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义工小组计划书

2024-05-05

亲子义工小组计划书(通用5篇)

篇1:亲子义工小组计划书

五(2)班亲子活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家长志愿加入义工队组织,以爱育爱,让孩子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下,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情操。从而改善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也促进我们家长的自我成长。

二、总体规划:

本学期将进一步发挥家长的核心作用,走进社区,服务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三、工作安排: 9月份

1、组织五(2)班亲子义工骨干商量并通过本学期的活动计划。

2、“以老带新,互助互进”的家庭教育交流会。10月份

1、月饼盒回收活动。

2、组织去三乡镇小琅环公园爬山+烧烤亲子户外活动。

3、结合学校开展的秋游活动,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开展亲子活动。11月份

1、结合“重阳”节,邀请家长与孩子们共同进行登山活动,初定登山地点为林科所。

2、华宇乐敬老院慰问,初定11月16日。12月份

1、结合学校冬季运动会,开展亲子义工趣味运动会。1月份

1、为慈善万人行筹款义卖

四、活动形式:

利用假日时间开展活动。活动的交通工具、活动经费等都由家长们以AA制的形式解决。

五、安全保障:外出活动中,家长们要负责做好孩子的安全保障。

篇2:亲子义工小组计划书

总体规划:

1、本学期将进一步发挥家长的核心作用,采用分组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有组长(组长为义工队骨干成员)。各小组可以自行组织小范围活动,并将活动经验在义工骨干会议上进行分享。有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加,组长负责通知组员活动情况。小组形式也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团队的力量。

2、强化团队精神和组织观念,逐步形成意识高、强组织性、强纪律性的队伍。例如到香港向童军学习、到国房基地开展亲子训练营等。

3、走进社区,服务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初步以三人为一组展开定期、长期的慰问探望孤寡老人。活动时间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每周五早上、下午 亲子爱心回收日

继续上学期的亲子爱心回收日活动 每周任选一小时 亲子同耕园

继续上学期的亲子同耕园活动 9月18日 骨干会议

召开义工骨干会议,商讨本学期活动计划 9月28、29日 亲子歌唱比赛海选 亲子歌唱比赛 10月10日 月饼盒骨牌阵活动

义工们齐将月饼盒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盒月饼盒,其余的月饼盒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10月24日

到爱心店轮值当店员培训 开展店员基本知识培训 10月26日 店员到爱心店值班 启动店员到爱心店值班 11月19日 新队员入队仪式 招募新队员,学做手工 12月中旬

与福利院开展爱心活动

组织低年级到福利院开展爱心活动 12月中下旬

为慈善万人行筹款义卖 为慈善万人行开展筹款义卖 12月下旬

到特殊学校开展游园活动 到特殊学校开展游园活动 1月份

义工趣味运动会 开展义工趣味运动会 1月份 晨曦行动

篇3:亲子义工小组计划书

Geulayov等通过大规模的雅芳亲子队列研究 (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LSPAC) 调查父母的自杀计划与后代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联性。14 541名预产期处于1991—1992年的孕妇被纳入队列, 共有13 796名婴儿1岁时仍存活且纳入分析。为获得关于父母自杀计划的足够信息, 研究选取母子队列和父子队列, 让儿童在16至17岁之间完成自伤和自杀意念问卷。分析中有4 396对母子和2 541对父子存在父母自杀意念和儿童自伤行为, 有4 175对母子和2 405对父子存在父母自杀意念和儿童自杀意念。结果显示, 1.5%的母亲和0.7%的父亲报告有自杀计划, 有1个家庭的父母均报告有自杀计划;5.5%的儿童存在有自杀意图的自伤行为, 12.7%存在无自杀意图的自伤行为; 4.3%的儿童存在有自杀计划的自杀意念, 12.1%存在无自杀计划的自杀意念。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母亲有自杀计划会增加后代在16~17岁间发生自伤行为的风险 ( OR=1.89, 95%CI=1.10~3.24) 。控制混杂因素后, 母亲有自杀计划会增加后代有自杀意图的自伤行为 ( OR=2.94, 95%CI=1.43~6.07) 、自杀意念 ( OR=2.85, 95%CI=1.59~5.12) 、有自杀计划的自杀意念 ( OR=5.04, 95%CI=2.24~ 11.36) 、无自杀计划的自杀意念 ( OR = 2.17, 95%CI = 1.07~ 4.38) 的风险。但在控制混杂因素后, 父亲有自杀计划与后代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的关联性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母亲有自杀计划会增加后代有自杀意图的自伤行为、自杀意念的风险, 但是与无自杀意图的自伤行为没有关联; 母亲有自杀计划预示着后代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

篇4:女富豪实施磨砺亲子计划

女富豪制定磨砺亲子计划

1955年10月5日,陈青芳出生在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农村。1980年,经人介绍,陈青芳嫁给了龙井市一个老中医的儿子。这个人叫王阶,是老中医的独生子。老中医退休前,找关系,将陈青芳安排在一家医院当了工勤人员。

婚后没多久,她就发现王阶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又在省城中医学院进修过,却一直没拿到医师证。作为中医,他竟然连中草药都认不全。

1989年,县城医疗系统进行医疗体制改革,陈青芳和王阶下岗了。没办法,两人回家成了啃老族。可是,1991年的一天,老中医下错了一剂猛药,将一个小孩给治死了。这一医疗事故非同小可,半年后,王家耗尽了所有家财,小诊所关门了。两年后,老中医在抑郁中辞世。

1994年秋天,一家三口回到了家乡那个小山村,重新开始了采山菜、采药材的生涯。度过了最初的困难期以后,陈青芳成了山菜、药材大王。到1998年时,陈青芳家产已有数千万元了,她将家搬到了延吉市。

在陈青芳创业过程中,王阶几乎没帮上什么忙,成天好吃懒做,后来发展到和别的女人混在了一起。一年冬天,两人离婚了。

陈青芳的儿子王小童是1982年4月6日出生的。随着儿子的长大,陈青芳越来越感到儿子继承他父亲的东西多些。为了防止儿子像他父亲,陈青芳一直严格要求儿子。

2001年7月,王小童参加高考,考入了吉林省一所院校的大专班。陈青芳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送儿子上学的前一天晚上,陈青芳和儿子一起回顾了这些年的艰苦创业路,然后向儿子和盘托出自己思虑了很久的磨砺亲子计划。

陈青芳说:“小童,妈是相信遗传的,妈说的有些话你听了不要恼。你身上有许多你爸的东西,这些东西会让你渐渐地好吃懒做,一事无成。但做为你爷爷的孙子,你身上肯定有你爷爷的基因,你爷爷聪明好学,办事干练。妈要磨砺你,把你身上你爷爷的基因磨砺出来。这样,当妈离开这个世界时,你就有能力接管妈的产业了。妈对你的磨砺计划是,你上大学期间,妈只给你一半生活费,另一半,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两年后,你大专毕业,要自己谋求职业,不要沾妈任何光。只有这样,你才能慢慢成功,才能接管妈交给你的家业。”

王小童虽然极不愿意接受陈青芳对他的磨砺计划,但想到一事无成的爸爸,想到妈妈向来说一不二,只好点头。

2001年9月,王小童背上简单的行李,没做任何声张,自己一个人去了学校,开始了大学生涯。

女富豪严格实施磨砺亲子计划

2003年7月,王小童大专毕业了。本来,他在学校可以专升本,可是,回想两年的大专生活,王小童还是拿了毕业证回家了。他学的是农作物及经济作物栽培,他想早日回到妈妈身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妈妈打理山货、草药生意,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可是,妈妈接回他,给他摆接风宴的当天晚上,就把一把钥匙交给他,又给了他1000元钱,让他开始“新生活”。原来,妈妈早已给他租了房,这1000元钱是他两个月的生活费。妈妈真的按当初他上大学走时对他说的那样,让他自立门户,自闯天下了。

王小童住进母亲给他租的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整整躺了两天,哭了两天。第三天,他让母亲退掉了房子,背上从学校里带回的那套行李,走进了莽莽苍苍的长白山深处。他决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给妈妈看看。

王小童在靖宇县的一个参场落了脚。由于他学的是农作物及经济作物栽培,很快,他在这个参场就有了用武之地,解决了参场许多畦参苗的病害问题,为参场挽回了巨额损失。参场主人夫妇视他如亲子,两个月内给他长了三次工资,最后,给他定了年薪5万元。在这里,王小童有生以来第一次找到了自信。

2003年10月,王小童和参场主人正在山坡上晾晒人参,一辆黑色丰田大吉普车开上山来。王小童吃惊得瞪大了眼睛,想不到从车上下来的那个戴墨镜的女人竟然是自己的妈妈。原来,妈妈是这家参场的大客商,这家参场有一多半人参是经陈青芳的手卖出去的。得知陈青芳是王小童的妈妈,参场男女主人当着陈青芳的面将王小童好一顿表扬,直夸陈青芳生了一个好儿子。陈青芳听了脸上虽然笑着,心里却不是滋味:她一个大商人的儿子怎么能给她的一个小客户打工呢?

2004年春节过后,王小童在家过完春节,想重回参场打工时,陈青芳拦住了他,说:“你以后要继承妈的事业,妈希望你能在城里找份工作,锻炼自己。整天憋在参场子里能见什么世面,能有什么出息?”

在陈青芳的一再坚持下,王小童只好辞了参场那份工作,在延吉市内找了一家朝族餐馆打工。王小童在学校时学过营养学,进入那家餐馆的后厨后,王小童很快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餐馆搞起了营养配餐。一段时间后,这家餐馆的生意出奇地好起来。到了2004年秋,许多人都知道了这家餐馆的营养配餐师王小童是陈青芳的儿子。有许多次生意场上,陈青芳的客户都提到王小童,夸陈青芳生了个好儿子。还有客商追问王小童为什么不在陈青芳身边干,陈青芳有这么出色的儿子为什么不自己开个餐馆?

其实,面对儿子的成绩,陈青芳不是没有过开餐馆的想法,但她觉得儿子磨砺得还不够。儿子还年轻,而且虽然她没帮儿子,但儿子的路走得还是有些顺。

可是,儿子在人家的店里干,声望越高越显得她有问题。因为有些事明摆在那里,如果她和儿子没有问题,这么能干的儿子为什么不在她身边干,而在别人那里干呢?想来想去,陈青芳决定将儿子撵出延吉市,让他去外地磨砺。

主意打定后,陈青芳找王小童谈,让王小童离开延吉市。可是,王小童不愿意,母子俩吵了一架。

陈青芳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给儿子栽上一个不孝的罪名。陈青芳找到那家餐馆的老板,要求他辞了王小童。原因是王小童对她不孝,不帮她做生意,不回家看她,还经常对她出言不逊。

餐馆老板信以为真,又碍着陈青芳是延吉市有名的女富豪,虽然万般不舍,还是委婉地将王小童辞掉了。

被辞了工的王小童一点也没有忧虑,他想,以他的能力和名声,在延吉市,任何一家餐馆都会快快乐乐地聘用他。可是,走了几家饭店之后,王小童困惑了,几乎所有大些的饭店都不聘用他。后来,有一家餐馆的老板对他说出了真相,原来陈青芳早已对延吉市几家大些的餐馆下了死令,不允许他们接纳不孝的王小童,谁接纳就跟谁“没完”。

知道了真相的王小童找到母亲大哭了一场,然后决绝地对陈青芳说:“妈,你是我亲妈:我的名声让你给毁完了,这延吉市我是不能呆了,我走!”

2004年冬天,王小童挥泪离开延吉市,来到了大连市。

母子反目成仇,磨砺亲子计划碟血

王小童来到大连市辗转找了几份工作,后来在一家星级

酒店重操旧业,做了营养配餐师。2007年春天。25岁的王小童恋爱了,女友叫黄亚芳,也是酒店的营养配餐师。黄亚芳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长春市人,父母是卖水果的小商贩。

2007年5月,听说王小童谈恋爱了,陈青芳来到大连,见了儿子和未来的儿媳。

对黄亚芳的相貌和学历,陈青芳没说什么,但对未来的亲家,陈青芳有些不认同。一想到未来的亲家四五十岁的人了,仍然在做贩卖水果的小生意,陈青芳心里就有些堵。她不是嫌未来亲家没钱,而是觉得未来亲家无能,卖了几十年水果而不能将生意做大肯定是智商有问题,或是勤劳不够。“三辈不断姥家根”,儿子娶了这样的儿媳,谁知道会遗传出什么样的孙子呢?儿子的基因中已经有了他父亲不好的东西,儿媳再带来姥家的不争气的基因,“富不过三代”现实版说不准会在她老年时上演。想到这些,陈青芳明确对儿子表示她不喜欢这个儿媳。但王小童对黄亚芳爱得很深,根本不为母亲的观点所动。

见破坏不掉儿子的婚姻,陈青芳又开始破坏儿子的工作。她对王小童说:“小童,你已经25岁了,不能总是给人打工。你应该自己开公司或是饭店,这样你将来才能担当重任。”

几天后,陈青芳见儿子还是按部就班去上班,就去了儿子上班的酒店,找总经理谈了话。王小童第二天就被后厨经理婉转地劝辞了。

王小童以为陈青芳会给他一笔钱,让他开公司或是开饭店,可是,陈青芳破坏掉他的工作后,第二天就回延吉市了。临走时,陈青芳对王小童说:“小童,妈希望你能白手起家干个公司或饭店出来。妈知道你缺启动资金,但妈不能给你,没妈的帮助你成功了那才是真的成功。”

陈青芳这样要求王小童,一是想让王小童尽陕成才,二是想让黄亚芳面对没了工作,又无资金创业的王小童知难而退。可是,陈青芳不知道,王小童和黄亚芳早就住到一起了,不是说分手就分手的。

因为手里没资金,王小童找了许多个项目,但没有一个能做起来。几个月的时间,—个25岁的孩子都愁出了白头发。

这期间,陈青芳几次悄悄来大连,在中南路买了一套3居室的精修住宅,在旅顺南路买了一套正在建的别墅。每次来大连,陈青芳都让司机悄悄去打探王小童的情况。

2009年10月,王小童突然得知黄亚芳怀孕了,他一时慌得不知所措。他和黄亚芳一直租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总不能让黄亚芳在租来的破房子里生孩子吧?情急之下,他给母亲打电话,电话接通了,他才知道母亲正在大连。王小童急忙赶到中南路,才知道母亲早已在大连买了一套楼房一套别墅。

坐在母亲阳光明媚的楼房里,想着自己和黄亚芳住在租来的破旧的小房子里,黄亚芳又怀了他的孩子,王小童痛哭失声了。王小童说:“妈,亚芳怀了你的孙子,你让她搬到你的楼里住,在你的楼里生下你的孙子吧!”

一听这话,烦恼就从陈青芳的心头涌起,她站起来,数落王小童:“你个不争气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白手起家给我干出个公司或饭店来呢?你没出息就算了,还要给我找一个基因不好的儿媳妇。这样的媳妇生的孙子我不要,你让她打掉算了。”见母亲这样绝情,王小童对母亲大喊:“妈,你还是不是我亲妈,你总说我基因不好,那怪我吗?有什么样的爸爸是你给我的选择,要说错,是你当初错了,为什么拿你的错惩罚我?”

见母子二人吵了起来,陈青芳的司机从另一个房间走出来,劝陈青芳母子二人不要吵。陈青芳觉得丢面子,就对王小童大喊:“你还是不是我儿子,我还是不是你妈,你对我这样说话?你这个不孝的儿子!”说着,陈青芳抬手给王小童一嘴巴。

这一嘴巴打得那样狠,王小童只觉得眼冒金星,他嚎啕大哭了。想着从小到大母亲处处给他出难题,以盼他出息为名折磨他;想着母亲那么富,却从没让他过上充裕的生活;想到母亲干涉他的婚姻,她自己却和30多岁的男司机如影随形,不明不白的;想着自己的未婚妻已有身孕仍住在又小又破的出租屋里,而母亲却和她的司机住在阳光明媚的大房子里……一股怒火从心头涌起,王小童疯了一样跳起来,举起水果刀,照母亲的腹部“嚓嚓”捅了两刀。司机吓傻了,手哆嗦着打110报了警。

几分钟后,110巡警来了,虽然陈青芳向巡警摆手不让巡警抓儿子,但王小童还是被带走了。几天后,黄亚芳打掉了孩子,离开了大连,她吓坏了,她想像不出王小童怎么能对亲生母亲动刀子。而陈青芳因伤势较重,一直在大连住院。

编后

放手去爱

这是一出畸型母爱酿成的悲剧,让人不禁为陈青芳母子-的经历叹息。

应当说,30岁之前的苦难经历对陈青芳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婚姻的失败、创业的艰辛。使她好强坚毅,具有忧患意识,同时又敏感多心。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使得陈青芳把太多希望寄托在了儿子王小童身上。而陈青芳又片面地认为丈夫不争气的基因会遗传给儿子,儿子如果稍不努力就会走父亲的老路。殊不知,儿子很争气,不争气的基因没有遗传。反而是她自己奋发图强、聪明上进的个性传给了儿子。从文中陈青芳儿子的经历就能看出,尽管陈青芳一次次地关上了儿子的梦想之门,可儿子还是能够奇迹般地为自己打开生存的窗户。陈青芳早就应该意识到儿子的能耐,更应为儿子的出息而骄傲。遗憾的是。陈青芳当局者迷,一步一步将儿子逼向悬崖。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正确地培养孩子成才,让孩子有经受磨难的耐力、打拼社会的能力,是每个父母都渴望学会的。可是,这样的磨砺也应当有一个度。适当地放手,让孩子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反而会有意外的收获。

放手去爱,给孩子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相信孩子,给他们一次独立自主的机会;宽容面对,让自己收获一个全新的未来。人间有爱。更需要理解,还母爱一个真诚圆满的结局。

篇5:小手拉大手亲子小组

一、理念

单亲家庭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庭模式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单亲家庭作为一种脆弱的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其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他们的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不愿过多的与他人与社会接触,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焦虑。因此,关注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家庭、学校应以双倍的爱心共同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

基于上述考虑,小手拉大手亲子小组通过社工的介入,来改善单亲家庭儿童所面临的社会交往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强儿童极其父母其解救问题的能力,恢复儿童应有的社会功能。

二、主要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措施促进儿童心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2、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不同单亲家庭的儿童的不同生活环境以及其不同的需求)

3、心理分析理论

4、系统理论(强调破碎的家庭对单亲家庭儿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于构建健全的单亲家庭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

三、目标

1、总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亲子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鼓励儿童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引导他们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分目标

(1)正确的察觉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情绪反应(2)建立亲子之间的有效互动

(3)构建单亲家庭儿童的健全社会支持网络

(4)促进单亲家庭儿童自信心的增强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时间

一共八节,每周一节,每节两个小时

五、小组领袖

需要两位小组领袖,他们熟知单亲家庭儿童的问题和需要,受过专业的训练,能够尊重并喜欢与他们交流。

六、服务对象和招募方法

(1)服务对象:有社会交往困难的单亲家庭的儿童

(2)招募方法:以海报和宣传单在社区和学校宣传及电话联络、与社区居委会联合获取单亲家庭儿童的名单,并主动探访单亲家庭的儿童。

七、小组活动安排

第一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2011年5月10日14:00至16:00 地点:社会工作实验室 主题:互相认识,订立目标

目标:

1、建立组员之间以及组员与社工之间的关系

2、订立小组目标以增强组员的投入程度 活动:1:社工自我介绍

(5分钟)

2、组员自我介绍,互相认识

(30分钟)

3、小休

(15分钟)

4、游戏“猜变化”

(30分钟)

5、订立小组目标

(30分钟)

6、布置练习,要求组员回去后,记录今天在一起的组员朋友和他们的一些特征

(5分钟)

7、总结及回应

(5分钟)

第二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2011年5月14日9:00至11:00 地点:社会工作实验室 主题:认识自我,表现自我

目标:

1、帮助组员找到影响社会交往的障碍

2、鼓励组员走出第一步,正确的表达自我,争取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3、增强自我表达的能力,尝试敢于在人前袒露自我,鼓励自我的表现。活动:1:分享检查第一节的练习

(15分钟)

2、游戏从三个描述自己词语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作为中心词,围绕它说一件能够突出展现这个词语所表现的自我的个人经历,如一件事情等等。

(30分钟)

3、社工根据组员表现进行个案分析

(30分钟)

4、组员根据社工分析进行互相间的讨论

(20分钟)

5、小休

(10分钟)

6、总结及回应

(15分钟)

第三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2011年5月17日9:00至11:00 地点:社会工作实验室 主题:亲子互动,幸福在身边

目标:

1、联系组员的父母参与小组,使组员感受到家庭的存在2、加强组员与父母间的交流,重拾组员对生活的信心

活动:1:组员父母的自我介绍,互相认识

(30分钟)

2、组员与父母间交流沟通,让父母了解组员内心的想法,也让组员了解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

(30分钟)

3、游戏绑腿跑

(30分钟)

4、父母与孩子互相进行优点轰炸

(20分钟)

5、小休

(5分钟)

6、总结及回应

(5分钟)

第四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 地点:社会工作实验室

主题:儿童“阳光成长”环境的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目标:

1、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单亲家庭的儿童提供各种有必要的支持。

活动:

1、分享第二、三节的实践练习

2、“亲子活动——换位角色扮演”游戏

3、“父母和孩子”书信交流10分钟分享

4、父母和孩子互相读出信件内容并表达感想

5、总结并回应亲子之间冲突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形成有效的互动。

6、提前告知小组成员小组活动将要结束。

第五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 地点:社会工作实验室 主题:完美结局

目标:

1、完成未完成事项

2、巩固小组中成员的行为

3、为整个程序做总结

活动:1: 社工就组员期间表现做总结

2、组员说出自己的收获

3、每个组员就自身感受做出一句总结语

八、活动经费

九、预计困难和解决办法

1、困难

(1)参加活动的成员招募不足(2)参加者在活动中存在顾虑(3)活动中组员情绪低落

2、解决办法

(1)社工主动联系居委会获得单亲家庭儿童的名单,并主动登门拜访联系。

(2)我们在开组前通过访谈等方式先行与各位组员进行适当交流,并保证社会工作者确保组员没有什么顾虑。

(3)通过适当的游戏提起组员兴趣,或者通过一些使人精神振奋的无聊小点子提高组员情绪,亦可通过部分积极的组员带动情绪。

十、评估方法

1、在第一次小组工作前和最后一节小组工作中,组员将被安排完成同一份问卷,以比较他们在参加小组前后对对方的沟通模式及技巧有否改变。

2、在每节即将结束时和最后一节,和大家共同分享各自感受。

3、观察组员对小组的投入程度、出席率和参与率

上一篇:制作党建牌板内容下一篇:基层工商所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