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2024-05-11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通用9篇)

篇1: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关于恋爱、婚姻的观念,特设计此问卷,问卷由调查员统一回收,此问卷不会对您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并且有其它众多的同学和您一起答卷。因此,您完全可以放心地如实地填答。诚挚地感谢您的信任、支持。

您的性别是_A_A男;B女;您谈过几次恋爱_C_A没有;B1次;C2次;D3次或以上;

1.您对恋爱的理解是:(A

A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B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C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D不必考虑太多

2.你认为自己平时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A)*

A非常喜欢并愿意B愿意正常交往C不喜欢也不讨厌D害羞,不太愿意E不喜欢也不愿意

3.你对未来伴侣最看重的是哪方面?(可选择您认为最重要的2项):(BD)*

A兴趣B人品C事业D感情E相貌F家境

4.如果您遇到喜欢的人,您会主动追求吗?(A)*

A 会大胆主动追求B 会有所暗示C觉得不好意D不大看好感情,喜欢不喜欢不重要

5.目前你周围的同龄人谈恋爱的多吗?(D)*

A没有B有个别C有一些D很多

6.您现在的恋爱状态是:(A)*

A正在谈恋爱B曾经有过恋爱经历C处于观望状态D暂时不准备谈恋爱

7.您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B)*

A一段真挚的感情B顺其自然C只是游戏D没概念

8.你认为大学恋爱的目的是什么(F)*

A丰富生活,排遣寂寞B积累经验,体验人生C身心需要

D寻找生活伴侣E他人影响F证明自身价值与魅力

9.关于谈恋爱的事情是否会和父母说?(A)*

A会B不会C看情况

10.你觉得恋爱会或者已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可多选)(E)*

A浪费了学习时间B失去了很多朋友C失去很多自由D增加了消费开支E没有影响

11.您认为您每月的恋爱消费是多少可以承受?(D)*

A 100~200元B 200~300元C 300元以上D 从未计算过E 不定

12.当恋爱双方产生矛盾是,您会:(C)*

A因为爱对方而妥协退让B决不让步C斟酌考虑D其他

13.您的爱情观是什么?(B)*

A 一生只爱一个人B随兴而为C可同时爱多人D 不轻易爱一个人

14.假如您失恋了,您会怎样与过去恋人相处呢?(A)*

A分手以后还可做好朋友B分手以后不再系C 没经历过D说不清楚

15..你会不会只为爱情结婚?(C)*A是B不是C说不清

16..你对裸婚有什么看法?AA赞成B不赞成C说不清D可以接受,但自己不会

17.你认为“门当户对”合理吗? BA合理B不合理C说不清

18.你认为婚房由哪一方提供?AA男方B女方C双方共同负担D可以在外租房

19.婚后能否接受和对方的家人一起生活? BA能B不能C无所谓

20.你对大学生校外同居或婚前性行为持何种态度?A

A赞成B不赞成C说不清D可以接受,但自己不会

21.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你认为你的恋人(现有或将有的)会成为你的终身伴侣吗?(A)*

A会的B不会C顺其自然D没有经历

22.您认为维持婚姻最重要的因素是(多选,不多于三项):(DE)*

A坦诚B信赖C尊重D忠诚E理解F宽容G其他

篇2: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1.在您未来的生活规划中,您的打算是()

A、结婚B、单身C、还没认真想过,随缘

2.您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是()

A、应该谈恋爱,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涯是不完整的B、不必刻意追求,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就谈恋爱

C、应该以学业为主,不应该谈恋爱

D、无所谓

3.您觉得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目的是()

A、随大流

B、恋爱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寂寞

C、为婚姻或工作做准备

D、没考虑过

4.你希望自己在大学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吗?

A、很希望B、不怎么希望C、顺其自然,不可以追求D、坚决反对大学生恋爱

5.你认为情侣在一起的消费该如何分配?

A、男方出钱B、女方出钱C、AA制D、随机

6.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最大的好处是()

A、丰富大学生活B、促进成长C、其他7.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最大的坏处是()

A、容易受伤B、花钱太多C、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D、其他

8.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否该以婚姻为前提?

A、应该B、不应该C、看情况D、没考虑过

9.你会将什么时期的恋爱与婚姻挂钩?

A、大学时期B、工作时期C、任何时候D、看感觉

10.你心目中真实的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是()

A、婚姻是恋爱的延续、结晶B、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C、两者没什么因果关系,恋爱不一定要结婚,结婚不一定因为恋爱

11.你最看重结婚对象的哪一方面?

A、家庭背景或经济基础B、为人处事及内在修养C、相貌D、性格E、学历

12.你对婚前同居的态度()

A、支持B、反对C、认为正常但不尝试D、无所谓

13.你希望在结婚后()

A、过二人世界或只带小孩B、很自己父母住C、和伴侣父母住D、无所谓

14.在恋爱或婚姻中,若对方遇到困难,你将()

篇3: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及对策

1 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参考胡利人等编制的婚恋观调查表编制问卷, 该问卷共33道题, 最后2道题分别是男女选做题。内容包括大学生恋爱观、择偶观、性观念3个部分, 各部分设置了数目不等的小题。

2 调查对象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考虑到本次调查的现实意义和各院系男女人数的差别, 我们对陇东学院校本部和新校区15个院系的本、专科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5份, 收回有效问卷268份, 有效回收率97.45%。其中男生91人, 占33.96%, 女生177人, 占66.04%;大一86人, 大二75人, 大三51人, 大四56人;文科128人, 理科140人, 理科生略多于文科生;来自城市41人, 乡镇75人, 农村152人, 农村学生占多数;独生子女24人, 非独生子女244人;年龄17~20岁53人, 21~24岁206人, 25~27岁9人;专科生23人, 本科生245人。

3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辅之以文献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及统计法, 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 获得数据后, 运用Excel 2003和SPSS 16.0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进行χ2检验, 以提高本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明晰度。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恋爱观

从调查结果可知, 对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持肯定态度, 选择“正确引导”和“任其发展”的学生占93.66%, 男生和女生的观点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选择“任其发展”的比例大于女生, 而女生选择“正确引导”的比例大于男生。总体而言, 选择“正确引导”的学生为80.60%, 大于选择“任其发展”的比例。选择“禁止”“限制”的学生共占6.34%。以上数据显示, 高校大学生不论男女对大学期间谈恋爱大多持肯定态度, 认为大学谈恋爱是正常的, 但需要正确引导。男生选择“任其发展”的比例较高, 反映了男生普遍恋爱责任心不强, 没有真正把对方看成自己将来组建家庭的另一半, 只是为了一时的心理或生理需要。恋爱动机选项中有27.99%的学生选择“寻求精神寄托”, 有39.18%的学生选择“找一个伴侣”, 男女生观点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选择“寻求精神寄托”的比例为23.08%, 而女生选择此项的比例为30.51%, 明显高于男生, 可以看出女生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大学和高中的学习环境明显不同, 大学生离开父母在远方独立生活, 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寂寞感, 加之受一些不良现象影响, 致使很多学生为了在同级、同班学生中有所谓的“面子”而盲目从众和攀比, 选择“从众行为”的占15.30%, 而选择“寻求真爱”和“寻求结婚对象”的学生只占17.54%, 男女生选择比例基本相同, 总的来说恋爱动机还是比较单纯, 但也不排除有功利性行为。对事业和爱情的看法,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爱情和事业同样重要”, 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选择“事业比爱情重要”的比例大于选择“爱情比事业重要”的比例, 其中选择“事业比爱情重要”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这与当今经济体制和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关, 在这个选项中男女生的选择是比较理性的, 基本立足于现实;选择“爱情比事业重要”的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选择“目前还没有想过”的人数只占14.18%。对自己恋爱能力的评价, 选择“一般”的学生占44.03%;选择“非常自信”的学生只占8.21%, 并且男女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选择“不太自信”和“非常不自信”的男生占21.97%, 因为多数男生可能比较重视自己的事业, 也可能是生理或经济方面的欠缺使他们信心不足;选择“比较自信”的占23.88%, 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对待失恋的态度, 有62.31%的学生选择“通过学习忘记一切”, 选择“不想活了”的学生占6.34%, 其中女生比例远远大于男生, 说明男女双方面对失恋时, 男生相对女生更能理智对待。总的来说, 大部分学生对在校谈恋爱持肯定态度, 但总体上抗恋爱挫折能力不足, 女生尤为严重, 面对失恋时, 可能会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如跳楼、自杀等 (见表2) 。

[n (%) ]

[n (%) ]

4.2 择偶观

对于择偶的条件, 多数学生选择的是“人品、性格”, “学识、学历与健康”2项, 且这2项优先级在最前面, 女生多于男生。选择“经济状况”的女生占20.90%, 而男生只有5.49%, 男女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还显示, 外表和年龄也是大学生谈恋爱时关注的条件。在年龄方面, 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真正的爱情不受年龄限制”, 而在这项中, 男生所占比例大于女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男大女小”, 占36.94%, 女生所占比例较大;选择“女大男小”的学生较少, 只占6.34%, 且男生选择有一定的偏向。总体来看, 婚恋年龄模式“男大女小”为多数人认可。对门当户对的看法, 选择“比较赞成”的占22.01%, “一般”的占27.24%, “不太赞成”的占29.48%, 在“比较赞成”中女生所占比例较高,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还有15.30%的学生选择“完全不赞成”。对郎才女貌的看法, 选择“一般”的学生占41.04%, 选择“比较赞成”和“不太赞成”的人数持平, 其中选择“比较赞成”的男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选择“完全赞成”和“完全不赞成”的人数占13.43%, 且男生选择的比例均大于女生 (见表3) 。

[n (%) ]

以上数据显示, 在当代, 恋爱双方更看重人品、性格、学识及学历, 对外貌的要求不是很高。

4.3 性观念

对于大学生同居现象, 认为“有违伦理道德, 坚决不允许”的学生较多, 占39.93%, 男女生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女生多于男生;选择“心理、生理基本成熟, 同居可以理解”的学生占30.22%, 男女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选择“只要两情相悦, 同居不算什么”和“只要避孕措施得当, 同居不算什么”分别占16.04%和13.81%, 且男生比例均高于女生。在看待未婚先孕, 恋人双方谁受的伤害最大时, 70.52%的学生认为是“女性”, 男女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选择“男性”和“一样”的占18.29%, 男生选择的比例均大于女生, 还有11.19%的学生选择“不好衡量”。大学生同居对以后婚姻幸福的影响, 有40.30%的学生选择“说不准”;选择“非常大”的占17.91%, 且男女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选择“比较大”的学生占31.34%, 选择“比较小”和“非常小”的占10.45%。对于大学生出现婚前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有30.60%的学生认为是“一时的性冲动”, 且男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女生无人认为是“婚姻的前奏曲”, 男生无人认为是“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选择“生理和心理的强烈需求”“好奇”和“证明真心相爱的一种方式”的学生占52.61%, 还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是“情感深化的必然结果”“婚姻的前奏曲”“恋人分手的前奏曲”“双方无聊的慰藉方式”“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和“与学校相关教育有关” (见表4) 。

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赞成在校期间谈恋爱, 但恋爱的婚姻指向性不强, 双方婚姻信任度较低。恋爱目的不是为以后的婚姻生活奠定基础, 而是寻找暂时的精神寄托、摆脱大学孤寂的生活和缓解枯燥无味学习的临时伴侣, 还有18.68%的男生和13.56%的女生存在从众、攀比心理, 追求一种“只在乎曾经拥有, 不在乎天长地久”的精神享受。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恋爱能力缺乏自信, 抗恋爱挫折能力不足。

[n (%) ]

5.1 学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高校是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应发挥其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 针对学生个性, 通过多种途径,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让大学生明白“性是一种道德, 一种教养, 更是一种人格[1]。

在恋爱过程中, 难免会有些不如意的地方, 如单恋或失恋。这时有些大学生能够调节情绪, 尽快走出失恋的阴霾, 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会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影响个人及他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有时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不理智的行为, 伤害自己或他人。弗洛伊德认为, 孩童不安的起源, 完全表现在他们害怕失去他们所爱的人, 小孩和成人相似, 当其原欲不能满足时, 便转化为焦虑。从另一个观点看, 当一个成人因其原欲不能满足而焦虑时, 也表现的像个孩子, 也就是说他一旦离开了所爱的人, 便失去了安全感, 而试图以最孩子气的方式缓解这种恐惧心理。所以有些大学生失恋后会出现自杀、伤害他人等行为。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应采取多种教育形式, 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含义, 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自我评价意识, 树立自信心, 提高恋爱的受挫能力。学校管理者应深入到学生中, 了解困扰学生的情感问题, 把这种因失恋而自杀、伤害他人等不理性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5.2 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大学生择偶, 只注重人格、性格, 忽略其他外在因素, 冲破传统的年龄模式和门当户对观念, 注重郎才女貌, 偏离传统观念, 这势必影响婚姻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 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期高离婚率问题,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择偶观。不要因为寂寞、孤单、从众和攀比而盲目选择所谓的精神依靠。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 也要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如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和心理辅导机构, 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以慎重、积极、健康和理性的态度择偶, 这样才能使将来组建的家庭稳定、长久、幸福、和谐。

5.3 学校应开展正确、健康的性知识教育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 以及一些影视作品和网络上的负面信息造成大学生心理和性行为产生偏差, 使传统的贞操观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男女生拥抱、接吻等行为在大学校园中非常普遍, 非婚同居现象也越来越多, 且大多数学生对此持理解和默许态度。

针对这种现象, 学校应将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 从教学人员、教学设备、教学安排、规章制度等方面提供保障, 使大学生了解性知识, 正确对待性关系, 让高校真正成为大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良好的个性发展、学习有用知识的最佳场所[2]。

5.4 社会及家庭应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父母应该主动承担起促进孩子良好性道德养成的重担, 在经验传授的基础上, 更新自身婚恋观, 促进两代人沟通婚恋观;另外, 要优化社会环境, 营造良好的婚恋观教育氛围, 打击、减少黄色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 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 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婚恋观[3]。

在高校大学生婚恋观日益开放的同时, 加强婚恋观教育刻不容缓,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婚恋观教育机制势在必行。

摘要:通过对陇东学院校本部和新校区所有学生采取分年级整体随机概率抽取法, 抽取275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结合心理学中的访谈法、文献法、统计法等, 运用Excel 2003和SPSS 16.0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统计结果进行量化, 以便了解当代大学生婚恋观, 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择偶观和性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择偶观,性观念

参考文献

[1]姚信, 俞文娴.大学生的性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3) :41~42.

[2]郭霞.对大学生性观念及婚恋态度的调查与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3, (3) :24~27.

篇4: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

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143-2

0 引言

为了解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和特点,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黑龙江地区H大学200名在校女本科生展开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其中,大一学生46名,大二学生54名,大三学生42名,大四生58名;文科生79名,理科生44名,工科生41名,艺术生36名;有91名学生家庭所在地是农村,109名学生家庭所在地是城市;独生子女80名,非独生子女120名。本研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总结出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呈现的一些新特点。

1 早恋倾向与晚婚倾向并存

恋爱在当代女大学生中已经十分普遍。在“您现在的婚恋状态是什么”的调查中,“正在恋爱”的有79人,占据39.5%,“从未恋爱”的有27人,“已经失恋”的有94人,占据47%,“已婚”的为0人。这表明绝大部分女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并且有很大比例的女学生经历过恋爱波折。为了进一步了解婚恋时机,本研究对女大学生恋爱的时机和结婚的理想年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1和表1-2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女大学生的初恋经历集中在中学阶段,占据比例近六成,这种时间分布较从前有所提前。近九成的女大学生的理想结婚年龄是26~30岁,这一数据十分集中,这表明女大学生晚婚的趋势比较明显。

2 恋爱与结婚相关性弱化

“大学恋爱是否会结婚”的调查得到了比较集中的调查结果。选择“大学恋爱最终结婚的可能性很大”的有51人,选择“大学恋爱有可能结婚,但可能性很小”的有149人,占据74.5%。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大学恋爱会最终结婚持悲观态度。“恋爱与结婚是什么关系”的调查结果也具有类似的倾向,结果如图2-1所示。

选择“恋爱对象理所应当是结婚对象”的有23人,选择“恋爱和结婚完全是两回事”的有58人,选择“恋爱能结婚是最好的,不能也无所谓”的有114人,有5人选择了“没有考虑过”。总之,认为恋爱与结婚关联性不大的女大学生占据了86%,这证明当代女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关联性的理解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3 婚恋媒介由传统方式向新媒体转化

传统的婚恋方式主要是亲友介绍和自主恋爱的方式。当代女大学生接受新媒体等恋爱渠道比较普遍,其中,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对新媒体等婚恋媒介的接受程度高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如表3-1所示。

当下女大学生除了接受传统的亲友介绍的婚恋方式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已经接纳了新媒体的婚恋方式,尤其是婚恋网站。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网络的便捷、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原因,电视相亲节目、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手机通讯软件等媒介也被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接受。总体而言,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对新媒体婚恋媒介的接受程度高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然而,新媒体带来的婚恋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传递的婚恋观念并不都是积极的,需要政府和社会把好舆论关,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恋爱受挫排解方式不足

“在恋爱中遭受挫折或失恋选择的排解方式”这一问题下,有141名被试选择了“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有93名被试选择了“采取运动、音乐等渠道发泄”,有40名被试选择了“藏在心中,自己排解”,有37名被试选择了“寻求新的恋爱对象”,有22人选择了“寻求心理咨询”,有16名被试选择“向学校或老师寻求帮助”。这说明恋爱受挫时,当代女大学生更愿意向亲人朋友诉说、自己排解或合理发泄,这是比较正确的做法,然而,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寻求心理咨询,这表明,女大学生对向老师、咨询师寻求恋爱帮助存在抵触。

5 性开放程度较高

在性文化日渐开放的世界潮流下,我国当代女大学生也在经历着性解放。本文对当代女大学生性开放的程度展开调查。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纳程度如图5-1所示。

在200名被试中,有108名被试选择了可以接受,41名被试选择了无所谓,51名被试选择了坚决反对,只占25.5%的比率。这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总体趋于宽容。在108名选择接受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高中、初中和大学。考虑到我国60、70年代的教育国情,可以推测,在那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其下一代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纳程度略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小学、初中的女大学生。此外,本文还调查了女大学生对同性恋、双性恋的接纳程度。在对同性恋、双性恋的看法中,有137个被试选择了“理解或支持”,选择“没有考虑过”的有28人,仅有35名被试选择了“难以接受”。总之,不论是对于婚前性行为,还是对于特殊性取向,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开放程度都已经较高。

6 性知识储备不足

在性开放十分普遍的现实下,女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性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涉及了女大学生避孕的知识、意外怀孕的处理方法,以及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女大学生避孕知识掌握的程度如图6-1所示。

在“您认为女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意外怀孕”的调查中,有114人选择“和男友商量解决办法”,有67人选择“去大医院咨询医生”,有40人选择“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商量解决办法”,有22人选择“与父母商量解决办法”,还有9人选择了“寻求心理援助”,没有人选择“自己偷偷找小医院流产”或“身心创伤独自隐瞒”。这一调查结果总体上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应对意外怀孕的方式比较积极,但也说明当代女大学生更愿意寻求亲近的恋人、朋友帮助,胜于找专业的大医院咨询,也很少有人愿意将压力排解给心理咨询师,这样的选择仍然不够理智。

另外,本文调查了女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调查结果如表6-1所示。

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占到六成。其次是同学或朋友交流。通过音像、文学作品及网络信息获取性知识的比率高于父母告知性知识的比率。总体上来看,当代女大学生性知识来源渠道是可靠的,但仍然有40%的女大学生没有从学校教育渠道获得性知识。此外,父母可能由于工作繁忙或羞于提起而对女儿性知识关注很少,朋友同学交流缺少权威性,通过音像、文学作品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网络信息稂莠不齐,可以见得当代女大学生性知识的来源渠道存在一定问题,可能导致女大学生性知识不足或存在错误。

通过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当下女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她们敢于追求理想的爱情,注重精神生活,具有相对正确的婚恋价值判断。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婚恋媒介可靠性不足、婚恋受挫排解渠道不足、性知识相对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严重危害女大学生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营造积极的婚恋价值导向是女大学生树立健康婚恋观的前提,学校是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最为重要的主体,家庭是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婚恋观的持久支撑,女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树立积极健康婚恋观的内在动力。然而,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事,也不是一方面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女大学生婚恋观会更加科学和理性。

参 考 文 献

[1] 范伟达.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实证研究——中国大陆十城市调查报告[R].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10.

篇5:关于新时代青年婚恋观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XXXX的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情况,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调查,感谢您的参与。

学校:性别:年龄:年级:

1.您对恋爱的定义是怎样的?

2.您有过恋爱经历吗?

A 曾经恋爱B正在恋爱C从未恋爱

3.您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如何?

A 大学恋爱是正常的身心需要,无可厚非。

B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种经历,应该体验一次。

C 纯洁的恋情,应该拥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D影响学习、生活,不应该谈恋爱

E 无所谓。

4.您认为大学的恋人能不能走向婚姻?

A 不能,毕业就等于分手。

B 能,只要两人感情坚定。

C 说不清,随缘。

5.您对恋爱的态度如何?

A 恋爱是关乎婚姻的终身大事,应该慎重。

B 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6.您觉得恋爱的动机是什么?(可多选)

A爱情B 为了结婚C 生活寂寞,可以多一个陪伴谈恋爱呗。

E 大家都在谈恋爱,我也谈F 应该有一次这样的经历G 想尝试一下谈恋爱的感觉

H 其他

7.您的择偶标准如何?(多选)

A 外表(长相、身材)B 学习好C 工作能力强D 有人追,就有上进心D

E 人品好,为人正直F 细心、体贴G 能做家务H 家里有钱 I 处男(处女)

8.您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吗?

A 两个人在一起可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可以有益于学习。

B 恋爱耽误很多的时间,会影响学习。

C 说不清。

9.如果遭遇失恋,您会怎么办?

A 伤心一段时间,然后继续生活。

B 逃避。

C 说不清

10.您对性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性行为是十分神圣而美好的。

B 性行为很恶心。

C 性是自由的,没有必要有所隐晦。

D 其他

11.您对贞操的看法?

A 贞操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婚姻的长久。

B 时代在前进,没有必要将贞操看的那么重要。

C 贞操可有可无,无所谓。

D 说不清。

12.您认为贞操是否会对婚姻幸福产生影响?

A 必然会影响到婚姻幸福。

B 不会影响。

C 说不清

13.您如何看待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A 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前提。

B 没有爱情也可以有婚姻。

C 说不清

14.您如何看待婚外性行为?

A 原则问题,不能原谅。

B 你情我愿,随意。

C说不清。

15.您对现在流行的闪婚如何看待?

A 很赞成,确定了就结婚没有什么不对的。

B 不赞成,闪婚太快了,两个人不能真正的了解对方。

C 说不清。

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们

完整这份调查问卷。

篇6: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研究生的婚恋观及对新婚姻法的认识,我们特设计此问卷以进行调查。我们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您不必填写姓名和地址,您完全可以放心地如实填答。答题时只要在选中的答案顺序号上打钩。诚挚地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

1.您的性别:□ 男 □女

2.你所在的年级:研究生年级或博士年级

3.您对待大学校园恋爱的态度是:

A.非常支持B.支持C.反对D.非常反对E.无所谓

4.您认为大学校园恋爱的最初原因是

A.彼此为对方的优点所吸引,情投意合B.看到别人都有,自己很没有面子

C.弥补内心空虚,寻求精神寄托

D.对方追求强烈,不好意思拒绝

E.到了该谈恋爱的年龄

F.为以后寻求伴侣

5.选择配偶的时候最优先考虑对方的哪些条件(结婚对象): [多选题]

A.为人善良B.个人能力C.共同语言D.开朗、幽默

E.家庭背景F.年龄G.贞操H.外貌I.身体状况

6.对于恋爱的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你的看法是:

A.采取AA制,每次消费都是采取各自买单

B.男生是主动方,每次外出均由男生买单

C.共同消费的情况下由男生买单,但在个人消费上采取AA制

7.在您看来,影响您婚恋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父母的教育B.身边朋友的影响

C.网络婚恋节目D.小说、电视剧、电影等媒介

8.您看重另外一半的家庭背景吗?

A.看重B.不看重C.中立

9.你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

A.完全听父母的以父母意见为主

B.父母意见和自己感觉综合以自己的感觉为主C.完全是自己的感觉

10.你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

A.非常反对B.反对

C.在两人都准备结婚的情况下可以D.无所谓

11.只要两人感情好,结不结婚都一样,你对这个观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不同意D.非常不同意

12.你对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有何理解?

A.只有通过恋爱才能有美好的婚姻

B.婚姻才是爱的升华,恋爱其实可有可无

C.恋爱才是爱,婚姻只是一种责任

其他请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2005年9月1日起,法律允许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A.反对,会影响学业和今后的发展

B.如果可能,我会在大学结婚

C.不反对,但我肯定不会在大学结婚

D.没有可操作性,与学校管理相矛盾

14.您对新婚姻法内容了解吗?

A.基本了解B.有所了解C.不了解

15.你觉得新婚姻法对于现在男女的影响是?

A.使更多的人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了

B.激励女性在婚姻中要更加自强自立

C.会助长大男子主义,使女性地位更加低下

D.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16.新婚姻法的颁布,您认为作为女大学生毕业后还会选择当全职的家庭主妇吗?

A.会B.不会

17.你觉得新婚姻法会导致出轨率上升,有更多的“小三”出现吗?

A.降低了大部分男性离婚成本,离婚率会上升

B.因为“小三”没有索赔权,所以离婚率不会上升

C.没影响

18.新婚姻法会改变你的择偶观吗?

A.不会,老样子B.会选择潜力股,一起努力奋斗买房

C.还是想找个有房有车的D.不一定

19.新婚姻法的颁布,你觉得是否会出现更多的不婚族?

A.是B.不是

20.您认为新婚姻法的颁布,是否会使富二代、豪门婚姻吸引力降低?

A.是B.否

21.微博上,不少女性网友议论纷纷,说“新婚姻法告诉我们,男人不可靠,男人的父母更不要指望,女人婚前自己买套房才是最保险的!”你赞同此说法吗?

A.赞同B.不赞同C.中立

22.有人说“新婚姻法的颁布没准还逼得女人连提出离婚的勇气都没有。”你是否赞同此说法?

篇7: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实践心得

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如此,但每个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观点、看法却各不相同。出于90后典型的好奇心,我们小组6个成员在南京晓庄学院随机抽取了100个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不论是制定实践方案、制作调查问卷,或是调查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亦或是最后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我都感受颇多,收获颇多。

首先,必须提及的,也是贯穿和完成整个调查的关键——团队精神。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组6个人分工得当,各司其职,充分展示了90后青年的活力、激情和不言弃的精神。细说,组长曾满馨对组员进行分工,陈婷制作问卷,王欣芳打印问卷,赵晨昕和吴姣发放并回收问卷,再由王欣芳统计数据,王思文制作相关PPT,最后曾满馨总结报告。

其次,也是这次调查实践的重中之重——数据分析。就这一点,我想据具体数据加以总结和分析。先说明,我们是对于男女生分开分别进行总结分析的。

第一点,就这100位参与者的恋爱情况来看,男女生中均有19%的人曾经恋爱或正在恋爱,27%的男生和35%的女生情况相反。看来,虽然现在偶像剧深入人心,各种对于恋爱的美好憧憬也早已扎根在少男少女的心中,但这也仅仅是停留在憧憬而已,许多大学生对于恋爱还是很谨慎的、很重视的。的确,恋爱是美好的,也是神圣的。恋爱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情感的慰藉,也是通向婚姻殿堂的浪漫旅程。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恋爱,谨慎认真地对待。

第二点,古人欲成事,必求“天时地利人和”。后面两个暂不谈,我对“天时”倒是有些粗见。就数据而言,男女生中多数人认同大学恋爱,部分赞成高中和大学毕业后恋爱,仅有少数人认可初中。先说说,赞成人数最少的初中恋爱吧。我个人认为初中不适合恋爱。初中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未发育成熟,不懂怎么经营爱情,有的可能只是生理上的需求。再说说高中吧,不可否认,高中时懵懂的少男少女们往往会随心而走,敢爱敢恨。那种单纯执着、不搀任何功利色彩的爱情是弥足珍贵的!再者,大学恋情较为普遍。确实,大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各方面发育得都比较成熟了,而且大学时期的空闲时间比较多,谈谈恋爱,为将来结婚做准备,没什么问题。但不要为了恋爱而恋爱,大学是一个提高自身修养、扩充知识储备量的良好平台,不可虚度!最后,是大学毕业后的恋爱,赞成的女生有19%,男生11%。现在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女人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不一定要靠男人养活。所以,等毕业后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再谈恋爱,会比较可靠、实在,也有一定的要求和选择。

第三点,多数女大学生并不以结婚为恋爱的最终目的,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必然联系,甚至认为婚姻是恋爱的坟墓。可以看出部分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扭曲。恋爱的对象不是结婚的对象,仅仅是玩玩,填补内心的空虚,这样的恋爱不仅不真实,还会伤害到恋爱的双方。只有少数女生是想恋爱后结婚的。而男生的情况与女生恰好相反,多数男生是以结婚为恋爱的最终目的的。

篇8: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作为尚未进入社会的成年人, 当代大学生群体在需求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他们因未入社会而总体上思想单纯, 因已是成年人, 而对婚恋存在着基本的需求, 在我们本次进行的1000份问卷调查中, 回收有效问卷985份, 其中有强烈与异性交往意愿的男大学生占91.3%, 女大学生占86.3%, 可见, 当代大学生因其思想单纯和内在需要而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 在学校期间谈恋爱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种常见行为, 同时他们相互之间也并不回避谈论该类话题, 实际上, 当代大学生很多处在恋爱的状态中或者正在走向恋爱。

针对恋爱与婚姻,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选取了一些可能的影响因子, 如外貌、身高、学习成绩、财力、性格、品德、家庭出身、父母观点、学位学历及有无共同话题。据我们的调查, 对恋爱与婚姻这二者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影响因子, 比如性格、品德、有无共同话题, 这三个因素成为共性因素, 还有一些因素实在恋爱时大学生们相对看重的, 如外貌、身高、学习成绩, 而财力、家庭出身、父母观点、学位学历这几个相对现实的方面则成为大学生们谈婚论嫁时的最主要考量因素。

大学生群体因为所处学校环境相对单纯, 所需考虑问题较为单一, 他们在恋爱时很难有长远规划, 即使有也常常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 毕业时恋爱双方找工作难以确保在同一个地方, 加之大学生们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 因此他们常常不得不充分尊重各自父母的意见, 所以毕业时他们又常不得不因为各种现实因素而选择分手。

另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们虽然社会经验普遍缺乏, 但因为身处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 他们接触、了解的领域却未必狭窄, 见识未必少, 同时他们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 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未必完全陷于感性, 无论是通过上课, 参加社会实践, 还是通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教导, 他们的理性思维逐渐被培养起来, 他们对社会的了解逐渐加深, 这种理性思维以及对社会认知的加深使他们也逐渐对婚姻爱情有了相对理性的看法。

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情和婚姻, 假使不幸有离婚的可能, 他们会出现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他们不会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已经没有感情的婚姻;第二种:他们会考虑成本问题, 可能选择妥协将就。笔者认为, 这两者看起来相反的做法其实并不矛盾, 相反是内在统一的, 实际上, 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正反映了不同大学生的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他们的不同三观投射到具体的生活当中, 他们当然有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 关键是他们会以一个理性思考的成熟个人的状态来看待婚恋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性行为的看法

我们中国社会传统的婚恋模式是恋爱—结婚—性行为模式。而现在的情况正逐渐发生着变化, 据我们本次调查,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性行为并不讳莫如深, 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性行为话题, 甚至表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 他们大部分不同意婚前性行为会对今后的婚姻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相反, 他们认为性行为是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一种自然行为, 无须受到谴责, 在恋爱的媒介方面, 互联网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 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软件结交朋友也越来越成为他们恋爱的重要方式, 他们对通过网络结交的朋友产生感情进而发生性行为也常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但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部分女大学生相对保守, 我们还发现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无论男女普遍缺乏性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识, 这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从社会、家庭到学校性教育的缺失。

三、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1. 将婚恋观教育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

据我们本次调查, 当前大学生们基本只能在《思想道德修养》或《法律基础》的个别章节中看到婚恋观教育的细枝末节, 一带而过, 粗浅而没有说服力, 更别提教导性了。教育中大道理偏多, 生动活泼、鲜活的案例教育偏少。学校在婚恋思想上并没有秉着“兼容并包”的思想, 而是一味地回避, 这只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得他们自己寻找途径对自己进行教育, 很有可能误入非正常的渠道, 也有可能得到错误的认知, 使他们不能及时树立一个良好的婚恋观。因此,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一线应整合资源, 把婚恋观作为对广大大学生们重要的思政教育内容, 牢牢占领婚恋观教育阵地。

2. 加强家校联系, 努力使家长与学校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方面形成合力。

经过艰辛的高考磨炼后, 高中生的身份转换成大学生, 他们常常一进大学立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这其中当然有学生自己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家长及中学老师的“高考成功, 万事大吉”的功利甚至错误理念的引导, 特别是家长们, 因为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态度上的天然不重视, 导致家长极少主动与高校教师沟通, 不与高校沟通加上在家庭教育方面极少主动涉及婚恋观教育, 使得他们不了解大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生活情况, 也使得大学生们在婚恋观方面常缺乏基本的常识, 加强家校联系, 正可以促使家长和学校两个层面形成合力, 提高婚恋观教育的实效性。

3. 社会应创造更积极向上的氛围, 以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当代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 这一方面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网上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 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大学生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 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中, 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特别在婚恋方面, 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看法。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 应注重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 在婚恋观教育方面,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是机遇也带来挑战, 挑战在于教育主体很难树立权威, 机遇是如果能利用好网络特别是新媒体,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 那么婚恋观教育的实效将大大提升。社会还应特别注意加强性教育, 与文化传统习惯有关, 中国人对待性教育始终是采用一种含蓄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 这使得大学生群体虽然已是成年人, 但实际上性安全常识十分匮乏, 因此, 大学生群体性教育缺乏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性教育的缺失, 而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的问题, 可以效仿国外从孩提时代进行性意识、性安全教育的做法, 回避不能减少问题,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更有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 利于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培育。

4. 大学生群体自身应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 加强自控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固然重要, 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 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的重要性虽然不言而喻, 但是最终能否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还是要看大学生群体自身, 他们在学校期间如何把握好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与恋爱的平衡, 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有意识地思考个人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活规划, 加强自控力, 都将十分有助于他们阳光、健康婚恋观的形成。

四、结语

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形成绝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要密切配合,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婚恋观, 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永远健康幸福。

摘要:当代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 他们崇尚自由、个性, 思想上较少受到传统文化的约束, 加之无论是在生理上, 还是在心理上, 他们都正值恋爱的适龄期, 因此, 婚恋问题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话题, 同时也成为丰富他们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对婚恋问题的看法, 透过生理、心理需要的表层, 实际上反映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历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 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将不仅影响个人、家庭, 甚至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理应引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充分重视。

篇9: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婚恋观

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婚恋观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的婚恋活动,而且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再加上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对他们的婚恋观进行研究,也能对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有所预示。因此,对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研究不仅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也能为未来一代树立成熟、理性的婚恋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合理的借鉴。

一、研究被试基本信息情况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对河南某师范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分,回收问卷15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5.5%。

二、90后大学生婚恋情况分析

本文对研究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婚恋观的分析结果如下:

大学生婚恋观问卷调查的施测结果:对于大学期间是否可以谈恋爱,被试认为可以谈恋爱的125人,占总人数的83%;认为无所谓的8人,占总人数的5%;认为不可以谈恋爱的17人,占总人数的12%。

参与调查的151名大学生中,正在谈恋爱的共76位,对“这是您第几次恋爱”这一问题:选择第一次的有37个学生,占恋爱人数的48.2%;选择二到三次的有34个学生,占恋爱人数的44.3%;选择四次及以上的有5个学生,仅占恋爱人数的7.5%。由此可见,大部分90后大学生恋爱态度较为稳定,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更换恋爱对象比较频繁。

对“您与目前的男(女)朋友交往了多长时间”这一题的调研中:选择三个月以下的有8人,占恋爱人数的10.4%;选择三到六个月的有15人,占恋爱人数的19.9%;选择六个月到一年的有22人,占恋爱人数的29.5%;选择一年以上的有31人,占恋爱人数的40.2%。这表明,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稳定的恋爱对象,这与他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所持的谨慎态度密切相关。但是谈过四次及以上次数恋爱的学生占到7.5%,反映出少数学生恋爱态度不稳定,频繁更换恋爱对象。

参与调查的151名大学生中,目前正处于单身的共75位同学,对“造成您目前单身的原因(可多选)”一题:选择“没遇到合适的”有48人,选择“不知道如何追求男(女)孩子”的有17人,选择“不想谈”的6人,选择“对相貌不自信”的有5人。有64%的学生处于单身状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没遇到合适的,这种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恋爱对象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也为自己处于单身状态找一个借口,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谈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有8%的学生不想谈恋爱,这部分学生大都为理工科,他们集中精力在学习上暂时还不想谈恋爱,这个结果和我们以往对专业的认知也是一致的。还有22.67%的学生表示有心仪的对象,可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追求对方而处于单身状态。5.73%的学生因为对相貌不自信而处于单身状态,潜在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在恋爱方面缺乏勇气,迈不出自己的步伐。

在对“您觉得您与目前恋爱对象走入婚姻殿堂的可能性”一题的调研中发现,18.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大”,31.3%的学生选择了“很大”,32.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选择“很小和非常小”的学生仅占17.5%。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90后大学生对婚恋问题的态度在总体上是积极的,这对婚姻价值观是一种正能量。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还是存在不成熟的现象,因此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1.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种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的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学有所成,才能保持爱情的魅力。

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基础,他们的婚恋观多是来自父母对婚恋的看法,这种认识会影响他们今后对婚恋的判断。因此,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在平时的婚姻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对家庭有责任心、对家人有爱心、对矛盾有宽容心,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上一篇:服装设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我最亲密的同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