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2024-05-20

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通用6篇)

篇1: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中美育的作用

在学习学前教育学后我认为幼儿园教师需要致力于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在审美实践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其中他提到美者感情之理想。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审美素质教育,通常简称“幼儿审美教育”和“幼儿美育”。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课题的实施离不开美育

幼儿园的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音乐教育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着幼儿情感,同时又使幼儿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活跃思维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和舞蹈等内容教给幼儿有表情地唱歌并迎合音乐做出优美协调的节律动作或舞蹈动作,培养初步的音乐欣赏和唱歌、跳舞的简单技能,发展其音乐才能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

2、美术教育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创作和欣赏等内容。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由于它色彩协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视觉,又能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幼儿对形象美好、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能表现出极大的欣赏欲,喜欢用画笔涂画出一些他们想象的图案来,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所以教给幼儿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的技能,使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美术,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比如:幼儿最初画花朵时,所有孩子画的花朵几乎一个模样──“五瓣一芯”,画面单调。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并经过对各种花的观察之后,再动笔时,就会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来,这时幼儿已经进入了创造美的境界之中。幼儿绘画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绘画的目的主要是在画面以外所获得的那些东西,例如绘画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促使幼儿认知能力的成长;绘画有助于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绘画可以使幼儿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获得内心平衡和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绘画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坚韧精神等等。幼儿绘画教学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而是通过绘画能力的训练培养人的智能和悟性,完善他们美的情操和人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要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润物细无声”,保护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一点对完善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

在幼儿园实习时我发现其实幼儿园的小朋友大都有绘画的潜能,并非少数幼儿所独有的能力。因此,老师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充分发挥想象力。但我发现许多老师都只让孩子画规定内的东西,慢慢地,幼儿习惯了照着别人的画或实物画,丧失了绘画的自信,画面上看不到想象和创造的东西,没有了天真,失去了个性,只剩下苍白的模仿。让孩子们自由表现、自由探索,使他们在创造中得到自信,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大人们的评判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画热情和兴趣。

我认为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应有高水平的艺术修养,能在艺术的高起点上去启迪幼儿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去丰富孩子的情感,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然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能顺应孩子天性而抑制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有艺术天赋的孩子。

作为家长,也不要简单的以像与不像去评判幼儿作的画,要从其认知水平出发。从幼儿的独特视角和思维角度去评判。是不是一幅好的儿童画,主要看画面是否生动、有想象力、有创意,是否表达了幼儿的情感。幼儿有独特的造型语言,这种造型能力是非常可贵的。轻易否定幼儿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绘画兴趣。家长觉得自己“外行”,可让幼儿介绍自己的画,和幼儿共享其中的发现和快乐,以表示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保持其学习的热情。幼儿进行绘画游戏的学习一定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天性,利用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并且开发空间直观智能、身体活动智能与个人控制感情。尽可能让孩子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且茁壮成长。

3、文学艺术教育

幼儿文学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和提高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表现能力,感受文学艺术活动的乐趣,促进其人格的健全与和谐发展。文学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艺术,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中的文学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听故事、听童话、朗读诗歌、观看儿童题材的影视作品等进行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艺术,而且可以使儿童受到美德教育,提高幼儿辨别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形象地再现故事、童话、诗歌等文艺作品的内容,使其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4、体育

体育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形体美、姿态美的主要教育途径。黑格尔说过:“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简单的体育活动中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体质的增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还可以结合音乐或模仿小动物等手段进行。

5、常识教育

常识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多了解一些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基础知识。由于常识教学中经常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打交道,所以应该利用常识教学对幼儿进行热爱科学和爱护环境等方面的科学常识美教育。如游览动物园时,可以让幼儿从观看各种动物的情趣中产生,热爱和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幼儿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美育

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仪表美等。观察语言美,就是要指导幼儿在观察其他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到语言美。观察行为美,就是观察其他幼儿和周围生活中的人能否有礼貌文明的行为,即要做出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如尊老爱幼、重师敬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等。观察环境美是要指导幼儿学会对周围生活环境予以正确认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思,同时还要注意童趣的特点。在美的环境中,幼儿心理上能产生愉悦感,有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心理发展。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社会经验的不足,在培养幼儿学会正确观察周围生活美的时候,要注意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心理接受能力,即知识是粗浅的,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三、幼儿的游戏活动更离不开美育

1、重视游戏对幼儿美育的重要作用。幼儿喜欢游戏,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愉快地接受各种训练,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可以说游戏是让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向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比如:近几年,我们幼儿园比较注重开展角色游戏,开设“美美发厅、儿童食品店、冷食宫”等游戏角,让孩子们自己选游戏角开展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要说话文雅、谦虚和气,举止大方、活泼热情、懂得礼貌、体姿健美、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启迪美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孕育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播下心灵美的种子。

2、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幼儿每天都离不开游戏活动,生动有趣的游戏能强烈吸引幼儿、感染幼儿,使他们在玩乐中得到满足,受到教育。我园通过角色游戏、建筑游戏、桌面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游戏和体育游戏进行美育教育。在角色游戏中师生共同创设商店、医院、公共汽车、照像馆、理发店等。从而使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关心别人,团结友爱、懂礼貌、爱祖国的情感,使幼儿在游戏中受到美育教育。为幼儿开设各种角区游戏,如娃娃家、理发店,小超市、邮电局等,给他们充分游戏的空间,幼儿从中扮演的理发师呀、邮递员呀,能够模仿其文明的行为,使用礼貌的语言,这些都是美育的体现,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所带的班有一名幼儿每天洗手吃饭时间站到门一侧,对进洗手间的幼儿微笑,点头说:“欢迎光临”,此游戏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乐趣,引的更多孩子模仿。在娃娃家爸爸、妈妈做饭、喂孩子、给孩子做玩具,孩子从这些游戏中进行构思创造,又将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与探求,利于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篇2: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宽城县职教中心 刘振宇

摘要: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美育从审美角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所以,运用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育;教育;作用;审美能力;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任,就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学生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学生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其任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以一定的审美媒介去感染、启迪美的接受主体,使其在美的欣赏、美感享受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较为系统的美学基本知识。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接受主体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运用美育的作用 提升学生的素养呢?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阐述,请同行们指教。

一、教育中渗透美育,任重道远。

很多学校的校训里包含有“真、善、美”的含义,求真,就必然尊重科学,重视智育,求善,就必然尊重道德,重视德育;求美,就必然尊重美学,重视美育。而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最乐于也最易于通过审美体验去感知真和善。学生正是在美的探求和创造中,不断地完善着自我,忽视了美的眼睛是昏暗的,遗忘了美的心灵是残损的,丢失美的人生更是不幸的。于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探求,就成了教师的一项责任和义务。在教育教学中要渗透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美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马克思说过:“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你要使自己的语言、行为、环境、心灵更美,你就要接受审美教育——学一点美学。

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人们说爱美和好奇是青年学生的特性,但由于学生经验不足,阅历不深,也往往会出现一些美丑不分、是非不明、善恶不辨的情况,有些人不懂得什么是文明礼貌和精神文明,以美为丑、以丑为美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从现实中看,一些学生追求外在美和注重美的享受,而忽视内在美和审美教育;注重外观的装饰打扮,而忽视内在素质的提高和美化;重物质的感官的刺激性娱乐,而轻视精神的心理的熏陶怡养等等。他们把单纯追求娱乐享受混同于美育,致使生活消费超前,而美育素养相对滞后。总之,学生审美素质的低下,必然影响社会风气的净化,特别是给广大学生的审美追求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心灵美。一个人有了心灵美,便可以在精神上放射出美的光辉,而后再形成他的外在美。正像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在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这就是说,惟有心灵美才能使人高贵,那种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就像一块

污泥一样。因此,心灵美应该是人的生活美的核心,它是一个人最高尚、最宝贵的品格。

三、运用课本美育净化心灵,润物无声。

让美育教学走进课堂,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美、自然美。生活中处处有美育。教师应更多地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开展美育。这是一篇语文课文,鲁迅先生《一件小事》,描写一个人力车夫,车把挂住了一位衣服破烂的老女人被风吹起的衣服,老女人慢慢倒在地上说她“摔坏了”。或许是真的摔坏了,或许只是她“装腔作势”,人力车夫不理会这些,毫不犹豫地搀着她的臂膊,一步一步向前面的一所巡警分驻所走去。这就是生活中的美,鲁迅先生当时的感受是“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情感在车夫的美面前被净化了,被纯洁化、高尚化了。学生在课堂里,一边学知识,一边体会到真、善、美。用美育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美育,事半功倍。

学校现代化的多媒体视听教学手段,使自然美进入课堂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自然

美对于情感的陶冶和净化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在《园林绿化》教学里,很多自然的风光,园林设计,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近自然。看一看“避暑山庄”皇家园林,瞧一瞧江南水乡,对于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世俗的眼光就是以商业价值为中心的木材商人的眼光,而纯洁或纯粹的眼光,则是排除了自我野心的诗人、艺术家的眼光——真正的审美的眼光。不难想象,对于森林,木材商人欣赏之后是砍伐;而诗人、艺术家欣赏之后是珍惜和爱护。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就是要养成他们纯洁化和高尚化的情怀和眼光,让高尚和纯洁成为他们人生的基本前提。

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美育

素质教育如同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罗杰 ·彭罗斯在描写神经讯号如何工作时所说的“神经元用细胞膜把躯体、轴突、突触结、树突和所有一切都包围起来”(《皇帝新脑》P450)那样,“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心育”中,德育是“神经元”,它解决的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智育解决的是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劳育解决的是提高

人们的劳动技能即动手能力;心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就是那层细胞膜,包围各育。它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与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正确的审美观取决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德育必须居于首位。但是,美育有着它特殊的教育方式,它的特点是引导人们在美的感受、鉴赏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并且凭借形象思维的方法,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进行。它不带有一般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而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情感的激荡(美来自于情,情动于衷,没有情谈不上美),使人心甘情愿地甚至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美育是道德的补翼”。所以,美育在德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德育,它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体验及其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而实现的。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化,集中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本质。应该说,一部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是人民的心声。一个艺术形象和一件美好事物,都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力量和感染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唤起强烈的感情共鸣。比如名甲天下桂林山水,庄严雄伟的万里长城,不仅使人感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而且也会使人联想到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激起人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黄河大合唱》的歌曲,不但歌唱了黄河的宏伟气魄,更歌颂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当你歌唱这支歌时候,自然会联想到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摇篮,是古老的民簇文化发祥的地方,还会联想到在那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有多少英雄儿女,在黄河两岸的山岗上和青纱帐里,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人的社会实践,就其全部生活内容看,有物质的和精神的,而且精神生活是主要的。精神生活越充实,人的精神面貌就越发振奋、健康。人在青少年时期,生命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思想特活跃,如果这个时期失去了富有营养的精神乳汁的哺育,则会自然分流,有的在人生探索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有的则沉溺于低级庸俗的趣味之中,损害了健康的精神世界。向学生进行美育,如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欣赏高雅的音乐舞蹈,学习书法绘画,参观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等等,就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文学、爱美术、爱音乐、爱舞蹈......爱人生中一切美好东西的情趣,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

彩,充满活力。美的东西可以将他们的思想感情熏陶得健康、纯洁,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特长,他们的志趣,他们的创造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中,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祖国的山川田园要求进一步装点,各种产品式样(乃至于包装)、园林建筑等也要求进一步美化,对学生进行美育,使学生增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能够促进其优秀品质的形成,良好道德的修养。美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还体现在使“心灵得到净化”。易健教授在《审美学导论》中强调指出,美育“既不舍去感情,同时又突破感情,达到对客观规律(深刻的理性内容)的紧张探索与主体目的性的强烈追求的渗透交融,从而使情感获得激荡,心灵得到净化,意志受到陶冶,精神获得满足与升华。”这里,“心灵得到净化”与“精神获得满足与升华”是互为因果的。教师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变化的人。教育者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变受教育者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启迪他们的心灵。因此,人们把教师尊称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纵观中国传统的教育实践,教育者总是通过审美教育对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实现内心的认同,从而反映到行为举止上的。重视美育的育人功能,并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用美育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是自古有之,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已

经成为中华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对此认识不足,就不可能切实发挥美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学生中某些不健康的爱好就得不到有效遏制。如当前有些教师对男生蓄长发、染发,女生涂脂红,穿超短裙,对他们热衷唱情调低下的歌曲、出言不逊、不文明等问题感到“挠头”,往往采取硬性禁止的办法。结果虽然三令五申,但仍有我行我素者。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孩子误认为自己的形象、行为是美的,是一种风度,是潇洒。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加之日益增长的青春活力,促使他(她)们爱美,追求美。问题的结症在于这些学生缺乏正确的审美能力,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怎样才能使自己变美,就难免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追求。这类问题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是解决不好的。但只要我们加强审美教育,充分发挥美育功能,讲清衡量一个人美不美,既决定于自然属性,也决定于社会属性。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懂得美与不美,重在气质,重在心灵。在教育中让学生感到教师理解自己爱美的天性,又懂得了真正的美,从而逐渐提高分辨美丑的能力,使其思想在美的感染中升华。这样教育的效果,比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强行禁止会更好。美育养性恬情,净化心灵的作用也正在这里。教育的要义本来只有在精神愉悦,情感澎湃和审美感受中,受教育者才能深刻领略,经久不忘。因此,教育者必须强化美感功能,怀着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调动强烈的感情,努力使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构成一种美感的动力系统,以美的独有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以达到“悦神悦志”的程度,使其“精神获得满足和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二)美育与智育

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有两条途径:一是科学的途径。英国的罗杰.彭罗斯运用电脑科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生物学中的神经及精神科学,用公式、统计数据、科学的论证来证明科学领域的一般客观规律,特别是哲学上最重大问题之一的“精神──身体关系”就属这一类。一是艺术的途径。它借助生动、鲜明、富于想象、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认识世界。日月星辰、风清月白、高山流水、狂风巨浪、电闪雷鸣、忠奸真伪、美丑善恶等等,自然的、人文的、一个个意象组合成一个个形象、一幅幅画面,生动形象地反映客观世界。如何让学生把握住认识世界的两条途径,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呢?科学的途径主要靠逻辑思维,但也不乏良好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帮助人民认识世界。艺术的途径则是靠生动、鲜明、富有吸引力的艺术形象,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二者都具有美的魁力。发掘二者中的美,开启学生的智力,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说,美是智慧的一种激素,那么美育则是这种激素的催

化剂。美育中,学生是主体因素,教师是主导因素。教师对人类智力智源的开发作用,是其他任何职业人员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

教育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智力开发的基础。然而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就是挖掘“美”,进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科学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美育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过程。语文课本的内容极为丰富,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炉,使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风貌,十分和谐地融汇在语言文字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追求美的方法,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表达美的文章、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想象能力,显示出美在智育中的激发功能。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创造美好的未来,其全部意义在于创造。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这是因为美育揭示了创造的审美价值,即人在创造中,掌握了“真”,才能实现“善”,认识了“必然”,才能获得“自由”,从而开出了人类的创造之花──美。这种创造是必须在掌握了各项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美育能够帮助学生做到这一点。通过美育,让学生掌握阅读、写作、唱歌、演戏、跳舞、绘画、手工制作等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将他们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比如美化环境、美化校园,在这些具体活动中达到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的目的。这样既创造了美,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促进了创造。伟大泭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美引起了我的想象。”爱因斯坦也曾说:“美照亮了我的道路。”是的,人一旦具备了高度的审美能力,对美就有着不懈的追求,引发出种种想象、联想、幻想、引发出创造的欲望。飞鸟凌空展翅的矫健形象,触发了人们发明飞机的灵感,鱼类遨游江河湖海浮现自如的情态,启发了人们对各种船舶舰艇的设想。而宇宙飞船的诞生能说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丝毫无关?可见,科学闪耀着智慧的美,美育是创造之父。

(三)美育与体育、劳动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美育,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借助于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激发学生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形

成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美好的事物,厌恶丑恶的东西,从而立志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学校中的体育课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以说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的“艺术创作”。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动作的协调、优美和富有节奏感,学生体态的健康和匀称,以及在体育活动中形成起来的生动活泼、积极乐观的性格等,都是身体素质美的具体体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实施美育的重要形式,它可以使学生懂得劳动是美的。美产生于劳动,人们的美的观念和美的创造,最初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这本身就是美的表现。但是,这种情况,在剥削制度下,是不可能得到正常体现的。只有解放了的人民,才能用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争取理想的未来。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不再是压迫和剥削人的手段,它成了解放人和使人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已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成了美的创造的源泉,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劳动,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质

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离不开美育

美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是由美育的特点所决定的,美育的特点之一是通过美的事物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因而它具有形象性、可感性;其特点之二是以情动人,它可以调动人的各种心理功能,激发人的情感,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其特点之三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是出于个人内心的自愿和在轻松愉快的欢乐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正是美育有以上这些特点,因而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必须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同样,没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就会失去精神支柱。事情总是要人去做的,而人做事是受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境界的高低,精神面貌的好坏,文化素养和美学修养的深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始终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人的发展关键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可把它归纳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现代世界的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不如说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要想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就必须十分重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而这正是加强科技兴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国民中,特别是青少年中普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培养大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四有”新人,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马克

思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可能真正懂得和掌握的;同时科学文化知识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兴国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某种病态的和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社会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在文化观念上,非理性因素明显上升。在某些人心里传统美德失落,价值导向紊乱,道德规范和原则被冷落,甚至以诚实为傻气,以俭朴为寒酸,以奢侈为荣耀,视善良为无能,既无善恶是非感,又无内疚自责心,如此等等,都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为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倡导“爱智”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种技教育,尊重知识人才,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步伐,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提倡“爱美”、“崇德”、“敬业”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端正社会风气,美化社会环境,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这里,教育和审美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最基本的途径。它作为社会的特殊生产部门,所生产的既不是物质产品,也不是精神产品,而是社会主体——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因为科学技术的创新、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这里讲的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广义的,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而其余的只是学校教育的弥补和延伸。就家庭来说,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家庭的格调、精神状态、思想作风、环境的清洁和美化、生活秩序的有条不紊、成员间互相关心、和睦相处、团结向上等,会使人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不可低估家庭教育;而人的一生时刻也不能脱离社会,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美广泛地存在着。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威力,建设祖国、美化生活和家园的创造力量等,都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爱国、正直、诚实是我们时代心灵美的基本要求,创造的喜悦,斗争的乐趣,劳动的伟大,品格的高尚等是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最高标准。这些都激发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发展;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和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终身教育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教育(包括美育)能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美育有一定的关联。学生能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受到一定的美的熏陶,同时又在美感教育中学到某

篇3:论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最关注的问题是人的发展。所谓“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美育是用一种自由的方式, 潜移默化的陶冶人类的情感, 所以它在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美育是形成大学生高尚素质的重要环节

首先, 一个人道德的成长需要什么?不得不承认, 在情育方面, 美育高于德育, 审美教育是德育的深化, 可使人从客观上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各种美的形象, 从而将其转化为理性自觉意识, 提高内心灵魂美的追求, 使人自觉脱离世俗, 抛弃低级趣味, 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这是德育难以达到的。

2.美育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品质

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一个人完美的人格, 一个全面发展完美的人格心理结构包括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而塑造完美人格的关键在于建构其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这种心理结构的建造与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相对来说, 教育程度越高, 心理结构越丰富, 欣赏能力也就越强。假如我们所受的艺术熏陶多、文化教养水平高, 那就会使心理结构丰富、审美能力强, 你就能够在别人不能够发现美的地方发现美, 并进行美的创造。因此, 可以说, 审美教育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造过程, 在大学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通过个体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产品, 去影响大学生原本不成熟的心理结构, 增强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使其达到平衡, 间接的影响智力和品德使其趋向成熟, 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说智育、美育、德育、体育都是影响人发展的方面, 但完美人格的塑造其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审美教育。

3.美育在大学教育体制层面的作用

美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 它不仅重视人的成长, 对于学校培养现代化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美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提高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 审美活动是富于创造性的, 一些国家将美育作为每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来设置, 其主要原因就是接受过美育教育的学生别出心裁的创新能力为人称道。“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左脑管抽象逻辑思维, 右脑管具体形象思维, 它有利于人右脑的开发和创造性的培养, 使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 不仅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 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4]19例如:同样是蒙娜丽莎的一幅画, 一千个读者总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将这样一幅画给一个学过美育和没有学过系统美育教育的人看, 我想见解肯定是大相径庭的。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感知觉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继而提升想象力。美育最可见的功能就是它一旦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里, 系统的提升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继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 形成一定的审美表达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

(2) 美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智慧, 提高学生的认识

当代审美教育着眼于人文精神的建构, 既不是理想主义的奴隶, 也不是现实主义的囚犯, 而是以现实为出发点, 以服从于整体文化的重建要求为方向。这样, 当代审美教育既在理想层面体现着对于现实文化的具体批判, 又在现实批判层面上有了高度理想。因此,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 能够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节, 陶冶品性, 净化心灵, 丰富生活的智慧。

(3) 美育能够融合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 使各学科形成统一基础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美育就是以上提到过的审美教育。广义的美育是指将美学原则渗透到各学科后形成的教育, 包括艺术教育、美学基本理论教育还有课堂中实行的审美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美育应当从狭义向广义发展, 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 比较容易与各学科结合, 渗透到各学科中。

相对于体育, 美育也有一定的健身功能, 如和谐的旋律可以使人性情和缓, 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审美意识的健全, 使体育活动带有美感, 并增加大学生形体美, 内在气质美。

审美教育是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手段能净化人的心灵, 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完善完美人格。美育的发展还有待于人类总体意识的提高, 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将有利于人类的进步, 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审美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环节, 全人类应为此做出努力!

综上所述, 大学的美育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大学重视美学是应当代教育发展之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美的思想教育人、美的境界感染人、美的理想召唤人,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 为大学审美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美育是一种以人性与人格的完善为出发点和最终归结点的教育, 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 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表现在:美育能够形成大学生高尚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大学教育体制层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育观,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讲演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王文峰.道德建设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 (06) .

篇4: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胡经之:好的。我一直渴望我国能把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美学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我也积极投入了“美学热”,在北京大学倡导文艺美学,并且北京大学在我国首次设立“文艺美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1980年春在昆明召开中华全国美学的成立大会,选出了朱光潜先生为会长。我们在高校任教的美学教师,又倡议成立了美育研究会,以期在全国推进美育。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到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发布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把美育列入全国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德、智、体三育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阐明了美育具有德、智、体三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样,对美育的重视,提升到了“国家意识”的层面,其意义不可估量。

新世纪以来,美育日益受到重视,不断向前推进。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推进教材建设,在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审美的内容,朱光潜、宗白华、林庚、李泽厚、袁行霈等谈论艺术和审美的文章被收入高中语文必读课文中。我在《文艺美学》一书中的一节《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也有幸被收入高中语文必读课文第五册。在这三千字的篇幅中,我从分析李白、杜甫的名篇着手,说明中国古典诗词善于在创作中使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从而显示意境之美,使作品意味无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北大开设“文艺美学”课程,面向的是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现在高中语文选了一小节,说明美学也在尝试走向中学课堂,这确实令人鼓舞。

我对中小学的美育实践并不熟悉,很难对此作具体分析,但这也启发我们,我国的美学应更重视对美育的研究,要为推进美育实践多作贡献,我们的美学著作,应该面向更广泛的群体。朱光潜先生在三十年代就为当时的青年写了十三封谈美的书简,对我们这一辈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美学更应和广大人群进行思想交流。前不久,江苏一位工程师寄来了一本《文艺美学》,要我在扉页上签名留念,中附一信:“拜读《文艺美学》,就如‘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沏一杯淡茶,书卷在手,时有问道解惑,豁然开朗的好心情。常见时下皇皇巨著,正襟危坐,高山仰止,总感有些惶惶然,不知所云,读您的著作,则顿觉心清神爽,获益匪浅,近日重品,遥想您举重若轻的风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禁妄生冒昧之念,托付鸿雁,奉上尊著,恭请题词,以感谢您所赐那一片可贵的清心天地。”我深深感到,我们的美学应和广大受众多作精神上的交流。

徐国年:那么,您怎么看待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胡经之:关于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美育不仅能够帮助智育的开发,吸引学生,具有工具价值(但是停留在这一层次还不行),美育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在培养、转化青少年的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够塑造人格的美的维度。真善美,每个时代都有,当然标准不同。人本身都有真善美的品格,人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人,第一要活着(生存),仅仅活着没有意义。第二要发展,往哪儿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也暴露了人的很多问题,人的发展要有目标,有大致的方向。第三,人要完善,要向着真善美的大致方向完善。美育对于人格的塑造、人格的完美、人与人的关系的调谐都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实际上,人要活得了,活得长,活得好,必须要有精神追求。有的老太太,活得长,觉得没意思,这说明还要活得好,当然活得长比活得短要好。要活得好,就是要精神丰富,要有幸福感,这就需要审美,要有一种审美化的生活,青少年审美人格的培养离不开美育。现在,学术界(也包括教育界)无用的东西太多了,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产生很多脱离自己心灵的东西,可是精神世界不是那么回事。人要追求全面自由的发展,心灵要有安顿之处,要有自己永远的期盼。教育要真正提高人的生命素质,要让人生有意义,把人生看得乐观,让人生充满美。每个人的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当然现在还没有做到,在物质尽量增加的情况下,人要转移到精神追求上来,审美作为人的精神追求,可以让人心安理得、自得其乐,这既是人生的方向,也是社会的方向。审美是把人生统一起来的力量!现在,整个教育,脱离价值判断,缺乏价值观的教育,不培养人的价值判断力和审美判断力。所以说,加强青少年的审美教育是一件亟不可待的事情。

徐国年:您刚才讲到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胡经之: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符合理想的人,人是目的,依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想法,人类的发展方向应是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体。人受人的奴役,人受物的奴役,都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体。教育的目的,乃是培育人向全面发展的自由个体这一方面推进。

在中国,较早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王国维在1903年发表了《论教育之宗旨》一文,首倡美育。“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那么,什么是完全之人物呢?就是各种能力都能得到协调发展。人有两种能力,在外是身体的能力,在内则是精神的能力,完全之人,身体的能力和精神的能力都应得到全面的发展。而精神的能力,应具有三大部分: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王国维把对人进行真善美的教育,总称之为心育,完全之教育,必需要推进德育、智育、美育三者的协调发展。美育和德育、智育又是什么关系呢?王国维是这样说的:“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在他看来,美育可以促进德育、智育的发展,有助于德育、智育,具有工具价值,但美育又具有独特性,有自己的内在价值,那就是促使人的感情向完美之域发展。所谓“达完美之域”,就是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王国维在后来所写的一系列论艺著述中再三阐明的艺术境界,就是这种精神境界的表现。所以,美育的独特作用,正在于培育人的完美的精神境界。

但王国维对美育的重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探索层面,而到了蔡元培那里,不仅把美育的地位作了进一步的提升,而且付诸实践,让美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蔡元培先生在清末,年轻时就进士及第,读书做官,但目睹清廷腐败、不可救药,将近四十岁时,就赴德留学,沿着“教育救国”的道路,对国人进行启蒙教育。1912年临时国民政府成立,他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竭力推行新的教育方针。他一再阐明:“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发展良好的教育。”而良好的教育就要推行和清王朝不同的新教育,而美育就是新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他认为,美育不能混同于德育,应从德育中分出来,它的独特作用就在于进行“情感教育”。

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可以替代宗教,宗教却不能替代美育。宗教虽然也能唤起人的感情,把人引入执著的信仰,而美育不是单单唤起感情,而是“专尚陶养感情之术,……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所以“莫如舍宗教而为以纯洁之美育”。后来,蔡元培又对美育的独特作用作了进一步的阐发:“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这样,美育的作用提高到了陶冶性灵、培养人格的层次。蔡元培不只推行美育,而且还亲自参与实践。自为校长,他自己就在北大开设美学课程,编写美学教材,亲力亲为。在他的亲自推动下,还为北大建立了美育设施,成立了音乐研究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文学研究会等等,蔡元培是现代中国美育的开创者。但是,民国政府被袁世凯独裁复辟,蔡元培愤而辞职,美育竟也在教育方针中被删除。鲁迅一向支持蔡元培的教育方针,在当时写过谈论美育的文章,听到这消息,他忿然在日记中写道:“闻临时教育会议竟删美育,此种豚犬,可怜可怜。”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对美育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究竟应怎么看?我个人的看法为三:一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判断能力;二是孕育创美能力,挖掘创造美的实践潜能;三是生成优美人格,提升人格境界。

徐国年:听了您刚才的讲解,我对美育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实施美育呢?

胡经之: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必须依赖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推进。美育是其中的一个维度,但美育的作用不可能为其他的维度所替代。首先是审美情趣的培养,有赖于美育。一个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要对审美本身发生兴趣,才能逐渐培育出审美情趣。美育首先要培养审美情趣,梁启超把审美教育评价为“趣味教育”。在他看来,“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失,生活便成了无意义”。人要是丧失了趣味,就像行尸走肉。人的情趣有高低,美育的作用就是“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淘汰下去”。审美情趣提升了,才能对世界的万事万物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像康德所说,必须具有审美判断力,能够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下等等。而一个人的审美判断力直接依赖于此人具有什么样的审美趣味,所以康德把审美判断称之为趣味判断。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紧密相连的,美育的首要作用就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但是,美育的作用并不只是培养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还需更进一步,孕育一定的创造力。审美还只是停留在精神活动层面,是精神世界的自我活动,而创美则是上升为实践活动,进而由精神活动上升到实际的运作,使人的行为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出美的成果。当然,要使一个人的自由个性从精神自由上升到实践自由,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际运作。从小就要进行创美教育,要有一定的实践,所以我把这称作“孕育”一定的创美能力。我记得我们小时,学校设有“劳作”、“手工”这一类课程,还组织“远足”、“爬山”一类活动,都是把美育和实践结合起来。而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活动,都不仅是培养审美能力,而且也孕育着创美能力的培养。人要追求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世界,不仅只是有美好的愿望,如何去想,而是还要懂得如何去做,所以,审美力和创造力都要得到发展。

最后,美育在培养审美力、创美力的基础上,还应对人格的培育起到独特的作用:人格立美,生成优美的人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德、智、体、美、劳各个维度都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构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但是,在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中,各种要素、各个维度要融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整合,或者凸显德性,以德性来统一其他;或者突出智性,以智性来统一其他;也可以高扬美性,以美来统一其他。美国和杜威同时代的著名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就特别彰显了美育在塑造人格中的独特作用:心灵的统整和人格的提升。他突出了在青少年中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但这并不是为了要使艺术教育专业化,“而是人格的提升”,在他看来,“良好的美感成长是思想、感情及理解力表现的根基。……美感组织可能在生活中、游戏中、艺术中或任何时候,以意识或潜意识的状态逐渐成长。因此,我们的人格便受了美感成长的影响。一个人如果缺失美感组织,心灵便不得完整”。审美,能够把心灵的其他维度统一为一个整体。所以,美育成为统整德育、智育等的纽带。依我看来,美育不仅把自我的精神世界统整一体,而且使自我和社会、自我和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在精神上把天地人统一起来。

人类所进行的物质生产,也要按美的规律进行,但生产出来的是美的“物”,当然在改造“物”的同时也塑造了“人”的心灵,但那是副产品,不是物质生产的主要目的。人类也进行精神生产,产生了科学、艺术等等,这是“心”的生产,虽然也要通过符号来加以物化,但生成的是精神产品。教育实践则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其结果是要培养出新人,塑造人的整个的身心。教育的对象,乃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自己先要成为“精气神”都得到充实的人,然后才能和受教者进行精神的交流,使受教育的“精气神”也得到充实,生成高尚人格。从事美育的人,当然自身要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还要懂得美育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目前正在兴起的教育美学就正在探索美育如何按美的规律进行,从事美育的人应密切关注教育美学的发展。

美育在目前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更加重视从实际出发,贴近现实。美育不仅只是培养审美能力,还要孕育创美能力,提升到人格立美,但这要顺序而为,不可能一步登天。当前,更需要突出的是培育审美能力,引发审美情趣,要使广大人群具有审美判断力,不要美丑不分,更不要以丑为美,以美为丑,美丑颠倒。美育当然可以讲一点美学知识,但不能停留于此,必须进入审美的实践活动,让人亲力亲为,获得新的体验,对身边的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作审美的体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发生真切的体验,才能使美丑、悲喜、崇高、卑下、荒诞、滑稽等观念深入人心,从内心深处引发审美快感或审美反感,提升审美情趣。

美育若要从小处着手,不妨先从我们身边的环境审美开始。我看,学校的美育要讲乡土美学或城市美学。我们大多数人,或生活在乡村,或生活在城市,天天都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关系,美育就可以结合乡村或城市的环境来进行教育。爱祖国爱人民,就要从爱家乡的教育开始,然后再进一步扩大到如何面对世界。教育每个人要成为生态自我,不仅自我身心,而且对社会人文和天地自然,都要建立和谐平衡的关系。要建立和谐家乡、和谐社会以至和谐世界,要靠每一个生态自我。

徐国年:您的思考很全面很深刻。刚才您讲到三方面:一是美育目标,即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孕育”创美能力,生成优美人格;二是美育策略,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现实;三是美育重点,即乡土美学和城市美学。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贯彻落实美育思想呢?

胡经之:教学本身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不一定要讲很多美学知识,当然,不能绕开的基本的美学知识结合实际需要可以讲一些;语文课也不一定要长篇大论讲经典名著,我主张多讲小文章,能打动人的美的小文章。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不同,人文学科讲对象时,特别注重对象和我之间的关系,我对对象的态度,对对象有审美判断。语文老师不要孤立地讲知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比如农村的结合乡土美学,城市的结合城市美学,从身边的人和事出发,教师自己的体验要融进去,要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引起自己的感受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讲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语文教师自己要有体会体验,一定要有自己的感受,没有感受,冷冰冰的,怎么进行美育?把自己的心灵融合进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激发学生的美感体验。

徐国年: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不要讲空的大的抽象的道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渗透一种生命的体验,要么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体验,要么唤起学生对自身生活的切身的感受。前提是教师自己要融进去。美育依赖的是感性、感受、体验、心灵、实际的生活,指向的是精神、人格、愉悦、和谐和幸福。

胡经之:对,你讲得很对。

徐国年:胡老师,能说说您小时候所受的语文教育经历吗?

胡经之:我小时候在苏州念书,最近几年不是产生了民国语文热吗?我就是受了民国语文的影响。那时,我们读的是开明书店出版的,叶圣陶那批人编写的语文教材,包括丰子恺的配画,感觉那是一个美的世界、儿童的世界。那时,教材符合儿童心理,课文也渗透了美育,像冰心的《寄小读者》等,真正从儿童心理出发,从儿童接触、感受到的切身的东西出发,这就是美育,从感性出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好,要提升教育水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审美就是开心的。我从无锡师范毕业以后,教了半年小学,半年初中,后来辞职以社会青年的身份考入北大,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年轻时曾当过周扬的助教。虽然后来我也有一些其他的包括从政的机会,但是我对美学的兴趣对文艺美学的研究热情从没有动摇和衰减,我自己的生活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的,可以说我在实践审美化生存,这一切,与我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

徐国年:您刚才说您在实践审美化生存,什么叫“审美化生存”?

胡经之:我早上6点醒来,但我并不急于起床,躺在床上浮想联翩,这是审美自由。起来后,吃饭,看看报纸,休息一会儿,弹琴,我会弹100多首曲子,自娱自乐。下午,午休起来后,看看书,三点半开始游泳,一年365天有350天游泳,这是审美享受啊,锻炼身体自得其乐,上升到审美水平,我可以躺在水面上不动,心旷神怡。要增强人的幸福感,就是说必要劳动时间要越来越少,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人的职业既要对社会有利,个人发展也要好,人的潜能得到发挥,这样的生活才是审美的、愉快的,才是理想的生活。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按照美的规律安排自己的生活。美的并不排斥善的真的,重点不同,都应该受到鼓励。

徐国年:胡老师,我理解,您的审美化生存实际上是您的美育理念的生活化,正如您所说的,美育是切身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它关乎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联结人的心灵的安顿!由衷地祝贺您过上了这种审美化的生活!今天,听了您的讲解,我对美育的发展、美育的作用、美育的实施、美育与生活等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谢谢您!再次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祝您永远健康幸福。

篇5: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在阐述美育、素质教育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美育的特 点及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 进而讨论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 ?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 “遗 传素质。

《辞海》写道: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

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 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 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

”①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

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 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 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 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②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 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 确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

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 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 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美育和素质教育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 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 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只关注考试得分的多少,忽视内在素质提高的倾向。哲人曾经说过: “

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

确实,一个技术高超而道德素质败坏的人不仅不能帮助社会进步,有 时候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的素质 构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素质提供了人发展的生理基础,而后天的 素质教育能够影响先天的素质,发展先天的潜能,使人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 心理素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指出: “

实施素质教育 ,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

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

二、美育的特点

首先它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化而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是 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其次,美感教育还 是非常愉快的,不仅用不着强制和勉强,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乐而忘 返的。其三美育是不可抗拒的,使人不得不然的,是动于内,从内心 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美育的过程包含着对个人创造性的激励,而 且是通过愉悦来激励。也反映了美育对成就全面发展中的人的作用。

美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情感的表现和升华。具有陶冶 性情或泄导身心的作用。美育作为一种自由的教育,其自身是既遵循 客观规律又超越客观规律的,它要达到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最 高的精神境界。它能调节身心的矛盾,使之臻和谐。

三、美育在素质中的作用

美育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 发展的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目的乃在于培养人,具体来说,美 育使人精神上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 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美育教育的目的,最后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 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 娱乐。就是要培养人们对于美的热爱,从而感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 活的情趣,培养对生活的崇高目标。

(一)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宁说过: “ 没有 „

人的情感 ‟

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

爱因斯坦也说过: “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 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

。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 梁。革命导师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是 “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 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人的行动总

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审 美教育活动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艺术的审美活动尤其如此。美育通 过 “

寓教于乐 ” 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净化,从而情操得到陶冶。

(二)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 教育过程中。对德育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素质教育的关 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 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 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 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三)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互 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 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 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和感 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觉的特征,同时,它又是积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级意 识活动。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在他看来演奏小提琴远比解开一道 科学难题更有价值和意义。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时代 中,完成了相对论。舒伯特从莱斯塔勃的诗歌中产生《小夜曲》的创 作灵感。这都是美育的功劳。

(四)美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

从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 作用。它通过调节人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 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 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 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美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它包含人的自主意

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 会要依靠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知识 经济的挑战。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 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 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 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美学教育的任务是把美学理论渗入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之 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 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外在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各学科教育中,如语文的语言美,数学的线条美等;可寓于美术课中,山水画的意境 美、色泽美,人物画的形体美、动作美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美,学生的心灵美都可对班级管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学校美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 和支持。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各项工作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美 的思想,美的素质,使学生具备美的衣着,美的言行,美的心灵,美 的情操。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改善德育和美育的 薄弱状况,为造就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的德智体美等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6: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学校美育可以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有效实施美育,需要加强艺术教育,开展丰富的课外美育活动,加强美育师资建设,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美育应与家庭美育、社会美育相结合。

关键词:学校美育;素质教育;作用;实施办法

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指出美育作用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表述了美育的重要作用。一般认为,美育的环节有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学校是实施美育的最重要的基地,学校美育因师资条件、环境设施的优势,效果较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更为显著。笔者本人也是一名学校美育工作者,所以这里想就学校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办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美育的重要作用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学校美育是美育中最重要的一环,他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学生的学习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精神调剂,一天到晚听人说教,或钻进书堆啃知识,难免乏味,而美育可使学生对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美育的特点要求教师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做到教态大方,语言准确凝练,讲解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活跃,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没有美育因素的呆板机械、毫无感情色彩和美感的说教,只能使学生厌倦和烦躁。所以,把握和渗透着美育因素的教学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2.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所谓审美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从审美的角度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的原则体系。它是在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实践中形成的,又反过来对人们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实践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直接规定着审美、立美的方向。审美观从结构上看,主要有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树立相对稳定的审美标准,正确评价客观对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做生活的主人,创造美好生活。

3.3.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它包括在审美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等。

美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接触美的事物,进入美的境界,激起对美的事物的爱好,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美育可以培养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鉴别、欣赏各种形态的美,把握美存在的方式和程度,加深对美的感悟和理解,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同时,美育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因为“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美的”。没有想象和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审美感受。

审美创造能力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身和外界事物,创造新的美的事物的能力。美育可使学生养成爱美的习惯和表现美、创造美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环境,美化生活,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4.4.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而在创新的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前面已经论述了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想象力是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培养的想象力,将极大地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就潜在着突破、提高、创新。

5.5.可以与德育、体育等相互渗透。美育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德育旨在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观念,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正确评价。而理智的肯定与否定总是以情感的爱憎为前提,在很大程度上,“美”与“善”是重合的。所以,道德的教育必须借助美育特有的强烈感染力,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美育与体育分别是人的身心两个方面的教育,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美育以心灵的健康为目标,心灵的健康会促进身体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又是心灵健康的基础。

劳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们做一个热爱劳动并且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它必须使学习者产生审美共鸣,才能调动劳动积极性,参与劳动创造与实践。

可见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

二、学校美育的实施办法 1.加强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渠道,进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重要途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艺术教育的美育同样是不完全的美育。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这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得出的结论。艺术教育使学生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开发潜能、展示个性、净化心灵,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塑造完善人格,这些,都是学校美育要达到的目的。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音乐课、美术课,大多数高校也开始重视艺术课程的设置,开设了音乐欣赏、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课程,但是,有很多学校的艺术教育还只是流于形式,尤其中小学,由于升学率的重压而将艺术课视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或“小儿科”的现象随处可见。即使一些重视艺术教育的学校也出现重艺术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智育化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重视、改革艺术教育,使之真正起到推动美育建设的作用。

2.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艺术教育固然是美育中最重要的实施途径,但它不能等同于美育。学校教育中的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都可以用来进行美育。正如蔡元培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这就要求我们挖掘并利用学校教育中的各种美育因素,时刻注意以美育人。美育工作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与德、智、体等其他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3.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现在,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没有受过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在农村教师队伍中还占较大比重,不少教师既教语文、数学,又教体音美课程,他们在体音美等方面的素质是不尽人意的;农村中学,兼职教师任音乐、美术课的情况也很普遍;即便在高校,也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美育教学科研的教师是“半道出家”,这些,势必影响美育工作的效果。教育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现任教师队伍的培训,另一方面需要采取多种渠道扩充壮大美育师资队伍,如:吸收美育专业毕业生到校任教,聘请社会美育专家做学校兼职教师等,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美育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校领导及每个教职工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及其自身的审美修养。

4.加强课外活动的美育。

美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美育,有着各自的长处和作用,不能相互替代,课外活动的美育,是学校美育的十分丰富、活泼的部分,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已有相当的组织活动能力,兴趣爱好又广泛多样,不会满足于几门美育课程的学习,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场所来培养和施展自己的审美和艺术方面的才华。文学艺术方面的课外活动,对美育来说意义重大,学校应举办各种文艺讲座,举行文体艺术节等活动,还应引导学生组织文学社、书画社、艺术团、剧社等文艺社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这些课外活动,不仅能巩固和加强课内美育的成果,而且还是课内美育的补充和延伸,有着课内美育难以起到的作用。5.使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结合。

美育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充分认识道美育工作的重要性,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应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和家庭加强联系和沟通,以便整合学校、社区和家庭美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巩固学校美育工作及其成果,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文化艺术设施、团体及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总之,充分认识学校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学校美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总结探索学校美育的经验方法。如何更好地让青年学生沐浴着美育春风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道远。参考文献:

上一篇:周一早安励志句下一篇:公司企业文化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