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2024-04-11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通用12篇)

篇1: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科学发展

服务人民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2012年5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省委书记刘奇葆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通过详细观看电视播报和认真学习《报告》全文,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学习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有如下心得体。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报告》指出:四川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始终是四川第一位的任务,谋划四川发展重在坚持和把握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青川是经济总量小的贫困山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县,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等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青川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两化”互动,开放创新,工业强县是发展路 《报告》要求:要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在创新突破中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大力提高我省现代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

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从安全生产机构、制度、手段、机制等各个方面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和服务功能,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深化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较大事故发生,遏制一般事故发生,才能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才能维护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四、加强学习,强化意识,服务人民是最根本 坚持经常性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依法行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篇2: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马平蓉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吹响了“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统筹城乡,两化互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进军号角,开启了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征程。

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重点是学习刘奇葆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在省委十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省党代会的报告对过去五年已取得的重大成就、过去五年工作创立的宝贵经验、未来五年的战略定位、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了详尽的阐述,体现了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要求。蓝图已经绘就,思路已经明晰。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的思想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强劲的气势,抢抓机遇,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全省实现“三个翻番”、“五个提升”宏伟目标而奋斗。省第十次党代会为我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只有努力工作,争做一名优秀干部,为祖国的交通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一,以学习为契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清醒才能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省委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对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

第二,以学习为契机,深化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真正把省党代会精神与县情、局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自觉用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职工作,淋漓尽致地展现聪明才智。要与甘孜州交通三年攻坚工作结合起来为建设畅通交通而奋斗。

第三,要以学习为契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将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为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与同志之间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建立平等、尊重、理解、宽容的工作氛围,形成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篇3: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应该说, 省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 是广东围绕科学发展大力转型的五年, 是先有“认识论”的明晰, 后有“实践论”的执行的五年, 始终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大力实施“三促进一保持”、扩内需稳外贸、“双转移”、“腾笼换鸟”、提升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环保倒逼等战略措施, 着力创新改善民生幸福的制度措施, GDP在全国各省市区率先突破5万亿元, 平安广东建设、安全生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新的提高,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形成了“五条”鲜活经验, 成效明显。但是, 现在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期, 各种社会矛盾在改革“深水区”凸显, 与传统发展模式“大干快上”、“捡到篮里都是菜”不同, 新的发展模式是一场“深刻的竞赛”, 是科学发展观实质的具体化。一方面, 过去支撑我们快速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入平稳增长期;另一方面, 新的发展模式固然要搞得“快”, 但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得“准”, 发展得“好”, 有效益、可持续、和谐与共、人民得实惠。这种形势变化的倒逼, 为我们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增强“早转早主动、晚转则被动、不转走不动”的意识, 同时也对我们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握得好, 我们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顺利步入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地区行列;把握得不好, 我们就有可能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 出现停滞和倒退, 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有可能被断送。

因此, 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 从严管党治党, 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成效。我认为, 具体要遵循“四个始终坚持”、强化“八个突出”、做到“两个克服”、抓好“一个关键”。

遵循“四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 在速度、质量和效益上“加快”, 引导人们利益的实现, 从而推动社会生产, 激发广大企业活力,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当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旧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 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又不断出现, 利益格局调整难度增大, 各种新旧问题叠加,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大大增加。面对复杂的改革形势,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破除思想观念上各种阻力, 在政策引导、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转变”,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充分尊重群众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性,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使群众能够更多地参与改革的决策过程, 让群众智慧成为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三是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 统一到省委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着眼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做到理论准备更充分、政策思路更缜密、统筹协调更有力, 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在软、硬实力上取得突破, 使改革开放成果惠泽民生,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坚持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持政治坚定,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廉洁从政, 凝聚党心民心, 使每个人在努力创造个人幸福生活的同时, 也为增进全社会的幸福奉献心力, 实现全省人民共建共享幸福广东。

强化“八个突出”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 制订发展良策。荀子在《劝学》中说,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就是说“踮起脚远望, 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要发挥市场力量, 以时代的视角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情民意, 凝聚各方智慧心智, 制订以民生福祉为导向、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幸福为核心的当前和中长期发展政策, 并建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改革决策机制和评估纠错机制, 使转型升级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第一位, 完善加快转型升级的法律制度支撑和保障。注重“榕树效应”, 发展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突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转变以生产为目的、消费为生产服务的观念, 真正确立以消费为目的、生产为消费服务观念。按照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战略, 完善制度措施, 运用财税等杠杆, 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四是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提升珠三角区域核心竞争力, 带动粤东西北区域发展。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的总体战略思路,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 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 统筹区域功能定位, 促进珠三角优化发展、东西两翼振兴发展、山区生态发展, 构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海陆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五是突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努力创造产品附加值高、发展质量好、能够支撑人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低端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让创新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践, 使创新活力充分激发, 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创新者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六是突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改革。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入手,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创造法治、公平、透明的市场发展环境。继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深化要素市场、产权制度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 创造有效配置资源、促进转型升级的条件。推进投融资体系、金融创新、收入分配、保障制度等领域的改革, 完善初次、二次分配结构, 提高工资率与劳动生产率水平,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七是突出加强社会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 发挥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创造和谐安全发展环境。创新社会治理, 注重民生建设, 强化民主法治。深化社会组织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优化社区组织结构, 完善居民自治体系, 形成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 化解社会矛盾,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八是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增长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大力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强化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事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 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做到“两个克服”

一是克服从发展经济单纯注重GDP的“偏颇”转向发展社会注重矛盾化解的“偏颇”。孔子曰:“过犹不及”。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 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有的出现在经济领域, 是经济问题;有的不在经济领域, 但与经济发展有所关联。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GDP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体现, 但不是全部内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转型升级不能以牺牲增长为代价, 不能顾此失彼。因此既要反对不顾效益、公平、法治的GDP, 又要防止脱离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一味强调社会建设, 要做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 互为促进、辩证发展。二是克服转型升级一蹴而就的“偏颇”。在经济、社会、管理、观念等方面转型升级,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漫长的解决过程。一方面, 要增强紧迫意识、责任意识, 把转型升级摆到突出和首要位置, 从关系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出发, 遵循发展规律,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坚定不移调结构, 脚踏实地促转变。另一方面, 要克服转型升级一蹴而就的“短、平、快”的思想认识, 必须避免急功近利, 充分认识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复杂性。推进转型升级, 不可能单项突进, 应该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转型升级, 包括产业结构、增长结构、区域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发展方式、政府职能等等, 其中产业转型升级是龙头与核心。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倒逼压力带来的新的历史契机, 在稳增长中快转型, 在转型升级中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链升级, 向“微笑曲线”两端即研发和销售延伸, 抢占企业利润最高点, 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强化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使产业转型基石更牢。进一步筑牢转型升级的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法律和执政能力基础, 凝聚全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共识与合力,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有更给力、更长久的幸福。

抓好“一个关键”

篇4: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会议要求,在党的十八大代表和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推荐选举工作中,要严格履行党章,按照中央和省委规定的程序推选产生代表。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把发扬民主贯穿于全过程。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广泛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代表候选人的推荐提名和代表选举工作,保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推荐提名工作都达到100%。要堅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要严把思想政治关,坚持把德的考察放在首位,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党代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确保代表候选人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

会议强调,做好党的十八大代表和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推荐选举工作,是开好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重要基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正确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把发扬党内民主与贯彻党的主张统一起来,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要加强对代表选举工作的全程监督,严肃组织纪律,坚决禁止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确保代表推荐选举工作风清气正。齐心协力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省农委机关党委 供稿)

篇5: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谢建平

5月23日上午,乡党委政府召开全体乡干部、村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四川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会议由梁书记主持。在会上传达了贯彻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县委党组会议讲话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来抓,要采取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深刻领会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在新的目标鼓舞下,抓住新的机遇,以崭新的工作姿态,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这次会议意义非同寻常,既是一次总结成绩,凝聚力量大会,也是一次催人继续奋发进取的大会。现谈谈本人学习心得体会:

5月16日,全省人民热切期盼的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乡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开幕式,聆听了刘奇葆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并展开了讨论。5月19日,党代会闭幕。5月23日,乡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大会,学习、传达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常委会议精神。通过一系列学习,我感触很多,尤其对于未来五年我省的奋斗目标尤为感兴趣。

大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等重大机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四川。

刘奇葆同志提出了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的“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五个必须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

“三个翻番”,即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五个提升”,即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构建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匹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巩固和扩大承接重大产业转移、直接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优势;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全省保持和谐稳定。

“五个必须坚定不移”是: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区域发展竞争新优势;要坚定不移走“两化”互动的发展之

路,努力构建四川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坚定不移走富民和谐的发展之路,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管理水平;

我尤其对刘奇葆书记报告中所说的未来五年我省的奋斗目标尤为感兴趣。我着重说一下我对“三个翻番”的一些想法,即“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地区生产总值要实现翻番,达到4万亿,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但有很多的困难。目前,全球经济疲软,增长乏力,全国经济增速普遍降低,尤其是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经济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必将影响全国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但同时,如果我省的政策好,能大量吸纳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也能刺激经济高速增长,从而实现目标。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翻番,我觉得困难很大。目前,社会上兴起一股减税呼声,呼吁藏富于民而不是藏富于国,可能对我国的税基、税率等政策造成影响进而下调,从而影响财政收入。其实,政府财政多了,可以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就业;可以投入民生领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投入社会事业,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我最希望投入到交通建设领域,改善人民出行条件;如果还有剩余,我也希望能增加工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也面对很多困难,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能达到。同时,我要表达一下忧虑:前五年,GDP、财政收入都翻番,但我们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没有翻番,其它居民的收入,更加没有实

现翻番,就算是数据上实现了翻番,而人们的感受却没有。社会上流行一句话,物价在涨,就是工资不涨。我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说,再好的憧憬,如果得不到贯彻执行,就不可能实现目标,如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切实改善,再美好的目标也无助于提升幸福指数,而使一切都成为空谈。不能光提口号,要有实际行动,所以,落脚点又要落在市委第十三届二十四次扩大会、县十二届十次常委扩大会精神会议精神上来。

随着党代会的闭幕,在这五年里,经过汶川大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我们感受到了全国各地的温暖,战胜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困难,坚强地挺立起来,顽强地走了过来,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宏篇章。我相信只要认真贯彻刘奇葆书记在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今后五年里,四川必将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加快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6: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一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来,自觉地与省委、省政府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在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事项中,将争取“十一五”电价优惠政策作为物价局承担的向前推进的项目,显示了xx部门在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工作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抱定“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的想法,想方设法,完成既定目标。

二是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高标准做好各项价格工作。我们将全市物价工作会议提出的下半年工作任务整理、分解,确定了重点工作。为确保高标准完成既定目标,对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提出了完成时限和质量要求,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xxx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落实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的作风,不断适应新任务和新要求,克服困难,狠抓落实,做到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难点工作有进展,确保各

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切实抓好督查检查到位,推动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制定了“2012年度xxx三督一评考评办法”等一整套严密的监控、督查、考核制度,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在局办公会议上进行通报,办公室、监察室将机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督查重点,通过奖优罚劣,奖惩兑现,在全局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我局把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一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快建设黄蓝经济示范区、和美幸福新xx,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八大的召开。

篇7: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10月27日至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会期5天,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听取并审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届委 员会工作报告;二是审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三是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 十届委员会;四是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次大会,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认真总结过去五年来 山西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全省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特别是将全面 阐述和部署未来五年全省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战略举措,还将对全省党的建设进行部署,这对于全省上下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宝贵机遇,加快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将描绘未来五年山西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埋头苦干,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抓好关键部位。

农民收入翻番是转型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指标。要突破农民增收这个难点,确保早日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投资力度决定发展速度、投资结构决定产业结构,转型跨越离不开投资的强力支撑。要抓住投资这个关键,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开放半径决定发展半径。山西要转型跨越,必须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球经济大循环中,我们要建设的新山西首先必须是更加开放的山西。要强化对外开放这个动力,拓展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要抓好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要把基层基础作为工作重心。要把群众工作作为根本法宝。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造福群众。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保障红线。要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职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是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也是改造主观世界、锤炼干部队伍的过程。要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这个保证,打造一支在转型跨越上有激情、有能力、有思路、有突出成绩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坚忍不拔攻坚克难,卓有成效造福于民。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胆气,勇当排头兵,敢与标兵看齐,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奋力开拓山西发展的新境界,携手共创全省人民的新生活。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标志着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山西之幸、山西之福。作为国家级综改试验区中唯一的资源型综改试验区,为山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平台、创新平台、发展平台。主要有两大任务:在生产力层面,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建立起低碳高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生产关系层面,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一整套有利于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本质是体制机制创新。要把创新经济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要把完善产业转型促进机制作为攻坚领域。要把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体制机制作为重要内容。

转型综改试验区的灵魂是先行先试。要克服“等靠怕慢”的心态,鼓起敢行敢试的勇气。要搞好上下衔接和沟通,探索善行善试的途径。要通过试点示范等途径,找到能行能试的方法。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要害是尽快入轨。既要放眼长远,更要抓好头五年。要着力突破路径依赖,尽快完善制度框架。要树立全局性视野,干几件标志性大事。

总之,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在转型的普遍规律和潮流中如何彰显山西转型综改区的特色;二是在能源价格居高企高的利益格局中如何引导生产要素投向转型发展;三是在几十年的转型历程中如何抓紧当前、尽快入轨;四是在庞杂繁重、千头万绪的转型任务中,如何明确工作的具体抓手。这四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确保转型综改试验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就可以向国家和全省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理学系0920862班

篇8: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征文要求:

1、内容:

口腔基础研究、临床 (含护理) 研究及进展、经验总结、特殊病例报道。

2、要求:

论文全文及摘要 (500字以内) 电子版及A4纸稿各一份。其中电子版要求:标题为宋体, 小二号字, 加黑;正文为宋体, 小四号字, 行间距20。作者姓名、单位在标题下方。

3、邮寄方法:

打印稿及word电子文档寄至本省口腔医学会联系人

(1)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418号, 邮编:130041。

电 话:0431-88796053 联系人:马宁 手机:13843108989 E-mail: maningbsh76@sina.com

(2)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南岗区一曼街143号, 邮编:150001。

电 话:0451-85553966 联系人:仪红 手 机:13936575595 E-mail:yh-wwy@163.com

(3)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17号, 邮编:110002。

电 话:024-22891662, 22891861 传真:024-22891861

联系人:张健 伊哲 手机:13940288593, 13238866438 E-mail:cmu_kqkjk@sina.com。

4、截稿日期:

2009年 7月30 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篇9: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这次党代会,是在江苏发展进入新阶段,“两个率先”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将全面总结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动员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团结奋斗。

一届党代会就是一个新的发展节点,在新的起点检视回顾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历程,可以欣喜地发现,不论国内外局势如何风云变幻,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如何持续发酵,江苏发展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过去5年,全省人民紧紧同绕“两个率先”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胜利完成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成就卓著,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两个率先”取得阶段性成果。5年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逆势上扬,保增长任务圆满完成;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惠及广大群众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群众对社会和谐的满意度认可度不断提升;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5年不懈奋斗,创造的物质财富固然令人欣慰,创造的精神财富更加影响深远。在共克时艰,应对金融危机进程中,全省上下迎难而上、危中求进的勇气和决心充分彰显,干部群众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聪明才智竞相涌流,“抓住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的响亮口号深入人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辉煌成就必将彪炳史册,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过去5年,我们之所以能在宏观不利的背景下化危为机,不断取得科学发展新业绩,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使江苏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得以凸显。二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两个率先”内涵,提升“两个率先”标准,使“两个率先”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导向,坚持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承诺落到实处。四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领导水平、执政能力,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核心力量。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强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两个率先”事业就能顺利推进,江苏这条行进中的航船就能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当前,全省各市党代会已经圆满结束,换届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陆续走上岗位。今后5年,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任,历史地落在这一届党委和领导班子肩上。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思想统一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创新局面、树立新形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更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做科学发展的表率、联系群众的表率,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表率,凝聚起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强大力量。

篇10: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中共***公路路政管理大队支部委员会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情况汇报

局党委:

2012年5月14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回顾了过去五年四川走过的极为特殊而艰难的不平凡历程,总结了实践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做好新时期四川工作的认识,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描绘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四川必须坚持的路径,部署了加快四川发展造福全川人民的基本方略。现将南江县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党支部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情况向局党委汇报如下:

一、召开了专题会议

大队党支部高度重视,于2011年5月29日组织全

体干部职工对《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支部书记***主持会议,认真传达了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同时学习了市、县各级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会议精神。

会议要求,要在思维和工作着力点上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议的安排部署上来,要以务实的行动,立足于本职,践行“三个翻番”、“五个提升”。会议对单位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做了具体安排:①迅速掀起学习高潮,深入研读领导讲话,领会精神精髓,做好专题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②联系工作实际,全面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以“依法行政示范县”的创建和“省交通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建设工作为契机,提升团队综合管理能力。③学习党代会精神,推动行业投资软环境优化进程,以“人人都是参与人”的理念。全面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彰显部门服务职能,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会后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根据会议安排:

1、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学习园地;

2、股室、执法评议,严格执法规范管理;

3、健全体制、优化工作制度、提高工作质量效率。

指出了在六个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即要为宣传“六个载入史册”、传承治蜀方略“六条经验总结”、完成“三个翻番”、实现“五个提升”、推进“五条发展道路”、实现“五个坚持”提供智慧和力量。“这六点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学习的重点”。

2、进行专题学习

会上领导指出要运用辩证法、实证法和发展的方法。进一步对《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迅速掀起学习高潮,联系工作实际,践行科学发展观,确保“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3、撰写学习心得

会后,大队的全体干部职工根据“学习最快、研究最深、宣传最好、执行最实”的要求建立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撰写了学习心得,纷纷将自己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思想状况作出阐述,向组织汇报。

篇11: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会议精神工作汇报

2012年5月7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胜利闭幕。XX镇在会后的第一时间就将会议的精神在全镇党员干部中间组织学习,并使会议精神迅速成为推动XX镇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决策依据。

一、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努力使之成为党建、组织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建设、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的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全省人民的愿望和要求,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会议结束后,镇党委积极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深刻学习领会孙政才书记作的工作报告,要求全镇上下尤其是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并将会议提出的有关要求以及目标任务与自身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以会议精神为统领,指导自身工作。通过集体学习以及党员干部自学等方式,全镇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了会议精神,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会议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凝聚力,提振了XX镇人民的精气神。一致认为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十分必

要和切合实际,是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更加明确,一致表示将加倍工作,努力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真正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纪律,确保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努力使之成为党建、组织工作的力量源泉。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就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任务。我镇党委在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同时,积极抓好落实,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定位,XX镇制定了‚紧紧围绕‘四轮驱动’战略,坚持‘工业立镇,产业兴镇,商贸富镇’的发展规划,突出打造工业集中区、商贸服务区,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努力建成长吉图轴线特色镇。‛的总体思路,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就离不开党建、组织工作的政治保障。

(一)、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XX镇党委将以提高素质为关键,以完善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加强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勤政廉洁、执政为民‛的党委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一是推动振兴发展宏伟事业,关键要靠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绩,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真正让那些肯干事的受尊敬、能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舞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强化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集体。;二是紧抓思想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干部形象。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借助‚三帮扶‛活动的契机,通过干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真正做到与群众血脉相连、鱼水情深,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三是抓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能认真执行党委的决议,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权力的关系,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通过严

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班子成员的沟通,增进团结,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镇党委将继续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抓手,全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依法民主选举,把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党员群众选进村级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为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在全镇都已配齐电教设备的大好形势下,通过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干部群众及早掌握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进一步鼓足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二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发展党员,将一些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三是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在对流动党员建立名册的同时,加强进一步管理。

(四)、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快转变干部作风。

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强化民

篇12: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学习心得

——一论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是中央对湖北的嘱托,是时代对湖北的呼唤,是湖北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也是荆楚儿女共同的意志和目标。

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首要任务是开启加快构建支点新征程。过去的五年,全省上下砥砺前行,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逐步完善,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第一方阵,改革开放持续释放活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湖北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展示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呈现出蓄势待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这是我们追求更高目标,施展更大抱负的强大基础和雄厚积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金十年”机遇昭示着湖北更加美好的未来。“支点”是对湖北战略功能的要求。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就是湖北要成为中部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崛 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各方面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加快”是对湖北发展速度的要求。我们的步子不能慢,不能小,我们的行动不能等、不能看,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为此,我们各方面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就不应该是省域标准,不能满足于自己跟自己比,必须全力以赴做到中部领先、全国一流,在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展现“湖北力量”和“湖北速度”。

能不能成为支点,最终要以实力、规模、质量得到市场的检验和承认。不能真正成为中部地区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产业高地、资源要素配置辐射的市场中心、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主策源地、对外开放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引领、辐射、带动的功能就是空谈,支点就“支”不起来。

构建重要战略支点,是对湖北发展成就和综合竞争力的全面考验。我们必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进一步增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

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事在人为。首先要求我们思想要解放,视野要广阔。这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干事创业的逻 辑起点。当下的区域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改革力度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思想解放是改革创新的先导,我们必须彻底破除那些低于湖北标准、慢于湖北速度、钳制湖北跨越的陈旧思维,以市场经济的理念、“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真抓实干的务实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战略支点的目标任务,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历史机遇千载难逢,湖北勃发其势已成。全省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信念,昂扬激情,拿出绝不留下千古遗憾的历史使命感,绝不辜负人民群众期望的时代责任感,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中,让辽阔荆楚再谱新章,凤鸣九天。

富强湖北的必由之路

——二论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建设富强湖北,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富强湖北的内涵,就是要通过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使湖北的经济结构更优、增长质量更高,综合实力更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我省的生产总值已跨入全国第一方阵。但发展不够仍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建设富强湖北,任重道远。

建设富强湖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在“一元多层次”总体战略引领下,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符合省情的最佳路径。

我省工业化程度、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层次,目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正强势上行,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条件、实践平台和经验积累均已具备。

工业化是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要牵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要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设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要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通过实 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让更多的人“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通过一系列分层分类试点示范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要素组织化水平,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城镇化是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纽带。只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通过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要通过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要坚持城乡统筹,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需要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要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化”同步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积极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既强力扩大投资总量,又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要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湖北长 远发展的厚实“底盘”。

让创新湖北活力四射

——三论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我省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建设创新湖北,就是要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使湖北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就是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价值,把创新的资源、优势和潜力转化为发展的现实,促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古语云:苟日新,日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力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和区域竞争力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左右着竞争的格局。没有人能够回避改革的必要,没有人能忽视创新的力量。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是最先进的发展,是最有质量的发展。

改革的能力,就是发展的能力,创新的高地,就是发展的高地。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必须在改革开放上先行一步,在自主创新上高人一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同目标之下,以改革释放发展的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

与改革开放初期局限于经济层面不同,我们今天所说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思想解放是先导。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发展视野、发展空间的拓宽;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发展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环境的优化。现实需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等靠要”的被动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求稳守成的行为惯性,浮躁空谈的虚浮风气还在一定程度上磨损着创新的激情和干事创业的氛围。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支点建设的速度。思想解放永远没有过去时。要在思想解放中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理念,全面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快形成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生动局面。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在思想解放中不断吸取发展的动力。

改革攻坚以破难。创新湖北不是“创新”和“湖北”的简单叠 加。创新意味着变化,变化就有可能会遭遇各种阻力。创新,其实也就意味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当下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的体制机制,而对象则是需要“涉深水”、“破坚冰”的“硬骨头”。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推进所有制改革,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加快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等,都需要我们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积小胜为大胜,形成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自主创新添动力。湖北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以自主创新来增添新的发展动力,实现要素驱动为主向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转变,向创新要资源、要动力、要空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核心是产业化。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创新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也是一个改革的深度、广度、速度的大赛场。湖北当有雄心壮志,在创新中实现发展的华丽转身。

用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湖北

——四论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是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民主法治环境的必须。

建设法治湖北,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努力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省,使法律成为社会运行的普遍原则,让法治精神成为社会崇尚的普遍共识。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尊重广大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积极推行网络问政,积极疏导网络民意。探索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的创新,推广宜昌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模式经验。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作用,推进政府行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向社会组织转移。

建设法治湖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具体体现。加快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广泛集中民智,听取民意,坚持开门立法。在地方立法上,力求体现湖北特色,突出实施、实用、实效。

推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和加强行政监督,是建设法治湖北的重要任务。五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执行力和能力建设。通过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办事环节,规范办事流程,我省已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于,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司法被称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继续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坚持公正司法,以司法的公正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方面,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服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要严肃惩处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 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每个人都要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

法治精神犹如一束光,照亮的是公平与正义、科学与民主、理性与和谐。继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让法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抒写文明湖北新篇章

——五论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建设文明湖北,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建设文明湖北,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培育现代文明。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凝炼荆楚人文精神,构筑促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思想引领行动,行动成就未来。建设文明湖北,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脉。有人说,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表面看是硬实力的竞争,其实质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十年的发展比经济,五十年的发展比制度,百年的发展比文化。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环环相扣,我们要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

文化产业,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更多更好的作品、产品和精品,变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文化盛宴”。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 文体活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让承载荆楚文明的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真正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

胸中有丘壑,荆襄绘锦绣。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标准一步到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明湖北的建设要靠你、我、他。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

共建共享幸福湖北

——六论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幸福指数、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是全省上下的共同心声,建设幸福湖北,成为我省新一轮发展目标。

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人们的不懈追求和期待。建设幸福湖北,顺应了人们的这种期待,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近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幸福程度在不断提升,但幸福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我们要不断地向着幸福迈进。

幸福是什么?战国时期墨子倡导的“唯众幸福主义”认为,幸福是“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而如今,我们追求的幸福已远不止这些。建设幸福湖北,就是要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这是令人开心、令人向往的幸福蓝图。把蓝图变成现实,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也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幸福指数,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坦途。加快发展是积累经济总量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基,也是提升人民幸福程度的源泉。今后五年,我省经济总量要实现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以上的跨越。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促进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尽快把湖北建设得更加富强,为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创造雄厚的财富基础。

坚持民生优先是核心。民生改善直接关系幸福指数的提升。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公共资源更多地向民生倾斜。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把各项社会管理和服务措施落实到城乡每家每户,尤其要加强对空巢老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生存、安全和发展需求。

坚持共同奋进是关键。“樱桃好吃树难栽,幸福生活等不来”。凡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6100 万荆楚儿女既是分享幸福成果的主体,更是共建幸福湖北的主体。追求幸福而不能坐等幸福,在向幸福湖北迈进中要各显其能、各展其长、各尽其力。我们要经过卓越努力,在五年内实现“十个确保”: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确保群众出行便利;确保实现充分就业;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

春雨润泽千里绿,幸福带来万家欢。让我们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奋进,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锻造支点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七论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开启湖北发展的新征程,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必将投射在每一个党员身上,重大责任和使命也必将落在每一个党员的肩头。

当前,国际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自身改革发展和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困难和挑战无疑都是巨大的。然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重大机遇多重叠加的时候,越是比拼勇气比拼干劲的时候,也越是可能激发潜能实现超越的时候。一场战役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一支敢打硬仗的铁军。

党的领导是根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才能把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上来,形成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质量强党,努力保持思想、组织、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组织建设是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处于联系群众的第一位置,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让基层组织强起来,活起来,以党建的生机与活力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干部是决定因素。干事创业的主体是人。干部队伍没有活力,发展就不可能有活力。高目标、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尤其需要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必须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评体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真正把湖北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作风是生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党夯实执政基础的“生命工程”。如果不深入群众,不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不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就是一句空话。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大兴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落实是关键。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抓落实。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决战精神,全面推进战略思路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上一篇:载人航天前景下一篇:《板子猴》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