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2022-06-26

第一篇: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2012年6月15日)

6月9日—13日,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武昌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省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省委书记李鸿忠作了题为《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的报告。会议选举李鸿忠、王国生、张昌尔、王晓东、阮成发、侯长安、楼阳生、张岱梨、尹汉宁、范锐平、陈大民、傅德辉、黄楚平为新一届湖北省委常委和省委全会组成人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侯长安当选省纪委书记。

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鸿忠书记的报告中,报告科学总结了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成就和经验,对全省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了阐述。报告共分为八个部分,即: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

报告指出,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

- 1

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大力培育品牌,打造“湖北原产”,壮大“湖北创造”;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二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多功能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强市、强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化农村改革。

三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扩

- 3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三要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支持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努力实现世界为湖北用、湖北为世界用。

四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教强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竞争力;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开辟科技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绿色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 要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新途径,努力扩大人民民主,着力构建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

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市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运行特点、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加强同个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实践,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行网络问政。

二要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加强司法工作,维

- 5

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二要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保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三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第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

要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质量强党,勇于应对“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大危险”,扎实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保持思想、组织、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 78 -

第二篇:山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次党代会认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经验,对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谋划和部署。特别是鲜明提出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战略,强调抓好加快全面小康、走出转型新路两件大事,标志着走山西特色科学发展之路的步履更加坚实。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山西经济跃上了新的台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特别是去年“7·29”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作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后,全省人民进一步深化了对省情的认识,山西走上了符合省情特点的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在三晋大地上形成了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省委在工作报告中不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经济发展不足和产业结构不优问题突出,新兴产业比重小,农业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节能减排压力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事业需要加快发展;一些领域改革滞后,对外开放程度和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基础还不够牢固,社会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有不少;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作风不实、干劲不大、能力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还比较突出。敢于正视这些差距和问题,表明省委充满清醒,饱含智慧,敢于担当,有能力带领全省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障碍。

过去五年的成就已经载入山西发展的史册,在探索山西科学发展道路上所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实践证明,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完全符合山西实际,是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具体实践。昨天的成果和经验不仅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更加坚定了我们把转型跨越发展推入新境界、在建设新山西中大有作为的决心和信心。对未来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许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但转型跨越发展却有规律可循,昨天的发展昭示我们,今天需要牢牢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强省之要、富民之本,把解决发展不足问题摆在工作首位,紧紧扭住不放。要始终唱响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旋律,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尽快摘掉“欠发达”帽子。必须从资源型地区实际出发,走山西特色科学发展之路。山西不转型就没有出路,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着力破解生产要素过度向资源型产业集中的难题,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必须解放思想,不停歇地推动观念创新,通过打开思想的大门,进而打开发展的大门。要登高望远,主动求变,先声夺人,勇于创新。山西是资源型地区、欠发达省份,发展不足、结构不优、开放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逼人态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束缚和体制障碍,在解放思想中加快发展。

必须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大开放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是活力之源。山西要转型跨越,就要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球经济大循环中,通过改革开放,引进人才、资金和机制,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忱关心群众,全力造福群众,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党的建设新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新发展。

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是领导干部的必备品格,是今后五年山西能不能唱响转型跨越主旋律、打响实现全面小康攻坚战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弘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有激情、有胆气、有豪气,想发展、谋发展、干发展,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变为信念、变为信心、变为行动,用真情、真干、做真表率焕发出全省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强大合力。

第三篇: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11月18日至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应到代表733人,实到代表718人。大会审议通过了周强同志代表中共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和许云昭同志代表中共湖南省纪委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和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委委员81名、候补委员14名,省纪委委员55名。11月23日,中共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周强为省委书记,徐守盛、梅克保为省委副书记,黄建国、陈润儿、李微微、路建平、郭开朗、陈肇雄、李有新、孙建国、易炼红、张文雄为省委常委。中共湖南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会,选举黄建国为省纪委书记,葛洪元、胡奇、周农、李政科为省纪委副书记。这次大会开得圆满成功,是一次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的大会,是一次团结鼓劲、振奋人心的大会,是一次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大会。

一、关于九届省委报告的主要精神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1 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报告共有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五年。

报告指出,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经济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7689亿元增加2010年的16038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多,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实现翻番。基础设施实现大跨越。能源、水利、信息、环保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64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14.8万公里,武广高铁开通运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改扩建后跻身全球大机场行列,覆盖全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思想文化和社会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全省五年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05项、位居全国前5位,发明专利批准量增长2.3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5%,特别是“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抢占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566元、5622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6061元、2232元。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5.1万人、新

2 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万人,实现县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扩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力度,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体的突出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五年新增上市公司31家。五年内与23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68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223个。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等一系列重要规章。特别是制定和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开启了全面建设法治湖南新征程。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辉煌成就,更为可喜的是,全省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科学发展伟大实践的推动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开放合作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现代文明素质空前提高,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充分展示。全省上下风清气正、政通人和,专注干事、齐心创业、砥砺奋进的氛围日益浓厚,同心同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谋发展的合力不断增强。

3 报告强调,做好湖南的工作,必须把中央精神与湖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不失时机加快发展步伐。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第二部分: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未来五年的总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

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就是要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按照这一要求,要努力实现“六个更加”:经济发展更加科学,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

4 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

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是实现未来五年任务的总战略。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方向和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本发展,加快建设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

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本质是加快科学发展,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目的是创造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归根结底是要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全面实现小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实现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奋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建设创新型湖南;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 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四部分:要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把两型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绿色湖南。要以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引领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健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和机制。

第五部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湖南。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风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

第六部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前列。要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创新体制机制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培育更多的文化人才。

6 第七部分: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要求。坚定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八大民生工程”,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解决现实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促进民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开创全省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新局面。要努力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八部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关键在党。要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关于省纪委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省纪委工作报告共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深入开展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和

7 预防腐败工作;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第二部分: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政令畅通、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必须审时度势、因势施策,增强反腐倡廉决策部署的前瞻性、针对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必须整体谋划、统筹推进,针对惩防体系建设薄弱环节和防治腐败难点问题,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必须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社会关切,拓宽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渠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形成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的强大工作动力;必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全党抓、系统抓、领导抓,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第三部分: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一)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三)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切实加大预防腐败力度。

(四)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党和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五)努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保障。

传达完毕。

第四篇: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一、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年5月16日至19日在成都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对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非常关心,专门来信来电表示祝贺。

大会全面总结了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的要求和目标任务。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报告和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四川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

大会应到代表868名(含特邀代表8名),实到代表857人。省级民主党派、无党派和在川的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省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少数民族、无党派以及宗教界知名人士代表应邀参加大会。不是本次党代会代表的九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和党内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列席大会。

二、 刘奇葆同志代表第九届省委向大会作报告的核心内容

5月16日,刘奇葆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科学发展、执政为民,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奋斗》的报告。刘奇葆说,这次大会是在我省抗震

1 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奋力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发展,执政为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奋斗。报告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两个加快”谱写崛起危难的恢宏篇章

刘奇葆指出,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而艰难的不平凡历程。我们坚持把中央精神和四川实际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具体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加深了对做好新时期四川工作的认识:发展始终是四川第一位的任务,谋划四川发展重在坚持和把握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着眼全局和长远才能赢得主动,确立战略定位重在找准四川在西部和全国的位置;内陆盆地更需要开放和创新精神,打开工作局面重在思想理念的解放和突破;应对复杂艰难局面取决于态度和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重在爬坡实干化危为机;一切工作首先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解决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重在形成专注发展、风清气正的导向和氛围。

第二部分: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提升

刘奇葆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蓄势而发,处于

2 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等重大机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四川。

刘奇葆提出了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的“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三个翻番”,即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五个提升”,即产业实力显著提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第三部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刘奇葆指出,要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

3 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保障条件;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部分: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刘奇葆指出,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是强国兴省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在创新突破中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第五部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刘奇葆指出,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民富裕幸福为根本目标,更好地为各族人民谋福祉。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发展民生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推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部分: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4 刘奇葆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政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深入挖掘特色优势资源,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化作品。

第七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刘奇葆强调,推进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关键要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以鲜明用人导向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筑牢为民执政的基石,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形成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保持良好执政形象。

刘奇葆说,今后五年,将是击鼓奋进的五年,我们必须朝着更加宏伟的目标,高位求进、奋力争先,保持领跑西部、追赶东部的发展劲头;今后五年,将是攻坚克难的五年,我们必须坚持“四个特别”的要求,勇于担当、敢于破难,始终保持爬

5 坡上坎、向上攀登的精神状态;今后五年,将是大踏步发展的五年,我们必须坚定跨越提升的信心决心,只争朝夕、阔步前行,担负起加快四川发展、造福全川人民的历史重任。

三、 刘奇葆同志参加成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

5月17日上午,刘奇葆同志参加省第十次党代会成都代表团审议,强调成都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走科学发展之路,为完成省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更大的贡献。刘奇葆说,近几年来,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各种现实困难,成都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两个率先”、“两个带动”和“五个走在前头”的排头兵作用,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开放合作、发展新兴产业、建设交通枢纽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鲜活经验,为全省“两个加快”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奇葆指出,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和西部区域经济中心,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尤其是把握现代化的趋势和规律,树立国际眼光,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在全省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领跑、带动和辐射作用;要强化“产业立市”理念,抓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要继续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努力在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等方面深入探索;要总结近年来引进世界知名企业的成功做法,在承接重大产业转移上取得新突破;要更多举办各类国际

6 性会展、会议和活动,支持和筹办好西博会,重视抓好财富论坛等国际性会议的筹备;要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打造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要充分开放合作,实现国际化,聚集更多的科技、产业、资本等生产要素,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体制、机制,使天府新区成为全方位开放的示范区,带动成都“全域开放”。

四、 李春城同志参加成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

5月16日,李春城同志参加成都代表团讨论时说,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代会报告,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动四川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建设好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四川。

李春城希望成都抓住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带头实施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努力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发挥 “两个率先”、“两个带动”和“五个走在前头”的排头兵作用,率先完成好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历史使命,为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更好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多做贡献。

五、 黄新初同志在成都市传达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

7 上的讲话精神

5月21日上午,黄新初同志在成都市传达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上指出,领会省党代会精神,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大会主题、过去五年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跨越发展的科学之路、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重大部署。要围绕七个着力点下工夫:着力把产业做强,扎实推进产业立市;着力把城市做大,突出抓好天府新区建设;着力把开放做活,积极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着力把改革做深,继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把基础做牢,加快夯实现代化城市的硬件支撑;着力把科教做优,切实增强领先发展的创新动力;着力把民生做实,全面加强宜人成都建设。要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确保精神传达到人、落实到事,做到思想有新提高、发展有新举措、作风有新变化。要兴起学习宣传的热潮,争取“学得最深入”;兴起贯彻落实的热潮,争取“走在最前列”;兴起作风建设的热潮,争取“抓得最务实”。

第五篇:洛阳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聚焦洛阳市第十次党代会 福民强市 贵在持续

毛书记的报告很给力,简练、精辟,把他到洛阳之后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既有高度又有具体办法措施,实实在在,有很强的可操作性。”8月2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在听完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工作报告后,洛宁县县委书记孙君奎如是说。不少代表们还发现,在这份报告中“持续”一词出现了36次,成为关键词。

毛万春书记在报告中说,今后,洛阳市面临着经济结构、体制机制等八个方面困难和问题急需解决。

关键词:实力

回顾洛阳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毛万春认为,这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五年”。

去年,洛阳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2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5200美元,而农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5680元。其中,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洛阳,国有企业重组也实现战略性突破。更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也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翻番。

城乡建设方面,洛阳中心城区实现先跨洛河、再跨伊河的发展,“明日新城”伊滨区也在加紧建设中。农村贫困人口减少30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至44.3%。洛阳各级财政五年中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多达525亿元。

关键词:忧患

在洛阳人民眼中,毛万春书记执政的特点之一就是“作风硬”,敢于发现问题。在党代会上也不例外,毛万春提出了困扰洛阳市实现持续发展的八方面困难和问题。

毛万春分析,洛阳市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盘子不够大”的问题,表现在距离郑州“标兵”越来越远,而距兄弟城市越来越近,如何实现大规模发展急需解决;洛阳市第二产业中的高资源消耗、高能耗企业比重偏大,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造成了经济结构不合理;民营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偏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缺乏内生发展,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洛阳全市目前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人口仍有26.4万,居民收入并不算高;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管理等方面基础不牢靠;煤矿、尾矿库等安全防范并不强;基层党组织不够强;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懒散等消极行为,干部作风不够硬。

关键词:谋划

问题存在并已被发现,“福民强市”的目标也要实现,怎么办?毛万春说,关键在做好持续谋划。

毛万春在报告中解释,所谓“谋”,就是始终把洛阳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视野中来审视、考量和谋划。主要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争做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模范,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两大品牌。

关键词:作为

所谓“为”,就是始终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敢于担当。

实现作为,必须学会“持续”。即:坚持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市等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不动摇;坚持产业兴市、创新活市、精神立市、依法治市四大战略不折腾;坚持“一抓三创”工作重点不放手;坚持打好“六加一”攻坚战不懈怠。

关键词:路径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实现设定的目标,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对此,毛万春总结出“协调”、“转型”、“集约”、“提升”、“统筹”十字方针。以突出协调之路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打造效益洛阳;以突出转型之路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机制转型等,打造创新洛阳;以突出集约之路来实现特色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打造宜居洛阳;以突出提升之路来实现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打造人文洛阳;以突出统筹之路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打造和谐洛阳。

关键词:保障

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有好的谋划、作为、路径等,还要有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毛万春说,保障的前提就是领导干部要转变思想方式,要有敢闯敢干、先行先试的胆略,具备破解难题、打破瓶颈的能力;关键是掌握科学方法,其原则就是遵循规律,以完善安全生产等机制,考评机制、群众诉求办理机制,持续环境创优等方法,创造宽严有序的发展软环境和配套齐全的发展硬环境;根本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按照民主选举、目标管理、监督公开、培训提高的党组织新模式。重点是改进干部作风,以提高企业、群众和服务对象“三满意”为根本标准,用好公开、暗访、问责“三把利剑”。

关键词:成就

在工作报告即将结束时,毛万春说,九十年前,洛阳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河南的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九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

“站在洛阳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和省委寄予厚望,全市人民满怀期待,我们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考题就是福民强市、贵在持续,考试内容就是打好‘ 六加一’攻坚战、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考官就是680万洛阳人民。只要我们真正把思路搞清、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把形象搞好,就一定能在这场大考中交上一份让洛阳人民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大气做人小心做事下一篇: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