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层培训心得

2024-05-05

赢在中层培训心得(精选7篇)

篇1:赢在中层培训心得

“赢在中层”培训心得

团市委

安萍

一班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赢在中层”培训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完成各项任务。下面就4天的学习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1.要用党的先进理论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

2.要学会使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二、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管理是智慧和思想的展现。管理形式上是“管”,其本质是关怀、关爱、服务、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就要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转变的过程就是人文管理。

三、提高凝聚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提高凝聚力的基础是团结,一是干群之间的团结;二是各部门内部的团结。要做到能和谐共事、能沟通工作、能交流情感、能融洽生活、能相互理解、能相互配合。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应具有对待事业的“奉献之心”,对待同志的“理解之心”、同志之间的“平等之心”和岗位的“责任之心”。因此,增强团结,提高凝聚力,建设和谐校园,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四、要注意上下级关系,把握工作不越位

“下级服从上级”是党的组织原则之一。中层干部是执行单位决策部署的中坚力量,要做到准确理解上级决策,令行禁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摆正位置必须做到:对上级不越权,对同级不越位,对下级不包办,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维护校长的形象和权威。

五、正人先正己,做事须先做人,提高执行力

在工作中,要做到以诚待人、以德正人、以情感人、以才服人。

1、以诚待人。要襟怀坦白、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换位思考、为人处事兼顾各方面利益,才能取信于人。

2、以德正人。工作中对人和事,一定要公正、清廉才能以德正人。

3、以情感人。工作上讲原则,政治上讲党性,生活中需讲人性。在工作中做到关心人、体贴人、理解人,营造快乐工作的环境。

4、以才服人。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既要自己做好,还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遇事要做对己要明了、对人要明察、对事要明晰、处理问题要明白。处理问题中要做到大事莫激动,小事莫计较。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灵魂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六、要合理分工善于用人

要针对下属或部门人员的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明确相关职责,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事择人,视人授权,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敢于并乐于承担决策与行动的后果,不居功、不卸责。

通过这次短短四天的培训班的学习,也使我认识到经常的培训学习对于一名中层干部是十分重要的,这次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效率却非常高,必将成为今后工作的“加油站”,为更好的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而且所学的内容很值得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去体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自己只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身的缺点,转变思维方式,换位思考,开拓创新,用所掌握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我相信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层干部,能更好的为各项事业添砖加瓦。

篇2:赢在中层培训心得

首先,中层干部要修炼与提升学习力, 1980年代的文盲的标志是不识字,1990年代的文盲的标志是不会用电脑,进入21世纪文盲的标志则是不会再学习,二十一世纪的时代需要三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变化、危机,知识老化很快。学习力决定创新力、执行力、竞争力、领导力, 学习力就是大树的根,也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根。这是工作的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这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懂得了提高学习的多种方法。

其次,通过这次学习,更清楚了中层管理者的三大职责:乘上启下, 乘前启后, 乘点带面。明确了中层管理者的做人技能:处理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同时处理好与同级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尊重与服从,赢得上司的青睐,不要议论上司的是非,不要请上司的风头,独立承担工作责任,敏感于上司立场。让上司做好人,自己扮黑脸,上司有高度受尊重的要求,给足上司面子,不要在公共场所让上司难堪。同时,作为中层领导者,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再次,在实际工作中,要思考自己领导力的来源是什么,刚上任时是职位和权力,过后逐步要靠自己与下属关系和感情,自己做出的成绩及树立的威望,靠构画的团队目标和个人魅力。作为中层领导者要为自己的团队确立明确的目标,作为中层领导者要认识到差异无处不在,学会处理差异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各级同事之间的关系,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还有,作为中层领导者语言表达要有智慧。

篇3:赢在中层培训心得

在许多校长看来, 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但一旦具体到“中层管理”, 或受困于“中层”不给力时, 就又不得不回到这一原点性的问题:在扁平化管理日渐流行的情况下, 为什么还需要“中层”?

传统的学校管理, 将中层定位于上传下达的中介和渠道;中层干部在充当“传声筒”的过程中, 具体执行学校领导层的决策, 完成好上级布置的任务。能否扮演好这一角色、实现这一功能, 是校长考核评价中层干部业绩的基本标准。

现代学校管理, 强调校长的角色主要是“领导者”, 而不是“管理者”。两者的区分可以用西方诺亚方舟的传说来比拟:洪水来临前夕, 诺亚把一群人和动物带领到“方舟”去的过程, 这叫“领导”;进入“方舟”之后, 如何让这些人与动物在和谐相处中生活, 这叫“管理”。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方向性的“领导”, 具体的“管理”事务需要委托给他人做, 而最重要的受委托方就是“中层”。中层干部代表校长进行最直接的管理, 是校长管理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体现了校长领导的能力和水平。然而, 仅从“领导”与“管理”区分的角度, 我们恐怕还不足以说明何谓“现代”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现代性”, 在最根本的意义上, 体现为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现代性”, 体现为校长如何把这些新理念在日常的学校领导与管理过程中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来。由此, 必然涉及两个思考中层管理的关键词:“变革”与“转化”。从传统型学校走向现代型学校的过程, 就是变革的过程, 今日中国之校长与已往最大的不同在于, 他们处在变革的大时代, 必须承担起推进和领导学校变革的任务。“变革”不是一个在新旧理念之间发生的简单的替换过程或增减过程, “变革”需要“转化”:从传统转向现代, 并把旧传统“化”入新传统之中。“转化”与“变革”直接相关:“转化”有多艰难, “变革”就有多艰难;“转化”有多复杂, “变革”就有多复杂。“转化”甚至可以作为衡量“变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校长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把自己认同的新理念、自己主张的学校精神, “转化”到学校日常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中去, “转化”到中层干部以及全体师生的日常言行中去?

若以此角度审视“中层”的角色和功能, 就意味着“中层组织”是学校变革中最重要的“转化”通道和载体。作为“转化者”, 中层干部的核心任务之一, 就是在理解和认同学校的核心理念的前提下, 努力把学校的理念“化”到自己的工作中, “化”到自己所管理的普通教师和学生中。中层干部愿不愿“转化”、能不能“转化”, 是判断其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标准。

一旦将“变革中的转化角色与职能”作为“中层”的基本定位, 校长就需要提出并回答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现有的“中层组织”架构是否能够适应“变革”和“转化”的需要?

要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具体分析:哪里适合, 何处不适合;为什么不适合;如何改, 才能适合并满足新的需要?如有的校长发现, 原有的“教务处”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难以体现“大课程、小教学”的新理念, 所以将其改为“课程与教学部”。有的校长认为, “德育处”之名称有将德育和智育、体育割裂之嫌, 所以将其调整为“学生发展中心。

第二个问题, 校长要为中层干部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 价值观都是魂, 是前行的动力。笔者认为, 在当代学校变革的大背景下, “新基础教育”所倡导的“成事成人”和“生命自觉”两大价值取向, 可以作为中层干部发展的魂魄。“成事成人”要求中层干部不再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仅仅视为事务性工作, 不再把“做事”与“成人”割裂开来, 不再“见事不见人”, 而是把“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力求把每一项任务的完成, 都当做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同时也提升和发展他人的过程, 即“在成事中成人”。“生命自觉”则期望中层干部自觉理解和认同学校发展理念, 自觉将其转化到自身工作中, 同时自觉反思与重建。

第三个问题, 在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背景下, 中层干部需要怎样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才能顺利实现“转化”?有的学校提出, 中层干部要学会作如下思考:“想在前头”, 多做未雨绸缪的预案;“想在关键”, 多做教师急需的切实、细致的指导;“想在深处”, 多做体现创意和辩证思维的建设性小结;“想在整体”, 要将任何工作都纳入到学校的系统化发展中去思考, 明确其地位与作用;“想在聚焦”, 设法把各种活动、资源都向中心工作靠拢, 形成“1+1>2”的效应;“想在辐射”, 善于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经验, 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些的确是中层干部应想之事,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 校长还需要基于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特殊的专业能力和特有的“转化”能力, 为中层干部作出整体的能力目标设计。比如:在如何“转化”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方面, 中层干部的能力应该包括:价值观理解能力、诊断与解读能力 (包括对自己下属的诊断与解读) 、策划能力、实施能力、反思能力与重建能力等。与此相应, 我们需要培养中层干部具有“整体综合式思维”和“关系式思维”, 而不是“割裂式思维”、“点状式思维”, 更不是“二元对立式思维”和“非此即彼式思维”。要让中层干部学会综合性、系统性地思考问题, 具有“动态生成式思维”, 重点关注实现“转化”目标的过程, 发现不同阶段的目标、困难、障碍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而不是“静态结果式思维”, 只是一味地关注最终的结果。

第四个问题, 要让中层干部形成理想的价值观和专业能力, 学校需要给他们提供怎样的发展平台?创造怎样的成长空间?

校长需要以“什么最有利于中层干部的生命成长与发展”作为标准, 重新审视学校为中层干部提供的已有的发展平台;反思哪些平台有利、哪些平台不利、还需要创造哪些新的平台?

在所有平台中, 最重要的平台是“制度”。“制度”最重要的功能是“转化”, 它是把抽象理念变为具体行为的中介。能否设计出有利于促进中层干部实现“转化”, 并在“转化”中实现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制度, 如研修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 是衡量当代校长专业领导能力的核心指标。

篇4:构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

【摘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迫切需要设计一套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开发相适应的培训体系,进行有效的培训开发,以提高他们的管理绩效,适应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构建

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企业竞争转向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和适应新的竞争方面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所认识,对处于企业竞争力核心地位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更是倍受重视。

一、中层管理人员的概念

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享有部门或办事处主任、项目经理、单位主管、地区经理、部门经理的头衔。中层管理者是在任何结构、形态和产业的一切机构里,一个拥有自己所辖的下属(员工或低一级管理者)、同时向更高一级管理者(总经理、董事会或高层主管)负责,并通过贯彻,传达,计划和实施调动、指导和控制员工来完成整个组织目标的管理者。

任何组织的中层管理者都是充满了责任和挑战的经营群体,他们承上启下、协调资源,为组织的长久发展而尽职尽责作为中层管理者,既要严格贯彻组织高层的战略意图又需要结合本部门具体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发挥团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坚定地执行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运营,这是组织中难度颇大的工作。因此组织中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

在一个公司中,人数众多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运行的中流砥柱,但是一般而言,公司对他们的培训并不足够。实际上如果仅仅从培养能使用的中层管理人员这一目的出发,往往会照成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所真正要求的人才完全脱节,他们只是单纯凭高层管理者的意思塑造出的“很听话和什么事都肯做的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想法如果扩展到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使组织里的每个成员,只是墨守成规地完成上司的命令而毫无变化。虽然领导效率会提高,然而其缺乏判断及思考的能力,最后总也必将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下面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下对中层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的目的与益处:

1.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办事能力很强的人

必须给与中层管理人员实践学习的机会,也要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一个行事小心的人。工作认真并不代表中层管理人员对整个工作状况非常了解,于是一心栽培工作认真的中层管理人员,殊不知认真的态度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可能对整个工作概况全然不知。为了解中层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有多少,就必须经常询问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的目的为何,以及基本知识是否明了。

2.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企业真正的中流砥柱

尽管企业不断地高喊教育人才的口号,然而真正负责任,肯为训练中层管理人员而作长期计划的公司高层管理者,却不多见。尽管有部分公司已经把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优秀人才作为企业的重要方针,并没有真正去实行。至于要培养优秀人才,从其上任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实行。

3.形成组织内部的独特文化,即企业文化

借此可以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以及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实现在组织内部的交往规范的教育。由于这种培训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不少高层管理者经常利用外部力量做集合教育或是简单地喊喊口号,这种鉴于多半是依赖行政人事部门的力量在进行,往往中层的能力增长见效甚微。

重要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发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领导的组织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刚上任或对这种教育方式不太了解的高层管理者而言,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充实内在涵养,这是一个成功管理者的必备条件。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弄清了上面三个目的之后,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组织才能真正实现长足的发展。

三、构建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

1.培训内容的选取

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其内容十分宽泛,并且会因行业特点、岗位职务和企业发展战略不同而各有差异。其中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营销技巧,管理技能,团队建设,谈判技巧,MBA课程等方面的培训应加以重视。总体来讲,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思维能力,行业发展研发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的培训。

2.培训方式的选取

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同于基层及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对是否会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经常采用的有效的培训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培训、合作培训、外包培训,网络培训、自助培训等。另外培训与岗位轮换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改变中层管理者的工作部门或岗位,到各个工作部门去丰富工作经验,扩大对企业各个工作环节的了解,以使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其他岗位的职责有更全面的了解。培训参与企业决策同时进行,让中层人员参与企业高层次决策,就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人员的奖酬机制,部门之间冲突的协调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促使中层管理人员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再在培训中寻找差距。

3.培训方法的选取

管理类培训的对象是成人,通过培训应使成人的观念和行为有所转变。实践证明灌输和强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效果极差。真正深人人心的培训必须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展开,并辅之以特殊的技巧。在培训实践中被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研讨法、调查培训法、模拟法和案例法,“三明治”式培训和体验式培训应作为今后在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努力实践的方法。

4.建立培训评价机制

(1)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

(2)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

(3)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的评价。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通过组织受训者讨论,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

第二阶段,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和手段,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可对受训者前后的工作态度、熟练程度、工作成果等进行比较来加以评价。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培训中将企业文化融入中层管理人员的文化体系之中,从而稳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使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培训可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留住核心人才,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及凝聚力。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春锋,杜以升,陈澎.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现状与思考.煤矿机械.2004(11):135

[2]金延平.人员培训与开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宋克勤.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郭京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名企中层管理者培训揭秘

篇5:赢在中层学习心得

服从我院领导的安排,3月20日至3月23日我参加了柳州市第二期“赢在中层”专题培训班学习, 学习了«中层干部学习力的修炼与提升»、«提升中层干部领导力»、«关键在落实»、«中层管理者的为人处事与自身修养»、«团队建设»、«中层领导语言表达的智慧»、还参加了«抓好决策落实或做好协调工作的一次成功经历»,听取了各组代表成功经历的经验交流。通过听各位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受益匪浅,体会有几点。

首先,中层干部要修炼与提升学习力, 1980年代的文盲的标志是不识字,1990年代的文盲的标志是不会用电脑,进入21世纪文盲的标志则是不会再学习,二十一世纪的时代需要三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变化、危机,知识老化很快。学习力决定创新力、执行力、竞争力、领导力, 学习力就是大树的根,也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根。这是工作的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这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懂得了提高学习的多种方法。

其次,通过这次学习,更清楚了中层管理者的三大职责:乘上启下, 乘前启后, 乘点带面。明确了中层管理者的做人技能:处理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同时处理好与同级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尊重与服从,赢得上司的青睐,不要议论上司的是非,不要请上司的风头,独立承担工作责任,敏感于上司立场。让上司做好人,自己扮黑脸,上司有高度受尊重的要求,给足上司面子,不要在公共场所让上司难堪。同时,作为中层领导者,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再次,在实际工作中,要思考自己领导力的来源是什么,刚上任时是职位和权力,过后逐步要靠自己与下属关系和感情,自己做出的成绩及树立的威望,靠构画的团队目标和个人魅力。作为中层领导者要为自己的团队确立明确的目标,作为中层领导者要认识到差异无处不在,学会处理差异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各级同事之间的关系,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还有,作为中层领导者语言表达要有智慧。

篇6:5.赢在中层心得体会

高绩效团队所具备的重要特征为以下几点。

1、相互依赖与协同:每个人都要依靠与他人的合做才能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将为团队协同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

2、角色定位与责任分担:每个团队成员都担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团队每一位成员必须具备胜任工作的核心专长和技能。

3、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每一个团队成员必须通过分享信息和资源来协调他们的各项活动,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以一种适宜的方式向其他成员提供信息,传授经验。

4、自我管理与授权:团队成员在团队工作中即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要享有管理自己工作的自主权。因此,打造高绩效的团队不仅需要依靠公司制度与业务流程来实现团队的有效运作,还要充分授权,以之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现状而言,我认为公司已经给予了我们非常丰厚的条件,已经把机会放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面前,我们应当好好把握。比如说,除授权之外还给我们这个非常民主诚信的环境;不定时对我们的培训;经常性的激励与薪资绩效的公开透明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成长与进步的良好条件,我们应当学会充分利用。除此之外,我们也有许多的不足,如我们的沟通渠道就不是很顺畅,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老感觉缺乏一种什么东西,配合不是很默契,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改进,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都应从自身考虑一下,是自己说话方式不对呢,还是语气不好,或是技巧不够?应当深思一下。千万不要一谓的去责备别人,我相信只要有一颗坦诚的心,大家都会理解你。还有就是工作效率问题,我们也应当不断改进,熟能生巧,不仅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还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要勇于承担责任,建立领导与同事对你的可信度。只要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协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交流与沟通,发现问题,彼此相互促进,团队的工作质量自然就会不断改善。

总之我认为,打造高绩效的团队还是得从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做起,只我们每个员工都在提高,都在进步,那么整个团队就会提高进步。熟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大家精诚合作,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我们就一定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功胜任,光芒四射,我们的企业就会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断成熟壮大,出人头地,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一天的听课学习,对中层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的工作目标有了更明确的指示方向,现将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当前形势下应保持积极的心态

阿里巴巴马云说:“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TCL李东生说:“这次冬天肯定不是几个月就能够结束的。”企业华为任正非第三次告诫员工:“冬天又来了„„”通过几位知名人士的话语道出了当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就连我站整个春运的客流情况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客流量及收入比去年有了明显的下降,包括今后还能有多大的影响还不好预测,但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坚决不能气馁,要像谢老师讲的那样,找到如何“过冬”的方法,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寻找各种增加客流的渠道等来吸引旅客,增加收入。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不能有任何的思想松懈,一定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少向外界要条件,多向自己要智慧,中层要时时起带动作用。决定企业未来高度的是员工,关键取决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保持积极的心态去苦干,更能巧干。

二、摆正位置,明确责任

中层管理者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自己本身的工作能力、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甚至喜好都会对团队成员产生莫大的影响。同时中层管理者处在上压、下顶、左攻、右击的位置,就要学会人生360度,既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处事,360度处人。总经理、董事长没时间、没精力或不适合从事某种具体工作,委托中层去做、去管理某些具体事情,中层就应该为主管负责,并且要负责到底,真正做到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点启面。通过小智力测试,所站的高度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制定的决策也就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最好的中层管理者,要懂得恃才助上,而不要恃才傲上,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助力;与其他同事共事时要有关注全局,团队第一的思想,并保持亲和力;什么时候都需要牢记的是:勇当下级学习的标杆!中层管理者必然是事事以身作则的,而他的这种行为也会为他赢得尊重。

三、严格管理,有效沟通,实现目标

关键时刻,中层的状态往往决定全局的成败。在平时,以身作则地带领自己的团队,要做到让员工有制度可依,明确的奖罚制度起着红绿灯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约束团队。中层管理者让团队成员知道绿灯的地方可以行走、快走,出色的人可以得到奖励,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而红灯的地方则不能走、不可碰,谁跨入了禁区,谁就要受到惩罚。中层管理者严格地按照制度进行奖罚,不仅让团队成员更快地成长,而且无形中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让大家心服口服。一名中层管理者要想带领下属取得好业绩,必须关心团队的所有成员,掌握沟通技巧,做到有效沟通,对每一位成员的特长及弱点要有充分的了解,准确合理地布置工作任务,把目标细分,根据确定的目标制订具体的实施步骤,让合适的人负责合适的任务。中层管理者对下级严格的管理,合理、恰当的关注,有时候能够将下属激励成为巨人,从而做出非凡的业绩。

四、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

一位中层管理者如果希望成功,那么就要主动学习创新,首先中层管理者在面对企业的弊端,面对创新的阻力,不要逃避,而是要想办法来解决,毕竟方法总比问题多。在当今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竞争者从各个方向袭来,就看你是否每天进行系统的思考,并且将新的思路、方法及时地付诸于行动,走在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前面。比如我们的预期服务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要在旅客来车站之前,开口之前,售票之前,检票之前,乘车之前等采取各项服务新举措。其次创新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不能大而空,都需要中层管理者实事求是地根据部门需要来进行。对于每一个刚诞生的新事物,员工都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你必须学会不厌其烦地说服员工,去做员工的教练,面对不理解的人,不要急躁,只要是对企业有利事物,就一定会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的。

篇7:《赢在执行》培训心得

执行力,一个总是被放在嘴边,好多时候被忽视的一个词语,听完余世维《赢在执行》的培训我也陷入反思,自己对于《赢在执行》到底领悟了多少,又按照要求做到了多少?

一、执行力是一种工作态度

执行力就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贯穿工作对待本职工作的理念和奉献精神。值得注意的事,很多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是非常聪明,但很少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态度好,在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些现象,一些员工遇事就躲、推、烦,对上不服管束,对下我行我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某些员工则是合心意的就干,不合心意的就不干;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此这般的“服从性”和“执行力”算是对企业“忠诚”的体现吗?那么如此劣质的“忠诚度”又能在企业所搭建的大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执行力的偏差不以为然,另一方面思想观念上不追求完美,监督过程不力,碍于人情关系,大家“和睦”相处,被“还说的过去”抹平了,这是我们各项工作获得成功的一个致命的障碍点。

成功的企业家都看重执行力,说法各异,主旨相同。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联想创始人说:“所谓执行力,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到恰当的岗位上。”用人是根本。美国通用公司原总裁说:“通用最恨官僚主义。我们拒绝把资源浪费在行政体系上。”这是当今世界的通病。戴尔电脑老总说:“执行力就是员工在每一个阶段都一丝不苟。”这正是说明了做人要有良好道德约束和责任心。那么做人如此,做工作更是如此!如果说良好的道德和责任心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德行的标准,那么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更可以成为衡量一名员工对企业执行力理解的一个尺度。

二、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执行力是目标和结果之间“缺失的一环”,没有执行力就形不成竞争力,商场间竞争激烈而残酷,企业有没有适应频繁商战的核心竞争力呢?企业的发展在于执行力,但

上一篇:《因数和倍数复习与》教学反思下一篇:大学大一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