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风俗

2024-05-09

中秋节的风俗(精选11篇)

篇1:中秋节的风俗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中秋节的风俗习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中秋节 中秋节

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

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民间拜月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

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

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月饼 月饼

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

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篇2:中秋节的风俗

奶油螃蟹

大蒜切片,洋葱切丝,奶油切成数块备用。将2张长方形锡箔纸重叠,先放上几块奶油,再放洋葱及大蒜片,然后放入螃蟹和其余奶油块。加入所有调味料后,将锡箔纸包起来,放人180℃烤箱,烤30分钟即可。

橙汁小米糕

将小米淘洗净,用水浸泡2小时捞出沥水,入笼蒸熟后取出晾凉。胡萝卜、青红椒、地栗、火龙果、嫩豌豆均切成粒,拌入蒸熟的小米饭中,加盐、味精拌匀,倒入餐盒内压成型,收汁后再取出改刀成菱形块。鸡蛋磕碗内,加淀粉调成糊。锅置火上,入油烧至五成热,将小米生坯挂匀糊,沾上吉士粉、白芝麻、面包糠,入油锅炸至表面酥脆时出锅装盘。锅中入橙汁烧沸,加盐、白糖、白醋,用水淀粉勾芡,起锅入小碟内,随小米糕一起上桌即可。

番茄南瓜羹

南瓜去皮,去净瓤,洗净,切成丁;番茄、水发木耳洗净,均切丁。锅置火上,注入清水,先下南瓜丁煮至熟烂后,再放入番茄丁、木耳丁、盐、白糖,开锅后滚半分钟,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鸡蛋液,搅匀,烧沸出锅即可。

香辣虾

把土豆去皮切块,冬笋切块,西芹切条,大葱切段,各少许即可,放一边备用。把活虾清洗干净,然后在每一只虾的背上开一刀,以便后期制作入味。支炒锅,下适量蟹油,然后加入少许干辣椒段,翻炒两下,把虾和土豆块、冬笋块、西芹条、大葱段一起放入锅内,来回翻炒。待炒上几番以后,配料差不多熟了,下蟹酱,然后下少许味精、鸡精、白糖,继续翻炒。炒至虾身蜷曲,颜色变成橙红色,即虾已断生,即可出锅。

田螺

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糯米藕

中秋食藕,有团圆之意。以糯米填充莲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浓入口,让团圆家宴从甜蜜开始。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里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桂花鸭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风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美丽、聪明、善良、勤劳。那天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二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中秋节的饮食原则

餐前不喝酒饮料,合理喝酒控食量

节日少不了喝酒助兴,不过主要注意几点:空腹不要喝酒,不仅容易醉,而且损伤胃黏膜;空腹不要喝碳酸饮料,会阻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接收。建议开席时,先不要畅饮,等进食一半时再饮也不迟。而且,喝酒要恰当、适度,最好选用红葡萄酒和黄酒等。

饮食要有度,忌暴饮暴食

节日总是最热闹的时候,你夹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肴丰盛、味道香美,一不留神就容易吃的过多。三天假期,连接吃上几餐,一定会让肠胃超负荷运转,引起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不适症状。因此,节日里饮食一定要节制,暴饮暴食很伤身。

中秋烧烤多,注意才不怕长胖

另外很多朋友都会在中秋一家人或者相约好友去烧烤。在参加烤肉活动的时候,建议可以肉串混合串入R白笋、香菇、青椒、玉米笋等,一口肉一口菜,多吃蔬菜,味道也爽口,而且容易有饱腹感。另外,烤肉酱加水稀释,可减少用量,烤肉时不要重复刷酱料,肉制品不要腌太久。

篇3:春节的风俗习惯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 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它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 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篇4:特色的圣诞风俗

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各国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在一些国家,由于受当地传统风俗和文化的影响,或者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过圣诞节的方式,又各具特色。

瑞士东北部阿彭策乐乡间圣诞节的庆祝活动,特别热闹,别开生面。年轻人头戴精心制作的、十分华丽的大帽子,胸前挂着大项铃,成群结队地走村串寨,挨门挨户地向人们表示良好的祝愿。

菲律宾人喜欢在圣诞节期间探亲访友,同亲人一起动手做“圣诞饭”,菜肴中最受欢迎的是鸡,菲律宾人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

在非洲,12月25日这一天,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由于受西方的影响 ,一些信奉伊斯兰教或基督教的国家,都允许这个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存在下去,并尽可能地摒弃这个节日中西方社会的某些特点。如在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圣诞树不是“森林之王”的杉树,而是由本国盛产的费拉奥树取代。

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人素以白色为喜庆象征。从圣诞夜开始,人们穿上白色盛装走向教堂,礼拜完毕,接着是狂欢舞蹈。最受人欢迎的食品是“圣诞包”,这是用大麦粉烤制的,外焦内软,色泽金黄,涂上果酱,色、香、味俱全。

委内瑞拉在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家要包裹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配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添加一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粽子有0.5公斤重,焙干蕉叶,粽子就熟了。剥开蕉叶,清香飘溢。

每年12月25日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值冬季,冰天雪地。可是,在南半球却是夏季,气候炎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过圣诞节却是另一番景象。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大红皮袄的圣诞老人,构成了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景象。可是在室外,在炽热的阳光照射下,红玫瑰、虞美人盛开,姑娘们身穿起短裙走在街道上。这种景象,与北半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澳大利亚给子女最好圣诞礼物是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征。人们身穿浴装,脚踏新水划,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波峰浪谷中上下穿行。

圣诞节晚上,许多澳大利亚人喜欢到森林里去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在石头垒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一块铁板,把鲜鱼、牛肉等放上去煎。肉香、酒香和饮料,人们吃饱喝足后就在空地上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喝醉了就席地而睡。

在节日期间,那些“圣诞老人”的扮演者,身穿大红皮袄,头戴三角兜帽,在商店门口欢迎顾客。在大热天,这样一身打扮确实使人不好受。因此,日薪也最高。现在也开始出现了不少穿背心短裤、捧着桔子汁畅饮的、适合澳大利亚国情的圣诞老人。

篇5:中秋节赏月的风俗

各地赏月的习俗来源

在古代,由于北京,广东和江浙这三个地方相隔比较远,而且各地的信息交流比较不便,导致三地过中秋节的习俗都有比较大的不一样,但是现在虽然三地的距离没有,但是信息交流比较发达,各地过节的时候都是取长补短,目的就让家人更加开心,所以三个地方过节的系习俗都变得差不多。

赏月来源于周代。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广东赏月的习俗来源:

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北京赏月的习俗来源:

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有像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这种习俗同样起源于周朝,不过当时是上街游玩,看戏比较多。

江浙赏月的习俗来源:

江浙人赏月时候主要以吃东西为主,一边看着月亮,一边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是主角。

各地赏月的注意事项

1、赏月无论是在广东,北京还是江浙一带,赏月的.时候都是离不开团聚和欢乐两个词,只是不同地方庆祝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2、广东赏月时候,需要注意安全。

广东人比较喜欢一般登楼看月,一边吃东西庆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这么一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因而,登楼赏月的时候需要注意安全。

2、北京赏月的时候应该注意选择一个好地方。

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有像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北京人也喜欢到街上去趁热闹,最好选择一个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又能和其他人同乐的地方。

3、江浙赏月比较注意寓意,因而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好的寓意的食物,例如苹果寓意平安,月饼寓意人月团圆。

篇6:中秋节赏月的风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篇7: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的月饼有两种味道,一种是幸福的味道,另一种是月饼原本的味道。可我就喜欢吃那种幸福的月饼。

今天是中秋节,我就在赏月。夜,是悄悄的,我在阳台上等待着月亮升起的时刻。

看呐。那带这一圈金环似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月亮先是金色的,逐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微云,向上,向左,再向上升着。突然,月光的颜色光泽变淡了,它高高的挂在那里。那圆圆的脸颊,挂着温柔的笑容,静静的望着大地。几多银灰色的薄薄的云围绕在它的身边宛如仙女的丝绸翩翩起舞。当时是我就想起了几句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宫阙,今昔是何年……我陷入了梦境中,哦!是谁把我的梦境打破了,原来是妈妈叫我去吃我最爱的椰奶月饼了。我想我的最爱跑去,眼看我都要拿到了居然被哥哥拿去吃了,当时我就嚎啕大哭,后来还是我吃到了因为哥哥他以大欺小呗! 我大口大口的吃我的最爱,而哥哥却只能看着我吃,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篇8:风俗及风俗入志刍议

“风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于理论与实践中, 亦较难界定和细化各类风俗内容。“风俗”的当代相近、相关辞意有民俗、习俗、礼俗等。据1985年7月1日版新法编排的《汉语词典》的释意, “风俗”即为: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的总和;“民俗” 即为: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习俗”意为习惯和风俗;“礼俗”泛称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又据1979年版《辞海》的“风俗”解释:即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风”, 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俗”;《辞海》则无“民俗”一词;《辞海》中“习俗”解释为风俗习惯;《辞海》中亦无“礼俗”一词。

俗、风、土风、人风、民风、谣俗及风俗、习俗等, 为我国古代及固有的“俗”类术语概念。但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渗透, 在我国被引进了“民俗”一词及学说。其一说是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 1846年创造了“民俗学”的理论概念;又一说“民俗”概念系20世纪2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内地。自此它逐渐融入了我国“风俗”类词语概念的术语行列, 亦标志着世界范围内民俗科学的诞生, 但它亦并不意味着这种名词的出现, 而改变着各国对“风俗”类的根本叫法和称谓。

中国第一批现代民俗学者, 产生于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前后, 学者们通常认为, 在阶级社会里, 文化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上层文化主要指统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中层文化主要指城市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下层社会的文化, 即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这三层文化相互影响, 既对立又统一。其中、下层文化乃为民俗文化。目前, 国内民俗学界普遍认为, 民俗 “即民间风俗, 系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认为,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 (主要系劳动人民) 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家乌丙安说, 民俗是世代传袭下来的, 同时继续是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的事象, 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事象, 是有比较相对稳定形式的事象, 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事象, 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事象。民俗强调的是民间生活文化的历史性与传承性。

西北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韩养民说, 风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对风俗文化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文化人的长期探索而不断深化的。他把中国风俗文化划分为东北、游牧、黄河、长江、青藏、云贵、闽台七个风俗文化圈。他说风俗文化是礼仪的上源和基础, 礼仪源于风俗文化, 是不同地域间社会群体的生活习惯逐步发展而约定俗成的。俗能上升为礼, 礼可上升为法。礼仪形成之初, 是以风俗习惯为基础的行为规范, 植根于深厚的民间生活土壤之中,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礼仪文化为社会各阶层等级秩序的标志, 亦是约束人民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准则。倘若探幽索源, 礼仪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祖先的仪式。荀子于《礼论》中说:“礼以顺人心为本……顺人心者, 皆礼也。”《说文》把“礼”解释为“所以, 事神致福也”。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释礼》一文, 对殷墟卜辞的考察后指出:“礼是祭祀神的器物。”史学家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中亦说:“礼之起, 起于祀神, 故其字后来……扩展而对人, 更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礼制, 这都是时代进展的成果。”周公制礼作乐只是将原始社会祭神仪式, 和夏商时代的礼仪加以改造而变为治国方略, 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执政法宝, 之后成为华夏族的灵魂, 且浸染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大至国家典章制度, 小至穿衣戴帽, 无不有所体现。昔日事神致福的礼仪文化, 亦变为强制约束人们生活方式的礼教、法规。故《荀子·修身篇》说:“故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 年轻时还从事过办理丧事赞礼的儒业, 他在创建儒家思想体系学说中, 还从不同角度构建了“礼”的学说, 亦从不同角度推动了礼仪、礼俗文化的发展。孔子的论说“礼”, 含义亦极广泛, 概而言之, “礼”为外在规则、准矩, 如它涵盖的修身依据、行为规范、秩序体系、事物统计、法律纲纪、治国之器等。“礼”在上层建筑的政治层面, 它为国家的法制典章制度、组织制度等;在社会层面, 它为人伦各种活动的规范, 群体性生活的秩序;在教育方面, 它为一种教育方法, 旨在培养人的思想人格。儒家主张人们通过礼仪等人文“学问”的学习、熏陶、教化, 使人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那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孔子的“礼”的思想文化, 一直照亮着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的思想历程, 成为士大夫心中巍然屹立的丰碑, 亦是每个时代的中国人处世立身作事的一把尺度。这种礼、礼仪文化、礼仪风俗, 在两千多年来的潜移默化中, 它亦于其中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 已成为中国人民潜在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风俗的准则。它一直影响、制约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推进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使我国一直成为世界的“礼仪之邦”。

风俗、礼俗诸“俗类”概念, 属精神文化, 更属文化范畴。其实, 文化是和人的问题, 有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各种风俗、礼俗等“俗”文化, 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社会现象世界。从根本上讲, 在人类产生以前, 整个宇宙世界只是一个纯自然的世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 使得人们从自然界中独立出一个精神世界, 人类开始按照自己的观念、意志改造自然。于是, 乃产生了一个与纯粹的自然世界不同的“人性化自然界”, 它打上了人的理念、思想、情感、意志的印记。由此, 在风俗、礼俗等“人化、培养的自然”中成长起来的, 乃为风俗、礼俗文化。

由于人们在创造这种风俗文化、礼俗文化中, 是按照人们的需要, 倾注了人的精神因素, 它也就最终要物化为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乃成了人们的一切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各种精神因素的体现总和。人们创造的这种风俗, 是为实现人们的目的性及价值性理念, 心理上毕竟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其表现的心理及形式, 有些是积极的、健康的, 即达到了精神世界与人们目的的统一, 也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但一些具有价值合理性的风俗精神文化, 却不一定合乎世界的法则性, 如宗教、巫术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根据需要创立和形成的这种积极健康的风俗, 都起着教化人心的作用, 规范着人的身、口、意, 乃至举手投足等各种行为。风俗还于很多地方, 构成不成文的法律, 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道德标准。由此, 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俗”文化, 都在围绕着教育人, 以达到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的目的。其实, 这些“俗”, 也就是对人格的教化。

风俗有很强的地域性, 它的地方特点非常显明、突出。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既使同一风俗, 于不同地域, 其表现形式亦往往是有差异的。从历史上看, 一种风俗的形成、演变、传承或消亡, 都代表着那个时代和那里民众的共同心声, 显示了时代风俗的合理性和那里民众的观念和意识的一致性, 故而被那里一方的民众所接受, 并传承下来, 成为一方地土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风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客观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和体现。风俗的范围极其广泛, 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都弥漫、渗透着风俗的痕迹。风俗具有代相传、人相袭的特点, 许多风俗事象, 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流传下来的。风俗具有群体性、行为的模式性、趋同性特点。风俗在社会现象中还具有比较稳定性的特点, 和传承性的特点。没有沿袭传承, 则不成风俗;但传承只是沿袭其大体形态或基本成份, 是在渐变中沿袭, 变异中传承。风俗在长期传承中, 于各个时期所表现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在某个时期的表现形态, 是时代的一种象征。既使是同一风俗, 它于不同时期的传承变异, 既是风俗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又真实地折射、反映着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的脉络。

风俗的形成、演变, 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任何风俗, 都是在特定时代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其任何根本性的变革, 都是经济、物质、社会生活条件总体变化的结果。即引起风俗变异的原因, 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它只能是在各种量的逐渐积累的基础上渐进的变化。新风俗亦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吸收了旧风俗的一些有益成分, 逐渐演变而来的。没有一种风俗在长期的传承中能保持不变, 在社会发展变化中, 它们或多或少都要不同程度的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变异。这种变异虽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但从一个侧面标志着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社会进步, 亦从其中反映着民众心理、意识与时代变迁的同步性。

虽然风俗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并不等于每一社会生活的内容皆为风俗。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一种新的道德风尚, 即共产主义道德风尚, 如见义勇为, 舍已救人, 助人为乐, 拾金不昩等。这种现象及内容严格地说, 不属于风俗的范畴。因风俗具有全民性和社会广泛性, 故必须得到公众的承认并被反复履行。而这些新风尚, 目前仅在少数人或一部分人中流露, 缺乏全民性和社会性, 故仅能为好人好事, 而不是风俗。但随着社会的极大进步, 及各种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 这些现象及社会生活内容蔚成风气后, 将可能逐渐成为代表社会主流的新生风俗。而编写社会主义的新风俗志, 担负着移风易俗、教化、转变社会风气的责任、义务, 为此修志工作者有义务记载、宣传这些新风尚, 引导人们自觉地履行它, 使之逐渐变为风俗。故此, 虽然它目前尚不属于风俗的范畴, 但风俗志中亦应必要适当收录。

风俗以流行地域或通用范围而论, 可分为全人类共通性的、民族性的、地方性的几个层面风俗。如在国际性的友好交往中, 以握手、贴面为见面礼;以送花圈表示哀悼, 乃为全人类共同性的风俗实例。我国历史悠久, 幅员辽阔, 国土广袤, 构成了各民族和各地千差万别和丰富多彩的风俗, 如在我国风俗中, 回族不食猪肉, 傣族过泼水节, 就为民族性的风俗实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和稳定共同体。”按斯大林的这个说法, 民族这个“稳定共同体”中包含着文化范畴的风俗, 但它只仅能为民族风俗, 而决不能概括为地方性风俗。既使少数民族中的同民族, 也不是所有风俗都是民族性的, 如农耕区的蒙古族以猪肉为肉食之主, 而牧区的蒙古族则以牛羊肉食为主, 就是民族地方性风俗的实例。

风俗的内涵处延特点, 于实质上不仅涵盖了民族及地方习俗、礼俗, 且还包含着社会习尚。就它们的相对词意而言, 习俗次之, 民俗再次之, 礼俗最窄。在传承时间上, 民俗、习俗、礼俗及风俗中的绝大部分俗, 均有历史传承性。其中礼俗传承较为稳定, 在传统社会里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即使在当今社会, 它的约束力与影响力亦强于其他。而社会上的某些风尚可能长期流传, 被模式化而转为俗, 亦有某些风尚却不能演化为俗, 它只能是短期甚或是长期流行的趋同性的社会现象。

在我国首轮或一些二轮地方志中, 各地在给风俗相关俗取名时, 都有自己的考虑或理由。篇名多样不一的原因, 可能主要是出于对相关名称理解的差异, 或是为了异于它志而别为之。从各地志书的篇名看, 除少数以礼俗、民俗命名外, 大多数地方志则皆取名“风俗”。这定名“风俗”的称谓, 高度体现了字意、词意的准确性、科学性, 达到了“风俗”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在风俗志中, 如叫名“礼俗”, 则不能全部包含礼俗外的、比礼俗更多的风俗;而风俗则包括了礼俗及礼俗外的所有俗。

民俗学有一分支学科, 即民俗志, 也就是所谓“记录之民俗学”。民俗学之民俗志有多种样式。钟敬文在1998年第7期《文史知识》的《谈谈民俗志》中说, 民俗志“有的按地域划分, 有的按历史时期划分, 有的按民俗事象的单项性、专题性或概括性等划分, 有的按作者的态度划分”。近年由于受西方人类学的影响, 民俗志还有对民俗进一步阐释和解析的趋势。我国的民俗学是从研究民间文学、民谣起步的,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及民俗学研究的深入, 民俗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对民俗的种类划分亦呈多样性。故民俗学之民俗志与方志学之风俗志, 于根本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故此, 第二轮或以后各轮志书风俗类的各称, 应定名为风俗或风俗志颇为妥当、准确, 这样既符合方志的传统, 又包容性大, 亦可与民俗学之民俗志有所区别。

风俗入志, 源远流长。早于宋朝初, 人们乃认识到了风俗入志的重要性, 认为郡县志必须记载风俗。如《宋史·职官》中说:“凡土地所产, 风俗所说, 具古今兴废之因”。到了明代, 就有将风俗单独立卷或志的, 如嘉靖年间的《丰城县志》、万历九年的《濮州志》、清乾隆二十一年的《曹州府志》等。这说明风俗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 愈以引起社会及编者的重视。在明清时代, 始将风俗列为专卷记载的门类、内容, 亦日趋完善, 其主要有6个门类:即岁月风俗;人生仪礼——生子、冠礼、婚嫁、丧葬、其它;衣、食、住、行;家族、生产、社交;民间口承文艺;方言, 俚语等。

因我国地方志对风俗入志的理论研究现状, 及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 于理论指导上, 还有一个不断创立、完善的过程, 故此, 在二轮地方志编修中, 于理论上认识风俗及风俗志的记述范畴, 理解好各种风俗的广度和深度内容, 是对风俗修志者的理论知识的要求。

风俗记述范围很广, 有人认为风俗篇目应以生产贸易、家庭社区、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时节庆、民间游艺等风俗分类。有人认为凡是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庆、信仰、人际交往、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等一切与人们有关的行为举止及思想观念, 都可作为风俗内容记述。有人认为风俗应大致涵盖饮食、服饰、居住、礼仪、节令、婚姻、丧葬、庆贺、方言、称谓、谣谚、以至宗教信仰、禁忌等。

在制定风俗志门类中, 有人认为风俗志渗透于物质, 观念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系统, 其篇目应按以下几个类别设计。1、天时风俗:即依天地运行的时序, 周期出现的风俗, 如一日从早至晚, 四季春夏秋冬, 岁时节日假日。2、人生风俗:随人生道路的延伸, 定期性出现的风俗, 如生育、生日、婚嫁、丧葬、祭祀。3、社会风俗:为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形成的风俗, 如邻里、亲朋、家庭。4、经济风俗:为满足人们生存需要而产生的风俗, 如生产、交易、衣食住行。5、信仰风俗:为满足心理安全而形成的风俗, 如原始信仰, 迷信, 俗信。6、审美风俗:为满足审美及娱乐的需要而形成的风俗, 如民间文艺、游艺等。

风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风俗无处不有处处有。在我国第一轮地方志风俗的编修中, 因风俗志编修者对风俗含义见解不一, 使各地在风俗志的分类上亦不太一样。如《临安县志》分生活、生产、岁时、礼仪4类。《修文县志》分岁时、礼仪、生活、礼貌、迷信5类。《宁波市志》分风俗源流, 岁时节日、礼仪、商业、其他、方言6类。《湖北风俗志》分劳动生产、经济商贾、衣食住行、婚丧、岁时节令、信仰习俗、医药卫生、民间文学、民间语言、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民俗工艺、古迹名胜13类。第二轮《黄山市志》分人生礼仪、生产礼仪、生活礼仪、岁时纪事4类。《南汇县续志》分生活习俗、新时节日2类。

在民俗学中, 涉及风俗的划分亦有多种, 这里亦可作为参考。如风俗3分法:物质、社会、精神。4分法:经济、社会、信仰、游艺;或物质、社会、精神、语言风俗。5分法:生产、生活、组织制度、信仰与迷信。7分法:物质生产、物质生活、人生礼仪、信仰、岁时、社会组织、民间文学。10分法:巫术、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建筑、生产、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商业贸易、文艺游艺。12分法:服饰、饮食、居住、建筑、生产、岁时节令、原始信仰与迷信、宗教与民间信仰、人生礼仪、制度、商业贸易、文艺游艺等。

县域风俗为县志风俗记载的全部内容, 它亦是市省风俗志的资料基础。县志风俗志应把本县风俗的方方面面分门别类记述清楚, 应具体而细微, 一切从细节入手。县志入志风俗要把握好风俗的时代脉搏, 体现出新时代风俗的特征。县志风俗分志专业性、学术性强, 编修难度大, 它甚或是地方志中最难编写的一个门类志书。如它一手直接收集的入志资料乃量大类杂, 面广面深;且无任何资料来源, 亦无任何部门提供资料;而要搜集的全部资料皆来自于民间;而在民间, 亦无随手可获的一字一页文字资料。既使要把一个方面风俗的细节于民间调查、了解清楚, 做到的比想到的更难, 抑或想到的比做到的更难。又既使是同一县的同一风俗, 亦差异很大, 调查难度亦颇大, 想到的和要做的, 亦很难。这些亦正是我国已出版的一些地方志, 未设风俗志, 或设风俗志, 却记述力度不够的最根本缘由。亦正因此, 一些县区志, 乃至市志, 在首轮地方志省评中, 因地方志含风俗量不足, 或未设风俗志, 被评选落“第”。

地方志, 是一方地土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历史以来, 风俗志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部地方志的精华志, 是认识一个地方的开始和窗口, 成为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志书内容的高度浓缩志。写好它和有了它, 才够得上一部真正意义的、全方位记录的地方志。固然风俗志难于搜集资料, 难于编修,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我国一轮和一些二轮地方志在编修风俗志中的经验借鉴, 让人们开阔了记述视野。风俗志编修者应敢于担任历史重任, 攻艰克难, 在自己手中编写出一部优美的地方分志或风俗志。使当地风俗, 于同时代同地方志中得到反映记录, 而不是从本地以外的地方志或资料中查找得不到的本地风俗文献, 使其不在成为历史的遗憾, 和受到社会历史及人们的问究。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主编.《传统文化导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8) .

篇9:桎梏的风俗

一切都在文化之中,包括笤帚和扫把。

其实,你真正到农村走走,到八亿农民中了解了解,你会发现农村并没有我们说的那种宏大的文化,而只有久远的风俗。文化在风俗之中,风俗不是文化的一部分组成,而文化是风俗的一个部分,是风俗表现出来的那些被人们捕捉到的晶体。电影是一种文化,这样说不会产生异议,但把《红高粱》中的颠轿一场戏也说成文化,未免把事情弄得过分的高深和复杂。说颠轿是风俗人人都懂了,说颠轿是文化许多人就要瞪着眼珠去琢磨。

人死了,埋葬时要有一班或几班响器,亲生儿女披麻戴孝,穿全白孝服;比儿女稍远一辈,穿半白孝服;再远一辈,男穿白鞋,女裹白头;更远者,鞋包半白,或者三分之一。女嫁了,旧时坐轿骑马;解放后马车、拖拉机接送;今天是轿车或者汽车,但无论如何,穿红衣、系红绳是少不了的。白是丧之核心,红是喜之核心,就连生儿孕女,也要吃红的鸡蛋。

最能体现风俗的是乡村节令。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有地方称为“鞭春”,有地方亦称“打春”。这一天,为了提醒百姓不误农作耕耘和警旱防涝,从周代以后,就有了人扮春官、鞭打春牛的乡俗仪式。

农历二月,为惊蛰节气。惊蛰之后,昆虫复苏,龙为四灵之首,自然以为它是时令的先觉了。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于是,二月二这天晨时,农民要取灶中草木之灰,撒成一条灰线,“领龙”出来,保佑丰收平安。甚至还要唱些民谣。

清明节为扫墓添土之时,男戴条帽,女插嫩柳枝,为的是“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得有一个好的“托生”。

五月初五端阳节,门楣插艾,以避瘟疫;喝雄黄酒,以避五毒;戴香袋,以避蛇蝎。还有五月十三的雨节,七月初七的七夕,八月十五的中秋,十月初一的鬼节,十一月的冬至,以至腊月的腊八,这么多的节日,都是风俗在一个时期的一次集中体现。可以说,农民生活在风俗之中。只有不在风俗中的城市,没有不在风俗中的农村。

然而,倘你真的进入风俗之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所有这些风俗,都是对农民的一种桎梏,或是一种桎梏中的叹息和无奈的微笑。白色孝布的飘扬,提醒晚辈的是“子从父命”之类的品德操行;而婚嫁所圍绕的多是“成妻从夫”、“多子早子”。节日中的立春和惊蛰,是要把农民更紧地拴在土地上面;清明、端阳、七夕、腊八、鬼节等,节日中虽有欢乐,但都不难体察风俗对人们的警告。最好的节日要算八月十五和正月初一了。然中秋节又让人感受到一种不能团圆的分离之苦。春节是农村风俗的最集中的喜悦体现,插柏枝,贴门联,拜大年,走亲戚。可是,插柏枝是为了避邪,贴门联是为求吉,拜大年是为了把吉祥送给别人,走亲戚是为了乡村的“裙带”之网更加亲密牢固。从所有的节日中,从所有普遍流传下来的风俗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农民的“躲避”、“乞求”和“保佑的苦苦哀求”,丝毫感受不到教育农民对命运和天地的抗争。所以,农民就特别能“忍”,特别之“愚”,特别“庸俗”。

中国农民,至今仍生存在风俗之中,而不是文化之中。风俗中的文化,除了小说家能感到一种美外,农民是很难感受到的。我们到湘西走一趟,站在沈从文的故居前,从农民身上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沈从文这个作家的骄傲,而不是对沈从文笔下的风俗骄傲。贾平凹的商州亦如此。

风俗都是文化,文化大都不是风俗。农村母亲要求子女走有走姿,坐有坐相。按照母亲的要求走路或坐下的女子,我们仔细读她的走姿坐姿,更多地看到了风俗,而不是文化。文化的优劣,会随着时代发展很快地增删;而风俗,则远远地随在时代之后,拖不垮,甩不去。发展了的都市,更集中、更高速地靠近着现代的文化,脱落着从农村带来的习俗。今天去都市细心探寻,除了六十岁甚或八十岁的老人和刚刚从土地上出来的农村的人们,你几乎已经找不到农村的风俗了。可今天的农村,尽管许多地方都已富如巨贾,生活也有了几分都市化,但他们仍然浸泡在乡俗、习俗、风俗之中。农村,将在很长很长且永远一样的历史长河中,更集中、更神秘地浸泡在风俗的染缸里发酵,久而久之地被一种不知不觉的桎梏所捆束。

因此,也才有人怀念一个时代的作为——毛泽东时代的移风易俗。

篇10:中秋节各地的风俗特色

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

除了木瓜灯,还有香蕉灯,最简便的是“柚皮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耍禄仔

“耍禄仔”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沿街踏歌而行,一边唱着“耍禄歌”。

拜月光

中秋节当晚,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必须摆上各式果品进行“拜月光”的仪式。有天台的人家在天台,没天台的人家在家门前,摆开八仙桌,焚香礼拜,贡品除了月饼外,还有柚子、柿子、香蕉、杨桃、油甘子、芋头等。

追月

篇11:潮汕的中秋节风俗作文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拜月娘、荡秋千、游月娘、燃堆、烧瓦塔、观神。

荡秋千,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的绸花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下一篇:美联储政策对各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