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2024-04-14

小学音乐赛马教案(通用10篇)

篇1: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赛马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案赛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音乐教案赛马1

听赏----《赛马》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赛马》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多彩的歌声”中的乐曲欣赏《赛马》,乐曲描写内蒙人民在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结构式常见的有再现的单三段体。第一段音乐性格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同,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第二段中引用了内蒙民歌《红旗》,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音乐富有动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题旋律,而二胡巧妙的用手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两者生动地结合,妙趣横生。尾部作了扩充形成高潮后,以渐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华彩乐段。华彩乐段的音调高亢舒展,运用小三度颤音,富有内蒙“长调”和马头琴的表演风格特征。充满激情,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辽阔草原的意境。最后再现第一段主题,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

【学情分析】

我校是闸北区一所普通公办小学,本次执教班级总数32人。作为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学生们已经累积不少音乐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但对于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对歌曲情绪处理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同时,高年级学生在对于音乐的体验和表现的激发上较为不易。因此,本课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运用身体乐器伴奏表现歌曲情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活动中逐步体验感受我国民族乐曲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演奏特点

2、在欣赏中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及蒙古族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3、在律动、哼唱、比较等音乐活动行驶证,理解各段音乐所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二胡独奏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

2:听辨、感知二胡的音色,能辨别乐曲《赛马》两个主题在音乐中出现的顺序

和次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入室

2、欣赏《鸿雁》

二、欣赏乐曲《赛马》

(一)感受体验

1、初听

【关键设问】

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和我们刚刚听的这

首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题及作曲家

3、介绍乐器二胡

【关键设问】

同学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是否听出了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

4、听赏乐曲第一部分

【关键设问】

草原上的赛马比赛开始啦,我们啦啦队在旁边可以做什么呢?为他们喊加油!还可以怎么样?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打击乐器来为他们助威!

讨论节奏→拿卡片→练习→展示

出示版书:XXX0X 0X若干个双响筒、小铃、铃鼓xx x0

生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加油鼓劲让老师和赛马的选手们都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

5听赏乐曲第二部分

师:仔细听听,与第一段相比,接下来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出示旋律(二)、问题: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思考、回答:悠扬、舒展。

师:草原上除了正在你追我赶的骑手们,周围一群观赛的人儿也是高兴的忍不住唱起歌来了,同学们也快来加入他们,请你们在心中哼唱,这段音乐中旋律(二)出现了几次?在这段音乐中你还听到什么声音?想想比赛进行到什么环节?(拨弦时提示:听,什么声音?)

生:出现了三次。听到了好像有马蹄声

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嘛?睁大你们的眼睛看仔细咯!演奏家的手在做什么动作呢(教师演奏)

生答:用手在拨弦。

师:对啦,这种演奏方法就叫做拨弦,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二胡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同学们告诉你们,顾老师不仅能够演奏拨弦,还能够完整的演奏这首乐曲,你们想听哇?别急,待会就演奏给你们听!

师: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请同学们跟着顾老师的琴声一起拉起心中的二胡。

6听赏乐曲第三部分

听:赛马进行的越来越激烈啦,我们的乐曲也进入了第三部分,听一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有什么特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有马叫声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这一段又回到了激烈的赛马场面。那么对比一下前面第一部分的情绪,哪个部分更激烈呢?生答:第三部分。

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了,所以大家的情绪变得更加的激动了!

7完整欣赏

教师演奏

三、综合创编

第一部分打击乐器演奏

第二部分心中的二胡

第三部分演唱+打击乐曲+心中的二胡+教师演奏

四、课堂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赛马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牧童之歌,让学生体会歌曲的自在、欢乐情绪。

2、能有感情的轻松、自然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音乐旋律创设有关情景

教学准备:

钢琴、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二、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小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主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牧笛的小孩儿赶着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鲜嫩的青草,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精精有味地吃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牧笛吹起来,听,的笛声传来了……)

三、指名学生回答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答:……

四、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五、儿歌——(在主旋律音乐声中完成)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儿歌,你听……(配乐儿歌声起)

2、听录音范读儿歌

3、教师听录音伴奏按节奏范读

4、变换形式读儿歌

师:你们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

按节奏齐读、分男女生读、师:谁来想个办法使儿歌读得更好听呢——学生设计伴奏型、5、师:同桌的同学做打花巴掌的游戏

按节奏读一读儿歌

六、歌曲

1、听琴哼唱旋律

师: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小牧童又高兴的唱起了歌儿

听音乐范唱

2、学生设计不同的单音哼唱旋律

师:小牧童说呀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先想一个单音来哼一哼这段音乐——学生设计

3、听琴学唱

师:你觉得有什么唱不好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名学生解决问题或听范唱后再解决

4、学生齐唱

师: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第三段?当小羊儿吃的饱饱的回家去时,它们的声音会离我们越来越——(生:远),那我们唱的声音就要越来越——(生:弱或小)

5、听教师范唱

师:这么优美的歌曲,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了

6、接龙唱

师:你们来当小牧童吧,老师来跟你们开火车唱

7、加入衬词——咩……

师:小羊儿听见你们这么动听的歌声,它们也想加入你们的演唱呢,谁能把小羊儿的声音配进来

8、除了放牧小羊儿外,小牧童还放牧什么呢?

学生设计创作并演唱(放牧小牛儿)

七、表演

“真够热闹呀,谁能想想主意,设计一些形式,让我们的歌声更动听”?:一组:体态律动;二组:打击乐;三组:分角色表演四组:小羊叫声

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八、拓展

1、歌曲出处、简介

师:小牧童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我们今天学的《牧童》是哪里的民歌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介绍江苏:地处我国的华东地区,那里土壤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3、其他民族的放牧情况

师:你还知道其他地方或民族的有关放牧等情况吗?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人主要吃奶制食品、牛肉和面食,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特别尊重长辈。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独有的乐器马头琴相当出名。

4、模仿马的动作

结束: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在《牧童》的笛声中赶着自己的小羊、小牛儿回家——出教室结束本课

小学音乐教案赛马3

《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二胡曲《战马奔腾》进教室

(二)了解二胡

1、请一学生实物介绍二胡构造、音色极其演奏特点并作简单的示范演奏

2、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大屏幕展示)

(三)欣赏《赛马》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曲子热烈欢快的情绪(由学生演奏)

思考:曲子把你带到了哪里?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

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

2、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

分段欣赏:

(1)细听第一段

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场面怎样?

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唱 :突出“6”),还有急促的 16分音符,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

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听第一段音乐,配打击乐

(2)细听第二段

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2

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的形象

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再听音乐,要求听辩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发出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第二段音乐的情绪怎么样?(抒情、悠扬)

再听第二段音乐,配骑马动作

(3)细听第三段

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第一段)哪一段情绪更激烈?(第三段)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

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

(4)完整欣赏

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草原牧民赛马的片段集锦

(四)下课

在激烈奔放的二胡乐曲中,学生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赛马4

二胡曲《赛马》赏析

教学设计:唐璐(05级音乐学3班学号05210308)

指导老师:陈明

年 级:初中一年级

课 题:二胡曲《赛马》

教学目标

1、欣赏《赛马》,了解二胡的基本知识。

2、能有感情的演唱主题旋律。

3、在乐曲欣赏中了解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

4、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二胡基础知识,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体会曲子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马蹄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简单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是否喜欢马?为什么?

师:我国哪个民族的人经常骑马?

师:蒙古族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那达慕大会”,看看在这“那达慕大会”上有些什么活动?(录音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的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欢的大型比赛项目。)师:好,来欣赏一首乐曲,请你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的是“那达慕大会”中的哪一项比赛?听这音乐,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

二、初听乐曲。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赛马》。下面我们完整地听这乐曲,思考这四个问题?1)乐曲是怎样的速度?(快速)

2)乐曲是怎样的情绪?(奔放、热烈、欢快)

3)音乐形象是谁?(马、骑手)

4)音乐表现赛马场上怎样的场面?(乐曲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

三、介绍二胡。

重点了解二胡的演奏技巧:拨奏、颤弓和滑音与音乐表现的融合。师:你听出乐曲主要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出示幻灯片二胡)

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二胡,又名“胡琴”,早在我国唐代就已出现了,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二胡的音色柔美,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善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中,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师:看,这把二胡的模样像什么?(出示二胡,教师介绍二胡的构造:琴头、琴杆、琴筒、琴轴、千斤线、弓)师:下面老师给大家现场演奏《赛马》,同学们来听一听二胡独有的音色。

师:你对我演奏中的哪个动作影响深刻?(学生了解拨奏技巧)

师: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模仿马蹄声。(启发学生用口技模仿马蹄声,请1-2个学生拿二胡模仿拨奏动作。)

师:练习一段节奏。×××—|×××—|××××|×××—‖

师:演奏技巧——颤弓,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

师:演奏技巧——滑音,模仿什么声音?(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四、重点欣赏。

感受乐曲不同的表现手段,体味感知音乐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1、欣赏乐曲开始部分。

师:你们有没有骑过真的马?

师:如果你是骑手的话,在开始赛马时怎样让马飞快地跑起来?

师:这一段乐谱是音乐的开始部分,请你看看什么节拍表现挥鞭上阵?(符点音符表现挥鞭上阵)什么节拍表现马蹄急弛?(十六分音符6535表现马蹄急弛)

师:这里节奏宽紧相间,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我们边唱谱边表演这一段。

师:声音强弱变化是怎样的?(认识渐强记号,老师用二胡、学生用拍手动作表现渐强的变化,目的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把蒙古人民欢度节日时的快乐、高兴的心情和赛马场上的紧张气氛都表现出来了。

2、欣赏乐曲中间部分。

师: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感觉?(抒发了人们在观看赛马时载歌载舞的欢乐情绪。)

师: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师:我们把这一段旋律哼唱一下。

师:我们来学跳蒙古舞。

师: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

五、身临其境。

播放录音,再次完整欣赏,师生随音乐舞蹈,挥起马鞭,驰骋赛场,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把整首乐曲的内容完整的演绎。

六、拓展训练。

1、收集更多有关马的乐曲、歌曲,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认识其他民族乐器:琵琶、古筝、笛子等。

篇2: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二胡曲《赛马》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的聆听内容,黄海怀作曲。该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热闹而欢快的局面,表示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一乐曲由热烈豪放的第一乐段、悠扬柔美的第二乐段、以和再现乐段组成。

本学期的同学学习这一首曲子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在一年级学过《草原就是我的家》、《我是人民小骑兵》、《挤奶舞》,三年级上学期学过《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等,对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基本的舞蹈动作已有一定的了解。并经过长期的课堂常规训练,同学已养成专注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我尊重教材,深挖教材,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同学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等要求,针对同学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赛马》所表示的意境和情趣,激发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感知不同的音乐段落并熟悉主题旋律。

3、能力目标:在律动、模仿与创编伴奏中,培养表示能力、创作能力、合作能力。本课的重点:感受不同乐段所表示的意境地和情趣。难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初听感受、情景引入、分段感受、完整表示。在这些环节里,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战略:

一、根据同学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我运用了达尔•克罗兹教学理论,采用律动、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让同学参与式的聆听音乐,表示音乐,层层深入地达到了音乐的审美核心。

二、我尊重同学的发明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创新表示。特别是创编伴奏过程中,我留出了充分时间,让同学自由探索地板鼓和凳子鼓的演奏方式,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同学用打击乐器胜利地模仿马蹄声、马鞭声,用串铃模仿马铃声时,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三、针对同学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精心设计制作了图形谱,进行直观教学,协助同学更好地感受音乐。同学在看谱、划谱、唱谱的过程中,轻松地感受到音乐的段落以和主题旋律,听辩出B乐段的三个层次。

今天这一节课,全体同学都能精神丰满地参与每个环节中,从而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示音乐、创新音乐的能力。还学会了协作的学习,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总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完成了我设定的教学目标。

篇3: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关键词:当代音乐;赛马

当代音乐一般指新中国成立1949年到1990年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文化艺术也在恢复发展当中,所幸在战乱中我国优秀的艺术家们都在用自己的信念为为祖国贡献着力量。建国后大量的音乐作品出现也是基于艺术家们的努力不懈的结果。

一、《赛马》的曲式分析

赛马由黄海怀作曲,采用三段体结构,前后主旋律呼应,中间为赞美抒情性段落,分为2个部分,1是抒情性歌唱部分,2是技巧性模仿部分。

全曲使用F调六声调式,速度120,以下是曲式结构:

图一是第一部分,共四十小节,2/4拍。开始24小节为五声D羽调式,以四分附点与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在快速的音乐节奏中体现紧张激烈的赛马场面。主旋律以主体音6356356进行,如a1部分。a2a3a4是主干音改变出现顺序的变奏形式。然后是a3与a4之间八小节的一个拉宽进行。

图二是赛马的第二部分,共48小节,分为三个段落,b1到b4都为五声d羽调式,b1、2是歌唱性赞美的快板,b3、4是b1、2的变奏形式,运用二胡的抛弓技巧,表现轻快带有跳跃性的音乐律动。b5、6为六声d羽调式,在这里是色彩性伴奏性质,有烘托气氛的音乐作用,也造成特殊音响效果,表现力更加丰富。运用二胡的拨弦技巧,模仿马蹄声,表现骏马奔跑的马蹄声乱的音响效果。

图三是乐曲最后一部分也是主题再现部分,共31小节。a5部分为五声d羽调式,是主旋律再现变奏的音乐形式。在a6中有四个小节的拉宽,为五声d羽调式。a7是结束前的准备乐段,音乐写作形式为音型模进,行进方向由低音到高音。最后结尾为六个小节,结束在主音la上。

二、当代音乐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形成原因

1、内容特点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分很有特点也很有特色,49年到66年期间,声乐作品多以进行曲风格较多,内容也多为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主,比如《祖国颂》等大型合唱曲。器乐曲没有特别向政治靠拢,在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或许是因为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器乐这艘大船在转弯时显得略显缓慢。在民国时期我国学习西方音乐思想及音乐技法,大量的有志之士及爱国学者自觉地学习研究西方音乐,如王光祈、黄自、李叔同等留学国外,回国后的创作和思想包括教育都带有西方的音乐元素。所以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音乐体裁有些变化。音乐内容以表现情景,描写风景,抒发情感为主,比如竹笛曲《姑苏行》,虽然乐曲难度不大,但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总体来说,之一段时间的音乐是积极向上,充满生机勃勃的精神,也是这一时期人民美好意愿的积极体现。

67年到76年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文化艺术内容比较单一,歌曲内容多为歌颂党,歌颂毛主席。如《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的书》等。器乐曲也向政治靠拢,但比起声乐曲还是温和许多,如《金珠玛米赞》。在这段时间歌剧京剧的发展尤为明显,如《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东方红》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艺术上作曲创作,舞台表演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可以说是时代的巅峰之作。

77年到90年为恢复发展期,歌曲与器乐曲回到了理性思考与情感流露的层面。大量新的声器乐作品出现,内容题材丰富,放开了思想上的禁锢,风格也多样了。歌颂的主题变了,不再是单纯的以共产党和毛主席,以歌颂生活,歌颂劳动人民,描写家乡等题材的作品也大量出现。

2、形成原因

这一时期的音乐内容题材体裁的形成,必须要说到第一次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是很重要的,也是这一时期开始时的音乐艺术基调。在第一次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文化艺术要为工农兵服务,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向这个指示在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十年过去后,人们对那种紧张,被禁锢的感觉像是一下子被释放了一样,对生活,对物质,对精神需求有了变化,也有了新的要求。包括后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在探索中国的未来发展,音乐文化也在与时俱进,寻找自己的方向。

三、《赛马》的音乐学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乐曲《赛马》的曲式结构,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我国的音乐结构基本上都是一个主题,加主题变奏,比如《二泉映月》,或是两个主题比如刘天华的二胡作品。《赛马》是蒙古族作品,蒙古族乐曲也都是一个主题,或是两个主题比如《鸿雁》。《赛马》是非常典型的ABA结构的乐曲,所以,他与传统音乐作品都有所不同。属于运用了西方音乐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然后该乐曲以五声调式为主,中间有短暂的六声出现,也很有特点,五声调式并非只有汉族音乐有,其他民族也有。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中的主体干音为do\re\mi\sol\la,旋律为la\ mi\ mi\ re \ mi\ sol\la\do\la。比如《鸿雁》,主体干音为do\re\mi\sol\la,旋律为mi\do\la\sol\sol\la\do\la。再比如《森吉德玛》,主干音为do\re\mi\sol\la,旋律sol\sol\la\do\do\la\do\ mi\ mi\re\do。这些都是蒙古族很优美的歌曲,反观《赛马》,主干音为do\ re\mi\sol\la旋律为la\mi \ sol \ la \ mi \ sol \ la,蒙古族音乐元素非常浓厚,就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乐曲。蒙古族音乐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小二度音乐,比如很多马头琴器乐作品,有很美的五声音乐,也有表现战斗与紧张情绪的小二度结构的音乐作品。所以《赛马》的音乐元素、音乐音阶关系没有被西方所改变。

再次,这首作品运用的演奏手法比较丰富,除了正常的拉奏,还运用的抛弓、拨弦这些技巧,在演奏中对揉弦的高要求,都是这首乐曲的表现丰富的体现,在这之前,还没有一首二胡曲有这些技巧的集中出现,渲染气氛,热烈洋溢着喜悦与美好的情感,这也是赛马能够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这首作品的问世,也标志着二胡曲新的一种创作理念,运用二胡的发声特点及乐器特点,突出其优秀的表现能力,创作适合其演奏的乐曲,以乐器展现乐曲的音乐思想,以乐曲推动乐器发展。

参考文献:

篇4:赛马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赛马》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多彩的歌声”中的乐曲欣赏《赛马》,乐曲描写内蒙人民在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结构式常见的有再现的单三段体。第一段音乐性格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同,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第二段中引用了内蒙民歌《红旗》,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音乐富有动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题旋律,而二胡巧妙的用手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两者生动地结合,妙趣横生。尾部作了扩充形成高潮后,以渐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华彩乐段。华彩乐段的音调高亢舒展,运用小三度颤音,富有内蒙“长调”和马头琴的表演风格特征。充满激情,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辽阔草原的意境。最后再现第一段主题,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

【学情分析】

我校是闸北区一所普通公办小学,本次执教班级总数32人。作为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学生们已经累积不少音乐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但对于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对歌曲情绪处理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同时,高年级学生在对于音乐的体验和表现的激发上较为不易。因此,本课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运用身体乐器伴奏表现歌曲情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活动中逐步体验感受我国民族乐曲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演奏特点

2、在欣赏中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及蒙古族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3、在律动、哼唱、比较等音乐活动行驶证,理解各段音乐所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二胡独奏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

2:听辨、感知二胡的音色,能辨别乐曲《赛马》两个主题在音乐中出现的顺序

和次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入室

2、欣赏《鸿雁》

二、欣赏乐曲《赛马》

(一)感受体验

1、初听

【关键设问】

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和我们刚刚听的这

首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题及作曲家

3、介绍乐器二胡

【关键设问】

同学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是否听出了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

4、听赏乐曲第一部分

【关键设问】

草原上的赛马比赛开始啦,我们啦啦队在旁边可以做什么呢?为他们喊加油!还可以怎么样?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打击乐器来为他们助威!

讨论节奏→拿卡片→练习→展示

出示版书:XXX0X 0X若干个双响筒、小铃、铃鼓xx x0

生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加油鼓劲让老师和赛马的选手们都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

5听赏乐曲第二部分

师:仔细听听,与第一段相比,接下来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出示旋律(二)、问题: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思考、回答:悠扬、舒展。

师:草原上除了正在你追我赶的骑手们,周围一群观赛的人儿也是高兴的忍不住唱起歌来了,同学们也快来加入他们,请你们在心中哼唱,这段音乐中旋律(二)出现了几次?在这段音乐中你还听到什么声音?想想比赛进行到什么环节?(拨弦时提示:听,什么声音?)

生:出现了三次。听到了好像有马蹄声

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嘛?睁大你们的眼睛看仔细咯!演奏家的手在做什么动作呢(教师演奏)

生答:用手在拨弦。

师:对啦,这种演奏方法就叫做拨弦,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二胡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同学们告诉你们,顾老师不仅能够演奏拨弦,还能够完整的演奏这首乐曲,你们想听哇?别急,待会就演奏给你们听!

师: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请同学们跟着顾老师的琴声一起拉起心中的二胡。

6听赏乐曲第三部分

听:赛马进行的越来越激烈啦,我们的乐曲也进入了第三部分,听一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有什么特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有马叫声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这一段又回到了激烈的赛马场面。那么对比一下前面第一部分的情绪,哪个部分更激烈呢?生答:第三部分。

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了,所以大家的情绪变得更加的激动了!

7完整欣赏

教师演奏

三、综合创编

第一部分打击乐器演奏

第二部分心中的二胡

第三部分演唱+打击乐曲+心中的二胡+教师演奏

篇5: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赛马》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赛马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赛马场上出现四匹吗,看----它们来啦!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教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 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

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3.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1)教师示范随乐敲大节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

http://tj.zgjsks.com/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3)幼儿听音乐,分组演奏。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提问: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三、结束

篇6: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感受二胡所表现出的骏马奔驰的情境。

2、通过听、看、说,体会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情绪。

3、培养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乐曲录音、VcD光碟。图片两幅、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

(1)第一遍听音乐。教师提问:这首乐曲好听吗?

(2)再听音乐。(第二遍)

教师指导语:我们再听一遍音乐,一边听、一边体会,听着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听二胡拨弦模拟马蹄声。

教师提问:听,这像什么声音?像谁在奔跑?

3.观察两幅图片,与乐曲匹配。

(1)观察第一幅图片。教师提问:这幅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湖水,马在悠闲自得地喝着水,好一幅安逸祥和的景色。

(2)观察第二幅图片。教师提问:这幅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语:蓝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地,骏马奔驰,好一幅欢腾、热烈的景象。

(3)再听音乐。(第三遍)

教师指导语:请小朋友再听乐曲,听听看,乐曲表达的是哪一幅图片呢?

4.欣赏乐曲的中间部分,体验爽朗的情绪。

教师指导语: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绿绿的草原一望无边,骏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驰,它们的心情怎样?<.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乐曲的哪一部分表现了骏马这样爽朗的心情?(辅助问题:是开始部分、结束分还是中间部分?)听乐曲的中间段。

5.看1VCD录像——舞蹈《赛马》。

(1)教师指导语:有许多小朋友也喜欢这首乐曲,他们还合着音乐跳舞呢。看录像。

(2)教师提问:小朋友拿着一个道具在表演,那个道具是什么?

6.跟随录像学习表演《赛马》。

教师指导语:请你们跟着电视里的小朋友一起来边听音乐、边表演《赛马》。

教学反思

二胡独奏曲《赛马》的旋律难快、奔放,较形象地表现出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赶的动人场面。听了这首乐曲后,给人以振奋、鼓舞。二胡的音色及相应的演奏技巧如:拨弦模拟马蹄声,将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及欢快的情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乐曲的结构较工整,一气呵成,非常的连贯流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可结合二胡独奏曲《赛马》的音乐欣赏,不仅促进幼儿进一步加深对马的认识,而且从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及想像中产生出有关马的审美认知及审美情趣。

篇7: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二胡曲《战马奔腾》进教室

(二)了解二胡

1、请一学生实物介绍二胡构造、音色极其演奏特点并作简单的示范演奏

2、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大屏幕展示)

(三)欣赏《赛马》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曲子热烈欢快的情绪(由学生演奏)思考:曲子把你带到了哪里?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

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

2、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 分段欣赏:(1)细听第一段

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场面怎样?

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唱 :突出“6”),还有急促的 16分音符,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听第一段音乐,配打击乐(2)细听第二段

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2 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的形象 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再听音乐,要求听辩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发出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

(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第二段音乐的情绪怎么样?(抒情、悠扬)再听第二段音乐,配骑马动作(3)细听第三段

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第一段)哪一段情绪更激烈?(第三段)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

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4)完整欣赏

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草原牧民赛马的片段集锦

(四)下课

篇8: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勇于参与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欣赏各民族欢度节日的课件。

白族是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这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三月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月街”去看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马的士 赚钱 拌上 耸立 唢呐 翻腾 掀搅 煽动

直奔 大锣 露一手 鞭子 誓不从命 捂着 抛掷

3.齐读课文,画出文中解释课题的语句。

4.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结合课后练习题1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3) 我央求阿爸让我参加少年组的比赛。

第二部分(4)我精心照料枣红马准备参加比赛。

第三部分(5-10)细致描写赛马的过程。

学生按“央求——准备——赛马”顺序复述课文。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部分。思考:“三月街”热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我最喜欢的项目是什么?

2.指导朗读第二段,读出过节的欣喜之情。

3.练习用“又是……又是……还……”造句。

4.我是怎么说动阿爸答应我参加少年组的比赛的?从我的央求到找阿妈来帮忙,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轻易放弃;聪明机灵、善于动脑;非常热爱赛马。)

5.指导朗读阿妈劝说阿妈阿爸的话。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2.拓展延伸,培养学生遇事沉着不慌张的品质以及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遇事沉着不慌张的品质以及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述课文内容。

二、品读文中描写赛马的部分

1.朗读课文5、6段,思考:赛马前作者描写了赛马场上的哪些场面?找出相应的句子。

(耍龙对舞龙、赛场上人欢马叫。)

2.品读重点句子。

(1)耍龙队舞着青龙,、黄龙、金龙,上下翻腾,左扑右跳,抢夺龙珠,把地上的阳光掀搅得青一道黄一道。

表现出舞龙的热闹场面。

(2)几匹红马黑马,不知是赛前热身呢,还是故意在大庭广众下招摇,跑过来跑过去渲染着赛场的气氛。

这些场面描写是为后文赛马渲染一种热闹、欢乐、活泼的气氛,引起读者期待的心理。

三、品读赛马场的部分

1.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思考:本段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骑手们表演起码神技和我在赛马场上发生的故事。)

2.本段中哪些语句是从整体上描写赛马的场面?哪些语句是描写我在赛马过程中的表现?

3.用“忽而……忽而……忽而……”造句。

4.“突然,绝对是突然,我的枣红马溜出马队,不跑了!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搞的!”

两个“突然”两个感叹号,表现了作者对枣红马的反常表现深感意外,可见当时心情的着急。

5.我在赛马场上遇到意外时,我当时是怎么对待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品质?

聪明、勇敢、遇事沉着不慌张。

6.在写法上,这两方面的内容有什么区别?

前者简略概括,后者详细具体。这就是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

四、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

央求

聪明

准备 机灵

耍龙、人欢马叫 勇敢

赛马 骑手们表演神技 沉着

我在赛马场上发生的故事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记述教学的成功与遗憾、乐趣与困惑)

篇9: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

1.读课文,了解田忌赛马的经过,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的道理。

2.学会6个生字,理解“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再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懂得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板)读准“忌(j)”,他特别喜欢赛马。(板: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田忌赛马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层次。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书,检查阅读情况,师生共同正音。

3.检查生字读音,出示生字词。

丧、讽、蔑、赢、序指点笔顺

扫兴肩膀挖苦疑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

夸耀讥讽轻蔑顺序得意洋洋目瞪口呆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四段。

一段(1~2)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二段(3~12)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和齐威王再赛一次。

三段(13~17)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四段(18)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第一次赛马是怎样比赛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面用齐威王和田忌的三组不同等级的“马”分别演示比赛情况。

3.田忌失败原因是什么?出示“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指导读,注意“每个等级”“都比”。

4.联系上下文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5.齐读第一段。

6.小结: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失败了,比赛输了,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孙膑,孙膑给他想了个取胜的计策。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忌、丧、讽、蔑、赢、序师指导:忌、丧、蔑、赢写法。五、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田忌垂头丧气轻蔑讥讽赢了顺序写法。

2.指名读第一段。

3.指名上黑板画第一场赛马规则、结果。

4.过渡:田忌正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忽然看见了他的好朋友孙膑,结果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讨论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田忌的话开始是气愤,后来是将信将疑,再后来是自信。孙膑的话应该读得胸有成竹。

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一匹也不用换”可以看出孙膑是经过观察分析双方的实力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⑵“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说明了孙膑对自己的办法很有信心。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等词意,体会齐威王初赛取胜骄傲自满的态度。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2.指名读课文,演示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每场比赛,齐威王有哪些表现?“心慌”“目瞪口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齐威王根本没想到田忌会赢。)

四、讲读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

2.讨论:“只……就……”说明了什么?(说明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3.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因为“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4.孙膑看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想出取胜的办法,说明孙膑足智多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1.填空:(出示)

本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转为的事,说明了,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2.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表达的。

出示“思考・练习2”的三句话总结。

(课文先讲了初赛中“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田忌只凭马力,不用智谋,赛法不当,失败了。接着又讲孙膑观看这次比赛时,经过观察分析后,得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的结论。积极动脑,想出了取胜的办法。最后讲了孙膑的办法“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使田忌转败为胜”。)

六、随堂练习。

说说书后带点词语的意思。

作业设计:

1.填字成词。

头()气()有成竹得意()()目()口()

2.辨字组词。

塞()输()慌()瞪()

赛()愉()谎()蹬()

3.根据带点字,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扫兴(xngxng)垂头丧气(sngshng)转败为胜(wiwi)

目瞪口呆(didi)得意洋洋(ddi)约定(yuyo)

4.写近义词。

扫兴()讥讽()轻蔑()次序()

夸耀()挖苦()疑惑()约定()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本文通过写和赛马的故事,赞扬了战国时军事家足智多谋。

⑵孙膑使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的方法是。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败第一次胜

田齐

胜第二次败

胜败上等马上等马胜胜

胜败中等马中等马胜败

篇10:大班音乐:赛马

活动目标: 1、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2、学习欣赏及感受音乐的热烈奔放。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蒙古族的生活。4、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活动准备: 1、课前和孩子一起学习中国的蒙古族的常识,包括服饰、生活环境及民族特有的活动。2、课件:蒙古族图片、赛马场面的视频。3、音乐:《草原骑兵》、《赛马》。4、打击乐器:手铃、双响筒、铃鼓各若干。活动过程:一、跟随音乐,模仿骑马进入活动室幼儿在优美、欢快的《草原骑兵》音乐声中做着骑马动作,轻松地进入活动室,围坐在教师周围。二、实物认知,了解民乐二胡的声音1、播放课件,回顾经验(课件内容:蒙古族居住的大草原、蒙古包、成群的牛羊画面)师:一起来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草原、蒙古包、蒙古等)这是什么民族居住的地方?你还知道他们的哪些事情?幼儿根据经验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对应点播课件。(蒙古族的服饰、生活环境及饮食等)2、运用实物,认识二胡教师手拿二胡,提问: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能演奏出表现蒙古族人生活的乐器,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仔细看看二胡长的什么样?几根弦?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 幼儿观察二胡,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请个别幼儿用手弹拨琴弦,再用琴弓拉响琴弦。三、欣赏音乐,初步感知名曲《赛马》1、倾听音乐师:二胡演奏的音乐到底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什么生活呢?你们想不想听?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倾听。2、说说感受师:你听到刚才的音乐有什么感受?你在音乐中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自由表达。小结:刚才放的音乐的名字叫《赛马》,赛马是蒙古人民庆祝节日时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赛场面。 四、再次欣赏,尝试将乐曲进行分段1、再次倾听师:现在请你再仔细听一听,你还会在音乐中听到很多有意思的声音呦!幼儿带着任务第二遍听乐曲。师:你们又听到了什么?(马蹄的声音、马脖子上铃铛的声音、马叫的声音等)2、乐曲分段师:赛马这首乐曲分三段,谁能告诉大家从哪儿开始是第二段,为什么?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五、欣赏辨析,肢体表现各段的不同1、分析三段特点师:听了第一段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马在奔跑等)    从第二段音乐中,又看到了什么?(人们在唱歌、跳舞等)第三段音乐和第几段音乐一样?     幼儿想象回答。2、动作表现音乐师: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演一下音乐中赛马的情景好吗?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表现。3、影像呈现音乐师:蒙古人民赛马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播放赛马场面的视频,幼儿边观看边欣赏音乐。小结:《赛马》是用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演奏的曲子,表现了蒙古人民节日时一个很有意思的庆祝活动——赛马。在音乐中,我们听到了马跑时的马蹄声、比赛时人们的欢呼呐喊声、蒙古人民欢歌笑语声。还听到了马叫的声音,冠军得奖时的欢呼声。六、自选乐器,尝试用乐器表现音乐师:现在请你选择一件打击乐器,我们来为乐曲《赛马》伴奏好吗?幼儿自主选择打击乐器。师:你选的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什么?表现音乐中的什么情节?(手铃:像马脖子上的铃铛,跑起来铃铃响;双响筒:像马跑起来的马蹄声;铃鼓:像人们欢乐的歌唱声。)听《赛马》音乐,幼儿手拿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内容。 【活动亮点】活动将倾听、想象和表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开始就让幼儿想象自己已置身于蒙古草原中,为下面倾听中的想象做好了铺垫。在每一次的倾听过程中都让幼儿充分地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使抽象的音乐充满了画面感。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用动作表现音乐,最后运用打击乐器为音乐配器,使幼儿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热烈奔放。欣赏的任务要求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特点,让幼儿在音乐中能听到越来越多的声音,准确地分辨出音乐的三段体,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

上一篇: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聘)人员体检细则下一篇:福建省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