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津粱人生哲理

2024-05-09

人生的津粱人生哲理(共7篇)

篇1:人生的津粱人生哲理

人生的津粱作文950字

人生好比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一路行来,有时风光明媚,有时崎岖惊险。我们经常把横阻在眼前的山、水,比喻为人生的困境;其实,就是攀上人生的巅峰后,也需要峰回路转,才能再开拓新的天地,否则,一味地自满、自傲,只有爬的越高,摔得越重。所以,成功、胜利,其实与失败一样,都是行到人生的路口,让人反思:该如何面对、再超越。

第一、居高而谦逊,人不嫉其高:

高官厚禄是一般人所向往的,因此,当我们有机缘跃居上位时,更要谦恭厚道,和婉待人。如果自恃权高位重,目无下尘;甚至自我膨胀,处处皆要他人听令于我,那么虽贵在高位,由于丧失人心的.爱戴,必然不能长久。其实,居高位的领导者,若能本着为人服务的精神,与人为善,久而久之,人人感受到你的诚恳,自然欢喜拥护,就不会有人嫉妒你了。

第二、立功而辞谢,人不厌其功:

立下汗马功劳,原是一件值得嘉许的好事,但如果只知道抬高自己,忽略众多因缘的成就,或为显示自己的清高,而不把他人的表扬、赞美看在眼内,都不免引起别人的反感。从深处思考,世间诸多事情的成就,皆不是凭个己之力完成,所以,不因受奖而觉得自己增加了什么,也不用矫情掩饰。能以平常心,将荣耀归于大众,功成不居,那么,你有再多的功劳,别人也都会为你欢喜。

第三、胜人而无骄,人不评其胜:

有一句话说「赢了棋,就不要再赢话。」无论比赛或评监什么,获胜的时候,只要你一点骄慢都没有,人家就不会批评你胜得不对、胜得不当。如果沉不住气,过于炫耀,锋芒太露,所谓树大招风,难免不引起别人的评论。要知道,成败得失都是一时的,一次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成功,反之亦然。因此,胜不必骄傲,败不必气馁,要保持这样的心境才好。

第四、受赏而知恩,人不夺其好: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受到主管赏识之余,随之而来好的待遇、好的福利,也比同侪多。如果忘记了父母师长的栽培、朋友的帮助,只贪图个人享受,别人对于你的所得,必然有诸多的臆测和不认同。所以,常怀知恩、感谢的心,将大众放在心里,将利益分享给大众,自然地,大众也会以你为荣。

人生的奇妙在于,有时要直驱向前,有时要委曲婉转。例如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奋起;富贵荣华的时候,要知道隐晦。向前有向前的世界,但爬到人生最高点,转身,也有一片向后的世界。山重水重,人生路何其宽广,就怕不肯转身,走进了死胡同里。

篇2:教学《陈涉世家》感悟人生哲理

“陈涉少时, 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曰:苟富贵, 无相忘。”一般情况下, 教师总结这句话给人启示是:人从小就要有远大志向。当然, 这样的概括不能说错, 但却不够深刻。陈涉的表现还可以给人这样的理解:明白自己当时低贱的命运, 渴望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得到富贵并与身边的人分享。这是理想, 也是对自身的认识, 也是对人生的承担。今天的学生不正需要这样吗?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从佣者本身的地位、素质来说, 他们嘲笑陈涉是很正常的, 但从后来陈涉干出了一番大事来说, 启示我们:不管未来是否成功, 对有远大理想、努力进取的人都应表示尊重与鼓励。陈涉面对不理解他的佣者说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不仅表现了陈涉的远大理想, 更突出了当时陈涉“众人皆醉, 惟我独醒”的情怀, 这也是理想指导人生行动的铺垫, 陈涉这句话成为千古名句自有其深刻的道理。

既然“天下苦秦久矣”, 而且陈涉早就有改变命运的远大理想, 为什么陈涉不早点发动起义, 而是在去渔阳, 屯大泽乡, 遇雨失期, 法皆斩的情况下才鼓动大家起义来推翻秦二世的统治呢?从大环境说, 陈涉知道天下苦秦久矣, 知道人民早就对秦二世不满, 早就想推翻其统治;从小环境说, 屯大泽乡的队伍在遇雨失期、法皆斩的情况下已无路可走, 不如乘大好时机放手一搏, 反抗秦朝, 也许还有生还的机会, 这时的队伍处在面临生死的危急关头, 也是队伍想起义改变命运的意志最坚定的时候。在这里, 陈涉审时度势, 洞悉了一切有利于反秦的因素, 抓住了屯大泽乡的这个机会发动起义, 从起义后面一段有力的进展来看, 陈涉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这也启示我们:干大事前要善于审时度势, 抓住机会顺势而为, 这样才容易成功。

起义要成功, 陈涉明白还需要有号召力的人物来牵头, 这样起义队伍才能取信于民, 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毕竟陈涉自己的知名度当时还太低, 不足以赢得人民的信任, 所以陈涉提出了扶苏和项燕两个人物, 因为扶苏“百姓多闻其贤”,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而项燕“数有功, 爱士卒, 楚人怜之”。这两个人物仁义才能闻名于天下, 把他们作为起义的精神领袖非常合适, 所以, 陈涉才提出了“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的建议。虽然起义队伍是假托扶苏、项燕之名, 但起义队伍推翻秦二世残暴统治的精神实质与扶苏、项燕的思想是一致的。

发动起义, 最好能有一个恰当的导火点, 而吴广则用自己的仁义聪明创造了这个苦肉计式的导火点。“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忿恚尉”, 致使“尉果笞广”。爱士卒的吴广被秦军官打, 果然激怒了士卒, 后吴广并陈涉杀了两个秦军官, 至此, 起义大幕被拉开。吴广点燃导火点的过程中, 广大士卒看到仁爱的吴广被打, 认清了秦朝统治的残酷, 坚定了跟着陈涉、吴广推翻秦朝统治的决心。在这里, 陈涉、吴广既杀了敌人, 点燃了起义的星火, 也更鼓励了士卒起义的决心, 一举多得。这里至少可以启示我们:仁爱待人, 以人为本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爱戴信任;干大事要注重细节, 创造一个好的开端, 为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杀了两尉后, 陈涉召令徒属时所说的话, 流传至今, 他的这些话已成了名言。陈涉的这些话起码传递出以下几个信息:第一, 人在无路可走的压力下, 就应该顶住压力去干一番事业来改变命运, 争取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第二, 人即使要死, 也决不能窝窝囊囊地死, 而必须有干一番事业后名垂青史的英雄气概。第三, 人的前途命运不是由天注定的, 只要努力拼搏, 普通人也会有光明的前途。陈涉的演讲慷慨激昂, 讲到了广大士卒的心坎上, 鼓动性极强。

起义开始, 部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从民欲也”, 从中可以看出, 现在的起义行动与起义前的计划是一致的。“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确是“从民欲也”, 代表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人民踊跃支持起义军, 从起义军势如破竹攻下蕲、铚、酂、苦、柘、谯等许多地方, 有了“车六七百乘, 骑千余, 卒数万人”就可以看出来。在此可以知道:周密计划, 在遵从人民意愿的前提下团结发动人民是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我们常说的“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也寓于其中。

攻下陈县后, 陈涉“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也非常识时务, 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 伐无道, 诛暴秦, 复立楚国之社稷, 功宜为王”。不知陈涉是用现实的胜利威望, 还是用他那善于洞察的思维以及过人的口才, 争取到了这些中上层人士的支持。文章没有写陈涉具体是怎么获得支持的, 因为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陈涉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以帮助他巩固起义以来得到的成果。得到三老、豪杰的支持, 再加上广大民众的支持, 至此, 陈涉等于建立了一个以反秦立楚为目的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陈涉也许没有在他手下设统战部, 但在他心里绝对有了统战的思想。我们干大事, 要想获得广泛的支持, 就一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皆刑其长吏, 杀之以应陈涉”, “苦秦吏者”为什么现在才“刑其长吏, 杀之以应陈涉”?除了他们受苦很久, 早就有反抗的意识以外, 更主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反秦立楚的大势所趋, 看到了人民统一战线的力量。这也不能不让人想到:历史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初中课本节选的《陈涉世家》就到“杀之以应陈涉”为止。以上部分都是根据课本所提供的文本内容来分析的, 但这些分析更多的是关于文章中“点”的分析, 我们还应跳出来, 从文章“总”的方面来找出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从“陈涉少时”“天下苦秦久矣”到大泽乡起义, 就历史的现实来看,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只有关爱和依靠人民, 政权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也就是说民心向背决定政权的生死存亡,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就陈涉个人的成长来看, 人的远大理想必须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相结合, 理想才能接近或成为现实;人要成就一番事业, 用不着一定要等伯乐来发现自己, 凭着自己的主观努力和拼搏,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有利条件、团结民众创造有利于自己干事业环境的人, 一定是离成功最近的人。

就个人与时代结合来看, 课文节选部分所写的陈涉, 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优点, 他的理想、时政分析、宣传鼓动办法等, 都表明他是一个适应那个时代的英雄, 这告诉我们:只要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 找准自己投入这个时代的切入点, 发挥聪明才智与时俱进, 你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无愧于自己所处的伟大时代。

就全面审视陈涉来看, 课文节选部分写的基本上是陈涉的优点, 但我们也应理智地想到, 具有完美优点的人是不存在的, 陈涉也不例外。这提醒我们看《陈涉世家》不能仅仅只看初中语文课本节选的部分, 还应看《陈涉世家》的未选部分, 甚至是看有关陈涉的其他古籍, 从而更好地了解陈涉的优点以及他身上存在的局限性, 这样我们才可以对陈涉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这就是所谓阅读中的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

篇3:水墨、哲理、人生

心不安则落笔无法,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终离不开“养心”二字。菩提达摩问前来坐禅的修徒:“你心安了没有?”;六祖名偈:“心不动、风不动、幡不动。”;庄子警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君子以求内而得其安乐,小人因求外而终日不安,我画古人,与先贤对话,得知心静学问方可深入发展。目标单纯,矢志不移,如范曾先生所言:“一气尚存,从我所好,于是学问有所长进,技法有所提高,意境日臻完美。”画画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常醉乎于中国画的大写意泼墨技法之中,水、墨、宣纸的交融间意态万千,有不尽的想象空间,即思接千载之上,神游八极之表,在一种非关乎理的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哲学、玩出诗性。而若想在这种艺术上达到高度的自由,技法与学养缺一不可。譬如:你有激动万分、呼之欲出的图象在脑海中呈现,因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力而无法表达感到遗憾。又如你有娴熟的技法,脑海却一片空白,只能当一名工匠。两者之微妙,难于言表,更困于心悟。故文以载道,寓教于乐,是诗性的、哲理的,它不单是完成纸、墨与水之间的一种技法过程,而是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离迷得悟、再造思想境界的过程,所以画画可以陶冶情操、顿悟人生,可以延年益寿,养心也就在其中了。大凡光有理念之先行,强调视觉张力的成分,而缺乏感情投入,为技法而技法,固然能丰富中国画的语言表达,但它不是完整的艺术。“画者文之极也”,中国画称之为“读”而不叫“看”,似乎已明白画画与读书之间的关系。我拉二胡,初学严谨的弓法与指法,与人一般,但当能独奏《二泉映月》时,完全是琴我两忘。琴音即是心音,这种境界是不可模仿的。书为心画,文如其人,即道理之所在。

从西方的三维结构素描到东方的二维平面装饰;从(俄)尼古拉费申到中国陈老莲、任伯年的线条;从五大调子三大面到中国画的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从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到南济谢赫的六法论——骨法用笔,气韵生劲……我苦心实践,一一比照,包括徐悲鸿先生与潘天寿之间的东西方教学理念进行分析,觉得中国画笔墨精神之内涵远远高于西方艺术的那种重复自然的描摹。中国画是哲学的、意象的,其精神内核博大精深,如老子的“无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

庄子的不言,看似消极,却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万物尽观、得大自在的无穷之快乐。一位哲人曾说过,选择一种正确生活方式就是大智慧。中国画是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其容量是任何画种所不及。这种综合修养的积蓄借助毛笔、宣纸、水墨在刹那间泼写出来,就像地球不断地自转和外有引力的作用下,使地壳挤压,最终造成瞬间的火山喷发时的那种壮观图象,美伦美奂,无与伦比。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做这种“喷发”前的积蓄,那就是淡泊名利、潜心学问,单纯中再单纯,才能有这种大能量,正如李连杰曾说过的:“人只有把物欲降低到最低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幸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诗书为伴,与笔墨结情,以这种单纯来抵御大观园里的风刀霜剑,体现出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纯美境界。

中国画是一种形之上的神游,是轻松飘逸的,宋代良楷的泼墨仙人、明代徐渭的“笔底明珠”、清初八大山人的花鸟……无不给人一种身心愉悦之感。范曾先生说,中国画可以浇胸中之块垒,以澄心明性。

今天文化复兴,人类的和谐成为每个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识之士所面临的责任课题,而水墨作为这种文化载体之一,它呈现的是大象无形、大美不言、大道无为的东方哲学之终极“和谐”二字。作为一个有人类责任感和捍卫发展水墨艺术使命感的艺术家,我引用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Lin Wei was admitted into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90 and instructed by famous masters Qian Shaowu, Jiang Caiping and Liu Dawei. He is skilled in traditional figure paintings and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chieving lots of grand prizes. Now he i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the VicePresident of China Literary Artist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cademy, the Vice-Chair of Ningde Artists Association, etc. He published several painting collections and CCTV has ever made special report on his achievements.

篇4:《喜福会》中的麻将式人生哲理

日, 定为圣日。

五、当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假见证害人。

十、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俾、牛驴, 并他一切所有的。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0章1-17节)

当信仰不复存在, 人们抛开了这些诫命, 毫无畏惧, 无所顾忌地犯罪, 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无比可怕的, 这是拉金内心所担忧的, 他想传达的正是教堂的代表含义。“教堂, 去了”也正是说精神信仰的“去了”。由此, 《去教堂》的翻译没有《教堂, 去了》这个翻译贴切含义深厚。

1 (2) 拉金的读者观拉金对读者的观点是读者可以毫不困难地感受到他的情感、态度以及他所经历的一切, 使读者能够通过作8

品与自己很容易的达到一种共鸣效果。

Church Going作于二战后, 拉金用其诗歌表现英国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迷惘。“他们生活于战前与战后的断层中, 遭受到社会和家庭对他们思想成长的束缚, 并经历了宗教信仰散失的重创。” (李喜蕊, 2009) 人们开始怀疑信仰和上帝, 这一背景下, 拉金写下这首诗, 诗歌本意是对宗教信仰衰落的担忧, 更是传达给读者他诗中这一“教堂去了”的担忧之情。通过对本诗歌的理解, 读者可以感受到他诗中强烈的担忧之情。

(3) Church Going内容分析

诗中暗示了教堂的颓废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三到六节写诗人站在教堂里的主观所思:将来教堂废而无用了, 如果我们只保持几座定期开放, 展出锁在陈列柜里的各种圣物, 而听任其余的被风吹雨淋, 被羊群糟蹋, 那么它们会变成什么样? (曹现青, 2011) 教堂已经去了, 内容也仍然是强调教堂的离去, 《教堂, 去了》比《去教堂》更适合诗的本意。拉金是一位英国本土诗人, 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担当起复兴英国本土诗歌的重任, 他的Church Going中对个人所经历事情的描述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想象, 一步步深入到诗的意境中来, 在他的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二战时人民生活的破坏, 二战对此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 这首诗歌的高度不

麻将, 起源于唐朝, 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一直是深受人们欢迎、普及率较高的娱乐活动。提起麻将人们不免将其与赌博联系在一起。然而, 谭恩美却在《喜福会》中赋予麻将全新的色彩及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喜福会》中的麻将完全脱离了赌博的层面, 它仅仅是四个女人用以寻求快乐与运气的手段。吴素愿在桂林创立了第一个喜福会又名麻将会,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那时的桂林, 街上躺着一排排男女老少, 活像砧板上刚宰杀的鲜血”, 为了摆脱烦恼苦痛与对战争的恐惧, 她创立了“喜福会”, 四个女人用打麻将打发难捱的时光, 在一次次和牌中增添快乐及对未来的希望。打完麻将, 她们秉烛夜谈, 彼此慰藉, 回忆她们幸福的过去, 憧憬美好的未来。喜福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亦是心怀感恩的, 能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有个暂时的居所不受战争的波及, 是她们的“喜”亦是她们的“福”。然而, 作为精神寄托的喜福会终究不是一生的避难所, 很快素愿也经历了战争, 在战争中丧失了家庭、丈夫、孩子以及原本所拥有的一切。几经辗转, 她来到了美国, 再次为人妻为人母, 生活总算安定, 却在异国他乡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成为了美国人眼中的“他者”, 于是她与同样来自中国的与她有着同样痛苦经历、说着蹩脚英语的苏安梅、钟林冬、顾映映再一次创立喜福会, 在喜福会上她们打着麻将, 吃着美食。在麻将中探讨人生哲理、赚钱之道。麻将于她们仍然无关输赢, 只是她们告别祖国大陆到达新环境后一种寻求自我的手段;是她们用以弥补因语言和文化不同而沦为美国主流文化的“边缘者”所带来的心理落差的一种方式;是她们娱乐消遣, 学习美国处世之道, 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聚会;更是她们感悟人生道理, 传授女儿人生经验的重要场所。

当被问及中国麻将和犹太麻将的不同时, 晶美的母亲是这样告诉她的:“完全不同的玩法, 犹太人玩麻将, 他们只盯着自己的牌, 全凭眼睛打。中国人玩麻将一定要用脑袋, 动心眼。你必须盯着别人出什么牌, 并且记在脑子里。”中国麻将要求玩麻将者做到看上家, 盯下家, 防对家;讲究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无非是中国古代《孙子·谋攻》中的“知己知彼”战略。将对手的一切了然于心, 熟谙故里, 方可百战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正是晶美母亲经常教育她的:“怎样才能不露声色, 把想法隐藏在深处, 在暗中掌握优势;怎样了解自己的价值, 并且发挥出来, 别把它当成不值钱的戒指到处炫耀”。中国麻将也不像其他游戏那样, 为达胜利非得拼个你死我活, 它是以“和”为终局, 不是将对手打败, 而是看谁首先将自己的十四张牌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和为贵, 忍为高”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思想, 这也正体现了喜福会参与者的反战思想, 她们经历了战争所以更渴望和平。

在麻将中, 如若想“和”, 除了娴熟的技巧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人生充满了未知数, 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就像打麻将一样。每位牌者手中只有十三张牌, 还不到总牌数的十分之一, 对于周围人有什么牌, 会给出什么牌, 自己下一张又会摸到什么牌都无从知晓, 全凭猜测。恰如生活中我们无从知晓周围环境会发生怎样变化,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有时, 命运的起初我们很幸福,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周遭的变化、生活会越来越不如意。《喜福会》中吴素愿的一生就好像一把麻将牌, 起初上天给了她一手人人羡慕的好牌:她出身好, 丈夫是国民党军官, 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 她却摸到了一张名为“战争”的牌, 随即丈夫阵亡, 自己逃亡, 逃亡途中不幸染病, 迫不得已将襁褓中的婴儿放在路边祈求可以得到好心人的收养, 未曾想自己在奄奄一息中被红十字会救起, 可从此却与女儿失散。历经坎坷, 来到美国, 却在白人文化中被视为“他者”。四十年后, 终于重获失散女儿的消息, 可在还没来得及庆幸的时候便病逝。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个不走运的牌者:本来有一手不错的牌, 可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可以让自己听牌的那一张, 以至于无法和牌, 终是遗憾退场。

一场牌局, 中途有人离开, 要使游戏进行下去, 必须有人接替离开人的位置, 所以在《喜福会》的开篇是由晶美代替她母亲打麻将, 这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女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要去完成母亲没有完成的事情, 实现母亲的心愿。所以最后, 大家用喜福会的麻将钱为晶美买了去上海的车票, 晶美为母亲去寻找失散四十多年的双胞胎女儿。完成了母亲生前最大的心愿, 替母亲和了那把她一生想和却终究没能和的麻将牌。

从阐释学角度浅析韦利

对《论语》第一篇的

翻译策略

□张中华何大顺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斯坦纳的翻译理论, 从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步骤出发, 对韦利英译《论语》第一篇进行分析, 探讨在阐释学的四个步骤中, 译者对《论语·学而》第一篇的翻译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论语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这部集中体现孔子智慧的语录不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而且对世界文明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孔子及其《论语》, 有关《论语》研究的作品也在不断增加。因其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很多中外译者对《论语》都进行过翻译, 英国汉学家韦利英译的《论语》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译作之一。这就是本文作者选择原作和该译作进行对比分析的原因。

1斯坦纳和他的翻译阐释学

阐释学研究的就是语言的理解、转换和传达。英国翻译家斯坦纳将阐释的重点落实在翻译上。他提出了一种描述文学翻译过程的模式—阐释的运作, 把翻译过程细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 信赖 (Trust) , 即译者认为原作品有翻译价值。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但至关重要。第二步, 侵入 (Aggression) , 在这一阶段, 译者对原文的意义进行“侵入”, 即理解原作。第三步, 吸收 (Incorporation) , 是指译者对原文的意思予以吸收, 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体现了译者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第四步, 补偿 (Compensation) , 是指对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流失的东西进行补偿以达到平衡, 斯坦纳提出“翻译是一种双重进入的行为, 必须维持形式和意义上的平衡”。根据这一理论, 本文从这四个步骤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York:Putnam, 1989.

[2]徐颖果.美国女性文学: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篇5:哈佛人生哲理全书

哈佛的成功,不在于有多少发明创造,不在于培养了多少学生,不在于培养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成为总统、部长、议员和商界大亨,而是在于哈佛培养的是具有人文索质和责任感,能真正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大象波佐是伦敦一家马戏团的台柱子,性情本来非常温顺。可是,不知为什么,它的性情最近变得越来越暴躁。它甚至突袭了饲养员,差点让这个可怜的人当场丧命。所有的人都拿波佐没办法,连兽医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不得已,马戏团老板决定杀死波佐。为了最后在波佐身上捞一笔,他大肆宣传马戏团将对波佐进行公开处决。

处决那天人山人海,似乎人人都想目睹这个庞然大物将如何死去。波佐被锁在舞台中央的大笼子里,不远处站着枪手。在台上的老板细数波佐的“罪状”。当声讨结束以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最后的枪响。

就在这时,一个矮个子男人走上舞台,平静地对老板说:“大可不必这么做。”

老板一把推开他说:“这头大象得死,不然有人会送命的。”

男人固执地说:“让我进笼子和它待两分钟,我会证明你是错的。”

老板瞠目结舌地说:“你会没命的。”但矮个子男人坚持己见。贪婪的老板也不想错过这场好戏。

于是,他对男人说:“进去可以,不过你要出了意外,可与我们马戏团无关。你先立个字据吧。”

矮个子男人写了张字条给老板,声明一切后果自负。

在男子进笼子之前,老板大声告知观众将要发生的事情。台下顿时像炸了锅一样。观众都感到不可思议,有人甚至不停地在胸前划十字。

男人从容地钻进笼子,波佐一见有陌生人闯入它的领地,立刻伸长鼻子大声发出警告,并准备随时攻击这个入侵者。这名男子面不改色,微笑着对波佐说话。帐篷里安静极了,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但离舞台最近的观众也听不懂男子口中的呢喃,只知道他在说某种“外语”。更不可思议的是,波佐渐渐平静下来,缓缓地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小个子男人。最后它竟然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贴着男人啜泣起来。这一幕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忽然有人带头鼓起掌来,顷刻间,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震耳欲聋。

这名男子一从笼子里走出来,老板立刻拉住他问:“太神奇了,你到底给它施了什么魔法呀?”

男子边穿外套边说:“这是一头印度大象,听惯了印度语。你们说的话它一句也不明白,所以会变得越来越暴躁。我建议你找一个会说印度语的人来照顾它,它就会变得和以前一样温顺。”说罢,这名男子离开了帐篷。

谁都没想到,险些让波佐丧命的问题竟然出在沟通上。人们总是用自己的语言对波佐说话,完全不管它能否理解、接受。可怜的波佐完全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充满了说话声,却没有一句它听得明白,怎么能不发狂呢?

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对方的深入了解和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不是取决于措辞的甜美。在与人交流和沟通时,我们应该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充分考虑对方的愿望和需求,用对方熟悉的语言和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跟他对话,这样才不致产生误解,利于达成对双方有益的结果。

(摘自《哈佛人生哲理全书》)

篇6:孔子论人生哲理(上)

——《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按礼办事,做事有把握;四十岁时,已经懂得很多知识而不感到疑惑;五十岁时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时,凡听到的事都能辨别清楚;到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超越规矩。

对于古代男子而言,十五岁左右束发,意味着从儿童步入少年,通过学习破除蒙昧状态,为日后走上社会打基础。《尚书》《礼记》等古籍均有束发入学的相关记载。三十岁为成家之龄,四十岁为事业有成之期,五十岁开始步入老年,这是人生发展的必然阶段,古今概莫能外。孔子的人生阶段,似乎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圣贤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自己有不同的要求,一步步实践,一层层积累,始终砥砺磨练,才有所收获增益。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礼记·学记》言“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孔子亦对弟子说过:“女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这里的小人,并非完全指道德败坏之人,而是指当时以儒为职业的人群。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君子,以仁恕为根本,以弘道为己任,应成为时代的模范,胸怀大志,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为社会服务,而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于依靠某种特长混饭吃的人。日语中有“不器用”一词,意为“笨拙”。“大成若缺,大智若愚”,笨拙却又是最真诚朴实善良的智慧。故而日本的国宝级演员高仓健(1931—2014)常被日本人以此词尊敬地形容。不器用,其来源正是“君子不器”。看似不像器物一样有具体的用途,然则,“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反而无所不能施其用。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

一个人能够在世上生存是因为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由于他侥幸地躲避了灾祸。

正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要求的基本标准。人生于世,唯有正道直行,才是根本方向,不问祸福,不问得失,只问自己内心的良知。邪曲之人,尽管可能在短暂的眼下获得利益,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时间终究会作出公正的裁决。所以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愿意选择虽然艰难却光明崇高的正直之道前行,拒绝侥幸的逃避,正是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退一步说,宗教往往以末日审判、因果报应等等之说劝人行善积德,也是想以此告诫人们,为恶为害、不求正道,即使此时此刻能够“幸而免”,但终究无法逃脱必然的惩罚。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在周朝初年,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国家,建章立制,可以说是周王朝事业的真正开创者。作为周公封地的鲁国,深受周公的影响。而毕生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为宗旨的鲁人孔子,其思想、学术等等莫不起源于周公奠基的周文化,一生尊仰周公,奉行周礼。对孔子而言,周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更是自己的信仰所在,精神寄托。所谓“梦见周公”,实则是孔子始终不懈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如今世人喜欢偶像,并没有什么错,连圣人也有自己崇拜的对象,本来不必苛责;然而,偶像需要承担得起“道义”二字,传播正能量,才配称榜样、模范乃至理想,真能达到这种境界,确实堪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人魂牵梦萦,心向往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称赞中华文明具有极其伟大的“理性光辉”,这种理性,大部分正来源于儒家思想。朱熹注解《论语》说:“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不符合常理的,不能为自己所明确知晓的,都不轻易谈论,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这正是理性的精神。儒家的宏大理想是教化天下,实现全社会的道德与文明。教化,便是引人向善向好,而怪力乱神,从某种意义来说,无助于人向善向好,因此儒家对此持保留态度。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探寻世界的奥秘需要好奇心,越是奇异的事物,越值得探究其原理。但在人文精神和社会层面,则应当是弘扬真善美,而非假恶丑。人要向着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向努力,必定需要有所追求,有所舍弃。孔子的深意,正在于此。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孔子在河岸上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啊!它日夜不停息地流去。”

老子曰:“上善若水。”孔子也多次称颂水的美德。《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与子贡观水,孔子认为水具备“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志”数种品德,因此君子看到水,便应当有所思索,有所领悟。面对滔滔奔流的河水,孔子同样也看到了光阴易逝、时光宝贵的真理。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言,理论上时间可以倒流,科幻作品对此也有过诸多想象,不过,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做到,而且,即使做到,过去的历史又是否真的能够因此而改写呢?就人类目前的认知,时间的不可逆性是没有被证伪的,这也正是孔子感慨流水的根源。明白时光飞逝不可挽留的道理,就该明白人生努力进取不可懈怠的道理。唯有珍惜时光,学无止境,才能不负光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年轻人是可以畏惧的,怎么知道他们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

人呢?

《三字经》中有一句“昔仲尼,师项橐”,源于《战国策·秦策五》记载“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相传孔子周游列国,遇到年幼的项橐在地上用泥土砌城池玩耍,正好挡住了马车的去路。孔子请项橐让路,没想到项橐机智地回答,从来只听说过车给城让路的道理,没见过城给车让路的呀。孔子竟无法反驳,对项橐的话心服口服,于是驾马车绕路前行,并表示虽然项橐年幼,其聪慧善辩却足以做自己的老师。毛泽东同志对青年曾有寄语:“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应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前辈老人要明白后生可畏的道理,尊重支持年轻人的发展;年轻人也不能因此而骄傲自大,更当勤勉自励,奋发有为,后来居上。

(选自《孔子语录》,中华书局)

篇7:吃面条的人生哲理

第一天晚上小猴妈妈端来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一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小猴选择,小猴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有鸡蛋的那一碗。但它吃上以后,才发现妈妈那碗居然在面条下藏着两个鸡蛋。

第二天晚上,小猴妈妈又端来了两碗面,仍然是一碗上面有一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它选择。

小猴吸取第一天晚上的教训,选择了没有鸡蛋的那一碗。但是出乎它的意料,这碗面里没有像第一天晚上那样埋着鸡蛋,只是一碗面。小猴迷惑地看着妈妈,妈妈告诉它:“想占便宜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第三天晚上,猴妈妈端来了两碗表面都没有鸡蛋的面条让小猴选择,小猴却说:“妈妈累了一天,妈妈先选。”

猴妈妈笑了,随手拿了一碗吃了起来。小猴端起了另一碗。这一次,妈妈和小猴的碗里都埋着两个鸡蛋。

猴妈妈告诉小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它吃亏的。”

讲完这个故事,我扭头问旁边的女儿,如果你是小猴,你该如何来选择呢?出乎我的意料,女儿说:“如果是我,我就把两碗面条放到一个大盆子里,搅拌匀了,再和妈妈分,这样才公平。公平了,就不会打架了。”

上一篇:晨会游戏团队互动游戏下一篇:我的校园四季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