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规定

2024-05-19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规定(通用2篇)

篇1: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规定

上饶市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管理办法(暂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精细优美城市建设的理念,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落实和深化《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4版)规定,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审批和管理,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上饶市中心城区(北至沪昆高速公路,东北至饶北河,东至云碧峰森林公园东侧边界,南至外南环路,西南至董团乡仙山村,西北至清林学院北侧山林,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设用地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二、规划用途及技术要求

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一般可作为:地块内部机动车通道、消防通道、机动车停车位、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等。

在规定的后退城市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但雨棚、招牌、挑檐、灯饰等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临时性构筑物,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后退道路规划红线建造,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

(一)控规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用地为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不得低于规划设计条件中绿地率的要求;

1、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大于等于10米时,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非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50%;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60%。该退让范围内用地可用于规划设置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

2、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小于10米时,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对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有明确用途和功能要求的,按规划设计条件执行。

(二)控规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用地不为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不得低于规划设计条件中绿地率的要求;

1、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大于等于8米时,建设用地沿街建筑为非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40%;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50%。该退让范围内可用地应用于规划设置地块内部机动车通道、消防通道、机动车停车位、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

2、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小于8米时,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对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有明确用途和功能要求的,按规划设计条件执行。

三、沿城市道路建设的围墙应为透空型,高度不应超过2.2米,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1米。

四、建筑退界用地规划中为绿地的,同时应严格执行《江西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综合平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建筑退界范围内用地的规划用途、或占用破坏城市绿地的,由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等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规划审批程序

1、建设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申请建设工程(建筑、市政)方案规划设计前,由市政规划管理科提出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技术要求;

2、建设单位申请审查用地规划设计方案;

3、科室人员现场踏勘,对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4、方案修改后报局务会审批; 5、对方案出具审查意见并盖审定专用章;

6、工程竣工后,申请办理工程规划竣工验收手续。

六、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

2、已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复印件及电子文件)、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

3、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平面方案及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方案文本和电子文档);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申报材料。

七、本办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1月20日

篇2: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泰政发[2009]77号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概念】生活居住类建筑是指国家相关规范或标准对日照有明确要求的建筑,包括住宅、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宿舍建筑、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及中、小学教学楼等。

第三条【建筑朝向】条式建筑以垂直长边的方向(南向或者东、西向)为主要朝向;点式建筑以南向为主要朝向。南向包括正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

第四条【建筑间距的概念与计算】建筑间距指两幢建筑外墙(含阳台)之间的水平距离,包括正向间距与侧向间距。

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特指日照间距,即正对受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主采光面范围内遮挡建筑至受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外墙(含阳台)的最小距离。

正对范围是指垂直于建筑主采光面两端的射线以及主采光面范围内正南向(或正东、西向)所构成的区域,位于该区域的建筑,按照正向间距的有关要求控制;位于该区域之外的建筑,按照侧向间距的有关要求控制。

第五条【计算日照间距的建筑相对高度】计算日照间距的建筑相对高度是指遮挡建筑遮挡部分檐口(有女儿墙的指女儿墙顶端)相对于相邻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首层室内地平高度。

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底部若干层为非生活居住性质、以上为生活居住性质的,计算遮挡建筑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被遮挡建筑底层至最低生活居住层以下的高度,但最大扣除高度不大于8米。

同一裙房之上的生活居住类建筑,计算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裙房高度,最大扣除高度可不受限制。

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局部突出屋面的辅助用房,最大高度不高于6米,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顶平面面积六分之一,且突出部分相对面的宽度每处不超过10米、总和不超过主体相对面宽度四分之一的,不计入建筑高度。

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其它屋面突出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当建筑女儿墙顶部设有透空栏杆时,透空栏杆不计入建筑相对高度(栏杆透空率不应小于70%)。第六条【南侧各类建筑与其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南侧各类建筑与其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南侧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5倍,且最小间距不小于15米;生活居住类建筑为中小学的教学楼、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时,建筑间距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7倍;生活居住类建筑为幼儿园和托儿所时,建筑间距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8倍。

(二)南侧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含24米)、36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30米。其中,高层建筑长度不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1倍;建筑长度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倍。

(三)南侧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在36米以上(含36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36米。其中,高层建筑长度不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0.9倍;建筑长 度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0.7倍。

(四)建筑退让间距符合上述要求的同时,必须同时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

第七条【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北侧各类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北侧各类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南侧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

1、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1倍,且不小于15米;

2、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20米;

3、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25米;

(二)南侧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36米以下的。

1、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1.1倍,且不小于20米;

2、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7倍,且不小于25米;

3、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30米;

(三)南侧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36米(含36米)以上的。

1、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1.2倍,且不小于25米;

2、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8倍,且不小于30米;

3、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35米;

第八条【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非生活居住类建筑南北向正向间距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南侧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10米;

(二)南侧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含24米)、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20米;

(三)南侧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25米。

第九条【各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各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应当符合建筑消防安全等有关规定。

第十条【退用地界线】建筑退用地界线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相邻地块未明确用地性质的,按住宅建筑考虑。

(二)生活居住类建筑退地界规定:

1、建筑北邻为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退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同时不得小于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长度的1/2(按最不利点计算)。建筑日照阴影线按《泰安市日照分析规划管理规定》的要求确定。

2、建筑北邻为非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退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退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同时不得小于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长度的1/2(按最不利点计算)。

(三)非生活居住类建筑退地界规定:

1、建筑北邻为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退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同时不得小于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长度的1/2(按最不利点计算)。退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2、建筑北邻为非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

上一篇:岭南版一年级第1册美术教案下一篇: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