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观后感

2024-04-24

《红旗谱》观后感(共9篇)

篇1:《红旗谱》观后感

《红旗谱》观后感

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这部话剧深刻地表现了农民阶级的不屈精神以及他们为争取自己权利而努力奋斗的激情,同时这部话剧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人民才能彻底翻身解放。

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以及革命获得重大的成就。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斗争,结果家破人亡;朱老忠、严志和则是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从父兄辈的惨痛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运涛、江涛、大贵等青年农民是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我认为这部话剧的成功之处一方面在于它所发生的特殊年代以及它所反映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在于它非常成功的人物塑造艺术。话剧以朱老忠为主要人物,塑造了他非常高尚的形象,他的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已为人的高尚美德让我们窥见了朱老忠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高洁心灵,他对理想无限地执着追求和对党无限忠诚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明智,他强烈的阶级爱憎情感和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格的忠贞,他不愧是中国农民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变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话剧塑造了许多同样成功的人物形象,如不惧恶霸的朱老巩,憨厚淳朴的严志和,热情奔放、追求自由解放的农村姑娘春兰,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兰池,附炎趋势、欺上瞒下的严老尚,阿谀奉承、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各个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作者向我们深刻地展示了话剧中人物描写的魅力。

在话剧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清澈响亮的歌声放佛回荡在耳际;“出水才看一脚泥”的话语时常在话剧中响起,它们反映了农村人民为了争取自己利益不懈奋斗的决心以及他们不愿向地主阶级低头的顽强品质。期间,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反抗地主冯兰池的精彩情节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的气节与不屈的精神,更让我们看到了农民追求解放与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

面对着势力强大的地主冯兰池,朱老忠并没有畏惧,而是号召全村人民共同努力,为追求自己的解放自由而奋斗。他带领着全村人民反抗冯兰池,带着农具一直赶到镇政府,面对着贪婪狡诈的镇长,他们义正词严,坚决要求废除“割头税”,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高昂“农民大军”,镇长也不得不为维护自己的颜面而要求冯兰池废除“割头税”,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阶级获得了反对地主阶级的初步胜利。而后,他们通过贾湘农的引导,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反对地主阶级的胜利。

话剧的主要思想当然反映在以朱老忠为首的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情节当中。此外,在整个事件当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人就是春兰。她是一个农村女孩,性格开朗、泼辣、热情,热爱劳动,要求进步;同时她又钟情于运涛,对革命的信心毫不动摇。春兰与运涛的相爱,在当时的农村社会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她在父亲毒打和全村人民反对的情况下能够顶住压力,向封建世俗礼教发起挑战,这充分表明了她的忠贞不渝与坚定信念。她的生活周围是黑暗的、碰壁的,但她是进步的、幸福的。春兰在恋爱上追求自由,更是如此。她让我们领悟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幸福的崇高。

总之,这部话剧对我的影响真的是非常的巨大。首先我们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再者,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多读红色经典,常读红色经典,了解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追求自由与进步不懈努力。

篇2:《红旗谱》观后感

为了写这个,我去看了红旗谱的故事简介。对故事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学校的红旗谱着重在讲反割头税这个事件。

印象最深的场景是贾湘农振臂一呼,大家一起响应反抗冯兰池这一幕。主要是采取了慢动作的方法,很有创意。就像电影的满镜头一样,效果很好,很好的表达了群众们愤慨的心情以及与地主斗争的决心。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贾湘农太柔弱了一点,显得号召力不足,或许表演时情绪应该更高昂一些。此外,觉得结尾胜利有点突兀,显得太过简单了一点。但是整部剧还是很好的。

虽然红旗谱的主角是朱老忠,但是贾湘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可以说因为他剧中所有人物的命运都有很大的转变。是他号召群众团结起来进行斗争,也是因为他,运涛加入革命军,后来江涛投身革命。是他给在困苦中的人们指明了道路。正是他撒下了革命的火种。我觉得贾湘农就像是我们思政专业的先行者,实践家。我们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呢?就是为了了解人的思维发展,并结合人们思维发展特点,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了解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而要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显然,不深入人民的生活,不关注现实社会,埋首故纸堆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贾湘农作为一名地下党员,以教书先生的名义深入农村生活,把宣传革命与群众最为迫切的需要联系起来,鼓励群众为之斗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可见这对我们思政人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篇3:漫谈《红旗谱》

关键词:红色经典,《红旗谱》,民族特色

“红色经典”自产生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巨大轰动, 为文艺界添上了华丽的一笔, 而这一笔中颇具亮点的便是梁斌的《红旗谱》。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 它都对“红色经典”做了重要的丰富与拓展, 是“红色经典”里一朵靓丽的奇葩。

在文学界, 《红旗谱》被誉为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那么它究竟因何得此殊荣,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红旗谱》, 一起去品味它独特的魅力。

首先, 在题材内容上, 《红旗谱》拓宽了红色经典的描写对象, 把笔墨伸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 而且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 它注重情节结构上的创新,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红旗谱》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冀中平原, 通过描写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农民与地主冯兰池的斗争, 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运动, 完整地为我们展示了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形势。

在这种特殊的题材内容上, 作者组织行文并不是枯陈老套的, 他将全书以一个楔子和两座高峰贯穿而成, 这个楔子就是小说一开篇描写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 反割头税运动和保定二师学潮更是全书的高峰, 在这条主线中, 作者又穿插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些都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心良苦的设计, 达到了很好的表现主题的效果。

由此看出, 《红旗谱》的确是在题材内容上拓展了红色经典的表现范围, 通过新奇的内容和特殊的情节结构, 不仅大大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且为读者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二、三十年代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

其次,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红旗谱》也十分成功。在小说中, 出现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 有巧取豪夺的恶霸地主冯兰池, 有地地道道的农民严志和, 也有青年一代的江涛、运涛……然而这之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 他既有旧式农民的勤劳朴实、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又有新式无产阶级的思想与谋略。

小说一开篇就以少年朱老忠的视角叙述了父亲朱老巩与地主冯兰池的斗争, 在这之中, 我们看到了他性格上的反抗与刚毅, 也正是他的反抗精神才让他在面对了父亲和姐姐的惨死之后, 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背井离乡, 也正是他性格中的刚毅才支持他在忍受了几十年的屈辱后, 千里迢迢重返故乡, 并与地主冯兰池一直战斗到最后。

他的离家出走并不是鲁莽之举, 他的一举一动中充满了智慧与胆识, 他不在乎一时的屈辱, 而是采用一文一武的策略来对付劲敌, 这难道不是他眼光长远、有勇有谋的表现吗?在接触到了党的教育后, 他又将家族复仇上升为阶级革命, 同党和人民站到了一起, 这所有的一切都促使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农民革命斗争英雄。

其实, 朱老忠不仅在革命斗争中是一位大英雄, 在生活中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他对待妻儿彬彬有礼, 对待朋友更是坚信“为朋友两肋插刀”, 他的身上的确“具有梁山英雄身上被逼上梁山的侠义气质和反抗精神”[1]。所有的这一切都使朱老忠成为了“一个兼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英雄人物典型”[2]。

最后, 作品语言也颇具地方民族特色, 这一方面体现在作品的环境描写中, 另一方面表现在人物的语言对话里。作品的环境描写以极其简单质朴的语言充分展示了民族地方特色, 而人物对话中也以口语化的形式表现人物性格, 颇具冀中地区鲜活的口语化色彩。

作品语言的地方民族特色当然也体现在人物的语言里, 人物语言颇具口语化色彩。朱老忠的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泥”“抱团体伸手干”“为朋友两肋插刀”, 在这些口语味儿十足的话语中, 更彰显了人物侠义、不服输的性格。还有在“脯红鸟风波”中, 朱老忠向运涛大贵介绍说“我和你爹小的时候, 也爱赶靛颏儿。出名的靛颏是脯红、粉叉、铃当红。这种脯红, 越脱毛红片儿越大。老了一直红到腿裆里, 就成了穿裆红。”这段颇具民族特色的描写, 让读者的脑海里仿佛已经有各色的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了, 也更希望能真正去冀中地区看看那里让人眼花缭乱的各色鸟儿。

可见, 作者有意地将民族地方特色融入到了小说的语言中, 这不仅展示了冀中地区的风土人情, 也更加深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让我们读者大饱了眼福。

在众多的红色经典作品中, 《红旗谱》的确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东西, 让我们去思考与感受了。它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是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 《红旗谱》还有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价值, 而且其他的“红色经典”作品也拥有自己的特色, 然而《红旗谱》在题材内容上、人物形象塑造上以及作品语言中, 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审美享受。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 我们更应该努力吸取其精华, 站在经典的肩上, 继续在文学之路中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韩颖琦.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化的“红色经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一版, 2011.4.[1]韩颖琦.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化的“红色经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一版, 2011.4.

篇4:《红旗谱》观后感

在革命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红旗谱》中农村革命人物的正、反两方面人物形象立场始终比较统一。始终代表正义的、被压迫的那些人当中,没有人背叛,没有人出走,他们始终站在本阶级阵营中坚守阵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朱老忠。在“大闹柳树林”之前,他走上千里堤,学着大人,把手倒背在脊梁后头,在杨树底下走来走去,走了两趟又站住。也许从那时候,他的骨子里就深埋下了革命、反抗的坚强的种子,二十多年后他成为了一个沉稳而又有顽强斗志激情的红军农民。他是一个伴随革命斗争而迅速成长的“最有艺术光彩的典型”的劳动人民形象,他的优秀品质和内涵都代表性地概括了农民潜在的革命性。除了朱老忠,江涛、运涛、大贵等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命运抗争、革命斗争轨迹也是当时农村革命、甚至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轨迹。而另一方面,冯兰池家族两代人,也未出现有转变的人物形象,冯兰池、冯贵堂都没变。虽然冯贵堂出场时常与父亲在对待农民策略方面意见不和,实则只是同一性质的新旧剥削方式、手段的更迭的矛盾,并未脱却地主阶级本质骨骸。这两个阵营人物的的各自坚守恰恰与农村革命的历史轨迹统一到了一个整体。

在《白鹿原》中,家族人物的出走和回归则成为一种常态现象,是一种矛盾的产物的表现。《白鹿原》中人物的塑造已经不再像《红旗谱》中那样“全善”、“全恶”的泾渭分明式。在《白鹿原》中的线索已不再是《红旗谱》中所谓的革命阶级对抗,而是围绕白鹿原文化的人物的精神苦旅。其中人物的“出走”、“背叛”就是围绕这个而发生的。出走的人最后都以汇入农村革命的“战场”而终。白灵勇敢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至死坚定,由最初的家人的“掌上明珠”蜕变成一个坚强成熟的革命女战士,最终却被误作奸人被“同志”活埋了,成了革命斗争的冤死鬼魂。白孝文的出走使他变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游离在白鹿原的边缘,曾一度沦为乞丐。后因机缘凑巧投靠保安团,再后投机革命率队伍起义摇身一变成为家乡县长。他终究回到了家乡,回到白鹿原拜了宗祠以重整威名,但是他的心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精神起点。当他苦心设计把一同冒死起义的黑娃鹿兆谦处死时,这一切体现了白孝文的人格转变和人格“革命”,白鹿原中的关于人格的“慎独”已经不再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和归宿了。在《白鹿原》中的农村革命性的人物一直都存在着某种难以协调的矛盾,在完美性方面大打折扣,但也正是这种不完美的复杂性塑造是《白鹿原》最为成功之处。是作者着重注目于现实生活复杂的矛盾冲突的伟大发现,这在《红旗谱》中是没有过的。

在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方面,《红旗谱》与《白鹿原》达到了默契。读《红旗谱》与《白鹿原》你会发现这两部作品的几位女性的变化发展都很相似。《红旗谱》中的春兰、严萍都是封建制度或反动派的叛逆者,《白鹿原》中的白灵和田小娥又何尝不是呢?这四者当中,春兰、严萍和白灵属于一类,田小娥则另属一类。在这个小范围内,同样是积极发展的农村革命女性,白灵形象似乎更鲜活和具有说服力。她抬死尸、送情报、被活埋,始终带着固有的的一种凛然和决然。她是一个完整形态的革命女性,而春兰和严萍虽然在小说《红旗谱》中也有一些勇敢的举动和言行,但多少有些附属的嫌疑,她们一定程度上对革命的追求是建立在对爱情信念,所以她们表现得也不如白灵那样独立自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白灵就是继续发展后的春兰和严萍吧。而另属一类的田小娥,她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她嫁给了70多岁的老头郭举人,每天过着毫无欢乐的日子。直至遇到了鹿黑娃,重新燃起了她内心灵魂之火,她开始了叛逆之旅,与黑娃私奔,然而好景不长,黑娃被四处通缉后,田小娥也因此受牵连,一次次陷入如田福贤、鹿子霖等凶险之人的圈套。甚至她一度成为鹿子霖对付白孝文的工具(更确切一点说是对付白嘉轩的工具)。在被一群人给玩弄之后又被黑娃的父亲残忍的背后一刺草草地结束了“作孽”和“屈辱”的一生。田小娥的妥协和叛逆构成了她整个一生悲剧的“源泉”。因为妥协,她成为了别人的小老婆,因为私奔反抗她成了满原里人眼里心底的淫妇、荡妇。她的结局在白鹿原这块土地上是注定没有圆满可言的。

篇5:《红旗谱》观后感800字

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

与朱老忠的性格不同,严志和则表现的比较“软善”。当他听到朱老明说要和冯老兰打官司,为了朋友,心里不平,毫不犹豫的说了一句:“有我一份。”结果官司打输了,他也跟着输了一头牛。他因为怕回去见了涛他娘不好交代,便不声不响的离开了锁井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朴实、善良。他帮助朱老忠建立家园,粮食不够,互相凑合一下过去。爱朋友、讲义气,舍己为人,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是相同的,但他没有朱老忠的明朗、豪迈、勇于斗争的气魄。江涛回来动员他反割头税,他就说:“算了吧!咱们别革什么命了......”运涛遇到贾湘农,回家和严志和谈起,他就不想支持运涛。朱老忠就不同,不但鼓励运涛去找贾湘农,还说他在关东时就听说过苏联是无产阶级掌政,打倒了资本家和地主......江涛要到城里去上学,严志和顾虑重重,朱老忠说应该去,他也就认为可以去了。朱老忠和严志和的性格在种.种事件当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作者在刻画张嘉庆与严江涛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样是贾湘农教育成长下的革命青年,但他们在性格上却截然不同。张嘉庆,一个地主家庭少爷出身的革命者,入二师以前曾领导穷人抢自家地里的棉花,开展秋收运动,性格暴躁,人称“猛张飞”。而江涛则是贫苦农民出身,父兄的苦难、老奶奶的暴死,许多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对他刺激很大。再加上家庭经济的困难,花钱读书不容易,逐渐形成了他稳妥慎重的性格。这两个青年在一起工作,人物性格就鲜明的表现出来了。江涛性格比较柔和,做事细微沉稳;张嘉庆则有些楞手楞脚,做事莽撞,干了再说。江涛家里虽穷,身上则穿得干干净净;张嘉庆则不修边幅,破鞋破袜子,买了新鞋子就把旧鞋子搁在人家花砖地上。江涛在斗争中往往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张嘉庆的革命观点比较“左”,多少带有些左倾盲动情绪,有时论调很偏激,如批评江涛不该谈恋爱,革命者不能有爱人。在二师**中,对是坚守学校阵地与敌人硬拼还是撤回乡村开展敌后抗日救亡运动,张嘉庆与江涛的辩论充分表现了他的“左”。

还有许多人物,如严运涛、贾湘农、严知孝、大贵、朱老星、伍老拨......就不一一细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就请翻看《红旗谱》这本小说吧!

篇6:《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读后感]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红旗谱》读后感。《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与朱老忠的性格不同,严志和则表现的比较软善。当他听到朱老明说要和冯老兰打官司,为了朋友,心里不平,毫不犹豫的说了一句:有我一份。结果官司打输了,他也跟着输了一头牛。他因为怕回去见了涛他娘不好交代,便不声不响的离开了锁井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朴实、善良。他帮助朱老忠建立家园,粮食不够,互相凑合一下过去。爱朋友、讲义气,舍己为人,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是相同的,但他没有朱老忠的明朗、豪迈、勇于斗争的气魄,读后感《《红旗谱》读后感》。江涛回来动员他反割头税,他就说:算了吧!咱们别革什么命了.运涛遇到贾湘农,回家和严志和谈起,他就不想支持运涛。朱老忠就不同,不但鼓励运涛去找贾湘农,还说他在关东时就听说过苏联是无产阶级掌政,打倒了资本家和地主.江涛要到城里去上学,严志和顾虑重重,朱老忠说应该去,他也就认为可以去了。朱老忠和严志和的性格在种种事件当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作者在刻画张嘉庆与严江涛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样是贾湘农教育成长下的革命青年,但他们在性格上却截然不同。张嘉庆,一个地主家庭少爷出身的革命者,入二师以前曾领导穷人抢自家地里的棉花,开展秋收运动,性格暴躁,人称猛张飞。而江涛则是贫苦农民出身,父兄的苦难、老奶奶的暴死,许多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对他刺激很大。再加上家庭经济的困难,花钱读书不容易,逐渐形成了他稳妥慎重的性格。这两个青年在一起工作,人物性格就鲜明的表现出来了。江涛性格比较柔和,做事细微沉稳;张嘉庆则有些楞手楞脚,做事莽撞,干了再说。江涛家里虽穷,身上则穿得干干净净;张嘉庆则不修边幅,破鞋破袜子,买了新鞋子就把旧鞋子搁在人家花砖地上。江涛在斗争中往往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张嘉庆的革命观点比较左,多少带有些左倾盲动情绪,有时论调很偏激,如批评江涛不该谈恋爱,革命者不能有爱人。在二师**中,对是坚守学校阵地与敌人硬拼还是撤回乡村开展敌后抗日救亡运动,张嘉庆与江涛的辩论充分表现了他的左。再说说春兰和严萍这两个女主角吧。春兰这个农村女孩,性格开朗、泼辣、热情,热爱劳动,要求进步。运涛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也受到了影响,尽管挨了父亲一顿毒打,她始终钟情于运涛,对革命的信心毫不动摇。春兰与运涛的相爱,在当时的农村社会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甘愿冒着父亲的毒打,顶住村民的指手画脚妄加非议,向封建世俗礼教发起了挑战。尽管她的生活周围是黑暗的、碰壁的,但她始终是进步的、幸福的。春兰不仅在恋爱上追求自由,思想上更是如此。为了宣传工作,她把革命两字用白色的丝线绣到怀襟上,表示她一心向往革命,不怕困难;又表示她迎新返旧。正当药王大会上,她把这件新做的褂子穿出去,这一下可把整个大庙哄起来,收到了强烈的宣传效果。可见她是多么的天真聪明,又是多么的敢于反抗旧社会。严萍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小姐,刚开始思想上没有春兰进步。但在江涛的带动下,她一步一步走向革命,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捕的危险,和江涛一起散布标语、发放传单。二师**中,江涛他们被困,她又积极组织救济会,给二师同学们送粮。正是由于她,二师同学们在最危急的时刻吃到了天上掉下来的烧饼。当人们细细咀嚼这救命的烧饼时,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足智多谋、勇敢无畏、谨慎细心的革命女青年。让人忍俊不禁的要数老驴头和老套子了。他们是一些典型的小门小户。老驴头这种人性格狭隘、孤僻,有着浓厚的封建礼教观念。他不多与别人往来也不愿求人,这是小农经济下的产物。运涛和春兰的事发生后,他狠狠地打了春兰一顿,并在通往运涛家的小路上挖了三道壕,压上枣棘针,断绝了行人,谁在那里一过他就张开嘴大骂。这表现了他的蛮横无理、封建迂腐。但是他也有一定的自尊心,过分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也要反抗。比如李德才替冯老兰去说春兰的事,开始他还以为是说笑话,听明白不是说笑话以后,上去就给了李德才几个耳光.关于割头税,他最关心的是给多少粮食,一听说要合三小斗粮食,他就不干了,火起来骂街,说这是路劫,是砸明火,又去找老套子商量。老套子是一个正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人,腐朽灰尘,他提议老驴头这年头官法不容情,先别自己杀猪。他告诉老驴头一个窍门,说朱老明和朱老忠正在反割头税,他们不给咱们也别给。朱老忠他们要给,咱们就赶快给人家送过去,千万别落人后。老驴头再三琢磨后,还是决定与老套子偷着干,于是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杀猪闹剧。笑过之后,不难想到像他们这样落后的小农,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与广大民众团结在一起,连杀猪这件事都做不好,差一点过不了年。还有许多人物,如严运涛、贾湘农、严知孝、大贵、朱老星、伍老拨.就不一一细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就请翻看《红旗谱》这本小说吧!

篇7: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的主要内容写了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的变迁,深刻地描述了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其中,里面的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斗争,结果却家破人亡。朱老明三告冯老蓝,可后来却以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与严志和则是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从父兄辈的惨痛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运涛、江涛、大贵等一些青年农民在共产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成为了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们也在斗争中逐渐成为了无产阶级战士。

篇8:谈《红旗谱》的民族特色

一、《红旗谱》内容中彰显的民族特色

海登. 怀特将军是这样诠释历史写作的: 文字话语结构是这种叙事散文呈现的形式结构, 目的为把模式或者一项提供给种种事件以及过程, 通过这些结构我们会让过去的事物得以重现, 以便于实现对他们意义进行诠释的目的。意思就是说所谓的历史写作必须对过去的事件和过程进行书写, 并通过构筑历史模式让我们对历史意义进行正视和解释。

《红旗谱》作为一部“红色”革命历史记忆的范本用其特殊的叙事散文形式和文字话语结构, 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 以中国农民革命表现历史现实

作品中以“朱老巩大闹柳树林”为契子展现了第一代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和狡猾、贪婪而且残忍的冯老兰这样的地主进行斗争的势单力薄和悲惨结局, 反映当时背景下农民反抗意识开始觉醒; 接着, 以朱老忠为代表的第二代农民通过反割头税运动、保定二师学潮以及朱老忠对贾湘农所代表的党的领导的认同等事件表明了农民在与封建势力斗争中的成长和自觉性, 最后, 完全投身到以党委领导的反抗封建势力的运动中去的第三代农民运涛、江涛, 让我们看到了农民革命斗争的生命力。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 朱、严两家三代农民以不同的方式与地主展开的运动斗争从具体的事件中反映了自1927 年大革命前夕到“九一八”事变后的一段时间内, 包括“反割头税”、“保定二师学潮”、“抗日战争”等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用“史诗”的体式表现人们生存的现实情况, 写出了民族风范和气魄, 体现了中国历史特色。小说《红旗谱》中描写的主要历史事件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反割头税指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蠡县发生的一次民众抗税斗争。梁斌年仅16 岁, 在这次斗争中, 他实现了进入社会后的第一次历练。因此他在《红旗谱》中把这件事作为一个重大事件进行书写。在小说《红旗谱》里, 梁斌对学潮进行了全方位、大篇幅、深入的描写, 让二师师生出生入死、同仇敌忾的向反动派作斗争的风貌真实的再现。其中大量的情节均为真实存在的情况, 小说中学生的名字也是真名, 如惨遭反动派杀害的宣传部长刘光宗、组织部长曹金月、检查部长杨鹤生等。

( 二) 传统革命农民形象的塑造

《红旗谱》中塑造的农民英雄形象具有浓厚的传统个性和民族风貌, 继承了中国农民慷慨豪壮的反抗精神, 人物的燕赵民风体现了对冀中地区民族道德、民族观念的认同。在《红旗谱》中坐着典型地塑造了朱老巩这一英雄形象。他作为作品轴心人物, 在人物关系和矛盾线索的汇聚中, 其人物性格得到多方面的展示, 朱老忠的艺术形象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梁斌的美学思想, 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在他身上, 既继承了中国世代农民传统的精气、疾恶如仇、不畏强暴、讲义气、重承诺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品质, 同时反映着冀中平原地区有史以来豪壮、粗放、慷慨悲壮的燕赵精神, 人物所具有的这些燕赵民风体现了对冀中地区民族道德、民族观念的认同。朱老忠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优良品质, 同时其身上还体现着革命者独有的思想高度, 反映了旧农民时代自发反抗斗争的结束以及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

( 三) 充满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红旗谱》故事的背景为冀中平原, 其中浓郁着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具有世界各族人民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背景中积累的民间文化现象———民俗。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各民族的经济形态, 表现着人们精神状态以及社会背景的改变。《红旗谱》中把大量的民俗内容引进, 具体表现在居住环境、服装、饮食、除夕、葬礼等方面。梁斌曾经说过: 要想让一部小说具有民族气魄, 我想到的是对某个地区人们的真实生活进行深度概括, 而民族气魄就会在这些浓郁着的地方色彩中体现。在该小说中几乎把冀中平原所有的地方风俗均涵盖。小说刚开始变对锁井镇的长堤、古柏以及造成冲突的古钟进行描述, 然后描述了土坯墙、苇箔等的战斗场景, 同时还对当地特有的网鸟风俗进行介绍, 农民之所以为网鸟就是为了能够过个好年。作者其中还穿插描写了当地农村杀猪的风俗, 这为“反割头税”的描写奠定基础。经过一整年的辛苦, 农民过年杀猪是一直流传至今的民间风俗, 有了这个风俗, 一整年的辛苦在过年期间的庆贺中结束, 还有就是杀猪卖肉补贴家用。如作品中所说: “每年年前, 杀猪宰羊是个喜兴事。”除此还有很多流行在冀中平原上的风俗, 例如: 过年祭祖、拜年等。小说中还对老奶奶去世后的一些葬礼活动进行描述: 穿装裹、缝孝衣、门楼上挂纸钱、街坊四邻吊棺、出殡以及运涛出生时老奶奶“亲手在窗棂上拴上块儿红布”以示避邪, 据说这样能够防止小孩吃奶时不要奶头, 还可以告诉来串门的邻居相亲家有产妇坐月子, 以免惊扰母子。以上对冀中平原地域风情和民风民俗的描述, 一方面让小说《红旗谱》中的乡土文学气息更为浓郁;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梁斌想要追求民族气魄的决心, 鲜明地彰显着《红旗谱》的民族性特色。

二、《红旗谱》形式上表现的民族特色

民族形式风格独特, 时代气息鲜明, 其中深刻的体现着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而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形式的语言、手法、题材等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二者密不可分。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 如果内容的表现是形式, 其必然和内容有极大的联系, 要想让其分离内容, 也就意味着必须消灭内容, 反过来也一样: 要想从形式中分离内容, 就意味着形式的消灭。文艺理论大家与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有精辟的论证。形式服务于内容, 由于梁斌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 其在创作中对其充分的运用, 对农民有一种特别的亲切之感, 在我国民主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 用写实的手法描述了冀中人民反抗压迫的历史画卷。

( 一) 继承古典小说的形式, 故事性强

《红旗谱》追求“民族气魄”上, 借鉴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叙事行为、艺术方法。

国内使用宗法制进行民间叙事的故事形式有两种: 其一, 爱情故事; 其二, 复仇故事。复仇故事的经典代表为《水浒传》、《三国演义》, 甚至在唐宋时期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良好的体现。《红旗谱》的作者就借鉴了古典小说中这种复仇模式来构建故事情节。在小说中笔者设置的复仇类型为三种。其一, 老一代农民的复仇, 代表是朱老巩;其二, 第二代农民的谋略复仇, 代表是朱老忠; 其三, 年轻农民组织复仇是通过革命的方式, 代表为江涛, 同时小说和合理的借鉴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情节, 为发生“暴动”、“革命”的必要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就整个故事的叙述技法上而言, 《红旗谱》也受传统文学影响颇多。在《红旗谱》中, 其叙述时间是随着事件发展而做的一种顺时态叙述, 在叙述空间上完全不受限制, 自由出入各色人物的内心, 全知全能; 结构上虽然不是章回体, 却采用了古代小说故事情节一环套一环的连贯叙述, 形成了人物相对集中, 故事相对独立、章节各成格局的特色。

( 二) 情节波澜起伏, 矛盾突出

农民是《红旗谱》写作的对象, 发生地点为农村, 整个事件完全是围绕农民反封建、反压迫的情节。要想把这样的内容写好, 让作品富有亲切、真实之感, 如果作品内容缺乏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那么会和作者的本意相冲突, 正是由于梁斌有近三十年的生活素材、感受和经验, 有众多的第一首资料做补充, 就作品形式和内容关系而言, 运用民族形式服务于内容, 因此就有了著名小说《红旗谱》。

《红旗谱》继承中国小说传统写法,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 善于在激烈的冲突中以行动、对话来渺小人的内心波澜和性格特色。小说中一开始以“朱老巩大闹柳树林”的激烈矛盾冲突的斗争中展示着朱老巩敢作敢为, 豪气冲天, 不畏强暴, 慷慨赴死, 锄奸铲恶, 大义凛然的英雄品质。而且之后在“脯红鸟事件”、“反割头税运动”、“保定二师学潮”等事件中一点一滴的刻画着朱老巩行侠仗义、扶危济贫、豁达豪爽的性格。情节通过高潮坠入低谷, 然后在逐步高涨起来的形势中表示着朱老巩为父报仇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例如, 第一次听到党的代表贾湘农时则自然的认为这是件好事, 从他对这件事的话语表达中体现了其阶级本质。这种通过言行揭示心理和性格的表现手法, 给予了作品一定的民族气魄和民族风格。

( 三) 语言上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红旗谱》中再次展现其民族特色就是其语言———地方性语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方言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印记, 我们在其中可以体会到地域文化特点, 并对地域文化心理结构有很好的了解。该小说在衣食住行等各方各面大量的运用方言。如生产生活中“小炕桌”是冀中平原地区使用的一种矮小桌子, 可以在炕上使用。由于区域冬天长, 温度较低, 在烧热的土炕上放置小炕桌对取暖和吃饭都很有帮助。“帮小镰儿”就是帮别人收割庄稼, “小镰儿”即镰刀。饮食方面的“春不老”指的是保定三包之一, 一种绿色蔬菜具有很长的根和很大的叶, 在缺乏新鲜蔬菜的春、冬季节使用。民间风俗中“烧柏枝”指的是在除夕夜焚烧柏树枝向神灵祈祷以保佑家人的健康、长寿。除此之外, 最具地方性的语言要数民谚和俗语了。如, 朱老巩经常说的“出水才看两腿泥”, 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还和其自身坎坷、复杂的人生经历相符合, 展现了朱老巩刚毅博大的心胸和宽广的胸怀, 以及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又如“人多遮黑了眼, 兵多吃闲饭”表示人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不能很好的团结在一起, 亦无法办成事。这些言语均来源于生活的经验, 不仅简练而且内涵丰富。梁斌曾说过: 文学作品不似树枝上的花儿, 开过就是一季, 文学作品要在人们的心中盛开一朵芬芳的花, 永不凋零, 从小说《红旗谱》面试至今已超过几十年, 但是人们对其仍非常热衷, 多次重印, 这说明不仅和某种政治理念相印证, 更在于其具有独特之处, 结成了传统文学的风格, 所以, 小说也就更加持久, 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这是我们在进行创作小说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的地方。

三、《红旗谱》张扬的民族精神

红旗谱除了塑造朱老忠这个农民英雄, 还有众多的人物。在这个英雄团体里, 不管是在冀中大地播火者、县委书记贾湘农在, 还是走出农村, 投笔从戎的中学生运涛, 亦或者是斗智斗勇、运筹帷幄的江涛, 还是具有火爆性格并非常有义气的张嘉庆, 甚至没有太多话语的严萍等, 他们都神形兼备、血肉有形, 对历史的本质进行挖掘, 时代的光辉在其身上散发。在真整个斗争中这些人始终处于关键点、中心位置, 是他们引领、启发着农民奔跑于解放道路上。缺少了他们, 农民的觉悟也就缺乏, 斗争也不会取得最终的生理。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对民族精神和气魄寄信那个勾勒, 充分的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针对此, 很多文学专家均有精彩的评述。但是一些学者在提民族气魄的时候就说出水才看两腿泥”、“为朋友两肋插刀”, 就不够的论点, 笔者认为论述的不够精确, 岂止是不够, 而是认识的比较肤浅。在笔者看来, 《红旗谱》中体现的民族气魄, 不但对古代农民英雄的侠肝义胆进行继承和发扬, 更表现在志存高远、不畏艰险、坚忍不拔, 这正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源泉。也可以这样讲: 大气磅礴的《红旗谱》也是深和民族历史表现的正气歌。

作为一部讲述革命的经典小说, 《红旗谱》中也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人性在其中也熠熠生辉。书中歌颂仁爱思想, 鄙视暴虐行为, 以及挖掘农民阶层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还有乡土芬芳、浪漫情感等场面的描述, 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虽然我们都在强调《红旗谱》的成功在于其具有丰富的民间叙事以及鲜明的人物个性, 都认为上述二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 但是我们对《红旗谱》的框架结构更要重视和强调, 如果设计的情节、组建的框架不以人性为中心, 不以人情和人性为基础, 对人性的描绘缺少肺腑之言, 《红旗谱》绝不会这么动人。

摘要:《红旗谱》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红色经典”中的一部著作, 以其恢弘的气势、史诗化的结构彰显着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至今吸引着众多的读者阅读、传诵。它经久不衰的魅力来源于其作品中阐发的民族性特色, 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看待其民族性特色。内容上, 几代农民的斗争, 传统的农民英雄形象, 浓郁的地方色彩;结构上, 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 情节波澜起伏, 以言行来展现人物性格, 以及地方性语言的使用, 这些都无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农民革命斗争图。

关键词:《红旗谱》,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陈芬.传统与意识形态合力下的文本生成——论《红旗谱》与我国古典文学的渊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田英宣.《红旗谱》方言用语的乡土叙事功效[J].平原大学学报, 2008.

[3]巫绍勋.创作理想与文本叙事逻辑的错位——重评《红旗谱》[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4]李光宝.民俗文化浸润下的《红旗谱》[J].大众文艺.

篇9:浅谈梁斌《红旗谱》的民族化成就

关键词:《红旗谱》 民族化 民族风格 朱老忠 艺术手法

《红旗谱》是梁斌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在中国当代文学殿堂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品所展示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艺术成就,堪称体现文学民族化的典范之作。

《红旗谱》的民族化成就首先表现在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上。

作品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气魄的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生活。从“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斗争”“高蠡暴动”的描写中,看到的是中国农民革命特殊的斗争道路和斗争方式。

一群群农民,迈着有力的步伐,学生们唱着《国际歌》,站满了一条街。……(江涛)把哨子一吹,人们唿噜地挤上去,挤了门子,砸了窗户,闯进税局子。吓得冯老兰变貌失色,跳过墙头逃跑了。冯贵堂也跳过墙,撒腿就跑……王楷第问他:“你丢鞋甩帽子的这是干什么?”冯贵堂呼哧着说:“共产党来了,砸了税局子!”王楷第惊得两只眼睛像黧鸡儿,问:“什么?”冯贵堂说:“反割头税的人们来示威了!”……[1]

这段“反割头税大会”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个特殊的年代的特殊的斗争——反割头税,农民革命的勃勃生机以及反动派仓惶而逃的丑态,让我们体会到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斗争生活。

《红旗谱》的民族化成就还表现在人物尤其是朱老忠形象的塑造上。

朱老忠的形象浓缩了作家对中国农民革命历程的艺术提炼与加工:这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形象;在他身上,既保留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增加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他所走过的道路,既是旧时代农民自发反抗斗争的终结,又是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

下面是关于他的描写:

这时,朱老忠心里那个火球,一下子窜上天灵盖,脸上腾地红起来。闪开怀襟,把茶碗在桌子上一墩。……红着脖子脸,把胸膛一拍,伸出一只手掌,举过头顶,说:“这天塌下来,有我朱老忠接着。朱老忠穷了一辈子倒是真的,可是志气了一辈子。没有别的,咱为老朋友两肋插刀!有朱老忠的脑袋,就有你的脑袋,行不?(选自第3章)

朱老忠畅亮地笑了,说:“共产党?我在关东的时候,就听得人们讲道过,苏联列宁领导无产阶级掌权,打倒资本家和地主,工人和农民翻起身来,如今也到了咱的脚下。你要是扑摸到这个靠山,咱受苦人一辈子算是有前程了!”(选自第14章)

作品对朱老忠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着重描写了他性格的发展过程,真实地表现出了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与进步,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作品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写出了他在没有找到新的斗争道路时的困惑。但从他得知运涛找到共产党时的欣喜心情,可以看到他对新思想的渴望,这是他以后逐步成熟的基础。在反割头税斗争中,他发出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要想打倒冯老兰,是万万不能”的肺腑之言,更表明先进思想已在他的心中扎根。这时,他那“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格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狭义精神,已有了新的含义,从而为他的入党做了最好的说明。在保定二师学潮失败的危难时刻,他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不但英勇机智地救出了张嘉庆,而且劝导悲观失望的严志和看清前途,坚定信心,表现出他革命的坚定性和乐观主义精神。

朱老忠的形象是对传统农民英雄的新超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农民英雄的美好品质,同时又具备了一个革命者的思想境界,表现出中国农民英雄向一个革命战士转化、成长的历史趋势。

作品的民族化成就,也表现在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艺术手法,着重通过人物行动和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上。作者说过,“在章法结构上,不脱离民族形式。”[2]

在结构布局上,作品吸收了古典小说人物相对集中、故事相对独立、章节自成格局的特点,使全书结构宏大却脉络清晰。作品以“朱老巩大闹柳树林”为楔子,写了第一代农民同地主冯兰池的斗争。接着描写了“闯关东”的朱老忠重返故乡和他的后代与冯老兰父子之间展开的一系列斗争。着重写“反割头税”“保二师学潮”的斗争,其间穿插了“三告冯老兰”“脯红事件”“济南探监”等事件,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发展中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显示性格特征,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小说心理描写之长。

作品在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夜暗降临的时候,平原上遍地飘起野火,鞭炮声连连响起。猛地空中一声爆响,震撼了云层,响声遥遥飘荡,一股光亮闪过蓝天。天上闪出群星了,人们从柏树上捭了满抱柏枝,走回家来,又在门口点起草火。家家在门口放起鞭炮,硝磺的气味在满街飘荡。

这段对除夕风俗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北方农村特有的乡土习俗与地方色彩,类似的场景描写还有朱老忠上坟祭奠朱老星及赶庙会等。作品通过语言的乡俗风味让我们领略了那个年代那样环境中的独特的风貌,让读者耳目一新,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此外,《红旗谱》在继承民族化传统的同时,也注意了文学的现代化创新。一方面,作品并没有简单地写一段“农民造反”的故事,而是在现代中国的环境中写出“现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全貌,写出现代农民英雄的产生与成长,现代文学的反封建传统被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吸收了“现代文学”乃至西方文学中诸多写作技巧,比较突出的是运用心理刻画烘托人物形象,这在作品中是比较成功的。如描写春兰与运涛恋爱时春兰的心理活动,写得比较传神。

注释:

[1]梁斌:《红旗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2]梁斌:《我怎样创作了〈红旗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参考文献:

[1]梁斌.红旗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2]吴宏聪.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3]王自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惠云.中国当代文学教程[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5]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上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下一篇:联创传媒公司项目运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