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画

2024-04-13

感悟中国画(通用8篇)

篇1:感悟中国画

国画讲究意境美,而意境美又必须依靠形象和气势、韵味来表现,只有形象、气势、韵味俱佳的作品才能展示无限的意境。

也许是国画的意境美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一般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国画旨在创造意境而忽视造形和构图甚至色彩这些形式美。其实不然,从传统到现代,国画一直很重视形式美的创造,只不过它并不满足于形式美,而是通过这些形式美来提炼出更高的美,那就是意境美。宗白华先生把意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写实的意境,第二个是传神的意境,第三个是领悟的意境。在我看来,中国画从一开始就追求传神的效果,而中国人在观赏国画时就很重视领悟其中的情趣和道理。当然,写实的意境也具有相当的价值,但是在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中,把写实只是作为基础而不是结果来对待,所以,写实的意境也就被人们淡化了。

回顾一下中国绘画史,我们不难发现,从顾恺之到吴道之,再从米芾、苏轼到扬州八怪、八大山人,以及董其昌、吴昌硕,还有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无一不是先在形式美上有相当高的造诣,然后再进一步走向神似,直达形神俱佳。据说,吴道之为了画好马,常常琢磨马的样子,以致于有一天他自己都幻化成了马。于是有人就对他说,经常想着马,你就真的会变成马,还是改画别的吧。从此吴道之就开始画神仙、画菩萨,又常常想着神仙、菩萨的样子,感觉自己也很有仙风道骨了。这个故事说明,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在作画时就很注意形式美的塑造,而且为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像吴道之这样专注的画家还有许多,前面提到的那些都是这样。

在中国画史上,要谈论造形写实的功夫,就不能不谈到徐悲鸿。画界的人都知道,徐悲鸿的马所以画的特别有神,除了他的天赋灵性之外,更依赖了他扎实的造形功夫。他画的马首先栩栩如生,再细看时,才能感觉到神采飞扬、气概不凡。所以,认为中国画不重视造形,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国画依靠造形来创造意境,也是有其美学道理的。首先,就自然山水而言,人们对于它的各种感受和欣赏都是因形而发,因势而生。人们由衷欣赏、热情赞美的必然是青山秀水;寄托情思,抒发理想的也必然是气象万千的壮美山河,而决不会是穷山恶水。其次,就山水画而言,画家也是凭借对山水走势、草木形状、云雾开合的生动描绘,以及结构布局、空间位置、色彩浓淡、光度明暗等等的精心构思,来表现整体气势、韵味乃至意境。

正如前面所说,国画并不把写实当作真正的创作目的,而是必须在写实的基础上力求传神,以便使观赏者有所领悟。于是,画家们就把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把自己的人格修养,把令人陶醉的闲情逸致乃至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在描绘的形象里面,传达给观赏者。这种由外及里,由形式美到神韵美再到意境美的递进,是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般规律。而国画的形成和发展也正是探索这一规律的过程。对于这一规律的运用,使国画的创作画形成了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立足于真实而又超越真实。画家在动笔之前先把现实形象在内心进行体味,将体味所得形成了一幅画的整体形象,就是所谓的胸有成竹,然后再展示出来。所以,观赏国画就会发现,每一点、每一线、每一种色彩都饱含着画家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深度。

比如齐白石的画里,水占去了很大的地方,而留给山的位置却很少,是典型的以水为主,山作点缀,给人的印象是这里水域宽广,浩渺无际,同时又让观赏画的人如同身在空中飞翔,临风俯视大海,极大的激发了人的自我感觉,使客观美转化为主观美。至于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很有文人风格,山很高大,水流很长,所表现的是一种高山流水的境界。这类画给人的印象是,高耸的山峰和茂盛的林木中隐念着许多不为一般世人所识的气概,再加上时隐时现、盘绕于山间的云雾,更增添了许多神秘玄妙的气息,使人深感自然力量的巨大和高超,有被溶化到里的感觉。再比如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人们在感叹他的绘画技巧的同时,更被他营造的纯洁清静世界深深感动,许多画界人士称赞这是冻土艺术的一次革新,让人超脱了以往对于严寒地带的畏惧,产生了一种新的生命感觉——生命中难得的宁静。从这种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表现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达到不同的意境。这也正是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而风格常新,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

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一开始就是表现主义,就是画家自我人格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艺术表现。所以,国画的水平不主要取决于对外在景物描绘的逼真程度,而是取决于画家的人格修养和艺术心灵。因此,同一画家对不同景物的表现、不同画家对同一景物的表现以及不同观赏者对同一幅画的审美都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同时,由于不同画家、不同观赏者的人生经历、文化功底、艺术天赋等方面的差异,不论创作还是欣赏,都不会停留在某一种意境。此外,意境的感受也是相互交换出来的,也许一个人的感受是有限的,但是众多人的感受就会形成更加丰富的意境。这就是意境的无限性。正是由于存在着意境美的无限性,历代画家都在不停地向前迈进,以期达到更高境界。这也正是画家对同一景物进行多次创作,而欣赏者对同一幅画又能多次观赏的根本原因。画家可以从不同时间的感觉中获得新的灵感,创造新的意境,观赏者则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因不同的心理状况,从同一幅画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境。

作者:佚名

公众号:怡心苑

篇2:感悟中国画

前几天听了一节李大力老师的省级骨干教师示范课《中国龙》,感受颇深,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由于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美术课也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往,上欣赏课都局限在教室,学生只能看到有限的挂图,这样学习差的学生就大大的减弱了学习的积极性。以观看龙字图片,舞龙、赛龙舟等导入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传统的龙文化,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中国龙”。导入目的是达到既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又直接切入本课内容主题,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中国龙”的制作过程,提升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中国龙”的制作步骤,并且能作简单的变化。

三.注重动手演示

在课堂中示范制作“中国龙”的龙身,龙头,简简单单的用纸杯作“龙身”和“龙头”,即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性作用。

四、关注了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以及美术作品的评价。学生分组制作“中国龙”后老师根据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改正。点评时教师采用了自评,互评,教师方式来检查问题所在的原因,师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五.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六.情感态度培养

篇3:感悟中国画与“禅”

什么是“禅”?禅不是定义的。禅的境界是言语断道,是与语言中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生活禅悟》中说道:作为“禅”者的生活,它处处都流露着禅机。学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处处就都可以证实禅的存在。

身你可知,意你可知,识你可知。如果自己的本性只有一个,那么凡可知的都不是,那个知者才是。但是,当你知道有个能知时,能知已是被知,他也不是,如此追问下去,无穷无尽,直至无声无灭的空性。

众多的画家、艺术家在形式、形象等种种的物象中苦苦探求,很少有人能掉转脚跟,看一看什么是艺术的本性。内容是艺术的本性么?内容多种多样,艺术的本性怎么可以既是这样,又是那样?思想是艺术的本性吗?思想变幻莫测,艺术的本性怎么可以变幻形形色色?如此追问下去亦无穷无尽,直至非有非无的空性。

其实,内容、思想、形式都不是艺术的本性,又都不离艺术的本性。只要能够见到本性,内容、思想、形式乃至草石山木就都可以成为艺术。

过去,人们大都注意造型,现在又有不少人追求变形。其实,如果你的眼睛只能见到形,那么形与无形都不是艺术。艺术的本性非有形与无形,关乎艺术之生命的是其本性———空性。

到底有没有空性?生命是不是空性?看来组成因果的除了各种元素之外,应该还有点什么。就是这一点点什么,它无处不在,却又无人能知;就是这一点点说明,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它本质得不能再本质,它博大得不能再博大,它玄妙得不能再玄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五谷草木乃至百工技艺都在这一点什么之中。就人而言,见不到这一点点什么就是芸芸众生,见到这一点点什么就是见性成佛道。

就艺术而言,一切门类的作品,各具这一点就是活的生命,缺少这一点什么就是一堆死的要素。活的、有生命的东西是自然的、有机的,而死的要素,部件组成的要素就是人为的、机械的。

有机的东西再简单也是不可知的、玄妙的、独特的。树叶可以有无数片相似的,但是每一片都具有独特性,永远也不会有相同的第二片。机械的东西再复杂也是可知的、可以复制的。再复杂的机器短时间内可能是只有一个,但是它不具有独特性,随时可能复制出成千上万个。

有人以为中国画的问题是重复太多,其实,再高明的写意画家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地复制自己的作品。正如日本的铃木大拙博士所说:“生活像一幅水墨画,必须一下子画成,不能有任何犹豫,不能有任何理智作用,也不能修改。生活不像油画那样可以涂抹,并可以一再涂抹,直到画家最后满意。可是对水墨画来说,任何重画的地方,都会产生污点,就失去了生命。”画中国画,毛笔在接触宣纸的刹那间,充满了“禅”意。它就像我们对人生的体验一样,只能照顾当下,不论你事前有何设想,事后又有何思考。毛笔接触宣纸时留下的痕迹是始料不及的。此时笔,此时墨,此时纸,此时心,是不可重复的,写意画就像人生一样,“既此样,无他样”。

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追求上与参禅相同,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绘画也如参禅一样,从来不是偏持一边,而是去寻求一种超越。

“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所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禅的意境也在修养和悟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画意与禅,禅与画意,的确不是几句言语能够表达出来的。

在对待形式上,中国画主张“得意忘形”。忘形,不同于变形。它既非有形,又非无形,包括了两者。忘形不去排斥形,而是无关注本性。只有在道到了本性时,形才可能被忘掉。有形、无形,都是对形的执着。忘形,才能不为形所累,才是对形的超越。

在对待方法上,中国画提倡“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这里的无法即是忘法。它既非有法,又非无法;它既是有法,又是无法。它不是对技法的排斥,而是使技法纯熟地忘却。有法、无法,都是对技法的执着。忘法,才能不为法所缚,才是对技法的超越。

在对待笔墨与空白上,中国画提出:“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笔墨、线条只是造型的需要,他本身也被赋予了意义。其意义在无中生有,中国画不像油画那样把所有空白涂满,必须留下一些空白,因为它运用两者。

在绘画工具上,宣纸、毛笔的不可能把握性,是中国画有意为自己制造的一个很大麻烦。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之后,这种困难就会变成一种方便。画家不但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其可以把握性,还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其不可把握性,这种对两者的运用,为中国画增加了一些意味和玄妙。中国的绘画艺术就是这样在有与无之间,在对待双方之前,创造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现象。真正的艺术永远不会乏味,永远不会陈腐,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息息相通、生灭不已的状态之中。从无中生起有,从有中生起无,它每时每刻都在震颤、流动。它像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充满生机,永远都是新鲜的。

著名的美国艺术评论家迈克尔·勃兰森曾说,在有些中国画家的作品中,“有一种介于自觉与即兴之间的张力”,“在中国文化里,这种介于自觉和即兴之间的关系让人不可思议,他们同时并存,而中国人总是变现得很自然”。他认为:“这种自觉性和即兴性的结合,肯定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其实,这就是中国的“禅”。西方的一些画家为了追求一些随意、即兴,往往走向肆意与疯狂。他们误以为禅就是放纵,其实禅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做什么就想做什么,前者仍然是在追求物欲,后者乃是对自己的一种高度警觉。禅宗把这种体验叫做觉知,或者更加形象地比喻为“三更魔枕头”,我想只有用心灵作画的人,才会有如此使用通身手眼的体验。

绘画,不能忘却就会呆滞,不能自在,就会油滑。最妙的状态就如同参“禅”,中国画中的“禅”的确是人的一种修养和悟性。“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但是,不要以为无心就是无所用心,要有个“无心”在作用,那才是真用心。

摘要: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追求上与参禅相同,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绘画也如参禅一样,从来不是偏持一边,而是去寻求一种超越。

篇4:感悟中国梦之旅

代表团首先抵达上海,参观了外滩、城隍庙和浦东新区,接着来到了亦古亦今的风景文化名城杭州。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设立已经10年。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是该校与浙江工业大学于2008年合作成立的,多年来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访华之行意义深远,有助于中美两国教育发展理念的相互借鉴与学习,有助于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信任。

一到杭州,代表团所有成员不仅立即被优美的自然环境深深吸引,而且很快对建筑与街道、尤其是平和的人文风情发生兴趣。代表团考察走访了合作院校浙江工业大学,以及浙工大人文学院、浙工大附中、杭州艺校等大中专院校,了解了当代中国各阶段的教育体系和发展现状。浙江工业大学美丽的校园风光、悠久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活力四射的校园文化、先进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让外国同行赞不绝口。浙江省教育厅外事处和浙工大外事处非常重视这次活动,精心周到的安排给代表团每个成员留下非常深刻美好的印象。通过与浙工大人文学院师生的座谈,他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大学生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懈奋斗、勇敢追求的精神风貌,感觉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昂扬前进的步伐。他们为有这么好的合作院校感到自豪和骄傲。

义乌是代表团访华的第三站。30年前,义乌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县,但义乌人继承有“鸡毛换糖”的创业传统。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呕心经营、开拓创新的传统,义乌人和无数敢拼敢闯、怀揣梦想的各地商人,成就了如今经济繁荣昌盛、享有世界盛誉的义乌。这样的商业奇迹足以令每个人惊叹。代表团一行了解了义乌翻天覆地的经济变迁,深深钦佩中国人民为实现自身梦想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

衢州是代表团本次行程中的特殊一站。浙江省与瓦尔帕莱索大学所在地印第安纳州早在1987年就缔结为友好省州关系。去年9月,该校领导曾访问衢州,对儒学传统、南孔文化有初步的认识。代表团此次衢州行,既是“温故”,又是“知新”,更为重要的是以“市院合作、教育先行”为理念,探讨一系列紧密合作的想法与具体方式。衢州受千百年南孔文化的浸染,已然成为一座让民众感觉温暖、愉悦与仁爱的城市,在中国幸福城市排行中位居前列。衢州人文和谐、幸福宜居的氛围让代表团所有成员感动。团长John表示,与衢州的合作,首先要学的就是衢州的幸福理念。每个团员都深深地爱上了衢州。

代表团从义乌变迁中感受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与中国人民的伟大崛起,从衢州南孔文化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和绵延不绝的有力传承。他们说,甫一踏上中国土地,无论从上海十里洋场旧貌到浦东的巨变,还是从各处广场舞中洋溢的张张笑脸,都明白了中国梦的历史依据、现实基础,明白了人民对幸福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积极。当代中国美丽现代的城镇建设,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热情友好的中国人民,充满活力并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向前的中国形象,彻底颠覆了他们之前的想象。

能到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参观访问,无疑是使代表们最激动和兴奋的。汉办官员在北京接待了代表团,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汉办的中华文化体验中心,中国政府对开展中华文化对外推广工作的高度重视令代表们由衷赞叹。在参观北京八一中学之后,代表们感叹道,原来中国的中学也有这么好的理念、这么好的品质,值得美国学校学习和借鉴。

13天行程5个城市11个学校,虽然紧张而辛苦,但代表们收获的是真诚的交流、有益的共识、深厚的友谊与沉甸甸的感悟。代表团除团长外,其他成员都是第一次来华。来华之前的培训会上,大家还在为需不需要戴口罩、要不要打预防针、人身安全有没有保障等问题忧虑,可中国的崭新面貌,处处给他们带来惊奇和惊喜。

误解始于隔阂,止于交流;交流源自渴望,汇聚的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

通过这次访华,代表团成员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国梦有了体会。他们看到了一个与他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日新月异的中国,感受到了整个中国正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奋力疾行。中国梦无疑是伟大而高远的,但具体到每一个人,就是实现自己的梦想,享受个人的幸福。中国政府提出的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真正实现国强民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每一个中国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中国梦的最终目标。

中国的逐梦之旅,注定与世界同行。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中国梦具有世界意义,不仅是和平之梦、发展之梦、合作之梦,更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包括美国在内世界各国之间密切合作、携手共赢的世界梦。□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朱思远拍摄)

[链接]

篇5:中国梦感悟

“中国梦”千万中国人的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凝结了千万个中华儿女的心愿,我感觉中国梦的实际就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冲锋号,他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为进一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而努力。他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指路灯,他指引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同心协力,奋发进取,开创中国的美好未来。他是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历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近代中华民族却饱受欺辱,在19世纪末期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成为世界列强瓜分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才真正走上了崛起的道路,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新世纪下,我们比较坚持这个正确信念不能动摇,在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让中华民族崛起成从梦变为现实而努力奋斗。

篇6:国画学习感悟

南关小学 王树梅

中国画是植根中华民族土壤中的艺术,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国画的人还不是很多。我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国画的好奇与探求心加入了潍城区教研室组织的国画学习,在王伟等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还学习了画工笔画。虽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了了解,但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体会。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国画在古代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

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以上海为张大千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黄君璧等人。

在没有学习中国画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国画就是画画山,画画水,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根本就不懂中国画,或者说理解的很浅显。虽然说学习中国画这个课程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我来感受它、走进它、体会他,这让我的时间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我这个从来没有拿过毛笔的来画中国画,这叫我一开始就不知所措。幸好遇到了许多专业的老师,他们教我们画国画时要用意念来画,虽然说我现在还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真谛,但在我这段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我了解到原来中国画光靠认真仔细是不行的,而是要靠心神一起,就像王伟老师说的中国画里要有一种气,要有一种神韵在里面,画中国画就像在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反映着一个人的性格,表达着作者当时的一种心情。

中国画画到现在我感觉到,要想把中国画画好就必须要用心来画,要把你的思想融会贯通到画里,画的要磊磊落落,要潇洒,要浑然天成。画中国画是一种享受,我到现在才明白过来,不享受的状态下画中国画是画不好的。尽管我现在的状态还不是很好,还没能够领会中国画的精神,但是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领悟到中国画确实是最伟大的艺术,它是在塑造有灵气的画面,画中的山山水水具有灵性,活灵活现,从中能体现出作者大气磅礴的豪迈与洒脱。

在中国画的学习上,虽然有时我不在状态,但是我会尽量把心情调节好后再继续进入状态,我认为不在状态的时候最好不要动笔,不然的话会越画越糟糕。中国画让我又一次找到了放松心情的良药,就如写毛笔字一样,虽然我没有写过毛笔字,但是我想应该一样吧。

学国画到最后我才慢慢懂得王伟老师课上所说的话,心神一致,屏气凝神,专注又不失洒脱,大气又不失凝滞。再画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超脱自然,在笔墨之间把个人的情感个性在无形中流露出来,使个人与画浑然一体。但是在洒脱之余又要格外注意整幅画的笔墨布局以及视觉效果,我认为这是比较困难的。

篇7:感悟书香中国

——由上海书展引发的思考 ○施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又来了,对于我们这些喜爱读书的人来说,就像过节一样,甚是开心。因此,每年的书展我都会去,而且都会买一大堆自己喜爱的书回家,慢慢品味。

今年的上海书展升格为全国书展,并取了一个好名字:“书香中国”。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对于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几乎人人都会读唐诗宋词的民族而言,书香是否能够历久弥新、浸润国人心灵呢?倡导并推动全民阅读的努力,能否收到实效呢?

人民日报曾经公布过关于国人阅读的一组数字,颇为触目惊心:1990年,扣除教材、教辅,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过去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半本。考虑到图书馆阅读还很不普及,这个20年徘徊不前的数字就显得格外刺眼。

在以课业负担重闻名的中国,孩子们也鲜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精力。一项针对中美儿童的阅读调查称,中国儿童能够独立阅读的年龄比美国儿童晚了4年,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1/6。功利性阅读,正在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品位,甚至造成他们对读书的反感。

不过,好消息也不是没有。不久前发布的“第八次全体国民阅读调查”表明,尽管电子化阅读在急速发展,仍有63.8%的网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这或者表明国民对传统阅读生活仍然心存期待。

这次书展不同以往,有许多新亮点。推出一系列面向普通读者的活动,诸如同时开始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名家新作讲坛、以“全民终身学习”为主题的长三角地区公众讲座论坛、“读点经典”现场诵读会,等等。为了让市民能充分享受上海书展的文化盛宴,书展还以各种形式办进区县、街道甚至社区,并向各区县的残障人士、低保户、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等困难群体发放了两万余张免费入场券……这些努力,不仅仅为提高书展的层次,争取读者,更是在为非功利化阅读培养读者、培育市场。展会上,我明显地感觉到:明星少了,作家多了;商业活动少了,读书氛围浓了;炒作的少了,实惠的多了。也许这是推动“书香中国”的一个良好开端。

急速发展的中国,正努力走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很需要“书香”来夯实文化根基。我们不但向往经济强国,更向往文化强国。要以新的理念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以新的思路谋划文化改革发展。推动“书香中国”,开展全民阅读,传承文化薪火,不但是操作性很强的文化积累,也是当代出版人在中华文明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书香中国”,一定会走得更远,更长久。(作者单位 农房集团)

送你葱 ○周颂鲁

北方人爱吃大葱。大葱炒鸡蛋、大葱炖豆腐、大葱面片汤、大葱夹饼子、大葱蘸大酱......大葱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命。在上海,大葱也叫胡葱,到处有卖。想吃现成的,附近拉面馆就有,炒一盘葱爆羊肉,人民币二十元,方便。可是,四十年前,当我在新疆建设兵团一个偏远农场工作的时候,大葱还真是稀罕物。

当年,农场连队的职工吃菜全靠连里的菜地班供应。新疆季节晚,三月份还在吃腌菜,四月份才陆陆续续见得到大葱之类的新鲜蔬菜。吃大葱难,是许多人的共同体会。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我们连队菜地班长的老婆就不一样。此女山东籍,腰圆膀粗,是农场里最牛的班长老婆。全连数她最早吃大葱,想吃就去地里拔,无限量尽吃。因为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农场里,还享受着“无限量尽送”的特权。职工吃不上大葱,她却天女散花一般到处送,当然犯了众怒。那一段季节,屋里屋外、老老少少吐口水、发牢骚、“骂山门”,只是碍着此女蛮横,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敢当面找她理论。气得有些职工干脆请病假,躺倒不干了。

那一年,好事来了。大葱上市前,连里调来了新任指导员。指导员一上任就把铺盖卷搬进了菜地班的工具间,向大家宣布,“这一段时间不管别事、专抓大葱,把大家吃大葱的事办好。”大伙一听,知道指导员是了解情况、而且有备而来的。

一个星期后,大葱上市了,很少,才几公斤。指导员提议先给连里的劳模、军烈属送去,大家没一点意见。到了晚上,菜地班长的老婆有了动作。还是老毛病,她偷偷拔了满满一篮大葱挎上自行车,准备给亲戚送去。此女骑着自行车沿着小路到了水闸附近,突然沙枣林里钻出一个人来。说实在,凭自己铁塔般的“模子”,对付个把歹徒根本不在话下,所以她一点不害怕。不过,定睛一瞧,她倒抽了一口冷气。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指导员。情急之中,车倒了,大葱撒了一地。指导员和颜悦色地走上前来,扶起车,没说别的,只是吩咐把大葱收拾起来送食堂去。那晚,最牛的班长老婆出奇地乖,很听话。她已经观察多次了,指导员也是山东人,这个山东人不一般啊,来到菜地班,常在大葱地里走,就是不吃一根葱,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人家呀!

说来也怪,沙枣林边的一次照面,解决了连里的老大难问题,大葱外流的漏洞堵住了。随着节气一路过来,大葱的长势越来越好,家家户户有了大葱吃,都乐呵着呢!后来,指导员让菜地班的人干脆把大葱挑到职工家门口来卖。“指导员送大葱来了!”大伙儿奔走相告,给小小的连队平添了几分和谐。

(作者系原朝阳农场退休干部)

秋日风韵 ○秦中谦

夏终于倦了。一阵带有凉意的微风吹来,冷寂中略带忧郁的秋,极不引人注目地飘然而至。秋是金色的,辉煌如梦。经历了几场风雨的洗礼,阳光一下子明朗、温顺起来,格外惹人眷恋。飒飒秋风涤尽胸中的积郁,让人神清气爽,二三月种下的希望长得日益丰腴、标致。在春雷的吆喝中长大的稻子,被抒情的风撩拨得不安分起来,孕育成熟的谷粒却害羞地低下了头,和脚下的鱼儿窃窃私语。西风里散溢着秋思的浪漫,粮食进仓瓜果飘香。那红透的果实,成熟饱满得让人心动,笑意在农人翘着的胡茬上蔓延。酣烈的山歌拌着汗水的苦味、咸味在爽朗的山风中与花草成熟的清香融为一体,并不时地响起阵阵开怀的笑声为之伴奏。

秋是温柔的,宛如母亲。孕育了种子的成熟,也拂红了满山的枫叶。那温柔的手掌为大地铺上了迷人的衣装,把十月的喜讯幻化成朵朵怒放的菊。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她裹着飘飞的头巾在山冈、田野、草地展示飘逸的舞姿。偶尔滴下的两滴清泪湿润了往事,愈发显出她母性的魅力,那是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装饰的。特别是盈盈秋水在落日、红霞的映照下,坨红如醉,衬托着渐深的暮色。秋是含蓄蕴籍的,是害相思的季节。淡色调的阳光漫洒苍穹,给世界笼上了缠绵和温馨,在牧童悠扬的短笛声中,晚归的农人、浣衣女,袅袅升起的炊烟都蕴透着浓浓的情意,感动着每一个生命。经过了枝繁叶茂春的蓬勃,领略了热情奔放夏的豪迈,秋显得格外平静,在她世界里的一切都充满着太多物象和意想,引发了游子感慨无限,落叶归根之愿愈加强烈。他们发黄的照片中故乡的山、水、人、物依然丰韵犹存,尤其是故乡的秋被夕阳渲染的扑朔迷离,勾起独在异乡的人无限眷恋和相思。秋夜的月华似水流银,溶溶月色里嵌着阵阵馨香,继而飘过丝丝缕缕歌声……如梦似幻、如诗似画。于是多愁善感的人们就以秋寄托愁思,孤独之余一壶漂泊、一首瘦曲度过这个容易遗忘的季节。秋是醉人的,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飘香,这是最值得赏乐的,她柔和得如一缕缥缈熏熟的温香。秋风飒飒,落叶旋转着,以最美的姿势选择那个适合落下的角落,然后画着优雅的弧度翩翩而降。秋月的光亮行走在一片又一片树叶上,跳跃在一颗又一颗露珠上,继而又穿过窄窄的田埂,走向静谧的农家小院,在漆得光亮的雕花窗格上游走,寻找上一年留下的痕迹。忽地,几声划破夜空的犬吠,惊醒了沉思的月,兀的钻进窗格里竟自怀疑起来。不知在哪个角落里生成的温柔的风竟也紧紧追随,在与月光的游戏里守侯着遥远。星也在高远的太空中与地上的人儿遥相呼应。

走进秋天,聆听秋水潺潺,细诉着往事的味道,心怀与落叶同样的默契行走在世俗的边缘。走进秋天,躺在落叶里聆听这流淌的天籁,与月色溶为一体,体味这不容抗拒的安详力量。走进秋天,携着千年的诗风,奔过片片的绿柳,细细地品味春华秋实的满足。走进秋天,怀揣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秋叶烂漫的时节,感觉秋雨和生命之间的秘密。秋高气爽,心旷神怡,落花无语,人淡如菊,秋韵无尽。

自信是成功的加油站 ○王树军

时下,很多找不到理想职业的人总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直接认定自己就是个没有能力的人,一旦看到周围的人出类拔萃了,就缺乏自信地说:“人家的水平比我高,而我则不行。”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想起下面的故事。

法国有一个贫困潦倒的年轻人,流浪到巴黎,找到父亲的好友,期望他能为自己找一个谋生的差事。父亲的好友问他有什么专长,比如说会数学、物理、历史、会计什么的。年轻人窘迫地低下头,羞愧地说自己一无所长。父亲的好友想了想说:“那你先写下你的地址,我会给你找个活做的。”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住址写下,刚想转身离去,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说:“年轻人,你怎么说你没有特长呢,你的名字写得多好啊……”“能写好自己的名字也叫特长?”年轻人转过身疑惑地看着父亲的好友。“当然,字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一个人的内涵……”父亲的好友意味深长地说:“人要有自信心,找工作之前,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特长,并要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听了这一席话,年轻人使劲地点点头,后来他结合自己的特长,找了一所中学教授法文,度过了一 段艰苦的岁月,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这位年轻人认识到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和特长,并开始发挥这个特长,他就是后来写出享誉世界经典文学巨著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大仲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就像我们一只手上的五个指头一样,虽然长短不一,却各有千秋。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并且对于自己的特长一定要充满自信。杜拉因说:“信念是活泼而存在着的力量,是一种最奇妙而活动着的力量,也是存在于宇宙之中最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说,自信会让特长闪光,也是成功的加油站。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即使特长不很出众,他也会把特长发挥到极致,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石库门公司首届职工体育节开幕 ○张惠萍

在迎接糖酒集团成立60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金枫酒业新三年战略规划,秉承“合力成金,平和致远”的企业精神,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建设“和谐、活力、幸福的石库门”,石库门公司“石库门·和酒杯”首届职工体育节日前开幕。

本次职工体育节设置了9个比赛和表演项目,即:“石库门·和酒杯”团体操、“和酒杯”呼啦圈、“金色年华杯”跳绳、“锦绣杯”乒乓球、“侬好杯”投篮、“日进斗金杯”羽毛球、“金枫杯”扑克牌、“经典杯”桌球、“大开福杯”垂钓比赛等项目。共有390多名员工踊跃报名参与。

比赛中,参赛选手锐意进取,顽强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充分展示了石库门公司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企业形象,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轻工外经公司举办垂钓大赛 ○张桂祥

益民集团所属上海轻工外经公司及其旗下上海双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日前联合举办 “2011年上海轻工外经公司员工垂钓大赛”,比赛在上海浦江镇的“网里鱼塘”举行,来自外经公司下属的企业18名运动员及裁判员参加了比赛。

本次垂钓大赛的活动主题是“亲近自然、交流情感、休闲竞技”,旨在倡导回归自然,体验自然的休闲理念,引导员工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员工搭建了交流和友谊的桥梁。

经过3小时的激烈角逐,上海吉列公司和新三花薄膜公司等单位分获前三名。

沁园春

——建党九十周年感怀 ○奚新春 百年国史,壮丽雄阔,可歌可叹。想辛亥风云,帝制掀翻。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十月革命,马列流传,枪杆子里出政权。红旗卷,唤工农百万,星火燎原。

东方醒狮怒吼,引丛林百兽重分布。忆抗美援朝,强敌低颔。两弹一星,寰宇震撼。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特色路上勇向前。同奋斗,阳光遍四海,众生欢颜。

篇8: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感悟

中国民间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根植于民间生活的肥沃土壤中, 是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农村的生活习俗和自然景观给剪纸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劳动人民从自身的审美认识出发, 用心灵去感受生活, 并通过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民间剪纸艺术代表着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 反映出独特的审美观。千百年来, 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不同形式的民间剪纸的应用, 它寄托着对自然生命的礼赞,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纯洁爱情的向往, 对家族繁衍的祈盼等。人们将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寄予其中, 剪出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 表达着人们对美与爱、信仰与情感最真诚的祝福和追求, 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一、民间习俗活动与民间剪纸的渊源

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习俗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据记载, 商代已出现了剪纸式样的金箔制品。秦汉时, 我国主要的民俗、节日已在广大地区形成,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广泛地应用于民俗活动当中, 为了适应节令多样化的要求, 其功用特征趋于多样化。在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礼仪中, 剪纸已成为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形象载体, 承载着劳动人民对蓬勃生命的祝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几乎不受到任何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是一种至纯至真的艺术形式。

中国民间剪纸在生活中的功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于节日、婚嫁、爱情和生命繁衍等吉庆场合, 以表现祝福和希望为主题, 诸如春节的窗花、柜花、顶棚花、灯笼花、门笺等。它常以“平安富贵”、“连年有余”、“吉祥喜庆”、“五谷丰登”等寓意幸福吉祥的形式出现, 不仅美化着生活, 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元宵节的各种彩灯多采用民间剪纸的形式, 表现的是我们熟悉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如“西游记”、“许仙和白娘子”、“天官赐福”、“八仙过海”、“观音送子”、“麻姑献寿”等。端午节有在门额上悬贴剪纸艾虎或剪彩葫芦的习俗, 为的是驱邪、免灾、保平安, 诸如“赛龙舟”等体现节日习俗场景剪纸。中秋节、重阳节, 民间有登高赏秋、饮菊花酒等各种民俗活动, 有诸如“嫦娥月兔”、“楼阁”等题材的剪纸。婚礼、生诞、满月、百岁、冠礼时有各种剪纸式样, 如“鸳鸯戏水”、“龙凤呈祥”、“麒麟送子”之类。这些剪纸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对平安吉祥的祝愿, 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另一类以祛病、驱邪、除灾、祭祀为主题的剪纸, 表现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如祭祀用的鱼纹和蛙纹剪纸, 鱼纹剪纸为的是祈求丰裕富足、年年有余, 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高官厚禄、前程辉煌。蛙纹为的是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此外, 还有在清明节、十月初一及丧葬祭奠时等表达哀思的剪纸和纸扎艺术。在丧葬习俗中出现的门楼、牌坊、摇钱树、金山银山、金童玉女, 送殡仪仗中的纸幡、纸扎大马等, 都是用纸剪刻糊制的[1]。这为哀丧、祀祭场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呈现出静穆、严肃、庄重的气氛, 使祭祀体现出深厚的人情味。剪纸充分表达了人类最朴素、最纯真的感情, 抚慰了人们感情上的创伤, 它注重人生观念和情感表达, 体现出了人们对生命不息的追求。

(二) 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情感

中国民间剪纸形象源于客观现实, 超越客观现实, 强调主观意识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注重精神思维与内心感受, 表现出自我的、直观的、意念的理想化形象。它运用对称、夸张、圆满、完整的唯美艺术表现形式, 其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游于艺”、“有与无”的哲学观和艺术观。

1. 虚实变化

一幅剪纸由无数线条和块面组成。剪纸根据图底效果的不同, 可分为阳刻剪纸与阴刻剪纸两种形式。阳刻剪纸的特征是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 保留原稿的轮廓线, 它的每一条线都必须是互相连接的, 牵一发将动全身, 否则剪纸就会拿不起、贴不上。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 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 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 阴刻剪纸的线条不一定是互相连接的, 作品整体上是块状的。阳刻剪纸保留的是线条, 必须是“线线相连”, 阴刻剪纸刻去的是线条, 讲究的是“线线相断”。在民间剪纸中很多作品是阴刻剪纸与阳刻剪纸的结合使用, 形成了“千刀不落, 万线不断”的结构, 产生了黑与白、图与底的虚实变化效果。这种阴阳剪刻交替手法, 与道家主张的“有”与“无”、黑与白的观念相一致[2]。

如作品《喜瓶》, 瓶子整体运用阴刻剪纸的手法剪出花卉, 使图案呈现块状组合, 显示了花卉的繁多与美丽;瓶子中间部分运用阳刻剪纸剪出喜鹊图案, 灵动活泼、玲珑细致, 花卉的静态与喜鹊的动态形成对比, 一静一动和谐共存。利用阴刻剪纸与阳刻剪纸的穿插来体现虚实变化, 在阴剪部分和阳剪部分之间形成了虚实关系, 同时也使画面出现了层次感。这种阴与阳的调和、明与暗的对比是一种最好的审美形式, 作品产生了和谐的生命节奏[3]。

2. 对称均衡

民间剪纸虽然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但是创作者经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摩, 凭着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知能力, 将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进行了富有规律的组合, 使对称、均衡、反复、发散、渐变等构成了美妙的动律和节奏, 为生活增添了美好情趣。对称均衡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最基本的造型特征, 对称在剪纸艺术中有一种质朴、单纯的重复美, 对称、连续手法体现的是一种规整的富有秩序的美感。如民间广泛流传的团花剪纸为圆形花样、四面均齐, 多次折叠和重复造型给人一种规整中起变化, 散射中有聚合的审美感受。民间团花剪纸基本都是对称图案, 蕴含好事成双、成双成对等美好意义。

均衡比对称更富有变化, 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它不像对称那样通过图形的一一对应以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 而是通过图形的变化达到平稳的视觉效果, 并使画面呈现出活泼的动感。

3. 夸张变形

剪纸图案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许多民间剪纸不只是对自然客观的单纯描摹, 它已经摆脱了物象的原本形态, 凭着印象中对表现对象的理解, 强调动势情态的整体表现。艺人们在造型中运用夸张、概括、归纳、抽象变形的艺术手法, 使自然物像成为几何圆点、方点、月牙形、水滴形、锯齿形等, 用近乎程式性手法表现动物的眼、衣服上的花纹、鸟雀的翎毛等, 从而使作品极具装饰美感。这种造型手段在植物的剪纸创作中最为常见, 夸张的表现手法可以使原有的形象更鲜明、生动、典型, 更具感染力。如剪牡丹就要夸张其花瓣大而圆的特征, 以突显其富贵荣华的艺术表征意义。剪菊花就要突出其花瓣细长卷曲、秀丽的特色, 以展现其优雅的意蕴。人物剪纸中也常用到此方法, 如在剪人物面部的时候, 为了突出人物的眼睛, 往往会将人物的眼睛剪得很大, 眼睛占面部面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4]。人物整体造型也从不按人体结构用线去表现衣纹和组织纹样, 而是用有意味的装饰来代替自然形态。但不论是对被表现对象整体形态的强调还是对细节的夸张刻画, 它们都是为了突出被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并且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想法和审美观。

民间剪纸的夸张还表现在对物象添加的装饰上, 其使用超越真实形态的一种“变化”手段, 按主观设想添加别的形象, 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形态, 以使物象更典型、更强烈、更鲜明。在表现对象上可以添加一些特殊的纹饰, 把一些形状归纳成锯齿形和月牙形等装饰纹样。如在人物衣服上添加装饰纹样, 剪出花朵图案;将动物身上的毛剪成锯齿状, 身上添加梅花、漩涡等纹样, 这使得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 在符合民间剪纸使用要求的同时又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如剪纸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福字窗花》, 一个“福”字中充满了各种具有吉祥寓意的形象, 如石榴、牡丹、金鱼、荷花、元宝等, 这种天真烂漫的构想表达了无拘无束和无畏的创造精神, 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期盼。

这些在西方人眼中“形体不像”、“结构不准”的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中宝贵的美的创造, 最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间风俗、文化艺术、哲学观念。

三、民间剪纸艺术中的意象表现

民间剪纸大多表现的是日常生活, 歌颂美好爱情, 祈求多子多福, 期盼平安吉祥。谐音寓意或指物会意等手法, 使剪纸艺术表现出“境生象外”的意境美, 其既有民间的质朴气息, 又有传统的吉祥寓意。剪纸讲究“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5], 巧妙地利用谐音、暗喻等, 借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化形象, 将美好的寓意和特殊的象征意义通过组合形式展现出来, 把本无联系的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形成联系, 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一) 谐音寓意

谐音是直接利用字的谐音, 将图案与美好的寓意联系在一起。如“福 (蝠) 在眼前”、“事事 (柿柿) 如意”, 把蝙蝠和铜钱、柿子和如意毫无相干的物象联系起来。蝠与福谐音, 寓意幸福、福气;柿与事谐音, 表达美好愿望。“连 (莲) 年有余 (鱼) ”, 鱼是富足有余的象征, 用莲花和鲤鱼这两种物象来表现喜庆富裕的画面;“室上大吉 (鸡) ”, 鸡寓意大吉大利;“喜上眉 (梅) 梢”, 喜鹊象征喜庆事物;梅花分五瓣来寓意"福、禄、寿、喜、财"五种福气[6]。牡丹插在花瓶里, 牡丹富丽、美艳, 是显赫富贵的象征, 寓意“富贵平 (瓶) 安”。人们认为抓髻 (吉) 娃娃既能驱邪避灾, 也是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的象征。猴子也是人们所喜爱的角色, 猴子不但讨人喜欢, 而猴与“侯”同音, 剪猴便寓意着“封侯”。

(二) 象征寓意

剪纸作品中常借动物、植物等形象表达特定的含义。人们将某些动植物与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以体现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如鸳鸯寓意心心相印、时时相随、恩恩爱爱;石榴象征多子多孙、多福多寿;松树、仙鹤、寿桃、寿星等图案常用以表达延年益寿;梅、兰、竹、菊则代表文人雅士, 所以就有了“鸳鸯戏水”、“龙凤吉祥”、“凤凰戏牡丹”, 表示对新人的祝福, 象征婚姻的美满和神圣;“百籽葫芦”、“榴结百籽”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多籽葫芦、石榴象征多子多孙, 生命繁衍不息。“鱼跃龙门”象征着更上一层楼, 寓意改变自身命运和前途无限光明的剪纸作品“鹿鹤同寿”, 把现实生活中鹿、鹤和牡丹花这三种不同的动植物布置在同一画面中, 借助它们的象征意义来表达吉祥、富贵、长寿[7]。

四、结语

民间剪纸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 其在体现生命意识的同时, 也往往蕴藏着一种直率、乐观、积极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间剪纸的艺术形态与寓意内涵是中华民族五六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风格, 剪纸与一系列的民间艺术构筑了普通劳动者的精神世界, 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的本身, 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设计领域, 我们只有将传统剪纸纹样运用于现代艺术创作之中, 对传统剪纸丰富的表现题材、独特的构成形式、尽善尽美装饰化特点, 以及独特的表意性特点进行研究和借鉴, 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图形和语境, 表现本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夏德美, 童小玲.中华艺术5000年.北京:光明时报出版社, 2005.152页

[2]汪雪.中国民间剪纸美学初探.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3]郭艳.阜阳剪纸艺术形式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郑蔚珊.漫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装饰, 2003 (10)

[5]李韬.中国民间剪纸的意象表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6)

[6]中国剪纸网:http://www.sxpaper-cut.cn

上一篇:竹乡之歌课文内容下一篇: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_Lesson 12 More Letters |冀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