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2024-04-19

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重庆摩托车行业调研报告

摩托车作为重庆是的一大支柱产业,受到了政府的极大呵护与扶持,十六大以来,重庆市的摩托车产业发展规划初露端倪。这项宏大的发展规划显示,到2010年,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实力倍增,将具备完整的整车与发动机开发能力,拥有自己的只是产权的产品超过50%,在此基础上,重庆摩托车的产量将占据国内摩托车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同时占据世界摩托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成为名至实归的“摩托车之都”。重庆市政府已决定投资近10亿元,在重庆兴建汽车、摩托车专用试验场,提高整车研发能力,以满足重庆市汽摩企业发展需要。同时在重庆建立“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大方便重庆摩托车站展升格为“国家级”展览盛会,为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提供机会和便利。这些举措为重庆摩托车工业发展带来福音,为重庆做强摩托车工业创造了前提条件。

重庆的钢铁、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塑料橡胶等工业较发达,门类较齐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集中,人才资源丰富,产品辐射面宽。现在已初步形成国有、合资、民营三大类摩托车企业,整车、发动机和零部件三大生产基地的制造格局。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技术中心数个。

重庆摩托车产业与江浙、广东并称国内三大板块,并享受领头板块的美誉。重庆摩托车产业的雄厚实力在国际摩托车业内的影响主日俱增,近年来世界上多家著名摩托车企业来渝与重庆摩托车企业联姻,除年代已久的嘉陵与本田的合作外,建设以2.8亿元的大手笔收

购南方雅马哈成了株洲建设雅马哈公司,成为雅马哈在华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宗申与接管佛山比亚乔,获得该公司45%的股权和全部经营管理权,同时与哈利携手。在此之前,劲隆与光阳、劲锋与日本斯必达、中汽吉龙与韩国晓星、康超与意大利乔治亚罗公司等也展开了合资合作,汽整合的步伐必江浙和广东既快且大,这无一不彰显出重庆摩企的国际吸引力,也就是说,重庆摩托车产业不可小视的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能赢得了国外摩托车巨头们的一致看好。重庆市政府顺应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大势,提出要把重庆打造成为中国的“摩托车之都”,在政策上予以了诸多的关照。重庆市为摩托车产业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更显示出重庆市政府做大做强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决心。目前,重庆已经有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19家,上规模的零部件生产企业400多家,已形成500万辆以上摩托车、8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不过,与重庆摩托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相较,重庆摩托车产业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显然,这个发展规划将为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力。

比重庆市政府的发展规划更具有冲劲的是重庆摩托车企业的雄心壮志,宗申集团已将规划目标年产量调高至600万辆,建设集团欲在中国摩托的三分天下中局其一,估计规划总年产量在300万辆左右,再加上庞大的嘉陵集团、力帆集团、隆鑫集团等等,重庆摩托车年总产量跃上1000万辆已是指日可待,或许无须等到2010年。

在行业报表中,重庆板块整车企业一般只能见到十二三家,发动机十家,然后目录或公告内整车企业就有29家。更有资料称,整车

和发动机企业均各有40多家。这足以说明行业管理不到位,重复投资建设严重,市场竞争秩序混乱。这与重庆摩托车配件企业多而杂,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有直接关系,也与重庆摩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有关。

篇2: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说起摩托车,相信没有人会陌生,早在七八十年代,那就是财富的一种象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经代替了摩托车财富的地位,但依然改变不了摩托车的具大交通作用。我国是一个摩托车生产大国,自主品牌就有几十个,摩托车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朝阳行业,但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摩托车行业也存在了许多问题:

1.出口量下滑严重

2009年,我国摩托车出口716万辆,创汇25.2亿美元,比同期分别下降38.9%和37.6%。

2.摩托车量销量减少

2009年,受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经济总体低迷影响,我国摩托车出口大幅下滑,使摩托车整车产销失去了原有增长动力,全年产销量低于上年。面对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制定了摩托车下乡的优惠政策,使得农民对摩托车的需求不断增加。摩托车企业顺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并通过加强管理,采用各种促销手段扩大销售,从而使全国摩托车产销从下半年开始恢复性上升。

3.全行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

2009年,摩托车工业尽管需求不足,但随着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提高了自主品牌销售,降低了贴牌生产。单台摩托车售价普遍提高了10%左右,使全年全国摩托车整车企业实现主营收入874亿元。

(一)中国摩托车的生产能力

提到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摩托方面也一样,中国同样是世界上摩托车生产大国,早在1987年产量就可以达到5.5万辆,而今年产量可以突破1700万辆,已占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出口400多万辆,创汇14亿多美元,现有生产能力达2000多万辆,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

(二)中国摩托车的出口能力

而在出口上,1988年至2008年,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奋斗,全行业共出口摩托车4100多万辆。摩托车整车企业出口户数也由10余家逐年发展到2007年的87家。2002年到2008年,摩托车出口量逐年增加、同比大幅增长,全行业出口量占销售总量之比也呈逐年上升势头,有20多个品牌已大踏步走向国外

市场,不少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厂,构筑起“当地化生产”的“桥头堡”,建立起海外营销“根据地”,网络辐射周边国家市场,出口遍及世界各地。

目前,中国摩托车工业已发展成为集国有、合资、民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纵横驰骋的竞争格局。从进口国一跃成为出口大国,现状呈现的,是世界上有路就有中国摩托车的骄傲。这同时也为中国摩托车发展实现成功“转身”提出了新要求,铺开了新机遇———向摩托车出口强国迈进。

摩托车整车企业实现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0.7%,利税总额13.6亿元,同比下降4.8%。摩托车零部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同比增长29.3%,利税总额26.3亿元,同比增长16.8%。

2009年,全国摩托车累计出口744.9万辆,同比下降35.8%;完成出口创汇30.6亿美元,同比下降36.4%。全市摩托车累计出口216万辆,同比下降38.6%,完成出口创汇8.2亿美元,同比下降37.9%。

二、SWOT战略分析

(一)摩托车行业的机会

1、广阔的农村市场

就目前而言,我国摩托车社会保有量近9,000万辆,千人占有率仅90辆,远远低于其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摩托车市场需求量大,摩托车更新和升级换代的潜在需求量相当可观,而在2008年的经融危机中,中国为了尽早走出经融危机,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政策,而摩托车正好也在这规划之中,这是摩托车行业很好的一个机会。此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小排量摩托车的需求量大,因为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中间时期,相对对摩托车的需量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南美洲、非洲、东南业已成为新兴市场。

2、品牌优势

2007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摩托车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列的113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中,居然有近30家企业的产销量增长率接近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如此可想,现在正是摩托车品牌的一个寒冬期,谁能坚持进行改革谁就能走到最后。而与此相反,如大长江、五羊一本田、建设、嘉陵等优势企业的产销仍保持稳定的增长幅度,特别是像大冶、鑫源、望江等“二线品牌”更是显

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内产量前十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由2000年的48.2%上升到了2007年的66.5%,行业裂变的趋势明显。

3、国家的税收政策

2009年增值税实施转型,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对企业税负就有一定的减轻。说白了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该政镱实施后,企业税收负担自然就减轻,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4、摩托车行业门槛提高

2008年7月1日,新的排放标准国Ⅲ开始实施。2009年7月1日,国Ⅲ的实施范围将从新上目录的车型扩大到所有在售车型。国Ⅲ不仅是一个排放标准,更是一个技术标准。新国标的实行,不仅预示着市场将进一步向具有技术基础和制造实力的优势企业集中,而且也将加快摩托车行业整合重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

(二)摩托车行业的威胁

1、替代品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摩托车行业的许多替代产品给摩托车带来了威胁。由其是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禁、限摩托车趋势不断蔓延,市场上不规范的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对摩托车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和冲击。其中,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其功能实际上相当于电动摩托车。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因不用上机动车牌照、无车辆购置附加费、价格低、骑行方便、使用成本较低等因素,不仅在城镇和平原地区拥有较大市场需求,而且在一些对交通总量实行适度控制的城市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新型小汽车的出现,国家对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解禁,使一些摩托车的潜在消费群体转向购买小排量经济型汽车,摩托车的潜在市场被小排量经济型汽车“吞并”,传统摩托车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萎缩。

2、竞争者的威胁

目前,全国有独立产品的摩托车生产企业100多家。从品牌上来看,目前一线主流品牌主要有:合资品牌大长江、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等。本土品牌包括钱江、宗申以及隆鑫等;二线品牌主要包括三铃、豪进、天马等:三线品牌包括以贴牌生产和拼装为经营方式的中小食业。

3、供应商体系弱

摩托车行业从一开始生产摩托车时就非常重视供应商体系的建设,在行业内创造性地采用协作生产模式,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构建了国内一流的供应商平台。近年来,随着摩托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压力增大,在议价方面的能力较差。

(三)摩托车行业的优势

1、技术优势

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摩托车行业始终坚持“产品创造市场,品牌创造效益,技术创造机会”的经营理念,不断研发新产品,追求技术领先。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构建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由市场信息系统、研究开发系统、制造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组成,贯穿研发、生产、配套、品质控制、销售等各个部门在其中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摩托车行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品牌优势

百年厚重的历史积淀了摩托车行业独特的品牌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摩托车行业不仅见证了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发展,而且一度引领和带动着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壮大。

(四)摩托车行业的劣势

l、市场定位不明确

摩托车行业从一开始就把农村市场定位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在农村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系统,实现了摩托车行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然而,仅在农村摩托车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并不能支撑起领导者的形象。

2、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摩托车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完善,新品种车数量少,缺乏一种能赢得领导者形象的顶级产品,导致其市场单一,企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3、企业经营机制老化,市场适应力差

篇3: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

车架是摩托车的主要部件, 作为整个摩托车的支撑部分, 从其构造、外观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设计时除需满足发动机、油箱、前后悬挂行走装置等安装条件及整车造型要求外, 良好的力学承载特性更是车辆性能和行驶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摩托车在行驶中受多种力的作用, 如路面的随机激励力、发动机的牵引力、惯性力等, 尤其是在各种环境中行驶时, 车架的受力差异极大。而摩托车的结构复杂, 车架形式各异, 设计和质量指标未能完全包括车架的力学特性, 存在局部强度不足的事故隐患。因此摩托车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且应有良好的动态性能[1]。为此, 本文通过对车架的强度及动态性能的研究, 找出车架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设计, 对提高摩托车的动态性能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模态分析理论[2]

有限自由度的弹性机械系统离散运动方程为:

ΜX¨+CX˙+ΚX=F。 (1)

式中: M——结构总质量矩阵;

C ——结构阻尼矩阵;

K ——结构刚度矩阵;

XX˙X¨——分别为节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列阵;

F ——结构载荷列阵。

对于总自由度为N的结构系统, MCK均为N×N的矩阵。通过求解式 (1) , 可以得到系统位移场, 并进而计算出应力和应变。在模态分析中, 由于系统没有外力作用, 且结构阻尼对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影响甚微, 因此可得出处于自由振动状态的结构运动方程:

ΜX¨+ΚX=0。 (2)

其解的形式为:

X=φexp (iωt) 。 (3)

其中:φ为节点振幅;ω为系统特征圆频率;t为时间;i为阶数。令λ=ω2, 得出系统特征值方程:

(K-λM) φ=0 。 (4)

式 (4) 存在非零解的条件为矩阵行列式为0, 即:

det (K-λM) =|K-λM|=0 。 (5)

展开式 (5) 可得到关于λN次多项式方程, 该方程的N个根λ1, λ2, …, λn即为系统特征值。

λ1, λ2, …, λn代入式 (4) , 可得与λi对应的特征向量φi, 它给出了系统与圆频率ωi所对应的第i阶固有振型。

求解上述方程的常用方法有Lanczo法、Subspace法、QR法以及Jacobin法等。求解时应根据计算需要选取不同的方法。

模态分析是用来确定结构振动特性的一种技术, 模态分析从方法上可分为理论模态分析和实验模态分析。理论模态分析主要是利用分析软件计算出模态并加以分析;而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获得系统固有特性函数的过程, 就是所谓的实验模态分析。

本文拟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某摩托车车架进行理论模态分析, 并通过实验模态分析, 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从而为摩托车车架的动态测试分析提供依据。

2理论模态分析

摩托车车架由多种管材及板材焊接而成, 是复杂的空间三维结构, 在此对该摩托车车架作了一定的简化, 后面将用模态分析后的结果来验证这些简化的正确性。

图1为简化后的理论模态分析模型, 所得到的前8阶固有频率见表1。

3实验模态分析

3.1 实验设备

整个实验系统由摩托车、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四通道数据采集箱、计算机、模态分析软件和力锤 (包括力传感器) 等组成, 图2为模态实验系统框图。

基本的模态测试系统主要包括激振系统、传感系统及分析系统3部分。激振系统主要包括信号源 (信号发生器) 、功率放大器和激振器, 常规的激励方法有电磁激励及锤击两种, 在实验中选择的是力锤激励;传感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适调放大器及有关连接部分;分析系统包括分析仪 (计算机) 及其外围设备 (绘图仪、打印机) 等。模态实验中使用的是东方振动和噪声研究所开发的DASP软件。

3.2 摩托车支承方式的选择

使用车梯将摩托车支起, 前轮和车梯接地, 因为要想准确地在这种工况下进行模态分析, 支承方式应选择为接地支承。

3.3 激振

由于被测试结构为摩托车车体, 本身比较笨重并且其结构复杂, 可以安装传感器的位置十分有限, 同时为降低实验数据量, 在本论文中采用多输入单输出的测试方法 (即采用固定响应点、轮流敲击各不同测点的方法) 。

3.4 测点的选取、传感器的布置

车架上的测点分别布置在悬架支点、车架连接点和刚度变化较明显的点上, 尽可能使车架主梁布点均匀。另外布点还应该根据实验数据灵活地进行调整, 以获得较精确的数据。为了全面反映车架的动态特性, 同时考虑其几何结构特点, 在车架上共布置了14个测点。由于摩托车是一个空间结构, 要全面了解其动态特性, 必须测得车体在XYZ三个方向的数据, 但由于实验条件有限, 本论文仅选取了一个方向进行试验, 即水平Y方向。

将节点坐标和约束条件输入完毕后即可生成结构图, 车架的实物以及实验模态模型分别见图3和图4。

3.5 进行激振、采样

实验时, 采样频率为2 000 Hz, 触发电平为300 mV, 每个敲击点敲击10次, 典型的时域曲线见图5。

3.6 振型显示

进入DASP的模态分析主菜单后, 首先选用通用传函方式, 输入敲击点和响应点的测点号, 从测试系统中调入采集获得的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波形, 再在响应部分加指数窗。由于激励为脉冲信号, 还必须加力窗。接着调入时域波形, 输入平均次数后, 计算机进行传递函数分析, 计算完毕之后即可得此输出测点的传递函数曲线图。传递函数分析结束后, 进行模态拟合, 随后即可进行振型编辑。计算机完成振型编辑后, 就可得到结构的各阶模态振型。将振型以动画的形式显示出来, 以方便观察。

由于拾振点和敲击点均选择在水平Y向, 因此振型图上只能反映车架在这一方向上的振动情况, 要想获得更为详细的振型图, 应该在3个方向同时测试。而这里实验的目的是找到车架的固有频率, 对于振型不再作深入探讨。经过模态分析软件计算后, 计算机提供了车架的前8阶振型, 见图6。

4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结果对比

ANSYS软件计算得到的车架固有频率与实验模态方法得到的固有频率对比见表2。

由表2可见, 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构动态特性, 其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说明了结构有限元模型划分的合理性以及边界条件的正确性。

摘要:固有频率是摩托车车架的重要动态特性之一。通过模拟实际情况对车架模型进行了简化, 同时施加了约束。通过对理论模态和实验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说明理论分析时对车架进行适当简化是合理的, 约束是有效的。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模态分析,固有频率

参考文献

[1]王良, 王健.沙滩摩托车车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8 (2) :46-50.

篇4: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关键词]零部件;供应商;供应链出口

中图分类号:F713.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052-02

1金融危机下的摩托车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摩托车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整个行业逐渐走人成熟期,而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对整个金融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还慢慢渗透到了实体行业,摩托车行业无疑也未能幸免。以2008年全球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排在第二位的日本为例。据最新数据,2009年1月份日本摩托车产量为8766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6547辆,下降23.2%,连续17个月低于上年同月水平,本田、雅马哈等汽车公司纷纷关闭其在海外的摩托车生产厂或者强令员工放假。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摩托车市场情况也不容乐观,新车销售普遍低迷。

我国摩托车业2008年整体上保持了内销和出口的稳定增长,但8月份开始摩托车产销出现下降的“拐点”,单月同比大幅下降,12月出口更是低于50万辆,为全年最低,发动机、零部件等商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呈不同程度回落。摩托车整车出口企业为497家,比2007年减少75家。由于整个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出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失去了海外订单,甚至出现停产、减员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濒临破产或转产其他产品。

2009年初,外需下降,出口增速减缓的势头进一步显露出来,1-2月。摩托车行业累计完成摩托车产销350.37万辆和352.55万辆,同比明显下降,2月末全行业库存是69.15万辆,同比增长1.69%。同期,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累计出口金额为4.52亿美元,同比下降31.73%,其中,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3854万美元。同比下降16.44%。

2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的问题

(1)摩托车由大量的零部件组成,由于车型不同,配件种类繁多,随着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摩托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除了极少部分的零部件厂商是隶属于整车生产厂商外,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大都是独立经营的专业制造厂商。仅重庆一地大概就有成百上千家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另外广东和浙江地区也有许多,这些企业从业人数众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普遍质量意识差,技术创新能力弱,综合实力较低。

(2)零部件供应商基本上都是依托整车企业进行生产,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散后全球整车市场低迷,消费者减少了这方面的支出,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首当其冲的就是零部件企业,仅重庆市就有上百家企业面临停产和倒闭的威胁。那些严重依赖国外需求的企业更是纷纷进人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零部件供应和整车生产分处供应链的上下游,供需关系密切,但摩托车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却很少形成共同开发产品的组织,进行持久合作。目前大多数的摩托车整车制造商都是选择价格最低的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并且不停的更换供应商以保持最低成本,有时甚至会同时与不同的供应商合作来向他们施加压力。

(3)原材料钢铁、塑料等的国际市场价格一直都在波动,且有上升趋势,而受产品周期影响,利润空间难以扩大,成本过高使国内很多中小规模的企业不得不停止生产。而近年来一些世界著名的专业零部件生产厂商也纷纷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一方面这种竞争促进了我国摩配工业技术水平提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摩托车零部件民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3.1核心竞争力缺乏

由于零部件企业数目多,涉及金额巨大,政府不能直接提供补贴援助,而大部分企业又只关注成本的降低,制造出的产品多面向低端市场。产品设计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品牌出口的产品少,创新严重不足,顶多只是在外观上做了一些变化,主要依靠大规模制造和低廉的生产要素获取薄利,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认可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严重匮乏。这样下去我国民族企业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份额抢夺战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3.2合作伙伴关系不稳定

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对产品的质量、价格、供应时间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摩托车的制造过程复杂,使得行业的产业链细分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整车制造企业、到系统供应商、零部件部件供应商,乃至原材料供应商,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关系日益紧密,因此。作为摩托车供应链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摩托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专注于企业内部基础管理控制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目前摩托车整车制造企业对与零部件厂商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忽略了零配件生产企业的利益,使它们很难得到整车生产商提供的及时准确的报表,导致提供的零部件往往大于实际需要的。而零部件制造商也习惯将产品给整车生产商寄售,将库存转移给他们,从而避免自身库存的积压。整车制造企业要造出一流的产品,就要求上游企业的质量管理也达到一定标准,而只有零部件厂商的综合实力提升,整车企业的制造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3.3外需不足

我国摩托车行业虽然连续14年位居全球产量第一,连续8年位居出口第一,但是严重依赖海外市场,抗风险能力差。金融危机下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信心不足,购买力下降,对摩托车产品(包括整车、零部件等)的需求减少;随着金融危机向我国的主要出口国蔓延,大部分拉美国家的货币贬值,增加了那些国家的进口成本;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成本提高,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还有些企业过去专门针对海外市场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现在成本难以收回,供货不及时也影响了生产和交付,这些因素导致我国零部件产品的出口量下跌,国外订单减少。其次,摩托车霉部件采购全球化的趋势渐盛,国内外同类企业的竞争进一步白热化,抢占市场订单的压力越来越大。需求下降会导致零部件出口量进一步下滑,行业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开始。

4已采取的应对措施

4.1企业方面

许多单一外向型的中小零部件生产商面对金融危机都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暂时受金融危机不太明显的南美和非洲市场,或者转向其他产品的生产。

而一些精明的企业则开始寻求与国内外整车制造的知名企业如宗申集团等合作,由于后者已经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零部件制造体系,积

极培育自己的霉部件企业,因此两者一拍即合,整车制造企业可以将技术研发与零部件厂商同步进行,并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方法传授给零部件供应商,实行利益共享,零部件供应商也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买家,这样一方面整车制造商能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零部件供应商能和一些实力雄厚的整车制造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整个产业链条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2政府方面

面对金融危机下的摩托车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政府相关部门(1)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从2009年1月1日起,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摩托车出口退税率由11%进一步提高到14%,是政府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摩企的困难。(2)组织实施摩托车下乡。2009年3月lO日财政都会同有关部门颁布了《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这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案明确表明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是为了促进汽车摩托车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实现汽车摩托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内外需协调发展。具体规定如下: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农民购买摩托车享受补贴,每户限购两辆。对购买摩托车,按销售价格13%给予补贴,购买摩托车单价5000元以上的,实行定额补贴,每辆补贴650元。毫无疑问这对整个摩托车产业链上的企业都有带动作用。(3)有部分摩企数量很多的地方政府针对摩托车行业出台了扶持政策。如对出口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机电等产品的重庆市内出口企业,重庆市将给予企业技改补助,每创汇1美元补贴0.02元。

5建议

5.1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

有实力的整车生产企业可以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支持,在研发这一块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和设计,共同决定零部件产品以及提供能够使双方获益的信息服务。比如,每当整车企业设计推出一款新车型时,零部件供应企业都要尽快的提供配件,此时为了让产品能及时投放市场,整车企业一般对价格不太敏感,而更关注于缩短供货时间,零部件企业可以通过与整车企业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尽快向其提供功能化的零部件,更多的渗透到整车设计和制造领域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这些客户节省生产周期、缩短供货时间,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让整个供应链条更加敏捷。

5.2零部件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克服技术难关;同时,企业应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利用技术手段在物流和仓储上尽量降低成本。比如,针对零部件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运用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电子订贷系统或EDI技术等来记录和传递零部件的储存和运输信息,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需要人工处理的环节,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还可以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实现信息传输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使供应链成鼠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并及时的响应,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更好更快的满足顾客需求。

5.3随时关注政府政策。判断市场走向

比如,有一部分企业认为大排量摩托车的利润高,应大量生产,但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大排量摩托车耗油而不环保;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发动机多为进口,自主研发不多且质量差;从市场利润来看,2008年摩托车整车出口金额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依次是:125ml、≤50ml、150ml、100ml和110ml,上述五大排量共出口金额38,66亿美元,占摩托车出口总额的91%,而它们均为小排量车型;而且从政策上看,我国很多城市对大排量摩托车都有限制,国家对250ml以下的摩托车征收3%的消费税而对以上的征收10%的消费税,且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3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因此零部件企业应将生产的重点放在低排量摩托车零部件上才能谋求跟上未来的市场走向,而不是只顾短期利益盲目生产。

篇5: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2018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

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章 全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一、国际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轻便摩托车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世界轻便摩托车行业市场情况

一、2012年世界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现状

二、2012年国际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态势

三、2012年国际轻便摩托车行业研发动态

四、2012年全轻便摩托车 行业挑战与机会 第三节 部分国家地区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状况

一、2009-2013年美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分析

二、2009-2013年欧洲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分析

三、2009-2013年日本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分析

四、2009-2013年韩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章 我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面临问题

三、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我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0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回顾

二、2010年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2年我国轻便摩托车市场特点分析

四、2012年我国轻便摩托车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供需分析

一、2010年中国轻便摩托车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二、2010年中国轻便摩托车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三、2012年中国轻便摩托车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四、2012年中国轻便摩托车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五、2012年中国轻便摩托车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章 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二、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收入前三家企业 第二节 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产量分析

一、2012年我国轻便摩托车产品产量分析

二、2013-2018年我国轻便摩托车产品产量预测 第三节 2010-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2010-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进口总量及价格

二、2010-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出口总量及价格

三、2010-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四、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进出口态势展望

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华北地区

一、2009-201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09-201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东北地区 第三节 华东地区 第四节 华南地区 第五节 华中地区 第六节 西南地区 第七节 西北地区

第五章 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2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2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2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2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12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轻便摩托车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轻便摩托车模式

三、2012年轻便摩托车投资机会

四、2012年轻便摩托车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轻便摩托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我国轻便摩托车市场蕴藏的商机

三、新形势下轻便摩托车市场发展前景

四、2012年轻便摩托车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

第六章 轻便摩托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轻便摩托车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轻便摩托车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轻便摩托车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竞争分析

二、2012年中外轻便摩托车产品竞争分析

三、2009-2013年我国轻便摩托车市场竞争分析

五、2013-2018年国内主要轻便摩托车企业动向

第七章 2013-2018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概况

一、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三、轻便摩托车行业总产值分析

四、轻便摩托车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二节 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一、轻便摩托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二、轻便摩托车市场存在的问题

三、轻便摩托车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产销状况分析

一、轻便摩托车产量分析

二、轻便摩托车产能分析

三、轻便摩托车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第四节 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一、产品发展新动态

二、技术新动态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三、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部分 赢利水平与企业分析

第八章 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产销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

第三节 2012年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九章 轻便摩托车行业赢利水平分析 第一节 成本分析

一、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原材料价格走势

二、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人工成本分析 第二节 产销运存分析

一、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产销情况

二、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库存情况

三、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资金周转情况 第三节 盈利水平分析

一、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价格走势

二、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三、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毛利率情况

四、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赢利能力

五、2009-2013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赢利水平

六、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赢利预测

第十章 轻便摩托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10-2013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 轻便摩托车企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企业1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产品区域市场占有率分析

三、产品特征及趋势分析

四、盈利能力以及利润率分析

五、生产布局与产能扩张

六、市场营销区域分析

七、主要客户分析

八、技术特征现状与革新能力分析

九、成长性分析

十、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节

企业2 第三节

企业3 第四节

企业4 第五节

企业5 略……

第十二章 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特征

一、行业的周期性

二、行业的区域性

三、行业的上下游

四、行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 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格局

二、行业进入壁垒

三、行业SWOT分析

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方向

四、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建议 第四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策略研究

一、2012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策略

二、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策略

第十三章 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 影响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2年影响轻便摩托车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二、2012年影响轻便摩托车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三、2012年影响轻便摩托车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四、2012年我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2012年我国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轻便摩托车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市场风险预测

二、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政策风险预测

三、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经营风险预测

四、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技术风险预测

五、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竞争风险预测

六、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其他风险预测

第五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及业内专家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四章 轻便摩托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轻便摩托车市场趋势分析

一、2009-2013年我国轻便摩托车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3-2018年我国轻便摩托车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二、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轻便摩托车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8年中国轻便摩托车供给预测

二、2013-2018年中国轻便摩托车需求预测 第四节 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规划建议

一、轻便摩托车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

二、轻便摩托车行业“十二五”发展预测

三、2013-2018年轻便摩托车行业规划建议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五章 轻便摩托车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第一节 市场策略分析

一、轻便摩托车价格策略分析

二、轻便摩托车渠道策略分析 第二节 销售策略分析

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第三节 提高轻便摩托车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中国轻便摩托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轻便摩托车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三、影响轻便摩托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四、提高轻便摩托车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四节 对我国轻便摩托车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轻便摩托车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二、轻便摩托车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轻便摩托车企业的品牌战略

四、轻便摩托车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五节 国统调查报告网建议

--------------------网 址:

篇6:摩托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潜力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摩托车概述 1.1 摩托车介绍 1.1.1 摩托车简介 1.1.2 摩托车组成分析 1.2 摩托车的产生与发展 1.2.1 摩托车的产生 1.2.2 摩托车的发展历程 1.2.3 各国摩托车的发展历史 1.3 国内外摩托车的分类 1.3.1 国外摩托车的分类标准 1.3.2 中国摩托车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 2011-2013年世界摩托车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1 泰国

2.1.1 泰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概况 2.1.2 泰国摩托车市场销售情况 2.1.3 泰国鼓励摩托车应用替代能源 2.1.4 当前泰国摩托车产业发展建议 2.2 日本

2.2.1 日本摩托车市场分析 2.2.2 日本摩托车出口情况 2.2.3 日本摩托车生产情况 2.3 其它国家

2.3.1 智利摩托车市场销量情况

2.3.2 阿根廷鼓励摩托车生产以减少进口 2.3.3 越南摩托车产销情况

2.3.4 意大利摩托车市场销售分析

第三章 2011-2013年中国摩托车产业营运形势分析 3.1 2011-2013年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概述 3.1.1 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阶段

3.1.2 摩托车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1.3 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成就回顾 3.1.4 中国摩托车行业当前发展形势分析

3.2 2011-2013年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3.2.1 制约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不足 3.2.2 国内摩托车行业发展存在的困惑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3.2.3 中国摩托车行业技术方面的限制 3.2.4 国内摩托车行业自主创新进展缓慢

3.3 2011-2013年促进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3.3.1 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对策

3.3.2 对中国摩托车产业未来的战略思考 3.3.3 文化变革是摩托车产业突围的有效手段

第四章 2007-2012年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4.1 2007-2012年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4.1.1 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4.1.2 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4.1.3 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4.2 2012年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4.2.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2.2 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4.3 2007-2012年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产值分析 4.3.1 产成品增长分析 4.3.2 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4.3.3 出口交货值分析

4.4 2007-2012年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4.4.1 销售成本分析 4.4.2 费用分析

4.5 2007-2012年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5.1 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4.5.2 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五章 2013年中国农村摩托车市场运行局势分析 5.1 2013年中国农村摩托车市场发展分析 5.1.1 摩托车销售转向农村市场 5.1.2 农村摩托车市场概况 5.1.3 摩托车农村市场的特点 5.1.4 农村摩托车市场的细分

5.1.5 中国摩托车农村市场机遇与前景分析 5.2 “摩托车下乡”发展分析

5.2.1 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细则出台

5.2.2 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刺激农村市场需求增长 5.2.3 山东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情况 5.2.4 河南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情况 5.2.5 海南省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情况

5.3 2013年中国农村摩托车市场的需求特点分析 5.3.1 知名品牌是买车的首选 5.3.2 期望实在服务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5.3.3 低价位和高质量

5.4 2013年中国农村摩托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4.1 农村摩托车安全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 5.4.2 影响农村摩托车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因 5.4.3 加强农村摩托车安全管理的对策 5.4.4 规范农村摩托车管理的具体措施

5.5 2013年中国农村摩托车市场的发展对策分析 5.5.1 农村摩托车市场的发展策略 5.5.2 开拓农村摩托车市场的要点

第六章 中国农村摩托车市场

6.1 农村摩托车市场发展现状

6.1.1 农村摩托车市场开拓初探

6.1.2 鼓励摩托车在农村市场销售

6.1.3 中国摩托车行业寻找农村突围

6.1.4 2013年摩托车下乡形势分析

6.2 中国农村摩托车市场的需求趋势

6.2.1 外部条件逐步改善

6.2.2 农村摩托车市场需求调查

6.2.3 低价位和高质量

6.3 农村摩托车市场存在的的问题

6.3.1 摩托车的安全管理问题

6.3.2 农村摩托车市场的隐患

6.4 农村区域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6.4.1 建立日常化的农村交通宣传教育机制

6.4.2 建立社会化的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机制

6.4.3 建立便民化的上门服务工作机制

6.4.4 建立经常化的集中整治工作机制

第七章 2011-2013年中国主要地区摩托车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7.1 重庆

7.1.1 重庆摩托车产业发展概况 7.1.2 重庆市摩托车制造业数据分析 7.1.3 重庆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销售情况 7.1.4 重庆将加快摩托车产业发展 7.1.5 重庆摩托车出口情况分析 7.1.6 重庆摩托车产业专利现状分析

7.1.7 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7.2 广东

7.2.1 广东省摩托车市场概况

7.2.2 广东摩托车生产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7.2.3 广东省摩托车制造业数据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7.2.4 广东摩托车出口情况分析 7.2.5 江门摩托车产业发展迅猛 7.3 江浙

7.3.1 江苏省摩托车制造业数据分析 7.3.2 江苏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情况 7.3.3 浙江泰州摩托车出口分析

第八章 2013年国内摩托车产业上市公司关键性数据分析 15.1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15.1.1 企业概况

15.1.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1.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1.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1.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1.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2 约翰•迪尔天拖有限公司 15.2.1 企业概况

15.2.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2.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2.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2.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2.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3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15.3.1 企业概况

15.3.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3.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3.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3.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3.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4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15.4.1 企业概况

15.4.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4.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4.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4.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4.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5 钱江集团有限公司 15.5.1 企业概况

15.5.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5.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5.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5.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15.5.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6 五羊一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15.6.1 企业概况

15.6.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6.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6.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6.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6.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7 天津市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15.7.1 企业概况

15.7.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7.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7.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7.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7.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8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15.8.1 企业概况

15.8.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8.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8.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8.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8.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9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5.9.1 企业概况

15.9.2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9.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9.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9.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9.6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10 略„„„„

第九章 2011-2012年中国摩托车产业相关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9.1 轴承行业

9.1.1 中国轴承行业发展概况

9.1.2 我国轴承行业重点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9.1.3 中国轴承进出口情况分析

9.1.4 中国轴承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 9.2 摩托车维修业

9.2.1 摩托车维修业的介绍

9.2.2 中国摩托车维修业的现状令人担忧 9.2.3 摩托车修配行业面临转型 9.2.4 一类摩托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9.2.5 二类摩托车维修业户开业条件 9.3 摩托车发动机业

9.3.1 中国摩托车发动机产业发展概况 9.3.2 摩托车发动机行业发展对策

9.3.3 中国摩托车发动机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十章 2011-2013年中国摩托车产业的技术研究 10.1 摩托车电喷技术探讨

10.1.1 中国摩托车电喷技术运用状况 10.1.2 摩托车电喷系统研究所面临的难题 10.1.3 125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开发研究 10.2 摩托车减震器分析 10.2.1 摩托车减震器的分类

10.2.2 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10.2.3 减震力调节器及防点头装置分析 10.2.4 减震器油的技术要求 10.2.5 减震器油的调配方法 10.3 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分析 10.3.1 摩托车与发动机的匹配分析

10.3.2 摩托车发动机的性能问题及改善思路 10.3.3 实用摩托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研究 10.3.4 陶瓷材料在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运用 10.4 摩托车用材料分析

10.4.1 摩托车上三种合金材料概况 10.4.2 摩托车金属材料的发展走向

10.4.3 摩托车用材料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分析 10.4.4 摩托车新型表面涂层技术分析 10.5 摩托车技术发展趋势 10.5.1 摩托车电喷化速度加快 10.5.2 节约燃油消耗

10.5.3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系统

10.5.4 提高运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减轻噪声 10.5.5 减少或不再使用石棉制品 10.5.6 提高安全性能 10.5.7 电动摩托车

第十一章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1.1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竞争形势分析 11.1.1 摩托车市场的竞争特点 11.1.2 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品牌竞争

11.1.3 中国摩托车产业三大板块竞争状况 11.1.4 摩托车产业的二次竞争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11.2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11.2.1 低成本战略 11.2.2 差异化战略

11.2.3 集中与专业化战略

11.3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竞争走势分析 11.3.1 摩托车行业竞争手段的发展走向 11.3.2 摩托车行业寡头竞争局势探析 11.3.3 我国摩托车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第十二章 中国摩托车行业营销形势分析 12.1 摩托车经销商的发展之路分析 12.1.1 煎熬期 12.1.2 存活期 12.1.3 成功期 12.1.4 快速发展期 12.1.5 成熟期

12.2 摩托车最终用户的服务营销分析 12.2.1 售前服务 12.2.2 售中服务 12.2.3 售后服务

12.2.4 服务营销的优势

12.3 摩托车的品牌营销策略 12.3.1 精选品类,细化步骤 12.3.2 加深沟通,做精零售 12.3.3 差异化打造品牌服务 12.3.4 涉足制造,拓展大空间 12.3.5 打造自身品牌

12.4 摩托车产品的营销步骤 12.4.1 营销切入模式的选择 12.4.2 差异化推广策略 12.4.3 掌握四定原理

12.4.4 加强网络规划以及目标管理 12.4.5 掌握市场生命周期 12.4.6 特色性促销推广模式

12.5 摩托车企业海外营销的手段 12.5.1 打“乱”仗 12.5.2 做品牌 12.5.3 本土化

第十三章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3.1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13.1.1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预测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13.1.2 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前景分析 13.1.3 我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展望

13.2 2013-2018年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前瞻 13.2.1 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继续加快 13.2.2 企业研发能力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13.2.3 环保、节能型摩托车将成为发展趋势 13.2.4 产业集群趋势更加明显

第十四章 中国摩托车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4.1 政策环境分析

14.1.1 实施行业生产准入管理的目的

14.1.2 2008年2月国内开始实施新版交强险

14.1.3 2009年末国家决定电动摩托车国标部分内容暂缓实施 14.1.4 2009年末商务部印发汽车摩托车下乡流通网点建设标准 14.1.5 2010年1月工信部决定对电动摩托车实施准入管理 14.1.6 摩托车国Ⅲ排放标准2010年7月执行 14.1.7 我国摩托车两税及环保政策将调整 14.2 相关政策对摩托车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14.2.1 欧II标准对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14.2.2 摩托车生产准入促进了行业规范

14.2.3 电动摩托车准入管理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4.2.4 国Ⅲ标准开始实行对摩托车行业的影响 14.2.5 摩托车企业应对“国Ⅲ”标准的措施 14.3 关于禁摩

14.3.1 “禁摩”与国法民权 14.3.2 “禁摩”与国情民生 14.3.3 “禁摩”与社会经济 14.3.4 “禁摩”与政府诚信 14.3.5 “禁摩”与城市管理 14.3.6 “禁摩”与接轨国际 图表见正文......网 址:

上一篇:我的前半生结局下一篇:二调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