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工作中的座次安排常识

2024-05-19

接待工作中的座次安排常识(共3篇)

篇1:接待工作中的座次安排常识

一、关于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

根据中办掌握的原则: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单数时,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边,3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双数时,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1号首长排在居中座位的右边,2号首长排左边,其他依次排列。

(一)、主席台人数为奇数时:

7531246

(二)、主席台人数为偶数时:

531246

二、关于宴席座次的安排

宴请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场景有特殊因素,应视情而定。

三、关于签字仪式的座次安排

签字双方主人在左边,客人在主人的右边。双方其他人数一般对等,按主客左右排列。

四、关于乘车的座次安排

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篇2:接待工作中的座次安排常识

1、会议整体策划、设计。

2、全程会议操作、跟踪。

3、会后总结、会后整体安排。

服务流程:

会前准备:

1、专人协助您的实地考察工作。吃、住、行、游、购、娱。

2、及时准确提供机票、火车票、酒店信息。

3、代订会所需的音响、灯光、摄影等设备。

4、提供平面立体、av设计。

会中服务:

1、提供专业外语翻译,摄像,礼仪公关和文秘服务。

2、免费提供经验丰富的接待人员全天协助会务工作。

3、会议期间可为vip客人提供特殊照顾和服务。

4、向参会人员提供全市范围内机场、火车站接送服务。

5、提供会议期间以后勤保障工作和外围的协调服务。

会后总结:

1、对参会代表的会后旅游考察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2、协助会议人员处理会后事宜,进行会议期间的工作总结。

我们的服务宗旨:“宾客至上服务第一”

接待礼仪

1、接待客人:提前做好接待准备,提前十分钟在约定地点等候,客人来到时应主动迎上,初次见面的还应主动作自我介绍,并引领客人至接待处,安置好客人后,奉上茶水或饮料。

2、乘电梯:陪同客人乘电梯时,如电梯内没有其他人,应在客人之前进入电梯,按住“开”的按钮,再请客人进入电梯。到楼层时,应按住“开”的按钮,请客人先出。如电梯内有人,则无论上下都应客人、上司优先。

电梯内不可大声喧哗或嬉笑吵闹;先上电梯的人应靠后站,以免妨碍他人乘电梯;电梯内已有很多人时,后进的人应面向电梯门站立。

3、引路:在为客人引导时,应走在客人左前方二、三步前,让客人走在路中央,并适当地做些介绍;在楼梯间引路时,让客人走在右侧,引路人走在左侧,拐弯或有楼梯台阶的地方应使用手势,提醒客人“这边请”或“注意楼梯”。

4、开门:向外开门时,先敲门,打开门后把住门把手,站在门旁,对客人说“请进”并施礼,进入房间后,用右手将门轻轻关上,请客人入坐;向内开门时,敲门后,自己先进入房内,侧身,把住门把手,对客人说“请进”并施礼,轻轻关上门后,请客人入坐。

5、奉茶:客人就座后应快速上茶,上茶时应注意不要使用有缺口或裂缝的茶杯(碗)。茶水的温度应在七十度左右,不能太烫或太凉,应浓淡适中,沏入茶杯(碗)七分满。来客较多时,应从身分高的客人开始沏茶,如不明身分,则应从上席者开始。在客人未上完茶时,不要先给自己人上茶。

6、送客:送客时应主动为客人开门,待客人走出后,再紧随其后。可在适当的地点与客人握别,如电梯(楼梯)口,大门口,停车场或公共交通停车点等。若是远道而来的贵宾,可送至车站、机场、轮船码头,并目送客人走进大厅,才能离开。

1、会议接送

2、代订酒店

3、会议用餐

4、票务服务

5、vip服务

6、会场设计

7、特产介绍

8、游览用车

篇3:办公室接待工作中的执行力建设

一次圆满的接待不是依靠偶然的幸运, 其中包含着许多必然的因素, 最为关键的就是将“知”有机地统一到“行”当中去, 狠抓执行力建设、抓落实, 也即抓接待工作的方式、方法、原则、规范和标准。使一种理念、一种方法、能够体现在自觉而不是自发的行为当中。

一、从心态建设看接待中的“知行合一”

知。心态决定一切, 不同的心态, 看问题、出思路、作决定就有不同的角度, 也就有不同的行为和效果。在接待工作中, 失去了平和宁静的心态, 就会浮躁, 在处理问题时就会显的忙乱不堪, 频频出错。

行。面对不同层次的接待, 应该在树立主动服务、满意服务的理念和保持进取心的同时, 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敬畏之念, 自信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 热情周到、不卑不亢, 把心思集中到每一件要做的事情上, 以平和之心对待“人”, 以淡泊之心对待“名”, 以知足之心对待“利”, 以敬畏之心对待“事”, 扎扎实实履行好接待中的职责使命。

二、从作风建设看接待中的“知行合一”

知。时代在不断发展, 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接待工作同样也时刻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 在具体的操作中, 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必然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当面对的对象是具有很大主观能动性的人的时候, 种种矛盾就会更加突出, 更加明显。

行。任何时候, 遇到新问题, 新情况, 要敢于迎难而上, 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不能碰到困难就想回避, 遇到问题就想推脱、隐藏, 避免让接待工作的执行力建设流于形式, 成为一句人人都会说, 谁也做不到的空话。要以来宾满意为宗旨, 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 避免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精神状态, 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 永葆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 不断探索学习先进的接待管理经验和接待方法, 从理论中找差距, 从实践中找差距, 并千方百计地去缩小差距、弥补差距。

三、从规章制度建设看接待中的“知行合一”

知。具有良好的心态和优良的作风很重要, 建立科学合理的流程标准和接待规范同样很重要。如何减少以至避免出现进退无据、束手无策和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 如何以责任制促进接待工作的开展, 以责任制保证接待效果, 形成层级分明, 分工明确的层层抓落实的接待局面, 是做好接待工作的前提保障。

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细致周密的组织措施、行为措施、考核措施和激励措施, 建立健全落实具体接待工作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接待责任制, 明确责任目标, 细化接待任务, 把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分解到具体接待部门、具体接待事项、具体接待岗位和接待个人, 遇到问题能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

四、从精细管理看接待中的“知行合一”

知。每项接待工作都会有关键的节点, 这些关键节点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坏与否, 能决定整个接待工作的成败, 至少也能对接待工作起到推动和阻碍作用。很多平常的接待问题, 之所以发现不了, 认识不了, 解决不了,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的粗放, 工作抓得不够细致和扎实。“不积硅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接待工作中执行力的建设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积少成多的过程, 只有从细处入手, 才能形成“不见其长, 日有所增”的局面。

行。要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一方面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整个接待任务, 明确大的接待方向和接待要求。另一方面, 要抓住接待工作琐碎性、多变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研究具体的办法, 明确具体的操作细则, 掌握具体的行为标准, 落实具体的任务责任, 一项一项具体去抓, 一项一项具体去落实, 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接待任务的无缝衔接、顺利有序。

五、从“回头看”看接待中的“知行合一”

知。接待工作是一项长期、连续、复杂的工作,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只有用打“持久战”的思想, 仔细研究每一次接待的特点, 不断及时总结归纳经验教训, 从中发现接待中存在的共性, 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次接待, 才能真正发挥接待的功能。

上一篇: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学习心得体会启迪下一篇:红色记忆纪念馆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