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的成语

2024-04-21

观的成语(精选12篇)

篇1:观的成语

袖手傍观的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袖手傍观

【标准发音】:xiù shǒu bàng guān

【繁体写法】:袖手傍觀

【袖手傍观是什么意思】: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

【袖手傍观成语接龙】:槊血满袖 → 袖手傍观 → 观化听风

【用法分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xiù shǒu bàng guān】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们袖手傍观,英雄拔刀相济。”

【对应近义词】:袖手旁观

【袖手傍观的`造句示例】:

1、其他的人袖手傍观。

2、为了找到尸体阿米拉的父母快疯了。他们被波黑和塞族官僚机构的迟钝反应,被联合国部队的袖手傍观弄得晕头转向。

3、我们袖手傍观,让私人企业做他们能做得最好的事,那就是创造就业机会。

4、非但不让美国人袖手傍观,大多数伊朗人表示更愿意和西方保持更加密切的关系。

篇2:观的成语

【词语】 鼻观

【全拼】: 【bíguàn】

篇3:观的成语

一、罗素之于教育目的

对于教育目的, 罗素认为:“在考察如何施教之前, 最好首先对我们所欲取得的成果有一明晰的观念;首先我们必须对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持有某种观念, 然后才能对我们认为最优良的教育持有明确的意见。”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想品性, 他相信:“只要在身体、情感, 以及智力上给予年轻人以适当的关怀, 所有上诉品质均可普遍形成。”[1]P27

教育目的是一个价值问题, 在讨论这个价值问题时我们需要一个价值框架, 或者说一种价值的坐标系, 依据这种价值坐标系, 人们可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2]在现今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第一种是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持该种价值取向的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自然发展, 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 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只在有助于个体发展时才有价值。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便是该种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第二种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此观点认为个体只是教育加工的材料, 个体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衡量。

分析罗素的教育目的观, 从总体上来说是以“人本位”为基础的。他批判传统教育中绝对的“社会本体论”的价值观, 认为在这种以学生“达到目的的工具”的价值取向下, 国家、教会、校长和父母“没有一个真正考虑了儿童的利益, 因为他们都希望儿童服务于与儿童自身利益毫不相干的某个目的。国家想让儿童为它的扩张服务, 并希望他们能维护现存的统治方式。教会想让儿童成为支持教会权力扩大的力量。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上, 校长对其学校的考虑, 同政府对其国家的考虑如出一辙, 并且他还希望儿童能为学校争得荣誉。父母则想让儿童为家庭争得荣誉”。[3]罗素认为, 这种忽视了儿童本身发展的需要的教育, 是以一系列的牺牲为代价的。英国公民以理智、同情心、仁慈、想象等品质的丢失为代价换取了统治集团培养标准化公民的成功, 而这些牺牲了的品质却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

然而, 罗素并不坚持绝对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取向, 而是从理想的人和理想的社会两个方面入手, 注重达到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的统一。在教育与人的发展方面, 罗素认为只要顺应自然法则, 使儿童的本能或冲动得到良好的引导和积极、充分的发展, 是可以培养出完美的或理想的人来的。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方面, 罗素认为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人们

在罗素看来, 培养为所有人所应具备的普遍的品性才是根本的教育目的。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必须明确:有些品性只宜于为某些特定的人群所独有, 还有一些品性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 来构筑我们的教育。”而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这些人们都应具有的品质构成了罗素教育目的观的主要内容。

二、对我国教育目的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我国的教育目的确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分析我国的教育目的, 其中正包含了罗素教育目的观的两个方面, 一是要指明教育要培养出具有何种身心素质的人, 即要使学习者在知识、智能、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使学习者形成鲜明的人格个性。二是要对教育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即指明教育培养的人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诚然, 我国的教育目的将教育的发展作了明确而美好的规划, 但现实中对“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却存在着诸多亟须纠正的误区。

1. 忽视个性的发展, 追求“通才”的教育。

正如上文中对“全面发展”的解读, 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普遍具有的良好品质的人, 而不是无所不能的“通才”。罗素在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明确:有些品性只宜为某些特定的人群所拥有, 还有一些品性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需要伟大的执政官员, 但同时农夫、磨坊主和面包师也不可或缺。能成为伟人的那些品性, 如果成为普遍现象, 在某种意义上, 恐怕也非人们所情愿见到。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 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但是, 放眼社会, 随处可见的早教班、兴趣培育班, 以及个性课程班立志打造的是琴、棋、书、画皆通的“新一代”。或许, 孩子报名书画班乃出自其兴趣, 但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对琴、棋、书、画都有发自内心的兴趣。罗素说:“习惯和技能仿佛是为本能而开凿的一条水渠, 按照水渠的方向, 本能可以导向不同的地方。”当家长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寄予子女身上时, 本能和个性就被扭曲了。在繁重不堪的学习压力下, 儿童过早地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随之愉快被剥夺了, 取而代之的是烦恼的到来, 在烦恼不断增加的过程中, 儿童的发展之路也变得愈加艰难。个性, 是人存在于社会而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特征, 是每个人具有并独有的, 若忽视人的个性的发展, 而追求整齐划一的“通才”的培养, 不仅会使个人失去活力, 而且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 应试教育下的德智体美发展的不平衡。

再来看我们的学校教育, 不管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多么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应试教育, 升学率仍然是压倒一切的硬性指标。为了提高升学率, 学校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 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培养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 破坏了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和谐性。同时, 以培养在数学方面有特殊能力的学生为目的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经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这种以发掘某方面特殊才能为目的的培训班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 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发展为代价, 在分数的跑道上不顾一切地奔跑, 从而破坏了人的德智体发展的和谐。张伯芩先生在出任南开大学校长时, 便留意到智育不可忽视与其他诸如德育、体育的和谐发展而单独强调。他提出, 学校的教育并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读书写字, 而是要促进学生品格的完全;要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培养具有自制能力, 能通力合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局的人才。在张伯芩先生的努力下, 南开大学的学生显得富有朝气和活力, 并在之后的办学中始终发扬着德智体和谐教育的精神, 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典范。目前, 不少学生心理素质差, 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社会责任感缺失, 等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不能说与现行的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无关。在饱尝了这些现象所导致的苦果后, 我们不得不在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的关系上进行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本能的自然发展的基础上, 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和个性潜能, 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4][英]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2]熊华生.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维度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7) .

[3][英]伯特兰·罗素.自由之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篇4:徐复观的读书方法

读书首先要“取法乎上”,他主张决不读二流以下的书。对此,他以女人戴首饰为喻做了说明,他说:“乡下女人,戴满许多镀金的铜镯子,自以为华贵,其实一钱不值;倒不如戴一只真金的小戒指,还算的一点积蓄。这就是情愿少讀,但必须读第一流著作的道理。”

他认为读书要有针对性,不读与自己研究无关的书。鉴于人的精力有限,并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徐先生认为“非万不得已,不读与自己的研究无关的书。”

先读今人研究成果,再读原著。他认为读中国古典或研究古典中的某一问题时,一定要把可以收集到的后人的研究,尤其是今人的有关研究,先看清楚弄明白,在仔细去读原著。他认为,“看了后人的研究,再细读原典,这对于原典及后人研究工作的了解和评价,容易有把握,并常发现尚有许多工作须要我们去做。”

多做摘抄工作。他说:“我读书的一个重要门径便是摘抄……摘抄工作,实际是读书的水磨功夫……摘抄一遍,可以帮助记忆,并便于提挈全书的内容,汇成几个重要的观点。这是最笨的功夫,但我读一生的书,只有在这几年的笨工作中,才得到一点受用。”

读书要有目的、方向和立足点。徐先生认为,读书光有兴趣是不行的,还有加上一个目的。他说,为了某个追求而打开书本和漫无目标的读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读书一定要有一个要达到的目的、要有一个方向和立足点,否则就像一个流浪人,钱到手就花掉;纵然经手的钱不少,但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

总之,徐先生的这些读书观,来自于他亲身的经历,是他一生读书治学的经验总结,对今天我们的读书治学,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篇5:秦观的故事

少游为黄本校勘甚贫,钱穆父为户书,皆居东华门之堆垛场。少游春日作诗遗穆父曰:“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穆父以米二石送之。《王直方诗话》

王右丞二月十一日生日。程文通诸人前期袖诗草谒秦太虚,问曰:“右丞生日,必有佳作。”少游以诗草示之,乃押九青韵俱尽。首云:“元气钟英伟,东皇赋炳灵。蓂敷十一荚,椿茂八千龄。汗血来西极,抟风出北溟。”诸人愕然相视,不敢更出袖草。《桐江诗话》

秦少游晚出左掖门,有诗云:“金雀觚棱转夕晖,飘飘宫叶堕秋衣。出门尘涨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识者以为少游作一黄本校勘而炫耀如此,必不远到。《诗话总龟》

少游绍圣间以校勘为杭倅。方至楚泗间,有诗云:“平生逋欠僧房睡,准拟如今处处还。”诗成之明日,以言者落职,监处州酒。人以为诗谶。《王直方诗话》

吕申公在扬州日,因中秋令秦少游预拟口号,少游遂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是日微阴,公云:“使不著也。”少游复作一篇云:“自是我公多惠爱,却回秋色作春阴。”《苕溪渔隐丛话》

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至维扬,作坡笔题壁于一山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也!”《冷斋夜话》

廌谓少游曰:“东坡言少游文章如美玉无瑕,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少游曰:“吾少时用意作赋,习惯已成。诚如所谕,不畏磨难。然自以华弱为愧。”邢和叔曰:“子之文铢两不差,非秤上秤来,乃等子上等来也。”《师友谈记》

少游尝以真书题邢敦夫扇云:“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山谷见之,乃于扇背小草题一诗云:“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公裘。金钱满地无人贯,百斛明珠薏苡秋。”少游后见之曰:“逼我太甚!”《诗话总龟》

山谷戏书少游壁诗,有“谁馈百牢鸜鹆眼”之句,注“鸜鹆”以指所盼者。《山谷诗话》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坡又问别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东坡曰:“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高斋诗话》

东坡呼少游为“山抹微云君”。《艺苑雌黄》

少游在蔡州,与营妓娄婉字东玉者密,赠之词,有“玉佩丁东”句。又有赠陶心儿词云:“天外一钩横月带三星。”东坡诮其恐为他妓厮赖。高斋诗话:山谷次韵孙子实寄少游诗云:“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王立之诗话:少游极怨山谷此句,谓言蔡州事,少人知者。《山谷诗注》

杭有一倅,闲唱少游满庭芳词,偶误举一韵曰:“画角声断斜阳。”琴操在侧曰:“画角声断谯门,非斜阳也。”倅曰:“汝可改韵否?”琴即改云:“山抹微云,天连香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红墙。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秦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东坡闻而赏之。《能改斋漫录》

程伊川一日见少游,问:“‘天若有情,天也为人烦恼’是公词否?”少游意伊川赏之,拱手逊谢。伊川云:“上穹尊严,安得易而侮之?”少游惭而退。《瓮牖闲评》

秦少游观辋川图而愈疾。《香祖笔记》

畅姓惟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为黄冠者十之八九。有女冠畅道姑,姿色妍丽,神仙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乃作诗曰:“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超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桐江诗话》

篇6:秦观的古诗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他的古诗有哪些?

【代表诗作】

纳凉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秋日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代表词作】

望海潮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

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

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水龙吟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满庭芳(之一)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满庭芳(之二)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满庭芳(之三)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梦扬州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帏,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如梦令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江城子 (注:秦观与苏轼最后一面赠词)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如梦令

篇7:秦观的诗歌

1、《别程公辟给事》

人物风流推镇东,夕郎持节作元戎。

樽前倦客刘师命,月下清砍盛小丛。

裘弊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将穷。

买舟江上辞公去,回首蓬莱梦寐中。

2、《别贾耘老》

若有人兮霅之滨,服火齐兮冠切云。

有才不为世所抡,尽入诗句为奇新。

忘归繁弱不浪阵,发必中的疑有神。

目关飞鸟缗苍鳞,俛仰自娱忘贱贫。

繄我与君素参辰,孰为一见同天伦。

共指飞光易沉沦,莫若痛饮还我真。

况有内子贤文君,终日叫呼不怒嗔。

酒酣往往出前珍,瓦瓯竹箸羞青芹。

左列文史右红裙,樽前不觉徂清晨。

念我行当西道秦,挐舟来别非所欣。

欲托毫素通殷勤,郢匠旁瞩难挥斤。

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流萍暂相亲。

行行饮酒且勿云,丈夫万里犹比邻。

3、《病中》

疏帘薄幔对青灯,鸜鹆喧喧自转更。

风雨渺漫人卧病,地炉汤鼎更悲鸣。

4、《呈李公择》

青笺擘处银钩断,红袂分时五箸悬。

云脚渐收风色紧,半规斜日射归船。

5、《次韵参寥莘老》

迅风薄高林,万象号虎豹。

纷披枳与棘,尔复鼓狂闹。

我垣既已颓,我栋又以挠。

岂无一木枝,横力难与较。

黎明忽自罢,晴日射鱼罩。

死水失狂澜,衰木回故貌。

劳生真梦事,往趋如睡觉。

炊黍焚黄鹑,吾其理归棹。

6、《王昭君》

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

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低回泣路隅。

行行渐入阴山路,目送征鸿入云去。

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

7、《无双》

尚书有女名无双,蛾眉如画学新妆。

伊家仙客最明俊,舅母唯只呼王郎。

尚书往日先曾许,数载暌违今复遇。

闻说襄江二十年,当时未必轻相慕。

8、《赠蹇法师翊之》

天都九经纬,人物如纺绩。

岂无僊圣游,但未见哀识。

蹇师蜀方士,鬼物充服役。

朅来长安城,摩挲金铜狄。

大蛇死已论,葛陂囚且释。

是事何足云,聊尔恤艰厄。

方从马明生,西去链金液。

丹成得度世,造化为莫逆。

予亦江海人,名宦偶牵迫。

投劾去未能,见师三叹息。

9、《病犬》

犬以守御用,老惫将何为。

踉跄劣於行,累然抱渴饥。

主人恩义易,勿为升斗资。

黾勉不肯去,犹若恋藩篱。

屠脍意得逞,烹庖在须斯。

糟糖固非意,豚矢同一时。

念昔初得宠,青缰缠球丝。

饲养候饥饱,动止常相随。

胡云不终始,委逐在衰迟。

犬死不足道,固为主人悲。

10、《泊吴兴西观音院》

金刹负城闉,閴然美栖止。

卞山直穹窿,苕水相依倚。

霜桧郁冥冥,海棕鲜薿薿。

广除庇夏阴,飞栋明朝晷。

溪光凫鹜边,天色菰蒲里。

绪风传昼焚,璧月窥夜礼。

泄云彗层空,规荷监幽沚。

艅艎烟际下,锺磬林端起。

聱牙戏清深,嶔崟扑空紫。

所遇信悠然,此生如寄耳。

志士耻沟渎,征夫念桑梓。

揽衣轩楹间,啸歌何穷已。

11、《陈承事挽词》

明时就养寄淮壖,忽叹艅艎以柩旋。

八尺衣冠成绘事,百年风谊列幽鑴。

铭旌暮暗黄梅雨,乡路秋横碧玉夫。

遥想葬期豪杰会,高车连轸驻新阡。

12、《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13、《次韵答米元章》

嗜好清无滓,周旋粲有文。

挥毫春在手,岸帻海生云。

花鸟空撩我,蓴驴正属君。

惟应读雌蜺,差不愧王筠。

14、《次韵答裴仲谟》

十年淮海闲居草,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忽蒙邻壁借余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张翰何须身後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卧听车马去来声。

15、《记梦答刘全羔》

岁逢困敦斗申指,辰次庚辰漏传子。

梦出城闉登古原,草木萦天带流水。

千夫荷锸开久殡,前有一人状瑰伟。

素冠长跪烝酒殽,云是刘郎字全羔。

马鸣车响断还续,人境晦明秋色裹。

既寤茫然失所遭,河转星翻汗如洗。

世传梦凶常得吉,神物戏人良有旨。

全{上羊下火}声名海县闻,闭久当开乃其理。

娟娟二十四桥月,月下吹箫聊尔耳。

洗眼看君先一鸣,九万扶摇从此始。

16、《寄孙莘老少监》

一出承明七换麾,君恩复许上彤墀。

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

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

鳌头只在蓬山畔,行赴蟠桃熟後期。

17、《寄题卢君斗斋》

侠气轩轩翰墨场,邅迥世路鬓成霜。

出从车马行千里,归与琴书寄一方。

鸟啭入帘春欲破,炉香侵梦日初长。

扁舟会有山阳役,聊借狂夫挹酒浆。

18、《驾幸太学》

原庙初更十二章,还舆诏跸幸诸庠。

法天辟水遥迎仗,应月深衣不乱行。

风动四夷将遣子,礼行三舍遂宾王。

前知此举追虞氏,果有球音发舜堂。

19、《江月楼》

仙翁看月三百秋,江波日去月不流。

肯因炎尘暝空阔,直与江月同清幽。

苍梧云气眉山雨,玉箫三年无今古。

九天雨露蛰蛟龙,琅玕长凭清虚府。

20、《口号》

平原居士今无影,鹦鹂空洲谁举杯。

犹有渔阳掺檛鼓,为君醉後作轻雷。

21、《雷阳书事》

其一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其二

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

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

出郭披莽苍,磨刀向猪羊。

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

其三

旧传日南郡,野女出成群。

此去尚应远,东门已如云。

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懃。

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22、《流觞亭并次韵二首》

其一

缥缈云峦欲尽头,洒然华构引飞流。

朱盘潋灩开冰监,碧甃萦纡走玉虯。

毛骨渐惊超浊界,风烟骤觉变清秋。

更怜白足如霜句,可羡溪边六逸游。

其二

卧龙西畔北池头,水擘华堂瑟瑟流。

几曲漪涟盘翠带,一峰孤秀浴苍虯。

香囊近午清无汗,素扇生凉爽入秋。

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游。

23、《马上口占二首》

其一

向晨结束争长途,利风刮面冰在须。

冈穷得水马不进,雾暗失道人相呼。

悠悠旁舍见汲井,轧轧隔林闻挽车。

游目骋怀自可乐,勿忆乡县增烦纡。

其二

霜风棱棱万木枯,梅花破萼犹含须。

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

微茫山中起狂烧,隐约林梢低日车。

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

24、《拟题织锦图》

悲风鸣叶秋宵冷,寒丝萦手泪残妆。

微烛窥人悉断肠,机翻云锦妙成章。

25、《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駸駸岁乃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

26、《题杨康功醉道士石》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

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

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

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

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

27、《又别牛司理》

半年淹恤越溪滨,好爱如君只数人。

解手莫令书信断,故园桑梓幸相邻。

28、《夜坐怀莘老司谏》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无根柢。

古往今来漫不休,青发素颜从此逝。

嗟予自少多邅回,气血未衰心已艾。

北渡长淮霜入屦,南窥禹穴尘生袂。

日凿一窍浑沌死,虽有余风终破碎。

回车复路可无缘,三问道人三不对。

29、《次韵罗正之惠绵扇》

吴扇新翻制素绵,名郎持赠意俱圆。

有人充户修明月,无女乘鸾向紫烟。

供奉宜升清暑殿,动摇合作御风仙。

谁知挥却青蝇辈,功在春蚕一觉眠。

30、《次韵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

其一

东风已动北风归,寒气侵寻自霁威。

何处管弦传腊酒,谁家刀尺制春衣。

使君英妙开莲幕,别驾风流出粉闱。

唯有广文官独冷,终年如坐水边矶。

其二

上客新从颍尾归,使君高会列南威。

风将沉燎萦歌扇,雪带梅香上舞衣。

翻样云团分御帑,如椽蜜炬出宫闱。

食前方丈罗珍怪,却讶犀燃牛渚矶。

31、《次韵夏侯太冲秀才》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意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32、《崔徽》

蒲中有女号崔徽,轻似南山翡翠儿。

使君当日最宠爱,坐中对客常拥持。

一见裴郎心似醉,夜解罗衣与门吏。

西门寺里乐未央,乐府至今歌翡翠。

33、《答曾存之》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

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

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34、《东城被盗得世字》

野人无机心,触事少防卫。

所至辄酣寝,屡堕穿窬计。

孤亭夜深墨,风死雨初霁。

有盗穴壁来,攘取逮衾袂。

微思不敌怒,弱力鼓虚锐。

起搏且复呼,可否难量势。

谁云同室斗,函丈莫相继。

两奴眠牖旁,矫首但睥睨。

弃之倚柱休,盗亦从此逝。

惭无牛缺贤,幸脱燕人毙。

亡弓岂须求,失马不必涕。

黎明成感叹,事往若异世。

良贾号深藏,无阂称善闭。

君子勿我夸,得丧求无际。

35、《东平夫人挽章》

相阀风流监,王家地势雄。

室中兰作佩,庭下玉成丛。

啼鸟悲春槛,荒原入夜宫。

篇8:杜威教材观的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材观 二次开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见,教师在备课中不但要备学生,备教案,更要备教材,即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不仅是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理论的要求,也是挖掘教材资源以满足教学需要的要求,也是实现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材观,就教材二次开发的问题作探讨。

一、教材二次开发的出发点

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注重儿童的本能和兴趣。”在教材开发上,杜威认为“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出发点”展开设计。在他看来,教育若忽视儿童身上蕴藏的勃勃生机,就会流于“学院派”和“抽象”。他强调要充分了解儿童本性,以便知晓他们“与生俱来的冲动”,这种“冲动”便是他们个性的自然资源,而教育的目标便是把这些天生的冲动或兴趣变成智力活动,做到“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

依据杜威以“儿童本性”为教育目标的观念,笔者认为,新课改下教材二次开发的出发点就是“以生为本”,就是要扎根于因材施教和学生参与之上。

教师在备课中应悉心分析学情,了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经验、教育背景和学习基础,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处理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做到分层施教和因材施教。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过程中,也同步进行着自身的知识重构与专业发展。可以说,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参与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以生为本”的另一表现。新课改下,师生同为课程的开发者,可以并应该一起参与教材的开发、建设和决策过程。教师要了解分析学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倾听和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

杜威曾指出:教材主要根据“成人逻辑”编写而成。因而,儿童和教材内容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并且这种脱节“也许几乎可以无限地扩大”。他主张“使课程与教材心理化”,把教材“作为儿童生活的一种替代品或外加的附属品提供出来”。换言之,就是教材的编排要符合儿童认知心理。

反观新课改下的教材,难免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教材中的名词、事件、事物等距学生生活太远;教材编排顺序与学生认知过程不尽相符;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求,无法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等等。所以,新课改要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师二次开发教材时要将“教材”变为“学材”,其中,“走入教材深层”是教材走向“学材”的必由之路。

那么,“教材深层”在哪里?杜威曾说:“也许有必要把经验的逻辑方面和心理的方面区别开来并相互联系起来——前者代表教材本身,后者代表教材和儿童的关系。”按杜威的论述我们可得到启示:教材浅层是指教材本身,而教材深层则是指教材和学生的关系,前者指向经验逻辑层面,后者指向经验心理方面。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探究与调整教材与学生的关系。首先,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体系,包括其编排次序、逻辑顺序及人文内涵,而不应简单徘徊在教材内容的表层文字上。其次教师需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及其与教材间的联系,从而“使教材心理化”。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中哪些与教材知识相关;怎样利用这些因素对教材资源进行二度创造;如何将教材“变形”,通过分层设计教学情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引导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走入教材深层”,找寻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材二次开发中的教师权限

杜威反对把一切科目放在儿童成长从属地位的做法,他曾用探险家与地图的例子进行生动的举证。首先他承认心理经验的作用,认为“一门学科的有逻辑、系统的材料,终究不能代替个人具有的经验”正如“地图不能代替实际的旅行”。其次,他进一步指出,“地图是一个总结……它指出了方向;它便于控制;它节省人力”。进而,他总结道:“逻辑的并不是注定反对心理的”。

新课改赋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权利,但这不是说教师可从过分依赖教材走向完全脱离教材的极端。杜威的教材观为此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教材的“二次开发”不等同于脱离教材的任意发挥,教学最终仍要回归课程标准及教材本体,紧紧围绕这一原点的开发才是科学有效的。

总之,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瞄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创造性且个性化地“用教材教”,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到不教”的蜕变过程。可见,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中的权限在于:上启课标、下承教学、立足教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约翰·杜威 著,赵祥麟 等译.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约翰·杜威 著,王承旭 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9:秦观的相关诗词

1.《茶臼》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

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2.《促拍满路花》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情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薰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妆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後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3.《次韵罗正之惠绵扇》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吴扇新翻制素绵,名郎持赠意俱圆。

有人充户修明月,无女乘鸾向紫烟。

供奉宜升清暑殿,动摇合作御风仙。

谁知挥却青蝇辈,功在春蚕一觉眠。

4.《崔徽》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蒲中有女号崔徽,轻似南山翡翠儿。

使君当日最宠爱,坐中对客常拥持。

一见裴郎心似醉,夜解罗衣与门吏。

西门寺里乐未央,乐府至今歌翡翠。

5.《和虚飘飘》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虚飘飘,虚飘飘。

风寒飘絮浪,春暖履冰桥。

势缓霜垂霰,声乾叶下条。

雨中沤点没流水,风里彩云铺远霄。

虚飘飘,比时光影犹坚牢。

6.《墨竹》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墨君飒飒风雨鸣,垂鸾舞凤翻青绶。

一竿珍重几百缗,奚啻渭川三万亩。

金锵玉戛空琴声,婢行奴颜谢花柳。

得亭真从寂寞间,卓古高标压群丑。

不须辨直致湘江,便觉满窗凉意透。

挺然叶节抱风孤,顿应君子虚心受。

雷迸箨龙龙欲走,樱笋纷纷徒适口。

破除肉味若闻韶,王猷笑咏还依旧。

藉槛湘阴净简书,接地春华幻尘垢。

佛手笔端别有神,往来平安报良友。

前时无偶後无继,寄宝秘灵宜永久。

7.《时宣义挽词》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奋发多难里,哀荣後夜中。

妙年推正行,末路见阴功。

风雨双龙合,山川吊鹤空。

悬知青史上,又载一于公。

8.《南京妙峰亭》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王公厌承明,出守南宫钥。

结构得崇岳,岿然瞰清洛。

是时谪仙人,发轫自庐霍。

郊原春鸟鸣,来此动豪酌。

报投一何富,玉桉金刀错。

新牓揭中楹,千载见远托。

朅来访陈迹,物色属摇落。

人烟隔凫雁,田畴带城郭。

红蕖陨风漪,砂砾卷飞箨。

青青陵上姿,独汝森自若。

人生如博奕,得丧难前约。

金鎚初控颐,已复东方作。

大明升中天,龙鸾入阶阁。

深惩渔夺弊,法令一刊削。

斯民如解悬,喜气郁磅礡。

篇10:写秦观的故事

秦家骢是最早一批报道新中国的美国记者之一。1983年,他辞去职务,从事家族史写作,历时5年完成。秦家骢从他的33世祖、出生在1049年的秦观开始,叙述秦家历代祖先的生平,一直写到1959年他父亲去世。同时,以秦氏先祖的个人命运为线索,串联起这九百多年间家族的变迁和国家的兴衰。

除了大量历史事件,这本书还涉及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政治、军事、法律、经济、文化、习俗的诸多方面,包括官制、兵制、赋税、科考、诗词、戏曲、服饰、建筑、婚丧,乃至扶乩、测字之事。具有极高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历史意义。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奥维尔·谢尔曾说,“令人震惊的工作……秦家骢重现了中国9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和文化,在英语世界几乎没有其他人这么做过。”

1988年,本书英文版先后在美国和英国出版,迅速获得极大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共同出资拍摄纪录片《中国故事》(The Story of China)。纪录片制片人兼主持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以秦家骢和本书为切入点,亲自前往无锡拍摄了第一集《祖先》。该纪录片于今年年初播出后,在中英两国好评如潮。

10月25日《扬子晚报》(第A9版)上刊登了发现秦观祖父母(秦咏及夫人朱氏)墓志的消息,为墓志撰文的,是秦观的恩师、苏东坡的好友孙觉。墓志上还提供了秦咏的父亲(秦玫)、祖父(秦禹)和曾祖父(秦裕)的名字。秦观家族又可以上溯五代了。秦家骢在后记中提及此事,对新发现充满了惊喜。

近年来的史书著作中有关于外国传教士当年在温州的细节,如《寻找·苏慧廉》,其中不免涉及温州教案。在《祖先》这本书中,秦家骢也写到了温州教案,写了中方的各种谈判和斡旋。祖父知县秦国均在温州善后教案获好评,上司也极力推荐,祖父仍然没有得到晋升。为啥?实在是僧多粥少。当时浙江已有二十七名候补道、七十四名候补知府、一百五十名候补知州和三百多名候补知县,而空缺的只有两个道台、五个知府、二十四个知州和七十六个知县。像祖父一样,捐赀入仕的人太多了,相应的,卖官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秦家故事太精彩,随便摘选就是传奇。秦家骢写父亲——法界先驱秦联奎,关于他优游十里洋场,爱赌而结识杜月笙,后来还当了他二十年义务法律顾问,常常不事前通知就去杜家吃饭,两人还互相以“兄弟”相称。如果单纯这样写,就是本普通传奇,秦家骢笔下的父亲是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开头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两年前,港九马路上常见一位形容枯槁、骨瘦如柴的老人,他身着唐装,头戴毡帽,手里提个藤箧,踽踽独行,神情落寞,这便是上海鼎鼎有名的大律师秦待时(秦联奎,号待时)先生。

这是 1960年刊登在香港《春秋》杂志上的一段文字,准确地描述了我所知道的父亲形象。他是一个古怪、忧郁、多病、爱发脾气的人,到了晚年还有多疑的毛病。我了解的几乎只有他性格的这一面,必然也是我记得最清晰的一面。我出生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大家说他在我小的时候很溺爱我,但是我对他唯一清楚的记忆,却是一个很少跟自己的孩子说话,甚至连他们有没有上学也不知道的老人。占据这个老人全部思想的,是他对自己的众多身体疾病和暗暗逼近的死亡阴影的猜疑和恐惧。

不过,就像杂志文章所展现的,我的父亲远远不只是我所看到的那个苍白的影子。该文作者形容父亲说:“秦律师是位聪明绝顶的人,又极富正义感。中国司法界自有律师制度以来,他领到的律师执照是第七号,牌子最老。”

篇11:观的四年级作文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打开电视,决定休息一会儿。突然电视出现了一个公益广告:山上的一颗颗树木都被砍伐,山上的动物们没有了自己的家园,最后都被破逃出了森林。一只只动物被凶狠的猎人追杀。于是动物们都争先恐后的往山下跑,猎人们都拿着刀,和弓箭等利器,有些猎人站成一排排都挽弓搭箭。动物们都被猎人围住了,动物们都露出水灵灵的眼睛看着猎人,身子还微微颤抖请求猎人放过自己,可猎人却冷冷的一笑,无情的举起大刀,狠狠地劈向动物们,顿时,地上又多了一大块血花。最后猎人把动物们都拉到了车上,每运走了。终于,动物们都灭绝了。突然,广告停住了,出现了几个大字:不要让这些动物都变成人们手中的公仔。我一下子从沙发上跳下来,“那都是一个个生命啊。”

我一下子愣住了,很后悔,如果少了这些动物,生物链就会破灭,别说动物,就连人类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接着我又联想到了我小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一件事。那是一个中午,我们在太阳下十分无聊,就来到了一棵大树下,拿起了一块块玻璃片,在树上刻上了呵呵呵几个大字,接着,我们又把树枝折下来打架。当时我有没有想过树的心理吗?难道树就没有生命了吗?树就不会疼痛了吗?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爱惜树木,呼吁人类:大家不要再破坏大自然了,一起来保护自己仅有的家园――地球吧。

篇12:校长观的自我认识

陶行知先生在1926年就指出:“整个学校应当有整个的校长”,他认为:学校校长责任重大,其工作关系到千百学生的个人前途,关系到国家、学术之成败。他郑重地说:“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这样可以发展专业精神,增进职务的效率……”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整个的校长”呢?怎样才能成为朱永新教授所描述的“理想的校长”呢?作为一名任职刚满一年的中学校长,通过这一年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对自己所行走过的工作历程进行了较为认真的思考和反思,因此有了一些较为深刻的感想和认识:

一、“整个的校长”要有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

每位校长应该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高尚的职业精神来从事校长这份工作。“整个的校长”要用“整个的心”来做,这是做好校长工作的前提。校长除了应该具有每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强烈事业心之外,还更应具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职业信念!使整个学校通过自己的有效管理行为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这样的职业信念体现了一个校长的人生价值追求,也是一个校长履行好自己职责的根本精神动力所在!

朱永新教授认为:“对于校长这个职位,你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来做,是一种做法;你把它当作追求的事业来做,又是一种做法。是否有事业心、是否有坚定的职业信念,这就决定了一个校长的境界。”还有人说:“如果没有爱心,你不要来做教师这一行。”所以,对一个校长的要求,应该更高一层,一个“整个的校长”应该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事业来做,这样,他的追求、理想和境界就会与众不同,就会由此而产生出奉献精神乃至献身精神!他必须把学校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校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整个的校长”要有一种高尚的人生理想、办学理念和风格。

一个没有理想的校长,必然是一个平庸的校长,必然是对学校的发展无所作为的校长。

校长的理想不仅是个人的理想,还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作为教师的理想,把自己的志向作为教师的志向,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每一位教师心中的火炬,形成一个“共同愿景”,把学校追求的目标、达到的境界,让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并踏踏实实地去追求,实际上就是把校长的理想转化成全体教师的理想,转化成全体学生的理想。

我上一届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质量、教学水平、教育能力上相对薄弱,人心和管理有些涣散,但教师的基本素质还在,还有一种重振学校的愿望存在于内心深处。因此,我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理想蓝图,即:走“规模化、规范化、示范化”的发展道路,并通过各种渠道在全校师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以形成共识!“规模化”:就是需要想方设法扩大学校的规模,广泛宣传,吸收学生,俗话说,沙土只有堆儿大了,才会堆出尖子!只要有学生、有人、有施教对象,教育教学就会大有用武之地。所谓“规范化”:就是以规模化为基础上在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诸方面进行规范化要求、规范化管理,使学校踏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有了办学规模,有了规范管理,有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力量,相信在三、五年内,这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校走向“示范化”学校就必然顺理成章!

我现在任职的新乡市外国语学校,是一所近60年历史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学校,也是一所具有外语特色的学校。2003年6月,市政府就决定将其从老城区迁建到新城区,净建设用地130余亩,规划为一所设施一流、环境一流、师资一流的现代化的学校。现在,迁建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从2003年到现在,历经八个年头,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历经坎坷。面对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厚望,面对学校和老师的期待,工作如何的切入,如何的衔接,如何的开展,如何的进行等等都十分重要。我们的新领导班子商定了这样的一个原则:“继承、改进、发展”。就是既要保持原有工作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又要有发展性和创新性。责任在肩,嘱托在心。所以,我们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定好位置,看准方向,共同努力把新外建设成政府放心、党委信任、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一流的学校。我们为学校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近期任务、中期目标和长远设想:近期任务——加强宣传、积极招生、局部改观;中期目标——加强培训、强化教研、创优争先、进入角色;长远设想——先求认可、再求发展、突出外语、发扬特色、继承创新、外联内赶、争做一流、力创名校!我们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建设学习型的学校”来实现“教师精神培养的提升、学校文化品格的提升”,以“营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和全体教师共同建立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健康身心、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确定了办学目标——“一切为了孩子”!形成了办学愿景——“让每一个想成功的老师都成功,让每一个想进步的孩子都进步”;设置了培养目标——“修德、博学、高雅、诚信”;提出了育人目标——“读好书、说好话、写好字、上好课、健好体、做好人”;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健康身心、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以及做人价值观——“与人为善、成人之美、感恩之心”;更凝结了办学方向——“中国心、世界眼、新外情(中国胸怀,世界眼光,新外情缘)。”

我们要用共同的事业理想来凝聚精神,用共同的愿望愿景来汇聚力量!

所以,我们每年都有一个年度目标:

——2010年的工作目标就是“走近新新外,我们在准备”,以“继承、改进、发展”为工作的出发点。

——2011年的工作目标是“走进新新外,开创新纪元”,以“把握方向、弘扬正气、顾全大局、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

最重要的是,我们以阳光心态,来共同创建风正、心齐、气顺、劲足的“和谐新外”、“阳光新外”。坚决走“特色化、优质化、精品化”的学校发展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的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实行教育思想”。因此,作为一名校长,还应该明白自己为什么到这所学校来当校长,要当成怎样的校长!如果在办学上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他就永远不会是个好校长!所以说,一个校长把符合我国教育大政方针且融入自己教育理念、管理思维、真正为学生素质和学校发展的办学思想加以运用和实施是真正体现校长能力、水平的一个度量衡!

所以,我想:一个校长,将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办成“示范性”的学校是一种办学理念的追求;把一所有发展潜力的学校建设成“精品化”的学校是一种办学境界的追求;把教师培训成有教育智慧、有教学智慧、有科研智慧、有管理智慧、有创新智慧、有语言写作计算演讲等智慧的智慧型教师,是一种教育理想的追求;把学生培养成有高贵人格、高尚情操、高昂斗志、高明学习方法、高强生活能力的高雅高洁之人,是一种高雅品格的追求!

三、“整个的校长”要有一种学习的思想、探索的目光、进取的态度。

《曾国藩处世金言》中在谈到人的修身处世时,说要做到五勤:身勤、心勤、眼勤、手勤、口勤。 “五勤”不仅适用于修身处世,对于学校管理,也尤为适合,特别是从“整个的校长”之角度而言。

身勤要多做。身勤就在于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抓教学管理就要深入课堂,把握每位教师的状况;抓作风建设就要设身处地感受教师的身心状态;抓教学质量就要从学情、师情上了解根源所在……。将勤兵不懒,多做必有成效!

心勤要多思。想办好一所学校,想做好“整个的校长”,就要常常分析思考学校的现状、发展及改革,一年之始考虑全年的工作安排、措施谋划、目标策划;一周之始考虑每天的工作头绪,轻重缓急。只有多思,学校工作方向才明;只有多思,学校管理头绪才清。

眼勤要多看。看什么:看人、看事、看文。看人,多看人之长,取之长避之短;看事,多看客观公正,原则的不让步,枝节的不纠缠;看文,看文章看文件,理论文章助我把握方向,业务文章帮我增长才干,文学文章为我陶冶情操,对于公文文章则应审阅不隔夜,落实不隔日。

手勤要多记。“于人之短长、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多记手勤是良方。数年来,我的十几本工作笔记变成了我的智慧行囊,常常翻看,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延续,更使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犹如“教学反思”之于教师不断提升一样,我的智慧行囊使我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忙而不乱、忙而有序!

口勤要多说。对上级多请示,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干部多要求,达成共识,步调一致,通力协作;对教工多指点,明确目标,工作有方向;重大问题商量着说,区区小事家常地说……,该说的绝不省事,不该说的绝不放炮。

五勤是其实是外在的展现形式,做为校长,内在表现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补充新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练就新的工作技能、关注教育科研的前沿动态、补充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养成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唯有此,才能坦然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变革,才能时刻保持自己在知识、技能领域的青春与活力。

四、“整个的校长”要有一种优秀的公德和私德,有良好的个人魅力。

“作为整个的校长应该是老师的老师”(陶行知语),因此,校长理应是全体师生员工的道德榜样,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校长必须先要做到。对于“公德”,校长要有较好的政治政策修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修养,要有专业的教育管理修养,要有高尚的道德理想修养,要有健康的心理修养!

校长还要讲究“私德”,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私德是公德的根本,只有健全了私德,才能扩大公德的效用,才能脱离有意无意滋长的官僚作风!

校长的个人魅力也是能否做个“整个的校长”的一个关键。一个好校长,应该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有着学者的风度、长者的胸怀、智者的眼光,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老师的知音;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朋友;与人相处时温和如春,与人交谈时平心静气;以理待人,以情动人,以真服人,以诚感人,以德正己,以才称职,以仁聚贤。

在学校,我一直大力推崇着三句话,与其说是一种“做人原则”,不如说更是一种“精神向往”:

与人为善:当你不能帮助别人时,存有善心、善念,就是对别人就是最大的帮助;

成人之美:当你有能力助人一臂之力时,一定要伸出手去帮助别人。不知什么时候,你也会盼望着有一只帮你的手及时出现。

感恩之心:感谢苍天,给星星以明亮;感谢大地,给万物以生灵;感谢社会,大家互相扶持;感谢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感谢朋友,互相传递关爱;感谢对手,激励你永不停歇。

这三句话,更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递、魅力的传播!

五、“整个的校长”要有一个明朗、健康、民主、向上的工作作风。

对一个校长来说,民主素养尤为重要:善于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议、理解沟通、兼容并包 ;大事明白坚持原则,小事糊涂留有余地。

办公室里,悬挂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书写的“天朗气清”的条幅。我想,这既是他对我寄予的厚望,更应该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所以:

校长要厚以待人。要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个性与人格,与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教育工作者大多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校长要容得下教师的个性,尊重这种个性,让他们的个性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校长要宽以待人。要有虚心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的“雅量”,要经得起批评、受得了指责。同时更应该有择善而从、从善如流的决心和勇气。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工作,有益于教育事业的建议和意见,就应该去考虑、去接受。

校长要仁以施政。“仁”就是人性化的管理,以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为出发点。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火药味;多一些引导激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苛求责难;多一些平易待人,少一些远近亲疏……。要容人、容言、容事,校长心中有教师,教师心中就有全局。

校长要严以律己。不能搞特殊化,与师生一起考勤、一起学习、一起休息,秉公办事、廉洁奉公、不图名利、少说多干。一个明智的校长,在成绩面前,总会先把功劳归于教师、归于班子成员,教师们出了名,有了奖,声名远扬,校长则自然会受到尊爱,得到报赏。

校长要真以待人。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教师们愉悦工作的前提,校长对每一位有与之交流谈心意愿的教师、学生都要热情接待、态度积极、俯首聆听,该发表意见时要以真相待,不该说话时沉默是金;对老教师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同志要敬之以诚、动之以情、约之有度、虚心求教,把老同志的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让他们时时感受到理解、尊重、信任和支持。

尤其是对学校离退休的老教师:一份《老人春秋》杂志和《尊老爱幼》报;一次重阳节户外活动;一次汇报工作、听取意见的茶话会;一份老干部大学的学费单;一次临退休的茶话会……足以使这些为教育奉献一辈子的老同志不会忘记学校!实际上,对老同志在见面时主动招呼一下,支持学校时表扬一下,锻炼身体时方便一下,遇到困难帮助一下……,这些看起来只是枝末小节,但对于老教师来说,就会因受到尊重而欣慰,就会相信你、支持你,使学校工作取得超乎寻常的效果。他们永远是学校进步的推动员,是学校变化的宣传员,是学校发展的支持者。

六、“整个的校长”要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精于改革。

“整个的校长”是“做”出来的:一流的校长应该是一流的教学实践家、一流教育改革家、一流的课程管理家等等,应该时刻站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最前沿。如果一个校长不能脚踏实地地干事业,因循守旧,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校长要有“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校长应该明白:自己的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高品位的“服务”,千万不要有“官本位”的思想,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都得说了算的校长。如果是这样认为,你一定是个没实力、没底气的校长!

校长要有“协调就是发展”的观念。校长要做好两个协调。一是内部协调,带领全校师生发挥合作精神。这是一种与人共事的能力,校长不仅要善于了解同级、下级和师生的能力,而且也清楚他人对自己的了解。校长要承认别人的观念、意见和态度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善于领会别人的言行所表达的意图,善于通过他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以礼相待,使大家变成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愉快地合作。二是外部协调,积极争取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各界、上级单位、学生家长、街道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阻力为动力,化干戈为玉帛,调动外部环境的一切积极因素,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校长要有“决策就是科学”的观念。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校长如何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决断至关重要:一定要努力把学校看成一个整体,明了和掌握学校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考虑学校与社会、教育界以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注意到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才能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作出最科学的决断。

校长要善于借风扬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为学校发展服务;校长要善于抓大事、谋大事,尤其要讲究和分析处理好那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

校长要有“创新就是进步”的观念。我们说:发展是现代学校的硬道理,创新则是现代校长的硬素质。学校是动态的,是随社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较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才能追求一种有利的动态平衡。因此,作为校长应当有坚定的自信心、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优势的能力、集思广益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把握方向,找到适应、适合自己的变革思想,带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变革,并不断取得变革的成功。

作为校长,在上一个任职单位,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稳定聚人心、创新抓机遇、和谐求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提出了“规模化、规范化、示范化”的办学方向。简要地讲,做了三件事:

一是营造以“和”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的核心文化、组处文化、班级文化、做人文化等等,创设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文环境;

二是建设以“美”为核心的学校环境,经过学校的家校分离、硬件更新、校园美化、行为净化等等,建成整洁、规范、舒心、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是突出以“变”为方向的教育环境,通过学校的跟进教育、行为规范、以德促学、联合强校等等,达成阳光、健康、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

在现任的学校里,我们首先专注于领导班子的建设,因为一个好班长带出一个好队伍,一个好队伍才能带出一个好学校;其次是关爱教师,教师是学校的宝,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更要善待教师、关爱教师、做教师的贴心人;第三是要把学校定位好,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成硬件设施一流,师资水平一流,办学效果一流的窗口学校、优质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

对于学校的管理,往往有三个层面:“人为治理”——随着校长和管理者的思路的变化随时管理,这样,既缺乏科学性又不具持久性;“制度管理”——通过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管理行为、工作行为,有科学性、可操作性,但缺乏的是人文精神;“无为而治”——“淡化管、强化理”, 实现精神引领,走向“没有制度的学校”。这是学校管理最人文、最高境界的管理。我们现在虽然正处于第二层次的建设和完善之中,但“走向没有制度的学校”是我们做为一个学校管理者的精神追求目标!

新时期的校长,应该是:学问博而精,思维清而新,为人谦而仁,政治高而敏,管理法而智,用人贤而能。在学校的这个大舞台上,校长是领跑者,校长跑得多么快,老师们跟着就会跑得多么快;校长是船长,是掌舵人,要指挥学校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远航,达到理想的彼岸。

上一篇:杨屯中学2016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登飞来峰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