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 李清照

2024-04-10

欲说还休 李清照(精选8篇)

篇1:欲说还休 李清照

一、关于宋徽宗在偏殿节食自裁

《再论》说,我在引用《宋史》时杜撰了“崇宁五年(1106)正月初五,彗星西现,八天后徽宗躲到偏殿以少食自裁”的惊人史料,因为“自裁”即“自杀”。宋徽宗是绍兴五年(1135)死于五国城的,怎么能在前自杀呢?

《宋史·徽宗本纪》云:崇宁“五年春正月戊戌,彗出西方,其长竞天……乙巳,以星变避殿损膳,诏求直言阙政,毁《元祐党人碑》,复谪者仕籍,自今言者勿复弹纠……辛亥,御殿复膳。”可见,宋徽宗因慧星出现,躲到偏殿自裁的确是事实。“乙巳”是“戊戌”后的第八天,这也没有错。这种“自裁”延续了六天,于辛亥日结束。

《再论》把“自裁”理解为“自杀”,并引《辞海》说明“自裁”只有“自杀”一个义项,这种看法是欠妥的。我所说的“自裁”,为自我约束之意,也就是原文中说的“损膳”,即减少饭菜或降低饮食的标准。《汉语大词典》解释“自裁”的义项为:①自杀。②自行决定。③自制、自我约束等。在解释第③个义项时,还特别引述三国·魏·嵇康《家诫》中的话:“又慎不须离楼,强劝人酒,不饮自己;若人来劝己,辄则当为持之,勿稍逆也。见醉熏熏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由此可见,“自裁”的“自我约束”词义,古已有之,《再论》对“自裁”的理解不免有些片面,而依据这种片面理解说我杜撰宋徽宗于崇宁五年自杀的惊人史料,自然也就难以成理了。

二、关于“晓来风急”的理解问题

李清照《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中的“晚”字,陈祖美先生认定是“晓”,理由是《词综》前后的十几种版本均作“晓”,而更多版本中“晚”字是绝对错误的。《再论》坚决支持这一观点。在我看来,“晚”与“晓”,只是形体相近而造成的刻印差异,两种说法皆可自圆其说,认为绝非“晚”字则未免武断,只不过为自己以“终风且暴”解读该词制造文本前提。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待该词最早刻本的发现,拙文在反驳陈先生观点时,指出《艺蘅馆词选》并非《漱玉词》的最早版本,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论述过程中我把选者梁令娴放在了田艺蘅名下,这的确是错误。不过,这并不影响《艺蘅馆词选》并非最早版本的判断。再说,《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描写与“晓”字是相悖的,更与“终风且暴”中的“暴”不搭界,故而还是看作“晚”字更合适一些,还请朱先生明察。

三、关于“公路”的解释问题

《再论》说我把李清照《感怀》诗中的‘公路可怜’典故,解释成了“公廨非常简陋”,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要说明这个问题,不能不引出拙文:“我认为,《感怀》诗中的‘公路可怜’是李清照同情赵明诚居住的公廨非常简陋,没有文化氛围,缺乏精神食粮,而不是说自己连饭都吃不上。”这一段话的文意应该说是十分清楚的。在李清照原句“公路可怜竟至此”中,“公路”对应的是赵明诚,而不是李清照自己;“可怜”是李清照对赵明诚的评价,而不是李清照自怨自叹;可怜的原因是赵明诚居住的公廨非常简陋,没有文化氛围,缺乏精神食粮,而不是李清照连饭都吃不上。至于“公路”与“公廨”,根本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整个语段也没有任何歧义,还请朱先生仔细阅读、推敲拙文。

四、关于“方寸乱”的内涵问题

朱先生说我要求李清照写词处处交代得斩钉截铁,直接违背了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光辉主张”,更不能从“男女视角”来观察李清照的.作品。

为了把问题看清楚,还是让我们先看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这首词写于李清照赴莱州随任的途中,即昌乐驿馆,倾诉对象是仍在青州的姊妹们。泪湿罗衣的不只是李清照,更包括同唱千千遍《阳关》的众姊妹,开头三句回忆临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接下来两句描写上路后自己在昌乐孤馆闻雨的孤独。过片后点明题旨,“方寸乱”的原因是与众姊妹们“惜别伤离”,“方寸乱”的表现是“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解决的办法是大家多通书信,因为莱州毕竟不象蓬莱仙岛那样遥不可及。

该词与众姊妹“惜别伤离”的题旨是确定的,直白的,并没有什么艰深之处,更没有必要“破译”其中的谜底。词贵要妙,但词不是谜,绝大多数词的题旨都是确定的,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本来用不着辩解。李清照批评秦观“少故实”,而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就是要求用典恰如其分,适可而止,不要象谜一样让人猜不透。侯寘、辛弃疾等仿李易安体的词作都体现着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特点,说明这正是李清照词的基本风格。侯寘《眼儿媚》“花信风高雨又收,风雨亘迟留。无端燕子,怯寒归晚,闲损帘钩”之句;辛弃疾《丑奴儿近》“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之句,都无可辩驳地体现着这一特点。退一万步说,词就是谜,也只是用含蓄的手法表现意象,猜一猜谜底也就出来了。如若到了象破译密码一样的程度,那便是李清照批评的黄庭坚等人的倾向。李清照在《词论》一开头就用很大篇幅讲李八郎唱词之事,旨在强调词的“歌词”性质,强调它与音乐的关系,也强调它的“不可重复”性。如若写得要人破译方可解读,必然抛弃词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如若朱先生对上举《蝶恋花》这样题旨明白的作品,还要破译其“方寸乱”的别一种内涵,清照地下有知,恐怕也要修眉顿皱了。

顺便向朱先生请教词“别是一家”的表述问题。李清照在《词论》中先讲述了李八郎唱词的旧事,又逐一评价南唐君臣、柳永、张先、宋祁、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的得失,然后说:“乃知别是一家,知之才少。”在这里,李清照针对词这一文体,提出了“别是一家”的观点,并没有直接说“词别是一家”的话。所以,我们在表述时应忠实于原文,成词“别是一家”,而不是“词别是一家”,不知朱先生意下如何?

再说性别视角的问题。性别不同,表现方法可能产生差异,但并不是说男性作品皆率直,女性作品皆婉曲,比男性还男性化的女性并非没有。用女性视角来分析李清照的词无可厚非,但它并不意味着在无谜处硬破译的学术选择是正确的,那是两个相差甚远的学术概念。

五、关于“武陵人远,烟锁秦楼”的理解问题

《再论》用了很大篇幅,说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只能理解为赵明诚到“武陵”纳妾,李清照被“烟锁”在秦楼洞房;若理解为明诚从政,李清照应该高兴才对,根本没必要感叹难留。

我想让朱先生注意的是如下事理。第一,“武陵”之典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乃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以此入手来理解“武陵人远”本是顺理成章之事,王学初、唐圭璋等名家都是这样解释。第二,朱先生以为“武陵”用的是刘晨、阮肇天台之遇的典故,但词中并没有出现“天台”、“刘阮”之类的词语。刘阮二人遇仙之事同武陵根本就没有联系,武陵在湖南,天台在浙江。如果连文字根据都不能落实,硬要把武陵理解为天台之遇,是否有点理上不顺?第三,明诚从政,理应高兴,这是常理。但理智与感情的矛盾更是人之常情。否则亲人到远方求学、工作,或是出国深造时,离人的眼泪就无法理解了。第四,明诚纳妾,自然应该纳到自己家中,又不是入赘,为何要远到“武陵”而去?第五,词中有“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之语,“离怀别苦”已经点明题旨,为什么非要“离怀别苦”之外硬找出一个天台之遇的谜底?“多少事,欲说还休”,肯定有难言之隐,但它并非就是指明诚纳妾。夫妻之间可以无话不谈,但毕竟存在着角色、性别的差异,还有对具体事务的不同意见,因此,生活中欲说还休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特别是知识型的夫妻之间。李清照也不例外。这正是她的温柔、理智和高雅之处。这里的“多少事”已经表露出李清照思想的复杂性,把“欲说还休”只理解为明诚纳妾,与文意是矛盾的。

六、关于“分香卖履”的内涵问题

《再论》认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的话,“显然是指赵明诚对其妻妾的遗嘱”,“完全没有让姬妾分香卖履的意思”。

使事用典是诗文创作的惯用手法,即借用前人或他人的事典或语典表达自己类同的思想和感情。典是既成的,是借用的,从原则上讲,典的本义与借用义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用典能够做到尽量一致便值得肯定。分析李清照运用“分香卖履”之典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分香卖履”的典义有两个,一是表示生活节俭,二是表示临终遗嘱,后事安排。从《金石录后序》的具体语境来看,李清照显然用的是第二义。在序文中,李清照满怀敬重,描绘了赵明诚池阳告别时的如虎精神和射人目光,以及遭遇不测时应取态度的明示,即“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然后,满腔悲怆再现了危在膏肓的赵明诚临危之时,“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从语境上看,李清照对赵明诚英年早逝,悲痛欲绝,也对亡夫充满了敬重和爱戴。临终之时,取笔作诗,仍然系心国家大事,而没有对家事安排留下遗嘱。这是李清照对亡夫赞颂之辞而不是抱怨之语。如若从这里也要破译出明诚生前蓄有姬妾的结论,与李清照的本意显然背道而驰,有厚诬前贤之嫌。再说,《再论》理解同一个词“分香卖履”时,前面说指“妻妾”,后面又说指“姬妾”,显然自相矛盾。

《再论》还说,我批评李清照把本属于帝王的典故用到了常人身上。这更是一种误解。我之所以说“赵明诚不是帝王将相,李清照为什么要选用魏武帝曹操的典故”,正是为了说明,“古今用典,只是取其大意,岂有丁对丁、卯对卯的道理”,请朱先生把拙文再读一下,那里的文意本来已十分清楚了。

《再论》还提到了一些其它的问题。本想展开答复,但是,一方面文章不宜太长,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明诚纳妾问题上,我与朱先生观点相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为此,简要说明如下。

第一,“明诚纳妾说”,到目前为止,拿不出一条具有实证意义的文献资料,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要推翻千余年来赵李情笃的传统观点,没有文献实证,毕竟底气不足。宋人多纳妾,赵君无嗣,明诚就有可能纳妾,说到底只是一种或然性的推想,并不能证明明诚纳了妾。还是那句话,宋人多纳妾,纳妾者未必是明诚。

第二,纳妾派的作品破译,多牵强附会之嫌,难以服众。上文批驳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刊发于《文学遗产》上的拙作,早有详细论说。王兆鹏、郭明玉二先生在《文学遗产》1期上的述评,对这种“循环论证的误区”的批评,代表了学术界大多数人的看法,应该引起充分的注意。

第三,说本人让现代人找出“赵君无嗣”的生理原因完全是一种曲解。我只是说“赵君无嗣”是事实,李清照陪伴赵明诚走完了他的全部人生也是事实,把无嗣归咎于明诚纳妾而疏远李清照是站不住脚的。

第四,朱先生说我“点名”批评他,这种理解是欠妥当的。学术争论针对的只是观点,而不是个人;要评价观点必须涉及具体的文章著作和作者,这与“点名”绝非同一性质;我只代表我自己,而不代表某个学术机构或领导,也就谈不上“点名”的资格。虽然我不认识先生,却不妨碍我敬重先生。论述中有不敬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篇2:欲说还休 李清照

在外人看来,我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有觉得我是沉静的,有觉得我城府颇深的,有觉得我是口讷的。

其实于我内心,却是极其热烈的人,我是急于想表达一些东西的。人都是感情动物,长久的不说话,我甚至怀疑会不会造成语言障碍或者情绪淤积。于是我尝试着开始和人说话了。

突一日,儿时的伙伴打来电话,说要来我家逛逛,我喜出望外,二十年不曾相见的闺蜜,翻开儿时的记忆,感觉依然是那么的亲切与让人感动。

早早地准备了一些零散吃食,茶水饮料,我便站在巷子口,静等友人的到来了。

一辆红色的比亚迪桥车,缓缓滑行至我的面前,我忙向前探望招手,一位面容姣好,气质清雅的女子,走下车子,紧紧握住了我的双手。

哦!我的好友!我的儿时最铁的玩伴!我不禁伸开了双臂,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几声寒暄过后,我们之间便没有了隔阂,坐在我的屋子里,边喝茶,边开始了我们之间的畅谈。

我仔细地端详着她的`样子,依然清秀的容颜,多了几分成熟女人的韵味,眉宇间轻锁着一份沉静与淡然。

我们谈起了童年,谈起了另外一位我们最好的童年伙伴,回忆着我们三人儿时的一些趣事。唏嘘感叹间,她告诉我那位伙伴几年前得了精神病。

我惊愕不已,二十年的风雨人生,沧桑嬗变,她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伤心难过之余,我们约定以后互相之间要多走动,多关心关心她。

回忆起我们的少女时代,她不尽感叹:那时候,全村的女孩子,哪个有我们两个聪明伶俐,长得齐整?她的家庭很穷,我的家庭也很穷。要命的是她的父亲没有一副男人的钢骨,遇事总是跟女人一样爱哭爱闹情绪,父亲在她的印象中是一副很窝囊的形象,她怜悯母亲的不容易,加上两个哥哥的婚姻不如意,这一切的苦难造成她性格上的早熟。

不是季节成熟的果实总是苦涩的,没上到初中毕业,她就进入了社会。心里的凄凉无助,让她过早的想找个依靠。父亲性格的懦弱影响着她对找男友标准的取向。

一位性情强悍,外表粗犷的男子走进了她的生活,很快地进入了婚姻。婚后,她的丈夫原形毕露,抽烟喝酒,滋事。要命的是,每次喝醉了酒,都要打她,在这种凄苦的日子里生下了他们的女儿。

孩子的到来,给她带来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她苦苦劝阻丈夫,让他好好地过日子。像天气的阴晴多变,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丈夫那不可逆改的大男子主义,把她推向了绝望的深谷。

那时,她对自己说,待女儿长到十岁了,能自理了,她就去死!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竟然在孩子十岁时,在一次外行中,丈夫出了车祸。

这猛然的打击,犹如天崩地裂,她简直要崩溃了。

她告诉我,那一刻,她一点也不恨他了,有的只是对他的怜悯和对他父母丧子的感伤。

不论人如何地沉侵在过去的悲伤里,日子依旧按照它的顺序,悄无声息地继续往前不断蔓延。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不断地转换着它的容颜。

她慢慢一点一点走出了他的世界,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

他对她微风细雨,体贴关怀,让她一度有了幸福甜蜜的感觉。很快,这一切的美好就被现实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沙。重组的家庭,遇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公公婆婆表面很宽容慈和,背后地却总防着她,怕她会有二心。丈夫带个男孩,自然对她是真心的。可男孩又不是她亲生的。这所有的现实,让她过早地开始考虑她以后的养老问题,财产继承问题。

多年来,要强的她,为了生活,二十年如一日的三班倒工作,坚持熬到了主管的地位,却几乎累垮了她的身体,加上这么多的现实遭遇。

一些无法言说的忧虑,影响着她每天的生活和心情,一直走不出这种困扰,她苦笑着告诉我,她现在的心态跟六十岁的老太太差不多。

我的心随着她的诉说,也一直在下沉。

我想安慰她,你不能以这样的心态一直走下去,话到嘴边,却软绵绵地,硬是被自己噎了回去,我感觉语言的苍白无力与虚浮。

只是紧紧握着她的手,无语,两双泪眼长久地凝视。

是的,我又凝滞了,我曾经说过我血管里经常流着凝滞的血液,开化不了。或许,我生来就带着一双透视的眼镜,美好的事物能让我欢欣鼓舞,悲苦的事物却更能侵淫我的心脏。我讨厌它,却不能逃开它。

我深情而又深沉的握着她的手,希望能传给她一些力量,能让她摆脱梦魇的纠缠,真正地快乐起来。因为时光太长,生命太短。拿我的心捂热你的心,心心传递,让温暖传遍人间,让快乐像鲜花的种子一样遍地发芽,开花。

篇3:欲说还休的生离之愁

身为国中士人, 为国难甘愿付出包括爱情和生命的全部所有, 这是林觉民在起义前最真实的精神境界, 不容置疑。所以, 他在《与妻书》第一、二段以满怀豪情的笔墨, 抒发了自己为国献身的伟大理想, 足让世人感叹不已。但在第三段笔峰一转, 用极细腻的笔调尽情再现出夫妻生活中最浪漫感人的细节, 是感情的使然, 还是别有用心?在交代完后事后, 林觉民再度旧情重提, 一句“巾短情长, 所未尽者尚有万千, 汝可以模拟得之”让人心有戚戚。文末一句, 其情难解, 陈意映本就通晓文字, 并不比伯母叔母们差多少, 况且这又是临死前留给妻子的既是遗书又是情书, 未必要如此大张旗鼓, 非要弄得让伯母叔母们指导不可。至于“尽吾意”一说, 到底意在哪里, 是让陈意映理解并支持他为国赴难, 还是另有所托, 或兼而有之。如此半遮半掩, 闪烁其词, 颇让读者费解, 意映深思。

林觉民处在女权意识相对混乱, 封建思想依旧根深蒂固的社会挣扎期, 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更多的是政治立场和人生信仰。所以他甘愿牺牲小爱而顾及大爱, 但要是说他牺牲得没有一丝挂念, , 那是对英雄的拔高, 既不符合一个至爱妻子的年轻丈夫的独特个性, 又不符合特殊家庭环境和特殊社会环境下男人的共性。也就是说, 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 林觉民在为了正义赴国难的刹那间, 男人渴望至爱的女人永远属于自己的那把火焰瞬间燃烧起来。那种渴望漫延在《与妻书》中, 与冲天正气交融, 更是牵人心肠, 摧人肝腑。我们斗胆把英雄含蓄的背后翻出来, 让它体面的走向前台, 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 动之以情。“情”是《与妻书》的主色调, 在各种情结深处, 林觉民非常细致耐心地描写了与妻子相爱的极其逼真感人的几处生活细节, 从三弯四折的居住地, 到缠缠绵绵的并肩共话;从梅筛月影的望日相依, 到半姣半嗔的生死泪痕。对深爱着他的妻子而言, 哪一处不让她肝肠寸裂, 对柔肠百结的深情女子而言, 哪一点不让她思之终身。如果她后半生, 这便是她全部的精神寄托之所;整个爱心的栖息之地。即使她生活的将来有钟意之人, 林觉生已在她爱的大门上设立了第一道情的哨卡, 让她在自己心灵的闺房里做名忠诚的卫士。

其二, 晓之以理, 写给妻子的遗书, 一者是为了明志, 是壮士临行前震天动地的呐喊, 再者是为了明理, 是丈夫赴难前千嘱万托的叮咛。他在告诉妻子, 丈夫为了人间大爱不顾个人幸福身家性命, 陈意映是位知书达理的女子。面对丈夫如此披满彩霞悲壮离去, 也许还算不得很懂“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的大道理, 但百感之余, 对丈夫的尊敬和爱戴会倍加深刻, 因此, 从一定层面上讲, 就算情感的大门被年轻的心猝然冲破, 理智的防线最终还是将带她重新回家。

其三, 引之以德。作为新民主主义战士。林觉民也许对女子的“三从四德”早已嗤之以鼻, 但不能说他完全生活在“三从四德”的土壤之外, 不受一丝一毫的影响。他在交代后事时, 反复提及两个孩子。这固然是真情流露, 但同时对妻子有着非同寻常的暗示和嘱托。“汝其善托之”嘱托在前, “清静过日而已”暗示在后。他应该知道, 作为仅二十出头的柔弱女子, 两个幼小孩子的妈妈, 失去丈夫的寡妇。生活在那样一个动乱年代是何等艰难。就算是清静过日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一个值得依靠的男人就显得极其重要。林觉民偏偏避而不谈, 其意甚明。除此之外, 在落笔之初, 他依然提醒妻子。多向伯母叔母请教, 千万要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诸母生活的年代比林氏夫妇更加古老, 对某些“道德”观念的捍卫更加忠诚。林觉民知道伯母叔母作为长辈德高望重, 对妻子的思想影响极其重要, 是维护自己的心愿的又一道防线, 所以, 他的最后一次叮嘱, 又在妻子情感的闸门上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篇4:那许多欲说还休

——伍迪·艾伦

A

陈小秋因为打老婆让妇联给找到公司来了,人家妇联有个专门的词叫“家庭暴力”。老板是台湾来的,看到妇联拿出的蔡金花N多个照片,大骇。回到家和自己的老婆说了,他的老婆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正色说到:“这个人不能用了,好可怕!总之没人性!”陈小秋的一次提升机会就这样溜走了。当然那个机会也不会闲着,他下面的车间主任干了厂长,他的手下转眼成了他的上司。

“人生就是一场空啊!”陈小秋找到几个大学的同学喝闷酒。

那几个同学正欢天喜地地过生活,有一个梅开二度,这次的老婆从小业主的小家碧玉成了大企业家的千金,一下就少奋斗20年。还有一个在企业做的,他打工的企业正忙着准备上市,他手里持有的内部股一翻就是一个大数字。另一个过着中平的日子,倒是一个散淡的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没空着,实在着呢。

最后大家把陈小秋背回家,他老婆开门时戴着个大墨镜,一个同学说:“嫂子,骇客帝国啊!”随即让另一个同学踹了一脚。

他们下楼的时候,挨了踹的那个不乐意,变着法儿地想找回来那一脚,让人拦下了,对他说你没看到蔡金花的眼肿着么?让陈小秋打的。

“陈小秋会打人?”没有一个同学相信。

“他那么面,也只好打打老婆。”这句话,人们都信。

B

陈小秋就是不向老婆道歉,他宁可睡地下室。

“凭什么给她道歉?前途都给毁了,这个混娘们儿。”他心里不平呢!

妇联正好是普法月呢。这次的主题就是狙击家暴,要拿陈小秋的事情做个典型。她们和派出所的女片儿警到了社区了解情况,妇联的同志来到居委会,老主任刚退了,陈小秋住的“鹿港小镇”又是一个新建的小区,刚考到主任这个岗位的一个大学生陪她们到了陈小秋住的那栋楼。

秋天的太阳正好照在楼下的绿地上,五爪枫都红得像树枝上蹿起的火苗,有几个小保姆抱着孩子拉呱,说得兴高采烈,一个老太太坐在个马扎子上打盹,身子一歪一歪的,流出的口水亮晶晶湿了绸子棉袄的一片。

女片儿警问陈小秋的家在几层,一个穿绿毛衣的保姆一扭一扭地过来了,她穿着一双高跟鞋,显然是不习惯,走起路来膝盖打不直,一跄一跄的。她把抱着的小男孩往上顶了一顶说:“这就是他儿子,住四楼家里没人。”一口气说完,又问,“啥事呀?”

居委会的大学生主任说没事儿,我们来了解点儿情况,咱们坐凳子上说吧。

一伙人坐到了紫藤架下的长凳子上。女片儿警先问:“陈小秋对孩子好吗?”保姆说好。又问:“对老婆呢?”“可好哩。”保姆说,还挑了一挑眉毛。

这个动作让女片儿警注意到了,她笑着说:“不打她吗?”话音一落,围上来的几个保姆就都笑了,陈小秋家的那个捂着嘴笑得脸通红。妇联的同志很看不下去,说打人难道很可笑吗?陈小秋家的保姆边笑边摆着手说不是不是!嗨,怎么说好呢,还是让她们说吧。她用头点了点另外几个女孩。

有一个年纪大点儿的保姆说:“他打老婆可有意思来。我们住他家楼下,大前年冬天听着楼上女的吱哇乱叫,翻跟头打滚的动静,后来女的光着脚跑下楼,男的抄着个扫帚把子往下撵,一楼的大爷看不下去把男的当胸给了一拳,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女的回过头来打人家一楼的老头,说凭什么打我老公,我老公是你能打的。”那时候她还没来,用嘴呶呶陈小秋家的保姆。

女片儿警和妇联的同志面面相觑,有些吃惊的样子。妇联的同志觉得脱离了主题了就说那次打得重么?那个保姆说不算轻,头发乱七八糟的,嘴巴都肿了。

“嗨,他们两口子打架玩儿一样。”陈家的保姆说。

“当着你的面也打吗?”女大学生主任问。“当着他爹、娘的面儿也打,这楼的人都知道。他在外面可好呢!可有礼貌呢!他老婆可能唠叨呢!人家两口子打架,管这些干嘛!”

妇联的同志说:“蔡金花把他告了。”

C

正说到这儿,女片儿警的手机响了,是所长打来的,问在哪儿呢?说你先回来吧,蔡金花现在就在所里呢!不告丈夫了,你看这事儿闹的。

一行人来到所里,蔡金花依旧戴着骇客帝国的大墨镜,长发披肩,看上去挺酷的。她旁边还坐了一个女人,灰色薄呢西装,白领一个。蔡金花站起来给大家介绍,这是张老师。我的同学,心理医生。那个白领优雅地站起来含了含腰,算是打了个招呼。

女片儿警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所长说你们慢慢谈吧,我手头有个急事得赶快处理一下。

女片儿警招呼着给大家都端上了茶水,然后说蔡金花你到底想怎么着啊!

蔡金花脸红红地站起来说“你看看能不能这样,我想单独和您谈谈,她们能回避一下吗?”女片儿警说人家妇联的同志也是你去找的,咳,你说说——

妇联的同志冲那个心理医生说,我也在准备考咨询师呢,我昨天还在想,她家里的事真应该找个心理医生看看。又对居委会主任说,“这事儿不宜这么多人在一起听,要么咱们先走吧。”

她们刚出了门,蔡金花又像想起了什么追上去喊:“哎——等一下。”她追过去对妇联的同志说:“真不好意思,您能不能再去一趟我们小秋的公司和他们老板说说,我那些伤是自己摔的,我真的是让驴踢了头了,脑袋进水才胡说八道的。”

妇联的同志和居委会的女大学生都愣在了那里,女大学生说:“是不是陈小秋威胁你了?你怕他个啥,妇联的领导在这里,派出所的干警也在这里,他们会给你做主的,你怕啥呀!”

蔡金花摘下眼镜,眼睛上的肿已经消了,淤血都消了,只留下一片黄黄的轮廓,像是没洗干净脸一样。她上前一步抓住妇联同志的手说:“我真的是冤枉小秋了,这一下把他的事业都耽误了,求您去跟他老板说说吧,小秋是个好人哪,工作多优秀啊!别把他给毁啦!”看人家瞪着她不说话,她叹了口气低声说,“唉,咱们都是女人,谁不盼着自己的老公好哇。”说着就滴下了眼泪。

妇联的同志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也叹了口气说:“你以为这是儿戏吗蔡金花,又是公安,居委会,又是妇联的紧给你忙活,你怎么就不给自己争口气呢!”居委会的女大学生也说,“你离了他就不能活了么?他这么打你你还为他说好话,你有病么!”

3个女人呆立在那里,最后还是妇联的同志说:“你想想清楚吧!他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你,”说到这儿猛地想起陈家保姆说的话,他们俩打架像儿戏一样,顿时没有了脾气,心里想着这是啥夫妻呀!脱口而出,“真是搞不懂你,算了算了。”拂袖而去。

D

这边的女片儿警还等着呢。蔡金花磨磨蹭蹭地挪回来,女片儿警说:“陈小秋到底打你了没有?”蔡金花看了眼心理医生,低下了头。女片儿警说:“我们刚从‘鹿港小镇’回来,群众反映说你们两口子常常打架,并且视打架为儿戏,是这样么?”

蔡金花抬起头来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那其实也算不上打架,就是闹呗,我嘴巴比他厉害,他犟不过我了就拍我两下,我也就给他一脚,可能确实是闹出了点儿

动静。那里住着不少搬迁户,素质特差,特喜欢说人家长短,还乐意管闲事插手到别人家的私生活中,我们其实想换房子呢!住在那儿根本没有隐私。那里的邻居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还是心理大夫打断了她。好啦,别讲那些没用的啦!又说蔡金花如何找到了她,如何给她做了咨询。

心理医生张老师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把陈小秋与蔡金花的这件事叫做‘身体接触式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未必是没有感情,不是法律层面的那种关于伤害的解释,我们把这看做是这一对夫妻相处的一种模式。我不知道这样说您是否可以听明白?”

女片儿警根本不能接受,她很生气地说:“照你这么分析,陈小秋还是因为爱蔡金花才打的她,是吗?”张老师张了张嘴,没说话,她琢磨着怎么用最通俗的说法最简单地说服女片儿警。

“您有孩子吗?”女片警说有啊!“那您打过他吗?”

“没怎么打过。”“打过吧,着急的时候打过吧。”女片儿警没吱声。

“您能说您打他就不爱他吗?不是吧。或许是因为没办法控制他了就动了手,是吧。”

“别别,怎么说到我这儿来了。”女片儿警挺不高兴的。“那夫妻是大人,和孩子能一样吗?”张老师说:“有时候,在婚姻中他们或许就是一对孩子。”

女片儿警不想听这些了,她的思想还转不过弯来,什么乌七八糟的模式。她冲蔡金花说:“那你说陈小秋打你、伤害你了吗?”

“没大伤害到。”蔡金花羞着脸说。

女片儿警两手一拍:“我的天,看你那天眼睛肿得像熊猫~样啦,我都替你心疼,那可该有多疼啊!你这会儿又没事儿人一样啦!又成模式啦!什么玩意儿啊!你们就打着玩吗?好玩吗?还什么就是一对孩子。”

张老师说:“您可以把这个看成某些夫妻调情的一种方式。”

女片儿警张口结舌,好半天才幽幽地说:“变态呀!”又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蔡金花说“真变态”。摇了摇头,万分惋惜地说:“看你挺正常的呀!”

蔡金花快坐不住了。

女片儿警说:“那你来干嘛?”

蔡金花说能不能别给陈小秋记录在案呀!我不想他有案底,能取消了吗?

E

女片儿警把蔡金花和张老师的谈话打电话告诉了妇联的同志。什么夫妻相处的模式啊!就是调情啊等等的说了一遍,最后说就是搞情趣呀。妇联的同志问那为什么当初要报案呢?女片儿警说,蔡金花本人说这次以为陈小秋搞小三了,说来说去就说难听话了,后来动手就打重了。蔡金花还是因为心里有那么口气,后来证实陈小秋果然说的是实话,蔡就后悔了。

你瞧瞧,群众工作多难做,什么人都有啊。女片儿警抱怨道。

“那啥才叫家庭暴力呢?那个张老师说了吗?”妇联的同志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张老师说人家要愿意让丈夫打,那就是一种模式,其实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呗。人家要是不吃这一套,不愿意挨打,那就叫家庭暴力了。啧啧,瞧这里面的学问,咱们这种人是搞不明白的呀。”

妇联的同志放了电话,心想这可真够复杂的,总之社会工作不好做啊!这个典型是立不住了,又一想一个家庭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陈小秋搬回家里住了,小保姆帮助收拾被褥什么的,邻居们说起来直撇嘴,床头打架床尾和,后来小区走丢了一个老年痴呆的大爷,陈家这事儿才算没人议论了。

陈小秋搬回来的头一个晚上,蔡金花早早就让保姆哄睡了孩子,自己洗了澡还吹了头发,开了瓶波尔多的小红酒,陈小秋给老婆赔了好多个不是,那一夜犹如小别胜新婚。

秋收已过,陈小秋的爹妈来儿子家里过冬了,这是历年的习惯,乡下不比城里有暖气,加上儿子又孝顺。总是住到来年开了春再回去的。

蔡金花对公婆也不错,若是错了也不会年年接老人来猫冬了,她就是爱唠叨,老太太用煤气灶热牛奶,火苗子开到了最大,一会儿就发出了像塑料烧化的味道,蔡金花冲到厨房看到一个奶锅已经让火舌给吞噬了,就连忙拧小了煤气的开关,说“开那么大瞧把锅把儿烧化了,你瞧瞧,这蓝火的那部分才是最旺的呢,甭开那么大,浪费气啊妈。”老太太在乡下是烧柴禾的,哪有这些讲究,呆着一张脸不说话,摆明了是不服气的。

蔡金花就嘟嘟囔囔地出了厨房,边走边说:“没有文化真可怕!真可怕!”话音一落,就听得啪的一声,陈小秋的巴掌已经呼到脸上了。

她捂着脸瞪着陈小秋,看到的是一个又愧又气的男人,她就扑过去抓他的脸,陈小秋一米八的个子,哪里会让她抓到,倒是反过来捉住了她的胳膊,她只好用脚来踹他的下身,往裤裆那块儿使劲。这时候婆婆和小保姆都过来拉架,千方百计地抓牢了蔡金花。

蔡金花大叫他娘的你们拉偏架,欺负人啊!身子又蹦又跳。

2岁的儿子已经吓哭了。

老公爹叉着腰喊:反了她不成!反了她不成!

后来是婆婆說软话,蔡金花也扑腾得没有了一点儿力气,这才松了手瘫在了地上,陈小秋把她从地上抄起来就抱回了卧室。反手关上了门就求饶就亲她,蔡金花拿两条腿在床上蹬,躲着他的嘴巴,最后终于给摁住压住了嘴巴,一直到她没了脾气,陈小秋才从卧室出来去给娘赔不是,他爹说行了,揍了她一顿了,多揍几次就改了。

下午蔡金花没去上班,用电话请了假。到4点多钟的时候,婆婆悄悄地敲开卧室的门,给她端来了一碗鸡蛋茶,哄她起来吃。

蔡金花不吃,翻了个身把脸对着墙,把背给了婆婆。

婆婆坐下来抚摸她的背,嘴里说:“我年轻时也挨打,他爹打得那叫狠,后来还不是给我赔不是,他嘴拙,说不过我,急了就动手,心里还不是难受?”

蔡金花翻过身子说:“妈,公公也打你啊!”婆婆说:“可不是,前几年还动手呢!”她又问:“那公公打小秋吗?”婆婆说:“那更得打啦!他小时候皮着呢,不打能考上大学到北京来上班!门也没有啊!”

蔡金花说:“怪不得小秋打我,跟公公学的。”

婆婆说:“小时候我也打呀。他毁东西,把窝头喂猪吃,我就呼他,不打哪能长记性?”蔡金花一骨碌爬起来说:“那你们都打小秋哇!咋能这样呢!”婆婆说:“不打不成呀!谁家不打孩子,你倒是说出几个给我听听。”

蔡金花在心里叫苦,心想这才叫家庭模式呢,这么多人打一个陈小秋,他长大了不打人才怪。于是开始琢磨着啥时候不让公婆来家住了,不能让陈小秋打她的宝贝儿子啊,这还能世世代代地打下去不成。

晚上吃饭的时候,蔡金花眼瞅着公公把一口痰吐到了木板地上,她拿眼角的余光看了眼陈小秋,男人的脸上又是愧、又是羞的,却不敢说一句话。

蔡金花放下了筷子,这饭她是吃不下去了,那口痰堵在了她的心口。可是她不能说了。

篇5:多少事,欲说还休散文

苍茫的暮色给凝重的空气涂了一层阴郁,几缕炊烟在几米高时就解体了,晚霞也黯淡了。牛羊返圈,鸟雀归巢。那女子心灵的操场堆满思念,泪干了,眼角依旧残存着潮湿的忧伤。心碎了,心头激荡的是令人迷恋的梦。梦是蝴蝶的翅膀,年轻是它的资本,历史、岁月是它飞翔的天堂。哀鸿的声响,击退了涌上心头的潮水,沉郁的呼唤,无奈的怨悔交错成一张网,思绪凝固了。郑愁予啊,郑愁予,他真的走了,丢下斑驳的往事,沧桑的记忆。放弃了曾经执着的守候,浪漫的臆想,没有了细心的呵护,款款的慰藉。他带上孤寂的脚印,惆怅的心情,为解读人生奔上归途。远方是他向往的目的地。

远方响起希望的歌谣,这是一泓清泉,孤独在这搁浅,记忆的触角掀开历史的帷幔。在时空经纬线上,沉淀的是未被冲刷的昔日情怀,他匆匆南下,在这鱼米之乡与她邂逅结下不解情缘,岁月的沙漏悄无声息,暮然回首,蝴蝶在喘息间逃逸而去,遥想被潮水溶化的足迹,快乐殆尽,留下残酷现实,所有无不使他落魄感伤。他,豪情纵横,放荡不羁,意气风发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他悲恸于享受与拼搏的抉择,还有是否能得到理解是远行的枷锁。凛冽的.风挑起波澜,唤起沉睡的心灵,他仰望苍穹,质问:我有机会成为一颗陨落的星吗?

巍峨的高山是阻挡不住流水前行的脚步。逆行的波涛即使碰到礁石也不会退缩。他全身热血沸腾,气息中蔓延的是伟大抱负,他决定穿越这道坎“温柔乡英雄冢”是啊,好男儿志在四方。他如潮汐来去兮。

那女子并没有挽留他,也没有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嚎哭,她静默了,倚在柴门前,尽力挥手,示意相别,惨白的脸上可以看出几经波折后的憔悴。曾几何时自己还是“墙里佳人笑”而后却不堪落寞,柳条不再婆娑,草儿不再摇曳,马蹄声响彻穹宇。

光阴荏苒,曾经的一线快乐,浓缩在记忆中,现实里她用凄美的方式埋下璀璨,爽快而又毫无保留,其余则任由时间切割。她叹息自己不是薛涛,可元稹还是走了,但她会像薛涛一样,保留那一份空缺,一直耐心地守候。

篇6:欲语还休的散文

曾经过很多故事,最难忘的是和一个残疾男孩的爱情,只是这短短真要说什么却是“欲语还休”

抱歉,不知该怎样称呼您,也觉得自己很冒昧,很可笑.我一直是一个拘谨而羞涩的女孩,但愿还能算女孩,因为我已经二十八岁了.

我生活在浙江的小城镇,一个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有自己的事业,虽不算大但能够自立这让我感到自豪,相貌不算丑,但也不算漂亮.我的一切都是平平淡淡,安安静静,而自己也喜欢这样的生活,无大喜也无大悲,闲时听听音乐,练练毛笔字,看看小说,如果能够这样持续,我也就这样快快乐乐的生活,一直认为这是真正的幸福,平和的心静,健康的身体,还有足够自己开销的钱.

有时也有爱情的风吹来,犹如湖面微微泛起的涟猗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点缀着自己年轻的生命.虽然春风不能驻留,但也感激给我爱的男孩,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寂寞了,我上了网,认识了一个特别的男孩,他不像春风,却像春风中微微飘动的杨柳,单纯的能看清每一条柳枝和每一片树叶,又潇洒挺立,他给我的感觉真好.聪明,开朗,正直,善良,谈什么呢,谈他的计算机,谈他的爱好,甚至还谈了各自以前的朋友,他留给我一个“阿甘”之谜让我猜.得承认我们相爱了,秋天的.时候,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比起EMAIL中冷冰冰的文字要亲切多了.

好像还没准备好,爱情就来了,如此知心,如此让人迷恋,可是他总是显得很忧郁的样子,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他失恋的原因,年轻人谁没经历过呢?算什么?老让我猜“阿甘”之谜,这长长的谜我不知从何猜起.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们彼此相爱,他见我不猜了好像更加忧心重重,终于有一天他告诉我,他是一个残疾的男孩.那是一封长长的信,十分凄惋,他是一个不错的男孩,却因了残疾得不到女孩的了解,因为可爱的女孩根本不给他机会,而现实是他只能接受外地的打工妹,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一个悲剧.

正好出差没看到“阿甘”之谜的信,等我看到时已经晚了,当我打电话告诉他我不在乎时,他告诉我等我的回信已经好久,长得象他的一生,家人催促他,就在前一天他怀着绝望的心和一个乡下的女孩结婚了.握着电话的手不停地颤抖,每一句话都让我痛彻心肺,我挂上了电话,为了不让自己在他面前哭出来.

篇7:何须,欲言以还休杂文随笔

可我转念一想,一半在于选择,一半交给命运,我们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成为了自己要成为的人,所以渐行渐远,“何必三两句,欲言已还休”,除了陈年旧事再无话题,可旧事如陈年久焙,美虽美矣,一朝痛饮杯盏见底,缘分也就尽了,故而不舍,仿佛只要“最后一面”未见,便随时随地想见便能见到了,正如双亲尚在不言老一般,人的情感脆弱敏感,总要寻求寄托。

逃避可耻却有效。初中至今,我写了成吨的博文、日记,甚至还有未完结的各种小说,我的网盘里有卷毛君的聊天记录备份,还有许多波斯猫的梗的截图,见证了他几年来的头像变更,可我鲜少回头看了,留待晚年躺在摇椅里晒太阳,弹一曲浪淘沙或者夕阳红,当做佐酒菜。

回忆太多总要伤神,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离开小学,当我还在遥遥挂念塔中的时候,当我还在担忧着小学时的朋友将我忘记时,没有想过十年后,他们的确是将我忘记了,而初中的革命友情坚如磐石。

而离开初中,我和小高甚至都称不上特别熟悉。在去往淄博的大巴上偷拍他的睡照时,在逛超市时接起他语焉不详的电话时,我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半夜咬着奶茶吸管在琴房和他打着电话探讨人生终极意义……

高二之前我没有认识巴掌脸,我不知道会有人这样无原则地点亮我的生活,我还在为初中的闺蜜在食堂约饭时没有送我就离开、为她有了新的好朋友而失落。当我在黄山脚下哭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当同行的朋友手足无措的时候,我说我打个电话就好了,我可以坚信能令我开心起来的人,日常不经大脑地互相唠叨的人,也不需要太多。

大一下之前我没有认识夏叶姑娘,我过得很不好,整个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愤世嫉俗。那时候我不知道一个女生体内可以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她仿佛永远不会疲倦,仿佛棱角永远都不会磨平,我爱她也嫉妒她。

但有一点儿和我之前熟识的朋友都不同,我不想成为她。我知道我不能,我也不想。这一点让我很开心,我仿佛终于长大了,终于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的了,我对她留言说

“你很像一两年前的我,年纪也恰巧合适。可衬托之下觉得自己变得太多,心中升起一种悲哀。看着你热情洋溢的宣言,心底有一句‘唉,可这才是生活嘛’如鲠在喉。另一些时候我怀疑,我才是更加理想主义的那一个,因为现实在眼前片片剥离,才干脆放弃在现实中寻找理想,干脆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彻头彻尾庸俗的人,试着融入集体,做个可爱的人…

你的活力和热情时常灼烧着我,我很喜欢你,可我大概并不能适应和你一起生活,我是说…朝夕相处的话(原谅我做这样的假设)。这样尚且不能的话,还有人可以么,更别提什么异性了。”

她说,

“其实感情里面,更多的是一种超越感情的东西。深厚的友情也好、爱情也好,都是这样。不可能有一个人完全符合想象,完全天造地设。但想想看,若没有宽容和忍让,这世上配得到一份爱的人,并不会太多。 ”

我深以为然。

今天中午遭到重创,寝室四人,其中一对室友很明显地孤立了我,经另一个室友提点我非常震惊,他们对我积怨已久了,无非都是些琐事,觉得我打扰到了她们休息,我觉得十分荒谬委屈,即使我做的的确有许多不妥之处。我震惊难过之后,选择无视,以后多加注意吧,可我不想去修复关系了——像我曾经做的那样,略带讨好的——事实上是,总有一些点是我没注意到的,而我委屈了自己迁就她们的点又被视作理所应当,加之本来就志趣不合,积重难返了。

遇到那些人,被他们教会了成长,被他们深深地爱着,我已经何其幸运了,人要知足,我不该要求所有人都喜欢我,不该奢望和所与人都做很好的朋友,那些吹散在风中的情谊,散了也就散了。

微博上关注了一个最近蛮火的写手,专职码字的,人很可爱,甚至可爱得可以和我相提并论了,看着几十万的.粉丝和热闹的评论栏,我可以说是巨羡慕了。甚至我回复了她一条略超速的动态,一众粉丝接着回复我,点赞过百,每天登陆微博都有人关注我的X生活这事儿真是令人…难以言喻哈哈。这曾经就是我年少时的理想生活啊,而且她文笔平平,甚至比不上我啊,可她去做了。

可我已经迈向了另一条路,我想,我已经足够强大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昨天电话里向娘亲疯狂诉苦,学校没能评上双一流,下坡路是肯定要继续走着的了,我自己也感觉前途灰暗,压力巨大。我大二了,时间蹭蹭蹭地过,我还在考研和就业之间徘徊纠结,活得束手束脚,为了一点儿绩点兢兢业业,又想水出可以写的简历,又想重视真才实学静心看书,这个世界的房价在飞涨,钱生钱才是来的最快的事儿,那些固有利益者滚着雪球,阶级流动越来越困难,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呢?

她自然是说,你都在想些什么啊,这不是你该想的事。

是的啊,我们这些可爱的小仙女,做好当下的,自己该做的事就好,剩下的都交给锦鲤吧。按照十几年以来的经验,我到新环境先需要用一年的时间缅怀过去,伤春悲秋,第二年适应了,就可以投入到新的人和事中,Now it is the very time。

仓促结尾,滚去学习。最近大概都不会有时间写这么长的东西了,耗费了整半天的心神。

篇8:“走转改”,欲说还休

继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之后,2011年9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下发了关于在新闻出版系统深入持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通知,通知强调了在新闻出版系统深入持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那么,对于在转企改制取得初步成果的出版业来说,这一活动,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如何善于让“走转改”活动真正成为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助推力呢?在实施“走转改”活动中,又该如何避免走入误区呢?

“走转改”,警醒出版业各层级的一剂良药

2011年,对于出版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来说,切切实实体验到了“变革”的滋味。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道路,对在文化产业里处于核心地位之一的出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是,一方面要求出版业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一方面是出版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出版图书近33万种,位居世界第一,但如果剔除教材教辅,剔除大量跟风、重复出版的,剔除引进的图书,再剔除大量滞销的品种,属于原创的优秀图书又有多少呢?属于真正满足读者需要的又有多少?数百亿元的积压库存图书充分证明,表面繁荣的中国出版业,隐藏着大的危机。此外,内容质量的低下和创新能力的薄弱,也是出版物文化影响力式弱的根源。2010年全国出版物引进输出比为2.92∶1。其中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种,引进地前3名分别为美国、英国、日本;与此同时,输出的出版物版权仅5691种,图书版权的输出地仍以台湾地区居首(1395种),其次是美国(1147种)[2]。数据也再次表明,中国出版业的影响力与中国的整体实力不相称,也和中国文化的战略发展目标不相称。

所以,无论对外,还是对内,中国出版业都面临着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艰巨任务,唯有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才能让出版产品适应更多的层次、更多的知识群体、满足人民群众更多的文化需求,才能进一步繁荣出版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走转改”活动,确是警醒出版业各层级的一剂良药。当然,具体的疗效还是要看出版从业者如何去理解“走转改”,是将其看作一次“秀”,还是看成解决出版业深层次问题的一次机会?

基层是出版实践的主战场。出版业不同层级所面对的“走基层”,有着不同的含义。具体说,对于出版企业的员工,走基层的对象包含基层读者、基层销售渠道、基层作者等;对于出版企业的各级管理层来说,走基层的含义除了走近基层渠道、基层读者,还包括走近基层编辑、校对和发行等一线员工;对于出版行业的管理者来说,走基层的含义就更不一样了,它除了涵盖上述的范畴,还有着了解国有、民营等不同性质的基层出版企业、发行企业生存状态的含义。

以上三个层级,其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它们组成一个整体,如果片面地强调其中部分层面,就很有可能使走基层的活动流于形式,成为应付,变成过场。

同样,“转作风”也具有多个层次的指向:出版企业的员工要转变浮于市场表面、不脚踏实地的作风,那种坐在办公室一拍脑袋就上选题的做法就属于此;而国有和民营的出版企业也要转变各种不良作风:其中既有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作风,也有见钱眼开、恶俗之极的作风;出版行业的管理部门,也要或多或少转变习以为常的生硬管理、盲目指挥的作风。关于最后一点,此处仅举一例,目前对中小学教辅选题的“一刀切”管理,是不是就有生硬、粗暴之嫌?难道超过半年时间让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停止申报教辅选题,就能达到提高教辅图书质量的管理目的?就没有低估市场那看不见的手之嫌?

说到此处,想起了《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曾发表过一篇有趣的报道说——著名的家具制造商宜家(IKEA)已经开始调整书柜的设计,新款的书柜更适合摆放小饰品,而非放置书籍。因为他们认为,越来越多的用户购买书柜只是为了展示而不是为了装书。虽说这并不意味着出版业的衰落,但考虑到宜家“比利书橱”的价格都能成为衡量各国购买力的指标,我们还是不能把这个信息仅仅当作八卦[3]。

所以,“走转改”活动对于处于深化改革中的出版业来说,可算一剂平实的药方。它既能使出版企业落实出版产品“三贴近”要求,增强出版产品影响力,也能成为加强出版企业队伍建设、提高出版企业员工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还可成为出版行业管理者审视自身定位的有效触媒。一句话,它确实可以成为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助推力。

“走转改”,如何成为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助推力?

2010年底,新闻出版总署宣布,除先期已经完成转企的出版社和保留事业性质的公益性出版社外,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全面完成转企任务。至此,包括地方出版社、高校出版社、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在内的全国所有经营性出版社已全部完成转企,成为市场主体。然而,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中迈出的第一步。更为艰巨的目标在后头——出版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行机制,成为规范运作的现代出版企业。如果说改制更多的是“名分”的变换,那接下来的改革才是真刀真枪、伤筋动骨的“实质”性的改变。

出版改革的大致路线图是:转企改制——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绝大多数的出版企业都停留在这三步曲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所以,如何深化改革已成为出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身份的转变难,而角色的转变、心态的转变乃至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思路的转变,则更难。而在这些艰难转变中,为何要借助落实好“走转改”活动,使之成为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助推力呢?

這里先引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陈海燕的一个观点:国企具有天然的保守倾向,不易适应竞争环境,所以在竞争性行业,一般的说国企要让位于充满活力的、具有强烈逐利冲动的民间资本,所以,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弱化国企的保守性,增强其进取心[4]。基于这种思路,通过落实行业倡导的“走转改”活动来推动相关的制度设计,改变企业的传统运作模式,强化企业对市场的贴近程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改革策略。

事实上,“走转改”活动的目的和企业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设想,若是出版管理部门对基层出版企业的处境和困惑了如指掌,那所能提供的服务和管理又将是何等的及时或到位?对于出版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对一线基层员工的情况有着清晰明确的了解又是何等重要?同样,对于一家出版企业的销售部门来说,还有什么比与自己的基层销售渠道拥有紧密而良好的互动关系更重要?

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为例,过去,员工们习惯了“旱涝保收”,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心劲儿明显不足。“旱涝保收”当然和现代企业发展的思维格格不入,也正是改变了这样的思路,通过集团的资源整合,专业化分工,加上相关的制度设计,使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实在的成效——总经理张梦欣在做客央视《首席夜话》时,说出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改革促进出版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以下数据和张总的观点相呼应:2010年,人事人才类图书销售额同比增长50%,集团出版新书和净资产分别同比增加12%和18%。[5]虽然,类似该社这样的改革措施大都是在倡导“走转改”活动之前,但其精髓是和后者的思路密切相关的。

nlc202309011500

“走转改”,怎样才能避免步入误区?

大多数从业者被以往的工作惯性所束缚时,极少有人能够跳出既有的思维来观察更大的世界。同样,“走转改”活动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实施中步入误区,尤其是在一种对于“行政指令”越来越阳奉阴违、偷梁换柱的氛围下。此处列出可能步入的三种误区:

首先,要避免把“走基层”简单理解成到下属业务单位转一圈。搜索了互联网上关于“走转改”活动的一些报道,大多雷同:即某某单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现场。其实,深入基层调研、互通信息本就该是企业的一项常态性工作。如果出版企业对自家产品在基层店的销售状况了解得不够及时;如果编辑对所策划图书是否受市场欢迎不清楚;如果管理人员对基层员工的真正需求和业务状态不知晓,那么这样的企业又有何竞争力,产品又有何覆盖率,又何谈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顺举十月文艺出版社在“走转改”的一个例子加以评析——在下基层的活动中,该社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收集了大量基层读者的反馈后,发现《平凡的世界》因为其近百万字的篇幅,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由于小说中作者的宏大叙事和大量的政治背景已经不再成为当代读者阅读的核心,所以该社决定出版一个篇幅适中的《平凡的世界》精编普及本,以满足广大基层读者需求[6]。换一个角度反省,如果每一个出版企业都能及时地发觉基层读者类似的需求并及时合理地予以满足,那滞压在库存中的图书该减少多少?

所以,“走基层”的关键在于落实常态化下基层的举措,将“下去”内化为出版业的自觉行动,变“要我下基层”为“我要下基层”“我乐于下基层”“我受益于下基层”等。所谓常态化的举措,便是要完善编辑、营销、发行下基层的体制和机制,鼓励他们采取多种方式与基层互动,了解一线读者的文化需求,和一线作者和销售商做朋友,及时、准确分析信息,科学决策,促进策划出具有真正生命力的、高质量的图书产品。真正落实常态化的下基层,便要科学制定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和基层员工一直保持密切的沟通,使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他们知晓、认可并愿意为之努力。真正落实常态化的下基层,便要加强出版管理工作中的科学性、服务性,认真分析出版企业转型中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管理超越简单的行政指令。

第二,要避免把“转作风”狭隘地理解成对某种经营思路的否定和排斥。转作风的本质应该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深入图书市场实际,才能对出版产业发展的状况做出准确判断,才能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不至于让“转作风”的举措无所凭借。出版业跟风炒作、重复出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现象非常突出,这种作风需要转变,但不能简单粗暴地予以否定——这种风气本就存在于绝大部分产品的市场中。姑且不说从业者和读者两方面都有着从众化的社会心理习惯,市场不会也不可能认可所有创新。毕竟,创新不是产品的唯一定位,在版权保护的大环境还不乐观的情况下,在企业还无法支撑创新成本的條件下,跟随和模仿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定位策略,但跟随绝不同于低级的仿造,更不同于简单的抄袭、剽窃。

所以,“转作风”的核心应该侧重于“转思维”“转观念”。对于出版行业的管理部门来说,管理思维不改变,也就会带来管理作风上的一成不变。对出版企业管理层来说,若不从根本转变管理思维和经营战略,就触动不了形而下的战术作风。对于出版企业员工来说,若没有转变成企业思维、企业观念,作风当然也不会企业化。所以,行业的管理部门应该转变成服务加协调的管理思路,企业管理者应该秉承的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人的管理理念,企业员工应该弘扬的是求真务实、面向实际、贴近但不被市场牵引的出版文化。

关于企业思维的转变,凤凰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海燕的另一段论述也值得品味:“就传统出版而言,出版社不是出版图书的,而是经营图书的。出版社作为企业,通过销售图书产品谋利,出版图书只是出版社的经营要件之一。这里并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讨论不同的办社理念。‘出版社是出版图书的’,反映的是生产本位的办社理念。‘出版社是经营图书的’,反映的是经营本位的办社理念。”[7]

第三,要避免把“改文风”错误理解成统一表达风格而忽略出版产品的差异性。出版产品确实要以读者读得懂、看得明的方式呈现,这个没错;出版企业确实要努力出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图书,这个更没错。但是,正如不同的新闻作品不能单纯统一成一种风格一样,出版产品的多样化、满足读者需求的差异化也不能被边缘化。

专业化和多元化是两种常见的经营思路。对于大部分出版企业来说,采用多元化思路也许并不合适[8]。随着中国阶层的逐步分化,图书内容的分众化趋势也已经越来越明显,同样是基层读者,他们的需求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出版业“改文风”的核心,应该重在改变浮躁、盲目的出版定位,重在建设稳定、优质的客户关系,重在确立明晰、准确的图书产品定位,重在打造有效并可持续开发的图书产品线。

如何善于落实“走转改”活动,避免走入误区, 使之成为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助推力,这是中国出版业每一位从业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燕帅. 总署下发新闻出版系统持久开展“走转改”活动的通知. 人民网,2011-9-28.

[2] 2010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发布. 科技与出版,2011(9).

[3] 张贺. 谈宜家的书柜与出版的未来. 人民日报,2011-9-30.

[4] 陈海燕. 书业转企改制与企业思维. 中国图书商报.

[5] 王玉梅. 柳斌杰携10位新闻出版领军人物做客央视《首席夜话》.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1-15.

[6]十月文艺积极开展“走转改”活动,http://www.bph.com.cn/cweb/NewsInfo.asp?NewsId=1019.

[7] 陈海燕. 书业转企改制与企业思维. 中国图书商报.

[8] 范绪泉. 出版企业的专业化竞争战略. 出版发行研究,2011(3).

上一篇:打牌作文400字下一篇:乡镇推普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