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2024-04-26

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共11篇)

篇1: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读罗贯中《三国演义》有感450字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典里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我读完了它,使我受益匪浅。这里面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三国演义》讲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互相斗争的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诚恳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赤胆忠心的黄盖等等。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几个人物。

先说刘备,他本来是一个以卖草鞋为生的人,后来遇到了关羽和张飞,三人结拜为生死兄弟,一起打拼奋斗。他又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做军师。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善用人才,最终他创建了蜀国。

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也是他的结拜二弟,他很重义。他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一旦得知住过消息,便不远千里万里住投。这种不离不弃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新野,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星灯都是常人想不到的妙计。他的聪明和胆量让我佩服,也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大都足智多谋,能文能武,个性非常鲜明,个个都被作者描写得很生动。书中许多战争场面各具特色,千变万化,让我看到了古时的战争场面。这本书不仅故事情节吸引我,而且丰富,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

篇2: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往事,都付笑谈中。”一说到杨慎的这首《临江仙》,便会令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三国演义》这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黄巾之乱、董卓之乱、官渡之战等。本书作者罗贯中把人物、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些夸张,体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

谦虚谨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胸怀大志、弘毅宽厚的刘备,恩怨分明、忠肝义胆的关羽,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张飞,狡诈多疑、雄心壮志的曹操……这都是我们最熟悉的人物,他们之间有些人物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敬畏。虽然《三国演义》里的人物角色关系复杂,但当你读起来的`时候,就会从中体验出无穷的乐趣,渐渐地你也就身临其境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也许你们都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贼,它不是一个好人。但我却认为:看清一个人,就要从多方面收集证据来定夺这个人的好坏。因为我始终觉得,曹操身上的优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的三万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这不是因为曹操阴险,而是因为他能谋善断,善于采纳部下的意见,尽管袁绍地灌、兵多粮足。但是他轻视曹操,为人傲慢听不进部下的意见,被曹操打败也是意料之事。还有,曹操非常器重良才。

记得当时关羽为了保护两位嫂子,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操,他并没有害关羽,最后还放了他。他的诗歌里蕴藏着悲凉壮观的艺术风格,不得不令人佩服。总而言之,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个出色的文采风流的才子!

篇3: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一、《三国演义》的学术评价

《三国演义》是中国具有辉煌成就的章回小说和历史小说,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三国演义》把本纪、世家、列传融为一体, 前后穿插照应, 令《史记》、《汉书》“自愧弗如”。《三国演义》在介绍魏、蜀、吴的史料时, 纵不断线, 横不漏项, 彼此相互连贯, 令《左传》、《国语》“汗不敢出”。《三国演义》在描写朵思大王和木鹿天王的道术法力时, 超过了灵感大王和虎力大仙的雕塑小技, 令《西游记》“不寒而栗”。《三国演义》在描写诸葛亮、周瑜和司马懿的才干谋略时, 超过了吴用和公孙胜的左道旁门, 令《水浒传》“黯然失色”。加上它“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的传媒特点, 具有“孔明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奸绝”的典型化闪光点和时空穿透力, 因此, 清代毛宗岗把《三国演义》评为中国“前不见古人”的“第一才子书”。

二、魏蜀吴正统之争

魏、蜀、吴三国谁是“正统”的问题,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历来是文学家争论的焦点。由于“正统”之争, 在评价三国人物时, 就形成了“尊曹派” (尊曹褒魏) 和“尊刘派” (尊刘贬曹) 。由于作者的世界观不同, 作品的倾向性也就大相径庭了。《三国志》和《资治通鉴》把曹操定为“正统”《汉晋春秋》、《紫阳纲目》和《三国志平话》却把刘备定为“正统”。“正统”的标准是什么呢?宋代欧阳修 (1007—1072) 在他的《正统论》中说:“居天下之正, 合天下于一, 斯为正统矣。”西晋陈寿 (233—297) 在《三国志》中把曹操定为“正统”被列入本纪, 有《魏书》30卷, 把蜀汉、东吴编入列传, 蜀书只有15卷, 吴书只有20卷。北宋司马光 (1019—1086) 在《资治通鉴》中, 仍把曹操定为“正统”被列入本纪, 蜀汉和东吴皆未列入本纪。他们认为:曹操 (155—220) 潇洒豪放, 有胆识, 重义气, 文韬武略, 经邦济世, 抑制豪强, 兼并群雄, 削平袁术、袁绍、马腾、韩遂,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是一位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真有“说不完的曹操”, “说曹操, 曹操就到”的神奇魅力, 把曹操定为“正统”当之无愧。

“尊刘派”以习凿齿、朱熹为什表。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 南宋朱熹的《紫阳纲目》, 元代虞氏的《三国志平话》都把刘备视为“正统人物”。清代毛宗岗在他的《读三国志法》中说:“读三国志者, 当知有正统、闰运、僣国之别, 正统者何?蜀汉是也, 僣国者何?吴魏是也。”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集大成者, “尊刘贬曹”, 又叫“拥刘反曹”或“蜀帝魏寇”。

那么,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形态有什么各自的特点?在这里简单区分一下。曹魏政治更多体现的是权势政治。从曹操起家的历史可以看出, 董卓、袁绍、吕布等, 包括曹操自己, 都是权势人物。权势政治的核心就是谁有实力谁就是老大, 而且常常凭借武力说话, 拳头硬是最重要的标准。而且, 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道德不是很重要的选项。权势人物的具体特征之一是, 每个权势人物都有自己的地盘, 或者叫势力范围, 它在以后就发展成藩镇等地方割据势力。

孙吴政权的形式与曹魏不完全一样。曹魏的权势政治对于权势人物的形成来说, 既可以借助特殊地位和身份, 也可以是平头百姓, 而孙吴的政治更接近于贵族政治。例如周瑜和陆逊, 都出身于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与权势人物不太一样, 它不是靠武力获得地盘, 而是靠自身的特殊条件, 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地位。比方说, 周瑜和陆逊的文化修养都很高, 这是当时世家大族的特征。历史上说“曲有误, 周郎顾”, 意思是说别人演奏音乐的时候, 任何一点差错都逃不过周瑜的耳朵。然而, 文化修养很高的周瑜和陆逊, 在历史上的定位都不是知识分子, 而是军事家。这也是贵族政治的一个特点。蜀汉政治与曹魏、孙吴又有不同。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人都可以看成是平民, 刘备虽有皇族血统, 但已经很远, 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刘备早年家贫, 以贩屡织席为生, 俗称卖草鞋的。关羽是卖豆腐的还是卖什么的有争议, 张飞是杀猪的或卖肉的屠夫。说个笑话, 三人以前都像是菜市场里或集贸市场上混饭吃的, 他们的确是真正的平民。

三、罗贯中其人及其正统观

罗贯中 (1330—1400) , 山西太原人, “与人寡合”, “有志图王”, 有丰富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经验, 拒绝与朱元璋合作, 浪迹江湖, 不知所终。他的“等级观念”、“程朱理学”和“君权神授”比较突出。他继承了“尊刘”的文学传统 (《三国志平话》) 和史学传统 (《紫阳纲目》) , 表面上为偏安西蜀的刘备争“正统”, 实际上是在为偏安江左的东晋和南宋汉族王朝争“正统”。

中国古代的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宋、元时期, 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反对民族压迫, 渴望国家统一, 渴望恢复汉族政权的“正统思想”应运而生, 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正统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愿望,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罗贯中认为:只有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才是炎黄子孙, 只有姚、舜、禹、汤、文、武、汉、唐、宋的汉族皇帝才是炎黄血统, 除此之外, 一律属于“化外之地和化外之民”, 把秦、十六国、南北朝、隋、五代十国和元朝的封建政权, 划归“五胡乱华”和“夷狄谋夏”, 排斥在“正统”之外, 只能算是“副统”或“伪统”最后确认:只有“尊刘贬曹”才会“天下归心”。

罗贯中是怎样“尊刘贬曹”的呢?那就是“非刘邦血统而王者, 人人得而诛之”。罗贯中“尊刘贬曹”有着浓厚的宗派垄断色彩, 他强调:只有刘备才是刘邦和中山靖王的苗裔, 只有刘备才是以正得天下, 以正传子孙的“正统派”。五代十国的后汉刘知远、南朝宋国的刘裕, 虽然都是刘姓皇帝, 可惜谱牒遥远, 难以考查, 与刘邦只是同姓异宗的关系而已, 仍然不是“正统”。

其实, 刘备 (161—223) 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 笑里藏刀的伪君子, 他以“汉室宗亲”的正统身份自居, 打着保护汉献帝的旗号, 以“保国安民”为掩护, 执行的根本不是“王道”, 而是“诈道”和骗术, 他早就已野心勃勃想圆皇帝梦, 当献帝被废, 曹丕称帝后, 下属劝他“即皇帝位”时, 他还假惺惺的“勃然变色”、“孤岂效逆贼所为”、“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可是, 公元220年。曹丕刚把汉献帝贬为山阳公之后, 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在成都自称“章武”皇帝, 保护汉献帝的遮羞布已经荡然无存了。

罗贯中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全部寄托在刘备身上, 以至到了“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的地步。他吹捧刘备执行的是“王道”和“仁政”是“明君”是“善”的代表, “理合继统以延汉祀”。他咒骂曹操是“以臣弑君”的“异姓之人”, 执行的是“霸道”和“暴政”, 是“暴君”, 是“恶”的代表, 是篡夺皇权的乱臣贼子, 无权“窃据神器”, 应当“存天理” (刘备) “灭人欲” (曹操) , 他还大肆丑化曹操是“乱世之奸雄”、“名为汉相, 实为汉贼”, 是“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独裁者, 是充满霸气、傲气和血腥气的刽子手, 当然不是“正统”。他裁定:司马光把曹操定为“正统”人物, 是对读者的误导。

四、罗贯中尊刘贬曹的原因

1.《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 是在宋朝, 书中其中许多经典的故事章节, 在书并没有被写出来的时候, 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得非常广泛了。进一步说, 就是“尊刘贬曹”这一观点, 在《三国演义》还未成书之前, 就已经被广大人民接受。作为一个写书人, 他收集的是这样的故事素材, 听到的这样的故事蓝本, 看到的是读者对刘备的喜爱和对曹操的厌恶。所以他写书的时候不可能为了完全地尊重历史的原章节而违背当时广大的读者的阅读欲望。

2. 作为一个写书人, 在书中必定要有立场, 有褒有贬, 而且大多数写作的模式是拥护弱小, 贬低强大, 这在三国演义书中也有很深的体现, 从书中最强大的军阀董卓, 袁绍, 再到曹操, 作者都是一一地贬低的, 就像在别的小说中主人公克服一个个的困难一样, 有对立面, 才能显示主人公的种种才华。而中国的读者大多喜欢这样的模式, 弱小慢慢地变强大, 读者的心就愈发兴奋。

3. 这是我说到的为什么要“尊刘贬曹”的本质。中国传统小说中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感情——“义气”。说到三国年代的实质, 那就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 谁是正统, 谁是叛贼怎么来一个定数, 除了汉朝破败的政权以外, 袁绍、曹操、孙权甚至刘备, 说白了都是军阀而已。虽说刘备与刘汉政权有那么一点点的所谓八竿子打不着的血缘关系, 但就真的可以奉为正统吗?

但是刘备的“义气”就占住了罗贯中和读者的心, 他的“仁政”不仅获得了他手下的将帅和他统治下人民的心, 而且也捕获了广大读者的心, 我们为什么不去喜欢他呢?在乱世之中, 有这么一个温暖的人, 他欣赏你的勇气, 欣赏的你才华, 对你深信不疑。为了得到你这个人才而不惜三顾茅庐, 而不惜三番五次地劝降, 为了自己兄弟的死而愤然操戈,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呢?既然我们都喜欢, 那么罗贯中又为什么不“尊刘贬曹”呢?

笔者以为:任何封建政权, 只要有皇帝、有国土、有国号、有政权、有军队、能独立行使主权在一年以上者, 既是历史存在, 又是客观事实, 就得承认, 它就是“正统”它就是“朝代”。其获得政权的手段, 不管是世袭禅让、以臣弑君、骨肉相残、兵变夺权, 还是入关定鼎, 一概视为“存在即合理”。这就是历史唯物论。中国历史上的拓拔珪、完颜亮、耶律德光、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同样是黄帝的血统, 同样是“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的“正统”。三国头目皆枭雄, 谁是正统非正统?“天下者, 天下人之天下, 非一人之天下”, 刘邦既不是“皇室宗亲”, 又不是“秦始皇的血统”, 他可以夺取秦朝的天下, 曹操为什么不可以夺取汉朝的天下?刘备可以做“正统”、曹操和孙权为什么不可做“正统”?“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行得通吗?罗贯中“尊刘贬曹”的实质, 就是鼓吹“姓氏血统论”和“汉族中心论”。罗贯中所以尊刘贬曹, 无非借此表达当时人民渴望施行仁政的美好愿望和重义轻生的道德理想。

参考文献

[1]王思齐.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J].法制与社会, 2009 (7) .

[2]唐剑《.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作者“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

篇4:读《三国演义》有感

它让我了解了三国历史之风采、空城计之巧妙、战场之雄浑、军师谋士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重要,更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就说说从军师谋士身上明白的道理吧。

一说到军师谋士,大家一定会想起蜀国大名鼎鼎的军师诸葛亮吧!

“人有所长就必有所短。”这是我从诸葛亮身上悟出的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别看如此伟人,诸葛亮也有短处和“致命伤”。他虽然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百战百胜的智慧,有稳定军心与民心的宽容,有临危不乱的冷静,却不知如何获得人才。他对人才的选用都过于严格,除了姜维几乎无人让他真心满意。人才可是培养出来的,可他不,他非要“现成”的。由此可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因为这缺点,诸葛亮不知浪费了多少人才!要不蜀国为什么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呢?

连诸葛亮都会有缺点,我们怎么会没有缺点?

伸出手,五指有长有短。人就像一只手,有长处也有短处。但是,短处可以弥补,长处可以发扬,所以我们要不断定下目标,战胜自我。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必须不断进取,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就是我看完《三国演义》的感想:不进步的人,只有失败;不进步的国家,只有灭亡。

篇5: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人们都认为三国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这90年里,实际上真正的“三国”是在“三分天下吴蜀魏”那个时候,但要是只写真正的三国,那么曹操和其他三国名人就没有出场的机会了,《三国演义》也就没有那么好看了。

枭雄,也就是凶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令他威风八面,加上他平时南征北战,在人们心中自然会成为枭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纳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将还有许多他想要的东西,但是,曹操随着自己的发展,野心也开始膨胀,从枭雄摇身一变成奸雄,从骑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没当皇帝了。当我看完曹操的事迹后,再回顾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认他很了不起,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很多人都说刘备是枭雄,我却不这么认为,曹操每次打仗都是冲在前面,刘备就很少出马,但他战黄巾,斗吕布时,他打的很英勇。刘备是靠着诸葛亮和那一群大将夺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称号和携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将丰功伟迹,在人们心中真不知道他的人气和地位飙升到什么层度。

篇6: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读完三国我痛恨董卓的残暴,曹操的阴险,敬佩诸葛亮的计策,刘备的忍让,欣赏赵云的胆气,周瑜的雄姿英发。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关羽的忠义,当他失守下邳不得已投靠曹操时,曹操对关羽倍加厚待为了笼络人心赠送金银珠宝无数,而且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甚至把赤兔马都赠送给他。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关羽的忠心。等知道了刘备的下落,过关斩将不顾艰难险阻也要回到主公的身边。三国英雄人物众多,不单单只有关羽是忠义之士,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刘备临死前的嘱托真可谓鞠躬尽瘁。姜维九伐中原,当蜀国灭亡之后还一心想着兴复汉室。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北就刑,这事审配临死前的一席话。这些忠义人士虽然没有帮助主公完成大业,但是他们的赤胆忠心不得不让人敬佩。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心报国,与禽兽何异。这是曹操曾经对王允的,你一席话。三国之中英雄辈出。 先是剿灭了黄巾贼。后又讨伐董卓。为国为民。在这些人中最受人们拥护的只有刘备了,虽然刘备早年东奔西走,寄人篱下。但是他心慈仁善,对人民倍加爱戴,对国家,赤胆忠心。尽管没有兴复汉室铲除奸贼。但刘备始终是人们敬爱的刘皇叔。除此之外。王允,董承,穆顺。马腾等等。他们在巨大的权势之下毫不畏惧。虽受奸人所害。但一心为了国家。这样的人物流芳百世。永远是后人赞叹的对象。

篇7: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纷争的背景下,刘备代表了蜀国,曹操代表了魏国以及孙权代表了吴国,他们展开了三国鼎立,三方角逐的场面。在历史上,人们都有“拥刘反曹”的倾向,这一倾向导致了后来刘备胜利为王的结果,我在想,为什么人们要“拥刘反曹”呢?在我看来三方争霸,各自都有优劣,都应该有公平的机会去争霸,应该体现当今的奥运精神:公平、公正、公开。可是人们却单一的“拥刘反曹”。我认为曹操和刘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对于评价任何一个人,即使是他们天差地别,也应从好与环,优缺点去考虑。正如曹操亲帅大军征战,为争取民心,下令军队沿途不得践踏百姓的庄稼,违者格杀勿论。可偏偏就是曹操自己的.坐骑受惊吓后进了老百姓的田地,他虽经众将苦劝没有取下自己头,但也割下了自己的头发以示惩罚,中国古代,视发如首,把头发割掉,在当时已算是一种不轻的刑罚,曹操能割发,以示自刑,体现出他纪律严明和体S百姓所以说人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所以说人们都是有自己的优点,评价一个人应全面评价。

篇8:读《三国演义》有感

该书的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下笔句句精彩。且看:

“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寥寥数笔,就把关羽威风、正直的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仿佛一抬头,关羽就在眼前。又如:

“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又被环铁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以上便是“三江口周瑜纵火”。作者下笔甚是绝妙,让人读了好似乘坐小舟亲临长江之上,目睹吴魏的混战。

除了作者绝妙的笔法之外,小说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便是抓住了线索,即刘、曹两大集团的矛盾与斗争。正是有了这一主导线索,才使整篇小说所叙述的九十多年的故事自始至终贯穿在一起。除了刘、曹两大集团,还有不少诸侯与某些集团内部的各派,为了自身的权势,相互之间勾心斗角,今日结为同盟,明天又成了死仇。比如吕布,原是丁原的部下,得了好处之后便投到董卓处;另有刘备,投过曹操,靠过公孙瓒,还依过袁绍、刘表等人,其目的莫过于利用他们扩充自己的实力,一旦发觉他们对自己的利益有了威胁,便立即转投他处。即使是对把他一步步引向权势顶峰的诸葛亮也存在戒备心理,且看他临终前对诸葛亮所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不是欲擒故纵吗?难怪诸葛亮听了,会“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

该书宣扬了做人应有的忠、孝、义、悌等美德,并且处处体现:赵云于百万敌军中救主,为忠;徐庶为救老母而弃刘投曹,为孝;关羽记着曹操昔日的恩情,在要命的关口放掉了曹操,是义;刘备不与同族的刘表争地盘,是悌。这些都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素质。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面镜子,让读者和书中的人或事进行自我对照,让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

小说刻画了4个善于用计的主要人物:曹操、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诸葛亮在与另外3人斗智的过程中,计谋总是高人一等。但这4人各有致命的性格弱点:曹操多疑,周瑜心胸狭窄,诸葛亮过于依赖天相占卜,司马懿野心太大,且为人阴险、狠毒。自然,这4人最终被自己的弱点击败:曹操拒绝神医的治疗,染病身亡;周瑜被气死;诸葛亮想以点灯占卜延寿,不幸主灯意外被扑灭,人也绝望而终;司马懿则随时随地遭人猜忌、打击。

尽管《三国演义》有诸多的优点,使它成为中外闻名的著作,但它并非完美无瑕,无半点不是。

首先是对农民起义的贬损。且看:

“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东汉末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造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作者却称农民军为“贼”,可见作者对农民的鄙视。

再就是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有很大的片面性:把曹操描写成一个奸诈的小人,把刘备刻画成一个仁慈的人。实际上,刘备当初不过是个编草席的普通人,只因为刘备身上有汉室王朝的血缘,就把刘备视为标准人物,以至多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都缺乏理性。

第三,小说处处渲染封建迷信。且看:

“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霞,以壮天威耳。’卓喜而不疑。”

类似的情况,如:往往一阵风吹,一场恶梦,总能引起人们的无端猜测,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对于这些迷信的说法,我们应当进行批判。

在小说众多人物中,我最佩服的便是赵云。赵云勇猛无比,在百万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地;有智谋,多次巧夺城池,以少胜多;更有一颗自始至终不动摇的忠君之心,年少时就跟着刘备打天下,直到老去。然而,这样一个可歌可敬的人物,他不曾在任何强敌面前被打倒,不曾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击退,但他终究敌不过时间。七十多年的时间转眼即逝,昔日威风凛凛、雄姿英发的少年将军眨眼间成了白头翁。尽管他人老志不老,可以一战连斩5将,胜过昔日的关羽,却最终病重而去,谁都无能为力。回顾这汉末晋初九十多年争斗,有多少英雄豪杰命终,又有多少猛将志士涌现。世事变幻无常,谁能肯定自己能笑到最后呢?

篇9: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写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有许多故事令人回味无穷,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千里走单骑、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等,吸引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同时,作者将书中众多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义气深重的关羽,曹操爱惜关羽是武艺人才,曾多次以重礼相待想劝降关羽,但他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其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也令我佩服。

《三国演义》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亦是章回小说之一,虽然现在我还不能全都读懂,但是我还会再去读,相信,每读一次,我会有更多的想法和体会的。

篇10: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阮籍曾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赤壁之前,比刘备声名响亮的诸侯何止百十,无非是浪里尘沙。再看三国鼎立,孙权有三代基业,曹操虽白手起家但父亲官至太尉起点不低,唯独刘备不过是一个卖草鞋的穷小子起家。有人总说刘备是靠着那一个不知真假的豪门撑场,别人不过是卖他面子。

然而,三国时期,英才辈出,不亚于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但凡英才,又有几人会因虚名拜服。当时有很多人对刘备的评价都很高,陈登说“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等等。

而时人评价中最高的且最出名的,莫过于曹操的煮酒论英雄,“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语出《三国志·先主传》)。在衣带诏之事泄密后,曹操准备亲征刘备,诸将都劝曹操“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而曹操却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语出《三国志·武帝纪》)算无遗策的郭嘉对这句话极为赞同。

别的且不论,一个被英雄视为对手的人能不是一个英雄么?而事实上,在刘备的眼里也只有曹操一个对手。《华阳国志》曾有记载:“先主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将其本兵至汝南。公使将蔡杨击之。先主谓曰:‘吾势虽不便,汝等百万来,未如吾何;曹孟德单车来,吾自去。’杨等必战,为先主所杀。”《华阳国志》成书于东晋年间,距离刘备身死不过百年,相当于我们现在谈论民国时期,其记载必不会假。

另外,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武帝纪》时曾援引《献帝春秋》记载:曹操使刘岱、王忠征伐刘备,刘备对他们说:“使汝百人来,其无如吾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这话和上面那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们就算来百人,又能奈我何呢,曹操如果自己来,那就不知道了。

我们可以想象到,刘备在说这话时是何等英气,且怒鞭督邮、火烧博望坡这种颇具豪气的事也是刘备所为(详见《三国志·先主传》)。在《三国志·陈登传》中陈寿记载道:“后许汜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刘备说的这段话就相当硬气了,许汜说他去见陈登,陈登居然自己卧大床让客人卧小床,这难道是接待国士之道么?刘备就怼他说道:你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皇上都流离失所,大家都希望你能忧国忘家、行救世之举,而你只知道做你的房地产生意,没有救国言论可以采纳,是元龙最忌讳的,他为什么要和你说话呢?如果是我的话,就自己卧在百尺高楼上而让你卧地上,还管你头等座次等座?

以至于,千百年后,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讥讽道:“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刘备,绝不在于他的两滴眼泪,而是他的识人用人,在于他的个人魅力。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一下,为什么刘玄德屡战屡败,但关张赵云、糜竺、孙乾这些人就是不离不弃,这绝不是两滴虚伪的眼泪可以得到的。而且在识人用人这一点甚至连诸葛亮都比不上,刘备在死之前就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而诸葛亮却不以为意,让他做了参军,每次见面都要谈论军计直至通宵达旦,以致后来的街亭之败。

幼时读演义,最喜关张赵诸葛之辈,现在看史志,曹操刘备更能让人敬之又敬!

作者: 赵隐

篇11:我爱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给我打开了一幅历史文化的画卷。读到“桃园三结义”这个题目,我便想:到底是哪三人结义呢?原来,一位姓刘、名备、字玄德的白脸汉子认识了一位姓张、名飞、字翼德的黑脸大汉,然后又一起认识了一位红脸大汉关羽,他们商量着共同干一番事业。我立刻感受到了古人名字的神奇之处,古人不仅有“姓”有“名”,还有“字”,“字”有什么含义呢?我马上查资料,才知道: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字,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原来,每一本名著的每一个小细节里,都包含许多文化内涵。

《三国演义》给我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刘备果然是个有耐心的人,为了求得诸葛亮,他竟然“三顾茅庐”。最后一次,诸葛亮竟然在睡觉,刘备就这样一直静静地等,兄弟咒骂诸葛亮,刘备阻止了;大雪纷纷下不停,刘备挺住了;天色越来越暗,刘备坚持了……刘备的礼贤下士终于赢得了“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才高八斗,却也谦虚有礼,他醒來后大惊,连忙更衣,与刘备共商天下大事。刘备的坚持不懈和诸葛亮的谦虚有礼都让我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国演义》让我品味到了读书的极大乐趣。“草船借箭”不仅让我赞叹诸葛亮的智慧,更让我痛恨周瑜的心胸狭窄。诸葛亮造箭不用箭竹、翎毛、胶漆,正在我担心诸葛亮完了的时候,云转天晴,没想到诸葛亮竟想到向曹操“借”箭,我大喊“妙”。“卧龙”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

中国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三国演义》,因为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怎么样,你也和我一起来读名著吧!

(指导老师:郭福兰)

上一篇:纺织服装企业如何构筑起安全生产的防线下一篇:微写作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