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

2024-05-05

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共8篇)

篇1: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

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依据。

4、(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中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5、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性,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6、(作业)是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7、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8、教学反思要从那些方面考虑?

答:(1)反思教育理念。(2)反思教育教学能力。(3)反思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9. 教师备课应采取哪些 方式?哪些内容要统一?

答:教师备课要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0、“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对教学设计有哪些要求?

答:依据“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要求,认真研究学科规律和特点,科学设计师生、生生、生本对话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使学生在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篇2: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建设与教学改革,推动全市初中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结合我市五四学制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1.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要求,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并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而制定的教学规范,是初中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最基本要求。建立与遵循教学工作常规,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学常规的制定与实施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科学严谨规范的教学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教育引导学生具备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守法、诚信、勤俭、感恩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及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沟通的鉴别能力。

4.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法律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开展生命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意识的—代新人。

5.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执行力,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6.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改变教学活动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引导学 1

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 “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自主建构,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8.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改变考试过于重视甄别选拔的做法,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与矫正功能,使教学评价真正起到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

二、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一)课程计划。

9.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对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课程设臵、课时安排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是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烟台市教育局依据国家课程计划,结合我市教育教学实际颁布了《烟台市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实施计划》。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10.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工作安排和实施的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符合学校教学实际,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课程设臵、工作目标、重点推进的工作和具体保障措施。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各自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11.各处室、教研组、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及课程活动安排;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任课教师要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出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且具有个人教学风格的学科教学方案

12.县市区教学管理部门对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不断改进、优化过程管理。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课程计划,并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开设科目和课时规定和要求熟记于心,做到时时检查。各类教学计划要做到内容科学,任务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全面反映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学校要对各处室、各部门以及学科教师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执行。

(二)课程标准。

1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 2

求,是学科教师实施教学和考试命题及学业评价的依据。

14.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标准,熟悉并掌握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课程的执行力。

15.学校要为每位教师配备学科课程标准,保证人手一册,并组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学校领导要认真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各学科基本特点,提高课程的领导力。

三、课程资源

16.经国家教育部审查通过的教材,经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是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发的学校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资源。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学用书选用和征订工作的管理,组织学校从省、市教育部门公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同时要协调、督促当地教材发行部门做好发行工作,保证教材及时到位。严禁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推销教学用书,严禁统一组织使用省、市确定的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学生用书。

17.学校要立足本地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借助学校和当地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为目标,积极发掘师生潜能,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健全管理与使用制度,做到充分利用。

18.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平台,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创新,开发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拓宽校际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四、教学管理

19.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学校教学管理要体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20.学校要严格落实《烟台市义务教育课程五四分段课程实施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不得随意增减各科教学课时数,严禁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学校不得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上课、补课。学校停课半天以上必须报经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1.学校必须为教师配齐相应的教学用书,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等。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学习,为教师的工作和专业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22.把教学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各部门(或处室)要围绕教学做好各自的职能工作,支持教学、服务教学,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学校领导要坚持上课、听课和评课制度。

23.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教学检查。每次检查要有专项目标和考评细则,有情况记录。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形 3

成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改进意见。教学检查的必检项目包括开学初、期中、期末对教学工作计划及其过程实施情况的检查;期中、期末对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备课、课堂教学效果、批改作业的数量及质量、校本教研活动等常规工作的检查。学校要围绕上述教学检查的内容,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的检查之前进行自查,要对检查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位被检人员的工作,做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师改进工作,实现专业成长。

五、教学常规

(一)备课。

24.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中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25.教师备课要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材内容间的相互联系,根据不同类型知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体现集体智慧并具有使用价值的个性化教案。教师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倡和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电子备课。

26.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求思想正确、知识无误、环节齐全、教法得当、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程序设计合理,科学地体现课堂教学的问题主线、学生活动主线和思维主线。教学设计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要充分体现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动情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实现对知识理解和把握。

27.教学设计要加强对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以及个别差异的分析,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制定相应措施及应对策略。

28.依据“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要求,认真研究学科规律和特点,科学设计师生、生生、生本对话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使学生在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9.教师应从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总结得失,积累经验,写出教学后记。

30.认真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充分而科学预设的基础上、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学设计内容主要有:新授课,单元复习课,讲评课以及语文、英语学科的作文指导课,理化生学科的探究及实验课等课型的内容,包括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活动及思维对话的预设、练习及作业设计等内容。教师必须在超前备课的基础上,提前一周时间写好教学设计。

(二)上课。

31.教师上课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全面 4

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32.教师在上课时要衣着得体、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不随便出入教室、会客、接听电话等。严禁携带影响教学的物品上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提前上课、不中途离开课堂、不拖堂、不早退。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条理、清晰。

33.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性,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由讲授走进探究与合作,给学生更多动脑、动口、动手自我训练的时间。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又要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

34.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35.要确定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进行思维对话,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最终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36.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37.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必须科学、有效。

(三)作业。

38.作业是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业布臵应严格执行省、市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及规范要求。

39.作业要预先精心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发展要求,多设计有思维含量的作业,以此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0.作业布臵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既要考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考虑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作业数量和难度要适度,可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控制巩固性作业量,双休日与节假日作业提倡布臵以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的作业。

4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与练习,重视对学习内容的巩固。作业布臵要限时限量,初中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不得超过 1.5 小时。切实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决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42.要注重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43.认真批改,及时反馈。教师要对学生所有作业认真对待,做到 5

有布臵、有检查、有批改、有反馈。建立作业批改制度,把学生作业中的独创性见解、典型错误,作为讲评辅导的依据。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共同性问题应及时讲评,及时订正,对个别问题,进行面批面改和个性化指导。

44.选做作业提倡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批阅、评价、修改作业,培养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能力。

45.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作业布臵与批改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形式:学生问卷调查;学生作业本检查。对作业布臵和批改的检查情况及时予以反馈,并作为考核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依据。

46.要建立健全学生作业审批、公示、问责和监测机制。要对每位教师的作业量、作业内容与形式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作业批改是否及时做详细记录,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期中、期末),并列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范畴。

(四)辅导。

辅导包括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帮助,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的指导,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47.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书本知识,开阔视野,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48.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既要及时弥补其缺陷,又要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49.要指导学生参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文艺、体育、科学、阅读、综合实践等兴趣小组,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五)评价。

50.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学校应建立适应本校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

51.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检测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52.要认真探讨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检查、测验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53.期中和期末考试要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评价要全面诊断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等。学校要对各班级各学科考试情况进行全面的诊断 6

与分析,为今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或教师进行排队。

54.学校要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考评制度,既要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项目。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要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的唯一标准的做法。提倡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成员的捆绑式评价,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推动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55.要落实好单元达标制度,加强单元达标试题命制的研究工作,把命制单元达标试题的过程转换成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的过程,要引领和指导教师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56.县市区教学管理部门要指导学校做好期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学校应严格遵守考试管理有关规定,杜绝违背教学规律、违背考试管理有关规定、加重教师与学生负担、违背办学规范的现象发生。

57.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的以教学工作为重要指标的教育评估制度,克服评估工作的片面化和绝对化。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使学校发展个性,办出特色。

(六)反思。

58.整个教学过程结束,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师德水准、专业水平、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并加以分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思考如何完善和提高。

59.反思教育理念。分析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师生观是否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观是否有利于个人专业的发展。

60.反思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是否符合现代科技知识发展的要求;自己的知识更新是否跟上或超越教育的要求;教育教学能力是否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61.反思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否落实,以及落实效果;反思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及时加以调节和纠正;同时反思落实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62.教师要把教学反思作为推动自己专业发展的动力。在反思自己的基础上,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和体系。研究当代学生心理,适应教育教学变化需要,丰富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六、教学研究与教改实验

(一)教学研究。

63.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64.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文件规定;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研究学科课程标准; 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学 7

习方式和教学手段。

65.县市区教研部门要充分履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职能,把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与指导作为中心工作,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指导;要密切与大学及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

66.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学校要建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严谨、务实、高效的研究氛围。学校领导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支持并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课例研究等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教研组必须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承担并参加区县、市、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二)教改实验。

67.教改实验是强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都要高度重视。教改实验工作应围绕教学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教改实验,促进教学成绩的不断提高。各县市区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有实验课题。

68.教改实验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教改实验的选题应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努力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

69.教师是进行教改实验的主力军。学校应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建立教改实验档案,并以此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增强改革意识,做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不断反思、研究和创新,积极承担区县、市、省及国家级实验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篇3: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研究

一、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初中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管理,是对初中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研等多个基本方面的要求以及量化考察的具体实施办法。这是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秩序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现状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过于制度化,忽视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由于初中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对这一阶段国家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教育制度方面都有较多的规定,大多数学校也不得不依照制度办事, 强制推进教学管理。抹杀了教师的主动性和教学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师的专业得不到发展。例如,教师的备课、上课原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有序进行的意向个性化的任务。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初中学校对这一个性化的任务都规定得过严、过死,具体体现在: 备课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认真书写,格式要规范,内容要以上课内容完全一致。教学要有完整的教学环节,要重视教学效果,同时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指导教学,最终导致教师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发挥。又如,参加教研活动,也是一项硬性规定,如果教师不参加教研活动,其考核就不会达标,最终影响绩效。所以很多教师参加教研主要就是为了不受惩罚,不影响自己的绩效。所以,教学常规管理过于制度化,严重抹杀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对立,教师创新精神淡化,最终导致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缺失,更不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2.教学常规的实行过于形式化

就目前来看,虽然教学常规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并且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但是很多实施方式在具体的落实上却过于形式化,有数量没质量,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具体体现在这几方面: 第一,备课。备课作为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好各项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预案设计的重要步奏。但现在很多初中教师的教案与教学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教师的教案要不就是完全抄书、抄优秀教案,要不就是课后或者期末再补教案以应付检查。而且,学校组织检查教案也不针对实际,只从教案的备课进度、备课环节、简案或详案几个方面进行评定,缺少对内容的揣摩。第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形式仍然大行其道,新课程理念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第三,作业批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仍然还是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只重视最终结果,护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关注和鼓励。另外,作业形式单一,不分层次,同时缺乏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四,听评课。大多数初中学校多教师听评课的数量都有规定,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现在很多教师对听课、评课都变得漫无目的,缺乏主动性,很多教师听课既没有中心又没有主题,只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形式化过于严重。第五,业务学习。对于教师的业务学习, 许多初中学校都规定教师每学期的学习笔记要达一定的字数,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但在落实上却有很多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大段地抄写一些不着边际的文章或者是只抄不学,应付了事。也有的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字迹潦草,敷衍塞责,最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针对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以上所提出的关于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非只是为了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最终的目的。为此,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体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是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所以需要建立具有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体制,创新学校考核机制,解决当前教师工作中专业化发展的障碍。为此,学校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阳光校务,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组织建设。同时,还要注重促进教师之间信息、经验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最后,学校还要通过引导教师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及意见科学研究精神,从而营造出严谨、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参与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识。

2.关于备课

首先,实施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适用于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多位教师使用。个人备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主要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重难点的分析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次,允许教师使用电子教案,这是适应时代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采取的新备课方式,利于特别是年轻教师发挥所长,同时也可以促进教案的更加整洁、规范。

再次,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灌输新课程理念,引导教师不断落实三维目标,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3.关于上课与评课

教师上课除了要遵守基本的教学准则外,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尊重和爱护学生,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做到学法指导有特色、传授知识准确,有创新,课堂训练有层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方式也不能过于单一,要注意将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作为一项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坚持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

4.关于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篇4:谈谈初中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常规;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38-01

班主任是学校里全面负责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是凝聚一个班级学风、教风、班风的指向标和可靠力量。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尤其是初三的班主任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更加辛苦。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感触良多,有几分疲惫,也有几许收获,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了一次次酸甜苦辣的心灵历程,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工作,也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一、必须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中毕业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打工的选择,是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笔者认为要建设一个好的班级,就必须培养好的班风,这个班的成绩才能稳步上升。而好的班风,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班干部,所以每接一个新班级,笔者第一件事情就是精心培养、组织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并要求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如果班上有什么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给班主任。笔者对一个新班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建立班级口号、班规、班级誓言、目标等。今年笔者所教班级的口号是“班级是我家,建好班级靠大家”,班级目标是“超越梦想,放飞希望,勇争第一”。班级誓言是:父母过去的辛酸,我们已无法改变,我们要努力奋斗,孜孜不倦,让父母体味未来的甘甜,让微笑写满父母疲惫的脸庞,让骄傲挂在教师欣慰的脸上,让希望围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未来因拼搏更加辉煌,洒下汗水,定有丰硕成果,能力拼搏,定有金色收获。我自信、我自强、我成功,这就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笔者做的第三件事是评出每周一星,即每个星期就学习、纪律、卫生、成绩、写校园稿等各个方面突出的同学用积分的形式显现出来,谁的积分最高,谁就是班上的每周之星。每周周末给予奖励,并在后面的每周之星专栏上贴上红五星,写上大名,让全班同学向他(她)学习。当然,也有例外,譬如:篮球周,运动会周,元旦艺术节周,评出打篮球最好的一个成员,运动会最突出的一个成员,艺术节表现最好的一个同学等。评选“每周之星”的目的是尽量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行为和优秀表现加以肯定和奖励,以激发他们在前进路上昂扬的斗志。

二、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

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和任课教师联系,要兼顾班上的各门功课,及时了解班内的学习情况,针对某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拖拉,基础知识较薄弱的问题和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与任课教师一道及时解决问题。笔者组织了互帮互学的活动,让学习上优秀生带动学困生,如针对作业拖拉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笔者指派几个认真负责的学生,对有严重拖拉现象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检查,查找拖拉的原因,找到解决拖拉问题的途径,让他们帮助这些同学及时把作业完成等。可能有些方法不够妥当,以致效果不够理想。但笔者会继续努力和任课教师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把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

三、把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得成功与否,决定着班风能否最终好转。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笔者的原则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般不用“武力征服”,“武力征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笔者始终认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为初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多从情感上打动他们。批评他们大多数不在公开场合进行,时时保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明白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并对他们进行细心、耐心的教育,从不间断的鼓励。笔者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教师的诚心终有一天要打动他们。班主任在平时要对学生多进行一些自理、自立、自强的培养,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四、要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坚持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获得第一手育人资料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个性,在家表现和家长的希望、要求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笔者经常性地进行定期家访,对于后进生更是家访多次,在家访中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有的家长只知道溺爱孩子,而有的家长对孩子责罚过度。为了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笔者利用空余时间充分进行家访,或者请家长到学校,或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工作,笔者并且非常重视每学期的家长会,会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把一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安排向家长汇报,求得家长配合,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退步幅度较大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使他们迎头赶上。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明确了从哪些方面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

平时笔者主动深入班级,多与学生接触,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间经常到班里转转,看看学生在干什么。发现打闹的,及时进行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同时,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我还准备了一本班级留言册。每星期给学生写一段话。学生有什么看法、想法、建议也可以写在上面,也可以直接告诉老师。笔者欣喜地发现,经过努力与学生的关系拉得更近了,笔者写给他们的开学寄语,教师节的祝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望。

篇5:初中教学常规工作要求

2016年9月

一、备课

1.除体育学科外,必须使用教导处统一下发的备课笔记,不得污损和随意更换备课笔记的封面。

2.大小学科都要认真备课,包括兼教小学科的大学科教师。

3.备课栏目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呈现、新授、巩固或操练、课堂检测共五个环节)、归纳总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共九个栏目,缺一不可。二次备课可以用红笔在备课笔记的边页上对原备课内容进行适当增减。

4.各栏目均要详细具体,不得写成条杠式的备课,不得简单地抄一个例题或见练习册第几页。文科应有问题的设计、语言点的归纳和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的归纳分析;理科应针对该例题详细分析解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错误、实验现象具体描述等。

5.备课要具体到每一课时,不得笼统地一篇课文一个课时。每周课表上有几个标准课时,就要备几节课。

6.导学案或网上打印的教案不得代替备课笔记。

7.试卷下水作应专门夹订,一律用红笔完成,部分习题旁边要注明“解题策略”或“解题关键”或“提醒强调”的文字内容。否则不能算作“习题讲评”课时。

8.备课中应体现年级组集体备课,步调一致的思想。

二、作业批改

1.各年级各学科在开学初备课组内商定一本“全批全改”的练习册。2.杜绝“不批改就讲评”或“讲评后再批改”或“边讲评边交换批改”等现象。

3.批改符号要规范,批改日期要明确,适当可以用等级或分数予以评价。4.理科除了“全批全改”的练习册外,还应配有课堂练习本。

三、周练 1.时间:周日下午全校统一进行,班主任负责监考。备课组长在前一周周五晚学前将试卷送交各班主任老师处。

2.每周根据年级组长的统一安排进行。周练试题应由备课组长精心挑选,杜绝不根据学情拿来就用。题量以一节课完成为宜。

3.学生单人单桌,桌距最大化,从严监考,不得离开教室。班主任经常教育学生不得作弊。

4.周练试卷必须在每周二中午批阅完毕。周二晚自修结束前周练成绩录入年级组长电脑(必须强调真实性!),年级组长汇总排序后于周三中午前将成绩传黄海东qq。

5.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认真分析,及时找波动大的学生面谈。

6.实行月评比制度。月底各年级汇总评选出周练“优秀和进步”学生,颁奖表彰。

四、听课

1.行政人员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县局规定)

2.听课笔记栏目要写全,特别是“随感”和“交流评价”栏,否则不予以承认。

篇6:初中教学常规考核细则

教学常规考核细则

为了加强对教学的过程管理,全面落实教学“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兹制定本考核办法:

教师“六认真”考核的内容:教学设计、上课、辅导、实验(实习)、教研活动、作业批改。考核实行扣分制,总分为10分,一、教学设计

分为每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

1、内容要求:

(1)项目填写完整,教学设计包括:课型、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授课时间、课时安排、教学媒体、教学环节、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2)教学基本环节包括:

导入——新课导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作业与练习。

2、质量要求:

(1)体现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每个环节教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体现对教学的指导性。

(2)体现新课改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3)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应体现第一次修改意见和第二次修改意见,同学科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反馈。

(4)语文以课为单位,数学以章或节为单位,英语以单元为单位,物理以章或节为单位,化学以章或节为单位,思品、历史以课为单位,地理、生物以以章或节为单位,分课时备课;音乐、体育、美术、生安按课时备课,(5)复习课教学设计要求:①应有教学时间、复习内容、复习要点(如使用复习资料应附在后面)、复习的主要环节。②使用试卷进行检测练习,应将检测试卷附后,试卷应注明检测时间,并将试题答案做在试卷上,不能是空白试卷。③建议将复习课教学设 1

计写在整理后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集的背面。

3、备课量要求:

(1)语文:每周备课5节;数学每周备课5节,初

一、初三英语每周备课6节,初二每周备课5节,初三化学、物理每周备课3节;以上学科可安排一节机动课时。

(2)初二物理每周3节、思品、历史、地理、生物、每周2节,初三体育每周3节,初三美术每周2节,其它年级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生安、综合实践及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每周1节。

(3)机动课时可安排作业评讲、练习等,备课可简略些。

4、检查要求:

(1)项目填写不全每项扣0.1分;

(2)师生活动体现不充分或未体现扣0.2—0.5分;

(3)新课改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体现不充分或未体现扣0.2分。

(4)备课量检查以授课时间为准,未按课时备课的,不计算备课量,备课量不足,差1节扣0.5分。

5、有下列情形,视为未备课:

(1)无故不参加检查或不按时交备课本的;

(2)不配合抽查的。

(3)听课后随机抽查,未按时提供的。

二、上课与辅导

1、检查方式:专人负责检查与教导处以抽查相结合。

2、课堂要求:

(1)使用普通话,语言表达清楚,规范用字。

(2)讲练结合,不搞满堂灌,每节讲课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分钟。

(3)室内课:板书清楚,重点突出,字迹工整。

室外课:人不离岗,岗不离人,严格按照计划上课。

(4)早自习不统一讲解,晚自习不准上新课。

(5)不得随意调课,遇事应事先将课安排好,并交教导处审批。

3、检查要求:

(1)无故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开,每次扣0.3分;

(2)无故缺席,每次扣2分;

(3)无备课上课,每次扣0.5分;

(4)上课使用通讯工具,每次扣0.5分;

(5)随意调课,每次扣0.2分;

(6)学生测评满意率未达到75%,每低5个百分点扣0.1。

(7)凡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每发现一次扣0.1分;

(8)学生上课睡觉、看课外书、玩手机等,教师不作为,一次扣0.1分;

三、作业批改、实验(实习)

1、批改要求:

(1)正确无误;批改详细(有批有改);批改及时(作业2天内返回,作文1周内返回);

(2)只写日期、学生代改不计次数;

2、作业基本量:

(1)语文:每月8次作业,每月2次作文;(2)数学:每月15次作业;(3)英语:每周10次作业,每月1次作文;(4)理化:每周10次作业;(5)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学科每周1次作业,作业需在课堂完成,不留课外作业。

3、实验与实习,按要求开足演示和分组实验。

4、检查要求:

(1)以上作业次数均为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由教师全批全改的批阅次数,评讲或学生批改均不计算。作文必须有评语和等次, 批改过的单元测试按2次作业计算。少改1次作业扣0.2分,作文扣0.5分;

(2)作业批改不认真酌情扣0.1——0.2分;

(3)实验未开齐开足,每次扣0.5分,资料填写不全酌情扣0.1——0.3分;

四、考试与检测

1、语数外理化每月进行一次检测(包括学校统一组织的检测)。

2、非学校统一检测,将阅后试卷和成绩册交教务员检查登记;

3、学校统一组织的检测,考后第二天内将成绩录入指定的计算机内,一周内填写好成绩分析表交教导处。

4、检查要求:

(1)监考不认真每次扣1分;

(2)检测每缺一次扣0.5分;每缺其中一个项目扣0.1分;

(3)由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试或测试,监考迟到、私自调换监考、监考违反相关规定的每次扣1分,试卷装订出现倒卷,试卷丢失、损毁每份扣2分。

五、教研活动

1、听课:(1)每周1节,全期20节;(2)有听课的感悟,写出优缺点和建议;(3)填写听课时间、地点、课题、授课教师、课题等项目

检查要求:(1)未按时交听课记录,扣2分;(2)弄虚作假,抄袭教案,记1分;(3)缺1节扣0.5分;(4)项目填写不完整,每项扣0.1;(5)教师听课后,在所听课班级的班务日志签名;授课老师在听课记录上签字,备查。(6)教研活动出勤,迟到每次扣0.2分,缺席每次扣0.5分。

2、校本研修:

(1)无计划和总结,每项扣0.5分;

(2)按研修计划执行,记录少1次每次扣0.2分。

(3)记录不详实每次扣0.1分;,3、集体备课:

(1)语、数、英、物理、化学每周1次,缺1次扣0.1分;学科组在集体备课记录上签到。

(2)记录不详实,酌情扣0.1——0.2分。

4、教育随笔:每周1次,全期不少于15次,缺1次扣0.1分,抄袭,弄虚作假扣0.5分。

六、其它

1、私自调课每节扣0.2分,外出学习、出差、请假(三天以内)未调课出现空堂,每节扣0.2分。

2、未按时上交各项资料的,每份/次扣0.2分。

3、外派学习、参加会议未按时参加,被上级通报的每次扣2分。

七、考核说明:

1、凡考核项目不全的教师(如音体美计算机等无作业批改项),期末按总分折算。

2、凡跨头且规定完成数量的项目,考核时就少不就多。

3、教学六认真考核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依据,纳入考核范畴,并与教师岗位聘任、评职、晋级、评优挂钩,具体见学校相关制度及评价细则。

4、本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生效执行。

5、本方案由教导处负责解释并实施,未尽事宜由行政会补充修定。

篇7:初中政治教学常规要求

基 本 要 求

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奠基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强调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提倡启发式教学原则,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努力指导学生学好知识、形成能力、转化为觉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思想品德教学的组织实施,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应贴近学生实际,注意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有关活动的开展,必须主动与学校其他德育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课前准备

1、钻研理论知识。全面把握所教学科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注意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及最新动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工具学科的基本常识,努力形成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理论功力。

全面熟悉国家教育部新编订的《课程标准》,明确相关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把握重点、难点及深广度;高中阶段要注意按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相关的课程要求;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及内在联系,挖掘其中包含的德育因素,认清实施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交汇点和切入点。

2、了解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在生活中备课,在学生中备课。通过各种媒介搜集整理各种社会信息,有目的地专题调查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和随时积累实施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所必须的素材。

结合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实际、思想实际以及行为习惯,准确把握有利于循序渐进组织教学和有的放矢实施教育的切入点。

3、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应于开学前着手制订,注意以《课程标准》及相关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计划内容应包括:

(1)学期总体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3)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4)教学进度安排表,该表应明确每一教学内容所需课时、起讫时间、相关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及活动时间等。

4、认真备课。各年级备课组应坚持每周1次的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体备课均应事先确定时间、地点、主题及中心发言人,并做好活动记录。

备课内容应包括:

(1)明确每一节课具体的、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明确应讲清的基本概念、观点、原理、结论;在能力方面,明确不同知识点分别应达到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等能级要求。

在教育方面,明确教学内容应包含的素质教育因素及应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

(2)精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素材,确定合适的方法和课型,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确保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保持适度的课堂教学容量,设计能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3)确定分课时教案的基本思路。课时教案主要内容应包括:课时应当实现的知识、能力、觉悟诸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过程及其中的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熟悉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效能;当堂巩固性质的练习及课后作业要求;体现教学过程全貌的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之后,教师必须超前写好2—3节课的分课时教案。每学期均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备课,原则上写详案。

5、准备适用的教具。应本着形式服从内容、手段服从效果的精神,从本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出发,选择和自制教具,如实物、小黑板、挂图、投影胶片、录音、录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等。

6、设计并布置预习提纲。根据教材要求,对重点、难点及关键内容布置预习,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教学

1、坚持科学的目标导向。正确、具体、层次分明地实现教学目标,把握适当的教学起点,注意发挥政治课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功能,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寓教育于具体事实的阐析之中,使学生能在新情境下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从学生特点和课堂实际出发,寻求知识教育与德育(情感、意志、价值观)教育、实际认知能力培养的最佳交汇点,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能有知识、能力、觉悟诸方面的收获和提高。

3、灵活运用各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情境,恰当地选择使用讲练结合、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等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学生参与之中及时予以点拨、总结、归纳、提升。

坚持以“学”为中心,不以讲代学,恰当把握教师引导阐释与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并力求以亲切热情的教态吸引学生,以及时确切的评价鼓励学生,以鲜明特色的风采感染学生,以生动有序的思路激活学生,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

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及时反馈。每一节课均应安排一定时间的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要着力提高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这包括:驾驭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教学语言简洁、规范、恳切、得体;板书清楚工整,并准确反映全课要求及知识内在联系;注意不拖堂。

三、课外教学活动

1、提倡回顾思考,勤反思,求进取。授课后及时总结,记载本课得失体会为主要内容的教后感,作为以后再次组织教学的参考。

2、强调“温故知新”,有布置有检查。对每一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和相关思维训练及时事教育,均应有明确的预习和复习巩固要求,并及时进行检查,以促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我养成。有适量作业练习并逐项逐题批改,及时讲评及有机结合进行知识补遗和方法指导。

3、注意防差、培优、补差,分层次抓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思维活跃、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的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训练,组织兴趣小组并正常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对基础薄弱、思维不够敏捷、学习不得法的学生,区别情况,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个别辅导或少数人参加的集体辅导,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4、丰富活动内容,抓引导促提高。依靠学校领导、班主任、团队和学生会组织,与有关学科老师密切配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壁报专栏及观看影视片等活动,安排初三以上学生进行辩论、研讨、演讲、撰写小论文及调查报告,还可组织兴趣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

活动安排应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远大志向。

四、评价与测试

1、评价与测试目的。坚持把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确认学生学习进度、水平、行为转变等,检测教学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确保教学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2、评价与测试原则。以《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依据综合考试或高考要求,以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为目标,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及时分段实施检测。测试题目应难易恰当,重视“双基”和能力的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评价与测试形式。主要有口试、笔试和操作实践三种形式。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采用笔试形式,将来逐步过渡到三种形式兼顾。

口试,是学生用口语回答教师提问的考试形式,有抽题口试、演讲比赛、对抗性辩论等。

笔试,是学生以文字回答教师所拟试题的考试形式,相对固定的题型有填空、辨别、选择、简答、辨析、分析与说明、论述等。

操作实践,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试形式,包括专题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自由选题分析社会及现实问题并撰写小论文等,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有条件的还可组织行为测试。包括个人自评、打分,班级交流、互评,教师与班主任商议评定成绩等开放性的评价方式。

要严格控制测试次数,保证测试质量。

4、试卷讲评与学业成绩评定。及时、认真地批阅试卷,并作必要统计,如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典型错误及典型题目得分率等。

认真进行课堂讲评,不仅要讲清正确答案及基本思路,更应阐析所含基本方法,所考查知识的方法论意义,并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及知识点的缺漏,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并针对具体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教育和辅导。

篇8: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

一、情境内容过多,形成应接不暇的现象

一些教师为了让教学情境更丰富、更具有感染力,往往不顾教学实际设计过多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比如,在“生活中的覆盖现象”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课始连续播放许多的幻灯片,依次展示“D888的机身正面典雅的镜面覆盖”“家庭室内墙壁的涂料装饰”“某地域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的美丽风景”“江苏省某地区冬季气温陡降,一夜之间玉树琼枝,整个麦田白雪皑皑”“某县城网络公司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平面图”等五个情境共8幅图.教师在播放完幻灯片后语言导入:“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组图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覆盖现象.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覆盖的知识,初中数学中关于覆盖的知识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从覆盖的基础内容———最小覆盖圆的有关知识开始探究.”(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

很显然,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探讨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最小圆覆盖知识,教师选取的图片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堂充满了乐趣,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但由于内容多、杂,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往往只是被幻灯片本身的内容所吸引,容易给学生造成眼花缭乱的感觉,学习效果不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教师可设置简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如提出某个学生的衣服不小心被刮了一个四边形的小洞,现需要选用一块圆形的商标进行粘贴性修补,那么,你能选择出面积最小的商标吗?如何选?选择的依据又是什么?这样的情境虽然简洁,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二、情境范围较大,脱离教学的主题

某公开课上,教师在课始就播放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断,整个片断约长3分钟.接着教师用片中的两个主角巩俐和周润发的实际年龄编了一道数学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叙述,写出关于两位主角的实际年龄的方程式,求出巩俐和周润发的实际年龄,其最终的目的是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开始播放视频到课题的引出,大概总计耗时5分钟.

尽管教学情境的设计最后牵涉“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个数学知识,但就导入的内容和过程本身来说,情境范围拓宽过大,非数学因素过多,学生很容易被片子本身的内容所干扰,且前后活动耗时过多,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如果非要用这个内容作为情境导入,则只要给出十几秒的时间呈现周润发和巩俐的照片,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年龄作为基础,引出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的知识,并通过解方程组“破译”片中两位著名演员的年龄即可达到教学目的.

三、情境折射的问题太难,引发学生的畏惧感

有一则关于“不等式组”教学情境引入的案例:某种杜鹃花适宜生长在平均气温为17~20℃的山区.已知这一地区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现测得山脚下的平均气温是23℃,请估计适宜种植这种杜鹃花的山坡的高度.

我们不妨先看看方程组的组成:设适宜种植这种杜鹃花的山坡的高度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得到不等式组20≥23-x/100×0.6≥17.即使这个不等式组经过学生的努力好不容易被列出来,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该不等式组过于复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不等式组的解法”的后续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建议教学情境的设计应该从简单且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内容入手.比如,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教学情境改成:“期中考试结束了,某位同学去向数学老师询问考试成绩,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他分数,而是告诉他班级的最高分为114分,如果他的最后一道选择题的3分不被扣掉,那么他就超过班级最高分了,而现在他仍然是班级前三名,不过第二名的成绩只比最高分少1分.”经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就很容易通过假设这名学生的成绩为a,表达出该名学生分数的取值范围(113>a,a+3>114).

上一篇:十堰市初中语文试卷下一篇:乡镇民族团结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