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户申请

2024-05-17

农村扶贫户申请(通用14篇)

篇1:农村扶贫户申请

申请

尊敬的乡政领导:

申请人:XXX,男,苗族,XXXX年X月X日出生,家庭人口共X人,现(地址)村民。

因我的房屋处于滑坡地段,不能居住,至今全家居无定所。父亲已龄过八旬,大女儿XXX在读初一,小儿子XXX在读小学三年级,我夫妻二人经常生病,偿无经济来源。现因家庭困难,特申请农村扶贫户待遇,望领导批准为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X 年 XX 月 XX日

篇2:农村扶贫户申请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我叫XXX,今年XXX岁,家住XXX乡XXX村XXX组。我因家住边远高山村,自然条件差、经济收入低。人均纯收入在1600元左右,我家实属贫困户,申请上级扶贫部门给予帮扶,我家选定脱贫项目为养猪,准备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望上级政府及扶贫部门支持为盼。

特此申请

篇3:农村扶贫户申请

随着扶贫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 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如何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蔡昉等 (2000) 的研究结果显示, 对农村扶贫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是政府其他方面的努力, 而并不是政府扶贫资金的投入。汪三贵等 (2004) 的研究指出,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直接投到贫困县的资金却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扶贫专项贷款并没有最终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贫困县。陈薇等 (2006) 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 从扶贫资金投入的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对河北省财政扶贫政策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翟彬等 (2010) 研究发现, 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作用最为明显的是对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 其次是对农业生产和创收性方面的投资。张斌 (2010) 以2001~2007年新疆3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发现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陈卫洪 (2013) 研究发现贵州省扶贫资金投入和财政支农支出分别与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目前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研究大多仅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扶贫效果指标, 也忽视了扶贫效果与资金投入时间上的滞后性。基于此,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研究扶贫资金不同来源构成和不同资金投向对扶贫效果的影响, 从而为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1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的投入来源与投向构成分析

1.1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来源现状分析

按照资金的投入来源, 可以将我国农村扶贫资金贴息贷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中央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省级安排的扶贫资金、利用外资以及其他资金。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从表1可以看出, 2002-2010年间,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逐年稳步上升。扶贫贴息贷款资金起伏比较大, 2002年扶贫贴息贷款资金102.5亿元, 占当年全部资金总量的40.97%, 2002-2006年逐年下降, 在2006年达到最低55.6亿元之后开始逐年增加, 2010年达到116.1亿元, 占扶贫资金的22.54%;2002-2010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幅较大, 从2002年的35.8亿元增加到2010年119.9亿元, 占扶贫资金的比例从2002年的14.31%增加到了2010年的23.28%;2002~2010年以工代赈资金稳定在40亿元左右, 但占扶贫资金的比例从2002年的15.95%降低到了2010年的7.84%;2002~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从22.6亿元增加到了52.1亿元, 占扶贫资金的比例从2002年的9.03%增加到了2010年的10.11%;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从2002年9.9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25.4亿元, 占扶贫资金的比例从2002年的3.96%增加到了2010年的4.93%;2002-2010年外资的起伏波动比较大, 但总体上占扶贫资金的比例呈一个下降的趋势, 从2002年的7.03%下降到了2010年3.90%;其他资金的增幅最大, 从2002年的22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141亿元, 占扶贫资金的比例从8.79%增加到了27.37%

1.2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向现状分析

按照我国农业扶贫资金的投向, 可以分为农业发展、涉农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及培训项目和其他五个投向。其中农业发展包括扶贫资金对种植业、养殖业及林业的投入;涉农工业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和其他生产行业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对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工程、道路修建及改扩建、电力设施等项目的投入;教育及培训项目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推广、资助儿童入学及扫盲等。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由表2可知, 2002~2010年间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向中, 农业发展投资占的比重最大, 从2002年起逐年增加, 2009年达到最大42.12%;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占投资比例从2002年的41.14%下降到2010年27.04%, 后面依次是其他投向为25.18%, 涉农工业为8.27%, 教育及培训为3.06%。

2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果分析

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 它揭示了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与程度。由于以发展态势为立足点, 因此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分的要求, 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 便于处理贫信息系统的问题。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已经在农业经济、水利、宏观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所示:

(1) 选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选取参考数列

假设有m个比较数列

(2) 原始数据消除量纲处理

由于原始数据中各因素指标的量纲不同, 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之前, 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处理。常用的消除量纲的方法有初值化变换、均值化变换、百分比变换、倍数变换、归一化变换和极差最大值变换等。采用初值化变换对原始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处理

(3) 计算灰色关联度

为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 其中ρ∈[0, 1]为分辨系数, 称分别为两级最小差及两级最大差。一般ρ取值0.5。

称为数列xi对参考序列x0的关联度。

(4) 优势分析。当参考序列不止一个, 被比较的因素也不止一个时, 则需进行优势分析。假设有m个参考序列 (母因素) , 记为y1, y2, …, ym, 再假设有个比较序列 (子因素) , 记为x1, x2, …, xl。设rij表示比较数列xj对参考数列yi的关联度, 可构造关联度矩阵R= (rij) m×l。

根据矩阵R的各个元素的大小, 可分析判断出哪些因素起主要影响, 哪些因素起次要影响。起主要影响的因素称之为优势因素。当某一列元素大于其它列元素时, 称此列所对应的子因素为优势子因素;若某一行元素均大于其它行元素时, 称此行所对应的母元素为优势母元素。如果矩阵R的某个元素达到最大, 则该行对应的母因素被认为是所有母因素中影响最大的。

2.2 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研究对象,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农村扶贫资金的扶贫效果, 将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2.1 根据扶贫资金的投入来源进行分析。

本文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将扶贫资金分为贴息贷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及利用外资五个投入指标, 来分析不同来源投入资金对扶贫效果的影响程度。关联度越大, 说明该投入对扶贫效果的贡献度越大, 反之, 影响就越小。

2.2.2 根据扶贫资金的投向进行分析。

本文按照资金投向不同将扶贫资金分为农业发展、涉农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及培训项目四个投入指标, 来分析不同资金投向对扶贫效果的影响。关联度越大, 说明该投向对扶贫效果的贡献度越大, 反之, 影响就越小。

将衡量贫困地区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产出指标选为:人均GDP、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人均GDP指标来衡量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人均纯收入指标衡量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粮食产量来衡量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相应指标, 此外考虑扶贫资金效果的滞后性, 投入指标选取2002~2009年数据, 而产出效果指标选取2003~2010年的数据。

2.3 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3-2011年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 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 分别得到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投向对扶贫效果的灰色关联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 总体而言, 2002-2010年期间,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资金的5个投入来源对贫困地区扶贫效果指标的关联度基本上超过了0.55, 说明这些投入对贫困地区扶贫效果的贡献都比较大。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人均GDP、人均纯收入影响相对最大, 对粮食产量影响程度相对较大, 对扶贫效果灰色关联度平均值为0.8048, 表明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投资领域特别是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 提高了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 增加了贫困地区粮食产量, 对扶贫效果贡献最大。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粮食产量, 对人均GDP、人均纯收入影响较大, 对扶贫效果灰色关联度平均值为0.8073, 说明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扶贫效果贡献较大, 仅次于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对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 对扶贫效果的灰色关联度平均值为0.7425, 这表明以工代赈资金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 间接增加了贫困地区的人均纯收入和粮食产量, 从而具有了良好的扶贫效果。贴息贷款和外资投入对所有的扶贫效果指标的灰色关联度都较小, 平均值分别为0.6538和0.7145, 说明贴息贷款资金和外资投入对扶贫效果的贡献相对比较小。

从表4可以看出, 总体而言, 2002~2010年期间,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资金的4个投向对贫困地区扶贫效果指标的关联度都超过了0.55, 说明这些投入对贫困地区扶贫效果的相对贡献都比较大。

农业发展投向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大, 对贫困地区人均GDP、人均纯收入影响较大, 对扶贫效果灰色关联度平均值为0.7835, 这表明扶贫资金对种植业、养殖业及林业的投入对贫困地区扶贫具有很好的效果;教育及培训项目投入对贫困地区人均GDP、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比较大, 对扶贫效果灰色关联度平均值为0.7732, 仅次于农业发展投向;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对粮食产量影响比较大, 而对人均GDP和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扶贫效果灰色关联度平均值为0.6471;涉农工业的投入对所有的扶贫效果指标的灰色关联度都较小, 平均值分别为0.6037, 说明涉农工业对扶贫效果的贡献相对比较小。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3.1 结论

(1)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提高贫困地区人均GDP、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扶贫资金投入应多向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财政资金倾斜;贴息贷款资金占资金构成的比例较大, 但未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对扶贫效果的影响作用较小, 究其原因, 由于贫困地区农户经营规模小, 经济基础薄弱, 偿债能力低, 贴息贷款资金并不能给贫困地区农户带来政策优惠。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改善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提高贫困地区人均收入, 增加粮食产量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 教育培训项目和农业发展投入对提高贫困地区人均GDP、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这表明扶贫资金投入应以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农业发展投入为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扶贫效果影响作用一般, 主要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 对扶贫效果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 其次基础设施投入比例逐年下降。涉农工业投入对扶贫效果作用欠佳, 一方面因为涉农工业投入比例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贫困地区涉农工业缺乏先进技术和经验, 对贫困地区人均收入的带动能力较差。扶贫资金投向中其他投资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2010年达到了25.18%, 资金投向不明确, 不利于资金的透明化管理, 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3.2政策建议

(1) 优化扶贫资金投入结构, 加大以工代赈的投入比重和投入金额, 促进以工代赈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贴息贷款的监管和发放, 使贴息贷款的优惠能够真正落实在贫困地区农户头上。

(2) 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贫困地区农户人力资本开发,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加强对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大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技推广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院校、农科所和畜牧站等科教、农技部门的作用。

(3) 扶贫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创收性的项目倾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项目投入对扶贫效果具有很好的影响作用, 而涉农工业项目与扶贫效果的关联度不大。扶贫资金的投放应倾向于使农民真正受益, 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项目。

(4) 建立科学的扶贫资金瞄准机制, 实现扶贫资金投向透明化管理, 继续推行扶贫政务公开, 为扶贫监督做好基础准备。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加强农村扶贫项目资金的运行和管理工作, 使其有效地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引导鼓励企业和NGO等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政府、企业和NGO在农村扶贫领域的有效合作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优劣势互补, 更能够扩大扶贫资金的渠道, 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扶贫资源。同时, 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的交流。

摘要:随着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 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如何始终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为了研究我国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 采用灰色关联度来分析我国不同来源和不同投向的扶贫资金与扶贫效果的关联度。结果表明:从资金来源看,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对贫困地区扶贫效果作用最为明显;从资金的投向看, 对扶贫效果作用最明显的是对农业发展的投入, 其次是对农户人力资本的投入。

关键词:扶贫资金,扶贫效果,灰色关联

参考文献

[1]王小林.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J].经济研究参考, 2012 (55) :41-50.

[2]蔡昉, 都阳, 陈凡.论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投资导向:国家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启示[J].世界经济, 2000 (11) :14-19.

[3]汪三贵, 李文, 李芸.我国扶贫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5) :45-49.

[4]陈薇, 杨春河.河北省财政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07) :58-59.

[5]翟彬, 杨向飞.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向分析—以2002~2006年农村扶贫资金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 2010 (08) :93-97.

[6]张斌.新疆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09.

[7]陈卫洪, 谢晓英.扶贫资金投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贵州省1990~2010年扶贫数据的实证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4) :35-42.

篇4:农村扶贫户申请

【关键词】扶贫开发工程;效益审计;作用;方法;促进;规范管理

扶贫资金是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体,社会各界无偿援助贫困地区用于发展生产,改善交通、兴办学校、医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资金总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农村扶贫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财政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问题比较突出,其中用于平衡预算、购车和弥补行政经费等,甚至被贪污私分。有些部门或乡镇通过虚列项目支出套取扶贫资金,用于弥补经费支出或者其他非扶貧项目建设。部分扶贫资金非但没有为贫困地区的人口雪中送炭,反而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2.资金投入偏离扶贫项目,贫困户受益较少,扶贫效果差。有的领导只注重形象工程、选择一些不切实际的“花项目”“亮点”进行扶持,导致项目效益差。有些扶贫资金分配不合理,没有执行好扶贫政策,不符合扶贫条件的人员享受扶贫政策,需要扶贫资金帮扶的人员没有得到帮助,有的开着“大奔”领扶贫款,变成“劫贫济富”,加大社会不公。

3.弄虚作假、敷衍搪塞。一些领导不执行或打折扣执行扶贫政策,进行项目包装、对付上级检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骗取各种扶贫款,用于小团体开支。有的用已有的项目冒充新扶贫项目;有的项目报大做小,套取结余资金。

4.损公肥私、掺杂私人利益。有些领导在工程项目中,为捞取更多的好处,扩大建设规模、上利润丰厚的“高大上”项目。贪污受贿、为亲属谋求利益,违反招标投标有关规定,该公开招标的不公开招标、放低工程质量要求,虚假签证、工程造价虚高。他们把党和国家、人民放一旁,利字摆中间。

5.在扶贫开发项目中,没有听取群众与专家意见,项目缺乏合理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未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行土地的综合开发,农业、工业、物流等服务业的综合发展。不利于农村脱贫致富,造成浪费资金、土地资源、生态破坏。

6.工程质量低劣。有的农村扶贫项目不注重质量管理,有的系乡镇及村干部自己承包,偷工减料,放低质量要求验收过关。短命建筑在扶贫建设中仍旧“顽强”地存在。

二、扶贫资金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1.对扶贫资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一些主管部门监管不力。贪污私分、挤占挪用、出借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频发。有的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造成财务制度有章不循,执行不严。有的将扶贫资金发放给非贫困户,造成分配不公。

2.有些领导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不正确。没有求真务实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名利心重,工作动机不纯。为了政绩热衷于搞“政绩工程”,追求“高大上、大动作”,不计环境生态和社会成本,只需“亮点”,不顾亮点的背后是损人利己、不折手段,不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

3.未引入绩效评价手段评价扶贫项目。目前,评价干部的能力常常还是以“能干事、会干事”、“有亮点、有成绩”为标准,而没有去考量扶贫项目是否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未重视项目的绩效评价,往往“政绩”背后是经济效益差、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三、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作用

1.是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种扶贫资金应切实发挥脱贫致富的作用。通过加强对这些资金的审计监督,促使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是促进用款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的重大举措。通过对用款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周密细致地审查;可以发现其在项目的决策阶段,是否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效益比较决策;在项目的经营管理阶段,是否做到了按照扶贫资金的使用要求,合理使用资金,对项目的人、财、物管理是否达到了最有效的资源配置,促使其运用科学管理办法,保证项目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3.是保证扶贫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贪污腐败的利剑。通过对用款单位的专项审计,对于发现的违纪违规现象,责令用款单位限期纠正、归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对于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移交纪检、司法部门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净化社会环境。

四、扶贫项目绩效审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审查立项决策科学、正确性。重点审查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齐全,深度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可行性研究的审核批准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审查可行性研究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财务投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

2.审查设计概算、预算是否科学合理。重点审查概预算文件编制的合规性、合法性;工程量的计算、概预算定额和指标的套用是否合规。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批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完成,查明是否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

3.审查项目招投标是否公正、合理。重点审查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串标、内定中标人现象。审查标底是否控制在总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之内,编制的依据是否合规、计量准确。

4.审查工程管理科学合理性。重点审查项目在施工阶段是否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工程质量管理、造价管理、合同管理、资料管理是否规范。发现工作失误或弄虚作假造成损失的,要会同有关部门处理处罚。

5.通过审查项目建成后的投入运营状况分析,通过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产后的获利能力、贷款偿还能力等,客观评价项目建设的工作成效。

五、做好扶贫项目绩效审计的综合评价

1.经济效益评价。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条件下,计算项目范围内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考察项目财务上可行性。国民经济评价合理配置国家资源前提下,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考察项目经济合理性。

2.社会效益评价。评价投资项目对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项目周边自然环境及相关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是否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信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评价投资项目是否可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持续的影响;是否贯彻了中央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化升级。

此外,应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查处渎职、弄虚作假、损公肥私行为。这样才能促进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郑宝华.陈晓未.崔江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与理论思考》.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12月

篇5:精准扶贫(农村贫困)户申请书

村民委员会:

我叫,男、土家族、身份证号为,今年38岁,家住,家中有七口人,家中有父亲、母亲、妻子、弟弟、儿子、女儿和我。是家庭贫困户、低保户。

父母年迈多病,一直是以务农为主,无稳定收入,现已过花甲之年,即将满70岁。现在父亲患有风湿、关节炎、脑梗塞和间歇性头痛等疾病,需经常吃药和就医,无劳动能力。母亲之前年因车祸头部受重伤,得到及时救治才无大碍,但却落下来风湿、骨刺、关节骨积水和脑梗塞等疾病,需经常吃药和就医,无劳动能力。

妻子多年前因头部受到创伤,没有得到好的医治,现患有认识和意志行为障碍的精神疾病,无民事行为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经常引导和管理,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依靠国家的低保费来维持一部分基本生活。

父母、妻子无劳动能力,子女又年幼(儿子14岁、女儿只有6岁),全家人只有依靠我的劳动力,加上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稀薄,庄稼的收成远远不能维持家里的生计。于是我被迫离家到外省打工,由于我文化水平低、只有小学文化,只有给人下苦力搬运货物的收入来维持家里的生计。但是去年由于搬运货物时,因受工伤手经被割伤,虽然及时进行了医治,但是现在每当天气变化手就疼痛不能负重,加上现在机械逐步代替人工,现在工作极不稳定,由于经常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已是一天不如一天。

我的收入很低,支出的项目比较多,每月生活都很难以维持,为帮助父母看病、供子女上学和维持家里的生计,以及帮父母供弟弟上大学,到处借钱,欠债3万多元,现已是负债累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我一个人,现已无钱给父母和妻子看病。

我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和供子女上学,常年在外打工,妻子又患有精神病不能照顾和教育小孩,是父母在家帮忙照顾子女,而父母现在年迈多病,自身都需要人照顾,不能全身心照顾和教育小孩,子女一直没有得到好的教育。

为了父母和妻子的疾病能得到较好的救治,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家庭生活能得到改善,希望村委会领导核实我家的实际困难,让我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让我家庭能得到国家扶贫的帮助,解决我家的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恳切希望将我家庭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家庭为盼,在此感谢!

申请人:

篇6:扶贫申请书

本人姓名,现年65岁,乡村六组村民,妻子,现年60岁。我夫妻二人常年体弱多病,加上前两年都因劳作不慎,受过重伤,落下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儿子文化低,只能长期在外做苦力赚点小钱,贴补家用,家中还有个留守在家读小学的孙女,一家人生活极其困难。

现我们一家三代7口人,唯一居住之所是一栋3间老式的木结构瓦房,修建于1994年,迄今已有二十几年。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到处都是裂缝,破烂不堪,特别是部分支撑的木柱已经腐烂,防火抗灾能力差,现已成为危房。加之屋后是没过屋檐的田坎,距房屋板壁不足一米的距离,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几天连降暴雨,田坎已部分坍塌,部分圈舍和房屋被压,没伤到人已是万幸,如今有部分田坎已经严重开裂(有现场照片),随时有高坎坍塌屋毁人亡的危险。不仅如此,我住在高山半山腰,与乡政府、街道市场相距甚远,其中有大半是泥巴路面,如遇雨天,行走十分艰难,小孩和老人那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小孩上学放学极不方便,也极不安全。为此,我们全家人商量后决定申请生态移民搬迁,希望在乡政府及上级相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由现居住地通过生态移民项目搬迁到生态移民安置点居住。我全家将会按照乡政府的统一规划,一定在新的居住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并衷心的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特此申请。

申请人:

篇7:扶贫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地址:刀坝乡庙坪村龙门组王勤坳

申 请 人:李金阳男,土家族,40岁,印江县刀坝

乡庙坪村龙门组村民。以前长期在外务工,仅靠打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现在了解到家乡政策好,欢迎农民工返乡创业,所以希望在政府的扶助下办一个林养肉鸡场。

二0一一年三月五日

呈:印江自治县畜牧局 刀坝乡政府 刀坝乡畜牧站

王勤坳林养肉鸡场扶贫项目申请报告

尊敬的印江自治县畜牧局:

我是一个返乡农民工,家住刀坝乡庙坪村龙门组,以前长期在外务工,仅仅靠打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根据政府的有关扶贫政策,本人想利用自家的林业承包荒山——王勤坳创办一个林养肉鸡场。以下为本项目的申请报告。

一、 王勤坳林养肉鸡场的基本情况

王勤坳属于刀坝乡庙坪村龙门组,地处两省市(贵州、重庆)三县(印江、沿河、秀山)四乡镇(刀坝、小井、甘龙、沙子坡)的交汇处,刀庙乡村公路也是规划中印江至沿河等级公路王勤坳路断以上。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业污染,水源充沛,特别适合养殖加工生产绿色食品。尤其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四通八达,便于产品的运输销售。

二、 市场需求量大,养殖前景广阔

我县农民有养鸡的悠久历史,家家都有养鸡的习惯。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县近几年来鸡肉需求量增大,而我县规模化的养鸡场年非常有限,大量肉鸡则是从县外运销来的,这就使得农民的经济利益受损。若这部份肉鸡由本县肉鸡场来供应,其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在秀山做肉鸡生意的朋友,把我县的肉鸡运销外地。所以,在王勤坳建立一个两万只林养肉鸡场是不愁销路的。

三、 社会效益

1、作为政府财源建设工程的养殖业投产盈利后,按年平均效益,年纯收入近10万元计算,可以使政府获得一笔稳定税收。同时还可以发挥辐射作用,带动一部分产业,比如种植和饲料加工等,让部分农民工直接就业,使相当部分当地村民脱贫,并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带动我乡人民一起走发展养殖业致富之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基础。

2、可提高当地村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彻底解决我地村民吃肉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肉、蛋、禽投放市场后,可以起到平抑市场物价,制止不法商贩牟取暴利,将促进我县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在我地兴办发展生态养殖业,是完全可行而又十分必要的,不但扶贫效果明显,而且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地扶贫开发的进程,希望政府提供政策、技术及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特此申请,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批准为谢!

申请人:YJBYS

篇8:农村教育的“精准扶贫”

一、提升农村家庭教育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 严重影响了农村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质量。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农村家长虽然有时候也觉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但因自身的文化水平比较低, 往往不知道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督促孩子学习方面, 更是感到无计可施。等等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笔者根据自身家庭教育的得失和思考提出以下两点点建议。

1.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的家长, 除了关爱孩子生活和学习之外, 还应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努力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环境, 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为了子女的成长, 家长要主动加强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齐抓共管, 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因此, 农村家长要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 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学校教育始终保持一致。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要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己。不断地总结, 反思, 改进。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 如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

1. 潜心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个环节。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不能上课。充分教学实践表明, 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

2. 重视情感投入, 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同时也是老师学生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与碰撞。可以这样说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亲其师, 信其道”, 爱某个老师就爱学习某科。所以教师要把功夫下在平时, 多呵护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友善, 学生就会对学习感兴趣。

三、配备教学设备

现阶段还有很多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设施非常缺乏和落后, 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开展。有的农村小学体育课就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 几十个学生打上一节课而已;音乐课就是老师唱一句, 学生跟着唱一句;更有的学校体育课和音乐课都被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拿来上课。很多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更别提农村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了。虽然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农村教育教学设备的配置, 更换了教室桌椅, 配置了多媒体设备, 积极的扭转了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现象。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学设备贫乏的现状。

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农村教师群体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近几年分配的年青教师, 二是在一个学校奉献了几十年的老教师, 他们热爱农村教育, 甚至为山村教育事业作出过特殊贡献。年青教师有远大的理想, 但也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 提高工资待遇, 这样才能使他们踏实得工作。年青教师有奔头, 农村教育才有希望。再说农村教育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资金, 只要把农村这只庞大的教师队伍稳定了, 农村的教育教学才能得到提升, 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所以一方面, 国家要想方设法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 在评优树模上应该向农村广大教师倾斜, 在评定职称时, 同等条件下, 一定要优先考虑农村教师。要给农村教师一个广阔的天地, 让他们在这片天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坚持和完善城乡教师轮换制度

以我所在田坪小学为例, 我们小学的英语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教师非常紧缺。由于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工作条件得不到及时改善, 致使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愿意长期扎根贫困地区或农村任教, 造成师资流失, 学科教师配备不齐,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为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建议应该坚持和完善城乡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城市里面的优秀教师来到农村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老师可以去城市学习城市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城乡教师轮换制度可有效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人民贫, 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 非教育莫与智之”。中国有13亿多人口, 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 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 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教育发展了, 农民的素质提高了, 对社会就会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相反, 如果农村教育跟不上, 农民就会成为发展的巨大压力。总而言之, 发展农村教育,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发展农村教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部分, 是实现城乡公平的一方面。

摘要:中国农村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城市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文章以作者38年的从教经验为农村教育的“精准扶贫”支招。

关键词:农村教育,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卜中海.做学生爱戴的老师[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2.

[3]朱纪华.现代小学科技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

[4]王世武.轮岗教师的反思好体会[J].宁夏教育, 2015 (12) .

篇9:我国农村扶贫标准上调等

顾仲阳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前不久决定,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列入未来12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从2009年起,我国将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由1497万人增加到432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

2010年前,确保人口较少民族地区、重点县边境一线和革命老区的24649个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2009年将至少完成其中的9000个村,包括全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将继续向这些贫困村倾斜。

长期以来,我国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条贫困线,200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786元,人均年收入786元至1067元之间的为相对贫困人口,又称低收入人口。由于扶贫标准的调整,我国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从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调整为人均年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全部人口,并对其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从此不再区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概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也不仅限于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而是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家电下乡补贴至少还要坚持5年

王军

篇10:扶贫申请书

我是一个返乡农民工,家住**乡**村**组,以前长期在外务工,仅仅靠打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根据政府的有关扶贫政策,本人想利用自家的林业承包荒山——***创办一个林养肉鸡场。以下为本项目的申请报告。

一、 ***林养肉鸡场的基本情况

***属于刀坝乡庙坪村龙门组,地处两省市(**、**)三县(**、**、**)四乡镇(**、**、**、**)的交汇处,**乡村公路也是规划中**至**等级公路***路断以上。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业污染,水源充沛,特别适合养殖加工生产绿色食品。尤其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四通八达,便于产品的运输销售。

二、 市场需求量大,养殖前景广阔

我县农民有养鸡的悠久历史,家家都有养鸡的习惯。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县近几年来鸡肉需求量增大,而我县规模化的养鸡场年非常有限,大量肉鸡则是从县外运销来的,这就使得农民的经济利益受损。若这部份肉鸡由本县肉鸡场来供应,其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在**做肉鸡生意的朋友,把我县的肉鸡运销外地。所以,在***建立一个两万只林养肉鸡场是不愁销路的。

三、 社会效益

1、作为政府财源建设工程的养殖业投产盈利后,按年平均效益,年纯收入近10万元计算,可以使政府获得一笔稳定税收。同时还可以发挥辐射作用,带动一部分产业,比如种植和饲料加工等,让部分农民工直接就业,使相当部分当地村民脱贫,并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带动我乡人民一起走发展养殖业致富之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基础。

2、可提高当地村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彻底解决我地村民吃肉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肉、蛋、禽投放市场后,可以起到平抑市场物价,制止不法商贩牟取暴利,将促进我县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在我地兴办发展生态养殖业,是完全可行而又十分必要的,不但扶贫效果明显,而且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地扶贫开发的进程,希望政府提供政策、技术及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特此申请,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批准为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11:扶贫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我是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来的学生。我叫羊x裘,来自海南省儋州市东成镇崖碧村委会高崖碧村一队的一个贫困山村。家中有六口人,父母文化低薄,在家务农,只能靠着家里的几亩地来维持生活,收入十分微薄为了能让我上学,哥哥姐姐都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选择供我读书,还有奶奶年迈已老患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欠了不少钱,所以从小我就省吃俭用,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再努力着,热心帮助同学,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家人宽慰,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我的家人,亲戚朋友,同时去回报国家和社会,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习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当然,我也知道还有不少同学家境更困难些,无论我是否申请到了这笔助学金,我都要感谢领导老师的栽培,也衷心的祝愿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但我相信如果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当然,学海无涯知识无际,我勤奋刻苦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倘佯。由于家庭的贫困,我特向儋州十字会申请贫困助学金,但是它不仅会在经济上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更是对我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的肯定。如果能给予我这份荣誉,将是对我一种莫大的鼓励,必将激励我今后更努力做得更出色,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为了能够保证我圆满的实现学业,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孝顺父母,回报社会,我郑重的向中国红十字递交申请,———申请贫困助学金!希望儋州市红十字领导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羊汉裘

篇12:扶贫申请书

________村就如何发展生产,摆脱贫困,改变落后的面貌,会同新开河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分析了现状,规划了未来。

一、______村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分析

______村位于__________镇柳东、东邻村、西邻村,北邻村,南邻村。四个自然屯,分为、、太、子,共_个村民组,___户,____人,其中贫困户___户,占全村总人口__%,全村南北_公里,东西_公里,总面积_平方公里,全村耕地____亩。玉米种植为我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____年人均纯收入____元,被列为全县贫困村之一。

经济发展滞缓,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业,但形不成规模气候,脱贫致富仍需加大努力。人均家禽饲养量不足__只,生猪户均不足_._头,打工收入,人均___元。 由于该村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晴天尚可,下雨难以通行,运输费用昂贵,靠天吃饭,收成极不稳定,群众生活困难。少数学生小学毕业后面临辍学,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由于种种原因难以继续求学,造成整体文化素质低,产业化缓慢,就外出打工来说,也大多靠出卖苦力,收入低。

二、常兴村扶贫开发指导思想

为摆脱贫困,规划组确定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常兴村抓住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机遇,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的同时,结合村情,发挥优势,自力更生,利用资源,挖掘潜力,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扶贫规划的基础上,落实扶贫措施,改变面貌,使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按照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略“项目到村、措施到户”的原则,充分尊重贫困群体的脱贫需求和意愿,做到农户参与式的“扶真贫”、“真扶贫”的方式,将扶贫措施统一落实到户。

三、规划项目

1、筹建棚菜区一处,规划在长江路北侧建造蔬菜大棚__栋,建设标准;长___米,宽__米(棚内净宽_._米),钢筋骨架,每栋棚占地_亩。棚区内水、电、路配套,其中新修棚区路___米,棚内水井和水泵__套,配电一个台区。总投资需___万元。争取在_—_年内使贫困户脱贫。

2、全面开展村屯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拟修建砂石路_____米,需资金__万元,翻建村部需资金__万元。

篇13: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一、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特征分析

在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发展应用过程中,特征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核心内容,通过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应用,能够有效实现扶贫模式的创新目标。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能有效增强农村贫困者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明确扶贫目标,提高扶贫模式的科学性。

在农村扶贫模式发展中,对贫困者的素质提高是模式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劳动力进行培训转移,是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重要条件。对贫困者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有利于其实现就业。市场机制是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的重要条件,能有效解决扶贫主体的利益问题,优化扶贫主体的依赖性。

二、国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策略探究

为能够保障中国的农村扶贫模式的有效创新发展,就要从多方面考虑,充分注重实施措施的科学合理性,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重视,对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才比较有利。笔者结合实际,对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进行详细探究,以促进农村扶贫的发展。

在我国的农村扶贫模式的具体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将模式向着开放型的方向进行转变。要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政府要将救济性的扶贫及时向开发性的扶贫加以积极转变,还要在多样化的财政政策激励下,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加强农村的贫困区扶持力度。还要注重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传统的扶贫模式是通过贫困地区进行的扶持,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就要向贫困人口转变。

对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要能从管理层面进行不断优化。对扶贫模式的管理层面的加强,需要从多方面应对。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方面,要提升资金管理的系统运行效率,加强农村扶贫资金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注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威,加强对农村扶贫资金的去向管理,充分重视项目过程管理层面,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监控。

通过优惠策略的针对性实施,也能起到良好的扶贫效果。这是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的重要方法,在具体实施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扶贫政策,在转移支付方面要积极创新,结合实际创新资金的分配形式。打破当前农村扶贫资金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应用新的资金分配方式,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不仅如此,还要能严格科学地呈现扶贫投资项目的审定程序和方法,加强财政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强化立法和监督。

对中国农村的扶贫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就要充分重视整村推进扶贫的规划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还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投入充足的资金,政府要重视农村的扶贫模式创新,加快贫困村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及认识,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工作。只有从这些方面加以落实,才能保障农村扶贫模式的有效创新。

三、结语

对农村的扶贫模式创新,不能盲目开展,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针对具体情况来创新模式。有效创新农村扶贫模式,对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比较有利。此次主要从多方面,对中国农村的扶贫模式特征和发展措施进行探究,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斌斌,鲁小波.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海棠山乡村旅游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6(2).

[2]刘红梅,杨素丹,刘金梁.武陵山片区包容性旅游脱贫开发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4).

[3]余吉玲.甘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反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

篇14:数字下乡与农村精准扶贫

21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与农村、农民的互动中,国家从“汲取型”向“给予型”转变,在此过程中,提升信息管理能力就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关键。《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一文,以国家扶贫开发为例,剖析了精准扶贫中的数字技术及其对治理转型的意义。扶贫开发三十年来,扶贫单位不断缩小,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治理策略,但从中央到基层,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数字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解决这种不对称。然而,数字技术的生产体制存在许多漏洞,一方面数字下乡未能突破基层干部的信息垄断,另一方面,数字的系统化未能保证数字信息与真实的治理过程完全同步,并且在考核压力下,基层干部往往为了完成脱贫指标,通过“统计加估计”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有逻辑地”修调。同时,信息向上传递的漫长过程也为数据失真埋下伏笔。于是致使数字下乡实际上并未实现真正的数字在地化,扶贫数据未能触及深层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和社会生活生产过程,而是悬浮于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的集体与私人生活之上,数字技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并无现实的决策价值。因而作者指出,在现行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决策者与执行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如何真正使数字技术服务于精细化的基层治理仍有待思考,否则徒具形式而缺乏实际意义的数字不仅无法增进治理绩效,反而会造成社会治理的阻碍。

nlc202309090434

上一篇:小升初诗句积累下一篇:浅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