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分析

2024-05-01

家访分析(精选10篇)

篇1:家访分析

家访分析报告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要求,今年秋我校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我校与2011年10月初发动,我利用放学后、周末、节假日;到辖区进行家访。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学生居住地分散,学习环境较差。我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家访工作。现将我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觉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便是在对孩子心理教育方面有很大帮助。

1、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在家访反馈信息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学习中等的女生,怀疑一切人,性格十分孤僻。当老师到她家进行家访后就一点一点地了解到是因父母吵闹离婚,使孩子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家长从没有主动向老师说起是碍于面子,但自从老师亲自上门家访后,家长发现,确实该给老师说一说实情。后来,虽然这位老师试图调节学生父母恢复关系的计划失败了,但学生及家长却始终如一的信任老师,有些什么消息,老师都可以从家长或学生的口中准确地知道,这样,一方面老师可以时刻提醒家长要注意方式,以免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能使老师针对她家中的要发生大事,有的放矢地做好事前的铺垫和事后的处理工作,避免了孩子过大的感情波动,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到了:父母离婚与否,那只是他们个人的事,无论何时,她依然是父母的孩子。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家访确实沟通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

2、家访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现在的孩子,因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有过早的思维和自我独立意思,但又因为思维的不成熟性,往往和家长的想法形成矛盾对立之势。这种矛盾情况下,教师的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

3、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我班的一位妈妈在老师家访后犹如找到了一条教育孩子的光明大道,她非常的欣喜,她这样深情地写道:“舔犊之情”所蕴涵的爱,“望女成凤”所凝聚的情并未能使我为人母者在教育女儿上取得真正的成功。爱要怎么给?我在“爱的外衣”下所提供的帮助阻碍了女儿天性的发展,使女儿不快乐,厌烦学习,不喜欢学习。老师来家访后舒解了我心中的困惑。我想,女儿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喜欢学习,爱学习!的确如此,孩子们诸多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家长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之因,是家长们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4、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里体验到“荣耀”,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友谊,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与对老师的喜欢。一但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家访带给教师们的收益应该还有更多更多,教育专家王小春曾经讲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工不是教学技巧,而是分析学生心理,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走进孩子的家,倾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在家校之间建造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篇2:家访分析

共享阳光 快乐成长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

黄 婧

刘琦,是我们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男孩。他个头不高,平时言语又少,说话声音轻轻的,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把他的名字叫错。还记得上学期时,因为他上课发言声音太小,我多次提醒他、鼓励他,都不见效,一时让我很头疼。到后来我点他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少。

新学期开始了,刘琦的变化却不大。不久,我在班上公布了本学期第一批家访名单,并把刘琦列在其中。中午放学后,我几经周折,在北门市场找到了正准备来上学的刘琦和他的妈妈。孩子在一旁玩耍,我们就地聊了起来。这是一个组合家庭。报名时,为了保护孩子,家长刻意隐瞒了这个事实。孩子心里有伤,这也许就是他平时少言寡语的原因吧!在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一家人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小心呵护。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孩子,妈妈辞掉了宜昌的工作,把自己读六年级的儿子交给外公外婆,心甘情愿地来到当阳。她把刘琦视如己出,照顾他的生活,也关心他的成长。听着这位妈妈的讲述,我替孩子高兴,因为他身边有爱。同时,也为自己的粗心而自责: 如果我早一点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早一点帮他解开心结,孩子就会早一天露出笑容啊!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在享受家庭的关爱的同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快乐的享受童年时光。

篇3:家长的家访

我十分赞同那位一线教师的话。但某次家访使我有了新的想法。

学校一直有上早操的习惯,也安排了值日生监督其他学生。某天,值日的学生跟我说有两个同学不仅不上早操,还躲在教室抽烟。这两位同学是我班典型的调皮生。我曾多次教育过这两个学生,但他们屡教不改。于是我想到了家访,想通过孩子的父母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

我给孩子的父母打了电话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孩子的父母在电话里十分愿意配合我做好孩子的工作,同时他们还要求和我当面谈谈。我也没上心,因为,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忙于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肯定是没时间的。而就在当天下午,孩子的父母来了学校。

我一想起孩子的种种“劣迹”,又忍不住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跟学生家长详细说了一遍。在我急切的交谈中,家长都认真听着,看得出,学生家长也是对孩子十分的担心。通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我们决定一起去监督孩子,帮助孩子改变现有的坏习惯,使孩子能够专心学习。

两个孩子的父母向我调查清楚了每天的上学放学时间,坚持每天给我打电话,向我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哪怕有一天没和我联系,我都感觉不安。另外,他们还每天询问放学回家后的学习任务,以便于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还时常给这几位家长讲教育方法,告诉他们如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做孩子的朋友。除此之外,我也隔三岔五去他们家了解进展。在学校里的时候,我经常牺牲我的休息时间,利用每天中午和下午的放学时间给两个孩子“开小灶”。中午休息时间很短,为了节省两个孩子的时间,我每天到学校食堂为他们买好饭菜。就这样,我不厌其烦地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因为,我坚信通过这个办法一定能把孩子从迷途中拉回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的心与我的心贴得更紧了,我甚至看见有一天他们偷偷地抹眼泪,我的眼睛顿时红了。

我很欣慰,孩子们在一点一点地进步,不仅思想发生了变化,而且学习也有了很大进展,从以前50多分跨进了70多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知道,家访有了成效。

通过大量的工作,我深感,家校联系是班级管理重要的环节,也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三种最基本的教育形式。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的话,那家庭教育就是基础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家庭教育可谓重要。

同时我也觉得,所谓的家访,其实并不一定要教师去学生的家中,有时候学生父母也可以主动去学校找老师了解孩子情况;所谓的家访,只是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与孩子父母一起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也可能会有人误解了家访,认为家访只是老师们作秀的形式,是一个空洞的词语。作为一名老师,我本着对自己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直认为家访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同时又希望学生们能够自己督促自己的学习。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就是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不仅在学校,而且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家访就为教师提供的一个这样的平台。因为教育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教会人如何学习的过程。

在我多年的从教过程中,曾与许多学生家长之间有过不少交流。我主动去学生家里找过学生家长,学生家长也曾主动来学校向我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改正缺点,帮助孩子们学习。在这期间,有很多学生改掉了坏毛病,学习态度也认真了。这些成功的例子使我更加坚信了家访的必要。当然,这其中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我们对孩子的信任是家访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家访只是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加强了老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的信任。

信任不仅充溢在教师和家长之间,也充溢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所以信任,才是教育的开端。

篇4:关于家访变味的分析及对策

察看家访的演变,审视家访变味的表现

1“家访”变味为“校访”

当今交通是越来越发达,道路上真是车水马龙,然而交通事故也在增加。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摩托车拥有率相当高,不少先富起来的家庭已经拥有了汽车。由于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安全的考虑,许多家长接送孩子上学。许多教师把握这种“机会”,顺便把部分家访转化为“校访”。学校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或家长学校会,教师顺势开成集体的“校访会”。

2“家访”变味为“话访”

每个班主任都有一本家长通讯录,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个家长的电话。遇到需要家访时,教师拿起电话就可和家长沟通,于是家访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话访”。

3“家访”变味为“网访”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学校博客论坛”和“家校路路通”等通讯技术都可以和家长进行“网访”。

4“家访”变味为“教访”

随着升学竞争的白热化,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情急切,“邀请”教师上门定期“家访”,给孩子补课。此时的“家访”就变味为“教访”。

5“家访”变味为“吃访”

一些家长,特别是一些财大气粗的家长不时邀请教师到饭店“家访”,联络感情,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多关照。这时的“家访”变味为“吃访”。

以上“校访”“话访”和“网访”等作为家访的延伸和补充是无可非议的。但把家访完全变味,无疑缺乏面对面和家长的直接交流,必定影响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学校和家庭间的隔阂。事实上,上门家访,,还是中小学进行家校沟通的最重要渠道,是联系教师和家长的温情纽带,不该被遗忘在教育的角落。

倾听教师的苦衷,研究家访变昧的原因

1教师超负荷的工作,上门家访,力不从心

当今社会,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在应试教学没有得到扼制的情况下,各个学校挖掘学生的潜力,尽一切可能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增负”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教师“增负”的过程。一天要上二到三节“正课”,另外还需加二到三节“增课”:早自修,中自修,补差课或夜间补课。一天下来,连上5到6节课,喉咙哑了,腰酸背疼,苦不堪言。双休日,对绝大多数老师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几乎每个星期六都是补课。近年来,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加上没有淘汰机制,学生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相应的教育难度在不断地增加。在教师负担过重的情况下,要教师上门家访确实有些“为难”。

2家长配合欠佳,使得家访演化为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1)家长注重隐私,家访教师望而却步

案例一:

学生王某家搬进刚刚装修好的套房,父母非常讲究卫生。一尘不染的木地板,进门要先换鞋;新沙发,扶手上罩着洁白的垫布,让人很不自在。王某又是班里的学习尖子,父母对他的教育很自信,考上重点中学不在话下。而且,还看得出,主人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又特别强调个人隐私,业余时间不大喜欢被打扰,“家访”教师成了不速之客。

少数家长对孩子的自信,加上家长工作的繁忙,并注重隐私权的重视,教师很难进行上门家访。

(2)家庭畸形,家访迷失方向

案例二:

张某是个“双差生”,成为被遗忘的流浪儿。他父母感情破裂而离婚,父亲和美容厅小姐重新组成家庭。母亲为了方便重新生活(指改嫁),也不愿把张某带在身边。张某由其爷爷和奶奶抚养教管。教师去家访,只见张某的爷爷和奶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而且都是文盲,生活上照顾好孙子已经是不错了。后来,到张某父亲那儿家访。他父亲说,法院判给他妈,管教和我无关。接着,到张某的母亲那儿家访。他妈说,儿子像他爸,我管不了。

家庭矛盾复杂,有的父母没完没了地吵闹,有的家庭走向破裂。不少学生生活在畸形的家庭中,少数学生被遗弃_在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家。由于这些抚养人年事已高,文化程度却不高,教师去家访,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教育配合。

(3)家长错位,家访被误解为“告状”

案例三:

潘某平时调皮捣蛋,上课经常开小差,挨的批评就多一些。有一回去家访,教师表扬了潘某最近一段时间取得的进步,感谢家长的配合。潘某的父母专注地听着,一脸迷惑,摆出准备好等着听下文的架势。告辞时,潘某的父亲问:“没了?”我说什么没了。他问:“这孩子最近没惹祸?”我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惹祸?”从他疑惑的眼神里,我看出了这样的潜台词:孩子没惹祸,您来干什么呢?后来我从潘某嘴里了解到,那天教师走后,父母审他审到夜里10点多,问他是不是犯了很大的错,让老师都不便开口?后来,潘某可怜巴巴地求我:“老师,以后您别去我家了,就是表扬我也别去。”

家长定位不当,把家访误解为“告状”。“后进生”的家长常常认为教师家访就是来“告状”。这样,不是迫不得已的家访,教师能不去就不去,免得话不投机,自寻没趣。

(4)家长漠视,家访无门而入

案例四:

教师和李某的父亲约好在晚k-lz,最钟上门家访。但李某的父亲是个麻将迷。吃完晚饭就去“砌长城”,把家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教师去李某家等候了半个小时,还不见踪影,只得叫李某去请。一会儿,李某回来了,说他爸正在兴致上,请教师稍等片刻。那位教师又等了一刻钟,再也受不了,只得向李某告辞。那位教师憋了一肚子气,发誓再也不家访了。

像这样极不负责任的家长确实是个案,但造成极坏的影响,严重挫伤了教师家访的积极性。消除不利的因素,走出家访变昧的角落

1为教师“减负”,腾出精力家访

当今教师普遍超负荷运转,首当其冲的是中学教师。来自社会,学校,同事间的竞争,许多教师精神紧张。为了立于不败之地,不少教师为自己“增负”,寻找学生的空隙,不断为学生辅导。超负荷的工作,根本没有精力去家访。早出晚归,两头见星星,整天忙于教学,根本没有时间挤出来家访。为此,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切实落实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八项禁令”。只有淡化升学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教师的负担也相应减轻时,教师才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家访。

2家访前“热身”,避免家访时的尴尬

家访前,拉近和家长的感情距离,可使家访演化为深受欢迎的美事。

(1)用微笑,润滑家长的情感。

教师要在平时千方百计亲近家长,时刻用微笑打动家长的心灵,形成亲密友好的关系。当家长来接送孩子时,遇到家长,用微笑和他们打招呼,聊聊学生的进步。当家长会时,用微笑连接家

长情感的纽带,多谈学生的亮点。当家长“校访”时,更要带着微笑,满腔热情地聆听家长的声音,尽一切能力帮助家长,满足家长的要求。只有平时拉近和家长的情感距离,温暖家长的心灵,使家长感受到老师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他们的孩子时,就为以后的家访创造了良好的感情氛围。

(2)用热情,感动家长的心灵。

要想和家长近距离的思想沟通,热情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特别是家长需要帮助时,教师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这对家长来说是雪中送炭,最能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

小强的母亲拉着孩子走进办公室,满脸愁容地说:“老师,孩子生病一个多月,功课落下了很多,我又不懂,老师能不能帮帮忙。”班主任朱老师望着家长心急如焚的样子,急忙站起来安慰道:“你别着急,请喝杯水。”朱老师接着说:“请你放心,物理课我给他补。其他课不用你操心,我和各任课老师打招呼,让他们抽空给他补上。”家长听了热泪盈眶,拉着朱老师的手说:“谢谢!”

当家长需要帮助时,教师就要热情地为他们服务,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就能拉近双方的感情距离,为以后的家访扫除了情感上的障碍。

(3)用关怀,点燃家长的心灯。

用关怀的心,为家长点亮一盏灯。因为每个人都随时需要别人给予的温馨。

教师关心学生的同时,也要关心家长的喜怒哀乐。当学生进步时,要和家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当学生退步时,要和家长一起分担一份责任。当家长理解到教师在无处不在地关心孩子的成长时,家长就会内心感谢教师,愿意敞开家访的大门,伸出双手迎接教师的到来。

3家访要适时,事半功倍

为了提高家访的实效,教师将要适时家访。当家长盼望家访时,此时“家访”最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当学生在家养病时,教师带上一份礼物,代表全班师生的情意问寒问暖,不仅能温暖学生心,而且能感动家长的心。在平时,教师要多观察“后进生”的言行,发现进步的“亮点”及时表扬,及时记录。时机成熟时,让“后进生”带回口信,约定时间家访。当家长发现优等生退步,却不知原因时,这时教师适时家访,家长肯定是欢迎的,容易取得效果。

4家访讲技巧,和谐温馨

家访时,要讲究技巧,才能使家访和谐温馨。教师在交谈时要充满信心,挖掘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家长看到希望。教师时时流露出教师对孩子的重视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指出学生不足时,注意灵活、委婉和分寸,避免把家访变成“告状”。在倾听家长呼声时,提出帮助性的指导,让学生进步更快。总之,教师在家访时,为家长着想,为学生着想,容易引起家长的共鸣,形成和谐的家访氛围。

教育是服务,家访更是把优质服务送到家的服务。只要社会为教师“减负”,教师善于沟通,善于捕捉时机,并讲究技巧,家访就一定能走出变味的角落,成为构建学校与家庭结合体系的纽带。

篇5:家访案例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所以,我家访的原则是:一定舍得给学生机会。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学困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是从外地转来的,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家访手记:学生:高山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家访时间:2013年1月15日下午 6:00--6:30

家访情况:经过傍晚的家访,我了解到,高山家中主要由他妈妈负责他的学习生活。但据了解,高山在小学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动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成绩不稳定,有偏科现象。但他天资比较聪明,只要用功成绩就可以进步,所以,在小学时也取得过较好的成绩。进入中学,在众多优秀的学生当中,他也想积极要求进步,但在经过前几次的失败以后,他信心有些不足,再加上自制力差,上课不专心,又屡犯自习课的不安分的老毛病,所以成绩总不见起色。高山在家经常和妈妈交流,他其实也很想进步,就是觉得总是管不住自己。考试也经常会犯,为此,他很苦恼,不知如何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因此想请求老师的帮助。高山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自习课提高效率,不讲话。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时前进5个名次。结果:学生学习认真了,基本做到自己的保证内容,现在学习颇见起色。家访手记:学生许杨昆

1、学生信息:沉默寡语,有时还忘掉当天的作业。

数学成绩较好,对英语一点兴趣也没有。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初三学习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好的成绩。

家访时间:2013年1月30日

家访情况:这个学生,家访之前我已经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刚开学时,因为孩子上课总坐不住,也坐不正。我每次上课几乎都要提醒好几次,而且每次都是慢慢走到他身边,或敲一敲他的背,或敲一敲他的桌子。这样做效果还不错,可是没过几天,这着居然不顶用了。我知道如果孩子不意识到坐不住的危害的话,光有老师的督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找到他,与他谈了关于坐姿的问题以及他需要改正的一些缺点,谈话时间不长,但他当时的态度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认真听了我的谈话后,他说老师我会改的,请您相信我。说完将头深深的埋下了,当时的我几乎是呆住了。几秒钟后,我说:我相信你,我一直都相信你。我们的谈话在一分钟的沉默后结束了。他回了教室。之后的几天里,我上课几乎再没有提醒过他,我就在心里琢磨了,这孩子难道真的改过了?能不能就着这个机会鼓励鼓励他,调动一下他的学习积极性呢?带着期待我走进了他的家门。那天是周日,我去的有些早,他妈妈正在做早饭。一听说我的来意,立刻将我拉进屋,让我坐下,然后有连忙叫起还在睡觉的孩子。孩子见了我,又是惊喜又是紧张。我一见这情形,我说:“杨昆,你放心,老师不是来告状的。”这时的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妈妈听我这么一说,她倒有些急了说:“老师,这么早不知您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该不是他犯错了吧?”我让他们都坐下。我说:“孩子这段时间进步可大了。”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将孩子在校的好表现说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妈妈心里一定美滋滋,因为整个谈话过程她就给我斟了五杯茶。谈话终于告一段落,问了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说,这段时间他挺高兴的,因为他真的感受到了进步的滋味。看着孩子快乐的笑容,妈妈说:“老师,今天孩子能说出这番话,还真要感谢您了,„„之后的谈话,大都是对我的感激了。其实我这次去家访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汇报孩子近期的进步来激励他一下,就在妈妈高兴的时候,我想开口给孩子提提要求,可还没有等我开口,孩子倒先说了,他说:“老师,我知道您今天来了目的,您是想让我加强英语科的学习,争取让成绩有较大进步。”听孩子这么一说,我还说什么呢,什么也不必说了。只有不住的点头了„„当天,他和家长硬是留我吃饭,不过我没有。孩子后来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更可贵的是他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自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收效很大,至少孩子们知道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都是有期望的,都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努力,去发挥。

篇6:家访个案分析

学生:陈砚童 班级:一年四班 家访目的:

督促其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增加自信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帮扶方向:

改进学习方法的,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加自信心。家访过程:

一、指出该同学学习态度问题,希望家长引起重视。

二、指出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不要拖拖拉拉,学习要有效率,写作业要质量。

三、陈砚童同学家中四口人。爸爸过去在黑河船队工作,退役后买了现居住的小楼,夏天在工地做接线工作,冬天替朋友开出租。妈妈在补课班帮忙看别人家孩子写作业,平时中午不在家,晚上回家也是7点多以后。孩子和奶奶一个房间住,上下床。因为有老人,所以也比较娇惯。孩子在家学习比较拖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每天完成作业都比较晚,作业完成的质量不是很好,字的书写特别乱。上课很少回答问题。性格也比较倔强,而且有点内向,有时做错了事不敢和家长老师沟通。家访效果:

1、此次家访过称中,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教师和家长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这样就能使家长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又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在家中的表现。

2、家访后孩子很开心,因为感受到老师家长在关心他,他找到了被关注的感觉。而且孩子上课也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了,写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家访个案分析二:

学生:李佳朔 班级:一年四班 家访目的:

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帮扶方向:

孩子通过家访增加自信心,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和老师能够相互地了解、理解。家访过程:

1、班主任和班团队老师介绍该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李佳朔在校期间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学习成绩一般,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和同学相处一般,不经常和老师沟通。

2、家长介绍孩子在家庭状况和表现。李佳朔的父母在孙吴县工作,她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黑河。两位老人都是邮局退休职工,她父母工作比较忙,一年中和父母相聚的日子不多,所以缺少父母的关爱,属于留守儿童。奶奶负责管理孩子,她家还有一个外校的比较优秀住宿生和她作伴。家访过程中奶奶边说边哭,因为孩子缺少母爱,所以比较内向,不善于和他人沟通。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助奶奶做一些家务,也能主动学习,但是学习效率不高

3、达成共识:共同管理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起关爱孩子。家访效果:

这次学校安排的家访活动,我认为这个活动很好!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工作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家访个案分析三:

学生:马婷婷 班级:一年四班

家访目的:了解孩子家庭情况,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帮扶方向: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家访过程:

1、班主任和班团队老师介绍该生在校情况:马婷婷是一个学习认真刻苦的学生,集体荣誉感很强。学校的运动会能积极参与。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都是积极乐观。但是也许是由于家庭问题,多次转学,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2、了解该生家庭状况,家长介绍孩子在家表现:马婷婷同学家境比较差,爸爸在外地给别人开车,妈妈在社区做打扫楼道的工作。家中3个孩子,哥哥也在外地打工,还有一个六岁的小弟弟,在小黑河村的幼儿园上学。他们家租住在小黑河蔬菜批发市场后的平房里,每月租金100元。因为爸爸和哥哥在外地打工,所以妈妈领着2个孩子在黑河生活。马婷婷写作业就在小屋炕的旁边的桌子上,学习条件非常差。每天学习到10点多,学习努力刻苦

3、达成共识:共同管理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高英语和数学成绩。申请贫困补助。家访效果:

家访后加强孩子的关心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去引导、关心。了解了孩子家庭状况后,及时向学习反应情况,申请了贫困补助。课堂上多提问,孩子积极参与,课下经常问老师题。家长和老师经常沟通,共同教育和引导,才能让孩子变的更优秀。

家访个案分析四:

学生:陈薪弘 班级:一年四班 家访目的:

鼓励其学习积极性,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家庭作业的数量、形式,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等,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家访过程: 家访效果:

了解了孩子在家里的种种特点,我对他也充满了希望。我不希望抹杀孩子天真活泼的个性,对待这样的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夸奖鼓励教育。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宽容,我从孩子最基础的学习习惯下手,端正他的学习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并且和家长校内外互相配合,合理有效的避免孩子犯过去的错误。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通过家访,我感觉到每一家,在沟通了解后,都能看到孩子和家长的闪光点。好像与他们的心灵又靠近了一步。帮扶方向:

篇7:家访现状分析与对策

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共同合作。家访的成败,关系到教育对象能否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

但当前我们的家访工作却不很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喊家长”代替“家访”

目前家校联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喊家长”,基本理由是这种方式既省时又省心,又能达到预定的目的。但仔细想想,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隐患。

有许多班主任不愿意家访,也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上:没时间。

班主任白天的工作一般都安排得满满的,白天去家访恐怕也与学校的作息制度相悖。放学已经相当晚,如果这时去家访,就使家长和老师有点尴尬:一般来说,孩子回到家,家里就准备吃晚饭了。为了不打扰家长,就只能匆匆的讲几句话,一些问题很难深入的交流,家访效果也不够理想。星期天家访,我们这里的家长一般都在私营企业上班,很多家长星期天也没有休息,多数只能吃闭门羹。至于晚上家访,似乎在现在的形势下不大现实。

主观上:更方便。

许多班主任认为,让学生回家喊家长无需占用自己的时间,同样也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似乎并不影响教育的效果。加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认为家访已经过时了,不如打电话来得快捷、省事。

这种“喊家长”代替“访家长”的方式,表面上已经解决了问题,但很容易留下“后遗症”。表现为:

1、由于需要“喊家长”的往往是在纪律、思想、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同学,家长在心理上本身就有一种“负担”,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一定是犯了错误,心里的疙瘩比较难消除,这样谈话的气氛往往难控制。

2、老师一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请到家长一般也就没有什么好事了,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素养的差异,在与长的交谈中,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比较难体会到家长的心理,难免会流露出一些“居高临下”的语气,这样就很难引发家长情绪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触动,效果当然要打折扣了,也很难与家长达成在教育措施上的联动。

3、由于是喊家长到学校来,学校里也没有专门接待家长的地方,在办公室里交流,学生课后从办公室窗前走过,于是许多“小喇叭”便开始广播了,这使得学生觉得很没面子——这样效果自然又要打折扣了。

现象二:家访对象单一

有些教师在确定家访对象时,目光往往集中在那些平时调皮捣蛋、不遵守校纪班规、学习成绩不好的后进生身上,忽视了班上有潜在问题的同学,忽视了因家庭原因造成不良影响的同学,忽视了那些中游学生,忽视了班级里的“弱势群体”,也忽视了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否定了家访工作的全员性,使家访工作走入了教育的死角。

现象三:缺少后续措施

教师在家访后多数并不采取相应措施,认为家访回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任务,采取的是一种“只问病情,不开药方”的做法;还有些教师由于采取的是告状式家访,所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也只是抓辫子、找茬子,如此反复,如此而已。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错误行为随时有反弹的可能。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理想。

家访作为加强班级教育管理、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要作好这一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主动上门,缩短家校距离”

走出校门,走近学生家庭,家长首先会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热情真诚,感受到教师不摆架子的工作作风,而这一切正是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是老师得到家长配合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2、“我的眼里是每一位学生”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教师要从家长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尊重学生的缺点,把“平等”、“爱心”、“交流”写在心中,写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写在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中,写在与家长心与心的交流中。

3、“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在家访时要做到“有备而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细致的分析,查找原因,并根据家访时的具体情况,考虑如何与家长协作,使每一次家访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学生有明显的进步。

4、家访不要千篇一律。

家访的形式很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及家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配套的跟踪措施,保证家访效果的持续、深入。

篇8:注重家访策略提高家访实效

关键词:班主任;家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07-01

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管理者,其人格魅力、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关乎班风、学风和校风,更关乎学生的人生发展,足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神圣。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努力学习管理知识,善于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发扬奉献精神,施之以爱,倾情投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甘作“人梯”。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是保证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与家长进行教育上的合作。学校和家庭都希望学生成才,这是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基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应当做到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教育方法互相协调、彼此呼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驾齐驱,形成合力,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结合我个人的工作体会,下面我就家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有关技巧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家访要主动预约

班主任应把家长视为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与家长联系,而不应出于偶然的动机或迫使家长对学生采取强硬措施而进行家访。这样会使家长对教师家访产生恐惧心理。班主任进行家访尽可能做到与家长提前预约。预约时一定要把访问的内容、时间等告诉家长。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①明确了家访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有利于克服教师的急躁情绪,避免对问题的简单处理,也不会出现见不到家长而白跑一趟的现象。

②家长有所准备,谈话易入正题,双方容易达成一致意见。预约家访做好了,联系密切了,还可以发展应邀家访和电话往来,能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预约家访制度形成后,也并不排除一些偶然性的家访。

二、谈话要尊重家长

在与家长的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家长。班主任通常比家长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切忌以懂得教育而自居,不愿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交往中应仔细寻找家长意见中的合理成分,不能以教训的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仍不应该忘记在谈话时给予对方以尊重,切忌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

否则,家长有可能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学生,极易形成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当教师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应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做到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三、要客观评价学生

客观评价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班主任向家长介绍情况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切不可毫无根据地对学生作出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慎重的评价,都会伤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的。

四、批评要委婉巧妙

教师应当是家长的教育顾问,可以对家长提出要求。有些家长比较通情达理,对教师的提议能主动接受,积极配合。也有一些家长“护短”,往往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自己的“面子”联系在一起,明知孩子有错,也不愿意让别人说。班主任与这类家长对话时应避开其他教师及学生本人,谈话中避免直接接触“敏感区”,应采取迂回战术,还应机智地帮助这类学生家长提高教育素养。

五、沟通要注意策略

班主任在工作中难免要与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隔代家庭的学生家长交往。由于家庭组成的特殊性,给交往也带来了特殊性。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不愿在大众场合露面,教师应主动家访,鼓励家长振作精神,把更多的注意转移到孩子的未来和前途上。

对于继父(母)家庭,班主任应采取积极态度,通过具体措施,使家长感到非亲生子女的教育是自己的责任,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教育。对隔代家庭的家访,由于班主任要同老年人打交道,批评学生时要注意策略,否则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家长觉得孩子可怜而更加溺爱学生,以此作为对教师批评的补偿。

篇9:高春侠 家访案例分析

家访案例分析

北安八中 高春侠

家访案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高春侠

教育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成功的教育要靠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共同协调配合才行。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它可以让老师跟家长更好地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变化。近年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了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家庭访问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学困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作重点家

家访地点:铁西区李庆新家。

家访目的:该生缺少母爱,在一段时间内经常违纪,不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为了深入了解他家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在家表现,特对他进行家访。

家访情况:12月中旬的一个周六,我乘车到李庆新家中进行家访,走到他家的大门口,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我马上意识到这个老人就是他的爷爷。(他爸曾给我简单提起过他家的状况)他爷爷见到我马上招呼我们到院里去(因为已经约定好家访的),并喊着李庆新爸爸的名字,可是没人应声。孩子爸爸昨晚上夜班,我到时他才睡一会儿。孩子正在写作业,走

到孩子写作业的屋里,发现家里除了一些简易的摆设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屋墙上挂着孩子、爸爸、妈妈三个人合照的放相片。此时,我想到,他妈妈在走之前,这个家庭也还算得上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们走到屋外和他爷爷交流一会儿孩子的在校表现,他爷爷觉得他爸爸不招呼我不好意思,就让李庆新把爸爸从床上拉起来,孩子的父亲走出屋里,我们明显感到他真的不容易。孩子的爸爸很随和的和我们谈起他家的情况,“几年前法院正式判决离婚,孩子都归我。自从孩子他妈和我闹矛盾,孩子的思想情绪明显有波动。有时候他不听话我很想打他,但又我想到孩子没妈已经够可怜的了,于是就纵容了他。了解了孩子的许多坏习惯,我只是对他进行了批评,但没和老师好好交流过。我知道我当爸爸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孩子,我很失职。但有时确实无奈。希望能在你们的教育下,是他尽快转变思想,不去想家里的事,安心学习。”于是,我想到,孩子的违纪与家长的不关心有关系。再加上孩子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于是就放任自流。

我说:“孩子虽然得不到母爱,但我会尽力让他感到班集体就是他的家,同学就是他的兄弟姐妹,任课教师就是他的父母。让所有的人都去关心和呵护他。

随后我们一起对李庆新进行鼓励,安慰,教育,让他学会体谅大人,放下自己不该去想的事情努力学习,要再出现违纪的现象。树立远大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在周一的班会上,我对李庆新的家访情况告诉了班里的孩子,别看孩子们小,他们也都争先恐后表态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去帮助他

家访效果:从家访过的这段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脸上有了幸福的笑容,没再出现违纪现象。同学们对他特别友好,时时刻刻帮助他,老师们对他也是格外关注,思想包袱逐渐放下,融入到温暖的集体中。

篇10:家访分析

汇总分析及整改措施

2011年3月25日始,我校认真组织各年级开展“教师大访家”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 精心安排

校长熊金山把家访工作作为密切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对教育满意度的有效载体来抓,把家访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常规管理,并逐步形成了制度化。学校领导亲自抓落实,从家访前的工作布臵,到家访后的工作总结都能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并始终参与家访的全过程。教师们也都细心准备、周密安排。把家访作为宣传学校的一个契机,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二、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

这次 “教师大家访”活动的目的是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那个坏境,与家长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让家长给学校和老师提出建议和要求。学校对所有老师都明确了任务,如统一设计下发了家访活动表格,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提出明确的家访要求:即每名班主任教师至少家访10名学生,任课教师至少家访7名学生,做好详实的家访记录和自己的家访分析感悟,进行集体交流。对家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详尽布臵,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三、不拘形式 各具特色。在家访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能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许多教师的做法颇具特色。有的班主任老师以电话进行“普访”,总体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还有的针对个别“问题”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家访中,教师们深入到各个学生家庭,耐心细致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家访结束后,都进行了认真总结,收集整理家访工作有关情况,并一一记录在册,有些教师对收到的家长意见,及时给予了答复,有些教师则把家访情况做了汇总、反思。

四、由家访工作中反馈回的信息: 积极的:

1、家长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其成才的心理。现在的家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大,具有将孩子培养成才的强烈愿望。因此家长往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包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购臵充足的学习用具,提供广阔的学习渠道和媒体。

2、现代家长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内容。现在的学生家年龄都在40—50之间,他们本身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工作,这对学校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消极的:

1、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从而使孩子形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懒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2、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劳动等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学校教育孤掌难鸣,某些工作开展不开。

3、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家长虽然将其子女交于父母管束,可是爷爷奶奶不是宠爱有加,便是有心无力,管束不下,徒劳无益。这更助长了孩子的骄纵心理,他们变得越来越野,使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而学校与家长联络也往往是徒劳而返。

4、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以与学校教育融合。有的家庭成员缺乏对教育下一代的正确认识和协调意见。往往出现“爸爸动手打孩子,妈妈忙着护孩子,奶奶出来拉孩子”的局面。家庭成员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埋怨、指责、争吵,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曲直,更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从而养成了说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给学校教育增添了许多难处。

五、克服家庭教育弊病的方法

1、家长要严格要求和抚爱相结合。

2、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条件。

3、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

4、适当开辟学习渠道和提供合适的媒体,并加强监督和引导。

5、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

6、家长要多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

7、学校要通过家访、开家长会、书面联系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勾通,协调做好教育工作。

总之,这次家访活动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我们了解到大量真实的资料,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大好政策,为全校迅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局面创造了条件,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好家访工作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上一篇:青春礼赞--“五四”演讲稿下一篇:租房APP的经典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