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简历

2024-04-12

许小年简历(精选4篇)

篇1:许小年简历

许小年对中国经济的分析

近期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宽幅震荡。下半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应如何把握?2008年7月5-6日,第三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在北京举行,众位知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将解析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走向。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精彩报道: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记得今年两会期间我就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控制通胀已到关键时刻》,报纸对这篇文章也比较喜欢,赶在两会之前把它刊出去希望能够引起重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引起重视。现在恐怕社会上对通胀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异议了,通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头号的问题,不光是今年也可能是明年在短时间内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问题。通胀也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依靠低成本的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经历了多年的繁荣之后现在碰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迫使我们思考经济转型。

过去我们讲经济转型讲了很多年,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现在在通胀的压力下我们不得不转型,这个转型是非常痛苦的。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模式不光是一个政策问题,不光是一个政府导向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有深厚的制度基础,要转型的话必须要改变它的制度基础、必须要进行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不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通胀会继续,通过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会继续我们会沿着过去的轨迹一直往下走到走不下去为止。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三部分:

第一、对于通胀性质的判断。

第二、对于通胀的展望。

第三、政策应对。

刚才我们已经讲了通胀会是2008年经济的第一难题,目前我们对经济的通胀采取了鸵鸟政策。刚开始我们结构型通胀否认价格的全面上涨,我们说通货膨胀时间长了以至于我们忘掉了通货膨胀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通货膨胀,什么叫通货,通货是什么?通货就是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是什么意思呢?货币发的太多。所以通货膨胀的提法本身就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货币现象货币超发,发的太多它带来了价格的全面上涨。所以你说结构型通胀这本身是自相矛盾,这是缺乏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的说法。在大家的批评之下我们终于看到政策制定者不再提结构型通胀,这是一大进步。

在结构型通胀之后又有一个新的说法叫做输入型通胀,它是否认紧缩的必要性。它说现在我们的通胀是有成本推动的、是有外界输入的。言外之意这些外界的因素超出了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所以我们无能为力,为政策上的不作为寻找理论依据否认紧缩的必要性,这都是非常有害的说法,耽误国家的经济大事。为什么我们认为输入型通胀的说法是错误的呢?从表面看通胀是输入的。但是从外界进来的通胀压力都和中国有关。所以你把它说成单纯的输入型通胀这是一个单纯的事物性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学者我都不愿意称他们为学者,有很多文人起了很不好的作用,编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到最后耽误的是国家的事情、耽误的是经济全局的事情。因为越是不作为、越是不采取措施,将来控制通胀的成本会越大,我们会看到越南发生什么事情,大家都非常关注。

从表面上看我们目前的通胀确是是有成本推动、有输入型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看这两条线,蓝色是国际油价,红色是中国的生产价格指数,我们看到这两条线高度相关,蓝色的上涨在宏观,红线的上涨在后面。国际油价的推动使得中国的生产价格指数随着国际油价上上下下的波动,这是我们两大价格指数中在生产方最重要的,就是生产价格指数。

我们看一下CPI方面消费物价指数,在消费物价指数方面我们看到它最重要的推动力,实际上并不是南方的雪灾,也不是震灾、水灾,而是和国际粮价密切相关,这条蓝色是芝加哥的粮食价格指数,这条红线是中国的食品CPI。我们用数据说话,你看这两条线你就知道中国的食品CPI和国际粮价密切相关。所以从表面上看我们的PPI是由国际油价推动的,我们的粮食CPI是由国际粮价推动的。粮食的CPI是国内的消费物价指数中最重要的一项,因为现在食品开支占我们城镇家庭开支大概不到40%,而占农村家庭开支仍然是接近50%。所以粮食CPI左右着中国CPI的走向,而粮食CPI又和国际粮价密切相关。

从这两张图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现在国内的通货膨胀是因为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因此它带有输入型的表面的特点。但是下一步我们接下去问为什么国际油价和国际粮价在最近几年暴涨呢?为什么?我们发现在国际粮价和国际油价的暴涨的背后都和中国有关,现在我们先来看原油,美国的投行高盛对今年原油的预测是150美元,对明年的预测是200美元。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去年当高盛报出了105美元原油的价格预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很少有人相信。大家都在批评高盛你是做多仓的你当然要报高原油价格,它今年预测150美元很快将成为现实,最新的数字已经是143美元了。他的预测明年是200美元,现在大家不敢不信,已经吃过亏了。去年它报105美元的时候大家不相信,还有人跟他对着干,做空原油人损失累累,高盛在这个过程当中名利双收。他的伦敦的石油分析小组现在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原油预测机构,原油研究小组去年的奖金是以亿美元计的,它为高盛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为什么他敢一再看多原油呢?他在原油75美元的时候一路看多一直看到现在,仍然认为明年原油价格还会继续上升,原因在哪里呢?最近原油的价格上涨我们做过一个统计的分析,发现大概有这样几个因素:

第一,原油的供需全球范围内供需失衡、供不应求。

第二,美联储松宽的货币政策。

第三,大家都在指责的投机因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世界上出现任何经济问题我们都会把投机分子拉出来鞭打一顿,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找到的目标。

首先我们看需求,在需求中全球原油的新增需求已金砖四国为代表,而中国占原油需大头。中国对全球新增原油需求中来自中国的进口占了一半以上。新兴市场国家在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他们的原油需求激增,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大概是1996年前后,我们原油基本上自给自足,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开始大量的进口原油,国内的原油已经不够使用。进口的增长率到2007年为止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20%的原油进口的增长可以设想一下,原油并不是像我们的制造业一样,你投资能力就可以增加。原油需要勘探,勘探了以后需要开发油田,一口井打下去能不能出油还不知道。原油的供应跟不上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造成了供需关系的紧张。

现在原油的剩余产能在欧佩克国家已经所剩无几,为了满足新增的原油需求这些产油国必须发现新的大油田,已有油田的产能已经发挥到了极限。所以最近沙特阿拉伯召开了一个全球石油大会,他是真心实意的召开石油大会。在原油价格暴涨之后,世界各国都在互相指责,欧佩克国家原油输出国指责美国的货币政策、指责国际上的石油投机;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大家互相指责。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呢?实际的情况是大家都有道理,大家都没有道理。在需求方面刚才我们已经讲了全球的需求增长已经超过了现有的产能所能支持的范围。

因此造成基本面上石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我们看一看这张图就知道,这条红线是国际原油价格,蓝色的柱状是中国的原油进口。大概从1995年到1996年前后,我们从原油的净出口国便成了净进口国,蓝色的住装表示的是进口的数量,到去年我们进口1.6亿吨原油,占全球原油消费的50%,也就是说现在国内一半以上的原油消耗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这条红线不断的上升。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原油价格还在20到30美元,随着中国进口的增加这条红线很快上到了100美元以上。今年一到五月份中国的原油进口增速又是20%以上,如果你是原油期货交易上你做多还是做空呢?我相信很少有人做空,大家都看这张图做多。

原油价格上涨的第二个因素是弱势美元,弱势美元又是因为美国的货币供应的增加,美元的供应增加、美元和其他的商品都一样当供应增加的时候价格要下降。所以美元供给的增加导致了美元的弱势,美元汇率的下跌。美元的弱势使得欧佩克国家遭受了损失,使得因为原油都是用美元标价的,而中东产油国他们本国的货币又跟美元挂钩。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中东的产油国,当你的石油财富卖到世界上长由于美元的贬值而遭受损失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你会提高原油价格,用原油价格的增加来弥补由于美元币值的降低所带来的损失。所以最近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呢?是在国际市场上美元跌多少油价就涨多少。中东产油国可以通过提高油价来弥补美元贬值给他造成的损失,而我们是原油净进口国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越来越高的原油的美元价格。蓝线是国际原油价格,红线是美元的汇率指数我们看这条线结论就非常清楚,美元越弱原油价格就越高。所以这是原油价格暴涨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弱势美元,而弱势美元又因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大家接着问为什么美国人乱发货币呢?因为次贷危机,因为次贷危机造成了美国货币体系的振荡,因为次贷危机把美国经济带到了衰退的边缘,为了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萧条,美联储不得不减息刺激消费、投资投资来挽回颓势的美国经济。所以有人说美国人有意把美元搞成这样这是新的阴谋论,我们的回答是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大家都知道,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几个人躲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灯光摇曳策划出一个阴谋,把世界上新兴市场国家搞垮,像一些流行书籍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阳谋”,这是每天在报纸上讨论的“阳某”。

第三个是投机因素,我们在国内做投资的都知道,你要想炒作、要想投机,你一定要有题材。所以原油炒作投机的题材是什么呢?就是全球的供需失衡,炒作的题材就是弱势美元。投机者是非常理性的,他不会去空虚来凤的炒作,所以归根结蒂我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它的根子在哪里呢?它的根子在于全球货币失衡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粮价的故事类似于油价,首先是需求,需求又跟金砖四国有关。虽然金砖四国经济的起飞,这些国家老百姓的收入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当收入提高之后他的热量摄入就增加了,发达国家人均的热量摄入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而且热量的摄入是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的,他的食品也发生了变化由碳水化合物转向动物蛋白。喂鸡、喂猪、养牛它所需要的粮食比直接吃粮食还要多,因此造成世界市场上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第二个因素也是因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元的发行太多,太多的钱而相对较少的投资机会,于是这些资金流动性就进入了粮食大宗商品市场去炒作粮食。所以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关和石油不同的是,推动粮价上升的第三个因素是发达国家政策性的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特别是现在市场上非常流行的生物燃料。从玉米中提取乙醇,再把乙醇兑到汽油中燃烧来减少对汽油的依赖。美国政府对农民种植玉米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补贴,为了鼓励农民多生产玉米,再用这些玉米提取乙醇,美国财政部补贴农民。补贴农民的结果一方面刺激了玉米的生产,另外一方面多种玉米就要少种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其中有一项跟中国密切相关的就是大豆,结果造成大豆价格的暴涨。现在大豆和原油的情况有点类似,我们60%国内的大豆消费要依靠进口。

所以现在我们又演绎出了一个大豆战争,“阴谋论”在中国非常有市场,大家都很喜欢相信阴谋论。实际上这也是“阳谋”大家都知道大豆价格为什么暴涨,播种面积少了,为什么播种面积少了,因为他要种玉米制作乙醇,所以大家都批评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你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变成了一个问题。国内的通货膨胀是因为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因此它带有输入型的表面的特点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这是一个在我国经济和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你不能够幻想我们只享受国际经济一体化、只享受开放的收益,而不承担经济一体化的成果,你不能想象,这是不可能的,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

铁矿石是另外一个例子,铁矿石的价格为什么今年涨了60%到90%,为什么?大家骂澳大利亚和巴西说你们垄断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澳大利亚说什么呢?澳大利亚说你们所想要的铁矿已经超出了我的生产能力,如果让我再增加供应我必须再增加矿产,这个投资你不出谁出呢?我为了满足你的需求,我必须再建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的投资谁出呢?你不出谁出呢?他说所以我涨价90%,为什么?它现有的生产能力也不能满足我们对铁矿石的需求了,为什么不能满足呢?我们看一下数据,现在我们的报刊、杂志上的经济类的文章非常糟糕,糟糕在什么呢?不用数据,动不动三大趋势、六大特征,没有逻辑、没有数据支持胡说八道,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学风。一定要用数据说话、一定要用事实说话。为什么铁矿石这样暴涨呢?你看一下我们国家粗钢的生产能力,粗钢的生产能力从一亿吨翻番涨到两亿吨我们用七年的时间,再从两亿吨翻番到四亿吨我们用了多长时间呢?三年多,能力在不断的加速。现在我们的粗钢生产能力是五亿多吨接近六亿吨,如此快的钢铁生产能力的增长它对铁矿石的需求我们可以想像,我们国家有铁矿石,但是它是低品位的这种能力的增长谁跟的上你呢?所以目前所发生的全球性的通胀,包括中国在内的通胀,反映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是什么呢?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超出了本国资源可以支撑的范围,而且超出了全球资源可以支撑的范围,因此引起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怎么办呢?你坐等原油价格跌下去是等不来的,你想抗是抗不过去的,我们这是输入型通胀,问题是什么时候原油价格能下来呢?一定要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时候原油价格才能下来。现在形成了一个死锁顶在这里,为什么前两天成品油价格上调18%,为什么?一天掉了四个多美元,大概是3.5%到4%。只是因为中国宣布成品油价格提高,国际原油价格跌了4.75元,为什么呢?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大家都盯着中国,看你哪里的需求什么变化。如果我们把成品油价格需求,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将会降低。市场看到这点如果来自于中国的需求降低所以原油价格要降低,所以我们宣布提高成品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一下子就掉下去了。什么时候真正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中国的成品油价完全放开。

再一个是中国的经济减速,我们也做过测算,假设消除投机性因素原油价格会回落到什么地方呢?大概回落到90多美元,20、30美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再做这个梦了,不会回到20、30美元了,为什么呢?因为石油的开采成本在不断的上升,开采成本构成了原油价格的底线。现在新开采原油平均成本在90美元,所以很难回到90美元以下除非发生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国内的粮价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在9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和世界市场隔开,隔不开。我们看一下大豆价格,蓝线是大连的大豆价格,红色的是芝加哥的大豆价格,大豆价格已经国际化。对于自给率比较高的玉米,我们进口玉米进口的很少。但是我们发现大连的玉米价格和芝加哥的玉米价格的波动趋势是一样的。尽管价差还存在,但是它的波动趋势是一样的。所以不管粮食能不能自给,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最近大米价格暴涨,我们就已经发现在南方收购大米发生困难,因为现在农民也有电脑,他也上网。他在网上一看国际大米价格已经涨这么多了,你们的收购价格怎么这么低呢?于是他不卖给你,迫使粮站提高价格。所以你说大米基本自给有什么用呢?所以在南方出现了非常火的生意是粮食走私,粮贩子到农村去跟老百姓收粮比市场显著高的价格收粮,收了以后拿到国际市场上卖,因为国内外有价差,已经把市场价格推上去了。所以就算粮食自给也没有办法把中国的市场完全跟世界市场隔离开来,世界市场有各种各样的渠道会对你产生影响。

所以在国际油价和国际粮价没有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国内的通胀压力不会消失。尽管我们五月份的CPI通胀略有回落,但是不要忘了我们PPI通胀在不断的创下新高。过去的历史证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过两个季度之后就要传导到CPI,现在我们传导的作用还没有看到。大家看这张图蓝线是生产价格指数,红线是消费价格指数。蓝线的变动幅度和变动规律是超前红线,两者基本上是正相关,但是略有超前。说明生产价格指数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反映到消费价格指数上,在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的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出现了过去没有过的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同胀的局面。所以你不要看一个月的CPI回落你就沾沾自喜,更严峻的形势在后面。PPI生产价格指数传导到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等显现出来之后你的CPI是什么样呢?所以今年下半年CPI回落可能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有些人说由于去年下半年CPI比较高,所以同比基数今年的CPI会逐月回落,我说这叫做什么呢?这叫做“障眼法”,这并不意味着通胀的因素就消失了,你横着看、树着看还是山峰,古人讲横看成岭侧成峰,通胀的压力在经济里面并不因为你这么看它就消失了,所以不要用同比数字逐月下降骗自己,它归继续存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我们接受这样一个说法出口转内销型的通胀,我们展望一下造成国内通胀的国内外的因素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认为美元会继续疲软。美元为什么会继续疲软呢?两个因素:

第一,欧美之间的息差会继续加大,美联储不大可能在近期会收紧银根,美联储松宽货币政策在下半年会继续。收紧银根是欧洲,美联储不大会收紧银根,它的金融系统还在振荡,美国的经济还非常的虚弱。尽管波蓝克最近提高了反通胀政策的调门,但是没有人信他。正的像我们的目标把通胀控制在4.8%一样,没有人信。从经济的基本形式分析,美联储不大可能降息。因为它的经济现在数据出来还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坏,即使美联储加息,我们不要忘了决定美元币值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贸易逆差。即使美联储加息美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短期内不可能消失,所以美元会继续疲软,继续疲软的结果是什么呢?大宗商品的价格下不来。美联储它的货币政策处于进退两难,它减息怕通胀,加息怕萧条。因此最大的可能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

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那么国际油价就只能看需求方,而需求方中我们说过的中国又是需求方中的大头,特别是新增需求中的大头。中国的需求怎么样?中国的需求会继续保持旺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领导说过了,在控制通胀的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我的解读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放慢,不会放慢就意味着对原油的需求不会下来。下半年从这两大因素看原油价格继续在高位振荡,通货膨胀这种出口转内销型的通胀在中国会继续下去。

这张图显示的是欧美的基准利率之差和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汇率这条红线是跟着息差走的,息差拉大以后汇率就上去了,息差下来这条红线就下来了。美联储的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加息,所以美元走强、欧元走弱这意味着石油价格可能还会上升。美联储之所以不会改变货币政策,我们看一下这条红线是美国的CPI,注意在红线的最右端他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大幅度的减息,减的结果是美国的通胀跳起来了。所以现在它既不敢减息也不敢加息,当通胀抬头的时候他本来是加息的。但是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萧条,这就是在滞胀的环境下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什么都不敢动,也不敢减、也不敢加。加了怕滞、减了怕胀,所以它的货币政策基本瘫痪。之所以有今天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格林斯潘,格林斯潘个人的命运非常具有戏剧性,在他辞职的时候,他辞职的时机恰到好处。用我们市场上的行话来说叫做逢高出货,在他生涯的顶峰他退休了,退休的时候他带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的盛誉离开了美联储主席的岗位,但是他离开以后没有几个月次贷危机爆发。于是大家开始找原因,找来找去所有的原因都在格林斯潘那里,于是他从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变成了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这涉及到货币政策。

今天在美国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已经不再是格林斯潘了,而是他的前任保罗?沃尔克,他在任内所有人痛骂,现在十几年以后他和格林斯潘的位置返过来了。格林斯潘在他十八年的生涯中被各方所称誉的中央银行家,所以你可以在在前任得时候当好好银行家,但是历史对你的评价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遗憾的是人总是短势的,他总是倾向于在任内当好好先生。

政策应对,对于这种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世界各国政府的反应,第一反应都是行政管制和我们一样,当大米价格暴涨的时候东盟各国纷纷限制和禁止了大米的出口。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减少了国际市场上的供应,推高了而不是降低了价格。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反过来推动国内价格的上涨,所以在通货膨胀面前价格管制不仅不能消除反而要增加通胀的压力。我们在过也看到,国内实施成品油价格的管制造成企业盈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我们两大石油公司亏损累累。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的本能的反应,他的理性的反应就是减少产出和减少未来投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使供应方更加紧张,使供需缺口更加扩大,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通胀的压力。人为压低价格使得需求方无法得到抑制,成品油的管制的结果是什么呢?不光是炼油厂亏损。而且我们在北京可以看到,入夜时分卡车排队加油,没有柴油。炼油厂为什么要生产柴油呢?我生产的越多越亏损,为什么呢?最近千呼万唤始出来好不容易成品油价提了一点,提了一点不解决问题,在提成品油价格的同时提了电价这是对的。但是回收管制电、煤价格,管制电煤价格有什么结果呢?电煤的供应一定会发生问题。你管制电煤价格,如果我是做煤炭的我会怎么反应呢?我会尽量的减少按照价格向电厂供应的煤,而把煤转到哪里去呢?转到市场上不受管制的高价出售。今年下半年电煤供应一定会发生问题,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电力供应要发生问题,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应对电力供应的短缺了,怎么办呢?上自己的机组,烧什么呢?烧柴油,所以现在囤积柴油,准备电力供应不行以后开自己的机组,价格管制到处制造的是供应短缺。另外一方面使得需求继续保持旺盛,供需缺口拉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大。

正确的政策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放开价格,成品油价放开,让企业有利可图。现在炼油企业不光是当前的供应跟不上,将来的供应可能也跟不上,为什么?因为炼油企业把它的投资计划都推迟了。当然要推迟了,我不知道将来的价格是怎么回事,我今天为什么要投资呢?所以价格管制不仅造成了当期供应的短缺,而且使得供应长期能力跟不上需求。而且价格管制,过低的价格鼓励了大量的需求。因此一定要放开价格,放开价格才能增加供给,放开价格才能抑制需求。北京的交通挤成这样,昨天我从怀柔开车到这里开了两个多小时,当然跟水有关系,三环就是大停车场,为什么这么多车呢?汽油太便宜,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小青年刚刚参加工作,本来是没有能力承担车的也买辆车也成了有车一族,有车一族架不住没有路,所以还得在路上受煎熬。

放开价格以后通胀的压力在短期内会释放出来,放开价格并不会制造通胀的压力,只不过把过去由于管制下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释放出来对抑制通胀是不利的。于是和放开价格相配套需要收紧银根。所以我们开出的政策组合一直是放开价格和收紧银根,印度政府撑不住了,只好减少对成品油的补贴同时提高利率,因为印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上升到两位数了。马来西亚、印尼都是在初期的管制无法维持之后减少对成品油的补贴,同时收紧银根。在这方面我们有历史上的案例作为佐证,1973年第一次石油冲击的时候尼克松政府对于石油价格上涨引起了国内的通货膨胀也采取的是价格管制的方法,它不仅冻结了价格,后果和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大家在加油站前排起长龙来加油,老百姓就开始骂,骂的政府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取消价格管制。所以1973年尼克松政府的价格管制是非常短命的政策,他很快不得不取消价格管制。通货膨胀怎么办呢?请出了一位人,他就是沃尔克。他跟格林斯潘不一样,他是学术出身不懂政治,不懂政治倒好了。他看了一下形势说现在的形势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治,这就是严厉的紧缩银根把通货膨胀控制住。紧缩银根是政治家也不喜欢、民众也不喜欢、做企业的也都不喜欢,有谁喜欢高利率呢?但是沃尔克有一点书呆子气,他说如果对经济负责只有这一个办法和格林斯潘不一样,格林斯潘制订支策的时候他会考虑政府有什么反应、华尔街有什么反应、民众有什么反应,但是沃尔克不是。沃尔克身高两米你站在那里要仰着头跟他说话,我们看一下沃尔克怎么干的呢?蓝线是美国的CPI,红线是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在1973年通胀起来之后当价格管制失败以后,尼克松政府把控制通胀的任务交到美联储之后,沃尔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加息,这条红线是基准利率,加到什么程度呢?接近15%,基准利率接近15%,贷款利率是什么呢?起码得加两三个百分点,拉上去以后通胀下来了,这条蓝线第一个峰值大家可以看到下来以后,沃尔克跟着通胀的回落减息,到1979年美国经历第二次石油危机,这次通货膨胀比上次还厉害。通货膨胀上涨了15%以上,沃尔克照旧是以加息应对,它的利率升到什么程度呢?升到了接近20%,谁说中国加息没空间呢?离20%差的还远着呢?加到20%,而且高利率持续了接近一年的时间把通胀给治住了。随着蓝线的下降沃尔克才开始减息,从20%减下来我们现在把他叫做沃尔克疗法,他加息的时候谁高兴呢?没有一个人高兴,老百姓不高兴、华尔街不高兴、政府不高兴,没有人高兴。但是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学者、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中央银行家。

中国当前他的政策的应对,我们刚才已经讲了要放开价格、收紧银根,收紧银根的目的是要防止出现恶性通胀,什么叫恶性通胀呢?恶性通胀就是在通胀预期下的价格成本螺旋上升,工人会要求加工资、供应商要求提价企业的利润受到挤压的时候他不得不通过提高价格来转移成本的上升,企业提价反过来又会强化社会上的通胀预期,为下一轮的工资成本上升奠定基础。于是,在这三者之间不断的循环,价格很快就会失控,这是经济学里讲的最坏的恶梦。就是在通胀预期支配下的价格工资螺旋上升,这就是恶性通胀的到来。恶性通胀和一般通胀的区别就在于社会说有没有稳定的通胀预期,在通胀预期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政府应该采取果断而坚决的措施打消这种通胀预期,要告诉老百姓将来的通胀不会这么严重,所以紧缩的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作用固然要增加固定成本,最重要的是用利率政策来管理社会的通胀预期。而不是管理具体的价格,现在我们的做法是管理具体的价格而放手不管通胀预期,政府也意识到通胀预期的重要性,你简单的宣布今年的通胀目标不超过4.8%,这个信号叫做没有可信度,没有可信度的政策就不会有作用。

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越南,现在大家提了很多越南,越南的CPI基本上是没隔两三年上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之前这条蓝线CPI通胀在5%左右,到2003年末的时候上一个台阶上到了8%到10%之间,在这个水平上保持了三年之久。我们目前大致处于这个阶段,通货膨胀率在8%到10%,这个阶段是非常敏感也是非常危险的阶段。如果不能采取果断的措施,一个火星可以燎原。今年上半年由于粮食价格的上升使得越南的通胀失控,通货膨胀率在今年上半年迅速的上到了25%以上,而且在逐月升高。上个月最新的数据是27%,这条蓝线上去了,上去了以后越南政府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于是紧急加息,今年连续三次加息,把利率从8%上升到不到9%,看看通胀控制不住,于是马上从8%提高到12%,一次加息四百个基点,不是27个基点,又在上个月从12%加到14%,又是两百个基点,没有办法,你越拖延你抑制通胀的成本就越高。

现在我们舍不得加息,为什么舍不得加息呢?考虑太多、想法太多,加息了以后人民币怎么办呢?加息了以后股市怎么办呢?世界上的政策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所有的政策都是风险和效益的分析。摆在我们面前的政策是什么呢?一个是政策无所作为让通胀发展,另外一个是采取坚决的措施抑制通胀,抑制通胀你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是什么呢?是人民币更大幅度的升值,中国的出口企业会感到比以前更加困难。但是对于决策者两者权衡,你看哪一个政策的净收益最大。你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这种马世界上还没有见过。展望今年下半年,如果我们在政策说继续犹豫观望,在晚一些的时候比如说四季度当通胀日益恶化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在那个时候采取严厉的紧缩措施你等待拖延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越大,将来控制成长的成本就越高。所以我们希望决策者能够认识到这个情况尽快的采取措施,把可以控制的通胀降下来,而不要让通胀发展成为恶性通胀。

今天我们组织的讨论都是围绕在通胀的环境中企业、经济怎么办,这是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中国经济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现在确实也应该慢下来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把过去在经济中积累的失衡尽快的纠正过来,为下一次经济高峰的到来做好准备,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备注: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共同搅局的世界经济

现代经济史从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况,金融、能源和粮食这三大波及范围广泛的危机第一次同时发生,且相互影响并相互关联。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对其他两种危机产生联动效应。于是,随着危机的加剧,实体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首先——正如过去所担心的那样——金融危机继续加剧。每天都有新的银行倒闭的消息被公布。到目前为止,受影响最严重的机构已经承认它们的损失接近2500亿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为了走出这场灾难,金融系统大约需要6100亿欧元。金融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专制政策再度出现。西班牙政府宣布了其支持百万外国劳工离开西班牙的想法。在这样的恐慌中,产生了第三次石油冲击,原油价格飙升至每桶140美元以上。燃油价格疯狂上涨,卡车司机、农民、出租车司机和上班族的愤怒情绪一触即发。许多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要求政府提供援助和补贴,并削减税收。似乎这样的局面给人们造成的阴影还不够,粮食危机又突然加重,提醒我们饥饿仍在威胁着世界上将近10亿人的生活。目前的粮食短缺已经在全世界大约40个国家中引发了民众抗议。从金融灾难脱身的投资者要为能源和粮食问题负责,因为他们纷纷将赌注押在能源和粮食价格仍会继续上涨的判断中。于是,金融、能源和粮食三大危机开始纠缠不清。正如西班牙《起义报》中所说的,由于三大危机同时降临,世界正面临一场空前的经济地震。(BCM)

篇2:许小年简历

【中国企业家网】12月5日2点左右,嘉宾们全体起立,把掌声献给了台上的演讲者许小年。在2010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主题午餐会上,许小年以企业家精神为题,以严厉的批判展示了对未来的热切期望,“让企业重回舞台当中,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放松和解脱管制,强化市场功能,弱化官员造租和寻租能力”。

以下为许小年发言内容:

我今天的主题是“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以及重振”。可以看到,在社会上有两股浪潮,这在各个媒体上都有过广泛的报道,一个是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一个是海外移民。在移民的人群之中有官员子女、有成功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子女,这两股浪潮再清楚不过的表明,在中国企业家精神正在衰落之中。

国企只有管理者没有企业家

在这里我想做一个定义上的说明,我指的企业家是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虽然有大量的优秀管理者但是那里没有企业家。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敏锐眼光,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社会需求;他们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能够组织资源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和制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以个人的声誉和资产承担失败的后果,他们也以个人的名誉和资产赢取成功的收益。这个意义来讲,国有企业仅有管理者没有企业家。

当我们看到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衰落,必然要问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强势政府的兴起是当前企业家精神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市场经济的主角原本是企业和民众,而企业的灵魂又是企业家。近年来改革停滞不前,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之下政府从游戏规则的执行者变为游戏的参与者。

不仅国有企业政策、法律、资金、资源、意识形态优势强力扩张,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政府各部门也对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进行干预。干预突出的案例就是房地产,几乎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行政干预手段都已经在房地产上使用过了,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里。经营环境恶化导致实业转向投资

政府对经济活动、市场活动这样的干预增加了企业负担,搅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预期的稳定,提高了未来不确定性。在经营环境恶化,盈利机会减少之际,相当数量企业家放弃了理想,转向了投资,在企业间形成了移民之外的第二个趋势。

在我的学生群体中我发现当前两大趋势,第一是办海外护照,第二做投资,不做实业了,实业做得越来越困难。社会地位的悄然变化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企业家从令人羡慕的市场经济弄潮变成了抱怨天下不均,近年来在收入分配不断分化,人们习惯性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结果而不是原因上。更多关注收入分配不均的结果而不去探查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收入分配恶化主要原因是钱权交易,是公共投资中的腐败,是土地的垄断供应以及垄断行业的收益,寻租者总是把舆论压力导向生产者和经营者,买不起房是因为开发商牟取暴利,看病贵是因为医生收取红包,菜价涨是因为菜贩子囤积心理。当仇富心理取代了财富尊重,企业家丧失了精神动力,回馈社会变成了压力下的责任而非发自内心的感激。我们在社会上看到裸捐者寥寥无几,日益流行是“裸官”。

弃“创造财富”转“财富再分配”

企业家精神和诠释文化当中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对我们民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创新能力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当社会不再奖励和激励价值创造的企业和民众,而将人们的聪明才智、时间精力引向再分配而不是价值再造,我们知道它的长期后果是什么,什么是价值创造就是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清楚看到政府部门实际上并不

创造价值,政府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民间,国有资产也是由纳税人的投资形成的。当我们看到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政府部门,纷纷去竞争,社会精英回避价值创造部门,而向往财富的再分配部门,从财富重新分配中得到自己的利益。这样的社会将趋向寄生和停滞,这样的经济将失去活力。价值创造部门萎缩,价值创造速度下降。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社会中的青年才俊不仅向往价值再分配部门,政府各个机关而且已经准备好了,准备用腐败等违法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数据为证,2010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招收公务员35万人通过资格审查,135万人中间报考国税系统的约40万,报考海关30万,两大系统占报考总人数70%。形成三四千人竞争一个名额的局面,而铁路、公安、气象系统是人气惨淡。

同样我们要问,同样是安全稳定受人尊重的公务员位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报考的冷热不均,很显然人们对这些部门的偏好是由寻租权力大小所决定的,这里有一点信息不对称。刚才我讲到的铁路、公安、气象系统报考的人少,实际上信息不对称,因为大家不太知道那里的寻租潜力有多大。

都知道国税部门可以,海关部门可以,所以70%的人涌向了这两个部门。这表明刚才我们讲的我们的青年才俊们不仅是希望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而且准备以违法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以违法方式进行财富再分配很自然民众会质疑政府立法和执法公正性,动摇人们对社会公平的信心。等到民怨沸腾,再来谈稳定和和谐恐怕为时已晚。企业家精神将重振

企业家精神的衰落和权势文化的兴起不仅会使我们国家的创新力衰退,还会引起社会不公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鼓励和促进创新是转变增长模式的根本性措施。而企业家的使命和工作求创新,在这个时候重振企业家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退出经济,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句话不是我讲的,是我们执政党的文件中一而再,再而三决定的。让企业重回舞台当中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放松和解脱管制,强化市场功能,弱化官员造租和寻租能力。有的官员受到了民众的谴责,我们的观察表明主动与他们联手是少数人,多数(企业家)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希望透明规范去运作,不愿意冒风险。他们不受政府寻租和过渡管制,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民众理解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企业家承担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企业家的创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市场和社会给予企业家丰厚的回报,这是一个合理与公平安排。起码比贪污腐败来积累财富才更为合理,更为公平,因为企业家满足了社会需求,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而腐败寻租只是合法或者是非法的掠夺他人财富。

篇3:许小年:实体经济仍有三大机会

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 不靠创新, 已经走不下去了。从过去一两年里的宏观数据里不难发现, 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虽然统计出来2015 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 但电力的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的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 经济正在衰退。

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 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 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 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最大的泡沫是实体经济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的经济景气。2008 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 中国的经济有个断崖式的下跌, 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的, 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如果我们能利用2008 年那个时机, 在经济下跌的过程中, 忍受痛苦, 进行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换代, 就不会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我们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 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 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调整机会。

现在我们看到, 今天调整的困难比2008 年还要大。2009 年“4 万亿”执行的结果, 使本来已严重的结构失衡更加的恶化, 这表现在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 产品技术落后, 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 急需更新换代。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资, 又使这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 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原来经济中内在的增长动力减弱了, 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的体质, 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的内部结构性弊病, 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 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

据一家民营钢铁厂介绍, 现在全国钢铁的生产能力大概在11-12 亿吨, 而全国的消费只有6-7 亿吨, 也就是说钢铁产能过剩30%-40%。这些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 钢价不会反弹, 各家都在产能的压力下, 低价在市场上销售钢铁。低价销售的结果是谁都没有利润, 一些钢铁公司是靠着政府的救济在活着, 其实早就应该倒掉了。

它们不倒的话, 那些效益高的钢铁公司也没有办法正常经营, 因为价格被压的太低了。钢铁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的一个代表, 我们用新的产能泡沫去掩盖旧的产能泡沫, 结果致使泡沫越来越大。资本市场有泡沫, 但泡沫主要是在实体经济中, 表现为过剩产能。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驱动, 当出现过剩产能的时候, 企业不敢投资了, 依赖投资的增长就掉下来了, 这是结构性扭曲持续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出路在哪里?去产能化。如果不把过剩的产能消除掉, 价格起不来, 企业经营会很困难, 经济就会长期的在低位运行。

所以去产能化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这和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经济的去杠杆化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欧美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过度借债, 杠杆过高, 把家庭和金融机构压垮了。要想经济恢复, 必须把过高的杠杆率降下去。美国去杠杆化从2008 年到2014 年才基本结束。

欧洲经济为什么现在还不行, 因为它的去杠杆化没有认真地展开。我们有数据表明欧洲的杠杆率只是稍稍低于2008、2009 年, 而美国的杠杆率已经回到了历史的平均水平。这也是欧美两个经济体的表现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所在。

同样对于中国来说, 我们不仅要去杠杆, 还要去产能。实际上去产能和去杠杆是一回事, 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 对应的是银行的天量信贷, 要不是银行放出那么多的贷款, 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过剩产能。实体经济要去产能, 金融行业要去杠杆。

如果说A股场外配资是个问题的话, 那么和金融体系与政府体系中的坏账相比, 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A股配资总共有两、三万亿元, 我们金融体系的贷款余额是80 多万亿元, 坏账率如果是10%, 那么就是七、八万亿元, 而且有可能还不止。政府融资平台在执行“4 万亿”过程中积累的债务, 现在官方估计就有20 万亿元, 这才是中国经济的大隐患。

A股市场是政府制造的国家牛市, 当风险逐渐显现的时候, 又是政府去清理场外配资, 把它打下去, 暴跌之后, 又是政府出来救市。尽管社会反响很大, 其实A股市场只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政府负债, 银行的坏账, 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过剩产能有多严重?各个行业不一样, 据说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是60% 以上。这些数字告诉我们, 去杠杆的过程和去产能的过程可能会相当长, 到底需要多少年?还不知道, 但3 年5 年总是要的吧?

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 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说发展多快, 要做多大, 不是赚多少钱, 而是活着, 活下去就好办。宏观形势严峻, 是不是我们就不干了呢?当然不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 价值才能显现。我喜欢熊市, 不喜欢牛市, 为什么?因为在牛市中, 资产的价格都被高估, 只有在熊市中, 资产的公允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出现, 就像巴菲特喜欢熊市一样。所以不要害怕熊市, 不要害怕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的调整, 在调整的过程中, 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谈创新, 谈创业, 谈互联网?原因就在这里。

三大机会:重组、升级、创业

尽管宏观形势严峻, 但也并非没有机会。对于市场而言, 最起码还有三方面机会。

一个是行业重组, 行业重组的机会非常之多。比如上面提到的钢铁行业, 很多中小型的钢铁公司都要倒掉, 这个时候是购并的好机会。但是现在购并的障碍在于地方政府的干预, 企业不行了, 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税收和就业, 就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挽救濒临死亡的企业。

而事实上, 经济就像自然界, 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死的时候你要让它死, 它不死, 那些活着的也活不好。因为这些濒临死亡的企业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 把价格压得非常低, 以至于那些好企业也活不下去。政府和经济学家的考虑不一样, 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 好企业不敢去收购, 因为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不许裁员。

这怎么可能呢?如果要购并一个低效的企业, 当然要裁剪冗员。地方政府说不许裁员, 这就阻碍了行业重组的进行。如果不是地方政府阻碍的话, 现在购并有很多机会。优秀的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它的市场集中度, 获得一定的定价的能力来改进它的利润率, 实现经营状况的好转。

这些市场份额比较集中的企业下一个要做的就是研发, 推动升级换代。在行业分散的情况下, 中小型企业没有做研发的力量。中国各行各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太分散了, 分散到了没有几家领军的企业能够做创新式的研发, 所以市场集中度一定要提高, 世界各国全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在上世纪, 汽车工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 美国有200 多家汽车公司, 中国现在有1000 多家, 太分散了, 分散到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发挥, 分散到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 几十年间美国的200 多家汽车公司最后变成了3 家。中国工业的发展, 也会走同样的道路, 不断地集中, 只有集中才有规模效益, 只有集中才能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

中国上千家的汽车公司, 要通过购并、通过行业重组来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再比如零售业, 中国全年的零售额是20 多万亿元, 我们最大的零售公司不算京东, 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国有零售商1000 多亿元, 但是不赚钱, 赚钱的是民营的, 最大的也不过500 亿元。而沃尔玛的年销售额是4800 亿美元, 和中国的500亿元人民币怎么比?我们的传统行业过于分散, 效率太低。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无法解决, 为什么?因为在高增长时谁都赚钱, 中型的、小型的企业也赚钱, 经济一慢下来, 问题就暴露了。

以零售业为例, 为什么京东这样的电商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 干不过沃尔玛, 只是沃尔玛的五分之一, 而京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的零售商, 成为中国第一, 因为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太低。这里说的是自营零售, 不是淘宝天猫那样的销售平台。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1200 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和中国20 万亿元的零售额相比, 微不足道。

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 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 一些企业在衰退的时候倒掉, 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 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的来说, 机会是非常多的。

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奔驰和宝马的生产线, 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 虽然还没有达到工业4.0 的标准, 顶多3.0、3.5, 也已经相当好了。机器人到处都是, 工位和工位之间的搬运全都是自动化, 不用人工, 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 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们要做的, 就是用新的技术去提高效率, 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 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率。

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的, 缝纫机整个行业2015 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大概跌了20%, 利润整个行业跌了60%, 而他的企业销售额和2014 年基本持平, 利润跌了大概不到10%。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成绩?

其实, 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 用电控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产品的升级, 他早就开始做了, 他说不做不行了, 因为传统的缝纫工越来越难招。设想手工操作的缝纫机, 手里捏着布, 眼睛盯着针, 一天紧紧张张8 小时, 现在谁愿意干这样的活儿?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 稍稍提升一点, 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 一点一点地改进产品, 一点一点地改进技术, 这方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又比如钢价的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 回收炼钢的余热, 因为相比国外, 我们能源的成本还是高的, 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的80% 来自利用余热、余气发电。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 倒逼企业研发, 改进产品和技术, 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

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不是大众之事, 而是小众之事。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 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 为什么呢?

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 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 进入相对自由。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 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 不一定非做“互联网+”, 传统行业“+ 互联网”也可以啊。到底是“互联网+”还是“+ 互联网”, 没有一定之规, 要做具体分析, 哪一个有效就走哪一条路, 并不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案例说明, “+ 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有效。

当然, 我们也不否认互联网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 但是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互联网无非是一种更为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手段, 有助于降低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交易成本, 所以互联网的作用是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 降低信息不对称,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的应用因此主要是在交易环节而不是在生产环节。

至于生产环节效率的提高, 我们仍然要靠传统的研发, 在这个领域中, 互联网帮不了什么忙, 能帮忙的是在交易环节上。目前我们所看到的, 互联网用的最多的就是营销, 减少交易中介, 缩短交易链条, 降低交易成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还得走传统的老路子。

所以对互联网, 既不要排斥、轻视它, 也不要产生恐慌情绪, 而是要冷静地沉下心来分析自己行业的业务特征, 有哪些是适合互联网上做的, 有哪些是互联网没办法做的, 自己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不要上网, 怎么上网?要有独立的思考。

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刚开始是漠视, 当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时候, 很快就从冷漠变成了恐慌, 又从恐慌变成了盲目的崇拜, 以为不上网就要死, 没有那回事。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投降, 我觉得太早了, 还没有认真抵抗呢, 怎么就投降了?

管制是创新的大敌

沃尔玛做网上销售做了十几年, 投资建自己的网站和电商仓库, 沃尔玛在中国收购了仅次于京东的1 号店, 要发展他自己的网上销售。同时沃尔玛在调整自己的店面结构, 逐渐减少大型的门店, 增加中小型的社区店, 这些社区店将来就是它电商的提货点和送货点。

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日本的电商如果想干的话, 可能干不过遍地开花的便利店, 便利店过两条街就是一个, 电商无法和它们竞争。

中国的电商发展快, 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落后也不必紧张, 上线和电商过个招, 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要分析电商优势, 也要分析自己的优势, 要知道电商的劣势, 也要知道自己的劣势, 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就可以生存和发展。

所以沃尔玛现在一方面要搞电商, 另一方面要改造传统业态。他这样搞起来, 亚马逊有可能招架不住, 将来亚马逊也许就不是电商公司了, 把主业转向云计算了。要观察, 不要慌, 沉下心来仔细研究, 决定今后往哪个方向走。创新、创业不光是电商一个行业, 其他行业也有机会。

互联网在中国搞得这么热闹, 第二个原因是互联网行业的管制最少, 因此大量的资源和优秀的人才涌进这个行业。

美国最近有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页岩气开采技术使液燃气的成本不断下降, 带动全球的油价下跌, 沙特的好日子结束了。中国页岩气储量巨大, 我们为什么干不了啊?因为油气行业是国企垄断的。中国互联网搞得这么热闹,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少。

这并不意味着, 除了互联网以外, 其他的行业就没有机会。要看到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 政府的改革措施反而是比经济上行的时候更到位。最近的取消审批权, 上市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 都是进步。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 新三板值得关注, 因为它没有审批制, 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上, 只要有人愿意买。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希望从新三板扩展到创业板, 再到中小板和主板, 都搞注册制, 别再审批了。企业只要满足了信息披露要求, 全都可以上, 政府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保证足够的信息披露, 使得投资者可以判断这家企业的状况。

篇4:“刀锋”许小年

1月5日下午3时,一身长款风衣的许小年刚步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就成为会场的焦点。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许小年常有惊人言论,直指问题要害,被人称为“刀锋经济学家”。

瘦高的身材、灰白的头发、清瘦的脸庞、紧锁的川字眉和锐利的鹰眼。许小年让人敬佩却又不易亲近。

许小年的思想严密、理论完整,是国内众多经济学家中少有的专一者。他崇尚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他认为,政府规划大都是扯淡,规划背后的利益才是政府所要的,而任何创新,都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

1月5日,在“2011豫商创智榜”颁奖盛典暨“第三届领袖豫商高峰论坛”上,许小年再度发表犀利言辞,并重申他的一贯主张:凯恩斯主义终究会陷入困境,政府应该少干预经济。

有听众如此评价他的这次演讲:不是激烈尖锐,而是冷静客观,用数据罗列和层层剥笋的方式,把中国今年的经济前景摆在听众面前。

专一的学者

许小年关注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剖析结构性的体制弊病、改革的历史定位等。他用激烈的言辞、尖锐的批判,一次次成为舆论焦点。

他关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股市动态,到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传统文化、宗教等。在某财经媒体的会议上,许小年的演讲题目为“中国与世界”,他说:“我没有看到比这个更大的题目了。如果比这个题目更大的话,就是世界与宇宙了。如果我们谈世界与宇宙的话,我也愿意谈。刚刚在看霍金的书,蛮有体会的。”

然而,要了解许小年的思想并不难,而且,他的观点一点也不新鲜,他是国内经济学界少有的专一者。

到场的一位银行负责人说,她经常在网上看许小年的文章,关注他的最新言论,对于许小年的观点已经有较全面的认识,相信这次不会有多大变化,但她仍然来到现场,想听听许小年会对豫商讲些什么。

记者也经常看许小年写的文章,他的观点见识深远,能见人所未见,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人们评价说:“许小年的思想隐藏着经济学家的独立精神和最朴实的市场经济原理。”

在记者请许小年推荐一些经济类书籍时,许小年推荐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本基础类的经济学著作。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书籍未免过于肤浅,只是刚入门的大学生的必修读物。然而,细数许小年的思想,他“刀锋”言论的理论根基,就是最朴实的市场经济原理。

尖锐的批判

许小年的思想充满尖锐的批判。“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一定是批评的,如果不批评就不要做知识分子。”许小年说。

许小年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动物精神”,批判政府对凯恩斯主义思想的过度迷恋,批判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他说:“有限的历史告诉我们,凯恩斯牌机车只善于高速行驶,如果你油不够,却坚持到高速公路下口而想减速,后果可能比想象中要严重许多。除此以外,我们还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不要被经济暂时好转的迹象所迷惑。不要认为自己会比1936年美国、1977年的日本更聪明好运。”

对于楼市限购,他也同样持批判态度。他认为,楼市限购一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伦理,二不符合法治国家的法理,三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他坚持认为,即使房价下跌30%,穷人照样买不起房,所以政府根本不应该调控楼市,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应该在廉租房建设上。

许小年的批判,犹如他的讲课。据媒体报道说,许小年讲课像针灸,句句带刺但都扎中穴位。他也因此成为中欧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直言不讳的语言风格让许小年得罪了不少人。许小年关于反对楼市限购的观点一出,就招致一片骂声,认为他是替利益集团说话,没有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许小年对媒体的苛刻也是出了名的。对于媒体的提问,似乎很少有人能问到他心里。如果不愿意说话,他宁愿独自一人摆弄手机,而不理会旁人。

但这丝毫不影响媒体对他的敬重。有人评论说:“许小年还是比较敢讲真话的学者。”还有人读完许小年的文章后说:“许小年的博文通古论今,囊括内外,好文,振聋发聩。”

建言中小企业

许小年一直关注企业的发展。他表示,对中国经济来讲,高增长的阶段过去了,今后将是一个中度增长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控制成本,提高自己的定价能力,此时暂时和局部的垄断是必要的。

他认为,提高定价能力,是企业应对通胀、成本上升,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出路。因为,成本控制现在越来越困难,成本上升的趋势是挡不住了。否则的话,在成本上升压力下面,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然而,对于有40万家中小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竞争力不强的豫企来说,是否也能提高定价能力?

许小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向记者表示,任何企业都能提高定价能力,关键要看你生产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具有独特的优势,换言之,要看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如此,企业就有了局部的垄断优势,就有了定价能力。

许小年认为,在中国当前这个发展阶段,企业发展要从规模的扩张,转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事实上,面对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多企业都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许小年的建言,至少为企业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上一篇:给空姐表扬信下一篇:工作年限证明(格式)