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总结

2024-04-16

战后国际关系总结(共6篇)

篇1:战后国际关系总结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Post-Wa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32

4、学 分:2

5、先修课程:

6、适用专业:本校所有专业

7、大纲执笔:李廷

8、大纲审批:人文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9年1月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西南石油大学全校学生的公选课。

该课程重点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主要矛盾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关系基本史实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和基本史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是:

1、美苏对抗及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3、西欧、日本战后的恢复、发展及其对外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心的发展;

5、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

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1、系统掌握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大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2、了解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现状和动态,掌握有关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争论焦点和不同观点;

3、初步掌握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国际问题,结合历史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研究国际关系的能力。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讲授侧重于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重大事件以及难点问题,布置思考题,解惑答疑、组织课堂讨论、期末考试。学生自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阅读教材及参考书相关章节,循序渐进,认真钻研,力求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相关教学环节如下:

1、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期末实行开卷考试。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

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2学时)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

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 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2学时)

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

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思考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2学时)

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

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2学时)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 思考题:

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

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

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2学时)

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

第二节 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2学时)

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

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

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思考题:

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

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2学时)

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2学时)

1、美苏戴维营会谈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

3、第二次柏林危机

4、古巴导弹危机 思考题:

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

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第五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学时)

1、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的召开

3、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

第二节

世界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高涨(2学时)

1、非洲独立运动概况、原因、特点

2、苏伊士运河事件

3、印支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思考题:

1、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

5、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 第六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分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2学时)

1、苏东关系:从波匈事件到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中苏关系:从同盟关系到全面对抗

第二节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2学时)

1、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欧共体的建立及其发展 思考题:

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

2、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及与美国的关系。

第七章

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与多极化的发展(七十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2学时)

1、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与尼克松主义的出笼

2、苏联实力的增强及其全球攻势战略

第二节

东西方缓和与苏联在缓和下的扩张(2学时)

1、东西方缓和2、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对外扩张

3、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与“卡特主义”

第三节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学时)

1、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欧洲共同体联合趋势的发展

3、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思考题: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2、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

3、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4、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

5、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与南北关系6、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8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1学时)

1、里根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实施

第二节

西欧、日本的发展(1学时)

1、西欧联合步伐的加快

2、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1学时)

1、东欧剧变

2、德国的统一

3、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思考题:

1、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实施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5、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6、德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7、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教训。【指定教材】: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基本参考书目】:

[1]《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历史研究》,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社 [3] 《大外交》,亨利·基辛格,海南出版社,1997年

【扩展参考文献】:

一、资料、概览

《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下册,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卞连庆(等):《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战后国际关系史料》,1—5册,1983年版。卫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1945—19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陈有进:《当代世界大事纵览》,改革出版社 1991年版。刘志功:《战后国际关系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谢朝晖、罗庆旺:《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1945—1990),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任正德、吴建新:《国际战争风云录—-二战后170次局部战争大观》,新华出版社 1993年版。

王克勤等:《世界知识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版。靳文翰等:《世界知识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年版。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地区史、外交史

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国际事务概览》,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7、8、9、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年版。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俞正梁(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年版。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下册,法律出版社 1986年版。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版。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年版。朱明权(主编):《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年),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 1998年版。

宫少明等:《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版。颜声毅:《当代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潘琪昌:《欧洲国际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杨灏城等:《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 1998年版。王士录:《从东盟到大东盟》,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版。徐士澄:《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陆忠伟:《新旧交替的东亚格局》,时事出版社 1993年版。

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简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陈乐民:《东欧剧变与欧洲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年版。潘振强:《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李铁城:《联合国的历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年版。谢启美等:《走向21世纪的联合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年版。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陈东民:《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

张锡昌、周剑卿:《战后法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宋成有等:《战后日本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年版。丁建弘:《战后德国的分裂和统一》,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石志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一)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1)。《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二)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4)。《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上、下)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6)。《战后国际关系论丛》,上海市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4)。

三、理论、研究方法

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布鲁西•拉西特(等):《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杰罗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山本吉宣:《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田中明彦:《世界系统》,经济时报出版社1990年版。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年版。8

篇2:战后国际关系总结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由于战争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量空前发展。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英法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大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4850亿美元,人口死亡2000万。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40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技术革命。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

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对美英不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尖锐。

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主张联合国必须有力;必须坚持大国一致原则。

2、重视在东欧建立保卫苏联安全的屏障。二战期间斯大林就想把历来对苏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欧变为自己的控制范围。雅尔塔体制便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受历史传统影响,翻了一些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模式拖累了各国的经济。

3、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新战争的产生。

4、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页库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纵深防御。

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欧和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

随着美国逐渐挑起了冷战,苏联采取相应的积极防御方针,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1947年后成立了情报局;在德国问题上,与美国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实行莫洛托夫计划;在军事上扩大军队编制,并加紧研制核武器,55年建立华约组织,与美国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苏争霸成了国际关系的主流。

三、美国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

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要地区死守不放,如大西洋共同体的国家和地区;地中海和中东各国等。而对此要地区在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二是认为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因此,主张从经济援助下手,以美之长攻苏之短,进行和平演变,分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他特别主张:马歇尔计划应由欧洲主动提出,包括复兴德国;对苏联和东欧也要提供经济援助;改变对日政策。

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杜鲁门政府实际上采纳了遏制政策。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革命风暴席卷整个亚洲。印度也掀起了要求推翻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新高潮。英国为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引起印度国内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仇恨不断激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冲突不断。

1947年6月,英政府宣布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割为巴基斯坦国、印度联邦和王公土邦三部分。同年8月,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之后,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

导致印巴分治的原因有很多:

1、是印度人民直接、长期反对英殖民主义的结果。印度历史上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2、是英殖民者在印度地区长期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

3、也是历史上印度地区民族冲突和教派冲突的结果。

4、经济因素是导致分裂的根本原因。

印巴分治使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未受削弱,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原是印度北部的王公土邦,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是保持独立。印度利用印度教王公所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并入印度。但这违背了蒙巴顿方案中大多数人口为穆斯林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的原则。因此,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印巴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主权,在1947、1965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经过几次战争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约2/5的地区,约100万人口;印度控制3/5地区,人口约400万。

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世界的热点一直至今中东地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多年动荡不安的地区。

巴勒斯坦原先的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来人,由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迁至巴勒斯坦地区,并建立国家。后来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迫害政策,迫使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政府巴勒斯坦,逐步完成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

19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运动的影响下,流亡在世界各地饱受其时的犹太人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鼓励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国家。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破坏阿拉伯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挑起宗教和民族矛盾。二战期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也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美国不断排挤并逐渐取代了衰落的英国的地位,支持犹太人大搞反英排阿运动。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决定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由于在土地面积分配不公,引起阿拉伯各国的强烈反对。英国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反对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委任统治,以色列国当天下午宣告成立。美苏立即予以承认。阿盟各国出兵反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的压力,英国停止支援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很快掌握了战场上的优势,并向阿拉伯国家大举进攻,迫使各国签订停战协定。通过战争,以色列不仅没少领土,反而侵占了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五分之四,致使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流落在各阿拉伯国家。联大决议中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建立。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不多县嘎拉博国家侵犯,阿拉伯各国不断反抗,中东陷入长期的动荡和冲突。第一次中东战争使巴勒斯坦问题更加复杂,民族、宗教、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直至今日,巴勒斯坦问题仍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六、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开幕共有来自亚洲和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召开的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亚非许多国家仍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状态,他们面临着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

3、中国、朝鲜在朝鲜战争中取得胜利,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的胜利,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亚非国家以独立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

过程:

1、首先是一般性发言阶段,大多数国家表达了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表示希望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但伊拉克、土耳其等国手美国挑拨,把矛头指向中国和共产主义。对此,周恩来总理重新准备了发言稿,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然后是分组讨论阶段,各国代表分成经济、文化、政治委员会三个小组进行主体讨论,虽然争论很激烈,但在求同存异的原则指引下,最终达成了协议。

3、1955年4月24日,会议通过最后公报,是会议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总结。影响:

1、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讨论自己的命运和问题的会议,这本身就反映了亚非国家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2、开创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增进了各国的了解,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万隆精神,即亚非国家为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建立和发展友好团结合作关系,维护世界和平而求同存异,共同斗争的精神成为指引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奋斗的指针。

七、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调整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赫鲁晓夫上台后,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冷战气氛浓厚,美国广泛建立军事包围圈,德国和柏林问题亟待解决,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赫鲁晓夫不仅对国内政策进行了许多调整,对外政策方面也有很大变化。

他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提出了“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个口号,并作了解释:和平共处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的竞赛,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胜;和平过渡,指社会革命的形式有多种,暴力和内战不是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

在“三河”路线指引下,1、苏联开始解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解冻的重要标志是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的日内瓦会晤,以及东西放在战争遗留问题上一系列协议的大成。同年9月同联邦德国建交;12月,苏联从奥地利撤军,承认奥地利的中立地位。

2、调整了同东欧国家的关系,纠正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主要体现在改善苏南关系的事件上。1955、56年双方相继发表《贝尔格莱德宣言》和《莫斯科宣言》,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3、开始向第三世界大力渗透。56年进入埃及,60年渗入古巴,60年代又向非洲南部渗透,想通过经济、军事援助扩大苏联的影响。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调整是从实力地位角度出发继续同美国抗衡。在此前提下表现出一种灵活性,向西方发起了所谓的和平攻势,顺应历史的潮流,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进行了许多干涉,大国沙文主义依然存在。

八、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过程、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战后中苏关系史上最不友好的时期,双方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的恶化又到全面的对立和对抗,甚至发生了边界冲突。

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1、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引起中国方面的异议。②关于战争问题,中国坚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原则,苏联认为在核时代,战争是可以避免的。③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过渡”问题,中国坚持通过暴力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

2、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①赫鲁晓夫试图把中国纳入苏联的战略轨道。②苏联要求中国的对外政策服从于苏联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反击印度在中国边境上的入侵表示不满。③苏联在边境和领土问题上挑起争端和冲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过程:1958年苏联无理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因此遭到中国坚决拒绝。1959年6月,苏联撕毁协定,拒绝供给中国原子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同年9月,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公开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将中苏关系破裂公诸于全世界。1960年开始,中苏关系进入全面恶化时期,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建设造成严重困难。在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攻击中国。在国际上竭尽全力孤立中国。1962年,在新疆地区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1965年,苏共在莫斯科召开19国共产党分裂会议,中朝等7国拒绝参加,中苏关系全面破裂。1969年3月,两次入侵珍宝岛地区,挑起边界武装冲突。

影响:

1、公开分裂了社会主义阵营,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可乘之机。

2、使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为准备军事对抗花费大量资金。

3、使中国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推进了中美在这一时期建交。

4、暴露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使其在对外关系中处于被动。

九、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外部原因有:二战使殖民主义大国普遍衰落,为非洲独立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亚非会议1955年的巨大成功,加强了非洲各国的团结;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鼓舞了斗志,战后出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同情非洲。内因有: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教育了人民,培养了革命力量。非洲人民提高了民族觉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政党;泛非主义,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民族主义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其中1958至60年代末是独立运动空前高涨时期。1960年,17个国家独立,当年被陈为非洲独立年,此后许多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是非洲各国人民反帝反殖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1963年5月,31个非洲国家首脑举行会议。5月20日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非洲统一组织宣告成立。根据宪章规定,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统一与团结,协调非洲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方面的合作,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解放尚未独立的非洲领土。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和刚果民族独立运动都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历史上的光辉篇章,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增至41个。直到1990年,非洲国家全部独立,宣告了殖民统治在非洲的结束。

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发展的特点有:

1、为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由分散走向联合。

2、泛非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为非洲独立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

3、虽然政治上摆脱了宗主国的控制,但是经济上还受殖民主义者的控制。

4、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性质,具有反帝特点,但并不彻底的反封建。

十、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959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任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他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核心是在维护民族独立、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使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政策提出的背景:

1、战后法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法国在经济、政治上受到美国的限制,希望能有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2、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美苏冷战使法国感受到安全的威胁。

3、戴高乐个人同美国关系不好。美国二战期间没有支持戴高乐,使其怀恨。其政策基本内容有:1促进法国外交上独立自主。①反对美国的霸权,维护民族的独立,谋求法国的大国地位。主要反对美国大西洋联盟的霸主地位。②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戴高乐认为美国灵活反映战略是与欧洲盟国脱钩,对美国保卫欧洲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法国在北约中有损法国的国家利益。③主张建立三位一体的核力量。1960年试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

2、加强法德合作,推动两欧的联合。戴高乐认为德国的分裂及美苏对峙对德的控制使德国不能成为法国的威胁,而且欧洲联盟的建立也不能缺少法德。1963年法德签订《法德合作条约》,实现历史上的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3、调整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①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②对苏联既保持警惕,又希望建立缓和谅解的合作关系,扩大法苏经贸合作,通过向苏联靠拢摆脱美国的控制。

4、非殖民化的问题,使法国赢得有利的国际地位。

戴高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维护法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提高国际地位,推动两欧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雄心很大,经济不足是其弱点,不可能使法国从根本上改变其国际地位。

十一、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所实行的一套全球战略已无法照旧执行下去。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他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背景:

1、美国实力地位的下降。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朝鲜、越南战争,美国元气大伤。由于美国长期巨额的军费开支,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国内还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爆发了大规模群众性反对越战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美国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于战后初期相比大大下降。而苏联实力地位有所增强。

2、两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的崛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打乱了美国的全球部署。

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势力”和“谈判”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根支柱。其涵义是,美国继续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同时利用中国同苏联的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

在战略方面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①在核武器上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②把“两个半战争”变为“一个半战争”。③分担负担的防御方针。

实施:

1、军事方面:①开始削减军费。②开始削减军队。③对海外驻军削减。

篇3:战后国际关系总结

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学情制定学生可操作, 教师可检测的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

(2) 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 过程与方法

(1) 掌握通过网络、书籍来收集、整理、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

(2) 掌握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的过程, 灵活运用展示、讲解、讨论等形式与他人交流探究结果。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 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 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树立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国际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

难点:两次世界大后的国际关系及影响。

三、教学环境

本堂课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进行, 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显示屏等电子设备。

四、课前准备

(1) 教师结合本课内容, 收集、整合相关资料, 利用Power 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 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

(2) 教师预设学情, 准备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认识历史问题。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综合运用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

六、教学过程

(一) 课前提问

20世纪, 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导致了世界格局 (体系) 哪三次大变动?

(二) 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通过静态图片《聚会》, 引出美、俄、中、法、日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三) 质疑引新

这一环节全面梳理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向纵深挖掘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笔者设计出了“纵横捭阖”四个板块来引领学生展开系统的复习。

1. 纵

[课件演示]知识梳理“一战———凡·华体系———二战———冷战———一超多强———多极化”。

[活动]请快速浏览教材, 联系你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材料, 针对上述各个板块的内容设计提出问题, 并做出解答? (分组讨论) 教师提要求:覆盖整个板块重点内容。问题要有创意、有广度、有深度、有开放度。

[课件演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过:“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教师提问]

(1) 请说出世界格局的这三次大变动是什么?

(2) 这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否带来了真正的“和平”?试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3) 请设计一个你心目中未来世界的格局。

2. 横

在此板块笔者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分析表,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 捭

[课件演示]一战、二战中具有代表性的六幅图片, 即:萨拉热窝事件、德军入侵波兰、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激战后的凡尔登。根据图片由浅入深设置五道习题。

(1) 请指出图片中属于一战的事件, 并说出给你的启示。

(2) 你能按时间顺序排列出图片中与二战有关的事件吗?

(3) 你能说出其中四个事件在二战中的作用吗?

(4) 研讨得出两次世界大战西欧都是主战场, 但有人说现在西欧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小。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5) 你还能用其它的分类方法设计出与图片有关的问题, 并作出解答吗?

4. 阖

[课件演示]中国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 有着怎样不同的经历?

[活动与研究]面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

[课后研讨]如何解读材料一、材料二?面对现在的朝鲜问题中国该怎么办?

[专家论坛]有人认为:冷战造成了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紧张局面, 对人类进步和安全造成了威胁。还有人认为:冷战期间, 由于美苏对峙、实力相当, 使战后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假如你就是国际问题的专家,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说出理由。

七、板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关系

(一) 两战比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战争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非正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正义)

战争规模:历时四年, 波及30多个国家

历时六年, 波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危害影响: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劫难和浩劫

(二) 战后关系

“一战”———“凡·华体系”———二战”———“冷战”———“一超多强”———“多极化”

八、小结

篇4:战后国际体系与中国

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发展需要新理念

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基本矛盾之一,是全球化迅速发展与保障机制不完备之间的矛盾。要应对好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必须改进和完善各方面的国际保障机制。

随着新兴国家的上升,国际体系中的“金字塔”型等级制结构正在逐渐为一种较为平等的结构所代替,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正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权力均势”的现实主义理论已经逐渐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主张建立“世界政府”的理想主义理论又距离现实太远。只有强调依靠国际机制来实现区域和世界稳定的“机制稳定论”比较符合当前国际现实的需要。公正、合理、完善的国际机制将是实现国际关系法治化的基础。

需要通过国际机制对霸权国家进行一定的软制衡。在一个国家内部,“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国际上,没有约束的霸权也是危险的。由于相互之间共同利益增加,在大国关系中,既有地缘政治模式的博弈,又有地缘经济、国际机制或“共赢”模式发挥作用。即使在地缘政治博弈中,也不都是“零和”游戏规则起作用。一些大国与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斗而不破、和而不从”的框架内保持并发展。它们要对美国的某些霸权行为进行软制衡,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国际机制。

构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体系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趋势迅速发展所产生的新的国际力量结构、国际行为体组成和国际关系理念,决定了必须要有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的国际体系。这种新的国际体系正在逐渐建构之中,它应该有下述特点:

一是形成真正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联合国应通过改革来适应新形势需要,加强联合国的权威、能力与作用,建立一个有效力、效率和公平的集体安全机制,使其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的核心。从长远来说,应该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共存的全球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体系。这种机制应强调多边主义并主张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争端。

二是构建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贸合作和金融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迅猛发展,战后初期相继成立的、冷战结束后已扩展为全球经贸和金融机制核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等,面临转型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和新需要的问题。1995年,在原来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以规则为基础的利益协调机制对于规范国际经贸行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应进一步致力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随着亚洲国家的崛起和若干发展中国家逐渐摆脱边缘地区的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酝酿改革。

在国际经贸和金融机制方面,要解决美国的高财政赤字和高外贸赤字、全球南北差距和贫富差距拉大这两大问题,除有关国家在国内作出努力外,必须构建真正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贸合作和金融机制。

三是强化国际安全合作机制。

根据《联合国宪章》,构建全球性安全机制是联合国的核心任务。加强安理会的作用与权威应该是国际社会今后努力的方向。

构建全球性安全机制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如何强化国际不扩散核武器体制。国际不扩散核武器体制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几十年来为将公开的和隐蔽的核武器国家控制在10个以内作出了贡献。国际社会不应该抛弃这一体制,而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加强它。

第二大问题是如何对付日益上升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现在国际上已初步形成的对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机制还远不能满足需要。应通过改革和创新对这些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而且这种改进和完善必须与联合国改革相配套。

四是构建以公正、客观、非选择性方式处理人权问题为原则的国际人权机制。近来,联合国在对国际人权机制进行改革和调整。2006年联合国建立人权理事会代替过去的人权委员会。2006年联合国大会选举中国等47国为人权理事会成员。国际社会应以公正、客观、非选择性方式处理人权问题,加强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文化、宗教间的建设性对话与合作。

五是使各种区域与跨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组织不仅数量增加,一体化程度发展,而且其中一些也主张开放性。区域安全合作组织在加强区域内合作、兼顾各参与方利益的同时,主张不针对其他国家。现在,多边区域经济合作或安全合作组织,如东盟、东盟+3、上海合作组织、非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在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促进区域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未来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近年来,跨区域合作与对话机制也取得很大发展。同时,相同区域内不同的多边合作组织也在加强对话与交流,以增强它们合作解决共同面临问题的能力。

中国应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需要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抓住、用好和争取延长目前这种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参与、善于利用和创新国际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中国在国际机制方面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做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创新国际机制的关系。中国能否和平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美国许多人担心中国兴起后将会对美国构成威胁。但另一方面,中美的共同利益在增加,经济相互依存性在发展。现在两国都相互认为是“国际体系中的利益攸关方”。

中国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应该进一步积极参与、有效利用和完善目前的国际机制,趋利避害,保护和发展自己。同时,中国应该善于利用当前国际机制处于改革和变动之际,进行机制创新,或弥补某些国际机制的缺失,或改革现有制度中不公正和不合理之处。

中国在机制创新中应注意新的国际机制与现存国际体系的相容性,即它不是与世界主导性大国核心利益相冲突的,甚至是有助于主导性大国利益的。中国在国际机制创新中应以邻近区域为主,因为这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最大和受其影响最直接的地区。

(二)国家主权与国际机制的关系。国家主权是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球化时代,有必要对国家利益进行重新思考。当今世界,国家利益仍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观念必须根据新形势发生变化。中国人民的利益是全人类的一部分,因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具有统一性。

在如何看待国际机制问题上,也存在如何认识国家利益的问题。这与国家主权观相联系。但主权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的范围和内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等趋势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对主权的观念和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各国仍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核心要素,但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密切,共同利益上升,许多国家自愿将属于国家主权边缘要素的对外贸易权、货币权中的一部分转让给一些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一些国家还主动限制或放弃其他某些边缘性主权。

中国应该区分国家主权中核心要素、主体要素和边缘要素,在坚定维护核心国家主权的同时,允许逐渐将一些边缘性主权转让给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

中国在更多参与国际机制和国际组织过程中,将接受更多的国际准则。这就要求中国在国内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面更多的与国际准则接轨,而这将对中国的政府结构产生影响。对此,中国应进行深入研究,使国内改革开放与参与国际机制形成良性互动。

(三)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量力而行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国际机制水平的上升,特别是在中国更多参与国际机制创新的情况下,中国对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将会逐渐增加。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所应该做的。但另一方面,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对外援助必须遵循量力而行、提高效益的原则。

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不仅是物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国际机制创新能力、制订重要议程能力和提出具有建设性倡议的能力。这是对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检验。不仅需要该国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丰厚的文化底蕴、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的思维,而且需要该国具有良好的决策机制和协调机制。这些是中国今后必须努力加强的。

篇5:战后国际关系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经济的军事大国。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对外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想,总是以美国为中心,妄图独霸世界。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依据其自身实力地位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到60年代末期,实行的是进攻性的全球战略。第二阶段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期,实行的是收缩和防守战略。第三阶段是整个80年代,实行的是“以示力求和平”的战略。第四阶段是进入90年代后的新战略,即实行“世界新秩序”和“三个支柱”。

一、战后到60年代末美国的全球战略

这一阶段,美国依仗它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实施了“四面出击,全球扩张”的基本战略,即采取一切手段,实现美国的霸权地位。虽然这一基本战略经历了几届政府,具体战略及其实施方法虽有差异。杜鲁门时期实施了“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时期实施了“解放战略”,肯尼迪时期实施了“和平战略”,但遏制苏联,争当全球霸主的基本战略却是贯穿始终的。二、七十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

这一阶段,美国的全球战略可以概括为“维持均势,确保霸权”,即在力量不定的情况下,缓和对苏关系,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均势缓和”这一战略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届政府。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随着其经济实力的衰退,其霸业也出现了全面的衰退。首先,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美苏争霸的格局出现了递转,出现了美守苏攻的局面。其次,与盟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盟主,而仅仅是平等伙伴。再次,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开展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也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三、八十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推行了“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即以实力为后盾,力争恢复美国的军事优势,立足于同苏联的全面对抗,同时不放弃“联系”与对话。

80年代初,美国面临着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国际地位日益下降的双重挑战。国内,美国爆发了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在国际上,苏联的进攻性战略连连得手,其势力已扩展到亚非拉,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国的全球战略

这一阶段,由于两极格局的瓦解,美国的对外战略较前一时期有了新的变化。美国认为随着苏联的衰落、解体,美国已成为世界领袖,即充分利用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全面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谋求对全国事务的影响力,最终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级世界。综上所述,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实质即以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国际形势和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拉拢实力强大的国家,消除其称霸道路上的阻碍,从而实现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建立以它为主导的世界体系。

篇6:战后国际关系总结

一体化改变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同时,从多方面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管理贸易理论等的提出都与之密切相关。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扩大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一、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主体――跨国公司既是一体化的主要体现方式,生产国际一体化的载体,又是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明朗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所应考虑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战前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认定只有贸易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最明智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不被考虑。因此,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内衍生出来,其创始人海默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前提下,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利益分配。这一前提与战前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前提完全不同。

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的海默在1960年开创性地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海默发现:知识密集型产业最容易产生对外直接投资,追求高利润率并非是其惟一的目标。他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及市场不完善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认为不仅国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都是不完全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正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性在商品市场表现为商品特异性、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形式;在要素市场表现为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以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方面的差异等。市场的不完全性还表现在规模经济以及不同国家在关税、税收、利率、汇率上的差异等方面。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少数企业拥有垄断优势,正是这些垄断优势的存在,使得部分企业可以跨越国界,克服跨国经营中增加的额外成本,在东道国与当地企业展开强有力的竞争。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确保其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条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出发点。

从新要素论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走向融合。新要素论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进行了扩展,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分析中,这一理论开始关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力资本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贸易、许可证和国际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投资实际包括人力资本在各国间的转移,而贸易可能是建立在技能密集型(人力资本)基础上的产品出口,许可证的转移也往往产生于某国人力资本的优势;强调自然资源的理论认为,自然资源禀赋除了解释国际贸易以外,还可以解释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尤其是企业为了获得原材料的供给而进行的向后垂直一体化国际投资。但新要素论仍然假定各国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国之间则不存在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二、对企业所做选择的分析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统一于竞争优势的分析

较早把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一体化的分析框架中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创立者弗农。他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指出垄断优势理论并没有彻底说明跨国公司为什么要通过建立海外子公司去占领市场,而不选择产品出口或许可证形式来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垄断优势与工业区位相结合,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考察了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动态的理论,系统地解释了企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之间的选择,在产品的“创新”阶段,企业具有选择在国内生产的倾向,并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这一阶段企业拥有垄断技术且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很低,同时,产品尚未定型,国内生产可以不断改进产品并保持同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产品的“增长”阶段,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逐渐接近并超过进口市场的预期平均生产成本,国外仿制者出现。创新国家的企业到与本国需求类型相接近的国家投资设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和扩大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当产品进入“成熟和衰退”阶段以后,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的竞争,其结果是企业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同时从国外进口所需要的产品。

1974年,弗农又发表了《经济活动的选址》一文,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进一步发展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定义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弗农不再强调只有美国才是新产品的创新国,指出与以节约劳动力成本为主的美国新产品相比,日本的新产品以节约原材料为主,而欧洲的新产品则以节约土地和原材料为主。二是成熟的寡占阶段。弗农强调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如先发制人效应、示范效应等。三是老化的寡占阶段。此时,进入障碍影响着创新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一国由于技术创新而获得的垄断地位,国际贸易恰好发生在垄断优势存在的时滞期间,在此期间,技术领先国家大量出口产品,世界其余国家则对该国的一家企业或一项产业的发明进行模仿。随着技术的传播及其标准化,动态的技术优势就会逐渐丧失,国家之间的生产函数逐渐接近,比较利益将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技术优势来源于研究与开发所导致的发明、规模经济、产品特异等方面。这样,新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各国间生产函数相同的假定被否定,其理论分析的核心――技术垄断导致的不完全竞争,正是对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的突破,加之它把宏观层次的国家分析与微观层次的企业分析相联系的动态分析方法,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分析方法出现了交叉。

在技术差异的来源分析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出现了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相交叉的重大转变,尤其与约翰逊、凯夫斯和尼克尔博克等人在发展垄断优势理论过程中的各种解释极为相似:约翰逊和梅吉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即企业对信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凯夫斯的“产品差异能力论”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尼克尔博克提出了寡占反映论。他认为,由少数大公司组成的寡头垄断行业中,一个公司的行动会对其主要竞争对手产生直接影响,从而迫使它们很快采取类似的行动。此时,如果一家厂商率先到海外去投资建厂,其他的对手就会相距采取跟进策略。这不仅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巩固竞争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使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找到了融合的衔接点,两者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相似,几乎是相同的解释变量说明了在现代国际经济活动中,企业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选择。例如,无论发展出口还是投资,都需要依靠某种其它竞争对手所没有的特定优势来进行,这包括公司的技术与创新能力、生产“异质”产品的能力、研究与发展的实力、新产品开拓、企业规模、管理技术以及经济效益等等。很明显,现代国际经济所面临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大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利用和开拓它们的优势,服务于外国市场可以用出口贸易的方法,也可以用直接投资或是技术转让的方法。其选择标准是一组变量的比较和选择。例如,公司所拥有优势的特点和转移性、国内和国外的控制和生产成本、出口贸易的成本等等。假如公司所拥有的优势有较大的可转移性,国外的控制成本比较低,而出口贸易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这样的话公司有可能选择直接投资。反之就用贸易的方法进入。

最早的关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选择的理论是曼德尔模式。他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两国生产函数相同,按照俄林的要素禀赋比率定理,可以得出国际投资与自由贸易是完全替代的关系的结论。曼德尔将资本的流动视为两国资源禀赋量发生变动时,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再分配的结果。

赫尔希从成本的角度建立了企业对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决策模型,该模型以比较简洁的方式说明了企业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出口,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对外投资。即当企业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额外协调成本之和,并且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技术丧失成本之和(类似许可证形式)时,企业将选择出口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经营;当国外生产成本与额外协调成本之和小于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并且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技术丧失成本之和时,企业将选择对外投资的方式参与国际经营。

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综合作用,实际上是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重大拓展,加上了国家之间的区位因素,因而可对各种投资理论进行很好的解释。

赫尔希的选择模型提出后,许多经济学家对此提出补充、修改和发展,其中以英国学者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最有影响。针对以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的某些局限性,邓宁将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力图对外直接投资给予完整的解释。邓宁主张在研究跨国公司时要引进区位理论,并与俄林的要素禀赋、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结合起来,创立折衷的方法和体系。因此,折衷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三者整合的结果。邓宁称之为“三优势”模式。

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一种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能够补偿国外生产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金融和货币优势。邓宁同时指出: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将这些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是不完善的,企业所有的各种优势有完全丧失的危险。企业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实行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由企业自己控制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才能保持垄断优势。区位优势是属于东道国所有的有利条件和资源禀赋,如果公司希望它能与自己独有的能力结合起来,就需要在该地点直接投资建立生产设施。它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流向问题。邓宁认为,跨国公司拥有“三优势”的根本原因是不流动的.国家资源在各国间的非均衡分布和国际市场存在“缺陷”。他进一步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区位三种优势,而出口只需要拥有前两种优势,不一定需要拥有区位优势。但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那只有采用技术转移的办法。

虽然有学者认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色仅仅是平庸的折衷和杂烩式兼容,但我认为他的这种综合使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了新的特色,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邓宁全面阐述了投资国及其企业的竞争优势,涵盖了对外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和无形资产转让在内的各项跨国生产经营活动,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为了从动态角度解释各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邓宁实证分析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联系,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投资发展周期是指一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直至发展成为一个净对外直接投资国的过程。邓宁提出了“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减去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概念,并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一国的投资发展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最终,得出结论: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内部化优势既可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促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这取决于投资国和与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三优势”的强弱,而“三优势”的均衡决定了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

在标准的投资决策理论中,跨国公司何时进行对外投资,可以通过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的净现值法计算加以确定。跨国公司还可以将外部的不确定性视为内生变量,通过某些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来分散所面临的风险。梅耶斯等人于1977年提出的选择权理论认为:现在进行的投资相当于跨国公司购买了某种权利的选择权,因此对现在投资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这种选择权的价值。现在的投资可以从未来可能的投资选择中体现出其价值,即现在的投资相当于未来投资的一个“平台”。20世纪90年代后,鲍尔曼和柯伽特等人将选择权理论运用于跨国公司的战略制定,形成战略选择权理论。该理论指出:在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决定现在不投资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决定现在就投资意味着放弃了不投资的选择权,而在某些情形中不投资的选择权可能很有价值。投资的可逆转性和投资的可推迟性两个因素被引入到分析中。如果投资是不可推迟的且完全可逆转,则跨国公司可以现在就决定投资;如果投资是可推迟的且是不可逆转的,则跨国公司只有当现在投资所能获得的净现值大于为了获得更多信息而推迟投资所带来的净现值时,才可决定现在投资,否则应决定推迟投资。

将战略选择权理论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结合起来,在将不确定性作为外生变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时机确定问题,认为投资的可逆转性和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相关,投资的可推迟性与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相关。如果对外直接投资是完全可逆转,那么跨国公司就没有理由推迟净现值为正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越强,则投资后变卖收现就越困难,对外直接投资的可逆转性行就越差。因此,较强的内部化优势将提高在不确定环境下推迟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所带来的选择权的价值,即较强的内部化优势提高了用“等待”来替代现在就投资的可能性。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越强,则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推迟投资而获得的选择权的价值就越高,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可推迟性就越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发表了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论著,他批评早期的对外投资理论忽略了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小岛清认为,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这样,不仅消除贸易和投资之间的摩擦,还可以使跨国公司活动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目标协调起来。他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亦称为切合比较优势原理一经提出,立即在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国际经济学家、尤其是日本学者如小泽辉智等对此大加赞赏,并纷纷撰文沿着这条思路作了不少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小岛清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由于小岛清分析的对象是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外投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相对。

小岛清继承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传统,引入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他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劳动和资本要素用劳动和经营资源(包括实物资产、技术等)来替代,使资本的范围扩大到包含资产、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他认为,各国的劳动与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成本的差异使比较利润率出现差异,因此,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可以建立在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的基础之上。依据这一原理,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同时,缩小比较劣势的产业,进口该产业的产品,这样可以获得贸易的利益。投资国的对外投资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因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由此可见,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对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互补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创造和扩大了对外贸易。

上述理论指出不同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还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这样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就统一在对竞争优势的分析上。

三、理论发展的历史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完全融合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

纵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不仅加速了两种理论的融合,而且使国际贸易理论本身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放弃了企业必须是国内企业的假定,允许企业拥有与使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企业的增值活动不同阶段可以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不同的国家也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活动。企业行为被分成总部行为和实际生产行为两大类型,总部行为包括研究与开发及其相关的信誉、商标以及工程、管理、金融等服务;实际生产行为则包括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

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时,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接近现实,许多传统的假定被放宽或放弃,理论的分析也不再局限于产业或国家层次,而是力求将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资源禀赋差异、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为的分析,而更多地从产业或国家与跨国公司行为的结合上考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使两者的分析基础及其基本结论日趋一致。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

波特指出全球性产业意味着竞争者在主要地区或国家性市场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它们全球总体地位的影响,所以公司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他指出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差别:“与国内竞争相比,在全球性产业中竞争出现了一些独特的问题”。(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版,第281页。)国家间要素成本的差异、国外市场的不同环境、外国政府的不同角色及目标、手段和监测外国竞争对手的能力的差别都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所以,“全球性产业中的结构分析必须包括外国竞争对手、更广泛的潜在进入者、更大范围内的可能替代品、以及企业目标不同、企业个性不同、对战略性重要因素认识不同的可能性。”(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版,第268页。)

波特将产业部门视为基本的竞争环境,分析了它们的竞争优势和竞争障碍。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全球化经验、产品歧异化、专有的产品技术及生产的可移动性;全球性竞争的障碍则主要包括经济障碍、管理障碍及制度障碍。有些障碍是给全球性竞争带来直接成本的,有些障碍不一定直接影响成本,但增加了管理任务的复杂性。

波特注意到了政治因素对全球性产业竞争的影响:“企业与本国政府和购买国政府的特殊关系已真正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竞争战略可能不得不包括刻意积累政治资本的行动,比如即使经济效率不高仍在主要市场上进行装配。”(注:《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年版,第282页。)对跨国公司而言,不仅要取得本国政府的支持,还必须注意在主要市场上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

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被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内部化理论当然也就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一部分。内部化理论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在市场缺陷的讨论中加入了与交易成本相联系的一面。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行为和由此而形成的垄断带来了内部化优势。它对战后跨国公司增长速度、发展阶段和盈利变动等做了部分的说明。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公司不仅仅在国内实现企业内部化交易,而要进行对外投资,也不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当根据理论内容来划分国际贸易理论时,它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一样,仅被视为是对战后两种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的理论。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完全融合的理论,但理论发展的进程已足以让我们相信:这种完全融合的理论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因为理论的目的是服务现实,既然方兴未艾的一体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影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实践因素,那么,它必然将体现在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

上一篇:拱手山河,只为君一笑下一篇:以爬山虎为观察对象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