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心得

2024-05-05

劳动教育的心得(精选8篇)

篇1:劳动教育的心得

教育心得:论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出生,意味着父母将面临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考验。对每一位家长来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是非常骄傲与自豪的,每个孩子都是聪明、优秀的,每个家长也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可以侧重以下几方面:

一、不可忽视的早期教育

如果说孩子的教育非得要等到入学后才开始,实际上已经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因为感觉器官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各部分机能积极活动。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1-3岁时期我们都是由着她“不怕脏,不怕累,不知危险”的天性任她发展,充分地刺激孩子的大脑,婴幼儿时期跳皮的表现其实是大脑飞速发育的信号,我们不能因为脏或是看似危险的行为而强行干预。

二、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重视教育的父母们都知道“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关心他人等能力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最终是创建辉煌人生,还是成为一个平庸的人的法宝。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习惯决定性格,习惯主宰人生。每一个习惯在开始形成的几天特别重要,因此,我教育孩子每做一个决定之前先想好该不该做,一开头就要坚持做下来,不能半途而费。

为了强化自制力,我经常带孩子逛超市,但前提是不允许买东西,不管如何哭闹都是不能破坏规定的,做到不轻易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不愿与小朋友分享的,我告诉她不要在小朋友面前眩耀,不然就和小朋友一同分享,独吞是不正常的,不要让小孩养成浪费金钱、追求虚荣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

在她小学三年级时,我因工作上的不顺利,心里十分委屈。她当时不知道我为什么难过,而且又不理睬她,于是她出门上学时塞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是不是上班出了什么事?没关系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事实,笑一笑吧。妈妈,不要难过了,坏事不一定就是坏事,它会转变,别难过了,把事情说出来,俗话说“有难同当”说出来就没事了。”小小年纪就能用这样思维考虑问题,正确处理问题,还能激励别人,已初具体贴他人、乐观的品性了。这张纸条至今都完好地保存着。

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靠自己,学习要独立,家长只能是起到提醒的作用。

尊重学习时间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意地培养一种“学习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学习一开始必须专心,不允许做任何杂事,如喝茶,说话,下位,上厕所等,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搅孩子。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

学习是自己的事必须由她自觉地把学习搞好,我们只用抽查的办法来监督,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她学习的.自觉性。

克服惰性

先看书,再写作业,遇到不懂的自己先思考,后尽量查阅权威工具书,避免养成不懂就依赖别人给答案的惰性。每天有计划地安排预习、复习各门功课,不要等到要考试了才临时抱佛脚,事倍功半。

进入初中,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活完全不同。功课的紧张,生理的变化,一时间她很不适应,手忙脚乱,成绩看着走向滑坡。为了不让她在初中阶段走弯路,我们一次次地把失败摆在桌面上找原因,找短板。一次次地安慰、鼓励,剔除小学的学习方法,制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也许是小时候奠定的那种不服输,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很快成绩开始有新的起色。

其实,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孩子以外,还要对孩子的失败与进步多给予鼓励,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四、青春期教育

初中阶段,青春期逆反心理不经意地就会表现出来,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等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因素就更多元化了,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受到外界不好行为影响的机率就大,这个时候家长应多用心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学校度过,晚上回到家又忙着写不完的作业。所以我们无论多忙,都应该抽时间更多地和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的点滴变化,做到心中有数,让孩子正确、轻松地度过青春期。针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我们还应主动地调整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

讲平等

由于青春期逆反的抗拒心理,家长命令式的态度已经过时,对孩子不单单只是要语言上的平等,而是行动上、内心深处的平等。

做朋友

用对待朋友的方式和孩子谈话,这样和她相处时就不会无所顾忌而是会讲究谈话的时机和长短了。大大减少了发生争执的机会,谈话变得更有效,也更愉快。

篇2:劳动教育的心得

孩子的出生,意味着父母将面临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考验。对每一位家长来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是非常骄傲与自豪的,每个孩子都是聪明、优秀的,每个家长也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可以侧重以下几方面:

一、不可忽视的早期教育

如果说孩子的教育非得要等到入学后才开始,实际上已经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因为感觉器官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各部分机能积极活动。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1-3岁时期我们都是由着她“不怕脏,不怕累,不知危险”的天性任她发展,充分地刺激孩子的大脑,婴幼儿时期跳皮的表现其实是大脑飞速发育的信号,我们不能因为脏或是看似危险的行为而强行干预。

二、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重视教育的父母们都知道“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关心他人等能力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最终是创建辉煌人生,还是成为一个平庸的人的法宝。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习惯决定性格,习惯主宰人生。每一个习惯在开始形成的几天特别重要,因此,我教育孩子每做一个决定之前先想好该不该做,一开头就要坚持做下来,不能半途而费。

为了强化自制力,我经常带孩子逛超市,但前提是不允许买东西,不管如何哭闹都是不能破坏规定的,做到不轻易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不愿与小朋友分享的,我告诉她不要在小朋友面前眩耀,不然就和小朋友一同分享,独吞是不正常的,不要让小孩养成浪费金钱、追求虚荣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

在她小学三年级时,我因工作上的不顺利,心里十分委屈。她当时不知道我为什么难过,而且又不理睬她,于是她出门上学时塞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是不是上班出了什么事?没关系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事实,笑一笑吧。妈妈,不要难过了,坏事不一定就是坏事,它会转变,别难过了,把事情说出来,俗话说“有难同当”说出来就没事了。”小小年纪就能用这样思维考虑问题,正确处理问题,还能激励别人,已初具体贴他人、乐观的品性了。这张纸条至今都完好地保存着。

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靠自己,学习要独立,家长只能是起到提醒的作用。

尊重学习时间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意地培养一种“学习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学习一开始必须专心,不允许做任何杂事,如喝茶,说话,下位,上厕所等,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搅孩子。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学习是自己的事必须由她自觉地把学习搞好,我们只用抽查的办法来监督,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她学习的自觉性。

克服惰性

先看书,再写作业,遇到不懂的自己先思考,后尽量查阅权威工具书,避免养成不懂就依赖别人给答案的惰性。每天有计划地安排预习、复习各门功课,不要等到要考试了才临时抱佛脚,事倍功半。

进入初中,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活完全不同。功课的紧张,生理的变化,一时间她很不适应,手忙脚乱,成绩看着走向滑坡。为了不让她在初中阶段走弯路,我们一次次地把失败摆在桌面上找原因,找短板。一次次地安慰、鼓励,剔除小学的学习方法,制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也许是小时候奠定的那种不服输,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很快成绩开始有新的起色。

其实,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孩子以外,还要对孩子的失败与进步多给予鼓励,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四、青春期教育

初中阶段,青春期逆反心理不经意地就会表现出来,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等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因素就更多元化了,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受到外界不好行为影响的机率就大,这个时候家长应多用心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学校度过,晚上回到家又忙着写不完的作业。所以我们无论多忙,都应该抽时间更多地和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的点滴变化,做到心中有数,让孩子正确、轻松地度过青春期。针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我们还应主动地调整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

讲平等

由于青春期逆反的抗拒心理,家长命令式的态度已经过时,对孩子不单单只是要语言上的平等,而是行动上、内心深处的平等。

做朋友

用对待朋友的方式和孩子谈话,这样和她相处时就不会无所顾忌而是会讲究谈话的时机和长短了。大大减少了发生争执的机会,谈话变得更有效,也更愉快。

有限的满足,抓大放小,尽量放权

青春期孩子追求独立,对这种心理我们要把孩子有把握做好的事都交给她自己去管,出现原则问题时家长既要讲原则,又要讲方法,往往方法比原则更重要,因为方法不对,伤了感情,原则再正确也卖不出去了。但也不能维护感情,在重要原则上让步。

五、不做书呆子

过高的期望值使当今的孩子无形中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无情扼杀了孩子们自由轻松快乐活跃的天性,做为家长,要及时地舒缓孩子的压力,在假期尽量安排孩子出外游玩,放松之余又能淘冶情操,锻炼身体,还能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社会实践知识。

篇3:高三体育生的教育与训练心得

一、做好选材与动员工作是良好的开端

每年4月底教练员根据高二学生的总体条件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体育高考训练。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动员的方法非常关键。首先,动员的目标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身体条件,两项成绩通过努力预计在高考时能达到相关的分数线。其次,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来分析现实情况,因为这部分学生基本考不上本科,但通过努力可以考上比较好的体育本科,另外还说明了体育专业训练时间,不耽误其文化学习,甚至可促进文化学习。最后,从学生录取的情况看,女生的成功率显然高于男生,特别是女生在文化成绩上明显高于男生,所以在考生的选材对象上更要考虑有条件的女生。

二、制定积极可行的计划,竖持科学训练

选好苗子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一个教练员来说,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也是非常关键的,要做到年有年计划,月有月计划,周有周计划,每天有日训练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考生的运动基础较差,所以训练的量和方法都需要贴近考生实际,避免训练强度大以致考生受伤的情况发生,计划要严格执行。另外,由于个体存在差异,给每一个考生建立一份档案,平时有记录,测试有分析,努力有方向,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安排。

针对高考的项目来说,可以说容各个素质于一身,所以,必须全面合理地进行训练,首先,谈一下有关高考考试项目的设置。

(一)专业考试设面试科目、身体素质必考科目和专项基本技术选考科目

素质必考科目为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原地头上前抛实心球、800米,每项分值为25分,专项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羽毛球(新增)等九个项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在上述九个项目中自主确定选考一项,分值为50分。根据必考和选考项目的特点,在日常训练中,应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坚持区别对待。

(1)速度:

速度训练应放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进行,不应放在疲劳期或受伤较多时,应贯彻到全身训练的始终。

(2)力量:

力量恢复时间较长,应隔日训练,它同速度、柔韧、灵敏、协调结合进行。但力量素质与一般耐力互相制约,一般不放在同一训练课中。

(3)耐力:

一般先发展一般耐力后再发展专项耐力。发展耐力应结合越野跑进行,比赛前期要加大强度,结合400米跑出节奏,这样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4)柔韧:

发展柔韧应该持之以恒,动静结合。

另外,在训练初期强度不要过大,主要以一定强度的量为主,防止优秀的学生因吃不了苦而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运动量增加,冬训时运动量达到最大,到考试时运动量相应减少,达到最大强度。为保证训练效果,训练时间每天都保持在4个小时以上。在实际训练中,每天早晨4:30分准时起床,5:00正式训练,直到7:00才结束,下午从4:00开始,直到6:00才吃晚饭,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为了增加考生的比赛经验,在体育加试前安排模拟会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赣榆县在考前一个月都会组织体育考生参加县高考体育会考,模拟高考的情景,让考生获得比赛经验,也有利于调整考生身体和心理状态。

(二)均衡文化与体育,关注考生的未来

一个合格的体育教练员眼睛不能只盯着考生的体育成绩,而应该文武并举,不可偏废,由于训练的疲劳,加上营养等问题,学生的文化学习往往受到影响。可以说,文化成绩是影响体育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考生的文化成绩很重要。这就要求体育老师与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紧密配合,做好学生的工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每次训练完毕,督促学生尽快回教室看书,并且经常到教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使学生不敢有所懈怠,有的学生某些科目成绩较差,就在适当的时候,请有关老师进行补课,从基础抓起,查漏补缺。

(三)抓好个体,带动主体

所谓个体就是个别体育文化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是大家的榜样,老师应把他们的工作做好,使他们能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也使他们的学习信心增强。

主体是中间力量,老师无论从训练、学习、生活上更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这样就能够为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四)良好的奖惩制度,促进良性循环

综观全县体育考得好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校都有相对完善的奖励制度。在认真完成训练任务和考试目标的情况下,体育老师和文化课老师一样得到应有的奖励,有效地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高考体育才有一个良性的循环。

(五)师生情感,无私奉献

良好的情感,有利于教育的实施。每天早上,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老师已经身披满天星斗站在田径场上,晚上,当人们吃过晚饭,坐在电视机前一家人看电视的时候,老师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夏日,烈日炎炎,人们都坐在空调底下乘凉,老师却在毫无遮掩的田径场上和学生一起挥汗如雨,冰天雪地的隆冬,在刺骨的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确实很苦,但苦中自有甘甜,苦中有乐。

篇4:妥协式教育的尝试与心得

一、妥协是一种化解矛盾冲突的教育

记得一次,课代表来报告,宓上交了空了一大半的数学作业,我问宓同学为什么?他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做呀!看着他那理直气壮,挑衅的眼神,我十分气恼.但转念一想,是啊,平时他数学考试也就四五十分,让他把所有的作业全部做出,不是等于让他抄作业吗?于是我出乎他的意料,肯定了他的不抄同学作业的好态度,说他是个有原则的硬汉子,但是,也向他提出希望,希望明天的数学作业可以空的比今天少,希望有一天他可以上交一份写得满满的数学作业。突然发现他挑衅的眼神变得温柔了很多!他不好意思但是又十分自信地说,肯定会有那么一天的。心怀厚德,妥协而不放弃,是对后进生教育的一种智慧。

二、妥协是一种目标分解的教育

馨本学期刚从东新学校转到我们班,听家长说,他是东新的年级前三的优等学生,可是到新学校的第一次数学考试却只得了30分。这个巨大的落差,突然让这个孩子产生了逃避学习的心理。每天紧张到胃抽筋,有一天早上居然做出了让所有人害怕的事情,在上学的路上,她居然坐在马路中间,任凭车辆在身旁穿梭。于是我每天放学后我都约她去操场散步,鼓励她,安慰她,我对这名学生说:“我们来定一个数学学习目标,我们共同来努力,下一次数学考试增加5分能做到吗?我们是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虽然慢,但是绝不后退” 馨点了点头说:“好!”当然也为了增加她的自信,根据她的特长,我也让她在班级里担任了美术课代表的职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课代表,但是她当初了班长的气度。如今,她的语文已经考到了全班 前三,数学虽然还是有差距,但是也正在稳步前进中。

三、妥协是一种坦诚沟通的教育

一次主题班队,由于那周自己刚好外出培训,所以我就全权由班干部们策划。不想,他们根本没有精心准备。班长以为文娱委员会策划,文娱委员以为各组的正副组长会安排好,结果,主题班队时主持人的手稿居然是邹巴巴的草稿纸,而且还是在上面临时写得,不仔细看连写的内容都看不清,找不到。表扬的道具塑料花瓶,也用一个学生的铅笔盒临时代替,瓶子落地当然就变成铅笔盒的天女散花了。也有同学临时退出,不想表演自己的角色的。总之状况百出!可想而知,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气愤。但是:埋怨、灰心、发怒的结果,是使学生越来越难教,于是,我很内疚地和他们道歉,因为这次主题班会,老师对你们关心不够,指导不够,宓同学不愿意演这个角色我居然都不知情,也没有事先沟通,主持人的手稿我也没有帮着审核,难为这两个主持人!真的很感谢所有参加表演的同学,明明知道剧本漏洞百出,还是勇敢的倾情演出。所以看着大家尽力地表演,我只有对自己更深的自责。这次主题班会的失败,大家不会怪我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个班委,一个个表演的同学都站了起来,跟我道歉,跟全班同学道歉。当然在接来下的所有活动中,各个部门都会互相关照,互相配合了。

四、妥协是一种促使学生自我反思的教育

涵同学经常去网吧,学习急剧下滑,家长批评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家长非常着急。一次下午他没来上课,我在网吧找到了涵,他闷声不响的跟我回到学校。到校后,我没有跟同学说他在网吧的事,只是说了他家里有事。之后我去家访,告诉家长,孩子迷恋网吧的责任在于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忙碌,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孩子空虚寂寞,导致孩子想寻找一点事情打发填充寂寞的生活。如果孩子在去网吧,就没收爸妈手机一周,交给孩子保管。孩子听后,非常的内疚,说开始时因为无聊打发时间,但后来是自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并保证以后会远离网吧。现在宓同学再也不去网吧了,而且脸上总挂着灿烂的微笑。

妥协不是不讲原则。妥协不是一味无原则地让步,妥协不是做“好好先生”,妥协更不是以放弃原则、牺牲大局来换取表面的一团和气、肤浅的人际和谐。

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却可以得到比企盼的更多。将“妥协”用之于班级管理,可能会让他人觉得你很软弱,却不知强势的管理手段只会让学生对你敬而远之。学会妥协不仅让你能够原谅孩子的犯错,学会妥协还会让你放下急于求成的包袱,并进行自我适度的反思。学会妥协,更是让作为班级管理者的你放下个人的自尊,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并从学生的角色去组织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民主意识。

可以说,没有改变就会一成不变。如果老师带领孩子们每天进步一小步,那么教育就会走向无穷的光明。所以,理性的妥协与我,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有益尝试。最后我想说,一切存在必有它存在的原因。为师须怀厚德之心,方有静待花开之时。

篇5:教育的担心与用心-教育心得

在学校做班主任工作多年,开过无数次的家长会,接触过各种类型的家长,而近年来,愈来愈感觉家长有太多的担心,并且孩子学习成绩越好,则担心越多。

这是一个女生,她是以中考全县第一的成绩被我们这所省重点高中录取的。在我跟全班同学的心目中,她基础扎实,勤奋踏实,自律自勉,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然而就在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里,她的父亲却语出惊人:“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全校前三名,而进入高中以来,几次考试都在二三十名徘徊。我为她感到惭愧,在这里我替她向老师道歉,向班上同学道歉,她辜负了我们大家对她的期望……”会后他特意找我,找各科老师交谈,问询孩子的学习态度,孩子的作业,孩子的交友,甚至谈到了某门功课的学习方法……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家长,孩子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从他的言行中我读到了太多的担心,而且这些担心让他焦虑不安,甚至有些神经质,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盘问。我想象孩子知道他刚才发言后内心的感受,想象他在家里给孩子的压力及压抑,不由替孩子难过起来——这种种的担心已经成为了一种折磨,折磨着家长,也折磨着孩子年轻的心。

或许这位家长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代表了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现在教育不省心,现在的孩子太让人操心:孩子在家,担心上网看电视会影响学业;孩子在学校,担心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用心做,成绩不够优异突出;成绩优异又担心骄傲自满;担心孩子吃饭穿衣问题,担心孩子交友安全问题……真真是“家里忧、学校亦忧”,没个安心的时候。

其实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那时候父母孩子多,也忙于生计,谁又过多的管过孩子呢?能上学就上吧,好在那时候学费也不多;不能上学就回来劳动,没有过多的攀比,考好考坏,那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并没有太多的责备之心,种种的压力均来自孩子自己。而现在呢,社会发展了,进步了,生活富裕了,全社会也空前的重视起了教育,甚至把社会就业竞争的种种压力都提前转移到了学校,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学校成天考试排名次,孩子紧张,家长也跟着受累,哪里有一点点的轻松快乐可言?

诚然,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大事情,但是不是我们便因此而有了太大的压力,太多的担心?殊不知,这过分的担心会严重扼制孩子的天性成长,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

与其担心,倒不如用心:真正站在孩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多用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多看书,引导孩子多锻炼,引导孩子做一切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事情,甚至引导他不怕犯错,正确面对生活挫折……只要我们尽最大可能用心地在孩子心田播种上一切积极的,健康的,有意义的种子,并且用爱的阳光照耀,用信心的雨水浇灌,持之以恒,又何必担心孩子心田会荒草满地呢?

篇6:教育专著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界牌九年制学校 王九凤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刚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结合我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我得出如下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各种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篇7:我的教育理想教育的读书心得

最近,拜读了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为其思想之深邃、理念之新颖、见解之独到而折服。朱教授在这本书中指出“要想具有人文情怀,读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读书的人,不可能有人文情怀,要培养人文精神,首先要从接受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东西——书开始入手。”

近年来,在和学生读书共勉、互相增益的过程中,我时时体验着读书带给自己的充实和愉快,也深切地感悟到读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有人说:“书中自有精神食粮,书中自有生命质量,书中自有美德滋养。”由此可见,读书对于培养、充实、提升人文精神不可或缺,概括起来讲,读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读书,让学生视野开阔。开学伊始,我与学生相约:本学期老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进行读书竞赛,新学期谁读的书多,谁的读书笔记写得最棒,谁就是读书状元。说读就读,从我做起,率先垂范。轮到我的早读课,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打开自己钟爱的书读上几页,待学生们到齐了,再上早读课;语文阅读课,更是我们师生读书的最好时光;语文活动课成了我们推荐好书、朗读美文和交流读书体会互动课;闲暇时,我们互相交换好书。一学期下来,我班的一批“小书虫”除了读少儿版的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外,还读了《我要做好孩子》、《我要当升旗手》、《徐悲鸿一生》、《冰心散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书。读的书多了,他们的视野明显开阔了,习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谈吐也变得高雅。学生身上洋溢的浓浓书香气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名句来。

二、读书,使学生精神充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书中,十分强调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兴趣,那么这样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举趣去从事不健康的活动,已被健康的情趣所充实和包围了。书,是孩子们最好的精神食粮。本学期,我又和学生们一起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曹文轩《草房子》、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以及《哈佛女孩刘亦婷》等书。我明显地感觉到那些爱读书的孩子的精神世界充实且丰富了。他们此同龄的孩子更懂得爱、懂得宽容、懂得珍惜时间、懂得诚信的重要、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老师的用心良苦,懂得生活的美好、懂得友谊的珍贵……

三、读书,令学生志向远大。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是其将来成功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之于人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志向远大的学生,他的生活一定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他的进步就会插上奋斗不息的翅膀。那么,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志向从何立起?单凭家长和老师的几句说教远不如引导他们读几有关志向者的书见效。哥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为此,我推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诺贝尔奖百年英杰李政道》、《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传》等书给学生读,让他们在书中与志向远大的伟人对话,受其熏陶从而逐步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有了志向,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有实现目标的坚忍不拔,因而也才有成功的可能。我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都能在自己远大志向的引领、鼓舞下,经过不懈地努力,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明天。

由此可见,多读好书的孩子,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远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多读些书不断充实自己,并引荐学生多读些有益的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尤为重要。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当所有的学校都有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有正气,就充满希望。”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们不妨说培养人文精神,始于读书

今天的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已经无需讲太多的大道理了。因为社会各界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和对我们自身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了;因为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别无他途。——任何一条理由都要求教师必须读书,读万卷书。

然而,十分可悲的是,愿意读书,每天都坚持读书的教师少之又少,简直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

显然,目前要想让教师们在教学之余回到书桌前读书,关健恐怕不是在告诉教师们读书如何重要,更不是告诉教师们应当如何读书,而是要设法激发教师们的内在的阅读动力。这就犹如要想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样。

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职业特点作一个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一、教师们每天都在规范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质量目标和考核指标(这些质量目标和考核指标有些是不及实际和蛮不讲理的),老师们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只好整天在领导“强化质量意识”的喊叫声中,把自己的弦绷得紧紧的。教学方法陈旧,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牺牲时间和体力和学生“同归于尽”,什么创新精神,什么创造能力都统统见鬼去吧!

二、教师狭隘地生活着。每天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周而复始,渐渐形成了不变的生活轨迹。虽说这样的生活仿佛远离了社会的喧嚣和浮躁,但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校园的陈腐和慵懒。我们心不甘情不愿地看守着自己狭隘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加广博似乎根本就事不关己了。

三、教师们重复地生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的你我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机械地重复使我们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惰性,甚至是职业的倦怠。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有个啥用场?

四、教师们忙碌地生活着。备课,批阅作业,还有其他的各种中心工作需要完成。我们已经分不清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了。另外,成家后,还有许多的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缠身,真是让人感觉好累好累。唉!

面对着当下我们教师的生存生活方式,我们要创设这样一个前提:让教师愿意读书。

创设这个前提,不是说说就可以行得通的。所谓强按牛头不喝水。但这确实又是一件极为关健的事。可以这样认定,什么时候教师们发自内心地想读书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的教育对象就都有了希望。

那么,怎样让教师愿意读书?

最根本的途径当然是从制度上提高优秀教师的社会地位。如果我们确信读书是优秀教师必须经历的成长途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为此而努力。

让教师体验到读书的欢乐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毕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教师的精神生命也需要发展、事业需要成功。因此,如果能够让教师从读书中体会到欢乐,那么教师也会逐步地重拾书籍,回到书桌前来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是最能体验到读书的欢乐的。

以上为王小娣写的读书体会。目前社会上教师的地位在精神方面很高很高了。如果我们的工资全国统一发,规定每个月五仟元保底,对教学效果好的进行重奖,我想每个教师更会珍惜这个职业。

我的教育理想教育读书心得范文2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收获颇丰。

刚刚拿到书,只随便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的许多内容吸引住了,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点滴读书心得叙述如下:从教以来,我曾不断地激励自己,力争做一个教学方面过硬的教师,这也算是我的理想了。然而,今天读了朱教授的书,却发现自己的那点理想真的太渺小了。朱教授认为,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他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发自另一个自强的“我”的心声。而现实中的我,无论是哪一条都距离理想教师的目标很遥远。

记得大学刚刚毕业,我就满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满怀对学生的爱,投入到自己的新的岗位。可是工作和学习完全是两回事。原来在大学里,用功点,成绩就可以考好,而如今功也下了,可就是不见有多大起色。由于受大学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与学生相处应该是朋友关系(这话完全是对的),于是不论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我都和自己的学生平等相处。应该说这没什么不合适的,可谁知在此期间,就有个别捣蛋鬼出来捣乱,偏偏和你唱反调。于是,我不得不改变一开始的那种和蔼可亲的形象,逐渐主张对学生既要有表扬还要有批评。从那时起,我才真正认识到,适当地给学生点压力与严厉,是很必要的。是因为我知道现实是最真实的,温室里的花朵终究经不起风雨,更长不成参天大树。

虽然已经看完了书,但有这么一段话,总是在我脑中浮现:“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回想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不能不说自己也犯了朱教授所提到的错误,我也自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呢?难道是毫无情面的指责和苛求吗?回答是否定的。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该宽容的时候,多宽容学生,耐心去教导他们。

总之,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充实的内容,充满了哲理的思辨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在许多方面多多借鉴其中的好的经验和教导,为我所用,争取早日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我的教育理想教育读书心得范文3

《我的教育理想》是朱永新教授写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拜读之后,我对“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这句话印象很深,感受颇多。现就其中的两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1.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深有同感,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确实,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竞争,但别忘了,竞争的基础是合作。社会是这样,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一个不善于合的教师,他走不了多远。有不少教师个人素质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或不善于与别的老师合作,孤军奋战,即使自己再努力,花再多的力气,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教师与教师要合作,教师与学生要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合作,教师与校长要合作。在竞争中善于合作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我们学校这几年在教育教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校教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

2.朱永新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所以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停业整顿中获得乐趣。还有,要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有爱心,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我们要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既使他们在学习上,其他方面表面不怎么好的时候,也要耐心去帮助他们,爱他们,不要他们一有缺点就对他们有怨气。这不是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所以。我现在体会到,要做好一位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读了这段话,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会尽量地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也会尽可能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这句话透出了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的真谛——学会辨证地严格和去爱一个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让学生在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时候,也享受着“学校的生活很多彩”。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教师。教师需要一种理想,能否达到则是一个结果问题。因为人各有志,我不能勉强自己一定要有成为理想的教师,但我可以要求自己有理想,我可以一生都在这个理想下指导教学工作。我在顺境时付诸我的理想,我在逆境中时我坚持我的理想,我可能一生在追逐这个理想,即便是这样,我也感到满足幸福。

“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燃烧起理想的火花,并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充满理想!我们的教师充满理想、激情和诗意!”走上教育这个工作岗位今后,我也有过理想,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好象有点尘封了,现在应该掸掉灰尘,让他发出更亮的光芒,让他指引我进取、拼搏……

篇8: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一、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日常言行是孩子们模仿的榜样

1. 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幼儿周围的人、事、物、境都能对他们发生作用。因此,我们除了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外,还应注重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教师应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以及幼儿中间的好人好事,都会成为幼儿的关注的楷模。

教育环境中的隐性渗透教育,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于幼儿的影响作用却是巨大的。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能将某些幼儿难以理解的言语或观点融入到教育环境中去,让幼儿在宽松、优化的氛围中情感得以提升。例如,在“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除了预设各类活动,还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布置“美丽的家乡”“家乡的特产”让幼儿在师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览的过程中,自然地激发幼儿爱家乡的真实情感,

2. 幼儿的可塑性极强,通常被人们形容成一张“白纸”。在这方面老师和周围的人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幼儿期学习的特点就是是“模仿学习”,别人来教,只要身边有这样的人、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孩子们自然就会习得。如我们学校每星期一组织升国旗,听国歌,我就带我班的幼儿一起看升国旗,听国歌,最后再次向国旗敬礼,齐背儿歌《国旗国旗我爱你》,时间长了,孩子们从心里就会爱国旗,爱祖国; 再如,通过讲《英雄王二小》《闪闪的红星》等故事,去感化幼儿,促使他们从小就敬英雄、学英雄、做小英雄。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有效整合,把德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一般采用随机渗透的形式,这种渗透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师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幼儿行为品质问题和外界因素的各种动态,不失时机地开展随机教育,促使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逐步形成。

1.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午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叔叔阿姨为他们烧出的美味饭菜外,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厨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可以利用午餐后的一段时间,带领幼儿去观察厨房工作人员整理餐具、拖地等; 实际观察不仅使幼儿对厨房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把饭菜撒在地上的道理。

2. 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 1) 节日活动。我国有不少传统节日,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可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 “五一”节进行爱劳动教育; “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如在“三八”节前,教师在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和时期的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工作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的情感。节日当天,园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请来了自己的妈妈,妈妈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和贡献,小朋友们则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和排练好的有关于“爱妈妈”的小节目献给了她们。节后,又要求幼儿在家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产生了更为深切的敬爱妈妈的情感。

( 2) 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最容易接受教师所要传达的德育信息,也最容易理解和内化教师所要达到的德育的具体要求。如通过故事表演《小羊过桥》让幼儿理解要互相谦让; 通过舞蹈《摘果子》让幼儿懂得要热爱劳动; 通过区域活动中教师自制的德育棋进行“乱扔果皮退三步”“自己洗脸进三步”“扶起跌倒的妹妹进四步”,等等,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 运动活动。如在各类竞赛性运动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 如幼儿在钻障碍物、走独木桥产生畏惧情绪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不怕困难、勇往前进的勇敢品德教育等。

( 4) “大带小”活动。可以尝试由大班哥哥姐姐带领小班弟弟妹妹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大带小”一起做卫生; “大带小”手工活动; “大带小”游戏活动,等等。在“大带小”的各种活动中,既使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倍加关心,又让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无比信赖,培养了幼儿间互相照顾、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三、家园共育,把德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

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 另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德育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程度起到了一定的巩固和验证作用。我们尝试指导家长们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去,如定期开设德育家教指导、成立德育教育家长学校、组织德育网上讨论会等,让家长了解幼儿的行为、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向家长宣传和普及德育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通过教育实践和思考,我感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时机,而渗透是幼儿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尽管已经初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但这仅仅是我的教育实践和点滴探索,还需更深层次地研究实施幼儿德育的新方法,使幼儿健康地迈向新生活。

摘要: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施。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顶岗实习个人报告20下一篇:广东专科学校排名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