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

2024-04-12

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共8篇)

篇1: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

“非计划再手术”培训总结

为了提高我院临床科室对“非计划再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的执行力度,规范医疗行为,预付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增强医务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医务科于2013年4月6日在综合楼三楼会议室组织外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培训。

本次培训的重点为“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点指标:把“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医师资格评价、再授权的重点依据。医务科科长王春养为大家讲解了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培训,各临床科室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医务科将加大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关于“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的督查力度,以确保此项制度的严格执行。

医务科

2013年4月7日

篇2: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

2017全年非计划再手术总结分析报告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开支。“非计划再手术”能充分反映医院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医院要求手术科室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统计并上报医务科汇总,并评价科室及医师的手术能力。现根据2017年上半年各科室上报材料,对我院

“非计划再手术”进行统计,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初步分析。通过探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致力于提高医院手术病人的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

一、全院2017年上半年共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4例,其中2例为神经内二科脑出血,1例骨二科颈椎后路单开门内固定术后切口渗液,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分析原因:

神经内二科脑出血1例,刘某,女,51岁,因“意识不清”入院,并行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手术顺利,患者神志较前好转,引流通畅,因未到拔管时间,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第二天,再次出现意识不清加重,行颅脑CT后,考虑再次出现脑积水,给予右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是这次手术的根本原因。

神经内二科脑出血1例,孟某,男,4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突发意识不清1小时”入院,入院后行双侧侧脑室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10天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加重,行颅脑CT后,诊断为脑出血增多,并行脑疝,在局麻下行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分析:患者高血压病史,容易再次出现脑出血。

骨二科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王某,女,60岁,入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后行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第六天出现手术切口液体渗出,浓性,多次换药无明显好转。第一次手术后15日行清创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术后冲洗,切口愈合。考虑再次手术原因:手术创伤大,有坏死物质引起切口感染。

骨二科颈椎后路单开门内固定术后切口渗液1例,付绍峰,男,52岁,首次手术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扩大术,手术顺利,术后出现手术切口渗液,定期换药无明显好转,考虑术后切口感染,再次手术为清创引流部分内固定物取出术。分析再次手术原因:病人对手术材料的排异反应,取出部分内固定材料后,清创,切口甲级愈合。

通过总结各专科汇报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术后并发症是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首要因素。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与手术级别有关,手术操作难度大、复杂性强的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高;(2)与手术医生操作有关,手术医生手术操作不谨慎、大意、止血不彻底导致术后再出血;(3)围手术期管理未落实,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后针对防范措施处理不到位等;(4)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病情重、体质差、既往病史较严重者其发生率高。

三、整改措施

(一)为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防止此类医疗纠纷的发生,手术科室术前应严格执行三级查房、术前讨论等核心制度,术前对患者的病情、生理、心理耐受及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和完整性的评估,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订手术方案,认清并尽可能掌控各种手术风险因素。

(二)加强手术者安全意识,如术中妥善止血,缝合切口前要再次检查术野。

(三)加强手术室管理,如手术消毒管理,特别是重大、无菌条件高的手术,做到手术室消毒达标。

(四)加强术者手卫生、防范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规程,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保持有效的止血、最小的组织损失和异物存留以及消除手术部位死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术后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五)加强体内植入物消毒、采购管理。

(六)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和注意事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七)加大监护力度,严防术后并发症:一是要加强术后护理,严格执行医嘱,坚决杜绝跌倒、坠床、缝合线脱落、伤口感染以及术后出血并发症等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是要加大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力度,要求其学会自我管理,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等。

(八)科室根据本科室疾病的特点,加强总结与培训,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对当事医师进行培训,引起医疗纠纷或重大医疗事故者予以处罚。

(九)医院鼓励科室主动上报,对漏报的科室予以批评及处罚。

2017年12月30日

END

篇3: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

1 再入院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2013年, 我院出院患者共计80 579例, 其中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2 160例, 占出院总例数的2.68%。分析非计划再入院的原因为:病情复发或反复加重805例 (37.27%) ;手术并发症381例 (17.64%) ;患者疾病知识欠缺353例 (16.34%) ;出院后未及时随访351例 (16.25%) ;药物相关问题270例 (12.50%) 。

1.1 病情复发或反复加重

因病情复发或反复加重而再入院者占37.27%, 主要为中老年人群, 他们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 如慢性心、肺、胃肠疾病、肿瘤等, 因其身体基础条件较差, 易导致疾病复发或反复加重, 故而出院后容易发生非计划再入院[3]。

1.2 手术并发症

17.65%的患者因手术并发症而再入院, 包括术后感染、手术切口愈合差、术后瘘、术后出血及血肿等手术并发症, 主要集中在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妇科、骨科等科室。手术难度越大、复杂性越强, 出院31天内重返医院的概率越高。术前准备和病情评估相对不足是发生手术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部分手术患者身体基础状况较差, 组织愈合能力差, 一旦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风险评估不全面, 很容易发生手术并发症。此外, 术后并发症还与外科医生手术操作处理不当、伤口处理不谨慎及术后疏于观察有关。普通外科、妇科、神经外科等工作繁忙、手术量大的科室, 对术后患者的管理存在疏漏之处, 从而导致患者因手术并发症而发生出院后再入院。

1.3 患者健康教育问题

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等患者因医疗知识欠缺, 在饮食、生活方式、对各种疾病诱发因素预防、康复功能锻炼、用药、预防、监测等医学知识欠缺, 致使原发疾病反复、加重而再次入院。

1.4 药物相关问题

患者或家属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差, 存在未服药、漏服、重复用药或药物剂量、服药时间错误等问题, 从而使病情加重而重复入院。

1.5 出院后未及时随访

部分患者出院后, 未按时进行门诊随访, 未能及时根据病情、化验检查等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发生病情反复或加重而发生非计划再入院。

2 改进方案的实施

2.1 做好科室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统计分析及管理

要求科室对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患者重返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及时发现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患者病情评估是否全面、术前准备是否充分、手术方式是否正确、术中处理是否恰当、出院计划是否合理, 以及出院后随访是否及时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整改意见, 降低再入院率,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2 落实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通过及时准确的病情评估, 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 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患者入院后, 由具备资质的医师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 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和生理状况、营养状况、治疗依从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医患沟通情况及自理能力等, 以此为依据, 制定诊疗方案, 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手术 (或介入诊疗) 患者应在术前依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进行术前评估。出院患者在出院前还应进行出院前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现状、治疗效果、随访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康复注意事项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等, 判断患者是否达到出院标准, 因人而异地制定出院计划及出院后随访, 指导患者出院后治疗。

2.3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手术并发症是导致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做好手术并发症预防与监管甚为重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规范手术操作、做好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加强术后患者管理, 可以减少因手术并发症导致的非计划再入院。我院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审查手术医师资格, 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和手术风险评估, 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做好术中管理和术后监护工作, 确保手术安全, 保障医疗质量。对某些手术并发症发生较高的手术和科室, 及时组织院内专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专题讲座, 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2.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针对一些慢性疾病, 如COPD、心力衰竭、糖尿病、冠心病等, 在患者住院期间, 医护人员通过专题讲课、健康指导等方式, 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氧疗、预防感冒、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及家属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如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 科室每周均安排专人在病房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如何进行饮食、运动治疗, 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等;手术科室开展针对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如指导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健康教育,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 对病情康复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2.5 加强“三基”及临床技能培训

医院在加强医务人员“三基”训练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培训, 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此外, 还注意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定的要求, 对院内感染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稳步提升全员“三基三严”能力的同时, 注重提高每名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手术医师严格执行医疗常规和手术规范, 认真做好术前病情评估, 严把手术适应证, 增强责任心, 尽可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2.6 实行临床药师服务临床的工作制度

研究显示, 大约有41%的出院患者至少存在1个无意识的用药偏差[4], 门诊患者中药疗偏差的发生率为22%~82%[5], 超过50%的患者在家庭中服用的药物与入院后医务人员所列医嘱清单不一致[6]。为减少药物不良事件, 确保患者得到必需的药物, 且避免误服药物, 我院在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等科室, 实行临床药师工作制度, 临床药师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查房、与主管医师沟通、查看病历及与患者交流等, 协助医师确定目前患者的疾病和当前用药。此外, 还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肝肾功能情况等, 停用或加用某些药物, 并及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患者出院时, 临床药师协助确定需继续使用的药物, 告知患者需继续使用的原因、疗程、用法和门诊随诊时间, 并将信息记录在出院记录中。

2.7 合理安排出院

安排有经验的医师评估患者是否达到出院标准, 降低患者因治疗不充分而再次入院的概率。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为患者预约本科室医师的门诊就诊时间, 并安排需定期检查的项目, 如血药浓度、生化指标或其他项目, 这些做法是降低再入院的有效手段。

2.8 做好出院后随访管理

科室建立患者随访档案,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文化程度﹑病情﹑回访时间、回访内容﹑相应指导措施等项目, 由临床经验丰富、沟通能力较强的医务人员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 重点随访患者在1个月内每周1次, 以后每月1次;普通患者在出院1个月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用药、饮食、运动指导、疾病自我监测、心理指导等, 并督促患者定期复诊, 预约门诊随访。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预约, 可督促患者出院后规范治疗, 减少再入院发生率。

2.9 加强出院后健康教育

医院通过定期举办健康大讲堂、知识讲座、板报宣传、健康手册、录像等等多种方式, 宣传疾病防治知识,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康复。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及家属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主动采纳有益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自觉合理饮食、按时复查、劳逸结合, 避免和降低了各种诱发因素, 从而减少了住院次数, 减轻了经济负担。

3 效果分析

2014年, 我院出院患者总计95 266例, 其中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患者1 589例, 再入院发生率为1.67%, 与2013年2.68%的再入院率相比, 明显降低。由此可见, 通过加强评估患者病情, 重视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健康教育、医师医疗知识培训及出院后随访等综合质量改进措施, 可以有效地减少出院患者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率, 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为患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7]。同时, 再入院率的降低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避免了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Thomas JW, Holloway JJ.1nvestigating early readmission as an indicator for quality of care studies[J].Med Care, 1991, 29:377-394.

[2]Jencks SF, Williams MV, Coleman EA.Rehospitalizations among patients in the Medicare fee-for-service program[J].N Engl J Med, 2009, 360:1418-1428.

[3]曾丽萍, 徐锦华, 程杰.我院1383例重复入院病人的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5, 22 (2) :101-102.

[4]Wong JD, Bajcar JM, Wong GG, et al.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at hospital discharge:evaluating discrepancies[J].Ann Pharmacother, 2008, 42:1373-1379.

[5]Ernst ME, Brown GL, Klepser TB, et al.Medication discrepancies in an outpatient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J].Am J Health-Syst Pharm, 2001, 58:2072-2075.

[6]Cornish PL, Knowles SR, Marchesano R, et al.Unintended medication discrepancies at the time of hospital admission[J].Arch Intern Med, 2005, 165 (4) :424-429.

篇4: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

[关键词] 非计划再手术;负性事件;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7-03

Study on evaluating of medical care quality of unplanned re-operation

XU Feng1  MA Xiemin2  ZHU Zhifeng3  

1.Beijing Anzhen Hospital of the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2.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3.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Unplanned re-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healthcare. However,it was little application in the domestic study,an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a single disease. This study aims to deliver objective basi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in hospitals,and tell the manager how to improve i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hospital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With the database of 37 529 hospitalized surgical patients,this study calculates the incidence of unplanned re-operation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different reasons,and then conduct the root cause analysis. Results The unplanned re-operation rate was 1.15%,higher than the average district hospital in Australia. The main reason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surgical re-adjust not reach the expected results,incision problems,active bleeding after surgery,secondary gravel,surgical site infection,etc.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should be vigilant about the incidence of unplanned re-operation when it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and need to improve problems focusing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pec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Key words] Unplanned re-operation;Adverse events;Surgical complications

初次手术后,患者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在医学上被认为是严重的术后负性事件。经研究证实,作为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非计划性再手术是与医疗结果高度相关的指标[1]。它是指在同次住院期间,住院患者因先前的手术所导致的并发症或是其他不良的结果而重返手术室,可能因手术技术、麻醉或感染控制等问题而产生。国外研究表明,非计划再手术是非常有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非计划再手术事件的研究,澳大利亚地区医院非计划再手术事件的平均发生率约为0.6%[2]。我国台湾地区于1999年引进了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开始了其对非计划重返手术室的研究[3-4]。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医疗机构很少采用该指标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评估,文献报道大都为临床再手术病例,主要是从临床疾病角度分析某个病种再手术病例,寻找解决的办法[5],很少有将非计划重返手术室从医院整体的角度作为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以及发生原因,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善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地区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7~2008年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进行非计划再手术住院患者均被列入研究。

1.2 资料收集流程

通过住院电子病案系统对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分析,采集住院患者住院病案手术信息。首先由医疗质控人员(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筛选出住院期间二次及二次以上重返手术室病例。通过对二次及二次以上手术病案信息分析,由相关手术科室专家筛选出非计划重返手术室病例。

1.3 方法

对筛选出的非计划再手术病例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分析手术病案信息,找寻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及发生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7 ~ 2008年计划性与非计划再手术患者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重返手术室病例2 923例,其中筛出非计划再手术病例432例。2008年重返手术室病例1 841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247例;2007年重返手术室病例1 082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185例。见表1。

2.2 2007 ~ 2008年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情况

研究所在医院2007年手术量为17 291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185例,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07%;2008年手术量为20 238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247例,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23%,2007年与2008年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计划性再手术种类及原因

根据计划性再手术发生的原因,计划性再手术主要分为双侧手术、检查术后再手术、因患者身体状况再手术、首次手术为二次手术做准备、植入物手术等6类。见表3。

2.4 非计划再手术发生原因构成

对非计划再手术按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未达手术预期效果、切口问题、手术后活动性出血、二次碎石、手术部位感染是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5.0%、18.3%、16.4%、12.0%、10.0%。见表4。

3 讨论

3.1 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

重返手术室病例包括计划性再手术和非计划再手术病

表3  计划性再手术种类及原因

计划性再手术类别手术原因主要手术种类

双侧手术因患者身体双侧同时患有疾病,在住院期间对双侧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分次手术进行双眼手术、双上肢手术、双下肢手术、双肾手术、双耳手术等

检查术后再手术患者为明确诊断而先进行检查术如活检术、造影术等,根据结果采取进一步手术治疗各种肿瘤根治手术前进行活检术,如肺癌支气管镜检、肾癌肾脏穿刺术等

因患者身体状况再手术患者所患疾病需要进行大手术治疗,由于病人身体条件差不能承受一次手术打击,而采取分次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的肿瘤手术

首次手术为二次手术做准备患者因所患疾病需要进行手术,但该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而采取提前预防措施的相关手术心血管手术中为防止血栓脱离而进行的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植入物手术患者疾病治疗所采取植入物的植入与取出手术眼科肿瘤放射托植入与取出手术

其他患者因患某病住院手术治疗,住院期间检查出患有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而进行的二次手术因患阑尾炎住院手术后发现肾结石而进行的碎石手术

例,本研究2007~2008年共收集重返手术室病例2 923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432例。此次回顾研究非计划再手术病例中,总的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15%。其中2008年非计划再手术为247例,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23%;2007年非计划再手术185例,非计划在手术率为1.07%。

两年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医院两年在围手术期质量、手术操作水平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保持稳定水平。澳大利亚的类似研究表明,所有外科手术中非计划返回手术室发生率只有0.6%,与此次研究所得到的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1.15%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而台湾医学中心2006~2008年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平均发生率为0.84%,也要低于研究所得到的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此差异表明与澳洲医疗机构及台湾医学中心在手术水平上存在着一定差距。

3.2 非计划与计划再手术病例

重返手术室病例中包括计划性再手术和非计划再手术病例。计划性再手术不同于非计划再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由于患者自身状况及所患疾病的情况,不能通过一次手术来解除患者的疾苦,而是有计划的进行多次手术来解决患者的问题。计划性再手术不是医疗负性事件,是正常的诊疗过程,不能作为医疗评价指标来监测医疗质量。本研究得到的计划性再手术病例,根据手术原因可以分类6类。50%以上的计划性再手术是双侧手术,如双眼白内障手术、双膝置换、双肾结石碎石手术等等。各种根治手术前的检查术也是比较常见的计划性再手术,主要是为了明确疾病诊断,而进行诸如肿瘤病理活检术、血管造影术等。用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作为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对手术质量进行评价,必须将计划性再手术病例排除在外。相对于非计划再手术,计划性再手术发生率要远高于非计划再手术率,本研究所得到的计划再手术是非计划再手术数量的6倍。如果将这些计划再手术病历算为非计划再手术病例,将大大增加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将会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做出错误的判断结果,导致采取错误的干预措施。

3.3 非计划再手术发生原因

通过对非计划再手术病历审阅,根据二次手术的目的分析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的原因。本研究非计划再手术发生原因分为13种,占据前5位的是未达手术预期效果、切口问题、手术后活动性出血、二次碎石、手术部位感染,占总发生率的88.2%。从研究可以看出,这些导致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的原因都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手术并发症的出现说明围手术期间的患者诊疗环节中存在相应的医疗服务质量问题,表明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缺陷。因此,非计划再手术事件直接反映了围手术期医疗质量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医疗机构发现围手术期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可以为持续改善医疗质量提供更加直接和明确的信息。

在临床工作,非计划再手术是一个谨慎、相对不能随意发生的事件,除非患者真正需要再次手术。较高的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表明了目前的医疗质量或者手术中存在缺陷,不能通过设计好的手术为患者解决存在的疾患,而是给患者带来了其他不良结果,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得到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要高于澳洲地区医院的平均水平,通过对非计划再手术病例发生原因的分析,反映出患者病例组合的复杂性,同时表明在围手术期间的诊疗环节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医院应该对高出平均水平的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事件提高警觉,寻找其发生的原因,改进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Birkmeyer JD,Hamby LS,Birkmeyer CM,et al.Is unplanned return to the operating room a useful quality indicator in general surgery? [J].Arch Surg,2001,136:405-411.

[2] William H,Isbister. Unplanned return to the operating room. Aust. N.Z. J. Surg[J]. 1998,68:143-146.

[3] 顾而洲,陈英耀.台湾地区医疗质量指标系统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2):80-82.

[4] Chiu WT,Yang CM, Lin HW,et al.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ationwide health care quality indicator system in Taiwan [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6,(19):21-28.

[5] 顾建英,秦净,施鹏,等.加强二次手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5):12-14.

[6] 王坤,马谢民.基于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的医院医疗质量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20-21.

[7] 马谢民.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及其特点[J].中国医院管理,2007,316(11):22-24.

[8] 赵继顺,张晓纲,刘学勇.围手术期医疗质量管理策略[J].中国病案,2008,9(9):41-42.

[9] 马谢民.我国评价医疗质量指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8,12(2):32-34.

篇5: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

一、进一步落实住房保障制度,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一)抓好贡江花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20**年已开工的400套廉租住房、150套公共租赁住房(含教师周转房)470套林业危改住房竣工;确保20**年200套廉租住房、296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率100%,且完成实物工程量的60%。实物完善好657户月亮湾棚户区改造项目。

(二)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制度的落实,做好增坑廉租住房、大禾田公共租赁住房和贡江花苑保障性住房的配租、配售以及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

二、抓好争资争项工作。

计划上报争资争项任务1500万元,并全力完成。

三、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切实加强住房建设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严把住房质量关,提高住房质量。

四、抓好房地产交易和房屋权属登记发证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房地产法律、法规,做好房产交易监证管理,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行为;二是按照《房屋登记办法》规定,做好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大沟通协调,处理好历史遗留产权办证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房屋产权档案的管理、应用和服务工作,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及社会各界群众的需求提供真实有效的服务;四是积极提升开展预约、延时、上门等优质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和内部管理机制,增强服务意识,优化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五、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把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关,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规范物业管理市场;二是大力推进“和谐物管”建设,稳妥推进新建小区

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三是强化物业企业服务意识,规范小区公建配套用房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解决困扰物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物业企业合法经营;四是推进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依靠业主自治搞好小区物业管理;五是加强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与使用;六是抓好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建立和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

六、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管理方式,推动我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积极探索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更加规范的服务模式,提升行业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并在改革创新中保障我局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一是进一步规范“窗口”和业务部门的服务行为,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不断在实践工作中创新服务方式;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三是大力倡导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开发应用软件,充分利用微机管理系统,推进档案管理、产权产籍、房地产交易、房地产开发、住房保障等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自动化;四是抓好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直管公房修缮,强化监督检查,消除房屋安全隐患,确保房屋的住(用)安全,房屋修缮率和房租收缴率均达95%以上。

七、继续抓好“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八、抓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业执法力度,不断提高依法治业、依法行政水平。

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创建文明单位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创特色、铸品牌、成“一极”,建设“风景独好”新扎实工作,多作贡献。

住院医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思想,以及十七大会议精神,政治思想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真执行中纪委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卫生局制定的“五条禁令、五项规定”。进行经常性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廉政警示教育。加强行风建设,贯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体系。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视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树立廉洁行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全科同志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按时召开科务会,强化职工民主参与科室管理工作。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有效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降低医疗费用,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合理用药是每一位医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加强科室管理,药品比例已大幅下降,在我院产生了较大影响,使病人切实得到实惠,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药物比例较去年继续下降,现已达37.8%,低于医院40%的比例规定。严格执行“一日清”制度,增加了医药费的透明度。

2、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做到这一点,要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上下功夫,诚恳认真的工作方式、细致耐心的思想交流,与病人交朋友,用病人的口为我们做正面宣传。采取病人信息反馈制度,及时与出院病人进行沟通,使慕名而来的病人逐渐增加。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要加强对科室成员的形势教育,增强职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患者,主动找市场、找病人的新观念。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科室的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激发科室成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培育科室精神、树立医务工作者整体形象,即服务一流,技术精湛,爱岗敬业,文明服务的白衣天使形象。

3、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切实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合理用药不仅表现在对症用药,还表现在药物的合理应用方面。不仅要加强对药品各种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毒副作用的学习,还要经常与药剂科专家进行沟通,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在不影响病人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精打细算,用最少的费用进行最好的医疗服务,这也是我们普外科努力的方向。严格执行一日清制度,耐心细致的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明明白白花费。

4、开通长沙市 上加强管理,使入、出院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甲级病案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等均大院下达的指标。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发生率为0。完成重大抢救(小肠多发性破裂、尿道断裂、颈椎骨折1例,脾破裂、失血性休克、肋骨骨折、左腓骨骨折1例)4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100%。积极开展单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工作。成分输血使用率为100%。

1、继续深抓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现代外科发展日新月异,当前外科主要以微创、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为发展方向。同时外科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医学科目,要求我们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方能胜任各种工作。下半年继续作好以下工作:

1、规范病历书写;

2、规范体格检查;

3、强化临床技能操作;

4、深化无菌操作技能和意识;

5、进一步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加强对各种重大创伤和复合伤的抢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更加全面系统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外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内、妇、儿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呼吸、消化、心内等学科知识是外科治疗的基础。加强对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有效防范医疗差评。

住院医师工作计划范文主治医师工作计划范文

篇6:非住院患者麻醉知情同意书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门诊号临床诊断拟行诊疗方式由于手术要求,有些麻醉要在手术室外做,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让病人更好地接受医院的检查,作某些治疗.但麻醉是有风险的,我们做到风险共知,共担,有必要让病人及其家属知道一下麻醉风险.1患者因个体差异等特殊情况对麻醉或其他药物发生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导致休克、心跳呼吸骤停、脑死亡、严重多脏器功能损害。

2围术期发生恶心呕吐、返流误吸、喉水肿、喉痉挛、气道梗阻导致窒息。3呼吸抑制、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肺功能障碍、衰竭。4因麻醉加重已有的疾病或诱发隐匿性疾病,如哮喘、心脑血管意外等。5全麻和抢救气管插管时发生插管困难、插管失败、牙齿脱落、唇、舌、损伤.6气管等损伤、喉水肿、声嘶、全麻后苏醒延迟。

7有关麻醉药物的副反应。

8其他难以预料的并发症和意外。

9可能出现气胸,出血,神经损伤,误入血管。

10可能出现脓肿,气胸,截瘫,头痛,感染,颅脑症状

11麻醉医生可能根据需要更换麻醉方式

12患者可能因病情为重死亡

13患者可能因呼吸困难需切开气管做辅助呼吸

我院麻醉科医师将以良好的医德医术为患者施行麻醉,力争将麻醉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上述情况麻醉科医师已给我讲明,并对患方提出的问题又作了详细的解答,经慎重考虑,患者及家属对麻醉可能出现的风险表示充分的理解,并要求施行麻醉,签字为证。

患者(家属)签字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麻醉科医师签名

201年月日

非住院患者麻醉小结单

患者情况:

体重kg禁食时间:小时ASA:□1 □2 □3 □4 □5 □E BP/mmHgSpO2%HR次/分 R次/分 ECG □-□+

常规监测:

□BP□HR□R□SpO2□ECG。

麻醉方法:

□全麻(□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气管插管);□椎管内麻醉(□持硬麻醉□腰麻 □骶麻);□颈丛麻醉 □臂丛麻醉 □基础/强化麻醉 □局麻。麻醉经过:

麻醉效果(□1 □2 □3 □4);生命体征(□平稳 □轻度波动 □明显波动);呕吐(□无 □有)呼吸停顿(□无 □有)心律失常(□无 □有); 其它异常情况。术中用药:

咪唑安定针mg,异丙酚针mg,氟马西尼针mg,□芬太尼/□舒芬/□瑞芬mg,阿托品针mg,输液量ml。其它用药情况:。恢复经过:

清醒(□平稳 □延迟),清醒后留观时间小时。

离院情况:

头晕(□有□无)、活动自如(□是□否),恶心呕吐(□有□无),恢复评分分,血压/mmHg,SpO2%,HR次/分;

麻醉中特殊情况及处理措施:。麻醉后注意事项

●需在成人陪同下方可离院,且24小时内需有成人陪护。

●在24小时内,不得驾驶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得操纵复杂、危险的机器或仪器(如车床)及从事其它高危作业(如电工、高空作业等)。●麻醉后禁食4小时,2小时后可以饮用适量清饮料(如清水、茶、咖啡、果汁等,奶制品不得饮用)。2小时后饮食从少量清淡流质开始,逐渐增量,以不出现胃胀、恶心或呕吐为原则。

●出现病情异常变化请及时随诊。

篇7: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范文

为进一步促进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做好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和评价,严格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医源性因素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严重并发症必须施行再次手术,非医源性因素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二、非计划再次手术由医管部、学术委员会协作管理,医管部负责再次手术病例的监控,定期落实、督导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再次手术调查、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三、各手术科室必须严格执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术前应做好患者病情、手术指征及手术风险的全面评估。

四、实施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及时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审批表》,并主动上报医管部。择期手术需在术前1天上报,急诊手术需在术前口头上报并在术后2小时内书面上报。审批表原则上由首次手术的术者填写,由其上一级医师高级职称人员或科室主任签字确认。非工作时间包括节假日的急诊手术,须经科主任审核同意后,由手术医师术前口头报告总值班,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做好相应记录,由其组织协调手术事宜,必要时报告院领导。手术科室须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审批表》于次日,逢周末或节假日后的首个工作日报送医管部。医管部在接到审批表后即刻通告学术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责成有关科室在5个工作日内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医管部。

五、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前必须有完善的术前讨论、手术方案、手术风险评估、处置预案及医患沟通方案。

六、手术科、各手术科室设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本,按要求记录。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后,各手术科室必须上报《非计划再次手术上报表》,对再次手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七、手术科室应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因沟通不及时或不充分而出现的纠纷。

篇8:非计划再住院管理制度

非计划再手术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及其5大工具7大手法:质量管理实质是指在质量方面进行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性活动。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改进。质量管理5大工具包括:统计过程控制 (SPC) ;测量系统分析 (MSA)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FMEA)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APQP) ;生产件批准程序 (PPAP) [1]。质量管理7大新手法包括树图、关连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PDCA法、矩阵数据分析法。

质量管理工具在非计划再手术中的重要意义: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工具中的一种, 又称为质量环或者戴明环[2]。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通用的管理模型, 其主要应用方式为大环套小环, 任何一个企业的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 PDCA循环呈阶梯式上升状态, 第1循环结束后进入更高级的循环状态, 循环往复, 永不停止达到不断完善管理系统的目的[3]。非计划再手术在医学上被认为是术后负性事件, 具体是指患者在住院同一时期, 进行初次手术后, 由初次或者前1次手术造成的并发症或不良状况导致再次手术的事件。非计划再手术是常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因此医院为了提高自身医疗质量和水平, 必须对非计划再手术进行严格的监管。而PDCA循环模型能有效实现非计划在手术的监控管理。

质量管理工具在非计划再手术中监管中的实际应用

PDCA计划阶段, 对非计划再手术主要原因的分析:质量管理工具中的PDCA计划阶段, 具体实施是将所需改进问题逐项列出, 确定最需要改进的问题。对医院再手术病例进行专业调查和分析, 发现进行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术后出血、手术部位感染等。①非计划再手术存在漏报和不报现象:根据统计和分析发现, 医院再手术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科室对上报制度没有充分理解和重视, 很多医院对非计划再手术的实例并没有及时上报, 有时会延时上报, 甚至还存在漏报和有意隐瞒不报现象。如此会大大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 延误了医疗风险干预的最佳时机。②非计划再手术的根本原因:非计划再次手术监控的主要方法是制定健全的监控制度, 而在实际监管制度落实过程中, 各环节不能很好落实, 加大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率。

PDCA执行阶段, 实施改进措施:①完善手术监管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再次明确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和需改进的问题, 由于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颇多, 可能是由于医院因素造成, 即指诊疗或手术操作引起的再次手术;也可能是由于病患本身的感染和并发症的产生导致再次手术。总之, 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要优化和完善原有监管制度, 有针对性地对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严格监管, 组建医院监管安全控制小组, 及时对非计划再手术的病例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控制。②加强预防体系建设, 实施监管制度: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上报过程更改为除了由科室主动上报外, 将手术预约单中加入此选项, 能够通过手术预约单调查再手术记录, 切实实施了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实时监控。另外, 对病案室的病案也要实施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措施, 杜绝延时上报、漏报或者瞒报现象[4], 减轻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 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PDCA检查阶段:PDCA检查阶段, 即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合数据, 分析实际实施效果是否和原计划吻合。①科室进行自我评价: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与安全管理小组, 应该定期对科室发生的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并进行自查评价, 且对非计划再手术上报病历进行核对确认[5]。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协同复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要根据医院制定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相关标准要求, 对其上报的非计划再手术病例状态和数据定期研究探讨, 并邀请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与安全控制小组人员参与到数据探究探讨工作中, 并对非计划再手术上报病历严格核对, 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PDCA处理阶段:PDCA处理阶段, 即针对计划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检查阶段的数据进行研究和探讨, 如果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可将其推广并实际使用;如果实施效果不好, 未达到预期目标, 则进行下一个更高阶段的循环过程。

非计划再手术的数量在医师、科室、医院间都具有重要的比较和竞争价值, 与其他医疗不良事件相比, 对非计划再手术的质量易于跟踪和分析, 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性, 非计划再手术的数量在我国多家医院已经成为了改进外科质量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郭艳梅.质量管理工具在危重患者基础护理质控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5) :91-93.

[2]杨红玲, 龙燕, 张小玲, 等.利用全面质量管理工具实现床旁血糖仪和血气分析仪的标准化管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3, (10) :876-879.

[3]李兰, 陆燕, 陈立霜, 等.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14) :121.

[4]刘建华.信息化质量管理工具——金蝶医药流通行业解决方案[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 (3) :191-192.

上一篇:适合讲给孩子听的童话故事:六个仆人下一篇:瓮安县作情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