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2024-04-14

国产操作系统技术(共9篇)

篇1: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国产新技术电影发展有望

把3D新技术影片作为当代电影发展战略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过,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怎样才能让中国的新技术电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具有竞争力?

其一,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的特点。在2D影片泛滥时候选择3D新技术电影,这本身就是一种特色,而今3D技术电影也陆续增多,所以在内容上更要别具一格。我们在遵循创作和营销规律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统筹好自身特有资源,通过一定的整合策划创作出精良、风格独特的产品,形成自有品牌,并在观众群体形成好的口碑,对国产动画有信心。

其二,要充分开拓国际市场。近期的《兔侠传奇》成功的海外发行,发行人唐铭基发现,虽然目前中国的3D动漫电影与好莱坞有差距,但纵观全球,能做出较有水准的3D动画电影的国家却无几,具有中国特色的《兔侠传奇》其实与《功夫熊猫》不相上下。放眼世界才更加了解自己,因此《兔侠传奇》才会尝试进行这样的大规模海外发行。

其三,要学习更多的电影科技。电影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国电影要在国际上赢得头筹,必须要有信心,勇于探索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不甘落后。比如某电影集团已经开始利用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来制作3D电影,过去需用半年的工作时间现在两星期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

从最近发布的一些国产3D动画电影来看,与世界级的差距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努力创作高水准的电影让广大影迷接受后,赶超好莱坞并非空谈。

----本文由福建博思智业文化传播(http:///)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篇2: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国家测绘局举办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成果汇报展示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出席

图为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右三)、副局长李维森(右一)观看试飞成果。本报记者 吴江 摄

本报讯 记者王玉玲报道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基于应用国产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为数字城市建设、国家应急救灾、国土资源监察和新农村测绘保障等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数据获取手段。这是记者日前从国家测绘局举办的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成果汇报展示会上获悉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国家测绘局副局长王春峰、李维森,总工胥燕婴出席展示会。李维森在会上讲话。

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是高分辨率高精度遥感影像获取和处理的新技术。它以无人驾驶飞行器为飞行平台,负载数码相机、数码摄录机等数字遥感设备进行拍摄和记录,通过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影像的同步传输,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实时调查与监测。

展示会上,分别来自科研院所、企业共5家单位的20多个机型的低空无人飞行器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徐德明在现场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卫星遥感和普通航摄技术为主的测图手段由于数据获取能力不足和现势性差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需要。而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小范围、全天候、高现势性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问题,以其机动灵活、适用范围广、安全高效及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数字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灾害应急与处理、重点工程建设、国土监察、资源开发等领域初露锋芒,成为我国现有测图手段的有效补充。徐德明形象地说,利用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可进行低空飞行作业,一方面可降低飞行对天气的依赖,另一方面可形成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影像信息。同时无人飞行器对起飞与降落的条件要求极为宽松,可以采用弹射式、手抛式等多种起飞方式,也可以进行“一键式”回收,真正实现“点哪飞哪”的飞行目标。而且,由于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卫星遥感和普通航空摄影,可使航空测图扩展至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以及日常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国家测绘局十分重视基于国产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研发工作,目前已有多家机构10余个型号的产品通过了国家测绘局的科技成果鉴定。

李维森在会上说,发展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是为国土资源服务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测绘现势性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应急救急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李维森指出,目前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还处在发展初期,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少真正适合航测的基于无人飞行平台,采用民用数码相机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测绘要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不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高强度作业要求,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等。因此,第一,要加快生产、配备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要尽快在各个省级测绘单位首先发展,先把省级队伍装备起来,然后有条件再推到市里,要优先配备为国土资源和数字化城市建设服务的队伍。第二,要加大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研发力度。国家测绘局已经向科技部申请了轻小型航空遥感“863”重点项目,当前就是要组织好力量,在测绘遥感专用无人机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制定、适用的机载传感系统研制、相关核心技术瓶颈、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取得突破。第三,要加强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尽快制定基于低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应用管理规章和相应的内外业作业流程及规范。第四,要建立起系统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五,要做好相关成果的宣传工作。一定要大力宣传,扩大测绘高新技术产品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潜在客户群,为相关成果推广做好服务。

如何选择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

新任的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表示要在全国推广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

http://

看到这样的消息,个人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可算是盼到这一天了,终于可以看到无人机黎明的曙光,几年的功夫没算白费,也为我们能在这个领域施展拳脚提供了更广的空间平台;忧的是我们这一行的现状还没有乐观到可以产业化的程度,这一点可能就连高层用户(国测)也不是很了解,他们看到的可能全是非常漂亮的无人机样品,和一些花拳秀脚摆设,他们或许还没认识到这些系统的运用还是离不开非常专业的人员操作。报道称,无人机可以在20---400米高度作业,不知是报道有误,还是业内人士忽悠记者,记者再误导大众,搞不懂用于测绘遥感的无人机,飞那么低想要干啥,表演吗?!

这些所谓的客户们可能以为用无人机测绘遥感系统可以解决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测绘任务,诸如现势性、全天候、低空云下,随时随地可以作业,还有令人头痛的精度等等。(报道说:传统测图手段由于数据获取能力不足和现势性差的技术局限,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需要。而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可进行低空飞行作业,一方面降低了对天气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形成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影像信息。)岂不知无人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摘自国测副局长的一段表示:

李维森在会上说,发展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是为国土资源服务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测绘现势性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应急救急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李维森指出,目前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还处在发展初期,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少真正适合航测的基于无人飞行平台,采用民用数码相机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测绘要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不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高强度作业要求,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等。因此,第一,要加快生产、配备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要尽快在各个省级测绘单位首先发展,先把省级队伍装备起来,然后有条件再推到市里,要优先配备为国土资源和数字化城市建设服务的队伍。第二,要加大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研发力度。国家测绘局已经向科技部申请了轻小型航空遥感“863”重点项目,当前就是要组织好力量,在测绘遥感专用无人机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制定、适用的机载传感系统研制、相关核心技术瓶颈、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取得突破。第三,要加强基于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尽快制定基于低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应用管理规章和相应的内外业作业流程及规范。第四,要建立起系统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五,要做好相关成果的宣传工作。一定要大力宣传,扩大测绘高新技术产品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潜在客户群,为相关成果推广做好服务。

从这段表述看,这行还没有热到令人头脑发昏的程度。还能清醒地看到其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我觉得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纯属个人认识)

一、首先还是体制上的问题,省一级的测绘局级单位(局长说了还要在市一级也要推广)在编制上有可能为这套系统配备一套专业的技术人员吗?可以培训,但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有效正常作业的程度?有可能是一旦他们有了这套系统,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就会像哺乳永远长不大的婴儿一样为其做终身”奶妈”;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因玩不转而让他放在仓库里或某个陈列馆里睡大觉和摆样子。山西国土厅用于监测非法煤矿的无人机项目就是例子。所以,如果没有一个灵活的运作机制,外业飞行团队将是制约其应用发展的瓶颈。

二、技术上能达到全天候和随时随地吗?我在外业工作过程中感受太深太多,所以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罗嗦几句。

A、据我所知,要想获得一定质量标准的航片,对天气的要求不会那么随便,“靠天吃饭” 是干我们行的口头语:雨天不能飞、阴天不能干、云低了不行、风太大了也不成、一天最佳时间段(10点至15点,最好的时间口大概是正午左右两个小时)以外不能作业。。。即载人航测机不能作业的时间里,无人机同样不能作业。

B、要求航测无人机能随时随地展开作业,对机型的选择就成为关键。无人机可以不用专用的机场或跑道,这点不错,但不等于说不需要场地啊。针对不同的机型,对场地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有无人机作业经历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认识,在接到飞行任务书确定了作业区域后,首先是找用于起降的场地,一旦找到合适的起降场地,任务就完成了一多半了。因为场地问题是解决安全作业的首要因素,绝大多数飞行事故都出在起飞和降落阶段。见针对我们常用或用惯的机型对场地的要求:(http:///content.asp?db=TECH&id=1106617)。

我的感受是:

1、常规布局、后三点、有滑翘的飞机,它能适合多样复杂场地。在这几年的作业中发现,这种布局的飞机,可以在不是很平的土地、草地、河滩上顺利起降,对地面平整度要求低,经常是连蹦带跳、连滚带爬的完成起降,非常皮实耐用。

2、那种后退的、双尾撑、前三点的看似很漂亮、很像无人机的飞机,对场地的挑剔程度就有点苛刻了,很难做到“随时随地”完成作业任务,如果是出于宣传和演示为目的的飞行还是不错的。我有点不明白国测为省测配备的是什么形式的无人机系统,早些时候就听说有这么回事,据说一套系统要150w。我是想当然的认为:肯定会是那种外表很酷、后推的、全复合材料、看着很像回事的那种吧,像这样的:

但这样形式和布局的无人机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就太苛刻了,得找有机场的地方,肯定做不到随时随地应对复杂场地的,应用范围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在跑道条件极好的条件下完成作业任务,还得提心吊胆的——很贵哟!真要给我这么个玩意要我飞,我宁可把它当爷供起来才省心。别提什么弹射伞降,这种方式不是想象的那么靠谱,对飞行安全的系数太低不说,还要有一辆专车和一大帮人伺候它,是个费心费力的差事。我们平时能看到的都是在给用户做演示和实验时,挑个好的可以滑跑起降的场地-----在那表演。再说这种方式也还是需要满足一定的场地和空域要求。恰在山区地形这类的区域里,地面找不到一块稍微平坦、周围开阔到能为飞机顺利起降的一块空域的场地。有时,即使供支设弹射架的场地也很难找到。像下面图中这类场地肯定适应不了。

三、针对以上问题讨论,什么样的飞行平台系统更能适合将要推广的‘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这个问题有点杞人忧天,早在两三年以前就有具有军方和政府背景的某公司投入重金(近2亿)开发这一系统,还有可能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这个项目将要推广应用于全国(仅是个人猜测)。因牵扯到系统问题,诸如机载遥感设备多样化小型化问题、后期处理精度问题、可靠性问题等等,面太宽了,不便在此展开讨论。仅就无人机平台的形式和技术参数等进行讨论---仅限于本论坛或圈内的纯技术讨论。

在此先提出对飞行平台的要求,供讨论:

一、能满足在仅使用小型高像素数码相机完成测绘遥感作业;

二、能满足高效快捷简便安全获取数据;

三、尽可能满足随时随地展开作业;

四、尽可能满足准全天候如抗风能力、非夜间、阴天但可在云下作业的平台。

五、尽可能完成载人机不便或无法完成的情况下,由无人机来完成。如多块小面积、危险场所、远离机场或没有可供其起降场地的区域。

六、其他要求,大家提吧。

篇3: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国产化,支付系统,信息安全,自主可控

一、支付系统信息技术国产化的必要性

美国凭借在信息技术上的巨大优势, 掌控了全球大部分软硬件产品市场, 并凭借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手段维护其技术霸权。这种技术霸权给美国带来了级大的便利, 它可以进入世界上任何一个信息系统, 获取需要的数据并为其所用。而我国在主机、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云计算等方面对国外的依赖度很高, 其中关键应用主机系统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已建的重要信息系统的主机几乎均为外国品牌, 尤其是金融业普遍采用“IOE”架构, 对国外IT技术依赖尤为严重, 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弊端。国外产品后门频曝, 数据安全难以保证, 微软的“黑屏事件”、RSA的后门漏洞、赛门铁克误杀事件乃至“棱镜门”等事件都表明很多国外产品均装有后门;国外产品维保费用高昂, 银行运维成本难以控制;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使国内同类产品用户稀少, 生态系统难以健全发展, 以至于很多国内厂商依赖于国家重点项目经费支持, 严重打压了其自主创新的生存空间, 制约了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支付系统作为跨行资金汇划的枢纽和主要渠道, 是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 连系着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 第二代支付系统连接了300多家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及13万多家间接参与者, 覆盖了全国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并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中国银联等金融市场清算结算机构接入办理业务, 与公众的跨行资金活动息息相关, 其资金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不一定能保证安全, 但不使用自主可控国产化技术则一定不安全。要想真正保障支付系统乃至整个金融业的信息安全, 必须打破被“IOE”等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 这需要国内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二、支付系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第二代支付系统作为人民银行的重要业务系统, 承担着各参与者的支付业务、资金往来和货币市场交易的资金清算重任, 是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 也是跨行资金汇划的枢纽和主要渠道。

(一) 支付系统的总体架构

第二代支付系统的整体架构沿用了第一代支付系统, 自上而下分为国家处理中心 (简称NPC) 、城市处理中心 (简称CCPC) 及直接参与机构 (简称MBFE) , 分别负责自身主机、网络、存储、数据库、信息安全设备的运行维护, 支付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升级等工作由NPC承担。

第二代支付系统构建了一个高可用的支付报文传输平台 (Payment Message Transmission System, PMTS) , 实现参与者与支付系统之间安全可靠的支付业务报文传递。支付系统与参与者及其他外围系统的关系如图1所示。

支付系统与其他全国性大型应用系统类似, 除了自身应用软件外, 还需硬件 (如服务器主机、存储、终端) 、基础软件 (如数据库、操作系统及中间件) 、网络设施 (如通信线路、路由器、交换机) 及信息安全设备 (如防火墙、加密机、入侵检测) 的共同支撑, 缺一不可。

(二) 支付系统的主机设备及基础软件

支付系统业务量近几年一直在稳步增长, 资金交易规模持续增加, 业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巨大的交易量对主机、存储、数据库等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日终对账数据又是以支付系统数据为准, 因此, 本着“安全稳定运行为第一要务”的原则, 在设备采购上性能及稳定性是主要的筛选条件。

目前在用设备绝大部分是国外品牌, 主机普遍使用的是IBM Power小型机, 存储使用的是日立和IBM的中端存储, 并通过IBM的SVC实现了存储空间的统一管理和虚拟化。支付系统终端设备中终端操作机器基本为联想品牌, 但打印机、传真机、可视电话等设备基本均为国外品牌。

基础软件方面, 主机的操作系统是I BM小型机的A I X操作系统, 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是普遍的Windows XP和Win 7;消息中间件支持MQ, TLQ等多种方式;办公软件使用的是Microsoft Office和WPS;数据库使用的是DB2, 并通过IBM的CDC实时数据复制和同步解决方案将交易库数据实时同步到查询库, 供数据查询使用。支付系统的报文传输平台PMTS是清算总中心自行开发的, 报文格式按照ISO20022标准设计, 相关业务系统均自行开发设计。

(三) 支付系统网络设施

支付系统网络可分为3层, 最上层是NPC的核心数据交换网, 下面是NPC与CCPC连接的广域网, 通过4条网络专线连接, 最下面是CCPC与MBFE连接的金融城域网, 如图2所示。

目前, 支付系统使用的网络线路包括联通ATM、铁通SDH、电信ATM及卫星线路, NPC和CCPC在用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均为思科等国外品牌。

(四) 支付系统的安全机制及相关设备

第二代支付系统采取的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等, 为支付清算系统各业务系统提供认证、访问控制、数据的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及抗抵赖性、入侵防范、安全审计等安全服务, 如图3所示。

支付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中所涉及的相关设备及应用软件包括天融信防火墙、山石防火墙、启明星辰入侵检测设备、漏洞扫描系统、IP加密机、PKI系统、赛门铁克防病毒软件、Landesk补丁分发软件、ACS服务器、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等。

三、稳步推进支付系统信息技术国产化

推进支付系统国产化必须把握好安全和高效的关系, 在全面、合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国产化推广规划, 按计划稳步实施。

(一) 支付系统信息技术国产化推进的原则

1. 风险可控, 安全第一。

要客观评价国内外产品差异, 深思熟虑后完善推进步骤, 在确保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国产技术的应用。不能为了支持国产技术而不考虑现实问题, 一窝蜂全部以国产技术代替。

2. 保障可靠, 高效运行。

支付系统对故障的响应时间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国产技术时要保证厂商的响应时间, 出现故障时能够在要求的时间内予以解决, 在购买前应进行试用, 选择客户体验较好的厂商进行合作。

3. 分步实施, 循序渐进。

由于第二代支付系统在2013年才投入使用, 主机存储等设备产品较新, 还无须淘汰, 在此情况下若一概进行国产化, 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应当通盘考虑, 借助设备更新改造的机会逐步推进国产化进程, 从外围应用着手, 从国产成熟技术开始, 平衡进度, 逐步推进。

4. 政策倾斜, 主动作为。

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是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 作为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 清算中心对推进国产化进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国产化也要有坚定的态度和信心。在进行产品采购和使用时, 要给予国产产品一定的倾斜, 对其不足要抱以宽容和耐心, 支持和培育国产技术不断壮大。

(二) 支付系统信息技术国产化推进的步骤

推进国产技术应用的主要目标是为实现系统信息安全, 也是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国产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基础软件还不能支撑支付系统运行需要, 因此, 推进支付系统国产化进程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循序渐进。

1. 推进成熟国产技术在支付系统中的全面应用。

支付系统所涉及的成熟国产技术包括PC、终端设备、PC服务器、中低端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桌面软件、防病毒软件等。一直以来, 国产设备由于低价, 总是给人一种稳定性不足的印象, 但实际上, 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如PC、终端设备、桌面软件、网络及安全设备等与国外同类软硬件产品相比, 可以说是质同价更优。在采购中, 应摒弃以往偏见, 给予这些发展成熟的国产软硬件产品更多机会。

一是借助网络设备改造机遇, 构建自主可控金融网。目前, 支付系统所使用的网络核心设备包括路由器及核心交换机均为思科品牌, 对支付系统网络安全来说存在巨大隐患。目前支付系统网络设备基本已达使用年限, 正处于逐步更新设备的阶段。可以借助设备更新这一契机, 将中低端网络设备全部更换为性能已具备可替代能力的国产网络设备。这样在未降低网络可靠性的前提下, 既降低了采购成本, 又降低了后期运维成本, 并使支付系统网络实现自主可控。

二是加快推进安全设备及软件全面国产化进程。信息安全产品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工具, 支付系统目前在用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IP加密机、数字签名设备等均为国产设备, 但防病毒软件、补丁分发工具、密码算法等仍为国外产品。NPC已意识到基础算法和防控软件的重要性, 在2015年进行了国密算法SM2在支付系统中的测试, 并择机实施算法更换。防病毒、桌面管理等安全软件也在积极试用中。

2. 推进逐步成熟的国产核心硬件产品在支付系统中的试用进度。

国产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 关键在于国内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其实, 技术水平就像路一样, 走的人多了, 路就出来了;技术水平也一样, 同一产品用的人多了, 解决的问题多了, 水平自然就提上来了。对于正在逐步发展成熟的核心硬件产品, 如存储、高端网络设备、国产高端服务器等更是如此, 没有用户它更难以发展成熟。可以先在外围系统如属地数据下发、生产指挥、流程平台等开始, 借助系统新建、更新等机会, 为厂商提供试用场景, 积极开展产品试用, 待产品发展较为成熟, 性能评估稳定可靠后, 逐步正式投入使用。

3. 加强与国内科技企业合作, 共同推进架构调整及新技术研究。

目前, 支付系统所使用的仍是传统的“IOE”模式, 国内科技企业如阿里巴巴, 用廉价的x86服务器代替小型机, 用基于开源的数据库代替Oracle, 并不再使用高端设备, 实现了去“IOE”的目标。可以与类似的IT企业, 如阿里、华为、浪潮、中兴、南大通用等进行深度合作, 汲取它们系统维护方面的先进经验, 同时也要思考支付系统架构的调整方向, 逐步探索采用x86服务器代替小型机的可行性。对于国内还没有成熟商用产品的数据库、操作系统等软件, 作为用户可以与厂商进行长期战略合作, 积极跟踪业界的发展动态, 借鉴其他企业、银行的先进经验, 做好技术储备。

(三) 强化培训,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运维水平

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部门属于人民银行, 受到体制限制, 维护人员的数量不可能像阿里等大型IT企业一样庞大。国产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 原有的技术力量将无法满足新技术体系的需求, 为此, 要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要尽可能引进懂新技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以弥补技术缺口;另一方面, 要加大对新架构、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 如派遣维护人员参加业界领先的技术论坛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针对性技术培训等, 切实提高自身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因为只有深入研究各项相关技术才能清楚认识到国产技术的优劣, 找到更为稳妥的着手点, 更好地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国产化是大势所趋, 但要在短期内真正实现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对国内厂商而言, 打铁还需自身硬, 目前所处的阶段仍然是不断向具有先进核心技术和丰富经验的国外厂家学习, 清楚自身的技术水平, 应专注于提高自身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结合价格优势, 适时推进。

国家层面应通过政策指导等方式引导企业立足长远, 潜心于核心技术的掌控, 同时加强质量管理, 完善服务体系, 只有这样整个国产技术的生态环境才会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另外, 没有用户, 企业难言发展, 但目前社会舆论、监管机构、客户等对支付业务的连续性要求非常高, 这对推广使用国产技术的积极性有较大影响。国家政策应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为支付系统乃至整个金融行业使用国产技术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正向激励企业使用国产产品, 形成用户与厂商的战略联动, 营造良性发展的市场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承涛.关于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国产化的思考[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4 (12) :3-5.

[2]杨晨.产业强大:实现信息安全战略的基础保障[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4 (11) :30-37.

篇4: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1979年,中国引进Unix操作系统,许多科研院所和院校参与了以Uni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有少许影响,但市场份额不大。

1989年,原机电部副部长、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出访时了解到,发展中国家巴西开发了一个操作系统叫COBRA,是基于AT&T的SVR2.0的Unix类的操作系统。回国后,他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中国开发自主版权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多次研讨。

与会专家都认为,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计算机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同时,大家认为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基于Unix的开放式操作系统也是可行的。

“完全自主”的最初尝试

当时,中国计算机服务总公司与中国软件技术公司共同承担了这一任务(后来这两个公司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即后来的上市公司中国软件)。1992年3月,这一任务作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专题,被正式批准在“八五”攻关计划中立项。

从1989年到1993年,COSIX1.0操作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如何取得完全自主版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取了各种措施。

比如,在制定规格定义时,尽可能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不参照别人的产品;在进行设计和编码时,不允许开发人员接触相关的引进技术;在进行产品验收时,如果发现与国外技术有“实质性相似”的问题时,采取对开发人员提出质疑的方式,确保这种“类似”不属侵权。

现在来看,这种闭门造车的写代码方式,颇为符合当下“完全自主可控”的思潮,但由于兼容性和适配性的问题,闭门造车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突破关键技术

随后的1994年到1995年,课题组总结初始阶段的开发经验教训,决定把国产操作系统开发的重点集中在做出自己的特色上。比如中文界面开发、微内核技术研发、系统安全研究等。这种转变,不强调100%的版权,有效避免了对一些成熟技术的重复开发。

特别是课题的成果COSIX V2.0操作系统,它是一个以微内核为基础的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多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成功地突破了当时很多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符合国际标准、与COSIX V1.X二进制兼容、支持UNIX界面、可剪裁性好。

但它在产品化和商品化上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快,这些设备驱动的广泛兼容成为操作系统市场化的关键,也使系统的应用推广遇到了很大困难。另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COSIX系统在网络支持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996年到199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九五”头两年的攻关计划,使得COSIX的开发工作继续进行。经过两年的工作,开发出的COSIX V2.1版本,在技术上、网络支持和商品化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随后,中国软件通过和康柏公司的合作,在操作系统的产业兼容和国际化方面能力进一步加强。

世纪之交的巅峰

但在那个时代,一个耀眼的新星已经在操作系统界冉冉升起:那就是Linux。

随着上世纪90年代Linux的诞生和开源运动的兴起,Linux凭借着轻健、开源、功能强大等优异特性,无可置疑地席卷了整个操作系统产业,抢夺了许多Unix的市场,与其一同成为当时国产操作系统开发的主流。

实际上,绝大部分国产操作系统是以Linux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的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从此焕然一新。

1999年可以说是中国Linux的元年,那一年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三家影响深远的Linux企业:中软Linux、中科红旗和蓝点。

这三家公司几乎前脚接后脚地宣布自己将从事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单在这一年里,中软Linux1.0、红旗Linux1.0和蓝点Linux1.0先后发布,在当时极大地震撼了IT产业。

很多用户一夜之间就见到了这个只在当时BBS上广为流传的操作系统,亲身体验后发现“似乎看上去也不差”,一些敢于尝鲜的用户和硬件厂商随即宣布引入这些当时大热的国产操作系统。

一时间舆论纷纷,并且带动了大批厂商跟随试水Linux。可以说,在1999到2001年间,你要是不说自己和Linux有关,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IT的。

这三家明星企业在随后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尽管最后它们的结局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确定的:Linux从此开始一统国产操作系统的江湖。

马化腾艳羡的另一只企鹅

而2000年,注定属于蓝点,三家企业中背景最不起眼、但是却最耀眼的一家。

蓝点在成立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先后拿下三个OEM大单,仅凭这三张大单,蓝点每月出货量可以做到15万套,一跃成为中文Linux最大的供应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

2000年3月7日,还那样年轻的蓝点就通过借壳方式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一天股价就上涨400%,市值超过4亿美元。这个国产系统的市值峰值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当时,深圳华强北赛格工业园里有两家以企鹅为公司标志的企业,一个是蓝点,还有一家就是腾讯。

从上市的时间和力度来说,当时的蓝点还强于腾讯。蓝点搬家时,照例买了乳猪,赛格工业园里不少创业者都跑过去吃烤猪喝啤酒庆祝乔迁之喜,据说当时楼上的马化腾也一起去吃了烤猪。一位腾讯当时的创业元老还曾和IT观察家林军感慨,说最开始腾讯的目标是超越蓝点。

然而,这两只企鹅还是在命运的分岔口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腾讯成功度过了那个互联网最冷的冬天,蓝点却没有。

Linux一统江湖

踌躇满志的蓝点创始人为了更高的目标,将企业的未来转型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上。如果说在2010年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努力还有可能成功。可16年前,那个过分单薄的市场还无法支撑如此超前的理念。

市场给了他们响亮的回答:机顶盒、网络终端和PDA项目全部失败。

2000年席卷全美的纳斯达克股灾将蓝点的股价打落谷底,失去了融资能力的蓝点在市场中跌跌撞撞,一路走向深渊,如同流星般划过2000年中国Linux产业的天空,之后便不知所踪。

另外的两家公司,中科红旗曾一度在Linux市场占有率上远抛下对手,成为国产操作系统代言人,最终却受困于多方面因素,于2014年宣告解散。被五甲万京集团接手后,它目前仍在缓慢恢复中。

而三家中并不起眼的中软Linux,专注于行业市场,走的是产业联合的路子。2003年,中软Linux全部团队进入新成立的中标软件,2010年又与国防科大合作,发展成为如今国产操作系统的旗手中标麒麟。

回过头来看,蓝点之后,包括中科方德、深度、优麒麟、阿里云、一铭、思普等操作系统厂商纷纷进入市场,各自攻城略地,好不热闹。只是,这个由Linux一统江湖的国产操作系统领域,却并未像世纪之交的那几年一样,闪爆国人眼球。

(作者系开源和基础软件通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篇5:借鉴国外技术研发国产计轴设备

借鉴国外技术研发国产计轴设备

对目前国内使用的计轴设备的`主要特点进行比较,研发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计轴设备,重点对计轴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进行介绍.

作 者:黄忠札 胡树宣 Huang Zhongli Hu Shuxuan 作者单位:成都铁路通信设备工厂,成都,610045刊 名: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英文刊名: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7(1)分类号:U2关键词:计轴设备 车轮传感器 城市轨道交通

篇6: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3.自动变速器油压测试 压力测试是诊断步骤中重要的`步骤,这些测试通常能揭示出大部分液压变速驱动桥问题的原因.进行压力测试之前,一定要注意液位及其状况,油液工作温度必须在66~93℃.41TE自动变速器有多个油压测试口,如图400所示.为进行测试,应将2068kPa压力表C-3293SP连接到测试口:超速挡离合器、扭矩转换器断开、低速/倒挡离合器、2/4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低速挡离合器.使用适配器L-4559使压力表与变速驱动桥相配.正确的压力值如表54所示.

作 者:曹利民  作者单位: 刊 名:汽车维修技师 英文刊名:AUTO MAINTENANCE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U4 关键词: 

篇7: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国产轿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讲座(七十八)

(38)U0001:CANC总线 ①故障码说明:控制器区域网络(CAN)用于多个控制器之间的多路通信.变速器控制模块监控来自CAN总线的信息传输和接收,如果传送或接收错误计数等于或大于256,则设置此故障码.

作 者:曹利民 作者单位:刊 名:汽车维修技师英文刊名:AUTO MAINTENANCE年,卷(期):“”(1)分类号:U4关键词:

篇8: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海底地形测量是一切海洋工程活动的基础,它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测量海水的深度,测绘海底地形图(水深图)。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以来,海洋测绘和调查的意义己不再局限于航行安全与科学研究,它更迫切、更直接地关系到海底资源的归属和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因此,各海洋大国都竭尽全力开展以大陆架为主的各种“海洋测绘工程”,海底地形地貌的测量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测绘设备—多波束测深系统应运而生,并已在人类认识和开发海洋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我国自己的多波束测深系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高端海洋探测技术,并进行大规模的商用,具有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意义。

1 多波束系统研发国内外现状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种多传感器的复杂组合系统,高度集成了现代信号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数字化传感器技术等相关高新技术。自70年代问世以来就一直以系统庞大、结构复杂和技术含量高著称。当前,国际多波束测量系统的发展趋势集中表现为:体积重量小型化、数据高密度和高精度化、数据处理通用化。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美国、丹麦、德国、挪威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取得规模化应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自行研制的多波束系统并没有真正大规模商用,使得我国现阶段使用的多波束系统主要依靠从国外购买,不但购买时价格昂贵,而且使用过程中维修、定期标定、甚至安装等都需返回原厂或者国外的技术支持,费用高、周期长。商用化的多波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极大限制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

2 多波束系统构成与关键技术

该项目以研发小型化、高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测量系统为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2.1 总体架构设计

多波束测深系统由显控计算机、接口盒、声纳湿端以及软件系统组成(见图1)。

声纳湿端完成声信号的发射、接收、采集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从声纳湿端传送给显控计算机。在显控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结合传感器系统提供的数据,获得海底深度信息。软件系统完成显示控制和数据处理。其中声纳湿端包含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发射模块由发射换能器和发射电子舱组成,发射电子系统安放在电子舱中;接收模块由接收换能器和接收电子舱组成,接收电子系统安放在电子舱中。同时,多波束可以集成了北斗定位定向仪、姿态传感器、罗经、表面声速仪、声速剖面仪、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多种传感器,一体化测量快速获得水上水下目标数据(见图2)。

软件模块主要包含显控软件和信号处理软件,主要实现信号处理、实时控制、实时显示和数据管理功能。用于控制声纳湿端的工作参数和工作状态,实时接收、处理声纳原始数据,存储声纳原始数据到本地硬盘,实时解算测深深度,显示测量水域的海底声图;软件系统也能对本地硬盘声纳原始数据文件进行回放,以备查询详细的历史数据(见图3)。

2.2 关键技术

2.2.1 高精度底检测技术

多波束系统的信号处理过程可以简述为:首先将接收数据利用波束形成得到预成波束数据,利用底检测技术估计波达时间与方向,再利用辅助传感器获得的姿态数据进行运动补偿,同时利用声速剖面信息进行声速修正,最终得到海底深度信息,底检测模块是测深算法的核心(见图4)。

系统采用幅度检测方法和相位检测方法联合测定回波的到达时刻(TOA)和方位(DOA),以保证大开角工作情况下,边缘波束的检测能力。其中幅度检测方法由加权能量中心时间法(WMT--Weight Mean Time)和角度方位估计法(BDI--Bearing Direction Indicator)组成。在回波方向在25°以内采用WMT幅度检测,大于25°采用相位检测(见图5)。

WMT处理方法是根据波束输出定义一系列波束角度,首先在制定波束时间片上将幅度进行内插,然后通过对幅度进行加权来估计这些角度回波的TOA。

(1)幅度内插。

假设一制定的波束角为θn,经过横摇修正后得到其相邻的两个方向角θn-1和θn+1,对θn-1和θn+1两个方向的回波信号幅度进行抛物线内插,即可得到θn方向的回波信号幅度值,如图6。

(2)幅度加权估计TOA。

将时间片上对应方向的各时间点的幅度进行内插,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根据起始门、终止门来剔除媚外的数据,然后利用公式(1)对门内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求得TOA(见图7)。

BDI与WMT的区别在于其估计每一波束真实回波方位,特别适用于非镜像区域的信号处理。处理流程如图8。

利用BDI处理技术能在边缘波束上得到较为稳定的时间方位估计,但在中间区域的估计结果误差较大。所以寻求WMT与BDI联合估计的底检测方法,能够适应波束大开角的系统设计要求。下图对比了同一组数据系统底检测处理结果与国外设备处理结果的对比图,可以看出自研设备与国外设备处理结果非常一致(见图9)。

2.2.2 自适应底跟踪技术

自适应底跟踪技术是测深系统的关键,通过设定合理的跟踪窗,可以滤除来自水流、鱼群等的干扰回波信号,提高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结果的稳定性。波束形成、信号检测算法和滤波算法。

系统依据海底的坡度走势和深度以及当前跟踪效果,采用粒子滤波算法,设计合理的跟踪策略,实现自适应底跟踪。

图10是海底剧烈起伏状态下的自适应跟踪曲线,可以看出虽然海底起伏比较大,但是跟踪门仍然准确有效(见图10)。

2.2.3 深度修正技术

海水中的声速是受到温度、深度、盐度等因素水平分层变化的影响也近似为水平分层变化,存在声速方向的声速梯度,导致海水中的声线轨迹发生弯曲。如果采用近似的恒定声速,必然带来测深误差和对应海底的位置误差,达不到精确测量海底深度的目的(见图11)。

系统依据snell定律,采用声线跟踪技术实现海底深度修正(见图12)。

在将波达时间和方位转化为海底的深度信息时,尽管对中间波束来说,把声线径迹近似地视为直线是合适的,但对于边缘波束而言,声线弯曲是比较明显的。需要利用海区的声速剖面信息,利用全射线跟踪技术,由传播时间重新建立海底深度值。

设α0为任一层介质中声传播方向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即掠射角,ci为该层中的声速。设ci和αi为某波束第i层介质的声速分布和声线掠射角,Δi、ΔZi分别为经过第i层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gi(z)=dci/dz为该层的声速梯度。若海底深度为H,将其分为N层,各层厚度为ΔZi。可按照声线起始掠射角α0和奈奎斯特定律利用下式求出各层水平距离为:

再利用对应的ΔZi值,便可获得整个声线的轨迹图。因为公分N个分层,总的声线水平距离x等于N个分层的Δxi之和,于是有

由此得到海底对应点的真实深度,以及它和测量船的水平偏移距离。

图13中是下方的曲线是经过深度修正后的湖上试验结果。

2.3 辅助传感器集成

为了达到良好的测深效果,浅水多波束测深仪系统还需要搭配声速剖面仪、表面声速仪、RTKGPS、姿态传感器等。该系统通过硬件时钟同步,辅助传感器与声学数据的同步精度可以达到1 ms,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水深测量的要求。

3 展望应用领域与市场

该文介绍了国产高精度浅海多波束测深仪系统,其波束扇形开角为160°,波束数256个,斜距分辨率为3.75 cm,是一种具有高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高分辨率的浅海海底地形测量设备。特别适合于大面积的扫海测量作业、海洋资源调查、海底地形可视化测量、水下打捞,可在海洋测绘、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维护海洋权益等领域得到广泛而深远的应用,有利于支撑我国海洋战略。

摘要:响应我国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政策,突破数字波束形成、高精度底检测、自适应底跟踪技术、深度修正等关键技术,研制国产浅海多波束测深仪,并集成多GNSS接收机、姿态仪、涌浪仪等辅助传感器,形成了完整的浅海多波束测深仪解决方案,促进了国产高端海洋探测装备的发展。

关键词:国产,多波束,测深,高精度,底检测,波束形成,深度修正

参考文献

[1]IHO(1987).IHO Standard for hydrographic Surveys[S].International Hydroaraphic Breau,2008.

[2]田坦,刘国枝,孙大军.声呐技术[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

[3](美)R.J.尤立克.水声原理[M].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0.

[4]齐娜,田坦.多波束条带测深中的声线跟踪技术[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3):245-248.

[5]李军.浅海多波束测深回波信号建模及波达时间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篇9:国产操作系统技术

喷气织机电控系统市场长期以来基本被进口品牌垄断,从根本上影响了国产喷气织机发展和竞争力。经纬纺机新技术电控事业部总经理张卫东,是JWXDL05系列喷气织机电控系统研发项目组负责人。在他看来,喷气织机国产电控系统发展的关键,在于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我们只有掌握了自有技术,才可能具备可持续进步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只有进行自主研发,才可能实现喷气织机的真正国产化与长远发展。”

据张卫东介绍,2009年年底以前,经纬旗下咸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配套电控系统均为国产,当时的喷气织机电控系统为国内厂家与日本津田驹合作引进。但由于多数国产电控系统厂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后续又缺乏主机制造厂家的支持,多年来我国的喷气织机电控系统仍滞留在引进时的水平,其售价虽然较进口品牌有大幅降低,却仍然难以满足国内喷气织机市场的要求。

经纬纺机新技术公司作为经纬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自2008年8月开始JWXDL05系列喷气织机电控系统的研制工作。“我们这一项目组的研发人员有硕士5人、本科5人,组成硬件研发、软件研发、算法理论研究、机械设计、电气研发的开发团队。同时,公司独立的实验室、生产部门和质检部门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张卫东说。

主攻八大技术难点

拥有一支高学历、实力强劲的研发队伍是开展科研的必备条件。经纬新技术成立了科研小组,对喷气织机电控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张力控制、送经卷取控制、引纬控制、储纬控制、开口控制、探纬控制等八大方面主要内容,进行技术攻关。

据张卫东介绍,织机的经纱张力控制历来是织机电控技术的难点,也是保障织物质量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JWXDL05系列喷气织机电控系统采用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组建DSP+FPGA架构,通过系统建模、采样运算、PI调节控制、电子齿轮、张力算法补偿等关键技术,实现张力的精确控制。

在送经卷取控制方面,电子卷取、电子送经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在人机界面设定纬密,使卷取电机和主轴同步,有效防止开车痕,并根据经纱张力的检测,实现送经和卷取的联动。

张卫东表示,在近一年的研发过程中,项目组遇到了很多技术难点。比如,织机的引纬要求控制精确,一致性高,选色准确无误,引纬的重复绝对时间误差要低于0.3ms。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项目组采用了复杂可编程逻辑技术,组建STC+CPLD架构,通过硬件实现角度运算、驱动电压调制等技术,保证了引纬控制精度。

此外,为克服以往使用变频控制方式所引起的储纬电机易过热、控制精度差等缺点,该系统的储纬控制创造性地采用直流无刷驱动技术,增加了控制精度、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市场前景广阔

2009年6月底,项目组完成了样机设计和用户试验,并于同年9月开始进行小批量试生产。此后经过半年多的持续完善和设计改进,2010年3月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据了解,目前,该系统已基本覆盖喷气织机的全系列机型,产品销往江苏、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河北、浙江等省及印尼等海外市场。几十家国内外用户的运转使用表明:JWXDL05系列喷气织机电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运转故障率低、质量稳定、品种适应性强,降低了纺织企业对人工的依赖。

“喷气织机是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无梭织机,市场需求量较大。JWXDL05系列喷气织机电控系统打破了进口同类产品的昂贵价格,其售价只有进口电控系统的一半,并在知识产权、升级发展能力、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其他国产相关产品,成为目前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电控系统之一。”张卫东说。

当然,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市场历练才能得到不断完善,张卫东也表示,JWXDL05系列喷气织机电控系统在织造导航系统方面的完善,仍需要大量织物工艺参数的积累和收集。当然,系统性能也将在这样的工艺积累过程中得到优化。

今后,JWXDL05系列喷气织机电控系统还将在系统选配件方面进一步拓展升级空间。跟随设备电气化代替机械化的主流趋势,喷气织机的剪刀、绞边机构等也将逐渐从机械方式转化为电气方式。这些,也已经提到了经纬新技术的研发日程上来,并将继续在系统成熟稳定的基础上展开电子剪刀、电子绞边等选配件的研发,提高系统的综合技术水平。

上一篇:82学校民主议事制度下一篇:报表员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