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们的高考趣事

2024-05-14

明星们的高考趣事(精选6篇)

篇1:明星们的高考趣事

明星们的高考趣事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到了,让人们紧张中觅觅一些松张剂,瞅望亮星们的高考趣事。

陶白:剃眉亮志

作为跳舞学校的毕业生,我的文明课过顶绝对较弱。一狠口把本人的2条眉毛给剃光了,

以示“不还俗门、耐劳读书”的决计。我该时的设法主意很简略DDD女孩儿不皆爱好吗?我把眉毛剃了,还怎样出门啊?只要在家用过读书。

王志文:立担架上考场

在加入高考前,人出了车祸,整个己躺在床上没有能动。高考第一天,我被哥哥的一助冤家用木板做成的担架放到考场,整个测验也是正在担架上完成的。望来,高考期间必定要确保平安,出事少进来溜达。

李霞:忘拿准考证

我在临入考场时发明准考证降在家里了,爸爸赶快骑车归家助我与来。我拿到准考证后有一类“塞翁失马”的感觉,在测验中得以高程度施展。

旧佳:只吃半鼓

高考的时分不要吃得太鼓,在线聊天室最火,否则轻易困。上午考完,中午能够恰当睡半个小时。高考期间千万要遵循本人的生涯习性,没有要再熬夜,但也不要纵情抓紧,要坚持住高兴的测验状况,刚刚开通了空间,来转转吧!。

巩俐因牙险被筛

当年巩俐的确是被中心戏剧学院立格录与的,缘由是她的文明课成就没有到达录与分数线。另外巩俐之所以报考艺术院校百战百胜,重要取她长着一心不整洁的牙有闭,由于不契合普通人的审好习性。

事隔少年,梁伯龙老师已忘没有得巩俐该时详细做了哪些扮演,但他还清楚忘得把巩俐鸣到背后道您张嘴让人瞅望您的牙。事先巩俐十分不恶意念,梁教师说没关系的,牙是能够修改的。当时巩俐来进教报到的时分,牙已经改正了,聊天室怎么进。

如今,巩俐已是邦际出名的华人女星,说到这里梁老师感叹万端:“现在要是由于牙齿答题把巩本筛掉,就出有往常大白大紫的巩俐。”

姜文的风趣助了他

当年姜文在报考中戏的时候,形体老师和声乐老师都感到他在这两个方里差能人意,但尚有可培养的处所,就将就给了个及格分。

张仁里老师当时是负责表演课的应考老师,他极力主意把姜文留下来。为什么呢?由于姜文考试的时候朗读了一段契诃妇的《变色龙》,张老师在这段朗读里听出了风趣。张老师以为对于演员来说,其他的缺憾能够补充,但是滑稽只能靠发明。

给张教师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届的毕业上演,事先上演的《饿饥海峡》是一个日原剧,剧中有一个速要退戚的老刑警,姜白和刘晓宁做为AB角同时扮演那个刑警。刘晓宁在上演中西装笔直,动做有棱有角,一说“托付了”便要狠狠地一摇头,炉火纯青。而姜白一呈现老是笑眯眯的,道托付也是特殊和睦天面着头DDD拜托托付说话的口吻仿佛是和己野正在磋商什么事情似的。

张老师很观赏姜白的扮演,以为他演得很有生涯薄度,透功那个抽象,让人野觉是这个刑警不但有一个家庭,能够还有孙子,十分有人情味。

赵薇的眼睛会道话

听说小燕子赵薇当年考艺术院校曾考了佳几年,当时仍是被北京片子学院的崔新琴老师自近千实考生中拎进去,粗口挨磨末成正因。

那么当年赵薇是怎样感动崔老师的呢?

崔新琴回想说,忘得那一次应考,赵薇拾了准考证在考场外里泣,当时我是主考老师,有一个农做职员悄然和我说著名考生拾了准考证,我一听火就上来了,这也太不把我们片子学院当归事儿了吧?并大声说:“拾了准考证就别考了。”当时,两头换考场的时候,我念止这件事情,就在行廊里出佳气地喊:“谁把准考证丢了?”“是我,”当时的赵薇不幸巴巴在行廊上当声讲。少年以后,崔老师叙说到这段情景的时候,眼睛里闪耀出亮堂的光泽。她说她瞅睹的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恰是赵薇那双噙谦泪水的眼睛自失望中放止来的一瞬,崔老师当时口便软了。

蒋雯丽打动考民

北京片子学院林洪桐学受以为关于一个演员来说,人教、人道学、己情学永久是基础过。林教师在1988年招生的时分,给考生出一讲标题:唐山大地震,您们野中的亲人皆正在天震中故来,一个月之后,你们自外埠归到唐山,家已经变成废墟。

该时良多先生一入进扮演区域便开端抢天吸天,有的以至一下子跪在地上,痛泣淌涕拼命地刨,用林老师的话说,表演得皆不太正确,感觉完整不合错误。惟独蒋雯丽,她一行不收地站止来,行到她的地位前里立下,露着泪默默地看着地面,最后泪水顺着面颊渐渐地淌下来,林老师用了“空笨”两个字来评价蒋雯丽的表演,她的表演表示了一个演员对于人道认识的深度,体隐了某类情形下人的生存状况,事先在场的一个导演冲动地说:“那个教生未来我必定要用。”

篇2:明星们的高考趣事

代表人物:李亚鹏、徐静蕾、章子怡

李亚鹏的考学经历是中戏招生史上的一个“传奇”。初试时,老师让他唱歌,他说不会;演小品,不会;讲故事,也不会。老师问他来干什么,他说是陪朋友考试……这么诚实的回答让老师很生气:“你太无视考场纪律了!”李亚鹏赶紧开唱《恋曲1990》,但唱到一半又忘词了……没想到这种情况下,李亚鹏居然通过了考试。据说,老师就是看上了他这种率性坦诚的性格。

徐静蕾当年是学画画出身,一心想考中戏的舞美系和工艺美院,却名落孙山。当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时,老徐愣是被拒之门外。没想到出来时碰到一位导演,将长相清秀甜美的她误认为是表演系的学生,这让徐静蕾猛然动了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念头。于是她就“糊里糊涂”地去了,可连一段舞蹈都没顺利跳完,考官无奈地让她绕着大教室跑一圈。就这样,最后徐静蕾居然“稀里糊涂”地跑进了表演系。

章子怡跳了6年的舞蹈,但她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行当,于是决定转行。面对高考,成绩不行的她听别人说只要长得漂亮,80%都能上北影,就去试了。那年是中戏先招生,章子怡初试诗朗诵,背到一半她就忘了,靠着一位老师的提示才勉强背完。复试演小品也完全想不起自己怎么演的,幸好这一切都没影响到章子怡顺利入学。

“不断坚持再战”型

代表人物:白岩松、蒋雯丽、汤唯

白岩松小时候对成绩并不是“很在意”,整个高一高二,白岩松在老师眼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用白岩松自己的话说,“我最惨的时候,混到全班倒数第二。”直到高三,到了“之前陪你玩的同学都跑去复习”的时候,白岩松才意识到,“是该冲刺了”。接着,他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倒数的位置追到了全班前十名。白岩松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规划,而不是没头绪地复习。白岩松的方法是,把语文书、历史书、地理书等所有需要复习的书全都钉在一起,然后计算着日子,在高考前,每天需要看多少页,只要今天看完了,扔下课本就出去玩。计划一条一条地落实,高考前,白岩松从头到尾看了4遍,后来,他以全班第8名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20xx年8月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大导演李安年轻时就一直梦想做导演,第一年考大学,6分之差落榜;第二年重考,数学差了0.6分,最后李安只考上艺专影剧科。不过李安因祸得福,在舞台上学习芭蕾、写小说、练声乐、学画画……一直积累下来,现在的李安才有足够的能量在电影导演的位置上大放异彩。

蒋雯丽当年高考落榜,之后去读了技校,然后被分配到安徽蚌埠的自来水厂当工人。后来蒋雯丽给厂里组织文艺演出,一个舞台总监建议她去考电影学院,这是蒋雯丽第一次知道还有“电影学院”这种学校。后来,她就“自以为是”地真去考试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

巩俐当年是被中央戏剧学院破格录取的,原因是文化课成绩没有过线。虽然现在的巩俐风生水起,演技受到国内外的肯定,但当年报考艺术院校却屡战屡败,主要因为她那一口不整齐的牙。后来巩俐顺利录取,报到时,牙齿已经得到矫正。

汤唯出身于一个艺术家庭,母亲曾是浙江乐清小有名气的演员,父亲是一名画家。汤唯高考落榜,听取父母的意见进入职业模特队。但他们说:要想真正在演艺圈有前途,还得“有文化,在考上大学之前,不准谈恋爱!”汤唯一直铭记这句话,每天训练、表演,别的女孩逛街,她却不为所动地捧起了书本。经过3年不懈努力,20xx年,汤唯终于如愿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绝处逢生惊险过关”型

代表人物:赵薇、李冰冰

赵薇当年高考时把准考证给丢了,无法进入考场,只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然而,在考试间隙,主考老师在楼道见到赵薇正坐在表演系考场外哭泣,便走过去问她为什么哭,得知原因后对赵薇说:“我就是你们的主考老师。”赵薇听后抬起头对着老师泪如雨下,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顿时打动了老师。在她的一再恳求下,办公室负责人才同意为赵薇补办准考证。这样说来,如果不是那双与生俱来的“大眼睛”,观众在此之后很难见到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了。

20xx年,女演员董璇在沈阳参加了高考,高考前一天却遇到摩托团伙抢包。“准考证等和为第二天高考准备的所有资料都在里面,那一刻我快疯了,什么也没想,使劲拉着我的包不撒手”。董璇终于把自己的包给抢了回来,最终顺利考上了电影学院。

据说李冰冰高考文化课的分数很不理想,英语27分、政治33分、专业一87分、专业二67分,总分214分,离电影学院的复试分数线还差100多分。还好,李冰冰还是破格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现在更是直接在好莱坞闯荡。

“聪颖用功学霸”型

代表人物:杨幂、李湘、金铭、韩雪

杨幂当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被粉丝们视为一个传奇。高考前夕的她还奔波于电视剧《新神雕侠侣》、《红粉世家》等三个不同剧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当时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李湘曾在求学道路上面临过多个选择:保送天津大学学法律或英语专业、考武汉音乐学院、考北京广播学院,如此之多的选择曾让李湘十分困扰。北京广播学院到学校招生时,老师推荐了她,而当时她已经收到天津大学的保送通知,离高考只有3个月了,李湘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经过再三考虑,李湘毅然地选择了参加高考,“因为中央电视台的很多人都是从北广毕业的,”李湘如是说。最终她以全国第一的专业课成绩,考上北京广播学院,读了播音主持这个专业。

陆毅算是童星出道,18岁的他从上海戏曲学校儿童剧演员班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儿艺,但当时陆毅的身高已长到1.8米,上台机会很少,只能辞职。之后他成为“北漂”,同时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影录取,但父母希望他能陪在身边,于是他选择了家门口的上海戏剧学院。

陶红当年为了高考也是拼了,剃光眉毛在家复习。她说:“作为舞蹈学校的毕业生,我文化成绩相对较弱。如何才能闯过文化课考试这道关口呢?我一狠心把自己的两条眉毛给剃光了,以示‘不出家门、刻苦读书’的决心。”

金铭当年本可以轻轻松松保送到表演院校,但她内心却住着一个女学霸,对北京大学一往情深。高三那年,金铭谢绝了一切演出,也拒绝了“特招”的橄榄枝,用功复习,最终如愿考入北大。

外表艳丽的陈好出人意料地好学。20xx年,陈好推掉片约回到中央戏剧学院,攻读表演系硕士学位。一边上学一边做助教,陈好完全忘记自己是个明星,喜滋滋地重返校园充电学习。

许晴一直都是好学生,小学大队委,初中是班干部,高三时又进了北京市重点中学――人大附中,学习成绩尤其突出,高考数学考了120分。19岁那年,许晴收到了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德语系,一份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后来她成了1988级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的学生,在文科班中是佼佼者。

王志文长着一张“神奇”的脸,20岁、30岁、40岁的他看起来都差不多,顶多气质有点差别。这个“大丈夫”从小喜欢演戏,立志要考电影学院。可是临考时遭遇车祸,考试当天被木板做的担架抬到考场,最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王力宏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家人都毕业于名牌大学,而王力宏的音乐才华大家有目共睹,擅长小提琴、钢琴、爵士鼓、长笛等十多种乐器,作词、谱曲样样精通。他的学历就像他的音乐作品一样,同样让人刮目相看。王力宏获得美国威廉姆斯学院学士学位后又在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获得双硕士学位。

篇3:大师们的高考

康白情:因胡适以辞职要挟而被录取

康白情 (1896-1959) , 四川安岳县来凤乡人, 是中国白话诗的开拓者之一, 也是名噪一时的学生领袖, 毕业于北京大学。1918年秋, 他与同学博斯年、罗家伦等人组织“新潮社”, 创办《新潮》月刊;1919年, “五四”运动开始, 康白情及“新潮社”成员参加了这一运动;并于同年7月召开“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大会, 堪称当时学生运动中的风云人物。但他差一点儿连北大的门都进不去。

1917年, 康白情报考北大哲学系, 国文和英文都考了第一, 但却比较偏科, 数学竟考了零分。因此, 北大一开始不肯录取他, 后来是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以辞职要挟, 北大才无奈地录取了他。

罗家伦:作文满分数学零分被北大录取

罗家伦 (1897-1969) , 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自幼深受国学浸染, 两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背诵短诗;人大一些后, 父亲常向他传授古今诗, 每天还亲自选录二三则有趣且富教育意义的典故, 对他进行文学教育。由于从小就接受父母在文学方面的熏陶, 加之在私塾打下良好的基础, 罗家伦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然而, 这样的传统教育也导致他极擅长文学而不擅长理科。1917年, 20岁的罗家伦参加了北大招生考试, 不过, 他考出的成绩同样让人哭笑不得。当时, 罗家伦的作文成绩是满分, 批改试卷的胡适非常赏识他, 向学校招生委员会推荐。不过, 委员们在看完罗家伦的全部成绩单后却很头疼, 因为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平平。最后, 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 以偏怪之才的定位破格录取了罗家伦。由此, 罗家伦得以进入北大, 主修外国文学。

正是凭着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才华, 罗家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他撰写的《五四宣言》, 曾经激励广大有为青年奋起救国。后来还成为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中央大学校长。

钱钟书:数学15分也考入清华

钱钟书 (1910-1998)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夏, 他以外语和国文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 国文特优, 英文满分, 其才华甚至轰动整个清华。虽然数学只考了15分, 但他的总分在清华大学正式录取的174名男生中, 位列第57名。

据《国立清华大学历年招考大学本科学生录取标准》刊载, 1929年清华大学录取大一新生的总平均成绩为40分以上。可见, 当时清华招生考试试题难度较大, 考分处于40分以下的大有人在, 钱钟书的数学考15分, 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而且当时决定破格录取他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当年报考北大时也是差不多的经历, 可能是同病相怜让他对钱钟书更加惺惺相惜吧。

吴晗:惊动多所大学名师

吴晗 (1909-1969) , 著名历史学家。1931年7月, 他在报考北大的同时, 也报考了清华历史系插班生, 因为文史成绩特优、排名第四 (共录取5名) , 被清华大学录取, 直接就读二年级。

1927年, 吴晗在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 曾任乡村教员, 后考入杭州之江大学预科, 不料一年后的1928年6月, 因为缺少经费, 老校长费佩德辞职, 新校长朱经农未到职, 之江大学停办。1929年, 吴晗又考入上海吴淞私立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预科, 由于其史学功底扎实、才华凸显, 深得校长胡适的赏识。他在修读胡适的中国文化史课程时, 作业被公开发表, 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1930年, 胡适就任北大教授等职, 吴晗追随乃师, 决定投考北大史学系。其间, 经胡适引荐, 吴晗到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1931年初, 他辞去燕大临时工作, 集中备考大学。他首先报考北大, 却因数学成绩过低而落选。

吴晗被清华大学录取后, 胡适函请清华校长予以关照, 在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和历史系主任蒋廷黻的帮助下, 吴晗获得了工读生的最高待遇。燕大教授顾颉刚、洪煨莲还曾劝说吴晗回到燕大, 并为他在哈佛燕京学社谋到了一个职位。

吴晗的入学竟惊动了3所著名大学的文科带头人, 足见其史学才华之出众。

臧克家:数学0分, 作文98分

臧克家 (1905-2004) , 著名诗人、作家。1930年, 他以数学0分、作文最高分的成绩考入了国立青岛大学 (今山东大学前身) 。此时, 臧克家已在青岛大学补习班学习了半年, 是因病辍学后重考。当时闻一多为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新生入学考试的语文试卷他出了两道作文题, 一题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 另一题是《杂感》, 考生可任选其一。

臧克家两道题目都做了, 其中《杂感》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 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正是这三句话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 获得了最高———98分。闻一多先生极爱才, 在其坚持下, 青岛大学破格录取了臧克家, 也成就了一代杰出诗人。

减克家的求学经历比较坎坷, 在考入青岛大学之前, 他早已于1927年考入了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即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广揽精英, 招考严格, 既有笔试又有口试, 考试内容, 除作文、政治外, 还有数学。臧克家能考取, 数学成绩本不应太差。

大革命失败后, 他回到故乡, 不久, 因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 逃亡东北。也许是多年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遇, 令臧克家把数学知识都忘了。

周祖谟:答对陈寅恪的“怪题”

周祖谟 (1914-1995) , 中国文字、音韵、训诂、文献学家。1932年, 他18岁, 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毕业。那时候各国立大学都是分别招考的。他报考了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 都被录取了。

北大的国文试题之一为翻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概是文学院胡适院长出的题目。这首诗, 他在小学曾学过, 而且会背诵, 所以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清华的试题很新颖, 有一题是“对对子”, 题目是上联“孙行者”, 要求对下联。他当时想对的:一是王引之, 二是胡适之。结果就以胡适之为对。因为适者, 往也, “适”跟“行”更贴近一些。而且“适之”跟“行者”, 在声音平仄上也正相对。

他后来听说这个题目是陈寅恪先生所出, 陈寅恪看了他的答卷也颇为赞许, 虽然其标准答案是“祖冲之”。

但因入读清华每年需要300大洋, 而周家家境清贫, 无力供给, 最后他去了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

篇4:盘点明星们的艺考趣事

李亚鹏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的经历颇为传奇,当时他是陪女友参加中戏考试,由于不是考生不能进入考场,于是李亚鹏也填了个表报名。初试是才艺表演,老师让唱歌,他说不会;演个小品,也说不会;讲个故事,还说不会。老师急了,说你干吗来了,李亚鹏实话实说,陪朋友来的。最后他唱了首《恋曲1990》,唱到一半忘了词,后来又朗诵了一段《满江红》。在复试时,老师问李亚鹏懂不懂五线谱,他说懂,于是老师准备给他钢琴伴奏,李亚鹏又说还是清唱吧。老师郁闷地问“你高考多少分啊?我看也就300多分。”没想到李亚鹏扔下一句话就走“我?500多分”结果由于率真的性格,李亚鹏竟然被中戏录取了。

孙红雷:一个月疯狂减掉36斤

孙红雷从小特别喜欢唱歌跳舞,还曾拿过全国霹雳舞大赛第二名。在著名演员牛振华的建议下,孙红雷萌生了考中戏的念头。到了中戏,表演系主任看了他一眼说:“回去吧,太胖”当时离八学考试只剩一个月,孙红雷边节食边锻炼,结果一个月时间减掉了36斤。考试时,孙红雷和一个女孩搭档演小品,对方长得很漂亮,但就是不出戏,永远只说一句词,孙红雷干着急没办法。幸亏考官通情达理,又给他换了一个搭档,结果表演很成功,孙红雷终于以25岁的“高龄”考入中戏表演系音乐剧班。

章子怡:搞不清楚跳舞和演戏的区别

从小学跳舞的章子十台在参加考前辅导班时,还没搞清楚舞蹈和表演有什么区别,以为动作优美就可以了。辅导老师让她演遇到一匹狼的反应,章子怡就跳了一段舞配上扔石子的动作,跳完心里还美滋滋的,以为老师能表扬她,结果老师说:“你这不是表演,表演是讲究真实的”初试时,章子怡朗诵了一首诗《如果我是一滴水》,结果念到一半,后边全忘了,复试时演集体小品《在公共汽车上》,用章子怡的话说“我站在台上不知怎么过来的,特晕。”结果由于外形和形体条件出色,章子怡被中戏录取了。

巩俐:因牙齿问题差点被拒门外

国内、国际电影大奖拿到手软的中戏骄傲巩俐,其实当年是被中戏破格录取的,因为她的文化课成绩没达到录取分数线。不过入学考试时,巩俐的表演非常出色,考官想破格录取她,却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她的牙很不整齐。当时的考官梁伯龙委婉地告诉巩俐她的牙齿问题,结果入学报到时,巩俐的牙被矫正得整整齐齐。多年后梁老师感慨地说:“当初要是因为牙齿问题把她筛掉,就没有如今大红大紫的巩俐了!

姜文:因为朗诵幽默勉强录取

著名导演、演员姜文1979年中学毕业后报考北电,但没被录取,寄来的公函里勉励他“安心工作,安心学习”。第二年,姜文索性改报中戏,形体老师和声乐老师都觉得他在这两个方面差强人意,勉强给了个合格分,最终是表演课老师拍板把他招了进来,原因是姜文考试时朗诵了一段契诃夫的《变色龙》,张仁里老师在这段朗诵里听出了幽默。这位姜文的恩师多年后对媒体表示,他认为对演员来说,其他缺憾可以弥补,但是幽默只能靠天赋。

苗圃:演动物结果演了棵树

生性大大咧咧的苗圃报考北电时,考官要求她模仿一种动物,结果她以为植物也可以,一动不动地演了一棵树。才艺展示环节,本来打算唱秦腔的她,上台lO秒钟一句没唱,末了来了一句:“对不起,我忘了。”考官又让她扮演一个疯子,她真的演了一个特别疯的疯子,逗得台下所有人都狂笑不止。顺利考上北电的苗圃,在学校也不消停,“我在大学时太邋遢,没一个男生追我。一天,一个男生把我拉到剧场门口,我以为要向我表白,结果他说:‘我送你双鞋吧,都两年了,我就没见你换过鞋!’”

篇5:体育明星们的励志故事

姚明打过水球,据姚之队负责人章明基透露,身高2.26米的姚明,小时候练过水球,是“守门员”。水球运动员的确需要身材高大,守门员当然也是越高越好——人高,手长,封堵的面积大。不过那段经历很短,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许多熟悉姚明的人,也不知道。姚明当然还是天生打篮球的料。他父母打篮球的背景以及现在的表现,可资证明。一句话,姚明的身高可以使他在水中比别人获得更多生存的机会,但说到竞技,他的控制力还是在陆地上。

再来看看我们的飞人刘翔,如果刘翔的腿再长5厘米,也许顾宝刚就舍不得让爱徒去练跨栏了。退休前,顾宝刚是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的跳高高级教练。当年,刘翔一直在他的手下练跳高。因为不够高,顾宝刚看出刘翔在“一根杆”上没多大发展前景,所以,后来把他推荐给了“十根杆”教练。于是,往上的刘翔,开始往前,并终于获得了成功。现在想想,大家都有点后怕了:刘翔幸好没长这么高。否则,刘翔撑死也就一个亚洲跳高冠军。

伊辛芭耶娃告别体操伊辛芭耶娃小时候练的是体操,还梦想拿世界冠军。现在,不但世界冠军梦早实现了,就连破世界纪录梦、屡破世界纪录梦也都一一实现了。当然,体操是没有破世界纪录的,撑竿跳高才有。在体操队里,人长高,意味着土豆发芽,是要被“扔掉”的。想想也是呀,本来你可以在空中翻四个跟头的,人一高,只剩两个半了,怎么和人家去竞争?现在,我们隔三岔五地就要欣赏一次“撑竿跳高女皇”是怎么打破世界纪录的。和我们一起欣赏的,还有她的母亲——当年,就是她把伊辛芭耶娃送去练体操的。

詹姆士因伤转行。两年前的NBA状元秀勒布朗·詹姆士,是当今NBA一位红得发紫的年轻球员。尽管3岁时,家人给他买了一个篮球,他爱不释手。但事实是,他在学校里最先开始的体育运动,是美式橄榄球,而且表现非常出色。那时他9岁,对篮球与橄榄球都很喜欢,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在学校里打了3年橄榄球后,因为一次受伤,詹姆士不得不面临要么换位置、要么放弃的抉择。结果,他选择了放弃橄榄球,然后改投篮球。这个脑瓜异常聪明、身体素质极好的孩子,很快在篮球方面也表现出了过人的能力。直到现在,他当年的橄榄球队教练仍认为,如果他不受伤的话,他现在橄榄球方面得到的成绩,不会亚于篮球。

篇6:科学家们的童年趣事

同学们,还记得,刚刚打开物理书时的感觉吗?是不是被那里面奇妙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其实,只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我们将从这奇妙世界里获得无穷的乐趣和不尽的知识。你不信吗?那就看看下面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童年时是怎样地用好奇的眼光看待这个奇妙的世界的吧!

牛顿的跳远实验

1658年9月,一场罕见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牛顿家的房子在风雨中呼啦呼拉直晃,门窗时而被风刮得“啪”地一声打开,时而又“啪”地一声合起,声音十分可怕。几个小弟妹都紧紧地靠在妈妈的怀里,不敢做声。那么牛顿哪里去了呢?原来,大风刚起的时候,他的母亲怕库房的门没有拴牢,就让牛顿出去看看。可是,去了好一会儿了,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母亲实在放心不下,就披上围巾,向库房冲去,看个究竟。等他看到牛顿的时候,她惊呆了:他的儿子并没有去扣什么库房的门,而是像一个落汤鸡一样,浑身湿透在暴风雨中跳来跳去,每跳一次,还在落地的地方做上记号。母亲急切地问他在干什么。牛顿回答说他在做实验,是想看看顺着风和逆着风跳的落差有多少,然后就可以通过这个计算风力的大小了。

爱迪生孵鸡蛋

爱迪生5岁的时候,有一天,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家人发现爱迪生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餐桌旁。于是,爸爸就出去找他,四处寻找了好久,才终于在鸡窝旁发现了他。

爸爸又生气又奇怪,就问:“我们找了你很久,嗓子都快喊破了!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爱迪生回答说:“请原谅,爸爸。我在孵小鸡呢。” 爸爸一下子笑了起来:“你又不是母鸡,你怎么能孵出小鸡。” “为什么母鸡能孵出小鸡,我就不能?”爱迪生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一时也无法回答,只好以吃饭为由,把爱迪生拉走了。爱迪生边走边遗憾地频频回头看他刚才孵着的鸡蛋。

原来,爱迪生发现母鸡孵鸡蛋时,只要过二十几天,蛋里就会蹦出一个个小鸡来。但这里面的道理,爱迪生却怎么也想不明白,问别人谁也不知道。于是,带着好奇,爱迪生就决定自己来孵蛋试试。

爱因斯坦与指南针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爱因斯坦小时后也有很多玩具。在这些玩具中有一个小小的指南针,这个小玩具激发了爱因斯坦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次,爱因斯坦生病了。他的父亲就拿了一只小指南针给他玩。爱因斯坦挺喜欢这个小玩艺,爱不释手地摆弄着,似乎把病痛也忘记了不少。爱因斯坦发现,这个小玩艺里面有一根微微抖动的小针,奇怪的是,不管把这个小玩艺怎么放置,这个小针总是指向南方。

“是什么力量使这根针总是指向南方的呢?”爱因斯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也许有一根像绳子的东西在拉着小针指向南面。于是,他就把指南针拆了开来,可是找来找去也没有发现什么。

其实,指南针的原理十分简单,里面不过就是一根带磁性的针在起着作用。幼年的爱因斯坦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是,正是这个小小的指南针,唤起了他对科学的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最终使得他在物理科学的殿堂中获得桂冠。

科学家李四光的童年故事

李四光9岁那年,元宵节晚上有花灯表演,他和大人们兴高彩烈地去观看,很晚才回家。熟睡之中,突然有人大声喊起来:

“不好啦,河南大婆的屋子着火了,大家快去救火呀:”

李四光在梦中被一片嘈杂声吵醒,赶紧披上衣服,提着一只水桶也跑了出来。河南大婆家的茅屋火光冲天,李四光跑到池塘边装了多半桶水,踉踉跄跄地拎到茅屋前。火苗正从茅屋顶往外窜,可他怎么用劲,水也泼不到屋顶的火苗上。

李四光又拎着水桶转到房子后边,看见屋檐下正巧放着个梯子。李四光的胆子从小就大,爬梯子是经常事,这回又是救火,他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房,把桶里的水一飘一飘地向火苗泼去。火终于被大伙扑灭了,河南大婆也被救了出来。母亲四处找不到李四光,急得大喊起来:

“四光!四光!你在哪儿?”

“妈妈。我在这儿!”

妈妈一听,儿子的声音好像从天上发出来的。她抬头一看,只见儿子在房顶上拎着水瓢、,提着水桶,裤腿上还滴滴嗒嗒掉着水珠。

“快点给我下来,多危险!你是怎么上去的呀?”

“妈妈,房后有梯子,我是蹬着梯子上来的。”

邻居们赶紧跑到房后,从梯子上抱下李四光,并齐声夸赞他勇敢。这时,李四光看到河南大婆没有穿棉衣,便赶紧跑回家,把母亲的旧衣服拿来送给河南大婆。看到这一切,母亲感到很高兴,儿子已经懂事了。

提到衣服,李四光在上小学时,还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李四光上的是私塾,同学们都在校住宿。有一天夜里,天气特别的寒冷,大家把所有的衣服都压在被子上面。半夜里,一个小偷溜进学生宿舍,把一个同学盖在被子上的衣服给伤走了。那小偷正在溜出去时,碰倒了桌子,响声惊醒了一位同学,他见陌生人进来,便大声喊道:“有小偷,大家快起来抓小偷!”

同学们全都惊醒了,冲出院子去捉贼。不一会儿,小偷就被同学们抓了回来。只见那小偷一身褴褛,脸色腊黄。同学们你一拳、我一脚地把小偷打得鼻青脸肿。

“大家不要再打他了:”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动手的李四光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同学们喊道。

同学们住了手,一齐望着他们最尊敬的老大哥。

李四光走上前对那位小偷说:“你以后再不能偷东西了。做了坏事,别人就要打你。你以后做个好人吧!”

小偷点了一下头,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有的同学围上来埋怨李四光:“他偷了别人的衣服,也想偷你的,你为什么要帮助他?”

李四光说道:“你们看他穿得那么单薄,又被打了一顿,实在可怜,放了他吧。我想他今后会改的。”

小偷被放走了,临走时,他向李四光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教授是中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889年诞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私塾教师家庭,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在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造船。1907年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辛亥革命后,因不满袁世凯、黎元洪篡夺革命果实的行径,辞去政府高官,于1913年再次出国留学,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师从包尔顿教授学习地质,从而与地球科学结缘,走上了艰巨而又光辉的科学道路。

李四光9岁那年,元宵节晚上有花灯表演,他和大人们兴高彩烈地去观看,很晚才回家。熟睡之中,突然有人大声喊起来:

“不好啦,河南大婆的屋子着火了,大家快去救火呀:”

李四光在梦中被一片嘈杂声吵醒,赶紧披上衣服,提着一只水桶也跑了出来。河南大婆家的茅屋火光冲天,李四光跑到池塘边装了多半桶水,踉踉跄跄地拎到茅屋前。火苗正从茅屋顶往外窜,可他怎么用劲,水也泼不到屋顶的火苗上。

李四光又拎着水桶转到房子后边,看见屋檐下正巧放着个梯子。李四光的胆子从小就大,爬梯子是经常事,这回又是救火,他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房,把桶里的水一飘一飘地向火苗泼去。火终于被大伙扑灭了,河南大婆也被救了出来。母亲四处找不到李四光,急得大喊起来:

“四光!四光!你在哪儿?”

“妈妈。我在这儿!”

妈妈一听,儿子的声音好像从天上发出来的。她抬头一看,只见儿子在房顶上拎着水瓢、,提着水桶,裤腿上还滴滴嗒嗒掉着水珠。

“快点给我下来,多危险!你是怎么上去的呀?”

“妈妈,房后有梯子,我是蹬着梯子上来的。”

邻居们赶紧跑到房后,从梯子上抱下李四光,并齐声夸赞他勇敢。这时,李四光看到河南大婆没有穿棉衣,便赶紧跑回家,把母亲的旧衣服拿来送给河南大婆。看到这一切,母亲感到很高兴,儿子已经懂事了。

提到衣服,李四光在上小学时,还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李四光上的是私塾,同学们都在校住宿。有一天夜里,天气特别的寒冷,大家把所有的衣服都压在被子上面。半夜里,一个小偷溜进学生宿舍,把一个同学盖在被子上的衣服给伤走了。那小偷正在溜出去时,碰倒了桌子,响声惊醒了一位同学,他见陌生人进来,便大声喊道:“有小偷,大家快起来抓小偷!”

同学们全都惊醒了,冲出院子去捉贼。不一会儿,小偷就被同学们抓了回来。只见那小偷一身褴褛,脸色腊黄。同学们你一拳、我一脚地把小偷打得鼻青脸肿。

“大家不要再打他了:”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动手的李四光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同学们喊道。

同学们住了手,一齐望着他们最尊敬的老大哥。

李四光走上前对那位小偷说:“你以后再不能偷东西了。做了坏事,别人就要打你。你以后做个好人吧!”

小偷点了一下头,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有的同学围上来埋怨李四光:“他偷了别人的衣服,也想偷你的,你为什么要帮助他?”

李四光说道:“你们看他穿得那么单薄,又被打了一顿,实在可怜,放了他吧。我想他今后会改的。”

小偷被放走了,临走时,他向李四光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四光简介:

上一篇:公司上市感想文章下一篇:中职学生就业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