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4-04-11

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XXX

在本学期中,技能教研组在校长室、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认真执行教学五认真,顺利完成期初制定的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表现

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教学法规,按课表正常开展课务。各教师能及时更新观念,关心学生全面发展。

二、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

在教学中做到备案,精心设计,能主动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学生普遍喜欢上综合组学科。

三、团结合作,做好本职工作

各老师除了本身的教学工作外,还担任其它的管理、电教及培训竞赛工作,大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互相支持、密切合作使得学校的工作有序完成。这一切都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平凡的工作中。

四、教研工作顺利开展

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教研,除了平时学科教学中外,大家还能主动的主动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风气。本组成员课题都顺利结题,同时又有新课题的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新课程要求的尝试教学实践。

(1)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或空余时间,单周进行开课活动及集体备课活动,双周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新课标》及其他前沿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新时代教学的要求。

(2)按课改的要求,尝试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各科注重平时的课堂评价和记录,为期末技能课的综合素质评价积累资料和凭证,使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效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本学期市、片教研活动较多,本组老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组内教师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XXX老师在桐乡市进行了名优教师展示课,并参加了2016年省一师一优课的评选,XXX老师在全市信息技术老师教研活动中进行了讲课。

3、提高自身素质,服务于教育科研。

教师高素质才能决定着学生能力的高低,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都意识到了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才能不负于教师的职责,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在平常的教学教研中出现的问题,本组老师都能利用教研活动多思考,多交流,互提高,同时做好教学教研的精细化工作,使各老师教学教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本学期共有二个课题结题,XXX老师的嘉兴市专项课题和XXX老师的市级规划课题,目前均已进行优秀成果的评比阶段。

4、学生比赛硕果累累

做好学生在综合组学科方面的活动,科技、信息活动都有奖项获得。如在XXX、XXX,XXX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共有42人在嘉兴市信息学奥赛中参赛,36人获奖并获得了团体一等奖。劳技学科参加了嘉兴市抽测活动,获得优秀等第。在第二届桐乡市机器人比赛中XXX老师共带二组学生参赛,一组获一等奖,一组获三等奖,在桐乡市元旦文艺汇演中XXX及XXX老师带领下同学们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学校其他工作

学校电教工作开展有力,机器设备维护及时,学校网络改造顺利完成,校园网络畅通,有力的保障了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在工作中还有不足的地方。

1、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

2、努力克服学科杂,人员分散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3、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要下功夫,要将经验写成心得,要有文章发表。

4、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从课堂入手,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等。

XX初中技能组

2017.1.4

篇2: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校行政学期初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奠学生成才之基,铺教师成长之路,树学校精品之牌”为工作总目标,发扬勤奋踏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强化“高效课堂教学”思想,强化“各项工作和谐发展”的思路,全组成员同心同德,脚踏实地,严格按照学期初制订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实施高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本学期,在课程教学处的统一部署下,本组确立了“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重点,教研组分别召开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实施高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两次专题研讨会,教研组、备课组老师积极研讨体育高效教学模式和程序,通过组内开设公开课听课、评课,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高效教学”的概念,认识到了高效体育教学的内涵不仅要有效果、有效益,而且要有效率,同时也明确了高效教学的考量标准不仅包含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还包含学习体验。研讨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高效教学的构建,必须做到教学预设的有效性即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必须做到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做到精选化、整合化,选择教学方法必须做到灵活化、最优化;同时,在教学评价时要做到多元化、激励化。

二、创建学习性教研组,促进专业化发展

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效手段,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学习,本学期教研组学习蔚然成风,相互之间交流听课就达80节次,外出学习达20人次,有业务培训,有研修活动,有观摩学习,有教学研讨,形式多样。每一次活动归来,与会者都进行交流,及时传达有关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传达课改信息,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发展。此外,为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根据教师发展处和课程教学处的统一安排,本组于每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大家先在自学的基础上然后集中交流,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收获。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着力向更深层推进

本学期初,准备向教育局申报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项目学校,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研究》也准备申请立项,意味着我们所开展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组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围绕课题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改进和改良我校大课间,在探索中前行,在改良中进步。本学期围绕课题研究在校行政支持下组织了全校的春季运动会,从项目设置、场地安排、报名和比赛、学生参与率,都超过以往各届。

四、强化毕业班体育教学,体育中考成绩优良

上届初三体育中考我校取得了42.5的好成绩,而本届初三毕业班面临人数多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学校和全体教研组同志非常重视。九年级四位教师抓早、抓紧、抓细、抓实,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同学,同时各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中考标准,群策群力,经常交流,不断探索提高成绩的方法,并及时做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教学、训练、考核相结合。本学期,我们认真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分管领导和教研组先后多次进行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分析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在5月进行的体育中考中,我校再次取得优良成绩,全校均分达到了41.3分,圆满完成学校要求。

五、业余训练常抓不懈,体育竞赛成绩可喜

运动队业余训练,一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运动队教练员认真负责,坚持常年系统训练,不断改进创新训练方法,使训练质量大幅提高,在各类体育竞赛中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校足球队参加市校园足球比赛获得前几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市参加省校园足球比赛。

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体育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我校的体育工作将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更快地发展。当然,在本学期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项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还有待提高;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都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进和提高。

篇3: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十二五”期间小学教研工作的回顾

“十二五”期间, 我们以“两个关注”工作为指导, 不断深化“高效课堂”和“学科特色”建设, 探索有效教学策略, 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学科特色发展, 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 课题引领, 教研推进, 着力开展高效课堂和学科特色建设

1. 课题引领。

2012年, 武汉市启动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效课堂实践研究——以武汉市为例》。我区6所学校成为市级“高效课堂”建设样本校。同年7月, 我室完成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区域性“减负增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结题工作。2013年10月, 我室申报的《基于“云教育”条件下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由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正式批准立项, 2014年12月在育才汉口小学成功召开了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汇报, 受到专家们的好评。2015年6月, 我室承担的区域性国家级课题《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课题子项目“和谐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和“区域性学科建设”研究顺利完成了总结工作。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化, 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现代化学习能力的提升, 同时推进了常规课堂整体向高效课堂发展。

2. 教研推进。

“十二五”期间的教研工作以高效课堂和学科特色建设为重点, 以区域内32所学科基地校、特色校为载体, 探索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和学科特色发展策略框架。2013年4月, 我室承办“玩转数学”数学学科市级展示活动取得成功;随后, 我室总结出“玩数学增智慧强学科”的区域性小学数学“变式教学”成果:提出了“变式教学”与“玩数学”的思想、教学理念及操作结构;形成了区域小学数学“变式教学”建设的推进方式;建立了帮助学生“玩数学”的校本课程和文化阵地。同年下半年, 市级学科展示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英语”、“品德”、“科学”、“语文”学科及“信息技术云课堂”分别走进江岸, 展示了“两个关注”促进学科特色建设成果, 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2—2015年, 武汉市教科院先后评出我区高效课堂先进单位15个, 十佳及优秀教学模式9个, 先进个人64余人, 走在全市前列。

(二) 联盟教研, 定向关注, 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1. 联盟教研。

我区小学各学科积极开展教研联盟活动, 集合片内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在联盟教研中研究课堂、研究方法、研究学生。联盟教研工作, 加强了小学教师间的交流、沟通, 推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内化, 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2. 定向关注。

走进“十二五”, 我们给“两个关注”赋予新的内涵———“关注学科建设, 关注队伍建设”。师资培养工作重心转向定向培养, 重点跟踪, 整体提升。大力加强了学科工作室建设, 成立了第二届学科工作室, 充分发挥骨干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主办了数学高级研修班, 经过三年时间, 培养出了一批数学解题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业研究精的数学教师和拔尖人才, 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武汉市“课内比教学”活动中, 我区参与选手32名, 其中获一等奖12名, 二等奖14名。

(三) 网络聚合, 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1. 倚云追梦。

一方面, 我们借力网络, 打造快速、高效的在线研培“绿色”通道。2014年6月, 江岸区小学教研室启动在线式网络教研。各学科分别在教研员的精心组织下, 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在线式网络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大大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消耗, 活动效率明显提高, 为我区创建绿色、高效教研模式提供了“高速通道”。另一方面, 我们聚合公共资源和学校资源, 加快资源库建设, 建立了教师教育云个人空间, 充分享用互联网上优质的教育公共资源;同时结合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 定期将教师的各类优质课教案、课件、教学教研微视频、教育案例、论文、教学心得、学生作业作品、各类课题研究成果等上传至资源库, 汇编成集后供广大教师选择分享。目前, 江岸区小学数字资源库中收集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微课程、课件等总共806件, 获武汉市优秀数字教学资源一等奖151件。

2. 深度融合。

我们理清思路, 明晰了“云教育”和“高效课堂”的内涵与关联, 着力研究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核心, 以“学案导学”为先导, 以“微课”为突破口,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以校为本, 探索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较有影响的模式有:育才小学的三生———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育才二小的异步.同成课堂教学模式;蔡家田小学的“云”课堂教学模式;黄陂路小学的“情境—任务—探索—交流—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等。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 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与教师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分析、处理, 掌握新知。

(四) 导教导学, 创新方式,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导教导学。

一是明确命题的达标导向。针对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等各类考试试卷, 我室进一步明确了区、校两级的命题导向性, 命题全面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各年段学生应达到的“学力水平”, 重点考查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全面、精细分析考试情况。对于1-6年级各类考查的情况, 我们组织教研人员进行精细化的定性定量、分门别类的归因分析, 从学生学习状况、课标达成状况、课堂教学状况等各方面全面分析教与学的成绩与问题,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2. 创新方式。

围绕“体验式作业”设计研究, 变革学法。我室2013年起致力于“体验式作业”的研究, 求力通过以学生实践、体验为核心的作业设计, 去破除传统书面作业的弊端, 彻底摒弃那些机械重复, 脱离生活和枯燥无趣的作业。让我们的学生能更快乐, 更有选择地主动学习。2014年5月, 各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精心组编出台《江岸区小学体验式作业设计汇编》。这套《汇编》共8册, 194篇, 40余万字, 涉及小学7个学科, 全部依托教材, 按单元整组进行设计。

(五) 学科活动, 成绩斐然,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学科活动。

语文是基础学科。各校通过日诵日写、语文读书节等特色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的童年生活浸润书香, 弥漫着书香;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区数学基地校系列展示活动及各校举办的“数学节”、“数学活动月”, 以讲、读、玩、演等活动来带动学生“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英语活动让学生开拓学习视野, 增强兴趣。千人诵英语、英语歌曲大PK、英语课本剧表演和英语礼仪队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科学活动培养了孩子对科学探究的执着的精神。写的养蚕日记、跟踪记录凤仙花的种植、亲手制作环保服装、纸盒机器人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学科的Scratch社团活动培养了一批小“创客”;区综合实践活动以区“综合实践活动日”为抓手, 学生们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 制作各种手工, 挑战有趣的竞技项目。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 成绩斐然。

“十二五”期间, 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 取得丰硕成果:楚才国际作文邀请赛, 共有近4000人次获奖;武汉市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 共有200人次获奖;国际中小学数学竞赛, 三年共有12人次获金银铜牌奖, 团体第一名, 队际赛第一名;武汉市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竞赛, 每年有3000余人次获奖;武汉市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 共有300余人次获奖。

“十二五”期间, 我室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工作发展需求与队伍建设存在矛盾。编制总量和工作发展需要存在差距。部分学科存在缺编的情况。队伍结构不够均衡, 存在学科年段断层的问题。学科教师队伍的缺失造成学科教学存在“短板”。

二是现代化发展要求与自身信息化水平现状存在差距。教研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 而教研人员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还比较缓慢, 缺乏系统性培训。

三是研究服务需求与学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建设存在差距。学业发展评价、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的专业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建设。通过大数据科学地分析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业水平, 提高研究、服务、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十三五”期间小学教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教育改革对教研提出新挑战。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等持续深化, 课程与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正在持续推进。

江岸教育发展对教研提出新要求。“十三五”时期, 是江岸教育在新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 也是江岸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攻坚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创新育人模式, 深入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转型和学习方式变革,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德艺双馨、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品位, 加强学科特色建设, 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任重而道远。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研提供新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如何进一步建设教研信息化的硬软件基础环境;如何通过提升教研信息化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如何履行好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便捷、开放、高效、精准的教研服务和研究指导职能;如何提升教师在一线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互联网+”时代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学校教学实践对教研提出新期待。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层出不穷, 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瓶颈期”, 学科特色发展动力不足等这些基层学校的实践困难亟需专业服务与指导, 这对我室教研人员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十三五”期间小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在江岸区教育局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框架下, 牢固树立“服务教学, 同研共创”的工作理念, 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服务江岸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动力, 以教研机制创新和学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建设为重点, 进一步推进“教育云”环境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科特色建设工作, 不断促进我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全面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 发展目标

依据《武汉市江岸区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 结合我们新确定的研究课题《教研工作服务区域性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研究》, 我室“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为“一二三四五”发展目标:

聚焦一个核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服务江岸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二个关注:关注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重建三化课堂:在课堂教学中,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常态化,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科学化, 尊重、唤醒、激励生命, 关注个性发展的生态化;建设四大项目:学科特色发展项目、学业发展评价体系、教学资源应用项目、多样化课程开发与研究;着力五项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备、教、改、考、评”教学工作策略研究。

四、“十三五”期间小学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 加强精准教研, 促进教研转型, 实现教研队伍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 把教研队伍现代化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加强教研员的自身建设。把听课评课, 上实践课、指导课、示范课, 办讲座, 发表论文, 指导教研、课题研究, 提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作为教研员大练内功的硬性指标, 常抓不懈。坚持选派、组织教研员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 增长见识, 增长才干, 准确把握课改脉搏, 认真研究解决课改中的突出问题。

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梳理各学科教学现状, 在总结新课程改革经验的同时, 进一步针对学校需要、针对教学短板、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精准指导。探索教研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 把指导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对“课程—教学—评价”整体性的教学指导, 把基于经验的教研转变为基于事实和大数据的教研, 把“介入式”教研转变为“参与式”教研, 把教研人员的个人权威角色转变为“合作共同体”成员角色。

(二) 协同教研创新, 移动网络助力, 实现教研方式的现代化

加强协同教研创新。在联盟教研基础上, 建立学区教研体系, 建设形成“3+4”学区教研格局, 不断强化学区联校教研意识, 营造教学互助, 资源共享的教研氛围, 积极推进学区制建设。大力开展跨学科教研, 着力研究综合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跨年段 (年级) 教研, 重点研究过渡年段和年级的教学衔接;开展跨地域教研, 加强区域间的学习考察、进修互访和联合攻关, 实现同研共创, 互利共赢。

江岸区小学学区教研建设实施方案

“3+4”学区教研格局:三级管理———以区教研室、学区中心教研组、学校学科教研组为结构的管理体系;四层引领———即学科专家的理念性引领;区教研员、区学科工作室的方向性引领;学区学科基地校 (特色校) 团队的研究性引领;学校骨干的实践性引领。

发挥移动教研效能。在“十二五”启动的网络教研、远程教研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移动式“微”教研———以手机微信平台为载体的“江岸区小学教研办公综合系统”。提高平台在教研活动中的使用率, 实现教研的移动化和智能化。

加强网络名师教研。推进网络名师工作室工作, 在名师主导下, 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团队, 以师带徒为主要培养形式, 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学科研究、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练。

学区教研、移动教研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要点

1.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学区覆盖率达100%;各学科教师培训覆盖率达100%以上;学区研究专题覆盖率达100%;学区学业质量监测覆盖率达100%。

2.组织各学区课堂教学研究课、展示课年平均达35节以上;运用教研平台组织教研活动率达80%以上。

3. 各学科建立网络名师工作室, 并组织活动开展率达100%。

4. 各学科教研员年平均收录精品数字化教学资源10件以上。

(三) 重建“三化课堂”, 着力五个研究, 实现教研内容的现代化

常规课堂教学和基本教学流程是我们教研工作的主阵地, 是深化“两个关注”工作的核心内容, 要实现教研内容的现代化就必须立足常态课堂, 创新常规教学。通过新“三化课堂”的构建和五个教学专题的研究, 促使教师真正直面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站在学生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教与学所面临的挑战, 重构学习观, 学生观和教学观, 着眼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三化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常态化,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科学化, 关注个性发展的生态化。新“三化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构建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模式, 通过教师科学有效的导和学生主动智慧的学, 在每一节课中, 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在学业发展和个性发展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加强“三化课堂”与“教育云”条件下高效课堂建设的结合, 着力开展“微课”、“翻转课堂”和“教育云”优质数字化资源运用的研究。

“备、教、改、考、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流程。我们在“十二五”期间, 曾对五个基本流程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对于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换成教学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旧的“指导意见”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需求, 非常有必要重新研究新的策略, 对“备、教、改、考、评”教学流程给出新的要求和建议, 边实施边完善。计划“十三五”期间, 每年围绕一个专题展开研究, 分别形成各学科“互联网+教研”系列---江岸区小学教师备课 (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监测、评价) 策略研究成果。

“两个关注”工作内容的演变:

“十一五”期间———“关注每一个节课的效益, 关注每个教师的成长”

“十二五”期间———“关注学科建设, 关注队伍成长”

“十三五”期间———“关注技术与教学的相互融合, 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 四大项目联运, 优质均衡长效, 实现教研机制的现代化

1. 学科特色发展机制建设。

在“十二五”以数学学科基地校建设为先导的基础上, “十三五”着力开展各学科的特色建设工作。分阶段开办好语文等各学科高级研修班, 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加大各学科工作室的建设, 着力学科健康发展方面的研究;加强各学科特色校的建设, 深化研究学科管理的科学化;制定学科建设奖励办法, 对考核验收成绩突出的学校及个人给予奖励。不断深化学科特色发展机制建设, 打造具有江岸教育特色的学科品牌。

2. 学业发展评价机制建设。

组织建设江岸区小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资源库, 研究和开发智能组卷系统和智能成绩数据分析系统, 提高学业质量监测和学业发展评价的科学性。在继续做好语文、数学专项监测和“两基”监测的基础上, 研制出台《江岸区小学学业质量专项监测指导意见》, 相继组织信息技术、英语、品德和科学学科的专项监测, 建立科学长效的小学学业发展评价机制, 推进我区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

3. 教学资源应用机制建设。

以区教科研应用平台建设为契机, 健全和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坚持组织区“三优”、“四评”活动, 通过开展优质课、论文、课例、体验式作业设计和微课等项目的评比, 提高各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不断汇编优秀成果, 完善和充实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建立动态发展的教学资源应用机制。

4. 多样化课程开发与研究机制建设。

多样化课程建设是打造区域教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 我们将依托学科工作室、基地特色校, 大力开展多样化课程建设, 指导、研究和开发一批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的课程, 如“玩数学”系列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STEAM创客教育课程等。与专家、学校、社会联手, 建立协同共赢的课程开发与研究机制。

(五) 应用教研平台, 优化教研管理, 探索教研评价的现代化

建立网络教研日志, 加强教研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利用网络教研日志随时随地添加、修改和查询教研人员的工作日程, 充分发挥其全面、实时、便捷的优势, 为教研评价的科学性提供依据。

利用活动管理平台, 优化和规范教研活动的组织。教研活动管理平台集活动的创建发布、定位签到、出勤反馈、在线互动等功能为一体, 实现线下与线上、集中与分散、实体与网络的教研活动组织。加强利用平台组织教研活动, 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促进教研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开通教研微信公众号, 增强与学校、老师、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把教研微信公众号作为教研工作的窗口, 面向江岸区所有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开放, 实时发布教研动态, 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丰富教研评价途径, 为教研评价的多元化创造条件。

强化绩效管理与考核, 提高教研评价效能的发挥。以工作量与工作过程、劳动纪律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益、重大项目与特殊贡献为主要考核内容, 建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绩效激励机制, 确保教研评价的导向作用。

五、“十三五”期间小学教研工作的保障

(一) 组织保障

全面加强党支部思想、政治、组织、制度建设, 加强党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及时研究解决课程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依法履行职责, 提高服务效能, 指导各小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 制度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强和完善教研制度建设。坚持以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引领小学教研工作规范、科学、持续发展。坚持《周教学研究制度》、《教学质量常规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联合视导诊断检测制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等。

(三) 资源保障

1. 项目驱动, 专款专用。

加大重点建设项目经费资助力度, 完善项目运作方式, 经费保障做到全面、及时、合理、到位。

2. 专家引领。成立区“十三五”教研工作专家指导小组, 指导课程改革, 引领事业发展。

专家小组名单——排序以姓氏笔画为序:吕渭源、靖国平、朱复华、柯尊信、叶显发、陈佑清、夏家发、李光杰、湛卫清、郭凤麟、吴祥林。

(四) 科研保障

强化教育科研的先导功能, 注重区域教育发展热点难点和政策策略研究, 加强对国内外、区内外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 引领我区广大教师积极探究教育教学实践。申报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研工作服务区域性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研究》。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十三五”教研工作的落实和深化。

(五) 评估保障

篇4: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会议由机械工业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分中心副主任吴文增主持,首先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机械工业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分中心的概况。吴主任表示,分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加强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拓展行业人才发展通道。印刷及设备器材分中心主要工作承担印刷及设备器材行业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技能人才的培训鉴定和证书的发放工作,以及各地区行业技能鉴定站(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审查,组织职业标准编制,举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工作。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陆长安发表了讲话,他表示,人社部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大力推进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也非常关注印刷机械装备制造业。2014年4月人社部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复“印刷及设备器材分中心”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志着印刷机械行业技能鉴定工作正式展开。印刷及设备器材技能鉴定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针对行业实际情况开展了修订国家职业大典、制定技能标准、成立技能鉴定机构、组织模切机中级工技能鉴定工作等。分中心力争在3年内全面布局行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的架构,疏通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努力打造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际、区域性、地方性、行业性、全国性技能大赛互相结合的立体培养模式,提供更多的渠道让技能人才获得技术进步和上升通道。

分中心吴焕炜工程师为与会嘉宾们详细总结了分中心2015年的工作以及2016年的工作计划。2015年分中心完成了8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工作、模切机试题库编写工作以及全面开展鉴定和培训等工作。目前分中心正组织企业和专家制定《印刷设备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涉及到印前、印中和印后领域中几十家龙头企业,另外专业院校也参与了该技能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分中心将针对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和印刷厂,建立相关职业鉴定站(点)和实训基地,大力推动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杭州科雷机电公司陈炜副总经理以东道主名誉致词,欢迎各位代表、各位领导莅临科雷,祝贺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印刷及设备器材分中心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篇5: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本学期,全体教师坚持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抓好各年级的课堂常规教育,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教研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管理,扎实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遵循教导处的规定,按期初教学计划开足、上足规定课程,使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学成绩评定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本学期,学校一年级班级多,安排的年轻教师也较多,每位教师提别是新教师只有在认真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因此,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和年级备课组长参加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有效学习,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其次,教研组还开展了主题为“懂法明‘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到有效评价”的校本教研学习活动。同时要求教师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加工,保证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按照学校要求,本学期按年级实行电子备课,但每课都要有二次备课的痕迹,并要有每课的教学反思和单元小结,老师们均能按照学校要求规范备课,及时上传,按照反馈进行调整。

二、组织教研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善学善研善教,应是教研组内每位老师努力的方向。本学期,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结合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主题教研、有效教研,避免无主题、形式主义的教研活动。在以校本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与年段、个人公开课相结合,统一各年段的开课主题,由原本的研起来、评起来,向研要质量,向评要成果,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1)完善集体备课制。数学教研组以低、中、高年级各为一个备课组,全面分析、研讨教材,并交流在教学中的疑难之处,针对重难点的把握、练习的设计、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改进的措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结合校情,数学教研组除了每周一次(周四)的研讨活动,同时每两周一年段教师还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备课的同时,也为新教师提供交流所遇的教学问题的机会。注重各年级组内平时随时随地的交流研讨,让集体备课为我校的教学服务。

(2)开展“一人一课教研”活动。期初教研组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方向,确定各年级教师公开课的主题,低年级以“数的认识与运算”内容为主,中高年级则以“图形与几何”内容为主。每位数学老师自己备课基础上,进行第一次试上。在备课组集体磨课后,组内全体教师对该教师二次上课再次进行评课。通过这一活动,极大地锻炼了老师们独立备课、上课的能力,提高了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共完成6节校级公开课。

(3)日常实行随机听评课制度、年段互相听课制度和师徒相互听课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年段和教师教学之间的交流。在与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江南水都片区学校的多向学习、评价、反思、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数学组教师每周至少一次教后小结,提供一个困惑,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有关自己教学的学科经验总结或案例。

三、口算竞赛,重视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

基于进一步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重视运算能力培养的要求,检验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情况,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教研组举行了各年级的数学“口算竞赛”。本次比赛活动以计时笔试的形式进行,10分钟完成100道口算题。过这次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争分夺秒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也是对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发展能力的一种综合性测试。同时,比赛也使数学教师更加明确口算练习应持之以恒,特别要对学生加强口算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师生明显转变为:

1、教师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的获得,情感的体验。

2、教师能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最重要的是教师更为关注课改,注重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改进,注重自己理论学习,并能以理论支撑自己的日常教学,不错过任何一节有价值的公开课和进修安排的教研活动,并能自行展开讨论,评价每一节课。

篇6: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中学2015—2016学第一学期音乐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2015又过去了。静下心反思,这学期里我们在学校工作中做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呢?现将本学期来音乐组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音乐学科本职工作

本学期,我们音乐组教师坚持认真执行教学“五认真”各个环节,每周上好每节常态音乐课,另外还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组织60人的合唱团的训练,工作量满负荷。这学期我们都能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教学观摩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听课、备课数,态度端正地完成了音乐学科本职内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二、音乐教学之外工作

1、在课堂教学之外,本学年内作为教研组长的我认真地履行着组长的职责,围绕学校整体工作目标,带领本组教师有序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首先,作为组长,我本人平时一直认真义务地管理着音乐教学器材的妥善保管和音乐各功能室场地设施的维护,把公用设施当自家财产一样爱惜。魏哲媛老师也在积极组织学生社团“秦乐坊”的建设和管理,指导社团使用场所的卫生环境维持等。本学期期末接受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的检查,音乐组已顺利通过。

2、为了我校音乐组的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为组长的我身先士卒,不断加强对外学习,为自己充电,每周参加南京合唱协会的青年合唱研习班学习,虽然为合唱学习奔波过程很辛苦,但一学期下来却引领了一个学习型教研组的成长,并能将学到的专业本领运用到学校工作实践中,加强教研组的软实力。本学期,我校合唱团作为唯一一支江宁区中学生合唱团代表,参加了11月29日南京市“一二.九”中学生合唱节,并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可贵的荣誉。在这种积极氛围中,青年教师魏哲媛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南师大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这些都形成了音乐组发展的积极趋势。

3、为参加南京市“一二.九”中学生合唱节,这学期期初,音乐组教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选拔和引导,认真组织60名学生从零起点开始进行发声音准基础、乐谱教唱、声部合成等一系列艰苦的合唱训练,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了高校合唱专家来校指导,在为时两个月的马不停蹄训练中,老师们每天晚上加班,任劳任怨,自始至终将60人的零起点合唱团,打造成了一个富有专业性的合唱团队,完成了两首高难度作品无伴奏合唱《在森林的那一边》和混声合唱《香格里拉》,去参加合唱节,学生们也吃了不少辛苦,音乐组在这次参赛实践中也由此呈现出我校师生齐心合力、团结奉献的校园精神风貌。4、201c年12月8日和9日,音乐组教师认真配合学校团委政教处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从组织学生排练到上台比赛展演,顺序井然、节奏紧凑,为将革命先烈的遗志以歌咏的形式传播到新一代青年学生身上,寓教于乐,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付出了很多辛苦。在这次歌咏活动中,我校培养的优秀音乐毕业生李玮同学,不忘母校培育恩情,返回母校高歌一曲,为本次一二.九”歌咏比赛增色许多。

5、本学期音乐组还大力支持做好配合本区教研室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参与了一系列本区工作五年的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展示磨课和高淳、溧水、江宁三区连片交流公开课活动。11月17日全区七所高中音乐教师齐聚我校音乐组,为秣陵中学李莎老师集体备课,准备一节去高淳高中的公开课《欧洲民间掠影-俄罗斯风情》,活动效果非常有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区高中音乐教研活动的发展。

6、我在认真履行音乐教研组长职责的同时,依然很重视本组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一学期,我依然一边自己示范带头,同时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认真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展示自身的才华,帮其迅速成长,使音乐组能获得长期有效、可持续性发展。这学期我们认真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各项教科研活动,认真完成了推磨听课月任务,研讨了魏哲媛老师推磨听课月上的公开课《舞剧的灵魂》一课的课例,还认真参加了学校“友善用脑”一系列教科研观摩课听课、讲座、研讨活动,学习到了很多全新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开阔了教学新视野。

7、本学期内,魏哲媛老师在《江苏教师》第24期省核心期刊发表《谈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一文, 在《中学教学参考》9月下旬省核心期刊发表《激发兴趣,由浅入深,循环引导,螺旋提升—谈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一文。我在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校本项目合唱团训练的阶段性思考《零起点高中生合唱团的校本研究反思》,参与了我校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因材施教,走多员发展之路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结题研究活动。我们音乐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边教边研,以研促教,逐渐形成良性的教研组氛围。

8、在音乐组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下,本届高三年级参加音乐高考省统考的所有学生都顺利超过省控线,100%通过省统考。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能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展望2015年,我们将继续积极配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加强音乐学科建设,同时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团结一致,合力把教研组工作做得更上一层,并努力做出特色。2015年我们将努力做得更规范,努力再上新台阶,有待和大家共勉。>第一学期音乐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间飞快,转眼间教学工作安排最长的本学期也在忙忙碌碌中结束了。半年来,音乐教研组在全体音乐教师的团结协作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目标,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音乐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开学初,我们遵照教科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监督教师搞好教学常规和常规教学,组织了本组观摩课、全校的研究课、青年教师大比武、参加市教学能手的评选、才艺大赛,在教室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还是创造机会组织各类音乐兴趣小组等一系列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日趋规范,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日益高涨,校园文化氛围空前浓厚。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坚持常规周前备课不放松。每隔周前按教科研的要求对下一周老师们的教研工作提前做好安排,并在课后进行交流研讨,督促教师针对错误及时整改,使音乐组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2、以活动促教学。根据学期初的教研活动安排及教科处的临时安排,在本学期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创造机会定时组织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调动教师音乐教学及学生音乐表演及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并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3、提高认识,加强自学。组织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县优质课和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使教师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必须加强自学,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要想上一节好的音乐课,必须要有强大的团队做后盾,本学期,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组仝林梅和胡艳玲二位老师的课在全县的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的评选中,分获中小学组的第一名,并于明年春天代表我县参加全市的中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

4、综合开发课程资源。联合全校师生,办好“庆国庆歌咏比赛”、“庆元旦文艺节目汇演”等一系列文艺活动,活跃校园气氛,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按照教科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周前备课及教研活动,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讲课、评课,使音乐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音乐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

4、鼓励音乐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桌椅板凳及学生的身体资源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加强示范。

5、在活动场所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定期组织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篇7: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地理考研组 XXX 光阴飞逝,转眼一学期已近尾声。地理组在学校领导和研发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围绕“聚焦课堂”的核心工作,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部署,要求每个教师“功夫花在备课上、力量用在课堂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全面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更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研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管理方面

1、制定并严格实施了本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学期初,各个备课组均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学校及年级组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基本上完成了计划的所有内容。

2、积极开展了教研组教研工作

利用单周周五教研组活动时间,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1)加强考纲、课标及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解读细化课标作为本期教研工作中心工作。以备课组为单位以专题发言的形式进行研讨,进一步明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手段等。

(2)有效开展观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备课组每周开展了一次观、评课活动。本学期内人人有上课的机会,个个有观课、评课机会。观课前确定了观课主题,评课中有中心发言人,要有角度,讲效益,不走过程:先说后评,既要指出优点,更要剖析问题与不足,评课教师每人必须提出一项不足与改进意见。备课组长要精心组织、协调,确保执教者准备充足,观课者无一人缺席。

(3)开展备课组、教研组教学赛讲活动

结合观、评课活动。先在各备课组赛讲,然后推荐一人参加教研组赛教,最终确定谭老师明年参加学校参赛选手。

(4)规范书写三维目标,认真填写“教后感” 备课组组织了关于三维目标叙写的研究和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填写“教后感”栏目,深入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校正授课偏差,提升讲课水平。

二、常规教学方面

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教案定期检查,作业批改要求及时、准确,学生的作业订正需有反馈。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2、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提高业务水平。

配合高中部教学处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检查全组成员的学案,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全组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全组教师业务水平。

3、定期集中备课

我组坚持定期集中备课制度,以老带新,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我组教师都有一个习惯,都十分注重资料的积累,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平时,又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并重视每次课后写好教后感,总结每次课的得失。

4、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鼓励本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要求本组教师每学期每周写1篇以上的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在总结反思中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青年教师培养方面

着力青年教师培养,实施青蓝工程,抓好以老带新活动。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规划,每位青年教师都配备了一个师傅,在师傅的带领下积极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青年教师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理论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我校目前止滑提升的关键时期,全校、各年级都在强化管理,对我们的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在新课程方面进一步的加强学习与研究,提升自身的认识水平。

2、教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地理学科的课题研究太少,而且级别较低;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太少;发表的论文、论著等少;多数教师只注重教学不重视科研。

3、教学效率、教学吸引力有待提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减负增效是目前地理教学的重点。

4、课程资源开发共享缺少平台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是广大教师的需求,而实际操作遇到很大阻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共享,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1、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管理,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认真组织集体教研活动,积极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期、新高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3、完善建设学科资源库,为教学服务。

4、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实行新老结合,以老带新,共同提高。

篇8: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校在教体局、岷阳学区的领导下,紧紧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以课改实验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我们通过让全体老师学习各种教育法律法规,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期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体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承诺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2、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研训活动,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学期来,我校开展了全员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围绕探索观摩课,示范课,课题研究汇报课,比武课,“高效课堂”达标汇报课、新教师汇报课等课型,通过听,评,议,并在评课中肯定优点,提出不足,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在全县第二届“高效课堂”评比活动中,我校教师张晓凤获小学数学组一等奖,赵荣琴老师获三等奖;赵荣琴老师被定西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 优秀教师,李顺平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柳鹏志、包文芳老师被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刘荔萍、后晓燕、张王红老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在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龙小娟等12名老师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县课件大赛中,郎新巍获优秀组织奖,王小琴等5位老师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李健、赵志娟、刘苏、康婷婷、柳鹏志、龙小娟、徐辉、赵荣琴、李金梅老师的论文发表在《都市家教》、《新一代》及《岷县教育》等杂志上;在省小数会组织的优质课教学活动中,林勤红老师获全省一等奖;在小语会组织的“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和“表达类教学设计”活动中,李锦春等9名老师分别获二、三等奖;在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中,李顺平的教学设计《诵李白经典 品“诗仙”魅力》获全国优秀奖。广大教师从理论上得到提升,从理念上得到更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是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学校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语数教研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教法学法上进行研讨,优化了教学设计。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记教学再设计,要求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学期中,有阶段性反思,期末有全学期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继续加大小课题研究工作,学期初,学校给各级各科制订课题,教师通过写一份研究方案,上一堂汇报课,写一份汇报小结等形式,为教师的专业成 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抓实教学常规管理

常规教学各环节落实到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学校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将狠抓教学各环节管理做为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学校做了一些较有成效的工作。

备课抓实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备课要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教案格式严格按照《东关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特别强调有效备课,严禁生搬硬套。严禁回忆录式备课,若发现上新课不备课的情况处罚的力度比较大,教师备课日趋规范,在期末进行了全校优秀教案评比,28名老师分别获一、二等奖,发放了激励性奖金,极大的提高了老师备课的积极性。

课堂抓效益。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倡关爱了解学生,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定教”,有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并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科学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信息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业抓规范。作业布置要科学、合理,减少随意性,杜绝盲目性,提倡选择性,增强实效性。每次作业都要精选精编,认真批改,讲评到位,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改。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在期末进行了全校优秀作业评比,30名老师分别获一、二等奖,发放了激励性奖金,极大的提高了老师备课的积极性。

辅导抓效果。辅导是反馈教学信息、落实分层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辅导采取个别辅导、面批、谈话等不同的方式。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在全县学科竞赛中,我校老师辅导的学生不负众望,再获佳绩,共有18人次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及优胜奖。考试抓严谨。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风考纪关系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公平和公正,也关系到对学生诚信品德的教育,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师生的考风考纪的教育,从单元测验做起,期中期末考试从考场布置、监考老师的职责、阅卷都有严格要求,良好的考风考纪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教学常规管理的关键在于督促检查,我们严把教学常规检查关,每月对全校老师的教学月常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为体现检查结果的公正、公平,我们成立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小组,对每位老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量化评分,并评出三个等次,评选结果及时公布,并与奖惩、绩效工资挂钩。

三、规范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校通过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使课堂教学逐步规范。

自从2008年以来,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一是我们有了优秀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比较强,二是学校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学校像重视语文、数学一样重视英语学科,三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及教研室对我校英语教学的精心指导,在此基础上,相信我校的英语成绩会再创新高。

四、定期进行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创建高效课堂”电教培训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 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本学期我校共开设语文教研课8节,数学教研课8节,英语教研课4节,促进了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篇9:2016第一学期技能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5—2016学第一学期中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学校教导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县教研室计划、学校继续深化课改工作思路和教导处全面实施分层教学和实施导学案计划及实施细则为基准,以研究在分层教学环境下语文课堂如何开展、导学案的编制和实施、分层教学,导学案运用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为工作重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分层教学,导学案编制和使用,高效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学生课外阅读及指导,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生活。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研究分层教学。一方面我们结合学校分层教学的实施,进行分层教学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课例研究进行纵向比较深入研究分层教学如何适应学生情况制定学习目标,确定教学流程,分层布置作业、进行不同评价等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收获。九年级的分层教学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八年级的分层教学积累了很多的教学经验。七年级的走班制在语文课中实施,七年级语文老师已经掌握了这种模式的基本框架,摸清了环节,找出了一些问题正着手进行解决。

第二、导学案的编制和实施。随着学校高效课堂的实施尤其是引进“五步三查”高校模式后,我们就着手进行导学案编制和实施的研究。我们利用理论学习的方式学习导学案编制和实施的理论文章,还利用专题研究的方式研究导学案编制和实施。我们重点研究了个案的形成和完案的编制,我们还利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对导学案的编制和实施进行研讨。目前语文老师对导学案编制和实施基本达到熟练的程度。

第三、研究高效课堂模式。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我们还利用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五步三查”各教学环节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四、继续组织本教研组老师积极学习语文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学习有关导学案编制使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老师们对导学案的认识和运用水平。结合其他学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做好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的研究和实施,努力提高我校语文成绩。

第五、积极参加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坚持每周一节阅读课的制度。学生在阅读课上阅读了好多课外书籍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六、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征文活动中,我校20名同学获奖。

上一篇:晒太阳 - 四年级写事作文550字下一篇:会活动主题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