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演讲读后感

2024-04-16

凯文·凯利演讲读后感(共5篇)

篇1:凯文·凯利演讲读后感

凯文·凯利最新演讲预言 未来的12 个趋势

看完了《凯文·凯利最新演讲预言 未来的12 个趋势》演讲,分享下自己的感想。先介绍下这篇演讲,这篇演讲介绍了未来世界或者说正在发生的十二个趋势,形成/成为(Becoming)、认知(COGNITIVE)、互动(INTERACTING)、使用(ACCESSING)、分享(SHARING)、屏读(Screening)、流动(Flowing)、重混(Remixing)、跟踪(Tracking)、过滤(Filtering)、提问(Questioning)、开始(Beginning)。这些趋势有的正在发生,有的尚未普及。

可以说互联网给了大家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个个互联网奇迹在世界各地上演。李彦宏在硅谷的日子,让他感受最深刻的是商战气氛。他经常翻看《华尔街日报》:微软如何跳出来公然反叛IBM,又怎样以软件教父的身份对抗SUN、网景等等,这些故事让李彦宏感觉到:“原来技术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因素。”而凯文·凯利认为,我们更关注的不应是微软,腾讯,百度这些具体的大公司,而是关注一种趋势,一种未来如何发展,如何走向的趋势。商战策略对于一个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没有核心的产品用来销售只讲究策略是不行的,可以说核心产品是基础,有了它辅之以商战策略才是制胜的法宝。

而核心产品从哪里来,在互联网模式下,产品更新换代如此之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关注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未来的趋势,走在他人前列,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诺基亚的辉煌与没落看出来,一百多年前,诺基亚公司还只是一家纸浆厂。一百多年后,在智能机出现之前,诺基亚成为了全球手机龙头行业,这一繁荣持续了十二年。而后来到2007年,不仅是全球次贷危机的前奏,也是苹果推出智能手机的开端。随后加上安卓与苹果的左右夹击,诺基亚手机的牢固位置一下子似乎更适合存放在消费者的记忆里。诺基亚开始没落,直至被微软收购。诺基亚没落的原因,则与管理层的盲目与自大,被眼前的成功与光环蒙住了视觉,没有很好的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低谷了竞争对手的真正实力不无关系。

而未来的趋势是怎样的呢?演讲中,凯文·凯利介绍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流等未来最具颠覆的变化趋势。我觉得智能是贯穿到十一种趋势里面的。凯文·凯利在演讲中提到“认知”,是使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东西更加的智能化,有些人认为是人工智能,但其实它包含很多东西包括图像的智能化。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失业,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导致到到2025年的时候,50%的开卡车的人不能开卡车了,但是也会创造一些新的工作职位,购买作为人工智能的商品,把人工智能和你要做的事情合在一起,就会变成很有价值的商品。

透过演讲,我们可以知道,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仅是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整个企业的运营方式都带来巨大的变化,也随之衍生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

正如凯文·凯利所说,我们会看到未来的很多趋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理解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的成功,如果我们的社会朝着这个方向去走,我们就会拥抱这些变化,拥抱那些对我们有利的变化。最好的时候还未到来,而现在就是为那一刻到来做改变的时刻。

篇2:凯文·凯利演讲读后感

颠覆性的竞争都来自行业之外

KK认为,颠覆性的竞争都来自于“边缘”和“本行业之外”,而不是“中心”和本身。他表示,边缘地区往往不是一个太好的市场,低利润、不可靠、市场很 小、风险又高,所以,没有人去竞争。一些初创的公司因为钱少只能去边缘市场,进不到中心市场。可是,这些边缘势力会越来越扩大,最终颠覆整个行业,比如最 早出现的打印机,后来的IBM、贝宝(Paypal)等,都经历了这一蜕变。他建议创业者和行业巨头竞争时不要迎头而上,而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边缘市 场,因为那里才更可能有优势。

他还提醒企业家,要随时记得,不管是什么行业,这个行业所面对的颠覆将会是来自于这个行业之外的,并且,现在的成功是限制未来成功的最大问题,企业要学会“下山”和突破自己。

所有权将不再重要,可用性要比拥有更重要

“Uber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他们没有一辆汽车;脸书是最大的媒体公司,但是他们不创造内容;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他们没有库存;空 中旅馆是最大的旅馆业者,但是他们没有房产。这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所有权不再重要了,可用性要比拥有更重要,分享、去中心化会成为一种长期并已经在发生 的趋势。”

“注意力”将成新经济推动力

KK还认为,“注意力”将成为分享中产生的新经济的推动力。 “你要跟着别人的注意力走,你要去研究别人,他们把注意力放什么地方去了,这个就是有价值的。”他举例说,比如可以付费接收电邮,花钱请人看广告尤其是名 人,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扩散品牌等,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很可能会是有价的。“有人已经尝试用软件来做这件事情,将来甚至还可以根据注意力的分量、影响力等区 别定价。”

人工智能会让所有行业变得不可思议

他还谈到另外三个新趋势是“互动、流动和认知”,这包括 人和周围各种屏幕的互动,屏幕也许可以像纸一样折叠起来,带上特制设备看到的屏幕、控制界面可以是虚拟的,手势就能进行很多操作,戴上特制头套就能像站在 悬崖边一样亲临其境;流动的数据会让各种服务变得量身定制,比如根据一个患者每天的身体状况得出的数据去配置剂量不同的药品等。而人工智能会让未来所有的 行业变得不可思议。“也许电脑整理的法律资料比你的助手做的还好,一个机器人的理财师能够给到你最精准的投资建议。”KK描绘着未来的图景,“不管你现在 做什么事情,研究一下加点智能,都会带来重大改变。”

“最伟大的技术也许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KK预言道,以往在互联网上的东西都不算,接下来二三十年中,物联网化和互联网+的概念绝对会颠覆、影响每一个行业。

凯文凯利经典演讲二:斯坦福大学演讲

“破坏性创新”是克里斯坦森教授那本著名的《创新者的窘境》书中提到的概念。他告诉我们,创新在一个既已成功的主体中是多么难以发生。1820xx年代,当时世界上最盈利的企业是那些经营帆船的公司,它们已经成为全球性企业。随后蒸汽船被发明了,没有帆,靠蒸汽轮机发动。蒸汽船出现伊始,是一种体验很糟的交通工具——跟大帆船相比又小又短,制造价格非常昂贵,可靠性也很差。当时的大船运公司都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然而,尽管种种的不靠谱,但蒸汽船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逆流前进,这改变了人类几千年只能“顺流而下”的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蒸汽船就变得越来越便宜,可靠性也越来越高,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大。最后,蒸汽船的技术成熟了,不但消灭了大帆船,也消灭了那些依赖大帆船做航运的海运公司。

破坏性创新技术最初都是个笑话

总结起来:破坏性创新的技术都有一个模式: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是不起眼的东西,被人忽略。可以看到这三条线:上面一条线是在市场上表现非常好的业界领袖,有一个很平稳的发展曲线;下面一条曲线就是消费者的最低满意度,最下面那个点,是当时出现的破坏性创新企业。最初的时候,破坏性创新的技术远比客户的要求差,是一个笑话。然而,当它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突然有一天碰到了消费者的需求点,就会产生很快的发展势头,成为市场上的统治者。

对于具有破坏性技术的创业企业来说,他们曾经非常挣扎,工作质量非常低,风险极高,利润极低,市场极小,商业模式也没有被重视过,理性的商人都不会去做这种生意。为什么只有创业企业和小企业会去做这些创新呢?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一个非常非常恐怖的事实是,大多数创业企业最后都是完蛋的!

另外,不管你们是做哪个行业的,真正对你们构成最大威胁的对手一定不是现在行业内的对手,而且那些行业之外你看不到竞争对手。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说一说那些我认为有可能产生颠覆的领域。

从铜时代到氧气时代

——“人类每秒钟创造网线的长度已经超过声速”

我想说的第一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不是物质,而是信息。它比我们所有的生物产能,人类的生产力都要快。世界上的信息量大到什么程度?需要用16乘以276次方去描述。人类每秒钟创造的网线长度已经超过了声速。这些就叫信息爆炸,信息膨胀的速度和原子弹爆炸的速度是一样的。而这是一个持久的爆炸,远远不是一瞬间。

到2050年,数据量将达到非常恐怖的100万Zetabit。一个Zetabit是1万亿G。接下来这个时代就叫Zeta时代,而在Zeta时代之后,更大量级的信息用什么来描述?英语已经词穷了。我与很多语言学家聊过这个问题,他们都没有答案。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我们甚至没有一个好的数学算法去实时处理数据。怎样利用这些数据,把数据变为有价值的东西?这里面就有很多商机。

不同的商业时代使用不同介质传递信息。早期是铜,因为人们用电缆传输;然后进入硅的时代,硅制造成芯片。我认为下一个时代是氧气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通过无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就会超过通过有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

个人数据才是大未来

——“未来是每个人传递自己信息的时代”

未来数据还有一个趋势:如今很多数据都在洲际间通过海底光缆来传输,是地理位置之间的传输。但今后很多数据会留在本地进行处理,甚至以每个家庭为单位处理的信息总量可能会比留在本地的数据总量还要大。再扩大一个层面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数据。

在广播时代,观众人数是一个很大的量级,由广播台去触及;到了互联网时代,出现博客和社会化媒体,你成为了一个广播台,可以拥有很多受众,但你传递的信息量比较少,远远不如广播台;后来出现了微信朋友圈,传递给相对少的受众,但信息的总量非常大。我认为未来就是每一个人传递自己信息的时代。

亚马逊那样的大网站有一个节点去控制很多观众,我们称之为“云”;低一层次的就是一些本地的发送站,我们称之为“雾”;而最底层的称为网格,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接收端。我预言,接下来数据会更多地在每个人的智能设备之间传输,不会回到发射塔、交换机或者“云”里面。

我们自己就形成了一个小的局域网。到20xx年,超过2/3的信息传送距离不会超过1公里。那么像WiFi、蓝牙技术等目前虽然不是电信级别的技术,不是很严肃,利润很低,市场很小,问题很多,但是不是有可能颠覆未来呢?

介入网络的能力重于所有权

——“云技术奖颠覆资本所有权”

另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就是云技术。在一个500人的团体里,信息量是500平方等级的;另一个500人团体的信息量也是500平方等级的。如果这两个团体联网,则能产生1000的平方量级的数据量,远远大于两个500的平方。传统扩大网络很简单,就是把这些小的网络连起来,变成一个更大的网络。扩大网络规模带来的增长是几何倍数的。所以,有一个很大的云,要比你把它分散成很多小的网络的价值更多。

从这个互联网角度看,人数越多,你提供每个客户的成本就向零无限靠近,你基本上可以提供一个免费的服务。

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网络的能力要比实际拥有的所有权要更重要。由于物权是资本主义的基础,现在我们在颠覆所有权,对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不是所有的生意都是数据生意

——“未来我们都是数据化的个体”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行业,你做的生意都是数据生意。你关于客户的这些数据,其实跟你的客户对于你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流转,从一个格式变成另一个格式。数据不应该以它的存储而定义,应该由它的流转来定义。

过去的数据时代,我们使用文件、文件夹、桌面这些东西。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数据就出现在网页上、链接里。今天我们用云,用标签、流来比喻数据。对现在来说,文件夹、网页什么的就不是最重要的数据。所有的东西都在我们的数据流里,有信息、有新闻。

过去的关键词是我,现在的关健词是我们;过去的关键词是项目,现在的关健词是数据。我们处于整个互联网新时代的第一天,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如何量化自己,我也一直在参与这样的项目,把我们自身的一些信息去数据化。

我们使用很多设备去进行自我量化。我认识的一些人,会在身上装40多个传感器,不停地检测自己的数据。我曾经跟一个人打赌说,任何一个只要是人类用工具可以测量的数据,都一定在被测量。

我们为什么要跟踪这些数据?有健康的原因,社交的原因,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还有很多非常前沿的数据测量工具,比如说有一种工具可以去分析我们呼吸气体里面的化合物,通过分析呼吸来判断你的血液情况。

苹果推出的手表也是不停采集你的数据,通过APP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哪天的工作效率最高,在那天我们吃了什么,做了哪些事情来提高效率。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生产效率。

现在只是分享时代的早期

——“现在由警察监控我们,将来我们也可以去监控警察”

现在讨论很热的一个话题就是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监控。然而互联网总是希望去监控和采集数据,我们是很难去停止这个趋势的。我们每一台手机上都有一个摄像机,这意味着全球一共有60亿台摄像机。社会化媒体的兴盛,让我们总是不停在报告我们的位置。

我和斯皮尔伯格一起做了部电影叫《少数派报告》,男主角想从一直被跟踪的环境里逃出去,但他发现,他每到一个地方,屏幕上的广告都变成针对他的广告。我们现在谈论艳照门、国家安全局的棱镜,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数据一直被采集不安全。

这些数据我们是无法停止被采集的,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怎么样把采集数据的模式从由某一个机构来掌控,变成你我之间去互相观察。比如,美国的警察带了一个传感器摄像头对市民进行实时监控,那么反过来,市民也可以带这个东西去监控警察对我们做了什么。

个性化与透明度是正相关的。如果你完全把自己藏起来,不对别人分享任何数据,你的个性化也为零。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就必须向外面展现你自己的数据,把你的信息传达出去。

我们现在还处于传统和前沿交替的年代,很多人说:我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医疗数据,财务数据,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性生活。但这些只是你现在的观点。我认为,今后人们会去分享这些数据,我们现在还处于分享时代的早期。

增强现实、新交互界面与视觉跟踪

——“连上大脑,一切便由你决定”

大家都知道谷歌眼镜,而现在的可穿戴智能隐性眼镜可以直接贴在你的角膜上。可穿戴设备不止是眼镜,它可能变成衣服。我们用它来接收数据,同时也在传递数据,通过各种摩擦跟它互动。我们还给盲人做了一个可穿戴式的背心,上面有摄像头,可以看到前方,通过振动去告诉这个盲人怎么走。

这些就是增强现实,我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增强现实把虚拟的物体跟你看到的真实世界通过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这是很酷的。

新的交互界面,我在《少数派报告》中演示过。汤姆克鲁斯在操作一台电脑的时候,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敲键盘,而是浑身都用起来去跟一台机器互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可以操作一台电脑。如果我要再做一个科幻电影,我绝对不会让电影主角用键盘来操作电脑的,我会让他做一些手势,看上去就是在工作。

此外还有视觉跟踪。它会跟踪你的眼睛看的地方,知道你在看什么。通过视觉跟踪,我们还可以捕捉他的情绪,利用这些技术去跟踪他的眼球,去看他在看哪些内容的时候情绪变化如何,据此去更改我们的内容。结果就是,我们在看屏幕的时候,实际上它也在看我们。我们就可以去根据这样反馈来修改我们的作品。

语音技术也远不止是苹果的SIRI技术,比如说翻译。有一种实时的翻译工具,画面拍的是西班牙语,显示出来就变成了英语。这个是一个我们最后的一个人际交互的一个设想,就是除了前面说的这些,他是一个头盔,你带在头上它会去捕捉你的想法,你可以通过你的想法去操纵电脑。

注意力在哪,钱就在哪

——“我们有权利让自己成为媒体”

注意力经济是一个颠覆性的领域,注意力在哪儿,钱就在哪儿。很多人每天都在看邮件,花很多时间在邮件上,它占用我们的时间。于是有人说,你读邮件是应该能拿到钱的,因为你在花时间。如果读邮件都要给钱的话,那读广告是不是更要给钱呢?

现在的广告投放模式是花钱投给广告公司,为什么不去直接把钱花在你的用户上,让他看广告就能拿到钱呢?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这人的关注度在哪儿,然后用钱去买他的注意力,让他看我们的广告。这个人会影响其他的人,有影响力人的就应该给更多钱。

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我们应该有权利去让自己成为媒体,在自己上面放广告去赚钱。比如一些博客的下面会放一个广告,看上去挺酷的,不像是一个广告,而博主能拿到钱。另外人们应该有能力去通过自己去制作广告赚钱。有消费者直接参与的广告制作、直接进行广告宣传,然后通过自己的社会化媒体变成社会化的一个广告。这彻底颠覆了广告行业。

远距离图像与视频技术

——“中国目前可是3D打印的领袖”

远距离图像也是一个颠覆性的领域,比如电话会议、远程医疗。Oculus是Facebook刚刚收购的一家虚拟现实公司,我试过他们的产品,感觉特别好,是一种全浸入式的体验,非常真实。Facebook花了10亿美元去收购这家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屏幕,包括可折叠的屏幕。未来的屏,不仅仅是硬硬的一块,我们甚至可以把屏变得跟书一样,可以翻,可以折,里面的内容可变。还有一些没有屏的展示,比如说全息图。全息技术现在不完美,但以后可能也会对我们产生颠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读书的人,而是读屏的人。屏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逻辑。

3D打印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巨大颠覆就是,你以前认为硬件的那些东西,在未来都会变成软件了。3D打印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图纸,是能够更改的能够传输、修改的,是数据形成的。那么这就是一个跟我们现在谈到的这个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设备一样,它里面是也芯片的,美国人有一种期望,利用3D打印技术重新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但也有一种说法,中国现在是3D打印的领袖。

人工智能是可购买的智慧

——“离开办公室,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工作”

苹果的SIRI就是人工智能,你可以跟它对话。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人工智能没那么酷,都在后台运行。它可以处理X光片、处理法律证据、飞行问题等等。现在图形处理芯片的进步提升了机器学习能力,有一些机器可以看懂你的照片,告诉你这些照片是关于什么的,还可以跟你进行人际交互对话,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人工智能是你可以花钱购买的一种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去创业的公司,需要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某一个特定领域去增加智慧。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其实就是把人工智能的智慧放到车里。它的出现将影响交通状态、影响快递这样的行业和司机行业的人。

而真正的革命是:这些汽车今后将变成你的新办公室,今后你用汽车接收的数据将比你坐在写字楼里接收的数据更多。

电子货币是一种交流

——“动动嘴,数数钱的日子来了!”

钱很重要,但钱现在是一种交流。所有跟沟通性质相同的领域,比如说分享、合作、跟踪、广播、阐述或者是识别,都带有交流的性质。有一种加密的货币叫比特币,意味着这种沟通交流也是加密的。

比特币是一种加密的货币,但并不是隐形的货币。电子货币产生的交易都跟沟通一样,是可以跟踪的,其实是一种交流。所以比特币真正带来的颠覆是一种交流的感觉,而这种交流产生了钱一样的价值。

股权众筹的革命

——“众筹也会成为检验商业计划的调查卷”

美国现在有450个众筹平台,产生了一些非常成功的项目,它现在变成一个很大的生意,很多钱涌到这个领域。很多人用这个众筹网站并不是为了融资,而是用这个东西去做市场调查,去看看自己的商业计划书会不会受欢迎。最近众筹股权被承认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革命。

如果我们穿越到1980年代,告诉那时的人,30年以后你们会有维基百科,会有今天各种各样很酷的技术,没有人会相信。展望今后20xx年,也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篇3:凯文·凯利演讲读后感

凯文·凯利 (Kevin Kelly) 生于1952年, 被人们亲昵地称为KK。世界著名杂志《连线》 (Wired) 的创始主编。在创办《连线》之前, 是《全球概览》杂志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 的编辑和出版人。

被业界誉为“预言书”的《失控》作者, 2010年其中文版在中国登陆, 在中国互联网界和媒体界引起轰动。他的文章还出现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上。

除了作家之外, KK还具有多重身份:摄影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 同时还是亚洲文化、数字文化领域的学者。

2014年12月1日, 北京寒风刺骨, 国家会议中心里却一片火热。中国第一届社群领袖峰会在这里举办。凯文·凯利、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央视《互联网时代》总导演石强等业界大咖和社群领袖齐聚一堂, 探讨中国移动互联网及社群发展相关的前沿话题。

尤其是凯文·凯利的隆重现身, 立即成为媒体和大众热捧的焦点。凯文·凯利虽然档期排得满满的, 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本刊的采访邀约。此次的采访问题全部是会前向参会的各大社群领袖公开召集的, 从中本刊概括选取了5个问题, 涉及生活、商业模式、竞争、创造力等五个方面, 在第一时间现场对这位全球瞩目的互联网思想家做了深度采访。随着问答的精彩展开, 凯文·凯利这位被誉为互联网“预言帝”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揭开——

“我将技术在生活里所占的比重降至最低”

林:您说过, 与未来相比, 过去的20年微不足道!这很惊人, 因为我们以前从未听说过这样的言论。您也提到过很喜欢园艺和田园生活。当您的头脑里有了这么多对未来的预测, 您还能回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当中去吗?我十分好奇, 一个思想家是怎样生活的?

KK:当然可以回归到田园生活中去。平时我会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书籍。我读各种各样的书, 不限定在某一方面。我会将技术在生活里所占的比重降至最低, 我故意将技术在生活中的呈现保持在最少状态, 并且我在试着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实际上, 我认为, 需要使用尽量少的工具将我所做事情的效果最大化。所以, 我追求的是更少的工具, 而不是更多的工具。如果在生活中过多使用工具, 那么我的时间会花在这些东西上面。你知道, 如果我有太多的工具, 也许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维修这些工具。这不是我要的。

林:您说离开技术一段时间, 是特意这样做吗?

KK:是特意这样做的。我会特意离开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可长可短, 比如一周一次, 或者一年几周的时间。我会从现代化的生活中暂时脱离出来, 过一段时间后再回来。每当我再回到现代化科技生活中来, 我都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一切。这能让我保持激情, 让我持续不断地对我们所熟悉的这些技术提出挑战和质疑。

林:您时不时地离开“一小会儿”, 头脑会得到释放, 并会迸发出活力。是这样吗?

KK:是的。比如现在我在北京, 下一站我会去上海, 然后去云南来一次与少数民族在一起的旅行, 那里没有电, 没有技术, 我可以看花、远足, 就这样而已。等我回到城市, 我的头脑就会冒出新问题。要拥有创造性, 你就需要挑战各种既定的假设!

林:那么您会主动挑战各种各样的假设?

KK:是的。要成为真正的创新者, 你需要去质疑那些大家思维中都认为是正确的假设。在我看来, 许多人头脑中认为是正确的假设, 其实都是错的。如果你挑战了众人思维惯性中认为对的东西, 你就会创造出新的不同东西。

“免费模式不是唯一模式, 但是非常重要”

林:您长期观察谷歌公司。您说过, 谷歌是由免费搜索发展起来的巨头, 但它真正令人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因此, 免费只是商业模式。您认为免费模式仍然是互联网新创业者的首选模式吗?

KK:我的朋友克里斯·安德森提到过Freemium, 即免费增值模式。商业模式中有许多个层次, 免费是第一个层次。我认为, 免费是进入市场的一种良好模式。除了免费模式, 还可以有很多其他方式进入市场。然而, 免费模式仍是吸引客户的最佳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 (企业) 可以了解客户的需要, 并服务于他们。免费模式虽然不是 (企业营销的) 唯一模式, 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

林:所以您会认为这是非常有用的模式, 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

KK:对, 这是非常好的起步方法,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可以说, 在进入市场阶段, 免费模式是最有效而且最重要的一种模式, 但从长远发展来看, (企业) 还需要使用其他模式获取收益。

“未来十年预言:任何事情都能成为商业机会”

林:未来的十年, 您认为互联网创业有哪些方面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KK:商业机会太多了。所有的行业都会有, 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成为机遇。比如说人们现在卖饮用水, 二三十年前, 绝不会有人会说卖饮用水会有商业机遇, 因为大家觉得水是免费的。当人们真的发现水是可以销售的, 这就是商业机会。商业机会存在于任何地方。如果把买水和人工智能联系起来, 会发生什么呢?这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人工智能将会有无限的商业机会。

林: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商业机会吗?

KK:当然!这就是商业的魅力所在。我认为, 没有任何一件事不能被称为商业机会的。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被完成。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成熟、没有完善。所有的事情都在期待创新。各行各业都需要新思维, 比如石油挖掘、农业、出版业、媒体、音乐, 等等。任何事情都有机会。

林:您说过, 传统商业加上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是这样吗?

KK:是这样。但是, 任何事情都是商业机会!

林:我可以说, 没有任何事情已经被完成了吗?

KK:对, 没有任何事情已经被完成了!

“无论何时, 优秀企业都能创造自己的‘蓝海’”

林:在中国, B.A.T已形成事实上的垄断。许多人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 互联网领域已基本没有较大的“蓝海”, 因此新的互联网创业者应集中精力瞄准利基市场 (Niche Market) , 采取利基战略 (Niche Strategy) , 寻找相对较小的突破口, 争取能查漏补缺, 填补巨头垄断留下的空白。是这样么?

KK:完全不是这样的。我认为, 有无穷无尽的“蓝海”等待人们去创造。阿里巴巴当年做生意的时候, “蓝海”在哪里?没有“蓝海”。它创造了“蓝海”。Ebay、腾讯、Facebook也是这样。他们不是等待“蓝海”, 他们创造了“蓝海”。当其他企业还忙于寻找所谓利基市场时, 优秀的企业有野心创造自己的“蓝海”。

林:但是, 这些企业 (B.A.T) 的实力太强大了。

KK:自然形成的垄断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是好事。直接跟这些企业竞争当然会输, (创业者们) 需要创造自己的“蓝海”。

林:我们都知道谷歌几乎垄断了欧洲市场, 您认为谷歌是垄断企业吗?这是坏事还是好事呢?

KK:在欧洲, 谷歌当然是垄断的, 但我觉得这很好。人们不应该畏惧他们, 因为这些自然形成的垄断企业可能只会持续一段时间, 比如十年左右。自然垄断的存在时间都不会太长。

林:您是说过几年这些自然垄断企业都会消失吗?

KK:不, 不会消失。比如微软, 相比之前的自然垄断, 只是会黯淡, 因为谷歌时代来临了。实际上, 无论欧盟如何看待谷歌, 十年之后, 谷歌也会被其他自然垄断企业所替代。自然垄断企业只会昌盛十到二十年, 之后他们并不会消失, 而是被其他自然形成的垄断企业所替代。这些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林:在中国市场, B.A.T实力过于强大。许多小企业即使在市场中看到了非常好的机遇, 但是B.A.T也会迅速抓住这些机会进入市场, 把这些小企业踢出局。您认为这些小企业还有什么机会吗?

KK:有机会, 但需要很小心。要保持小型公司的机动性。小型公司需要有野心, 要创造自己的“蓝海”, 不要直接和大企业竞争。

林:您的答案是创造“蓝海”吗?

KK:是创造“蓝海”。有人说这是零和游戏 (Zero-Sum Game) 。但我认为, 这不是零和游戏, 因为有无限多的机会可以被我们抓住。

“领导力是使群体保持平衡的关键”

林:社群由不同个体组成, 个体创造力可能是很大的, 但当聚集为社群的时候, 人们可能会为了社群利益而有意无意地减少思考, 出现想法趋同。社群怎样才能不影响个人的创造力?

KK:我认为,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文化异同造成的。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在美国, 人们会较多强调个人主义, 而很难组成群体。在中国, 群体的概念要比个人概念更深入人心。我认为国际化也会影响到这个情况, 例如移民让人们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还有一方面是教育的原因。比如我们被训练在群体之外成为独立个体。当然还需要个人技巧和领导能力。其实这是一个微妙的东西, 需要一些技能。领导力在群体中是很重要的, 既将大家融合到群体里, 又能保持个人的独立。在我看来, 领导力是使群体保持平衡的关键。

林:如果请您来导演一部关于互联网的电影, 您会选择什么故事, 涉及什么元素?

篇4:凯文·凯利演讲读后感

以下是他的演讲正文:破坏性创新技术最初都是个笑话

最初的时候,破坏性创新的技术远比客户的要求差,是一个笑话。然而,当它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突然有一天碰到了消费者的需求点,就会产生很快的发展势头,成为市场上的统治者。

对于具有破坏性技术的创业企业来说,他们曾经非常挣扎,工作质量非常低,风险极高,利润极低,市场极小,商业模式也没有被重视过,理性的商人都不会去做这种生意。为什么只有创业企业和小企业会去做这些创新呢?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一个非常非常恐怖的事实是,大多数创业企业最后都是完蛋的!

另外,不管你们是做哪个行业的,真正对你们构成最大威胁的对手一定不是现在行业内的对手,而且那些行业之外你看不到竞争对手。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说一说那些我认为有可能产生颠覆的领域。

从铜时代到氧气时代

我想说的第一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不是物质,而是信息。它比我们所有的生物产能,人类的生产力都要快。世界上的信息量大到什么程度?需要用16乘以276次方去描述。人类每秒钟创造的网线长度已经超过了声速,这些就叫信息爆炸。到2050年,数据量将达到非常恐怖的100万Zetabit,这个时代就叫Zeta时代。

不同的商业时代使用不同介质传递信息。早期是铜,因为人们用电缆传输;然后进入硅的时代,硅制造成芯片。我认为下一个时代是氧气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通过无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就会超过通过有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

个人数据才是大未来

未来数据还有一个趋势:如今很多数据都在洲际间通过海底光缆来传输,是地理位置之间的传输。但今后很多数据会留在本地进行处理,甚至以每个家庭为单位处理的信息总量可能会比留在本地的数据总量还要大。再扩大一个层面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数据。我认为未来就是每一个人传递自己信息的时代。

亚马逊那样的大网站有一个节点去控制很多观众,我们称之为“云”;低一层次的就是一些本地的发送站,我们称之为“雾”;而最底层的称为网格,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接收端。我预言,接下来数据会更多地在每个人的智能设备之间传输,不会回到发射塔、交换机或者“云”里面。我们自己就形成了一个小的局域网。到2020年,超过2/3的信息传送距离不会超过1公里。那么像WiFi、蓝牙技术等目前虽然不是电信级别的技术,不是很严肃,利润很低,市场很小,问题很多,但是不是有可能颠覆未来呢?

介入网络的能力重于所有权

另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就是云技术。传统扩大网络很简单,就是把小的网络连起来,变成一个更大的网络,扩大网络规模带来的增长是几何倍数的。所以,有一个很大的云,要比分散成很多小的网络的价值更多。从这个互联网角度看,人数越多,你提供每个客户的成本就向零无限靠近,你基本上可以提供一个免费的服务。

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网络的能力要比实际拥有的所有权要更重要。由于物权是资本主义的基础,现在我们在颠覆所有权,对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所有生意都是数据生意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行业,你做的生意都是数据生意。你关于客户的这些数据,其实跟你的客户对于你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流转,从一个格式变成另一个格式。数据不应该以它的存储而定义,应该由它的流转来定义。

过去的数据时代,我们使用文件、文件夹、桌面这些东西。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数据就出现在网页上、链接里。今天我们用云,用标签、流来比喻数据。对现在来说,文件夹、网页什么的就不是最重要的数据。所有的东西都在我们的数据流里,有信息、有新闻。过去的关键词是我,现在的关键词是我们;过去的关键词是项目,现在的关键词是数据。我们处于整个互联网新时代的第一天,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如何量化自己,我也一直在参与这样的项目,把我们自身的一些信息去数据化。

我们使用很多设备去进行自我量化。我认识的一些人,会在身上装40多个传感器,不停地检测自己的数据。我们为什么要跟踪这些数据?有健康的原因,社交的原因,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还有很多非常前沿的数据测量工具,比如说有一种工具可以去分析我们呼吸气体里面的化合物,通过分析呼吸来判断你的血液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生产效率。

现在只是分享时代的早期

现在讨论很热的一个话题就是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监控。然而互联网总是希望去监控和采集数据,我们是很难去停止这个趋势的。我们每一台手机上都有一个摄像机,这意味着全球一共有60亿台摄像机。社会化媒体的兴盛,让我们总是不停在报告我们的位置。

我们现在谈论艳照门、国家安全局的棱镜,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数据一直被采集不安全。这些数据我们是无法停止被采集的,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怎么样把采集数据的模式从由某一个机构来掌控,变成你我之间去互相观察。比如,美国的警察带了一个传感器摄像头对市民进行实时监控,那么反过来,市民也可以带这个东西去监控警察对我们做了什么。

个性化与透明度是正相关的。如果你完全把自己藏起来,不对别人分享任何数据,你的个性化也为零。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就必须向外面展现你自己的数据,把你的信息传达出去。

我们现在还处于传统和前沿交替的年代,很多人说:我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医疗数据,财务数据,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性生活。但这些只是你现在的观点。我认为,今后人们会去分享这些数据,我们现在还处于分享时代的早期。

增强现实、新交互界面与视觉跟踪

大家都知道谷歌眼镜,而现在的可穿戴智能隐性眼镜可以直接贴在你的角膜上。可穿戴设备不止是眼镜,它可能变成衣服。我们用它来接收数据,同时也在传递数据,通过各种摩擦跟它互动。我们还给盲人做了一个可穿戴式的背心,上面有摄像头,可以看到前方,通过振动去告诉这个盲人怎么走。

新的交互界面,我在《少数派报告》中演示过。汤姆克鲁斯在操作一台电脑的时候,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敲键盘,而是浑身都用起来去跟一台机器互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可以操作一台电脑。如果我要再做一个科幻电影,我绝对不会让电影主角用键盘来操作电脑的,我会让他做一些手势,看上去就是在工作。

此外还有视觉跟踪。它会跟踪你的眼睛看的地方,知道你在看什么。通过视觉跟踪,我们还可以捕捉他的情绪,利用这些技术去跟踪他的眼球,去看他在看哪些内容的时候情绪变化如何,据此去更改我们的内容。结果就是,我们在看屏幕的时候,实际上它也在看我们。我们就可以去根据这样反馈来修改我们的作品。

语音技术也远不止是苹果的SIRI技术,比如说翻译。有一种实时的翻译工具,画面拍的是西班牙语,显示出来就变成了英语。这个是一个我们最后的一个人际交互的一个设想,就是除了前面说的这些,他是一个头盔,你带在头上它会去捕捉你的想法,你可以通过你的想法去操纵电脑。

注意力在哪儿,钱就在哪儿

现在的广告投放模式是花钱投给广告公司,为什么不去直接把钱花在你的用户上,让他看广告就能拿到钱呢?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这人的关注度在哪儿,然后用钱去买他的注意力,让他看我们的广告。这个人会影响其他的人,有影响力人的就应该给更多钱。

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我们应该有权利去让自己成为媒体,在自己上面放广告去赚钱。比如一些博客的下面会放一个广告,看上去挺酷的,不像是一个广告,而博主能拿到钱。另外人们应该有能力通过自己去制作广告赚钱。有消费者直接参与的广告制作、直接进行广告宣传,然后通过自己的社会化媒体变成社会化的一个广告。这彻底颠覆了广告行业。

远距离图像与视频技术

远距离图像也是一个颠覆性的领域,比如电话会议、远程医疗。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屏幕,包括可折叠的屏幕。未来的屏,不仅仅是硬硬的一块,我们甚至可以把屏变得跟书一样,可以翻,可以折,里面的内容可变。还有一些没有屏的展示,比如说全息图。全息技术现在不完美,但以后可能也会对我们产生颠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读书的人,而是读屏的人。

3D打印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巨大颠覆就是,你以前认为硬件的那些东西,在未来都会变成软件了。3D打印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图纸,是能够更改的能够传输、修改的,是数据形成的。那么这就是一个跟我们现在谈到的这个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设备一样,它里面是也芯片的,美国人有一种期望,利用3D打印技术重新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但也有一种说法,中国现在是3D打印的领袖。

人工智能是可购买的智慧

人工智能是你可以花钱购买的一种服务。苹果的SIRI就是人工智能,你可以跟它对话。通过人工智能去创业的公司,需要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某一个特定领域去增加智慧。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其实就是把人工智能的智慧放到车里。它的出现将影响交通状态、影响快递这样的行业和司机行业的人。

而真正的革命是,这些汽车今后将变成你的新办公室,今后你用汽车接收的数据将比你坐在写字楼里接收的数据更多。

电子货币是一种交流

钱很重要,但钱现在是一种交流。所有跟沟通性质相同的领域,比如说分享、合作、跟踪、广播、阐述或者是识别,都带有交流的性质。有一种加密的货币叫比特币,意味着这种沟通交流也是加密的。比特币是一种加密的货币,但并不是隐形的货币。电子货币产生的交易都跟沟通一样,是可以跟踪的,其实是一种交流。所以比特币真正带来的颠覆是一种交流的感觉,而这种交流产生了钱一样的价值。

股权众筹的革命

美国现在有450个众筹平台,产生了一些非常成功的项目,它现在变成一个很大的生意,很多钱涌到这个领域。很多人用这个众筹网站并不是为了融资,而是用这个东西去做市场调查,去看看自己的商业计划书会不会受欢迎。最近众筹股权被承认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革命。

据悉,如此神奇的互联网预言家将在2015年6月22日亲临中国吉林远东集团,参加第二届远东经济趋势论坛,并且与著名企业家徐哲、本土互联网专家高洪兵、互联网媒介先锋李亚等,就“移动互联时代的创业与梦想”等展开对话。云端之上,风云论剑,在这个全民都在大谈“互联网+”的大时代,凯文·凯利的中国之行,又会放出怎样的预言呢?

总之,“互联网+”这个世界非常大,让我们一起出去看看!

篇5:凯文·凯利的经典名言名句

“人们都说,没有什么能逃脱冷酷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最后归宿是一片热死寂。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宇宙在沉寂的同时,也在热闹起来,从旧物中带来新生、增加复杂性的新层次。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创造力。熵和进化,两者就象两支时间之矢,一头在拖拽着我们退入无穷的黑暗,一头在拉扯着我们走向永恒的光明。”《失控》

你借用别人的电脑时,就好像在用他们的牙刷。在你打开朋友的电脑的一瞬间,你会发现:熟悉的部件,陌生的排列;你自以为了解这个地方,却完全找不到北。似曾熟悉,却又有它自己的秩序。随之而来的恐怖——你在……窥探别人的思想!-《失控》

世上本无我,庸人自设之。-《失控》

谁具有灵活的外在表现形式,谁就能获得回报——这正是进化的精髓所在。一付能适应环境的躯体,显然要比一付刻板僵硬的躯体更具优势;在需要适应的时候,后者只能像等着天上掉馅饼一样期待突变的光临。不过,肉体的灵活性是「代价不菲」的。生物体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一样灵活。适应一种压力,就会削弱适应另一种压力的能力。-《失控》

最深刻的技术是那些看不见的技术,他们将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直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书写的技术走下精英阶层,不断放低身段,从我们的注意力中淡出。现在,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水果上的标签、电影字幕等无处不在的文字。马达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像一只巨大高傲的野兽;但自那以后,他们逐渐缩小成为微事物,融入(并被遗忘于)大多数机械装置之中。-《失控》

要成长为新的物种,就要经历所有你不会再扮演的角色。-《失控》

电脑游戏让人上瘾的全部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我想不出有什么东西比做一个神更能让人上瘾的了。《失控》

生命是一种连结成网的东西——是分布式的存在。它是在时空中延展的单一有机体。没有单独的生 命。哪里也看不到单个有机体的独奏。生命总是复数形式(直到变成复数以后——复制繁殖着自己——生命才成其为生命。)生命承接着彼此的联系,链接,还有多方共享。“你和我,血脉相同,”诗人莫格利柔声吟咏。蚂蚁,你和我,血脉相同。暴龙,你和我,血脉相同。艾滋病毒,你和我,血脉相同。-《失控》

“我最终发现,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类似的行为,不是设法创造出真正复杂的生物,而是给简单的生物提供一个极其丰饶的变异环境。”-《失控》

生命像一个极端分子,运行起来时狂热而不加节制。它到处渗透,充塞大气,覆盖地表,还巧妙地进入了石床的缝隙?谁也无法拒绝它。如洛夫洛克所言,我们每挖出一块远古岩石,也就同时挖出了保存在那里的远古生命。-《失控》

全球经济都在远离物质世界,向非实体的比特世界靠拢。同时,它也在远离所有权,向使用权靠拢;也在远离复制价值,向网络价值靠拢;同时奔向一个必定会到来的世界,那里持续不断发生着日益增多的重混。-《必然》

所有秩序都终归于混沌,所有火焰都将熄灭,所有变异都趋于平淡,所有结构都终将自行消亡。《失控》

互联网已然是全世界最大的有效运转的无政府组织。每天有无数条信息在网络用户间传递,而无需考虑中央权威的利益。-《失控》

造化所生的自然王国和人类建造的人造国度正在融为一体。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失控》

网络把隐私从道德领域转移到了市场领域——隐私成了一种商品。-《失控》

当所有商品的费用都在向零靠近时,唯一一件还在增加费用支出的事情就是人类的体验——这是无法被复制的。-《必然》

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拆解,任何事物都可以被重组。任何可被测量之物都会被量测,任何可被跟踪之物一定会被跟踪,任何能够被分享的事物一定会被分享。我们需相信那些不可能之事。

下一代颠覆性的平台就是虚拟现实,而它已经到来了。-《必然》

生物世界和人造物品世界之间的桥梁是彻底不均衡的永久力量——一条叫做生命的定律。将来,生物和机器将共同拥有的精髓——将把它们和宇宙中所有其它物质区别开来的`精髓——是它们都有自我组织改变的内在动力。-《失控》

不管环保激进人士怎么说,完全消除地球上的生命洪流都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即使是核弹,也无法在整体上令生命停止,说不定,它实际上还能增加非人类的变体。-《失控》

为何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不是莽莽苍苍?为何生命尚未遍及海洋并充满天空?我相信假使由它自生自灭,地球总有一天会绿成一体。生物体对天空的侵入是相对较近的事件,而且事情还没完结。海洋的完全饱和有待巨藻铺天接地,进化到能抵御风浪的撕扯。但最终,生命将凌驾一切,海洋会变为绿色。-《失控》

虽然均质性也能产生多样性,但是不一致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假使地球像闪亮的轴承滚珠一样平滑——像完美的球状恒化器般均衡地分布着同样的气候和土壤——那么地球所拥有的多姿多彩的生态群落就要大大减少。在一个持久不变的环境 里,所有的变异和多样性必须由内力驱动产生。其他共同进化的生命将是作用于生命的唯一限制。-《失控》

用最普适的话来说,进化是紧密的网络,生态是松散的网络。进化性的改变像是强力束缚的进程,非常类似于数学计算,甚或思维活动。在这种意义上,它是“理智的”。另一方面,生态变化则像是低等智力的、迂回的过程,以那些对抗风、水、重力、阳光和岩石的生物躯体为中心。-《失控》

没有恶劣环境,生命就只能自己把玩自己,但仍然能够产生变异和新特性,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工仿真界,通过将生物投入恶劣而变化多端的环境都能产生更多的多样性。-《失控》

生命是终极技术。机器技术只不过是生命技术的临时替代品而已。-《失控》

在这个时代,开放者赢,中央控制者输。-《失控》

记忆是感知的再现!-《失控》

唯有庞大的网络结构才能包容形态的真正多样性。由真正多元化的部件所组成的群体只有在网络中才能相安无事。这就是为什么网络差不多与民主和市场意义等同的原因。-《失控》

未来的公司形态会不断地演化,去中心化,分布式,强化合作,适应变化,直到彻底地被网络化。终极公司的形式将会变得与生物体相同,无缝地集成到生态圈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失控》

一个纯粹网络化的公司,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分布式、去中心化、协作以及可适应性。-《失控》

在任何社会中,只要交流和信息连接的强度适中,民主就必然会出现。-《失控》

大自然之所以能产生令人震惊的多样性,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失控》

在混沌中存在着秩序。-《失控》

开放是网络内在的精神;没有开放,就没有网络。-《失控》

镜子可以构成一个信息回路的绝妙实现。普普通通的两面镜子相对放置会产生奇趣屋效应,不停的将一个物象来回映射,直至消失于无穷回溯中。那么如果其中一面镜子具备了变色龙似的反应功能,既能反射又能产生影像将会如何呢?这种试图将自己与自身镜像保持一致的行为不断扰乱自身的镜像。它有可能最终定格于某种可以准确描述的稳定状态么?-《失控》

出生环境恶劣的极地生物,必须随时应对大自然强加给它们的难以捉摸的变化。夜晚的严寒,白昼的酷热,春天融冰过后的暴风雪,都造就了恶劣的栖息环境。-《失控》

生命将自己分散成为显在的众多个体,但这些不过是幻象。“生命[首先]是一种生态属性,而且是稍纵即逝的个体属性。”-《失控》

将来某一天,银河系也可能变为绿色。现在不利于生命的那些行星不会永远如此。生命会进化出别的形式,在目前看来并不适宜的环境里繁盛起来。更重要的是,一旦生命的某个变体在某处有了一席之地,生命固有的改造本性就会着手改变环境,直到适合其他物种的生存。-《失控》

生命将会充满宇宙。没有人知道生命所引起的物质扩散的理论极限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太阳最多能支持多少带有生命印记的物质。-《失控》

未来可能发生的12种必然: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必然》

我列出了至少8种我们在为一些可以免费得到的产品时,所获得的无形价值。分别是:①即时性;②个性化;③解释性;④可靠性;⑤获取权;⑥实体化;⑦可赞助;⑧可寻性。-《必然》

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必然》

在我们向使用权靠拢并远离所有权的长期进程中,有五个深层的科技发展趋势起着推动促进的作用:①减物质化;②按需使用的即时性;③去中心化;④平台协同;⑤云端。-《必然》

上一篇:寄衣曲,寄衣曲张籍,寄衣曲的意思,寄衣曲赏析下一篇:金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