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诗句

2024-05-15

父母的诗句(共11篇)

篇1:父母的诗句

有关感恩父母的诗句

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3、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4、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7、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8、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0、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2、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14、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7、人生在世记恩情,父母恩情似海深。

18、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9、顷刻转轮归去,念感激天意。——《惜奴娇·楼起霄宫里》

20、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2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23、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

24、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25、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2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27、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2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9、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0、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31、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澀短刀何足云

3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3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3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36、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曰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37、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明曰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38、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39、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40、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4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3、归期岂烂漫,别意终感激。——《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4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45、固有楼堪倚,能无酒可倾。岭云春沮洳,江月夜晴明。鱼乱书何托,猿哀梦易惊。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莺。

46、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47、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48、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49、此情绵绵何时尽?牵动长空万里云。云中本是双飞燕,而今都做梦里人。欲往何处觅莹雪?漫飘柳絮祭芳魂。祭罢芳魂又一春,依旧不见绿罗裙。

5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刘安

5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53、别离是淡苦的水,孤独是一匙咖啡,我把相思煮得浓浓,品你留下的芳味

54、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55、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5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篇2:父母的诗句

2、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3、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6、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8、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9、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10、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篇3:父母的诗句

父母皆祸害作为反题, 其意义在于增加了一种视角, 即儿女对于父母行为的批判性审视视角,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亲子关系。曾有专家看到相关材料的时候说, 小组的这些被父母“祸害”过的人数相对于全国青少年的人数毕竟是少数, 所以, 不必草木皆兵。笔者想要说的是, 从人数上来讲可能是少数, 但对具体的身陷家庭问题中的人来讲, 都是想逃都逃不走的悲剧。小组里的很多成员都用黑暗, 暴力, 冷漠, 悲观, 病态, 冲动, 痛苦, 绝望, 噩梦, 甚至背叛, 肮脏, 卑鄙, 混乱, 生不如死等来形容本该非常温暖的“家庭”。所以, 我们对这“少部分人”的关注和拯救才能实现全体家庭的和谐。

在小组里, 组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安慰、相互倾诉、相互支撑的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激发了个人重新面对世界的勇气。在组员的诉说中, 父母随意和任意的体罚子女是大部分组员不得不说的伤痛。并且父母对子女施加暴力侵害, 不是少量的、偶发的现象, 它比一般想象的更加普遍, 更加严重。本文尝试着从一手的组员诉说材料中总结概括出家庭体罚子女的特点、原因、对子女的伤害后果, 目的是让我们理性地看待和运用家庭体罚, 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家庭体罚的特点

(一) 体罚是以爱的名义

家庭体罚不同于在社会上反目的人之间的打骂, 前者往往都是在“爱的名义”下进行的。我们好像都有这样的一种毋庸置疑的条件假设: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或许正是这种毋庸置疑的条件假设使父母对子女的伤害有了伦理支撑, 使伤害变得合情合理。有个组员说她妈妈有这样的一个逻辑“谁都可以伤害我, 但是不容许你伤害我。但我可以随便伤害你, 因为我爱你。她根据这个逻辑伤害了我几十年”。听起来荒谬的逻辑在爱的名义下变得合理起来。把爱和暴力联系起来是很可怕的。

(二) 体罚的场所相对私密

父母体罚子女一般都会发生在比较私密的空间里即自己的家里面。正因为是一种私密领域, 所以它使“受伤者”有一种无法挣脱、无处可逃、无从说起、无人可救、就像是窒息一样的感觉;它令身处其中者特别容易陷入焦虑、无力、恐惧或者羞愧难当。有个组员说她小时候经常被母亲毒打。那时候他们一家四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她觉得那简直是人间地狱。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既有些父母往往会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对子女大打出手。这样在众目睽睽下的体罚更是让子女感到羞辱。

(三) 体罚的时间具有连续性

小组的组员受家庭的体罚往往不是一次两次, 而是贯穿了子女成长阶段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学龄前至中小学时期甚至大学。所以, 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要去忍受, 也正是因为长期性, 更会造成其内心的不堪重负。

(四) 体罚使用的工具多样化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体罚时, 往往不仅仅是“拳打脚踢”, 还有比拳头和脚更凶狠的打人兵器!以下几个案例是小组组员的真实经历。

“我爸是当兵的, 我小时候调皮,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用军用皮带打, 抽得大腿小腿都破皮了, 然后渗出细胞液。”

“周末中午去同学家玩, 下午四五点回的家, 我妈让我跪在地上, 用大辞海那种工具书对我头上一顿乱砸, 然后掐得我满脸都是淤青。”

“被烟头烫过手心, 原因是, 我看了我爸带其他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心生妒忌, 用刀片割花了那些照片, 他发现之后恼羞成怒, 狠狠地用点燃的烟头戳了我的手心。”

“小时候我妈打我都是用针拿来扎的, 把我摁在床上死命扎。”

除此之外还有榔头、菜刀、笤帚、鸡毛掸、晾衣竿、毛巾 (用来堵嘴) 等工具。这些打人兵器的使用让我们觉得打人者和被打者不是一种亲密的亲子关系, 而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五) 体罚常伴有恶语中伤

父母在体罚子女时, 往往处于一种比较愤怒、暴躁的、非理性的情绪当中, 在打孩子的同时又使用伤害性的甚至恶毒的话语攻击孩子也就不足为奇。所以, 子女在被打的过程中受到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二、体罚带给孩子的危害

这里的危害指长期的、反复的、严重的体罚所引起的危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以暴制暴

长期遭受体罚的孩子潜移默化地会开始学会用暴力、武力解决问题。这种暴力的指向对象不仅指其他人, 也有自己的父母, 被称为新型家暴现象。

有位组员说:“最后一次挨揍, 那时候刚上大二, 就因为一点小事, 我妈揍了我, 多年的激愤一下子爆发, 我拿把菜刀把她砍了, 本来要照她头砍的, 但脑子里闪了一下, 就砍到她腰上了, 砍了个大口子!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挨过揍了。”

(二) 心理问题

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一个经典实验, 他用两组小白鼠做实验, 甲组小白鼠是被惩罚组, 即小白鼠在笼子里如果乱跳乱叫、争吃东西做出一些不符合人的意愿的行为, 施之以棒打、重敲笼子等惩罚, 乙组小白鼠为对照组, 对它们一些不符合人的意愿的行为施之以抚摸, 用棒子慢慢地赶开, 表现得十分友好。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观察, 发现甲组的小白鼠的寿命是乙组的三分之二。斯金纳由此得出:“暴力会使孩子终身生病”。小组内很多组员性格暴躁、抑郁、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极其自卑, 没有积极生活的态度。

(三) 逃离父母

有一个组员说自己厌恶自己的家庭, 想离家出走, 另一个组员安慰道:“但是我们现在还太小, 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啊, 我们要依靠他们的钱生活, 所以只有等到长大自己能工作赚钱养活自己, 就可以不再依赖他们。如果你现在反抗的话, 只会对自己不利。”这个观点是带有普遍性的, 子女强忍着没有离家出走或者逃离家庭主要就是自己经济没有独立, 所以很多组员都是在高考的时候选择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 或者就是找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 彻底远离父母。

(四) 智商下降

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 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 未遭体罚过的儿童, 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 而另一组704名5岁~9岁的儿童, 这一差距是2.8分。可见体罚教育大都事与愿违。长期体罚甚至会抑制孩子智力发育, 因为大脑左右半球虽然具有不同功能, 但两半球是协同工作的。孩子受到责罚, 负责空间知觉、情绪、艺术欣赏等功能的右半球就会处于紧张、压抑和恐惧的状态中, 这样势必影响左半球的功能, 而左半球又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 长此以往, 容易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三、家庭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具有教育意义

在我国, 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 棍棒出孝子”的古训, 笔者认为家长本身对孩子是有惩戒权的, 要全面禁止体罚在中国似乎是不太现实的, 那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让家庭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具有教育意义。

(一) 体罚应有理性———内部力量

1. 体罚不是宣泄父母的情绪

很多子女被父母体罚并不是自己真做出了非打不行的事情, 而是父母宣泄在工作压力、夫妻关系等各种问题引起的负面情绪。体罚孩子要冷静、理智, 避免情绪化,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迁怒于孩子, 拿孩子撒气。

2. 体罚不要过频

体罚过频会增强了孩子对体罚的抵抗力, 所谓“打疲了”, 体罚孩子一定要在孩子确实出现重大错误和过失的时候。有位组员说:我的父母亲性格迥异, 父亲暴躁, 动不动就打我, 挖苦我。父亲打了我, 我就产生很叛逆的心理, 觉得他为我花钱活该, 我偏不好好学习, 浪费他的钱;而我的母亲非常善良慈祥, 非常疼爱我, 她也不是从来不打我, 当我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 她会打我。有一次是我和邻居的小孩子打架, 打到后来两家的家长都出来了, 对方都不吵不闹了, 我还大骂不止, 这次母亲把我的嘴打出血了。但是我感激母亲, 她告诉我我做得太过分了。

3. 体罚力度要适度。指禁止用残忍的工具体罚孩子, 对孩子造成肉体上的严重伤害。

4. 体罚要注意场合。

体罚孩子应该在私底下实施, 不能在大庭广众或亲朋好友面前打骂孩子, 更不能当着孩子同学老师或同伴的面, 以免打击他的自尊与自信。

5. 体罚要达到教育目的

据中国政法大学田岚、何俊萍教授针对498名大学生关于“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 近2/3的大学生在儿童时代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受到体罚后的孩子的感受大多是“不服气, 内心抵制”、“没办法, 只好忍受着”, 很少有人自责并表示要努力改正。这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体罚”并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和正向效果。父母在运用体罚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地思考着这样做能起到教育目的吗?

(二) 体罚应有法律介入———外力保障

体罚要具有教育意义还需要法律上的支持, 从外部条件保障父母只是将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父母体罚孩子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 要负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在该问题上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规定而已, 没有具体的承担责任的条款。例如婚姻法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而近年来, 很多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些新的法律规定, 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英国2005年生效的一项新法案规定, 允许父母对子女温和地惩戒, 但如果体罚子女过重, 家长将面临最多5年的监禁。

篇4:父母的“父母”

心理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

人们通常会把父母的父母叫做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但是也有例外,套用一种国外的说法就是:孩子是父母的父母!

“你可怎么办?”

毛毛爸爸经常跟毛毛开玩笑。比如拉着长声,这样讲话:“大姐,快点起床吧。”或者:“大姐,都几点了,还不睡觉?!”毛毛又气又乐,但怎么反对都无济于事。有一天毛毛突然跟爸爸说:“我是姐姐,你是弟弟。你就叫我姐姐吧。”毛毛爸还真的开口叫:“姐姐。”乐得毛毛忙不迭地回答:“哎——!弟弟——”然后就是毛毛爸捏着嗓子回答:“哎。”两个人哈哈大笑,乐不可支。

有天晚上,毛毛和姥爷一起玩填颜色。两人玩到高兴处,你抢着画一下,我也抢着画一下,互不相让。当毛毛发现我在旁观时,便抬头对我说:“姥爷像小孩似的。”我说:“常言道,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可不也是小孩嘛!”毛毛哈哈大笑。这时候姥爷刚抢到彩笔,忙着涂画,头也没抬。

我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看书。过了好一阵子,毛毛蹑手蹑脚地进来,小手扒着桌子沿儿,严肃地对我说:“妈妈,爸爸是小孩子,姥爷也是小孩子,”然后一拍胸脯继续说:“我也是小孩,那咱们家就只有你一个是大人,你可怎么办呢?”那一刻,这个拍着胸脯的小女儿,简直就是父母的父母啊!那时她才4 岁,却俨然是60 岁长者的心,体贴、呵护着自己的孩子,竭力为孩子遮风挡雨、未雨绸缪。她竟然能在享受着与爸爸、姥爷开心玩耍的同时,兼顾着去体谅、关怀妈妈的压力和应对,我怎能不为之动容?!

“你还有我呢!”

昨天,得知一个朋友病危的消息,我悲伤得恸哭不已。8岁的毛毛静静地看着我哭到平息,给我拿来纸巾让我擦眼泪。然后非常平静、笃定地对我说:“妈妈,没事了!你还有我呢!”

我把女儿搂在怀里,那种感觉真好!一个孩子带给成人的力量,绝不亚于父母所能带来的。孩子真的是天使,不仅令我们开心,给我们带来快乐,还会在我们悲哀时,第一个准确地觉察到我们的情绪,及时地给予安抚;还会在我们害怕时,第一个给我们有力的支持——不是她自身有力,而是你看到她,就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力量!孩子还会在父母彼此疏远时,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筑建桥梁,化做沟通的纽带。曾经有一个来心理治疗的家庭,夫妻俩表面和谐,实际上二人已经多年无法沟通。孩子用两只小手分别拉住父母的大手,回答了我关于他有什么愿望的问话:“我希望爸爸妈妈情人节那天一起去看电影。”

为父母操心的“父母”

常常有婚姻陷入僵局的夫妻告诉我,他们多年争吵,但是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分歧。我笑着告诉他们:“孩子其实什么都知道,他只是装做不知道而已。”其实孩子不仅什么都知道,而且还采取了很多聪明或者看似愚蠢的行动让父母从争吵中脱离出来。比如让别人觉得自己多动、学习成绩下降、网络成瘾、逃避上学等等。父母把全部精力聚焦到孩子身上的同时,他们形成了统一“战线”,关系得以暂时缓解。近20 年来,我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见到的几乎所有青少年,最最令他们痛苦和忧虑的,不是功课,不是人际关系,不是个人感情,而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父母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爱父母。在孩子心灵的深处,一直由父母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只是父母常常不知道而已。而且在很多时候,连孩子自己也未必知道。

篇5:孝敬父母的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篇6:父母的诗句

2、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3、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4、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5、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7、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8、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2、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

13、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1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15、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1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7、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18、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19、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20、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21、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2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23、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

24、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2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2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27、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28、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29、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30、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

31、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32、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33、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34、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3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6、父归坟兮未朝夕,已分黄金争田宅。

37、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38、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39、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40、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41、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42、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43、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44、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45、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46、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47、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

48、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49、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5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51、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

52、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53、成功的时候,谁都是兄弟姐妹。但只有母亲。

54、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55、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5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58、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59、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60、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61、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篇7:思念父母的诗句

2、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4、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5、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唐·韦应物《闻雁》

6、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清。黄景仁《别老母》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8、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9、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0、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唐。徐熙《劝孝歌》

★ 父母亲情的诗句或名言

★ 父母寄语

★ 父母人物传记范文

★ 报恩父母

★ 父母发言稿

★ 父母寄语精选

★ 父母感谢信

★ 夏天 诗句

★ 爱情诗句

篇8:父母的医道

有一次, 我们刚刚开始吃饭, 一个熟悉的街坊来了, 他把一条正在溃烂的大腿伸到我们面前。 除了父亲以外, 所有家庭成员的那顿午饭都倒了胃口。 父亲则放下饭碗, 对那条烂腿仔细地察看。一有病人, 父亲的眼里就什么都不存在了, 饭也可以不吃。

又有一次, 东岭山区送来一个溺水昏迷的儿童。 他的母亲在一旁号叫, 父亲对这个肚子鼓起得像一座小山一样的孩子进行了人工呼吸, 半个小时过去了, 大汗淋漓的父亲像是从河里爬起来似的, 孩子依然没有呼吸。 后来父亲扳开了他的嘴, 自己上前吮吸着他口腔里的积水。 吸出一口, 再吐出一口, 如此往复多次, 围观的人们都感动得落泪了。终于, 这个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又是一条幼小的生命, 在父亲手中得到了复活。 孩子的母亲跪在父亲面前, 要把她的儿子过继给他当干儿子。 父亲笑着谢绝说:如果救活一个病人就要认一个亲戚, 那到处都有我的亲戚了。

父亲还把一个矿工的断指接植起来, 并让它几个月后伸展自如。 有关父亲妙手回春的故事在湖氵父父的街巷和山村被演绎得广为流传。 而我的母亲无疑是他最默契的助手。 她熟悉手术室里的一切器械, 在进行手术的时候, 她能在父亲的手刚伸出的时候准确地递上需要的器械, “她打针一点也不疼, 像针没有扎进去一样”———这是众多的病人对她最朴素最基本的评价。

父母无疑成了这里的公众人物, 上街买东西的时候, 无论走到哪里, 他们都会受到人们由衷的尊敬。 凡是需要排队的地方, 譬如肉铺、油条店、粮店———只要父母的身影出现, 人们一定会坚持让他们先买。 母亲则经常能买到布店里的营业员为她留下的价格便宜的零头布。

一些粗犷的山里汉子成了我家的常客, 他们大抵是各个山村医疗点的 “赤脚医生”, 有的则是父亲门下的学徒。 他们豪爽, 酒量惊人, 都会打猎并且枪法绝顶。 有时, 他们会带一些打下的野鸡野兔来慰劳父亲。 父亲总是拿出一瓶难得的好酒, 兴致很高地陪他们喝, 同时向他们介绍一些中草药知识。

父亲难得的假日总是在山上度过, 他几乎走遍了湖氵父周围所有的山山水水, 在不长的时间里他掌握了100 多种中草药的临床使用。 一种由他和同事们研制的中药制剂治咳嗽很灵, 至今还在镇医院广为使用。 没有人能够统计出他在20余年里抢救了多少条生命, 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 若干年后他和母亲都老了, 他们退休后就悄悄地离开了那里, 就像他们当初悄悄地来一样。 在50里外的县城, 他们过着退休老人的平静生活。在他们居住的那条僻静的小巷里,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行医40多年的医生, 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护故事, 已经被漫长的岁月所稀释。

篇9: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如此之早,如此之深,以至于绝大多数人把其中的误解当作了天经地义。

“父母”和“孩子”是相对的,没有“孩子”,也就无所谓“父母”。而所有的复杂和微妙就在这个简单的相对之中,几乎所有的人生剧情都可以在最初的这个关系中找到原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身体关系之上,血缘所意味的来历、所属和基因,年龄所意味的幼稚、成熟、强大弱小,构成所有误解的根基。实际上,我们和父母并非身体关系而是心灵关系,这不是说去排斥和对抗身体关系,而是说以哪种关系为本质。这从头脑上理解起来颇费周折,但从体验上却是瞬间可变,你只需要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对方是一颗和自己同等的心灵,很多东西就会改变。

身体关系意味着什么

被动

是父母生下了我们。我们被动地沿袭父母的基因,被动地接受父母决定的经济、地理等社会环境,被动地接受父母人格所形成的心理环境,在无分辨能力的时候被动地吸收着父母的错误和局限。

长幼

我们是幼稚的、没有经验的,缺乏力量和资源的,而父母是成熟的、富有经验的,富有力量和资源的。因为我们才几岁,父母已经几十岁了。我们对父母没有威胁,父母对我们有威胁,我们仰赖父母,父母俯视我们,我们需求父母,没有他们我们活不下去,而他们对我们则不然。

所属

社会伦理对亲子的规定和暗示,衍生出亲子之间“天经地义”的深重期待,无数的“你是我的父母,所以”“你是我的孩子,所以”……这种“你是我的”的关系,界限缺乏而混乱,不知为自己负责为何,彼此纠结、黏着,我们用“应该”期待对方也害怕自己“不应该”,爱所具备的轻松、舒展难见踪影。而爱本是自由的,凡不自由的都束缚着爱。

仅仅这三点,就有无数的“所以”生发出来。

因为被动,所以我们无法也无需为自己负责任。所以我们有理由做受害者,因为我们是如此被动、如此弱小,在毫无认知能力之下,被动地吸收了所有那些环境中的不好,然后形成我们自己的人格模式,形成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做受害者。而受害者、受害者模式、受害者思维,无疑是一个人打压自己、限制自己、误导自己的最高段位了。

“长幼”意味着我们向父母学,整个世界不都在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你要听话……于是我们慢慢压制自己的纯真而去社会化,漠视自己的直觉和生命冲动,而遵循各种各样的“应该”。

然而,没有父母足以成为孩子的老师,每个人的老师只能是自己的内在智慧,父母或多或少都可以分享自己一些体会和洞见,但是没有人可以足够做孩子的老师。

我们常常过于注重向外求得满足

在某种意义上讲,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讨生活的第一个江湖。我们得适应他们,得看他们的脸色,他们不高兴,上来就是一巴掌,我们躲都躲不过,我们要和他打平手,还要等待太多的岁月,适应他们的价值观,适应他们的情绪,适应他们的强势,适应他们的软弱,适应他们不为自己负责,然后无形当中我们就同意了错误,就成为了错误。

小孩子几乎总是通过父母来建立自己,通过父母来确认和定义自己,无论是向外界,还是向自己的内在。我们走出家门,别人会说这是谁家的孩子,而这也无形中成为我们自己的定位。很多人因为家庭出身自卑,因为父母而羞耻,而那些因为父母而荣耀的孩子同样知道那不是因为自己,从而空虚。

同时,也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而建立自己的自我概念。若父母喜欢我们、接纳我们,我们就会很平安,很喜欢,觉得自己有价值,若父母不待见我们,父母顾不上我们,如果父母觉得我们的存在就是一个负担,我们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不被欢迎,形成我们很低的自我价值感。我们因为父母没有做到什么而耿耿于怀,又因为父母做了某些而深感受伤,长大后,有些人终其一生因此困窘,有些人选择自我成长,把那些匮乏、创伤视为人生功课,对自己的心理填填补补,却总难真正完成。

还有一点,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忽视自己的内在,我们需要向外谋求,我们充满了匮乏和需求,然后不断向外谋求和争取。我们无视自己心灵的力量,而沦为一具嗷嗷待哺的幼小身体。

世界把小孩子视作身体,小孩子把自己视作身体,于是,世间到处都是“可怜”的大戏。小孩子向父母争取、讨要爱,为了得到那个爱,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得到父母的陪伴与和蔼,他们宁愿生病,为了父母不再吵架,我们甚至愿意去死,他们所以如此,不过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父母——这个外在对象上,完全无视自己内在的爱,以及自己献给父母、世界的爱。

无视内在必然外求,待小孩子长大面对社会时,他们依然觉得自己需要处处谋求,而非自己很有价值,可以贡献。这种匮乏和弱小,和当初面对父母并无二致。

孩子作为心灵的内在智慧同样被无视。把孩子当作一位有待发育身体的大人们,总会对孩子说出某些话而惊讶。这个惊讶本身就是贬低,惊讶的前提就是认为孩子没有内在智慧,认为孩子是个空心萝卜,居然说出那么精道的话来太不可思议了。大人们看重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经验、打造的头脑,只有微乎其微的人懂得珍视孩子的纯真和直觉。

我们是生命之子

然而,根本上来讲,我们是生命之子,而非那对平凡夫妇之子;我们本身就是爱,全然可爱也全然充满爱,而非爱的匮乏者。这个本质不反对但超越我们的社会亲情关系,而这是建立在心灵关系之上的。

心灵关系意味着平等。亲子关系的根本困难之一即在于人们陷入角色化的认知,而忽视或者无视心灵意义上的平等。我无意否认成人和婴孩的差异,但无视心灵必会造成隔阂、不公等诸般无法破解的烦恼,而只要基于心灵上的平等,亲子关系的问题就可以完全化解。

nlc202309090243

平等意味着尊重,只有平等才能产生尊重,也只有在心灵的层面,亲子之间乃至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才能达成平等。

平等意味着我尊重你就是尊重我自己,因为我们是一样的;平等意味着我信任自己就能信任你,因为我们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心灵,而心灵属性是一样的,心灵的地位是一样的,心灵的力量是一样的。

当我看到一个孩子进入我的生命,我不会觉得TA比我更小,TA身体上、社会性上幼稚于我,但在心灵上,TA和我是同等的;我不会觉得TA属于我,也不会觉得自己属于TA,我和TA的关系就是一颗心灵怎样对待另一颗心灵。

当孩子进入我的生活,我会觉得来了亲切而神圣的贵客,我有幸照顾TA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愿献出我的爱,而TA也必将以爱相应。在这段短暂而亲密的依恋时段里,我只负责献出我的爱,而不是计划或掌管TA的生命,因为TA和我一样是一颗心灵,TA的心灵有TA自己的方向。

当我回顾我的幼年生活,回顾我的父母,我也不再把他们看作养育和教导我的角色,不把他们看作自己爱的来源而向他们求爱,因为我自己充满爱,我不把他们的态度看作确认自己的凭据,因我知道自己全然可爱。我不再计较他们什么做得好什么做得差,我知道他们总是在尽力,而我对于如何对待他们的影响拥有完全的自主,他们表现好的,我愿意承袭,他们不那么好的,我借此修正,同时我知道我的心灵是丰盛的,父母乃至世界的影响,相对于我心灵的蕴藏,好比河之于海。

我当然不会再去介意他们是否强势,我不需要他们改变,只要我自己站起来,他们的强势便无法立足,而我知道他们所以强势不过是脆弱和恐惧没有爱,而并非他们的本意,当我平等地爱他们,他们就被我的光照亮;我当然不会介意他们的价值观是否合理,因为我有自己的心灵,我有自己的智慧乃至判断,我不需要他们理解,相反我可以理解他们,我不需要他们认可,相反我可以安慰和接纳他们。

我当然也不会致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因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是自己心灵的主人,除非他们自己选择或允许,我的影响不能介入;同时我知道他们的心灵不会受损,无论他们在生活中看起来如何受苦或可怕,他们的灵魂从来无恙,就像列车穿越一片腐臭的树林。我知道我什么也不需要改变,我只是报之以祝福和安详。

是的,在我心里,我已把父母看作灵魂的兄弟姐妹,我尊重他们在我生活中的秩序,但心底把他们看作平等的兄弟姐妹。我对他们没有任何的要求,因我已完全自足无虞,对于这对兄弟姐妹以及过去,我只能报以感谢和爱。

篇10:感恩报答父母的诗句

2、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3、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

4、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5、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6、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7、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

8、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9、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0、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1、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2、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3、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4、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篇11:描写孝敬父母的诗句

2、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赠母亲的诗》

3、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

4、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诗经》

5、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白居易《赠友五首》

6、母子,天性也,母思其子,慈也;子思其母,孝也故母子为三纲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7、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杜甫《前出塞九首》

8、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除夜作》

9、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10、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

11、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韩愈《谢自然诗》

12、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13、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杜甫《新婚别》

上一篇: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草案)下一篇:钱学森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