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借鉴

2024-05-03

有什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借鉴(精选4篇)

篇1:有什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借鉴

很多女生其他部位都很白,却唯独手上的皮肤不是很白,所以手部的美白变得比较迫切。尤其对于手模工作者来说,手部美白和保养是必须的。很多人想美白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下面就介绍一种比较有效的也比较简单的手部美白的方法。

专业的手部护理特别适合讲究精致生活和完美体态的现代女性,它通过使用具有高效植物滋养成分的系列天然产品,深入渗透双手肌肤,补充肌肤所需水分,淡化黑色素沉积,使双手肤色白晰均匀,柔嫩动人。第一步:清洁、去角质 目的:深层清洁手部肌肤,去除双手老旧角质。 方法:将手上的戒指等饰物取下,用清水清洁手部皮肤。之后将手部去角质乳霜涂在双手上,在轻轻的拍打和按摩后,使手部的老旧角质完全脱落,呈现出健康自然的细腻色泽。

第二步:按摩目的:改善手部疲劳,活化手部细胞,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精油中美白成分的吸收。 方法:将按摩精油倒在手心,然后沿手臂到手掌、手指进行穴位按摩。

第三步:敷手膜目的:使双手在与空气隔离的情况下,彻底吸收手膜中的滋润美白成分。 方法:将美白手膜在双手上涂上厚厚的一层,并配合简单的按摩,15分钟后将双手清洗干净。第四步:润手 目的:滋润美白手部皮肤 方法:将手部专用美白乳液均匀涂在手背上,将轻柔按摩直至吸收。

很多人为了很快的达到效果不惜花重金买一些比较昂贵的化妆品,其实手部的皮肤并没有脸部那么娇嫩,对于手部的美白并不需要买多么高档的化妆品,只要一些比较平常的化妆品,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坚持的护理,手部的皮肤一定可以变得白皙柔嫩。

篇2:有什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借鉴

预习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做得好,会使课堂上的学习更有目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那么小学生预习语文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一起来看看。

篇3:有什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借鉴

高考200分还可以读本科吗?

大家来看下今年部分省的本科分数线:

上海 文400理390、四川 文450理440、安徽 文550理480、湖南 文530理460、陕西 文500理450、江苏 文330理310、河北 文520理510、河南 文510理490、辽宁 文490理450、黑龙江 文440理430、山西 文490理480

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去年全国有205万高中生因分数低而直接就业。这直接加剧了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那么传统好的大学200分的可以读吗?? 高考分数较低的同学,如何才能上好的大学?

高考分数低,传统大学已经没办法继续读,那么这样的考生该怎么办?还有其他的途径可以读名牌大学吗?

随着教育的改革,获得本科学历,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自考不失为另一种接受大学教育、获得本科文凭的途径。

每年全国自考人数多达2100万,而仅江苏去年自考参考人数就为60多万,自考规模已经形成。

那么自考学历社会认可吗?含金量高吗? 毕业证书是由主考院校同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盖有这两个部门的公章,可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可以出国留学,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近30个国家均承认我国自考本科学历。自考本科毕业证书在考生今后的工作、升职、评级凭职称以及参加相关资格考试上都是一个有效的通行证。

可能很多同学都不信,自考有那么好吗??!那么我们来看下自考成功案例: 李成福

自考生,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走马上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后,他凭借在自学过程中练就的韧劲儿,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带成了连续多年名列国内同行业畅销量榜首、跻身世界啤酒企业前茅的知名企业,为民族啤酒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篇4: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

摄取灵魂法

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与青少年学生谈读书问题,他写道:

“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书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

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苏先生这一段话,谈及了读书的规律、精读的方法、读通的标准等问题,这些对我们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苏先生在这一段话里还提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那就是:读书要“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我们通常讲的要将一本书读好,吸取它的精华,是指好的语言、新的知识、正确新颖的观点等等,而苏步青先生则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学习掌握“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这就不只是要吸收书的某一个局部的营养,而是要摄取书的灵魂。一本书也和一个人一样,它的躯体的各个部份是具体的,直观的(体

内部份要通过解剖),而灵魂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要摄取它的灵魂,就要细细地琢磨、体味。

读完一本书,不仅掌握了它的内容,而且连它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也学到了,那么读书人的收获可真是不可估量的。

读书

相互渗透法

南京大学校长王亚南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可是在他的书架上和案头上,却经常摆着许多如《莎士比亚戏剧选集》一类的外国古典文学名著。

王老先生为何有如此“雅兴”?有一次,他对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 借用你们搞哲学的一句行话,叫‘相互渗透’。我喜欢看外国小说,正是为了搞文科的‘相互渗透’呀!”为什么要搞相互渗透呢?王亚南举出马克思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说:

“《资本论》是一座庞大的知识宝库,不仅有经济学理论,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呢。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及后来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非常熟悉,他准确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来表述自己的经济学观点,把非常枯燥的经济问题谈得别有兴味。而且通过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如果对追杀恶魔的西波亚斯或被人骂为水獭的瞿克莱夫人一无所知,连臭名远扬的夏洛克也不知是何许人也,要想完全啃动《资本论》是比较困难的。”

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仅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随着现代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互渗透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现在出现的许多边缘科学就是有力的证明。如果“闭关锁国”、“坐井观天”式地固守在自己研究学科的领地内,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这个学问是做不好的;只有随时了解、掌握其它学科的新信息、新动向,不断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本专业研究出创造性的成果。

单打一法

“单打一”,本是中国的一句俗话,意思是说做事情一次只专门做一件,不旁及其他的问题。有人用“单打一”的方法读书,竟也有特殊的功效。

著名科学家陈念贻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年轻时为了报考大学,决定突击自修英文。这个主攻目标确定之后,他就将房间里其他的书籍都封存起来,只剩下英文书一种。整天手不释卷,捧着英文书啃读,使自己完全进入英文的“境界”中,不受其他任何书的干扰。第一天,他只记住了8 个单词,到第二天早晨复习时发现已忘掉了3 个。第二天仍然没

有记住几个。但陈念贻毫不气馁,继续埋头攻读,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掌握了英文记忆的规律,一天就能记住20 多个单词了。一个月后每天能记50 余个,两个月后就已掌握了四、五千个单词,基本能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了。

陈念贻不仅只是单打一地读英文书,而且“单打一”中还有小“单打一”呢!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专攻英文语法和英文写作练习。接着,又专门用一段时间强行背诵了500 句英语范文。结果,他总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把英文攻下来了,并能用英文写出很漂亮的文章。

此后,陈念贻又用这种“单打一”的方法,攻下了德、法、日、俄四门外文,还攻克了代数关、三角关和解析几何关。真可谓:单刀直入锐不可挡,过关斩将连夺城池。

单打一读书法,实际上是借用兵法上“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原理,适用于某种应急性质的读书学习。

浇铸基础法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谈到如何学习数学的问题时说:

“几年来,我收到了一万多封信,有的同学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掌握,就急于去解《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难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学好加减乘除的人可以学好微积分,一个没有学过复变函数的人能够证明1+1。学习数学想走捷径,想一步登天是根本行不通的。应该首先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记熟,记牢。例如π=3.1416,11×11=121,12×

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平时就该背熟,什么时候要用就能用得上,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景润的主要观点是说学数学首先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对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定理、数据,该弄懂的要弄懂,该记住的要记住。对各种数量问题必须有明确的基本概念。他说:“譬如问你这个教室有多大?你只能回答有多少平方米,而不能答是多少亩,因为人们对室内面积一向是以平方米来计算的。同样,你不能问人家一公升有多重?这样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一公升的空气、水、铁砂重量是迥然不同的。”

他还说,小学、初中、高中所讲述的数学知识(原理、数据等)是数学中的ABC,是最基本的知识。我们应该把小学、初中、高中学到的数学知识都加以巩固,不能学了代数就忘了四则运算,学了微积分就忘了三角几何,这样,碰到各种题目就能用最简捷的办法运算出来。例如,有道大家都很熟悉的算题:一百个和尚吃一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

个馒头,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馒头,问有多少大和尚和小和尚。这个问题可以用算术的方法,也可以用代数解联立方程的方法,能用最简便的方法算出来最好。

让我们记住陈景润的话吧!把数学基础打得牢固些,再牢固些;让它如同钢打铁铸一般,坚实无比。

红外摄影法

有一种红外摄影技术,能够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通过图像显示出来,科研部门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公安部门将其用于侦破工作,真够神奇的。

数学家杨乐的读书方法,在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红外摄影技术”。他是这样说的:

“严格的求实精神,还包含着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许多科学技术书籍和文献写得很严谨、精练,往往掩盖了其原始思想。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看懂,就很难掌握其实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过去我们在大学里学习时,对于数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或定理,在把它的含义和推理搞清楚以后,还要花更多的功夫去思考和设想

当年的数学家是如何从事研究的?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如果让我们去解决,我们将如何证明?证明思想是什么?如何具体来实现?定理的条件是否都必不可少?结论能否再加强?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认识和理解就会不断加深,对这些内容也就真正掌握了。同时,培养了自己独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杨 乐主张读书不但要弄懂现成的概念或定理,而且要将数学家当年如何从事研究的情景“显示”出来,搞清楚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这就是说,我们读书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光要懂得结论,还要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对书中的内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才能领会深刻、记忆牢固。

食化法

在诸多的科学家的轶闻佳话中,有一个数学家张广厚“吃书”的故事。

说的是,一次张广厚从一本国外的数学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他觉得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很有启发,就将此文搁在书桌上,潜心阅读。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0 多页,他却翻来复去地读了半年多,由于翻动的次数多,书页白色的边角都被手指摩黑了。他的夫人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像吃书一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广厚读书的特点。他发现一本重要的书籍,就抓住不放,将它“吃”下去,食而化之,吸取其全部的营养。

张广厚的这种“食化”读书法,其主要内涵就是精读深钻。正因为张广厚“吃书”得法,所以他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函数值分布理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应该看到,张广厚的“食化”读书法,不光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可贵的治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上一篇:乐趣fun可数吗下一篇:教师远程校本研修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