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石》教学设计

2024-04-08

《小青石》教学设计(通用6篇)

篇1:《小青石》教学设计

初中实验教科书《汉语》七年级上册

第十一课《小青石 》

教 学 设 计

乌鲁木齐市30中学

李虹佳

第十一课

小青石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了小青石和小黑石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生活平静安适,小黑石非常满足,而小青石则希望被人带到都市里去。后来小青石终于被工人运到都市里,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做了铺路石子,它非常快乐,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教学策略:

课文是汉语学习的中心,语音、词汇、语法点的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获得,交际话题训练都要围绕课文学习来展开。要充分利用课文,从学课文到用课文,在每一个层次上,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学习课文,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凝、颠、胀、舒、晓、跌、嫌”7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掌握“颠簸、湿漉漉、混合、头昏脑胀、私有、出头、迷迷糊糊、舒适、晓得、疲乏、分寸、确切”等常用词语的意义和使用特点。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倘若------,那------;------,反而------;要------就------”等句式造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刻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并让学生明白为他人服务最快乐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并能活学活用。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要点,复述全文。教学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2.脱离课本,写与课文相似的习作。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初学课文一 第二课时:深学课文一 第三课时:学习课文二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与习作 第五课时:做相关同步训练

第一课时 初学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凝、颠、胀、舒、晓、跌、嫌”7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掌握“颠簸、湿漉漉、混合、头昏脑胀、私有、出头、迷迷糊糊、舒适、晓得、疲乏、分寸、确切”等常用词语的意义和使用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完成词语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和汇报展示词语自主学习的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词语的学习,明白预习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前提诊测

1.检查学生第十课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阅读报纸并概括要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3.第十课重要句型的模仿。

二、课文导入 导入1 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了这篇童话,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青石》。(板书:第十一课 小青石)导入2 有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石头,一块是小青石,一块是小黑石,它们 开始了对话,那么它们说了些什么呢?(板书课题:第十一课 小青石)

三、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全文,要求学生跟读,并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谈了小青石和小黑石的哪些事?

3.交流所得。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部分词语的写法及用法。

四、初学课文

(一)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并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词语的学习是为理解课文扫除障碍,要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运用,采用预习——检查——讲练的方法。注意:本课的词语比较多,要分清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保证重点词语的理解应用。一般词语则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渐理解掌握。

(1)清理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需要帮助的内容。

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讨论解决疑难词语。

(2)确实有困难,小组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提交全班解决。词语汇报重点

小组之间讨论本组词语学习情况,之后派代表到班内汇报。师重点提醒以下易错内容。

1、词语写法

凝,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凝固、凝结、凝聚。

颠,左右结构,真字里有三横。组词:颠倒、颠覆。

胀,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膨胀、肿胀、胀大。

舒,左右结构,会意字。组词:舒畅、舒服、舒适。

跌,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跌落、跌价、跌倒。

嫌,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嫌疑、嫌弃。

2、读音方面

都,都dū(都市、首都),dōu(都有、都在)

3、词语解释

迷迷糊糊:不清醒。(要和“糊里糊涂”区分开)倘若:如果;假如。

晓得:知道。

分寸: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

4、组词

舒适:舒适的家、十分舒适、觉得舒适。

支持:支持班长、坚决支持。

确切:用字确切、消息确切、确切的事、十分确切。

5、造句

让学生用“湿漉漉、头昏脑胀、倘若、晓得、嫌、支持、确切”这些词语造句。

(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1.方法和任务:小组内自读并交流初读感受。2.预设问题:

(1)这篇文章共记述了几个故事情节?

(2)通过故事情节分析课文中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特点。(3)读完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3.小组讨论,完善认识,并准备向大班汇报。4.各小组汇报,评比优胜小组。

5.教学提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先讲体会,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

五、朗读课文

个人读,分角色读,全班读。

六、复述故事

1.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在大班复述汇报,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出色。

2.复述要点:生活平静——谈理想——去都市——变成混凝土——愿做铺路石

七、小节和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读课文

书面作业:抄写词语学习提示中词语三遍。

第二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倘若------,那------;------,反而------;要------就------”等句式造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刻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并让学生明白为他人服务最快乐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句型,并能活学活用。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要点,复述全文。教学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心内容。2.脱离课本,写与课文相似的习作。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总结本课中的重难点词语,设计出两三道不同梯度的习题,以此检测学生复习情况。

1、读以下词语:玛瑙、混凝土、颠簸、湿漉漉、混合、头昏脑胀、倘若、跌、疲乏、嫌。

2、形近字组词:摊()滩()适()括()晓()挠()

二、导入课文

揭示课题语言导入: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了这篇童话,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青石》。

三、深学课文(30分钟)童话故事介绍顺序

第一部分(1-8自然段)通过对话讲述了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

方法和任务:学习课文第一大段采用问题导引法的方式完成,根据文段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并将第一段中的句型学习也融入其中,通过问答谈话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得出答案。

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的答案由小组代表在大班汇报。鼓励进行组际间的辩论。(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思考问题。

(2)小组内讨论,各抒己见。讨论明确下面问题: ①小青石和小黑石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

②这篇课文中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黑石呢? ③小青石和小黑石是怎样看待石头的生活的?

教学提示:预设的问题尽可能启发各小组自己提出,让组间竞争回答。文中描写它们生活环境的句子:

它们身旁长着柔软的青草,开着可爱的花,还时常有蝴蝶和蚱蜢飞来。教师要让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的美。

第二部分(9—19自然段)讲述了小青石进城,变成路的过程。

方法和任务:采用竞争提问的方法,四个组同学根据第四大段内容提出问题,(评比出提问最优小组、回答最准确小组,)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将课文学习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自由发言,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点拨:通过小青石的内心活动分析小青石的变化。教学提示:小组内讨论,各抒己见。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①小黑石为什么跌倒了草丛里? ②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

③小青石到了都市后经历了哪些遭遇?它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三部分(20-21自然段)介绍了小青石的感悟。

方法和任务: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我预设了几个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的答案由小组代表在大班汇报。教学提示:小组内讨论,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小青石的感悟,引导学生学习小青石乐于为别人服务的的精神。

讨论明确下面问题:

①小青石的理想又变成了什么? ②说说小青石为什么这么快乐? ③小青石为什么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

原因:因为小青石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懂得了为别人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生活就有意义。

四、课文教学总结 1. 结构:

生活平静——谈理想——去都市——变成混凝土——愿做铺路石。2. 中心意思:

课文讲了小青石和小黑石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生活平静安适,小黑石非常满足,而小青石则希望被人带到都市里去。后来小青石终于被工人运到都市里,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做了铺路石子,它非常快乐,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只有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生活才有意义。【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小青石

1、生活平静

2、谈理想

3、去都市

4、变成混凝土

5、愿做铺路石

五、谈一谈自己的理想。

(重在激发学生思维和表达,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得很准确)

六、小结和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按照文章的叙事线索。

第三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

学生介绍自己所知的一些普通人默默为大众服务的故事,让所有的学生畅所欲言,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心里的话。教学过程:

一、真实交际 想象思维训练

1.观看相关视频,教师向学生介绍身边众多普通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2.小青石、小黑石、水晶玛瑙这三种形象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我们的生活都很平凡,如何看待这种平凡?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怎样追求幸福?

二、写作训练

1.以《我的一天》为题目,围绕你的日常生活和爱好,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2.活动提示:

在课堂上至少要求学生写出短文的提纲和写作思路,课后补充完善。

教师在检查中发现有好的作文,可以推荐给全班学生学习,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记叙文的写作思路。

三、总结全课的学习,评讲作业

四、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阅读课后的短文,或者让学生阅读一篇与本文主题相同的文章。修改完善作文:《我的一天》。2.预习下一课的词语和课文。

篇2:《小青石》教学设计

《小青石》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分清课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解决办法

1.自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哪部分是次要内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思考题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二)结合导读和思考题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并找出不懂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交流。

(四)全班汇报、交流。

(五)学生默读,体会课文的哪部分是主要内容?

(六)学生总结中心思想,并谈谈学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启示。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了这篇童话,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青石》。板书:20*小青石

(二)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指名学生连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自读课文

思考题:(用投影出示)

1.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 2.从课文中找出写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用“——”画出来。

(六)汇报、交流以上思考题 学生应汇报出: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小青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不习惯”,而且“过厌了”,希望到外面世界走一走,到大都市去,像水晶和玛瑙一样,成为发簪和纽扣,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小黑石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它安于现状。

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是: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我将成为发簪还是纽扣呢?不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快些把我铲起来吧!”一会儿,小车动起来了。小青石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

觉得异样的舒服。小青石看见许多许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它和同伴一起支撑着大众的脚。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小黑石说的话原也确切,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不过,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

(七)默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考虑各段内容分别是什么?(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八)小组交流分段、概括各段内容情况

(九)全班汇报、交流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

第二段(从“一天”到“一会儿竟睡着了”)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三段(从“几天以后”到“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写几天之后,小青石被工人运到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欢喜。

第四段(从“第三天早上”到“不晓得怎样才好”)讲小青石到都市后,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小青石被彻底改变了面貌,它一时闹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第五段(从“一年又一年”到全文结束)讲小青石为自己能成为让人们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感到快乐和自豪。它认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一)学生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汇报交流(这节课能解决的在这节课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第二课时边理解课文边解决)。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思考题:(投影出示)

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突出本单元训 练重点)

2.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渗透中心思想)3.你都读懂了什么?(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二)小组讨论以上思考题

(三)全班汇报、交流

在交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一个问题必要时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实在答不准的,教师要给予引导。应交流出以下内容:

第四段和第五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青石认为:自己能够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题要求学生回答出以下几点: 1.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

工人把小青石铲去,运到都市,小青石被制成了混凝土,铺在马路上。

2.小青石在没成为混凝土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过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小青石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车里也是“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接着被翻来覆去地搅拌,它“头昏脑胀”,“生气”了;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接着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后来,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的思想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3.为什么小青石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觉得非常快乐?

因为小青石最初对自身的价值,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后来它抛弃了幻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为支持大众的脚,是最有意义的

生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它觉得非常快乐。

板书:支持大众的脚最有意义的生活

(四)总结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总结)

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阐明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五)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哪些启示

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应感到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深入体会小青石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七、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要求:在预习本上写出《分清课文的主次》这篇读写例话中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八、板书设计

小青石——支持大众的脚——最有意义的生活 篇二:小青石教案

《小青石》教学设计

孙雪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理清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请学生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这篇童话通过小青石追求理想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板书:小青石)(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知内容。1.快速读课文,自学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说说小青石从岸滩上到都市都有哪些经历? 3、小青石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圈出相应的词语。

2、汇报交流

(1)检查词语 课件出示: 水晶玛瑙发簪 纽扣

满腔欢喜 闷声不响(总比闷在岸上强)稳定不动

珠宝铺子 铺在道路上 铁铲 混凝土

(2)、(小青石从岸滩上被工人们铲进车里,运到了都市,到都市后被投在道路旁,然后与沙、水泥、水混合起来被翻来覆去地搅拌,然后被铺在道路上,被压得平平的,最后变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

(3)、(小青石的心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进入都市的高兴、兴奋的心情到被搅拌、铺路时的失望生气,再到变成混凝土的茫然,不知怎样才好。直到最后为自己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而感到自豪、快乐,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这样叫什么描写?(心理活动)(高兴 生气 闷声不响 不只怎样才好 快乐)

三、学习2-9段,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师:让我们去听听小青石和小黑石的对话吧。思考: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黑石的理想是什么?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请两位学生起来读,一位学生读小青石说的话,一位学生读小黑石说的话,其余学生读旁白。(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读得 相当有感情。)

2、采访体会

师:我想采访一下小青石,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我现在觉得很烦,讨厌这种平静的生活,希望和珍珠、玛瑙一样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

师:我再来采访一下小黑石,你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反而觉得小青石很烦。

[评价:这一环节设计很巧妙,教师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利用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真正起到了点拨作用。]

3、汇报交流: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黑石的理想是什么?

(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到都市里去,像水晶和玛瑙那样过有趣的生活。小黑石的理想却是安于现状,过平静安适的生活)

四、学习17-18段

快速地浏览第17-18自然段。梦想着去都市的小青石被工人们运到了都市,它又被工人们搅拌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请你联系课文说一说,混凝土是怎样的?(坚硬,透不出一丝气,硬板,不自由的,稳定不动的)

到了都市,小青石的生活还是稳定不动的,没有自由。那么,原来,在岸滩稳定不动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

(1)1名学生读句子

(2)与混凝土的生活相比,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感觉?(真是人间仙境、伊甸园,世外桃园)

(3)多美妙的滩岸啊,柔软的小草,可爱的花朵,真像进入了人间仙境!请女生美美地读一读。

过渡:可是,这如痴如醉的美景却吸引不住小青石啊。小青石并没有得到想要的自由、有趣的生活,他过得还是稳定不动、失去自由的生活,每天无数的人要从它的身上踏过,它的生活可以说是忙碌而辛苦的。可一年又一年,小青石不但没有厌烦这样的生活,反而觉得很非常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五、学习20-22段

1、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

师:从这两句里,你读懂哪些信息或知识?(分析小青石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成为了一块铺路石。在它上面走的人很多很多。第1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从小青石上面走过的人。“布鞋”“草鞋”“皮鞋”“赤脚”说明从小青石上面走过的人是各种各样的。“跳过”“跑过”“走过”“踩过”,写出了不同行人的走法。第2句话是写小青石看到自己发挥了作用,感到很高兴。)

2、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怎样的(生接着说)------最有意义的。文中描述怎样 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呢?课件出示21段内容,齐读

(因为小青石认为支持大众的脚,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板书:为大众服务最有意义)

六、总结升华主题

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哪些启示

(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应感到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理清课文脉络,分段并概括段意。

1、说说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很认真地学习了课文,了解到小青石的生活变化,心情变化,理想变化。这篇文章稍长,根据刚才这些你是否可以帮老师把课文压缩精炼,让人一看就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请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呢?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生:课文讲了小青石和小黑石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生活平静安适,小黑石非常满足,而小青石则希望被人带到都市里去。后来小青石终于被工人运到都市里,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做了铺路石子,它非常快乐,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2、快速阅读,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你们真能干,帮老师把课文压缩归纳得真好。但我们能否把文章的层次即段落分出来呢? 我们用稍快的阅读法,给课文分段。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只要你有依据都行。学生先分段再说段意,大致如下: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青石和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

第二段(第2~9自然段)写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写小青石被运往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

第四段(第15~19自然段)写小青石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道路上。小青石被彻底改变了面貌,它一时闹不清是怎么回事。

第五段(第20~22自然段)写小青石为自己能够成为让所有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而感到自豪和快乐。

也可以这样分:(第一段1-9自然段:写小青石想到都市里去。

第二段10-19自然段:写小青石被运到都市里拌成混泥土铺在道路上。

第三段20-22自然段:写小青石愿意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决心和同伴一起支持起大众的脚。)

3、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压缩,提炼并板书

(板书:生活平静安适 谈理想 去都市 变成混凝土 愿做铺路石)

4、教给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1)分段的规律:

一是确定分段的依据(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这个顺序,不同方面的顺序,总分总的顺序等等);二是找出标志,它们可能是一些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名词、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段等等。(2)写段意

要抓准重点,概括要点,精简语言,是一句话,不是一段话。

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归并各节意思,摘取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略加修改。请注意还是一句话,不是一段话。

八、课外拓展

出示阅读短文《情谊》,训练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板书设计】(1)生活平静安适

小(2-9)谈理想 为大众服务

青(10-14)去都市最有意义

石(15-19)变成混凝土(20-22)愿做铺路石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能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2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3 玲玲,你收下吧!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6 一声声感人的话语,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温暖了我那颗极度悲伤的心。

我双手捧着课本,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用‖给短文分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小青石》教学设计

《小青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分清课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朗诵第一段导入: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被山水冲到岸滩上,停留在许多石块中间,已经有一年了。它们身旁长着柔软的青草,开着可爱的小花,还时常有蝴蝶和蚱蜢飞来。这一年,生活平静极了,安适极了。

有一天,小青石厌烦了,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赶快去读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小青石)

三、自学课文,思考

(一)要求

1.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初读情况。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1)出示:

水晶玛瑙发簪 纽扣

满腔欢喜 闷声不响(总比闷在岸上强)稳定不动

珠宝铺子 铺在道路上 铁铲 混凝土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示:抓住题目来说:小青石

小青石的理想是什么?

(课文讲了小青石和小黑石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生活平静安适,小黑石非常满足,而小青石则希望被人带到都市里去。后来小青石终于被工人运到都市里,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做了铺路石子,它非常快乐,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3)课文分几个部分?提示,可以按时间来分段。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对话第2-9段

把他们的对话找出来读读。

生找对话自由读。

师请两位学生起来读,一位学生读小青石说的话,一位学生读小黑石说的话,其余学生读旁白。(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读得相当有感情。)我想采访一下小青石,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体会同桌对读这一段对话,生练习读。

过渡:读课文的第九、十两小节

小青石讨厌过平静舒适的生活,一心想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而小黑石认为现在挺好的,整天被温暖的太阳„„ 2、17-18段

梦想着去都市的小青石被工人们铲进车里,运到了都市,它又被工人们搅拌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请你联系课文,快速地浏览第17-18自然段,说一说,混凝土是怎样的?(坚硬,透不出一丝气,硬板,不自由的,稳定不动的)到了都市,小青石的生活还是稳定不动的。它成了一块僵硬的混凝土,没有自由,束缚难受。那么,原来,在滩岸上稳定不动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

(1)指名学生读句子(2)与混凝土的生活相比,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感觉?(真是人间仙境、伊甸园,世外桃园)

(3)指名学生读(3-4个)多美妙的滩岸啊,柔软的小草,可爱的花朵,真像进入了人间仙境!请你美美地读一读。不够美,谁再来。(4)师范读——齐读。

可是,这如痴如醉的美景却吸引不住小青石啊。小青石对这样的生活(过厌、闷得要死)。他希望过怎样的生活呢?

可是,最后小青石的生活并没有像水晶和玛瑙那样,到珠宝铺里,也没有变成发簪和纽扣,依然过着稳定不动的生活。那美如伊甸园的沙滩生活,小青石都过厌了,闷得要死了,他怎么还会喜欢混凝土那失去自由,再平静不过的生活呢,那样的生活它就不厌吗?那是怎样的生活场景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的第三层课文:读21段

体会小青石为什么这样快乐。读后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

(能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生活才有意义。)

再朗读,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四、小练笔:

篇3:《小青石》教学设计

青石山水电站位于甘南藏族自治洲临潭县新堡乡境内的洮河干流上。已建电站是利用长约8km的河曲截弯取直, 引水发电, 利用水头约26.0m, 设计引水流量57.9m3/s, 装机12MW。主要建筑物有溢流坝、泄冲闸、进水闸、动力渠道、引水隧洞、前池、厂房等, 设计正常高水位2483.5m。

本次增容扩建工程是利用现有枢纽、引水系统预留的富裕引水流量, 通过压力管道从现有前池侧墙新增一孔快速闸门, 利用压力管道取水, 增扩一台容量5.8MW的混流式机组, 扩建后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7.8MW, 发电总引用流量为86.5m3/s, 工程等别为Ⅳ等, 工程规模为小 (1) 型。引水枢纽、引水系统和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次要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

二、工程建设内容

本次扩建充分利用现有压力前池, 在扩建中保持原前正常运行水位 (2480.82m) , 与现有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水位相匹配, 尽可能减少对现有电站正常运行的干扰, 压力前池改建方案为:在现有闸室右侧新增1孔闸室, 设快速工作门, 增设的闸室与现有闸室工作门中线一致, 前池改建在现有前室右侧墙的右侧设置一道重力式挡墙与现有前池相接。施工完毕, 拆除现有前池右侧墙。该拆除墙体长26m, 高9m, 顶宽0.5m, 底宽1.14m, 右侧为扶壁墙, 与迎水面墙体成一体, 墙体内有双层钢筋网片 (详见图1) 。

由于该墙体距厂房离较近, 施工场地狭小 (详见图2) 。周围电气设备较多, 对震动比较敏感。因此施工环境复杂, 安全要求非常高,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飞石距离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防止施工过程对临近建筑物及周围设施造成损坏。

三、爆破方案的选择

待拆墙体与左右两边闸墩相连, 为现浇钢筋砼, 无伸缩缝, 因此该墙体不适宜用机械拆除。为了缩短工期, 尽快恢复一期机组正常发电, 尽量减小损失, 决定采用切割爆破方法进行拆除施工。根据相关技术要求, 先对墙体所有支撑结构采用常规爆破拆除, 然后对该墙体两边、中间及下部进行垂直、水平切割, 由于墙体为双面钢筋砼现浇, 选择线型钻孔法 (其特点是孔间距小、装药量小) 双排孔进行预裂切割, 以增大切割缝隙, 便于拆除 (详见图3) 。

方案一:预先在二期前池基坑内铺满厚度为50cm~70cm的砂土, 以减小墙体倾倒时产生的触地震动。待实施切割爆破后, 剪断砼中的钢筋, 把墙体分解成块, 用大吨位倒链运至二期前池基坑内, 采用常规爆破破碎或机械破碎之后进行清碴。这样即缩短了施工工期, 又可对爆破震动及飞石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留部分完全分开, 然后采用控制爆破从上至下分3次~4次对墙体进行爆破拆除, 爆破到最后一次时, 对底部水平设计线以上再采用水平切割爆破, 切割爆破与墙体爆破导爆管分段同时爆破。这种措施的优点是大大缩短了工期, 缺点是劳动力强度比较集中, 需要采取较高的安全防护措施。

方案二:先对上游进行竖向切割爆破, 使上游墙体拆除和保留部分完全分开, 然后采用控制爆破从上至下分3次~4次对墙体进行爆破拆除, 爆破到最后一次时, 对底部水平设计线以上再采用水平切割爆破, 切割爆破与墙体爆破导爆管分段同时爆破。这种措施的优点是大大缩短了工期, 缺点是劳动力强度比较集中, 需要采取较高的安全防护措施。

方案一的优点是:墙体拆除爆破时的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直接冲击次数减少, 大块爆破下来后, 再进行小型爆破, 比较安全;缺点:一是扩建前池底板砼已浇筑完成一半, 且地板中外露的插筋较多, 大块砼掉落后对底板外露钢筋破坏严重;二是进行二次爆破对原前池周边建筑物又产生多次振动, 会影响原前池周边建筑物安全;三是原前池工作面较小, 破碎机械无法作业。方案二的优点:一是对墙体进行切割爆破后, 爆破的冲击波对保留墙体的直接冲击力减小;二是通过多层自上而下的爆破对单孔装药量较好控制;三是爆破后碎碴被墙体内钢筋网包挟在内, 有效防止了飞石;四是小块的碎碴掉落后对外露钢筋损伤较小;五是在工期控制上方案二所用时间比方案一较短。缺点:一是劳动强度较大;二是爆破前的安全防护级别较高;三是加大了爆破后的清碴难度。

结合各种因素, 因地制宜, 通过对两种方案的优劣对比分析, 决定采取方案二进行拆除。

四、切割爆破参数设计

㈠垂直炮孔切割

对墙体左右两边跟闸墩相连接的部分, 采用YT28或YT24钻机离闸墩边缘10cm处布第一道垂直切割炮孔;离闸墩边缘30cm处布第二道垂直切割炮孔。

1.孔径:D=3.8cm;孔间距:a=15cm;排间距:b=20cm。

2.孔深:L=3m, 垂直钻孔孔深倾斜度必须与墙体斜度保持一致。

3.钻孔误差计算:L1=0.03×L=0.03×3=0.09m。

4.单孔装药量计算:Q=qAf

式中, A为单孔负担面积 (A=3×0.15=0.45m2) ;f为临空面系数 (1.0) ;Q为装药系数, 根据相关资料及经验, 钢筋砼取260g/m2;Q=qAf=260×0.45×1=117g, 实际取120g, 即炮孔线孔装药密度为q1=40g。

㈡墙体松动爆破拆除

1.孔径:D=3.8cm;孔间距:a=2.5W=60cm。

2.孔深:L=3m, 穿孔时孔的倾斜度必须与墙体斜度保持一致;最小抵抗线:W=2/B=25cm, 其中B为墙体宽度。

3.单孔装药量计算:Q=qv

式中, Q为单孔装药量 (g) ;q为根据相关经验及查阅资料 (该工程取250g/m3) ;V为单孔负担的面积 (V=aWL=0.6×0.25×3=0.45m3) ;则:Q=250×0.45=112g。

五、切割爆破方案实施

为了保证左右闸墩不受任何损坏, 对该墙体两边分三层选择线型钻孔法 (其特点是孔间距小、装药量小) 双排孔进行预裂切割, 以增大切割缝隙, 使墙体与左右两边闸墩之间分开;待拆墙体为双面钢筋砼现浇, 选择单排炮孔松动爆破拆除。

㈠施工步骤

根据相关技术要求, 一是先切断上下垂直切割炮孔与水平切割炮孔两侧钢筋, 以免在切割爆破时因钢筋拉动而影响不拆除混凝土;二是用YT24钻机离闸墩边缘10cm处布第一道垂直切割炮孔, 离闸墩边缘30cm处布第二道垂直切割炮孔, 第一层、第二层钻孔深度3.3m, 第三层钻孔经实测后以打到拆除部位为准;三是再用YT28钻机距内边垂直切割炮孔60cm开始, 按间距60cm布孔对墙体进行布眼, 钻孔深度3m;四是清理钻孔, 以免因石粉等影响装药和爆破效果;五是按切割孔和松动爆破孔要求装药。

㈡炮孔装药方式

垂直切割炮孔装药采用导爆索空气不间隔不耦合装药, 孔底到孔口依次按0.4:0.3:0.3比例分配药量, 单孔装药量总量为40g, 填塞深度20cm~25cm。墙体松动爆破装药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引爆, 连续装药的方式, 雷管采用7段, 单孔装药总量为112g, 填塞浓度25cm。

㈢爆破时段

为保证爆破质量, 以先切割爆破起爆, 后墙体松动的方式起爆, 在施工时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将切割爆破导爆索与墙体松动爆破以3段非电毫秒雷管连接引爆。为了控制爆破飞石对周围建筑设施、电气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在爆破前将炮孔周围采用竹笆进行防护, 同时将爆破墙体采用加厚彩条布进行包裹, 有效阻止爆破产生的飞石。

六、切割爆破拆除效果

压力前池侧墙第一层从布孔, 钻孔, 验孔、装药、回填、网路联接以及防护都严格按照爆破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首次爆破采用拓普测震仪进行震动监测, 爆破全过程采用摄象头进行全程监控, 爆破后, 根据监控录象回放及现场飞石痕迹显示, 爆破飞石最大距离约10m左右, 根据测震仪在厂房测得震动数据为0.035cm/s, 爆破对电站厂房控制仪器及升压站仪器没有造成任何损坏, 爆破粉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在爆破后两分钟之内全部散去, 侧墙爆破后解体充分, 切割部位成缝整齐, 没有对墙体保留部分造成任何损坏, 爆破效果良好, 技术方案设计合理, 在以后三层的施工过程中, 都按照该方案设计参数进行施工, 每次爆破都进行震动监测和摄像监控, 待爆破结束, 爆破对电站厂房控制仪器及升压站仪器没有造成任何损坏, 爆破取得圆满成功。

篇4:《小青石》教学设计

不当金领,小夫妻返乡建“免费图书馆”

短发圆脸,下巴留着一撮浓密的小胡子,成天笑眯眯的。今年33岁的李英强出生在湖北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那里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小镇,地处大别山南麓,一条蕲河蜿蜒而过。2003年获得北大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李英强到北京一家外企工作。2005年,他与在北京工作的甘肃籍漂亮女孩张新月结为夫妻。

李英强在出差和返乡探亲时,看到乡村文化凋敝:乡镇的电影院改成了歌舞厅,少年流连于台球厅和网吧,成年人则把空闲时光用来打牌,书店也寥寥无几。他感叹:农民的收入虽然提高了但精神世界更显荒芜。

李英强想为那片哺育过自己的乡土做点什么,比如捐建一个免费图书馆,帮助青少年构筑他们的精神世界。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后,妻子非常赞成,甚至提议说:“要不我们换种活法,回乡下生活吧!在北京漂泊了多年,我早就厌倦了都市的喧嚣,浮躁的节拍,我想过上一种宁静自由的生活。”李英强对此也深有感触,几年的职场生涯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他也想离开城市,回乡投身文化建设。

李英强和妻子开始四处淘书,北京大学的“周末书市”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夫妻俩自掏腰包买了数千本二手书。同时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友人,不但积极地为李英强夫妇出谋献策,还一次次地捐款捐书。

2007年夏天,李英强结束了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带着妻子和大量图书回到青石镇。一路上,夫妻俩大胆设想:以乡村图书馆为切入点,把好的教育资源引进农村,创立一所开放式的“草根大学”。

父母没法理解他们的想法:“好好的北京不待,回穷乡僻壤做什么?”亲友也有疑问:“是不是在北京在混不下去了?所以灰溜溜地回来。”还有的乡邻窃窃嘲讽:“白念了一回大学,不拿笔杆摸泥巴。”

李英强说:“不管在哪里生活,前提都是要生活在梦想里。”小两口没理会那些闲言碎语,与青石镇中学达成合作协议后,他们把图书分类、编号、录入、上架。2007年底,在大伙的帮助下,李英强夫妇的“立人乡村免费图书馆”青石镇中学第一分馆,迎着乡村灿烂的阳光、嗅着山里纯净的空气,羞涩而坚定地开张了!

当地的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读书,有的学生还为“立人”当起了义工。一问小小的图书馆为小镇增添了几分乐趣。而阅读也宛若一双大手,为这些生活在偏僻乡村的孩子们推开了了解世界的窗户。

头脑风暴,“小镇大学”引来各路高人

立人图书馆不仅成为当地青少年的精神乐园,还吸引农民前来“取经”。为此,李英强夫妇专门从一些特价书店引进书籍杂志,以此丰富返乡农民工的精神家园,并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上的帮助。

李英强夫妇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把青石镇图书馆打造成一个真正的文化中心。乡亲们可以在这里参加作文或演讲比赛,看电影,听音乐,听各种讲座。

在物质匮乏的小镇上,正是因为有了图书馆,一些孩子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海就是其中一个。

2008年初,李英强为初中生读者开设《中学经济学》选修课。这门课程的计划是一周一次,每次4个小时,每次讲一个核心的经济学概念,如:选择、交易、竞争、成本、价格……正读初三的小海听过课后,开始借图书馆的经济学书籍去看,他越读越起劲。

2011年,小海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他多次打电话给李英强致谢,说有立人图书馆相伴的时光,是他成长最快的几年。“我对理想、人生道路的思考和选择,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完成的。真的很感谢您,李叔叔!”

立人最初的几个分馆多是通过理事们的“私交”建立的。第一分馆设在李英强的母校青石镇中学,第二分馆设在理事张大军的家乡河南淮滨县固城乡,第三、第四分馆设在理事袁万明的家乡四川巴中。发展到2011年,依靠一些公益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的捐助,立人在云南巧家县、河北围场县、山西省泽州县等地开设了9家分馆。

图书馆做成功了,李英强夫妇开始筹办自己的草根大学。这所名为“立人”的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罕有的存在,它没有自己的校舍,而是借用初中的宿舍和教室,硬件设施落后;它没有校长,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资金基本依靠公开的小额募款;它的第一期只有暑期班。

这所“小镇大学”发出的招生简章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列出了一批堪称豪华的师资阵容:刘瑜,清华大学副教授、《民主的细节》作者,讲授美国的民主;秋风,著名宪政学者,讲授传统文化与宪政转型;熊培云,南开大学副教授、《重新发现社会》作者,讲授近代思想文化史;“安猪”,公益NGO“多背一公斤”创始人,教大家“如何改变世界'’;曾经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郭宇宽,讲授“辩论与说理”,并组织两场辩论赛……

这些文化名流中既有李英强夫妇的朋友,也有慕名而来的志愿者。导师们没有讲课费,还要自掏上千公里的路费。

令许多年轻人感兴趣的是,这所条件极其寒酸的“民办大学”不仅师资力量惊人,还免费对学子开放,并且有着高远的理想:让刚高中毕业和进入大学不久的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

2011年夏天,立人大学的招生简章在网上发布后,响应者众多,原计划招生80A,可报名的人数超出了三四倍!最终入选的高中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所学的专业五花八门,有的专业甚至是“武器系统与工程”。

学员暴增也给小镇带来了“冲击”,最直观的现象是:青石中学附近几家超市的脸盆、凉席等生活用品卖得特别好;学校食堂偶尔不开伙的日子,周边小饭店就会忙得不可开交;学校对面小卖部的冰棍也卖断了货。

这所“大学”的课程十分有趣,比如举办主题为“如果有6000亿,你将如何改变世界”的辩论会。有人设想,用6000亿的一部分买下一座小岛,在岛上建一个乌托邦国家;有人表示反对,认为不如成立“Feel good woad”组织,通过网络方式培训和组织大学生进行公益实践,以提高大家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创新精神,而且费用只需6万元。辩论进行得非常激烈,以至于评委老师们也“辞了职”,加入到辩论队伍当中!最后得奖的方案出人意料:把6000亿烧了,抑制通胀。

nlc202309012219

瑰丽梦想:把“最酷高校”开遍全国

立人大学的条件十分艰苦,暑假班上,电扇吹出的风是热的。来自清华的美女教授刘瑜一边擦汗一边讲课,热得她“龇牙咧嘴”。在这个连3G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小镇,物质的匮乏考验着每一位导师、学生和志愿者。

学生宿舍里只有硬板床,房间闷热不堪,大家往往要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入睡,早上五点就醒了。“到这儿的第三天,被褥里居然跑出一只虫子,我当场就崩溃了。”志愿者陈永明说。“不过现在我已经练就了什么虫子都不怕的本领,这也算是上立人大学的一大收获吧!”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最穷的“大学”。它能办下去,全靠热心人的资助。2012年夏天,看到义工发出的求助微博后,有网友汇来了3000元,指定用于购买空调;热心人张先生甚至租了一辆车,从郑州运来两台大空调。走进这座中国最穷也最“酷”的大学后,他被学子们的热情和导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旁听了一周的课,才恋恋不舍地与众人告别,回归生意场。来到立人大学的学生大多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从他们的课外调研选题可以看出来一有人选择研究乡村的小额信贷问题,有人将目光投向镇上和村里的空巢老人,有人研究乡村美育问题,之后还准备筹建一个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乡村艺术教育。

出生于1994年底的无锡高中生邹天昱是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她在报到前一天才下定决心买火车票。抵达立人大学,她很快成为活跃分子,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她举着机器拍摄视频,见人就问:“你饿吗?”“你觉得自己自由吗?”——这位准备出国读影视专业的小姑娘正模仿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拍摄自己的电影。

一天晚上,立人大学停电,可这并不能阻挡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熊培云在烛光中给大家讲了“我的学思历程”。在烛光摇曳中上课的场景被学员拍照并发到微博,“最浪漫的一课”吸引了许多网友的转发。“无电之今夜,蕲春,烛光里的课堂。夜航船。年轻纯朴的心,视而不见的风浪。纪念,存照。愿世界安好!”熊培云在微博上这样说。

后来,不仅晚上的课在烛光中进行,白天的课也移师户外——学校附近蕲河的沙滩上。熊培云讲胡适,前来当志愿者的希腊女作家芒格斯讲柏拉图和理想国,学生们围坐一圈,引得路人驻足观望,形成了一道有趣的风景。

连李英强本人也很吃惊,这样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学居然办得如此成功!他仿佛看到自己心中的那朵蓝莲花正在更多的地方绽放。

把女儿带回农村,有人问李英强夫妇后悔吗?他们说,从没后悔过。“女儿能在农村长大,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风貌,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体会生活的艰苦,也挺好的。”李英强自信地回答。

张新月则感叹,她从未像现在这么快乐过。“清晨睁开眼,就能听见鸟鸣和流水声,感觉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如今,李英强已经在全国建起了16座面向乡村的免费图书馆,藏书10多万册,每月阅览人次6万左右,目前在馆的全职人员和志愿者共计50多人。而他和妻子创立的这所“中国最穷的大学”,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誉。2013年的暑、寒假班预计招生500多人。

在李英强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他和妻子的终极理想是让“立人大学”和乡村免费图书馆在全国遍地开花,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

在这对公益夫妻看来,成功不是你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你能够给予这个世界什么。

篇5:《小青石》教学设计

1、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的条理,结构等。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在于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小青石对人生道路,生活意义认识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小青石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板书3、小青石

师读课题,生齐读。

个别词学读,针对学生读出的不同语气,相机问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针对学生回答,适当总结补充。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了关于小青石的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师相应补充。

师:看来同学们都用心地去预习了,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老师再适当补充点内容,这篇童话呢是叶圣陶先生写的,它原先分为两篇,一篇名为《到都市里去》,另一篇为《它支持着大众的脚》。

二、整体感知

⑴自由朗读课文

师:今天这节课呢,让我们一起仔细地来欣赏这个童话,请每个同学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可打个问号。

⑵教学主要内容。

师:现在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对于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吧,这篇童话呢,通过小青石与小黑石之间的对话,说出了他们的理想还揭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那么这则童话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屏幕上的提示说一说。

人别同学回答——一齐填——学生自己说一次,

课件出示:

提示:这篇童话讲了小青石不安于过平静舒适的生活,要到都市里去,后来,工人把小青石运到都市里铺在马路上,它觉得这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⑶教学生字新词

出示一些易写错,较难写或难理解的字词,将其放在具体句子中,(课件)

a、师:好,现在我们来看屏幕上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谁能带着大家读一读这些加点的字。

同学领读。

b、读后说说大概意思(生自由选择)

师: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谁来说了,可以挑你知道的来说。

c、师: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觉得好的词语,现在也可以提出来。

⑷指名朗读课文。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很能干,这么快就把这些拦路虎都解决了,那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呢?

针对学生朗读,让其他学生适当予以评价,指出错误之处。

师:对这位同学刚才的朗读,你觉得怎么样,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三、重点段落感知分析

㈠分析原来的生活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小青石和小黑石原来的生活怎样,你们知道了吗?(平静舒适)

学生回答

师:那课文是怎样具体地来描写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呢?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1、生活环境:它们身旁长着柔软的青草,开着可爱的小花,还时常有蝴蝶和蚱蜢飞来,这一年,生活平静极了,安适极了。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优美的环境,感受感受那安适的`生活。

朗读指导(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不同态度想法

面对安适的生活,小青石和小黑石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师:感受到小青石和小黑石那安适的生活了吗?面对这样的生活,小青石和小黑石分别有怎样的想法呢,接下来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一个当小青石,一个当小黑石,来读读他们的对话。

(2—8自然段,课件出示,生朗读)

师:听了它们的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小青石:不安于现状,积极向上,想过各种有趣的生活……

小黑石:认为石块天生是稳定不动的,安静稳定的生活非常舒适……

3、议论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青石和小黑石面对平静舒适生活的不同看法,那么你赞同谁的呢,(能说说理由吗?)

㈡分析现在生活

1、找一找,说一说现在的生活状况。

师:是啊,小青石不安于现状,它想有所作为,它是否如愿以偿了呢?它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看一看,看谁能最先找到来告诉大家。

a、生读课文。

b、回答。

师:小青石现在的生活怎样,你们知道了吗,谁来说说,生回答(你能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吗?)

生齐读该生找的那段(咱们也一丐来读读)

课件出示第20段。

师:此时,你想对小青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说一说。

2、师:不知有多少万人踏过这块小青石,它依然觉得非常快乐,那么现在小青石还羡慕,水昌和玛瑙吗(不)

它先前不是挺羡慕的吗,可现在怎么就不羡慕了呢,这又是为什么呢?(生回答)

(因为水晶,玛瑙只不过是装饰品,是某个人的私有物,而小青石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能为大众服务这比个人私有物光彩得多,所以小青石不羡慕水晶和玛瑙)

师针对学生回答,适当总结。

师:……小青石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他觉得为大众服务,对别人有用处,这样的生活是最有意义的,那么在咱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呢,能联系实际举些具体的例子吗?

生举例

(在我们国家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发挥自已作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工人,农民……他们的生活都有意义)

师:好,请同学样带着对这有意义生活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读此段。

第21段,课件出示。

4、对“稳定不定”的不同看法,

师:小黑石说:“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小青石后来也说了,那么它们对”稳定不动“的看法一样吗?(不一样),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呢?

(小青石的“稳定不动“是指作为混凝土,成为马路的一部分,支持着大众的脚,为人类做贡献,而小黑石的”稳定不动“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毫无用处)

四、总结和作业

1、师总结:是啊,咱们的小青石不安于平静的生活却愿铺在马路上支持大众的脚,为大众服务,他觉得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你们看,一个小小的童话,里面却蕴含着如此深刻的意义,老师希望咱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青石那样,默默为人类作贡献,为同学做好事,能做到吗?老师也相信你们肯定能做到。

2、作业

师:现在呢请同学们走进自己的童话王国,发挥你们的想象,来写一写,老师这边呢有两个题目,大家可能选择一个自己感受兴趣地去写一写。

课件出示

⑴假如我是小青石

篇6:小青石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通过讲小青石的生活经历,形象地阐明了生活的意义: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教学难点:

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构想:

揭示学习内容及自学要求,组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准备:

写有自学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按照预习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⑴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

⑵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

⑶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小青石的快乐?找出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考虑段意。

2、分小组讨论分段情况。

3、集体讨论交流,指名回答。第一段:讲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青石和小黑石生活平静;第二段: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生活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第三段:讲小青石被运往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即将实现而满腔欢喜;第四段:讲小青石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道路上;第五段:讲小青石认为自己找到了最有意义的生活。

三、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进一步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⑴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了?

⑵小青石是怎样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的?

⑶小青石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讨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所以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草里也是“满心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再后来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最后,小青石“看见许多许多的人的脚”它的意思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

2、为什么小青石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会觉得快乐?

3、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齐读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4、“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青石的“稳定不动”和小黑石认为的“石块天生就是稳定不动”的“稳定不动”有什么不同?(同样是“稳定不动”,但小青石认为自己的“稳定不动”是更有意义的。因为小青石“是为大众服务的”。)

四、再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桌讨论交流。

3、集体讨论。(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形象地阐明了生活的意义:“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五、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

板书设计:

20小青石

厌倦平静的生活,渴望成为有用的材料

实现入城的理想,得意;

被搅拌,头昏脑胀,生气;

成为铺路石,快乐

上一篇:清明节后国旗下的讲话下一篇:县春节联欢晚会主持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