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2024-05-21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共10篇)

篇1: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物价上涨对重庆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近些年来,物价上涨已经不仅是我们热议的话题,而且也成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物价上涨对重庆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1.您的年龄………………………………………………………………………()

A.16-20岁B.21-30岁C.31-40岁D.41-50岁E.51岁以上

2.您的职业是什么?……………………………………………………………()

A.农民 B.普通职工 C.企业高层 D.个体经营 E.学生

3.您的月收入?…………………………………………………………………()

A.500元以下 B.500-2000元 C.2000-3000元 D.3000元以上

4.您每月用于食品上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为………………………()

A.20%以下 B.20%-40% C.40%-60% D.60%以上

5.您的消费结构主要构成是?…………………………………………………()

A.日常饮食B.服饰、鞋C.护肤保养D.日常生活用品E.其他___

6.您对最近物价上涨感觉程度…………………………………………………()

A.明显感觉 B.轻微感觉 C.没感觉

7.你对物价上涨这个焦点话题的态度是如何的………………………………()

A.很关心 B.不是很关心 C.无所谓

8.您最关心哪一方面的物价上涨………………………………………………()

A.食品 B.房价 C.衣服 D.药品 E.油价

9.你对近期物价上涨的看法是怎样的…………………………………………()

A.支持,可以带动经济

B.可以接受,物价涨了工资也会涨

C.不太支持,物价涨了工资却没涨,消费水平会降低

10.物价上涨后,您的月工资上涨多少 ………………………………………()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200 E.200-250元 F.250-300元 G.300元以上

11.您觉得工资上涨能否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

A.不能 B.能,作用有限 C.可以抵消

12.物价上涨对您购买食品影响如何?………………………………………()

A.影响很大,超出接受范围B.有些影响,可以接受C.影响不大

13.你对价格上涨的商品的态度如何…………………………………………()

A.虽然贵点还是会去买

B.必需的就去买,不是必需的可以选择不买

C.选择转换别的商品或牌子

14.您认为物价上涨谁是最的受益者…………………………………………()

A.商家 B.农民 C.政府 D.无人收益

15.您觉得物价上涨的原因……………………………………………………()

A.通货膨胀B.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减少C.大量外资流入中国D.不知道 E.其他_________

16.您觉得对物价上涨,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A.政府宏观调控 B.改善市场经济 C.不知道

17.物价上涨下,您认为是否应该由政府调控价格?…………………………()

A.是 B.否 C.说不清

18.针对物价上涨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你对未来物价的预期状况…………………………………………………………………………………()

A.会回落B.会持续稳定一段时间C.物价会变得更高

19.您觉得物价上涨是我国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吗?…………………()

A.是 B.不全是 C.不是

20.物价上涨后,您买东西前会不会先计划好?………………………………()

A.会 B.不会 C.没想过

感谢您对本次问卷调查的支持!祝你愉快!

篇2: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调查问卷。近几年来,我们都切身的体会到物价的上涨,为了能够初步地了解物价的上涨对我们居民生活的影响,特作此调查,希望您提供真实的情况与宝贵的意见,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报告。此问卷填写的内容均会保密,请您放心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 20岁以下○ 20岁~30岁○ 30岁~40岁

○ 40岁~55岁○ 55岁以上

篇3: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2011年, 在食品价格高企、非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拉动下, 全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4%, 高出2010年2.1个百分点。从月度数据看, 7月份达到6.5%, 为年内峰值, 随后逐月下滑到12月份的4.1%, 但仍在高位运行。而农村CPI全年同比上涨5.8%, 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 最大时相差0.6个百分点。面对目前仍高位运行的消费品价格和较高的通胀压力, 农村居民有何反应, 2011年物价上涨对农户生活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2012年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如何在农村实现“控物价”、“强民生”目标, 值得我们探讨。因此, 深入了解农民对当前物价的感受和对未来物价的预期情况, 反映物价变动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出改善民生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2年1月份,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在全省开展了“甘肃省农户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2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60份,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物价变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2 物价上涨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

2.1 农村居民对物价上涨较为敏感

对于2011年物价运行的总体水平, 67.76%的农户认为较高、难以承受, 28.21%的农户认为可以接受, 4.03%的农户认为令人满意;“目前的物价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 27.19%的农户认为大幅上涨, 61.48%的农户认为有所上涨, 9.24%的农户认为基本不变。农户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 既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受益者, 也是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承受者。作为生产者, 直接从农产品涨价中得到增收, 但也因农资涨价而增加生产成本;作为消费者, 由于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高, 使得农户对物价变动的反应比城镇居民的反应更加敏感。

2.2 农村居民所承受的物价上涨压力远超过城镇居民

在对“目前物价变化对家庭生活影响”的判断中, 69.13%的农户认为影响较大, 其中, 19.9%的农户认为影响太大, 难以承受。关于“2011年家庭消费支出与2010年相比”, 5%的农户认为增加30%以上, 38.19%的农户认为增加10%~30%, 49.83%的农户认为增加10%以内, 仅有6.98%的农户认为支出有所减少。由此看出, 农村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通胀压力, 农户家庭消费支出比上年明显增多。农民对物价变动情况反映强烈, 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农民生活影响较大。

2.3 农资涨价过快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当期调查中, 认为2011年农资支出比上年增加30%以上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7.04%, 认为比上年增加10%~30%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53.27%, 认为比上年增加10%以内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33.88%, 认为比上年有所的减少的农户仅占被调查农户的5.81%。在农资产品中, 农户认为涨价最快的是化肥农药, 选择占比为67.19%, 其次是水、电、油, 选择占比为57.30%, 然后是地膜, 选择占比为38.16%, 最后是种子、农具、农机等。近年来, 伴随着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的大幅提高, 农资价格也在一路上扬, 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 农民普遍承受较大的农业生产压力, 农户种粮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2.4 建材价格迅速上涨成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障碍

关于“2011年哪种消费品涨幅最大”的选择上, 首先是建筑材料, 选择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37.97%, 其次是食品, 选择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32.32%, 然后是医疗医药, 选择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12.27%, 最后是家具家电、衣服、交通通讯等。当期调查中, 32.29%的农户在过去的一年里进行过住房改造或新建住房, 户均花费41651元/年;25.34%的借外债的农户其借款目的是为了住房改造或新建住房。这充分说明住房改造或新建住房已成为农户改善生活的主要方面, 而迅速上涨的建材成本却成为农户改善住房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障碍。

3 对策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村物价上涨压力

根据历史数据, 2011年农村居民承受着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而2012年1月份, 全国CPI有所反弹, 同比上涨4.5%, 其中农村上涨4.6%, 高出全国0.1个百分点, 农村CPI的翘尾因素依然强劲, 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农户对物价的通胀预期仍然较强。

农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 通常在物价上涨过程中处于弱势, 原因是农民唯一可以从物价上涨中获取利润的农产品, 其大部分利润被流通环节赚走, 处于弱势方的农民没有定价权, 获取不到物价上涨后的“市场利润”, 甚至出现“谷贵不富农”的现象。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是缓解农村物价上涨压力的有效途径。在物价上涨中要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要通过适当的调控政策, 遏制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使市场价格体系受益于农村;二是要扩大惠农政策范围, 尤其是扩大家电下乡补贴力度和广度, 减轻农民的物价上涨压力;三是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采取政府贴息、家庭联保等方式为有技术的人才在农村创业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和优厚的创业资金。四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 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

3.2 加强农资价格调控和监管, 莫让农资涨价吃了惠农政策

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 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而与此同时, 农产品价格和种粮补贴却没有明显变化。当期调查中, 24.44%的农户认为2011年所种植的农产品价格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 38.11%的农户认为与上年相比基本不变, 35.71%的农户认为与上年相比有所上涨, 1.74%的农户认为与上年相比涨幅显著;对于种粮补贴, 71.68%的农户认为基本不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作用的有效发挥。

为防止农资涨价吃了惠农政策, 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调控和监管, 建立健全农资价格预警预报制度, 加强对农资市场价格的适时监测;另一方面要完善农资价格直补制度, 建立农资价格直补标准与农资价格上涨的联动机制, 根据农资价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直补标准, 确保农民收益不因农资涨价而有所降低;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普及,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3 扩大住房改造补贴范围, 减轻农民负担

经过2011年银行信贷政策和“新国八条”等房产调控政策的打压, 中国城市商品房投资已经萎缩, 销量骤减, 价格也回归理性, 但是由于前几年的跨越式发展, 与之相关的水泥、建材、钢铁、家具电器、装饰装潢等价格目前仍处在高位运行。加上近几年农村建安成本、运输成本的快速上涨, 使得农户住房改造越来越难, 改善生活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把住房改造问题当成生活中最大的负担。这不仅阻碍了强农富农政策的有效发挥, 也给“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增加了压力。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应对农村住房问题, 政府在积极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同时, 还应扩充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在继续加大住房改造补贴发放力度、提高住房改造补助标准的同时, 以财政贴息的方式降低农户房贷利息支出, 弥补建房资金缺口;二是扩大建材下乡品种, 加大建材下乡政策支持力度, 降低运输成本, 避免行业垄断;三是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发展现状设计适合农户建房贷款的金融产品, 完善金融对农村住房改造工程的支持力度, 切实解决农户住房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

摘要:2011年, 物价持续高位运行过程中, 农村居民所承受的物价上涨压力远超过城镇居民。根据2000户农户问卷调查结果, 分析了农民对物价的感受及判断, 并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资价格调控和监管、扩大住房改造补贴范围等应对农村物价过快上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物价上涨,惠农政策,调查

参考文献

[1]“贫困地区调研课题组”, 物价上涨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影响分析[J].调研世界, 2009 (2) :15-17.

[2]沈新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和谐农村建设[J].调研世界, 2010 (1) :17-19.

篇4:物价变化对城乡居民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物价变化 贵州 城乡居民 问卷调查 影响

1 问题的提出

经过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研究物价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一个热点问题。2006年至2010年,贵州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1.7、106.4、107.5、98.7、102.9[1],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分别为第23位、第30位、第26位、第7位、第4位,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以来,贵州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历了较大的波动。无论是物价上升或下降,都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2009年11月9日表示,价格统计调查和指数的编制十分复杂,与人们购买商品的实际确实存在差异,既不能说明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不准,也不能否认人们的感受不对[2]。我们认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城乡居民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人们对物价变化的感受,以及物价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减弱物价变化的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2 研究设计

2.1 主要概念界定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居住地为准,城市居民指居住在县城、县级市、地级市和贵阳市市区的居民,其余为农村居民。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关于“物价变化”、“物价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的相关书籍、论文、新闻报刊等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本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基础性指导作用。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课题组设计了《物价变化对贵州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调查问卷》。问卷结合了物价变化的特点和课题研究内容进行设计,问卷用词、问题及选项设置遵循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开展正式调查前进行了小范围的试调查,之后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对问卷的问题和选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并在实施正式调查前对修改和调整后的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

①效度检验

请7位专家(教授4名、副教授3名)分别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评价。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的内容有效率为71.4%,基本有效率为28.6%(表1),表明问卷的内容有效地涵盖了研究内容的不同内涵领域;问卷的结构有效率为85.7%,基本有效率为14.3(表2),表明问卷设计合理。

②信度检验

采用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使用同一份问卷对贵阳市30名居民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3周,经统计分析,两次测量结果的皮尔生积矩相关系数r=0.9479,P=0.0000,说明测量的随机误差小,测量结果可靠。

③样本容量与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设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5%,置信度为90%,由于无其他信息估计物价变化对贵州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无法预先估计出总体比例的大小,出于保险原则,取P=0.5,最小样本容量为271。考虑到问卷的回收率可能不高,城市居民调查样本容量设为360户,农村居民样本容量设为900户。

本次调查采用分群随机抽样,将样本容量平均分配到贵州省9个地州市中。每个地州市随机选取2个城市样本(样本容量20户)和3个农村样本(样本容量30户)。

④调查实施与数据整理

本次调查由4名讲师根据调查需要,随机选取来自贵州省9个地州市中的45名本科生组成调查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于2011年7月将调查问卷发放给45名调查人员,同时发放调查指南45份。45名本科生于2011年8月对各自居住所在地周围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每户人家选择1位居民填写调查问卷,如调查对象能自己填写的由调查对象填写,调查对象不能填写的由调查人员填写,不能完成的调查问卷可交回空白问卷。于2011年9月开学时将调查问卷收回。城市居民收回调查问卷346份,回收率为96.1%,空白问卷98,作答问卷24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13份,有效率85.9%。农村居民收回调查问卷847份,回收率为94.1%,空白问卷253份,作答问卷59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03份,有效率为84.7%。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和EXCEL表格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

3.1 样本构成情况分析

城市居民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13份,其中男性116人,女性95人,性别缺失值2人。农村居民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03份,其中男性334人,女性168人,性别缺失值1人。调查对象分布在各地州市(表3),城市家庭的人口数集中在3至5人之间,3口之家最多;农村家庭人口数集中在3至6人之间,3口和4口之家最多(表4),年龄主要在24岁至45岁之间(表5)。农村调查对象中有66.2%的职业为务农,城市调查对象职业分布则较为广泛。以上数据表明,此次调查的样本构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2 贵州省城乡居民的经济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贵州省农村居民的家庭年收入69.2%在2万元以下,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集中在2至4万元之间(图1)。农村居民家庭年支出70.8%在2万元以下,城市家庭年支出集中在1至3万元之间(图2)。

3.3 贵州省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感受情况分析

我们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对贵州城乡居民對物价变化的感受情况进行调查,将物价变化设置为7个等级:-3表示物价下降过快,-2表示下降较快,-1表示稍有下降,0表示平稳,1表示稍有上涨,2表示上涨较快,3表示上涨过快,4表示不清楚。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感受到水、电价格上涨幅度最小,其余依次为教育、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农业生产物资、衣着、燃料等的价格,介于稍有上涨至和涨较快之间,食品、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图3)。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物价变化的感受得分进行平均数差异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燃料、交通、教育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幅度的感受无显著性差异;而城市居民对水、电、住房、和医疗保健的价格变化幅度的感受明显高于农村(表6)。

3.4 物价变化对贵州省城乡居民的生活影响分析

3.4.1 贵州省城乡居民的家庭开支情况分析

城市居民中,有93.9%的家庭主要用于购买食品,水、电、燃料位列第二,衣着位列第三;农村居民中,有78.4%的家庭主要用于购买食品,衣着位列第二,水、电、燃料位列第三(表7)。设显著性水平α=0.05,U检验结果表明主要用于购买食品、交通、水、电、燃料、文化娱乐、住房、房租等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多,而主要用于购买教育和农业生产物资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少,在购买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无显著性区别。

3.4.2 物价变化对贵州省城乡居民的影响情况分析

①总体物价变化对城乡居民的影响情况分析

城市居民中,仅有1.9%的人认为物价变化对自己无影响,30.7%认为稍有影响,51.4%认为影响较大,16%认为影响很大。农村居民中,2.6%的人认为物价变化对自己无影响,25%认为稍有影响,51%认为影响较大,21.4%认为影响很大(图4),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物价变化影响程度四个反应量的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的Pearson卡方值为4.271,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234>0.05,未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在物价变化影响程度四个反应量上没有一个选项的百分比间有显著性差异,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所感受到的总体物价变化对自己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城市居民中有1.4%的人认为总体物价上涨完全可以接受,45.2%认为勉强可以承受,39.5%认为有点承受不住,13.8%认为无法承受(图5)。91.5%的人家庭开支增加,6.6%不变,1.9%减少(图6)。从物质方面看,58.9%的家庭生活水平上升,12.7%不变,26.4%下降,1.9%不清楚(图7)。

农村居民中,有2%的人认为总体物价上涨完全可以接受,33%认为勉强可以承受,46.6%认为有点承受不住,18.4%认为无法承受(图5)。89%的人家庭开支增加,7.2%不变,3.8%减少(图6)。从物质方面看,58.4%的家庭生活水平上升,13.5%不变,25.7%下降,2.4%不清楚(图7)。

对城乡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接受程度进行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值为9.805,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020<0.05,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接受程度四个反应量上至少有一个选项的百分比间有显著性差异。设显著性水平α=0.05,经U检验,认为物价上涨勉强可以承受的城市居民显著多于农村居民,有点承受不住的农村居民显著多于城市居民。总的来说,农村居民对物价上涨的负面感受更加强烈。

家庭开支变化情况、生活水平变化情况的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结果均未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贵州省城乡居民家庭开支变化情况、生活水平变化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②各类物资价格变化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分析

城市居民中73.9%的人认为食品价格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最大,水、电、燃料价格位列第二,住房价格位列第三。农村居民中59.4%的人认为食品价格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最大,教育价格位列第二,农业生产物资价格位列第三(表8)。设显著性水平α=0.05,U检验结果表明食品、住房、文化娱乐价格对城市居民的影响比农村居民大,教育和农业生产物资价格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比城市居民大,其余物资价格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将各种物资价格变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作为应变量,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感受幅度、城乡居民家庭购买各类物资的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物价变化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影响与物价变化幅度显著正相关(1),与居民购买各类物资的情况显著正相关;即某物资的价格变化幅度越大,主要用于购买该类物资的居民越多,该类物资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影响也就越大。

3.5 贵州省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应对能力及应对措施分析

3.5.1 贵州省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应对能力分析

从城乡居民对家庭收入变化与物价变化相比的感受来看,城市居民中,有84.3%的人感觉家庭收入上涨,其中11.4%感覺比物价上涨速度快,16.2%感觉与物价上涨速度一致,56.7%感觉比物价上涨速度慢;农村居民中,有77%的人感觉家庭收入上涨,其中8.3%感觉比物价上涨速度快,12.9%感觉与物价上涨速度一致,55.8%感觉比物价上涨速度慢(表9)。设显著性水平α=0.05,经U检验,认为收入上涨的城市居民显著多于农村居民,认为收入没有变化的农村居民显著多于城市居民,认为收入减少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无显著性差异。总的来说,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城市居民应对物价上涨的能力比农村居民强。

认为家庭开支增加的居民中,46.4%的城市居民认为增加的收入能弥补增加的开支,而53.6%的人认为不能弥补;34.5%的农村居民认为能弥补,而65.5%的人认为不能弥补。经U检验,认为增加的收入能弥补增加的开支的城市居民显著多于农村居民,表明城市居民应对物价上涨的能力强于农村居民。

3.5.2 贵州省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应对措施分析

面对物价上涨,城市居民中,11.7%的人表示会大量减少开支,82.6%的人表示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5.6%的人表示不会缩减开支;农村居民中,10.7%的人表示会大量减少开支,80.1%的人表示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8.1%的人表示不会缩减开支。经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值为2.530,自由度为2,显著性概率值P=0.282>0.05,未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面对物价上涨的否缩减开支方面的各项选择无显著性差异。

会缩减家庭开支的城市居民中,有70.9%的表示会缩减衣着方面的开支,文化娱乐位列第二、食品位列第三;会缩减家庭开支的农村居民中,有63.3%表示会缩减衣着方面的开支,食品位列第二,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位列第三(表10)。总的来说,城乡居民缩减开支的选择对象依次为衣着、食品、文化娱乐、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交通、水电燃料、住房、农业生产物资、医疗保健、房租、教育。

4 结论与建议

农村有一部分物资可以自产自销,对物价变化幅度的感受比城市低,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应对物价上涨的能力比城市居民低,对物价上涨的负面感受较城市居民强烈。从物质方面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在改善,改善速度大致相同,由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起点不同,长此以往,会导致城乡差距拉大。半数以上的城乡居民认为收入上涨幅度小于物价上涨幅度,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弥补增加的支出,有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下降,生活水平降低。绝大部分城乡居民家庭开支增加,会通过缩减开支来应对物价上涨,不利于扩大内需。因此,控制和缩小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物价上涨给城乡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4.1 控制物价上涨

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调控机制,控制物价上涨,尤其是控制好食品、住房、衣着、农业生产物资、燃料、教育、医疗保健等对城乡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物资价格,有效降低城乡居民的开支增加幅度。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对假冒伪劣、哄抬物价、食品安全、行业垄断经营、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加强各类物资供求信息的信息化建设,搭建多渠道、低成本的供求平台,减少中间流转环节。

4.2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通过发放物价上涨补贴、拓展城乡居民就业渠道等办法和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引导和扶持农村居民种养殖各类价值更高的动植物,推进农村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发展;给外出打工的农村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4.3 拓展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档次上的多样性

通过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消费档次上拓展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多样性,让城乡居民在消费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2]中新网2009年11月9日电.统计局官员:物价指数与居民感受确实存在差异.中国新闻网.

基金项目:贵阳学院院级课题,(课题批准编号:200920)。

作者简介:

韩英,(1981-),女,贵州安顺人,贵阳学院审计科讲师,管理学硕士。

篇5: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民生之首要。物价问题更是关乎老百姓生活质量,国家稳定繁荣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想通过了解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人们对物价上涨的看法,经过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背景资料

(1)居民消费指数(CPI)

CPI(cormumerpricel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国际上通常以CPI为主要指标采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的、连续的、超过一定幅度的上涨。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当cpi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一国货币就会贬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背离,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

(2)两会看物价

作为民生问题的“晴雨表”,物价在今年两会上备受关注,不出人们的预料。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一阐述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的赞同,由“一防”到“两防”,(既要防止经济过热,也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体现了中央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一防”变“两防”,不仅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路的必然要求,更是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物价涨落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物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家近年来大力改善民生的实际效果。今年年初,社科院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物价上涨已经成为头号社会热点,人们对物价的关注首次超过了对收入差距的关注。这“第一关注”背后,传递出一种民生焦虑。粮油肉蛋等基本生活资料,关系到老百姓最切身的生活感受,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采取九项措施控制物价是对民生期待的一种亲切回应,让人增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信心。物价是百姓关注的第一民生问题。两会传递的信息表明,稳定物价,也是政府关注民生的第一视点。相信随着以“两防”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实施和加强,物价将会渐行渐稳

(3)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九项措施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量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为此,《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如下九项主要措施:

一、大力发展生产,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生产,认真落实支持发展生产的政策措施,搞好产运销的衔接。

二、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坚决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扩张,违规在建项目必须停建。

三、加快健全储备体系,改进和完善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的方式,适当增加国内紧缺重要消费品的进口。

四、把握好政府调价的时机和力度,必须调整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公共服务收费也要从严控制,防止出现轮番涨价。

五、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

六、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抓好教育收费、医药价格、农资价格及涉农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七、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特别要增加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贴,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八、遏制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九、坚持执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温家宝总理强调,“物价问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稳定市场物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现在,国家粮食库存充裕,主要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只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上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三、调查内容

(1)物价上涨对高收入居民的影响

(2)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居民的影响

(3)物价上涨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

(4)(方向:①开学以来,学校菜价普遍上涨,份额明显缩水,但是饭不可不

吃,然而生活费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反应如何呢②对于这轮物价上涨,大学生的看法怎么样?心理态度有发生料怎么样的改变?③物件上涨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包括个人和家庭)如何解决的(花费、开销)④国家对大学生伙食的补助金)

四、调查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实地采访获得资料及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物价上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社会调查表

1、在您最近的消费中哪些东西明显涨价了(可多选):()A、食品(粮油、蔬菜、肉禽)B、衣服C、药品D、汽油、煤气等燃料E、房价F、感觉和以前差不多 2、随着物价上涨,觉得自己在哪的开支越来越大:()A、餐饮B、交通C、娱乐D、住房

3、您觉得物价上涨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在哪方面?()

A、仅是日常花销增多B、感受到生活压力C、无法负荷D、其他

4、您觉得物价上涨的原因:()

A、经济增长速度过快B、能源危机所致

C、经济周期到来无法避免D、外国资金的流入

5、您觉得物价上涨问题改善的关键在于哪?()

A、政府宏观调控B、市场经济调节C、消费者6、您对物价上涨的看法:()

A、相信不久就会过去B、不抱太大希望

C、无所谓,对自己没太大的影响

7、月收入情况()

A、300~~800 元B、800~~1600元

C、1600~~3000元D、3000元以上

8、受教育水平()

A、高中(职高、中专)B、大专C、本科D、研究生及以上

9、受这次物价上涨影响,你的月支出相比以前有何变化?

A、多了一倍多,有点承受不住了B、多了一些,但还能承受

篇6: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这学期,我参加了“点击南京”社会调研活动,在南京江浦这做了考察调研。我们调研活动是围绕物价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展开的,针对不同阶段的人群,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听取介绍、座谈交流,使我在这次考察中思想受到极大的触动,感受颇深。

近几年,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大中城市,物价上涨的消息也越来越多。虽然媒体有报道,尽管以前我并不在意这些新闻,但是现在一个人在学校生活,日子也要精打细算,才开始感受到物价上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近期物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涨价引发的生活成本增加也牵扯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南京浦口,生活水平不算高,但是近一两年物价也不断上涨,就连学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涨价,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也是突然不能够适应。“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类基础物质价格再怎么涨,老百姓也是要买的,无论如何,饭总是要吃的。

这次物价上涨,有一个特点,就是资源类、资产类、能源类、农产品类的价格上涨,而工业品涨价幅度不明显。这就说明,经济结构畸形化程度在加深。中国正在面临着物价全面上涨的炙烤,从“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老百姓生活的豆类、大蒜、生姜以及蔗糖,全线上涨,菜价也到了“元时代”,一些农产品还全线告急,比如说棉花。玉米、小麦等等凡是沾上农产品的,大部分都大涨了。不仅农副产品上涨,像电价、水价、煤价、油价涨价的幅度都让老百姓如坐针毡,切实感受到工资不涨生活成本天天涨的压力。房价涨了就不说了,房租上涨确实让很多白领受不了。即使买了房的房奴,生活成本上升,更使得他们苦不堪言。由于物价和民生息息相关,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涨价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这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

对于城镇的低收入阶层,政府已采取了下列措施,以保证其生活水平不致因价格上涨而大幅度下降,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三是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整体上看,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粮油价格上涨尚不足以影响到居民整体生活。但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

篇7: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前言

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物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从2009年5月以来,我国的物价水平出现大幅度上涨,人们感到东西贵了,钞票缩水了,资产贬值了,物价问题牵动千家万户。今年,物价上涨成为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因素,物价提高幅度是近几十年来最快的一年。物价的上涨,让我们联想到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物价上涨的的?它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对此有应该如何对待呢?对此,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及对策。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

我们小组共4人,分别在各自的家乡所在地向居民发放问卷,总共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男性11人,女性9人。大部分为农村居民,也有少量大学生。

一、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我国的价格改革由来已久,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和比价关系,通过改革,促进了生产,活跃了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是主流。但是在旧的价格治理体制打破的同时,亦带来了市场物价总水平的较大幅度的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调价项目不多,却出现了物价水平上涨面广,幅度大的状况。

生产资料价格大涨。从当前情况看,推动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一些基本因素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仍保持增长。

劳动成本上压力增大。目前,下游企业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企业

利润增长出现减慢的趋势,企业破产兼并开始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过剩生产能力会得到消化;工资偏低已经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因此,一旦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压缩,工资增加,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就会顺畅传导到下游产品,带来物价全面上涨。

此外,还有其它公共服务类调整性涨价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等一系列原因。

二、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物价上涨,显然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问卷的第四题中,选择影响很大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40%,显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在第六题问道“物价上涨是否会导致买东西会事先计划好的时候”,有15个人选择了“是”,占总人数的750%。可以肯定地说,物价上涨,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不只是某一类物品的物价上涨,各种物品的价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在第问卷的第五题中,我们设置的问题是哪种物品的价格上涨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最大,80%的人都选择的是食品,这当然可能与我们调查的对象大部分都不是生活在城市,收入水平不太高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食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食品物价的上涨,对居民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问卷的第八题中,我们设置的问题是“.面对物价上涨,您索采取的措施是”,很多人选择的是A选项,尽量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占总人数的70%。这说明物价上涨还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方式。

由于我们设计的问卷问题有限,调查还不够全面,在发放问卷的同时,我们还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到物价上涨其实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谓是无所不在。但同时我们从调查问卷还可以看出,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还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月收入在3000以上的,在第四题“物价上涨对您购买商品的影响”给的回答都是“影响不大”,可见,无论是从调查数据上看,还是从实际生活消费上包括居民的切身感受上来看,中低收入群体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中那些依靠社会最低保障收入生活的较为贫困的家庭,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更为明显。

我家处于一个中等消费水平的家庭,但由于物价的上涨(如:从去年起,猪肉、蔬菜、水果、粮油等的价格上涨)跟我爸妈带来的巨大压力,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我经常听我的父母说,“现在买什么都贵,买什么都要有个度啊,不要浪

费,要节约.” “这时我才想到,像我这样的家庭都感到比较大的压力,再想想那些远在贫困地区的农民朋友,就更吃不消了。物价上涨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对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也感受颇深。我们都不敢随意购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穿的运动鞋,一些国内品牌不仅在销售额上与国际品牌竞争,就在价格上,也在试图与那些国际品牌接轨,使我们这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感到十分为难。同时也面对很大的压力,物价如此之高,而我们将来的工作薪水又如何来应对这些呢?

我们调查的对象都是居民,也就是有房子住的,其实我们都知道,涨幅最大,对我们个人和社会影响最大的商品是房子。房价居高不下,出现了所谓的“蚁族”、“房奴”,使我们这些年轻人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房价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我们的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三、物价上涨的对策

针对物价上涨的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缓和物价上涨给人们带来的压力:

一是建立价格联动,取消大批收费。适当解决涉及农民建房、医疗、教育、公路维修补偿、强制培训等收费。

二是政府密切关注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粮食、副食品、水、电、油、气等必需品的价格走向,在价格水平出现过快上涨时,政府出台相关降价政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限制,稳定价格。

三是完善价格异常波动应急机制。对可能引发价格异常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预报,防范局部地区或个别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引发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

四是开展专项检查,规范价格秩序,稳定人心。物价部门要定时不定时地对所有收费单位进行价格的专项检查,例如说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医疗服务、药品价格、食盐、物业管理收费、价格欺诈等各项专项检查。

有人认为,导致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通过膨胀,解决物价上涨必须以遏制通货膨胀味前提。通货膨胀已成为制约价格改革的难点,也是整个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由于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的各方面又相互密

切联系,因此治理经济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重点,又要进行综合治理,既要有长期持久的措施,又要采取应急措施。

压缩社会总需求,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把投资规模真正管起来。但不能搞一刀切,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用到重点建设和增加短缺产品生产上,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

在问卷的第十题中,我们的问题是“您觉得改善物件上涨的关键在于”,有16个人选择了政府,占总人数的80%,在“物价上涨,您对国家调控政策满意度如何”这个问题中,有65%的人也就是13个人选择了“满意”和’基本满意”。这说明解决物价上涨问题的关键是政府,也只有政府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政府应该更多地干预,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才能使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

篇8: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国家发改委宣布, 自2008年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 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2008年7月1日起, 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5分钱。煤、电、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导致钢材、水泥、砖等建材进一步上涨。

在建筑主材涨价的同时, 人力成本也在上升, 以山东滨州普通小工为例, 四年之前日工资不过2 0元~3 0元, 而现在已经是60元~80元。

建筑成本不断攀升对居民住宅价格有何影响呢?笔者认为, 由于城乡住宅价格的构成不同, 对于城、乡不同区域居民, 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以下分别是对农用住宅和城市居民住宅的影响分析。

一、农村居民住宅分析

1. 土地方面、各种税金、利润方面的影响

农村建房所使用的土地成为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是经依法审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成员用于建造住宅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人对宅基地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有限制的处分权, 即权利人有权自主利用该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将房屋连同宅基地一同转让 (应当将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符合建房申请宅基地条件的成员) 、出租。但是,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因为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具有无偿性、福利性。所以农民不用担心土地价格、各种税金等的影响。当然对于农民的自建房来说, 不会有利润方面的影响。

2. 建筑成本的影响

农村建房的建筑成本, 其主要由建材费和人工费 (承包费) 构成。建筑材料近几年一路攀升, 人工费也是涨了好几倍。

现以山东省滨州地区博兴县大杨村为例来说明近五年房屋建筑成本的涨幅。该村近些年村民建房是这种四合院的样子, 如图所示:

农村建房的一般程序是, 村民首先向村民委员会申请宅基地 (地块必须符合村里的建设规划要求) , 经乡镇政府批准后取得宅基地;然后村民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交给乡村小承包商, 承包商总揽整个工程的建设, 由承包商雇佣专业工匠 (瓦匠、木匠等) 和小工来具体施工;业主负责购进物料和施工监督。总建筑成本 (工程承包费和建筑材料费) 如下表所示, 从2003至今已经翻了两番总额已经超过了1 0万元。

3. 结论

虽然农村居民住宅成本不包括土地价格以及各种税金等费用, 但是总建筑成本自2003年至今也已经翻了两番, 相对于农民普遍较低的收入, 十万元已经是个天文数字, 不少农民抱怨“盖房子是越攒钱越盖不起”。当前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费的上涨导致的建筑成本上涨, 对农民自住房的建设影响是很大的。

二、城市居民住宅分析

1. 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

就商品房而言, 影响房地产最大的因素主要是土地价格, 其次才是水泥、钢材。住房价格是由开发商的成本和利润两部分组成的, 也是一种产权价格。但住房价格除了取决于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个供给价格问题。因为房地产的供给不同于单纯的土地供给, 它是一个生产过程, 因此必须通过销售价格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支出来获得合理利润, 才能维持再生产过程, 因此房价作为一种供给价格不仅是买方愿意购买的价格, 更是卖方愿意出售的价格。

在市场机制中, 人们对房屋的需求 (包括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 决定了房价的高低, 而房价的高低决定了地价的高低。在“价高者得”的拍卖机制下形成的地价是由当前房价及开发商对未来房价的预期决定的。房价预期上涨时, 地价也必然上涨, 反之, 地价必然下降。地价是房价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房价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房价的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成本。

2. 建筑成本的影响

城市居民住宅和农村居民住宅一样, 建筑成本会随着建筑材料价格、人工费、能源价格等的上涨而上涨。

3. 供求关系的影响

历史的进程证明, 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恰恰就是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供求之间的平衡的。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利润空间加大、吸引更多投资来增加供给、平衡需求;价格稳定之后, 投资再增加则价格下降、利润空间缩小, 则投资转移、供给下降。此起彼伏的达到调节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2008年3月25日“新浪乐居创新峰会”上做出下述表示:房地产市场前两年因为各种其他的原因, 经历了一些过快的增长, 中国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大有发展前途的市场。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还远远没有结束, 中国的农民进城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中国的城市化刚刚走完了一半不到的道路, 城市发展本身还有巨大的空间, 这样的进程是决定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国人居住条件的改善将是今后几十年、上百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 也将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供求关系仍然左右着中国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中小城市, 刚性需求不是很大, 房价不是很高;而在大城市, 房地产的价格受流动性过剩、刚性需求大等影响, 房价已经非常高了。

4. 市场炒作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是一样的, 是一个资产市场, 就是恐惧和贪婪把人们带到这个市场。由于恐惧和贪婪, 这个市场涨的时候总是会涨过头的, 跌的时候也会跌过头的, 它符合一个追涨杀跌的特点。

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大城市, 房地产价格受炒作的影响很大, 当前房价波动的表现, 已经很难用成本理论、房价收入比理论和房价房租比理论来解释。2 0 0 7年, 房价年年涨, 月月涨, 就差天天涨了, 有人把房价定义为海鲜价, 海鲜一天一个价, 叫时价, 不定价。就消费者的角度, 很显然对购买房地产的事情已经从过去的“为与不为”, 进入到“能与不能”。也就是说, 这个杯子1 0块钱我觉得太贵了, 我不愿意买;但是现在这个杯子变成了一千万了, 不是我不愿意买, 是我买不起。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承受能力, 房价收入比大幅度增大, 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

对于中小城市, 流动性较小, 需求也不是很旺盛, 炒作的成分不大。当房子仅体现其居住功能时, 价格和价值就不会相差太大。

5. 结论

影响房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目前受房价影响最大的群体是普通工薪阶层, 而他们最关注普通住宅其土地成本远高于建筑材料成本。建筑材料、土地以及周边发展环境和市场购买力等共同决定了房价, 也就是说在房价成本因素里面建材涨价、人工费提高将会导致的建筑成本上升不会对市场上的商品房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结束语

建筑成本的上涨对农村居民住宅的影响是很大的, 而对城市, 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房价有影响, 但是不能起主导作用。当然城市的房价已经是非常之高了, 但不是由于建筑成本的影响, 而是土地价格、供求关系、炒作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宅基地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2]吴庆玲:《房地产价格评估》.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年

篇9: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关键词] 社区居民;预防保健;需求;影响因素

现阶段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一般集中在临床医疗方面,而针对预防保健方面服务需求的相关调查报道却相对比较少见。在该形式下,对社区居民最需要的预防保健项目予以调查清晰,会对社区卫生工作者实施有针对性地管理工作产生较大帮助,具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社区居民对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某地区当地社区居民展开分层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某地区社区局面,包括有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分别抽取478人和212人,合计690人。者690人分别来自于两个不同社区,有448人为闹市、经济发达且为人口集中居住的社区,其余242人为边缘、经济相对不发达、且多为流动人口居住的社区。

1.2方法

对选取的研究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指导居民进行正确填写,收回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经整理、编码以及复核后到输入计算机中,而后采用SPPSFOrwindow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

2 结果

2.1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

经统计得知,本次研究中调查对象为男性者238人,女性452人,年龄在18-73岁,平均(58.9±13.7)岁,文化程度为:本科学历者28人,大专学历者65人,高中学历者214人,初中学历者255人,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者128人。职业分别为:学生22人,教师14人,工人41人,商业人员61人,农专非人员166人,行政管理人员28人,离退休人员276人。统计得知本组690人研究对象的医疗保健情况为:自费者284人,约占41.16%,社会保险医疗者214人,约占31.01%,劳保医疗13人,约占1.88%,商业医疗保险90人,公费医疗89人,约占12.90%。

2.2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状况

经统计发现,社区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需求项目主要包括有:慢性疾病、体检、老年精神卫生、妇女更年期保健、康复治疗以及计划外免疫等,其中以慢性疾病的需求最为显著。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具体需求情况详见表1。

2.3社区居民预防保健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经统计发现,社区居民主要对慢性病管理、体检、计划外免疫、妇女更年期保健以及老年精神卫生等方面具有强烈需求,经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对以上需求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居民的职业、性别等。

3 讨论

经过调查发现小区的居民对一些相关的服务项目存在十分需要的现状。居民对政府计划外的基本服务项目譬如说慢性病管理(个体化)、妇女更年期保健、康复治疗、体检、老年精神卫生以及计划外免疫的需求正在不断加大[2]。相关研究曾对以上的几类服务项目的提供者的选择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居民对防保医生以及全科医生的工作范围以及相关的工作内容的认识还不是十分的明确,对于者两者之间的功能定位还有待于展开进一步的划分与完善[3]。预防保健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康复治疗这项项目的需求排在较为靠前的前8名位置,这表示社区存在一定的康复需求,因此应加强老年病的康复服务工作[4]。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约有61.3%的老年人指出康复治疗项目的设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一些疾病患者而言,康复的意义相对于治疗的意义要更加的重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康复医学存在相当大的潜力。

影响预防保健项目需求的主要因素。本次研究中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患情况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目前对居民预防保健需求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由于慢性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加,居民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便也随之开始逐渐增加;有研究证实若是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其对预防保健服务所产生的需求也就越大[5。本次研究中慢性病管理在预防保健项目需求程度排序中占据首要位置,这一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存在相当高的需求。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社区医疗水平,最大程度的满足居民的预防保健需求,做到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兰,杨发莲,万风山.大理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5,(12):154-155.

[2]王禄生,孟庆跃,卞鹰.农村税费改革与卫生筹资政策调整研究总报告[J].卫生经济研究,2009,12(23):231-235.

[3]董沛,米光明,王严存.城市社区老年人群卫生服务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0,10,(23):373-374.

[4]张小萍,张春江,张拓红.中关村社区医疗保健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益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11(24):137-138.

篇10: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连云港市市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经济适用房出现短缺,商品房炙手可热,二手房价格不断上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虽然国家针对房地产价格一路上涨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但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今年1-8月份,连云港市商品住宅平均均价为2434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1%。其中市区商品住宅平均均价为3132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9.4%。

市区商品住宅均价及涨幅连云区独占鳌头

今年1-8月份,连云区商品住宅平均均价为3783元/平方米,同比涨31.7%。分别比开发区高出1308元/平方米和26个百分点;比新浦区高出630元/平方米和13.2个百分点;比海州区高出1175元/平方米。四县商品住宅均价赣榆最高,涨幅灌南最快

今年1-8月份,赣榆县商品住宅均价为1747元/平方米,分别比东海县高出69元/平方米;比灌云县高出45元/平方米;比灌南县高出 207元/平方米。灌南县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27.5%,分别比赣榆县高出11.3个百分点;比东海县高出21.1个百分点;比灌云县高出15.4个百分点。苏北五市商品住宅均价俆州最高,涨幅盐城最快

今年1-8月份,俆州市全市商品住宅均价为2464元/平方米,分别比淮安市高出320元/平方米,比盐城市高出293元/平方米,比连云港市高出30元/平方米,比宿迁市高出904元/平方米。盐城市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24.3%,分别比俆州市高出8.1个百分点,比淮安市高出8.1个百分点,比连云港市高出11.2个百分点,比宿迁市高出31.2个百分点。苏北五市市区商品住宅均价连云港最高,涨幅淮安最快

今年1-8月份,连云港市市区商品住宅均价为3132元/平方米,分别比俆州市高出81元/平方米,比淮安市高出715元/平方米,比盐城市高出747元/平方米,比宿迁市高出1168元/平方米。淮安市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21.5%,分别比俆州市高出3.2个百分点,比盐城市高出0.1 个百分点,比连云港市高出2.1个百分点,比宿迁市高出26.1个百分点。

苏北五市市区除宿迁外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幅都高于居民收入同比涨幅

今年1-8月份,宿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涨幅为16.6%,而商品住宅均价同比则下降4.6%。俆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涨幅为18.0%,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幅为18.3%。淮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涨幅为19.3%,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幅为21.5%。盐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涨幅为15.8%,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幅为21.4%。连云港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涨幅为16.8%,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幅为19.4%。

相较于一线城市动辄几万的房价,连云港的房价并不算高。据了解,在一些炒房客眼中,连云港房价还是“洼地”,他们认为连云港房价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虽然大幅提高利率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限炒政策会有

一定滞后性,连云港房价不会“应声而落”,经过一段时间的“有价无市”后,开发商顶不住资金压力,才会采取降价行动。

没想到连云港房价已经这么高了,无论是新浦还是墟沟、海州,想要找到4000元/平方米以下又适合自己的房源实在是太难了,甚至有些房源的价格已经突破5500元/平方米了。”就是这样,短短一年间,08年3500元都觉得很高的房价如今已经找不到了,遍地都是5000元以上的房子。

我们算一笔账,如果100平米的房子单价5000元/平米,首付30%,等额本息贷款20年。这就需要一个家庭在支付15万的首付后,每个月还要支付2320元的月供,这还不包括物管费等其他房屋居住成本。这对连云港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庞大的开支。

我给连云港房子定定价,市区别墅、排屋等高档商品房6000元或以上,有钱人买的;位置好的普通商品房(高层、小高层、多层)3500—4000元,位置不太好的普通商品房3000元左右;中等收入家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市区1500—2000元左右,低收入家庭买的,廉租房租金大约100元/月,经济困难家庭住的;县城普通商品房2000元左右,经济适用住房1000元左右。

江苏房价总体趋于上涨,其中地区差异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房价一季度平均上涨了13.5%,而江苏上涨了28.6%。其中,高于全国房价平均增幅水平的有苏州、无锡、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6座城市,而低于全国房价平均增幅水平的有南京、常州、南通、泰州、宿迁、镇江、扬州。苏北的连云港、淮安、徐州、宿迁、盐城等地,每平方米房价目前均已突破1500元,涨幅都在20%以上。

而当地政府宏观调控,使得南京以及苏南地区的房价涨幅明显趋缓,房产投资的热情也略有下降。正是由于苏北、苏中等地区的房产投资迅速崛起,带动当地房价一路飙升。由于苏南等地房地产业利润空间已经很低,所以大量房产资本开始向苏北地区转移,从而拉动了整个江苏房产投资继续一路狂奔。

南京百姓8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苏州、扬州要6年。老百姓能不能买得起房子,主要就是看口袋里多余的钱够不够多,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价上涨幅度相比充不充足。江苏全省房价增幅目前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有苏州、无锡、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6市,而全省房价上涨幅度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有南京、常州、泰州、镇江、扬州等。这也直接导致了苏州、无锡、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6市百姓目前买房较难,不过南京是较为特殊,由于基础高——全市平均房价较高,所以尽管今年一季度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33.3%,这也使得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的“排位”提高到第3位,仅位于苏州、无锡之后,但老百姓买房仍比较艰难。

当地房价上涨幅度除以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所得的倍数,代表了几年能买得起房。国际建筑业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正常最少3年,最多6年就能买得起房,那么江苏13个省辖市情况如何呢?省建设厅的调研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各省辖市的老百姓几年买得起房做了专项研究。调研结果显示,南京包括郊县的百姓要8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而苏州、扬州买房的时间也较长,当地的市民要积蓄存款6年全部收入才能买得其房子。其中,苏州是因为平均房价较高,而扬州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当地房价而言,较低所致。最低的则是盐城市,百姓只要4.4年全部收入就能买得起一套房。无锡、徐州、盐城房价上涨空间大。

物价水平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自去年以来,各种商品及服务价格涨声一片,特别是食品和住房价格节节攀升,但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2.8%。这似乎与人们的实际感受不一致。最为关键的,就是因为我国的CPI统计没有包含房价上涨因素。

房价等属于居民的重大开销居然没有纳入CPI的统计,也让不少专家质疑消费价格数据失真。不过江苏房价涨幅与江苏的CPI涨幅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各地房价的上涨趋势。比较结果显示,无锡、徐州、盐城3市的房价仍将进一步上升,还有不小的上涨空间。而苏州、淮安、连云港房价上涨的空间很小,房价上升也将趋缓。而其他城市,即南京、常州、南通、镇江、泰州、扬州、宿迁7市的房价则几乎已经没有上涨趋势。

低收入的人群买不起房是目前江苏买房人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今年江苏要让大部分有买房需求的人,都能买得起房。省政府的规定中将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增加全省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今年全省的经济适用房将达到新开发商品住宅的10%。努力通过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完善住房保障机制,调整市场机构,调节市场矛盾,促进房地产健康持续的发展。

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加强房地产真实信息的采集,完善房地产信息发布制度和房地产信息披露的建设,及时发布市场的信息,采用信息的手段提高房地产的透明度,以此调整房地产市场,引导百姓合理消费、正确消费。房价,每个人说都有道理,买房的人希望房价上涨,涨的高一点,这样心理才不会觉得自己买房子亏了。没有买房子的人,一直在期望房价能够下跌,国家的调控政策能够让他们买得起房子,圆了有家的梦。但是希望房价上涨的不止已经买房的人,当然还有那些所有的开发商。

房地产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09年楼市疯狂了一年,让开发商赚的盆钵满满,房价像坐起了过山车。房价太高,产生了巨大的楼市泡沫,国家在4月17日发布了新国十条,坚定表态要调控楼市,使中国的楼市回归合理的范围。继而又出台认房认贷通知,给疯狂的楼市降了下温,不过,看楼市百日后的房价,基本上没有下降,甚至在悄悄上涨。

中国发布了城市房价排行榜,连云港排名73位,均价4610元。港城属于一个三线城市,而且是划分在三线城市中比较弱的一类里,房价却不低,这也造就了港城市民认为房价过高,一直观望的现象。连云港整个经济水平没有别的三线城市好,但是房价却赶超了部分城市,买一套房子动辄六七十万,对此现象新浦东区一家楼盘负责人认为,目前港城开发商大部分宁愿多搞些促销优惠,也不愿意对外宣称降价,降价一旦再提价,市民不买账的会更多。房价高居不下,很多准购房者选择租房。

导致近几年房价快速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合理因素,也有供求失衡等引起的房价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建材价格大涨。如:钢材与去年与同期相比上涨5.1%,水泥上涨26.9%,砖上涨17.8%。由于建筑装饰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房屋开发成本不断提高,对房价上涨形成了推动力。

土地价格涨幅较大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前提。土地是房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客观上导致了

供应的相对不足。再加上国家控制占用耕地和住房用地审批制度的实施,促使土地交易价格不断上涨,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推动了房屋销售价格的上涨。

收入增加、消费升级促进房价上涨自2008年起,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市居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生活水平相应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居民的消费需求由“吃、穿、用”向“住、行”升级,而“住”则是城镇居民和富裕农民增收后的首位选择。

旺盛的消费需求推动房价上涨。多数购房者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子女结婚、分户需要选择购房,但也有一些高收入者,把购置房产作为投资的一种渠道,获取增值收益;还有一部分纯粹是受买涨不买跌的消费预期心理影响,使本应在未来购房的需求而提前释放,从而推动房价快速上涨。

开发商对高利润的期望,导致房价走高。由于房屋开发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风险高、周期长,必然要求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开发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住房竣工之后,采取分期出售房屋,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以此提升房价。

房屋价格快速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导致居民购房负担过重,生活水平下降。房价上涨过快,不仅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而且也导致了居民购房负担的日益加重。最大的受害者是普通居民,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力在前几年购买商品房,本来打算通过勤俭节约积累一笔钱款,以改善居住条件,不料普通老百姓的固定收入增加速度难以赶上房价上涨速度。就目前对于工薪来说,2010年底,旬邑县居民每人每年收支结余约5050元,按每家3口人计算,1年间一个普通家庭节余的资金才约1.6万元,而房价自2001年(按100平方米普通住宅计算)以来约上涨4.5万元,这已明显阻碍了普通居民改善居住水平的需求,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抑制了居民的其他消费,从而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房价上涨过快,导致购房者贷款额和还贷量增大,而购房者的可支配收入在短期内却未明显上升。绝大多数购房者纷纷削减了衣着、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还有许多潜在的购房者也只能节衣缩食,以积攒首付款提前购房。这严重削弱了我国刺激内需的政策效果,成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障碍之一。

加剧了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房价大幅上涨是一种不公平的利益转移,意味着财富以货币和固定资产的形式在向少数高收入者,特别是投机购房者和房地产商手中集聚。相对而言,大部分居民和经营者的收入则变相缩水,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下降,许多人被排斥在住房市场之外。

影响城乡统筹发展。房价增长过快,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成本,抑制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也削弱了城镇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居住类价格累计上涨6%,增加了居民心理和支付能力的压力,导致部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感到生活压力较大。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今天,房价上涨使越来越多人离自己的住房梦越来越远。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社会各界关于房地产行业泡沫的争论日益激烈,保持房价稳定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如何让房价与自住购买力保持均衡,如何让房地产健康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如何加快保障房建设让低收入人群安居,对刚刚企稳回升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是下半年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阶段,楼市的走向需要密切关注。

公众在对房市走势和房价预期观望的同时,也对政府的调控行为和调控效果予以观望。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引已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且先後采取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

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已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且先後采取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不过,频频刷新的地王记录,以及仍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令政策执行效果和政府公信力屡遭诟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3]同比上涨11.7%.1-3月,中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同比增长35.1%;房屋新开工面积3.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商品房销售额7,977亿元,同比增长57.7%。

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今年将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温家宝当日在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年度例会上直言,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他提出,将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将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抓紧制定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

温家宝透露,中央财政预算为此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人民币。据估算,比上年增加达35%。

温家宝还强调,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同时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政府,要追究责任。

据最新统计,今年2月,中国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房价同比上涨超过15%。温家宝上周末在与网民对话时承诺,今后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

土木道桥09101

上一篇:学生会换届竞选策划书下一篇:幼儿园建构室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