新宣传岗位描述

2024-04-22

新宣传岗位描述(精选9篇)

篇1:新宣传岗位描述

政工科宣传干事岗位描述

一、岗位名称

电力中心政工科宣传干事

二、岗位关系、权限、应具备素质能力

岗位关系:

直属上级:政工科科长 直属下级:无

工作联系外部:公司(局)新闻中心、矿工报社、组织部、宣传部、印刷厂

工作联系内部:中心各个基层单位及科室

岗位权限:

1、有权对基层通讯员投稿进行编辑、修改、完善。

岗位应具备素质能力:

1、熟悉中心整体概况及中心的发展战略规划;

2、了解中心相关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标准、组织机构和各部门职能、相关工作的运作流程;

3、熟悉新闻写作的相关知识、相关政策以及信息收集、采写加工的途径与技巧;

4、能够能够捕捉中心的新闻亮点,结合中心各项活动及重要事件给予及时报道;

5、具有良好的整体思考、把握全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6、熟练掌握电脑、摄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等设备性能和操作步骤,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并熟练使用设备附带的电脑软件进行编辑处理。

三、岗位任务

做好中心内外宣传工作,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在政工科科长的指导下,组织编辑好中心要事的宣传报道,制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配合中心好相关政策、制度的顺利执行,传播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行业和社会形象。

四、岗位职责

1、宣传报道。本岗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宣传企业特色,做好对中心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具体的负责好每周一的新闻报纸稿件的采写,并编辑、校队基层通讯员上报稿件,用腾讯通发至矿工报社;负责好每周一、周四的电视稿件,做好电视素材的文字整理和编辑,以及新闻对应视频的编辑制作,并将成品送往新闻中心电视站;负责外投报纸稿件:陕煤专刊、陕西工人报、阳光报、陕煤网站、长安煤炭网等新闻媒体的投稿、刊登和统计。

2、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认真筹备公司、中心各项活动的策划、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传媒、板报、橱窗、横幅、制作宣传手册、宣传单、专题片等手段积极营造活动舆论氛围;做好每期《澄合动态》采写印刷及矿工报的及时发放工作。

3、做好中心各类活动、重大事件、生产现场、职工一线的 影像资料收集。各类活动、重大事件现场必须提前到场,准备好照相机、摄像机及辅助拍摄配件,根据活动主题重点在拍摄过程中抓住重点,多拍精选,随后归档,整理保存。

4、协助领导做好各类活动的小结及年底上报检查资料整理。每项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资料,重点对宣传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特色活动上,要详细记录活动的名称,开展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范围,取得的实际效果等;年底上报目前主要负责党员详细信息的年报工作,认真统计、填写全国党员管理信息中的相关表格,上报公司组织部。

5、做好其他日常工作及领导安排的工作。每天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始每日工作;定时打扫环境卫生,保持办公室干净整洁。定期检查工作设备,确保电脑、摄像机、照相机设备的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保证不耽误日常工作的正常工作;坚持每日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学习笔记,书写心得体会;下班前检查当日工作完成情况,有问题及时请示主管领导;遇到雷雨天气、外出,应仔细检查门窗是否闭锁,带电设备、电源开关是否是关闭,做好安全防范及节电节约。

五、岗位作业流程

1、日常工作:按时上班→打扫卫生→参加调度会→安排当日工作→汇报工作情况

2、影像拍摄:检查设备→ 熟悉拍摄环境→预知重要镜头→精心构图→认真拍摄→采集镜头→筛选采编→电子归档

3、新闻采访:明确中心工作→策划报道主旨→选定采访对象→拟定采访题纲→组织采访→整理采访信息→核实信息→新闻撰写

4、对外投稿:联系沟通媒体→明确工作重点→撰写新闻稿件→投稿 →交流修改

5、整理资料:分析考核细则→明确重点工作→收集相关材料→进行资料整合→填写工作写实

6、印刷各类排版横幅:整理印刷内容→制作小样→领导审核→修改完善→定稿制作→再次审核→公示悬挂

7、领导安排其他工作:明确工作内容→立即办理→汇报领导

六、主要设备及参数、工艺流程

在工作中我能够接触到索尼198摄像机和佳能60D照相机。

索尼198摄像机2009年上市,20倍光学变焦,拍摄MPG格式视频,支持慢/快动作拍摄,配有92万像素3.2英寸显示屏,总重量2.7千克。

佳能60D照相机属于中高级单反相机,有效像素数1800万,最大像素数1900万,最高分辩率5184×3456,10倍光学变焦,带有CMOS传感器。

七、岗位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

危害因素一:坚决杜绝因报道失误造成对中心造成负面影 响,确保新闻报道、内部刊物、宣传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特别注意公司领导职称、姓名及排名顺序;事件发生的时间经过,要准确报道。

防范措施:认真及时撰写报道,检查校对报道内容,并交给领导及其他人审阅,对提出的存在问题及时修改完善。

危害因素二:尽量避免各种原因造成资料丢失、损坏、不完整事件的发生,确保影像资料保存完好。丢失:录像带乱放找不到、硬盘内容误删。损坏:带子播放不出来卡带、硬盘物理损坏。不完整:注意拍摄前检查上次拍摄内容是否采集,避免对其内容冲洗,造成丢失不完整。

防范措施:拍摄影像资料前及时检查设备正常,电源、存储介质具备拍摄条件,拍摄后及时采集存放电脑,必要时定期整理,存放移动硬盘、光盘做以资料备份。

危害因素三:避免照相机、摄像机使用过程中损坏。

防范措施:详细阅读设备仪器使用说明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工作中轻拿轻放设备,禁止在高温、烟尘、潮湿等恶劣环境中使用设备。例如:锅炉职工进行打焦,虽然内容好,但炉膛内温度高,空气粉尘大不易仪器使用。

危害因素四:注意拍摄区域、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入生产厂房要按要求佩戴安全帽,进入带电区域要按要求远离隔离带。要先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摄像工作。

防范措施:了解生产现场安全红线、危险点,做好应具备的 防护措施,现场情况不具备拍摄条件或者过于危险时放弃拍摄。

危害因素五:避免拍摄画面不清晰,质量差,无法使用。

防范措施:做好拍摄前准备工作,注意力集中,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总结,不断提高拍摄技术,最大作用发挥设备性能。

八、红线管理

1、带电区域、警戒区域、危险区域、不明区域、禁止进入拍摄。

2、进入特殊区域拍摄需做好安全措施、佩戴安全帽,有监护人陪同,禁止单人进入涵洞、地沟作业的。

3、误入带电间隔;误上带电杆塔;

4、外线工在杆塔上移位,利用绳索、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

5、在修试各类高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试验操作时,检修人员未撤出间隔的;

6、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运行设备的轴承上或运行的皮带上行走和坐立;

7、没有监护人、没系安全带和没有其他防护措施进入煤仓清理堵煤;在输煤系统破碎机附近、装有煤粉的仓内吸烟或点火;

8、工作人员穿越未停电接地或未采取隔离措施的绝缘导线进行工作。

九、事故案例

2012年10月,集中供暖700米隧道贯通现场,单人操作摄 像机、照相机,由于隧道内空气潮湿,水分大,导致摄像机镜头模糊无法清晰拍摄,经紧急处理用纸擦拭镜头,未得到较好解决,后改用照相机拍摄,延误部分拍摄时机,造成资料较少。

事故原因:对于深入现场拍摄环境未作充分考虑,对设备性能了解不到位,处理不及时。

事故教训:提高专业摄影、摄像技术水平,加强实践学习;人员不到位,一人操作两项设备存在不足。

防范措施:要做好未知地点拍摄的预知安排,对于重要活动、动态事件的发生,尽量做到合理安排两人操作。如条件不利于摄像,果断放弃摄像,改为相机拍摄,以作为图片资料。结束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保证工作质量。以上是我的岗位达标描述,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篇2:新宣传岗位描述

(立正、敬礼)报告领导:

我叫怀丽霞,豫西建设公司宣传部部长。宣传部现有人员4名。我的岗位职责是:扎实开展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单位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为我公司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帮助所包基层单位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报告完毕,请指示!

2、宣传部副部长

(立正、敬礼)报告领导:

我叫赵兵,豫西建设公司宣传部副部长。我的岗位职责是:配合宣传部长做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主负责公司网络办公,管理维护企业门户网站、OA办公系统以及相关事务。

报告完毕,请指示!

3、宣传部干事

(立正、敬礼)报告领导:

我叫杨静娟,豫西建设公司宣传部干事。我的岗位职责是:在宣传部长的指导下,开展思想宣传工作。主要工作是:新闻摄像照相、新闻采写、对外宣传、形势任务教育及办公室日常事务。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做到日常新闻及时报,重大新闻不漏报。

报告完毕,请指示!

4、宣传部干事

(立正、敬礼)报告领导:

我叫杜建丽,豫西建设公司宣传部干事。我的岗位职责是:在宣传部长的指导下,开展思想宣传工作。主要工作是:新闻摄像照相、新闻采写、对外宣传、形势任务教育及办公室日常事务。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做到日常新闻及时报,重大新闻不漏报。

篇3:新宣传岗位描述

一、教材设置有不妥之处

1.速度概念引入时比较的都是平均速度

教材在让学生设计方案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 列举了自行车、汽车、百米赛跑, 为了找出统一的标准比较汽车与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快慢, 从而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而在比较中的速度都是指一段时间、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即平均速度.

2.速度的定义定义的是平均速度

从教材中速度的定义来看“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它定义的应该是平均速度.

而这里所给的定义式undefined, 也不含有数学中的微分和极限意义, 所指的也应该是平均速度.

3.速度方向的规定有点突然

平均速度的方向应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当物体运动的位移或时间趋向于无限小时, 其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即瞬时速度的方向.尽管两者可以统一为教材中所说“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但是显得很突然.

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建议

1.先直接引入平均速度, 介绍其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大小、单位、方向

在列举自行车、汽车、百米赛跑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 指出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般是变化的, 因而“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只能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引入平均速度.然后, 介绍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大小、单位、方向.

2接着由平均速度出发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方向, 并介绍其大小——速率

当物体运动的位移或时间越来越小时, 平均速度越来越趋向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而当上述小量趋向于零时, 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此时的平均速度方向即为该点切线方向, 也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对极限思想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并理解极限思想, 可例举身边实例, 例如将粉笔不断等分, 粉笔越来越趋近圆柱体.然后, 介绍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 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速率.此处若能让学生练习教材“问题与练习”第2小题效果会更好.

3.最后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最根本的区别是“段”与“点”的区别, 它们都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不同的是有“粗略”与“精确”之分, 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通过学生间交流、讨论得出的结论, 既能抓住重点, 又丰富多彩, 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一目了然, 重难点轻松突破.

三、关于增加x-t图象的建议

图象是处理物理问题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x-t图象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 看出任一时刻物体的位置, 物体通过某一位置经历的时间, 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相遇点等, 它也是学习振动图象的重要基础, 而且作为学生涉及的第一个图象, 应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作图、识图、用图的一般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

笔者在教学中, 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物理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 第22面“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增加了x-t图象的研究课题, 大致思路如下:

(1) 提出课题——如何研究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的运动情况?

(2)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在公路旁每隔100 m站一名拿着停表的观测者, 记下汽车到达每个观测者的时间, 利用数轴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置和时刻.将测量的结果填入表1.” (学生受知识水平限制, 一般不会提出用x-t或v-t图象)

(3) 得出结论——让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并引导学生将“相等时间”理解为“任意相等时间”,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

(4) 提出新问题——由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正比关系, 提出是否可以用图象来描述汽车的运动?

(5) 探究活动——让学生回忆初中数学作图的一般步骤, 试作汽车运动的x-t图象,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特征.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

①x-t图象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

②从x-t图象你能看出物体的运动速度吗?

③你能说出图1和图2中①②③④所描述的各物体的运动情况吗?

④ 在x-t图象中两图象的交点 (例如图2中P点) 有何意义?

(6) 汇报交流——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结果.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图象的作法, 能直观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道x-t图象的物理意义, 知道图象所反映的物理量, 能将图象和物体运动相对应, 教师还应特别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图象与数学图象的不同之处.

(7) 提出新问题——让学生模仿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 并说出其x-t图象特点, 探讨图3中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极限思想分析问题.)

新教材一方面不要求x-t图象, 另一方面在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中又有所涉及,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补充这样一个探究课题, 对整个图象的学习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的建议

篇4:新宣传岗位描述

企业通过很多信息来传递特定的品牌形象,展现品牌个性,而消费者也会对信息作出自己的主观评价,进而在心中对该品牌的个性做出定位。其中,广告在品牌创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帮助企业塑造品牌个性,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预期。

正因为广告对品牌宣传的作用非常重要,广告的过度宣传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为了让消费者产生兴趣,广告往往会采用夸张的手法,这一定就是虚假宣传吗?

对于品牌个性,广告应该客观描述还是“夸大宣传”?

品牌个性传达的沟通距离

消费者经常会用一些简单、明确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熟悉的品牌,例如百事可乐是“年轻的、活力的”,可口可乐是“现实的、可信的”。营销人员也经常通过广告诉求和品牌定位加强这一特征,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鲜明。

虽然品牌个性只是人为赋予产品的具有拟人化特点的信息,但这种拟人化能够拉近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帮助消费者形成对产品的认知和感知:品牌个性会影响消费者对自我个性的判断,并进一步影响品牌形象、品牌态度。反过来,社会期望反应也会对品牌个性和品牌态度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消费者的自我、文化等特性也会影响不同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判断。

品牌通过广告、产品、包装和渠道来展示自己,人们也会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品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干扰,如果企业采取的传达方式出现误差,或者消费者并没有按照企业认为的方式去理解品牌传达的信息,外加其他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品牌个性的传达就会出现偏差,导致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个性和广告诉求不一致,出现沟通距离。消费者并不会理智地分析这种沟通距离出现的原因,而是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广告的可信性有待商榷,属于虚夸宣传等等,对产品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不同品牌个性的广告策略

有人认为,面对一个全新的产品,消费者并不了解其品牌个性,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广告来塑造品牌个性,并形成消费者的预期和初步印象。如果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感知弱于广告传达出来的品牌形象,那么可能会产生负面态度,认为广告在做虚假宣传。广告表达出的诉求应该低于消费者的实际感知,这样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产生购买意愿。

有人认为,在消费者认知的过程中,广告诉求也会对品牌联想、品牌态度和品牌个性产生影响。例如,广告经常会邀请明星和公众人物代言,借用著名人物的个性让消费者联想到该品牌。根据这种逻辑,广告诉求将品牌个性描述得越好,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会越积极。

两种理论延伸出不同的结果,那么,广告诉求到底应该高于消费者的实际感知,还是低于消费者的实际感知?我们以汽车品牌为例,对一些打算购车的消费者进行了调研。通过他们对汽车品牌个性的感知、汽车广告传达的品牌个性和最终购买意愿的对比,来研究品牌个性感知的差异对于购买意愿的影响。

在研究中,根据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我们将品牌概念分为三种:功能性、象征性和体验性。对于品牌而言,不同的品牌个性会为消费者带来不同利益。鉴于此,也可以将品牌个性按照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分为功能性品牌个性、象征性品牌个性和体验性品牌个性。

功能性品牌个性指产品的实用性功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例如药品、工具等等。象征性品牌个性指产品能够使消费者看起来“优雅”或者“有身份”,提升其个人形象。例如前文提到的LV包,或者著名服装品牌阿玛尼,或者各种豪车、高档红酒等等。而体验性品牌个性则指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感觉愉悦、快乐或者新鲜刺激等心理上的享受,例如一次豪华游轮之旅。

最终,我们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对于功能性品牌个性,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感知超出广告诉求越多,购买意愿越高,反之亦然。对于功能性品牌个性,消费者的判断主要通过实际感知和参考点进行比较,根据期望不一致理论,如果消费者对品牌在该个性维度上的感知低于广告诉求,那么,顾客很可能会不满意,如果消费者的实际感知高于广告诉求,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会产生惊喜,并且愿意购买。

由于功能性利益能够反映产品的实用性功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因此消费者多通过该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诉求的功效来衡量,例如一款护肤品,消费者衡量的是其真正达到的效果,而并非广告中所示的效果。如果消费者观看广告之后,对该产品产生了高度信任,甚至相信广告中暗示的效果,显然,其购买意愿会非常高。反之,如果这款护肤品的广告,定位不准确,功能展示不到位,无法突出产品亮点,任凭广告画面再炫目,消费者往往会认为该产品华而不实,无法产生信任感,购买意愿自然降低。

总之,广告形象和消费者自我感受越一致,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偏好和购买意愿越高,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购买自己认为好的产品,或者认为适合自己的产品。

对于象征性品牌个性,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感知超出广告诉求越多,购买意愿越低,反之亦然。例如,某款象征着某种身份地位的名牌产品,消费者如果感觉它比广告宣传得还要昂贵,其购买意愿就会降低。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如果消费者对品牌象征性的感知超过了广告诉求,那么,他的实际感知会起到主导作用。即消费者认为这个品牌很有档次,即使广告诉求中对这一点的体现没有那么明显,消费者也会对品牌产生积极的态度。但如果广告诉求对该品牌的象征性的宣传超过了消费者的感知,广告诉求也可能会居于主导地位,即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档次一般,没有广告宣传得这么夸张,但也因为其广告做得不错,也会对品牌产生积极的态度。

对于这种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品牌,消费者主要通过比较其真实价值和自我感觉到的价值来衡量。因此,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时,除了品牌的真实价值,更看重自我对该品牌的认知。例如,LV、GUCCI、CHANEL等可能是世界公认的名牌,很昂贵,能彰显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但是,有些消费者会认为,CHANEL这个牌子似乎是贵妇专用,使用者大多是养尊处优、不事生产、对社会毫无建树的女子,穿它会显得很庸俗,因此,即使消费者有足够的金钱,也未必会消费这个品牌。

因此,关于这个维度的分析是比较复杂的,消费者个人的想法会更多地干扰其购买意愿。而消费者的想法除了来源于广告诉求外,很大一部分还来自于出身、学识、地位和消费能力等等。但是,既然这类型产品的广告是为了表达品牌带给消费者的象征性利益,那么在制作的时候精美、奢华、高档一点未尝不可。

对于体验性品牌个性,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感知超出广告诉求越多,购买意愿越高,反之亦然。正如前文所述,品牌的体验性利益指该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感觉愉悦、快乐或者新鲜刺激等心理上的享受。如果这类广告的诉求让消费者觉得这个产品或者品牌能够给其带来非凡的体验,那么其想要消费的意愿就越高。如果此类广告让其觉得没什么亮点,不能产生正向的心理感受,那么消费者自然不会消费。例如一次豪华游轮旅行,如果消费者觉得这个旅行项目比广告宣传的还要超值,自然更愿意购买。如果看了广告都觉得没什么意思,则一定不会消费。

此外,有很多以象征性利益为主导的品牌也具有一定的体验性利益特征。例如一款豪车,开上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彰显了驾驭者不凡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但另一方面,一些人又非常享受驾驭这款豪车的乐趣,因为它卓越的运动性能或者高科技配置让其觉得非常愉悦。针对这样的品牌和产品,应当先确定产品亮点和品牌个性,再进行广告策划,或者利用不同的广告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宣传。

综上所述,对于他人能够看得见的消费,理想自我对于产品评价的影响要高于现实自我,对于他人看不见的消费,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对于产品评价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对于公众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广告诉求应该致力于塑造消费者的理想自我,应该高于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感知,例如佩戴某品牌的首饰、开某品牌的车,就是某一高档阶层的人;对于功能性的,体验性的产品,广告诉求要将重点放在消费者的现实自我上,不应该高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实际感知。例如一款冰箱,还是要强调其功能性的作用,若强调其奢华尊贵,则会起到负面作用。

因此,广告该“夸大宣传”还是实事求是,应该视需要塑造的品牌个性来确定。对于要传达象征性意义的广告诉求,适当“夸大宣传”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要传达产品功效和体验性的广告诉求,则应该实事求是,如果夸大,就会适得其反。

篇5:新媒体运营总监岗位的职责描述

1.负责公司抖音快手短视频以及系列矩阵号的运营和维护工作;

2.负责抖音账户内容更新,人群聚焦,话题发起,客户管理等工作;

2.负责搭建以及招聘整个视频团队;

3.负责运营效果数据整理,分析;

4.负责各短视频平台的热度内容追踪,进行分析总结,不断研究出能产出运营爆款内容的手段;

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中文、新闻、广告、市场营等相关专业优先;

2.至少1年的抖音短视频运营和管理能力;

3.抖音深度用户,熟悉抖音的运营方式和运算法则;

篇6:新媒体编辑的岗位职责描述

1、负责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及推广工作;;

2、负责能够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为粉丝策划与提供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

3、负责策划并执行微信营销线日常活动及跟踪维护,根据项目发送各种微信内容;

4、策划线上活动、营销活动、H5等传播文案;

5、紧跟微信发展趋势,广泛关注标杆性公众号,积极探索微信运营模式。

任职资格

1、1年以上微信微博文案策划经验,有成功的文案传播案例;

2、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完成基本的插图作图、素材加工、视频音频剪辑;

3、热爱新媒体行业,对热点极度敏感,能够敏锐地把握趋势,及时跟上热点的同时保有价值观取向;

篇7:新媒体编辑的岗位职责描述

1、负责公司微信公众号 “梁虹教授护肤秀”、“整点美妆”、“晓晓美博”的运营;

2、负责微博号和抖音号的日常运营;

3、负责图文、音频和视频内容的编写、排版和剪辑;

4、在公司其他自媒体账户上同步发送内容,获得用户关注。

5、与粉丝互动;

任职要求:

1、对新媒体敏感度高,善于捕捉热点;

2、玩转微博、公众号和头条等各类新媒体;

3、喜欢护肤、彩妆、明星、***等专题,策划相关的内容主题和互动活动;

3、熟悉PS、编辑排版、平面设计、视频音频剪辑的能力;

篇8:新宣传岗位描述

经学校党委专题会议研究, 对新学年中层及有关管理岗位所需的人员进行了聘任。今天, 我们召开会议公布聘任方案, 并对有关工作进行安排, 希望新应聘履职的中层干部和有关岗位的管理人员, 认清二中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形势和新任务, 以新校建成、整体搬迁为学校发展的新的转折点, 来反思我们学校的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反思我们中层以上领导和管理者的教育理念、能力水平和工作状态。从新学年开始, 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水平、转变态度。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工作, 在更优品质上发展学校。

下面, 我就从新学年、新岗位、新责任、新起点四个方面讲些意见和要求, 供大家思考。

一、新学年, 要有新思想、新状态、新目标

新学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工作层次上, 思想境界上都要再上新台阶;每一位管理者都要以新的状态展开新学年的工作, 扎扎实实地落实学校的各项部署。

彻底改变自身存在的“懒、散、等、攀”的工作状态。从新学年开始, 每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根据学校安排, 带头落实、带头协调, 对工作难题要敢于担当, 不推来搡去, 有困难要带头冲上去, 坚决杜绝见困难就躲, 对问题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不管不问的状况;坚决摒弃管理人员之间不比工作和奉献, 只比辛苦和索取的消极攀比和落后意识。领导干部一定要高效示范、勤奋而为、以上率下、以德服人, 面对困难和工作要冲在前, 面对功劳和荣誉要退在后, 以思想的高境界和工作的大作为, 赢得师生的信赖和尊重。

彻底改变自身存在的“小、怕、满、保”的工作思维。“小”即工作布局小, 也就是“小我”, 在规划工作或是落实工作中, 不能从学校大局出发, 只考虑本处室利益、个人得失, 甚至是本处室利益高于一切, 无视学校大局发展的狭隘思想。“怕”即在工作中有怕得罪人的思想, 怕丢选票, 畏首畏尾, 不思进取, 不善谋事;“满”即小进则满, 自我满足, 仅仅把思维限定于个人的纵向比较, 但纵向比较只能找回自信心, 在工作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因此, 还必须树立一个横向比较的思维方式;只有学会横向比较, 才能找到差距, 感受到压力, 形成动力, 学校、级部、个人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保”即自保, 遇事先考虑“自我”、保护“自我”, 缺乏与“民”同甘苦、共得失的意识和品质。心态决定一切, 好心态比智慧更有力量, 我们要保持良好心态, 学会管理心态, 以豁达之心、奋发之志, 开创新天地。总之, 我们二中的工作需要每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持大我情怀, 在具体事务中实现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自我的锻炼, 坚决摒弃“怕”字当头的思想, 勇于坚持原则, 遵守纪律, 带头做事。新学年, 新任务、新目标, 工作就要保持热情、激情、干劲, 没热情、少激情、缺干劲, 任何工作都无法圆满完成。

新学年要有新目标。分管领导和处室、级部负责人要深入分析教师状态、学生实际和教学管理工作实际, 思考本处室、级部的学年任务和目标, 尤其是要组织教学组长和科任教师就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规范集体教研备课、学法指导、转薄保优促效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措施, 深入研究并不断推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增强质量意识, 让“优质”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常态, 努力找到一条促进我校成功转型, 实现优质跨越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新岗位, 要有新标准、新思路、新举措

本次聘任工作, 从形式上看我们领导干部个人的岗位, 多数没有变, 少数有变化。这不等于没变, 每一位同志都是站在了新的岗位上, 开始了新一轮的任职, 在新岗位上经验丰富的同志, 要进一步提高标准, 明确工作思路, 把工作做得更加精细, 把协调任务调整得更加合理;经验较少的同志, 就要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变化, 鼓足干劲多学习, 向书本学, 向有经验的同志学, 向熟悉本岗位的同志学。要沉下心来多思考, 站在为学生、老师服务的角度思考, 站在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维度思考, 站在学校发展的全局高度思考;立足本职多积累,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完善自我, 在熟悉工作标准和程序基础上不断积累方法, 更新观念, 进而在工作中确定新思路, 思考新举措, 为学校发展做出新贡献。

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示范, 把学校倡导的“三力三做”“四与四向”作为工作的助推器。在工作中, 抓协调、抓落实, 善于思考、善于创新, 把“团结、协作、勤奋、高效”作为领导干部的行动标准;要善于接受正面的信息, 不能对常规的工作和普适性的倡导要求熟视无睹, 应该每天都是新的, 我们要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遵循教育规律开展工作, 不断更新管理思维、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素养, 常以“五个善于”进行自我反思, 提高尽责履职的水平和能力, 做师生和家长爱戴的“知心朋友”。

新岗位需要改革、需要创新。要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和制度规范, 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 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科学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 充分调动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落实措施, 确保各项制度能够统一、平等和严格地得到遵守和执行。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执行遵守规章制度, 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增强下属和团队的执行力。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实作风, 让“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成为学校的行为准则, 学校要求实行中层和级部管理者兼课制度, 就是坚持在课堂教学一线和班主任管理一线培养干部、涵养素质;学校要求兼课上课的中层, 绝大多数时间都要在年级部教学组与教师一同办公、一同教研、一同备课、一同上课;分管校领导对分管工作要亲力亲为、多承担具体事务, 减少兼课中层的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每位管理者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谓领导力就是指解决具体问题和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领导力本质上就是一种执行力, 是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将目标内化为组织内部每个成员自我实现、自觉达成目标的能力。因此, 一个好的领导不仅应该是科学的决策者, 更应当是一个能推动决策不折不扣加以落实的坚定执行者。

三、新责任, 要有新担当、新方法、新作为

中层干部和级部管理人员既是学校工作决策的参与者、见证者, 又是学校工作落实的中坚力量和担责主体, 承上启下, 责任重大。学校要实现“十年走向优质名校”的愿景规划, 三年一个计划, 分三步走, 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首先发扬实干精神, 树立担当意识, 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必须坚持以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和自我的人格魅力感召人、凝聚人, 以全新的工作方法引领人, 做事主动担责, 不上推下卸, 不瞒上欺下;交往要尊重同仁, 不拉小圈子、不搞小团伙;为人诚实正派, 不亲疏有别、不任人唯亲。始终坚持以工作标准和工作表现评价人, 以工作原则团结人, 以工作实绩激励人、鼓舞人, 凝聚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打造和谐团队, 群策群力共同拼搏。

领导干部还要不断提升个人的“责商”。“责商”即责任商数, 是指个人、群体和组织等对自我责任的感知、认知及其责任行为掌控能力的指数, 这种能力是责任主体诸多能力中最关键的能力。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培养“个体责任行为掌控能力”, 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增强责任担当, 就是坚持以工作标准和现实表现来评价人, 以工作标准和实干原则来团结人、激励人、推荐人、使用人, 坚持对事不对人, 一碗水端平, 一把尺子量到底, 切忌在工作中掺入个人主观感情, 情感因素多了, 工作出发点就会出现偏差, 一旦有利益问题, 就会出现矛盾、冲突, 就会影响正常工作;增强责任担当就是要教育、引导、激励好本处室和本级部的教职工, 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团结进取, 凝聚共识, 聚集正能量;增强责任担当, 就是进一步统一认识,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重学生评价不重个人表白, 重工作不重亲疏, 重现在不重过去, 只要老师们愿意试着改变, 就要给他们改变的时间和足够的信任, 当然, 领导和管理者要多做思想沟通和教育引领, 促进转化, 见贤思齐、学做优秀、争当先进;增强责任担当, 是要增强纪律意识, 加强保密工作, 严格遵守办公会议保密纪律、办公工作纪律, 向广大老师多传递正面信息, 少散布不利于工作和团队建设的“小道消息”, 多为团队加油鼓劲, 少在团队中撒气, 影响大家的工作情绪。在新的团队中, 领导要带头转变、带头学习, 并不断激励老师、团结老师, 切实履行好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领导干部是团队建设的首要责任人, 一定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 牢固树立“没有比团队更强的人”的思想和“团队建设是我的责任”的担当意识, 不仅要将自己锻炼成一个执行高手, 更要善于打造优秀高效的执行团队, 善于把组织目标转变为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追求, 从而形成强大的团队执行力, 圆满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四、新起点, 要有新转化、新机制、新提升

前“三新”是第四新的基础。新起点是思想理念转化的新起点、工作标准提升的新起点、公道正派处事的新起点、廉洁从教与遵守纪律的新起点、团队协作与开拓创新的新起点、师德人格升华的新起点。学校新班子上任以来, 教育理念、工作指向和发展目标逐步明确, 我们要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进一步统一思想、净化心灵、转变作风, 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 从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做起, 从党员队伍建设抓起, 为教职工做好表率。要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新届点”上, 让“建机制、抓落实”成为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成为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要求。

新学年, 坚持办公会前分管领导召开碰头会, 重大事务分管领导召开调度会, 特殊事务处室级部要开好座谈会。各处室级部根据职责调整安排, 要确定新学期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运行表, 这些举措既是工作岗位的新要求, 也是工作机制的一次大调整, 力争让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能善于做具体工作, 深入基层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在全体教职工中真正发挥表率作用;学校要有新的发展就要靠集体的智慧, 我们要打造“二中动车”, 动车与普通火车的区别就在于动车不仅车头有动力, 而且节节车厢都有动力, 所以人人都要当好马力十足的““发动机”, 各处室、班组团队要气顺心齐促提升, 每一名新成员都要带头抓协调、抓监督、抓落实, 多做正功、少做无用功、不做负功。努力转化自我, 抓好机制创新, 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

篇9:描述性翻译研究新探

关键词:描述性翻译 发展 瓶颈 空间

一、描述性翻译研究

描述性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概念首先由霍姆斯(James Holmes)提出。霍姆斯的观点得到图里(Gideon Toury)等人的关注,图里最具代表性的《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一书可称为该领域的扛鼎之作。与“规定性翻译”相反,“描述性翻译”研究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它以译语或目的语为中心,以翻译的结果为研究对象,译文的直译与意译、形式对应与功能对等都不再是译文好坏的评判标准,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对翻译现象进行客观描写和个案分析。

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发展空间探析

描述性翻译研究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

(1)1995年——2000年 酝酿兴起期

(2)2000年——2007年 发轫期

(3)2007年——至今 成熟运用期

描述性翻译研究在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国内学者对于描述性翻译研究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拥有了方法论意识,达到了成熟运用,但是对描述性翻译的探索发现出现了瓶颈,本文旨在探索描述性翻译研究发展的空间,促进其更好、更创新的运用。

2007年是描述性翻译在中国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国内出现了大量对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而且理论研究也有重大突破。突出的主要有陈伟于2007年撰写的《文学平行语料库及其描述性翻译研究》《翻译英语语料库与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对语料库进行了描述性翻译研究。具体来看一下《翻译英语语料库与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文中指出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的确立和完善为后来建立翻译语料库来分析译文特征打下了方法论基础。然后基于TEC(翻译英语语料库)进行了描述性翻译研究回顾,分为四部分展开:第一,TEC与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的对比研究;第二,TEC翻译文本特征研究;第三,TEC与其他语料库的对比研究;第四、TEC与CTF的并列研究。

该文章优越之处在于它还提出了TEC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有待开拓的领域:1.译文自身特征的挖潜研究(如译语文化中的翻译研究、翻译中的省略问题、译者性格和性别对译文的影响、女性翻译研究、主体文化的规范如何制约和影响翻译政策和策略等;2.与其他语料库组成可比语料库、多语语料库研究语言学特征、文本的风格、新语新词(hapaxlegome-na)的翻译特点、语言习惯,如语言的冗余度、词语搭配、连贯方式、句法模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征;3.翻译培训和翻译教学。

对于描述性翻译研究,研究角度新颖、独具一格的还有香港学者邢杰于2007年撰文的《译者思维习惯》,他从文化社会学“思维习惯”入手,深入讨论思维习惯对译者思维、理解、翻译态度的内化作用,补充了以往描述性翻译研究只侧重“规范”影响下的解释框架,提出翻译行为的诱因可能不仅仅来自于外部因素,也可能源自主体自发行为。文章重点论述了“思维习惯”与“翻译规范”的关系:第一,“思维习惯”与“翻译规范”分别代表着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第二,“思维习惯”与“翻译规范”分别代表历时与共时的概念;第三,“思维习惯”与“翻译规范”代表人性化与非人性化的产物。透过“思维习惯”,可以看到译者违反规范,体现“多变性”“创造性”乃至充分进行“个人发明”的可能性,从而更加系统、全面地解释翻译。当然,最后,他也提到“思维习惯”的局限性。该文对以往描述性翻译研究进行了补充,为描述性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

此外,进行个案研究、对译者或翻译活动进行描述性研究的文章也不少。如由姜秋霞、郭来福2007年撰写的《多元系统中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的互动—— 一项基于胡适、郭沫若作品分析的描述性研究》通过对胡适、郭沫若诗歌作品进行个案描述,分析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一个侧面研究文学系统中部分组成元素的相互作用形态。本研究结合文学翻译的多元系统理论原理,深入分析了诗歌创作及诗歌翻译等元素与社会文化、文学系统的内在联系。文学行为体现了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还受到子系统外的其他因素或上一级母系统的宏观影响,如郭沫若所受翻译文学系统中诗歌译介的影响。

2009年《由静态、稳定走向动态、多变》一文中,谭晓丽从描述翻译学的社会学视角、描述翻译学与翻译教学、描述翻译学的历史学、地缘政治学视角这几个方面展开,并提出了国内描述性翻译研究一直缺少跨学科的视角。例如描述翻译学的社会学视角,一谈到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大多数研究就上升到哲学层次,很少把翻译当作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把译者当作文化行为的实践者,社会学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对国内研究者来说也很陌生。此外,还有一些可继续开发的研究空间,如描述翻译学与翻译教学、会议口译结合等研究课题。

2012年《在事实与价值之间——翻译研究中描述与规约之关系的哲学阐释》中,张冬梅从描述与规约之争的哲学根源入手,探索描述与规约之争的实质及其症结所在,并借鉴元伦理学、价值学、实践哲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剖析描述与规约的学术差异与内在联系。作者将哲学、元伦理学、价值学等融入翻译研究中,翻译研究中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更加深刻、耐人寻味。

2013年王运鸿撰写的《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对图里的建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描写翻译研究的标杆地位、描写翻译研究的立足点——目标语取向、描写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假定的翻译、描写翻译研究的核心理论——规范理论等。对描写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假定的翻译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该文还指出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向:社会学视角与翻译研究的融合、跨学科的研究趋势、催生新的研究视角,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余静于2014年撰写的《求同,还是求异?——描写翻译研究与后殖民翻译研究之争》非常新颖,发人深省。该文基于1999年西班牙的“威茨论坛”上这两大学派——描写翻译研究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论战,对论坛和辩论的焦点——《翻译研究之共同基础》一文进行解读,分析后殖民翻译学派和描写翻译学派关注的共同之处。如二者都跳出传统翻译以研究语言为中心、原文为导向和规定性视角的制约,将注意力放在译作在现实世界中发挥的实际影响之上,通过翻译揭示社会、文化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剖析二者之间的两大分歧:是否承认意义的稳定性,是否承认描写研究的客观性。作者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是“求同,还是求异”,指出传统翻译理论“求同”,是追求对原文的同,追求翻译理念跨文化、跨时代的普遍性,是规定性的,而描写翻译追求的“同”,是认可“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翻译规范的研究,“对反复出现的‘规律(regularities)的描写,最终发现普遍的翻译法则(laws)”。但是描写研究的“存异而求同”,都是后殖民研究颠覆的对象,后殖民研究追求的是“差异性”。

文章跳出了之前中国学术界只对语言学翻译学派与后殖民翻译研究对比的范畴,而是对鲜有详尽论述的描写翻译研究与后殖民翻译研究进行探讨研究。

三、结语

描述性翻译研究在中国风风雨雨二十余载,其对中国翻译、文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描述翻译学是对传统规定翻译研究的超越,使人们对翻译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描述翻译学最大的特点是对既有的翻译事实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及过程的原则参数体系。但是描述性翻译也有其弊端,一是片面强调研究者的客观中立,过于避免价值判断。二是脱离翻译实践,过度提倡将不利于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对译者的创造性不够重视。因此,在接受与吸纳的过程中要采取“中庸”观念,不能偏激走极端。

描述性翻译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国内描述性翻译研究一直缺少跨学科的视角,例如描述翻译学的社会学视角,社会学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对国内研究者来说很陌生。此外,还有一些可继续开发的研究空间,如描述翻译学与翻译教学、会议口译结合等研究课题。而且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译文自身特征的挖潜研究、与其他语料库组成可比语料库、多语语料库研究语言学特征、文本的风格等都有待进一步开拓。

参考文献:

[1] 林克难.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中国翻译,2001(6).

[2] 孙伟.翻译英语语料库与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J].外国语,2007(1).

[3] 邢杰.译者“思维习惯”——描述翻译学研究新视角[J].中国翻译,2007(5).

[4] 余静.求同,还是求异?——描写翻译研究与后殖民翻译研究之争[J].中国翻译,2014(6).

[5] 张冬梅.在事实与价值之间——翻译研究中描述与规约之关系的哲学阐释[J].外语学刊,2012(1).

[6] 王运鸿.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J].中国翻译,2013(3).

作 者:崔小欢,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学游泳四年级优秀作文450字下一篇:上学期学生会的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