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红旗下有感

2024-04-20

读正红旗下有感(精选6篇)

篇1:读正红旗下有感

读《正红旗下》有感

(一)文/463匡韬微

老舍有许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批判老市井人民、教人深思的长篇小说,比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舍也因为这些出色的作品,荣获“人民艺术家”这一称号,可我偏偏在《老舍集·茶馆》中找到一篇特别喜欢的长篇未完的小说《正红旗下》。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故此,我想试着说说我的感受以及喜欢这篇小说的原因。第一遍阅读时,只略略看了看,可越看在后面,就越觉得有了乐趣。第二遍看完后,我才明了朱自清曾说过的“这部书使我们,始而发笑,继而感动,终于悲愤了。”

“正红旗下”本是清朝满族的一种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小说主题与帝王大臣相关。可并不是如此,小说主要是用旗人的市井生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政治漏洞,以及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北京市民如何与生活斗争。康有为和梁启超维新变法、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在如此激荡的社会,旗人们依旧有滋有味地养鸟、放爆竹、听评书。正如序中所说:老舍点到了我们民族根性中最为顽劣的一面。

《正红旗下》的语言极具特点,京味浓厚,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六类人:一类是寄生于八旗制度之下的大姐公公一家和大舅、姑母等人,过着“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生活;一类是想从八旗制度中挣脱出来,为自己重新设计一条生路,如福海二哥等人;一类是晚清时期进入中国的洋人,他们仗着本国使馆的力量胡作非为,或者在殖民地为非作歹;一类是当时依靠洋人的“大毛子”、“二毛子”,他们反过来欺凌中国老百姓,如多大爷等人;还有一类是受不了教会、洋人的欺凌,自发组织起来反抗的人,如十成等义和团成员。最后一类是惨遭封建压迫、受封建礼数束缚严重的妇女,但又拥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秀品质,如大姐和母亲。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人民是否强大有关。我终于明白,为何当时英法联军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打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吓得慈禧太后挟皇帝以令洋人,都是因为有一群寄生于八旗制度、依靠铁杆庄稼过日子的旗人。又不得不细分出几类,一类是不会射箭与骑马的左领与骁骑校,一类是凭吃几份饷银的寡妇、瘸子和罗锅。尽管历史腐朽沉积下的北京市民潇洒自在、充满乐趣,但我终于悲愤了。

如今,21世纪的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着,在党和领导的带领下努力实现中国梦,并走上小康之路。国家强盛,人民群众富裕,与以前相比,都是值得深思的。

读《正红旗下》有感

(二)未完的序章

萧笛

一直对老舍的《骆驼祥子》印象深刻,人物写的入木三分,京味儿浓,底层人物挣扎于社会浮沉中的无奈与心酸写的淋漓尽致。这部《正红旗下》更是如此。

《正红旗下》的京味儿更浓,除了一些地道的北京俚语外,因为主角们多是旗人,还多了些满语的俚语。看的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蛮子都感受到了浓浓的京味儿(也就隔空感受下,豆汁儿什么的就算了…)。过年要拜灶王爷,一定要买关东糖,好糊着灶王爷的嘴上天了不会说坏话。旗人间相互走动了,总免不得请安,二哥福海的安请的最好——“先看准了人,棉猴俯首急行两步,到了人家的身前,双手扶膝,前腿实,后腿虚,一趋一停,毕恭毕敬。安到话到,亲切诚挚地叫出来:‘二婶儿,您好!’而后,从容收腿,挺腰敛胸,双臂垂直,两手向后稍拢,两脚并齐‘打横儿’”.真真一个标准请安画面的即视感。

旗人吗,八旗入关以来,马上得的天下,自是高普通老百姓一等。军职世袭,铁杆庄稼不倒,既是衣食无忧,自然要琢磨点有趣的好玩的,方显得出自家风范。于是啊,玩雀儿,鸽子,蟋蟀,总得耐心喂得雀儿们羽毛光亮油顺,天空上飞着几个元宝,这才叫旗人。可是呀,铁杆庄稼慢慢也靠不住,一个月就那么几两饷银,又要吃喝,还要人情送礼,碰上个打秋风的亲家公,还得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不然自家女儿会受气呀——“亲家太太,我还真有点饿了呢!千万别麻烦,到天泰轩叫一个干炸小丸子、一卖木樨肉、一中碗酸辣汤,多加胡椒面和香菜,就行啦!就这么办吧!”这么一办呀,我母亲的眼圈儿就分外湿润那么一两天!“迫于生计,越来越多的旗人想办法去学点手艺,二哥福海不就是个油漆匠么。可没办法的呢,只能硬顶着。自己家的姑母领着几分钱粮,就算再抠,也还是有钱就是爷,一家人都得看她脸色。大姐的婆家呢,用了另一套办法,赊。任凭小贩店家在自家门口画多少道记账的”鸡爪子“,反正钱粮下来就还钱,一点不丢人!

可是呀,就那么点饷银,能顶几个用,换成别家,老来得子,得是多大的喜事,而母亲看着我这个”老儿子",只是想流泪。就算是洗三,还得靠着福海二哥的操办,又是酒里掺水,又是临时去买大饼,总算才招待了那帮来贺礼的亲戚们。

而后啊,日子还是不太平,洋人来了,除了顶戴之外,沾着洋气的玩意儿仿佛一下都变得高大上起来。旗人多老大也傍上了洋教士——第一次去就给了本圣经,加两串多钱,要是信教也能此次都有钱拿,变成铁杆庄稼,该多好呀。有了洋人撑腰,多大爷底气足了,腰杆也壮了,赊账再也不还钱了——要钱,找牛牧师去。不清楚底细的王掌柜,只能忍着气,跟多二爷商量。二爷想了半天,只能去找定大爷帮忙,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不问世事的富贵旗人,兴许定大爷能帮着劝几句呢。就这样,一心想到中国做发财梦的牛牧师,终于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定大爷的府邸,两人交锋的序幕即将拉开。

可惜的是,《正红旗下》这本书写了个开头就没再写下去,即使它是老舍字字琢磨,手稿干干净净基本一字未改的作品,即使这本小说的故事原型就是老舍的家庭状况,在那个知识分子被贬的一文不值的年代,这部手稿能得以保存,是不是已经算是万幸了。但看的时候,终究是意犹未尽,高潮尚未迭起,就已谢幕。唯独有趣的是,看完正文再看回代序和附录,才真正理解了这本书的背景,以及老舍一辈子写作的准则,始终是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也许,这部未完的序章,本身也是那个年代所留下的印记吧。

篇2:读正红旗下有感

可以相像,在一个散漫无组织纪律的负能量的团队中,你面对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要说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连你能否正常工作生活都难以稳定,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然而当你在一个朝气蓬勃、有执行力的正能量团队中,你面对的是真诚相助、团结协作,大家在一起工作学习生活,就像一家人一样,有困难大家一起攻克,有成绩大家一起分亨,在一个单位里,这样的团队经常会被评到先进,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的人,也经常会有升职的机会,同样,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最近学习了《团队正能量》一书,细细读来,很有启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特别是助于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团队的行为与特征,更有助于打造一支正能量的团队。

领导是一个团队中的核心。他不仅要求有高超的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有交流沟通的能力。通过学习,明白了之前的理解只有专业技术、专业知识最好的人,就是团队负责人的不二人选,通过学习书中的定义及案例,明白还不是这么一回事,并不一定专业技术最强的人是最适合的团队领头人,就可以当领导,团队领导是要会分工、讲沟通、善激励,团队好比复杂的机器,团队成员是各个零部件,而团队领头人就是组装整个机器的工程师,让机器高效运转。一个不善于沟通的团队领导,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沟通是一个领导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作为一名车间主任,也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人,我们应该学会讲分工、讲沟通,把倾听作为管理团队的基本素质。

正能量,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是一个成功团队获得成功的高度概括,更是一个团队达到最高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一个正能量团队,在工作中拥有毫不动摇的决心,每一位成员都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并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何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认同团队的愿景、使命以及价值观,因“实现共同理想的决心”而建立起了深厚的团队情谊。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工作,为使团队更加强大和高效而无私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资源。

团队的宏伟蓝图,应分解到各个团队具体的目标,各个团队的具体目标应落实到每个成员的职责中,在前行的道路上,团队负责人应能判断形势、了解团队成员的想法、行为和动力,及时的沟通,善于倾听,有效解决分歧,让团队形成统一的目标、共同的价值理念、专业化的问题处理解决能力、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工作氛围,因此,团队负责人更多的是引导作用。

但是,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团队充满正能量?

首先要有一个高素质的 “带头大哥”。他必须知道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深深地吸引人们,并让他们变得活跃。也就是说,什么让人们迫切地想要参与进来,什么让人们反感,导致人们离开或者不再参与任何事情。

其次,团队成员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使人进步,消极使人落后,时间很容易流失,与其消极的度过不如积极的迎接;应具有主动的意识,主动是积极的表现,善于总结自己、分析自己,主动接受新技能的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明确个人的目标,将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的目标、公司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将个人的事业与公司的事业统一起来,在工作中更多的是补台而不是拆台,这是一个团队成员最基本的要求;要做有道德的人,秉承先做人、后做事的道德理念,对同事热心、对家人倾心、对社会有爱心,以热情洋溢的姿态迎接每一天。

诚如《正能量》书中所述:生命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非不能也,乃不为也。成功的定义不仅仅是财富的多少、名声的大小,还在于心灵的愉悦程度。做自己喜欢或自己擅长的事情时,心灵会非常平和舒畅,因为那是心灵之所系、能量之所在。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

篇3:民俗文化浸润下的《红旗谱》

地域文化对作家作品创作有极大影响。不同地域文化的浸润使作品有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也造就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这些作品往往深蕴着作家对乡土的眷恋, 也寄寓着作家对地域文化乃至民族文化追根溯源地探索。梁斌的《红》即是如此。

《红》饱含了作者对河北大地的热爱, 把燕赵古而有之的勇武精神和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展现地淋漓尽致。梁斌曾亲身参与冀中人民的革命活动, 这为他在小说中描绘波澜壮阔的斗争提供了创作经验。新中国成立后, 他为写小说辗转于河北各地收集材料。他曾说, “我要回到河北去, 因为这部书的时代背景都是在河北省经过的。……反割头税运动、二师学潮、高蠡暴动、抗日战争也是在河北省经过的。因此, ……我要回到故乡去, 重温我的乡情。”[2]于是便有了《红》。

梁斌的《红》无论是描绘乡土农民的生存状态、民俗风貌, 还是展现冀中平原烽烟四起的革命运动, 都体现出他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体现出劳动人民爱憎分明、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这也是燕赵豪侠勇武精神的真实写照。

民俗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人群共同生活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民俗内容也是世界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成的民间文化现象。它反映各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形态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演进和人们精神状态的变化。”[3]《红》引入大量民俗内容, 从居住、饮食、服饰, 到丧葬、年节等各个方面, 而且十分注重民俗背景下的人的变化。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人的命运与高昂的民族精神是《红》中最浓郁的“味”。这些民俗事象熔铸其中, 对小说的情节结构、环境渲染、人物形象塑造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1. 民俗环境的渲染

要解读一部有地域色彩的作品, 应当对作品描绘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生活的民俗状况有足够了解。梁斌说, “要想完成一部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我首先想到的要做到深入的概括一个地区的人民生活。地方色彩浓厚, 就会透露民族气魄。为了加强地方色彩, 我曾注意一个地方的民俗。我认为民俗最能透露广大人民的历史生活。”[4]

《红》几乎涵盖了冀中平原地方民俗的方方面面。开头便写到锁井镇的千里长堤、古柏参天, 以及引发冲突的古钟。冯兰池要砸古钟据为己有, 进而侵吞大伙集资够买的地, 导致朱老巩因此事和他结下怨仇。古钟见证了初有反抗意识的朱老巩的英勇, 也为他被迫闯关东、为报仇回到锁井镇闹革命埋下伏笔。接着写到打土坯墙、打苇箔等场景, 最精彩的是网鸟。过年网鸟原是冀中一带的风俗, 农民网鸟是为了能过个好年。“他们敞开手, 用秫秸敲打着棉花叶子……采用多人包剿攻击的方式, 形成一个包围圈。他们追着喊着, 用秫秸敲打着棉花叶子跑上去, 又在网上乱敲乱打。”网住了一只稀有的红脯鸟。物以稀为贵, 运涛打算用它买车买牛, 可冯老兰却想霸为己有。这是为后文朱冯两家矛盾逐渐激化安插的一个小插曲。

过年杀猪的描写也异常精彩。小说写到了春兰和老驴头捆猪、杀猪的场景, 为小说添加了少有的幽默色彩。至于朱大贵杀猪, 不仅完整地展现了杀猪人的熟练技艺, 还表现出人们反抗割头税的决心。

“大贵穿着紧身短袄, 腰里杀着条小褡包, 把袖子揎到胳膊肘上, 两只手一提, 把猪放在条案上, 左手攥住猪拱嘴。右手拍拍猪脖子上的土粪, 把毛撮干净。眼疾手快, 刀尖从猪脖子上对准心尖, 噗嗤一攮, 血水顺着刀尖留下来, 像条鲜红的带子。”

唱民歌、赶年集、买年画、拜年、上坟等民俗活动都一一在小说中出现。这一系列短暂而又纯正的民俗事象恰似粒粒珍珠洒在其中, 夺人耳目。梁斌有意识地描述这些民俗事象, 为小说增添了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冀中儿女在这一系列丰富真实的民俗画中生活, 演绎了一幕慷慨悲壮的英雄故事。

《红》还掺入了冀中农民的土语土调。其中有许多地道的河北方言, 如“怪喜溜的个人!”, 表示对所描述对象的喜爱。诸如此类的方言口语在小说中随处可见, 而且还有很多民间谚语和歇后语, 如“出水才看两腿泥”“躺在席上吹死猪——长吁短叹”。鲜活的方言口语为小说营造了原汁原味的北方农村的语言环境。

2. 民俗浸润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情节结构

人是民俗活动的主体。作者把这个主体置于民俗活动的舞台上, 一方面凸显人物在民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表现民俗活动对人物的影响, 甚至把民俗小舞台作为典型环境, 塑造出典型人物。

朱老忠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主人公之一。他承继了父亲勇敢、豪爽、讲义气的品格, 且是种庄稼的“好把式”。因过年杀猪被要求交税, 他为大贵在背后撑腰。面对强力镇压, 他凭一身的好武艺用三节鞭把敌人刺刀打落。一系列事件后, 朱老忠英勇无畏的精神已露端倪。随着阶级矛盾不断加剧, 到高蠡暴动时, 他带领红军攻占冯家大院, 智勇双全、慷慨勇武的英雄性格完全展露。

冯老兰则是小说最重要的反面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与民俗活动相关。二十年前, 他强夺古钟并掠占土地, 破坏祖辈相承的契约;二十年后, 看到红脯鸟, 又动了霸占的心思, 致使运涛买车、买牛的想法破产。过年杀猪本是当地习俗, 是农民劳累一年后最大的盼头, 他却怂恿索要割头税。最终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

民俗事象可以直接构成结构线索。《红》从开头朱老忠大闹柳树林, 到“脯红鸟事件”“反割头税运动”, 再到“二师学潮”, 情节跌宕起伏, 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 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因冯老兰掠夺古钟而起;“脯红鸟事件”离不开过年网鸟的风俗, “反割头税运动”与过年杀猪的风俗相关。在描写“二师学潮”时, 穿插了丧葬、婚礼等风俗活动, 以延续故事、支撑情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冀中地方民俗文化培养了梁斌的民间文化素养, 以及他热爱乡土的秉性。骨子里的民间意识使他的小说有了自觉的民俗文化描写。小说浓郁的地方色彩, 丰富了其审美文化意蕴和历史文化蕴涵, 显示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

民俗可以理解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区域中人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 其活动主体是人。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 还是被引入文学作品里, 民俗都离不开人, 同时又对人产生影响。而文学是“人的文学”, 它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为目的的。深受民俗影响的作家, 在作品中恰当地植入民俗事象, 有助于作家表现自我, 更透彻地关注人的命运。笔者认为, 作家创作时把民俗作为表达工具, 不仅能给作品以厚重的历史感, 提高作品的审美层次,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俗的传承与研究留下宝贵的资料。因此, 当民俗与文学作品在表现人、关注人的层次上相契合时, 可以产生双赢效果。这种契合在《红》中得到了印证。

参考文献

[1]茅盾, 《小说研究ABC》, 上海:世界出版社, 1928年.

[2]田英宣, 《试论红旗谱中的民俗描写》, 山西师大学报, 2007年.

[3]汪玢玲, 《民间文学概论》,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篇4:阿里红旗下的“蛋”

当UC并入阿里消息曝光之初,食言、变心言论四起,媒体反复追问UC为何放弃当初言之凿凿的“独立上市”而投入阿里怀抱,俞永福有句回答看似避实就虚,实则言衷之词:马云是洞悉人性的。

在马云给阿里人的内部邮件中,他明确表示,希望在UC内部找到“合伙人”,换句话说,马云虽然是名义上的老板,但是UC的发展方向和节奏依然在俞永福等UC核心管理团队手中。

这种“放权”,不得不说是马云的智慧。移动互联网时代变量远比定数多,BAT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既可以是新长征路上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最大的包袱。凭什么让像UC这样的重量级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平台,选择与马云、阿里“在一起”,这是比钱更需要智慧的整合。

如外界所见,近两年时间里,阿里巴巴的投资动作频繁,2014年更甚,从年初至今,就有十数起投资曝光。有投行人士这样梳理阿里近两年的投资风格:一是早期投资,主要是财务型投资,类似VC,阿里采取少数股权投资,目的是打造生态圈、强调布局。比如陌陌、美团、丁丁、在路上等;另是要求被投资的公司跟阿里的业务能较强整合,控股也好、收购也好,占股多少都可以谈。比如虾米网、新浪微博等;三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阿里的投资重点再次发生改变,投资对象锁定O2O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比如高德、UC等。同时开始做一些前瞻性的投资,涉足一些跟电商暂时没有直接关联的行业,比如文化行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

如何让这些有活力的、可能是未来新方向的“外来者”,与阿里原有的庞大业务体系发生值得期待的“化学反应”?业务上的整合是理所当然,阿里如何利用其强有力的文化来渗透、统战这些大大小小的小伙伴们?

合伙人

火车向左,城铁向右,不动的便是五道口。

优盛大厦楼顶上,矗立着“U-CENTER 五道口”的醒目字样。

这一天前来造访的神秘嘉宾,让包括高林(化名)在内的很多UC优视员工都很意外。

在北京五道口的优盛大厦D座16层,神马科技公司开放式办公区的过道上,白色休闲衬衫、卡其色休闲裤、白底黑布鞋行头的马云,轻倚着办公桌的一角,跟在场的神马员工看似拉家常地讲,“由于刚刚诞生,像新幼儿一样必须度过前面的100天,所以这前面的100天是最艰辛的,希望神马的前100天用好”。

过道的另一侧站着俞永福,他特意穿了印有神马logo的T恤,颔首微笑地看着马云。这趟秘访的用意,他与马彼此心领神会。

5月5日这天上午,俞永福作为UC优视公司董事长兼CEO,刚刚在2014年GMIC大会(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对百度隔空喊话“神马让巨头颤抖”,数天前正式发布不久的移动搜索“神马”与百度擦枪走火。

明眼人都能猜到,马云这次造访“神马”的用意,一是安抚军心,一是宣誓阿里对“神马”可能的影响力。

在神马团队的北京办公室入口处,挂着几个马云亲提的大字“神马搜索”。除了北京的团队,“神马”在杭州还有一个100多号人的搜索团队,与北京的员工数相当,在杭州的华星创业园里办公。“神马”是UC与阿里的合资公司,据俞永福介绍,UC控股,占股超过70%。

虽然是第一次造访神马北京办公室,但是马云对这个团队并不陌生。事实上,神马搜索的许多员工是由阿里转岗过去的。2013年,俞永福和UC管理团队完成两个重要的收购整合:一是整合整个阿里PC浏览器的团队和业务,二是整合了阿里全网搜索业务“一搜”和团队。被俞永福称为“保密工作做得不错”的“这两项整合”,直到2014年4月中旬UC浏览器PC版正式上线、4月底移动搜索“神马”亮相时,才被公众知晓。

现在来看,UC在去年秘密整合阿里两块业务资产,实则UC并入阿里的前奏、铺垫。

今年5月初的秘访,马云还给神马团队吃了颗“定心丸”,“我想有任何需要阿里巴巴集团帮助的地方,我们会全力帮助”。当天随马云一同造访的,还有阿里的总参谋长曾鸣。

“我还记得在2007年离任(中国)雅虎总裁的时候,马总给所有的员工说过一句话,‘我们暂时不做网页搜索,我们是放而不弃,我们还是要回来的’。”当曾任中国雅虎总裁的曾鸣重提旧事,尤其是在阿里和UC推“神马”叫板中国搜索业大佬的档口,与稚气未脱的神马团队一起来回味当年这句话,感觉相当微妙。

对于一直未能在搜索上“圆梦”的阿里来说,当年雄心勃勃收购雅虎中国,但中国雅虎却未能成为中国搜索界的奇兵,现在给人给资源与UC一起发力移动搜索,无不显露了马云和阿里在移动搜索上的野心,如马云所说的“今天的淘宝是神马的明天”。

马云所谓的“全力帮助”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带给“神马”的还有“整个阿里全网的内容”。比如移动端的购物搜索,俞永福有底气说“今天在中国如果把移动的购物搜索能够做好的,除了神马,我觉得别人很难。因为最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商品数据库”;比如未来基于LBS的搜索服务,等等,都是站在阿里的“舰船”上的UC,让外界有想象空间的。

“他(马云)提出的现在的架构设计,我进入阿里战略决策委员会,并做阿里UC移动事业群总裁。我原来汇报给UC董事会,(现在)变成汇报给阿里战略决策委员会,没有上下级的直接汇报关系。这跟UC合伙人的方式异曲同工。会让我们有很好的合伙人的心态和方式去做业务。”俞永福说。

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多元化,不象PC时代那么集中,综合性入口比如通信、浏览器、搜索、应用市场、LBS。浏览器起家的UC,虽曾遭遇发展的天花板,但同时已是重量级的、有盈利能力的入口服务平台。事实上,外界能想到的中国互联网大佬基本上都跟UC洽谈过整合的事情,用俞永福的话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不光是钱的问题”。

小伙伴们

“我在选BAT的时候发现,B有跟我类似的业务,T有跟我类似的业务,我需要的是‘以我为主’,这个‘以我为主’有两件事情,第一品牌以我为主,第二打法以我为主。(整合后)是你在支持我往前发展,还是我要支持你往前发展,这是非常大的不同。”回溯整个整合过程,俞永福很清楚地记得马云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永福你加入整合,我们能有机会开一舰队”。

在阿里宏大的战略版图中,能享受以自有品牌成立事业群待遇的,UC是个案。整合完成后,将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这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继阿里电商事业群、云计算大数据事业群之后组建的新业务集群。

与UC以“合伙人”心态、姿态相对独立发展的状况不同,更多被阿里投资尤其是收购的团队,则会被强有力地吸纳、整合到阿里庞大的电商生态圈中。

比如虾米。一直是“文青范儿”的虾米音乐,今年让外界感觉"突然闯入大众视野",年中相继签约《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两大王牌音乐类综艺节目,重金抢得两档节目的独家音乐版权。外界这才意识到,原来虾米音乐背后还有阿里巴巴这棵大树。

当时“虾米被阿里收购”的消息,是伴随着2013年初阿里集团业务组织架构调整才得以浮出水面的。2013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现有业务架构和组织调整,成立25个事业部,其中包括音乐事业部。

该事业部即由阿里2012年收购来的虾米音乐构成。事实上,用“虾米团队重回阿里”可能比“收购”更贴切。成立于2006年的虾米网,其5位创始人中有4人都来自阿里,创始人王皓,曾任阿里系统分析师。

当时外界很诧异,数字音乐正值黎明前最寒冷的时期,音乐服务商鼓吹的“收费时机”实则雷声大雨点小,阿里为什么要当虾米的“解放军”?淘宝曾经推出过淘花网,希望单纯用做电商的角度来做音乐方面的销售,但是也不了了之。

据说,在同意被全资收购前,虾米网与阿里的投资收购洽谈就已经进行了两三个月,虾米网团队内部不乏反对的声音,王皓心里也有很大的疑问:以电商、金融为主业的阿里巴巴为什么要收购虾米网?收购敲定之前,2012年底王皓和马云的那场交谈,实则双方的一次“摊牌”,“摊牌”当天,这笔交易在马云的办公室敲定。

一位阿里内部人士曾这样解读整合虾米的动机:此前阿里巴巴的定位是一家实物交易平台,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阿里必须变得更社交化,从实物交易延展到非实物交易,音乐业务正是“社交化”的标配,因此进军数字音乐业务成为完善整个链条的重要一环。

外界现在看到的是,今天电商们还在拼价格与购物体验,这里的“物”还主要是指以物理形式存在的商品;三五年内,电商会展开内容与媒体资源的比拼,京东、苏宁等都已经在厉兵秣马、囤积粮草,更何况阿里。

以“数据”的名义

“从逼仄的香港落地敞亮的阿里,心情舒畅,和一堆成功又努力的产品人交流,倍受启发。”7月中旬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的浦明辉,刚与团队的CTO在阿里的“产品大讲堂”进行完分享。作为一款跟社交结合的旅行记录与分享App,目前“在路上”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000万。

“在路上”联合创始人、CMO浦明辉会经常受邀参加一些创业项目的对外交流,去阿里让他不由得感觉更亲近些。2013年3月,“在路上”完成与阿里资本的百万美元A+级别投资。

一边是拿到阿里的投资,一边是“在路上”的用户数积累超过五百万且在不断增长中,双方都觉得“商业化”的进程可以提前。

“阿里当时也觉得淘宝旅行的App的增长遇到了瓶颈,想做一个新的东西。当时是想做一个旅游路线精选的产品,但又不方便直接在淘宝旅行上做,正好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做是比较稳妥的。”“在路上”CEO陈伟最近聊到商业化摸索时说。

在可能性上,是作为淘宝、淘宝旅行重要的移动端入口,还是直接升级为旅游O2O平台,这是个对移动互联网的判断和选择题。

起初有分析认为,“在路上”有望成为淘宝旅行(阿里航旅事业部)产品应用布局阵列中的一员,完成与淘宝旅行的产品对接,坐享淘宝旅行海量的用户和数据信息,抓住战略超车的机会。

事实上,获得阿里投资的“在路上”,选择了“飘”在阿里帝国外围,以相对独立的方式来试错和发展。用浦明辉的话说,“在路上”说不上是不是"阿里系"成员,现在整个团队与淘宝旅行是完全独立的关系,团队在今年4月份推出了主打当地游和周边游的移动电商平台“淘在路上”。

不过,浦明辉也表示,像"淘在路上"这样真正"移得动"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特性开发的旅游App,未来不排除会与淘宝旅行或者淘宝、阿里的数据资源进行合作。

外界也已经注意到,今年年初,阿里集团就明确了“云+ 端”的公司战略。借用俞永福的解释:云计算大数据都是基础层的,相当于“数据的OS”;而阿里的电商业务、UC移动事业群等非电商业务则是“应用层”的,都是“接触到的用户”的应用。“5年多来(阿里)集团坚持对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坚定投入,而UC的同事们则成功地打造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端’”。

按马云的说法,云+端(Cloud+App)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当然我们目前在APP端上的表现不令人满意,所幸的是精彩纷呈的端市场才刚刚开始”。

我们知道,在马云所说的IT时代(Information Technology),借由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业务的发展壮大,阿里书写了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成长史,尽管这期间假货、小二腐败、中小卖家“围城”淘宝等负面消息时有传出,甚至有人将马云的名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演绎为“淘宝让天下生意难做”;在新经济时代,即马云所理解的DT(Data Technology)数据时代,阿里雄心万丈要玩转“数据的魔方”,“建设一个大数据环境,让数据变成工程,围绕数据提供一整套的精细化服务”,“使中小企业可以在阿里云上获得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服务,也可以构建自己的数据应用”。

这一次,阿里希望用数据这只“魔杖”再度“唤起”小伙伴们(中小企业以及App开发团队)的热情,如他们所说“要让数据激发它的活力,让数据成为一种信仰,让数据发挥它的商业价值”。

篇5:读正能量有感

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得上是幸福呢?难道是拥有财富,拥有成功?每个人都向往着幸福并苦苦追求,可是又有谁人懂得幸福的真正意义呢?通过阅读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让我明白了一些其中的真谛。诚如书中所述:”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就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快乐的情绪,你会感到更幸福;想象完善的自己,你会越来越成功。像一个百万富翁一样思考,你会奇迹般地致富。“理查德告诉我们,人们通过有意识的操纵自己的行为,获得某种积极的”正能量“的积聚,从而获得正面的情绪。这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得如此简单:如果你想变得快乐,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先昂首阔步吧。我想,幸福的获得正是需要有这种”正能量“的精神吧!

人生是否幸福,这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心态,它源于你对事与物的追求与理解。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就是自足,幸福的自足就是无求于外物,而自满自足。"知足者常乐,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很困难,人要活得舒心、快乐、幸福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凡事都往开处想,开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善良……这些就是生命的正能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久了,工作累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会变得疲惫,慢慢淡忘这种幸福感,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烦恼。生命赋予了我们几十个春天,我们不可以在春天里失落,哪怕是在泪水里抗争,我们也要给春天一个微笑。朋友们,只有积极的行动起来,把握好现在,活泼地对待生活,简单快乐地工作,才能拥有时时刻刻的幸福!

我相信,拥有正面能量的人,会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幸福,若生活悲喜交加,就坦然面对。若当快乐来临,就尽情享受,在乐观和自信后面,深藏着对人生的豁达与包容。

幸福的旋律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什么是你要的幸福――只有你最清楚。

生活的快乐是你自己去营造后的感受。

什么是你心底最真的快乐――只有你最了解。

别去寄求别人的改变。

自己去积极行动起来。

或许你会生活得更快乐自在。

而快乐自在之后或许你会发现。

篇6:读正红旗下有感

——读《红岩》有感

时光荏苒,中国共产党在努力奋斗向前的途中已迎来了九十年的华诞。作为成长在党旗下的新一代,我们虽然未经历风雨磨练,但却对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我阅读了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红岩》。这是一曲血与泪的悲歌。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故事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双抢老太婆等一批革命英雄的坎坷事迹为背景,谱写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坚定意志与不屈毅力的激昂旋律。

《红岩》是以真实的革命历史为背景,再现了革命者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为革命必胜的信念不懈奋斗的事迹。在这里,我看到了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天真可爱,但面对敌人却同成年人一样勇敢的小烈士——“小萝卜头”;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

小说的主人公江姐,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她对党忠贞,对敌战斗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静,对革命同志意往情深。当她正满怀憧憬的想象着未来的生活时,却收到了突如其来的噩耗。她的丈夫彭松涛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头颅被高高的挂在城头上示众。江姐顿时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是我所无法想象,但江姐并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堪一击,而是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勇敢。把她的刻骨之痛深深的埋在心底,把满腔悲愤化为革命的动力。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在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坚决要求要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去。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她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出内心的痛苦,要舍小家为大家。但是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们为了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将又粗又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间。面对着这样十指连心的刺骨疼痛,江姐没有丝毫的动摇,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特务们的严刑逼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为了不暴露越狱的计划,保护其他同志,江姐镇定地、毅然地走向了刑场。在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的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她无愧于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我不禁思考,江姐,一个柔弱的女子,是怎样的勇气支撑着她的意志?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使得她对党如此忠诚?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很多人都忘了本,忘了那些为了解放战争,为了抗日战争洒过汗,流过血,甚至献出了生命的先辈们。太多的人都在这个花花世界里迷失了自我与方向。他们忘记了,忘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忘记了对党的忠诚,忘记了为人民而服务原则。多少政府人员假公济私,动用公款来满足私人的贪欲;多少政府人员滥用职权的做着危害一方的事!周久耕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为贪污种下了恶果,成克杰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一处败笔,陈良宇踏上了不能回头的罪恶之路„

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同样要身怀远大的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时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铁道校区赵长平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中南,我也从心里佩服他。这不仅因为他为当地的人民增了光,更因为他为我们这一辈的青年添了彩。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它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

再说本书的另一主人公许云峰,重庆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一个地下党领导人。他经验丰富,胆识过人,沉着机智,顾全大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多少次在严峻的关头,挺身而出,表现出顾全大局,独当危难,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他在沙坪书店敏感的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冷静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陷阱,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艰难地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留给自己的却是壮烈牺牲。在他将要被特务匪徒秘密裁决的时候,书中有这样的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站立两旁的特务,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在内战的战争过程中,无数的共产党员,在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中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还有许多还不是共产党的,但却有着满腔热血的青年及儿童,也在内战中起到积极作用。“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首年轻的共产党员成岗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著名诗篇,值得多少当代人去思考伟大信念的力量?小萝卜头,从出生开始便被敌人关在监狱中,从未出去。他渴望自由的同时又不想离开监狱,因为他能为监狱中楼士与外界共产党人建立联系,为中国共产党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而反观当今社会,有多少人为了私欲而置党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又有多少人因为利益,名誉和金钱而放弃自己的尊严?我不得不说,时代进步了,而人的思想却麻痹了。从毒奶粉,到地沟油,瘦肉精,再到今天的染色馒头,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人被利益所牵制着,他们缺失了诚信的原则,道德也已经开始严重的滑坡…前段时间,在微薄上,贴出了一张付款单位为“上海卢弯区红十会”的餐饮发票。这种消费了9859元的发票一经发布,很快被微薄友转发,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表示,会迅速调查此事,并公布结果,上海市红十会也表示将调查此事。如果就吃喝的次数和消费金额而论。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9859元一餐饭,比起去年山东省粮食局12人一顿总共吃掉14810远,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但之所以这张远发票一经公布,便引起各方人士的强烈谴责,其原因在于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一餐不仅吃掉了贫困地区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亵渎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甚至包括国际友人的爱心。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己名誉的一种摧残,更是一种对国家利益的毁坏。

我怀念红岩精神,就在于什么是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就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着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的真理,使社会人生伟大的实践,是革命先辈们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人物,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而奋斗。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大部分的人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早已忘记了红岩精神,忘记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染成了我们的五星国旗,我们怎能在享用现代文明的同时,忘记了和平的生活源自于血染的历史?怎能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

上一篇:背囊,从心出发作文下一篇:猫郑振铎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