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农业发展5则范文

2024-05-23

科技推动农业发展5则范文(精选3篇)

篇1:科技推动农业发展5则范文

笑话5则-高科技就是不简单

小明妈妈在做面膜,家里的门铃响了。她不好去开门,就把小明叫来,对他说:“妈妈现在见不得人,你去开一下门。” 小明应了一声,就去开门了,原来是自己的叔叔。小明叔叔看到开门的是小明,就问:“小明,你爸爸妈妈呢。”小明回答道:“爸爸没到家,妈妈在做见不得人的事。”

开学典礼上,校长发表演讲:孩子们,知识是大海。我们学习知识,就像用一把小小的勺子,在大江大海里舀水一样 人群中传来一个失望的声音:完了!我妈妈只教我了怎么用叉子。

一天苹果对人们说:“咬我一口,咬我一口!快咬我一口!” 大家就得很奇怪就问:“为什么呢?” 苹果说:“我不想在水果界混了!” 于是大家就咬了他一口。苹果心满意足的走了,之后听到消息说它去了IT界。

初中生的爱情:一起回家; 高中生的爱情:一起吃饭; 大学生的爱情:一起睡觉; 婚后的爱情:一起回家吃饭睡觉!

俩老太太聊天。甲说:现在呀,什么都讲高科技。过去到北京,骑驴要走半个月,现在坐火车,一晚上就到了。咱喂的那鸡,过去最少要多半年才能长成,现在有四十天时间就能宰着吃了。乙恍然大悟:怪不得,我那小儿子结婚三个月就让我抱上大胖孙子了,高科技就是不简单啊。

篇2:科技创新推动崇左现代农业发展

1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以方便、快捷、有效方式服务基层

一是与组织部共同开展“广西科技文献与共享服务平台“动车组””项目, 依托区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及信息资源及广西科技文献与共享服务平台优势, 搭建了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了崇左科技信息网网站, 配备专业技术服务人员, 成立服务小分队, 开展平台宣传、推介、培训和资料查找、技术查新、专利申请、专利资助等应用服务。建立了产品库、技术库、专家库等11个产业基础数据库。

二是在全区率先搭建以科技“110”为主要内容的“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建立起了覆盖市、县、乡 (镇) 和主要村屯的示范点, 服务机构达到120多个, 依托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开展远程技术培训, 技术咨询服务, 快速、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

三是充分利用星火学校、农家讲堂、科教文卫下乡等活动, 适时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各种各样的科技咨询服务。

四是利用一年一度的广西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活动周, 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想结合的方式, 组织各县 (市、区) 农民群众、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等到会场参观学习, 开拓眼界, 提高科技创新意识,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五是在《崇左科技》上开辟了“产业科技”专栏, 收集刊登各类农业类先进信息, 通过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推广应用农村适用新技术新品种, 有效推动“三农”发展。

2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示范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措施。截至目前, 全市共建成各类科技示范基地34个, 引进农业新品种64个, 示范总面积1.94万亩, 基地涵盖了甘蔗、玉米、剑麻、龙眼、指天椒、茶叶、畜牧、水产等各类农产品。其中通过在扶绥、龙州、江州和宁明实施自治区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甘蔗新品种集成技术应用示范”, 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34个, 建立核心示范区9个共17350亩, 辐射带动7.5万亩;“天等县玉米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建成玉米高产示范基地3个, 总示范面积1013.6亩, 辐射推广面积5000多亩;大新“龙眼产业化开发与示范”项目, 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果园3000亩;联合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崇左市农业间套种技术创新示范基地”2000亩。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有效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难题, 如“旱地甘蔗高效节本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崇左甘蔗种植面积大部分属于旱坡地, 原有水利设施无法直流灌溉, 是名副其实的“望天田”的难题。“甘蔗优良高产种植技术在越南的推广示范”, 通过在中越边境建立甘蔗“三高”示范片, 为中越边境农民开展甘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 提高中越边境农民种蔗技术水平;以项目形式在越南建立甘蔗种植示范基地, 辐射带动越南农民种植甘蔗, 将在越南种植的甘蔗收购运回中国制糖, 有效解决了边境蔗糖企业原料蔗种植面积不足难以扩大产业规模问题。““蔗-牛-菇”高效种养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利用蔗叶、蔗稍、蔗渣及牛粪等资源进行养牛和种菇, 对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实现了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顺应了资源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

3 以项目包装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通过推荐扶绥县、龙州县、江洲区和宁明县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支持, 其中扶绥县以剑麻产业化技术开发, 龙州、江洲和宁明以蔗糖产业链开发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和经费支持。此外, 江州区、大新县和天等县还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立项支持, 其中江州区以蔗糖产业, 大新县以龙眼产业, 天等县以天等指天椒产业化开发作为科技富民强县示范试点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2010年, 扶绥县、江州区、龙州县和宁明县获得自治区蔗糖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认定, 天等县获得粮食 (玉米) 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认定并获得自治区科技厅立项支持和经费支持;2013年大新县获得龙眼产业科技示范县认定。通过科技创新, 目前崇左市已经形成了剑麻、蔗糖、玉米和龙眼产业几大农业产业布局, 有效带动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项目以县 (区) 政府作为主要实施单位, 将科技作为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使科技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新动力。

4 以科技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高耗能重污染, 产业链短是制约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的难题。崇左市通过参与“甘蔗产业联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立了蔗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组织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引进广西科学院与凭祥丰浩酒精共建工程研究中心, 开展甘蔗废糖蜜制取酒精的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并获得突破, 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糖蜜酒精发酵水平较低, 醪液酒精浓度含量只有9-10%, 能耗高、排污量大, 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引进广西农业科学院酒精废液还田技术, 开展蔗糖酒精废液合理化利用, 该技术的引进应用, 不仅实现了丰浩酒精公司的酒精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并可使凭祥才源糖厂所辖蔗区示范蔗地完全不需施用化肥, 节本增产增糖效果显著。

5 建立农业向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和农业良种培育中心

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良种培育中心, 带动崇左农业走向现代化。截至目前, 崇左市获得自治区认定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共有8个,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6个, 涉及甘蔗、澳洲坚果、桉树种植和生猪、山羊、黄沙鳖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化基地和良种培育中心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了崇左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立, 预示着崇左在甘蔗、澳洲坚果种植和生猪、山羊、黄沙鳖养殖方面实现了企业参与走向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良种培育中心的建立, 标志着崇左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6 建立新农村科技示范 (试点) 村

截至目前崇左已经建立了16个广西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试点) 村, 其中县级有2个即扶绥县和龙州县, 乡 (镇) 级有5个, 村级有9个。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保障, 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试点)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 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面, 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产业基础, 扩大市场规模, 提高市场竞争力。

7 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发挥科技能人优势

科技部门不仅通过优化自身的队伍建设, 还通过建立科技教育人才库, 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信息采集入库、加强管理和培训, 形成专业分类明确、技术服务到位, 能针对基层实际进行教育培训、咨询解答、技术指导, 为农民群众解决各类种养难题的科技服务队伍。科技服务队通过有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培养服务基层的农村种养技术骨干和技术服务人员。通过科技培训, 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 运用新型的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 强化农业现代经营与管理培训, 加强市场意识, 使自己成长成为一名具有开拓精神, 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经营者与管理者, 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懂科技、善经营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 实现受之于渔而不是受之于鱼的方式, 实现科技服务于民又来源于民的互动发展。

此外, 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 以双选择的方式选聘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开展技术服务, 加快科技成果向农业现代化转化, 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和科技致富能力。

每年借助自治区科技厅以及崇左市科技局一年一次的科技评定“科技种养大王”、“科技种养能手”称号并以政府奖励的形式为契机, 鼓励当地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种养能人, 通过不断加强自身技能水平提高, 以技术培训为抓点, 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种种养等。

8 结束语

篇3:科技推动农业发展5则范文

“2004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论坛”于2月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亚太经合组织14个成员体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汇聚一堂。会议以“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就“政府在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科技中介机构的信息共享与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APEC成员科技中介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研讨。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说:“我国作为该组织的发展中成员,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6万多个,从业人员约110万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中介服务能力仍然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建立起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

戎泉公司技术管理科学化

戎泉公司从1999年由商贸型企业转轨为以工程施工为主业的企业,下设5个工程项目部和水电、装饰、商贸3个分公司,实现产值2亿多元,完成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为提高企业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打造精品工程,公司技术质量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依据国家建委和市建委有关标准、规定编写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使用现行常用技术质量规范、规程、标准、图集控制清单》等9个标准文件。近期,公司立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又制定了《戎泉公司技术质量标准》, 在国家规范结构长城杯验收基础上又有所提高,标志着戎泉公司的技术质量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秘胜田、肖淑琴)

中科院: 中国属初等发达国家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日前在京公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该报告指出,2002年中国仍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属初等发达国家。

此间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得出了中国第一、二次现代化的实现状况:2001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在参加排名的108个国家中排名62位,第二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在108个国家中排第59位。

报告还分析了地区水平上中国各地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报告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香港和澳门已经进入了第二次现代化阶段。

报告指出,2002年,北京、天津和上海有9个指标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辽宁有7个指标达标,江苏、广东和黑龙江有6个指标达标。按该报告划分标准,这7个地区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但离完全实现第一次现代化还有差距。

除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之外,2002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前10位的地区为:浙江、辽宁、江苏、黑龙江、广东、湖北、吉林、陕西、重庆和福建。这些地区的第一次现代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

中国信息产业部:10~15年建成世界信息产业强国

2003年,中国信息产业部按照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开展了对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目前,中国信息产业部初步构想要用10年到15年左右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强国,即电信强国和制造强国。

该部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部署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从2003年10月到今年2月。第二阶段是调研起草阶段,从今年2月份到2005年4月。第三阶段为修改完善阶段,从2005年4月到9月。第四阶段是审批发布阶段。目前信产部已组织完成了对“十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十一五”规划预研工作。

北京市区县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与统计工作会议召开

上一篇:企业危化品管理办法下一篇:前期物业管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