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2024-05-21

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共14篇)

篇1: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导语:相信大家都很关注钓鱼岛的争端问题,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历史证明,钓鱼岛,是我们的!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近“钓鱼岛事件”的发生,成为了一个议论的热点,作为一名学生虽然对于政治方面的问题了解的并不深,但对于这个事件,依然使我愤愤不平。

谈起日本,我以及我的一些同学想到的不是隋唐时期日本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而是那让人永远都忘不了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而是那残忍的旅顺大屠杀,这是中国近代中上的悲痛。而正是这种悲痛,让我们对日本失去了那份热爱和向往,甚至多了一些厌恶。

记得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中国与各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而在当时,日本算什么呢?它仅仅是一个新生的国家,它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跟中国相比,差距可想而知。而中国对其的态度又如何?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中国鉴真不畏艰难六次东渡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中国没有侵略日本——尽管以中国当时的实力,以中国当时在世界的地位,这不是个难题;中国与日本友好往来——尽管中国是一个大国,日本是一个小国。

可是日本呢?近代史中,中国落后了,日本崛起了。日本干了些什么——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夺取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后又花3000万两白银买回本来就属于中国的辽东半岛;1931年9月,日本引发“九·一八”事变,攻打东北地区……近代史,日本把中国当什么了,一头任人宰割的肥猪吗?它也曾拥有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命运,但强胜后,却加入了曾经侵略过它的领土的队伍去侵略一个曾经与它有过友好关系的国家。在侵略中国时,日本人在写用汉字演变过来的文字时,就没有一点感受吗?在屠杀中国人民时,日本人就没有想到他们将会在崛起的中国人心中形成一种什么形象吗?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以和平为主,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关系,为什么日本总是要为领土而引发战争,以千万人的生命换回一块领土,这样他们心中就平衡了?高兴了?

如今,日本又因撞船事件扣压了中国的渔船,这无疑又挑起了一次争议。暂且不提钓鱼岛归谁的问题,先说日本喜欢提的“谁撞谁”的问题,如果说中方渔船先撞日方船,那么“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日本什么都没有做过,那渔船船长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去冒犯他国的官船啊!船长疯了?有谁敢让一个疯船长去海上捕鱼,还到了钓鱼岛附近?毕竟冒犯外国官船并没有什么好处,严重了还不一定有什么结果,更重要的是一个渔民他与日本人能扯上什么关系?

这样的问题,像我们一样的普通学生,是很难得出结论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明——中国已不再是近代史中那个软弱的国家了。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中国钓鱼岛事件。我也看了不少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报道。看到有很多爱国志士发表的慷慨激昂的游行示威,反对日货,终止与日会谈,终止赴日游……等等一些。

为了关注最新的事态动向,我一有时间就到电视上寻找新闻节目或者上网看网友的评论。每次看完,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我很气愤,对霸道的不讲诚信的日本人感到气愤;另一方面我感到激动,因为大陆的亿万网民都为中国政府出主意,海峡两岸的台湾民众和海外华侨都在声援祖国。由此,我对中国政府战胜日本有了必胜的信心。

通过看历史资料,我了解到自古以来,钓鱼岛就属于中国,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性岛屿,是中国不可或缺的领地。既然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那么我就有一些疑问:为何其他国家侵犯我国领土后,中国都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样不是会引来更多国家对中国岛屿的掠夺吗?所以,在我心里,我认为中国对外国要更强硬一点,并派军舰在有争议海区巡逻、示威,军事威慑也是有必要的。当然,政府还要直接在两国会唔中提出主权问题,争取以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

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之中,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富强!最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拿回所有被侵占的本来就属于我们的岛屿。

这几天看了关于钓鱼岛的新闻,让我非常的气愤,这使我对日本人更加的痛恨。

人们都知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什么事情都要谦卑礼让,做什么都讲究和平,这是我们国家所要的根本。但就因为是这样,才使别的国家敢任意的欺负我们,占有我们的领土。如果我们是一个野蛮的国家,那谁还敢欺负我们,谁还敢占有我们?反而那些国家就会在我们的铁蹄下受到蹂躏,因为我们有绝对的优势这样做,我们地广人多,我们资源丰厚,清末的闭关锁国,我们照样可以自给自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全世界都不希望战争,可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就是因为他们过不起我们这样的生活,才会做一个野蛮跋扈的侵略者。漂洋过海去掠夺生存的食料。他们如虎狼,而我们因为自古传承的美德,自然而然的成了恩泽的施主。

感觉做好人真的很窝囊,有时候会气急败坏的发誓做个无恶不赦的坏人,可是坏人有几个好下场的?因为正义所拥护的灵魂,永远是高高在上的。由此而论,正是因为钓鱼岛周边的海域存在大量的石油资源,日本才会像个无赖,毁尸灭迹,把太阳旗光明正大的插在了钓鱼岛上,还在岛上建立了专属的灯塔,以便全世界公认是其管辖范围。

其实自古以来,钓鱼岛就属于中国,是中国不可或缺的领地。可是为什么偏偏被日本人强行的占为己有呢?我一直都不明白,也没有找到答案,我一直疑惑不解,为什么自己的领土被别人侵占,还要忍气吞声,不闻不问,这到底是把我们的传统发挥到极致,还是懦弱?撞船是发生在钓鱼岛附近,难倒在那片海域除了我们辛勤的浦鱼人,就没有驻军吗?为什么在自己的地盘,还要无缘无故的被别人抓走?

其实现在在想这些的问题的时候,也很纠结。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经济制裁,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国家,去遏制日本产品的进口和消费。足以导致其经济瘫痪。无故侵害外国领土的国家将成为被人唾弃的对象。

中国加油!

篇2: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最近,日本自称“钓鱼岛是他们的!”钓鱼岛凭什么是他们的,钓鱼岛有史以来就是中国的,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中国是一个大国,没有国,哪来的家,日本却千里迢迢、漂洋过海赶到钓鱼岛说钓鱼岛是他们的。

今天是9月18日,又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时刻,中国在那天有多少人战死在战场上,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现在的我们,我们中国人誓死也要保住钓鱼岛。日本拿金钱来购买钓鱼岛,但不是每件东西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中国人有自尊,作为一个南京人,我们永远也不会忘了“南京大屠杀”,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死了30多万人,日本人的.种种恶状,中国人永远铭记在心!

中国人只有真正强大起来,人民团结起来,才能抵抗外国的侵略,我相信,钓鱼岛永远是中国的!

篇3: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一、调查研究背景

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 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在官方还在寻求外交途径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时候, 民间已经无法容忍日本的猖狂行为。虽然两岸三地共赴钓鱼岛保钓的计划落空, 但香港保钓人士依然百折不挠, 一批香港保钓人士于2012年8月15日下午4点20分乘坐“启丰二号”登陆钓鱼岛, 结果被日本警方以“非法入境”的荒唐名义逮捕, 先后共计14人。中国外交部立即展开外交交涉。此事件一经报道, 立马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而数日之后, 全国多个地方爆发抵制日货的保钓游行活动, 更是让这一话题在网络上传播得沸沸扬扬。

二、调查研究介绍

(一) 调查原因

信息化社会的形态是网络,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互动进而在虚拟空间中结构社会。这一种社会结构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网络上, 用户能够代表真实的自我, 尽管用户使用的是虚拟账号, 但是每一个账号可以对应一个真实的社会人, 网络言论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钓鱼岛问题一直是网络热门话题。由于牵扯到了民族、政治、外交、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经常会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笔者正是希望通过调查, 了解这些网络言论对于网众的价值观影响。

(二) 对象分析

1. 微博使用人群:

首先我们将微博用户定义为网众, 以确定其自身的几大特征: (1) 数量上看, 微博传播可能包括一对一、一对少、一对多、少对少、少对多、多对多等多种情形; (2) 传授双方不论是化名抑或实名, 总的特点是身份趋于真实稳定; (3) 信息传播渠道是网络, 而流经的网络包括了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 这是其又一大特点; (4) 驱动信息的逻辑主要有分享逻辑、利益逻辑、专业逻辑三种。

2. 事件主要观点:

这个话题之所以会成为热门话题, 首先是因为牵涉到国家主权。从国内的网络言论倾向来看, 虽然存在针对个别事件的观点交锋, 但都坚持“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观点。再者在“保钓游行”这一事件则有两个比较主要的着眼点:一是政府对于游行活动的管制问题;二是对于游行过程爱国行为的反思。 (具体观点会在下文通过微博截图展示)

(三) 分析方法

笔者将通过观察事件高峰几日当中的热门微博, 并由微博热度、转发数、评论来对事件当中网众所体现的价值态度进行分析。

转发数、评论数都可以直观体现网众对于这条微博的关注。虽然不能直接地反映网众的价值判断, 但是通过转发、分享, 这一观点获得更强的传播力。

笔者的初步分析是:一条微博直接影响价值观,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但是热门微博的产生, 使得网众在接触这些言论的同时会先入为主地注意到大多数的观点。换句话说, 比起微博本身, 炒热微博的网众意见更具有影响价值观的力量。因此从调查微博的热门程度来看微博环境下舆论对于民族情绪的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网众价值趋向, 笔者会对网众的评论进行观察, 尤其特别注意那些“博中博” (即因为评论原微博而广受关注的微博) 。

三、调查研究结果

(一) 事件关注热度

图1是笔者2012年8月19日对时事热搜榜的截图, 这一天由于游行示威活动在杭州爆发, 同时保钓人士遭到扣押的事件持续升温, 因此搜索量是从15日到21日的峰值。首先从搜索热词的数量上来看, 与“保钓事件”有关的关键词都有相当高的搜索量 (“杭州反日”搜索量接近5万, “钓鱼岛”搜索量也突破了45000, “保钓”一词的搜索量也有21592。由此可见, 保钓事件的搜索量达到了11万多) 。根据笔者观察, 一般热门时政类事件的点击量大多数在6万之间, 而这次的保钓事件, 搜索量达到11万之多, 足见网众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

(二) 最热微博的关注度

保钓事件的热门微博基本上不是出于商业微博 (例如“中国新闻周刊”、“新浪财经”、“三联生活周刊”这一类有特定人群运营的微博) , 而是出于社会人个体。相比使用化名的微博, 加V (实名认证) 的微博更容易热门起来。值得关注的是, 这些加V的热门博主并非是日常就十分活跃的“明星微博” (虽然他们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知名度) , 进入他们的微博, 经常只有寥寥数条评论, 根本无法与那些“门庭若市”的名人微博相比, 但是由于针对保钓事件的言论就有讨论价值, 转发量和评论量都相当惊人。以下的截图就是例证。

这条微博转发量高达124317之多, 这个数量非常惊人。郑洪升是作家郑渊洁的父亲, 他平日的微博评论数最多不过百条, 而这一微博的评论数却有4万之多。

关于“杭州反日”活动的微博也是非常热门的。这条微博内容简单, 观点明晰, 也有4万多的转发量以及1万多条的评论, 热度颇高。

这是两个持不同态度但同样很热门的微博, 我们可以看到都有很高的转发数。

(三) 热门微博整理分析

15日到21日这六天笔者持续关注保钓事件的热门评论, 经常查看新浪微博热词搜索, 并按照“热门”顺序梳理排列, 从中摘选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微博持续关注, 进行分析。

1. 激进型

郑洪升这条微博就颇为典型。理性地分析, 一个国家政府把钓鱼岛作为我国导弹发射靶场很明显是不现实的, 很可能导致许多国际争端。但是从回复中我们看到, 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叫好声 (正如下边截图中所示) 。

微博作为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言论空间, 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这类的建言献策不论可行性如何, 只要不违犯法律和社会道德都是允许的, 也不需追究责任, 因此一句意气风发的口号可以带来一大片叫好之声, 但是口号毕竟只是口号, 不是理性的态度, 更不是合适的对策。

从上边截图可以看到大多数人都是为该建议叫好, 少部分人疾呼理性爱国却被淹没在了海量的评论之中。

该截图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V蓝色柠檬V这名用户一直在提醒大家理性克制, 他把这些话发了很多次, 笔者截取其中一次。即使距离事件比较久了, 他仍反复呼吁。但是与周围铺天盖地的“V5”、“这是极好的”评论相比, 这样的声音太少了。

2. 追踪报道型

还有一类微博, 它们主要是由媒体人发布。他们通过个人的特殊身份直击事件, 通过不断更新事件变化广受关注。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知名媒体人可以通过网络吸引网众深入了解事件。深入地了解, 是理性发言的前提。

但同时笔者也注意到, 这类的微博存在一个问题, 微博主人在微博上所体现的态度是不是被认为是该刊物的态度呢? (如截图中的例子, 胡锡进是《环球时报》的总编辑, 他个人表态很可能与《环球时报》挂钩。这样一来是不是会影响《环球时报》的客观度?据笔者了解, 美联社就特别要求工作人员不得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上谈论新闻时事, 为的就是保证媒体的客观定位。)

胡锡进的这段话如果被认为是报社的态度, 《环球时报》很可能被认为带有严重偏见。

3. 争论型

这一类型的微博, 言论观点与大多数人言论相反。其实从这条微博的语言上看, 并没有非常鲜明摆明自己的态度, 但看到微博的人都不免会联想这条微博的言外之意。这种含糊不清的态度在网上引起了争议。于是引起了网众之间的争论, 这其实也是网络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笔者认为, 虽然争论本身看起来不那么和谐, 但是对于网众更理性地思考还是有益处的。

4. 调侃型

这类微博非常常见, 有大事件时这类微博都会出来搀和一下。典型特点就是将时事娱乐化, 价值要么体现得比较温和, 要么顺应大流。此类微博数量多, 转发的也多, 但是评论通常也都是一笑置之或者进一步调侃, 不会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与价值观。例如:

正如以上截图所展示的, 这些微博大多借着钓鱼岛的话题嬉笑怒骂。在这个解构的时代里, 政治性话题娱乐化已经不足大惊小怪。在笔者看来把岛屿争端问题与食色性扯上关系, 借以传播一种娱乐化的民族主义以及用生活段子来嘲弄民众对于主权问题的关注都是很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

5. 借机宣传型

不得不“佩服”一些商人的“商业头脑”, 借着民众群情激昂的浪潮, 给自己的网站做宣传。网众的言论恰似一条大流, 气势汹汹, 有人推波助澜, 有人筑堰防洪, 有人疏导引流, 其中自然也有些人琢磨着引些肥水到自家的一亩三分田里。但是在缺乏理性判断的环境, 这样的言论依然能迎来大片的叫好声。

四、结语

自媒体开启了一个可供众声喧哗的虚拟空间, 代表不同利益的个体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分散、无中心的舆论环境时常能带来观点百花齐放的局面, 但是,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 一些带有很强民族主义倾向的口号在网络很具有煽动性, 形成一呼百应的局面, 加之网络信息流动性强的特点, 容易带动大多数人的民族情绪, 反而缺乏冷静的分析与考虑, 不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独见“千人一面”、“千言一辞”。

另一方面, 媒体人通过微博来与网众进行互动, 方便大众深入了解事件的演进过程, 一方面加强了时事的时效性、亲近性, 同时也能提供专业视角解读时事, 提供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间。不过另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则是媒体人自身的职业伦理问题。

再者, 存在商业势力能够在网众民族情绪高涨时顺水推舟, 一者是因为大环境下网众群情激昂, 缺乏理性, 此时指责作秀反而容易落得个“千夫所指”, 二者还可能因为背后有“水军助推”, 这一点笔者无从取证, 只能作为调查之后的个人猜想。

篇4:钓鱼岛事件的大历史意义

这个事件,说偶然,是偶然;说必然,也是必然。所谓偶然,是因为事件缘起于今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由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的主张,其后,石原即与日本首相合演了一出双簧,最终落实了由日本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阴谋。其间,美国也极尽纵容及怂恿之能事,一再宣称“美日安保条约”效力覆盖钓鱼岛,使日本更壮其胆,但美、日显然低估与错估了中国的底线与决心。

当中国拒绝日本希望在APEC会议期间举行两国领导人双边会谈,仅同意双方领导人进行短暂之走廊交谈,并由中国领导人当面向日本领导人作出郑重告示后,中国即决定了若日本仍不修正错误,中国将实行的一系列对应之策。第一步,提出钓鱼岛领海基线,意思是给日本划出一条红线,不得进入,深层次的涵义是:这个岛已不存在所谓的“主权争议”了,它的主权归属很清楚——中国。接着,派出海监船队,至中国钓鱼岛领海内执法。谁都看得很清楚,这些动作背后,中国显然已在军事及其他方面做好了硬碰硬的准备了。

中国即将进行换届,日本也可能出现政权更迭,钓鱼岛事件也还将继续发展下去,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在钓鱼岛的领土与主权上,从言辞到行动,展现了寸土不让前所未见的坚定决心。这一场中、美、日之间的博弈,必须放在大历史三国形

势的消长中去观察,在这样的形势下去观察,也就可以看出整个事态发展的必然性。

40年前,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时,中国综合国力相对薄弱,其后,邓小平说,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其时也,中国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经济还必须依赖大量的包括来自日本的资金与技术。所以,主张搁置争议,日本似乎也没有不同意。不料近年来,日本偷梁换柱,竟不认为有争议存在,甚至得寸进尺,还要将钓鱼岛“国有化”。但日本没看清楚,中国一贯在领土与主权问题上寸土不让的坚定决心,更没看清楚大形势的变化。

大形势的变化是:(1)在经济上,中国GDP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了;中国无论在市场、资金、技术上都不像当初那么依赖日本,反而是日本在市场上更大地依赖中国了;中国甚至还有大量外储,必要时抛售美债,大买日元,逼升日元的一石二鸟的杀手锏武器。(2)在军事上,日本所依恃的美国,对中国的二炮也有所忌惮,不敢恣意妄为了。(3)中国说“和平崛起”是一种愿望,前提是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中国说“韬光养晦”是一种自我惕厉,前提是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当这些前提不复存在时,中国不会再以“和平”成为自己的束缚,中国会亮剑的。

最近美国高喊“重返亚洲”。西方及美国势力是如何退出亚洲的?(1)1950年代,法国退出越南;(2)1960年代,英国退出马来西亚、新加坡;(3)1980年代,美国退出菲律宾;(4)1990年代,英、葡先后退出港、澳;(5)其间,美国一度想代表西方“重返”越南未果。必须看到,在大多数以上的过程中,中国尚未真正崛起。

最近三十多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综合影响力开始幅射亚洲:(1)1997年力挺人民币不贬值,稳住东亚金融形势;(2)启动中国与东盟10+1自贸区;(3)建构上海合作组织;(4)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5)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篇5:钓鱼岛事件有感作文800字

但也同样露出了我们自身的问题。有些国人做得过激,抵制日货吧,有必要去砸场子吗,这样只会更显得我们自己没素质,也同时损害了在那里工作的国人的利益,让日本人看了笑话。一翻帖子,无非是空喊钓鱼岛是中国的,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这样的标语来呼吁,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光空喊是不起多大作用的,甚至会让人觉得好笑,自古以来是,那么就一定永远拥有吗?当然我也不是说钓鱼岛不属于中国,我也是一个中国人,同样也会有民族情感,我只是觉得,行动作为证据更有说服力,谁知道日本又会不会篡改历史教科书。我们能做的,是关注,是用文明方式抵抗,而不是像疯狗见着日本人就乱咬,这是国家之间的事,作为个体,他们并没有什么过失。文明点吧,让世界看到,中国人不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可以礼仪待人,但事关民族不得马虎。

历史教训我们会懂得,我们得发展,得强国;民族耻辱我们会铭记,我们得自尊自强,得自立自爱。在爱国的同时也要懂得怎样是真正的爱国!

我们宣称爱国,但绝不做盲目爱国者!

篇6: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来到乡下,只见到处都是青青的“床垫”、盛开的花朵、葱郁的树木,哇,真美啊!空气多么新鲜,我来到小溪边,只见老哥正独自坐在溪边“垂钓”,旁边还放着一根鱼竿,我立马拾起来钓鱼。等啊等,等得我都快睡着了,突然,只见鱼竿微微地抖动了一下,这一下抖使我振奋起来,像喝了一大杯咖啡,我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拉到离岸很近的地方,猛地提起鱼竿,哈哈!钓上鱼喽!虽然只是一条小鱼,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钓鱼啊!所以我还是欢天喜地地准备把“战利品”放入桶内,没想到我这位仁兄竟“喜欢”上了鱼钩,死活不肯下来,于是我猛烈甩鱼钩,想把它甩下来,鱼终于甩下来了,可它却落错了地方——落在了鱼塘里,呜,我只好自认倒霉了。

我又在鱼钩上钩上鱼饵,把鱼线抛入水中,正在这时,我突然看到一条大红鲤鱼,于是我急忙把鱼饵移到鲤鱼前面,没想到这条鲤鱼这么贪吃,一口就吃了下去。嚯,这或许是它这么胖的原因吧!哈哈,上钩了,我和老哥一起把它拖上岸。嗬,这家伙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差不多一斤半。接下来我又钓了不少鱼。

“丰收啦!”随着这一声喊,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如玻璃带子的小河。

篇7: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绣山公园可好玩啦!你瞧,有喂鱼池,有水族馆,有水上坦克……等等等等。这里到处是孩子们的欢笑声,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呼声,真是热闹非凡!

到了钓鱼池,我迫不及待地拿了根鱼竿和橡皮泥一样的鱼食,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捏下一小块鱼食,轻轻地放在鱼钩上,抛进水池里,耐心地等待着……没过一会儿,我的头上开始冒汗珠了,我提起鱼竿看看有没有鱼上钩——这一看,可把我气疯了!不仅鱼食被吃了,鱼儿好像在捉弄我似的,挂了根水草在鱼钩上。“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我愤怒地吼道。我又把放了鱼食的鱼钩抛进水池了,没一会儿,一条鱼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主动游到我的鱼钩前,然后结结实实地一口咬住,我当机立断,马上提起鱼竿,它立即成为了我的俘虏。我再接再厉,第二条、第三条……哇!一共钓了七条可爱的小金鱼呢!看,它们现在在我的脸盆里没了方向似的游来游去,怎么劝都停不下来,真闹心!

篇8: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钓鱼岛事件启示一:蓄积正能量, 坚持独立自主, 提高综合国力。

在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教学中, 我引入了钓鱼岛事件这一热点问题, 分析其对中日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作为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中日两国一旦发生对峙、矛盾升级, 不仅会影响到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 也必然会影响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钓鱼岛事件中, 中国国内掀起了抵制日货的浪潮, 日本的商品和服务在华遇冷。但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也看到了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核心技术实力落后、民族企业缺乏应有的担当等问题。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鼓励民族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与此同时, 中国还应加快扩大内需的步伐,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钓鱼岛事件启示二:激发正能量, 理性爱国, 正确行使权利与义务。

在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及第四单元“当代国际关系”的教学中, 我又将钓鱼岛事件这一热点问题引入, 借此分析我国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以及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等问题。钓鱼岛事件发生后, 面对日本政府方面的挑衅行为, 我国公民义愤填膺, 许多公民走上街头举行爱国游行示威活动, 表达爱国诉求。维护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义务, 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时, 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 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因此, 公民在参加示威游行时, 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规定进行, 不能扰乱社会秩序以及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作为青年学生, 要树立崇高理想,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领土完整和侵犯我国主权的言行做斗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等。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我以“爱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但我们要做理性的爱国者, 应把满腔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让爱国不只是一句口号!”这样一段陈述结尾, 并与学生共勉, 呼吁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钓鱼岛事件启示三:传递正能量,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学中, 钓鱼岛事件再次进入我的课堂。课前我播放了《我们的钓鱼岛》MV, 并抓住了学生情感升华的契机,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青年学生应怎样弘扬民族精神。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 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篇9: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香港保钓人士成功突破日本舰艇的层层阻挠,在万众瞩目中登上了钓鱼岛。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随即将登岛和留在船上的14名中国人全部控制,从而把中日围绕钓鱼岛的争端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民间人士敢于冒险犯难,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一事件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比如这些保钓人士主要是香港泛民主派,与美国的民主基金会有很深的关系,一向反对在香港进行国民教育,反对就涉及国家安全的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其中的要角古思尧不久前还在香港公开焚烧五星红旗,并肩扛“港独”旗帜招摇过市,他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狂热的爱国者?再比如,在登岛人士所携带的旗帜中,除了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外,还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双旗并列”的画面借助亿万公众对登岛事件的关注,迅速在网上疯传,这不是公然主张“两个中国”吗?如果说一些普通市民不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就罢了,但古思尧这些人都是政治老油条,说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明白“双旗并列”的政治含义,你信吗?

更令人不解的是,此次登岛并非秘密行动,而是一开始就大鸣大放,全程直播,时间路线一目了然。日本方面早就做好了准备,而香港保钓船能够突破日本的“双舰夹击”抢滩登陆,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登岛成功当是日方蓄意放水的结果,目的是为了在国内制造危机感,刺激民族主义情绪,为走向军事大国减少阻力。

在我看来,这一切诡异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有山姆大叔的身影。基辛格曾经概括出美国国家利益的内涵:第一是美国安全利益,第二是美国的经济利益,第三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利益。作为一个全球霸权国家,美国不能容许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具备挑战美国的实力,否则就会被美国视为威胁。放眼全球,由于欧洲深陷债务危机不能自拔,中东被美国双管齐下经营10余年之后已趋于支离破碎,唯一能够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形成挑战的就是中国。近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快速膨胀,每隔几年就超越一个西方大国,并成为美国的最大债主。这一切,都使得中国已经隐然具备了挑战美国的实力。美国重返亚太,正是对这一力量变化的本能反应。

回顾美日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后半叶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日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美国对日本采取了“养寇自重”的态度,日本也在利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来实现自己的扩张迷梦。美日之间,可以说构成了一种狼狈为奸的关系。

美日关系的第二阶段,是美国联合中苏英镇压日本的阶段。由于日本的南下政策最终和美国的利益迎面相撞,同时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在亚太的势力已基本被日本清理干净,美国转而和中、苏、英等国一起对日作战,最终使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扩张成果灰飞烟灭,美国也顺势成了亚太地区的头号霸主。这一阶段的时间,大致从1941年太平战争爆发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地区发生的一个最出乎美国意料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使得美国利用中国的衰弱和蒋政权的无能,通过《中美商约》从中国获得的特权和战略利益被一扫而光。由于日本已被打垮,美国不得不站到了遏制中国的第一线,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中美在亚太地区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较量,其结果是中国崛起为核大国,而美国则从二战后巅峰跌落,几乎被苏联赶出印度洋。这第二阶段的美日关系,基本上是美国在一线,而日本蜷缩在美国卵翼下,为美国的战争政策买单付账。

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全球扩张趋势以及美国自身的衰落,尼克松上台后调整对华政策,与中国结成事实上的盟友。这是中美日关系的第三阶段,基本相安无事。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如何调整中美日关系,美国经历一段时间的犹豫。由于“911事件”的发生,美国把注意力转向中东和伊斯兰世界。直到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衰退日趋明显。同时,日本也经历了“失去的10年”(实际是20年),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拱手让给中国,美国才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亚太新战略。奥巴马上台后,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美日重返第一阶段关系——美国对日本“养寇自重”,利用日本削弱中国,日本利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扩张势力范围的迹象越来明显。

因此,围绕着本次钓鱼岛登岛事件一切诡异,也全都不再诡异:美国需要中日矛盾,钓鱼岛正是制造中日矛盾最合适的节点。8月17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将自21日起,与美军在关岛以及提尼安岛首度实施防卫岛屿演习。此次演练是假想钓鱼岛“受到中国军队侵攻”时,日方将如何夺岛的情况。美国为日本撑腰壮胆,唆使日本再次充当打手的意图,难道不是昭然若揭吗?此次保钓行动,很可能是美日联手操控香港泛民主派“做局”,以达到其外交、军事和政治目的。

说到这里,笔者并非主张因此在钓鱼岛问题上“和为贵”,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及时采取果断的行动,打消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任何幻想!而决不能像马立诚、时殷弘之流所主张的以绥靖妥协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对日新思维”。中国近年来在东海划界、春晓油气田问题上单方面对日示好使日本得寸进尺的教训,已经宣告了“对日新思维”的破产。

纵观历史,日本只有在遭受强有力打击后,才会变得温顺。相比较而言,那些比较有“帝国”经验的国家,就知道日本听得懂什么语言。1897年,美国吞并夏威夷,日本派出军舰,试图武力干预。美国海军则脱下炮衣,表示不惜一战,日本只好主动撤回对美国的抗议,从此断了对夏威夷的念想。1939年,日本为了试探入侵苏联的可能性,在诺门罕挑起事端,斯大林派出一代名将朱可夫担任指挥,给了日本第23、第7师团以歼灭性打击。此次教训之深刻,使得日本即便在后来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也不敢对苏联的远东地区发起进攻。

篇10:描写钓鱼的作文

那里只有松哥在,他先让我休息一会儿,为了解决晚饭的问题,松哥建议我们去植物园钓鱼,我当然是双手赞成。

到了那里,等到万事具备,我鱼食也没放就钓,30秒都还不到,就有一条新鲜的鱼被我钓了起来!这真是一个奇迹啊,别人鱼食放在勾子上,一时半会儿都别想钓到鱼,我想那条鱼和我跟我太有缘份了。

再看看松哥,他在鱼食放在勾子上,一下就把勾子扔进了池子里,池子里的鱼看到食物来了,就马上游过去一口咬到鱼食,松哥发现鱼鳔在下降,他得知鱼已上勾就使劲一拽鱼竿,一条新鲜的鱼就被拽了上来,后来接二连三地又有五六条鱼上了勾。

篇11:描写钓鱼的作文

周末,我们一家去郊外散步。爸爸是个钓鱼爱好者,他带上渔具。那里刚好有条小河。爸爸笑着对我说:“我们来次钓鱼比赛吧,我一个人一组,你和妈妈一组,看看谁先钓到鱼。”我高兴地拍手叫好。

爸爸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饲料和鱼饵分给我们。比赛开始了,没过几分钟,只见爸爸那边动了一下,一条大鱼被爸爸钓上来了。爸爸拍着胸脯得意地说:“怎么样?我厉害吧!”我看着妈妈这边一动也不动,呆不住了。时而仰望天空看看小鸟在天上欢快地飞翔,时而又望望水里的动静。“怎么办呢?”我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我想起自己还有吃剩的面包渣,于是便一片一片地撕下来往水里扔。不一会儿功夫就有许多鱼游过来了,我在岸上自言自语地说着:“鱼儿快快上钩!鱼儿快快上钩!”可惜鱼儿就是不听我使唤。爸爸笑着说:“钓鱼是要有耐心的,只要你耐心等待鱼儿肯定会上钩的。”

接下来我按照爸爸教我的办法去做。果然,只见水面上的鱼线往下一沉,妈妈用力一提,一条欢蹦乱跳的小鱼被钓上来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欢呼着:“我钓到鱼啰,我钓到鱼啰!”这次钓鱼比赛,虽然我和妈妈输给爸爸了,但是我们还是为自己的收获感到无比高兴。

篇12:描写钓鱼的乐趣作文

星期天上午,我们早早地起床,穿好衣服准备出发了。一路上,我看见公路两边的树上开满了朵朵鲜花。一路上弯弯拐拐的终于到了瘦身鱼庄,我迫不及待地去租了鱼竿,就去和小伙伴们比赛钓鱼了。

我们首先准备了玉米粒做鱼饵,然后把玉米钩到鱼钩上面,接着我们一下子把鱼线扔进池塘里,我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不久,我发现有鱼在我的鱼饵旁游来游去,仿佛在说:“伙伴们快来啊!这里有吃的。”想起老板说过,这里的鱼是减过肥的,我想减肥的它们肯定特别喜欢我给他们准备的“佳肴”,于是,我更加来了兴致。突然,我发现我的浮漂轻轻地动了动,哇!鱼儿上钩了,我赶紧做好准备,果不其然,浮漂又动了起来,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收鱼竿,轻轻地带动它游,并时不时地让它串出水面,直到它累了,才慢慢地拉上岸。我兴奋地说:“我钓到鱼咯!”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小伙伴们看到我钓到鱼了都更加努力了。

今天的鱼一真很饿,一条条大鱼像火车一样被我钓上来。我的小伙伴也钓了几条鱼,小伙伴们激动地说:“这鱼要堆成山了!”爸爸妈妈把鱼拿去加工。鱼做好了,服务员把香喷喷的鱼端上来,我夹起一块鱼肉对大家说:“这条鱼一定是我钓的。”大家都笑了,都说天的鱼特别好吃。

篇13:描写钓鱼岛事件的作文

1. 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要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就现状来看, 中日两国自去年9月7号出现冲突以来, 钓鱼岛问题不断升级, 日本政府不断挑衅、破坏中国主权完整, 美国等国际力量插手, 而无论从地理特征、历史角度还是从国际法看, 钓鱼岛都属于中国, 许多势力在此角逐, 形势异常严峻。国内,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青少年能否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将势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富强。因此, 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勇敢站出来, 利用学校教育这块阵地, 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他们维护国家主权的信心。

2. 某些学生的价值观要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今天的中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价值实现, 有一部分人却未真正明白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成才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意义重大。

3. 在考试的指挥棒下, 许多教师过分注

重学生考分的高低, 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教育重视不够, 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淡薄, 因此, 我深深地感到承担这项使命责任重大, 需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1. 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材正是以其史料的真实性、理论的科学性, 在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占据着优势。古代史上, 像地动仪的发明、圆周率计算、四大发明等史实, 无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近代史上, 中国屡遭外敌入侵, 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国主义,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无数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发动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正是他们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他们是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就是要利用历史教材这一载体,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并使之上升为爱国主义的积极行为。

2. 利用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和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爱祖国的情感, 是从爱家庭, 爱学校, 爱故乡……爱祖国语言开始的”。乡土教材是更为亲切、具体和生动的教材, 我们家乡古称彭城, 楚风汉韵历史云烟, 会把学生带到古战场金戈铁马的时代, 亲切感倍增, 会使学生的骄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社会责任意识被大大激发, 爱祖国的情感从热爱家乡中得以萌发并升华, 对于他们而言, 爱国主义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是一种具体而真切的行动, 成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精神支柱。

3. 进行改革开放教育, 展示现代化建设成就, 感受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十多年来,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地位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通过丰富的史实, 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培养他们对祖国发展前途的关心, 增强责任感以及心系祖国的爱心, 使爱国主义成为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 结合当前时事进行教育,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感。

今天中国的历史首次被写进英国的教科书, 2008年英国Heinemann出版社出版的中低年级的教科书中, 有两册书上共计十二页的内容对我们中国历史进行了介绍, 这不正说明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吗?21世纪, 经济的全球化深入发展, 但其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既要抓住机遇, 又要趋利避害, 迎接挑战, 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 树立起为民族的复兴而发愤学习的豪情壮志。

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青铜铸造艺术的高超、甲骨文的魅力、天文学成就、四大发明, 这些史实必然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形势, 认识到自从明清以来, 中国就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历史原因;知道我国现在所处的世界地位:发展中国家。从而树立忧患意识, 增强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紧迫感, 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心系祖国, 荣辱与共, 不管祖国是贫穷还是落后, 都永远爱它, 并为它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篇14:钓鱼岛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2012年的“9·11”,全球范围烧起了两把火。一把,是日本在9月10日决定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同一天,中国宣布钓鱼岛领海的基点基线,双方火花一碰之后,中国各城市烧起的反日怒火;另一把,是针对美国电影《无知的穆斯林》,穆斯林国家烧起的反美怒火,当天美国驻利比亚大使为之丧命。两件事,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事后却不无可能证明,能有所关联,这即是“偶然性”。

我曾指出,钓鱼岛事件之所以发生、演变及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主要有三:(1)大趋势是美国战略的“重返亚洲”,剑指中国,这才有以“美日安保条约”为饵对日本的怂恿,支持日本挑衅中国;(2)第二个大趋势是日本在20年的经济疲困下,目睹中、韩崛起,刺激右翼军国主义复活,在美国壮胆下,悍然将钓鱼岛“国有化”,一旦事态发展到此一地步,对中国而言已别无选择,因为(3)钓鱼岛之得失,不仅关系中国民族主义与情绪,关乎巨大经济利益,更关乎巨大战略意义(与东海大陆架的划界有关),所以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无可退让。但这三个原本隐而不显的“必然性”,却因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个“偶然性”的举措(主张将钓鱼岛“都有化”)而被引发了,并汇聚成了一个必然将事态导致紧张的逻辑。这一切,原本都是在美国的盘算之中,即使今天不是钓鱼岛,明天也可能发生在某某岛。

美国剑指中国、重返亚洲的“模式”有几个要领或原则:(1)自己不出面,由代理人或马前卒打第一线;(2)目的在耗损中国、折腾中国;(3)但必须门面不破,因为一旦破了,中美就有直接交锋之风险,这无论在经济及军事上都不符合美国利益。所谓模式,即一体适用,既适用于南海,也适用于东海,即适用于菲、越,也适用于日本。

一切的谋略如此的顺理成章,然而事态却未能尽如美国的意志发展。关键的变化表现在两个人的发言上:

(1)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中国,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晤,稍后在回答记者时说,美国对一些国家的安全义务“并不意味美国任由那些国家采取特定立场”;

(2)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电视台受访时,承认自己错估形势。他说,曾预想中日之间会因购岛一事发生摩擦,却未料事态会如此严重。他将考虑派出特使赴中寻求中方理解。

逻辑上,野田的变化(虽然稍后他还是很硬,强调在钓鱼岛“国有化”问题上,日本不可能让步)与帕内塔的“变化”有关,因为日本是美国的马前卒,卒要听帅的话。但帕内塔又为什么说出不会让日本“为所欲为”的话?只有两个合理的解读:

(一)跟中国有关。习近平对帕内塔说,日本的购岛行径是一场“闹剧”,并批日本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要日本悬崖勒马,并促美方不要介入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主权争议,要美国“谨言慎行”。

帕内塔应该是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表态上感受到了事态严重的压力,感受到美国有可能面对到的风险。如前所云,这不符合美国利益,因此需要踩一下日本的刹车。

(二)跟穆斯林世界掀起的新一轮反美风潮有关。美驻利比亚大使丧生后,事隔数日之久,美国才确定这是一桩恐怖组织的袭击,是预谋的,跟那部侮辱穆斯林影片无直接关系。这说明恐怖组织并未因本拉登被击毙而销声匿迹,反而开始以新形式新手段对美国展开反扑。

上一篇:政治教师职称论文下一篇:忘不了那一天为话题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