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2024-05-16

苗族(通用8篇)

篇1:苗族

苗族风俗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就如同五十六朵花一样,洒落在神州大地,又如同五十六颗星星,拥抱着祖国妈妈。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少数名族——苗族。

苗族大约有140多万人口,分布在湖南、云南、海南、广西、贵州、湖北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水环绕,大小天地点缀在山岭之中。树木郁郁葱葱,遍地奇花异草,百花争奇斗艳,到处弥漫着花草的馨香。枝头鸟儿啭唱,声声悦耳。河中流水潺潺,清澈透底,苗族人民一遍忙活着一边唱着山歌,在这里安居乐业。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以捕猎为辅,生产水稻、谷子、玉米、棉花、小麦等。除此,被林遮树掩的大山里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物元素。苗族的节日较多,比较隆重的节目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他们的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和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让人有了食欲,胃口大开。他们的特色食品还有血灌汤、辣椒骨、虫茶、万花茶、酸汤鱼、捣鱼等。

苗族的刺绣、蜡染、织锦、剪纸、挑花、首饰制作等工艺美艺瑰丽多彩,远近驰名。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刺绣也是苗族妇女擅长的手工活,通常会绣出蹲在枝头嬉戏的鸟儿,或者草丛中妖娆的百花。

苗族的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服饰,服饰的种类有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等,这可以同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比美。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名族,我喜欢苗族。

作者:李紫含

公众号:酒泉市实验小学

篇2:苗族

聪明勤劳的哥哥巴卡,每次砍成柴捆好后,找来一些竹子和芦苇,坐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做管子吹玩。他将一节竹管的一头,用刀削成一个斜口子,把一片芦叶嵌夹在斜口上,用嘴向管子吹气,发出十分动听的嘟呜声。他每次上山要柴后,就要做一只芦管来吹玩,因此青石板上留下不少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后来,他一个个地拣起来吹玩,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于是,他想把这些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芦管集中起来吹,让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同时发出来。他天天想呀,想呀,有一天砍柴时,他砍了一棵泡桐木,发现这桐木中心是空的,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桐木的一头从边上钻几个孔直通中心,将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插入孔中,然后用嘴对着一头吹。这样一来,果然同时发出了几种声音。巴卡回到家又精心研制,做成了一把“金芦笙”,能吹出各种优美动听的曲调。每当巴卡吹响这把金芦笙时,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幼都来听,就连天上的飞鸟也要飞落下来听。

离姑鹿不远的大山洞里,住有一只大虎猫(当地对虎的俗称)。它十分凶恶、贪馋,想把巴卡占为己有,天天为它吹芦笙作乐。于是,虎猫变成一胖女人来到巴卡住处,见门锁着,就跳进屋,看到炕上有不少的干鱼,赶忙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时,巴卡和巴母开门进屋看见,巴卡上前质问:“你为何乱进我家偷吃干鱼?”虎猫嘻皮厚脸地说:“我不仅吃鱼,我还要跟你成家呢!”于是,虎猫一把将巴卡拉出门直往山上走。弟弟巴母着慌,忙追上去拉哥哥。他俩的气力哪能胜过虎猫呢?结果,巴卡硬被拉去啦!突然,弟弟巴母看到胖女人的裙子下露出一截尾巴,这才知道是个虎猫。他迅速到各寨邀约人群,带上弓箭戈矛到山上寻找。从十月找到冬月,找呀,找呀,不知翻过了多少高山,穿过了多少密林,还是找不到心爱的巴卡。直到冬月的第一亥日,他们找到下羊场的山头上,有一只干兰鸟在树上对大伙叫道:“格咧咧、结结巴都”(苗语音译,即在茅草蓬里)。他们照此寻去,果然在一蓬大芭芽草的背后发现一个大石洞,见那虎猫正在洞里守着巴卡。于是,大伙用箭将虎猫射死,救出了巴卡。巴卡见到弟弟和各寨的亲人们,高兴得拿起金芦笙吹奏起来,大伙围着巴卡共同起舞作乐,庆贺他们的胜利团圆。

篇3:苗族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一种共有的思想活动特征和传统,[1](p45)是民族成员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总和。苗族的民族性格,是苗族人民共同的心理素质在态度、行为上以稳定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民族的个性特征;它记载着苗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灵轨迹,反映出苗族人民在对待自然、社会、历史、宗教等诸多范畴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见解;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极强的民族内聚力托起民族精神;以勤劳、勇敢和聪慧的品行显示民族品格;以深沉质朴、谦逊重礼的行为展示民族风范。[2](p76)苗族对银饰的喜好和执着是苗族数百年来形成的一种集体意识、观念和传统,体现出苗族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种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风范,即苗族的民族性格。

银饰情结奠定了苗族民族性格形成的基础

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就生活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千百年来苗族与白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苗族的民族古歌中反映出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金银的冶炼技术。《苗族古歌》是迄今见到的苗族最早涉及金、银的口碑资料,《苗族古歌》当中有《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专题描述金银的章节。《苗族古歌》这样写到:“金子和银子,住在深水潭,水龙和硼砂,来陪他们玩。。”苗族先民们认识到金子和银子不是“住”在水里,也不是“住”在山洞里,而是“金子黄铮铮,出在岩层里,银子白生生,出在岩层里。”而后,“我们沿着河,我们顺着江,大船顺河划,大船顺江漂,快把金和银,统统运西方。”在《苗族古歌》里,金银被赋予了生命,成了苗族人的朋友和伙伴,这体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3]从这些描述中反映了苗族先民早期冶炼金银的劳动场面和历史过程。历史的岁月造就了这一民族,孕育了苗族的个性品格和精神思想,磨炼了苗族人的意志。

苗族对银饰的喜爱可谓“情有独钟”,银饰表达着苗族人的祈愿。在苗族,从出生、婚嫁直至去世,都有银器相伴。小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外婆就准备纯银手镯和长命锁,祝福新生命的诞生;姑娘出嫁时,会有纯银首饰作为嫁妆,甚至有“无银不成婚”的习俗。苗乡俗语有:“无银无花,不成姑娘”、“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苗家女子盛装披银,项戴数个镂花银项圈淹没嘴鼻,胸前配挂大而重的银锁,腕间佩戴数对不同样式的银手镯,她们要比试谁的银装最重,谁的最大,谁的最多。一些地区的苗族人去世时,还要在墓穴中洒一点银屑,祈祷他们的灵魂不遭恶鬼。[4](p112-113),苗族与银的亲密接触,陶冶了性情,建立了苗族对待生活的态度。

由上可以看出,金银在苗族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苗族对金银的爱好源远流长,这是银饰在苗族同胞中得以传承的心理基础。银与苗族的历史渊源及苗族对银的崇拜,促进了苗族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银饰情结反映出苗族多方面的民族性格特征

苗族的民族性格是苗族全体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活中形成的,苗族的银饰情结,反映出苗族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

1. 热爱生活,崇尚自然

苗族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民族,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苗族的生活不离金银,《苗族古歌》中关于银饰情结的描述即是苗族先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苗族的节日非常丰富:苗年、姊妹节、四月八节、龙船节、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踩鼓节、牯藏节等数不胜数,每一个节日都有特定的含义和形式。节日舞场上,苗族穿戴银饰盛装载歌载舞,彩衣银装舞翩跹,银铃悦耳,银饰营造和装点了节日的气氛,此时,你会觉得苗族是世界上:最为欢乐最热爱生活的民族。

苗族十分崇尚大自然,苗族银饰的造型和银饰的装饰内容多半取材于大自然中的物象。苗族人以鱼、鸟、花卉、云彩等图案装扮银饰,有表现太阳的银冠,象征月亮的银梳,鱼的装饰寓意人丁兴旺。苗族认为枫树、蝴蝶、姬宇鸟是自己的祖先,牛是天降神物帮助他们生产劳动的,因此对其倍加尊敬。苗族盛装中妇女头上戴的银牛角、银鹊鸟,身上披的银蝴蝶、银枫叶等均意出于此。从银饰内容与形式的设计中反映了苗族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眷恋和崇尚之情。银饰在苗族生活中的多重面貌,体现了苗族民族性格的态度特征。

2. 吃苦耐劳,精明聪慧

苗族的历史艰难曲折,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在涿鹿战败之后,苗族从此开始了一场没有尽头的迁移。苦难的历史磨炼了苗族人民的意志,造就了苗族人民坚忍不拔的性格这种性格品质也便融入了银饰的创造中。

苗族银饰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制作苗族银饰首先要具备高度的设计审美思想。银饰的加工全是以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银饰的制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高度统一,是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体现。苗族制作银饰的过程,反映出苗族吃苦耐劳、精明聪慧的民族性格。

3.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内聚力

在炎帝、黄帝、九夷联盟时期,苗族为中国三大民族同盟之一。苗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苗族银饰的内容记载了苗族的历史,反映了苗族劳动生活的场景,也体现了民族的信仰。苗族深信银饰能驱赶魔鬼,带来吉祥和好运。鉴于对银饰的认同,苗族穿戴银饰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同时,苗族银饰有着苗族族徽标志性的意义,不同的银饰还有联络部落联盟、号召族人、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因此,苗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内聚力在银饰情结中得以张扬。

4. 深沉质朴,热情重礼

定居的民族有着稳重的性格。苗族原本是一个农耕定居的民族,历史的原因迫使其走上了长期迁徙的历程,最后又形成大分散小群居的格局。迁徙之后,苗族长期居住于偏僻的山区,环境隔绝了苗族与外界的交往,使她留下更多原生态的质朴面貌。

苗族是个礼仪之族,不但朴实,而且热情好客。在苗乡,凡有客自远方来,人们总要穿彩衣戴银饰热情接待。当宾客进入苗寨时,苗族姑娘穿着银饰盛装,唱着苗家迎客歌,手捧美酒迎接客人;继而,在房前坝子里,苗族汉子吹响美妙的芦笙乐曲,与穿戴银饰盛装的姑娘一道,邀请客人一起轻歌曼舞,有时还将银饰作为礼物馈赠客人。从其银饰情结见证了苗族质朴、重礼、殷情、周到的天性,这一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让人们的崇敬之意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考证苗族历史文明的活化石。苗族的银饰情结是苗族生活面貌的写照,不但让世人感受到了这一民族的民族习俗和文化古风,同时也展现了苗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反映出苗族的民族性格。愿苗族银饰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在中华大地上永远开放,更加瑰丽夺目!

参考文献

[1]陈冰,张小伟.中西民族性格的差异及其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J].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5(5):44-46

[2]滕瑜华.试论苗族的性格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6-79

[3]桂舟人,等,搜集运金运银[EB/OL]. (2008-04-26)[2009-08-12].http://www gzmzwhw.cn/Culturepalace/ContentB.jspe?sp= S4028e4861983ded9011988ba40660024&sp= S4028e4861983ded9011988bhd7b00025.

篇4:苗族

苗族是中华民族历史最长,沉淀最丰厚、贡献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受迁徙性民族特性的影响,苗族居住分散,各地区的方言不同,各地方的审美艺术倾向也存在差异。位于湘黔交界的湘西和黔东南的苗族,民歌众多,内容丰富,体式古朴,声韵严谨,旋律优美,风情卓越,自成一体,是苗族区域性文化传统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是一朵色香独异的奇葩。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说:“现在才明白产生这种好山歌是实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好歌不会生长,这些歌也不会那么朴素、真挚而美妙感人的。”湘西和黔东南毗邻,具有相同的地理地貌特征。聚居于这一带的苗族人民就这样长期生活在封闭、人口单一的生存环境中,经济完全依赖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及粗放农耕,交通极为不便,使得苗族很难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很大程度上削弱和限制了外来文化和思想的传播,造成音乐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较为单一、发展程度相对缓慢,导致一些比较古老的、较有个性风格的、以及某种早期状态的音乐形态相对原始地保存下来。

二、湘西苗族民歌与黔东南苗族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苗族民歌的分类比较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湘西和黔东南苗族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功能对两地苗族民歌的分类比较如下:

1、古歌。苗族的古歌是产生最早的歌曲体裁。结构严谨,曲调简洁,节奏明朗,带朗诵形式,主要讲述苗族的发展历史和神话传说。湘黔两地的苗族古歌在所有少数民族中,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这得益于这一代所处的封闭环境,农作经济,原始信仰较为普遍,其中,黔东南的神话古歌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如今的黔东南苗族也有祭祀祖先的“鼓社祭”仪式。

2、酒歌。酒歌是苗族人民在酒席上宾主相互祝贺或互相问候时所唱。不论红白喜事,不论节庆日子,逢席必唱酒歌。在湘西和黔东南的苗寨中,都有欢迎客人时拦路唱歌的习惯。有客人到山寨,就要设关卡唱敬酒歌。

3、礼俗歌。也叫风俗歌,是人们在男女婚嫁、祝寿送葬、新屋落成等场所传唱的歌曲。在湘西苗族广为流传的礼俗歌有婚礼歌、上梁歌、孝歌和丧歌等。黔东南的风俗歌分节日风俗歌和生活风俗歌两种,其中以黔东南台江县一带所流传的龙船节歌最有特色。

4、劳动歌曲。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苗族,长期以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劳动歌曲。湘西和黔东南地区都有类似的劳动歌曲。

5、情歌(游方歌)。在苗族青年男女恋爱中,唱情歌是必须掌握的交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苗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为媒的恋爱方式和习俗文化。在黔东南一带。苗族情歌的专用名称是游方歌,跟湘西有着明显的区别。

6、山歌,苗族山歌在黔东南叫飞歌,湘西叫歌腔,歌腔又分高腔(韶唔)、平腔(韶萨)两大类。高腔是湘西苗歌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声腔,一般只在高山和田野间唱歌,可用真假声自由结合演唱。旋律大起大落,可在八度内大跳进行,节奏自由,近如散板;与之相对应的是飞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

(二)曲式结构、调式特征比较

根据苗族的音乐俗语。一首苗歌的开头叫做“起腔”(苗语称为起萨),歌曲中间的乐节或者乐句叫做“加腔”(苗语叫做沙阿驮初),结尾的乐节或乐句叫“绞腔”(苗语叫做萨绞边)。一首苗歌或一段苗歌总有一个或两个乐句(有的重复或者变化重复),加上句前起腔,句中加腔,句后绞腔组成。根据内容需要减少或者重复某一部分。在每一个乐句之中,又由一个或者几个长短不同的腔节和旋律型,不断地,相对稳定的重复或者变化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多样化的苗歌曲体。

1、大部分湘西苗族民歌以引腔作腔、引入基本乐句。在湘西众多曲体中,以两个平行或者对应的乐句构成一个乐段较常见。湘西苗歌的曲调个性很强,常见的有宫、商、羽三种调式。此外。调式交替和混合调式也很常见。湘西苗歌不论高腔、平腔其终止式大都较统一,除多以商音或宫音结音外,还多以长音并附加下滑音或以短音加下滑音结束。

2、黔东南苗族民歌曲式结构较为特殊,它以乐句为单位核心。以乐句前、中、后来划分歌曲曲式段落。黔东南苗族民歌大多是大调色彩微调式,以5音为主;其次是羽调式,以6音为主,再次才是2音上的商调和1音上的宫调。以3音为主的角调式、5音微调式、2音商调式交换或转调的歌曲也有,但很少。

(三)民俗与歌词、衬词

苗族民歌的歌词除了整套的传统保存下来的意外,还有大多数是演唱时即兴唱作的,其创作方式各种各样,寓意却是十分深刻,包含了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渗透族人思想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歌词却很规律,也很注重韵律,湘西苗歌尤其注重押双韵。如湘西苗歌歌词中有这样一句:“苗家姑娘比花美,苗家姑娘比花乖。”美和乖虽意思接近,但又有不同,押两面韵增强了词义的效果。这也跟苗族本身生活语言中,存在一个意思用两种不同表达方式来表达有关。苗家人管它叫双面话。湘西苗歌的歌词除了一般歌词寓意深刻、通俗含蓄、比兴夸张等特点外,它在歌词里特别突出和强调“呜哇哦”、“奥”、“鸣”等衬词,起到了突出词内容和美化曲调的,这是湘西苗族民歌歌词的重要艺术特色。黔东南苗歌歌词也不例外,除了跟曲体相对应之外,最有特色的还数衬词的使用。这些衬词有的单独使用。有的和主词混合使用。苗歌的衬词起腔使用。除了表演艺术上的需要之外。还因为苗歌多事即兴演唱,特别是二人的对唱更要求对答确切,入情入理,所以歌手在起腔时候的“噢”、“哝”等则是在利用这个哼唱时间迅速思考歌词内容的需要。

(四)演唱方法及特点比较

苗族民歌演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而对歌、盘歌,时而互唱互和。通过独唱、男女齐唱、二重唱、对唱、男女分腔分调等演唱形式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表达出来。苗族民歌的演唱注重的是原生态的演唱方式。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专业发展用少数民族方言演唱,大多数不用乐器伴奏,不用道具装饰,是老百姓保持原有面貌,自然表达出来的东西。

1、湘西苗歌的演唱特色与技巧

在平腔演唱中,真声使用最为普遍,多用胸腔呼吸,口腔共鸣为主,运用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这种声音听上去结实、明亮。在苗家,很多人唱歌从来不受音域、音色的控制,只是自然的流露,哪怕不是天生的好嗓音,也是在自己舒服的范围内直白的舒服的演唱。

除了真声演唱外,苗家人在抒发感情的时候也会有抒咏性的歌腔(高腔)的出现。这种声腔一般在田野或者山间演唱,需要高亢的声音。在旋律起伏变化大的情况下,高音则会频繁出现,那么人们无法用真声达到高度演唱时,假声则会自然出现。

2、黔东南苗歌的演唱特色和技巧

黔东南的苗歌演唱最具特色的也是与湘西高腔相媲美的飞歌。飞歌的演唱不但要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强烈的民族风格,而且就其发声方法来讲,有许多和现代的所谓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是一致的。演唱者在中低音区以“基音唱法”为主。进入高声区立刻结合“泛音唱法”。歌手们说飞歌演唱要拖长吼高音,特别是后腰部和丹田要用力,这跟我们所讲的腹式呼吸发是完全吻合的。演唱时“吼不上去就长起扯”,就近似声乐中的口盖上抬。飞歌的演唱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苗寨中也是只有极少数的歌者能够掌握这样的演唱技巧。

三、结语

篇5:苗族

作者/徐 利

一、苗族神话传说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神话传说作为人类童年时期所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先民们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传说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相反,正是因为远古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下,认识的手段有限,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与变化。所以人们才会在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想象与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人首兽身或人身兽首的神的缘故了。

神话传说是非信史时代的先民对历史的艺术化叙述。我们不仅可以从神话故事中窥测出非信史时代先民们的生活状况,更能感受到先民们在认识自己和自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态度。苗族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悠久,苗族文学内容丰富,而且想象奇特,精神乐观,苗族把这种智能叙说的散文称为“Ghab niel ghot”“忆古根”——“神话”。

苗族的神话传说可分为天地日月形成的神话、千种万物的来源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赞颂生产劳动的传说等。其中天地日月形成的神话是苗族文学史上最古老的作品。这些诗歌由于出现的年代和产生地域的不同,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通过无意识的艺术加工,反映人对大自然的创造力,这些诗歌都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再就是赞美生产劳动的传说,最后是千种万物的来源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往往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而在当代苗族女性作品中,苗族神话传说最集中地体现在女性意识的重视和抗争意识的影响上面。

二、苗族神话传说中女性意识的重视在当代苗族女性作家小说作品中的体现

(一)苗族神话中女性意识的渊源

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蝴蝶妈妈”一说一直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起源说之中也是唯一一个被肯定的。在这一历史阶段,男性相对于女性已经取得了绝对性的统治权,母系氏族社会已经解体了,女性自此丧失了统治地位,而男性在家庭、在社会中掌握了权柄,并且开始贬低、奴役女性,甚至将女性视为生孩子的简单工具。苗族也毫不例外地经历了这一社会转折,苗族女性地位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私有制社会中一落千丈。但是由于受到神话传说的影响,在不少苗族人心目中仍然对于母性的地位有着一种很崇高的意识对待,这种意识一直蓄势待发,在女性意识觉醒的新时期,一旦获得机会便汹涌地萌生出来。

(二)神话传说中女性意识的重视在作品中的体现

如果说在父系社会兴起的时间里面,由于在社会生活中男性地位的显著提高,女性的意识只能选择沉默,那么在当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使要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反抗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加上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知识的进步和普及,使得苗族女性开始追求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女性意识开始了普遍意义上的觉醒,特别是对于母性的呼唤日益增强。

如贺晓彤的《父亲的笑脸》,在贺晓彤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母亲”这个形象在大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小时候每个女孩都巴望着能在过家家的游戏中扮演母亲这个角色,但并非易事,而“我”为了能当上一回“母亲”也开始了不懈的努力。虽然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但是在贺晓彤的潜意识当中,我们能看出当时神话传说中关于母性的影响还是留下了痕迹。对母亲的尊重这种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习俗同样的在文凤的《母亲的纺织》当中有所体现,文中除了反映作者自己对于母亲的那份深厚的感情之外,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母性的重视。甚至从母亲那还得知苗族妇女的.百褶裙上展现了苗族的祖先住在哪里,从什么地方迁来,是顺山脊迁还是沿河谷走,是逆江而上还是顺江而下。在《父亲的神话》一文当中,也写到父亲是到母亲这儿来上门的,作为家中的女子,母亲无疑是娇贵的,地位是高于父亲的。

除了对于母性地位的重视,对于女性意识的重视也是当代苗族女性作家作品中的一大特点。例如石继丽的小说《清清的五溪水》反映了当时女性意识已经开始从逆来顺受、服从男权到有了自己的主体意识,但女性意识的觉醒尚处于萌芽阶段,并没完全醒悟过来。这个阶段是模糊的探索阶段,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总是流露出尝试性的突破。

另一方面,从“五四”运动之后,批判传统伦理道德,要求打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束缚、实现男女平等成为普遍的社会愿望和发展趋势。苗族女作家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冲破家庭束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作品中表现追求平等的思想也成为她们所选择的一个重要形式。而作家们在文学中第一个要表达的就是对受压迫女性的同情和关怀,因此反对封建礼教对人身的压迫和束缚逐步成为当时女性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苗族女性作家也就是在这一阶段之后跳出了封建思想的局限性,开始进行大胆而深入的探索,如杨彦华的中篇小说《女神之死》。作为另类文化写真的代表作,当代小说《女神之死》,运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借助幻想、梦境、仙化等艺术手法,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大胆地描绘远古苗族的发展史,并且编织带有悲剧意味的爱情故事,用现代人的另类思维方式开始解读苗家的文化内涵,使得《女神之死》兼备了古典和现代、历史和传统的多重特质,而作者同时将自己对于生命、爱情的体验埋藏在对故事的阐述和解读之中。这样,既避免了刻意的套用,又充分地表现了作家的女性意识。同时,作家将喜剧构架在悲剧的历史框架之下,这学习了西方的传统创作风格,在嬉笑怒骂之中表现了历史的悲怆,把现实主义精神寄寓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中,突破了以往女性温驯的形象,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性的暴露,一种束缚的突破,就连母亲的形象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变,摒弃单一,更具复杂性和神秘性。

三、苗族神话传说中抗争意识在当代苗族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影射

苗族的古代社会,为束缚和桎梏男女婚姻自由,最初禁止氏族内婚制,后来出现了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准的封建婚姻。同时,苗族的古代社会在婚姻上还有浓厚的舅权制,即长女必须嫁回舅家,如果谁不遵从这种制度,就要付给舅家大量的赔偿金——“舅爹钱”,但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实现美好的幸福理想,抗击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曾站起来勇敢地斗争。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了苗族古代的爱情传说,例如《仰阿莎》以神话般浪漫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歌颂了自由美好的爱情,激发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憧憬,反抗不幸福的婚姻带给人的桎梏和压抑,它描绘了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以及他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特别是在苗族女性作家作品中更多的是关于爱情自由和自身命运的抗争。

例如贺晓彤的短篇小说《哥哥,我错了》,小说描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小说中的哥哥突破了爱情的束缚,最后和深爱的姑娘走到了一起,这是追求爱情自由的表现,而作为妹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在那份自由的爱情之中感受到幸福,这也是当代女性对于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再如丘陵的短篇小说《静静地密改朵》,玛秀和咪六的相爱,直接而坦白的“初恋歌”,虽然在苗族有山歌定情的风俗,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如此大胆表露的却还是少数。特别是后面的试探歌,这种几乎直面式的表白在现在或者是在开放地区都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当时,关于女性对爱欲的直接表现和宣泄却少之又少。于是,这样的作品就充分表现与发挥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于旧社会、旧制度的冲击,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主义对于女性自由意识的压迫。

并且,女性作家在表现女性意识追求的同时,对于女性的身体体验的多元化也展开了关注。她们的作品中并不回避女性对于两性关系的体验和向往,她们觉得,要想创作出真正的女性文学,要想谋得女性全身心的解放,就不能忽略对女性身体和需求的重视。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苗族女性作家的创作意识更加进步和深入,呈现多元化、深入化的趋势,特别是对于女性意识的解放方面,有了自己的特色,开始走出过去的种种束缚。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传统民族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依旧存在,苗族神话传说虽然很多都是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但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的传统性和进步性都显现在当代苗族女性作家的作品中,特别是其对于女性意识的重视性和对爱情婚姻追求自由的抗争性更是影响着每一个苗族女性作家的作品创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积极与消极并存,具有复杂性的,这需要我们辩证地去对待。也正是因为苗族神话传说特有的传统性和抗争性,当代苗族女性作家的作品往往具有无法忽视的光彩和文学魅力。

[参考文献]

[1]乐黛云.苗族作家作品选集(1—25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

[2]李挺责,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刘之侠,苗族文化的分类及其审美趣味[A].贵州神话史诗论文集[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4]吴荣臻,苗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5]袁珂.中国神话大辞典[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

[6]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7]王万森.中国当代文学50年[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8]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篇6:苗族婚礼流程

少数民族传统婚俗以繁、奇、古为特点,展示了我国古老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思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婚礼的理解更多地与金钱和物质挂上钩,婚礼的实施过程也越来越简化。在方便了人们现实生活的同时,许多传统的东西正在消失殆尽,传统婚俗更是被现代婚礼礼仪所取代,人们用婚纱照、婚庆影碟、旅游度蜜月等现代方式来相约终身,古老的民族婚俗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意味着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急剧消失。制作少数民族传统婚俗影视,抢救和挖掘其中优良的民族文化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自古以来,苗族的婚俗有着较为严格的程序和完整的表现形式。青年男女的相恋大多以自由方式体现出来,但结婚这一人生大事却是要在家门族类人员的共同帮助下才能完成。新中国成立后,苗族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表现得更为开放和和谐,本片以记实形式对文山市城郊一对青年男女的婚礼进行跟踪拍摄,用真实的镜头再现现代苗族青年男女的爱恋情怀和一些世代延续着的古老婚礼程序。

苗族青年男女的恋爱,一般分两种形式:第一,由亲友牵线搭桥,为男女双方提供认识机会。第二,男女双方在节庆日或者在一些社会交往中相识,特别是过年采花山时男女

双方撑伞单独对歌后,双方互有好感就约定时间见面,在逐步了解中增进感情,当爱慕之情升起之时,恋爱关系就正式确立,之后就顺理成章进入提亲阶段。

当提亲阶段正式开始,男方按照婚俗要求,请两个媒人(俗称大媒公、二媒公)、一个押礼先生(必须是男方家的亲哥弟)、两个管事共同办理婚事。男方家把一切去提亲所需的礼金、衣物、烟酒、鸡等事项交代给两个管事。管事按照主人家的要求把大媒公、二媒公,押礼先生请上桌。管事行礼两次之后,就把男方家父母所交待的去提亲所需的礼金、衣物、烟、酒、鸡、肉等以及一把长把伞(不能用折叠伞)放在桌上,好言请求媒公到女方家完成说亲一事。两位媒公谦虚地接受了说亲的任务,带着男方家交付的东西,背上雨伞(背伞必须伞把朝下伞尖朝上),率领相关人员到女方家提亲。

到达女方家时,一般天色已晚。当夜幕降临,女方的叔伯、兄长等主要亲戚都会亲自到场,参加提亲仪式。两个媒公看人已到齐,就从女方父母开始,由老到少,不论男女一一敬烟、敬酒,三巡礼毕后,男方媒人开始正式提亲。男方媒人先说明今晚来意,表态受男方父母的委托为孩子提亲,想在两家之间建一座石板金桥。征得女方家同意并把两个年青人(片中男主角小马、小英)叫来,当众表态自己是自由相爱的,也希望双方老人帮助完成结婚大事后,女方家的管

事才在屋中摆一四方桌,先把女方家大媒公、二媒公请上桌坐上席,后把男方家的媒人及押礼先生请坐下席,正式开始议事。当晚,周全的礼仪有时让人心生感动,有时又让人忍俊不禁,而在提亲议式上双方媒人的斗智斗勇,可谓是整个婚礼的高潮,有时在这个环节会有一些周折,掀起波澜,但终归要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天上午,女方家把“可口”菜饭做好后,又把男方媒人请上桌吃完饭,女方家再摆一四方桌(此桌是要打发男方媒人回家),此时,男女媒人把昨晚所谈之事,说一遍,并交彩礼钱,定娶亲日子,大功告成之后男方媒人等顺利返程。

娶亲是苗族婚俗中较为隆重的一项活动。娶亲队伍由大媒公、二媒公、押礼先生、娶亲父母(一般是由儿女双全的叔或伯、婶子夫妻二人当任)、送酒肉2人,背午饭2人(一人背媒公午饭、一人背众人午饭)、新郎和伴郎等共计11人(必须是单数)。出门前男方管事要在正屋摆2张四方桌,下摆一张四方桌,管事要按顺序把大媒公、二媒公、押礼先生、娶亲父母送酒肉、背午饭、新郎、伴郎一一请上桌,由管事把娶亲事项交代完后,由大媒公在前,按顺序排列出门去娶亲。

吃晌午是一项必经程序,无论路程远近都必须吃晌午,主要是祭高山四方饿死鬼,保人人平安、事情顺利。这项仪式没有时间、地点限制,方便和有可摆放东西的地方就行。

吃完晌午,娶亲队伍按出门时的顺序走到女方家门口。女方家管事早已在正屋中央摆好了两张四方桌子,在下角摆上了单独一张四方桌子,女方媒人在门口迎接并领着男方娶亲队伍从左边绕桌一圈回坐下席的右边,男方媒人跟着女方媒人走到上席右边时即坐,其他娶亲人员按顺序入坐。单独的四方桌由双方代表父母的人入坐。男方人员均有女方家相应身份的人员陪同入座。当女方家敬完三巡烟、酒后,女方管事唱起了敬酒歌,而男方媒人要唱完答谢歌后方能坐下。稍后,男方媒人要把以前定婚时女方所要的彩礼、衣服、酒、肉等事项向女方媒人说明,同时要将余下部分的礼金全部交清。礼数完毕,由男方媒人主持,新郎和伴郎站在正堂下方靠门口处,面对正堂上方,按女方三代祖宗、父母、舅父母、叔伯、哥嫂、弟妹、亲朋好友等的称谓一一念诵,新郎和伴郎按所念诵顺序一一跪拜,每念诵一次称谓要跪拜两次。拜堂结束后,女方管事安排厨官端菜上桌。男方媒人要唱赞美歌和答谢祝宴歌,歌词内容大多是赞扬女方家庭富裕、父母生活美满幸福,办事礼数周全完美等,并感谢女方管事、父母和亲朋好友的盛情款待。晚餐后,又开始了新的婚礼程序。先是摆礼,女方管事在堂内摆2张四方桌,同时请双方的媒人及娶亲父母上桌,由男方娶亲父母主动把说亲时女方家所要的彩礼、衣物摆在桌上,请女方家的父母、叔伯、亲友过目,达到当初说亲的要求后,男方媒人将委托女方父母暂时

保管,明日再拿给男方家带走。摆完礼后,女方管事用歌声陈述了男女两家的联姻过程,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祝福。当管事宣布正事完毕,可以开始对歌时,活跃的气氛瞬时在屋内蔓延起来,主先客后,你问我答,或双方进行对赛,把整个婚宴推向了高潮,歌词内容是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对青年人的良好祝福、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等,而对歌情绪高涨时甚至会通宵达旦。

第二天早上,在未吃饭前,双方清点陪嫁礼物,这又是婚礼仪式上的一个小高潮。正堂屋的两张四方桌上,女方父母要把女儿的嫁妆、亲朋好友送的礼物等清点并大声诵报后交给男方,女方父母还要按男方去娶亲的人员每人三元二元不等的金额交给女方的管事,管事又交给媒人,女方媒人清点之后交给男方媒人,以答谢来娶亲的人员(这是苗族婚俗中必不能少的辛苦费)。之后,进行交亲仪式,女方父亲或是叔伯要倒一杯酒敬男方娶亲的父母,请对方善待孩子并多加管教,而男方父母则答谢女方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恩,承诺会善待孩子。当女方饭菜上桌后,男方媒人要用自己背去的酒倒上并唱迎送亲歌,女方家才会把送亲人员安排上桌一同吃饭,等待后面的送亲仪式。

吃完早饭后,女方媒人摆一张四方桌在堂屋中央,先请男方媒人坐上席,女方媒人坐下席,女方媒人倒酒,喝完两杯酒以后,男方媒人转坐下席,女方媒人转坐上席,这时男

方媒人要唱返程歌,索要他们带来的伞,也请女方父母把陪嫁的衣物礼品呈上,以便上路返程。女方家把衣物、礼品、伞(伞把必须朝外,表示客人要走了)放在桌上,男方媒人清点完东西后,深情地唱起了答谢歌,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对方媒公的合作,感谢亲朋好友的盛情款待。当男方媒公唱完答谢歌,背着伞把朝下的雨伞出门时,娶亲娘就牵着哭得难舍难分的新娘紧跟其后,娶亲队伍人员迅速跟上,后是送亲队伍,逐渐离开了女方家。

在女方家的送亲队伍里,由大媒公、二媒公、第一对送亲父母2人(大伯或叔伯),第二对送亲是舅哥、舅母2人,第三对送亲是姐、姐夫2人,叔哥1人,背晌午2人(1人背新娘晌午、1人背众人晌午),表哥1人,亲弟1人,出嫁女(新娘)1人,伴娘1人,共15人组成,意为单去双回。并且规定送亲父、舅哥舅母、姐、姐夫都要有儿女双全的夫妇承担。娶亲和送亲队伍走到半路都要吃晌午饭。可混吃也可单吃。但双方媒人都要单独念祭,礼毕后才开吃。当送亲队伍到男方家门口时,退车马仪式开始。新郎、新娘站在大门前,退车马师爷怀抱着一只大公鸡,口中念念有词到“今天是好天好日,小马与小英结为夫妻,恩爱如水,白头偕老。丰指—四方五鬼、朱雀—退出它方”,同时,抓起玉米草料向东、南、西、北洒之,再把大公鸡往新郎新娘头上丢过去,退车马仪式结束。新娘、伴娘由哥和表哥半撑着伞遮盖着头

部走进大门,男方家有两位姑娘早已等候在门口两边接伞,当新娘一只脚跨进门内时,等候在两旁的姑娘就得及时从一个负责接哥、一个负责接表哥的伞的两手中间将伞接过去关拢(如果接错位置,撑伞者不会放手),然后由娶亲母亲和送亲母亲一起领着入坐左下桌等候,其他人员随身携带的东西都要由男方家在门口守候的人员接下并妥善保管,若有遗漏,男方家就会受到惩罚。其他送亲人员由男方媒人领着入坐正堂的方桌。女方媒人按送亲顺序坐上席,男方媒人坐下席。入坐后,男方管事敬烟、敬酒,送亲媒人要唱答谢歌。之后,进行拜堂仪式,礼节与女方家拜堂相同。当晚饭菜上桌后,女方媒人要唱答谢歌。酒足饭饱后,进行摆礼仪式。女方媒人要把新娘父母及亲友的嫁品一一清点交给男方媒人后转给男方父母和新郎新娘。男方媒人也要在此时把说亲、娶亲所做的一切事项通报给男方家并得到男方家的赞许。夜深了,当天的礼节已进入尾声,而对歌的激情却刚刚升起,对歌延续了头天晚上的情绪,除了惯例的程序外,时而斗智斗勇,时而相互调侃,充分展现出苗族人民风趣幽默的性格和豪爽待人的气质。

天色渐渐放亮,女方家送亲队伍就要准备回家了。吃早饭前,男方管事在堂屋正中摆上两张四方桌子,下摆一张四方桌子,这时,男方媒人邀请女方送亲人员按顺序入坐上席,男方人员均坐在下席。管事按女方家送亲人数的辛苦费装好

抬上桌点给男方媒人,男方媒人清点后交给女方媒人。女方媒人唱答谢歌并一一拿给送亲人员。在之后的交亲仪式上,担心新娘今后在男方家里的生活和待遇,女方父母会对对方提出一些问题,希望男方家父母有明确态度。男方父母会针对所提问题巧妙回答,表态将会把新娘作为自己亲生骨肉来疼爱,相亲相爱到永远。

早饭结束后,男方管事有将一四方桌摆在堂屋中央,男方媒人请女方媒人坐上席,男方坐下席,男方媒人开始敬酒,二杯之后,女方媒人转坐下席,男方媒人转坐上席,女方媒人要求男方媒人把昨天送亲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拿来放在桌上。清点完毕,为表示感谢男方家的款待,女方媒人唱起了答谢歌,之后按送亲顺序一一出门。此时门外的新娘紧拉着送亲人的衣服哭得难分难舍,送亲人员只能好言相劝并塞钱在新娘的衣兜里,由男方家的两个解衣手姑娘解开新娘的手,男方哥弟对送亲人敬(发脚杯)酒。送亲队伍走后,新娘被扶回新房,男方家人还要再摆上饭菜请老人压席,整个结婚仪式就基本完成。

篇7:苗族作文

湘西苗族的服饰有着五彩斑斓的颜色,上身穿花衣,下着花色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色花帕,脚着船型花鞋……男子的服饰要简单多了: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细,裤筒短而肥大,喜包青色裹脚……都是亲手织布缝制。

苗族不单服装有特色,首饰也与众不同,造型精美,种类繁多。制作的材料有金、银、铝、玉,银饰最为普遍。佩戴的部分有银簪,凤冠,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生活中会用到银盘,银碗,银杯,银筷子,银壶,银勺子。他们认为银可以除湿,排毒,强身健体,连喝的水都要用银盆子放置几小时后才饮用。

服饰跟节庆有很大的联系,民族服饰价格昂贵,代价不菲,他们那的人一生可能只拥有一套完整的苗族服饰,所以只会在重大的节日里穿戴起来,其他时间都会珍藏在家里。

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附近几个山寨都会参加,其中我要说的节日是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身着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人潮如流,异常热闹,从天空中附视,成千上万的“小蚂蚁”忙碌的走来走去。三五成群闲话家长里短;年轻的姑娘们碰到心仪的小伙子会玩游戏对山歌……

篇8:苗族迁徙史在苗族服饰上的印迹

第一次迁徙发生在炎黄帝时期,以蚩尤为首的九黎联盟是苗族的祖先,在与黄帝、炎帝联盟逐鹿中原的大战中被打败,此后他们大部分南渡黄河,以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一带为聚居区。

第二次迁徙,是因为尧、舜、禹的进攻,又一次被迫大迁徙,经过“窜三苗于三危”,一部分长途跋涉到西北,这部分西迁的“三苗”在以后的生活中又被迫迁徙,到了今天的四川、云南、贵州边区。“三苗”的另一个部分“放骥兜于崇山”之后,进入了今天江西、湖南一带,当地人将这些迁徙而来的苗族称为“南蛮”,在今天江西、湖南鄱阳湖、洞庭湖一带后来虽然已没有苗族聚居区,但人们通过史书还是可以查证那些地方曾是苗族先民的旧地。

第三次迁徙发生在秦、汉至唐宋时期。由于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在这一时期,苗族的先民开始从武陵、五溪地区向西、向南迁徙[1]。西进的一部分苗族,由西方到了川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还有一部分苗族经过川南和黔西北迁入云南。另外一部分向南迁入湖南的西南和广西的北部,有的迁徙得更远,由桂北进入贵州的南部、东南部。

第四次大规模迁徙发生在元、明、清时代。元代的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政策尤为突出,在元代很多民族因不堪忍受这样的压迫,屡次掀起抗暴斗争。明朝的政策虽有所缓和,但是民族压迫与歧视政策仍然存在,所以在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率领苗族、仡佬族起来反抗,明王朝派兵平定反叛,在朝廷的镇压之下许多苗族、仡佬族人横遭屠杀,很多人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进行迁徙。为了巩固统治,明王朝实行“开边”政策,派驻大量的兵力安屯设堡于贵州的东部和中部等地,这就迫使大量的苗族人民再次迁居。清王朝在平定吴三桂叛乱时,也曾派兵30余万,从四川、贵州、广西三路进入云南。吴三桂统治的地区主要是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所以他的士兵主要是少数民族,经过两年的血战吴三桂败北,清兵对这个地区的人民实行的是血腥的镇压政策,先后屠杀百余万人。这一时期,苗族人民又进行了迁徙,他们从武陵、五溪地区进入黔、桂。

大规模的迁徙印证了苗族深重灾难的历史,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处处都留有它的痕迹。苗族有自己完整的语言系统,但是却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这样他们就缺失了一种详细而有力见证其起源、迁徙和发展历史的记载工具。苗族人民对他们的历史就只能靠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其他民族的史料记载得以反映。苗族人民的服饰因为其图案除了装饰外还有其深刻的历史含义,而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些苗族的服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字记载的功能。贵州苗族服饰美丽纷呈,有款式、地域、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款式与式样如此之多的苗族服饰隐匿着苗族的历史,让苗族人民可以从服饰追根溯源,记忆起他们祖先艰难的历史,唤醒各地苗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贵州各地的苗族服饰每个支系都有自己服饰的风格特点,清代在对苗族的命名上多是从服饰的色彩进行区分,“‘白苗’、‘黑苗’、‘花苗’、‘青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2]。不同地域的苗族其着装风格各异,因而,通过服饰,人们将苗族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又将不同支系的苗族区分开来。苗族服饰从以下几方面向人们阐述了苗族的根源及迁徙史:

第一,苗族服饰结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族人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形成了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3]古代的“裳”是指男女皆穿,用以遮蔽下体的一种衣裙。前三幅、后四幅布帛拼合,腰部打褶连接腰带,形成围裙的样式,此造型特征原是古代华夏族的固有样式。华夏族的右衽服饰制是为了区别于周边土著民族而逐步确定的。在中原华夏族的战争迁徙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上衣下裳制逐步渗透到周边民族的服饰中。至今苗族服饰仍保留着这种基本形制。从这样的服装结构及相关的历史记载可以推断,苗族的祖先最早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一带。苗族妇女服饰的整体结构分为上装与下装,除此而外,苗族的附属还有披肩、胸兜、背牌、围裙、围腰、腰带、腿套、鞋子等组成部分。据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苗族聚居区的民间老人讲,这种服装的结构起源于古代苗族男子的战袍,现在女子盛装中的嫁衣还保留有这些服装的构成部分是为了表达崇敬与缅怀之情,让人们不要忘记祖先们战争和迁徙的艰辛岁月。据《中国历代民族史》记载“苗妇一般是穿大领对襟的短衣,下着长短不一的百褶裙”。这些貌似普通的百褶裙,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背景与内容。苗族妇女在制作“迁徙裙”时,严格按照祖辈们传下来的规则刺绣,不作随意改动。这样的传承方式及服饰结构实际上是对苗族迁徙史的符号式的记载与客观呈现。

第二,苗族服饰的装饰图案。苗族服饰的图饰具有象征意义,它构筑了苗族特有的精神世界。如:(1)贵州的黔西北山高,地处偏僻,但与当地人民简朴贫穷的生活反差极强的是: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保存着一种高贵的“礼服”装饰。这种礼服是苗族用自己纺织的棉线作为纺织的底线,然后加用蚕丝,青红色的当地山羊纺织成的毛线漂白织成的衣服,这样制成的服装精致无比,但是制作这样的服装工序繁琐,耗时费力。这套礼服有衬套、披肩、腰带、吊旗四个部分,有的披毡上绣有一条蜿蜒起伏的线条,可以理解为苗族人对于“浑水河”的记忆。(2)黔东北松桃苗族女子有一种没有领子的“兰娟衣”,据说这款苗族服装源于苗族女领袖兰娟。在兰娟带领同部落的苗族迁徙时,她想记住迁徙的路线,于是她用彩线在自己的衣服上绣上很多蜿蜒的线条,以示苗族迁徙的路线。“兰娟衣”上布满各种各样的花纹,这些图案具有苗族迁徙史的历史寓意。(3)松桃苗族妇女绣的花边花带上的“骏马飞渡”,其色彩与色调古朴大方。“骏马飞渡”花边的底色是黄色,苗语的发音是“埋迈埋清”,意思是“浑水河”(黄河)之意;无数个像“马”的纹路则是它主要的图案,成串的“马”字在黄色的花边中间,苗语称之为“大迈档务”或“大迈长务”,意为“骏马飞渡大河”;“马”字纹的两边绣有很多三角形的图案,这些图案是相间磊叠排列,远远看上去就像崇山峻岭一般。加上苗族在刺绣时用色的大胆,所以这些图案不是采用单一的颜色而通常采用红、绿、蓝、黄、橙、紫各种颜色丝线挑绣而成,使人们感受到四季色彩的变化以及深山的神秘莫测。这个由骏马和马背上的骑士组成的“骏马飞渡”,横贯在黄色的饰带上,表示苗族先民骑马在黄河岸边奔驰。

此外,还有很多苗族服饰上的图案都在叙述苗族的迁徙史。“星宿花”很像天上的星系造型,它向人们讲述了远古苗族的首领蚩尤在和黄帝对抗时,披星赶月地行军,他们以天上的星宿引导方向。“蜘蛛花”则表现了苗族祖先在战败被黄帝部落围困时,依然顽强奋战的悲壮场面。“虎爪花”叙述了苗族迁徙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僻壤的地方,遭遇老虎,与老虎打斗、打虎的故事等等。如同“迁徙裙”的制作,一些几何纹,如X、井、十、回、口、V、◇等形状和小圆点、漩涡纹,这些纹样在苗族服饰中少有位置变化,不得随意更改形状。据说这些纹样在苗族的思想中代表着最早的生活家园和环境,是不可改变的。

第三,其他佩饰。苗族的头饰中的“角冠饰”,是以牛角的造型打制的银冠。苗族图腾崇拜中有牛,苗族无论屋檐的造型还是服装装饰图案等地方都有牛角的形状,而且牛角有很多样式。一般分为大小两类,黔东南雷山地区的牛角大多是大牛角;而凯里附近的苗族头饰戴的是小牛角。不管是出现在哪里的牛角,戴在头上或刺绣于衣服上的牛角图案,都承载了苗族人民对他们祖先蚩尤的怀念与崇敬。如在清代,黔东南的苗族面对清军的残害,不愿束手就擒,他们带上全家,脚穿草鞋,翻山越岭向黔西南迁移。迁移途中一些年轻人相识并结婚,他们在黔西南地区重建家园,他们的后裔在结婚之时,新娘服饰中的鞋就是草鞋。

苗族服饰无论是它的结构、图案、佩饰等等,如同符号让人们解读出它蕴藉的文化历史信息。这些服饰上的符号浓缩、记载着苗族的族源、迁徙、战争、历史的主题。苗族没有文字,这些符号就替代了文字的功能,穿在苗族人身上,成为记录他们历史最直接的载体。通过这些信息,让苗族人熟记他们的祖先因为战争与压迫,不得不不断迁徙的历史,让苗族的后裔知道他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是生活在富饶的黄河、长江一带的古老民族。战争与政治让苗族的祖辈们跨黄河、过长江,经过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到西南山区开荒辟壤、耕耘劳作。苗族人为了记住这段苦难艰辛的历史,将记忆浓缩进其他的记录,比如古歌、巫辞、各种仪式、苗族服饰等。就是这样的特别记录,以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以更直观、更鲜艳的色彩将苗族悲壮而艰难的迁徙史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田艳飞.屏边苗族妇女服饰初探[J].神州民俗, 2007 (11) .

[2]许桂香.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9 (1) .

上一篇:xx年暑假实训总结下一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