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法治心得体会

2024-05-04

学生法治心得体会(共8篇)

篇1:学生法治心得体会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有哪些?法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学生法治活动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

谈到法律,它总会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宗教、纪律一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了保障。

法律、法规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例如:上学、放学时我们经过十字路口,有的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了红灯,就很有可能导致一场车祸,而断送了鲜活的生命。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段真实的故事。

《今日说法》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15岁的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从小学就迷上了网络游戏,母亲为了看管儿子,放弃了家中的农活,在城里租房子,陪读。可他不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暑假中,母亲又在网吧中找到了整整两天没有回家的儿子。气愤之际,母亲抡起木棍狠狠地打了他。回到家中,两人再次发生争吵,他趁母亲不备,顺手拿起电源线从背后缠住了母亲的脖子,致其昏迷。于是,他拿走了家里的20__多元钱,又一次进入网吧。第二天中午回到家时,他才发现母亲已经死亡。因为害怕,他又将母亲的尸体从三楼的窗户上扔了下去。

我还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在上海,14至16岁的少年犯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1%。犯罪,无疑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而法律永远维护正义。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遵纪守法,而遵纪是基础。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将来酿成大祸,难道要等到接受法律制裁的时候才悔恨吗?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仅仅靠具有某一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无法解决,而是大量需要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技术的不懂法律,就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政策法规来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它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视。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把法律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要求自己。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法规﹑体现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法。新刑法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应原则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法。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民事活动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如买卖、运输、借贷、租赁等。进行民事活动时,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守法的原则。

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相信学校有决心进一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常抓不懈,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法制知识后,更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教育和关怀的校园里,是多的幸福和畅快啊!

衷心希望我们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学校的法制教育可以进行下去,让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3

我们是最基层普法工作者,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宣传;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现在就六五普法学习内容,体会如下:

一、学以致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此次普法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和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学习了《教师法》、《食品安全法》《道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后,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分内工作;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认识,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本领,加强和同事间的协调沟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熟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规矩做人,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

二、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

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功夫下在对广大学生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

三、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

对学生的普法知识我们应从侧重普及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应从侧重履行法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学生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应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化学生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四、应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

教师是学校宣传法律知识的主要力量,教师学法非常关键,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学校通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以及让教师自学的形式完成普法学习,使教师们及时了解国家的立法动态,增强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并运用到依法执教的实践中,收到明显成效。

总之,这次普法学习不仅使我学到了法律的相关知识,还让我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因此,只有学好法律,才能更加明确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保证我们享有的权利。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4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党的十八提出以后,俨然已成为我国新形势下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真言。每个国家都崇尚法治,都期待形成全面系统的法制国家。从古至今,各个朝代关于规范性的法律条文都是以当时的具体形势而提出并成文。立法为执法,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或是人民群众的权益利益作保障,出不得差错,更少不得关注度。

立法的科学化是防止不切合发展实际从而造成法制产生的执行标准,怎么样的立法程序是科学的,形成的法律法规是契合发展需要的?反腐力度的逐渐加强,对法律执行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对于反腐倡廉及党内法规中制度的建设更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必须要确保对反腐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力度。

执法的严格性更是对法律实施过程的保障。任何法令的形成都必须要扎实可行的予以实施,并且确保执法的过程无偏差,不给群众造成生活和生产上的难题,这是其一;执法过程必须要公正严格,秉持公正,不凸显个人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是其二。

司法的公正性是每一个涉及司法案件的人民迫切需求的,这需要司法机关必须要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基本的行动准则,将犯罪治理法律化,公正化,容不得一丝错漏。要禁止司法行为中出现权钱交易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给我国法制的执行平添败笔,更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其首要的行为准则当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约束行为,以法律认知行为,以法律辨别是非。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少不了全民的参与,需要全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和谐健康水平。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和现实出发,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经验,对中国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与升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正值大转型期,社会治理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条件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任务更加繁重。而现实生活中,法治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正、徇私枉法等现象依然存在。可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全体人民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句话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和政府相关法治建设精神和要求,争做遵法守法的引领者、依法治国的守护者。

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就是要求无论是部门还是个人,都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确保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

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学习。结合“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部署,认真领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和精神要求,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在实际的群文工作中能够自觉的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接受监督。

总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涉及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们必须把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计落实搞好。

篇2:学生法治心得体会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因此,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党员,我要以这句话为行为的准绳,时刻提醒自己,新法纪,守规矩,从自己做起。

要做到遵纪守法,就要把多加强自我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首先要学懂法。在学会的基础上,再来做到如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遵纪守法。

只有做到遵纪守法,国家才稳定、社会才安宁,祖国的历史才能得到进步。也只有遵纪守法,社会才能和谐,家庭才能和睦,生活才能幸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才能平稳发展。

篇3:学生法治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 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提高“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工作中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并首次提出“法治思维”的概念, 让法治在我国的发展有一个新的里程碑。

法理上的法治思维与非法治思维、法制思维和人治思维等概念相对应, 指以法治为依据进行事务处理的标准思维。根据十八大精神, “法治思维”有着中国独有的精神内涵:是指公权力的执掌者以法治理念为基础, 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法律逻辑和法律精神对所要处理或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和形成结论、这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过程。

1.1 法治思维是一种价值判断

法治思维这种方式,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基础也是法律制度, 以法律作为最高权威, 但并不是完全的、机械的服从于法律制度, 而是以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和价值进行判断, 这就是法治的思想。进而言之, 法治思维方式的基础就是法治思想,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关注法律制度中的权力制约、人权保障、价值追求等等。

1.2 法治思维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人治思维方式与法治思维方式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 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因此, 它不仅仅限于遵守国家已经颁布的成文法律法规, 而是以更深入地思考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背后存在的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义务与权利的关系、平等与自由的关系、程序与实体的关系等等。

2 大学生法治思维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对法治教育重视不足, 未成为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教育, 这是长时间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所在。素质教育是什么, 素质结构又由哪些组成, 很多学者众说纷纭, 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素质结构中并不包含法律素质, 有学者把素质教育分为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八个方面。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个方面才组成了素质教育。在我国, 一直以来较为注重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就法律教育而言, 还十分欠缺。当前, 依法治国、合规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定趋势, 因而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跟上潮流趋势, 要努力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 防止我国大学生法律教育处于边缘化这一尴尬局面的出现。

2.2 忽视法治教育的长期性

当前, 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都只是开设一些讲座、论坛, 少有长期开设一门课程进行系统教学, 这样对法治思维的养成十分不利。除了法律专业会把法治教育一直贯穿于大学生涯之外, 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则只是通过类似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学习。思维的培养与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短时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形成完善的法治思维, 只有通过长时期的教育, 方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3 法治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 手段单一

当今时代是多元化发展, 高校的法治教育也应当采取更多的形式、模式, 而不应拘泥于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应拓展思维, 开展更多, 更丰富的课程模式。高校可以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基础课程, 并随之展开。高校应该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要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 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

2.4 法律实践教学薄弱

当前法律教学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有的高校为了避免实践环节的安全事故, 很少开展法律实践环节。有的是由于缺少经费, 认为浪费时间和精力, 没有安排实践教学学时。当然, 还有部分高校是毫意识, 认为实践课的开设与否都没有太大作用。各种理由的堆积, 最终造成目前法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这一尴尬局面。

2.5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一方面, 部分高校, 很多教授法治课程的教师并不是法学专业出身, 且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进修或是培训, 这样会导致课程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 高校教师在教授法律概念、法律理论等方面时往往都只是局限于一些基础知识, 而没有从深层次的法律信仰、法治理念、法治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来进行解读。

3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路径

3.1 重视法律教育, 完善教育机构

当前, 法律教育已经成为中华名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国家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因此, 革新教育理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把法治素养纳入到中国公民,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当然, 在转变教育理念和重视法律教育的同时, 教育机构的完善也必须一同进行。

3.2 优化法律教育课程设置

培养大学生完善的法治思维, 需要安排合理的法律课程, 进行有效的课程设置。首先, 明确目标。即明确高校法律课程目标。应该以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和法治理念为圆心, 从而明确课程目标体系, 以达到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的根本目的。其次, 确定内容。即科学确定法律教育课程的内容。此法律教育课程内容与法学专业学生有区别, 我们应该把其作为一种通识课程, 以便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课程内容。再次, 开设相关课程。即鼓励法学院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来开设法律相关的选修课。比如, 大四学生可以选择“劳动法”、师范专业学生可以选修“教师教育法”。

3.3 加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

当前大部分高校均采用课堂讲授这一教学形式, 让学生难以内化。而我们的法律课本应该是活生生的, 需要很强实践性才能完美演绎的一门课程。当它被死板地诠释出来时, 已经缺少了应有的魅力。所以, 高校应该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 把学生吸引到课堂, 激发他们主动的学习兴趣, 自觉内化法律知识, 形成法治思维。比如, 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 把一些专业化、学术化的理论都通俗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才是增强法律教育实践性的精髓所在。

3.4 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法律素养, 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关键所在。首先, 建立教师考核体系, 以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其次, 提供培训和深造机会, 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专业素养。再次, 确立教师互评学习制度。每学期互相听课, 取长补短, 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 到学生中进行考察。一学期结束, 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或者访谈, 以便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调整。通过以上几种方法, 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 受学生欢迎的法律授课教师队伍, 从而为我们培养具有法治思维的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5 营造法制教育学习氛围

在依法治校过程中, 高校需要在实践中利用学校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优势, 创新法治文化宣传的形式和载体, 充分发挥高校广播、电视、网络、校报等阵地的作用, 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大力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形成高校人人学法的良好局面, 实现师生法治教育的互动效应, 营造学法、遵守、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引导和增强学生的法治理念, 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篇4:学生法治心得体会

关键词:人治;法治;民主;自治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这也就是所谓的班风,好的班风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有利于班主任进行管理。但这一问题一直让各位班主任颇费心机,也是班级管理中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是行之有效的,为此,我谈谈对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所感所想。

班级管理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采取的措施也要以学生为主,因此,好的班级管理就要动员学生一起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活动中,不能以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人治”管理,就是事事班主任说了算,没有具体的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最大的权威,班级最高权力的象征。但是发展至今,仍然有很多班主任抱着独裁的心态,企图以自我一直来管理班级,更加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班级管理的指挥棒,集立法者、裁判员、执法者于一身,容易造成单向的压制式管理。以班主任为主的管理模式,极其不利于班级整体的发展,主要不利的方向有三点:(1)班主任不能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实际发生的问题,从而不能有效以及合理化解决问题,会导致师生之间矛盾加剧;(2)人治化的班级会引起学生更多的不满,也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管理,也有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3)与现如今所进行的改革教育中所推崇的教育理念也不符,特别是新课程下的师生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相违背。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师生冲突,造成恶劣后果。

班级“法治”管理,就是制定班规,学生犯了错,该怎么处罚由班规说了算,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要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必然要有班规来进行约束,才能实现良好的发展,而班规的制定则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管理方式给了学生一定自主的权利,让学生对班级这个主体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分子,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个集体作出更好的贡献,能调动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热情,会衍生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了依法治班方略中的“有法有依”,但同时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落实“法治”,“依法治班”方略。班级管理由“人治”走向了“法治”,这样的做法,可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1)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化解了不少平时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使得师生之间更加友爱;(2)学生对班级的管理有了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整个集体的建设,对良好班风的形成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3)实现了新课标理念下师生平等互助这一理念,将理念化为实际行动,对学生的整体性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管理的意识,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班级荣辱观

以服务班级为荣,以自私麻木为耻;以帮助同学为荣,以欺负弱小为耻

以尊敬老师为荣,以敷衍对抗为耻;以勤学好问为荣,以不懂装懂为耻

以文明优雅为荣,以粗俗打闹为耻;以你扔我捡为荣,以乱丢垃圾为耻

以诚信自律为荣,以表里不一为耻;以吃苦耐劳为荣,以骄傲懒散为耻

班规、班级荣辱观的制定需要花一番心思,班主任先澄清班级常规的一些观念,阐明班规制定的必要性,把握制定规则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全体学生自由讨论,班长带头征集问题、议案,议案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平时在学生身上容易犯的一些事情,然后成立班规制定委员会,一般由学生代表组成,也有的加入教师代表,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可以将家长代表纳入到班规制定的队伍中。最后学生模仿“八荣八耻”制定了班级荣辱观,学生以自己制定的班级荣辱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自治”管理模式,把学生推向班级管理的舞台,班主任不必天天把自己捆绑在教室进行保姆式管理,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后面不再紧紧地跟着老师,学生不会厌烦老师,老师也不必每天都盯犯人似的来管理学生。学生“自治”管理,解放了老师,有利于为班级营造一个充满民主氛围的集体,改变以往“人治”所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且更加能够看到好处的就是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减轻教师管理的压力,学生跟教师一起来管理班级,如果学生之间有意见不统一的,可以让老师来进行调节,不仅促进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缓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雅言.教学心理学[M].香港:商务印书馆,2011.

篇5:学生法治心得体会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继颁布了婚姻法、“五四宪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新生政权的巩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艘航船顺利前行。我们之所以能创造发展的奇迹,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正确地处理党的领导和法治的关系,为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必须从整体上强化统筹协调、总体设计,从而有效克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诸多问题和挑战。面对法治建设中的各种复杂环境,迫切需要从党中央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加快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潮中的“重头戏”,其产生的目的正是进一步加强党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下一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还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篇6:法治心得体会

增强法治观念,提高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作为政法工作者,要带头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养成尊重“法治”、维护“法治”的良好习惯,引领全社会尊法守法。要从内心树立对法治的真诚信仰、真心拥护,始终忠于法律,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能用任何借口任何形式徇私枉法;要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要培养法治思维,把法治作为约束自身执法司法行为的准则,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政法委要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等方面,发挥好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努力提升政法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守住法律底线,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政法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牢牢守住法律底线,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使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受到惩处,使社会正气得到弘扬,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尊严。作为基层一线具体的执法机关,要有职业操守,要忠于法律,忠实履职,严格执行法律,在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办理过程中,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正视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法不依、有案不立、信访不信法、在执法中办关系案、人情案等执法司法不公问题,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需求和期待,树立法律公信和司法权威。

围绕公正司法,推动司法改革任务落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司法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从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强化司法人权保障和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等方面,为司法改革点出了题目,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县级政法部门,要根据中省统一部署和要求,主动对接、不等不靠,积极实践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司法改革任务有效落实。结合实际,基层政法机关可以在一些非常关键而又较容易落实的业务工作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如法院在建立立案登记制度、主审法官负责制、裁判文书公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方面,检察院在强化法律监督,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完善人民监督员等制度机制方面,公安机关在加强对行刑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推进警务公开等方面,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通过司法改革的实际成效,提升司法机关形象和公信力。同时,要积极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建立分工明确、配合有力、流转顺畅的衔接机制,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治轨道内解决。

加强宣传引导,努力促进全民守法。

篇7:法治心得体会

据报道:去年7月至9月,安徽当涂县城几十家居民及企业单位被盗,每起盗窃案数额不大,但作案手段高明,案发现场几乎不留痕迹,搞得当地人心惶惶。办案人员奔波数月破案后发现,作案者竟是14个8至13岁的小女孩。其中的“大姐大”13岁,组织“团伙”入室盗窃,是其“心血来潮”的招数。每次作案由她安排,一个暑假,她一人就获取赃款近万元,还制定了开学后每周末偷一次的计划。令人瞠目的是,一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偷盗来的金银首饰等赃物竟坦然“笑纳”,不加追问。那些犯罪孩子的父母有的只是一昧的责怪孩子,却没有想过自己所犯下的一点点错,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犯罪原因。还有的竟是对孩子所给的赃物不加追问,就坦然“笑纳”。促使孩子的犯罪数额越来越大。我们小学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法律知识,如果知道了法律知识也就有可能不会犯罪,可就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孩子所犯下的可能就是弥天大罪。就如同给自己色彩斑斓的生命,增添了一笔污黑的颜色。

法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能有些学生认为“只是违反一下学校纪律而已,没问题的,以后我就不违法了。”请你快点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现在一次小小的放松就很有可能驻成一次大错。我们作为学生,总是要离开校园,来到这个社会打拼。才真正的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公民。所以就要从小培养我们的法律知识,预防犯罪。

篇8:学生法治心得体会

一、走出灌输性教学的困境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现状

曾有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法治意识的培养是法学专业的教学任务,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无关。但是,根据最近大学生违法状况的调查来看,如,2002年发生的“硫酸泼狗熊”事件,2004年“马加爵案件”到最近震惊全国的“药家鑫”等案件,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违法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法律专业的学生。因此,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应当针对法律专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面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法律专业的学生因为受到专业的法学教育往往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而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只进行应试性的法律方面的教育而显得法治意识相对缺乏。法治意识的缺乏导致大学生违法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且有着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年来逐年升高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数据告诉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相当的贫乏。法治意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知识不清或者一知半解,行为违法却以为没有违法。例如,有个大三学生偷盗3000本书涉案金额3万元,却以为不构成犯罪;有些大学生在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采用违法的方式进行报复却认为是正当的;二是明知违法却存在侥幸心理。例如,某高校体育学院的学生因为纠纷殴打的士司机后扬长而去,并若无其事的照常作息,认为不可能有人知道此事,后案发;三是社会责任感缺乏,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法律主体,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不犯罪,法律与己就没有关系。例如,很多大学生对于社会中的违法现象不闻不问,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加强法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但是,高校的法律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认真、全面、深入的实施成为不争的事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校没有把法治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法治教育的老师自身法律素质不高,法治思想落后,难以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另外,高校的法治教育的活动少,渠道单一。除了法律专业学生外,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法律基础》这样一门课程,就《法律基础》课程教育形式而言,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方法简单、手段落后,且因内容庞杂课时少、教师理论说教和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多、实践环节少等,造成该课枯燥乏味,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对法治意识的培养有害无益。从教育方法上看,当前大学法治教育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灌输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教育模式中,老师主要采取法律规范式教学,教导学生如何遵纪守法,师生并没有处在相同的法律主体的位置,两者的互动较少。教学的主动权在老师,老师从自身角度决定教育的进程和授课的内容,而忽略学生是否感兴趣和接受。学生不能以一种主人翁的地位参与到法治教育中,因而缺少主动接受法治教育的兴趣,难以培养出先进的法治意识。

(二)走出灌输性法治教学的困境

灌输式教学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它是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片面强调老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2]此种教育模式对教育自觉能力不够强的学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但是,用此种方法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就显得十分落后。法学意识的培养需要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让大学生自己主动培养法治意识,而灌输性教学把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减弱了。灌输性教学最大缺陷在于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法治教育的主体来对待,而是当成一个教育的客体来看待,缺少了教育中应有的学生主体性品质,陷入了工具化教学的误区。灌输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客体(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以传授“应然”层面的法律为导向,即法“应当是什么”,学生“应当”怎样遵守法律,教育他们要遵纪守法,把他们当成法治教育中的“客体”进行教育和改造,而没有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法律的主体,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并可以作为社会中的人和他人一样受制于法律,也受益于法律。

灌输性教学模式以主客二元的哲学为基础。二元论的主体哲学以工具理性为主导原则和思维方式,认为人与物,人与他人处在相互对立的位置,任何人和物只要和我分离就是我研究的对象,并采用实证主义的科学模式对客观世界进行客体性研究。正是这种对象性的研究方式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一些无法解决的悖论和困境。[3]灌输性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二元对立”的教学范式也存在着无法调和的“主体性悖论”,在法治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出自身所体现的矛盾和局限。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在当前法治教育中,师生关系变成一种片面的理性关系,显示为教育过程的主客两极模式,师生关系被扭曲。教师希望从自身角度对学生进行法治规训教育,强调自身在法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接受现代教育的大学生与接受传统谦卑教育的学生不同,他们意识到自身并不是教学的客体,而是教学的主体,自己也并非教师的附属品,强调自身的独立人格,希望和老师能够有平等的教育地位。虽然大学生的主体思想有时具有盲目性,需要老师的指引,但是这样的现代思维方式仍然要得到教育体制的重视。法治意识教育更需要尊重这种新时代带来的学生主体性意识。法治意识不仅需要学生知法,守法,更要学会用法。在法治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法治意识是一种权利意识,而不是封建社会的义务意识。民众应当意识到自己是法律的主体而不是遵守法律的客体,对于法律认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应该具有主动性,习惯用法律的视角观察和评论社会中的事件,权利受到侵害时也应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因此,法治意识教育意味着要激发大学生主动认识自己的法律地位和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而当前法治意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灌输性教学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法治教育的地位,难以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要想走出灌输性教学的困境,需要通过教育和触发大学生对自身和他人行为互动运作状态的评价来调适符合其角色身份的行为,从潜在层面引发一种主动的基于评判的法治精神,而不是通过灌输。

二、主体间性教育范式成为法治教育新路径

(一)法治教育具有主体间的关联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理论充满了对同样作为社会主体的他人的尊重,承认自身和他人的主体性存在,认为人与人的相处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在沟通交往基础上的共存关系。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交往的目的就在于打破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而形成主体间性。用交往理论来分析,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行为或者说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交往过程。因此主体间性是内含于教育交往行为的。另外,主体性的教育范式由于缺乏内在的反思向度而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倡导主体间性对现实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可以起到变革的作用,从而使主体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再是一种占有式的工具而是人性丰富的主体。因此主体教育应把握当代哲学的变革方向紧跟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4]

法治教育的过程也具有主体间的关联性。法治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就具有主体间的关联性。在尊重师生个体人格的基础上,师生都是社会中的主体间存在,师与生在同一个社会关系中共在,他们可以形成一种社会互动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在社会互动视角中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互相承认、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并把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希望寄托在语言和商谈理论上,”[5]这种师生关系就是基于商谈的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相互促进、和谐共处的新型师生关系。老师可以督促学生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加法律素养,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法治思想提出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可以对老师的法治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与社会及社会中的人也有很强的互动性。法治意识教育的关联性表现了两方面的统一。师生除了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的关联外,师生和社会中的人共同也形成了法律实践中的主体间性的关联。师生不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也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师生之间也存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两者互相依存,彼此制约。因此,从法律关系上看,师生也有着主体间性的关联。同样,师生作为社会中的人,和其他社会的人在相同的社会体制下共存,有着相同的文化,历史,思维的背景,有着相同的道德价值观的维系。社会中的人不可能孤立存在,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中的任何行为都要与他人发生关联,无时不刻体现者自身的作用,小到买一支铅笔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人类“人之为人”的意义与价值。[6]当代人类社会的秩序主要是依靠法律规范来实现的,因此,法治教育的关联性除了师生之间的关联外,更重要的是法律实践中与社会中的其他人的法治关联。这种关联的基础是把老师,学生和社会中的人都当成受到尊重,自由的个体,并且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互相宽容,沟通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与他人和谐共存。

(二)法治教育范式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基于老师主体性的教育范式对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显得相对落后,因此要改变法治教育范式,从教师主体性范式走向主体间性范式。主体间性的教育范式跳出了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走向师生之间的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这种教育范式的转向是当代哲学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变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自身有难以调和的逻辑矛盾,一方面它推进了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为之服务的人类社会面临危机,诸如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人性沦丧,人与人关系淡漠,猜疑,缺乏安全感成为社会关系的主旋律。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立在主客关系上的认知及工具合理性取向,不能真正全面的解决人的自由幸福和社会的种种冲突,从而对此进行深入的哲学反思,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就成为必然。[7]在西方的教育体制中曾出现过两个极端。一个是以夸美纽斯、卢梭为主的教育思想,他们强调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和权威性,虽然承认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主体,但是在教育中仍然作为客体对待。另一个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主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的确可称为教育历史上的一次变革,但又走上了一个较为极端化的道路,这一教育思想忽视了教师主体对人类总结的科学与人文知识和技能的系统传授和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生成为了自发发展的主体,这样结果是最终学生也难于形成自己的主体性。[8]所以,用主体间性的教育范式取代旧时代的教育范式,能够解释当代教育所不能解释的教育困境,才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三、主体间性法治教学范式的构建

法治意识教育过程是多方因素的整合过程。法律的核心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本身就不仅仅包含法律条文,也涉及法律条文之外的因素,例如人的价值,社会环境等。而价值又是受各种社会关系影响之后的主观评价。所以,法治教育不仅包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接受,也包括了主体间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法治意识培养需要一种基于法治意识的社会责任感,仅仅培养遵纪守法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大学生并非法治教育的唯一目的,如果受到法治教育的学生对社会中的违法现象表现冷漠,缺乏正义感也是法治教育的失败。因此,法治教育和规范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以一种长远的社会责任感为依托,同时注意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形成法律意识框架内的社会现象分析能力,通过自身的话语和行为有意建构一个法治理性的社会环境。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的法治意识教育范式要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法治教育理念的主体间性构建

法治教育主体间性认识有助于法治教育范式的主体间性转向。从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就要以主体间性的理论深化师生交往模式和对教育过程的认识。有了这种主体性认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再是一种单向度的教学活动,而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单向度的教学活动往往是基于老师主体的单向灌输教学活动,而主体间性的教学活动是双向度的交流与沟通教学活动。作为老师来说,在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不会遇到“教育客体”事实上不是“客体”的困境,在承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法律关系主体的基础上,从容的与学生形成一种“朋友”关系而非“家长”关系,形成法治教育模式的转变。从学生的角度看,老师在仍然具有学术权威的同时又不乏亲切感和亲和力,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激情主动进行法治意识培养,不会出现有些学生因为对教师过于严苛的叛逆而违法犯罪的情况。从法治教育的特点来看,法治教育本质也是主体间性的教育,其教育过程就具有主体间性的特点。法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倡主体间的平等,重视社会人的主体性存在,这种先进的平等观念是长期与封建等级观念相斗争的结果。如果师生之间不能以主体间性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何以在学生中培养具有平等特征的法律意识。所以,法治意识教育活动需要增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主体间性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真正具有全面法治意识的人,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

(二)主体间性法治教育形式设想

主体间性法治教学理念转向所带来的必然是教育形式的转变。传统“师生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体现的是以《法律基础》教科书为基础,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老师拥有法律思维的权威性,学生总是被动处于遵从老师法治思想的地位。主体间性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成为可能,法治教育模式也应当从灌输性教学形式转向对话性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的运行机制是教师说教,而对话式教学的运行机制是相遇,主体意识与主体意识的碰撞。[9]另外,考虑到法律科学的实践性,应该开展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自身作为法治社会主体的责任。

1. 对话性教学模式

马丁·布伯的对话教学思想以其对话哲学为基础,将教学视为与学生“相遇”的重要影响力,承担着使学生的潜能得以自由发展和历史更新、使学生形成建立“对话”关系的能力、使“我-它”知识向“我-你”知识转化的重任;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既是使世界达到学生的选择者,也是学生灵魂再生的向导,还要以其自身的整体存在作为学生的模范;至于对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布伯认为信任是师生对话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肯定他者”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包含”则是师生关系的本质。[10]

在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采用对话性教学模式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在法治教育中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主体角色定位,双方关于法律问题进行平等沟通,协商合作,共同进步,一起探索法律意识的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改变以往自己作为说话主体的姿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对法律现象,法律条文的观点。教师作为一个主体,将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教学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是否接受或者接受到何种程度并不能完全由老师决定,关键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接受教育。因此,教育教学的过程更多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才是法治意识教育主体间性的实质所在。[11]法律意识的培养由人文素养和法律素质两个层面组成。进行法律教学的老师应该具有法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知道如何用法律专业的视角解决社会的问题,同时也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尊重人类,关爱生命。一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法律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却具有较为浓厚的人文素养。在法律人文精神层面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共同的探索,此时,老师和学生都是法律知识的积极探索者,老师要尊重学生试图了解法治精神的好奇心和渴望。[12]“教师和学生从来都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输出,输入知识的机器,都有知识构建和创新的潜能”。[13]在法治意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对话式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对法治意识构建的潜能。

2. 加强法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

法治教育一直存在空洞化的倾向,使法治教育失去了生活的底蕴。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一直与实践脱节的法治教育却显得相对暗淡。法律的人文特征决定了法律具有实践理性,因此,其教学形式要多元化,多渠道。大学生需要走出校门与社会中的人打交道,在社会中培养法律主体性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真实的法治社会就是要了解认识社会生活和法律制度的真实情形。法律作为意识形态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并最终要对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发生作用。只有懂得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形,才有可能理解法律何以产生,何以发生作用,才能思考如何通过法律改变社会生活。[1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社会法律活动或者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法治宣传等,都是法制实践活动的有效尝试。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

上一篇:新教师培训工作方案下一篇:2010年反腐倡廉工作半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