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2024-04-19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篇1: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第2课时

班级:六(2)班

执教者:李冬冬

时间:2017.5.18

教材简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第15课。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蕴涵哲理,是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情感熏陶的好素材,也是学生仿写的好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抬头望了在暮色中的——的天游峰;我仔细地打量了他:――的脸,面色黝黑,――的眉毛下,一双——的眼睛炯炯有神。这充满——、——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

1.在作者笔下,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再认真读读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感受天游峰的特点。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受。

3.集体交流。

默读这几句话,你感受到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

A.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作者用比喻的写法,将石梯比作了一根银丝,突出了天游峰的“险”。引导学生体会“银丝”“飘飘悠悠”“断掉”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从而真切体会“险”。

B.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写出了天游峰“高”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词语“顶天立地”,想象九百多级台阶大体上有多高。

C.那层层叠叠的石阶„„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通过游人的表现,从侧面写出了登天游峰时的不易,从而衬托出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

4.归纳写法:

(1)这些句子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比喻、列数据、侧面衬托的方法来突出天游峰的特点。

(2)我们平常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这样,把事物的特点用多种方法来描写。

二、精读感悟

过渡:天游峰又高又险,而打扫它的却是位——(70岁的老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让我们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

1.请同学们默读三——十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用“﹏”划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在感触最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2.交流汇报。

(1)外貌:

生交流(精瘦:很瘦;褪色:朴实;黝黑,健康;慈善:慈爱;炯炯有神,有精神)

这是对老人的什么描写?还有吗?从老人的外表我们感受到了他是一位——(板书:朴实)的人

(2)动作:“引我进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浓茶”。(很热情)

师:是的,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让我们一起把老人的热情读出来。(齐读)

(3)神态、语言:(这是抓住了老人的什么来写的?其实还有两处这样的描写,你能找到吗?有什么想说的吗?)

A“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师:你觉得老人这样整天扫台阶到底累不累?可他为什么说不累?

师:说的真好,正是对工作的这份热爱,让他忘却了疲劳。这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出示)这样的人生态度就是乐观,正因为他的乐观,所以他才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师:谁来试着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地读一读

齐读

B、摇摇头,伸出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读句子,说体会

(2)这段话中老人离不开的是——(雪花泉的水——)其实他真正离不开的是——(大自然)他对自己现在的这种生活很满意,所以他还离不开——(自己的生活)我们说老人因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所以感到其乐无穷。

师:我们一起读好这位老人的话。

c、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1、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对老人充满了敬意)

2、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我”对扫路人的敬重之情?

(“紧紧地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3、“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生说感受。(板书:乐观)

三、赏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

1、课文最后这样写“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笑声”能持续这么久吗?回荡在作者心里的仅仅是老人的笑声吗?)

师:对,不仅仅是笑声,还有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精神,这也是作者不写天游峰迷人的景色,却写一位普普通通扫路人的缘故。作者对这位老人充满了敬意!

师总结:这笑声永远藏在所有人的心中。这也许是作者在游武夷山时一个意外而珍贵的收获,作者从内心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

四、总结全课

1.既然是写扫路人,为什么要突出写天游峰的险峻呢?(体会“反衬”的写法)

2.文章除了运用反衬的写法,还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向读者多角度地展现一位质朴、自信、豁达开朗的扫路老人,让我们牢牢记住这样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习作训练中去。

3、作者用他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为我们传神地勾勒了一位——(生读板书)的老人,让我们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由于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勤奋工作,才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五、作业设计

假如一年后,你跟随父母一起去武夷山旅游,你遇到了这位扫路人,你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呢?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

----

衬托

扫路人

----

乐观自信

豁达开朗

描写手法

篇2: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青铜峡市陈袁滩小学

吴立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品味,体会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走进15 天游峰的扫路人。、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游峰(板书)是武夷山著名的旅游胜地,天游峰又高又险,登上峰顶无限美景尽收眼底。

3、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可是我们的作家章武却把目光聚焦在一个“扫路人(板书)”的身上,作者为什么不写美景,却写一个普普通通的扫路人?(扫路人下加点)这是为什么呢? 二 研读感悟

(一)走近老人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画有关句子)

1、找到了吗?谁来读读看。(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节约、俭朴、老人精神十足、善良、很辛苦)(2)能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朗读)

2、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样一位老人呢?(听到扫路声)课文是怎样描写扫路声的?

(出示)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

(1)从这段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老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十足?)(2)从哪儿读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颇有节奏”、“一声比一声分明”)

(3)是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样的侧面描写更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位干劲十足的老人。让我们一起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好不好?(齐读)

(二)小屋茶情

过渡:扫路声吸引了作者,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老人那飘满茶香的小屋。

(出示)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轻声地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老人热情好客

过渡:是的,一杯浓浓的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茶热,情更热 ;茶浓,情更浓。让我们一起把老人的热情和温暖读出来。(齐读)

(三)走进老人

过渡:那么作者和老人进行了怎样的心灵沟通呢?请大家找一找文中老人的语言,用波浪线画出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学生画,交流)

(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从老人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不觉得累)同学们,你们觉得扫路的工作累不累?累。是的,而且老师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比一般的扫路人更累,你们同意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出示)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哪些词语让你感到累?(顶天立地、九百多级、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

却步、半途而废)(在课文中点出词语)

(2)我们来比赛读读看,看谁能让老师听了也抽口气。指名读。齐读。

3、你还可以从哪儿感受到?(出示)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1)说说为什么得意?(因为天游峰高、险)(板书:险)

过渡:面对如此险峻的天游峰,能爬上去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一边爬一边扫,该有多累呀!可老人却觉得——(指读:不累不累)

为什么呢?

(2)(相机引读:)他——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是呀,老人把自己喜欢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觉得累。写天游峰为的就是反衬扫路人工作的辛苦啊。(带着喜欢的感情读。)

(4)所以老人说得——?(板书: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能轻松悠闲地读一读老人的话吗?(指导朗读)指名读。

过渡:老人还说了什么?

(出示)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的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从这段话中你又读懂了些什么呢?(老人舍不得走、这儿的生活环境好。)

2、这样的生活老人当然会舍不得。他爱这儿的山,爱这儿的水,爱这儿的空气,爱这儿的一切。所以老人会说得那么——(悠然)。谁能悠然地读一读老人的话吗?(指导朗读)指名读。

3、这儿的大自然是多么令人神往啊!老人在这儿过的简直就是老神仙的生活呀!让我们一起把老神仙的悠然自得读出来好吗?(齐读)

(1)我被老人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于是紧紧抓住他的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是对老人的祝福啊,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出示: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过渡:老人怎么说的?

“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2)是的,人的心情、意志也能使自己延长寿命。这是一位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板书:充满自信 豁达开朗)他相信自己,我们还有什么不相信呢!

(3)让我们读出老人的自信和豁达来!齐读

三、文道合一

引读最后一句话:“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学生交流:笑声留在作者心里。笑声留在脑海,忘不掉。

自信、爽朗的笑声刻在了我的心里。……)

四、小练笔:

要求:对这样的一位老人,我们敬佩之余,一定还有很多的感慨。请把你心中的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写感受,写体会,写想法。

小结:同学们,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惊动了一对宿鸟,鸟儿都舍不得离开这美丽的地方,又悄悄落回原处。何况老人呢。这鸟儿不就像是老人嘛!

五、拓展:想想30年后两人再相见的情景续写课文。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

反衬

扫路人

朴实、健康、自信

外貌、语言

豁达乐观、工作认真、热爱大自然

篇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关键词句, 通过语境创设、品读比较等方法感悟老人自信、豁达、乐观的精神及其生活境界。

3.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了解这种写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走近天游峰, 知其险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扫路人》, 读题。浏览全文, 作者几次描写天游峰?划出相关的语句, 读一读。

2.生浏览, 圈画。

3.出示: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 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 在云雾中飘飘悠悠, 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 上山九百多级, 下山九百多级, 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 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甚至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1) 自由读这两段话, 边读边想, 天游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印象险;抛、气喘吁吁等词语可看出。)

(2) 默读这两段文字, 注意黑体部分的句子。想一想, 同样是写天游峰的险, 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小结。 (正面和侧面描写, 突出天游峰的险。)

(4) 读出“险”, 指点、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打破教学常规, 对文本进行重新整合, 在教师的引导下, 把学生的视野聚焦于描写天游峰的语句,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 引导学生触摸语言, 感知天游峰的特点——险, 提炼出作者的写作方法, 并初步感知这种方法的好处, 言意兼得。

二、“聚焦”扫路人, 悟其神

好一座险峻的天游峰呀。作者游兴未尽, 傍晚时分, 在小溪边散步时偶遇一位游览区的扫路人。在淡淡的茶香中他们展开了对话, 听着老人的述说, “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

1.作者为什么会倒抽一口气呢?默读课文, 圈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 出示: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地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地扫下来……

(1) 每天呀, 那会是怎样的一天, 请大家根据提示想一想。

出示:在晨曦中, 老人;中午, 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中, 老人。

(师生交流。)

(2) 老人每天上山扫九百多级台阶, 下山扫九百多级台阶, 一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呀。那一年要扫多少级台阶呢?我们来算一算。 (365×1800=657000)

(3) 游人边爬山, 边欣赏天游峰的景色。即使这样, 面对天游峰他们还常常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甚至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而这位老人, 每天要上上下下扫一千八百多级, 一年要扫657000多级的台阶, 但他却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此刻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感触?

(惊讶、不可思议、无法想象、佩服等。)

(4) 带着你的感受读第七自然段。

3.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打量打量这位老人, (出示生读) 他穿着一套褪色的衣服, 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 面色黝黑, 淡淡的眉毛, 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4.就是这位老人, (出示, 生读) 每天都要一级一级地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地扫下来……

每天呀, 每天。再请大家根据提示想一想, 那可能又是怎样的一天呀。

出示:烈日炎炎之下, 老人;风雨之中, 老人;雪花纷飞之际, 老人。

(师生交流。)

5.老人经历过多少个烈日炎炎, 多少个风风雨雨, 多少个雪花纷飞你说得清吗?但无论是烈日炎炎, 还是风风雨雨, 甚至雪花纷飞, 老人都要上山九百多级台阶, 下山九百多级台阶, 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 但无论是烈日炎炎, 还是风风雨雨, 甚至雪花纷飞, 老人都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此刻, 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感触?

(敬佩、赞叹、感慨万千等。)

6.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打量这位老人吧, (出示) 他穿着一套褪色的衣服, 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 面色黝黑, 淡淡的眉毛, 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你读着, 想着, 想着, 读着。老人的什么品质让你感动, 肃然起敬?

(自信、乐观、豁达等。预设:在学生说到乐观、自信时师追问, 你还从哪里读出老人的自信乐观?品析“三十年后, 我照样请你喝茶”这句, 进一步感悟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

设计意图:“扣读感悟, 读中见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本环节抓住文中关键语句, 通过环境的创设架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 激活文本语言背后的意象, 在对比诵读中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然后再在环境的创设和对描写老人形象的语句循环诵读中, 既使老人的形象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站立、鲜活起来, 又感悟出老人的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

三、研析一句话, 品境界

1.淡淡的星光在天游峰的上空闪烁, 茶的浓香溢满心田。和着习习的晚风老人的话语悠然而至, 谁来读老人的话语?

(1) 生读老人的话, 读出悠闲。

(2) 老人为什么舍不得离开?

(喝的是雪花泉的水,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还有花鸟做伴。)

2.老人如此依恋天游峰的原因仅仅如此吗?文中一句话似乎和文章的内容无关, 但很值得我们品一品, 先来读一读。

出示:笑声惊动了竹丛中的一对宿鸟, 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1)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 读着这句话, 细细地回味着, 我想起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小诗, 自由读。

出示:

蓝天是白云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树林是鸟儿的家,

……

(1) 你读出了怎样的理解?

(2) 结合课文内容, 如果让你把文章浓缩成类似诗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什么?

为什么?请你结合文章中的句子支持你的观点。

(天游峰是老人的家。老人工作在天游峰, 住在天游峰的脚下。)

(3) 舍不得呀, 舍不得, 是因为老人以此为家呀。同学们, 天游峰对老人而言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的可以居住的家吗?

出示:

在鱼儿的眼里,

河流是它的家, 因为河流赋予它生命的源泉;

在鸟儿的眼里,

天空是它的家, 因为天空给予它飞翔的快乐。

……

(4) 读一首小诗, 联系课文内容, 结合你的理解把这首诗补充下去。

(5) 交流。 (天游峰是老人情感的家园, 心灵的归宿。)

(6) 作者这样写要告诉我们什么?

(暗示我们正如鸟儿离不开树林, 鱼儿离不开水, 老人也离不开天游峰。)

(7)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相关材料的链接、拓展, 给学生提供思维理解文章的支撑点, 让学生的思维走出文本, 同时又很好地延伸文本, 循序渐进, 走向深入, 活化学生对文本的思维, 增加对文本的感悟, 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由对人物精神的感悟上升到对生活境界的认知。

四、回顾全文, 明写法

1.我们平时在描写人物的时候, 一般会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 《天游峰扫路人》这篇课文, 作者在刻画扫路人形象时, 除了运用了我们常用的这些方法, 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2.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 采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天游峰, 让我们感受其险峻。这是为什么呢?

3.总结:衬托的写作手法。

篇4:《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评析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

生:“九百多级石梯”说明它是很高的,“银丝”“飘飘悠悠”说明它是很险的。

师: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了,那么,谁能把我们带到那高而险的天游峰上去呢?(生读)

师:怎么样,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险”吗?

生:我觉得不够险。

师:是啊,听他朗读,只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六百多级台阶,谁能再读得更险一些?(生再读)

师:读得有进步,如果在读时能强调出“险”“银丝”“飘飘悠悠”“断掉”“抛”这几个词语,读得会更好。(生再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天游峰的险。这么险的山峰,怎么会有一位老人在这打扫卫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扫路人。

【片段二】

师: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天游峰的高、险。(生读,但语气很平淡)

师:天游峰的高险你可能还没真得见识过吧?(放天游峰的图片,欣赏完图片)

生:天游峰真高。

生:天游峰的石梯真陡。

师:我们走进课文,欣赏作者是如何又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来展现天游峰的高和险的。

生:我从“第一险峰”“银丝”“飘飘悠悠”“仿佛”“断掉似的”这几个词语感受到了天游峰的石梯很细、很长、很陡,从而看出天游峰很高、很险。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去品读,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理解课文方法。

生:一个“抛”字让我感受到石梯好像没有一点份量。

师:一字写出,境界全活,你读出了“抛”的够味。

生:“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这句中的破折号让我看到了天游峰在整个武夷山中所处的地位和这座山峰的独有的特点。

师:你真会读书,从一个标点符号也能读出隐藏在背后的文字。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句,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感到特别生动呢?

生:“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一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让我读起来,感觉像是石梯真的再动,真得很险。

师: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让文章增色很多。我们今后在写文章时,希望大家也能学习运用这样的手法来描写你眼中的事物。

生:我从“终于”一词读出了作者爬上天游峰后的得意,这也可以看出天游峰的高和险。

师:你能抓住作者的心理来品读课文,很好。如果说前面两句是直接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这最后一句是什么描写?

生:侧面描写。

师:同学们,从这短短的三句话,不仅读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还读出了文字背后体现的写作方法。相信接下来的朗读一定会更精彩。

【反思】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意识,都能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去品读相关语句,能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去理解,去读书,但第一位老师的教学暴露出我们通常课文中易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细节设计不够精细,没有层次性。怎样让细节设计凸显层次性呢?

1. 朗读指导不能平面化。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切的感悟,并没有由“感”而生“情”,但是我却将自己主观的读书感受强加于学生身上,这样的读书指导是无效的或效果很低的,学生全无读的兴趣,只是怀着“老师让读我就读的心理”。而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朗读平淡现象,教师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走进画面,在画面中感受,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一步步的设计中,情感也就加深了一层,把读真正引向深入。

2. 评价语言不能泛泛化。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判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老师的评价不能令他满足,不能引导他做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就有可能禁锢他的思想。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评价语就缺少针对性,过于单一,朗读指导轻易地“滑”了过去。第二位老师就特别注意到了评价语的个性化、针对化的使用,面对学生精彩的话语,灵活的进行着肯定性的评价,并发现学生话语中生成性的要素去引领学生朝新的层面去探索,力求让每一次的评价都能真正起到鼓舞学生去学习去探究的作用,真正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言语习得能力。

3. 写作方法不能忽视。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一点都没有涉足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句子,学生自然读不出深层的意思,读不出理趣。第二位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意之后,进一步地让学生品词析句,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好处是什么,这就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渗透写法的训练。而学生的精彩发现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学得更好,只要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创造思维发展的情境,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就能学生得积极主动,学得有效果。

篇5:《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1、认读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老人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原因,感受老人热爱劳动的精神、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老人的语言。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武夷山、天游峰的资料。

一、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2、检查读音

3、重点朗读:颇 循 棱 豁

4、朗读课文:四人小组采用拉火车的形式朗读一遍;再请一小组朗读展示。

二、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的情感 。

1、指名读课题后回答:根据课题说说课文属于哪一类文章?(人)它写的是哪儿的什么人?(在这儿把老人的样子让学生找到)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天游峰?

2、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作者在描写这位老人时,重点描写老人的什么?(语言)教师可以补充还有(神态)

3、自学:划出描写老人语言及神态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

4、交流:

重点:语言――“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神态――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悠然、开怀大笑。

感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理解过程中,练习有感情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

2、请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评议再朗读。

四、课堂小结。

1、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2、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怎样描写人物?

篇6:《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合作探究,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从小到大,你最敬佩的人是谁?说明理由。

(生畅所欲言,师相机点评)

2、过渡,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敬佩的大多是名人或熟悉的人,可是作家章武,却对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扫路人产生的深深的敬意!想知道事情的原委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天游峰的扫路人。(齐读课题)

二、紧扣词句,体会敬意

过渡:从哪里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人怀有深深的敬意?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谁能迅速从文中找出根据?

1、出示句子: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2、指导朗读:谁能体会到这种感情?说说看。

(1)指名读。

(2)指导读:交情好像一般,感情还不够深。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我”对扫路人的敬重之情?(课件闪烁“紧紧地抓住”)

(3)你体会得非常正确!愿意读一下给大家听听吗?

3、小结:对!一个“紧紧”,一个“抓住”,确实表达了作者对扫路人的敬意!还有吗?(此环节视时间和学生回答程度而灵活机动)

4、出示句子:“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师:笑声会伴随我回到住地吗?那究竟是什么呢?说明什么?

三、明确目标,学法指导

1、过渡:那么到底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作者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文本,与老人进行心灵对话。

2、学法指导:别急着读课文,老师想知道的是,你们准备怎样来感悟人物特点?

3、小结:对,感悟人物特点就得紧紧围绕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感悟。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说说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

(2)练习感情朗读,把你们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五、全班交流,感悟人物

师:哪一个小组先进行交流?说说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是抓住人物的哪个方面进行感悟的?

☆ 出示描写人物语言的三段话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重点理解第一句话

1、指导读好第一句话,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老人真的不累吗?

出示两个句子: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3、指导读好以上两个句子

4、那老人为什么说自己不累呢?

5、指名读好后两个句子,体会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开朗。

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虽然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他以苦为乐,无怨无悔!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老人。他那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不仅感染了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6、过渡: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怎样的老人?

出示两段外貌描写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扫帚清扫着路面。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指名读

(2)说说你的理解

六、总结升华,书写名言

1、师总结:同学们,作家章武的天游峰之行收益匪浅,不仅饱览了天游峰的奇山异水,而且认识了一位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呢?下面就请大家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可以借用名言,也可以自己创作,别忘了署上自己的大名!

2、学生书写名言。

3、集体交流评议。

七、拓展想象,延续文本

篇7:《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1.两次外貌描写

第一处: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第二处: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是值得玩味的。

先说同:“精瘦”“瘦削”。

再说异。①第一次是偶遇,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仅仅写了老人的衣着和整体的大概印象:精瘦。第二次是惊讶之后的打量,所以将老人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具体生动。

②前后两次外貌描写,语句中藏着作者对老人的不同态度,第一次是萍水相逢,第二次饱含着了解以后的敬佩,尤其体现在“黝黑”“炯炯有神”等词汇中。

尤需要老师进行点拨的是: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展现老人的精神风貌,热情、爽朗、豁达、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既不显得很突然,又不显得很虚假。这,就是人物外貌描写的艺术。

2.三次对话

第一处:“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第二处:“您老有60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第三处: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鲁迅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这些对话中可以教的就是:“删掉了不必要之点”从而“推见每个说话人”。

老人的三句话,集中表现了他的豁达、开朗。但这个“豁达”,是需要和学生仔细扒一扒的,不能是贴个标签。爬山是很累的,联系第二节和第五节,就能知道,70岁的老人自然累。但是,他能够把“累”丢在一边,看到“累”以外的美。人生中肯定有很多不如意,很多累和苦,像老人那样把苦和累看淡,去看甜和美的一面,这就叫豁达。扫路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饭和青菜,这样的生活清苦。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清苦的生活,在老人眼里,却能那么诗意,这就叫豁达。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100岁的人毕竟少,这一点,老人自然明白,这就叫豁达。非常容易令学生想象的是,作者与老人相处了那么久,他们的对话肯定不止于这3句。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3句?从而让学生明白语言描写要根据人物性格,有所选择,凸显人物性格,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这样教有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割裂,人为造成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线索理解的难度,也容易让语文教学陷入过于理性地审视,缺少了语文的情趣。比如第二次外貌描写是穿插在第一次对话之后的,正是有了这次对话,“我”对老人的了解已进了一层,所以才有“仔细打量”。换句话说,人物对话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也是有作用的,这样教就忽视了这一作用。第二个弊端是,所有的内容仍然是纸上谈兵。最好还能有一个针对外貌描写或对话描写的训练,比如对习作的修改,比如对类似文本的鉴赏。总之,落实到运用中了,才能称之为能力训练。

作者| 田小秋

公众号:时间的流里

★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 天游峰的扫路人二年级作文500字

★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及教后感

★ 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 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 教学反思语文

★ 《揠苗助长》语文教学反思

★ 高考语文教学反思

★ 《黄果树瀑布》语文教学反思

篇8: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品扫路之难

教学中我紧扣“可是这位老人, 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这句话, 通过两次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感悟扫路之难。

(1) 走进老人普通的一天。在晨曦, 老人__;中午, 老人___;在夕阳中, 老人___。在充分交流后, 我引导学生通过算术的方法计算老人一天扫多少级台阶, 一年扫多少级台阶。通过具体可感的数字初步感悟老人扫路之艰难。

(2) 走进老人特定的工作情境。烈日炎炎之下, 老人___;风风雨雨之中, 老人___;雪花纷飞之时, 老人_____。在具体的自然环境的衬托中, 学生对扫路之难的认知更加深刻。

两次情境的创设, 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真切体验了老人扫路之艰难, 为下文引导学生蓄情作铺设。

二、对比研读, 蓄敬仰之情

在引导学生品扫路之难的同时, 我通过对比研读:老人和游人神态、心态的对比;老人特定工作情境和老人心态的对比, 引导学生研读教材, 学生在一次次口读心诵中, 对老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1) 当引导学生计算出一年可以扫657 000级台阶后, 我引读:游人边爬山, 边欣赏天游峰的美景。即使这样, 面对天游峰他们还___? (生: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甚至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而这位老人, 每天上上下下要扫1 800多级石阶, 一年要扫657 000多级, 但他却___? (生: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 此刻你的心中产生怎样的感受? (惊讶、不可思议等)

(2) 当引导学生走进老人特定的工作情境后, 我引读:老人经历过多少个烈日炎炎, 多少个风风雨雨, 多少个雪花纷飞你能说得清吗?但无论是烈日炎炎, 还是风风雨雨, 甚至雪花纷飞, 老人都要___? (生:上山900多级, 下山900多级, 一上一下1 800多级台阶) 然而即使这样老人都___? (生: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此时, 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感触呀? (敬佩、赞叹、感慨万千等)

这两次对比研读, 学生对老人的情感认知经历了由惊讶、不可思议到敬佩、赞叹等, 层层深入。敬仰之情蓄势待发, 对人物品质的探究水到渠成。

三、丰满形象, 悟人物特点

这时, 我顺势而导, 出示课文插图, 并把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整合呈现:“他穿着一套褪色的衣服, 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 面色黝黑, 淡淡的眉毛, 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老人的____让他们敬佩、赞叹、感慨? (乐观、不知疲倦等)

这时, 学生对老人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的体悟还很浅显, 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和神态, 通过对相关句子的品析来感悟老人的自信、豁达。

重点品析:“30年后, 我照样请你喝茶!”说罢, 老人朗声大笑。

师:读一读这句话, 你还能从哪些地方中读出这份超然的自信、乐观?

生:“朗声”这个词能读出老人的自信、乐观。

然后, 我引导学生再读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再通过写的形式进一步丰满老人的形象。

(1) 您手握扫帚, 扫去的是尘埃, 留下您爽朗的笑声和不知疲倦的身影。

(2) “哗——哗”的不再是扫帚的声响, 淅沥的不是雨声, 这些是你生命奏出的自信、乐观、豁达的乐章。

……

篇9:《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例谈

一、 在通读中整体感悟

课文描写了一位热爱劳动、勤劳俭朴、乐观自信、豁达开朗、充满生命活力的扫路老人。今天的学生与老人之间有着空间、时间的距离,较难理解老人心甘情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辈子在一千八百多级石阶的山峰上往返扫路,而乐此不疲。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位老人的生活态度、思想行为进行整体感知并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材料,深入到文章的形象世界里去,从天游峰的高耸险峻,游客的望而生畏,老人的音容笑貌,到作者与老人的深情对话以及宿鸟惊飞的细节,披文入情,激活文本世界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尽管学生理解的层次存有差异,但他们都能从总体上感悟这位老人“实在离不开这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表白;对扫路工作的无限热爱是老人生命的组成;作者对老人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是内心迸发出的真情祝愿;“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出老人的豁达自信。

学生从文字中,充分地整体感知,自然地读出老人的可敬、可亲、可爱,从作者的审美体验中,亲切地感悟到人间的真、善、美。

二、 在讨论中交流感悟

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留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读了课文,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让每个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闪光。有的学生对老人发自内心的敬重,认为老人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精神可贵;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像老人那样爱家乡,爱家乡的山,爱家乡的水,保护好家乡的自然环境;有的学生觉得做人就要像老人那样勤劳节俭,艰苦朴素,乐观开朗;有的学生评价老人热情好客,热爱平凡工作,乐意在大山里生活一辈子……

接着,我让学生围绕“你对老人终老山林的人生意愿有什么感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情感发展,再次研读课文,涵泳“我”与“老人”的深情对话,从老人的言谈举止,朗声大笑的精神世界里,获取新的认知。

三、 在揣摩中深化感悟

我还指导学生扣住课文中关键性的语言,联系生活实践,调动已有经验,揣摩体悟作者的情感内涵。课文中“我”喝着老人沏的热茶,情深意切地问:“您老工作挺累吧?”一个“挺”字透发出“我”对老人工作繁重、艰难、辛苦的关切之情,可是老人的回答却让“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这“倒抽了一口气”是内在情感的外显,是在特定情境中不由自主的情态行为。“倒抽了一口气”也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甚至有过深刻体验的情感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积累,联系傍晚时分,听到寂静中传来的扫路声——暮色中,见到一位精瘦的扫路老人——暮色中,抬头仰望顶天立地的山峰——想象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的游客——可这位老人每天……引领学生们在文字里自由徜徉,真切地感悟“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是作者情感流淌的自然结果,是作者情感真实、准确的表达。

对课文的感悟,还应包括对课文语言现象和作者的语言行为进行深入细致地揣摩体验。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思路和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由外而内,进入文本情境,体悟作者情感。我的做法是:学生自读自画,在文字叙述顺序、事情发展过程、“我”的活动行踪中,寻找作者情感表达的线路。从“上山——下山——品茶——交谈——相约”的线路,揣摩文中“我”的情感发展过程;从登上顶峰“‘好不得意’——暮色寻声见老人——茶香暖流‘沟通心灵’——握手祝愿激情迸发”,体验作者的内在情感活动。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阅读,感知语言文字材料,表达形式不具一格:可以在课本中画出相关文字;可以在书眉、行间批注;也可以在笔记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者用文字加线条图示。总之,让每一个学生读起来,脑筋开动起来,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入境”“明象”“会意”“悟情”,从字里行间触摸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揣摩文章的表达思路,体悟作者的真情实感。

篇10: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课文描写了作者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武夷山第一险峰的险峻”,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边朗读边通过关键词语想象天游峰的“高”与“险”,在写法上让学生明白从远到近,有具体数据的体现,也有侧面的烘托,然后练习朗读,读出天游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通过交流和品读课文,同学们充分认识了天游峰的“高”与“险”。

篇11:《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一、与天游峰对话――抓住词语感受天游峰的高而险。

环境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所生活的特殊背景,烘托出人物具有的可贵品质。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等词句边朗读,边想象天游峰的高而险,读出巍峨险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为后面理解老人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

二、与扫路人对话――凭借词句品味老人的自信与豁达。

作者与扫路人对话描写特别细致,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这是教学的重难点。课堂中我通过默读课文,用不同的记号圈画出描写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有关词句,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这一探究环节,让学生围绕“想想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老人该不该回去?”、“三十年后,能不能见到老人?”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联系课文最后一句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来理解体会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与作者对话――透过文本积淀作者的情与价值观。。

篇12:《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试图抓住课文对扫路老人的外貌描写和三次对话描写来贯穿全文,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来朗读品位,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因此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即“你从这段文字中对老人有什么印象”。通过这个问题串起全文,引导逐步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内在精神。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课文对天游峰的又险又高的文字描写,设计了相应的环节让学生读中体会。

但是由于经验尚浅,对自己所设计的种种问题想放又不敢放,因此造成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局限,使自己的主导性过强。同时,对于文章中峰与人的关系没有能够将钻研教材时的处理实施贯彻,造成了文本上的分裂。是一个遗憾。

篇1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 来谈一谈教学过程中选文与原作对照阅读的部分教学环节, 揭示这一过程的价值所在。

一、课题与原题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著名作家章武的作品, 原文题目为《扫径翁》, 选入教材时更换了题目。看似无关紧要的换题, 其实折射出编者深刻的用意。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 大家或许不知道, 这篇课文原来的题目不叫《天游峰的扫路人》, 叫《扫径翁》。比较这两个题目, 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好, 因为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扫路人工作的地点在天游峰, 比较具体, “扫径翁”表达得不确切。

生:我也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好, 一看“天游峰”这个名字就想到是座高山, 能在这座山上扫路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这个题目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扫径翁”就显得很一般, 很普通。

生:“扫径翁”就是扫路的老头, 题目看不出扫什么路, 还有, “径”和“翁”是古人说的话, 我们小孩子理解起来有点难度, 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就是基于以上的考虑, 编者在选编课文时把题目改成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一篇好文章, 题目的拟定至关重要。好的课题不但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而且耐人寻味, 引人入胜, 这是课题在课文教学中独特的价值体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引导学生把课题和原题作了比较分析, 以此探讨课题蕴含的丰富内涵, 这也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拟题的过程。

二、课文与原文

原文在选入教材时, 编者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了增补、删改、修饰、整合等。细心的教师会发现, 《天游峰的扫路人》与原文《扫径翁》正文部分有多个不同之处。

1.景色描写——舍之有据

原文的第4自然段有一百多字的关于天游峰傍晚景色的描写。

举头仰望, 只见白天里温柔娇媚的群峰全都披上黑色的斗篷, 变得严峻起来, 甚至还威含着一股逼人的气势。夜雾从幽谷中氤氲升腾。不知名的白色野花在昏暗中斑驳闪光。九曲溪在脚下潺潺作响。溪畔的“伏虎矶”后, 蹲着一座小小的平房, 可是门窗禁闭, 不见灯火。一切, 都显得朦胧而又神秘。

对于编者舍弃的这段文字, 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 以上是原文关于天游峰景色的描写, 在选入教材时编者作了删除。你认为该不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

生:应该删除。从前两段文字可以得知, 天游峰最大的特点是险和高, 为展示扫路人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作了很好的铺垫。至于天游峰的景色到底怎样, 并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生:不该删除。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天游峰傍晚时的景色, 而扫路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

生:我觉得还是删除的好。一是因为这里的景色描写无关紧要;二是这段文字理解起来有难度。再说, 课文已经很长了, 再加上这些文字, 读起来很费力, 所以还是删除的好。

师:同学们分析得头头是道, 快成文学评论家了。老师也认为这段文字应该删除, 删除以后, 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 中心也更加明确了。

仅就这段天游峰景色描写的语句来说, 如果入选的是中学课本, 本着忠实原文的旨意, 完全可以保留。现在入选的是小学课本, 由于字词教学、篇幅、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段文字还是删除为好。由此可见, 编者在这段文字的处理上作了更为周全的思考。这样的对比阅读, 从小学生的学情和阅读视野出发, 考量了他们对文本的感知需要和能力。

2.对话描写——弃之有道

对话描写是本文的传神之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作者与老人的第一次对话只有两句:

“如今游客多, 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 不累, 我每天早晨扫上山, 傍晚扫下山, 扫一程, 歇一程, 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

这两句对话基本忠实于原文。而原文在此之前还有四句:

“请问老同志贵姓?”

“不敢, 免贵姓屈, 屈原的屈, 河南商丘人。”

“您老在这儿很久了吧?”

“不算久, 不算久, 文革十年, 这里人迹罕见, 荒山野岭, 何须我来扫路呢!”

关于这段删掉的对话, 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从课文里我们并不知道老人姓什么, 哪里人, 为什么来这里。从原文里我们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编者为什么要删除这几句对话呢?

生:姓什么、哪里人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所以可以舍弃。

生:我从“这里人迹罕见, 荒山野岭, 何须我来扫路呢”读出了老人对这样的生活不太满意, 有抱怨的味道。这与后面的“说得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相违背, 所以还是删除的好。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思考得也很深入, 说得都有道理。

在选入课本之前, 我们阅读的文本只能算是“一般性阅读材料”, 而入选课文, 其角色即转变为“教材文本”, 即“教科书”。教科书意味着规范和权威, 它是一种文化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由此可见, 教材将扫路人的精神品质作了艺术的提升, 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3.道出原委——改之有理

在课文作者与扫路人的第二次对话中, 老人说出了不愿退休的原因, 原文和课文是稍有区别的。

【原文】照说, 我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 吃的是公家的大米和自家种的青菜, 空气好, 又有茶喝, 白天花鸟作伴, 夜晚九曲弹琴, 无牵无挂, 无忧无虑, 无病无灾, 神仙过的日子, 能走吗!

【课文】按说, 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 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 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 而且还有花鸟作伴, 我能舍得走吗?

这段文字, 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这两段文字, 你觉得哪段更好一些?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原文好。因为“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病无灾”这几个ABAC式的词组用得好, 体现老人生活很自由。

生:我认为课文好。对比一下, 原文和课文的区别“吃的是公家的大米和自家种的青菜”与“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 体现老人自食其力、自强不息。

生:我也认为课文好。原文和课文都能看出老人对生活很满足, 不想走, 但原文老人的生活是国家给的, 而课文老人的生活是自己争取的。所以课文里的老人更加坚强, 他的人生态度更加乐观。

师: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改动, 同学们看出了那么多深刻的道理, 了不起 !

这段对话根本的区别在于吃的大米是“公家的”还是“自己种的”。或许“公家的”更符合事实, “自己种的”有编者人为的、理想化的色彩。文学源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作为教科书里的文学作品, 承载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这段文字的改动, 不仅揭开了老人不愿退休的原因, 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跃然纸上。

三、作者与读者

综观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科书, 大多数文学作品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小学阶段的课文改动尤为普遍。这里涉及作者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两个层面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 人生阅历不够丰富, 认知能力有待提高, 入选教材的课文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主旨与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作必要的改编。作者章武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心境决定了他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而读者与作者角色的差异, 决定了两者不可能有相同的身心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所以, 在作者与读者之间, 需要编者这一桥梁角色, 将两者联系起来。

篇14:《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教学谈

[关键词]据言得意 据意识言 以言表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对语文这门人文学科来说,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一个是言语,一个是言意。言语是个较为广泛的话语范畴,其中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符号性语言和个性化语言,是一个文本的自然状态,而言意则是一个动态的个性化范畴,是客体的自我理解和感悟。由此可知,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将言语转化为言意的过程,通过言语的吸纳而后进行言意转化,实现言语倾吐和表达。这样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形成了言意共生的语文模式。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语言朴素,着力描写天游峰上一位年过七旬的扫路人,并由此生发出对人生的诸多感慨,使文本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让六年级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同时,既能够受到语言的滋养,又能够催生言意共生的自我表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笔者从话题入手,提纲挈领,实现言语符号的个性领悟,然后从说、写的角度激发学生得言得意,最后言意共生。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话题一:据言得意,感知形象

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文本中,作者用平实而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年过七旬依然精神矍铄的扫路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平面的,而是从多重侧面、多个角度来渲染,作者的着墨点分散在各个地方,烘托出一个豁达、自信、阳光、有活力的扫路人的形象。

为了让学生感知并在心中建立这样一个形象,我做了这样的话题引导:你从哪里能看到作者对老人的深深敬意?学生找到句子“我紧紧抓着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并从“紧紧抓住”这个短语体会到“我”和老人的心靠得很近。“再”这个字眼,也凸显出老人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一个“紧紧”,一个“再”,表现出作者对扫路人的深深敬意。“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从“一直伴随”这个词语,学生体会到扫路人在“我”心中的分量。为何“我”会对这位老人如此敬重呢?学生以此为问题起点,展开文本探索:老人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而且默默无闻地坚守着,每天从不间断,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开朗豁达,面对这样危险而辛苦的工作,不但无怨无悔而且自得自乐。学生由此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个词语“顶天立地”,透过言语的色彩和意蕴,初步在头脑中建构了一个令人钦佩的老人形象,为下一步深入体会这个形象奠定了基础。

二、话题二:据意识言,体会形象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停留在据言知意的层次上,对文本缺乏深刻的体验,在言语的输出环节上有困难,难以提高学生文字的敏感度。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言语之意,而且要带领学生探寻意义的言语所在,知道作者是怎么表达的,怎么渲染建构出这样一个形象。

我展开话题探究:老人是什么样的?学生找到了两处细节,一是正面描写,二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如老人穿着褪色的衣服,一双运动鞋,样子精瘦,眼睛炯炯有神。侧面描写则着重写了天游峰的险。通过探究,我引出话题:为什么对老人的外貌描写不是一次概括地写完,而是要分为两次呢?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学生抓住文本的脉络,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第一次写老人的外貌主要是从穿着上来写,表现出了老人的朴素和淡定,而第二次则着重写老人的精神状态,抓住了几个突出的特点(瘦削、目光有神、面容慈祥),表现出老人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这说明作者是一步步走近老人的,从外到内逐步理解老人。学生在探究中对文本产生疑问:面对天游峰,我为什么倒抽一口气?我紧接着追问:哪里突出描写了天游峰的险?明明是写扫路人,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险呢?学生投入自己的感受,体会到“我”倒抽一口气,更渲染出老人的从容和淡定,而天游峰的险更衬托出老人的开朗和豁达。

三、话题三:以言表意,升华形象

通过言语的分析和体悟,学生逐渐将其内化并实现了意蕴的酝酿和生发,教师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也彰显出来了。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建立的人物形象更鲜明立体,我带领学生以言表意,实现言语的输出,用自己的眼睛看老人,用自己的语言表现老人,逐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升华。

我让学生探究话题: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从老人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在话题的互动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言语感知、体悟,实现了言意的互转,认为老人是一个不计得失、不抱怨、活得自在的人,也有学生认为老人心态健康、身体健康、是个活得很漂亮的人。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扫路人让学生学会反观自己的生活,并关照自己身边的人和环境。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扫路人”,虽然从事着最平凡普通的工作,繁重而又辛劳,但依然开朗乐观,自得自乐。由此,学生从“一个扫路人”完成了对“多个扫路人”形象的升华和解读,实现了从一个言语转化为对多个言语的超越。

对阅读教学而言,学生缺乏的不是思考能力,而是发现问题并由问题深入探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从言语入手,从话题展开,实现言意互转,言意共生。

上一篇:大约在冬季观后感600字下一篇:开展“长治久安大宣教”活动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