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2024-05-25

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通用11篇)

篇1: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新《企业会计制度》不设置“递延资产”科目,而是设置“待摊费用”科目和“长期待摊用”科目,分别核算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该制度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支出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

1)在筹建期间搞固定资产建设的,对可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有关支出,应通过“在建程”科目核算。

2)筹建期间发生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开办期间办公楼装修费用的处理,应视取得办公楼的不同方式分别情况处理:

(1)如办公楼是企业购建的,但需要经过必要的装修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即可供正常办公使用,则其装修费应作为资本化处理,构成固定资产的价值,会计处理同第一点。

(2)如办公楼是企业租赁来的,则其装修费属于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等企业开始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后,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2.企业的化验室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装修费,应视其金额大小和受益期限确定摊销期限,并通过“待摊费用”科目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开办费及其账务处理

一、《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一)记入开办费的具体内容

1、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

(1)工资福利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奖金等工资性支出,以及

应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险。

(2)差旅费:包括市内交通费和差旅费。

2、企业注册登记费:主要包括工商登记费、验资费、税务登记费、公证费等。

3、筹资费用:主要是指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

4、人员培训费:

(1)选派职工外出参加培训的费用。(2)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费用。

5、企业资产的折旧、摊销、报废和毁损

6、其他费用

(1)筹建期间发生的办公费、印刷费、电话费、招待费;(2)印花税(可能还会发生车船使用税、房产税);(3)经投资人确认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4)其他与筹建有关的费用,如咨询费、庆典礼品费等支出。

(二)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如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支付的运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

3、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因

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并符合资本化条件)。

二、开办费的归集和摊销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第五款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㈠开办费的归集

⒈《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四条规定了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凡在折旧范围内固定资产,只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都应按月提取折旧,而不分企业是否正式开始生产经营。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2.《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六条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做出了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其摊销的开始时间是“取得当月”,而不论是在筹建期间还是生产经营期间取得。

㈡开办费的摊销

1、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将开办费一次性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年终要进行纳税调整。

2、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

三、帐务处理

1、发生的费用支出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筹建期结束,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篇2: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某企业于2011年11月批准筹建,12月25日取得工商营业执照,2012年1月1日正式从事生产经营。为此,企业财务人员来电咨询,其企业筹建期间的支出应作为开办费处理,但在企业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之前的支出是否应作为开办费处理,取得的相应发票应如何开具,取得营业执照正式经营后,尚无收入产生,上述开办费如何处理,相关亏损年度如何确认,是否还需参加当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本文现对上述问题分析如下。

第一,一般而言,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公司注册成立之日为工商营业执照上注明的日期,这个时期发生的费用允许作为开办费税前扣除。而此间的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但此间发生业务招待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则应根据情况予以分析审核确认。

第二,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前发生的筹建费应包括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前的支出,但取得的发票上名称应该是《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上注明的公司名称(企业筹办处、投资方或经办人名称等)。如果发票上名称与后来注册公司的名称不一致,除非能够提供充分确凿证据,证明两个公司为同一公司,通常不能税前扣除。

第三,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开办费在开始经营之前不是税前扣除项目,税前扣除的扣除日期为开始经营之后日的当年,开始经营之前的年份不能税前扣除,只能进行归集。

第四,筹建期间不能计算为亏损年度。《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明确,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建活动期间发生筹建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第九条规定执行。所以,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建活动期间发生筹建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这里“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应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投入使用开始的年度,或者对外经营活动开始年度。

第五,企业筹建期间无须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第三条规定,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很明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体是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企业在筹建期,没有生产、经营,当然也就不用汇算清缴。就本例而言,该企业无须参加2011年度的汇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算清缴,但如果企业的筹建期延续至2012年2月份,并从3月份开始从事生产经营,企业筹建期与开始从事生产经营日期处于同一年度,则应将2012年度作为一个汇算清缴期。

第六,筹建期间的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的处理。《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明确了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篇3: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一、企业筹建期间不能计算为亏损年度、不需所得税汇算清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79号) 规定, 对企业开始正常生产经营的年度为起始年度计算企业损益。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的筹建活动期间所发生的开办费用支出, 不得视为当年亏损。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 (009]79号) 规定, 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 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 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也无论盈利或亏损, 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而电力企业的筹建期, 没有生产经营则不需要汇算清缴, 筹建期间不计算为亏损年度则不需要在5年内税前弥补亏损。

二、合理划分筹建期间及开办费摊销年限进行税收筹划

由上文见电力企业在筹建期间的亏损不计入亏损年度, 那如何划分筹建期间及经营期间则成为企业税收筹划的关键。

关于筹建期的终止, 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分别是领取营业执照之日, 取得第一笔收入之日, 开始投入生产经营之日。笔者认为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具体把握, 如电力企业筹建在西部地区且争取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 从事电力基础设施工程等业务享受“从第一笔收入起, 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 则企业可以将取得第一笔收入之日起视为筹建期的终止、经营期的开始, 且筹建期费用的摊销年限可选择税务规定的年限上限5年, 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某电力企业2008年在西部地区筹建, 享受“从第一笔收入起, 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筹建期间筹办费用5000万元, 2010年开始正式经营收入2000万元, 2011年收入1500万元。若企业选择筹建期费用2年摊销, 则10年至11年免企业所得税0万元, 若筹建期费用5年摊销, 则10年至11年免企业所得税375万元。

三、合理划分开办费用及应资本化费用

开办费用的划分涉及到费用摊销期间的所得税费用, 因此筹建期间开办费用的划分十分关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开办费的开支范围尚无明确规定。结合相关财务规定, 开办费的具体开支范围应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机构筹建的费用。

1. 筹建人员的薪酬、福利及各项未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保险等。

2. 筹建机构的各项费用如办公费、审计咨询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推广费、电话费等 (二) 企业登记的费用。

(三) 筹建期

的费用。2.聘请专家进行筹建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各项费用。 (四) 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报废和毁损等。 (五) 筹集股本产生的费用。主要指投入资本产生的手续费及费用化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但以外币注资因投资合同中约定的记账汇率和实际汇率不同产生的汇兑损益属于资本公积, 不属于开办费。 (六) 开工仪式费用 (七)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在其所签订的合资、合作协议、合同被批准之前, 合资、合作各方进行可行性研究而共同发生的费用, 可作为企业的开办费。除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 经确认可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产生的费用。

常见不得列入开办费用的支出有: (一) 购建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生的资本性支出。 (二) 合同、协议、章程约定由投资者自行负担的费用不得在开办费中列支, 也不得在税前列支。 (三) 投资协议约定的应由投资方投入的资本金应由投资各方自行筹措, 因筹集资本金所产生的费用不得计入开办费。 (四) 以外币投资产生的银行手续费由投资者自行负担。

按照以上区分方法, 企业实际操作中比较难以划分的开办费有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第四十四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 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

由上述规定可见, 企业在筹建期间因为未正式经营其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应先归集, 待企业正式生产经营后, 按规定扣除。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要税前列支首先要符合相关要求, 要与经营“直接相关”, 其次要根据其发生的具体情况来划分, 不能想当然的处理业务招待费等, 否则将带来税收风险或税收损失。例如:企业外购礼品赠送客户进行业务推广应作为业务招待费, 但如果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委托加工, 对企业的品牌、形象有推广和宣传作用, 可作为广告费或业务宣传费支出。这两种不同的划分会带来税收上的不同区别。

参考文献

[1]国税函[2010]79号.

[2]国税函[2009]98号文.

[3]国税发 (009]79号文.

篇4:企业账务处理相关问题分析

【关键词】账务处理;企业;问题与建议

一、前言

在财务报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由账务处理工作上的凭证填写制作、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等工作构成,因此可以说账务处理工作在操作上是否规范合理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企业财务报表向外披露时,主要提供给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财税机构以及所在开户银行等等,因此财务报表必须具有完整性与真实性,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真实体现。对其进行工作时一旦出现瑕疵或者缺漏,向内可能导致企业董事局与高层管理的决策失误,对外将会严重的损坏到企业的声誉,导致未来融资与银行贷款业务难度的加大,使市场竞争力不断降低。因此,可以说企业账务处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与财务运作的重要一环。

二、企业账务处理在认识不足造成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纳税人成本核算

部分企业错误的认为,企业在选购相关货物时,如果不需要对方开取发票,将可以得到更多的折扣而减少购置成本。从企业角度的表层来看,这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置成本的支出。但是由于缺乏正规进票,企业再把一部分货物实现增值并进行销售时,由于在结转缺乏正规的依据,企业提供给代账会计的依据发票往往只是销售的发票,因此代账会计对账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般只是简单的以暂估为主对进货情况进行登记与处理,然后按照所估计的毛利率对结转成本进行核算,而这一部分的核算过于简单,并不能实际的反映到企业的真实情况。另外,我国在今年大范围的执行“营改增”试点工作后,出于降低企业重复纳税与扶持企业正常发展等方面的考虑,出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一部分的纳税额的规定,因此如果缺乏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纳税将会提高。这种做法属于得不偿失的,既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又损害了国家利益。

2.缺乏正确的进货与销售关系

部分企业出于为税务机关提供发票核查工作的需要,在购置相关货物时也会有选择性的开取发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部分发票和销售业务并没有正确的对应关系,往往是东凑西凑而来,因此并不能完成的反映到企业的进货情况,虽然说税务机关在核查上只看重企业的总账,但是如果进货与销售关系过于零乱,企业在往后的财务报表上也会出现无法统一的现象,从而导致报表工作的失误。例如,对于提供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与维护的企业来说,其业务在进货上主要有屏幕、电线、插座以及开关等,但是这部分货物在购置上过于分散,或者在较小企业中购置,因此所开取的发票有限。而部分企业为了提高费用,在这方面的对应关系上选择了运输发票等,而这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

3.在银行账户的管理上存在问题

企业在资金的管理上,一般都有选择性的把资金交由银行进行打理,进而降低资金在使用上的风险,也为企业银行贷款业务提供重要渠道,因此企业在资金的使用上,其主要活动轨迹在银行是有明显记录的。因此,对于销售产品而不开取发票但是已经转入到基本账户中的收入,部分企业有选择性的反映为“预收账款”项目上,但是税务机关一旦进行查账工作时,只要调出基本账户的主要记录,从而核对账单一般都可以发现端倪的。但是,如果企业在开户选择为一般形式的存款账户,把不开取票的收入转入一般存款账户,税务机关是非常难以发现的。而这样企业就可以达到降低税务机关检查出问题的风险,从而达到漏税、逃税的目的,使国家遭受到严重的损失。不过从一时来讲,这的确有利于企业表面资金的提高,但是只要国家税务机关发现相关问题,随之而来来的必然是高额的罚款,在此之后,企业的市场声誉与融资贷款信用度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做强做大。

4.缺乏一般纳税人进销存明细账

在“营改增”后,对于缴纳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来说,我国税务机关都会按照到我国税法的要求,监督与帮助企业建立起商品以及材料在进销存等方面的三级明细账,但是我国部分企业在三级明细账的处理与操作上还较为缺乏规范性。这是因为,我国税务机构对一般纳税人进行征税的工作时,对增值税税负比例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对没有达到税负比例要求的企业,税务机关将会对其纳税工作进行评估与查账,核查企业对进销存的明细账进行处理时,其处理过程与结果有没有和总账相同,从而得出企业在增值税税负上没有达到合格比例的真实原因,避免企业偷税、漏税。因此,企业在开具相关发票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分项的登记工作,此时企业也会进行进销存明细账的设立。但是,从实际的操作工作上来讲,企业在进行进销存结转成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成本偏低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所得税的缴纳上就会加重。所以,部分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把一部分价值高而销售量较小的商品和价值低而销售量较大的商品进行混合,然后以加权平均法为基础对结转成本进行处理,而利用到此种“偷梁换竹”的方法后,结转成本将会出现偏高的现象,因此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无形的减少了支出。

三、企业账务处理实际操作的相关问题

1.会计凭证取得及填制不规范

从部分企业的实际业务上,发现其在账务处理工作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会计凭证在获取与填制上不规范等,下面进行简要的列举。

(1)原始凭证不合法与不规范。部分企业在原始凭证上没有填制企业的公章,也没有对凭证企业的实际名称进行填制;而像大写金额这样基础的要求也没有进行填制,对单價、数量以及业务记录等过去简单笼统。

(2)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①在相关要素的填写上缺乏完整。例如,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对原始凭证张数进行填制,另外在稽核上与记账上也会缺少会计部门负责人的签名与盖章。②多借多贷。把属于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进行汇总时,没有做好分类工作,错误的填制到一个记账凭证上,从而导致账户的对应关系模糊,使业务的实际内容出差错。

(3)会计凭证整理不规范。在对会计凭证进行填制并完成相关工作后,部分企业没有及时的收集与整理,因此更不用说装订成册了,只是简单的进行放置到档案袋上,因此在存放上较为散乱,不利于管理与存储。

2.登记账簿不规范

(1)在运用到新的会计账簿时,部分会计人员并没有对扉页进行信息的填写。另外,对于利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账簿的完成时,缺乏真正的启用表。因此,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有工作需要调动时,一旦交接手续不及时或者不完整,往后的账务处理将无从下手。

(2)部分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及应进行外币复式登记的明细账,未记录数量、单价,未登记外币金额、折算汇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由于个人能力与篇幅有限,只是对企业的账务处理在认识上不足造成的问题与实际操作上所出现相关问题进行浅谈,当然各企业可以在参考自身实际情况下,有选择性的挖掘自身的不足,然后在充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寻找符合自身模式的解决方法,从而可以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蓝泗方.成本法下投资方留存收益转增资本的账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4(04):35-36

[2]田晓佳.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资金收支账务处理[J].财会通讯,2014(01):68-69

篇5:企业筹建期间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企业筹建期间,由于企业尚未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阶段,筹建期间开办费用(以下简称:开办费)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的税务与会计处理有所不同。

一、会计处理相关规定

财政部虽然在2015年3月公布废止了39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但是仍然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所以现在企业会计核算可能适用或遵循的有:

1、企业会计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准则(俗称新会计准则);

3、小企业会计准则。

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三者对开办费会计处理的规定。

(一)企业会计制度

涉及到企业筹建期间核算的有:

1、“1002银行存款”科目下:(一)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1701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下: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区别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冲减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区别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区别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冲减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区别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3、“1901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下:

三、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4、“2301长期借款”科目下:

七、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包括利息、汇兑损失等),应按照上述规定,分别计入有关科目: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从上述4点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制度》对开办费会计处理的核心是要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并且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二)企业会计准则

在“6602管理费用”科目下:

(一)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本科目(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5602管理费用”科目下:

(一)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相关人员的职工薪酬、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对比分析

从上述三个制度(准则)的会计处理规定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处理基本一致,均是在费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而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处理是要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在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另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范围比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宽一些,包含了汇兑损益、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二、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前企业未摊销完的开办费,2008可以一次性扣除。企业所得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第三条规定,凡在纳税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3、《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明确规定该项摊销期限不少于三年)。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并没有关于开办费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上述规定只是与开办费相关的“长期待摊费用”规定。很显然,此处的“长期待摊费用”不包括开办费,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和第六十九条是对《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的解释与说明的,从中也没有看出关于开办费税前扣除的任何表述。由此可见,新税法对开办费的税前扣除至少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中不再有限制规定。

4、《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七条中规定: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三、税会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

(一)计算损益的差异及纳税调整

1、当年仅为单纯的筹建期的情况

如果企业选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准则的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必然是要体现损益的;而税务方面,根据国税发[2009]79号、国税函[2010]79号的规定,企业筹建期间是不计算当期损益的。

现在企业税务登记后,必然在税务管理系统会要求按时申报并汇算企业所得税。企业应该按时申报,但是不能按照财务报表直接申报,而要财务报表上体现为“管理费用”等开办费进行调整:“账载金额”按财务报表数填列,“税收金额”全部调整为0。

如果选择适用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的,发生的开办费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如果财务报表没有体现损益的,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直接全部按0申报即可。

2、企业已经进入单纯经营了,但又涉及前期的开办费的情况 企业在以前已经进入了经营了,但是基于各种考虑企业可能选择了分期摊销的税务处理办法(比如担心前期有较大亏损在5年内不能有效弥补)。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处理办法要求在企业投入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将开办费的“长期待摊费用”转入“管理费用”,而其他2个会计准则均要求在发生时就计入损益。因此,无论选择什么会计处理办法,此时都会涉及纳税调整,而不会涉及“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由于会计上前期均进入了损益,因此此时税务上都应进行调增相关费用。金额按税法规定的不得低于3年计算得出。

3、企业当年既有筹建期,又有经营期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国税函[2010]79号的规定,当年是要计算为税务上的损益的,但是可以划分为筹建和经营的两个时间段,然后按照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也就是说企业还是存在选择的问题,要么一次性,要么按照不低于3年进行摊销。当然,此时只要前述的1和2的情况处理即可,只是如果存在摊销只是计算的时间按经营期间的时间计算而已,然后进行调整。

(二)业务宣传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单独调整

按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业务招待费以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并且不受营业务收入的限制而直接计入开办费并按照开办费的处理方法(一次性扣除或者计入长摊在以后扣除)。

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则应归集,由于其可以在以后扣除,待企业生产经营后,按规定扣除。

四、开办费的范围及扣除标准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企业所得税相关规范性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企业筹建期开办费的内容,但实务中基本继承了原来的规定。会计方面开办费的范围也与税务方面的范围是基本一致的。除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涉及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标准外,其他相关支出也应满足税法的相关规定,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部分不能税前扣除,其中以下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1、职工福利费:应在职工工资的的14%以内。

2、利息支出:

①国税函[2009]312号规定: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②财税[2008]121号规定:向关联方支付利息需要考虑企业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及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水平,超过债资比例和利率水平部分利息支出不得扣除。

③国税函[2009]777号规定: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按财税[2008]121号规定办理;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

④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不得扣除。

3、工会经费:按实际支付的职工工资2%拨缴。

4、所有支出,均应取得符合税法规定的票据,包括向自然人、关联方支付的利息等都应取得正式发票,并代扣代缴相关税费等。

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支出(含固定资产折旧等),如果计入了开办费,应在开办费一次性扣除或分期摊销扣除时进行调整;如果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支出,资本化后计入了相关资产,应在后期调整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

五、筹建期结束的界定

篇6: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企业按照账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时间上的不同会产生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且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部分企业在会计决算已报出,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经自查或税务机关审查,仍存在漏缴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企业按照账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时间上的不同会产生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且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部分企业在会计决算已报出,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经自查或税务机关审查,仍存在漏缴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一、自查自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

(一)调表不调账。

凡当期不能税前扣除,以后各期均不得税前扣除的事项,即永久性差异,则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无须调账: 1、2001支付工商局罚款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但税法规定“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2001该企业员工20人。按计税工资月均800元计算,可税前扣除192000元。企业实际发放工资252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但超标准支付的60000元(252000-192000),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2001年补缴1999-2000的职工养老金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列支。根据税法“企业纳税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补扣”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该三项共计10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调表又调账。

凡当期不能扣除,以后按规定可分期摊销或计提并允许税前扣除的事项,即时间性差异。则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缴漏缴的企业所得税,并调账转回,在以后按规定税前扣除。

1、该公司为开发某商品房项目,贷款2000万元,2001支付借款利息1020000元,计入“账务费用”科目,但该项目尚未完工。根据税法“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之前所发生的,应计入有关房地产的开发成本”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待开发项目完工实现销售时,再税前扣除。应调账,借记:“开发成本”1020000元,贷记:“以前损益调整”1020000元。

2、2001购买应计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办公桌10张(单价为2000元)、共计20000元,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根据税法“资本性支出不得一次性扣除”的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但以后根据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可分期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并在税前扣除。应调账,借记:“固定资产”20000元,贷记:“以前损益调整”20000元。

篇7:筹建期间的发票问题

【思考】李某和王某作为公司的发起人,拟设立华瑞公司。在筹建期间取得发票,要么开具给李某或王某,要么开具给华瑞公司。但最终经工商机关登记的名称“瑞华公司”。问:上述发票,在瑞华公司设立后是否可以作为开办费税前扣除?

法释【2011】3号:

篇8: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1. 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一个企业在筹建期间, 领导往往重点放在资金的管理上, 在他们眼力有了资金, 企业就有了新鲜的血液, 就有持续生存下去的可能,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潜在的能力, 企业的一切都需要人去管理。所以他们在人员的招聘上本着省钱为旨, 因为没有进行投入生产, 所以也不进行业务的培训与指导, 无论是领导岗位还是会计岗位都是一人身兼数职, 也没有人员的考核机制, 更无监督机制, 再加上人员的变动如“走马灯”一样。表面看来这种人员管理方式既节约了人力, 又节约了资金, 但是这样的人员配备及变动会给企业前期手续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项目名称预核准、项目备案、环评、安评及土地“招拍挂”材料组卷手续到项目各种验收及开工许可证办理, 如果企业没有专人盯办或随意更变办事员, 项目开工前手续前后连贯性会很大程度上受影响甚至搁浅, 这正也会给那些不负责任的不法分子一个“贪张枉法”、“中饱私囊”的机会, 这种做法给企业筹建阶段乃至以后的发展阶段带来极大的副作用。

2. 没有合理的规则制度管理体系。

企业正在筹建之中, 各种管理都没有完整的体系出台这也是难免的, 尤其在某些主管领导眼里不重要的规则制度更是有无均可, 但是熟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凡事都随领导的心情处理, 没有规定, 甚至项目手续办理没有时限, 工作人员一遇到新问题就请示, 领导就“拍脑门而定”, 这样处理的工作无章可循、无据可依, 从而引起职工的不满和管理的混乱和效能低下, 企业从筹建就留下管理混乱的状态, 为企业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危害, 它需要企业经过很长的时间去扭转与矫正, 所以企业应该从筹建期间做好各种规则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工作。

3. 各种证件缺乏专人管理。

大家都知道, 正常运转的企业需要有专业人员对企业的为了进行正常生产取得合理有效的证件进行管理, 如名称预核准通知书、项目备案证、营业执照、国地税登记证、开工许可证等等, 每个证件都有效能有效期, 如果没有及时办理或者延期, 那么证件将会失效, 严重的给予吊销。但是筹建的企业, 单位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证件的管理也是让财务人员监管, 或者其他人员代管。这样以来大家都不在意已经取得的证件或正在取得的证件管理工作, 从而导致已办理的证件作废现状时时发生, 不仅为企业带来许多麻烦, 还延误了企业正常进程, 甚至会使企业失去许多税收优惠政策。

二、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筹建期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强筹建期的人力资源建设。

一种特殊的资源进行管理了, 并且这种资源对其他资源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为其他资源都要靠人去管理。所以企业应该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特别是在企业筹建阶段, 人员的聘用尤其重要, 企业应该注重“德才兼倍, 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招聘人员, 并且无论何岗位都有先进行岗前培训、合格上岗的管理原则, 避免哪些“家族式”的人员组织架构, 正事因为筹建期间机制不够健全, 所以重要岗位一定是一人一岗, 并且要有合理的监督机制, 这样才能避免有人“趁热打劫”的现象发生。企业还应有科学的薪酬机制等等以便留住人才, 留住骨干, 尤其是防止高管以及技术骨干等高级管理人员外流。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手续办理如:规划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设施论证评价、消防备案及验收等手续办理, 要聘用专业性和公关能力较强的人才, 要专岗专薪, 每个环节做到不留遗患, 稳健衔接, 手续难度和所需费用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 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筹建成本。上述管理方式看似繁琐却为企业日后的蒸蒸日上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2. 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则制度管理体系。

我们都知道一切按规律办事,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允许违反的, 所以企业的各种规定也应该符合客观规律, 规章制度是规律的客观反映, 因此筹建企业也应该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规则制定体系, 手续方面要有适合自己企业进度的“倒排工期”, 企业不可以“闭门造车”, 可以派人去做的好的企业学习参观,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办事期限, 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另外在制定期间, 需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 做到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并且定期地反馈与完善, 重要的规章制度应该经过董事会集体讨论, 股东大会最后做出决定。

3. 专业人员管理企业证件。

企业在筹建过程中, 大量的工作是通过合理合法手段取得各种有效的证件, 来证明企业的合法有效性, 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有的企业需要几年的光景, 在这几年期间, 遇有特殊情况, 如国家出台最新优惠政策等情况, 有的证件需要变更。有的证件年底需要年检, 有的证件具有时效性等等, 这些都需要有懂专业的人员专门管理, 从而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结语

总之, 万事开头难, 筹建企业的工作琐碎、无序, 这是众所周知的, 这就更需要有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 使筹建企业早日走向正规。

参考文献

篇9: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2018年浙江省会计从业会计基础常考分录大全: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2018年会计从业考试各地时间不太相同,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会计从业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一、期间费用的构成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例5—25】(判断题)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答案】√

二、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期间费用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管理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例5—28】(单选题)甲董事会成员王某出差,报销差旅费和会议费共计1300元,应借记()科目。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答案】A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属于管理费用。

2.“销售费用”账户

“销售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财务费用”账户

“财务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过“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该账户借方登记手续费、利息费用等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例5—2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过()账户核算

A.在建工程

B.财务费用

C.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AC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过“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而“财务费用”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三、账务处理

(一)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银行存款”等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企业研究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二)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三)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单选题)某企业某月销售商品发生商业折扣20万元、现金折扣15万元、销售折让25万元。该企业上述业务计入当月财务费用的金额为()万元。

A.15

B.20

C.35

D.45

篇10: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AB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为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经营贷款、票据承兑、贸易融资、项目融资、信用证及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兼营诉讼保全、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以及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该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的列报格式和方法执行保险公司报表格式和附注规定。该公司所得税缴纳地点为地方税务局。

该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公司成立后,由于业务尚不能开展,有1年左右时间的筹建期间。与生产型企业有购置设备材料的需求不同,担保公司筹建期间的资金由于没有明确的用途,资金几乎全部闲置,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比较高,公司财务经理决定购买银行的保本的理财产品,收益比较固定,也远远高于活期存款的利息,根据公司的业务进度,资金闲置时间至少为1年,为此,他做了如下测算(见表1):

根据测算的结果,AB担保公司非常有必要投资理财产品,但是,财务经理的疑问是:如果进行该投资,是否产生相关的纳税义务,相应的账务处理如何完成,账务处理可能涉及到具体业务的处理,如所得税会计如何操作,报表的编制,该收益如何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等。为此,财务经理确定了理财规划的基本思路:企业筹建期间会有一定金额的闲置资金,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根据资金运用的时间需求,综合运用投资工具,为企业争取到最大限额的收益,但是,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理财方式相关的会计、税务规定,以便权衡筹建期间理财的成本和收益,为企业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二、筹建期及理财收益性质的界定

财务经理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筹建期的时间范围和业务范围界定,第二,理财收益业务性质及纳税业务的界定。

对于筹建期的时间范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都未予以规定,主要执行税务的规定,这符合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定位。按照我国法规体系构成,税法属于第一层次,即法律,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属于第三层次的部门规章,具体准则属于第四层次的规范性文件,会计准则按照税法的规定执行,符合法律体系中下位法遵循上位法的规则,因此,筹建期的时间范围应该遵循税法规定执行。

现行税法没有明确界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现行税法仍然认可该提法,国税局2011年在热点问题解答中进一步明确了筹建期的具体界定“一般情况下商业企业应以取得第一笔收入为生产、经营开始之日起算筹建期的结束。工业企业应以开始投料为生产、经营开始之日起算筹建期的结束。”

按照上述解释,该企业的筹建期应该是以取得第一笔收入之日起算筹建期的结束。企业目前的阶段属于筹建期,应作为开办费核算和反映。

AB担保公司打算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是银行投资到票据市场、股票市场等的收入为支撑的,那么,AB担保公司的理财收益是视同利息收入,还是视同投资收益呢?如果视同利息收入,和存款的利息一样,是没有纳税业务的,但是,如果视同投资收益,就会产生营业税和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如果单位从事股票买卖应按“金融保险业”征收营业税,税率5%,营业额为卖出价减去买入价格的余额。

所得税纳税义务: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除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股票红利等权益性投资以外可以作为免税收入,不属于上述规定的投资收益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理财收益的会计核算

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与主要账务处理”中关于“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主要账务处理解释:本科目核算包括企业在筹建期内发生的开办费,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可见,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与以往开办费进入“长期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科目不同,开办费不再作为资产,直接列支为费用,这是2006年准则的一大变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必须具备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流入的特征,而开办费属于沉没成本,由于无法再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再列为资产,而先前开办费列支为“长期待摊费用”是源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规定,由于开办费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因此将其列支为一项资产。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理财收益的性质并不重要,只要该收益产生于筹建期间,就应作为筹建期间费用的递减,该业务发生后初始确认的账务处理直接反映为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或者采用更能反映经济业务实质的处理方式,即红字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蓝字借记“银行存款”。

AB担保公司在该业务后续确认时即资产负债表日需要考虑该业务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根据所得税准则的规定,该利息收入连同其他开办费一并核算的结果即开办费的账面价值为零,而计税基础无论是按照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还是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分期摊销处理,都会产生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该差额应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反映。

该理财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应作为哪部分反应呢?筹建期间,如果产生存款利息收入,作为筹资活动中的“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但是,该收益是属于理财产品收益,是将其列入筹资活动中的“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合适,还是投资活动中的“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更恰当呢?

这又回到该理财收益的实质,究竟是否属于投资呢?财务经理认为应该保持和税务的一致,从纳税的角度,该业务不属于投资业务,则产生的收益就不进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因此,应该反映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

四、理财收益的税务处理

对于理财收益的营业税纳税义务,财务经理咨询税务机关得到的答复是根据购买理财产品的情况决定是否缴纳营业税,如果理财收益来源于投资国债所得免缴营业税,否则应该缴纳5%的营业税,因此可以判断该担保公司应承担5%的营业税纳税义务。根据所得税纳税义务的规定,该收益免征所得税。因此,即使缴纳5%的营业税,仍可以获得高于定期存款2倍多的收益。

对于开办费的后续纳税义务,税务机关也有明确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五、理财收益的审计监督

2010年3月10日,银监会、发改委和财政部七部委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其中文件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年度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及时报送监管部门。

AB担保公司应该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主要关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根据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AAA)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可见,审计就是首先要确定被审计对象应该执行的标准,然后去运用审计技术去对比被审计对象实际执行与标准规定是否一致,最后将实际执行和标准之间的对照结果报告给委托人。

审计准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这一目的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得以实现。就大多数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框架而言,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形成这样的意见。这里所谓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就是企业执行的会计信息编制标准,

就AB担保公司而言,其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主要对比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即鉴证其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对于该理财收益如何进行审计准则并不做具体规定,因此,只要该业务的确认、计量、列报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该业务就完全可以符合审计监督的相关要求。

篇11:企业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问题

一、钱币资金财政管理区别分析

钱币资金的管理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的途径不同和钱币计算的管理两个方面。相关的企业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 将企业财政上的资金称作库存现金。在现金清算上, 引进了待处理财务损溢账户, 并规定每天要进行结算现金的收入与支出, 查清企业的财务信息, 发现有待查明的问题如现金出现短缺或是多余, 应通过待处理财务损溢核算, 若是属于现金短缺, 就按着实际查明的金额, 借机在等待管理财政损失的待处理流动的资金损失中, 贷记库存资金;如果是多余的资金, 就按这实际调查的金额, 借记库存资金, 贷记在等待管理的财政损失的待处理流动资金损失中。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若是资金欠缺是属于个人所造成的, 应该由该负责人负责, 并且偿还应给的资金, 借记其他应收的金额, 当负责人偿还所有资金后, 借记管理资金, 贷记现金;如果现金多出的话, 要按着实际的金额, 借记现金, 是负责人应该支付的金额, 贷记其他应付款, 实际付的超出了应支付的金额, 贷记额外收入。相对于银行的资金管理制度来说,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基本相同, 只不过是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实的时候, 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时间上只规定一段时间, 没有具体的时间, 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至少要一个月进行一次。

二、短期投资财政管理区别分析

短期投资财政管理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财政管理上基本相同, 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点, 比如说跌价准备上就具有一定的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短期投资不再做计算和提取减值的准备, 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该在一年结束之后, 对短期投资依据市场上的成本和市价进行核算和管理。短期投资的总体金额与成本相差的额度, 应该提前计算短期投资降价的准备, 并且计入到当年的损失中。由此可见, 根据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表上应该取消短期投资的跌价准备科目[1]。

三、应收及预付款财政管理区别分析

应收及预付款财政管理问题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是否对无法回收的账做准备工作。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再对企业的财产采取一定的减值工作, 也就是说应收及预付款财政管理上不在对无法回收的账做准备。在应该收取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处理办法大致相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确认应收款实际意义上的坏款损失时, 按着真实的账面余额, 贷记应收款, 再按着它的差异, 借记营业外支出。小企业会计制度主要是要求企业要规定日期的进行结算, 如在一年的年底进行财政的结算, 从而对应收及预付款进行全面的检查, 以此对无法回收的账做准备工作。相应不能收取的款项企业要及时查明情况, 确定无法回收的账目要经过上级的批准才可以记做坏账损失, 借记坏账准备, 贷记因该收取的金额。无法收回的要经由上级批准记做坏账损失, 借记坏账准备, 贷记应收账款。已经确认为坏账损失, 但又被回收的款项, 应该按着实际回收的资金, 借记应收取的金额, 贷记坏账准备, 同时也借记银行存入的金额, 贷记应收取的应收的金额。由此可见, 小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有效的简化, 放弃了对无法回收的资金的准备工作, 而是直接将实际发生的无法回收进行转化取消,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主要是采取备抵法计算坏账损失, 这一定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样。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定了应收股息, 主要是用来核算长期投资下获取的现金利润、债券以及股利等利息。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应收股息分成了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主要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期间, 被企业或事业单位分发的现金股利或利益, 并按照实际分得的现金进行计算收益;应收利息主要是指长期债券投资的期间被投资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分发的债券利息。

四、存货财政管理区别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存货财务处理手段, 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小企业会计准对库存计算, 又增加了有关材料采购材料成本的区别、消耗生物的资产等, 取消了容易消耗的物品、代替销售、库存贬价的准备工作等, 并且激昂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材料改为了原材料。相对于存货的成本,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式大同小异, 对于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应该采取先进先出的办法、加权平均法或是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真实成本。相关的计价方法一旦确定就不可以再随意变动。小要求材料可以采取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后出法等多种计算方式, 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大为相同。在存货的计价方法上, 小企业会计准则确定了移入的计划成本法, 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相关的明确规定, 只是说明可以选择使用。相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来说, 减去了低值易耗品, 在周转材料的核算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低值易耗品。除此之外, 在对小企业生产的农作物、用材、渔业以及待售的畜生等, 增加了消耗性生物资产。相对于存活清点问题来说,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相对要大一些。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存货清查要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的核算, 然后在计入营业外收入支出当中[2]。

五、长期投资财政管理区别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处理长期投资的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对长期投资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设置了两个科目, 一个是长期股权投资, 一个是长期债券投资。相比于小企业会计制度把长期债权投资的名称进行了改变。还有就是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小企业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是看对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 并且分别采取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而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对外进行的投资事业是否具有重大影响的, 应该采取成本核算;若是影响力度较小的情况下就采取权益法核算。但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当中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算时, 只能采取成本的核算法。在进行长期投资的期间, 被投资的企业应该发放应得的先进股利或是利益, 借记应收的股利, 贷记投资的收益。对于长期进行投资的债券来说,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债券的折扣或是多余, 要在进行投资的期间实时监测管理, 确定有效的债券信息, 并且采取直线法进行销售, 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债券的折价或是溢出采取实际利率法。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长期进行股利投资和长期进行债券投资的损失应当按着实际的计入到营业外支出上, 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但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上并没有这些要求。通过这些办法的合理运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将长期投资的财务核算工作简单化, 降低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3]。

六、固定资产财务处理差异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同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 在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上就有一定的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效的劳动服务、租赁或是管理经营而拥有的一年以上的寿命;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效的劳动服务、租赁或是管理工作而拥有一年以上的寿命, 并且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两者对比, 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强调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高, 当然这与小企业固定资产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对于固定资产的开始计算中,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性并不大, 但在自行建设固定资产取得的资产信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自行建设固定资产的成本, 是由建设该项资产前预算的支出构成, 小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产品、附产品、或是投资的成本。这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自行建设固定价值时, 要按着建设资产达到预期的必要支出。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在固定资产的后续核算问题上, 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在后续支出中, 把后续支出分成了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 在固定资产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修理费用, 要依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 借记费用管理等。相对于固定资产的大幅度修理支出, 借记长期支出费用。对于固定资产在进行有关扩展时, 要依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记在建土程, 并且将按照已经集体的累计折旧, 借记累计折旧, 按照原有的价值, 贷记固定资产。相对于固定资产的盈亏,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盈的那部分按照同类或是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是评估价值进行折扣, 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等待管理损失中的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至于亏得一部分, 要依据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记等待管理损失中的待处理非流动资产的损失, 并且依据原有的价值资金, 贷记固定资产。而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固定资产的盈亏问题进行直接计入, 计入到相关的项目中去, 不用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4]。

七、无形财产财务处理差异分析

无形资产的财务处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主研制开发无形产业的初始计划和无形资产的推销上。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进行相关的建筑物自主开发时, 外购的土地以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该在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之间合理的进行分配, 将属于土地使用权的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银行存款等。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无形资产并没有相关的要求。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开发的项目达到预想用途而形成无形资产, 按照相关的资产的支出, 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研发支出。这又与企业会计准则一样, 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自主研发并经过法律的程序过后形成无形资产, 按照在注册时的花费, 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银行存款。相关的研发费用, 在发生时, 计入当前的管理费用。在无形资产的管理上,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按月采取平均法的推销, 应当根据企业的收益人员, 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记累积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设定累计摊销, 在摊销无形资产时, 就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 贷记无形资产。

八、其他财产财务处理差异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小企业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维修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下长期待摊费用的概念并没有那么具体, 主要是指小企业已经支出, 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长期待摊费用不包括开办费, 开办费在一开始发生时就直接计入到当期的损溢当中。当然, 小企业会计准则还增加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科目, 用以核算不同特色的小企业为生产的产品、劳动力或是租赁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这样就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接轨, 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就没有做到这个资产项目[5]。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 根据现阶段国家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的政策要求, 对于国家和企业而言, 若是会计政策不能改变企业的财务处理问题, 就需要结合企业财务的需求和国家社会环境的变化, 合理的对会计政策进行改变, 从而促使小企业的财务处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提升小企业整体的发展空间, 为小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虽然, 在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 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的帮助企业和事业单位改变了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方式, 致使企业内部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统一。

摘要:现阶段, 我国为了加快小型企业发展的步伐, 对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不断地进行完善, 在2011年颁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 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 将2004年颁发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废除。国家政策的颁发有效的促进了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从而全面的发展社会经济和法律法规。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韩岚岚, 吕秀娥.《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 2013, (1) :78-81.

[2]母丹, 戴锋.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资产账务处理差异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 :76-78.

[3]岳秀敏.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主要账务处理差异分析[J].财会学习, 2013, (1) :19-22.

[4]岳秀敏.《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账务处理差异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12) :65-66.

上一篇:银行小企业业务下一篇:小班英语红灯绿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