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管理学复试

2024-05-21

华东理工管理学复试(共7篇)

篇1:华东理工管理学复试

考研原因(reasons for my choice)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I have been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when I came here last summer.In room to get further enrichment.This is the first reason.The second one is I am longing for doing research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hroughout my life.It’s a pleasure to be with my favoriteimportant factor in my decision.Thirdly, though I have learnt a lot o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during the past four years, I think further study is still urgent for me to realize self-value.Life is precious.It is necessary to seize any chance for self-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is competitive modern world.In a wor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ak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ofession after two /three years’study here.研究生期间你的计划(plans in the postgraduate study)

First, I hope I can form systematic view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As for my plans in the postgraduate study , my express wish is to get a complete comprehens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If possible, I will go on with my study for doctorate degree.In a wor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ak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ofession after two /three years’study here.介绍你的家乡(hometown)

I am from Meizhou City, an old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It li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Hainan born here.In addition, it is famous for the hot springs.They are known for high-quality.Visitors at home and abroad feel it comfortable bathing here.There is my beloved hometown.你的家庭(family)

There are simplely four members in my family: my parents,a cute pet dog and me.Both my parents are famers.I am pround of them and I love them.During my preparing for coming here,my parents’love and support have always been my power.and I hope in the future I will be able to repay them.你的大学(university)

Northwest University is the first university fucked in China.It was founded in 1988.Now it develops in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efforts of generations, especial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library one of the biggest libraries.There are teaching research experimental bases.For example, the computer center, analyzing-test center, modern education technical center and soon.研究生计划,你如何打算?(plans)

If luckily I got the chance to lear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hard to learn the theoritical knowledge, constructing a solid base for my future work.Second, I would like to do some practical work with the help of the supervisor and classmates.Through this ,I can get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acquired from the textooks.I believe after 3 years of learning ,my dream will finally come true.自我介绍

(self-introduction)

Sample Answer 1:

Good afternoon, my dear professors.I am very glad to be here for your interview.My name is Liang Gaosheng.I am 22 years old.I come from Mengzhou City, a very beautiful city.My Technology.Generally speaking, I am a hard-working student.I will try my best to finish it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Also, I am a person with great perseverance.During the days preparing for the first examination, I insist on running every night, no matter what the weather was like.And just owning to this, I could concentrate on my study and succeeded in the end.Well, in my spare time, I like basketball, tennis and Chinese chess.Also, English is my

favorite.Though I have passed the CET-6, I know my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 I will continue studying.Ok, that’s all,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篇2:华东理工管理学复试

写在前面:我于2012年1月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初试的两天过的很快,英语做的比较顺手,因此也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专业课方面,老师出题与以往的风格有些变化,华理社会学的重心明显偏向了西方社会学理论这一块。两门专业课都以这一块为重点,所占分值很大。其次重要的是研究方法,推荐袁方那本,不必全背,看熟即可。郑杭生的《社会学新修概论》里的知识初试几乎没有涉及,没时间可以不背。推荐初试必须看熟乃至背熟的书: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华理老师改卷并不是很松,不过你都答上了也不会不给你90分以下。如果你想在两门专业课上夺取高分,其他基本参考书也得看看,但是不用背,例如刘少杰的《国外社会学理论》。

我的初试成绩:政治70、英语78、社会学理论与方法133、社会学史136.总分417,初试第一。

3月30日国家线公布,法学类分数线为42 42 80 80 315.当晚华理公布复试分数线,把社会学分数线划为55 55 100 100 350.相对全国其他院校的社会学来说比较高,但是前十五名中似乎并没有人因为单科没过线而被刷掉。

最后进入复试的19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人(注: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不占当年即2012年招生名额)。录取15人,实际上就是17人进入15人,淘汰两人。

复试日记

第一天:体检、学院报到:体检没什么好讲的,有三天时间让你完成体检,个人建议第一天就完成所有体检。到学院报到,手续要求的相当严格。问题普遍出在这几个方面:

(一)本科成绩单原件。研究生网站上没有注明是哪儿盖章。社会学院老师要求:教务处!(建议:学院和教务处都盖章)

(二)准考证。很多人没带准考证,因此多了些麻烦。

(三)本人纯属特例,我是因为本科学校在2010年更改校名,导致我学生证上的校名和我报考研究生时填写的校名不一致。解决办法:去本科所在学院开出更改校名的证明,并加盖公章。

第二天:上午专业课笔试:两个论述题。每题50分第一题题目大概为:以社会结构的角度,谈谈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作用等等。第二题大概为:2012年是中国城市元年,谈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病”的表现等等。点评:题目比初试论述稍活,但也都是当年学术热点。经验:尽量多答,但不能乱答,一定要套用理论,比如第一题可以用社会分层、刚性社会结构来分析。第二题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学新修概论上有涉及,但是答那个远远不够。一般情况下两个论述答完至少要六页答题纸。高分学生一般会超过8页。考试时间2小时,比较紧。

下午英语听力和语文。听力今年是短对话、长对话和填空。短对话六级水平(5分),长对话和填空较难得分(共20分),用的是国外广播和新闻,可以拿VOA快速英语练练。满分25分,我只得了13.5分。语文总分100分,题目较简单,时间2小时,足够用,认真对待就行,不要因为语文而拉分。题型有逻辑、阅读、文言文、小作文。小作文是论文开题报告,阅读涉及到了诗歌默写。

第三天:休息一天

第四天:面试。面试是考研复试的关键,也是整个考研的关键。每年都有人过高估计初试的重要性,以为初试靠前就一定会被录取。2010年华理社会学复试刷掉了初试第一,2011年刷掉了初试第四,今年初试第四也被调剂了,血的教训!其实初试只是一个开始,进入复试,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复试才决定成败和奖学金分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华理的总分是这么计算的,复试满分100分,初试和复试各占最后总成绩的一半。最后得分的计算公式为:(初试总分)÷5×50%+(复试笔试×35%+英语×4×5%+语文×10%+面试)×50% 【初试总分500分,复试笔试100分,英语25分所以要乘以4,面试总分50分】

也就是说,初试你比别人高十分,最后总成绩你也只比他高一分。但是面试总分是50分,你比他低十分,最后总分你就比他低5分!面试的一分等于初试的五分!!另,复试100分如果没有超过60分,也必淘汰!(不过只要认真参加了复试,想不过60很难„„)

所以,每年华理社会学都有高分同学被刷,很多初试排名靠后的同学最后总成绩反而很考前。这里顺带提一下找导师的问题。很多学校都有提前联系导师的习惯,华理社会学不一样。初试成绩下来之后,你可以发邮件给喜欢的导师。但是注意,有风险,华理的校风很正,钱旭红校长专门抓这个问题,开大会说要斩断一切“非正式渠道”,不怕得罪关系户,有事他顶着。所以社会学院的导师都不会表态肯定会接受你,只会说复试之后再说,个别老师甚至很讨厌在复试之前联系他。我的建议是,不用联系,最好别联系。与其联系,不如多读导师写的书,面试可能会用到!

我面试的成绩也是第一,有些意外,但也算有些经验,写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认真看看。面试地点:在社会学院第一会议室,25平米左右,很敞亮。

面试人员:2012年华理社会学面试改革,九名导师面试。其中一名英语面试官,一名外籍教授。(放心,外籍教授是日本人,她用中文提问)。主审官是张广利教授,他是每年不变的,其他导师以后可能会有变动。还有一名学长负责全程摄像,记录面试过程。所以当你进入会议室时,会有九名导师和蔼的坐在你对面,你的正对面应该是张广利教授,一名学长开始摄像。

面试内容:第一步:张广利教授提问,让你做自我介绍。这个要认真准备,但张广利老师和汪华老师不太喜欢听你拉家常,所以最好一句带过家庭、家乡情况,也可以完全不提。自我介绍的重点有三个:第一,你的姓名。第二,你本科上过的课程。第三,你的学习计划。第二步:冷凤彩老师用英语提问。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非专业课问题。The key of study。第二个问题是比较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第三个问题是解释社会化。三个问题我基本上都简洁的回答了,冷老师似乎很满意。经验:英语面试今年和汉语放在了一起。老师先会问一个日常生活问题,比如家乡、学习方面的。后面的问题都是专业问题,多是比较概念、解释概念,比如科层制、对比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等等。英语在平时积累,发音一定要标准。只要敢于开口,就有分。

第三步:除张广利之外的老师开始随意提问。今年改革的重点在这里。老师们提问都很随意,没有固定套路,也没有必问的题目。下面是问我的题目,做个参考:

第一个老师问我读了那些社会学著作,用两分钟介绍。我说了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和吴文藻的《论社会学中国化》。老师很满意。这个问题相对而言重复率比较高,建议提前准备。两本就行,国内国外都行。但前提是你真的完整读过,而且是你真心喜欢,对这本书有系统了解。

我这么建议的原因是:第二个老师就《论社会学中国化》提问了,不是问本书的内容,而是让我举例社会学中国化的著名学者,要求早期和当代各举几人。我的回答老师也较为满意。试想一下,如果你例举的是涂尔干的著作,比如《自杀论》或《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你最好连法国年鉴学派的所有人都有所了解。

第三个老师(日本教授)问的是我的社会实践,这是从我生源地引出的问题。这个不难,但是要把老师的话听清,有礼貌就行。

第四个老师接着问实践。问题是:假如你亲临汶川地震,请做一个关于社会恢复的课题设计。我用的是个案研究,老师也比较满意。

第五个老师提问:你的课程中有老年社会工作,请你分析一下当下人口老龄化问题。经验:你可以在自我介绍时避开你不熟悉的课程,以免老师就这一课程的基本知识提问。第六个老师提问:冷凤彩老师用汉语提问,问的是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第七个老师提问:分析一下社会转型问题。

第八个老师是副系主任汪华老师,社科院的博士后,理论和方法很好。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同学们事后普遍反映他是最难过的一关。他非常反感学生不懂装懂。他问我了三个问题:第一:民俗方法学的研究范式。我说民俗方法学即常人方法论,是由哈罗德.加芬克尔开创,研究范式属于社会解释范式。汪华老师反问我,你确定?我怕答错,就说了不确定。旁边的张广利教授笑出声了。第二个问题是:联合家庭。第三个问题是:老年社会。我答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他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有礼貌的说谢谢老师指正,他便放过我了。第四步:最后一个,也是最最重要的,是张广利教授的提问。他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上有很深造诣,是国内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他的提问可能会非常专业。大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方法。问的非常细,而且如果你答对了,他会继续深入问。研究方法的第一个问题是初步探索的内容和任务。我没记清,说不清楚。他第二个问的是因果假设。我答了因果假设,他接着问因果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这个我又说不清楚。方法的第三个问题是:统计分析中的推论分析。我答了主要有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本以为他会到此为止,他接着问了假设检验的概率论理论基础。然后还问了做题的步骤。(注:张老师的方法问的比较难,偏向定量分析和社会统计学,不会就说不知道,他不会因此而给你低分。)然后是理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比较贝克和卢曼的风险社会理论。(事后有些同学跟我说应该问的是比较贝克和吉登斯的风险社会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这么直接跟张老师说了,就掉进陷阱了,老师会不高兴。实际上卢曼的系统功能论也提出过风险社会,是由系统分化产生的。经验:永远不要质疑老师!)第二个问题是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我答了亚历山大采用后实证主义方法论,他接着问了后实证主义。(经验:不要乱提你不会的名词,保证你提及的每个专业术语你都十分清楚。)总之,张老师的提问很有水平,但是他其实非常仁慈,你不会一个问题,他会逐步降低难度,给你台阶下。只要你答对其中一个,他就让你过了,给的分也不会低。

总结:面试的半小时可能是整个考研过程最煎熬的半小时。华理社会学考研是个逐渐升华的过程。专业知识的考察难度也是指数上升的,在面试时到达顶峰。但是,只要你好好准备,并且管住自己的嘴巴(即不要随意提及你不熟悉的知识点,老师会抓住不放),面试的分数就不会太低。面试唯一的制胜法宝就是面带微笑和“谢谢老师的提问”。以这种方式结束30多分钟的面试,即便你回答的一塌糊涂,分数也不会太低。我最后综合排名侥幸还是第一。但是社会学最后的排名和初试的排名差别非常大,初试第四被调剂到人口学了,有些初试发挥不太理想的同学在面试中赢得了老师的肯定,最后排到了前面。

篇3:华东理工管理学复试

关键词:景观改造,保留历史文化,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开敞式

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所大学风格、面貌的体现。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一所大学的风格和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的校园绿化也需要不断创新,大胆革除那些已不合时代要求的落后内容与僵死的形式,进一步发展优秀传统与现代内容相结合的绿化形式,改变过去的那种“封闭式”绿化为“敞开式”绿化,使其符合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1 老校区绿化格局现状

由于不同时代对校园绿化的要求不同,校园绿化的风格也不同,就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梅陇路校区)为例,从20世纪建国初期至今,迎来了第60个周年庆典,经历了风风雨雨60个年头的变迁,老校园的绿化格局已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1 绿化有余,美化不足

20世纪50年代,老校园中绿化普遍树木过多,华东理工大学亦不例外,到处郁郁葱葱,绿化有余而美化不足,已经对校园教学楼及宿舍的使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教学楼前后种植的几排高大乔木遮挡光线,致使教室内阳光不足,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影响学生学习。

1.2 老化有余,朝气不足

由于种植年代较长,速生树木、花灌木、绿篱已日趋老化,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病虫害多,花期变短。绿篱生长过高,下面老叶脱落、干枯,失去了应有的观赏价值。那些病弱、枯老、杂乱的树木形状与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形象格格不入,生长不良的树木也失去了观赏价值。

1.3 平面绿化有余,立体绿化不足

由于建校初期,老校园用地充足,绿化面积较大,常在较大的平面内种植低矮植物,立体绿化被忽视,而随着建筑占地的扩大,绿化面积日趋缩小,整个校园内的平面绿化已显得过于单薄狭小,迫切需要增加立体绿化,来丰富其空间层次感。

1.4 封闭有余,开敞不足

老校园的树木、绿篱经过几十年的生长,起初整齐、美丽的绿地内挤满了乔木、灌木,绿篱高达2m以上,不仅减少了学生的活动空间,而且也缩小了人们的视觉范围。这种拥挤、封闭、呆板的空间易使人产生消极压抑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精神。

1.5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校园内大多采用几何状绿地布局,绿化树种大多采用常绿的松柏类树种,这种格局显得过于简单,缺少那种效法自然,给人以诗情画意的意境,易诱发人们消极情绪的产生。

2 新建校园景观规划原则

综上所述,针对华东理工景观现存的问题,形成了最终相应的改造思路。新建校园一般都有与校园总体规划相配套的绿化原则,而像华东理工这样的老校园由于岁月推移,绿化改造比新建校园绿化难度更大。不仅要遵循“效法自然,因地制宜,艺术造景”等一般原则,还要根据其特殊性,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设计简单,易于管理

在进行高校景观改造工程设计时结合了学校绿化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改造区域的地理环境、周边环境以及是否适合师生学习、娱乐、休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以后的维护与管理。由于高校受绿化经费等限制,绿化设计考虑简单易行,便于后期的维护与管理,保持和提高绿地的观赏价值,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2.4 保留大树,改变地形

由于过去种植了很多的树木,起初整齐、美丽,随着树木的长大,就显得过于拥挤,透视性不强,这样就造成了远看郁郁葱葱,近看杂乱无章的现象,形成了“封闭式”的绿化模式。所以考虑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树种,在大树周围合理运用草花和地被植物,增加绿化层次,丰富绿化景观。在适宜的地方可通过适当改变地形,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2.5 植物造景,调整格局

针对原先绿化有余,美化不足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在现有的绿化框架上进行格局的调整和改变,特别是在细部的绿化上下功夫,把影响美观和观赏性不强的部分植物移植,改“封闭式”绿化为“敞开式”绿化,使绿色真正融于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实施中,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香味、叶相、季相等自然美。通过利用不同色彩的低矮植物(红花檵木、红叶小檗、金叶女贞、龙柏等)进行造景,形成大空间、大色块,色彩对比强烈,丰富的曲线造型,以动势构图突破图案的呆板,富有时代感而不排斥诗情画意,给师生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2.6 增设景点,提高内涵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因此学校的绿化美化要适当考虑“精神环境”的塑造,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美好精神风貌的育人环境。结合华东理工的整体布局,根据“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建有特色”的原则进行造景,并达到“寓教育于景物之中”的目的。

2.7 循序渐进,推陈出新

老校园经过几十年的绿化,大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和高校的精神风貌融在一起,成为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精神上的模式,经过多番的会议交流讨论,我发现这种精神模式在一部分保守老同志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所以在绿化改造过程中,不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校园本来的风格,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局部修整,慢慢改变原来的那些不适应时代的东西。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对校园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相信师生观念在慢慢转变,随着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创新设计手法将被大家所认同并接受。因此,对于校园绿化改造需要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黄德明.从武汉大学校园景点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J],中国园林,2001(6)

[2]陈亮明,张毅川,乔丽芳.高校园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5(6)

篇4:华东理工大学

学校校园环境优雅、风景秀丽,是上海市花园单位,现有徐汇、金山和奉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3.9万余平方米。

校图书馆总藏书250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18000余种,具有CA、EI等48种大型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是全国化工院校情报协作网组长单位,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

学校设有14个专业学院和1个直属体育系,学位授权点覆盖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现有53个本科专业、100余个硕士授权点、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1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905人、本科生15662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3684入,有各类正副高级职称的人员1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5名、兼职院士18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1名。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6门,“上海市精品课程”47门。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包括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4个省部级研究基地,53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有800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近年来,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8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己与美、德、日、法、英、加、韩和澳大利亚等国的6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

篇5:华东理工大学主考商务管理专业

上海市A级(优秀)学院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示范性助学组织

上海市“双十佳”培训机构

上海市首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评估合格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市新知进修学院是上海市A级优秀学院、上海市双十佳培训单位、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示范性助学组织组织,具有丰富的助学经验。历次平均考试合格率约87%,部分课程通过率高达100%。学校丰富的开班经验深受广大学员好评!学校每月均有新班开学,是全市本专业开班频率较高的助学院校之一!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内对于商务管理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培养我国亟需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商务管理方面应用型、职业型高级人才,上海市于2003年10月开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商务管理专业(本科段)。

· 学制短:本科段全部课程完成仅需1年半(三个学期)· 学费低:全部学费12000元。

· 通过率高:项目自身优势及核心授课团队(命题组及阅卷组师资)保障了高达90%的通过率;仅有三门公共课,其余均为自主命题的专业课,考前强化辅导,命中率高,事半功倍,自主考试。

· 学习方式多样化:业余时间上课,选择灵活;高中起点可选择专本套读。· 免费试听: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专业的师资力量,可预约免费试听。【学历层次】

凡通过本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考核,毕业论文经答辩成绩合格,由华东理工大学及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共同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由华东理工大学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签发的剑桥高级商务管理证书(Cambridge Diploma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报读条件】

凡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者均可报读我校专本套读;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可报考独立本科段。【授课方式】

业余制学习,周末面授 【报名须知】

学员报名时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寸免冠正面蓝底彩色照片3张,并填写《学生报名信息表》。【报名方式】

报名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宝庆路8号2楼(上海新知进修学院)交通路线:地铁一号线七号线常熟路站, 公交15路、49路、824路、830路、927路、167路、911路、920路、911路区间、96路、26路、926路、93路、816路、42路、40路。

咨询电话:021-51086162 33561651 64331466 【科目设置】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公共基础课 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 11741 市场与市场营销 4 4 11742 商务沟通方法与技能 4 5 11743 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 5 6 11744 会计原理与实务 5 11745 战略管理与伦理 6

专业核心课 11746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6 9 11747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6 10 11748 商务运营管理 6 11 11749 商务管理综合应用 6 12 00015 英语(二)14 PETS-3证书课程替代

篇6:华东理工管理学复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总结

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在公司里将这些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工作中。自己对工作从思路上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了!具体在以下几方面

一、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制表、作图、发布招聘信息、参与招聘和培训。能够客观合理的规划公司的人员配置!将所需要的东西条例化,格式化和具体化!

人员需求表是我一直坚持做得一个表格,也是花时间最长的一个表,一个星期。一张合格的表要看形式和内容。形式从格式、排版,这可以看出工作态度和做事风格。设计一张格式排版合理内容的表格,需要循序渐进。做出来的所有表都是为了给填表和用表部门看的,要有服务意识。想做好招聘,就要合理运用招聘工具---表格。做不好,招聘就会变得很吃力和杂乱。作图:图和表的共性就是同样从当工具的角色,这些工具的合理运用会受益匪浅。做得最重要的一个图就是《招聘流程图》,作流程图很累眼睛,一天下来眼睛又干又涩。箭头不能过长也不能接触不到文本框,文本框大小眼一至内容格式要相同,排版美观,不能有交叉线,不同步骤要用不同要色区分开,步骤说明和备注要和流程图相符。内容的逻辑性要强并且要简洁。招聘:完成《人员需求表》后,开始拿人事部的一名专员做实验,检测它的实用性。

二、专业和工作感悟。

我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我的工作是人员招聘。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存在着与实际工作的巨大差距。现实中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层面,尤其是在一些国企和中小型私企中比较常见,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建立完整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是比较传统的人事管理。所以,如何正视现实,如何适应企业的实情和文化,在实习过程中都是比较重要的。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整自己态度,转换自己角色,从学生到社会工作者,这种转换自己要坦然的面对,虚心向他人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培养出热爱工作的心态,这样可避免无聊,因为热爱才会有所坚持,才会有所专研,有所领悟。

大学学习即将结束,工作中也是我专业知识最重要实践机会,我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为今

上海智优学院

篇7:华东理工管理学复试

[1]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E)A 适龄就业人口 B 未成年劳动者 C 老年就业人口 D 待业人口 E 就学人口

[2]以华盛顿大学的弗伦奇(FrEnCh,1998)为代表,一些学者从管理的历史背景出发,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六阶段论中包括以下阶段:(ACD)A 科学管理运动阶段 B 建立阶段 C 人际关系运动阶段 D 劳工运动阶段 E 反省阶段

[3]人力资源经理也是客户经理,所谓客户经理,就是要为企业各层级提供一揽子的人力资源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ABCDE)A 共同愿景 B 价值分享 C 人力资本增值服务 D 授权赋能 E 支持与援助

[4]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ACDE)A 企业发展战略 B 供应商 C 企业组织结构 D 企业生命周期 E 企业文化

[5]工作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BC)A 职务名称 B 工作任务 C 工作关系 D 心理要求 E 学历要求

[6]工作分析人员要依据六个计分标准(即使用程度、时间长短、重要性、发生的可能性、适用性及特殊计分)对每个工作要素进行衡量,从而进行信息收集的方法是:(B)A 职能性工作分析法 B 职位分析问卷法 C 工作要素法 D 任务清单分析法

[7]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时,最常用的统计法包括:(ABC)A 趋势预测法 B 回归预测法 C 比率预测法 D 德尔菲法 E 自上而下法

[8]企业应付人员供给不足的措施通常有:(ABCDE)A 额外雇佣 B 内部招募 C 加班 D 工作重新安排 E 使用临时工

[9]为了顺利实施既定的招聘计划,组织需制定相应的招聘策略。招聘策略包括:(ABCD)A 招聘地点的选择 B 招聘渠道的选择 C 招聘时间的确定 D 招聘的宣传策略 E 筛选的方式

[10]工作申请表应当能够反映以下一些信息:(ABCDE)A 应聘者的个人信息 B 应聘者的身体特征 C 应聘者的受教育状况 D 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与业绩 E 应聘者的受训情况

[11]对于组织而言,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主要的优点有:(ABCD)A 成本较低 B 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C 减轻组织晋升压力 D 提高能够员工工作热情 E 降低员工流动率

[12]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其中内部因素包括:(ACE)A 组织的变革 B 技术进步 C 组织的复杂性 D 工会 E 管理者的支持

[13]影响员工绩效水平与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ABCDE)A 员工的个体特征 B 员工的工作输入 C 员工的工作输出 D 员工的工作结果 E 员工的工作反馈

[14]组织导向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E)A 企业标志及由来 B 企业的发展史 C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D 企业的主要领导 E 公司政策

[15]理人员在职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ABCE)A 工作轮换 B 辅导实习C 初级董事会 D 行动学习E 案例研究

[16]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做贡献的连续活动,职业具有五个特性:(ABCDE)A 经济性 B 技术性 C 社会性 D 伦理性 E 连续性

[17]根据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影响个人择业动机的因素包括:(ABCED)A 职业价值观 B 职业兴趣 C 职业的需求量 D 择业者的竞争力 E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18]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想去承担整个部分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是那种类型的职业锚:(B)A 技术型 B 管理型 C 自主独立型 D 安全稳定型 E 创造型

[19]喜欢允许他们平衡并结合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的工作环境。他们 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这属于哪种类型的职业锚:(E)A 技术型 B 管理型 C 自主独立型 D 挑战型 E生活型

[20]绩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绩效公式中指出了下列因素:(ABCDE)A 技能 B 工作态度 C 环境 D 机会 E 价值观

[21]对各级职工的考评,都必须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进行。直接上级相对来说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这反映了绩效考评的什么原则?(C)A公平原则 B 严格原则 C 单头考评原则 D 结果公开原则 E结合奖惩原则

[22]为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颁发荣誉称号,代表着单位对这些员工工作的认可。让员工知道自己是出类拔萃的,更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这属于哪种激励方式:(C)A 目标激励 B 榜样激励 C 荣誉激励 D 绩效激励 E 能力激励

[23]过程型激励理论的重点是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DE)A 需求层次论 B 双因素论 C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D 期望理论 E 公平理论

[2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提出人类的需要包括:(ABCDE)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25]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跟工作条件有关,包括:(ABC)A 工作环境与条件 B 薪金 C 个人生活 D 工作的挑战性 E 晋升

[26]年薪制的设计有多种模式,采用基薪+津贴+养老金计划的模式,属于:(A)A 准公务员型模式 B 一揽子型模式 C 非持股多元化型模式 D 分配权型模式 E 持股多元化型模式

[27]根据各项职务对企业的重要性,从高到低将各项职务予以一一排列,属于工作评价中的哪种方法:(A)A 分级法 B 岗位分类法 C 要素比较法 D 计点法 E 海氏法

[28]做好员工福利管理有许多重要性,包括:(ABCDE)A 吸引优秀员工 B 提高员工士气 C 降低员工流动率 D 激励员工 E 凝聚员工

[29]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福利:(ABCED)A 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理念 B 政府的政策法规 C 工资的控制 D 竞争性 E 工会的压力

[30]医疗保险具有哪些特征:(BCE)A 强制性 B平等性 C 覆盖面广 D 普遍性 E 互济性

[31]企业福利是指企业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雇员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包括:(BCDE)A 带薪休假 B 企业补充性住房计划 C 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 D 集体人寿保险计划 E 健康医疗保险计划

[32]荷兰林堡大学的组织人类学教授霍夫斯泰德,认为国家之间文化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纬度上:(ABCD)A 权力距离 B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C 男性化与女性化 D 不确定性避免 E服务意识

判断题

[1]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就劳动者的体能素质而言,又有先天的体质和后天的体质之分;智能素质包括经验知识和科技知识两个方面(√)

[2]以福姆布龙、蒂奇和德兰纳为代表的学者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3]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上升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责任,而是全体员工及全体管理者的责任。(×)

[4]组织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全球化。(√)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法律体系建设进入市场化转型新时期。特别是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八届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后,逐渐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以《劳动法》为主体的劳动法律体系。(√)

[6]任职者的直接上司监控任职者从事工作,他们有机会观察任职者的工作,能够客观地提供工作信息,收集工作信息的速度也比较快。一般情况下,任职者的直接上司是主要的工作信息收集者,往往需要他们对已收集的信息进行检查与核实。(×)

[7]激励型的工作设计方法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往往强调通过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它同时还强调要围绕社会技术系统来进行工作的构建。(√)

[8]判断法是依靠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运用其知识、经验甚至直觉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做出推测、判断的方法,常用的有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德尔菲法。(√)

[9]人力资源规划应该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10]组织根据业务活动的要求自主地选择所需要的员工,同时求职人员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地选择职业,是指人员招聘中的自主原则。(×)

[11]招聘信息的发布应该遵循面广原则、及时原则以及层次原则。(√)

[12]组织对决定聘用的人员,在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以后,要有12个月的试用期,如果试用合格,试用期满后,按劳动合同规定,享有正式合同工的权利并负相应的责任。(×)[13]情景模拟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题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潜在能力等。(√)

[14]勒温的场论是从人与工作环境不匹配的角度,分析人员流动的必要性,其中间的“不匹配”的表征是员工绩效。(√)

[15]组织通过实行末位淘汰,可以在内部建立能上能下、相互竞争的工作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内在潜力、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进行自我提升,优化了组织人力资源的丰量。(√)

[16]任务分析就是工作分析。(×)

[17]培训目标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说明员工应该做什么;二是阐明可被接受的绩效水平;三是受训者完成指定学习成果的条件。(√)

[18]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未来的工作绩效。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之所以与组织的绩效息息相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提升已成为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

[19]影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自身状况和员工个体特征两个方面。(×)

[20]萨柏的研究则侧重于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

[21] 要使用行为锚定法,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评分表的设计,但这种方法的使用比较简单。(×)

[22]关键绩效指标,是由上级领导与员工共同商议确定员工在考核期内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并在考核期结束时由上级领导根据期初所定目标是否实现,为员工绩效打分的绩效管理方式。(×)

[23]配对比较法的特点是需要进行多次的比较。(√)

[24]关键事件法是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的方法。(×)

[25]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26]不同的需求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

[27]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要归纳分为三类,即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28]负强化应该是连续负强化更为有效。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

[29]如果行为的区别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别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30]行为的一致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内部归因。(×)

[31]内部公平性指企业内部的职工感受公平,认为基本上做到了劳酬相符。(√)

[32]传统薪酬设计的原则有: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经济性、合法性等原则。(√)

[33]外在的金钱激励方式虽然能显著提高效果,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久,处理的不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反作用;而内在的心理激励,虽然激励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一经激励,不仅可以提高效果,更主要的是具有持久性。(√)

[3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风险的补偿和预防,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风险决定了社会保险的内容。对于我国企业职工来说,主要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35]养老金的给付和积累的时间长,因此其缴费和支付标准一般都需与物价和工资等变动因素挂钩,这里涉及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36]失业保险基金来源于失业保险费、财政补贴和基金利息。(×)

[37]生育保险费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但最高不要超过工资总额的1%。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列入企业管理费用,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38]强不确定性避免意识表现为:不确定性被认为是一种威胁,人们对此非常焦虑和不安,害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内心有努力、拼命工作的欲望,在工作中应尽力避免冲突与竞争。这类国家的人民倾向于服从传统的思想与道德规范,强烈地需要一致意见,有一种强烈的保守思想,缺乏创新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须遵守规章制度。(√)

[39]个人本位和群体本位是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40]跨文化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几种模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实践中具体选择那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

人力资源管理(本)-2 选择题

[1]人力资源具有下列特点:(ABCDE)A 生物性 B 能动性 C 时效性 D 智力性 E 再生性

[2]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四阶段论,企业把人力资源战略作为公司重要的竞争战略,或者从战略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属于哪个发展阶段:(D)A 档案保管阶段 B 政府职责阶段 C 组织职责阶段 D 战略伙伴阶段

[3]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ABCD)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技术因素 E 竞争对手

[4]在一定时期内组织要求个体负担的一至多项责任,被称为:(B)A 职责 B 职位 C 职务 D 任务 E 工作要素

[5]作为人事决策的基础,因此在工作分析的各个阶段,都必须以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为基础,绝对不能凭想象去做,是指工作分析的哪项原则:(D)A 科学性 B 实用性 C 变动性 D 客观性 E 认真性

[6]根据工作特征模型,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来对工作进行描述:(ABCDE)A 技能多样性 B 任务完整性 C 任务重要性 D 自主性 E 反馈

[7]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BCE)A 企业文化 B 技术支持 C 人 D 管理信息 E管理理念

[8]招聘计划中包括的具体内容有:(ABCDE)A 招聘岗位 B 招聘方法 C 招聘预算 D 招聘信息发布的时间 E 新员工到位时间

[9]下列哪些渠道属于外部招聘渠道:(ABCD)A 广告 B 职业介绍机构 C 猎头公司 D 校园招聘 E 员工推荐

[10]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根据绩效考核或任职资格考核,发现人事不匹配的情形,组织可以采用的人员再配置手段有:(ABC)A 晋升 B 降职 C 辞退 D 工作轮换 E 竞聘上岗

[11]对组织成员进行职位升降的客观依据包括:(ABCDE)A 绩效考评 B 任职资格评价 C 知识水平D 技能水平E 能力素质 [12]有效的培训系统是员工培训的重要保障。员工的培训系统包括:(ABCDE)A 培训需求的确定 B 培训目标的设置 C 培训方法的选择 D 培训的实施 E 培训结果评价与反馈

[13]主要是用来了解受训者通过培训学到了什么。主要采用书面测试、操作测试、等级情景模拟测试等评估方法,是哪个层次的培训评估:(B)A 反应层次 B 学习层次 C 行为层次 D 效益层次 E 结果层次

[14]部门和职位导向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ABDE)A 部门职能 B 团队成员 C 薪酬奖励制度 D 工作场所 E 办公设施

[15]管理人员脱岗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ABC)A 企业外研修班 B 管理竞赛 C 跨文化管理训练 D 工作轮换 E 行动学习

[16]下列哪些因素对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产生影响:(ABCDE)A 经济发展状况 B 社会文化 C 供应商 D 顾客 E 竞争者

[17]金斯伯格研究的重点是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他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ABC)A 幻想期 B 尝试期 C 现实期 D 过渡期 E 能力期

[18]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属于哪种类型的职业锚:(D)A 技术型 B 管理型 C 自主独立型 D 挑战型 E 创造型

[19]自我事务的管理包括自身的生理状况、心理发展、生活知识和技能、社会交际、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管理。自我事务管理状况哪些因素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ABCED)A 健康水平B 心理发展水平C 生活知识和技能 D 社交休闲方式 E 心理素质

[20]按照考核性质分,绩效考核可以分为:(DE)A 日常考核 B 定期考核 C 长期考核 D 定性考核 E定量考核

[21]成就激励是员工激励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内容,哪些属于成就激励:(ACDE)A 组织激励 B 能力激励 C 榜样激励 D 绩效激励 E 目标激励

[22]内容型激励理论的重点是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ABC)A 需求层次论 B 双因素论 C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D 期望理论 E 公平理论

[23]行为改造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激励的目的,即改造修正行为,主要包括:(AE)A 强化理论 B 双因素论 C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D 期望理论 E 归因理论

[24]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是指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因素,包括:(DE)A 工作环境与条件 B 薪金 C 个人生活 D 工作的挑战性 E 晋升

[25]首先对职务本身的价值做出客观的评估,然后根据这种评估的结果赋予担任这一职务的从业人员与其职务价值相当的工资,这属于哪种薪酬体系:(A)A 职务工资制 B 能力工资制 C 技能工资制 D 绩效工资制 E 年薪制

[26]影响薪酬水平的外部因素包括:(ABCD)A 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 B 地区及行业的特点 C 当地生活水平D 国家的法令法规 E 企业经营状况

[27]通过确定付酬要素,以及每个要素在职位中所占比重来评价岗位的方法,属于:(D)A 分级法 B 岗位分类法 C 要素比较法 D 计点法 E 海氏法

[29]社会保险具有哪些特征:(ABCED)A 强制性 B 保障性 C 公益性 D 普遍性 E 互济性

[30]失业保险具有哪些特征:(ADE)A 强制性 B平等性 C 覆盖面广 D 普遍性 E 互济性

[31]做好员工福利规划,主要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BCDE)A 企业经济实力 B 对外竞争性 C 员工个性需求 D 员工福利现状 E 国家法律法规

判断题

[1]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显著特征是注重社会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包括注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

[2]21世纪人才资源管理者要扮演工程师+销售员+客户经理的角色。(√)

[3]人力资源的管理责任下移,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

[4]未来人力资源发展变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员工年龄的变化、员工性别的变化、员工技能的变化,以及员工分布区域的变化等方面。(√)

[5]工作规范是对任职者的资格要求。(√)[6]研究表明,在各种学科中(比如,心理学、管理学、工程学以及人类工程学)一共有四种基本的方法是与工作设计问题有关的,包括机械型方法、激励型方法、生物型方法和知觉运动型方法。所有工作的特征都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确定下来。(√)

[7]统计法是通过对过去某一期间有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某些商业因素与人员需求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数学公式或模型,据此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8]马尔科夫模型用来预测人力资源供给时,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力资源流动的比例,依次来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给的情况。(√)

[9]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使系统设计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原则。(×)

[10]双向选择的原则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11]不同层次的人员聘用由不同的部门做出决策。一般来说,工人及办事员由人事部门决定是否录用,而对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则需由招聘工作委员会集体决定。(√)

[12]特殊职业能力测试是用于测定从事某项特定工作所具备的某种潜在能力的一种心理测试。(×)

[13]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能力和个人条件与他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个人绩效与个人能力、条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物理学中的场强函数关系。(√)

[14]目标一致理论从员工尤其是研发类员工的创造性角度出发进行统计论证,认为组织必须在认识到员工创造性自然增减的规律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岗位轮换,不断赋予员工新的任务和使命,以保持其旺盛的创造力。(×)

[15]培训需求的分析主要包括组织分析和个人分析两大部分。(×)

[16]人员分析可帮助培训者确定谁需要培训,即通过分析员工目前绩效水平与预期工作绩效水平来判断是否有进行培训的必要。(√)

[17]基层员工的培训是让他们提高专业领域的能力,旨在提高其新产品研制能力;同时培训财务、营销知识、时间管理、信息管理、沟通技巧、团队建设、人际能力、指导员工、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8]组织行为学家道格拉斯• 霍尔(DouglAs T.HAll)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

[19]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将个人职业性向可划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开拓型和常规型六种;同时,职业类型也相应有上述六种类型。(√)

[20]传统型职业生涯的目标往往是心理成就感。(×)

[21]目标管理要符合“SMART”的原则。(√)

[22]在很多组织的考核工作中,由一名高级管理者对员工直接主管的考核进行检查和补充,这可以抵消某些直接主管的偏见。(√)

[23]采用强制分布法,可以防止滥评优秀人数或被评价者得分十分接近的结果。该方法的问题是,它基于“各部门中都有相同的绩效类别分布”的假设,而不能区分各部门的好坏差异,也很难对小样本的单位强制分配到五个绩效评价类别中。(√)

[24]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25]为了让自己将来工作得更好,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能力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激励和工作内容激励满足员工这方面的需求。(√)

[26]单位的客观环境,如办公环境、办公设备、环境卫生等都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高档次的环境里工作,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都会向“高档次”发展,这属于物质激励。(×)

[27]奥德弗于1969年提出了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

[28]指用某种令人不快的结果来减弱某种行为,就是负强化。(×)

[29]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外部归因。(×)

[30]根据工资基金论,在工业化社会,工人的工资在经济的长期波动中,趋向于维持生计的水平。(×)

[31]外部公平性则是指企业的工资水平必须以市场工资率为基准,并要跟同行业有所竞争,以便吸引和留住人才。(√)

[32]尽管从激励效果来看,奖励团队比奖励个人的效果要弱,但为了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计划。(√)

[33] 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是将付酬因素进一步抽象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大因素,即技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

[34]我国的法定福利就是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35]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对过去单一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进行了改革,规定: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部分组成。(√)

上一篇:弟子规人物分析下一篇:园林设计管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