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

2024-05-08

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精选6篇)

篇1: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

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文化程度)

3.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全)

4.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是否对所组距相等的数列)

21.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260)22.在分组时,如遇以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集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将此值归人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2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230元)应开几次方,不列选项正确的是(26)

37.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总指数)

38.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20%)

39.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降低)

40.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41.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以下哪项的总变动(各种商品销售量)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2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11.下列属一性调查的是(全国实有地面积)

5.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经,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对全全的人口进行普查)

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7.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越少)

10.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普查)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9.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1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晒期限为(一个月)

13.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14.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该市所有自行车)

1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的人)

16.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调查时间是(8月15日至21)1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18.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确定(组距)19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复合分组)

2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各组

于(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25.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2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27.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核算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4.9%)28.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高于乙数列)2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30.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了46619亿元,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等等(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3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人均GDP)32.某建设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就完在了,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超额9。37%完成了计划)

33.已知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水平法)

34.假定某生产品产量2007比1997年增加了235%,则1997-2007年期间平发展速度为(10335%)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环比发票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35.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7.1%)36.以1980年为基础期,2006年为报告期,若求平均发展速度须开方计算,42.下列属于抽样调晒查(1%人口调查)43.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是(简单随机抽样)44.为获得某批晶光灯产品平均寿命数据,现随机从中抽取100件产品,测得平均寿命为2000小时,则样本平均数为(2000小时)45.某商品的100件样品中,测得的优品为98件,则样本优制动吕成数为(98%)

4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且下,抽样误差(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正比)47.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极限误差的大小,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以及(抽样扒断的可靠程度)

48.在分析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时,常采用(相关分析)

49.连环替代分析法属于(相关分析法)50.年距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51.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采用的是(对比分析法)

2.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由()负责管理和协调。C.国家统计局

1.组织机构代码中,无属性的数字位数为8位,校验码位数为(D.1位 3.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房地产业属于()。C.第三产业

4.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B.3个大类,16个中类

5.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的对象是(A.法人企业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C.多产业法人单位 2.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D.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4.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A.全面调查

1.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为主。B.实物量指标

2.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A.谁购进谁统计

4.某工业企业某月份各种能源消费量(包括自产自用的二次能源)折合标准煤多计30吨,经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折合标准煤6吨,则该企业该月份综合能源消费量为()。B.24吨 2.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A.现金

3.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的财务统计是(B.企业损益 5.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是()。C.应付债券

8.既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又反映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是B.利润总额

9.下列项目中不计人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B。所得税

10.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应税劳务的营业额。C.销售额 1.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劳动经济现象

3.为避免从业人员的重复和遗漏,各单位在计算从业人员时,应遵循的统计原则是()。B.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

5.我国城镇失业人员统计中,列为失业人员的最低年龄限制为()。B,16岁

8.按照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列入奖金统计的是(D.劳动竞赛奖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一般为一定时期()C.完成的实物量乘以相应的价格

4.投资效益指标反映了()。C.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7.某发电厂经批准建设四台10万千瓦发电机组,在报告期以前已建成投产一台;在报告期内施工的两台,其中一台建设成投产;还有一台没有开工。则该电厂报告期的施工规模为()。D.20万千瓦

二多项选择题

1.经过2003年调整后,我国普查项目包括()。B.农业普查C.人口普查E.经济普查

2.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B.部门统计报表制度C.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3.现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分为()C.周期性普查制度D.经常性调查制度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2.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包括的行业门类()。C.采矿业D.制造业E.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4.在对工业和建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A.从业人员数C.销售额E.资产总额 5.第一产业包括()。A.农业B.林业C.牧业D.渔业

1.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2.法人单位一般包括()。A.企业法人

B.事业单位法人C.机关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E.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4:依照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非公有控股经济包括()。A.私人控股D.港澳台商控股E.外商控股 2.下列关于中间投入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又称中间消耗B.按购买者价格计算C.与总产出计算范围一致D.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价值 3.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生产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其中包括

()。A.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的价值

B.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全部服务的价C.固定资产折旧价值 D.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E.生产活动的新增价值

4.收入法的增加值包括()。A.固定资产折旧

B.劳动者报酬C.生产税净额E.营业盈余

6.工业总产出包括()。A.成品生产价值

B.对外加工费收人E.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9.下列属于非盈利性服务行业的有()。A.教育、文化、地质勘察业 B.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C.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D.公共管理与

社会组织E.公共设施管理业

2.下列符合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的有()。A.谁消费、谁统计

B.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C.只能计算一次

D.耗能工质不予统计E.统计产量的自产能源也要统计其消费量 3.下列纳入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统计的有()。A.产品生产用燃料和动力能源

B.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C.科学试验用能源E.用于设备大修理方面的能源

4.下列生产活动属于能源加工、转换的有()。A.重质石油裂化成轻质石油

B.煤炭燃烧产生电力C.原油蒸馏制成汽油

D.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E.以焦化的方式将煤炭高温干馏成焦炭

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A.短期借款

B.应付股利C.应交税金E.应付工资 2.流动资产包括(A:现金和存款C.应收及预付款D.存货

3.所有者权益包括(A.实收资本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E.资本公积

5.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税率分别为()。A.4%B.6%;D.13%E.17% 1.单位从业人员包括()。A.在岗

职工B.再就业的退休人员C.民办教师D.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4.下列人员中属于工业企业按工作岗位分组类别的有()。A.工人B.工程技术人员C.管理人员D.学徒E.服务人员

6.下列费用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有()A.创造发明奖·1.,7,l 1。.C.股息D.劳动保护支出E.稿费

8.下列属于工资总额构成的有()。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C.奖金

D.津贴和补贴 2.下列反映企业投资活动经济效益的指标有()。A.生产能力利用率B.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C.投资回收率

D,单位生产能力投资E.投资回收年限

3.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的条件包括()。A.住宅B.商业营业用房D.办公楼E.其他

1.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商品零售额 B工龄 C计划完成百分率 D合同履约率)

2.作为统计信息管理机构,统计部门

的职能有(信息、咨询、监督)

3.总体的基本特征有(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4.当前我国统计的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提供统计16.时期指标的特点是(不同时期的指

标数值可以相加、某时期的指标数

值与譔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更长时期的指标数值可通过连续相加得到)

17.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的有(200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69529.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数的有(产品销

售量指数、工业总产出指数、职工人数指数)

3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产品

成本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31.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15.4%,咨询意见)

5.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项目)6.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

7.原始记录必须具备的特点是(最初性、直接性)7.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就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的调查方法以、能够大致反映总体基本情况调查方法)

8.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

9.统计调查方法案的主要内容有(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确定调查单位和调查对象和报告单位、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确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10.下列统计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重点、典型调查、抽样调查)11.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组中值=(上限+下限)/

2、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

2、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 12.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一的有(企业按产值分组、企业按工人数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13.在次数分配数列中(各组频数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

1、频数越少,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14.在某工厂人按日产量(件)分级的变量数列中,下面正确的说法是(“日产量”昐组的数量的标志、各组工人的日产数值是变量值或标志值、各组的工人数是次数或频数、各工人数的比重是频率、分组变量是离散变量)15.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2001-2005年原煤产量87.亿吨、200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比2000年末增加1.8亿千)

万人、2008年末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590)

18.按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划

分,统计指标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产品库存量、职工人数)

2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每日标的有

(物资库存量,企业固定资产数、职工人数、储蓄存款余额)

21.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就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2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累计增长量除

以基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发展速度减1)

23.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数列中每个指数值是通过每融一定时期的登记一次取得的)

24.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有(简单算

术平均法、加权算平均法、简单序

平均法、加权序时平均法、调和算术平均法)

25.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程度采用的指标

有(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平均发

展速度)

26.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

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可

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式、可作以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27.三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为105%,其绝对影响为68万元,这表明(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0%、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在维持一定生海水

准的情况多支出68万元、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品在一业期=销售量条件一多收入68万无)

28.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时

期的选择(应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

为决定,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础、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因素固定在报告期、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应根据基期或报告期资料是否全面来决定)

则说明(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15.4%、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15.4%、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5.4%)

32.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按照随机原

则抽取样本、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值、有时是唯一可选择的调查方、费用相对较低、时效性较差)3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样本单位

数、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投入的经费大小、抽样方法、抽样组织方式)34.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有(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不可能采用普查方法,抽样调查时效性强,抽样调查与普

查相比,可节省调查费用、对一些产品进行破坏试验以检验总体的性能时,只能采限抽样调查)35.统计分析的特点有(数据性、目的性、时效性)

36.统计分析的程序包括(确定分析课

题、拟定分析提纲,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编制统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撰写统计分析报告)37.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有(文体的特殊性、明显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明确的目的性)

三判断题

2.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只能由国家统计局制定。(错)

3.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对)

4.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3的年份实施。(对

7.重大统计调查项目必须经过研究论证和试点。(对

9.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互相衔接,不得重复。(对)

1.统计分类标准化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对

2.统计分类标准不适用于重点调查。(错)3.《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由技术监督部门制订的。对 2.位于一个活动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即单产业法人单位。(对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错 4.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对)1.生产活动统计既要反映价值形态,也要反映实物形态。(对

3.中间投入的计算范围可以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不一致。(错

7.增加值率就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对

9.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出的比率。(对

2.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价值量为主。(错)4.作为中间产品的燃料油,虽然不计算其产量,也要计算其消费量。(错 6.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企业,其消费的成品油应统计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对

9.根据生产活动的性质,综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对

10.建筑业库存按照“谁使用、谁统计”的原则统计。(错

2.资产按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对)3,流动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全、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对

4,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济利益的总流人,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人。(对

2.长期职工是指用工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职工。(错)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的百分比。(错

4.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对1.固定资产投资额应以一定时期内市场的平均价格作为计算依据。(错

4.单价法和部位进度法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的基本方法。(对 8.竣工房屋价值不包括跨年施工的房屋在本期以前完成的价值。(错 10.投资回收率也称投资利税率,是投资回收年限的逆指标。(对)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

动。对

2.统计学是先于统计工而发展起来的。错 3.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

所表明的属性。错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有标志上的都相同。错

5.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

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统计指标。对

6.全面调查是对象是各方面都进行调查。错

7.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错

8.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料,应选用典型调查方法。错 9.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规颁发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故各级领导部

门需要统计资料时,都可以通过颁发统计报表收集。错

10.普查可以取得被研究事物总体是全面情况,且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错

11.统计整理仅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错

1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和第一步。对 13.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值通常称

为频数。错 14.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时行的并列分

组。错

15.平行分组体系就要按照主要标志和

次要标志对总体进行多次分组。错 16.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制成单

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成组距式变量数量列。错 17.在统计分绷带,频数实际旧各组标

志值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对 18.许昌半分布是指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对

19.平均指标可以使不同的总体具有可

比性,并能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平均指标可以使不同的总体具可比

性,并能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

关系。如分析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平均的关系等。对

21.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

计算上的区别在于变量值出现的次

数即权数的不同。对

2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同是受变量的值大小影响,二是受权数的影响。对

23.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

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愈大。错 24.只掌握各组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

总量,则用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指标。对

25.质量指标通常以绝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错 26.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人均工资是

时期指标。错

27.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有比较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错 28.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消除长期趋

势的影响,常计算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处距增长速度。错 29.发展水平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

30.时间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可以是正

数,也可以是负数。对

31.个体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错

32.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错

33.指数一般是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对

3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属于静态指数。错

35.有此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

查。对

36.随机原则又称为等可能性原则。对 37.随着研究总体的增大,抽样时样本单位数也一定等比例增大。错 38.重复抽样情况下,总体单位数在每一次抽取时都是相同的。对

39.根据点估计值、概率度就可以对总

体平均数做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区间估计。错 40.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统计活动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是统计设计,统计凋查和统计整理的延续和深化。对 41.统计分析是由数字形成概念,从概

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所以说准确的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对

42.比例分析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但

在分析比例结构时,不能就数字论数字,要联系多方法的因素时行综合分析。对

4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期环比工发展速度和。错

四、综合应用题

1.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250亿元;③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90亿元;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70亿元;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50亿元;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30亿元;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320亿乃己,固定资产消耗为40亿元,生产税收人为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A.生产法B.收入法

(2)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亿元。B.

430(3)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亿元。A.28.6%(4)收入法增加值由()组成。D.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2.某工业企业报告期内劳动者报酬为210万元,生产税魂为80万元,财政补贴为20万元,所得税为15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25万元,营业盈余为40万元,且已知增加值率为中间投入率的两倍。请回答:

(1)该企业报告期增加值为()万元。A 335(2)该企业报告期中间投入为()万元。B.167.5(3)该企业报告期总产出为()万元。D.502.5(4)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中,()是错误的。C.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加中间投入D.生产法增加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

1.某公司于2005年初建,注册资本金为100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为30万元.经营一年后,2006年该公司按国家规定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5万元,有未分配利润6万元。请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企业所有者权益等于(A.资产—负债(2)该公司2006年所有者权益为()万元。C.

(3)如果该公司为进一步扩大业务,从银行借款20万元,那么该公司所有者权益C,不变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有()。B.专利权C.商誉.D.土地使用权

2.某企业2007年末资产负债资料如下::流动资产1000万元;固定资产原价160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1300万元;累计折旧500万元,其中本年折旧80万元;资产总计2200万元;负债合计1300万元,其中长期负债700万元。该企业没有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也没有在建工程。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2007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万元。B.1100

(2)该企业2007年末固定资产合计为()万元。B.1100

(3)该企业2007年末所有者权益为(:)万元,D900

(4)下列对该企业流动负债的表述中,错误的有()。B.流动负债等于负债合计减长期借款C.流动负债中不包括应付工资

统计基础知识部分

综合应用

1.上述数列属于(变量数列、等距数列)2.上列数列中的变量是(日产量)3.上述数列中工人数是(频数)

4.各组的频率分别为(6%、11%、11%13%、14%、17%、21%、7%)5.计算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是(调和平均)

6.三个等级商品的销售量分别为(一级10.8万公斤、二级7.2万公斤、三级6万公斤)

7.商品的平均销售介格为(16.8元/公斤)

8.计算商品的平均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虽权调和平均)

9.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依次为(72元)10.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96.84%,超额6%完成计划)

11.关于此数列,下列表述正确(属于时点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12.2006年该市的年平均城镇单位从业

人员人数为(145.12)

13.计算2006年该市年平均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的方法称为(加权序时平均法)

14.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该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变动情况,应尽可能地收集(月度数据)

15.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期数列)

16.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量为(12.40)17.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

5值的年平均增速度为(2622001)

18.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年平均工业增加值为(234.17)

19.销售量指数(107.69%)

2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8.04%)21.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7.09%%,增加16万元)22.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8.04%,增加18万元)23.总成本指数(108.62%)24.产量总指数为(115.02)25.成本总指数(94.44)

26.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体成本下降5.56%,减少2000元

27.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体增长15.02%,增加4700)

篇2: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

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下面可以归为本企业的劳动者有(B送厂外培训和送到专门学校培养深造的人员D出国援外人员)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划分,可以分为(C投资市场D生产环境E交换环境)。

反映产品质量的统计指标有(A.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 B.产品等级系数 C.产品合格率E.一次检验合格率)

反映原材料供应过程的原材料总量指标包括(A.原材料收入量 B.原材料消费量 C.原材料消耗量E.原材料储备量)。反映原材料利用情况的统计指标包括(A.原材料单耗D.原材料利用率)。

根据所处的状态不同,决策问题分为(B风险型决策E不确定型决策)

工业实物价值和工业性作业(A都能用货币单位计量E其中有一项不能用实物单位计量)

工业性作业价值(A是企业报告期内完成的以生产性劳务形式表现的产品价值C包括在加工过程中被耗用的材料价值D 不包括加工产品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A.包括了固定资产折旧部分 B.是工业总产出的一部分D.是工业企业新创造的价值)

计算企业产品实物量的原则有(A质量原则D时限原则E入库原则)

进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采用(C.流动比率 D.速动比率)指标.进行统计决策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E)决策过程必须包括的几个基本步骤是(A.方案的实施和反馈 B.确定决策目标 C.拟定行动方案E.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决定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因素有(A.设备数量 B.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D.单项设备生产能力)。

某种状态下,决策的最佳方案应该(B收益值最大C损失值最小)。

评价一项预测方案的优劣,主要考虑的因素是(C.预测精度 D.预测费用)。企业产品实物量的表示方法有(B混合实物量D折合实物量)

企业的工业总产出(A以整个企业作为计算单位B是企业工业生产的最终成果D在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企业的基本特征(A B C D E)

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A.财务效益状况C.资产运营水平D.偿债能力 E.后续发

展能力)

企业经营成果(A.是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成果 B.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成果 C.是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成果E.不仅包含企业生产的主产品,还包括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和联产品。)

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统计包括(A企业产品产出市场环境统计D企业要素供应市场环境统计)。

企业经营环境的统计预测方法有(A.指标预测法 B.概率预测法 C.时间数列方法 D.回归分析预测法

企业经营市场环境调查方法(B询问调查法D观察法E 实验法)。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时间标准有以下几种选择:(A.前期标准 B.历史平均水平标准 C.历史最好时期标准E.关键时期标准)。

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评价标准有(A.计划标准 B.时间标准 C.主管标准E.空间标准)

企业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有(B.出勤率 C.出勤时间利用率 D.制度时间利用率)企业劳动者实际工资的增长说明(B货币工资的增长快于生活费的增长D货币工资不变,生活费指数降低)。

企业市场调查的调查方式有(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企业统计的基本职能包括(A.描述职能 B.评价职能 C.决策性职能 D.控制职能 E.预测职能)

企业统计决策必须至少具备的要素包括(A.决策目标C.决策方案 D.约束条件 E.决策效果)

生产设备的数量利用率指标有(A.实有设备利用率 B.实有设备安装率 C.已安装设备完好率 D.完好设备利用率)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A综合指数法C功效系数法D函数方法)市场需求预测的统计方法主要有(B.关联指标法 C.时间数列方法 D.回归分析预测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第三产业包括的部门有(C.流通部门 D.服务部门)下列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的销售预测。(ABCDE)

下列属于企业工资总额的是(A.奖金 B.津贴和补贴 C.加班加点工资 D.工伤期间的工资 E.计件工资)

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应包括(B.试销期 C.成长期D.成熟期 E.衰退期)以下属于第二产业的企业有(B工业企业D建筑企业)

以下属于第三产业的有(A.医院 B.学校 C.饭店 D.保险公司)

影响企业的直接社会环境因素有(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C.技术环境E.人口环境与文化环境)。

影响企业同类产品或劳务市场供需变化的因素指标包括(A.国民经济宏观环境指标 B.社会商品购买力及其影响因素指标 E.产品经济寿命及其特征指标)

在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中,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有:(A目的性C全面性D可行性)。

篇3: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及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 操作性强, 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室, 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边讲解边演示, 采用逼真的动画、真实的声音、精美的图片和精炼的文字, 由浅入深地讲解, 再结合不断地上机实践操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远程 (开放) 教育”的教材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教材, 而是多种媒体和多种使用手段相结合的、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综合体。这与传统教育概念上“一本教材打天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计算机应用基础》因其理论性和实际操作性均很强, 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该门课程, 决定了其教材更须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综合体。《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基本教材有三本 (Windows XP, Word, Excel) , 内容剖析得较细致, 适合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与基本教材配套的光盘可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考核练习册不仅是学生在课外巩固上课时学习的知识工具, 也是教师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除此以外, 中央电大的“电大在线”网上教学平台以及吉林电大和桦甸电大的“远程在线教学平台”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 这些网上教学平台都将教学信息整合成多媒体数据信息的形式, 更加适合于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 利于学生接受和吸收, 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在家学习和克服部分地区INTERNET未普及的实际困难, 我们还为每门学科配发了VCD和CAI光盘以及教学录音磁带, 学生可以登记借阅。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科教育中的教材是极利于学员自主学习、多样化、多层次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产物。

二、针对学员特点开展教学

尽管“远程 (开放) 教育”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使得面授教学在教学中不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但它对于指导学员学习和自学, 安排整个学习进度和为学员答疑仍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大学员基本上都是在职的社会人员, 他们的基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较熟练地使用Windows的操作系统和掌握基本的Office系列软件使用, 以及上网、收发邮件, 还有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语言, 但有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且对同一知识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明显有高有低, 速度有快有慢。如何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 兼顾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效果, 成为摆在每一个从事电大教学教师面前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在教学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考试大纲教材上的内容。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求了解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 对基础较好的学员可以另外指导, 在掌握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提高辅导。2.适当打乱教材上教学内容顺序, 按教材的顺序教学。例如把基本知识作第一部分内容讲, Windows XP作为第二部分内容, 中英文输入作为第三部分内容, Word2003作为第四部分内容, Excel2003作为第五部分内容, Internet作为第六部分内容, 这样安排效果明显要好很多。3.要给学生有较多的上机操作时间。理论课要精讲, 多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 发现问题, 及时指导。理论与上机要密切配合, 尽量使大纲上要求的操作能在面授时间内掌握。4.要有配套的理论、上机操作题和模拟题。要让学生知道考试的要求和考试的题型, 让学生做练习是强化训练的一种方法。5.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信息媒体, 能够直接演示教学内容所涉及软件的屏幕界面, 显示操作运行结果和屏幕反馈信息, 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改革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 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自然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与学员共同学习的参与者;而学生则要改变自己学习的从属地位, 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 即使教师已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 如果学生仍然抱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被动学习态度, 教育模式改革的成效可想而知。于是, 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就成为教学模式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代表的是最先进最有生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关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也是无穷无尽的, 本文是我在开放教育模式改革进程中通过教学所得的一点经验与体会, 如有不足, 敬请大家指教。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开放教育的本身特点, 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成为各学科发展的基石之一。本文针对目前电大学员的一些特点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要求,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并整理出一套适应实际需要、符合教育模式改革要求的教学思路, 给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志勇.浅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2]姚琳等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年, 第1版.

篇4: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

一、全国电大学历教育

(一)开放教育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毕业生为64.98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9.94万人,授予学士学位6914人,专科毕业生41.24万人,“一村一”毕业生3.8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共计招生91.9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24.42万人,专科招生61.22万人,“一村一”招生6.29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在校生279.61万人,其中本科生80.26万人,专科生182.36万人,“一村一”16.99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专科、“一村一”共开设专业93个,其中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47个(另有在籍生的停开专业8个)、“一村一”专业18个。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新开设专业3个,专科新开设专业4个,“一村一”新开设专业1个。

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在校生数在十万人以上的专业为法学、行政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合计在校生为39.98万人,占开放教育本科在校生总数的49.82%,其中法学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开放教育专科在校生数在十万人以上的专业为行政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法学4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数为109.73万人,占开放教育专科在校生总数的60.18%,其中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开放教育“一村一”在校生数在万人以上的专业为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4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数为15.02万人,占“一村一”在校生总数的88.4%,其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

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专科、“一村一”各专业与学生数情况见表1、表2、表3。开放教育按学科分类的学生数情况见表4和图1。

(二)计划内学历教育

全国电大执行国家计划内学历教育,包括:1.统招高等专科学历教育,(1) “高职”:指通过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简称“高职”(2006年全国电大“普通专科班”停止招生,但个别省校执行当地教育计划开展高职类的教育);(2) “成招专科”:指通过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利用业余或脱产等形式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学生(含第二专科学历教育),简称“成招专科”。2.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入学的高等学历“专升本”教育。3.中等专业学历教育。

2010年,全国电大统招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毕业生6.67万人、招生5.17万人、在校生15.53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 1.22万人、招生0.24万人、在校生1.77万人;“成招专科”毕业生5.45万人、招生4.93万人、在校生13.76万人。

2010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专升本”毕业生470人、招生938人、在校生1869人。

2010年,全国电大成招高等专科和“专升本”学历教育在10个学科、51个二级类中设置了320个专业,见表5。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的教育统计,从2005年开始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统计用)”,该目录为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2010年全国电大“高职”在13个学科大类,29个二级类中开设了70个专业,见表6。

2010年,全国电大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毕业生6.3万人、招生7.53万人、在校学生16.75万人。

二、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结业生252.72万人次,注册学生(指统计期间在册学习,尚未结业的在册学生)89.94万人次,表见7。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中,“资格证书培训”结业生47.27万人次、“岗位证书培训”结业生33.35万人次,合计80.62万人次,占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总数的31.9%。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中,“外语”结业生4.95万人次、“会计” 结业生8.99万人次、“计算机”结业生16.45万人次,合计30.39万人次,占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总数的12.02%。

三、全国电大教师和职工

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总数为9.4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1万人、行政人员1.76万人、科研人员0.17万人、教学辅助人员1.07万人、工勤人员0.65万人、其他人员0.1万人。

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6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69万人,具有初级职称的1.91万人,分别占教职工总数的23.86%、39.06%、20.15%。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5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59万人,分别占全体专任教师的28.84% 和45.45%。

2010年,全国电大聘请校外教师3.7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4万人、中级职称的1.85万人,分别占聘请校外教师总数的36.24%和49.89%,见图2。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0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196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47587人,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2914人,分别占全体专任教师的0.7%、10.85%、83.35%和5.1%。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专业人数,按11大学科分类分别为经济学:6624人、法学:4538人、教育学:5617人、文学:12378人(其中,外语:4585人)、哲学和历史学:3837人、理学:6224人、工学:12030人(其中,计算机:5438人)、农学:730人(其中,林学:132人)、医学:1071人、管理学:4048人。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的年龄构成为:30岁及以下1.20万人,占21.06%;31~40岁为2.23万人,占39.04%;41~50岁为1.74万人,占30.49%;51~60岁为0.53万人,占9.23%;61岁及以上为105人,占0.18 %。全国电大专任教师仍以中、青年教师为多数。

四、全国电大资产和校舍

2010年,全国电大学校产权固定资产275.5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67.55亿元;拥有图书7570.67万册;计算机39.59万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30.61万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8.25万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62.36万个。

全国电大非学校产权固定资产65.38亿元,其中独立使用10.57亿元,共同使用54.81亿元。

2010年,全国电大学校产权校舍建筑总面积2289.0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090.17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242.16万平方米,生活用房733.17万平方米。

全国电大非学校产权校舍建筑总面积585.14万平方米。其中独立使用162.22万平方米,共同使用422.92万平方米。

五、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时期回顾与展望

“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全局,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了预期目标,电大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高,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累计达341万人,占同期全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1]毕业生的30.1%(见图3);招生累计447.54万人;2010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295.32万人(见图4),比2005年增加71.21万人。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累计毕业生286.36万人,占同期全国高等学历网络教育毕业生的62.17%(见图5)。全国电大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面向基层、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知名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开展各学科、专业、课程及远程教育技术等的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或进修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大系统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和聘请校外教师人数分别为9.45万人、5.71万人和3.7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1.32万人、1.18万人和438人(见图6)。全国电大专任教师水平显著提高,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历和硕士学历人数分别为16464人、400人和6196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4936人、267人和2933人(见图7)。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建设力度,充分整合资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科研以及改革发展的需要。2010年全国电大固定资产340.93亿元,比2005年底209.36亿元增长62.84%(见图8),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83.1亿元,比2005年底53.23亿元增长56.11%。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的新要求,全国电大教育战线坚定不移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顺利转型。我们将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保障,以新一轮改革促进新一轮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华人

篇5:电大工商管理统计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下类选项中,(D)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中的人 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韦伯认为,企业组织中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利(A)。A.理性—合法的权利 B.超凡的权利 C.传统的权利 D.理性的权利 3.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C)。

A.计划 B.管理者的意愿 C.战略计划 D.指导性计划

4.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B)的方案。A.简单易行 B.满意 C.风险最小 D.利润最大

5.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愿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D)特征。

A.长远性 B.纲领性 C.客观性 D.全局性

6.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C)。

A.竞争战略分析 B.BCG矩阵分析 C.SWOT分析 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7.经常重复发生,能按依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A)。A.程序化决策 B.日常管理决策 C.决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C)。

A.25台 B.100台 C.125台 D.12.5台 9.决策的终点是(D)。

A.确定备选方案 B.提高管理效率 C.确定最优方案 D.实施决策方案

10.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B)。A.人事关系 B.组织结构 C.组织目标 D.责权利关系

11.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C)原则。

A.分级管理 B.分工与协作 C.责权利对等 D.弹性结构

12.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喝酒是人员配备的(B)原则。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任人唯贤 D.因事择人

13.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A)。A.自我考评 B.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上级考评

14.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利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B)。A.两者的权利都源自职位。B.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15.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C)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关心很少,属于任务是领导。

A.1—1型 B.1—9型 C.9—1型 D.5—5型

16.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D)。A.焦虑 B.紧张 C.防范 D.挫折

17.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B)不能直接起到吉利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成就因素 D.效价因素

18.(A)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A.书面沟通 B.非语言沟通 C.口头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19.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C)过程。A.通报 B.下达 C.反馈 D.上报

20.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求,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A)。

A.全局概念 B.公司战略 C.建立客观标准 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2—4个以上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奇特独特的性质,比如(ABD)。A.管理具有二重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时效性 D.管理具有艺术性

22.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ABCD)。A.产品设计 B.产品质量 C.厂容厂貌 D.员工服饰

23.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还必须设计一套中短期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就是(BD)。A.宗旨 B.目标 C.计划 D.目的

24.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BCD)。

A.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B.管理简单方便 C.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D.经营目标集中

25.按照决策所给出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ACD)。A.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26.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BC)。

A.集权式组织 B.有机式组织 C.机械式组织 D.分权式组织

27.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BCD)。A.有职位的人 B.有知识的人 C.有能力的人 D.对组织忠诚的人

28.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ABCD)。A.领导者 B.作用对象 C.被领导者 D.客观环境

29.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型,下列方法能够使工作丰富起来(ACD)。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 B.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增加其同类工作的数量 C.放心大胆的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

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所做的贡献

30.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ABC)等方面的要求。A.及时性 B.可靠性 C.经济适用性 D.全面性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X.)31.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32.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纪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X.)33.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

(√.)34.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X.)35.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X.)36.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管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37.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X.)38.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39.正是沟通通常是在组织的层次系统内进行,约束力强,能保证有关人员或部门按时、按量得到规定的信息,严肃、有利于保密。

(X.)40.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对控制客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

四、案例分析(60分)41.案例一

美华公司的职工管理制度

美华公司有一项建议制度或称提案制度,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

实施建议制度的最初一年只征集至183条建议,但随后逐年递增,建议采用率也在上升。1990年员工提出的建议首次超过10万条,采用率为57%,2005年提出建议达50万条,采用率为88%;2008年提出建议高达85.9万条,采用率高达94%。资料表明,在1990-2008年间,美华公司收集建议有230万条之多。

建议制度取得了惊人的成效,仅2003-2005年,就为公司节省了1000多万元。其中有不少建议每月就可为公司节省80多万元。

员工建议一旦被采纳,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此外,公司对于在不同阶段提出建议被采纳的人员在月末或年末以奖状/奖品/奖金等不同形式给予奖励。问题:

(1)本案例突出体现了哪项管理职能?请至少简述两种该理论。(15分)(2)根据美华公司的案例,谈谈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性。(10分)答案

(1)本案例突出体现了哪项管理职能?请至少简述两种该理论。(15分)

体现了管理的激励职能。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励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简述其中任何两种理论均可。(2)根据美华公司的案例,谈谈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性。(10分)

①职工参与管理,可以使职工或下级感受到上级主管的信任、重视和赏识,能够满足归属感和受人赏识的需要。

②职工参与管理,会使多数人受到激励。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美华公司的职工参与制度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取得了成效。如,为公司节省了1000多万元。

42.案例二

让班组做主

前进通用机器T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史涛,不久前被厂里派到市经委办的第三期基层管理短训班去学习,听到了不少专家、学者所做的关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报告,很受启发。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孟教授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他说,根据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大职工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出高明的主意,领导上也会乐于采纳的。就是说,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工作的决策。

老史觉得这很有道理。短训班结束,回到车间后,老史决定要在实践中试一试他所学来的某些原理。于是他把本车间第二工段的25名职工全都召集来,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工段新近添置了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新设备,几年前就制定了的老生产定额看来已过时,显然已不适应新情况。现在想让他们自己来讨论一下,集体决定他们的定额该是多少才最合理。布置完了讨论,老史就回车间办公室去了。他觉得自己不该去参加讨论,领导在场,大家不易畅所欲言,而且显然对大家不够信任。但他坚信,群众准会定出连他本人都不敢提出的先进标准来。

一个小时之后,老史又回到那工段。工人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定得过高;现在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额,经集体讨论决定,新定额应比原来的降低10%。

该怎么办呢?接受大家的决定,又实在太低,肯定要赔钱,对厂里怎么交代得过去?拒绝吧,又失信于民,下回谁还听你的?

老史实在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拜访孟教授,请教他的高见去了。心里老大不高兴:这老书呆子,光出馊主意坑人,说的那套根本不灵嘛!问题: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给员工策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0分)(2)老史的实践为什么不成功?这失败本来能避免吗?怎样才能避免?(15分)(3)实行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该工段具备这些条件吗?(10分)答案: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给员工策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0分)从以下两个角度中的任何一个来回答均可:

①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关系。②领导风格与民主管理。

⑵老史的实践为什么不成功?这失败本来能避免吗?怎样才能避免?(15)公司的有关制度、员工自身的条件等导致老史的实践失败。失败能够避免。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如制定合理的生产定额范围;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等等。

⑶实行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该工段具备这些条件吗?(10分)

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方式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实行民主管理要求员工既有工作热情,又有必需的知识与能力。

该工段不具备这些条件。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第一章复习题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A.泰罗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

C.预防

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A.发言人

B.组织联络者

C.领导者

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管理技能

二、多项选择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

A.管理具有二重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时效性

2.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

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

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3.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A.人际关系角色

B.组织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4.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A.信息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概念技能

5.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

A.技术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6.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等。

A.人力资源

B.物力资源

C.财力资源

D.技术资源

三、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C; 3.D; 4.C; 5.A;6.D; 7.C。

二、多项选择

1.ABC; 2.ABD; 3.ACD; 4.BCD; 5.ABCD;6.ABCD。

三、判断正误

1.×;2.×; 3.√;4.×;5.×;6.×; 7.√;8.√。

第二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D.企业形象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

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塞缪尔·纽曼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A.传统的权力

B.理性----合法的权力

C.纯粹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

B.传统文化

C.制度文化

D.物质文化

5.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

B.改变心智模式 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6.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

A.产品设计

B.产品质量

C.厂容厂貌

D.员工服饰

三、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 3.D; 4.C; 5.B;6.B; 7.C;8.A; 9.C; 10.D.

二、多项选择

1.BCD; 2.ABC; 3.ABD; 4.ACD; 5.ABCD;6.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4.√;5.×; 6.×。

第三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A.决策

B.预测

C.管理

D.领导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

C.创新性

D.灵活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

A.计划

B.管理者的意愿

C.指导性计划

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A.更长

B.更短

C.适中

D.不确定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的关系。

A.整体与局部

B.纵向与横向

C.综合与专业

D.普遍与特殊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

A.政策

B.程序

C.策略

D.规则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A.预测

B.短期预测

C.中期预测

D.长期预测

二、多项选择

1.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2.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

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

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3.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

A.销售费用预算

B.零基预算

C.广告预算

D.成本预算

4.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等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A.发展

B.目标

C.策略

D.政策

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A.高学历者的比例

B.高利润

C.提高市场占有率

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6.以下选项中,()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A.收益

B.成本

C.期限

D.风险

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确定组织的目标

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

C.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D.确定指标的权重

8.通常,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等。

A.预测时间长短

B.预测方法

C.人员的知识技能

D.信息的准确度

三、判断正误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5.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A;3.C;4.D;5.B;6.A;7.C; 8.B;9.A; 10.D。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D;3.ACD; 4.BCD; 5.BCD;6.ABCD;7.BD;8.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5.×;6.√。

第四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权变性

C.关键性

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4.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

B.评估工具

C.指标体系

D.激励手段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6.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

B.主要目标

C.次要目标

D.并行目标

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8.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

A.E·C·施勒

B.R·利克特

C.D·麦格雷戈

D.罗宾斯

9.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2个

B.5个

C.10个

D.15个

1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D.重合性

11.()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初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二、多项选择

1.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

A.多重性

B.层次性

C.单一性

D.变动性

2.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需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

A.现实性原则

B.定量化原则

C.权变原则

D.协调性原则

3.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主要目标

B.综合目标

C.并行目标

D.次要目标

4.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

A.目标体系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B.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 C.要突出重点目标

D.目标分解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5.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

A.自我评定

B.领导评审

C.小组考核

D.群众评议

6.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

A.管理效率提高了

B.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C.职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

D.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三、判断正误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4.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5.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6.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7.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8.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9.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0.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B; 3.A; 4.A; 5.B;6.B; 7.D;8.C; 9.B; 10.A;11.B; 12.D。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D; 3.ACD; 4.ABCD;5.ABD; 6.ABCD。

三、判断正误

1.×;2.×;3.×; 4.√;5.×;6.×; 7.√; 8.×; 9.×; 10.×。

第五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A.决策

B.预测

C.计划

D.组织

2.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A.纲领性

B.长远性

C.指导性

D.客观性

3.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4.战略管理是组织()最重要的职责。

A.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

C.全体管理者

D.股东大会

5.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

A.竞争战略分析

B.SWOT分析 C.BCG矩阵分析

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6.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A.竞争战略

B.组织目标

C.公司层战略

D.组织内部资源

7.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A.一体化发展战略

B.多元化发展战略

C.稳定型发展战略

D.密集型发展战略

二、多项选择

1.组织的战略远景包括以下内容:()。

A.经营目标

B.经营理念

C.企业宗旨

D.企业资源

2.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

A.语言晦涩

B.表述过长

C.狭窄

D.空泛

3.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B.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 C.公司是否拥有优势资源 D.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4.战略管理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概括起来就是:()。

A.战略分析

B.战略制定

C.战略实施

D.战略控制

5.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

A.经营目标集中

B.管理简单方便

C.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6.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战略,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A.前向一体化战略

B.后向一体化战略

C.多维一体化战略

D.多元一体化战略

7.目前,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于()。

A.关联多元化

B.同心多元化

C.无关联多元化

D.复合多元化

三、判断正误

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2.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

3.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

4.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

5.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A; 3.D; 4.B;5.B;6.C; 7.D。

二、多项选择

1.BC;2.CD;3.BCD;4.ABCD; 5.ABC;6.AB;7.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第六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A.战略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

C.业务性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决策的第一步是()。

A.拟定备选方案

B.确定决策原则

C.确定决策目标

D.识别问题

3.决策的前提是()。

A.识别问题

B.拟定备选方案

C.确定决策目标

D.确定决策原则

4.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

A.盈亏平衡点法

B.哥顿法

C.决策树法

D.莱普勒斯法

5.()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德尔菲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莱普勒斯法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25台

B.100台

C.125台

D.12.5台

7.某产品有三个生产方案,其成本状况为:甲方案固定成本为5000,单位变动成本为100;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000,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单位变动成本为30。若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量为()。

A.150 B.300 C.500 D.700

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 B.130 C.60 D.30

9.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附表: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经营安全率S >30%

25%--30%

15%--25%

10%--15%

<10%

经营安全状况 安全 较安全 不太好 要警惕 危险

A.安全

B.较安全

C.不太好

D.要警惕

10.某企业在下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概率 方案

甲 乙 丙

那么,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方案。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1.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甲 乙 丙

120

40

0-40

畅销

一般

滞销

0.4 110 90 70

0.2 80 60 50

0.3 50 40 30

0.1 0 20 10

畅销

较好

一般

滞销

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2.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甲 乙 丙

120

40

0-40

畅销

一般

滞销

则,用折衷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设:最大值系数为0.7)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13.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畅销

一般

滞销

甲 乙 丙

120

40

0-40

则,用后悔值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二、多项选择

1.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可以将其分为()。

A.职能性决策

B.业务性决策

C.战略性决策

D.战术性决策

2.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

A.职能性决策

B.业务性决策

C.战术性决策

D.日常管理决策

3.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群体决策中责任模糊 B.群体决策方案更容易被接受 C.群体决策效率高 D.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的精确性强

4.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

A.德尔菲法

B.头脑风暴法

C.盈亏平衡点法

D.哥顿法

5.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即()。

A.预测

B.决策

C.函询

D.反馈

三、判断正误

1.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1.×;

2.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2.×;

3.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3.√;

4.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4.×;

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D; 3.A; 4.A; 5.C; 6.C; 7.D; 8.D;9.C; 10.A; 11.C; 12.C; 13.B。

二、多项选择

1.BCD; 2.BD; 3.ABD; 4.ABD;5.CD。

三、判断正误

1.×;2.×;3.√;4.×;5.√。

第七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

A.组织目标

B.管理理念

C.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

2.矩阵式组织属于()组织结构。

A.机械式

B.有机式

C.直线式

D.平行式

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A.责权利对等

B.分工与协作

C.分级管理

D.弹性结构

4.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职能制结构

B.直线职能制结构

C.事业部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A.职能制结构

B.事业部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二、多项选择

1.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

A.机械式组织

B.有机式组织

C.集权式组织

D.分权式组织

2.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

B.职责的规定

C.利润的高低

D.职位的安排

3.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等。

A.战略

B.技术

C.环境

D.组织规模

4.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

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

B.分工非常细密

C.注重专业化管理

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5.组织变革可以分为多种,比如()。

A.特殊性变革

B.适应性变革

C.创新性变革

D.激进性变革

三、判断正误

1.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

2.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

3.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

4.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B; 3.A; 4.D; 5.B.

二、多项选择

1.AB; 2.ABD;3.ABCD; 4.ABC; 5.BCD。

三、判断正误

1.×;2.√;3.√;4.×。

第八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D.经济效益

2.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

A.中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

C.普通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 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 D.主管部门

4.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A.上级考评 B.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自我考评

5.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A.有计划的提升 B.职务轮换 C.委以助手职务 D.临时提升

二、多项选择

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

A.有职位的人 B.有知识的人 C.有能力的人 D.对组织忠诚的人

2.合理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因事择人 B.人事动态平衡

C.量才使用 D.程序化、规范化

3.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

A.调动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B.吸收外部人才 C.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 D.被聘者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4.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

A.心理素质考评 B.业务能力考评 C.达标绩效评价 D.管理绩效评价

三、判断正误

1.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

2.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3.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4.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5.在管理人员考评时,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6.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D; 3.B; 4.D; 5.B。

二、多项选择

1.BCD; 2.ABCD; 3.ABCD; 4.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第九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A.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 B.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高关系 D.高工作—低关系

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二、多项选择

1.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

A.领导者 B.作用对象

C.被领导者 D.客观环境

2.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

A.关怀维度 B.定规维度

C.员工导向 D.生产导向

3.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A.员工素质 B.职位权力

C.任务结构 D.上下级关系

4.领导干部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

A.思想型领导 B.智囊型领导

C.组织型领导 D.实干型领导

5.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指:()。

A.控制点 B.工作群体

C.经验 D.知觉能力

6.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

A.转移法 B.不为法

C.换位法 D.糊涂法

三、判断正误

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2.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4.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5.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D; 3.C; 4.A; 5.D。

二、多项选择

1.ABCD; 2.AB; 3.BCD; 4.AC; 5.ACD; 6.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第十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

A.挫折 B.紧张

C.防范 D.焦虑

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3.()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公平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效价因素

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 B.双因素

C.公平D.成就需要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正强化

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 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C.一般专业人员 D.一般操作人员

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二、多项选择

1.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A.紧张不安的措施 B.积极进取的措施

C.消极防范的措施 D.寻求激励的措施

2.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

A.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 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

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D.年老时有所依靠

3.在双因素理论中,()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

B.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C.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

D.工作得到认可和赏识

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等激励需要。

A.安全的需要 B.权力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成就的需要

5.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6.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即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个方面来划分:()。

A.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B.稳定性

C.可控性 D.激励程度

7.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

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

B.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

C.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增加其同类工作的数量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所作的贡献

三、判断正误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

3.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4.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5.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6.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C; 3.A; 4.A; 5.D; 6.C; 7.C; 8.A。

二、多项选择

1.BC; 2.BCD; 3.ABC; 4.BCD; 5.ABCD; 6.ABC; 7.ABD。

三、判断正误

1.×; 2.√;3.×; 4.√; 5.×; 6.√。

第十一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

C.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D.都不具有

3.()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口头沟通 B.非语言沟通

C.书面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4.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5.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A.情绪 B.信息操控

C.选择性知觉 D.非语言提示

6.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7.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A.建设性冲突 B.破坏性冲突

C.日常冲突 D.利益性冲突

8.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A.建立联络小组 B.强制解决

C.协调解决 D.解决问题

二、多项选择

1.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

A.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 B.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

C.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 D.信息反馈

2.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3.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4.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5.管理冲突一般包括()等步骤。

A.诊断冲突 B.分析冲突

C.支持冲突 D.干预冲突

(三)判断正误

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

2.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些话反映了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3.口头沟通虽然其比较精准,但是耗时较多,同样时间内所表达的信息远远不能与书面沟通相比。()

4.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5.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

6.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

7.情绪异常影响人们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所以,当管理者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沟通。但是,由于管理者是沟通的主体,因此如果沟通的对象情绪不稳定,则不需要停止沟通。()

8.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B; 3.C; 4.A; 5.C;6.B; 7.A; 8.D。

二、多项选择

1.ABCD; 2.CD; 3.ABCD; 4.ABCD; 5.AB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8.×。

第十二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A.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决策

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全面控制

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 B.范围

C.对象 D.环节

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A.历史标准 B.计划标准

C.最高标准 D.标准

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A.价值标准 B.实物标准

C.收益标准 D.成本标准

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A.目的性 B.多元性

C.可检验性 D.协调一致性

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

A.全局观念 B.与计划协调一致

C.建立客观标准 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

二、多项选择

1.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B.行业主管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2.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等类型。

A.全面控制 B.局部控制

C.官僚控制 D.文化控制

3.控制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 B.控制客体

C.控制信息 D.控制措施

4.下列选项,()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A.销售额 B.耗电量

C.成本总额 D.工资总额

5.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等方面的要求。

A.及时性 B.可靠性

C.经济适用性 D.灵活性

6.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目标明确原则 B.控制关键点原则

C.刚性原则 D.及时性、经济性原则

三、判断正误

1.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2.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

3.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

4.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5.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对控制客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

6.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

7.统计师和会计师喜欢用复杂的表格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用数据或图表形式。控制工作必须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2.B;3.A;4.D;5.A;6.B;7.C; 8.A.

二、多项选择

1.ACD; 2.AB; 3.ABCD; 4.ACD; 5.ABC; 6.AB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第十三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

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A.培训

B.直接监督或巡查

C.股票期权

D.人事调整

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

A.企业效率最大化

B.企业利润最大化

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D.节约成本

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

A.成本收益分析法

B.供应链管理方法

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D.预算控制

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A.质量管理 B.降低成本

C.采购控制 D.产品控制

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A.历史成本法

B.计划法

C.定量法

D.定额法

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 B.服务能力

C.协同能力 D.供应能力

8.()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A.部门预算 B.收入预算 C.刚性预算 D.总预算

9.()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A.流动性 B.运营能力

C.损益 D.成本

10.()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A.销售利润率 B.产品合格率

C.固定资产折旧率 D.投资收益率

二、多项选择

1.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 B.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C.合理安排薪酬 D.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等问题展开。

A.利润 B.质量

C.成本 D.采购

3.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A.单位成本

B.固定成本

C.平均成本

D.可变成本

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

A.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 B.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

C.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D.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5.零基预算的程序包括()。

A.建立预算目标体系 B.逐项审查预算

C.编制预算 D.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

6.从组织层次上来看,绩效可以划分为()。

A.员工个人绩效 B.部门绩效

C.全面绩效 D.董事会绩效

三、判断正误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工作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

2.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3.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

4.质量不仅仅是指服务质量,还包括产品质量、管理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服务和写作的质量等。()

5.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6.在作业系统的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越高,作业系统的效率越高。()

7.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8.员工个人绩效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

9.在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当中,会受到文化、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质与俄和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B; 3.C; 4.C; 5.B; 6.D; 7.C; 8.D; 9.B;10.D;

二、多项选择

1.ABD; 2.BCD; 3.BD; 4.ACD; 5.ABCD; 6.ABC。

三、判断正误

篇6: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

一、判别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讨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目方面。(×)

2、统计查询拜访过程中采用的年夜量察看法,是指必需对研讨对象的一切单元停止查询拜访。(×)

3、周全查询拜访包罗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头是肯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元。(×)

6、我国的生齿普查每十年停止一次,因而它是一种连续性查询拜访办法。(×)

7、对全同各年夜型钢铁消费基地的消费状况停止查询拜访,以控制全国钢铁消费的根本状况。这种查询拜访属于非周全查询拜访。(√)

8、对某市工程手艺人员停止普查,该市工程手艺人员的工资收入程度是数目标记。√

9、对我国首要粮食作物产区停止查询拜访,以控制全国首要粮食作物发展的根本状况,这种查询拜访是重点查询拜访。√

10、我国生齿普查的总体单元和查询拜访单元都是每一小我,而填报单元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域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讨这些企业的产物消费状况,总体单元是(C)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物;D、全数工业产物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消费运营成果年报呈报时候规则在2004年1月31日,则查询拜访刻日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生齿普查中(B)。

A、男性是质量标记 B、人的春秋是变量

C、生齿的均匀寿命是数目标记 D、全国生齿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主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查询拜访中,查询拜访单元与填报单元分歧的是(D)A、企业设备查询拜访 B、生齿普查 C、乡村耕地查询拜访 D、工业企业近况查询拜访

6、抽样查询拜访与重点查询拜访的首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 B、组织体例不同 C、灵敏水平不同 D、拔取查询拜访单元的办法不同

7、下列查询拜访属于不连续查询拜访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物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发卖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商业额

8、周全查询拜访与非周全查询拜访的划分是以(C)

A、时候能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获得的材料能否周全来划分的;

C、查询拜访对象所包罗的单元能否完整来划分的; D、查询拜访组织范围的巨细来划分的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质量标记分组(B)

A、企业按年消费才能分组 B、产物按种类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程度分组D、生齿按春秋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元是总体的根本组成单元,是标记的直接承当者。因而(ABD)

A、在国营企颐魅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元;

B、在工业总产置魅这个总体下,单元总产值就是总体单元;

C、在全国总生齿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生齿就是总体单元;

D、在全数工业产物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物就是总体单元;

E、在全数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元。

2、在对工业企业消费设备的查询拜访中(BCE)

A、全数工业企业是查询拜访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数消费设备是查询拜访对象;

C、每台消费设备是查询拜访单元; D、每台消费设备是填报单元;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元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手艺上有不同请求,假如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办法应是(A)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元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械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部属于离散变量的有(BE)。

A、进口的粮食数目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病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A、根本建立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平易近消费总值中三次财产比例

D、居平易近糊口费用价钱指数 E、就业生齿数

四、简答题

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寄义?

答:统计有三种了解:统计工作,统计材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材料是统计过程与勾当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理论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讨的对象是统计研讨所要认识的客体。

2、什么是变量?举例阐明离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答:变异标记能够是质量标记,也能够是数目标记。变异标记又被称为变量,即变量泛指一切可变标记,既包罗可变的数目标记,也包罗可变的质量标记。在统计中的变量是用于阐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发卖额”、“受教育水平”、“产物的质量品级”等都是变量。变量的详细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比方商品发卖额能够是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等等,这些数字就是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详细表现。

举例离散变量:对家庭总体按家庭成员数分为以下几组:一小我的,两小我,三小我的,四小我的,五小我的,六小我的组,这里“两个”“三个”等,就是单项式分组的组称号,具有离散型数目特征

举例连续变量因为不克不及逐个罗列变量值,帮不克不及作单项式分组,只能停止组距式分组。如,工人按工资分组,可作如下组距式分组:1300~1400元,1400~1500元,1500~1600元等。

3、请分别阐明普查与抽样查询拜访的特性

答:普查是特地组织的、普通用来查询拜访属于必然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目的周全查询拜访。普查的特性:(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查询拜访。由于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目在短期内常常变更不年夜,不需做连续注销。(2)普查是周全查询拜访。它比任何其它查询拜访办法都更能控制周全、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根本统计材料。(3)普查能处理周全统计报表不克不及处理的问题。由于普查所包罗的单元、分组目次、指标内容比按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细致,所以能获得更详尽的周全材料。(4)普查要消耗较年夜的人力、物力和时候,因此不克不及经常停止。

抽样查询拜访的特性:(1)抽样查询拜访是一种非周全查询拜访,但其目的是要经过对局部单元的查询拜访结果来揣度总体的数目特征。(2)抽样查询拜访是依照随机准绳从全数总体单元中来抽选查询拜访单元。所谓随机准绳就是总体中查询拜访单元确实定完整由随机要素来决议,单元当选与不当选不受客观要素的影响,包管总体中每一单元都有同等的当选可能性。

4、查询拜访计划包罗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统计查询拜访计划的内容包罗:(1)肯定查询拜访使命与目的;(2)肯定查询拜访对象与查询拜访单元;(3)肯定查询拜访项目;

(4)肯定查询拜访时候和查询拜访刻日;(5)拟定查询拜访计划的组织施行计

5、请依据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总结变量分派数列编制的步调

①将原始材料按其数值巨细从头摆列

只要把得到的原始材料按其数值巨细从头摆列次第,才干看出变量散布的集中趋向和特性,为肯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②肯定全距

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年夜值和最小值的差数.肯定全距,首要是肯定变量值的变更规模和变更幅度.假如是变更幅度不年夜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假如是变量幅度较年夜的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③肯定组距和组数

前面曾经引见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讨对象的特性和研讨目的而定.组距的巨细和组数的几,是互为前提和相互限制的.当全距必然时,组距年夜,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践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的┞符倍数.在肯定组距时,必需思索原始材料的散布情况和集中水平,留意组距的同质性,特别是对带有基本性的质量界线,毫不能混杂,不然就落空分组的意义.在等距分组前提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全距/组距 ④ 肯定组限

组限要依据变量的性质来肯定.假如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年夜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杜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年夜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假如变量值相比照较分散,则采用启齿式,使最小组只要上限(用“XX以下”暗示),最年夜组只要下限(用"XX以上暗示).假如是离散型变量,可依据详细状况采用不堆叠组限或堆叠组限的暗示办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堆叠组限来暗示.在采用杜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年夜组的上限高于最年夜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⑤ 编制变量数列

颠末统计分组,明白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暗示办法今后,就能够把变量值归类摆列,最后把各组单元数经综合后填入响应的各组次数栏中.6、统计表由哪几个局部组成?答:统计表由题目、横行和纵栏。数字材料等局部组成的。题目分为三种:总题目是表的称号,放在表的上端:横行题目或称横标目,写在表的左方;纵栏题目或称纵标目写的表在上方。统计表的内容包罗主词和宾词两个局部。

五、计较题

1、某家商场想理解顾客对商场各方面的称心状况。详细想理解如下状况: a.顾客的布景信息。

b.顾客对该商场的总体称心状况。

c.顾客对商场在效劳、设备、商质量量等方面的称心状况。d.顾客的忠实度状况。e.顾客对埋怨处置的称心状况。f.顾客的定见。请求:

(1)设计出一份查询拜访计划。

(2)你以为这项查询拜访采纳哪种查询拜访办法比拟适宜?

(3)设计一份查询拜访问卷。答:本人上书或网上查找,必需写上

2、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试依据上述材料,请求:

上一篇:光电技术毕业论文题目下一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玩出了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