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景气状况分析

2024-05-08

钢铁行业景气状况分析(精选6篇)

篇1:钢铁行业景气状况分析

Steel3g钢铁资讯网-内部资讯

2011年钢铁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钢易科技(steel3g.cn)研究发现,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营环境基本平稳,但全年仍属于低效益运营。

从资产规模看,2011年77家汇编企业资产规模达38530亿元,同比增长13.23%。2009-2011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资产规模增长速度分别为17.17%、13.63%和13.23%,连续三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

从负债情况看,2011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负债总额25551亿元,同比增长16.82%,资产负债率达到66.3%,同比增长了2.0个百分点。其中银行借款金额达10984亿元,同比增长12.4%,占总债务的43.0%,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2009-2011年银行借款分别占负债总额的47.4%、45.1%和43.1%。在银行借款中,短期借款7015亿元,同比增长24.72%,占银行借款总额的63.9%,上升了6.3个百分点;长期借款3969.3亿元,同比下降4.27%,占银行借款总额的36.1%,下降了6.3个百分点。

从亏损情况看,2011年77家汇编企业中,亏损企业8家,亏损面达10.4%,较2010年增加3家,亏损面扩大3.9个百分点。8家亏损企业共计亏损32.8亿元,较2010年的16.6亿元增加16.2亿元,增长了97.43%。

从销售收入来看,2011年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全年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186亿元,比2010年增加5687亿元,同比增长18.65%。

从实现利税来看,2011年72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税1611亿元,比2010年减少34亿元,同比下降2.08%。其中实现利润875亿元,比2010年减少42亿元,同比下降4.51%;实现税金736亿元,同比减少7亿元,下降1.0%,税金总额小于实现利润。

从期间费用看,2011年77家汇编企业期间费用合计2045亿元,同比增长15.2%。2011年期间费用增长,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钢企的利润空间,特别是2011年人民币贷款利率连续走高,使得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了38%,达到621亿元,占期间费用的比例为30.4%,上升了5.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也分别出现了7.8%和6.2%的增长,分别达到1108亿元和316亿元。其中,管理费用占比54.2%,下降了3.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占比15.5%,下降1.3个百分点。

从盈利能力看,2011年实现利润875亿元,与36186亿元的销售收入相比,销售利润率仅为2.4%,较2010年2.9%的销售利润率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09-2011年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5%、2.9%和2.4%。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钢铁工业连续处于低效益水平运营。

最新最及时的钢铁资讯,尽在

篇2:钢铁行业景气状况分析

(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跌至三年来新低

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海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持续走低。本期,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为80.25点(见图1),创三年来新低;船舶运输企业延续上一季度的走低态势;港口企业景气度创历史新低,航运服务企业也出现大幅下跌。

1.1 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持续下跌,信心指数深陷较重不景气区间

2015年第三季度,船舶运输企业经营状况依然持续恶化,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仅为81.19点,比上一季度小幅下降了3.76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见图2),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67.44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82.54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也持续下滑,从上一季度的39.52点继续下滑至31.91点,仍在较重不景气区间,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21.50点,深陷较重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39.88点,继续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行业总体状况未见好转,市场悲观情绪浓烈。.1.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跌至历史新低

本期,港口企业经营状况未能延续第二季度出现的好转势头,景气指数大幅下跌至86.00点(见图3),由上一季度的微景气区间直接跌至相对不景气区间,刷新了景气指数历史低位的记录。伴随经营状况的突然恶化,港口企业的信心再度受挫,本期信心指数较上一季度下跌7.5点至81.67点,信心指数恶化加剧。

1.3 航运服务企业未现预期反弹

本期,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73.24点(见图4),较上一季度下降24.09点,落入较为不景气区间。与此同时,航运服务企业的悲观情绪也大幅加剧,本季度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40.29点,较上一季度下降36.65点,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第四季度预测

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仍将持续恶化。中国航运景气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86.84点,仍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59.44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

2.1 船舶运输企业经营状况仍将恶化

调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船舶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预计为83.47点,仍深陷在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由本季度的31.91点上升到49.34点,仍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企业家认为行业总体情况预计将持续低迷。干散货船舶周转率将回升,但亏损情况难有改观。2015年第四季度,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79.08点,仍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盈利情况将略有好转。2015年第四季度,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3.30点,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58.69点,都处于不景气区间。

2.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仍将处于 不景气区间

调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7.63点,港口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85.83点,虽较第三季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但都未突破景气分界线,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2.3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状况延续低迷

调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0.57点,较第三季度上升3.33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46.50点,依旧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市场焦点

3.1 企业主导型港口整合模式更受企业认同

在当前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沿海港口还是长江干线港口,其资源整合再度风起云涌,并有望蔓延到全国各港。随着宁波-舟山港港口资源一体化进程的尘埃落定,8月21日浙江省筹划成立海港集团,整合省内5个港口;连云港掀“一体两翼”港口资源整合;湖北、湖南、江西也加快港口一体化步伐。

在港口资源整合的大潮中,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对港口企业展开了“哪种整合模式对港口企业更加有利”的相关调查。调查显示,53.13%的企业选择港口企业主导型整合,37.50%的企业选择政府主导型整合,3.13%的企业选择协会性质的组织协调港口成员主导一体化,仅有6.24%的企业有其他选择。

3.2 航运国企改革发展方向

篇3:钢铁行业景气状况分析

关键词:钢铁行业,去产能,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结构

去产能政策背景

1. 钢铁行业整体背景

近年来,钢铁行业整体呈现业绩下滑的趋势,由于其整体的资产结构质量和盈利能力降低,其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高水平,潜在风险过大。同时,在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指引下,其融资环境变得日益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进行了严格信贷限制,导致许多钢铁企业面临不予增量、续贷困难、涨息和抽贷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了钢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网易财经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下降1.43%,而非银借款同比增长9.2%。2015年,大中型重点钢铁企业的银行借款同比下降了5%。据估算,银行借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650亿元,显示出钢铁行业银行融资的举步维艰。为维持其自身生计,不得不另外寻找融资渠道。

2.钢铁业去产能政策背景

2013和2014年是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和实际行动的高压期。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化解产能过剩路线图,提出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去产能路径。随后,发改委等多部门均出台相关政策,合力化解产能过剩。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2016年2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钢铁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钢铁业“五年减产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的具体要求。

钢铁行业总体情况分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钢产量自1981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降,年生产生铁69141.51万吨,同比下降3.45%;生产粗钢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表面上看,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已有所进展,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5年产量测算显示,我国产能利用率不足67%,表明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我国的钢铁价格自2011年以来整体处于下跌态势,期间价格虽有所反弹,但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历经5年整体跌幅超过了60%。其中,2015年钢材价格指数为56.37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72点,降幅32.16%。钢铁价格下跌,直接导致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税金632.31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2015年盈利225.89亿元,亏损面为50.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充分表明钢铁行业处于低迷状态。

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分析

2015年,钢铁行业共有34家上市公司,其中上交所18家、深交所16家。以下通过这34家公司2013—2015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1. 获利能力状况

2013—2015年,钢铁行业的毛利率分别为6.21%、8.36%、2.92%,其中2013—2014年整个钢铁行业的毛利率呈现小幅增长,但在2014—2015年仅6家企业的毛利率有所上升,其余均呈下降趋势;2013—2015年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0.45%、0.02%、-9.75%,2015年仅有3家企业利润率较2014年有小幅增长。

从表1可知,钢铁行业利润增长率大体表现为逐年下降趋势。2013—2015年,钢铁行业的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6.13%、-7181.65%、-2282.22%,其中2015年出现了利润增长率普遍下滑情况,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下滑幅度超过500%。同时,由2014年和2015年的标准差可知,各企业利润增长率存在巨大差异,如酒钢宏兴、韶钢松山、山东钢铁、杭钢股份等存在大幅度增长,而鞍钢股份、三钢闽光、华菱钢铁等则存在大幅度下降。通过分析其年度财务报告,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的变动。2015年,34家钢铁企业中,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仅有8家,投资收益上升的仅有13家。

2. 资产管理效率

从表2可知,2013—2015年,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呈下降态势。这表明行业设备利用率降低,资金形成沉淀,是产能过剩的重要特征。同时,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虽普遍较高,但利润率均呈现较低态势,在2015年内有67.6%的企业利润率为负。对这一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钢铁行业多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这对于钢铁企业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是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采用这一策略可以争夺客户,促进企业产品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其二是企业以多销微利保本为原则,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争取时间进行产品升级。但同时我们发现这一策略的实施普遍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效益。

2013—2015年,钢铁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82.56%、258.35%、203.81%,呈现缓步下降的趋势。在整个行业中有3家企业较为突出,分别是物产中拓、南钢股份、三钢闽光。通过对这3家公司进行分析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可能由于急于销售而放松信用管理,从而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而拖累了流动资产周转率。

3. 偿债能力状况

从表3可知,2013年和2014年流动比率超过1的企业均有8家,2015年流动比率超过1的企业有9家。说明整个钢铁行业的流动比率各企业间不均衡、差异较大,且整个行业呈现统一的逐年下降趋势。之所以2015年整个行业的流动比率远高于2014年,是由于永兴特钢于2015年上市,并在年末流动比率达到了733.28%,而排除其极值影响后,行业在2015年的流动比率为87.16%。

表3表明,钢铁行业的速动比率呈现逐年好转的态势。详细分析发现,在2013年内有2家企业的速动比率超过1;2014年有4家企业的速动比率超过1;2015年有5家企业的速动比率超过1。将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结合起来分析发现,造成速动比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钢铁企业通过薄利多销这一措施,使得存货的数量逐年减少,但由于通过流动比率显示流动资产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可以判断,这种上升仅是由于存货下降引起的,并不能说明钢铁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改善。

表3表明,2013—2015年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变动不大,其主要特征为企业间变动差异较大,且变化多样、不规律。将资产负债率与流动比率结合分析发现,为了支撑闲置产能,钢铁企业需加大融资力度,这往往求助于银行贷款,因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且流动比率较低。

4. 资产结构状况

从表4可知,2013—2015年在去产能的环境下,有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有小幅度下降,且2014年和2015年的行业营业外支出同比增长9.30%、27.37%。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存在大量未充分利用的固定资产。表明去产能政策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并未呈现大幅下降,且整个行业有小幅度的上升,34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2015年固定资产比2014年有所增长,其中有6家公司增长超过5%,但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在建工程转增固定资产而并非购置,同时这部分增加的固定资产主要用途在于产品升级和产品转型。

结论与建议

1.政府层面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持续推行去产能政策是优化行业市场结构、增强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目前在钢铁行业内存在这较多的“僵尸化”企业,持续推行去产能政策,有利于推进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使“僵尸化”企业退出市场,优化行业市场结构;其二,目前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以粗钢等低端钢铁产品为主,如果持续以粗钢为主要的出口产品,将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去产能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转变当前低端钢铁生产模式,进行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强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持续推行去产能政策的同时,政府应充分把握行业的总体走向。虽然去产能政策会促进钢铁企业的退出、转产和兼并重组,但是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选择金融投资、薄利多销等短期途径以期度过危机,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引导,以实现钢铁行业在短时间内的产业升级。

2.企业层面

钢铁企业也应顺应环境变化、寻求自身的发展。由于当前钢铁企业普遍采取放松信贷政策进行薄利多销的措施以度过难关,但通过对钢铁行业2013—2015年的销售增长率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措施并非长久之计。同时,企业还要面对日益严格的银行信贷政策,融资环境越发严峻。因此,企业自救方是生存之道。

为使钢铁企业摆脱当前发展困境,必须进行产品创新与转型升级,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投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要规范和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和路径,加强质量改进,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在成本控制方面,要做好采购与销售控制工作,以求降低采购价格和产品库存量;在市场占有量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要以高质量产品开发为主要方向,积极拓展国内国外市场,同时增强中坚客户的订货量稳定需求;在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方面,要积极利用企业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理财,多渠道扩展企业收入来源,增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良.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基于中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比较[J].财会研究,2011(6):56-57.

[2]王奇林.产能过剩背景下水泥企业的财务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韩国高.行业市场结构与产能过剩研究——基于我国钢铁行业的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4):17-24.

[4]李群.稳增长政策有望助力钢铁业去产能[N].经济参考报,2015-08-03.

[5]李平.钢铁业去产能需内外兼修[N].中国矿业报,2016-03-09.

[6]侯永丰.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及治理措施[J].中国外资,2013(18):169,171.

[7]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与结构升级问题研究[J].河北金融,2015(4):48-52.

[8]魏琪嘉.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研究[J].企业研究,2014(6X):173-174.

[9]刘宝兴.钢铁业上半年遭银行抽贷900亿钢企业绩分化加剧[EB/OL].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api/15/0729/22/AVNPI7I100251LKI.html?frp091,2015-07-29.

[10]刘朋.钢企亏损超100亿钢铁业被银行抽收贷款650亿[EB/OL].经济观察报,http://www.ce.cn/cysc/newmain/jdpd/yj/201505/03/t20150503_5263037.shtml,2015-05-03.

篇4: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

1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跌至三年来新低

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海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持续走低。本期,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为80.25点(见图1),创三年来新低;船舶运输企业延续上一季度的走低态势;港口企业景气度创历史新低,航运服务企业也出现大幅下跌。

1.1 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持续下跌,信心指数深陷较重不景气区间

2015年第三季度,船舶运输企业经营状况依然持续恶化,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仅为81.19点,比上一季度小幅下降了3.76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见图2),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67.44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82.54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也持续下滑,从上一季度的39.52点继续下滑至31.91点,仍在较重不景气区间,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21.50点,深陷较重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39.88点,继续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行业总体状况未见好转,市场悲观情绪浓烈。.

1.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跌至历史新低

本期,港口企业经营状况未能延续第二季度出现的好转势头,景气指数大幅下跌至86.00点(见图3),由上一季度的微景气区间直接跌至相对不景气区间,刷新了景气指数历史低位的记录。伴随经营状况的突然恶化,港口企业的信心再度受挫,本期信心指数较上一季度下跌7.5点至81.67点,信心指数恶化加剧。

1.3 航运服务企业未现预期反弹

本期,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73.24点(见图4),较上一季度下降24.09点,落入较为不景气区间。与此同时,航运服务企业的悲观情绪也大幅加剧,本季度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40.29点,较上一季度下降36.65点,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

2 第四季度预测

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仍将持续恶化。中国航运景气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86.84点,仍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59.44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

2.1 船舶运输企业经营状况仍将恶化

调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船舶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预计为83.47点,仍深陷在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由本季度的31.91点上升到49.34点,仍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企业家认为行业总体情况预计将持续低迷。干散货船舶周转率将回升,但亏损情况难有改观。2015年第四季度,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79.08点,仍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盈利情况将略有好转。2015年第四季度,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3.30点,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58.69点,都处于不景气区间。

2.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仍将处于 不景气区间

调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7.63点,港口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85.83点,虽较第三季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但都未突破景气分界线,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2.3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状况延续低迷

调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0.57点,较第三季度上升3.33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46.50点,依旧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

3 市场焦点

3.1 企业主导型港口整合模式更受企业认同

在当前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沿海港口还是长江干线港口,其资源整合再度风起云涌,并有望蔓延到全国各港。随着宁波-舟山港港口资源一体化进程的尘埃落定,8月21日浙江省筹划成立海港集团,整合省内5个港口;连云港掀“一体两翼”港口资源整合;湖北、湖南、江西也加快港口一体化步伐。

在港口资源整合的大潮中,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对港口企业展开了“哪种整合模式对港口企业更加有利”的相关调查。调查显示,53.13%的企业选择港口企业主导型整合,37.50%的企业选择政府主导型整合,3.13%的企业选择协会性质的组织协调港口成员主导一体化,仅有6.24%的企业有其他选择。

3.2 航运国企改革发展方向

篇5:钢铁行业战略分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钢铁市场在逐步回升,但依然脆弱,不确定因素很多,钢铁需求增长形势不明朗。目前,钢铁行业发展面临行业利润率低、产能过剩、钢铁价格波动剧烈、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这五个发展困境。由于行业发展程度低、集中度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长期粗放型发展,再加上贸易秩序混乱以及对外铁矿石谈判弱势,导致钢铁企业总体竞争力不足。

钢铁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政府“控总量,调结构”的压力,行业增长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存在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较低的现状,再加上原材料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压力,钢铁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战略选择以应对行业发展的瓶颈?怎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呢?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在研究美国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中,总结出企业成长一般经历了四个阶段:数量扩大战略—地区扩展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后,马基兹在研究80年代以来的美国企业发展趋势中发现,当企业业务组合超过最优化多元化之后,就会导致企业经营资源过度分散,竞争能力可能出现停滞或下降趋势。最后,多元化企业不得不选择归核化。所以,企业业务组合范围演变的序列往往遵循着“规模化—一体化—多元化—归核化”的过程。

我国钢铁行业由于产业利润率低、发展空间有限、行业运行成本高、原材料掌控能力较差等原因,而且钢铁产业作为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紧密,既是耗费原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的大户,同时又是建筑、机器制造、汽车、机电等其他行业的基础产业。

进行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具有较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钢铁企业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在生产中,它消耗大量铁矿石、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材料,还需要机械制造、运输、电子电气等部门的密切支持。钢铁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对上游行业的掌控,不仅可以降低上游行业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而且还能享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已成为钢铁企业进行价值链延伸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0年7月,山钢集团以15亿美元价格,换取塞拉里昂一处新铁矿石项目的少数股权。突显出其有意用现金换取资源,使供应来源多元化,减轻对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主要供应商的依赖。山钢将获得通科利利及非洲矿业另外两家相关子公司25%的股份。同时,山钢还将获得长期铁矿石供应,每年以低于滚动基准价至多15%的价格,购买1000万吨铁矿石。2010年6月,中铁物资以1.68亿英镑换取非洲矿业12.5%股权,并以优惠价格购买通科利利部分铁矿石20年。2009年宝钢以现金2.85亿澳元入股Aquila Resources 15%股份,并获得一席董事席位,战略投资AQA与AMCI合股开发的West Pilbara Iron Ore Project。现探明储量5亿吨,预计2013年中投产。2009年,鞍钢在连续注资获得Gindalbie Metals Ltd 32%股份。2009年,华菱集团出资11.85亿澳元,以现金方式收购Fortescue Metals Group 16.48%股份,从而获得了铁矿石供货。

一般来说,钢铁企业向后向一体化扩张有三种方式,第一是进入已有的铁矿石企业;第二是与已有的铁矿石企业合资建厂;第三种方式是组建自己的铁矿石企业。

对于中国钢铁企业而言,第一、二种方式成为首选。主要原因是经营风险较低,且能够获得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从而使得铁矿石供应多元化。同时也因为专业化的缘故使得新矿源一般都为原有大型铁矿石企业拥有。

进入已有的铁矿石企业存在不同的方式,在二级市场市场购买流通股,股权转让,与铁矿石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新铁矿等等。钢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最佳的选择。

与已有的铁矿石企业合资建厂目前较为流行,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是:铁矿石企业通过与钢铁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实际上也降低了铁矿石企业所面临的价格、市场等各种风险。而同时,钢铁企业通过合作,也能够使铁矿石供应多元化,分享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利润,从而对冲价格风险。

2、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在使用中,钢铁行业与建筑建材、机械制造、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石油钢铁、轻工纺织、医药卫生、家电通讯等联系密切,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钢铁行业的增长。进入下游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一方面可以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降低了行业的市场风险,也是钢铁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的不错选择。

但从目前钢铁企业发展状况来看,前向一体化发展较好的企业是宝钢和鞍钢,其他企业要么尚没有意识到下游产业的潜力,要么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钢铁企业选择前向一体化战略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企业目前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拉动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的需求。

3、钢铁行业多元化产业选择

钢铁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劳动密集、退出障碍大等行业特性,并且具有行业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市场饱和、技术更新慢、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资源成本高企、替代材料出现等消极的客观因素,因此钢铁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十分必要。

2009年,在新出台的《钢铁行业振兴规划》明确规定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主业是:黑色金属采矿、冶炼及加工,钢铁贸易,冶金工程技术服务。即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在科研开发、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对外合资合作和并购活动等方面都应遵循突出这三个主业的原则,做强做大主业,而对非主业资产按照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或股权互换等形式,进行调整重组,逐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或非国有化。

具体而言,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在多元化产业的选择上应把握:(1)与钢铁主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应逐步纳入钢铁主业的管理范畴 这些产业包括焦化、金属资源和能源动力等,它们应逐步纳入钢铁主业的管理范畴。理由有三:一是这些产业本来就是钢铁主业生产线上的一道工序,其定位基本上是服务或服从于钢铁主业的生产;二是这些产业主要依附于企业内部主业而生存,在市场上独立发展的空间不大,更谈不上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因为一旦钢铁主业不好,这些产业也将自然陷入困境;三是这些产业纳入主业管理将有利于减少关联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与钢铁主业关联不大且无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业逐步退出 国家对大型企业的辅业改制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政策规定,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目前要做的就是充分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政策。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活动,避免盲目扩张,减少投资风险,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交易重组,逐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非国有化。

(3)与钢铁主业有一定联系且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业有选择性地予以支持和发展

钢铁贸易业。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钢铁贸易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整合与建设,包括资源、市场、渠道、激励约束制度上的重构。将海内外贸易投资、大宗原燃材料、机电、备件的进口、国内国际钢材销售业务和整个钢铁物流业都纳入钢铁贸易业的框架,在市场上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步扩大业务范围。

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目前在该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但还无法与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化公司抗衡。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真正要在这个行业做大做强,根本上还是要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技术和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这需要我国大型钢铁企业除了给这个行业的发展予以政策和体制上的支持外,关键还是要在资金上支持它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

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包括信贷、租赁、抵押、保险、财务、证券投资及咨询等多种业务。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由于受国家政策的限制,只限于为集团成员内部提供存款、贷款、贴现和内部结算等服务,再加上财务公司无论在金融产品创新的硬件上还是专业人才、技能等软件上都缺乏竞争优势。因此,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要发展金融服务业,任重而道远。目前财务公司最现实的定位是为集团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篇6:钢铁行业分析

一、全行业业绩大幅下滑

4月30日,随着钢铁类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落幕,钢铁行业的经营情况清晰地呈现出来。统计数据显示,3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仅有4家公司业绩同比增长,行业三大龙头企业宝钢、武钢和鞍钢股份业绩分别下滑了49.21%、20.41%和60.28%。而全部上市公司业绩同比整体下滑幅度则超过了50%,八一钢铁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达74%。除了业绩大幅下滑,亏损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如长城股份、攀钢钢钒、韶钢松山、广钢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亏损总额就达到了35亿元。而就在2008年的上半年甚至前三季度,钢铁类上市公司业绩都还处于高盈利时代。如八一钢铁去年1月至9月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去年第四季度亏损则高达4.09亿元。

年报显示,导致钢铁业业绩下行的首要原因是,需求萎缩导致的钢价下跌,从而使钢铁公司的毛利率降低,并增加了存货减值损失。数据显示,34家钢铁上市公司2008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85亿元,其中更以铁矿石等原燃料减值损失最为严重,再就是2008年钢价暴跌后的产成品的减值损失。如重庆钢铁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达97.75亿元,是2007年的9倍。

国信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郑东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9月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经营陷入困境,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机械、造船等用钢行业进入调整期,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逆转,钢价不断攀升的“盛世”局面戛然而止,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应声大幅下滑。而这种全行业的亏损仍在继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15.11亿元,亏损面达到37.14%;3月份亏损在继续加大,甚至比1、2月份还要严重。

二、振兴规划促行业走出低迷

面对国内外钢铁市场持续低迷,观望气氛浓重的大背景,今年以来国务院部署了一系列促进钢铁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钢铁产业振兴调整规划》、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钢材期货上市等政策措施还是给钢铁行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近期国内钢铁行业出现交易增加、市场回暖迹象。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作为建筑、汽车、机械等行业基础原材料的钢铁行业出现了回暖迹象。”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贾银松说。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在全球其他65个产钢国前两个月粗钢生产下降37%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仍实现了1.4%的增长。

业内对于经济刺激计划对钢铁行业的拉动效应以及行业振兴规划对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寄予厚望。

分析师秦晓斌说:“在政策驱动和环境持续改善的预期下,国内对钢铁的需求将逐步上升,行业底部已经基本确立,钢铁行业盈利改善是可以预期的。

”此外,“经历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两次去库存化生产后,高价原材料已基本消耗完毕,并且大多数公司年报中已计提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在下游需求好转,以及经济刺激计划全面展开带动二季度钢铁需求旺季的到来,钢铁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回升。”

分析师认为,钢铁行业振兴规划照顾到了钢铁产业发展的短、中、长周期,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对钢铁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预计2009年钢铁行业将迎来兼并重组高潮。“并购重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主线。”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表示,在行业整体不景气之下,钢铁业已经明显出现产能过剩,因此未来钢铁业的投资水平将会降到很低。这种情况下,整合国内现有资源、优化原有产能成为行业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

三、走出困境仍需加快结构调整

不可否认,尽管相关数据透露出回暖的迹象,但就此断言钢铁行业已经走出困境为时尚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钢铁行业仍面临着生产总量过剩,市场需求减弱的不利局面。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12744.35万吨,同比增加174.92万吨,增长1.39%;一季度平均日产粗钢141.6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5.17亿吨;并且总量水平呈逐月上升态势,钢铁生产总量明显过高。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钢铁产业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时机。”贾银松如是说。《钢铁行业振兴规划》对2009~2011年的钢铁行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压缩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联合重组、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成为未来3年钢铁行业发展的总方向。

丁根表示,2009年,钢铁企业当前应主动调整品种结构,围绕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轻工、石化、汽车、装备、船舶、物流等行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增强调整品种结构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满足用钢行业对钢材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新需求。

针对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划目标,5月3日,发改委指出,钢铁方面要按期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到2011年,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自进入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量仍旧继续快速增长,促使钢材价格震荡上扬,而钢铁产品出口也依旧保持强劲的势头,促使钢铁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同时,钢铁产品大量出口在缓解产能供过于求矛盾的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不利于形成行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倒退机制。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其中,有8个大类行业利润翻番,按增幅大小顺序分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

6.7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72倍;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3.06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2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21倍;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9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11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8倍。

钢铁行业新增利润位居各行业首位,1-2月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62.2亿元,新增利润89亿元,超过第二位的化工行业近40亿元之多,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22.4%。在利润前150家大型工业企业中,钢铁企业就占32家,在这32家大型钢铁企业中,利润增幅超过100%的有20家,其中,又有13家钢铁企业利润增幅超过200%。国家统计局最近一项快速调查显示,近800家主要钢材存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钢材库存低于正常水平,只有不到3%的企业钢材库存有所增加,有近半数的企业预期二季度钢材消费将继续增加。这说明钢材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钢材价格总水平将继续呈高位整固的上升态势。化工和石油加工行业分列行业新增利润的第二、三位,新增利润分别为50.9和40.9亿元。

二、行业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分散是我国钢铁行业的缺陷,目前国内共有大大小小钢铁企业871家,而产量在60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7%。以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为例,2004年生产的5641万吨钢竟来自202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仅产钢28万吨,年产量在600万吨以上的仅有唐钢、邯钢两家,50万吨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0家。企业“小、散、乱”导致行业发展的无序性,大大增加了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可能。

在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钢铁新政提出目标:“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未来5-10年,国内钢铁业将集中出现并购重组的浪潮,而中小钢铁企业将是被重组并购的主要对象。社科院工业研究所研究员陈耀预测,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要么重组,要么退出市场,重组的企业可能会占中小企业的1/3。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组伙伴的选择上,新政颁布前,外资对国内中小钢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怀有较大的兴趣。因为外资控股小企业所需资金较少,小企业机制灵活,人力成本普遍偏低,有助于实现生产成本的最小化等。所以外资进入中国的首选方式将是控股国内的民营钢铁企业。换句话说,中小企业有较大可能与外资联合。而钢铁新政对于投资中国钢铁业的外资企业做出了产权、产量、资金实力等方面的资质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外商控股钢铁企业。这将使外资的最优策略发生变化,外资会更多地选择与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合作,而不是规模尚小的企业。因此,国内大钢铁企业是政策鼓励的主要并购者。

事实上,国内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一直在持续,新政的出台将加速这一进程。在钢铁大省河北,省政府透露,准备将全省6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建成唐钢、邯钢两个年产钢在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武安市钢铁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高和平说,面对新政压力,全市20家钢铁企业纷纷发出互相联合重组的讯号,市政府已开始考虑将这些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年产钢在1000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唐山市已有38家地方钢铁企业整合方案得到落实,丰南小集5家钢铁冶炼企业已完成以瑞丰钢铁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的全面整合。

三、税转型与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分析:

在外部世界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保增长”正逐步成为中央近期经济工作的重点。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一改革措施的实施背景及意义如何,对于钢铁的影响又怎样,本文将就此予以探讨。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

1.近期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恶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危害到实体经济的发展,美欧日等国相继出现了经济衰退的现象,而我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也不容乐观:10月份工业增加值创下近七年来最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至17个月以来新低;进口增幅下滑至2007年来低点;外商直接投资FDI出现今年来首次负增长;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创历史最大跌幅„„

2.当前增值税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1994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进行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改革,并在税制设计上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这在当时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的经济背景下,为我国增加财税收入、抑制投资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生产型增值税也逐渐暴露出诸如重复征税,降低企业投资积极性,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增值税环节优惠措施过多过乱等一系列问题。

3.增值税转型试点成功

2004年9月国家首次启动了对东北三省和大连市的增值税改革。这次改革共认定东北三省增值税转型企业40306户,占东北三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登

记总户数的32.2%。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石油加工业三大行业,占总户数的90%。之后,2007年5月国家又将增值税改革的试点扩大到中部六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2008年7月内蒙古东部五盟市也开始享受增值税转型政策。同月,国家又对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实行了增值税改革试点,并在灾区实现了全行业覆盖以及全额抵扣。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

1.从国家角度来看

在当前国家经济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全面的增值税改革方案的推出不仅是国家为了“保增长”以减轻企业税负拉动其投资消费的政策之举,也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税制体系,使我国的税收制度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从而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优化和升级。

2.从行业角度来看

此次增值税转型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大,存在增值税销项,且新购置设备较多的行业优惠更多。具体来讲,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采掘业、制造业等固定资本投入较大,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

3.从企业角度来看

就短期而言,此次增值税转型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而就长期来言,则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与发展,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除修改了部分税率以外,本次增值税改革的重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的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这意味着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即将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范围扩大至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很好地避免了重复征税。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对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规模小、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负担不会因转型改革而降低。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本次税改对小规模纳税人将不再区分工业和商业设置两档征收率,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

四、行业结构调整投资机会分析:

日前,国家发改委官员提出中国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这将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从行业层面上讲,中国钢铁行业外向式扩张结束意味着转向行业内部的整合。就企业层面而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将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产业调整政策即将出台,006年4月13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在上海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发布之后,具体行业的调整政策和目标也将陆续出台。目前有关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文件正在会签过程中,不久将正式公布。据透露中国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淘汰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和5500万吨落

本次正式调整目标的出台将对国内钢铁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从行业层面,中国钢铁行业的外向式扩张结束转向行业内部的整合,兼并重组将是未来企业扩张的主要模式,就

五、钢铁消费预期乐观

随着1季度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的恢复性反弹,国内钢材消费形势相对于2005年的下滑趋势有所改观,目前市场价格的持续增长也反映了目前的形势,未来两个季度,随着银行贷款水平的增高,预期钢材消费将继续保持乐观态势。

进入2006年以来,随着银行贷款的逐步增长,住宅投资的增长速度有所恢复,2006年1-2月份的投资额为1070亿元,增长速度为24.7%,比较2005年末提高将近5个点,住宅投资的增长将对国内钢铁的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1.8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193亿元。

上一篇:企业网站建设优秀方案下一篇:在公司2007年行风建设优质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