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估评价制度

2024-05-09

社会评估评价制度(精选6篇)

篇1:社会评估评价制度

输血前评估及用血后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临床合理用血,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中输血专指输注全血、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

二、本制度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应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中相应选项处注明。

三、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四、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五、输血后评价:

1、本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历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检验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检验科每季度抽取输血病历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季度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篇2:社会评估评价制度

符合用血条件 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3 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4 严重烧伤病人。

成分血的适应症 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4 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VII因子、XIII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量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输血前评估 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液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及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以上去,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或总住院医师)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各工作日内及时补办相关手续。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医师应将相关记录写在病程记录中,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四

输血后评价 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3 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分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输血效果评价

术中情况:

实际用血量:红细胞------ML,血浆-------ml,血小板-------人份,其他------

输血后相关检查:

篇3:社会评估评价制度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社会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时代的特征就是稳定成为社会问题。我国当前正处在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敏感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稳定蕴含着风险,重大政策的出台或实施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确定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1 以人为本,科学决策

社会稳定问题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稳定评估体系的基础。人的因素是诸多因素的最小单位,也是诸多因素的核心单位。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是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重大政策实施的基本标准则是群众是否支持拥护,既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也兼顾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

1.2 遵循规律,促进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就是遵循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效。发展是社会稳定评估制度关注的首要基点,发展生产力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构建社会稳定评估制度,社会稳定状态评估是永恒的主题。终极目标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重大政策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的风险评估,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有机统一,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1.3 公平公正,民主法治

重大政策的评估应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对重大政策进行合法性的审查,做到公开、公正,体现公平,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对重大政策评估的程序要合法,必须严厉追究评估过程中出现的违反程序规定、弄虚作假等行为。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分析,充分论证,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准确,保证评估结果有广泛的群众性,促进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要不断完善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矛盾调处、诉求表达的制度体系及长效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推进依法行政有效结合起来。

1.4 事前评估,重在化解

在重大事项出台实施之前,加强对政策的可行性、政策实施效果以及重大事项发展趋势的预测的预先评估。对于所涉事项、范围、人群等组织进行科学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科学预测评估,着力预防并且解决好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评估”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认定原则。重大政策的主管部门是进行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行政)直接决定的重大政策,由各级党委(行政)具体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工作,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1.5 标本兼治,关口前移

通过对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在重大政策实施前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或调整到可控范围。

2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2.1 评估范围

社会稳定风险虽然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评估工作必须要有侧重点,要界定一个范围,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把社会矛盾突出、关系群众利益密切的重大事项列为评估的范围。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涵盖的范围如表一所示。

2.2 主要内容

在风险评估制度中,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估内容要把握好两个主要方面,即重大政策本身的科学合理性、政策相关利益者的认可程度。各地在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中明确了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评估重大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证重大政策的顺利实施(见表二)。

3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

3.1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概述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主体在风险评估系统处于主导性地位,同时也是重大政策进行评价分析的实施者。具体来说,是指主持、组织或参与重大政策评估过程的组织、团体以及个人,包括政策制定者、执行者、第三方以及政策对象。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种分类。依据评估主体与政府间的关系,可分为官方的、半官方的与民间的政策评估主体;依据组织化程度,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政策评估主体。当前各地政府进行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包括以下几个部门:重大政策的提出部门、起草部门、项目申报审批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作为重大政策社会风险评估主体,不仅要牵头负责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还要控制评估工作的相关经费,包括聘请的评估专家的相关费用等。结果是评估主体既要负责重大政策的出台,又要负责评估和判定政策出台是否会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政府主体的“越位”和公众主体的“缺位”易造成政策的公共性衰减,政府及其主要官员垄断了过多的决策控制权,在政策出台过程中忽视甚至放弃其他主体。

评估主体多元结构是实现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性的保证。由于任何一个评估主体都具有其特定身份,有着各自不同的评估角度,因而有着各自特有的评估局限性。如果同一个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仅负责出台重大政策决策,还负责政策出台的评估和判定,这种风险评估就成了“做形式”、“走程序”,即“控制论”中所说的“正反馈”,强化了决策所带来的重大社会稳定风险。各级党委和政府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应当将公众利益作为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政府应通过制度建设将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纳入决策议程,加强独立第三方作为评估技术主体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最后由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监督主体对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行政问责的意见和建议负责。

鉴于此,重大政策风险评估主体应当由评估责任主体、评估技术主体和评估监督主体三部分构成(见图一)。评估监督主体应由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维稳办)来担任,维稳办对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不直接承担评估工作,但担负着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等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坚持与所评估的政策有着利益相关性和代表性原则开展政策评估。评估技术主体应当由专业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担任,本着独立性和公平公开的原则,通过专业评估人员、专业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技术支持。

3.2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建设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主要指主持、组织或参与重大政策评估过程的团体或组织,是对政策进行评价分析的实施者。各地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践中明确规定评估的责任主体是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重大政策评估体系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对评估责任主体应加强以下两方面建设。

(1)从思想上认识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足够重视重大政策出台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策评估。为了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让各级决策部门真正认识到评估工作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各级决策部门贯彻政策执行、减少政策失误、降低政策执行阻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从而有效提升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2)建立沟通参与渠道。在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拓宽重大政策风险评估不同主体的参与渠道,加大社会组织和公众群体代表参加。通过各主体的自由参与以及不同的渠道来表达意见,以确定重大政策出台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众需要,最后由独立的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织根据评估的结果作出公开的结论。

总之,评估责任主体的确定一定要合理,避免评估责任主体与被评估的项目之间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负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机构应该是相对独立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在保证评估结果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主体建设

公众的利益和意志是重大政策的本质属性。通过实行政府权力机关责任主体和第三方专业技术评估主体分开,进一步提升独立第三方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主体的地位,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权威性。要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

(1)大力加强风险评估技术主体独立性。为了提高风险评估技术主体的独立性,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对重大政策评估在技术上由独立的评估机构承担,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质上是对各级政府决策权力的一种约束和制衡。提升风险评估技术的独立性,其实质是制度的完善过程,是提升各级政策决策能力。明确第三方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主体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包括政治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这些来自外部的独立重大政策评估机构置身于政策系统之外,与政策本身没有密切的利益关系,因而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同时,经济的独立性是活动款项来源以及用款方面的独立性。这种独立会使评估主体思想上无所顾忌,也就更能够说实话,作出正确的评估。

(2)大力培育风险评估中介市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由一些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以及学术团体等组成。各级政府通过吸纳独立第三方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增强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的权威性。

(3)大力提升风险评估机构专业性。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加强对全过程进行专业、权威的监督和考核,才能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保证评估的结果客观公正。因此要积极培育专业化的政策评估机构,增强重大政策评估技术主体专业水平。

3.4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监督主体建设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监督主体是各级维稳办,其负责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必要时对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行政问责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如果发生群体性事件,由各级维稳办组织有关部门查清事件经过、原因及事实。

(1)加强监督主体的权威性。监督主体就是实施监督的单位、个人、社会团体等,建设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监督主体,是政府实现勤政、廉政职能的有力保证。权力失去约束是决策失误和权力腐败的根源,同时权力又是制约权力的最有力、最有效的武器。正如西方思想家和法学家所说:“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应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2)加强监督主体的组织工作。监督主体对重大政策虽然不直接承担风险评估工作,但却负有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责,承担着监督主体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稳定风险较大、有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重大事项,督促、责成评估责任主体召开评估事项风险审核会议;二是对失职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相关责任人,提出责任追究意见。

(3)加强监督主体的功能建设。风险评估监督主体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预防和惩治两大方面。预防功能得以发挥就可减轻惩治功能的负担;而惩治的成效又产生震慑作用反过来促进预防功能的实现。有机结合预防和惩治两大功能,进行责、权、利统一,从而发挥监督主体的总体功能。

4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重大政策要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这就需要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有序的评估方法,从源头上规避、预防、降低以及控制和应对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及时预警因考虑不周全而侵害部分公民或集团的合法权益,获得群众对重大政策的理解与支持,降低改革中的阻力,确保改革稳定、有序地发展。

本课题试图运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建构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风险评估法更加直观、更易于操作。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事先对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预测、研判以及评估,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化解,为确保重大政策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保证社会运行在稳定有序的轨道上,进而防止严重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局面出现。

4.1 重大政策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内容

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是基于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将对重大政策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类、判断及归类,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2)制订风险评估方案。由评估责任主体(重大决策拟定部门、政策起草部门、项目申报部门、改革牵头部门以及工作实施部门)负责制订评估方案,包括具体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工作方法以及具体措施。

(3)广泛征求意见。评估主体按照评估方案,就拟定重大政策进行公告、公示或者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听证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来征求各方意见,并将意见进行归纳、整理,作为进行风险评估的第一手资料。

(4)风险估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邀请主管部门、执行部门、相关专家等组成风险评估小组,对所收集的风险资料加以分析。同时,还需根据风险成因、潜在威胁以及如何化解矛盾等问题,进行风险规避。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判断以及科学研究论证,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科学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这是风险的定量过程。

(5)风险评价。依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去衡量风险的程度,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衡量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以及是否需要制订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4.2 重大政策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架构

风险研究最早运用于项目工程管理。受20世纪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安全进行评估预警思潮的启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预警系统侦测经济安全,比如美国的“美国商情指数”(哈佛指数)、法国的“景气政策信号制度”、日本的“日本景气警告指数”等。

国内学者对社会稳定风险的研究源于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成立的社会指标预警课题组,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包括经济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社会问题指标、主观指标等4大类40多个主客观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宋林飞(1989)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为包括收入稳定性、贫富分化、失业、通货膨胀、腐败、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等7大类40多个指标构成的“社会监测与报警指标体系”。朱庆芳(1992)提出由40多个指标构成的“社会综合报警指标体系”。仇立平(2002)负责的上海课题组提出由17个方面7 0多个具体指标构成的“社会稳定指标体系”。阎耀军(2004)提出6大类55个指标构成的预警系统。陈远章(2008)设计了一套涵盖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安全和社会舆情四个方面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归纳已有的研究,课题组认为可以从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和相应的管理状态来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图二)。

4.3 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

为使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更加直观、更易于操作,首先应建立社会稳定风险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经过理论遴选的敏感指标组成的一种测量社会危机现象及其运行过程的指标体系”。一般来说,指标通常是用该地区公众对政治形势、社会发展不平、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经济政策等影响和制约个体行为的因素的估计、推测和判断为基础综合编制而成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包含“政策执行偏差”、“合法利益受侵害”、“较大规模的失业”、“社区解体”、“弱势群体对社会问题的态度”。这五个定性指标之下,根据陈远章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又分别建立了18个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测量指标(见表三),着力于从全社会的宏观角度来考察重大政策的存在对社会带来的贡献与影响,从而为降低社会风险、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探索重大政策前置评估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使其具有有效的操作性,同时,改变以往的评估指标不够科学性和系统性,在事实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4 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将上述的各级指标赋予权重值后先进行无量纲化后得到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程度指标,并根据指标大小来进行适度控制。根据图一和表一,建立下列重大政策社会风险预警评估模型:

ESRij为二级指标评价值,ESDi为一级指标评价值,X代表无量纲值,W代表社会风险预期各级指标权重,n为各级指标序号。通过上述公式测量出各级指标权重,并予以社会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比风险等级予以相对应的风险识别。

上述指标权重是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权重采用既反映决策者主观意志的主观权重,又反映决策客观数据的客观权重的组合权重。各层次的评价指标确定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又称Delphi法),请有关专家对每个定性指标打分,并对不同等级的得分系数求加权平均数。定性指标在不同等级上的分值系数分别为:强1.0、较强0.8、中0.6、较弱0.4、弱0.2。定性指标则是通过对熟悉重大政策对社会风险影响的专家、政府官员等的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法),对不同层次的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在建立判断矩阵时运用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并赋值。权重的确定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每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单因素评价可以得到隶属关系矩阵,它反映了某一、二级指标在各个指标上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情况,某一级指标的隶属情况分析就需要对二级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5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

评估责任主体在重大政策出台实施之前,成立专门的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该重大政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定评估事项,制订评估方案,形成评估报告,确定实施意见,落实维稳措施(见图三)。

5.1 确定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

(1)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所谓风险识别,是对公共政策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是风险的定性过程。风险估测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风险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各级政府部门据此建立专门信息渠道,建立起能够满足特定需要的信息采集系统。

(2)建立信息初加工系统。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有相当部分要进行合成和加工,必须由数据信息专业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事件出现的概率,作出结论。同时,对情报信息的获取方面,存在渠道单一、占有量不足、沟通不及时,这些会导致信息走样,远远不能达到确定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的要求。因此,要快速、及时获取情报信息,避免信息庞杂或信息污染,需要各层级对获取的情报信息先行进行筛选,以保障报告的情报信息保持较高的正确率。

(3)建立相应的专家库。利用互联网定期向专家们实施德尔菲调查,运用专家库进行信息沟通与反馈。对导致险情发生的根源,运用数据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及论证,通过运用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方法,寻找险源。同时,专家库成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人员数量应当确保涵盖整个风险指标体系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4)确定评估事项。一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如重组改制、重大投融资、收购兼并、破产清算等;二是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的重大事项,如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规划调整、重要工程选址、房屋拆迁安置、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调整等;三是“三农”方面的重大事项,如农村土地流转及征收征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处置等;四是民生方面的重大事项,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房屋管理、工商管理教育、生育、民政等;五是机构和人事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如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劳动工资待遇等;六是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如金融秩序监管、舆情监控及与各专项工作组有关的政策贯彻调整等;七是人员多、敏感性强,可能发生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重大活动。

5.2 制订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

在制订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阶段,通常采用风险管理技术来制订。风险管理技术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为控制型技术,另一类为财务型技术。前者减少和限制损失的继续扩大,后者则是将风险成本分摊,从而达到社会稳定最大化。

目前,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的制订通常由责任部门进行评估。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重点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也为科学评估提供全面、客观的第一手资料。第二步,制订评估方案。通过第一步获取的评估对象基本资料,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制订评估方案,适时组织评估。第三步,分析预测。围绕评估事项的安全性、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特别是对不稳定因素应当逐项进行分析预测,形成相应评估方案。

5.3 形成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结合各方面收集掌握的情况,通过认真分析研究,作出总体评估结论,形成评估报告。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报告制度,促进各级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政策,保证重大政策出台遵从有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及其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是切实解决由于制度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分配不公。

5.4 确定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意见

(1)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评估责任主体对评估报告所涉事实的真实性负责,“维稳”部门侧重从评估内容与矛盾化解等方面进行初审,并对评估事项专项报告提出明确意见。

(2)决策者作出决定。评估责任单位将评估报告和初审意见提交党委、政府或有权作出决定的机关审议研究,作出实施、暂缓实施或不得实施的决定。

(3)决定情况反馈。决策者作出评估决定后应及时将决定情况和相关要求反馈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及时反馈责任部门,并对预防和化解矛盾风险、做好稳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4)确定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意见。为保证政策相对最优,解决风险具有可变性的特点,应当对重大政策的适用性及收益性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实施具体意见。

5.5 落实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措施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主管部门和各级责任部门应当严格执行重大政策的评估决定和要求,采取具体意见和实施措施。对确实存在较大社会矛盾和稳定的各种隐患,经评估决定应当暂缓实施的事项,应当及时研究对策,努力化解这些矛盾,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再实施;对亟需实施但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事项,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6 结束语

(1)基于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将重大政策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中,积极探索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程序。通过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构,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风险评估法更直观、更易于操作。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方法上采用分析、预测、研判以及评估,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风险,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确保社会运行稳定有序。通过风险评估指标的建立,运用预测和仿真技术对社会运行态势进行有效监测,是政府进行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为在全国推行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2)明确了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标准。根据评估内容及标准,严防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的行为。通过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风险评估指标,可落实相关处置措施,追究未按程序和规定进行风险评估相关地区、部门、单位领导的行政责任。

(3)确定了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成立专项风险评估小组,组织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重大政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定评估事项,制订评估方案,形成评估报告,确定实施意见,落实维稳措施。

(4)明确了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与监督主体。在稳定风险评估实践中明确规定评估的责任主体是重大事项的决策者,风险评估监督主体是各级维稳办,负责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

(5)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实践和探索改变了传统维稳工作的理念和方式,必将推动各级政府对各种敏感社会事务的管理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事后应急转为事前防范。在出台重大政策之前,注重民意、加强调研,从源头上降低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将导致可能发生社会冲突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有机结合改革的力度、社会发展速度以及社会可承受度,通过上述的有机统一,从而根本转变社会管理理念。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改变了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在政府重大事项决策中,注重与群众的沟通与协商,实行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听取群众和各级社会组织的意见,平衡各方利益主体,判断、识别和评估社会稳定风险,实现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从单维度管理向多维度、多点治理模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为政府重大决策出台提供科学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对重大政策的出台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和预测活动,提升了重大政策的技术含量和科学化水平,为重大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的依据,提升了社会管理精准化和科学化。

摘要: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本文将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引入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中,明确了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内容、责任主体和评估程序,构建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为重大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篇4:行政评估的社会评价条件

关键词:行政评估;社会评价;条件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1)10-0001-04

收稿日期:2011-05-25

作者简介:杨正联(1971—),男,安徽蚌埠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行政理论、政治社会学。

所谓行政评估,就是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对于从事实际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组织来说,这种评价主要来自三个方向,即上级行政部门或立法机关的政绩考核、本组织内部的工作总结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评价。从行政组织在既定制度规范与社会主体外在行为之间的中介地位角度看,上级组织的政绩考核强调的是既定法律制度、行政决策的落实效应;本组织内部工作总结强调的是组织本身的运行效率;而社会大众的评价则反映社会公益的回应。前两个方面属于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活动,建立在行政权力、公共权力的内部结构基础之上,而最后一个方面则属于行政组织与行政管理对象之间的直接互动,建立在社会大众的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发展趋向就是强调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比如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行政组织行为指向社会大众的服务性趋向。因此,对于行政管理活动三个方面的评价,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最后一个方面,即来自于社会大众的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代表了社会大众对行政管理活动的认知和评定情况,属于社会大众与行政组织之间的行为互动,体现了一种行政权力关系状况,确切地说,是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互动关系状况。对于公共权力内部或公共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都有着既定宪法、法律制度或组织内部原则的正式规定,往往能够建立在稳定的组织运行程序基础上。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制度或规范的制定和组织设置的方式对这种互动关系状况做出较为明确的规范,比如人大审议监督制度、(来自于各级党委系列的)纪律检查制度、行政检察制度、行政审计制度、上级工作检查制度、下级工作汇报制度以及组织内部的总结(年终或特定的政策活动)制度等等。但是,对于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各种非制度的原因,比如相关社会主体的多样性(指向不同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活动涉及到不同的社会主体范围)、组织化程度(特定公共管理活动涉及的社会主体很难建立起与行政组织相对应的具有统一行动能力的组织实体)等,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建立类似的常规性程序关系。在现实中,对于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社会评价,往往取决于更具宏观意义的政治制度规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背景条件。

一、社会评价的制度条件

所谓社会评价的制度条件,是指在现有的宪法、法律制度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性规定(如执政党的政策规定)中,社会大众参与公共事务尤其是以监督、评价行政组织及其行政管理活动方式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内容。

从正式和公开的意义上说,宪法、法律制度都指向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对包括公共组织和执政党在内的所有的社会行为主体具有普遍性的行为制约效力,而执政党的政策规定也有能力通过正式的立法途径转化成为宪法和法律制度形式。因此,这些制度文本中关于社会评价权利的基本规定乃是社会评价活动得以展开的合法性制度基础。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制度中关于人们各项政治权利的规定,反映了公共权力或国家权力与社会大众的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状况,乃是社会大众进行评价活动的基本保障和行为依据。因此,关于社会评价的宪法制度规定乃是社会评价的核心制度。具体法律制度的意义在于体现宪法制度的精神,或者说进一步推动宪法规范的落实,绝大多数的宪法内容都要通过相关的实体法律完成其具体化过程。

从总体上看,这些制度规范关于社会评价内容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关于公共权力的公益取向规定。在公共权力的性质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都已明确,管理国家的公共权力代表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公益,并为公益的现实构成提出了相关的评价标准或具体指标。我国《宪法》规定:公共权力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时,为保障人民不断增长的各种利益需求,公共权力机关将长期致力于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我国,相关的法律主要是指一些宪法类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国共产党党章》中也明确规定,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目标的国家发展政策规划。

其二是关于个人基本政治权利的规定,主要是指民主政治权利方面的规定。在公共权力的产生方式上,在现代国家的意义上,“民主的方式”乃是公共权力产生的基本模式。民主即是人民以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活动,影响公共权力组织的成员构成和运行取向。通常,宪法中的“民主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成员(一般指处在公共权力高层或决策地位的政府组织成员)在人民中以选举方式产生的制度。在西方,主要是指对政府首脑(可能是中央政府,如总统、总理;也可能是地方政府首脑,如州长)的普遍选举制度。在我国,人民主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活动参与政府组织成员的产生过程,人民行使权利的方式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除宪法外,各国大都辅之以相应的选举法律,以规定各方面具体的选举事务,我国主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另一个是人民经由某种途径直接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活动施加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途径都表现为直接指向公共权力的个人自由权利的行使。在民主政治中,自由权利乃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上面所说的民主选举就应当指自由选举。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没有自由的民主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民主,因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民主就意味着一种个体的自由表达和自由选择。在我国,保障人民向公共组织行使监督、参与权利的法律主要有《行政诉讼法》。

二、社会评价的文化条件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特征,是无数的历史事件以历史变迁进程的形式在社会中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这里说的社会评价的文化条件,反映的是进行社会评价的社会大众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包括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状况的历史传统、社会大众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等。

首先是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状况的历史传统。我国有着几千年皇权历史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就体现在皇权与民权或君与民之间的关系上,通过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规范,在个人、家与以皇帝为代表的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等级服从关系,社会对于个体的要求先是尽忠于国家,无条件地服从代表国家的皇权,而后是尽孝于父母,最后才是个人利益的满足,个人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淹没在家庭尤其是皇权的需要范围内,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在总体上呈现为一种以皇权为中心的“家天下”的国家治理形势。国家以科举制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招用政府官员,但无论从招考的内容还是从最后官员的任职上来看,都是以皇权为基本的或者唯一的服务对象。比如考试的内容都集中在如何论证以“三纲”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以及如何维护皇权统治体制。其中,代表科举考试最高等级的殿试就是由皇帝主持的。虽然也有谏官制度,在官员中设置谏官一职,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关于治国政策方面的批评意见,但这也主要是针对官僚组织内部而且是接近皇帝的官僚等级上层,普通老百姓连衙门的门槛都难进,更不用说公开地监督、评价官员们的行为了。

我国历史上的皇朝更替大都是以农民起义这一革命形式完成的。但是革命者对于自身利益的强烈关注往往导致这样的革命后果,那就是即使革命取得了胜利,也只是革命者本身享受革命的成果,远没有把利益获取的范围扩大到革命时的阶级群体,更没有制度上的革命,其最终结果就是以反复的革命者变成被革命对象为标志的王朝更替,而导致革命发生的国家权力机制却一直没有改变。

所以,如果把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当作一个特定的关于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关系的文化传统的话,那么,这一文化传统几乎没有任何的以维护相对于公共权力的个人权利为标志的现代政治意义,它只能算是对个人利益的一种本能的极端的反应形式,因为它不具有基本的制度反思色彩。农民起义所针对的只是具体的利益关系状况,而不是形成这种利益关系状况背后的国家权力体制。

其次是社会大众的组织化水平。对于处于社会生活状态的人们来说,联合有着一致利益的其他人,建立一个具有统一行动能力的组织,乃是寻求自身利益满足的有效手段,也是追求利益目标的能力标志。但是,光有一致的利益并不意味着组织的水到渠成,正式组织的建立还需要组织领导人物的协调指挥,确立稳定合理的组织运行原则,确定统一的集体行动目标以及培育具有内部心理整合功能的组织意识等一系列组织化活动环节,只有在形成了稳定的组织成员构成、组织领导核心、组织目标、组织运行原则以及组织意识这几个组织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才能称得上具有较高的组织化水平。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组织化水平,它与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区别在于组织原则和组织意识这两个方面的组织化内容,比如它有着基督教思想的组织意识要求,还有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一系列组织原则规定。但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组织决策失误、组织意识蜕化以及组织原则失效等,它们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现代意义上的政党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大众组织化水平的最高峰,在我国现代史上,两个最重要的政党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前者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者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属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活动的重要内容。武装革命时期,共产党凭借着其强大有效的动员和组织活动,顺利地完成了夺取政权的革命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掌握了公共权力的党组织仍然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组织群众活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制度内的政治动员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虽然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结社的自由,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具有非政府性质或准政府性质的民间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基本上都处于政府的直接领导或指导之下,宗教组织也不例外。因此,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其组织化过程有着较为明显的外生特征,其组织化活动也往往被限制在严格的制度或公共组织运行的系统内,是在公共权力安排下的组织化活动,各种民间组织都具有准政府甚至政府性质,比如工会、各个行业协会等。

最后是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主要是指识字率、受教育水平等。显然,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行为,进而评价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扫除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为社会评价活动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基本的个人素质条件。

三、社会评价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条件

这里所说的科学技术,不仅是指自然科学技术,也指多媒体、电子网络等科学技术,它们为行政管理信息的传播,为人与人的交流和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当然,也为社会评价活动提供了最为基本的物质平台。更重要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还给社会大众带来了知识、观念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转变。

14-16世纪,以“人权”、“自由”、“平等”等理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说它是“启蒙”,是因为这些理论和观念对于社会大众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使得“人权”、“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等公共政治价值观念成为具有普遍社会认同意义的价值公理。

我国传统的皇权文化基本上压制了社会评价活动发生的可能。在我国,具有现代性质的政治文化主要来自于西方的文化输入尤其是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引入。

鸦片战争后,由清政府主导下的西方文化的引入主要定位在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领域如武器、造船等等,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政治文化的引入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高潮,分别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这两个大的方面。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理论,当然,如同其它先进的物质设备一样,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苏联的“援助”。

“十年文革”的教训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危机——“苏东剧变”,都显示出摆脱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式,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同时,在开放式的政策观念引导下,大批的西方科学理论被介绍进来,在翻译和阐释的学术氛围中,学术界掀起了又一个“西学东渐”的高潮。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理论引进、理论研究以及理论推广活动中,发端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一系列现代政治价值观念如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等日益深入人心,在社会大众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政治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氛围。此外,在国际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民主化的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推动下,民主、法治、公平、公益等现代公共治理理念也已经为国家领导者所认可,并进入正式宪法和法律制度的规范内容之中。

而我们这里所进行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是来自于西方理论的引入。现在讨论的社会评价问题就是基于行政管理理论从行政学研究到公共行政再到当前新公共管理研究的理论发展。正是新公共管理研究中关于政府服务取向、社会大众参与取向以及公共治理等理论观点的兴起,引发了社会评价研究的展开。当然,鉴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其中,关于社会评价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即政府的服务性、社会大众参与、公共治理等等)在社会中形成广泛的政治文化或公共文化氛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期,因而需要公共组织成员、研究者以及广大知识分子做好宣传、普及和动员工作。

总之,目前社会评价的展开有着较为充分的政治制度条件,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主要是指相关的政治价值观念如民主、平等、公正等等)浪潮的推动下,强调社会服务功能,关注社会公众需求和反应的行政管理机制也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虽然这一趋势只表现为一种制度上的规定。从行政管理活动有着制度落实的基本行为取向这一点看,宪法在法律制度上的规定为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制度合法性前提。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来自于传统基础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还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都无法为社会评价体制的建立提供足够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和合理性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在相对于制度落实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另一个方向即制度创新取向上,仍然缺乏足够的社会压力和理论动力。但是,这种不利形势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关于社会评价活动及其体制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倡导,反而对其提出了更为强烈和紧迫的理论需求。

【参考文献】

[1]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杨正联.公共行政语境中的话语与言说[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高静)

The Social Estimate Qual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 Evaluation

Yang Zhenglian

Abstract:Depend on the condition of system,social culture and technology,we could do a effective social estimate to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nd their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o,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three,would promote the administration evalu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estimate,and 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whole administrative function system.

篇5:社会评估评价制度

为安全、有效、科学用血,临床医师输血治疗过程中应严格守以下规定,确保输血安全:

一.用血前评估,内容包括:

1、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等;

4、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5、一般体格检查;

6、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

7、用血前重要器官功能评估;

8、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二、用血后效果评价,内容包括;

1、临床症状改变情况;

2、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等;

篇6: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各部门各年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稳定的学校矛盾,推进民主文明和谐的校园建设,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所称的重大事项是指大黄山实验小学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全体师生员工利益的决策、政策、建设项目和改革措施。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事前评估、防患未然”、“谁主管、谁负责”、“兼顾全体教职员工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原则。

一、范围和内容

(一)涉及较大范围全体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土地、工程建设、购置应品的决策;

(二)涉及较大范围的征地拆迁和安置问题的决策;

(三)涉及学校发展和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

(四)涉及到教学改革方面的重大决策;

(五)涉及建设项目的重大决策;

(六)涉及福利待遇方面的重大决策;

(七)涉及环境卫生方面的重大决策;

(八)执行重大事项出台前和重点投资开发工程建设实施前维稳风险评估制定相应措施的事项。

二、责任主体

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是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的部门和年级。涉及多部门职能交叉的,由牵头部门(单位)负责。

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行校长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各年级、各班级分级负责制。

3、学校维稳领导小组负责抓好学校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

三、实施程序

1、对涉及到第一条规定内容之一的事项,由评估责任主体成立专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明确一名责任领导,邀请有关专家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群众代表参加,进行风险评估。

2、风险评估按下列程序进行。

制定评估方案。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制定评估方案,明确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评估方案必须书面报告维稳领导小组。

开展民意调查。风险评估小组按照评估方案,就拟定事项在实施地区进行公告、公示以及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征求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开通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要特别注重征求与拟定事项有直接利益关系群众的意见,并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形成客观真实反映广大群众意愿的文字材料,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依据。

组织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小组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深入讨论、研判和科学论证,准确反映民意调查情况,形成明确的评估意见。

编制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小组根据分析论证意见,形成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决策事项、评估过程、评估结论、评估依据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该报告由参加评估论证会议的成员签名。

评估报告的运用。风险评估小组应根据评估报告结论,对重大事项作出同意实施、暂缓实施或不准实施的定性意见。

(一)对符合国家政策,相关工作已经到位,风险较小的重大事项应同意实施;

(二)对决策正确并急需实施,但存在一定风险的事项,实施主体应制定维护稳定工作方案和应急方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分步实施;

(三)对决策正确,但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或超出群众承受能力的事项,应暂缓实施;

(四)对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事项,应不准实施。

提交评估报告。责任主体必须将风险评估报告报学校维稳领导小组、社会事业局相关部门。

(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对经评估付诸实施的重大事项,坚持全程跟踪并做好后续工作,及时发现并协调相关部门化解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完善相应措施,确保决策、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项目建设和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

四、责任追究

1、对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不组织评估,或虽组织评估但化解和处置措施不落实,导致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或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有关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上一篇:高中英语作文名言警句下一篇:化学讲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