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教材培训

2024-04-30

三科教材培训(共8篇)

篇1:三科教材培训

镇雄县黑树初级中学“三科”统编教材

网络培训总结

2018年3月13日,我校收到教育局,为落实好教育部组织的三科统编教材网络培训工作的通知后,便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分管教学的冯副校长立即召集了我校上语文,历史,道德与法制三个科目的科任教师召开了会议,强调了本次网络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按照时间节点,对具体培训过程作了详细安排和精心指导。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三个科目的老师非常积极主动,经过培训,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受益匪浅,收获多多。

统编的三科教材注重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在新教材中注重法制精神培育。具体来说,统编教材有了如下变化:

一、《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注重法治教育。

2014年10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为了在教材统编工作中落实这一要求,新教材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同时,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讲述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二、《语文》:先认字再学拼音,增加古诗文数量。

以最受关注的语文为例,小学一年级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降低了拼音教学难度。

“部编本”教材注重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还增设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语文教材还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清贫》《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小学约40篇,初中30多篇。

为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还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选文涉及革命领袖和历史人物如列宁、高尔基,科学家如居里夫人、法布尔,自然和人文景观如荷兰的牧场、埃及的金字塔。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

三、《历史》:不再强化死记硬背,注重国家主权意识。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将不再强化死记硬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介绍,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感受观察和理解,课后不再强化机械记忆的练习,不再引导学生死背书,而是依靠课后活动,如赏析、分辨、综合、比较等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和提升认识。

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14年的史实,强调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编历史教材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部编本”教材还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内容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系统强化法治教育。

我校三科教师,在整体了解三科统编教材编写的背景和新变化的同时,尤其重点把握了三科教材的内容和专家教给的方法,大家都一致承诺,一定要与时俱进,将三科教材认认真真落地实处,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变化和祖国的伟大,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积极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黑树初级中学

2018年3月22日

篇2:三科教材培训

总 结

昌宁县耈街民族中学

2017年9月16日,我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及七年级语文,历史,道德与法制三个科目的科任教师,参加了昌宁县教育局组织的教育部三科统编教材新教材的使用培训,收获很多。如何投入使用?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习,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统编的三科教材注重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在新教材中注重法制精神培育。具体来说,统编教材有了如下变化:

一、《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注重法治教育。

2014年10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为了在教材统编工作中落实这一要求,新教材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

同时,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讲述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二、《语文》:先认字再学拼音,增加古诗文数量。

以最受关注的语文为例,小学一年级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降低了拼音教学难度。

“部编本”教材注重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还增设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语文教材还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清贫》《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小学约40篇,初中30多篇。

为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还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选文涉及革命领袖和历史人物如列宁、高尔基,科学家如居里夫人、法布尔,自然和人文景观如荷兰的牧场、埃及的金字塔。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

三、《历史》:不再强化死记硬背,注重国家主权意识。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将不再强化死记硬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介绍,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感受观察和理解,课后不再强化机械记忆的练习,不再引导学生死背书,而是依靠课后活动,如赏析、分辨、综合、比较等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和提升认识。

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14年的史实,强调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编历史教材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部编本”教材还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内容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系统强化法治教育。

篇3:加强教材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对教育培训定义:是指组织在将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组织员工从事学习和训练, 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 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 使员工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见培训与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作为企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工具, 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根本保证。如果对教材管理不善, 不仅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也造成教育培训的恶性循环, 即:工作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培训—仍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再培训。获取适合企业培训需要的教材, 是企业做好教育培训的前提, 企业应该根据培训的需要, 找出满足培训需要的教材, 以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 促进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1 当前企业教材的主要来源, 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技术水平和不同的管理水平, 都会对教材的要求产生影响。但从多数企业教材的管理上看, 当前企业教育培训的教材的来源, 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任务型。

就是一部分人员在某一领域工作多年, 有丰富的经验, 由他们来编写企业的培训教材, 对其他员工进行某一领域内的培训。企业选择讲师的方式, 一般有两种渠道:一是人力资源负责制, 即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人力需求情况统筹安排, 在所有成员中找出胜任讲师工作的人员, 按照一定的程序, 分配具体的教材编写工作, 各自按人力资源的安排完成教材编写工作;二是部门负责制, 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企业教育培训需要, 分配培训任务给相应的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主管负责安排教材编写和培训讲师。这种以任务为导向的培训方式, 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是教材编写的片面性, 负责人员的资历和技能主要形成是在部门内部, 他们编写的教材多数内容以部门为中心, 着重突出本部门的技术或工作重要性, 片面追求部门色彩;二是教材的高度一致性, 因为教材编写是任务, 所以不论培训的对象如何变化, 教材都是在原始教材的基础上, 进行少量的修改, 其绝大多数内容高度一致;三是教材的长期不变性, 教材应当随着培训时期要求而变化的, 由于多数负责教材编写的人, 不断走上领导岗位, 教材在培训方面的权威也随职位变化而变化, 本来已经不能满足培训要求, 但由于对编写者的重视, 而一直在企业培训中使用。这就是任务型教材的主要问题。

2) 主管型。

人力资源为达到培训需要, 结合绩效管理, 规定每一个主管, 在一定的绩效管理期内, 应完成一定的教育培训任务, 因而主管在一个考核周期, 都有编写固定的教材的数量, 以便完成培训任务。当然, 人力资源也会对教材进行管理, 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但是也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教材的质量不能保证。多数企业的主管在工作中的不确定事情较多, 更有很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 可能没有时间去做培训工作, 但是出于对绩效管理的无奈, 只好抽时间编写教材, 并急于对员工的培训需要, 导致教材质量不能保证;二是教材的结构不合理。每一个主管都有自己较强的一面, 但并不是较强的一面在每一方面都适合, 不同的职能部门的工作方法不同, 但正是这些独到之处成就了一些部门的核心工作, 那么教材应该有自己的合理结构, 如果每个主管都将适合于本部门的工作结构方法, 用于教材的编写结构, 就造成教材结构的不合理;三是教材编写的随意性。每个主管都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想法编写教材, 这样认真的主管编写的会很复杂, 不认真的主管编写的很简单, 导致整个教材编写的随意性。

3) 专家型。

出于企业培训的需要, 对某些方面的专业培训教材, 尤其是公司急需的, 寻找这方面的专家, 编著对应的教材。一般来说, 企业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时, 所引进的培训教材, 如ISO论证的需要、企业生产转型等, 因为企业没有经验, 也没有这些方面的人才, 就寻找相应的专家编制培训教材, 以满足培训需要。这种教材编写方式, 通常有以下问题:一是教材与企业培训要求不一致。不同的企业在同类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有着惊人的相似, 但也有着各自的特点, 就是这些特点造就了他们的差别。一个专家不论对其他企业的了解有多少, 也只能编写出满足通用内容的教材, 其余的内容就不能满足企业培训要求;二是专家编写的教材不易解读。专家编写的教材多喜欢用专业用语, 企业的讲师不容易解读, 加上专家与企业讲师在知识与经验上的差异, 可能一方认为可以简单扼要的内容, 另一方可能不能够理解, 也就没有办法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培训。当然还很多造成理解差异的因素, 这样就造成对教材解读的困难。这是专家型教材的主要问题。

4) 引进型。

由于企业的种种急需培训原因, 在短期内无法方便找到培训教材, 通常会收集类似企业的培训教材, 以尽早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做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企业培训需要,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教材与企业实际有偏差。每个企业都与区别于对手的核心能力存在, 就造成了各自的偏重点不同, 这样教材也存在同样问题, 与企业培训要突出的内容有偏差;二是教材解读容易发生歧义。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在沉积过程中, 形成自己的特色的文化, 有很多成员共鸣的信息产生, 这些企业文化在培训教材上的反映, 只有本企业内部人员才能解读, 外人解读时可能产生歧义;三是使用教材会产生企业的额外负担。每个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有很大的区别, 这些区别造成企业不同的技术管理方式, 在教材上的体现是技术处理上不同的偏重点, 以及采用不同的设备和管理方式。这样对企业在本不成熟的管理方式下, 为解决一些当前不好解决的问题, 就盲目采用教材上的设备或技术方法, 造成企业的额外负担。

2 制定合理的教材管理程序, 保证企业培训的效果

教材来源影响着教育培训的效果, 不同的教材来源对企业培训有不同的影响, 如何做到对教材的有效管理,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 以优化教材结构, 强化教材内容, 来满足企业培训要求。当前企业最好的管理方式, 就是做一个完整的管理程序, 以解决好教材的管理工作, 并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在不断的循环中提升教材质量, 以使企业有满足培训需要的教材。在教材管理程序上, 应做到以下要求。

1) 做好培训教材的内容管理。

为保证培训取得效果, 必须有合理适用内容, 合理适用的培训教材, 就要求企业在教材内容管理上, 针对企业培训的需要, 满足培训目的和受培训人员能够接受的内容, 应由有培训需要的部门或主管人员, 根据部门对人员的培训要求, 结合其他部门对受训人员的协助需求, 共同制订出内容要求, 并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讨论后, 才能将教材变为企业培训教材, 用以保证教材内容对培训的适用性。

2) 做好培训教材的质量管理。

好的工作人员, 不一定是好的教材编写人员;好的部门主管, 也不一定能编写出好的培训教材。人力资源强调的核心问题:“把合适的人, 用到合适的位置。”要保证教材的质量, 就必须保证教材的质量管理, 要对教材有质量管理要求, 以保证在合理的质量制度管理下, 用正确管理方式来把好教材质量关。也必须强调合适的人, 由于教材的复杂与专业性, 又不能分解成多个人完成, 必须集合多人所长, 用团体的方式保证教材质量, 以使教材质量与内容匹配, 保证完成培训内容要求。

3) 做好培训教材的更新管理。

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只有适合变化需要的技能培训, 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挑战。有很多教材本身是适合当前的培训需要, 但是不能长期使用。培训教材要满足企业培训需要, 不仅要不断更新, 还要有完善的更新管理机制, 通过更新管理, 来保证教材更好地为企业培训服务。

4) 做好培训教材的监督管理。

有了好的教材, 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 只有将适用的教材, 合适地用在企业培训中, 才能收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监督管理。好的教材管理方法, 不仅要保证培训过程中, 使用正确的培训教材, 还要对培训内容与教材的一致性进行管理, 保证讲授人员熟悉教材, 并在讲述过程中正确完整表达出教材内容, 还要在培训后做好效果确认。了解讲授人员对教材的变更建议, 以及受培训人员对教材的看法, 及时记录, 并在程序中加以更新管理。

3 结语

培训教材的管理, 不仅体现出专业内容, 也体现出许多企业管理的相关内容。只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合理制定出管理办法, 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 才能取得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篇4:语文三科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的培训涉及语文和道德与法治两门学科。

之前我们的教材是“一纲多本”,版本很多,“一纲多本”很难做到优中选优。现在的统编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中央直接抓教材,建国以来这是第一次,最后定稿都是交由中央会议上讨论的。

一、“部编本”语文教材具有明显的特色。

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较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作为“部编本”,这方面要求更高。新教材编写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并不等于所谓“政治挂帅”,而是要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立德树人的目标。

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部编本语文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部编本”语文教材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新编语文力图让学生“精读”“略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教材编写时多方听取意见,但又不被媒体裹挟,随波逐流;既讲究创新,但创新不是搞彻底颠覆。同时还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我们本套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新教材编写过程中,部编版既继承原来人教版教材的比较成熟可行的部分,包括选文和内容设计,又吸收其他版本养分,超越过去所有版本的教材。

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体现时代性。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与原来人教版教材比,新的课文约占40%。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结构上明显的变化,就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 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将“语文要素”分成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适当的学习策略、基本的语文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要素。

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怎么在教学中落实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呢?刘文孝老师给了以下建议:一是参照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会有知识点、训练点的提示;二是看单元导语,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时的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训练的要点;三是研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思考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建构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主张一篇带多篇,一文带一本,一课带一类,建议教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识字教学在不同的学段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识字”对孩子来说不是太大的难事。特别是现在推行大量阅读,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无意识记的汉字其实是非常多的。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去考察孩子的识字量,就会发现,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其实是远远地超出了教材对他的要求的。

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的指导贯穿在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中,另外,三到六年级每册书都有一个特殊的单元——习作单元,在这个单元里有选编的经典课文、还有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板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单元中的两篇“习作例文”,这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让学生看到更为亲切、合适的例文,一来有益于他们借鉴方法,二来有益于写时模仿,提升写作的成功率。习作单元没有编排“语文园地”,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让学生更能够集中力量确保完成单元的写作任务。

3、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注重法治教育。

为了在教材统编工作中落实这一要求,新教材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小学阶段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从小的法律意识强化,思想层层深入,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真切的感受法律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做的任何事都应该以法律为底线,牢记法律意识,时刻警戒自己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又不能碰触,让法律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同时,道德与法治教材还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城就等内容,讲述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荣誉感,加强爱国精神,以国为傲,以我为豪。

篇5:三科教材培训

9月秋季新学期,人教版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个科目教材轮新,涉及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历史、初中道德与法治多本教材。目前,新编教材在中小学的起始年级已开始使用。

据介绍,新编的三科教材内容既保持相对稳定,使经典篇目世代相传,又与时俱进,在遵循学科规律的同时,更贴近学生实际,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此外,新编教材还着重对涉及我国主权、边疆海域、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等内容进行专门把关,以确保教材整体质量和水平。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教材投入使用后,还将组织专家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及时修订完善,不断提升教材质量。

篇6:三科教材

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将于9月1日启用,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将使用统编教材。

据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介绍,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8年教材将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为此,教育部门将建立健全国家级、地市级、县级三级培训体系,分层实施,3年完成三科教师全员培训,增强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

新编教材许多崭新的亮点。比如道德与法治教材,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全面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语文教材则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历史教材则采取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内容。按照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材注重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选用古诗文的数量有所增加,并且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

2、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8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

根据《通知》,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不同学段的教材使用有哪些变化?《通知》中还有哪些重要内容?请随主页君来一探究竟!

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

1.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2016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教基二厅函〔2016〕12号)公布的教材。2.实施六·三学制地区,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和七、八年级统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教材;

七、八年级统一使用统编《历史》教材。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科教材地区的三年级和九年级使用统编三科教材。

实施五·四学制地区,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和六年级统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五·四学制教材,初中历史课程起始年级统一使用统编《历史》五·四学制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全部使用统编法治专册教材。其他年级,可根据《2018年全国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见附件)和本地教学实际,确定使用统编三科教材进度。尚未使用统编教材的年级,应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3.义务教育一、二年级使用审定通过的增编小学科学教材,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因修订审查工作尚未全部结束,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二、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国家课程各学科仍使用《2011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教基二厅函〔2010〕20号)和《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教基厅〔2008〕6号)公布的教材。因普通高中教材正在进行全面修订,各地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三、特殊教育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

1.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相应年级原则上使用特殊教育新编教材,没有新编教材的学科和年级沿用原版本的教材。

2.体育运动学校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体育运动学校专用新编实验教材。没有新编实验教材的年级仍沿用原版本教材。

四、有关要求

1.各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今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工作。中小学教材使用应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更换教材版本,应严格按照中小学教材选用有关规定进行,并为教材印制、发行等留足时间,确保课前到书。

2.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3.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需求确定是否购买磁带、光盘等配套音像材料,鼓励教材出版单位采取互联网下载的方式免费提供。

篇7:欢迎订购《节能减排培训教材》

《节能减排培训教材》共分三册。是一套内容实用、知识权威、观念先进, 具有针对性、系统性、适用性的节能培训教材。第一册为“政策法规篇”, 旨在宣传法律、法规、地方规章、标准等;第二册为“节能技术篇”, 系统介绍节能基础知识、电、热、水、新能源技术、锅炉节能、公建节能等专业知识, 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第三册为“节能管理与新机制篇”, 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清洁生产、C D M机制、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能效标准、自愿协议、节能后评价等先进管理机制和理念, 对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节能管理能力, 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

图书价格:每套1 9 2元

发行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联系电话:010-5205261752052653

电子邮箱:bj.jnhb@263.net

篇8:三科教材培训

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统编教材怎么教?权威

解读来了!

导 读三科统编教材怎么教?看这里!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申继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田慧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王敬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等介绍了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相关情况。

看点1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 为何要统一组织编写三科教材?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介绍,这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0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教材工作,强调要重点编好中小学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02 第二,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统编三科教材有利于更好地强化国家意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3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对“上好学”有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近年来,社会各界也对三科教材编写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建议,我们必须虚心听取,认真研究,积极吸收,以实际行动回应各方关切。

从2012年启动,到2017年全部完成编写工作,历时五年。统编三科教材是如何组织编写的?郑富芝介绍:一是组建编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教师等组成编写团队。二是精心编写。编写组严格按照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的程序,认真开展编写工作。三是强化实践检验。为检验教材的适宜性,进行试教试用,兼顾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先后遴选多个省份的300多所学校,随堂听课,与师生当面交流,听取意见,修改完善教材。据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工作委员会”)承担了对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以下简称“三科教材”)的审查工作。参加审查的专家共有116人,其中教授、特级教师占90%以上。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田慧生介绍,三科教材审查首次实行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和综合审查,全面把好三科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

思想政治审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和国民形象、民族宗教关系、选文选材价值导向等9个方面把关,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学科审查主要从学科的角度审查三科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审查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适宜性; ②专题审查主要针对科普选文、历史地图、考古文物图片等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

③综合审查主要是看教材不同学段间的纵向衔接和不同学科间的横向协调情况,解决三科教材中存在的简单交叉重复、同一知识表述不一致等问题。

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查会商会议,共计有900多人次参加审查工作。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看点2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

教材编写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教材首先要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让孩子们勿忘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郑富芝表示。

统编教材是如何落实中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如何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的? 01 据悉,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诗词为主,如《木兰诗》《悯农》《游子吟》《出塞》《过零丁洋》《示儿》,还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论语>十二章》《<孟子>二章》《出师表》《少年中国说(节选)》;增设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清贫》《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小学约40篇,初中30多篇。教材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也有江姐、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02 历史教材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

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14年的史实,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03 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看点3 坚持以学生为本

易教利学

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抽象、复杂的学科知识,很好地转化成适合不同年龄孩子能学、爱学的内容,增强感染力、吸引力,提高育人效果。

为开阔学生视野、培育科学精神、增进文化理解力,语文教材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精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选文涉及革命领袖和历史人物如列宁、高尔基,科学家如居里夫人、法布尔,自然和人文景观如荷兰的牧场、埃及的金字塔。选入的知名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培根的《谈读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三科教材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教材编写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的原则,专门研制了三科教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方案和实施图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选相关学习内容,设计栏目活动,采用多样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力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教材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原则,以主题单元集中讲授和分散嵌入的方式安排相关学习内容,使学生系统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材通过精选人文主题和典范文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教材注重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实,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

将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语文新教材主治不读书

少读书温儒敏(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次语文教材对篇目的选择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选文要兼顾到方方面面,既要兼顾到经典性、可读性,要多选思想格调高的、语言形式美的,值得诵读涵泳的作品,也要考虑到文体的多样性、典范性,还有像篇幅深浅的程度等方方面面。既要考虑到服务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又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还要照顾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给教师以一定的发挥空间。这么多方面都要兼顾均衡,并不容易。很多选文都要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斟酌,最后定下来的。所以说,教材的选目是充分考虑到社会相对共识的。统编本语文的面世不应该理解为对既有语文教材的颠覆,它不是说以前都不行就把它颠覆了,以前各个版本优秀的、好的经验也应尽量吸收进来,另外在编写过程中也是注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特别是克服随意性。还要编得好用,接地气,能够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甚至还能够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病起到纠偏的作用。所以,也是几个方面都要兼顾。

这套教材不光是选文的问题,在结构、体例诸多方面也是努力做到有革新、有改进的。

我理解,起码有四点改进是比较明显的: 01 一是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织单元的方式来编排。以前的教材普遍都是主题单元,这次加进去一个语文素养双线安排,这样有利于安排必要的语文知识,优化学习的策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栏目也增加了很多,从小学到初中各方面栏目,日积月累、字词运用、书写提示、口语交际,还有名著导读,这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些栏目。另外还有一些活动探究的单元,不光是学习一些课文,精读精讲,还有一些活动,要改进双线结构,这跟以前的教材有所区分。02 二是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改进识字写字教学的方式,特别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汉语拼音有点困难,所以这次新教材,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教学顺序的调整,实际上也体现一种理念,就是说汉语拼音只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个环节,它就是个工具,认知的工具。现在,这套教材一开始,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接着就是“金、木、水、火、土”,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置,强调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它不是目的,进一步激发孩子认字读书的兴趣。还有认写分流、多用少写、多元识字。现在常用字,低学段的原来是1800字,现在减少到1600字,而且以前是会读、会写、会认,现在强调多认少写,这1600字里有800个字会写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全都会写。这是不是光为减轻负担?不是的,这里面有学理的根据,改进是经过调查的。总的目标是希望到二年级下学期就可以大致上独立阅读,向这个目标来前进。03 三是有意解决不读书少读书的问题。现在语文教学问题就是读书太少,很多学生只读教材、教辅,很少读课外书,语文素养是无从谈起的。针对这种情况,新教材抓住了读书兴趣的培养这个“牛鼻子”,整个教材课文数量是有所减少的,但是衍生阅读的量是大增的,就是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另外,以前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精学精讲,练得很多,这次除了精读以外,还要教默读,教浏览,教跳读,教猜读,比较阅读,整本书的阅读,这也是以前没有的。另外,小学里面还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初中安排了名著导读、古诗文诵读,初中还把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然后再加上课外阅读,这叫“三位一体”。总之,让学生多读书,某种意义上,这个新教材是主治不读书、少读书。040四是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根据课标的提示,还有一线的教学经验,教材编写梳理出中小学生必须要学习、要掌握的上百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的环节,然后按照梯度,把它镶嵌安排在各个年级、各个单元的教学中。这个问题也是考虑到现在语文教学这几年都强调随文学习,知识性的学习有些弱化。当然,这个教材的呈现方式不是追求系统,也不是追求死记硬背,是方便一线老师把握干货,否则语文课讲了半天,活动也很多,最后不知道落实在哪里,这次是做了这方面的功夫的,把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些东西想办法落到实处。链接: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原则,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精选人文主题和典范文章,设计丰富的作业系统和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语文教材的体系结构

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统筹安排,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优势;将语文素养作为另一条线索,精选典范文本,安排必要知识,优化学习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每册6-8个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每单元3-4篇课文,语文园地包括“日积月累”“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等栏目。七至九年级每册6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各单元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八至九年级每册设置1个“活动?探究”单元,突出任务性学习理念。

语文教材落实主题教育的情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落实:一是增加古诗文。小学语文有古诗文 129篇,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篇132篇。选文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人诗作,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二是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三是大量编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如《纸的发明》《中国石拱桥》》等,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智慧;《邓稼先》》《黄河颂》等,弘扬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等中华传统美德。

(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

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既有反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如狼牙山五壮士、江姐、黄继光等。小学教材中有《朱德的扁担》《金色的鱼钩》等革命传统选文约40篇,初中教材中有《纪念白求恩》《回忆我的母亲》等革命传统选文30多篇。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

(三)国家主权教育方面

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或者描绘祖国山川的秀美与雄壮,以美丽的景物感染学生,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或者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以铿锵的话语激励学生,如《黄河颂》《壶口瀑布》;或者讲述各族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守卫祖国海疆的英雄事迹,以感人的故事滋养学生,如《无名岛》《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历史,是思考的学问叶小兵(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历史更多是一种思考的学问,怎么认识过去。统编历史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感受、观察、理解、思考等等,尤其是更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了一些栏目,材料研读、问题思考等等,就是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证据,怎么样解决历史的问题。

整体设计上来说,课后的练习不再是那种机械记忆的练习,比如说过去出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都是引导学生背书。这次是课后活动,主要是设计学生赏析、分辨、比较、综合等等一些活动,希望学生在这些活动当中复习、巩固并且提升认识。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因为涉及《马关条约》。这节课的课后的活动,不要求学生去复述《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条款内容,而是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马关条约》签了以后,清政府允许外国投资在中国设厂投资,今天的中国,外资也可以进入到中国来设厂,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这种联系、比较、分析,去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对中国的危害,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复述或者背诵,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培养。

链接:初中历史统编教材”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现中外历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史事,而且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凸显育人功能。体例结构

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体呈现是单元—课—目结构。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功能性栏目,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主要内容

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段展现,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感悟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二)革命传统教育

教材系统介绍了中华民族近代斗争史,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决定作用给予了充分叙述,分别介绍了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40多位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民族团结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中国古代史中,揭示出自秦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中国近代史中,反映了中国各民族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现代史中,介绍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民族大团结。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到中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

教材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五)国际理解教育

在世界史中,重点介绍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多源性,各个地区、各主要国家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思想道德: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高德胜(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不光是要把教材编好,还要引领整个德育课的教学,德育的实效性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要注重学习活动的引导,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次教材有个新的定位,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所以,在教材当中,设计不同的栏目,这些不同的栏目其实就是围绕学生学习活动展开和设计的,像自我反思的活动、观念交流的活动、经验分享的活动、论辩思考的活动、共同行动的活动,还有调查研究的活动等一些活动设计。

第二,对教学再定位。过去实效性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教师在教这门课时说教太多,教学效果不好。这次在教材当中对教师的一个新的定位,教师的教就是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的设计,组织、参与、引导,对广大教师来说也是有挑战的。第三,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法宝,就是学习经验的引入。如果我们学习教育和学习经验没有关系,学生找不到感觉,也就进不了他的内心,这次教材编写当中,非常注重学生经验的利用,很多环节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加工、整理和提升,当然光有学生经验还不够,这个经验还需要拓展和丰富,这样学习才有效。链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多年来品德课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经验,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体系结构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在教材呈现方式上,遵循如下逻辑结构:一是经验导入——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二是聚焦主题,正面陈述有一定知识支撑的观点、原则;三是揭示矛盾、深入分析,并有相关行动方法的指导。

道德与法治教材主题教育的落实情况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小学阶段通过春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初中阶段在不同类型活动中引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观念、人物、故事等,以此引导学生感受自身成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

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视祖国的历史。例如,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等生活细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选取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史实,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建党、建军和建国等重大革命事件,邱少云、雷锋等典型英雄人物,突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在法治教育方面

上一篇:校主要领导在校友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铜仁地区农村思想建设“六进村”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