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2024-04-14

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通用6篇)

篇1: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金融系团总支 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为庆祝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响应“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社区服务及“十万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我系开展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此活动,以达到培养新一批志愿者,继续继承与发扬青年志愿者精神及新时代优良思想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金融系团总支活动策划如下:

一. 活动项目:

启动仪式:签名活动

外联部:清理小广告

组织部:慰问贫困儿童、农民工子弟

社会实践部:慰问孤寡老人与残疾家庭

办公室部: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

利用微博、微信,时事报道活动

整体活动:除冰、扫雪活动

二. 活动时间:

启动仪式(签名活动):11月27号,星期三下午

外联部:11月30日或12月1日

组织部:12月1日或12月8日

社会实践部:12月7日

办公室部:12月14日或15日

整体活动:以雪为令,周六或周日

三. 活动内容:

1〉启动仪式:

活动人员:团总支全体人员与青年志愿者协会,约100人

活动地点:实验楼

活动内容:进行“十万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的启动仪式与签名活动

负责部门:组织部,进行前期沟通与合作、场地布置、维持现场秩序等组织活动;外联部,负责“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的条幅设计与制作工作 所需准备:1.实验楼大教室

2.团总支青年志愿者条幅(外联部有一面)

3.需签名的“十万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条幅,宽1.5m—2m,长6-8m

4.签名笔8—10只

5.相机

3〉传媒工作:

活动人员:办公室部部员

活动内容:认证官方微博和微信,时事宣传与推广志愿者服务活动

所需准备:1.通过院里取得官方微博、微信认证

2.组织团支书们关注

3.分配任务,保证消息的时效性,加大影响力度

4.相机

3〉清理小广告:

活动人员:外联部全体部员与13级金本一、二班同学,约20人

活动地点:农大附近社区

活动内容:用胶皮手套、小铲子和水清理小区居民楼走廊内的各种小广告 负责部门:外联部

所需准备:1.联系社区

2.胶皮手套20双

3.小铲在20把

4.条幅

5.相机

4〉慰问贫困儿童与农民工子弟

活动人员:组织部全体部员与13级金本三、四班同学,约25人

活动地点:香坊区小区

活动内容:以两人或三人一组的形式,进入10户左右人家;

为孩子们带去水果、笔、本、格尺等学习用品;

辅导孩子们学习;

与孩子们一起玩打雪仗等游戏

负责部门:组织部

所需准备:1.联系社区

2.水果,笔、本、格尺等学习用品

3.条幅

4.相机

5〉慰问孤寡老人与残疾人家庭

活动人员:社会实践部全体部员与13级金本五班、金工一班同学,约20人 活动地点:安居社区

活动内容:以两人或三人一组的形式,进入10户左右人家;

为老人与残疾人带去水果;

与帮扶对象热情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真正关心他们;帮助老人与残疾人打扫卫生;

为帮扶对象表演节目;

负责部门:社会实践部

所需准备:1.联系社区

2.水果

3表演道具

4.条幅

5.相机

6>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

活动人员:办公室部全体部员与13级信管一班同学,约20人

活动地点:香坊区内社区

活动内容:做出有关“防火、防盗、防水”与“青少年安全教育”的宣传单;以2-3人一组的形式,在小区内进行分散式及入户宣传; 负责部门:办公室部

所需准备:1.联系社区

2宣传单

3.条幅

4.相机

7〉除冰、扫雪活动

活动人员:金融系团总支全体人员,约60人

活动地点:安居社区

活动内容:以雪为令,以5人一组的形式进行社区内除冰、扫雪活动 负责部门:社会实践部

所需准备:1.联系社区

2.扫雪工具

3.条幅

4相机

四. 活动意义:

社区是社会基层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和谐的,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投入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去。

坚持响应党的号召,进行“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国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投入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去,积极努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做时代的先锋。

篇2: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进入东北农业大学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参加了“十万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我所志愿活动的地区是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农场,帮助文明办建立黑龙江省二级志愿者服务管理系统是我的服务目标。这次活动之前我满怀信心与热情,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做得很好。但是社会实践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简单,做社会实践之前是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我确实有所准备,但是我准备的并不充分,所获得的信息并不全面,导致我此次的社会实践并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回到家乡庆丰农场后,我便展开了这次实践活动,到达文明办后,经过与工作人员的交谈,我们了解到我们农场没有建立二级志愿服务管理系统的权限,本来以为这次实践活动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我想既然来了,还是要向文明办的工作人员推广一下,让大家了解到建立这个系统的意义。于是我与工作人员针对“志愿服务”这一主题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交谈。从目标上看,我这次属于失败者,但是从收获上看,我觉得自己也是成功者。

首先,我感受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为文明办的主要工作人员是我的初中老师,所以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宣传,我顺利的跟他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交流。这次活动教会了我要注重培养人际关系,为自己走上社会铺设垫脚石。

其次,实践的过程是很令人享受的。但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语言表达必须合理得当,说话要有条理同时应让他人感觉你的亲和力。要通过自己层次清醒的说明,把相关情况介绍给对方。在与

工作人员交谈时,我同时感受到了他广博的学识和内在的涵养,真的非常愉快。

另外一个感受是,团队精神非常重要。要是没有小伙伴的支持和配合,我也不能收获颇多。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大局为重,树立团队精神,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篇3: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科学素养与人们对科普知识的普及程度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人群的科普知识与科普观念有待加强与提高, 以适应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为此,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加大对教育支出, 提高教育水平, 培养科技人才, 并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而努力。在校大学生作为科学素养养成队伍中的一员, 有着优越地吸收知识养分的土壤, 同时又兼具时代的责任性, 必将成为科普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宣传的中坚力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苏州地区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与科普现状,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科普志愿者选取典型社区, 分别进行科普宣传, 并与居民面对面交谈, 进行相关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5份, 收回问卷345份, 每份问卷中1~9题为科学素养方面问题, 着重于了解居民现有科学素养的高低情况;10~15题为科普方面问题, 着重于了解居民对子女或者自身科普意识的高低情况;16~20题为居民的志愿意识以及对科普志愿活动的看法。调查结束后, 我们分别从性别、学历、年龄等三个方面对问卷结果做了分析。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3所示。

首先, 从性别角度分析, 在科学素养、科普意识及志愿意识三个方向来看,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都有“参与志愿活动, 服务于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这让应当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发展, 主要是思想的开化与发展。我国渐渐根除了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 男女都同等接受文化教育。这也从侧面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国在科学知识与科普文化教育方面已有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国家对科普文化教育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印证了“以人为本, 科教兴国”的国家方针。国家教育政策充分发挥了作用, 公民素养得到提升。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益现代化的今天, 人们的思想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提升, 这也意味着我们实施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进社区, 深入宣传科普知识的可能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其次, 从学历层面来看, 被调查对象的学历高低与科学素养以及科普意识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在科学素养几大问题的回答中, 高中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答题正确率较高, 科学素养水平与学历的高低呈正比关系, 即学历越高, 科学素养水平越高。“科普意识”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科普意识较高的居民中, 高中以上学历的居民占多数, 可见科普情况与学历的高低呈相应的正关系, 即学历越高, 科普意识水平越高。尽管高中以上学历人群的科普意识较高, 但在所有被调查者中不超过一半。这说明,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进入, 苏州社区的居民整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科普意识的普及受到强烈冲击, 这也是我们科普宣传所要遇到的一大难题。从表2的数据, 我们还可以看到:高中以上学历的居民有较强的志愿者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的参加志愿活动, 借助精神愉悦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而高中以下学历的人群, 有志愿意识者仅占少数。由此可见, 学历越高, 志愿者意识越强。

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在随机调查的居民中, 本科生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居多, 已经超过60%。这既是一个好兆头, 又是一个新挑战。现在是个人才高消费的时代, 刚毕业的大学生自身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 也有一定科普知识和志愿服务, 但苦于生计的需求, 实际参与科普志愿者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 如何发动更多的隐形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资源, 并利用好这个资源, 值得我们深思。

同时,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社区居民的平均科普文化水平较乡村要高, 若该项调查在农村进行, 数据必将又给予我们一定的震撼。因此,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以偏概全, 误认为我国的科普知识普及程度已达到一定的水准。事实上, 距离真正的“全民科普化”, 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 从居民年龄段来看, 在科学素养的答题正确度与科普意识较高的居民中, 每个年龄段的居民所占比例差不多。表面来看, 科学素养和科普意识两方面似乎与居民年龄没有太大关系, 但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处于50岁以上和25岁以下年龄段的被调查者, 其科普素养和科普水平差不多持平, 一方面说明老年人具备一定的科普水平, 很值得欣慰;另一方面则说明, 青年人的科普水平和科普素养急需提高。尽管国家较早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但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压力下, 很多好的政策方针无法推进, 直接导致一部分的孩子只会读书, 不会生活, 尤其是较早离开学校的一部分青年人。这对于进社区进行科普的志愿者们再一次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揣摩这一部分青年的心意与接收方式, 以便开展科普直言活动, 获得良好效果。

我们发现:在志愿意识方面, 有志愿者意识的居民中, 25岁以下的占60%左右, 远大于25岁以上人群所占的比例, 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新一代年轻人愿意奉献、乐于奉献的新风尚。25岁以下人群接受良好的教育, 思想意识水平较高, 在接受教育的同时, 有意识、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志愿者活动, 提升自身的修养。25岁以上人群, 虽有一定的志愿者意识, 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 比如工作压力大, 事务繁忙, 无法实施或无闲暇时间进行志愿活动。如何调动不同年龄层社区居民参与科普志愿活动, 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此次调研, 为我们充分挖掘在校大学生的科学优势资源, 积极向苏州社区居民普及科普知识,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也为我们下一步“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进社区”的具体工作方向做了指引。我们初步掌握了苏州社区居民目前的科学知识与科普现状。 (1) 苏州社区居民中仅一半数量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普意识良好。 (2) 不同年龄层级, 科普水平的提高存在不同程度难题。 (3) 全民基本上均具有一定的志愿服务意识, 主要集中在学历水平较高的青年人群。 (4)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进社区, 宣传科普的方式与途径需要随机应变, 不断调整, 方可确保活动的有效性与持久性。

篇4: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5-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一方面新社区越来越多,社区服务人力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老社区的人口流动变快、配套设施老化,带来一系列问题,亟需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和硬件水平。与此同时,当代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课外实践能力和志愿服务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进社区为解决当前这一矛盾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解决方法。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必要性

1.响应国家对志愿服务新要求的需要

2005年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要积极争当志愿者,每年拿出一定时间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驻在社区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共驻共建。2006年国务院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在第16条中明确倡导要“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志愿服务非常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此过程中,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号召,并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

2.高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新途径的需要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一方面,通过课堂教育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形成不了吸引力,教学效果也不易保证。另一方面,高校的社会实践多是和专业相关,长期以来,重专业轻教育的思想已在学生中形成,导致社会实践在育人环节上相对较为薄弱。让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观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培养大学生的互助意识和社会关怀意识。

3.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可以缓解当前社区管理人手相对缺乏的局面,弥补社区建设中软硬件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积极服务社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进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可以提升志愿者形象,在社区居民之间架设友爱和互助的桥梁,减少因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绝,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社区也可以借机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居民服务方面的志愿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避免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之间出现错位。

4.弘扬志愿精神推广志愿服务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志愿服务,改变过去那种“有活动时大张旗鼓,活动结束后偃旗息鼓”的状况。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口碑,可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真正让志愿服务深入人心,推动志愿服务向常态化、高效化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有偏差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志愿服务是“学校组织,被动参与”的一项活动,对志愿服务的精神不够了解,随大流参与志愿服务,高校在组织志愿活动时,也往往偏重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而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精神、目的宣传不到位,同时高校的志愿活动也往往侧重于大型公共服务项目上,而在小型化和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参加集体活动等同起来,对志愿活动的定位有偏差。

2.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时,主要集中在组织服务这一块,如果要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因为社区工作的复杂性、烦琐性和多样化,如解决一些邻里纠纷或一些政策性较强的业务时,大学生在进行这类志愿服务时会感觉与自己专业相关度不高,能提供的志愿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而这些往往导致社区居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可度降低。

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高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自身的吸引力或是学校的行政命令,当学生参加一两次志愿活动后,对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便会大为降低。因为大学生们会觉得我已经体验过志愿活动了,我从中也得不到什么锻炼或其他什么东西了。为此,高校也会出台一些奖励措施,诸如评奖评优或是给予一定的学分,但是这些只是对小部分学生有吸引力。另外,对于学生志愿服务的付出,要注意到志愿者的需求差别,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做“活雷锋”。

4.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投入还相对缺乏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时,投入的不仅仅是精力,还有经济上的投入。比如一些交通费用和饮食费用,有的社区距离高校相对较远,大学生要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活动,每次花费对学生来说相对偏高,而社区经费有限,高校在这一块的投入也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时积极性受挫。我们强调的志愿服务,不应是彻底的无偿服务甚至是倒贴服务,而应该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或是实物支持。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策略研究

1.加强和社区的沟通联系,增加志愿服务的途径和方式

高校应当加强和社区的沟通与联系,让社区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高校根据社区提供的需求信息,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和范围,并更好地结合自己的资源和优势,确定志愿服务的目标、方式和预期成效,并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使得志愿服务能开展得多样化、明确化,提高志愿服务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成就感,也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志愿服务,而不是流于表面。

2.立足社团,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

从社区志愿需求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完不成的,而且有很多项目是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满足社区志愿服务的需求,不能盲目寄托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需要对大学生们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立足社团,依托于社团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志愿服务能力的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渠道,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选择,提高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志愿服务立足于社团,还可以更方便地对学生志愿服务进行后续追踪和激励,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打下基础。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的活动,很多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仅仅拿一张志愿服务活动证书,甚至有的志愿活动连一纸证明或证书也得不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后,不再愿意参加其他的志愿活动。志愿服务固然是无偿奉献或是无私奉献,但是这不等同于付出没有回报,也不代表志愿服务不需要任何必要的保障和奖励,这将要求高校重视志愿活动,改变管理观念,不再将志愿活动当成一项临时性的组织活动,而要将志愿活动纳入学校育人成才的体系之中,和学生的德育、选修课学分、学生的发展入党、评奖评优联系起来,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甚至可以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志愿活动的开展,并形成明确的文字,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到志愿活动中来,并保证志愿活动开展的质量。

4.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

要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长效性,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有益力量的支持,高校最好能成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来组织、指导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另外,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未能完全独立,在志愿活动中支出的一些交通费、电话费、用餐费等很多时候还要他们自己掏钱,类似的志愿服务次数多了以后,对学生经济上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影响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能设立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项资金,并多方寻求社会各界的资助,让志愿活动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支持,不损害大学生志愿者的利益和积极性。

5.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

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可以让志愿活动树立远大目标,更好地立足自身,挖掘潜力,力争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社区和居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满意度,志愿者们也可以从社区和居民的积极肯定与认可中得到激励,提高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公益形象,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并自觉维护品牌形象,当大学生被志愿服务品牌所吸引并能自觉维护品牌形象的时候,他们将会迸发出极大的志愿服务热情,并力争把志愿服务做好做强。

总之,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既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广志愿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对学校、學生和社区来说是一件互赢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彭明华.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长效机制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院,2012(7):16-19.

[2]赵颖.微公益视角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3(4):68-70.

[3]梅霞,张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33-37.

篇5:大学生志愿进社区服务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近几年国家一直都在号召、组织大学生“四进社区”。“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形式,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实践成才的好课堂,已经逐一项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品牌教育服务活动。同时,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作为大学生学生党员,更应该在“四进社区”活动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深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践行党员责任,贯彻科学科学发展观。

二、活动目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我校新成立的学生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基础,以共建社区为服务平台,让大学生党员充分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区,奉献社会。同时了解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认识真实的社会。大学生党员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检验,也会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专业思想。青年学生需要社区这样一个供其成长、成材的舞台,社区也需要青年学生的服务来加强建设,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和学生共同需求的。

三、活动主题: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社区促和谐

四、主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党员服务站

承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大学党员服务站实践部

五、活动时间:2012年4月22日

六、活动地点:----某社区广场(具体地点待定)

七、活动内容:

(1)义务法律咨询:通过举办法制宣传教育,组织法律咨询活动,法律援助活动等,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制观念和防范能力。此项目由学习政法相关专业的党员成立相关小组负责。

(2)义务维修小家电:做些我们大学生力所能及、且对群众有意义的事。把我们的所学全部都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此项目由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和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的党员成立相关小组负责。

(3)义务家教:大学生的价值更直接的体现。我们可以为社区学生进行短期的义务家教。家教科目不限。此项目由师范类专业的党员负责实施。

(4)义务家装咨询:主要是向居民解答一些房子装修,设计方面的内容。次项目由与设计与艺术相关专业的党员负责。(如美术学院)

(5)安全教育宣传:主要是通过宣传单、图画展等方式来进行向社区居民讲解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此项目主要由文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党员成立相关小组负责总的部署和活动具体流程。

(6)环保宣传:主要是针对各社区自身存在的潜在卫生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其中以宣传绿色购物和低碳生活为重点的宣传方向。此项目主要生命科学院、城建学院与地理学院的党员成立相关小组负责总的活动实施方案。

(7)义务帮扶:主要是走访孤寡老人;定期看望老红军,听老红军讲革命故事,坚定党的信念;服务敬老院,福利院等。次项目由商学院负责。

(8)送演出:参与共建社区文化活动建设,与社区联宜共创和谐新社区,演出送进敬老院,福利院等活动。次项目亦由商学院负责。

八、活动具体安排:

4月22日地点:某社区广场

上午8:30——9:30大学生党员志愿进社区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做好相关准备。

下午13:30——17:30 义务法律咨询义务维修小家电义务家装咨询安全教育宣传环保宣传义务家教义务帮扶

晚上 18:30——20:30演出送敬老院、福利院的文艺晚会的开展。

九、人事安排:

1、活动实行队长负责与小组分工想结合的制度,各组原则上必须服从队长意见。

2、人员安排:

为使大学生党员志愿活动工作更好的开展,我们设以下职务,以明确各自的分工.(可兼职):

队长:统筹各项事物、协调内外关系,安排全队任务,监督和督促活动开展。

副队长:协助队长工作,并在队长委托或是缺位时,代行队长职责。安全员:负责每名队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宣传安全意识,保护本队公共财产。对于存在不安全隐患的行为,安全员有一票否决权。

纪律员:负责管理的点名和整体队伍的纪律具体执行情况。

财务总管:统一管理队伍的财务,严格保证资金的合理、节约使用。摄影:捕捉精彩镜头,提供图片素材,为各社团积累有益的历史资料和实用资料。

书记员:负责每天会议记录以及队长安排的其他记录任务,做好每天的活动总结工作。

项目负责人:安排各项目组的工作计划,统筹活动的进展。

3、分组与分工

项目总负责人:周超

项目负责人:各学院党员服务站相关人员

义务法律咨询义务维修小家电义务家装咨询安全教育宣传环保宣传义务家教义务帮扶的队长:各学生社区学生负责人。

其他各小组党员自愿服务队成员由各学院负责人安排指定。

十、活动所需物品及经费预算:

往返车费:

横幅:

宣传单:

宣传KT板:

篇6:有关“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为响应自治区团委号召,锻炼自我,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我参加了2011年广西十万大学生党团员创先争优寒假社会服务活动。

活动任务已经完成,看到我们的成果,回想起过去与团内成员一起付出的努力,我感到很高兴。首先,在团委镇团委的配合下,我们分别接受志愿者培训。其次,在团长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开展了 “十个1”服务内容,并取得圆满成功。再次,我们1021团各组成员分别采访了乡镇的行政村与镇里各部门领导。最后,在任务任务结束之后,我们全团成员进行了参加活动经验交流会,成员各抒己见,收获颇丰,不枉参加此次活动。下面,我就简单小结我的感悟。

首先,做人要有一颗奉献的心。这次活动是在寒假进行的,需要每个志愿者花费很多个人时间和一定的财力物力。可以还说,能够坚持下来的志愿者都牺牲了很多个人空间,如果没有团员们一定的奉献精神,那么我们的活动就很难如期完成,甚至不能展开。

其次,一个团体要有团结一致的精神。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一些比较大的任务就需要我们全心全力,团结一致解决困难。虽然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全体成员都为解决困难出谋划策,在一些任务上也会合理分工,各司其责,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可以说,我们的任务得以完成,得益于我们团结一致的精神。如果每个成员都自私自利,没有团结精神,我们就不会得以成功。

再次,我镇新农村建设困难不少。首先,自然条件恶劣。丘陵地形无法大面积使用机械设备。夏有洪灾秋有旱灾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良好成长。其次,基础设施落后。通往各村的道路颠簸,2008年我国曾经提出让每个行政村修上柏油路,可是至今镇上通往各村的四条主要干线都还是颠簸的马路。最后,村民素质不高。在乡村文明建设中,村民仍然出现赌博、谩骂、斗殴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

最后,我很感激团委组织我们开展这个服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应有的锻炼,深入基层让我了解到了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从中的待了启发。活动进行时我们是快乐的,与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们一

起工作,谈笑风生,交流了很多个人的人生感悟,间接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总之,在参加这个志愿服务后,我的政治思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

此致

报告人 秦新学

上一篇:just a girl只是一个人优秀作文500字下一篇:我的一天四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