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回忆满分作文

2024-05-25

难忘的回忆满分作文(精选6篇)

篇1:难忘的回忆满分作文

三个月前,我们家和邻居家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我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兴高采烈。但是,当爸爸说要和邻居家的大哥哥比赛时,我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谁都知道大哥哥是力大无穷的,可我们也不能临阵当逃兵啊!

傍晚,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家和邻居家分别站在绳子的两侧,心里暗暗较着劲。绳子的另一端是邻居家的大哥哥,大哥哥人高马大的,脸上都是志在必得的表情。我们的心里虽然很紧张,但还是昂首挺胸。脚跟挨着脚尖,脚尖抵着脚跟,摆好了架势。准备好了比赛开始的心情。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比赛开始了。顿时,绳子像一根绷紧的弦一样,被双方死死地向两边拉着。我全身的血脉仿佛一下子涌上脑袋,脸涨得发烫。大家都咬紧牙关,拼了命似的把身子压低,双手往后使劲拉,脚用力往前蹬。

显然,邻居家的大哥哥没有料到我们的猛虎之威,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绳子的中心已经偏向我们这边了。于是他们陡然加力,想拉过去,但我们也憋足了劲,绳子僵在我们中间,看起来要断了一样。

“哎呀!”一声惊呼,正当我使出吃奶的劲头拉绳子的时候,突然发觉绳子一松,手心火辣辣的疼痛,绳子像游蛇一样“嗖”地从我手上溜走了。“怎么啦?”我惊叫着抬起头,原来我的姐姐眼睛松了,伸手去戴,一不小心就松开了。邻居家的大哥哥趁势拉回一大截。第一个回合,我们因为这件事而输了。

第二个回合,我们重新调整队形,全力反击,希望胜利之神能够降临到我们的头上,但遗憾的是,我们又输了。第三个回合,我们商量了一个战策,希望能够赢上一局,我们先趁他们不备,使劲拉了过来,我们赢了!不过邻居家的大哥哥还是以二比一的比分赢了我们。

我沮丧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爸爸和妈妈宽慰着我们,给我们讲“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可不管怎么样,我们的确输了。

不过,我们虽然没有赢过邻居家的大哥哥,但是我们从中学会了一个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的拔河比赛,可真让我终身难忘。

篇2:难忘的回忆满分作文

每天要学习到很晚才睡觉,因为不只有作业,还有背诵,还要温习、预习……忙得不亦说乎。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别的,有时候,挤出一点点时间,用来谈天说地而已。电脑似乎离我越来越遥远了。

原来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对于我来说陌生美丽的学校,现在对学校已经没有了感觉。走进校门,匆匆看了几眼校内的树、便与它擦肩而过。好久没有细细观赏校园里的大榕树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显得苍老了许多,树皮粗糙了许多……校园里也很多变了,不仅环境变了、人,也变了。

六年级,好多人都变了。就像老师说的,六年级最容易让一个人改变,好坏就在这个阶段。没错,他们都变了、在这短短的暑假中变了。

有时候,只想回到童真的那个阶段,因为无忧无虑,而不像现在,整天想的都是学习。

记得那会一年级的时候,好幼稚。就是有人很另一个吵架就会说:“我不跟你玩了。”然后那个人就会号召全班的人不理他。觉得真的没有必要。而那会的吵架最多不过两天就和好了。但自从三年级起,很多的友谊都在吵架中破裂了、由朋友变敌人。直至现在。

小时候很天真,不懂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情。只知道男女是平等的。而四年级起,只要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沾上半点关系,全班人就会起哄,神经一样。o__o"…

小时候都没吵架打架的,现在一星期……额、

小时候从没有竞争过,现在竞争可以把朋友视敌人。

小时候从没有用阴险的手段,现在要多冷酷就多冷酷。

小时候很纯真,现在很复杂。

小时候喜欢手牵手,现在觉得好神经。

这五年,变了好多,越来越叛逆了。。甚至有时候神经质(*^__^*) 。。

篇3:高考满分作文的阅卷评分取向

一.立意要有穿透力

立意是文章的主脑, 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立意要正确、鲜明、集中, 这些都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从阅卷的过程、专家的评述、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来看, 高水平的考场作文, 立意不仅要正确、鲜明、集中, 而且要独到、新颖、深刻、有创意。要想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文章的立意必须有强大的穿透力, 能反映生活的本真。

2010年高考, 一位重庆考生的作文《难题》获得满分。文章以充满诗情禅意的画面开篇:六月的黄昏, 庙宇的院墙呈现一片迷离的紫红, 一片树叶飘过高墙, 树叶脉络清晰、色泽澄净。由此, 作者想到了佛境中的菩提树, 从而把“难题”定位在生命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在文章的主体部分, 作者首先以悉达多王子成佛前的故事来诠释“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是一道难题, 然后进一步提出“对生命美与真的表达更难”。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 指出“佛主净, 道主无我无为, 而皆可获真我, 获顿悟, 芹溪以无言之恣诉情, 有的是虔诚……菩提、庙宇和我, 也许有了真心, 难题便一道融向天际了吧”, 点明主题, 只要有真心, 难题可解。

“难题”这一概念, 外延比较宽泛, 立意容易流于常规和表层, 而本文考生却能穿透千载时空, 穿透浮躁的世情, 穿透“成熟的心智”, 揭示生命的真谛:只要有澄净的、虔诚的、感动的、爱的真心, 对真善美感悟的难题可解, 对真善美表达的难题亦可解。立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本真、世情的本质、生命的真谛, 这篇文章能拨动阅卷者心弦, 其核心价值正在于此。

二.情感要能打动人

作文贵在抒真情, 写实感。行文可以叙事, 可以写景, 可以刻画人物, 但如果要它们打动阅卷者的心, 就要以抒情为点睛之笔,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者没有写什么重大题材, 也没有抒发什么豪情壮志, 更不采用华丽的辞藻和冷僻的典故, 他只是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选取素材, 用平易、朴实和淡雅的笔触, 略加渲染, 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抒写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和事上的深挚感情, 哪怕只有寥寥数笔, 也都是至情言语, 沁人心脾。大家的文章固然堪称典范, 高考满分作文亦可让我们深受启发。

《这也是一种芬芳》是2009年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在文章的开头, 作者写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爷爷磨药、熬药, “可当那一缕缕药气逐渐弥漫整个屋内时, 我却厌恶地远远躲避”, 用欲扬先抑的笔法, 为下文抒真情、写实感蓄势。在下文中作者生动地描叙了三个典型细节, 凸显爷爷的慈爱、辛苦、博识。在“我”玩耍、哭闹的时候, “爷爷时常像变戏法似的给我拿出几枚甘草片, 我含在嘴里, 一丝淡淡的甘甜萦绕舌间”, 爷爷的疼爱以及“我”对爱的领悟, 形神毕现, 令人回味。童年的“我”体弱多病, 爷爷常常伛偻着背, 烟熏火燎地为“我”煎药, 并且总会端着一个白瓷碗, 手里拿着两块冰糖, 笑眯眯地递到“我”面前, 爷爷的辛劳和慈爱使苦涩的药汤变得甘甜和芬芳。病榻上的“我”有时也难耐永昼和长夜的寂寞, 于是爷爷拿出家中珍藏的中草药图典, 教“我”关于药材的知识, 爷爷的慈祥、和善和博闻, 让“我”长了很多见识, 获得很大的安抚。文章在结尾处, 画龙点睛地指出“苦涩的药香散发的是爷爷的爱, 细腻, 绵软, 濡染、浸透我的人生, 是我生命最美好的芬芳”, 卒章显志, 照应标题, 总结全篇。

纵览全文, 作者将目光聚集于家庭生活,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的事———“喝药”。“童年是在一碗碗褐色药汤里度过的”, 然而, 作者却能于这苦涩的药汤里感悟到爷爷绵醇的亲情和爱的芬芳, 语言朴实, 情真意切, 不事雕琢, 动人心弦, 藉此叩开了阅卷者的心扉。

三.选材要有新视角

材料是文章思想观点站立的依据, 是情感志趣迸发的触点, 是中心主旨汇聚的河床。在材料收集使用中, 要关注重大新闻、时事热点, 关注现实生活、平凡人生, 关注社会道德、人间真情, 关注人与自然、科学动态;对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热点事件, 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要能对那些耳熟能详且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事件和成语、熟语事件用现代观点加以审视, 对它们的内涵进行创造, 做到古今合一, 重新解读出新意。在剪辑材料时, 当繁则用墨如泼, 当简则惜墨如金, 或改造, 或拼接, 或更换, 或移花接木, 都要针对主题观点的要求进行精当的创造性的剪辑, 这样才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2010年高考一位北京考生的满分作文。“夏夜, 繁星在天, 人车如织,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我想起了国家的发展与停滞”, 文章一开始就确定了选材的范围, 把内涵定位于“国家的发展与停滞”, 入题又快又实, 似大而新。围绕“国家的发展”, 作者选取了两则材料。“仰望卫星环宇宙, 西昌百姓笑盈盈”, 以此为纲, 叙写了我国于2010年6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盛况;“上海世博真名世, 百年谁能与媲美”, 用此挈领, 记述了世博会的溢彩流光。这两则材料十分鲜活、新颖, 举重若轻, 时代感非常强, 该考生的选材能力, 可见一斑。围绕“国家的停滞”, 作者列举了网络、媒体上曝光的各种丑恶现象, 表现了“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 道德的“蹒跚停滞”, 表明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选材切中时弊, 现实感很强, 视角独到。

此文选材视野开阔, 从正面写“仰望星空”, 选航天、世博为材, 阐述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反面写“脚踏实地”, 选网络、报刊上的丑恶现象为材, 揭示加强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材料出新”使得此文赢得了阅卷者的情有独钟, 打出了满分。

四.构思要有闪光点

构思精巧, 是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作文构思精巧, 关键是构思要有闪光点。可以巧用经典, 重新演绎:借用经典故事, 挖掘新内涵, 展示新思想, 成语故事、历史人物或事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 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主人公或作文的核心事件。可以剪辑片断, 再现生活:生活片断常常能反映生活本质, 以这样的生活镜头入文, 易于展现不同视角、不同场景、不同事件, 不仅画面感强, 还可以省去繁冗的过渡交代, 使文章层次清晰, 重点突出, 从而表现深刻的主题。

《卡梅隆的智慧》是2010年高考一位上海考生的满分作文。文章以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卡梅隆的电影人生为线索, 以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卡梅隆制导的电影“《阿凡达》的绚丽震撼”为核心支撑, 由此开掘出主题。作者先叙述了卡梅隆成功推出《泰坦尼克号》, 然后“忽然蛰伏了起来”, 设置悬念, 吊起胃口, 为展现主题蓄势;接着写卡梅隆坚守梦想, 策划力作, “因为财力物力不够, 技术条件不成熟, 构思未趋于完美”, 宁可把梦想“藏在心里, 悄悄养着”;结果电影巨作《阿凡达》在2009年一经推出, 便“轰动全球”;最后再联系现实, 把浮躁的年轻女作家、高校里的教授们、画廊里的艺术学院毕业生与“卡梅隆的智慧”进行对比, 深化主题:“将幼小的梦想放归心湖, 等它逐渐长大, 日渐丰满, 才会开出万众屏息的绚烂光华。”

这篇文章构思的闪光点, 就在于作者选择了卡梅隆这个让世界瞩目的电影巨人, 抓住了卡梅隆两部电影巨作之间“十几年”的“蛰伏”。这十几年是卡梅隆坚守梦想、精心策划的“十几年”, 这“十几年”的“蛰伏”, 终于在2009年再次成就了卡梅隆, 并在2010年成就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可以说, 正是这闪光的构思拨动了阅卷者的心弦。

五.语言要有文学性

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文章要有文采。语言优美的文章, 见之, 如微风拂面, 赏心悦目;品之, 如美酒飘香, 绕梁不绝。

篇4:难忘的进藏回忆

进藏坐的是解放大卡车,整整坐了18天。一个车队,既有运兵车,又有救护保障车,几十辆车,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行进。

途经倒淌河

第一天清早从青海西宁出发,到120公里外的倒淌河兵站。路经青海日月山、象皮山,山很高,路况很差,地貌变化很大。从山下绕来绕去向上,弯度急。绕到山顶,又是戈壁草原,地域宽阔,气候非常干燥。记忆中,天气很好,天很蓝,云很白。一路植被很少,也很荒凉。

坐车时间稍微一长,高原反应使我眩晕起来,车不能停,我不停呕吐,胃里连一点东西都没有了,感觉实在难受至极。这时候,我只能以军人的纪律和意志要求自己,心中只有两个字:坚持!其他人也很难受,但大家都坚持着……

下午,终于到达了第一个兵站——倒淌河兵站。由于我一路吐得太厉害,连饭都吃不下。开饭后,一位军官又给我们新兵讲国防教育、国际形势等,以鼓大家的士气。但对我们这些从未离开过家门的新兵来讲,这一路折腾,思想的情绪越来越明显,大家的情绪几乎都很低落。

荒凉的倒淌河兵站,明天,不知我们还要到哪里……

第二天又开始了新的西进。途经茶卡子、香日得、都南等兵站。茶卡子兵站设在大戈壁滩上,一眼望不到边,兵站房子是半圆形的,主要是为防沙、防寒而设计,跟陕北的窑洞类似,冬暖夏凉,适用于高寒地区。戈壁滩上,除了兵站,周围什么都没有。远远的,可以看见放牧的羊群,还有骆驼。那时,只要看到生命,都觉得非常亲切。恶劣的高原气候,有生命存在真算是奇迹了!

茶卡子兵站比倒淌河兵站更荒凉更寂寞,一年四季不知道接待了多少来来往往的士兵,茫茫的戈壁滩上,荒无人烟,常年累月工作在那儿的战士,为西藏边防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格尔木到唐古拉

几天后,到达格尔木。格尔木是个大站,我们在这儿休息了几天,主要是为了适应过唐古拉山的气候,同时也为了缓解艰难行程带来的思想压力。

格尔木驻扎着部队,军人很多,老百姓居住也比较集中,但是环境卫生差,街上很脏、很乱。这儿树木很少,气候非常干燥。

休整几天后,我们向下一个兵站——棘刺台兵站赶去。一路经过青海湖,看到草原上的黄羊成群结队,还有其他不知名的动物,我们很是好奇。那些动物也很可爱,一看到来往汽车,都抬起头张望,一点不害怕人。它们有的在吃草,有的活蹦乱跳,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是行程中难得的愉快时光,大家说笑着观望车外,领略着特色风光。

行程依旧艰难。整天坐车摇来摇去,时间长了,不适又向我们袭来,有的头痛,有的难受,有的呕吐。车跑起来后尘土飞扬,风刮得眼睛都睁不开,每到一个兵站下车,我们都变成了泥土人,满嘴泥沙,只看见两只眼睛在动。

一路上,有许多道班工人,他们用铁铣铲着养护公路,确实很辛苦,工作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为了西线大动脉的畅通,他们无私地奉献在荒无人烟的各个道班上,长年累月奔波在青藏公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怕风沙,冒着风雪严寒,晒着烈日,在恶劣的高原气候下任劳任怨地工作。

行程越往西越荒凉,渐渐地,一路除沙漠还是沙漠,除了偶尔来来往往的汽车之外,看不到别的东西……

格尔木大站到棘刺台兵站全长90公里。棘刺台兵站地处昆仑山脉,海拔6000米左右,环境恶劣。在唐古拉兵站脚下的一个小兵站,我们住了一夜,当时吃饭、睡觉及活动都还正常,高原反应不是很强烈。我们心里也暗暗高兴,以为身体已经适应了这儿的气候,其实不然,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第二天,坐车向唐古拉兵站进发,这儿是世界屋脊,海拔6000米,空气稀薄,汽车走着走着就会熄火。最强烈的高原反应随之而来,我们感觉头痛、胸闷、心慌,甚至不能动了。上车下不去,下车上不来,下来走不动,身不由己,好似全身都散架了。大家都不敢说话,努力坚持着,默默接受着意志的考验。

意外还是出现了,一个新兵下车,一下子昏死过去。大家慌乱起来,随护车急忙掉头,把昏倒的新兵送往格尔木大站救治。这种情形影响了其他人的精神,先后又有几个新兵晕倒,也被送往格尔木大站进行疗养,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进藏。

高原、生命、死亡!看着彼此惨白的脸,大家心里都很怕,不知道这条路会走向何方。

坚持着,盼望着,迷迷糊糊中,我们终于到达了唐古拉兵站。

五道梁之夜

我们在唐古拉兵站没有住宿,当天赶到五道梁兵站住下来。五道梁兵站海拔5000多米,比唐古拉海拔低。

在五道梁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昆仑山是鬼门关,五道梁是阎王殿。”据说,不少人过得了“鬼门关”,而夜宿五道梁,没挨到天亮就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了。还有一句话:“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很多人到了五道梁都不能适应,所以通常认为五道梁是进高原的门槛,也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如果在五道梁感觉没有大碍,那过唐古拉山口进藏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五道梁兵站的工作人员排成两队,站在门口敲锣打鼓迎接我们。大家根本起不了身,下不了车。接兵的工作人员把梯子搭在车后,我们被一个一个扶下车。下车后,我们无力走路,一动就觉得心往外面跳,气喘不过来,头痛得快要爆炸似的。

兵站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扛行李,安排住宿、吃饭等事情。新兵坐立不安,个个大哭小叫,乱成一团。晚饭也无人去吃,人人都瘫在床上,大口喘气。兵站给我们每人发了两块点心,这是很难得的食品,可是谁也吃不下,更睡不倒,都是半躺着呼吸。五道梁之夜是一个难眠之夜,也是我一生的难忘之夜……

现在想来,常年在兵站的工作人员真是令人敬佩。兵站的生活很艰苦,吃的水是冰化的,要从很远的湖泊中取冰块化水。蒸米饭只能用高压锅,如果和内地一样蒸,米饭离火近的一面烧焦了,一面还是生饭,蒸不熟。兵站的工作人员长年坚守岗位,给过往新兵烧水做饭,热情服务,送爱心送温暖。五道梁兵站就是这样,凡是进藏的新兵都要在这里住宿,新兵高原反应重、问题多,兵站的工作人员要帮着扛行李、拿东西,给新兵做饭送水,关心生活,问寒问暖。一年不知要过往多少新老兵,他们都那样坚守岗位,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笑脸送给别人……

一路困难,一路前行。这一路经历了许多事情,接受了许多考验,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护路工、兵站的工作人员长年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能适应高原气候,我就能适应,他们能乐于奉献,我也能做到这些!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

夜宿沱沱河

一路向西,离开了五道梁,开始了新的征程。

从五道梁开始,车一路慢慢往下行驶,海拔也就慢慢地降低了。大家不再难受了,精神了许多。

路经柴达木盆地,看到一堆一堆生长的野荆棘刺,到处是沙的海洋,一望无际。远望昆仑山,有厚厚的雪。

青藏公路是惟一的一条交通大动脉,来往运输车辆往往是车队,像一条巨龙。道班工人用荆棘刺做成扫把,养护公路。他们用牦牛拉着荆棘刺,在公路上各守一段,来来往往,很辛苦。车辆在大戈壁滩上行驶,一天到晚都是大沙漠与我们同行,看到养路工人,我们很兴奋。养路工人身穿大皮袄,手脸黑得像锅底,性格却很开朗,见了我们就会伸出大拇指,亲切地说“金珠玛米呀古都”(藏语,意为解放军好)。

篇5:童年的回忆中考满分作文

外祖父在地里种番薯。收下来的番薯晒干切成白色丝状小条,上面有细碎粉末。收集起来,可以吃很长时间。外祖母总是早起。大概五点多天未亮,她就起身在厨房和房间之间来回穿梭。她和那个年代的每一个农妇一样,勤劳周转,有做不完的家事。快过年的时候,尤其忙碌,把糯米磨成粉,做年糕,炒瓜子花生和米花糖,所有的点心都自己来做,一屉一屉蒸熟。

临近春节的冬天早晨,外祖母早起格外忙碌。厨房里的火灶,干柴塞进去,火苗闪耀,松枝和灌木发出噼啪脆裂声音,庭院里天井打水,倒进水缸的声音,鸡鸭和猪发出的声音,碗盘的.声音。忙碌而迅疾的脚声……种种声响,惊动一个寻常的清晨。棉花被子是有些重量的,但很暖和,只有露在外面的脸庞冰凉。即使醒来也不愿意马上起身穿衣,躺在微亮的凌晨蓝光里,看着暗中火焰跳动的光亮,耳边交织这些热闹却不喧杂的声音,心里只觉得非常寂静。又只觉得自己会失去这样的时刻,幼小时心里已有惆怅。

春天,种在庭院里的杏树开出花来,粉色花瓣洒落一地。夏初,栀子花一开上百朵,到了盛期,把花采下来分送给邻居。摆在房间里,别在衣服边,戴在头发上,都是那么香,喷喷的香。阳光剧烈的酷暑午后,从院子里悄悄走出来,来到大溪涧边上,踩着清凉溪水底下的鹅卵石,小鱼小虾盲目地撞到脚背上,用纱网捕捉它们。秋深天空蓝得格外高远,空气也清冽。而冬天夜晚的大雪总是来得没有声息,清晨推开窗,才惊觉天地已经白莽莽一片。

大自然的美,从来都是丰盛端庄的。郑重自持。如同一种秩序,一种道理。

童年的我,有时躺在屋顶平台远眺高山,凝望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山顶边缘,对它们心怀向往,渴望能够攀登到山顶,探索山的深处,探知那里到底有些什么。可当站在山顶的时候,看到的依旧是这种深不可测的神秘。自然给予的威慑,它的寓意从无穷尽。

一个孩子拥有在乡村度过的童年,是幸会的际遇。无拘无束生活在天地之中,如同蓬勃生长的野草,生命力格外旺盛。高山,田野,天地之间的这份坦然自若,与人世的动荡变更没有关联。一个人对土地和大自然怀有的感情,使他与世间保持微小而超脱的距离,会与别人不同。

篇6:最美好的回忆满分的作文

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到了村里,也到了我们的母校。我厦门口的那两棵树,都被我们刻满了字。“友谊千载不变,友谊万岁……”我还记得那时我和小红她们三头两天就绝交,几天后又和好了,都不知道我们一个星期要分分合合多少次。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可是就是因为这些分分合合的磨练,所以我们现在拥有着一份浓厚的友情。

在转几个弯,到了小卖部。记得以前我们都经常偷偷的溜进去买零食吃。之所以是偷偷是因为,校长是不允许我们买零食吃的,让我们早点回到家里去,所以要送队老师监督我们。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小红他们溜进小卖部买东西吃,我们躲了一会儿,就想着回家了。可是一出门就被老师“抓到”了。哈哈!想起,原来我是可以这么的调皮淘气的。

再转几个弯,就到了那棵大树旁边了。想起以前因为怕那棵大树的马蜂窝,我和小红她们还逃学了,因为我们生怕它会掉下来。它那嗡嗡的声音,我们特害怕。其实呢,我还得感谢那棵树有马蜂窝,因为,如果老师问起来,我们为啥逃学,那我们就有借口不去上学了。

我们也差不多到家了,回家要经过的那一条泥路,都被勤劳的村民们修成一条水泥路了。记得一到下雨天,那条泥路都变得滑溜溜的。那一次,小红她小心翼翼的走着,可是最终她还是滑倒了。我在,一边,哈哈的大笑起来,我笑得太激动的时候,小红,她居然拉了我的`脚,所以我也滑倒了,我们成了泥人双胞胎。如果那条路还是泥路,我们一定要再做一回泥人双胞胎。

上一篇:救火表彰大会策划下一篇:家用燃气报警器调研报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