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

2024-04-28

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精选8篇)

篇1: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

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

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文章表达的中心?或是作品中的一句话?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二、摆好位,侧重“感”

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要介绍作品中引起你有感而发的有关内容,这部分引用原文的内容要注意简洁,概括,不要具体复述。

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四、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引 — 议 — 联 — 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纸钢琴

女儿酷爱音乐。

每天清晨,当对面阳台上响起琴声时,她便痴痴地趴在阳台上静静聆听。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钢琴„„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弹一次也好啊!

一天,父亲来到阳台,看到女儿趴在阳台上,手指在阳台上跳跃着,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

女儿从没见过父亲买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的总是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女儿知道应该铆足劲儿学习。她想,将来一定要考上音乐学院,那样,就可以天天弹钢琴了。

父亲似乎比以前忙了许多,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身泥灰倒头便睡。

日复一日,女儿不知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却知道父亲的白发她已经再也数不清了。

年复一年,5年过去了。女儿考上了最好的高中。

父亲去银行取出了存款。一路上陶醉在喜悦中,却不知道背后跟着一双邪恶的眼睛。他来到商店,来到一架钢琴前。这是一架锃亮的立式钢琴,标价:一万八。“够了。”他想,于是叫来售货员。当他满心欢喜地将紧拽在手里的工具包打开时,一条被刀划开的口子凝结了他的笑容。

父亲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担忧笼罩着女儿的眼眸。几天后,父亲拿出一样东西:一块木板,上面贴着厚纸,画着键盘。父亲说:“爸爸没用,本来想给你买架真钢琴的„„”女儿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泪水。“爸爸„„”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

她坐过去,十指轻快地跳跃在琴键上,周身沐浴着暖暖的父爱,心中响起父爱谱写的旋律,她泪流满面,如痴如醉。

如山的父爱——读《纸钢琴》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一则小故事,名为《纸钢琴》。文中有这样一句描写父亲的句子:“父亲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一身泥便倒头大睡。”也许你会问,文中的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原来,他是为了给他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架钢琴。就这样度过了五个春秋,钱终于凑够了,可是,谁又能料到,再买钢琴的途中钱被盗了。父亲无奈,只好含泪送给女儿一架“纸钢琴。”(引)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满足儿女的愿望,为了培养儿女成才,为了拯救儿女的性命,每一位父母都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也无怨无悔。(议)记得,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89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一所小学不幸坍塌。一位孩子的父亲一心要救出它的孩子阿曼大,不顾他人的劝告,冒着生命危险在学校的废墟中不停的挖呀、挖呀……过了36个小时,他的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两只手上沾满了鲜血,破烂不堪的衣服紧贴着他的身体。38个小时过去了,奇迹发生了:那个孩子得救了,那个班的孩子们也安然无恙。他和他的儿子阿曼尼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位父亲不仅拯救了他的生命,还拯救了他儿子全班同学的生命。(联)

父爱是坚韧的;父爱是深沉的;父爱是厚重的;父爱如山!(结)

在感恩中成长

——纸钢琴读后感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懂得感恩。种子要感谢土地;鱼儿要感谢辽阔的江河湖泊;鲜花要感谢阳光雨露......最近,我读了《纸钢琴》这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触,使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感恩。(议)

纸钢琴讲述了女儿想要一架钢琴,父亲知道了,便每天苦苦工作,终于有了一笔钱,当他掏钱包时,发现前已被小偷洗劫一空,于是,他怀着悲痛的心情为女儿做了一架纸钢琴,而女儿却没有责备他,而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纤纤玉手弹着纸钢琴来安慰父亲、报答父亲。(引)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可我们又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何曾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条条皱纹。(联)

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结)

篇2: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

1、精读文章,找到“感点”

精读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读,细细地品味。只有在精读中,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文章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总之,哪一点最令你感动,哪一个地方拨动了你的心弦,哪一点就应该是你读后感文章中的“感点”。

同学们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谈自己的感想,可以结合全文来谈,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某一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看法,自己这样做以后的后果„„这样,同学们认识问题的能力,表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就会一步步提高。

2、结合“感点”,展开联想。

好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面面俱到,哪1点都不会谈清楚。只有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来。

3、读后感应该注意哪几方面?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小学生写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棘手的事情。其实,写读后感也有章可循,写法一般可归纳为“引”、“议”、“联”、“结”4个字,即引用原文的内容或观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然后由此及彼联系实际加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提出看法。

“引”

适当地引用原文,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从而使文章本末倒置。

“议”

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写一点,最后,什么也讲不深、不透,重点部分却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掠而过,这样的读后感会很平淡,不深刻。

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联”

密切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

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结”

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篇3: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用心观察, 有话可说

学生常见的一个问题是:面对一个作文题目, 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究其原因是学生找不到材料, 思维没有打开。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 做到有话可说。如在《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 利用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 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我给出同样四个“春天的雨,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特点。我指导学生按照顺序重新说一次, 再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做, 学生感到“胸有成竹”, 写起来比较顺手。学生对作文感到不是太“难”, 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乐趣。

二、注重积累, 善于运用

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 即使是能工巧匠, 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 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 否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从谈起。写作的材料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在于学生平时的积累。

1. 日积月累, 注重阅读。

新课标提出三年级阅读教学学段目标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图书资料, 乐于与同学交流。三年级课文的课后练习中, 经常会出现摘抄、背诵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学生在摘抄中, 积累了好词好句, 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背诵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 增强情感的体验;进而能够让他们在写作文时有词可用, 有话可说。如在教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 我让学生用文中的“频频点头”、“你挤我碰”来写一处景物。

2. 坚持小练笔、写日记的习惯培养。

语文新课标提出三年级写作教学学段目标是:以构段训练为主。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 小练笔以片段练习为主, 大作文写实、想象、日记并重。

写日记的练习, 一开始要指导学生把握写日记的格式, 进而让学生写。开始检查时, 要降低要求, 学生只要动笔了就行, 哪怕是只写了一两句话, 也要给予肯定。时间久了, 学生自然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 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 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 学生就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更不用愁写不出作文。

三、借鉴范文, 增加信心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对于刚接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 模仿不仅能降低写作的难度,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 提高写作能力。当然, 模仿也不能毫无章法, 必须遵循从易到难的步伐。

1. 仿写句式, 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启发学生想象, 用打比方的方法, 使眼前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用拟人的方法, 使眼里的动物、植物、玩具都变得有生命, 甚至会喜怒哀乐。另外, 还组织学生进行句式仿写积累优美词句。例如:学完《秋天的雨》时, 让学生使用“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仿写句子。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仿写兴趣, 又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仿写段落, 求同存异。

教学中, 我注重抓重点段落, 仿写段落。如教学《秋天的的雨》第2、3自然段, 其写作特点是围绕中心句按先总后分的方法来写, 讲完后我让学生按总分关系, 顺着总起句“下课了, 校园里真热闹!”写一片段。很多同学都能抓住中心, 描写出校园里热闹的场面和气氛。可见学生理解了课文的表达形式和方法, 明白总起句的意思, 展开自己的思路, 具体记叙。

在教学中, 通过句式和段落的仿写, 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学生的文学素养, 不断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多鼓励, 少指点

学生的作文就如他辛苦养育的孩子, 总希望别人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好评, 不容他人指指点点。因此, 我在批阅学生作文时, 无论学生写的质量如何, 我首先寻找其闪光点, 给予鼓励、表扬、赞美;在此基础上, 我再把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委婉地指出来, 使学生能够坦然接受我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 才能增强自信, 提高写作兴趣, 乐于多读多写。

实践证明:多开口, 多看书, 多积累, 多练笔, 多鼓励, 少指点, 能使三年级学生顺利地跨进“作文大门”, 使学生在写作道路上, 做到心中有丘壑, 下笔如有神。

摘要:针对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这个大难题, 通过一个学期的摸索, 总结出了几个方法来帮助学生愉快地跨进作文大门, 即:多开口, 多看书, 多积累, 多练笔, 多鼓励, 少指点。

篇4: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1小学生性格发展特点

儿童的性格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但研究表明,其发展速度表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发展较慢,四年级到六年级发展较快。这是因为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学习,集体生活范围逐步扩大,交往日益增加,这使得性格特点日益丰富。此外,小学高年级的儿童生理上的变化也会促使性格产生急剧变化。小学儿童的性格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趋势:

(1)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七八岁前的儿童总是以自我中心为显著特征,儿童进入学校后,他的性格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中心的倾向逐渐削弱,学校的现实生活使得儿童开始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对他人的认识。自身生理的因素对于性格的影响越来越小,学习、交往、集体活动等的影响日益扩大,性格中的社会性因素越来越重。

(2)从依赖性发展到独立性

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在低年级时并不特别显著,但到高年级时,这个特点就变得非常明显。此时的儿童,具有非常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倾向,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外部控制的减少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会造成小学生特别的冲突,所以外部控制的方式方法对于这时儿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既能无视小学生独立的倾向和要求,也不能放任自流。恰当的和温和的外部控制是必要的,但同时必须要鼓励儿童独立动手、独立思考、独立做决定。

2 小学生智力发展特点

儿童期的智力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小学时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巩固期和应用期,是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的关键期,更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重要时期。如果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良,就会影响他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智力的进一步开发受到阻碍。同时,小学生也面临着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发展,从形象思维为主转向逻辑思维为主。刚刚开始的系统学习活动是促进这一转变的极重要手段和影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时期的教育对于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 小学生集体意识发展特点

刚进入学校后,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教学活动和各种集体活动,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个成员,逐渐形成了集体荣誉感、义务感和责任感。一般在三年级以后,儿童能够自觉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并且能够在活动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发展了根据集体利益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4 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特点

(1)从直观具体的道德认识发展到抽象概括的、本质的道德认识

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水平:①只能做到同义反复,认为“道德就是道德行为”;②停留在表面认识上,“有道德就是不打架,不骂人”;③理解较为抽象,“有道德就是帮助别人,做有利于集体的事情”。

(2)道德评价从注重效果向考虑动机发展

一般六岁前的儿童评价道德行为,只注重行为的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比如,问他一个孩子帮助妈妈摆盘子不小心把盘子打破了,而另一个孩子偷吃东西打破了盘子,谁的行为不对,他的答案往往是考虑谁打破得多谁就不对。从动机考查问题的转折点是七岁,只有到了小学中年级时,他们才能够对于动机好而结果不理想的行为多一些谅解。

(3)从以道德标准来约束别人到约束自己, 从他律到自律

小学低年级儿童已经掌握了一些道德标准, 但他们往往只能以此判断别人是否遵守了它, 却还不能以此来约束自己。如同学们上课说话, 他会认为是不好的行为, 并且可以主动要求他们安静,但当他自己也说话时,他却意识不到他的行为的错误性, 也很难自我约束,还需要外部的约束和控制。

(二)小学生个性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调适

小学生的个性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避免不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就要尽力帮助他们发扬符合社会要求、体现自身潜能的个性特点,针对其自身特点帮助他们进行调适。

具体说,小学儿童的性格发展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任性、固执,不能自我控制

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和娇宠,会使得儿童很容易形成任性的性格表现,做事固执己见,要求即时满足他的需要,稍有不满,便会大吵大闹,大发脾气。这样的儿童一般要通过强化教育和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两方面结合对其进行矫正,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改变不合适的教育方式,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拒绝其不合理的要求,并且及时说明理由,以取得儿童的理解。对儿童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表扬和奖赏,对他的任性和固执加以限制或说服,使其任性和固执逐渐消退。

2孤僻、冷漠、自卑

造成这样的个性特点,既有儿童自身内在的生理、心理原因,一般也会有相应的外部原因,比如,儿童具有一些生理上的缺陷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儿童的气质类型属于内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儿童就会不愿与人交往,形成孤僻的性格。另外,家庭的重大不幸,如父母离异或死亡、学业上的重大失败,都会对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导致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

对于具有这些发展倾向的儿童,首先要分析原因,尽力消除外界的不良影响。家庭和学校要尽力为儿童建立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和人际氛围,家长和教师要多关心他们,对其进步给予鼓励,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生活,还要大力培养他们的多方面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与教师、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这样就会有助于他们的性格向良性发展。

3 其他不良倾向

此外,由于遗传、疾病的原因,或者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的极度恶劣,会使儿童形成一些难以纠正的行为习惯和身心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在为儿童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专业性的特殊心理治疗。像儿童焦虑症就是由于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子女要求过高过严,使儿童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或者是父母离婚或其他一些意外变故引起的。它会引起儿童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多汗、尿频等植物性神经紊乱等症状,同时心理上也处于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复杂情绪状态。缺乏自信,自尊心受挫,对儿童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应及早诊治。对症状较轻的儿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了解其致病原因,帮助其自我放松,解除焦虑,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对症状较重的儿童则要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药物治疗和活动治疗等其他辅助性的方法。

二、中学生个性发展与调适

(一)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1性心理的影响日益增强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性心理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最初的两性疏远期。青春发育的初期,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中学生对性感到不安和害羞,因此表现出喜欢与同性伙伴密切相处,男女界限分明。二是两性接近期。随着年龄增长,身心的进一步成熟,中学生开始感到男女相互吸引,开始喜欢与异性一起学习,参加各种活动,但这时两性间的交往还主要是友谊的性质,还是朦胧的向往。三是恋爱阶段。随着身心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中学生开始有了特定的异性交往对象,开始相互爱慕。

中学生的性生理和心理开始成熟,但是性伦理、性道德观念还准备不足,对于性的知识也非常欠缺。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中学生出现的性生理和心理变化,要加强引导和教育,消除他们的不安和好奇心理;对正常的男女交往要加以鼓励,使其建立冷静、自然、科学的性态度和性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性自我意识和性伦理观念。

2心理上的闭锁性与渴望社会交往的强烈矛盾

一方面,中学生由于对自我的关注,使其心理 活动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更多的自我内心体验,加之中学生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使他们不愿意向别人坦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中学生闭锁心理的出现,标志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说明中学生的自我思考开始变得深入、持久,这是中学生的一种积极的适应环境和进行自我监控的手段。

另一方面,中学生的生活空间逐渐扩大,学习任务加重,交往的需要变得强烈。中学生正是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刻,他们渴求别人的理 解,强烈地想与别人交往,这种闭锁心理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构成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解决得好,就会形成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导致成功感和自尊心的增强,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相反,则会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作为教育者,教师和家长既要关心中学生,又要给予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创造更多的有助于他们社会交往的环境。

3 独立自主性与被动依赖性的矛盾

一方面,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喜欢自己作主 ,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和干预,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也愿意自己思考,自己解决。另一方面,中学生又不善于自我控制,常常因为情绪的冲动而盲目行动,而且生活阅历很浅,经济上也不能独立,遇到复杂问题时,缺乏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又无法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生的心理并没有真正成熟,这种独立自主的要求和现实上的被动依赖在中学 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困扰,能否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对于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家长和教师面对中学生心理上的这种困扰,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应该本着民主的原则,对中学生自身的问题既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中学生个性问题及其调适

进入中学后,生活环境变得丰富,学习任务加重,自身的生理心理发生巨大变化,个性也进入一个新自我的阶段,这些都使中学生处于激烈的心理矛盾中,有诸多心理矛盾需要解决。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个性发展问题,所以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中最容易出偏差的时期,需要中学生和家长、教师特别关注。

1 中学生个性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自我意识障碍

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日益复杂,对许多事情开始关注,但是最为关注的还是“自我”。他们经常关心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是什么,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现在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等等。他们对自己感到困惑,觉得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只要稍微被批评就会反应强烈,感到非常难过。一般地,中学生随着心理的发展,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在同学间交往中得到反馈信息,都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产生正常的自信和自尊。但也有极少数的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也不敢与人交往,这样就得不到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信息,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也难以被别人发现,从而更加缺乏正向积极的反馈信息,导致自信心的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2)不良性心理和性倾向

随着日益增长的性兴趣和性愿望,如何适应文化道德的要求,是中学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性别角色统一的问题。每个中学生的生理性别是早就决定了的,但在行为方式和心理上,社会文化会对不同性别产生不同的要求,形成各自的性别角色,这种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角色的统一是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二是形成对性行为和性心理的正确认识的问题。随着性心理的成熟,一些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手淫、早恋等现象。由于性意识的觉醒,部分中学生为了消解性欲望而采用手淫行为,形成习惯,这种行为的不良影响更多地是体现在心理上,长期的手淫使中学生感到羞愧、形成罪恶感。也有的中学生过早地与异性产生感情,出现早恋,这些就其本身来说都有其自然性,但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影响下,会对中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中学生不良的性心理和性倾向,所以,当教师和家长发现中学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干涉,最好冷静地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认识上帮助中学生,当然更重要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加强对中学生的性教育。

(3)社会适应不良

一些中学生的心理过分敏感甚至非常脆弱,经受不起挫折,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心理行为障碍,更有甚者会导致自杀。中学生会面临许多未曾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减少依赖,学会自立;如何寻找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方向;如何控制自己的性欲望和不良情绪;如何与同伴相处,建立深厚的友谊;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等。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正确应对,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巨大困扰,产生适应上的问题,所以很多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适应上的问题,是对生活的错误反应,是不良个性的形成问题。

2 如何调适中学生的个性问题

(1)掌握性知识,遵守性道德规范

中学生应该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性知识,学会性别认同,遵守性别角色规范,采用注意转移法,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克制自己不当的性冲动,通过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化解不适宜的性欲望。

(2)理解人生,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败

人生是复杂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在处理问题时难免冲动不理智,往往导致失败,从而产生挫折感。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教育者应该培养中学生对这些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消除由此引起的强烈的挫折感和自卑感,使他们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能够保持较为平常的心态,力求下一次的成功。

(3)学会自我分析,发挥自己的长处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中学生也不例外,所以,中学生要学会全面正确看待和分析自己,要通过发展自己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基础上以求得全面发展。

(4)自我开放,建立友谊,增强沟通

篇5:五年级语文写作指导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

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

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

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

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

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

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

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

篇6:小学五年级写作指导教案

扩写、缩写、续写和改写是小学阶段作文中常见的几种练习形式,它对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作文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几种练习形式是分别要在“扩”、“缩”、“续”和“改”字上下功夫。尽管在写作上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它们的性质和作文步骤几乎是相同的。

首先,它们都是根据一定的已知材料来写,不是完全独立性的作文。

其次,它们都须阅读已知材料,掌握它的基本内容,提练出中心。

第三,它们都要以已知材料为基础,围绕中心进行种.种联想和想象,丰富文中的人物形象,编织生动有趣的故事。

最后一点,它们都要求写出中心意思明确的文章。

1扩写。

扩写是将原文扩展,将原文扩展成较长的一段话或文章。扩写不改变体裁,也不改变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意思和基本情节,只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补充,就像照样放大一样,也好比大树的添枝加叶。

扩写的方法主要是:

(1)扩写的原文一般不长,内容也比较简单。文章越短,每句话都要特别注意,以便掌握它的基本内容等。

(2)确定扩写点,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要确定扩写点,还要对原文做进一步的分析。如果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人物方面都有谁,谁是主要人物,有什么特点等。在分析之后,看看短文有哪些不足,什么地方需要丰富和补充。这些不足之处就是扩写点。

想象要注意合情合理,合情主要指合乎人情,合乎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特别是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合乎情理的交往。合理是指事情的发展过程要合理。合情合理的标准是能否真实地反映生活。因此,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去想象,也可以借助书本中的知识,不能想当当然地胡编滥造。

(3)构思提纲,按提纲扩写。

篇7: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

第一单元记一次辩论教学设计

一、习作要求:

1、2、默读,提出了哪些要求和内容? 交流。

1、从三个作文选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来写。

2、事件的过程要写清楚,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做到语言通顺,肪络清晰,内容具体。

二、习作指导:

1、选择话题。要联系实际,选择最感兴趣的、平日积累多、有切实感受的话题来写。

2、确立主题。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作为文章的统帅,然后围绕主题组织材料。

3、明确顺序。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采访经过、辩论顺序。

4、内容具体。写把自己的所做、所闻、所感以及他人的表现融入作文中。[范文]

记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班展开了一次激烈地辩论会。

上语文课了。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说:“辩论会现在开始!”周沁悦第一个站起来说:“我认为开卷有益,因为人会有选择的看书,不会摸不清是非,看那些不健康的书。”正方同学听了这话,频频点头。刘劲宏听了,不服气地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就拿漫画来说吧,有些同学喜欢看漫画,可又抵挡不住漫画书的诱惑,看上瘾了,每时每刻就都会惦记着那本书,这样学习也会被耽误!”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原来也读过漫画书。”大家把目光转向了张可心,她继续说道,“读了之后我的写作水平不仅没有提高,而且还下降了,所以我也认为开卷未必有益。”“那可未必!”张子豪站起来说,“我觉得漫画是让人们放松的,是休息时间看的,而不是上课时间看的,更不是给自控能力差的同学看的。漫画里还有好词佳句,帮助了我写作文呢!”正方同学为张子豪鼓起掌来。我想:张子豪可真会编,漫画里还有好词佳句呢?漫画一页才几个字,我看,都是陈词烂句吧!于是,我站起来自信满满地说:“我以前看过《乌龙院》,里面不仅没有好词佳句,还有一些骂人的脏话;刚才张子豪同学说他看见漫画书里有好词佳句,请他说说有哪些。”我将了他一军,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接着,又有许多同学起来发了言,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里炸开了锅。

最后边靓站起来咄咄逼人地说:“我看了漫画书,他对我很有帮助。有一次我写作文,有一句话不知该怎么写,就想起漫画书中‘对不起……’写在了作文里,最后得了优加。”全班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丁铃铃!”下课了,郑老师宣布:“反方获胜!”我高兴地跳起来。的确,我们要有选择,有节制地看书,这次辩论会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第二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

一、习作要求。

1.默读。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2.交流。

(1)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以“二十年后回故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3)习作条理要清楚,语言要准确、生动。

二、习作指导

1.围绕主题,大胆想像。可把自己想象成二十年后归来的游子,尽情描写家乡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2.巧用方法,表情达意。将感情寄托在娓娓叙事中、景色的描写中、并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3.把握线索,练写习作。可以用自己归乡后的行踪为线索,写出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范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 叮铃铃,叮铃铃”,我的闹钟响了,抬头一看日历,2027年8月8日,算算我离开故乡整整二十年了!明年的今天,奥运会将在我的故乡——重庆万州举行,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回故乡瞧瞧吧!我拖着行李箱来到美国纽约机场,上飞机后,听见空姐甜美的汉语,我仿佛已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和朋友……

二十年前,为了求学,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才到美国。今天,我乘坐的A390客机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从纽约来到了万州五桥机场,变化真大呀!下了飞机,一把声控电动椅来到面前,我提着行李坐了上去,喊了一声“机场餐厅”,电动椅便来到机场负一楼的餐厅,我很久没吃地道的中国菜了,赶紧吃起来!家乡的饭菜真香啊!吃完饭,电动椅带我来到了机场门口,眼前一亮,因为,这里的交通工具多了,有城铁、地铁、磁悬浮列车等;更因为,机场门口的两个大理石柱子上,盘着2028年万州奥运会的吉祥物——金龙玉凤,这是我亲自参与设计的,真让我自豪!

我坐着地铁来到五桥五星级大酒店入住。这里的设施可多了,服务员也是经过训练的。晚上,我躺在床上想像万州主城区的样子,想着、想着,就沉沉睡去……早晨,我匆匆吃过早餐,便迫不及待地坐着城铁去母校。一路上,花香鸟语,绿树红花,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来到母校,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万州上海小学”,多么熟悉,多么亲切!进入学校,崭新的教室千姿百态,各种卡通形象是不同班级的标志,教室里有了防盗设备,有了最新的超薄电脑,有了高清晰的数字电视,有了电动控制的黑板,有了可升降调节的桌椅……;围着教室的是宽大的操场,绿色的草坪,美丽的花园,置身其中,心情无比愉悦,顿时浑身轻松。

告别母校,我坐着磁悬浮列车来到万州主城区,发现街道又干净又宽敞,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新世纪”、“百盛”、“重百”等商场依旧热闹,不过最热闹的还是“沃尔玛”!高笋塘广场绚丽多姿,鸡公岭小学焕然一新,万州二中驰名中外……

接着,我徒步来到太白岩。昔日破旧不堪的农屋,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农家乐的院坝也变大了,干净整洁了,四处绿树成荫,花枝招展;水池里游着活蹦乱跳的小鱼儿,真美!

晚上,我来到滨江路,长江两岸,灯火辉煌。借着明亮的灯光,我看清了长江,江水变得更加清澈;放眼望去,长江大桥、二桥和三桥闪烁着灯光,桥头桥尾的奥运会吉祥物金龙玉凤争相媲美!这次回故乡,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故乡变得越来越繁华、漂亮,万州人民正在以饱满的热情、文明的礼仪、周到的服务迎接2028年奥运会的到来。我为故乡骄傲,我更加热爱。

第三单元作文《介绍一种物品》

一、习作要求。

1.默读。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2.交流。

(1)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2)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4)运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

二、习作指导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方法)。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特点。)

3、说说自己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写作思路

4、归纳总结方法:

(1)、绍首饰盒的产地及形状(列数字)(2)、介绍首饰盒的颜色(打比方)(3)、介绍首饰盒的用途

(4)、表达自己对首饰盒的喜爱之情(作比较)[范文]

我爱我的悠悠球

我有一个悠悠球,她的球盖是兰色的,分别用白色、红色写着“逆风”两个字,还画了几条旋风呢,煞是好看,在灯光下,兰色的外壳闪闪发光;球体是用高质量的铝合金做的,象一面镜子,更象一块配了大型精密滚珠轴承的钻石。

她不仅外表迷人,功能也不赖。除了可以玩最基本的“睡眠”之外,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能调节轴距,能自由放宽、自由缩窄,对玩快打类花式与复杂搭绳花式很有利。

有一天,我去表哥家和他一起玩悠悠球比赛。表哥可是个悠悠高手,我曾多次败给他,这次我们说好了比赛“滚筒”。他先来了个睡眠,作出滚筒的样子,只见悠悠球一会儿在这根绳上,一会儿又弹到了那根绳上,一切都是那么自如和协调,看来他的技术是又有了长进。该我了,我根据我的悠悠球的调节功能,改造了一下悠悠球,仗着她超强的稳定性和超控性很快完成了整套动作,和表哥打了个平局。第二局是闪电快打,比谁打得多,哥哥拿起球,熟练地打起来,当打到43下时球歪了。该我了,我也不弱,一共打了74个,我赢了。

跟表哥玩过以后,我对我这个球更是钟爱在加。在一次次摆弄她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她的两个特点。一是空转时间极强。一般悠悠球都只能玩出几十秒的睡眼。对玩摩擦技、甩绳技、外挂环技巧的要求很高。我这个球的空转能力能达到八到九分钟,超高难度的技巧根本不在话下。二是能玩出精确度极高的离绳技巧。大家玩悠悠球时,悠悠球掉到地上,一下子就坏了。而我这个球的凹球体弧度很小,能够次次接住,绳子就不会接空了。在玩“甩绳套球”时,就会安全许多倍呢!

我的悠悠球至今陪伴着我,她让我在一次次玩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验,不断创新,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我爱我的悠悠球。

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一、习作要求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二、写什么

1、生活中对你有启发的小事

如:日积月累地练字(练琴),有一天终于发现自己的字很漂亮,自己的琴艺也取了成绩的时候,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上公车时有秩序地排队上车和一窝蜂地挤上车,哪种方式上车会更快些呢?你可以做做实验,看看能体会出什么道理?

学校运动会时进行长跑接力赛,每位同学相互配合,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时,你明白了什么?

在你身边肯定还有很多“小事中蕴藏大智慧”的例子,不妨写写看!

2、座佑铭或者警句格言对自己激励

你可以选取一句对自己最有启发的格言警句,先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结合的实际举例说说自己是怎么去运用这句话激励自己的,例子不要太多,两到三个即可。特别一提的是:写到格言警句对自己所起的作用,鼓励自己时是重点,需详尽些。

3、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果你还看到过其他发人深思的漫画,也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

范文

一句名言的启示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名言是用来激励或者提醒人们的警句。如果你问我挑哪一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会挑“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是的,这句话一点不错,通过四年级那件事后,我的感触更深了,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四年级期末考试的事了。那次考试由于我的全面发挥,考了个不错的分数,幸而登上了年级第二的宝座。我很兴奋,爸爸妈妈也很高兴。但那作为“职业教师”的妈妈,还是对我说了一大堆“让我不能骄傲啊”,“要谦虚呀”之类的话。可我早已被 胜利冲昏了头脑,妈妈的话我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予理睬。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总听见许多同学在窃窃私语:“呀,他就是年级第二啊!”“就是,听说第一名只比他多0.5分呢!”我听了这些话后便开始更自大起来。上课吃零食,开小差,不是和同学说话,就是到处传纸条。更离谱的是,有时我还用语文、数学书挡着,在下面看漫画书。同桌老是提醒我,我也是置之不理。一次,同桌见我老毛病又犯了,便开始劝我:“你,你在看,我就告诉老师。”“去吧,去吧,反正我是年级第二,谁怕谁啊!”我狂妄地说道,因为我知道他胆小,不敢告诉老师,果然,他没有那样做。

时间飞逝,转瞬之间半学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同桌也不再理我。又到期中考试了。因为前几次小测试我都拿了高分,这让原本自大的我更加狂妄了,根本没把考试放在心上,自认为一定是高分,结果试卷发下来,我数学只考了81分,连全班30名都排不上号,一向是“语文强人”的我只考了90分,排在20多名。老师叫我去办公室谈话。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开口了:“张琛,你怎么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呀,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告诉老师好吗?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一阵惭愧:老师还是信任我的啊。于是,我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老师听了,意味深长地说:“老师送你一句名言,希望你记住它,不要违背它。这句话你应该听说过,就是:‘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你知道它的意思吗?”我点点头,开口说:“只要虚心,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骄傲,什么事也不会成功。”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从此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我想:这句话将伴随我一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第五单元:《有趣的汉字》

一、简介导入。

在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尽情地遨游在多姿多彩的“汉字世界”里,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

二、习作指导。

1、出示:这是酒类专卖店柜台上的酒,问题 出在哪儿?(“剑南春”三个字都写成了繁体字。)

2、出示:这是湖里一家网吧的招牌,不规范字又出现在哪儿?(“一网情深”的“网”应该是“来往”的“往”字。)

3、出现的不规范用字有哪几种类型?(1、繁体字

2、别字

3、错字。)

4、小结。繁体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为什么在广告招牌上使用繁体字?商家的回答多是“因为好看呗!”。如果商家仅仅是因为所谓的“美观”而违反法律规定,那就实在不应该了!

同学们,你们对社会上出现不规范用字有什么看法?

(周杰伦的《七里香》本来是首很好听的歌曲,我看到网络上有人把它改成“骑李湘”。朱时茂是个著名的小品演员,但是名字却被改成了“猪食茂”,这简直是侮辱人格!要是像这样的随意乱改,只会混淆视觉,污染社会用字。更严重地说,这样的行为是玷污了汉字文化!我们提倡规范用字是非常正确的,这正是热爱汉字的表现,更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5、还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汉字的趣?(种类、风格、发展史等。)[范文]

有趣的汉字

汉字特别地有趣,它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请你们跟我来遨游汉字王国吧。汉字字体有七种,分别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在这七种汉字汉字中,我最喜欢行书。因为行书是楷书和草书的合体字,既不像楷书那样端正,也不像草书那样潦草。真是是两全其美啊!

汉字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转注字。其中形声字在字典里比较多,在《说文解字》里形声字占了82%呢!

书写不同风格的汉字,是一种艺术,所以书法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王羲之是我国的着名书法家,他写的写的《兰亭序》,更为漂亮。

汉字还有谐音,在歇后语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和尚云游——出事(寺)了、老虎拉车——谁敢(赶)、小苏他爹——老输(苏)……怎么样,有趣吧?

字谜也很有趣,比如:头是一,腰是一,尾是一,其实不是一;娥眉山上不见山……怎么样,也很有趣吧!

在离开汉字王国前,我们要注意一下繁体字、简化字和错别字。这三种字经常在商铺里出现。简体字:T(题目)、跳午(舞)。繁体字:灯(灯)行、茶庄(庄)。错别字:默默无蚊(闻)、与棕(众)不同。还有一些商铺别出心裁:一表人才(手表广告)、一见钟情(闹钟广告)、万事芬达、百事可乐(饮料广告).这些具有创造性的用法真是太好了。

这次遨游汉字王国到此结束,再见!

第六单元作文《父母的爱》

一、习作要求:

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1)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2)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无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换意见。

二、开门见山 审题

这一单元我们感受了伟大的父爱和母爱,但是,在我们和最亲近的父母之间,是否有过误解和意见呢?我们是否有什么话要对父母倾诉呢?这节作文课就来谈谈与父母沟通的问题,请看题目要求。

1、谁来给大家读读。

2、这次习作,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说三个方面,教师帮着概括并(板书“不理解──体会爱、建议、心里话”。)

三、写作指导

1、确定写什么。从三个方面考虑习作内容:写一件事,从这件事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向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变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和父母说心里话。

2、表达真情实感。要选 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在叙事过程中适当加入抒情、议论等,进行铺垫和渲染。

范文

父母的爱

爱有许多种爱,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有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无私的;朋友之间的爱,那是纯洁的;我们对穷苦人的爱,那是真诚的……但是我觉得最难忘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我的父母就是那样地爱我,让我感动不已。

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妈妈对我的爱。有一天早晨,阳光明媚,让人觉得好象夏天已经到来,因此,我只穿了一件短衫就上学去了。妈妈就对我说:“玲玲,今天这样热是不正常的,等一会儿可能就会变冷的,你还是多穿一点去上学吧!也可以把长衣放在书包里带着去上学。天一冷就把长衣穿上。”我不听妈妈的话倔强地走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中午天色变暗,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温度明显下降,我穿得少,直感到冷。浑身上下不听我的指挥,不停地打起了哆嗦来了,我只好躲在了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和几个同学挤在一起。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教室外面走来,隔着玻璃窗,我看到来人正是我的妈妈。她腋下还夹着一包衣服,匆匆地走向教室门口。我立刻迎上去,激动地叫了一声“妈妈”。妈妈迅速把衣服给我披在身上。这时,我看到妈妈下身的裤子已经全部湿透了,好象刚从河里走上来一样。我问妈妈:“你在上班,怎么可以出来给我送衣服?”妈妈说:“天冷,你穿得那么少,不送会害你生病的。我跟老板请了一个小时的假,现在要赶回去上班,争取补上请假所少做的工作。”

我看着妈妈远去的背影,心里升起了一个高大的母亲的形象——伟大的母爱。

第七单元《读后感》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获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同学们课前搜集了不少关于读后感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一次“信息交流会,怎么样?”(1)请同学们现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你搜集到了那些惯于读后感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2)学习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加深对读后感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兴趣。

二、习作指导。

1、“刚上课,我们就交流了一些阅读感受,怎样把这些感受写成习作呢?大家来出点子。”(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

第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第二、摆好位,侧重“感”

在剧题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祥,有感而发。

第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第四、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个字“引 — 议 — 联 — 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3、同学们刚才总结了这么多要点,你们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抓住“点”联系实际)

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4、怎样抓住这一主要的阅读感受“点”呢?

小结:“联系自己生活是确定阅读感受“点”的最佳方法。”

范文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年级上学期课文里的一篇文章。文章叙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毅然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子弹没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敌人近在眼前了,为了尊严,他们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今天,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重温这篇文章,深为勇士为了祖国、为了革命事业不怕困难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所深深地感动,联想到自己,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先队员,在学习在遇到的困难所采取的态度,真的好愧疚!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想了半天,仍想不出来,那时,夜已很深了,我懒着再去想它,于是,我便把这题空着,心想:反正明天老师会评讲,那时照老师说的抄进来不就得了?神不知,鬼不觉,轻松又省事。我为自己的小聪明尽沾沾自喜起来。但没想到,我正把自己推进了一个深渊,一个一旦掉进去就上不来的深渊!遇到困难,我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自圆其说,一次又一次地原谅自己。直到期末考的时候,我这个平时门门成绩100的学习委员,各门平均成绩才84分!甚至数学科才80分。那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定下心来,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聪明尽如此不堪一击!这就是面对困难退缩的结局!

回想起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再看看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敢于赴汤蹈火的精神,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多么不应该呀!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今天,当我重温烈士的伟绩时,我只觉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只觉得手中那只有几十页的书的分量是那样沉重,我羞愧万分!先烈们,你们放心吧,如今我已觉醒,我一定要以你们为榜样,接过你们的枪,不怕困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第八单元习作指导

一、习作要求

1.选取一篇自己最近读过而且喜欢的文章再读一读,形成整体印象。

2.对于场景描写,可以学习《开国大典》中的一些写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把场景写下来。注意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二、写作指导

1.选择场景:选出自己要描写的具体场景。如:班级联欢会、运动会开幕式、开业庆典等。

2.再读要,感悟写法。再次读《开国大典》,看作者是如何按时间顺序,把开国大典几个场景写具体的,然后再回到自己要写的文章中。

例文一:

傍晚,我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蹦蹦跳跳跑进校园,来参加“中秋赏月晚会”。一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装点的主席台:一条横幅高悬在上方“欢度中秋,共赏明月”几个娟秀的大字特别夺目。横幅下是用彩笔绘出的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鸭梨,甜滋滋的葡萄,香喷喷的香蕉,多美呀!小伙伴们围在主席台下面,望着艳丽的大丽花,争芳斗艳的菊花,心里充满了金秋的快乐。

夜幕降临了,小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就像明亮、快活的眼睛。大队辅导员佟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晚会开始!同学们,让我们尽情地唱吧,跳吧!”顿时,扩音器里播出了欢乐的乐曲,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一阵阵响亮的掌声,响成一片。你看,张明和孙磊说的相声,逗得大伙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级同学演的“小蜜蜂舞”,是那么有趣;五年级同学演的“丰收舞”更吸引人:只见舞台中央出现了一棵白生生、绿油油的“大白菜”,紫色的“茄子”、顶花的“黄瓜”、圆溜溜的“西红柿”,围绕着“大自菜”尽情地跳呀、唱呀,欢庆丰收的到来!

篇8:五年级第二学期 读后感写作指导

读学生的“大作”, “千人一面”的“雷同作文”“似曾相识”的习作比比皆是, 不难看出, 学生“借鉴”而来的“假”作文篇篇如是。学生的作文中, “大”“空”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 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 困乏写作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真实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联系生活, 通过情境, 使作文充满真情实感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步入真正的写作训练, 开始仿写、缩写等, 到了中高年级和写作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 但多数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是痛苦的事情, 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见到作文题一脸茫然, 充满盲目感, 于是, 习作中的“假”作文、“空”作文也不足为奇。让学生感悟生活是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方法。

如给学生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好朋友》, 拿到作文题, 教师不能让学生立刻写作, 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 想一想: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外貌特征有哪些、有哪些优点、和自己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有哪些……这样, 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了具体、清晰、形象的“蓝本”, 再以这个“蓝本”为依托, 学生的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同时,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朋友”在脑海中伫立, 学生会抓住显著特征, 进行真实的描写。然后, 让学生一气呵成。这样的教学, “情境化”的引导, 增加了写作的真实性,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收效颇丰。

二、趣味教学, 有效引导, 激发写作的积极性

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 从“兴趣”、爱好入手, 从“被迫”中走出来, 激发“我要写”的欲望, 实现“乐学”“想写”的愿望。

如作文课堂上, 带领学生观察和体会教室的明亮、宽敞, 想一想老师对学生的爱, 想一想学生的友谊和真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来到操场上, 走到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 观察校园的“美”, 然后, 让他们独自思考或合作交流, 校园中哪些“美”使你心动, 让你怦然心跳, 说一说你眼中的校园的风景, 谈一谈哪一处的景象最吸引人, 再引导学生按照观察的顺序, 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按高低等方面进行描述……

再引导学生有效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这样, 学生拿起笔来定会“下笔如有神”, 不会面对作文题而“摇摇欲睡”, 并且, 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 学生的作文也会避免“千人一面”现象, 写出来的文章多样性、趣味性, 尤其是创新性的习作得到凸显。

三、全方位渗透, 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写作训练, 不能固定在写作教学中, 应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渗透到每一次的活动中。如组织学生一次春游活动, 在活动前, 告诉学生仔细观察一山一水一木, 回到教室, 写一篇旅游日记;学校举行“拔河比赛”, 让学生描写出拔河的全过程以及在拔河中取得的成绩、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抒发真实的感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结合一个小故事, 引起学生们的心灵共鸣, 引起热烈的讨论, 再根据这个故事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堂上, 或是兴趣小组的写作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真人真事的观察和思考, 而说出心中想说的话。

随机、灵活、随意的“写作课”, 会成为学生们的“乐园”, 兴趣被激发, 积极性被点燃, 逐步使学生有“写作的冲动”, 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境界。

四、多样性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同样一个人、一件事, 在学生的笔下会有不同的“人物形象”, 事情也会“千差万别”, 思想感情更是“因人而异”。而独立、创新的想法和思考, 是文章“与众不同”、具有独到见解的独特的习作。因此, 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 应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一次习作课堂上, 要学生写出值得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 如××× 在作文大赛中获奖、××× 举办了画展、××× 助人为乐而被评为“十佳少年”……让学生明白, 身边的“大事”并不是真正的“大”, 而是有意义, 有值得一写的意义就是“大”, 只要感觉这个人、这个事值得你用笔去表达出来, 描述出来, 就会成就一篇佳作。

五、方法指导到位, 让学生明确怎么写, 实现“会写”

学生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后, 往往有不知怎样写的窘境, 此时, 教师的引导策略不可小觑。如写人的文章, 明确指出, 要写人的外貌、语言、典型的事例, 外貌包括整体形象、细化到局部, 如眼睛、鼻子、头发、嘴巴等等。再针对不同的人物写法有微妙的不同, 如写老师, 要写老师怎样辅导学生、如何带病坚持上课、家中有病人也不请假等事例, 老师的外貌要写带着近视镜、微笑的双眼等等。而写学生多是乐于助人、对老师有礼貌等等。

如写人的, 要开门见山, 点明要写的人是谁, 文章的结尾要提升文章的主旨——概括这个人的精神是什么以及怎么提升这个主旨等, 各种类型的文章明确统一的要求和格式, 这种格式化的作文实有政治语文的遗风, 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高”“大”“全”, 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

歌德在写作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取材不在远, 只消在充实的生活中”, 元好问也说“眼处心生句自神”。让学生心中有生活、有素材, 再不断激发其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 学生对作文将不再畏惧, 不会再到处“借鉴”, 而是创作出真情实感、具有感召力的作文, 并且使创作成为兴趣, 成为乐事。

参考文献

[1]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 (3) .

上一篇:诚信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下一篇:多形式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