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2024-05-11

河流(通用9篇)

篇1:河流

河流,河流徐夤,河流的意思,河流赏析 -诗词大全

河流

作者:徐夤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

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

大禹成门M,为龙始得过。

篇2:河流

建立具有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参数、河流生物5类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1~2005年间完成的53份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丽娃河及张家浜河流监测数据,从河流管理的.现状评估、规划、后评估3个阶段,探讨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评估显示,整治前丽娃河流速、河床稳定性、河道护岸形式、大型无脊椎动物、氨氮等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规划评估表明,当前河流管理规划案例中,对河岸带状况、河流生物群落缺乏足够重视,河流廊道连续性及可达性等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后评估表明,张家浜综合整治在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指标、河流生物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河道改变、河道护岸形式等个别指标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从河流健康视角审视河流管理现状,提出河流健康与河流管理的集成框架.

作 者:吴阿娜 杨凯 车越 袁雯 WU E-nuo YANG Kai CHE Yue YUAN Wen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刊 名:中国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26(3)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河流健康   评价   河流管理   上海  

★ 淘宝评价

★ 淘宝管理简历

★ 上甘岭在哪里

★ 淘宝评价100字复制

★ 淘宝商品评价语

★ 淘宝鞋子评价语

★ 淘宝好评价语

★ 淘宝评价相机评语

★ 淘宝的评价语句

篇3:河流

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和生态保护要求, 2002年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发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揭开了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序幕。

水资源论证工作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总结,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水利部为规范水资源论证工作, 指导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 2005年5月12日发布水利行业指导性文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 明确提出建设项目取水应保证河流生态水量的基本要求:①“建设项目取水量占取水水源可供水量比例较大时, 必须定量分析取水对河流生态基流量的影响”;②“对引水、蓄水等水利水电工程的论证, 必须分析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并提出满足下游生态保护需要的最小流量”。以文件形式提出“河流生态基流量的概念”, 水资源论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1 云南省水资源特点

云南省有1 000 km2以上河流103条, 100 km2以上河流306条, 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径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仅滇西北有少量融雪补给,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河川径流的变化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汛期 (5-10月) 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5%~80%, 7-8月份为主汛期, 其中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有大、小雨季之分和少量春汛 (3-4月份为小雨季)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 258 mm, 但降水地区差异较大, 金沙江河谷局部地区最小降水量300 mm, 伊洛瓦底江的昔马平均年降水量4 000 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雨季5-10月份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5%~95%, 旱季11月至第二年4月份降雨量仅占年雨量的15%~5%, 其中3-4月份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3%, 麻栗坝大 (二) 型水库水文站44年实测最枯日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2%;达号中型水库实测最枯日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2 云南省水资源论证河流生态流量控制

云南省水资源论证工作始于2002年, 由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云南省德宏州麻栗坝水库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为云南省第一个水资源论证报告, 同时也是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第一批评审通过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之一。德宏州麻栗坝水库工程位于陇川县陇川坝子首部的南宛河干流上, 水库控制灌溉面积1.512万hm2, 水库蓄水通过输水隧洞出库后直接进入灌区。下游南宛河西岸沿河片0.8万hm2农田灌溉通过南宛河输水, 考虑上述因素和区间不断有支流和灌溉回归水的汇入等情况。麻栗坝水库枯水季节非灌溉时段坝址至第一条较大支流处的生态流量, 以麻栗坝水文站44年实测最枯日流量考虑。

云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 210亿m3, 居全国第3位。根据水能资源普查资料, 云南水能资源蕴藏量103 640 MW, 可开发水能理论蕴藏量71 168 MW, 可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20.5%, 居全国第2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 国民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关注开发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对区域经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颁 (发) 布实施后, 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综合考虑辖区内的资源优势、环境制约因素, 强化了经济增长, 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力度, 努力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水资源开发项目论证、审批 (核准) 环节, 河流生态流量采取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相互协调的双控措施, 从源头控制开发建设项目可能造成河流生态的环境影响, 基本实现了有保护的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目标, 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河流生态流量是近年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关注重点, 河流生态流量如何确定?鱼类学家、植物学家, 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等业内人士均有不同见解。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先后推荐了多年平均流量法、多年平均枯水时段法、Tennant法、生态基流Q95法等近10余种计算方法, 但经多年实践争议仍很多, 为此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曾在南昌组织过研讨会, 力求通过研讨制订合理的控制标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多样, 要对各省 (区) 河流生态流量提出明确的控制标准是困难的。各省 (区) 根据各自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 按《导则》基本要求综合分析论证确定所在区域河流的生态基流控制标准是必要的。

云南省水资源论证根据本省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 水资源特点, 主要采用多年平均流量法、多年平均枯水时段法、设计枯水年时段法、Tennant法等4种方法, 现状云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无规范明确规定、又缺乏合理论证情况下, 基本认同河流生态基流采用多年平均流量法控制。

3 云南省中小河流水资源开发生态流量探讨

云南省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4%, 平坝占6%, 地处我国空中水气走廊通道地带, 水汽条件充足, 受孟加拉湾暖湿汽流、北方冷空气入侵和局地地形抬升影响形成降水。云南省是我国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的省 (区) 之一,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 258 mm, 为全国平均降水量的1.9倍, 水资源尚称丰沛。

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900~2 740 mm之间, 相对湿度约80%左右, 属水资源丰沛地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对河流生态流量影响分析, 影响最大的是水利、水电工程, 水工程拦河筑坝取水, 使枯水期坝址以下一定距离的河段出现减水现象普遍存在。因此, 水工程取水对河流生态流量影响分析重点时段是枯水期。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要求, 地表取水可以不同时段 (枯水期、最枯水月、最枯水日) 的取水量占相应时段径流量的比值, 定量分析取水前后水功能控制断面相应时段径流量的变化和影响, 提出满足下游生态保护需要的最小流量。《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对“北方河流生态基流指标原则上不应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 枯水时段不应低于同期流量均值的20%;水资源丰沛地区建设项目取水可控制在规划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范围内”的最低要求[1]。研究水资源丰沛地区中小河流水资源开发生态基流适度下泄,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提出区域态流量控制最低要求是必要的。

针对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河流生态基流争议的热点问题, 结合云南水资源丰沛、时空分布不均, 湿度大, 年径流具有丰、枯悬殊的特点, 本文着重探讨4种常用生态流量法在云南资源论证中的适宜性。

(1) 多年平均流量法。

多年平均流量法采用河流取水口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控制河流生态流量, 对于控制径流面积、径流量较大, 有国家级、省级保护野生鱼类, 狭域特有种和重要的经济鱼类等敏感保护目标的大型河流、重要的中型河流, 河流生态流量最低标准应采用多年平均流量的10%控制。但对一般无重要保护对象, 3-4月份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3%的中小河流, 枯水段径流量很小, 不可能满足多年平均流量的10%控制要求, 不符合云南省径流量丰、枯悬殊特点。

(2) 多年平均枯水段法 (11-4月) 。

多年平均枯水段法采用河流取水口断面多年平均枯水段 (11-4月) 流量的20%控制河流生态流量。多年平均枯水段法基本符合云南省径流量丰、枯悬殊, 湿度较大特点, 绝大部分中、小河流水文分析成果表明枯水段径流能满足此方法的基本要求, 业内人土普遍认为此方法更符合云南省无重要保护对象的中小型山区性河流特性。从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角度看, 云南省中、小河流生态基流宜参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河流生态基流指标原则上枯水时段不应低于同期流量均值的20%”的最低要求执行。

(3) Tennant平均流量法 (10-3月) 。

Tennant平均流量法一般以10-3月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控制生态流量, 与多年平均枯水段法 (11-4月) 相近, 分析结果云南省中、小河流下泄生态流量一般要比多年平均枯水段法 (11-4月) 小15%左右。分析认为, 此方法时段跨度不符合云南省径流量丰、枯悬殊特性;下泄该时段多年平均流量10%生态流量对河流生态的影响程度一般、较差同列为一个层次, 不易判别对河流生态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下泄生态流量小于“北方河流生态基流指标原则上枯水时段不应低于同期流量均值的20%”的最低要求。

(4) 生态基流Q95法。

生态基流Q95法采用设计保证率P=95%最枯月 (日) 径流量控制。此方法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但将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经济发展置于次要地位, 立足点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民生水利”有一定差距,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 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现实生活中是在水资源最枯的年份或月份, 人类生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大, 并且是越枯的月份 (栽插、保苗) 越是想尽办法采取各种措施竭尽全力取水。目前生态基流Q95法不具可操作性, 现阶段不可能实现。

4 结 语

水资源、环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者联系非常紧密, 一旦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就丧失了发展的基本条件, 这是全社会所关注的。在水资源开发中, 河流生态流量标准越高, 水电站经济效益、水工程供水效益降低幅度越大, 电力供应不足, 不仅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纯公益型的水利工程投资也将较大幅度增加。寻求水资源合理开发、探讨河流道生态流量的适度下泄, 保护河流道生态基本平衡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有益的。经多年实践分析认为, 云南省一般无重要保护对象的中、小河流生态流量采用多年平均枯水段法 (11-4月) 控制较为适宜。

注:Q为多年平均流量;q为生态流量。

参考文献

[1]SL/Z 322-2005,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S].

[2]周振民, 李素平, 陈朝阳, 等.河流生态需水及其健康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11) :31-36.

[3]云南省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协调管理[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3.

[4]罗波.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7) :22-23.

[5]韩玉玲, 邵利萍, 章胜军, 等.浙江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8) :25-28.

[6]刘章军, 叶燎原.基于模糊概率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7) :1-5.

篇4:父亲的河流

有几次醒来,我迫不急待地提起笔,意欲捕捉它稍纵即逝的影像,但到最后,又不得不颓然放弃。梦中,我以为自己已站在了河的堤岸,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抓住一大把哗哗的流水。我甚至可以轻松地淌进深不可测的河水中,逆流而上,寻到一条河最初的隐秘的源头。陡然醒来时才发现,它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不可触摸,似乎已超越了地理位置的距离。我如河边一株芦苇般,在想象的劲风中,摇晃着苍白的身子,试图一次次靠近它,却又一次次地失望而退。

是的,我知道,那只是父亲的河流。一条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河流。

苏北大地上的一个小村庄,是我户口上的籍贯所在地,曾经一意孤行地认为那里就是我的故乡。直到某次,无意间百度到故乡一词的解释: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那个瞬间,巨大的失落犹如翻卷的乌云般迅速地笼罩了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被故乡一词所困惑和纠结。一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一个在户口和履历中将会和我纠缠一辈子的地名,却不是我的故乡,甚至和我毫无关系,而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幻想。到最后,我不得不承认,那个地方,终归只是父亲一个人的故乡。

但我一直认为,父亲并不喜欢他的故乡。

贫穷的日子,就像凿子一刀一刀刻在石壁上的字,深深地刻进父亲关于故乡的記忆中。所以,粮校毕业后的他,毫不犹豫地裹上一两件换洗衣物,抖抖年轻的翅膀,匆匆逃离了自己的家乡。我相信用逃离二字,并不为过。父亲当初选择粮校,初衷应该极为简单,就是冲着“粮食”二字而去。在六十年代初期,物质具有至高无上的诱惑力,一份和粮食有关的铁饭碗,会让饥肠辘辘的胃生出三分饱意。尽管当时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但在我看来,远离家乡是父亲非常满意并一直向往的结果。隔了半个中国,父亲不必再时时面对空空如也的四壁和回忆,甚至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遥迢的距离也足以磨平记忆的刀刃。

对于父亲年少时的贫困,我自是无法亲身体验。唯一的消息来源,只能通过父亲本人的叙述来完成。只是父亲不善言辞,更多时候,父亲选择沉默做事,来表达他对我们无声的爱。除此之外,父亲少有其他的倾诉方式了。生活在苏北大地上的那段岁月,就像一粒干瘪的秕谷,被父亲的沉默剔除在他定居盆地后的生活之外。但是,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偶尔几次也曾提起过去的日子,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就是饥饿。寡言的父亲,犹如和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粮食般,有着最朴素的愿望,就是让我们吃饱穿暖,不用再过上和他儿时相同的窘迫日子。饥饿的感觉,是三餐不愁的我,无法切身体会的。但从父亲对现状的满足状态,以及父亲对故乡的极少提及,我可以毫不费力地揣摸到,父亲其实是极其不愿回首那段日子的,它贫穷得让言辞羞涩。

之前并不知道还有一条宽阔的大河,从父亲的故乡流淌而过,并且,它从来就不曾停歇地流淌在父亲关于故乡的记忆中。我刚参加工作那年,老家来了电报,说瘫痪在床的奶奶病危。父亲带着母亲踏上了开往苏北的火车,这是母亲第一次跟随父亲回他的故乡,在此之前,她和我一样,只在照片上见过那个病危的老人。而

我的奶奶,是一株扎根在乡下老家的植物,或许连名字也可以忽略,她从来就没有踏出过那片土地半步,在交出自己一生的绿后,最终衰败和枯萎在老家的土地上。我曾央求父母把我一起捎上,奶奶和老家,在已成年的我心里,是隔着浓雾的,我需要零距离的审视,方能看清我和他们之间的情感。我的请求被父亲拒绝了,理由非常的简单和充分,因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请事假只会影响今后的前途。或许,在一生兢兢业业工作的父亲心里,我对从未谋面的奶奶的感情,远不及一份工作重要。

其实在奶奶瘫痪之前,父亲某次出差路过老家,曾有过接奶奶来川的想法,但是被叔叔一家断然否决了。奶奶和叔叔一家同住,体强力壮的奶奶充当了壮劳力的角色。做不完的农活和家事,是长在河里的水草,奶奶自从淌进了这条河中,就被它们纠缠得密不透风。叔叔一家执意不肯放走奶奶,离家后就未在奶奶身边尽孝的父亲,自是没有发言权,最后只好无奈作罢。父亲出差这段时间,平时贪玩的我,却突然变得出奇的乖巧,喜欢一个人安静地躲在角落里,一次次地设想着和这个陌生老人见面的情形。当归来的父亲一个人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时,那份隐蔽在暗处的失落和怅惘,父亲并不知晓。小小年纪的我,已经学会了父亲的沉默。在三十多年漫长的光阴中,我和父亲不曾拥抱,也从不说爱。

从苏北老家回来后的母亲,向我们描述了那条大河。她感叹道,那条河真宽啊,河水又深又急,她因惧怕湍急的流水而根本不敢靠近岸边。这时,父亲的眼睛,就像一盏油灯被倏地点燃,照亮了记忆中藏匿已久的往事。他接过话茬,说,以前这条河,还更深更宽呢,他小时候在河里扎猛子,可以游无数个来回。这是第一次听说父亲会游泳,好奇之心驱使我们向父亲打听更多和这条河有关的故事。父亲的话闸一打开,那条河流载着的儿时趣事就汹涌地奔出了父亲的记忆,游泳,嬉戏,钓鱼,捉虾……这些事,对从来没在农村生活过的我来讲,新鲜得犹如生长在田地里的蔬菜。它们似乎已经驱散了贫穷笼罩在父亲回忆中的阴影,有河水濯洗过的痕迹。“以前这条河,可宽多了,河里的鱼虾也多。”末了,父亲眼里的灯芯,又被现实的风,渐渐吹灭。他摇摇头,一声轻微的长叹,像一抹淡淡的炊烟,弥散在村庄的寂寥里。

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条河的变化,但我相信,它确实不及以前宽阔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是在父亲工作离家几年后去世的。那时父亲的世界里还没有我,但我的想像可以虚构场景,父亲回老家料理完爷爷的丧事后,一定是去看了那条河的。风忧伤地拂过河面,哗哗的流水穿过村庄,穿过父亲的身体和姓氏,之后消逝于远方,像从来不曾来过一样。他怔怔地立于岸边,直到被暮色吞噬。

父亲眼睁睁地看着那条河越来越窄,流水越走越急,却又无能为力。

那一年的冬天,父母回老家探望奶奶后,老人家的病况竟又慢慢有了起色,直至三年后,一个突然而至的电话,让我怀疑,那条越流越窄的河,它就快要断流了。是苏北老家打来的电话,说奶奶走了。这一次走得突然,措手不及的父亲已经来不及回去了。这个结果,或是父亲早已料到的,一条河,它总有流到尽头的理由和时候。

nlc202309021830

但我从没想过有那么一天,我的父亲,他也像一条日渐消瘦的河流般,变得浑浊,迟缓。在这之前,总以为父亲一如从前,是一棵粗壮的大树,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在他的庇护下筑巢安家。直到去年春节回家,母亲不无担忧地和我说起,父亲最近老说肋骨附近有痛感。那个瞬间,我的心,猛地一颤。恍惚中,我又清晰地看见了那条穿过梦境的河流,俱下的泥沙,快要塞满它曾经宽阔的河床了。不,这一次,我一定要牢牢地抓稳它!母亲话音刚落,我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了,嗓门提高到足以震慑人的程度,责怪父亲不及时就医。我的数落像一桶倒进炉子的玉米,噼呖叭啦,只管自己痛痛快快地炸开花来,也不顾母亲在一旁是如何的阴着一张脸。在我看来,他们这是过年讳医,居然迷信到了不管身体的地步,糊涂得着实令人生气。待我一番牢骚发完,母亲的回答,却顿时令我羞愧万分。母亲不满地嘟囔着,你爸还不是想着你们春节要回家,要给你们做这做那的才没去看病。

那个春节,我们陪着父亲,几乎每天都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我坚持让父亲去了西南最大的华西附院做检查,因为我只相信这家医院的医术。就算在春节,医院里也是门庭若市,掛号和检查都极其麻烦。父亲本是不喜繁琐之人,这次对于我的安排,却不再如从前般的执拗了。被疼痛袭击的他,像北风横扫而过的荒园,枯敝的杂草,除了顺风而应,别无选择。父亲年轻时对自己的身体可是毫不在乎的,此时此刻却如临大敌。他用脑子认真地记录着医生嘴里吐出的各种可能,然后又不厌其烦地配合医院的收入,做着一系列排除病情的检查。曾有那么一刹那,这个曾经赶过夜路、深更半夜下暴雨打炸雷也要冲出去检查粮仓的父亲,在我眼里,却突然变得是那么的胆小和懦弱。但是,这个想法又很快地被我否定了。父亲,他哪是怕死啊,这个世间并没有给予他太多的东西,唯一能够让他深深贪念的,也不过就是这份可以尽情享受的亲情。

不知哥哥和父亲是一番怎样的交谈,他只是和我说,父亲还是想回一趟苏北老家。“他就是想去看那条河。”我在心里回答着哥哥。哥哥也是知道那条河的,我想。父亲其实一直惦记着那条河,他害怕它枯竭断流。童年,亲人,村庄,都在河中留下了清晰的镜像。父亲惧怕着这些镜像会像一朵云般,被命运在天空的记忆中轻轻擦去。医院检查的结果,令我们如释重负,只是小小的炎症。父亲在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后,回故乡的念头,也就此搁浅。但是我知道,他的心里,一直放不下的,还是那条漂洗着记忆的河流。或许有一天,我会陪着年迈的父亲,再次站在苏北的土地上,站在苇草轻摇的河畔。是的,再次。但我没和父亲说,对于表达,我一如既往的选择了缄默,像流水一样,不轻易地说出秘密。

而那条河,不管我和父亲是否回去,我相信,它都会一直脉脉地流淌在故乡的土地上。它怎么可能枯涸呢?这条河流过了祖辈们的生命,流过了父亲少时贫穷的痕迹,现在又如此真实地流过我的梦境。站在深深的河水中,我看见了流水倒映在父亲眼中的镜像。看见它呼啸着奔向远方,不为任何人停留。

篇5:负重的河流 教案

(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付玉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欣赏品读塔里木河的“负重”的形象以及它“负重”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黄毅先生对塔里木河热爱、惶恐、负疚的情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体会黄毅先生对塔里木河热爱、惶恐、负疚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让学生回归文章中找到作者对塔里木河充满复杂情感的缘由。理解文章标题“负重的河流”中“负重”和内涵。【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河流是孕育生命和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源于黄河流域,有了黄河流域的滋养才会有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河流为歌咏对象的散文——新疆著名作家黄毅先生的《负重的河流》。

二、学生活动: 活动一: 1.欣赏文段(PPT显示)

“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惶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2.朗读该文段。(朗读)

3.找出文段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勾画词语)

活动二:

1.学生讨论为什么黄毅先生会对塔里木河充满热爱和惶恐之情。2.读文章,找到缘由。

3.在表现热爱情感的文段中勾画打动心灵的句子,简述缘由。4.在表现惶恐之情的段落中勾画打动心灵的句子,简述缘由。活动三:

1.在分析了热爱与惶恐的情感后,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对塔里木河充满负疚之情。2.分析作者为何会感到失魂落魄。活动四:

1.对于标题“负重的河流”中“负重”一词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的情感:

人们爱塔里木河,因为它充满生命,它带来了生命;所以人们不停向它索取更多更好的生命,最终塔里木河不堪重负在沙漠中流尽了最后一滴乳汁。所以人们在塔里木河干涸那一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惶恐,想到自己曾经的漫不经心与虚掷,人们感到了深深的负疚之情。也许就是热爱之切,惶恐之极,负疚之深吧。

让我们带着这些理解和复杂的情感,再一次诵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四、布置作业:

篇6:河流演讲稿

我出生在山清水秀的北午芹村。在山坡上采花,在野地里疯跑,在小溪里捉虾,在水库里钓鱼,是我此生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我经常把那些水称为我童年时的”小朋友“。

那时侯,我们村真是美呀!到处都是水:山上有清凌的泉水,山底有幽静的水库,村边有活泼的小溪,田间有常流的水渠。吕梁山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养育得我们村的人都水灵灵、光鲜鲜的。

长大后,离开家多年在外,当我学到”难老泉“一文时,忽然想起我们村的那些泉、渠、溪、瀑。假期一到,扔下行李先往山上跑,到那儿一看,我大吃一惊:那些小瀑布、小水井、小溪流都不见了,才十来年呀!也是,难老泉都干了,何况我的这些”小朋友“呢?我真的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从此,我对那些把水龙头开得哗哗长流的人有种异样的感觉。总觉得他们与我的”小朋友“的流失有某种联系。

结婚后,我在我们河津的邻县——万荣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情况更让我大吃一惊:天阴下雨,先扫院子,家家院里有个大水窖,下雨后的水流到窖里,沉淀后用来做生活用水。每一盆水都要物尽其用。真的,我都不敢相信,电视上播的西部农村的那种用水方式,我竟真切地体验到了。在万荣的日子里,我 3 天洗一回头的惯例都改变了,洗衣服大多都是手洗,用洗衣机太费水,我都不好意思。同时,我发现这里的人们有许多节约用水的办法:洗西红柿后的水可以用来洗胡萝卜和土豆,再洗完还可以浇花;洗脸洗手后的水可以洗脚、涮抹布、涮拖把;用流动的水洗手可以省水,洗衣物时循环用水可以省水——等等诸如此类。一开始

我很不适应,后来我慢慢理解了他们,因为这里特殊的地质构造,地下根本打不出水来,水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那样的宝贵。

去年我住进了新楼房。第一季度,交水费时,我傻了眼,我们家用了三十几立方米的水。也就是说,我们家两天就要用一立方米的水。一立方米是多大,长一米、宽一米、高一米的立方体。后来,我也向邻居们学会节水啦:洗手洗脸的水不要开得过大,涓涓细流接根管子流到拖把池里还能再利用;洗澡前,管道里的冷水可真不少,小孩的澡盆能接半澡盆呢,攒起来可以洗衣服;洗碗洗抹布都先用洗菜水,先洗后冲,——在万荣时学的许多节水办法都用上了。我们家现在每月比以前节约一半水。就连我们家小孩现在都知道:不要浪费水!不要浪费电!

老师们,同学们,回忆过去,看看现在,生活好了,环境不如以前了;家里干净了,自然气候不好了。这几年气候变暖,今年迟迟不下雪,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呼吸道感染,咽炎、鼻炎都犯了,为什么?这些都和空气干燥、环境污染有关,和自然环境中水分的缺失有关。我们能在自己家里当节约标兵,也能在单位里当节水先锋,也能以身作则,用行动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甚至到社会上去做广泛的宣传,节约每一滴水,让不该六的水停下来,让必须用的水发挥最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对大自然母亲最好的回报!行动起来吧!让天更蓝、树更绿、空气清新,碧水常流!

河流演讲稿 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你么知道吗?每年的三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这一天大家本该都不能浪费水,可是,你瞧!到处都是水在滴,每个人洗完手都不关水龙头,水一直在嘀嗒嘀嗒地响,每个人从这里经过,看见了水在滴,无论是谁,都不愿上前一步关掉水龙头。都不愿意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去关掉它,大家都在做假文盲。就这

样,水一直滴,一直滴,直到有个好心人来关掉它。人们,要知道,这些被浪费的水足够救活十几个人了。

生活中,大家老是浪费水,把洗脸的水直接倒掉,把洗衣服的水直接倒掉,把没喝完的水丢进垃圾桶,还有很多很多浪费的现象,人们总是把没用的水排进河里。小河从清澈见底到浑浊,可人们还是不罢休,小河从浑浊变成了黑色。

人类啊!别再浪费水了,别再往河里排放污水了,要知道,世界上没了水我们该怎么生存啊!人可以七天不吃饭,但不能七天不喝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珍惜水资源吧!不然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成为人们悔恨的泪!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水,天上、地下、江湖海里都有。对于节约用水,同学们总觉得不如节节约别的东西那么重要。有的同学开水龙头、洗脚、洗毛,有同学一喝开水,而是嘴对着水龙头喝自来水,水声哗哗,一点也不心疼。

水,真的不值线吗?节约用水真的不重要吗?不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咸水,不能喝。淡水只占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占八。全世界五十亿人口,就靠饮用这只占百分之零点八的淡水,看,水多可贵呀!虽然每人每天有三升水就能维持生活,但实际上城镇居民每人每天做饭、洗衣服、洗菜……样样离不开水,耗水多达几百升。除此之外,种地和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人几天不吃饭可以活下去几天不喝水却不行。人类要生存就离不掉水,可见节约用水是何等的重要。

节约用水”并不是限制人用水,更不是不让用水。其实,节约水是让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节约用水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人人有珍惜资源、纠正他人浪费水之义务。那种认为“只要我交了水费,就可以随意挥霍,浪费水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水法》指出,水资源属于国

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世界各国也都规定,水是公共财产。因此,人人都应当具有公水意识。电资源也是十分珍贵的,凝聚着许多人的辛勤劳动。人人都应爱护水,节约用水,反对污染水,浪费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持家,勤俭立校,这是一种公德,也是一种美德。

篇7:小溪、河流和大海

在一座城市的尽头,有一条大海,又长又宽,一眼望不到头,一连几百里,大海两岸的人,都夸赞它说:“这滔滔不绝的河水,养活了多少老百姓啊!”

大海里驶着军舰,运载着千万吨粮食,白色的海鸥在它身上飞来飞去,还有它“肚子中”美丽的鱼儿日夜不停地游着,有的鱼儿还会发出亮光,真是功在社会,利了万民。

大海上游那条河流也很宽大,渡船在它“身上”来往,小鱼儿也在它这儿嬉戏,傍晚,人们还要到它这儿来游泳。它时常也被人们赞扬。

大海和河流越来越感到了不起,天下谁也离不开它们。至于河流上游的那条小溪,无声无息,大海和河流根本不放在心上。大海和河流说:“我们是小溪的首领,俗话说得对: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大海和河流这么神气,激怒了那条小溪,把它气得嗷叫起来:

“当初你们的`河身也很小,只不过你们的位置好,我把山上的水收集起来,送到你们那里去,你们才一天天宽大起来的。你们忘了事实,不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而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为了使大海和河流的头脑清醒过来,小溪对它们停止供水两年,看它们的还厉害不。

这样一天、十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过去了,河流和大海里的水越来越浅,越来越少。不久,河底和海底的石头都露出了水面,鱼儿也不能生存了,河流和大海失去了以前的宽大。这时河流和大海才明白:小溪尽管很小,我们却离不开它。它们见了小溪,惭愧地低下了头,说:“是我们不对,我们被世人的夸奖冲昏了头脑。”小溪听了它们的话,说:“你们再把古人说的话重复一便。”

“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小溪听了,就把水放了出来,这样水又重新流动了,河流和大海恢复了宽大,鱼儿也活泼起来了。

篇8:河流

1 河流生态分类

所谓河流生态分类是将河流生态系统作为分类对象,将河流景观划分为相对同质的单元;通过河流生态分类将河流水生态结构与过程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层次化和等级化[2]。作为一种针对水生态系统的区划体系,它能反映水生生物及其自然环境的特征,使水环境管理从单一的水质管理转变为整体的水生态管理,从水化学指标转变为水生态指标,并为管理者和科学家提供环境管理与规划预测等方面的服务。

2 国外河流生态分类的研究进展

河流生态分类由Frissell[2]首次将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区理念引入河流水生态系统而提出,按河流物理结构在组织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将河流系统划分为流域、河片、区、河段、形态单元和水动力学群落生境区6个等级体系,其划分的指标为潜在的生产能力(流域尺度上的气候、地质、地形、土壤、生物相,河片尺度上的河槽坡度、形状以及河流级数)与栖息地单元(河段尺度的结构和基质以及栖息地特征)。但基于结构的分类未能完全体现河流空间结构属性。实质上,河流在其空间结构上具有4维属性,即:(1)在纵向上,河流是一个狭长的线状网络,从河源至河口发生着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连续变化,河流是一个具有生物适应性的有机体;(2)在横向上,河流系统与高地系统、河泛平原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河流的物质与能量主要来源于高地系统的生产,而河泛区平原的存在又是由于河流所带来的物质所形成的;(3)在垂直方向上,河流与地下水发生交换,地下水是河道基流的主要来源,对河川径流水文要素和化学成分有所影响,而河流也通过渗漏和侧向补充着岸带周围的地下水;(4)在时间维上,河流系统的时间尺度在多方面有所体现,如河道形态可能需要很长时期的自然改变,即使是由于人类活动的改变也需要几十年才显现出来。因此,基于Frissell结构的分类体系在实用性上受到了限制,如Rohm et al.[3]的研究表明,基于结构的分类能作为河流分类的地理框架,但不足以应用于小尺度上的鱼群分类、预测资源格局以及生物损伤的诊断。然而,在大中尺度上基于河流景观结构的河流生态分类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在大中型尺度上,基于结构的河流分类能够较好地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变化、预测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生活史和行为特性以及预测冲积系统的区域内河床形态、谷底和河流类型的分布;另一方面,基于结构的分类简化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结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去趋势对应分析DCA、蒙特卡罗随机测试等分析技术进行量化,便于在广阔尺度上进行分类;此外,基于结构的分类多采用定性地图叠置的途径进行,该方法具有对数据多寡和精度要求低、便于在大的区域范围内实施等优点。

基于结构的分类将河流看作是连续的,而事实上由于河流横向、垂向关联的强度沿着河网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了河流连续统的不连续性,呈现出“斑块”的分布特征。斑块是相对同质的非生物及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元”,它是形成生态系统异质性的重要原因,而异质性的程度在决定生物分布特征以及景观的非生物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4]。对于任何生态系统而言,不同尺度上的结构以及过程斑块就形成了一种镶嵌的、交互式的分层结构。而河流的这种“斑块镶嵌”结构,很大程度上是由重要的河流过程所产生的,其中河槽对于扰动的响应/回复过程与物质传输过程为其主要的过程。基于此,一些学者采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镶嵌理论,提出了基于河流过程的分类解释河流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如Whiting和Bradley[5]经过研究发现:源头水河槽的响应/回复过程是由河槽形态、泥石流的撞击速度及频率、河槽基质大小以及沉积物运送速率控制的,因此以其作为指标对河流源头段进行分类。因此,与河流景观结构划分主要应用于大中型尺度的河流生态分类相比,基于河流过程的划分更适用于中小型尺度的河流生态分类。

综上所述,河流生态分类在理论与方法上经历了由基于结构进行分类向基于过程进行分类的转变,进而演变为将结构分类和过程分类有机融合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实现河流生态分类的技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早期主要采用地图叠置的定性分区演变为当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定性分析为辅的分区途径;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对应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或者空间回归树(SPAR-T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数学模型方法。相比传统的定性地图叠置分区,当前的分区途径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精度的数据,使得分区过程更为严谨、客观。

3 对我国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的启示

由于我国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地形的差异导致出现多样的河流景观分布格局、气候的差异导致河流流量的多样性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平衡导致的河流水环境状况的差异,使得在大中尺度与中小尺度上流域水环境生态功能分区的方法、指标因子与实现技术上存在差异。

在大中型尺度上,气候、地势地貌、河流级数、土壤、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流域背景结构因子,它们通常在整个流域内部发生连续的、显著的变化,并能进一步引起其它重要的结构特征因子也随之发生改变。立足于全流域,它们很可能是流域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成因,所以我国流域一二级水环境生态功能分区在立足结构划分基础上,可选择气候、地势地貌、岩性、河流级数、土壤、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作为分区指标。从实现技术而言,流域的这些结构特征信息相对易于从现有的地形图、水系分布图、遥感图等资源中提取,分析其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从而在广阔尺度上,以地图叠置法为主、以特征因子的欧式距离为辅进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不同区域的边界划分,从而实施一、二级水环境生态功能分区。例如孟伟等[6]选择辽河流域的气候、径流深度、地貌、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指标因子,以地图叠置为手段,最终实现了一、二级水环境生态分区。

在中小型尺度上,河岸坡度、河流形态、相邻的土地利用的变迁、河岸植被、水文、基质类型、河槽内的大型木屑等栖息地特征因子决定着河槽响应/回复、物质传输等生态过程,而这些过程形成的是河流景观特殊的斑块结构,并通过控制资源的有效性而最终影响了河流局部区域内的生物群落。因此,我国流域三级水环境生态功能分区在立足过程分区基础上,可选择相邻土地利用的变迁、河岸坡度、河流形态、河岸带植被、基质类型、水文特征、河槽内的大型木屑等作为分区指标。依据所选择的指标,结合分区对精度的要求,选取流域内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的地点合理布设监测点,通过监测点的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并结合提取已有信息获取的指标数据,建立指标因子数据库;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对应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定量分析技术手段确定不同区域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在以水定陆的理念指导下最终实现流域三级水环境生态功能分区。

4 结语

由Frissell首次将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区理念引入河流水生态系统而提出的河流生态分类是以河流生态系统作为分类对象,将河流景观划分为相对同质的单元,通过河流生态分类将河流水生态结构与过程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层次化和等级化。国外的河流生态分类从理论方法上可分为基于结构的大中型尺度及基于过程的中小型尺度河流生态分类两种,从实现技术上多采用地图叠置为主的定性分区以及多种数理统计方法为代表的定量分区。我国的大中型尺度,即一、二级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中适用基于结构的、定性地图叠置为主的分区;中小型尺度,即三级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适用基于过程的、多变量定量分析为主的分区。

参考文献

[1]Omernik,J.M.Ecoregions of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Map Supplement)[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7,77(1):118-125.

[2]Frissell,C.A.,W.J.Liss,C.E.Warren,and M.D.Hurley.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for stream habitat classification:viewing streams in a watershed context[J].Enviro nmental Management,1986,10:199-214.

[3]Rohm,C.M.,J.W.Geise,and C.C.Bennett.Evaluation of an aquatic ecoregions classification of streams in Arkansas[J].Journal of Freshwater Biology,1987,4:127-140.

[4]Forman,R.T.T.and M.Godron.Landscape Ecology[R].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1986.

[5]Whiting,P.J.and J.B.Bradley.A process-ba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headwater streams[J].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1993,18:603-612.

篇9:河流、水库与人才

打心眼里对单位现状不满的人才,你要再三挽留只能是强人所难。既然人家要走,还是合其心意、顺其自然地放行为好。须知,强扭的瓜不甜呀!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又是人群中最耀眼、最熠熠生辉的因素。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人多才少,才多事少,偏偏人才又被部门所有、领导控制束缚了手脚,一个“走”字常常吊在嘴上,让头头们心烦意乱,越留越傲;走嘛实在可惜,还落得个“毁才”之名。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卡培里最近提出一个重要看法:不要把人才当作是一个水库,应该当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它不流动,应该设法管理它的流速和方向。换句话说,不能再把“留住人才”当作一个目标,而是设法通过工作设计、薪资、团队建立,甚至和其他单位分享人才等方式影响人才流动的方向及频率,从而解决人才潜能释放不足的问题。

把人才当河流、而不要当水库来管理;不把留住人才当目标,而是设法管理它的方向和流速。笔者理解,就是要让人才像河流一样保持旺盛的活力。这里说的“方向”,正是人才所热爱的岗位,所研究的课题,所追求的目标,所献身的事业,所崇尚的志向。在这方面,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千方百计满足其心愿和要求,此处任务不满彼处弥补,切莫任其无所事事,学用脱节,才不能尽其用。否则,人才很可能变成傲才或庸才。这里说的“流速”,则是一个单位对人才投入的感情,亦即感情投资。比如说,人才的事业有了,有无干事业的必要条件;课题有了,有无从事课题研究得力的辅助人员;研发任务有了,有无必要的设备;目标定了,有没有完成目标所需的必要经费保障。家属的就业、子女的就学、工作的报酬,等等,都属“流速”之列。除此这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流速”,就是平时的沟通联络、交心谈心、思想教育,就是不时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是为人才真心实意地解决实际问题。

河流与水库,一个动态,一个静态;一个流不断,一个是“蓄水池”。人才管理像河流,就是要推行“柔性”管理,让人才在多个岗位、多个单位、多个地方充分释放其“知识存量”,使其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人才管理像水库,只注意“广纳天下贤士”,却并未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人才窝在一堆,极易造成人才济济却又英雄无用武之地,弄得不好,还可能出现同行相斥、文人相轻、难领导、不好驾驭的现象,使人才壮志难酬。所以说,在人才管理上,“河流”管理比“水库”管理要高明得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河流】相关文章:

河流治理04-30

河流地貌05-17

池子与河流04-11

论顺直河流05-04

河流生态规划05-28

《那条河流》阅读答案05-25

下游的河流散文04-08

河流生态修复范文05-27

河流专题高考地理07-03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07-03

上一篇:2011年销售总结及2012年销售计划下一篇: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