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体会

2024-05-22

学习《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体会(精选2篇)

篇1:学习《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体会

学习《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体会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以下简称《改组》)是列宁在晚年(1923年1月)写给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建议信。列宁从思想、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入手,做出了对工农检察院工作制度建设的设想。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党的纪律建设工作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对改革俄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主要思想 《改组》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将党的监察机关与国家监察机关合并,建立一个强大而高效的最高监察机关。1923年4月,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建议对工农检察院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工农检察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合并起来的最高监察机关(类似中央纪委与最高检察院的合署办公形式),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兼任工农检察院最高检察长。工农检察院直接处于俄共中央的直接领导。

二是精简原工农检察院人员数量,提高新监察委员会中工农委员数量。

三是对新中央监察委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宁强调新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一定人数必须出席政治局每次会议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这个集体应该“不顾情面”,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不管是总书记,还是某个其他中央委员的威信,来 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以至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

二、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启示意义 列宁在《改组》一文中,希望把俄共将党内外的监督、检查机构合并,一方面可以让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人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党员干部。这些要求,对于当今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依然有借鉴作用,特别是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建议,与今天我们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关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对加强党内外监督,形成整体监督合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后,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十八大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有效的反腐败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特别是设置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是 加强党对反腐败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有利于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有利于实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有机结合。

这些要求,正是列宁晚年时期建党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篇2:面对高考,我们怎样学习金属

关键词:金属性质,化学实验,知识网络,习题训练

一、认识金属通性,训练学习技巧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对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熟练掌握,物理性质的掌握可以从熔、溶、硬、沸、色、态、密、味几个角度去掌握,而对化学性质的学习一般都从具体实例进行探索.大多数金属单质在通常情况下都是银白色固体,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态,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从原子结构来看,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小于4,比较容易失去,而显示还原性,受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的影响,各种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各不相同,显示不同的还原性,常见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按照金属活动性减弱的顺序依次减弱.

二、掌握典型代表物,形成知识网络

各级考试对金属的考查,集中表现在对其性质、冶炼和离子检验以及重要化合物的考查上,各种金属单质性质、冶炼方法各不相同,对离子的检验方法也不同.在高中化学中主要学习了钠、镁、铝、铁几种金属元素,在学习中可以围绕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几种重要的盐来进行深入学习,对其性质和常见离子检验方法进行掌握.比如,单质铁和硝酸的反应、过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铝的性质、Al3+的检验、Fe3+的检验等.同时结合当前的高考命题趋势,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命题形式,如金属的存在形态、金属冶炼、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等知识不容忽视.

三、重视基础实验,开拓解题思路

各级考试中必定有化学实验题,在金属元素的命题中,围绕金属钠、镁、铁、铝元素的化学实验,屡见不鲜.顺利解答这些性质实验的习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是关键,在当前的命题形势下,实验的创新和改革是一种命题趋势,遵循万变不离其宗的古训,这些实验都是对教材原有实验的拓展迁移,因此要特别注意教材上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在各种命题中,除了对几种重要金属单质进行考查外,其对应的重要的化合物的相关实验也是命题的重点,如Na2O2、Al2O3、Fe3O4等重要化合物频繁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其他如Fe2+和Fe3+的检验、Al3+的检验也是命题的重点,我们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注意进行合理设计,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得出正确结论.

四、熟知常见题型,培养应变能力

各级考试对金属的考查,不外乎对其单质及对应化合物的性质的考查,其考查的题型较少,但不容忽视.

1.对金属单质性质进行考查:大多数活泼金属都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遇到氧化性酸时,不能得到氢气,且金属铝不仅能与酸反应,而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2.对金属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考查:金属被氧化的过程,存在着电子转移,金属单质做还原剂,整个过程中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3.对Fe3+的性质和铝热反应进行考查:Fe3+是棕黄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的离子,因此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也不能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阴离子共存;铝热反应可用来冶炼高熔点的金属,但并不是各种金属都可以用铝热反应来制取,此外,有关于铝热反应的注意事项也须熟练掌握.

4.对铜及新型金属材料(如钛)的性质进行考查:作为金属材料,铜绿的生成、钛的用途和性质都是近几年来的命题热点,不容忽视.

5.典型例题: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以下试验:将三个完全相同空心的薄铁皮球分别放入三个盛有密度为ρ(g/cm3)的食盐水的烧杯中,铁球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然后,他将密度均为ρ(g/cm3)的CuSO4溶液、 AgNO3溶液、稀硫酸分别加入上述三个烧杯中.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CuSO4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该反应____(填“是”“否”)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_.

(2)加入AgN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加入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假定整个反应过程中铁皮球壁不出现穿孔)____,看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

(4)为了验证铁球和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是Fe2+而不是Fe3+,我们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

分析:这是一道学科间综合题,既考查了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又考查了物理中溶液密度以及浮力的问题.加入CuSO4溶液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出金属铜,铁做还原剂,CuSO4做氧化剂;加入AgNO3溶液与加入CuS04溶液类似,但是同时发生Ag++Cl-=AgCl↓,解析中很容易受到(1)的影响,造成漏答;当加入稀硫酸时,铁球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溶液密度增大,铁球表面放出氢气,导致铁球向上浮起.(4)的解析,我们要注意Fe2+和Fe3+的区别,因此可以先加KSCN,然后再加氯水,观察现象.

答案:(1) Fe+Cu2+=Cu+Fe2+是CuSO4 Fe(2)Ag++Cl-=AgCl↓Fe+2Ag+=2Ag+Fe2+(3)2H++Fe=Fe2++H2↑铁球表面产生气泡并慢慢上浮加入硫酸后,随着反应,溶液浓度增大,且反应产生的氢气附着在铁球表面,使其所受浮力增大(4)取少量反应所得的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滴加氯水(或通入氯气),溶液变血红色,则说明铁球和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是Fe2+而不是Fe3+.

五、适应各类习题,提升解题能力

跟踪训练是提升自我解题能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因此选定合适的习题,并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对于开拓思维、提升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近年命题中,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考查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最常见的题型,这些题目的解析要以坚实的基础为后盾,真正做到熟练运用.因为图象题能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测试中出现的机会很大,图象的出现一般使题目更加浅显易懂,便于解析.图象问题涉及面广,灵活性大,迷惑性强,在解析图象问题时,要紧抓“一面,二线,三点,四辅助”四条基本原则,然后结合题目意境,进行解题;在金属方面还有一类典型的计算题,即天平平衡问题,这类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质量差值问题,在解题是我们只需注意若要保证天平平衡,只需要各反应装置中的质量变化相等即可.

化学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重在体现化学在促进生产发展、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保障健康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的密切关系,符合“STS”教育的精神,因此也可能出现一些不错的习题,除此之外,还可能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到一些突出能力创意,具有开放性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这类题目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源于课本内容,高于课本知识,回归考查课本意图,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只要掌握了扎实的基础,应该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考试说明.

上一篇:初三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